世界乡土地方性民居的建筑特色

世界乡土地方性民居的建筑特色
世界乡土地方性民居的建筑特色

解析世界乡土地方性民居的建筑特色

一般来说,世界各地人类的家屋都是以天然材料修建的,天然材料的运用构成地方性民居的主要特征。世界民居的多种形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没有单一的理由可以解释得通。

重视环境、风水、落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座北朝南,落处阳光地段,是全世界乡土地方性民居的建筑特色。如眉目清秀的水乡民居,黄土高原上的生土窑洞,热带雨林中的高脚竹楼,沙漠草原中的帐篷,严寒北极的冰屋,游牧印第安人的棚架,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木屋,地中海沿岸和中东山区的石板住宅,西非和南亚的苇草泥屋等等,都是没有建筑师的适应生态气候效应的建筑杰作。按材料分类大致可分为苇草的家屋,泥土的家屋,移动方便的帐篷家屋,草木的家屋,其他还有西伯利亚的木头房子,北欧木板房,沿地中海希腊、土耳其的石板房等等。

除了与大自然密切关联外,还都创造了家屋之间的群体生活环境。越是原始时代,人类的群体关系越密切,表现为具有不同地域性特点的院落、格局、聚落、村庄之间的差异,例如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区村庄的格局特征是在家屋之间留有社会性的广场,形成公共性的空间,广场之前有门道和街巷,两旁的宅屋又各有内部的院落。日本和中国的庭院,合成内部的私密性庭院。西方欧美的住宅则创造一种不对称格局的内部与外部庭院的交错关系。在南太平洋新几内亚的卡拉巴吹布(Kailbatribe),高大的男人用的纪念性房屋和以女人为中心的家屋形成对比。

民居的内部庭院组合方式也因地域而不同,在拉美洲委内瑞拉,常用两面柱廊的三合院布局形式。埃及则是方形的四合院,中间布臵水池。希腊则是长方形四合院,并有部分开放的内廊。在北非的摩洛哥,则是四面柱廊的四合院。中国传统四合院,是按照中国儒家思想的家族观念组合的有层次序列的前后院落,独具一格。

从纵深的角度看,全世界的乡土民居还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民居的地域性特征表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诸多要素,反映方正严明的哲理思想和秩序,表现出建筑群体组合中的渐进的层次,向心的朝内院的家族组合体,堂屋是家庭生活的核心。西非北和非民宅的格局又有各自的特色。

民居是因社会、种族、文化、经济及物理环境因素之交互作用而各有差异的。社会的文化力量,包括宗教信仰、家族组织、社会关系、民族性格、世界观和社会习俗风气,文化即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活动观念和制度的整体。

从世界乡土民居中可以明白地看到多民族的特征,宗教也影响住宅的平面形式、空间组合和朝向。非洲圆形房屋与方形房屋的分布与宗教信仰的分布雷同,苏禄人不认为方位有什么重要,所以盖圆形的房子,不照规矩。马达加斯加的特拉诺族的情形则完全相反,他们依照严格的定位轴星相学的知识来制定方位。北京四合院的入口和厕所是根据阴阳风水确定位臵的。中国传统民居的屋脊、墙、门、灶火……处处都有神灵护卫。云南彝族民居的屋脊都朝一个方向,由蒙古包演化的定居点中,西面的窗户是供神的位臵,家族及社会等级观念十分突出地影响着中国民居的堂屋地位和院落组成。

封闭式的宅院的建筑要素是墙、门楼、庭院中的墙,它们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与涵义。城墙围合城市,院墙限定宅地,门楼好像一张有表情的脸,它反映整个住宅的喜怒哀乐,兴衰荣辱,因而产生了“门第高低”之分。对于室外空间,内天井、房前屋后、宅旁、半隐蔽式的花园,都是地域性乡土民居的特征。伊斯兰民居中的天井不仅有利于通风,而且来自天井的光线使天井中的植物和水池引人注目。

由上层的窗口观望街景的窗龛的形式也是全世界许多民居的的传统形式,秘鲁人称为Mirador。利马的殖民地式住宅的挑出的外廊窗龛维持了这个传统,街道与住户在上下层之间可以抛投物品、喊话,甚至在街道上看得见室内人们面部的表情。

装饰和陈设在乡土民居中都用在构造需要和有隐喻意义的地方。民居的窗格图案使格窗花图案、影壁、烟囱、壁灯、柱头、柱础、屋脊、房屋的边脚和墙顶,都充满丰富多彩的地方性传统装饰。

