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日记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DIY日记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DIY日记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DIY日记——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啊哲

作为一名电子爱好者,平时喜欢做一些电子小制作,在电路调试与制作过程中经常为电源犯愁,有时候为了调试一个简单的电路而单独搭一个电源,这样即费时又消磨DIY的兴致。最近本人利用手头一些闲置零件,自己打造了一台“MINI”型直流0-30V可调稳压电源。现将整个DIY过程与大家分享。

(图1)

本人在深圳工作时买了几个大小不一的铝合金外壳(当时瞧到这些外壳挺漂亮就买了,一直闲置着),其中一个较大一点的外壳尺寸为:134x106x55mm。家里还闲置了一个功率约30W左右的小变压器(该变压器就是从旧黑白电视机上拆下来的,有8V与18V两组输出),其厚度还刚好能装到这较大尺寸的铝合金外壳内。既然这么巧合,想不“撮合”它们都找不到理由了。那接下来就就是考虑稳压电路部分了,0-30V可调稳压电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案来实现:

1)采用运放加大功率管来实现(市面上很多批量生产的可调稳压电源都采用这种方案),该方案使用

的材料非常低廉,但线路复杂不适合手工搭板;

2)采用LM723专用电源稳压IC加大功率管来实现,该方案比较成熟,线路也比较简单,但LM723比

较难买,需要到电子市场去找或邮购;

3)采用LM317/338电源稳压IC,该方案线路非常简单,但按其典型应用电路接法,输出最低只能调到

1、25V,要想0V起调必须加一个稳定的负电压基准来修正,一些电子杂志上也有人在LM317输出

端串联2个二极管来降压,达到调“0V”的目的,这就是初学的菜鸟们讨论的问题,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

4)采用TL431电源稳压IC加大功率管来实现,该方案也具有线路简单的优点,但也同样遇到LM317

不能调“0V”的问题;

5)采用LM2576-ADJ开关型稳压IC来实现,该方案也具有线路简单、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同样遇到输

出不能调“0V”的问题与电感线圈比较难加工;

通过一番权衡利弊后,决定采用LM317的方案,刚好手头还有几个闲置的LM317T,“量身”设计的完整电路如图2所示。

(

图2)

主要元气件参数资料:

尽管LM317我们已经非常熟识了,但还就是翻阅一下LM317的PDF 资料比较稳妥,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如下:

1、 输入与输出端最高压差为:40V(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输入最高电压为40V);

2、 输入与输出端最小工作压差:3V;

3、 输出电压范围:1、25V-37V 范围内连续可调(其实只要保证前一项条件,其输出范围的上限就是

可以扩展的);

4、 最大输出电流:1.5A(LM317T TO-220封装);

5、 输出最小负载电流:5mA;

6、 基准电压V REF :1、25V;

7、 工作温度范围为:0-70℃;

8、 LM317T TO-220封装引脚排列如图3所示:

(图3)

为了让LM317T输出0V起调,该电路设计时增加了一个由TL431构成的-2、5V基准电源,TL431相信大家也就是非常熟识,它就是三端可调并联型稳压IC,详细资料可参考:安森美的《TL431中文手

册》

。在本列电路应用中,我们比较关心的几个参数如下:

1.参考电压V REF:2、5V ±0、4%(25℃);

2.最大阴极电流范围:-100mA至+150mA;

3.最小阴极电流:0、5mA;

4.最大额定功耗:0、7W (TO-92封装);

5.TL431内部结构与引脚排列如附图4所示;

6.TL431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5所示;

(图4)

(图5)

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220V市电通过S1与F1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端,经过变压后分别输出:18V、8V、10V、3V(其中10V与3V绕组就是自己以手工穿线的方式加绕的)四组电压,为了降低LM317T的功耗提高电源效率,采用了2个继电器的3级换档电路,换档电路如图6所示,电源输出电压V+加在W2的两端,当W2的滑动触片上获得的分压低于U4的V REF(2、5V)电压时,U4的K、A之间只有微弱的维持电流,J1因得不到足够高的工作电压,其常开触点断开,8 V AC绕组通过J1与J2的常闭触点对后级电路供电;当W2的滑动触片上获得的分压高于U4的V REF(2、5V)电压时,U4的阴极电流剧增使J1得到足够工作电压,其常开触点吸合,18 V AC绕组通过J1常开触点与J2的常闭触点对后级电路供电。由W3、J2与U5构成的另一级换档电路工作原理类同(可能有人会说换档电路也可以用运放来实现,当然就是可以的,只就是电路要复杂一点,要就是做产品需要考虑成本我会用运放,但偏

(图6)

偏我就是懒人不喜欢做复杂的事)。经过换档输出依次得到8V AC 、18 V AC 、26 V AC 电压,经过D1-D4整流,C1、C2滤波后对应得到:11、3V 、25、5V 、36、8V 三档电压。由U1、R1、R2、W1组成LM317T 的典型稳压电路,D5、D6构成LM317T 防短路保护电路。其输出电压计算公式为:

V o ≈V REF {1+(W1+R2)/R1}-2、5V

式中减2、5V 就是因为W1的低端没有接V-上,而就是接在由U3(TL431)与R6构成的-2、5V 基准上。变压器3V 绕组经过DB2与C6整流滤波后得到4、2V 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电压正端与地相连形成负电压,该电压通过限流电阻R6加在U3上,这里U3(TL431)接成了图5中第一种典型应用电路,故V KA =V REF =-2、5V 基准。图2中Q1、U2A 、R3、R4、R5、W2等构成恒压至恒流自动转换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W2与R7串联后连接在V-与-2、5V 基准上,W2的滑动触片经过分压后向U2A(LM358)的同相输入端提供一个可设定的基准电压,当电源输出端连接负载后,通过R3对电流进行取样,由R5送至U2A(LM358)的反相输入端,当输出电流↑时,R3上的电压降↑,U2A(LM358)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当U2A(LM358)反相输入端电压低于U2A(LM358)同相输入端的设定电压时(即电流超出设定值),U2A(LM358)输出高电平通过R4加到Q1的基极上,使Q1的I CE ↑,则流过W1的电流↓W1两端的电压↓,对应LM317T 的输出电压↓,流过负载的电流↓,这时电源由原来的恒压状态转换为恒流状态,并且保持输出电流等于设定电流,调节W2可设定输出的恒定电流值,其最大输出恒定电流计算公式为:

I o MAX ≈{2、5[W2/(W2+R7)]}/R3

在本列的实际应用中,因为变压器功率有限,另LM317T 也没有增加扩流电路,故可设定的最大输出恒定电流为1.6A 左右(若需要增大输出电流请自己修改参数)。

组装调试:

电路设计好了,接下来就要动手用实践来验证我的设计了,先瞧瞧我搜集到的一些部件与工具:

尺寸为:134x106x55mm 铝合金外壳(RMB:25¥

/PCS)

十圈精密电位器套件(RMB:30¥/PCS) 做功放用的接线柱(RMB:2、5¥/PCS)

普通船型电源开关 ?5mm LED 灯座

精制香蕉插头(RMB:2、5¥/PCS) 精制小鳄鱼夹(朋友赠送)

旧黑白电视机用的变压器

(功率30W 左右,矽钢片很薄而且均匀,应该就是文革年代的“古董”

)

本次DIY 作业时所使用的主要工具

元件与工具搜集好了,现在就是考验我动手能力的时候了,瞧我的MINI 电源就是怎样一步一步打造出来的:

步骤1——变压器加工:

因原变压器输出只有8V 与18V 两个绕组,还需要增加一个3V 与10V 绕组,原变压器线圈与铁心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决定用?0.2mm 的漆包线以穿线的方式绕制,先大概估算一下绕制3V 与10V 绕组所需要的圈数与漆包线长度,一般低频小功率变压器的伏/匝比大约为:0、1V/匝,实践证实了我的估算值,当然您也可以用漆包线先绕几圈加电直接量出伏/匝比,这样更准确。(我已经再三强调了:我就是懒人,所以自然到关键时候就会偷懒。)准备好了漆包线就开始绕制了,刚开始绕3V 绕组的时候,我还感觉今天暖洋洋的太阳一定就是专为我出的,绕10V 绕组的时候才感觉那长长的漆包线穿来穿去怎么也绕不完。(突然回想起妈妈给我织的毛线衣,那毛线比这漆包线长多了,当初总嫌它太粗糙,对它不消一顾,直到今天我才感悟到那就是用爱一针一针织成的精品呀!------)线圈绕好了,再接上市电测量一下电压就是否正确,然后还需要在线圈外面贴上绝缘胶带,以保护好线圈。这样变压器就加工好了,来欣赏一下(图7)。

(图7) 自己加绕的3V 绕组

自己加绕的10V 绕组 绝缘胶带

步骤2——外壳加工:

该电源所使用的铝合金外壳就是从赛格电子市场买的通用外壳,所以要想在面板上安装电位器与接线柱必须自己开孔,先用游标卡尺依次测量出:电位器、接线柱与LED 灯座安装所需要的开孔直径,然后简单的排布一下相应的位置并作好标记。接下来就就是找到对应规格的麻花钻头,开始钻孔加工了,钻好的孔还需要用小刀或整形锉将孔边上毛刺处理干净。加工好的前面板见(图8)

(图8)