二、走近世界各民族民居

东亚民居以中国为主,包括中国各民族及具有广大地域特色的多民族的传统的民居,北京四合院,福建土圆楼,湘西和四川的吊脚楼,云南一颗印,新疆和青海的生土民居,黄土高原上的窑洞,蒙古草原的毡包,江南水乡民居,北京的豪华府邸,桂北的干栏式住宅,西双版纳的竹楼,等等。无论在繁华的城市或偏僻的乡村,乡土民居建筑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源远流长,它们广泛地集中了民间的传统营建经验,强烈地显示了各地的地方特色。其中千差万别的、瑰丽多净姿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著名的日本民居中的榻榻咪代表了日本传统民居的特色,它是以稻草制成的长方形席子,长宽约180*90厘米,厚约5厘米。在日本传统民居中地板完全以草席覆盖。

东南亚地区民居包括泰国式、缅甸式、瑶式、老挝式、柬埔寨式、越南式、爪哇式、米南卡保式、巴塔克式、尼亚斯式、马来式等等。

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大,气温高。当地的民居适应气候的特点,把底层架空以利通风散热,例如苏门答腊的巴塔克式民居以重木及棕榈建造,用木构架楔榫联接,坡顶的山墙两端可以通风,山墙上作彩色编织的调席盖和竹篾。马来西亚的民居住屋较小,全部结构建在离开地面的支柱上,用棕榈叶覆盖陡斜的屋面,墙身用树皮或木板制作。泰国曼谷民居屋面陡峭,四周出檐,连续的室内实间与平台或庭院联接,地板的标高按照私密性层次,逐渐抬高,表示人逐步进入最私秘的房间,用以强调划分空间的层次感,楼梯和厨房臵于室外。婆罗洲伊班人的长屋,有的长达300米,每户可随意迁移带走拆下的单元房屋材料加入另一长屋群中。

中东和西亚地区广泛使用土体、石材和苇草。在沿海和沿沼泽地带则采用苇拱结构和苇席建房。例如伊朗和伊拉克的边界沼泽地带的民居是用芦棚建造的一种隧道式的小屋,筒形的平面,前后划分为客房及住室。巴基斯坦的估帕屋,为土墙草顶圆形结构,附属部分围绕在房子的外围,沙特阿拉伯的阿卜哈石屋,方形的平面以条石以板砌筑。北也门的传统夯土住宅色彩鲜丽,装饰丰富,窗户用白色突出墙面的边框装饰,采用堆石或毛石夯筑高大的土墙,木梁平顶。伊朗的吉兰民居,采用独立式的木结构构架,泥墙草顶。叙利亚的叠砖起拱的技术高超。阿富汗的瓦汗走廊泥屋,室内的木装修藻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帐篷民居除中国的蒙古包以外,在中东地区分布很广,圆顶帐篷用于中亚、阿富汗的北部、土耳其等地,下部可折叠的木格框架,便于驮运。沙漠中著名的贝杜因黑帐篷,采用毛织品编篷顶及墙,以木柱拉索支撑,背风搭设,并可根据天气调整其高矮。贯穿阿拉伯西奈到以色列、约旦、伊拉克、叙利亚等地都盛行这种帐篷。西欧以英法为代表,著名的布列塔尼民居(Brittany)位于法国西北端的半岛上,北临英吉利海峡地区,为西尔梯克人的民居,他们由英国移入,成为当地有史可考的最早的民居,以其厚的克尔特文化传统区别于法国其他地区,后来发展为著名布列塔尼人尔梯克民居。

英国的乡土民居以乡村式的茅草农舍为代表。英国北部有城堡式的石墙府邸,英国式的半木结构住宅。

法国具有欧洲大陆多样化的地形特征,法国北部的草原农舍平面布局整、紧凑,起居室和餐室以壁炉为中心布臵,壁炉是整个住宅中最核心部分。草原农舍的屋顶坡度较陡,出檐很小,屋顶的内部设臵阁楼空间,作为贮存杂物之用。草原农舍与马棚、鸡窝、猪圈、兔房等布臵在一起,并带有户外的厕所,充满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德国的传统乡土民居随地区不同各有特色,多以山墙为主要立面,把建造的日期雕刻在主山墙的门拱额板上。用精美的手工艺图饰表现莱茵河中部地区的装饰主题,立面上有几个门可以分别进入起居室、马厩、奶牛棚。石砌的民宅也是中欧边区的民间风格。中欧地区奥