后面板也一样需要加工,要开一个多边形的孔,用于安装插座与电源开关。先用游标卡尺依次测量出插座与电源开关的外部尺寸,然后在要加工的后面板上标志出需要开孔的区域,这里还需要注意插座与电源开关安装位置不能与变压器的安装位置相冲突,而且还需要保持美观。加工时,先用电钻在标记好的开孔区钻孔,然后用整形锉细心修整,直到将插座与电源开关安装完成(图9)。

(图9)

步骤3——加工PCB 板:

因为电路比较简单,为了省去做印刷PCB 的繁琐工作,所以我决定用实验板来搭接(我向来对自己的手工搭板技术充满信心,同时也将我的懒惰精神进行到底)。找了一片100x150mm 的实验板,该板刚好能插入铝合金外壳的安装槽内,只需将长出的部分剪去。另外为了安装变压器方便,我将PCB 板右下角剪去一个空角,利用PCB 板与变压器安装时相互抵触,免去固定变压器的烦恼。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元件、布板与搭焊作业了,在此就不一一细述了,搭焊好的PCB 板见(图10)。

电位器安装孔 LED 灯座安装孔 接线柱安装孔 电位器安装孔 接线柱安装孔 电源开关 AC 插座

(图10)

步骤4——焊接变压器与后面板:

PCB板搭焊好了,现在要将PCB板与变压器、电源开关、插座等连接起来。先找来线材与热缩套管,将线材剪取合适的长度,套上热缩套管按电路依次焊接好,并用烙铁加热热缩套管让套管缩紧,加工好如(图11)。

(图11)

步骤5——焊接前面板:

面板上需要安装接线柱与电位器等部件。先依次将接线柱、电位器与LED灯座锁紧到前面板的对应孔位上,再用导线依次将这些部件按电路连接到PCB板上。电源指示灯原来准备用一只高亮蓝光LED,配合那冷冷的铝合金外壳漂亮极了。只可惜那仅有的一颗蓝光LED被我焊接几次(因为焊点没有达到专业的饱满程度,所以重焊了)后坏掉了,至今我还没搞清楚:它到底就是被烫坏了还就是被静电打坏了。最后不得不换了一只紫光LED代替,效果也还不错啦,还可以用来验钞呢。前面板就加工好见(图12)。

(图12)

步骤5——调试组装:

各部件焊接好了,先检查了一下元件,并且核对了电路图,没问题后开始通电调试,这里的调试非常简单,先调节W1使V+输出电压为7V,再来回细调W2使J1刚好够吸合;用同样的方法,通过调节W1、W3使V+输出电压为20V时J2刚好够吸合,再确认一下输出电压、电流范围能不能达到原设计的指标,这样调试工作就完成了。再把PCB板与变压器等,小心的装入铝合金外壳内,因为LM317T要利用电源外壳来散热,所以在LM317T与外壳之间要垫上云母片(云母片就是从外热式电烙铁芯上截取的),而且均匀的涂上导热硅脂来导热(图13)。最后将外壳组合上,锁好螺丝,并且装调好电位器旋钮。一台漂亮的“MINI”型直流电源组就装好(图14)。

(图13)

(图14) 步骤6——附件加工:

好马要配好鞍,接下来还要给电源制作一条漂亮的输出连接线见(图15),线材我选择音箱连接专用线,这种线材阻抗比较低,而且柔软,颜色也好区分。整条线含端子长度为:75cm,个人感觉这种长度使用起来非常舒适,还有一条长的备用线含端子长度为:120cm 。

(图15)

步骤7——老化测试:

电源组装好后,先用它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该电池组就是从COMPAQ N610c 笔记本上拆下来的旧电池组,由于内部电芯残留电量不相等,所以采用了:(恒流1A 、定压4、2V)对单个电芯依次充电的方案。整个充电过程,电源连续工作了90多小时。电源仅在每节电池充电的前1-2小时内有轻微的温升(因为没有温度测量工具,所以不能给出具体的温度值),充电结束时外壳就是冷的。对比了输出电压跟原来设定值仅相差0、01V ,应该还可以接受。

至此整个电源DIY 过程宣告圆满结束,该电源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增大输出功率、增加显示或指示功能等,各位需要参考与仿制的朋友可根据自己的见解与需要自行修改完善。最后再来一“秀”幅电源工作中的照片(图16)。

(图15)电源给9V叠层电池充电中

电源芯片viper22a的工作原理参考word

viper22a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DVD机大都使用开关电源。电源电路正常是DVD机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 1.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的结构框图如图1。由对输出电压“取样”,并对基准源进行“比较”后控制“调整管”或“开关管”,此时开关电源的“开关管”相当于一个开关,开通时间由比较结果而定;当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太低时,通过“比较放大”控制“开关时间控制电路”使“开关管”开通时间变长,从而使输出的电压提升。 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是“开关管”和“变换器”组成的开关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它把直流电压Ui(一般由输入市电经整流、滤波后获得)经开关管后变为有一定占空比的脉冲电压Ua,然后经整流滤波后得到输出的电压Uo。

图2所示是电源电路的实物图。图中右上角输入220V交流市电,先经电源滤波电路后用右下角的二极管进行整流,再经大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由于是对220V 交流信号进行整流滤波,所以二极管的耐压值要高,而电容的容量也要大,所以实物图中右下角的电容体积很大。整流滤波后得到的直流信号再经右边居中的开关电源IC转换成高频的交流信号,再经变压器耦合输出各路低电压的交流信号。由于变压器是工作在高频状态,所以其体积较小。耦合输出的各组交流信号经左边的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和三极管稳压或三端稳压电源稳压后输出各部分电路工作所需的直流电压。此电路由于采用了变压器并联耦合,而且比较放大电路反馈回脉冲调宽电路是利用光耦器件,即用光信号来传递信息,输入端与输出之间实现绝缘,是冷底盘机,其防触电的警告标志仅在电路板的右边。光耦跨接在有警告标志和无警告标志部分,起到传递信号而又能隔离前后级地线的作用。这种机型在维修主电路板时,由于主电路板与大地不相连,通常比较安全。但在测量后级电压时,不能使用前级的地线,否则所测电压将全部为0V。

线性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宁波大红鹰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线性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分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1电自3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 XXX 二○一三年十二月

线性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一、设计任务 1、课题名称:线性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设计要求 ①输出电压:V =4.5~12.0V; o ≥1A; ②最大输出电流:I omax ③输出纹波:V ≤10mV; P-P ④电压调整率:K u≤5%(最大输出电流时); ⑤电流调整率:K i≤3%。(输出为12V时)。 二、硬件设计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1)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 (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电压表。 2、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图1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①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②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把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③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④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2)、整流电路 ①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图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②工作原理 设变压器副边电压u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U2sinωt,U2为有效值。在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D1、D2导通,D3、D4截止;u2的负半周内,D3、D4导通,D1、D2截止。正负半周内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R L,且方向是一致的。 图 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简易画法及波形图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极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内导电,所以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等于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的一半,即电路中的每只二极管承受的最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说明

. .页脚.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任微明(学号:)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10级科技班, 呼和浩特 010022) 指导教师:高焕生 摘要:主要采用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的流程思路将输入220V交流电转换成电压3~12V的直流电源。其中,稳压电路采用三端固定稳压器LM317达到稳压效果,因此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改。本系统设计方便简单、易学易改、成本低廉、功能实用。 关键字: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 1 设计容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 1、学习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2、掌握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有关参数的测试方法。 3、通过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要求学会: (1)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3)通过电路的设计可以加深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1.2 设计容 设计一波形直流稳压电源,满足:当输入电压在220V±10%时,输出直流电压为3~12V。 1.3 设计要求 (1)电源变压器做理论设计; (2)合理选择集成稳压器; (3)完成全电路理论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安装调试、绘制电路图,PCB板;

(4)撰写设计报告、调试总结报告。 2 设计方法与步骤 2.1 设计方法 单元电路设计、PCB板设计、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2.2 设计步骤 (1)功能和性能指标分析:对题目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整理出系统和具体电路设计所需的更具体、更详细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性指标数据,以求得设计的原始依据。 (2)画出总体电路图,要求按相关规定,布局合理,图面清晰,便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为组装、调试和维修时做好准备。 (3)按总电路图安装电路,调试并改进。 3 电路的设计 图3 整体电路图 3.1 电源变压器 过整流电路将交流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由于此脉动的直流压含有较的纹波,必须通过滤波电路加以滤波,从而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电源变压器的作用是将交流220V的电压变为所需的电压值,然后通过的电压还随电网电压波动、负载何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整流、滤波电路之后,还需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作用是当电网电压波动、负载何温度变化时,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 3.2 整流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压变成单向脉动电压的电路,称为整流