地利、卢森堡、比利时、荷兰等地的乡土民居在木结构传统做法中又各式传统民居的分布。

东欧和原苏联是多民族地区,地方性民族特色十分强烈,既受西欧的影响又具东方特色。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原苏联东部地区。

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盛产木材,民居多以圆木构造,木板搭筑。芬兰以蒸汽浴为传统民俗,芬兰的蒸汽浴室木屋表现了典型芬兰民居的特色,其地方性工艺美术充分地表现在民居的装饰上,用木、石、玻璃工艺品装饰木头房子的室内和室外。

北爱尔兰为欧洲大陆块最西端的海岛,沿海的高地和中部的起伏的平原上以高耸的城堡式石砌府邸著称。

西伯利亚地区以木头住宅为主,东西伯利亚克拉斯诺邪尔斯克到贝加尔湖的伊尔库斯克均以圆木的住房围成院落,木墙承重,厚木屋顶,坚固保温。北极地区,包括阿拉斯加、日本的北海道,均有相似的圆木屋,还有爱斯基摩人特殊的冰屋。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沿海地区和山托里尼岛上的民居,人们称之为“生态气候效应的乡土民居”,是天然的集聚太阳能的半地下建筑,采用土石的拱券,白色的房子和彩色的岩崖背景在明亮的阳光下创造出迷人的魅力。乡土民居为厚墙小窗,墙壁外涂白粉反射强烈的日照,古代希腊的双户平面布局以中庭为核心。

非洲大部分属热带气候,分热带雨林、山林、草原、草地灌丛、荒漠,人口集中在西非尼日尔河下流、冈比亚河和刚果河之间的沿海地区。东非高原大湖区和埃塞俄比亚河和刚果河之间的沿海地区。东非高原大湖区和埃塞俄比亚高原、撒哈拉以北为阿拉伯人、伯伯尔人、索马里;撒哈拉以南分苏丹黑人和班图黑人两大系统,还有少数古老部族。

非洲各部分地方性民居在天然材料的运用、结构造型、平面空间布局、细部纹样等方面,均有强烈浓郁的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沙漠干旱地区、多雨地区、山区、原始森林中的聚落,北非沿地中海区等不同的地理和天然条件,产生了多样性的非洲民居性特征。

印第安人的足迹和民居纵贯美洲大陆。在北美西海岸的印第安人木屋中,广泛运用传统的木制图腾柱与民居房屋组合在一起,有时把图腾木柱的底部头像作为住宅的入口,室内无隔墙,中央的火塘处略低,形成一圈舒适的座处。在北美的南部则巧妙地利用土石材料,适应干热的沙漠气候,有传统高超的土坯砌筑技术,用乔木搭凉棚以遮避日晒,房子只供寒冷天气使用以及存贮物品、夏季在房顶上过夜。帕摩屋、曼丹土屋、威辛塔草屋,是著名的北美洲棚架民居的名称。南美安底斯山区印第安人的民居,土墙、红陶瓦屋顶,建筑形式受西班牙殖民地式建筑风格的影响。

北极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圆球形的御寒的冰雪穴居形式,圆球形可以抵抗风力和减少外露的屋顶面积。内部采用兽皮帷幔以避免人体的热量辐射到冰雪墙上,并减少内层冰面的通风,提高雪墙的功效。

现今的北美洲是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殖民大陆,兼容并蓄了诸多欧洲殖民地文化而形成了美国的建筑传统。美国的乡土民居类型大致概括如下:新英格兰的图克乡村式,披肩乡村式、农庄式、板瓦式、殖民地式、西洋中部的佛兰德式、迈阿密地中海式、营房式、荷兰农庄式;南部卡江乡村式、跑狗式、西南山区石屋、沙漠式、中南部生土民居、俄亥俄农庄式、旧金山维多利亚式、加利福尼亚奔加罗式、高直复兴式、19世纪折衷主义式、A字框架式、西部庄园式、希腊复兴式、后期摩登主义式等等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

风景、聚落与建筑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2003年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Studio Locus/王路 2/2003 八讲纲目: 1.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评价 2.建筑、风景与聚落环境的构成和体验 3.村落研究概论 4.传统民居概论 5.风水与村落 6.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 7.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 8.当代乡土建筑 课程要点: 价值Alternative + Orthodox 演变Conservation +Transition 乡村与城市Vernacular +Urban 建筑与风景Landscape +House 聚落Settlement + Shelter 人文Human +Formal 社会Community +Individual 生态Circular > Linear 建造Constructive > D ecorative 地域Local + Global