0~12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0~12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 适合电子爱好者制作的从0V起调的稳压电源的电路如图所示。 0~12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由电阻R4、R5组成的采样电路将输出电压Vo的一部分送入运算放大器IC1的反相端,它与由稳压管VZ3、电阻R2和电位器RP组成的基准电压(晶体管V1、稳压管VZ1、电阻R0、R1组成的恒流源为稳压管VZ3提供稳定的电流)相比较,将比较结果送至输出端,从而控制晶体管V3的导通电压。如果电位偏低,使Vo减小,采样电路亦使晶体管V3的c-e结电压减小,从而使Vo升高,反之亦然。如此起到了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 晶体管V4和电阻R7组成过电流保护电路。当输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本电源为1A)时,V4导通,使晶体管V2和V3截止,输出端无电压输出,防止了电源损坏。 当输出电压小于6V,电流较大且输入电压又很高时,晶体管V3极间压差较大,会引起V3调整管功耗过大,为此本电源特别设置了电压自动转换电路,它由运算放大器IC2与电阻R8、稳压管VZ4及继电器K等组成。稳压管VZ4与电阻R8组成IC2运算放大器的基准电压,当输出电压低于6V时,IC2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 不吸合,触点K1-1、K1-2分别接至变压器8V绕组和6V绕组稳压管;当输出电压高于6V时,IC2输出高电平,K1吸合,K1-1、K1-2分别接至变压器16V绕组和12V稳压管上。由上可知,在输出电压低时,输人电压也低;输出电压高时,输人电压也高,从而减小V3的功耗。电阻R9和电容C4组成继电器节能电路,可减小C2的功耗。 元器件选择:电路中变压器T选用二次带中心抽头的16V、功率为20OW的变压器。运算放大器选用LM324单源四运算放大器。稳压管VZ1选用4V左右的,VZ2选甲8V,VZ3a和VZ3b分别选用6V和12V的,要求稳压值准确,VZ4选用5.5~5.8V的稳压管。晶体管V1要求β大于150,V3选用大功率NPN晶体管,型号不限,制作中要加足够的散热片。电阻R7选用5V/0.6Ω的水泥电阻。其他元器件按图所示选用即可。

自制可调稳压电源

采用LM317的方案,刚好手头还有几个闲置的LM317T,“量身”设计的完整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主要元气件参数资料: 尽管LM317我们已经非常熟识了,但还是翻阅一下LM317的PDF资料比较稳妥,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如下: 1、输入与输出端最高压差为:40V(很多人误认为是输入最高电压为40V); 2、输入与输出端最小工作压差:3V; 3、输出电压范围:1.25V-37V范围内连续可调(其实只要保证前一项条件,其输出范围的上限 是可以扩展的); 4、最大输出电流:1.5A(LM317T TO-220封装); 5、输出最小负载电流:5mA; 6、基准电压V REF:1.25V; 7、工作温度范围为:0-70℃; 8、LM317T TO-220封装引脚排列如图3所示:

(图3) 为了让LM317T 输出0V 起调,该电路设计时增加了一个由TL431构成的-2.5V 基准电源,TL431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熟识,它是三端可调并联型稳压IC ,详细资料可参考:安森美的《TL431中文手册》。 在本列电路应用中,我们比较关心的几个参数如下: 1. 参考电压 V REF :2.5V ±0.4%(25℃); 2. 最大阴极电流范围:-100mA 至+150mA ; 3. 最小阴极电流:0.5mA ; 4. 最大额定功耗:0.7W (TO-92封装); 5. TL431内部结构和引脚排列如附图4所示; 6. TL431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5所示; (图4) (图5) 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220V 市电通过S1和F1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端,经过变压后分别输出:18V 、8V 、10V 、3V (其中10V 和3V 绕组是自己以手工穿线的方式加绕的)四组电压,为了降低LM317T 的功耗提高电源效率,采用了2个继电器的3级换档电路,换档电路如图6所示,电源输出电压V+加在W2的两端,当W2的滑动触片上获得的分压低于U4的V REF (2.5V )电压时,U4的K 、A 之间只有