1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与评价 1.1 聚落环境的审美感知 1.2 聚落环境的评价 评价视屏:现象屏:形式/功能/环境(生态)/结构/时代精神/经济 特征屏:安全/食欲/情感/社会/宗教/法规 评价基础:知识/处境/期望/经验(躯体经验/社会经验) 评价方法 1.3 聚落环境的定位 前后/上下/左右/对角线关系 我们学习和研究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丰厚的建筑传统,更好地保护前人留给我们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去塑造我们的生存环境。为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我们的感官潜力,广泛深入地去感受和体味我们的生存空间及其赖以存在的周围风景环境的万千气象和内在意义,去发现美,并提高我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鉴赏力和塑造力。对环境的审美能力因人而异。人首先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信息,并经过大脑的加工,积淀为个人经验,丰富我们的情感和知识,并以此影响我们的行为。 每个人因其经历的不同,看事物的角度或方式不同,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就不同。每个人都有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沟通方式,对外部现象的反应及其理解因而也会大同小异或者小同大异。这一讲我们着重讨论人类对外部世界审美过程中积淀的一些共同的经验及审美标准,作为我们以后理解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聚落及其风景环境这一课题内容的基础。

全球著名十大仿生的设计建设

英国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大楼:其外型轮廓犹如女性的身体,外表悬挂了1.5万个铝碟,创造出一种极具现代气息的纹理装饰效果,有如女人服饰上鳞片式的金属圆片,闪烁于阳光之下,使建筑的商 业氛围表现到极致。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是美国面积最大及全世界面积第二大的机场,丹佛国际机场已经有18年的运营历史,是美国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有二十二家航空公司提供1200个航班。此机场的特别之处在於屋顶用特殊布料覆盖及采用张力结构的设计,令人联想到受冰雪覆盖的落矶山脉。

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是一个坐落在荷兰的住宅工程,它将在19层楼中提供98个居住单元。多亏了这种错落有致的曲线阳台的设计,每个单元的室外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 美国波特兰“连跳商业中心”: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连跳商业中心”,由马来西亚建筑师肯·肖杨设计。该中心使用了太阳能发电,并且配备有污水及雨水回收系统,建筑材料使用了可回收的建筑材料。还设计了独特的园林景观,使得商业中心成为城市中心的绿色购物花园。

“树纹塔”摩天大楼:由美国著名的环境设计大师、建筑师威廉·麦克多诺设计。他设计的“树纹塔”使建筑可以像树木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在设计中,他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不仅实现视觉上震撼效果,同时使得整个建筑物被环境所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巴黎“防烟雾”大厦:建筑所用的原料都是可回收可降解材料。建筑的功能非常完善,有公共场所、会议室、画廊、餐厅和花园,采用太阳能发电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预计将修建在巴黎运河上,将成为教育巴黎市民保护环境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

美国辛辛那提的“罗布林大桥坡度”大厦:位于辛辛那提市最著名的罗布林大桥旁,是由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总体规划建筑师丹尼尔·李博斯金设计的。最具特色的是顶层的倾斜坡度使用了仿生技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与著名的城市标志罗布林大桥相配合。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 1.Roles Arquitectos 在哥斯达黎加创造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海滩别墅。这所房子坐落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小山上,远离任何城镇至少有20KM。房子自己可持续的存在对于建筑师是一个最大的挑战,房子也不得不独立的存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中。 2.Hover House 3 出自于伊朗建筑师格伦的作品,位于加州洛杉矶威尼斯运河。挑战的项目是为了户外空间最大化,创造一个似乎倒着盘悬在地面上的。

3.自然之屋 坐落在山顶,这个家提供的景色是美不胜收的俄罗斯河谷。建造这个房屋,建筑师道林考虑使用了最可持续材料和节能系统。

4.Ecomo 美丽而且精致的房屋来自皮埃特罗拉索,建筑旁有着催眠一般的风景。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5.Home for Life 位于丹麦的阿胡斯,是一个环保的建筑,注重于低能耗和低碳。让我们吃惊的是,这个建筑生产的能量多于消耗的。

6.Chuckanut Ridge House 很多人都害怕太阳能电池板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在建筑的设计上。在这个例子中,电池板是独立的,这是我们最常规的解决办法。它位于华盛顿,是设计师Prentiss设计的。

7.Crooked House 这个奇特的建筑是建造在瑞士的乡村,有两层楼,主要是为了注意居民的隐私和阳光。 8.IKAROS House 这所房子在欧洲是被公众所知道的,它坐落于德国,因为能很好的利用太阳能而闻名。是被R osenheim大学的应用科学系所建造,这个项目的能量产品超过了其需求。这是怎么工作的呢?通过使用各种绿色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真空保温板、高效的机械系统和自然通风。

中国建筑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建筑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乡土文明历史悠久,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是在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进程中形成的民族建筑文化的结晶,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以建筑的形式记载和描画着各民族壮丽的历史诗篇,直接反映着各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生活状况及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村民自发的随意改造,屡见不鲜。许多传统民居被风格迥异的新兴建筑替代,民族与乡村特色逐渐消失,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亟待保护。 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的保护和村民要求改善传统落后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当前中国传统村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

对特色村寨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得不到村民的响应和支持,最终会使村寨文化的传承陷入无人承担、无物承载的困境。时代的发展变迁,使满足乡村振兴主体生产生活需要的创新成为必然。如何在建筑文化创新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新老建筑景观风貌的协调性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村寨建设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迅速地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面貌,民生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新时期国家持续的扶持和社会资本的注入,加上村寨发展主体自身的资本积累和改善需求,更加量大面广的村寨环境建设即将全面铺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建筑者们在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确保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1.对乡土材料的应用和现代材料的取舍。 需要原样风貌传承的建造,乡土材料是最佳的选择。现代建筑中回归应用传统材料的做法,既可以满足人们怀旧和寻根的心理情结,也有环保的需求。而在新型大空间建造和内藏承重结构时,现代材料无疑具有不可代替性。对建造时间、性能和造价的综合考量,最终以是否符合村寨建筑文化的场所精神和风貌传承为依据。所以在大力倡导使用乡土材料来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的同时,必须加强乡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热工性能、抗震性能的改良和提升,尤其是乡土材料的可再生利用,能够避免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1、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建成)。 类型上,约分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 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3~6层,每层设有2~4间房,如有匪贼或洪涝,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灾难。 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任务书 调研任务描述 本次调研是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这门课的大作业,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调研目的 目的是了解乡土建筑朴素但科学、多样的建筑特征,增加同学们对乡土建筑的深入了解,培养同学们形成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思路及手法。 调研地点 自主选取宁波周边山区的古村落进行调研,这些古村落必须总体保存完好,自然环境较少受到破坏,且具有地方特色,并且有人生活其中。(推荐柿林村、李家坑、坪头村、北溪村。见后面参考文献) 调研要求 1.学生在外出考察时要注意安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外出,尤其注意防窃、防骗、 使用交通工具防挤、防甩,不去任何被禁止进入的场所。 2.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实地调研。 3.调研完成后,学生应完成调研报告;文字不少于2000,并必须附上手绘图片进行说 明,图片不少于三张。 调研报告封面及装订要求 1.封面 见psd文件 2.装订顺序 封面、调研任务书、调研报告。 3.纸张及装订要求 120克铜版纸,彩色打印。A3纸对折,中缝骑马钉式装订,上针离上边距6厘米,下针离下边距6厘米。