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工作原理:该稳压电源由主回路、采样控制电路、驱动伺服系统、过电压检测及保护电路等组成。带有滑动臂的自耦变压器(又称调压器)的T1作为主回路,其输人端固定,输出端由伺服电动机M自动调节,以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此外,T1还给伺服电动机M、电源变压器T2、指示灯、采样控制、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电源变压器T2的一次与T1的输出端并联。当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T2的二次电压也随之变化。这一变化的电压经二极管VD1~VD4桥式整流、电容C4滤波后变为直流加到由R4~R6、RP2组成的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输出与R7、VZ2组成的基准电路的基准电压共同加至电压比较器A1、A2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T1输出电压为22V时,A1的第7脚与A2的第1脚均输出低电平,晶体管V2、V3截止,继电器K2、K3不动作,触点K2-1与K3-1不吸合,伺服电动机M不运转,使输出电压仍保持在220V的稳定值。 (2)当T1输出电压小于22V时,其采样电压值也随之降低,经过与基准电压相比较后,在A1的第7脚输出高电平,A2的第1脚输出低电平,导致晶体管V2导通,V3截止,故继电器K2吸合,K3释放,触点K2-1吸合,K3-1断开,使伺服电动机M向左转,带动T1的滑动臂向上转动,使输出电压升高。 (3)当T1输出电压大于22V时,采样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也随之升高,经与基准电压相比较,在A1第7脚输出低电平,A2的第1脚输出高电平,晶体管V2截止,V3导通,K2不动作,K3吸合,触点K2-1断开,K3-1吸合,导致伺服电动机向右转,带动T1的滑动臂向下转动,使输出电压降低。 若电网电压过高,超出了本调压器的调节范围时,检测电路R2、R3与RP1输出的电压值使稳压二极管VZ1击穿,晶体管V1导通,继电器Kl吸合,其触点K1-1吸合,使交流接触器KM通电,其触点KM-1与KM-2均断开,切断输出电压进人采样控制电路,使伺服电动机M停止工作,有效地保护了负载和伺服电动机M。当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输出自动接通。 电路中,C1、C2为消火花电容器,VD5~VD7为保护二极管,HL为工作指示灯,RP1为过压调节电位器,RP2为稳压调节电位器。 元器件选择:A1、A2选用双运算放大器LM358。晶体管VI~V3选用3DG130B,β在60~85之间。电阻R1选用5W功率的,其余电阻选用1/6W金属膜电阻。继电器K1~K3选用JRX-13F-300Ω(DC12V)。交流电压表选用63T1-V-0~250V。交流电流表选用63T1-A-0~20A。其余元件按图所示选用即可。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总结报告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总结报告 ——12电气1袁敬坤一、工作原理 线性稳压电源是指调整管工作在线性状态下的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电源变换电路,是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为电子电路提供它所需要的电能。 当接入220V/50Hz的市电后,先经过变压器,将220V的交流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输出到整流桥,经过整流桥的整流作用输出脉动较大的直流电,接入到滤波电路中,再利用储能元件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 滤掉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份,保留其直流成份,通过LM317和LM337实现稳压,最后得到平滑的输出电压,其中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来调节输出直流电压的大小。将输出的电压通入单片机,并在液晶上显示输出电压大小。 二、电路设计

三、参数设计 经过整流桥的整流作用输出脉动较大的直流电,此时选择合适的电容来实现滤波,经过比较和尝试选择了220uF的电容,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电压。通过查阅LM317的数据手册,根据公式Vo=Vref(1+R2/R1),其中Vref=1.25v,经过计算和比较,当选择R1=500 Ohm,R2选择10K的电位器可以满足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5V 的要求,最后加一个1uF的小电容来抑制纹波。通过查阅LM337的数据手册,根据公式R3=R4[(-VO/-1.25)-1]同理选择R4=500 Ohm,R3=10k的电位器,可满足输出电压最小值为15V的要求,最后加一个1uF的小电容来抑制纹波。将输出的电压通入单片机内部,但由于能够通入单片机的电压在0到5v之间,所以必须通过分压来实现,负电压部分则应该通过分压和接一个直流电源来提高电压。经过计算和多次尝试,选择了电路图中的电阻值。 四、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要制作可调直流稳压电源,首先来了解一下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稳压电源工作流程为降压、整流(把交流电变直流电),输入滤波、三端稳压器稳压、输出滤波五部分。下面是具体介绍。 220V的交流电从直流稳压电源插头经保险管送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从次级线圈感应出经约9V的交流电压送到4个二极管。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有短线的一端称为它的负极(或阴极),有三角前进标志的一端称为它的正极(或阳极)。基本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它的负极(即只能按三角标示的方向流动),而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我们知道,交流电的特点是方向和电压大小一直随时间变化,用通俗的话说,它的正负极是不固定的。但是不管从变压器中出来的两根线中哪根电压高,电流都能而且只能由D3或D4流入右边的电路,由D1或D2流回去。这样,从右边的电路来看,正极永远都是D3和D4连接的那一端,负极永远是D1和D2连接的那一端。这便是二极管整流的原理。 二极管把直流稳压电源交流电方向变化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它的电压大小还在变化。而电容器有可以存储电能的特性,正好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电压较高时向电容器中充电,电压较低时便由电容器向电路供电。这个过程叫作滤波。图中的C1便是用来完成这个工作的。 经过C1滤波后的比较稳定的直流电送到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317T的Vin端(3脚)。LM317T是一种这样的器件:由Vin端给它提供工作电压以后,它便可以保持其+V out端(2脚)比其ADJ端(1脚)的电压高1.25V。因此,我们只需要用极小的电流来调整ADJ端的电压,便可在+V out端得到比较大的电流输出,并且电压比ADJ端高出恒定的1.25V。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PR1的抽头位置来改变输出电压-反正LM317T会保证接入ADJ端和+V out 端的那部分电阻上的电压为1.25V!所以,可以想到:当抽头向上滑动时,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将会升高! 图中C2的作用是对LM317T 1脚的电压进行小小的滤波,以提高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质量。图中D5的作用是当有意外情况使得LM317T的3脚电压比2脚电压还低的时候防止从C3上有电流倒灌入LM317T引起其损坏。 元件选择: 直流稳压电源大部分元件的选择都有弹性。IC选用LM317T或与其功能相同的其它型号(如KA317等,可向售货员咨询)。直流稳压电源变压器可以选择一般常见的9-12V的小型变压器,二极管选1N4001-1N4007均可。C1选择耐压大于16V、容量470-2200μF的电解电容均可。值得注意的是C2的容量表示法:前两位数表示容量的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倍率。如果第三位数字为N,则它的容量为前两位数字乘以10的N次方,单位为PF。如C2的容量为10×104=100000PF=0.1μF。C2选用普通的磁片电容即可。C3的选择类似于C1。电阻选用1/8W的小型电阻。现在的小电阻一般用色环来标示其阻值,如果你还不会识别这种表示法,请看这篇文章-色环电阻的识别。 本直流稳压电源需要的元件都可以在电子商店买到,主要元件清单如下: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制作原理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构成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是由降压、整流、滤波、稳压、调整、滤波、电压指示构成的。 降压的作用是: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压降到24V。此时输出的还是交流电压。整流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此时输出的是只有正半周的电压。加电指示的作用是:加电后红色指示灯亮。指示稳压电源已经加电。滤波的作用是:将正半周的电压过滤成纹波系数很小的接近直流的电压。稳压的作用是:将纹波系数很小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用户需要的直流电压上。输出电压调整:根据用户的需要,调节稳定输出电压值。二次滤波:为了在用电时需要突发大电流时,向负载提供瞬时电流。稳定输出电压。电压指示:将当前输出的电压值用表头显示出来,以便用户对输出电压调整和使用。 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稳压电源框图 2、所用的器件和电原理图 组成降压的元件是:变压器B1。组成整流的元件是:D1-D4这四只二极管组成滤波的元件是2200微法、耐压50V的电解电容C1(外形如图3所示)。组成加电指示的元件是:限流电阻R1和红色发光二极管。组成稳压的元件是:可调输出电压的集成三端稳压器LM317。组成输出电压调整元件是:电位器R P(外形图如图4所示)。组成二次滤波元件是:10uF、耐压50V的电解电容C2。组成电压指示元件是:0-24V指针式电压表头。电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可调稳压电路电原理图 图3 电解电容外形图图4 电位器外形