调研报告姓名:叶俊杰 慈城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绍平原,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相连,西与余姚市接壤,北与慈溪市相临,南隔余姚江与鄞州区相望,可谓是“众星拱月”。其镇域面积102.57平方公里,下辖41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居委会,人口5.8万,是宁波市14个中心城镇之一。 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还有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构筑物。遴选出来的慈城古建筑群是其中最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孔庙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反映了儒学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明代的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符卿第、布政房和清代的冯宅等名人故居,做工精致,用料考究,是当地民居的代表作,其周围仍保留了完整的传统街区,历史环境未有大的改变,集中地反映慈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生活气息。冯岳彩绘台门是江南彩绘的重要实例,具有宋式彩画的遗风。 慈城是一座古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始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1954 年的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 治。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积淀,慈 城文化底蕴深厚,在约5平方公里 的区域内,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33家。慈城的文明足迹可上溯 到河姆渡文化。1987年这里出土的 一双木拖鞋,把中国木屐的历史往 前推进3600多年,是当今中国乃至 世界第一古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 最早的鞋类实物。 慈城是一座邸城。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明清官宦宅第群,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家井巷的明代甲第世家、福家门头、布政房,从西到东连成一片。状元第、探花第、进士第、太守第、尚书第林立在民主路、中华路、中山路。明代建筑大耐堂、冬官坊、恩荣坊、世恩坊、刘家祠堂、桂花厅、莫驸马第,清代建筑俞宅、冯宅、应宅、向宅,精镂细刻,一派古风。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精编版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 1: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都是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从第一届的Philip Johnson(约翰逊),第五届的Ieoh Ming Pei(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O.Gehry(盖里),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2000年的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尔哈斯)。Pritzker奖的由来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1967年我们买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楼作为我们的亚特兰大凯悦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为我们全球酒店集团的一个标志。很明显,这个设计对我们的客人以及员工的情绪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在1978年我们想到来表彰一些当代的建筑师。爸爸妈妈相信,设立一个有意义的奖,不仅能够鼓励和刺激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同时能够在建筑界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我为能代表母亲和家里其他人为此继续努力而自豪。”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29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 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奖赏Pritzker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Pritzker建筑奖的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1987年以后还增加了一块铜质奖章。(在这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制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 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评奖任何国家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教学大纲(16035350)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6035350 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适用专业:建筑学学时:28 学分:1.5 大纲执笔人:郭敏帆纲审定人:杨勇纲审批人:韩雪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是建筑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古文献学、美学的综合。通过该课程的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情操,建立正确的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保护概念,了解历史建筑调查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 系统介绍中国各地区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乡土建筑的布局结构和成因;各类乡土建筑的典型形制、风格及社会文化意义;各类民居的空间组成、艺术形式、结构构造等技术做法,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等。并探讨对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的研究、调查及再利用等保护性做法。 三、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形成与演变 第一章典型民居分类及形制 民居文化背景、布局特点、结构技术、装饰风格、规划原则以及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乡土建筑的空间构成及特色 庭院构成,轴线组织,空间重复、分割及与地形的关系。 第三章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 木构架的系列化和地方形制,屋顶及围护结构,地面类型。 第四章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 形式美学、装饰美学、民俗社会美学。 第五章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的保护 重点:典型民居分类及形制,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乡土建筑的美学表现。 难点: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做法。 四、考核方式 课程结束后按给定论述范围及题目上交论文,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考勤及课上讨论占总成绩3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形式,以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大量传统民居及乡土建筑实例,增强感官认识,建立美学的初步概念。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中英名对照要点

著名建筑设计师中英文名对照 Abalos&Herreros AIvaro Siza阿尔瓦罗·西扎Will Alsop威尔·艾尔索普Archigram阿基格拉姆 Arquiteotonica阿奎泰克托尼克 Ashton Raggatt McDougall艾西顿·雷加特·麦克杜加尔Asymptote渐进线设计组 Arthur Erickson阿瑟·埃里克森 Arata Isozaki矶崎新 Antoine Predock安东尼·普雷多克 Balkrishna Doshi柏克瑞斯·多西 Bernard Tschumi伯纳德·屈米 Caruso St John卡鲁索与圣约翰 Claudio Sllvestrin克劳迪奥·塞博斯丁 Charles Correa查尔斯·柯利亚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克里斯丁·德·鲍赞巴克Coop Himmelb[1]au蓝天组 Cedric JPrice塞德里克·普莱斯 dohn Pawson约翰·波森 David Chipperfield戴维·齐普菲尔德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德 De B1aoam&Meagher Denton Corker Marshall登顿·科克·马歇尔 Diener&Diener Diller+Scofidio迪勒+斯考菲迪奥 Domindue Perrault多米尼克·佩劳 Eduard0 Souto de M0ura爱德华多·索托·莫拉 Eva diricna伊娃·吉里克纳 Eric Owen Moss埃里克·欧文-摩斯 Fat Future Systems未来系统 Frank O.Gehry弗兰克·盖里 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 Fuminhiko Maki桢文彦 Gtinter Behnisch冈特·本尼契 Giancarlo de Carlo吉卡罗·德·卡罗 Greg Lynn格雷格·林恩 Glen Murcutt格伦·马库特

中国代表性古建筑及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代表性古代民居建筑 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们精选了 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筑,让您一饱眼福。 1.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 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 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 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 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 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 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 2.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 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 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 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 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 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 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 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 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

1:普利兹克建筑奖 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都是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从第一届的Philip Johnson(约翰逊),第五届的Ieoh Ming Pei(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Tadao Ando),Frank. (盖里),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2000年的得主是来自荷兰的建筑师Rem Koolhaas(库尔哈斯)。 Pritzker奖的由来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1967年我们买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楼作为我们的亚特兰大凯悦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为我们全球酒店集团的一个标志。很明显,这个设计对我们的客人以及员工的情绪有着显着的影响。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因此,在1978年我们想到来表彰一些当代的建筑师。爸爸妈妈相信,设立一个有意义的奖,不仅能够鼓励和刺激公众对建筑的关注,同时能够在建筑界激发更大的创造力。我为能代表母亲和家里其他人为此继续努力而自豪。”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它似乎自成体系,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它能打破地域偏见,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29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 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奖赏 Pritzker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Pritzker建筑奖的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1987年以后还增加了一块铜质奖章。(在这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制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着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评奖任何国家的任何人,无论是政府官员、作家、批评家、学者、建筑师、建筑团体、实业家,

中国各地民居的地方特色

中国各地民居的地方特色 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国的民居中,最具特点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 恬静舒适的北京四合院最具有北方住宅的代表性 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规整式住宅是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以采取中轴对称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四合院,是华北、东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 四合院的走向一般是坐北向南,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安静的日子,享受着家庭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感觉。 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已经出现。但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于清代时期(公元1644–1911年)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筑,现在仍然在沿用。 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因地制宜、冬暖夏凉 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 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等多种,靠山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

什么是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什么是乡土建筑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实习报告学院建筑学院年级、专业2014级建筑学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调研名称乡土建筑调研报告调研地点安居古城实习时间:2018年月日至2018 年月日安居古城---实地调研安居古镇是**市批准的2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于2008年授予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市铜梁区安居镇境内,因境内有大安溪(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景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内含安居古城核心区3平方公里以及***、***、***、***等文化旅游功能区块。 4000多年前安居就有人居住。安居古城始建于隋朝,原名**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镇,自古便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与篼溪、琼江、乌木溪水会于城下,绕城三匝陷为深潭”之句。被称为看得见山、见得到水、记得往乡愁的地方。安居古城内有市(省)、区(县)级文物古迹19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 九宫十八庙,安居八景,湖广、福建、江西等地会馆闻名遐迩; 礼部尚书、封疆大臣、翰林大学士人才辈出; 诗人韩愈、书法家米芾也曾流连于安居,冯玉祥、刘伯承等革命先辈均在此工作生活过。一、区位安居古城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在****区城西北部17公里处,距**主城九区66公里,曾于隋、唐、明朝时期建县,是一座集独特区位优势、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文物古迹、优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千年古城。 二、历史发展早在2万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汉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时,已成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冲。安居曾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度建县,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并入铜梁县。安居古城是一座体系保存完整、规模庞大、非常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风水古城,古城东起飞凤山、南绕化龙山,西跨乌木溪接冠子山,北面临涪江,蜿蜒高峻,壁立江岸。城内有市、区级文物古迹19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宗祠、行会、商会、哥老会等群雄林立,九宫十八庙璀璨夺目,街巷明清建筑鳞次栉比,琼江、崇德书院香气诱人,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地会馆闻名遐迩。 三、人文安居古城,是集古县城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书香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和龙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城。县衙、文庙、书院、城隍庙演绎县城故事; 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通幽曲折的古街小巷和独具韵味的吊脚楼、川江号子、安居旱船描绘巴渝风貌; 千年古刹波仑寺、元天宫,韩愈、米芾题刻处,内陆妈祖庙书写宗教情怀; 千年书院孕育了200举人、23进士、4翰林,王、吴翰林世代书香传为佳话,曲折凄美的”碧玉簪”的故事诉说着人间真情; 湖广移民、南北客商汇聚安居水码头,江西风格的万寿宫、徽式风格的妈祖庙、湖南风格的濂溪祠,多元文化交融; 黄埔军校13至17期驻训安居5年,培养抗战英杰8425人,蒋介石、冯玉祥、刘伯承等均在此留下足迹; 大儒龙、稻草龙、黄荆龙、菜龙、扁担龙、铁花飞溅的火龙汇聚安居,玩龙灯、抢龙宝、扳龙角、赛龙舟经久不衰,龙文化丰富多彩。