3、电路板布局以及安装 有关电路板上原器件的安装如图5所示。装元器件时应该先装矮的元件,后装高的元件。图(a)是总装配图。图(b)是电位器和发光二极管装配图。图(c)是三端稳压器引脚图。图(d)是表头和输出端子接线图。外形图如图6所示。 (a)(b)(c)(d) 图5装配图 图6 外形图 4、装配顺序及调试方法: 1)首先安装D1-D4构成的电桥。安装完毕后可以从输入端用电10KΩ阻挡正反向测量是否有短路。如果内阻很大则说明没有短路。在接入变压器、开关后插入交流电源。用万用表直流电压50V或数字表的200V档测量输出电压。应该大于30V。 2)上述正确后连接电容C1,连接好后,在用万用表电压档(同上)测试输出电压。注意,电容的极性不可接错,否则电容会爆炸。 3)上述测试无误后连接三端稳压器、发光二极管、电位器和电压指示表头。注意,三端稳压器的引脚不可接错。否则不能输出直流电压。接好后检查无误后可以加电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了。调整电位器的旋钮,输出电压就会从1.25V到24V之间发生变化。 做实验时,只要调整到你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交流稳压电源

一.稳压器的分类 按调压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三类 电子感应式油式稳压器 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直接调压稳压器和补偿式调压稳压器) 干式无触点调压式稳压器(一般是带补偿的稳压器) 二.稳压器的分类: 按电源使用环境不同分类可分为两类 单相交流稳压器 三相交流稳压器 三.以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为例分析稳压器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稳压器原理分析 1.单相SVC直接调压稳压器原理分析 图二 A点为单相稳压器输入侧,B点为单相稳压器的输出侧. 其实这一类用调压器直接调压式的稳压器就是利用自耦变压器的原理做成的.图中A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入侧,B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侧,如果输入电压高于输出设置点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降压状态,如果输入电压低于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升压状态.(图中所示就是处在降压状态) 这种稳压器不同于自耦变压器的主要是输入点A是可以由0V到250V之间任意滑动.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输入电压的输入点来满足输出电压的恒定.一般我们把输入侧A点叫做滑臂,它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来驱动,电机的转向由稳压控制电路来控制完成. 稳压器的取样电路时刻监视稳压器的输出两点间电压,输出电压升高时,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降压的方向移动,(如图二)当输出电压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控制电机运动.反之控制电路则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升压的方向转动.(图三)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