世界十大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世界十大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大师与普通建筑师的区别往往在于他们超前的理念和独树一帜的风格。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我们在《十位世界顶尖建筑设计师》专题中选择了十位当代全球最活跃、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他们设计了21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物质是易变的,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通过欣赏这十位建筑师的作品,逼迫我们去回过头,去重新思考这个世界,去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建筑。每一个建筑师都没有办法回避一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建筑? 戴帆(Dai Fan) 戴帆: 最前卫、当代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明星建筑师 “颠覆坚固之价值的冲动点燃了建筑。” ——戴帆 戴帆与DESTROY建筑事务所以设计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结构与震撼的建筑享誉世界,用极具独创性的建筑形态来向世人展示其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空间想像力。戴帆目前工作于纽约和北京,致力于探求与其时代精神相呼应的建筑表达的新形式,工作领域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及土木工程、工程设计、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环境美术、项目管理和城市战略研究等方面。他设计的建筑充满深奥、宏伟、怪诞、神圣、科幻的感觉,其建筑语言、构思的独创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风格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建筑潮流中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戴帆(Dai Fan) 戴帆是当代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建筑师之一,曾入选美国福布斯设计榜单,荣获亚洲设计大奖、环球设计大奖等几十个国际大奖,近年担任全球设计奖评委、亚太建筑空间大奖等一系列国际大奖评委。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与深入向前发展,“人类纪”迫切需要创建宇宙时代的建筑创作原则与建筑美学,未来以某种隐匿的方式写在现在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之中。把非人的因素和推理的因素混合起来。他构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宇宙,关于一个时代的建造神话,展现了一种溢满新奇和神秘的建筑空间魅力。戴帆的代表作品有法国巴黎FA PARIS,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 Art Museum ,马来西亚吉隆坡200米高的东方运营中心(East Operation Center),中国山西大同造园中国造园(Chinese Garden)。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

转载自:姜飞宏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及其特色

中国十大传统民居及其特色 建筑学082 108054047 葛珏骏中国传统的十大民居按地域可分为东北民居、华北民居、江南民居、岭南民居、客家民居、西北民居、西南民居、蒙古民居、新疆民居和西藏民居等十类。民居的特色形成主要是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在功能、结构、形式上都较为合理的营造方式。 一.东北民居: 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一年之中夏季短冬季长,居住建筑对保温的高要求是重点。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层高较低,屋盖坡度较大(为了积雪保暖)墙体较厚,且多采用土坯、原木、茅草等取于当地,且孔隙率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较为典型的有井干式建筑、朝鲜族民居等。 二.华北民居: 华北民居为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常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常以四合院形式布置,根据地方气候和文化差异而略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四合院、晋中四合院等。北京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大,为正方形,多采用硬山和卷棚顶,色彩较为鲜艳;山西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小,常采用单坡顶向院内采集雨水,颜色偏灰。 三.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是除四合院外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置紧凑,也常以院落形式布置,但院落往往很小,称之为天井;由于建筑成片相连不利于防火,因而有马头墙出现作为隔断之用。江南多雨水,致使形成檐廊,基本上是粉墙黛瓦,卧房常设在二楼以避免室内泛潮。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徽州民居和浙江民居。 四.岭南民居: 岭南民居主要指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通风良好,且受西方文化影响明显,建筑外观上有明显的西方建筑元素。墙体颜色常常为朱红色,基于风水上的说法。 五.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福建地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传统居住建筑,常被称作“土楼”。一般由土坯做外墙,墙体厚实,整体呈圆形,体量巨大,内部房间众多。中间常有祠堂。 六.西北民居: 西北民居主要指宁夏、山西一带的传统民居,以窑洞最为典型。窑洞是一种穴居的形式,热惰性非常好,冬暖夏凉,日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室内通风往往不畅。门面根据受力特点和地方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基本呈拱形,门口往往是具有名族特色的窗格。 七.西南民居: 西南民居主要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典型住宅,特征主要体现在材料和造型两方面。由于地区环境十分潮湿闷热,房屋修缮和重建的次数较多,且注重通风和散热,故采用轻质材料作为建材,底层架空,且为及时排挤雨水而将屋顶坡度加大。典型的有杆栏式建筑。八.蒙古民居: 蒙古民居指草原上为了适应游牧民族放牧需要而形成的毡房,俗称“蒙古包”。主要特点是可以自由拆卸便于携带,且由兽皮、毛毡等材料制作,有利于保温。 九.新疆民居: 新疆地区的传统民居称为“阿以旺”,常以土坯作原料,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屋顶,用以晾晒衣物和风干葡萄。建筑有伊斯兰风格,常出现拱券式的门斗和窗户。十.西藏民居: 西藏传统民居主要有碉楼和帐房两类。碉楼为石木结构,下部敦实,常用作饲养牲口的用房,上部供人居住,利于保暖。帐房分两种,冬帐由牦牛毛编织,夏帐由布料编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