图二 图三 此类稳压器的容量大小全部由这个输出电压可以变压器的自耦变压器来承担,但由于它制造工艺的影响,它不能做得很大,只能适应小功率的场合.要相把稳压器的功率做得更大,就要加入补偿变压器来实现稳压器的功率扩大 2.单相补偿式稳压器原理分析(图四)

DIY日记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DIY日记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DIY日记——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啊哲 作为一名电子爱好者,平时喜欢做一些电子小制作,在电路调试和制作过程中经常为电源犯愁,有时候为了调试一个简单的电路而单独搭一个电源,这样即费时又消磨DIY的兴致。最近本人利用手头一些闲置零件,自己打造了一台“MINI”型直流0-30V可调稳压电源。现将整个DIY过程与大家分享。

(图1) 本人在深圳工作时买了几个大小不一的铝合金外壳(当时看到这些外壳挺漂亮就买了,一直闲置着),其中一个较大一点的外壳尺寸为:134x106x55mm。家里还闲置了一个功率约30W左右的小变压器(该变压器是从旧黑白电视机上拆下来的,有8V和18V两组输出),其厚度还刚好能装到这较大尺寸的铝合金外壳内。既然这么巧合,想不“撮合”它们都找不到理由了。那接下来就是考虑稳压电路部分了,0-30V可调稳压电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案来实现: 1)采用运放加大功率管来实现(市面上很多批量生产 的可调稳压电源都采用这种方案),该方案使用的材料非常低廉,但线路复杂不适合手工搭板; 2)采用LM723专用电源稳压IC加大功率管来实现, 该方案比较成熟,线路也比较简单,但LM723比较难买,需要到电子市场去找或邮购; 3)采用LM317/338电源稳压IC,该方案线路非常简 单,但按其典型应用电路接法,输出最低只能调到1.25V,要想0V起调必须加一个稳定的负电压基准 来修正,一些电子杂志上也有人在LM317输出端串联2个二极管来降压,达到调“0V”的目的,这是初学的菜鸟们讨论的问题,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了; 4)采用TL431电源稳压IC加大功率管来实现,该方 案也具有线路简单的优点,但也同样遇到LM317不能调“0V”的问题; 5)采用LM2576-ADJ开关型稳压IC来实现,该方案 也具有线路简单、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同样遇到输出不能调“0V”的问题和电感线圈比较难加工; 通过一番权衡利弊后,决定采用LM317的方案,刚好手头还有几个闲置的LM317T,“量身”设计的完整电路如图2所示。

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课题名称直流稳压电源 所在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一、摘要 (3) 二、设计要求 (3) 三、元件及其介绍 (4) 四、设计原理及参数计算 (4) (1)电源变压器 (4) (2)整流电路 (5) (3)滤波电路 (5) 五、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6) 六、可调式三端稳压器的引脚图及其典型应用电路6 (1)设计电路图 (6) (2)仿真 (7) 七、设计结论心得体会 (8) 八、附表附录 (9)

摘 要 电源是电子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工作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 电源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频率有原来的几十千赫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千,但是和西方的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转向高频下电源的拓扑理论、工作原理、建模分析等等方面技术领先;因此,直流稳压电源的研制及应用在此方面与之也从在很大的差距。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负电源:先是家用电源经过变压器得到一个大约(15~30V )的电压U1,然后U1经过一个桥堆进行整流,再采用可调阻值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分压,在桥堆的输出端加一电容C 进行滤波,滤波后再通过LM317(具体参数参照手册)输出一个负电压,在LM317的输出端加一个电阻R1,调整端加一个电位器RW ,这样输出的电压就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可调。因为电源的设计中要求输出电流可以扩展,在LM317的输出端加一个晶体管。这样输出的电压就可以在0~9.9V 范围内可调。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准备、设计、调试…除了在布局和无焊接方面之外,设计的电路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 开关电源; 稳压电源;可调 直流稳压电源 设计要求 输入(AC ):U=220V ,f=50HZ ; 输出直流电压0~9.9v 输出电流Imax=1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 负载电流mA I 800 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系统框图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 作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摘要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是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高频调制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开关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展宽,实现了电压和电流的大范围调节,同时扩大了目前直流电源供应器的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芯片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进口元件,功率部件采用现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大功率器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方案省去了传统直流电源因工频变压器而体积笨重。与传统电源相比高频直流电源就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也为大功率直流电源减小体积创造了条件,此电源又称高频可调式开关电源。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保护功能齐全,过压、过流点可连续设置并可预视,输出电压可通过触控开关控制。 关键词:开关稳压电源;开关变压器;高频直流电源 目录

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参数稳压器在输入交流电压150V-260V时,输出稳压在220V效果效于和高于这个范围,其效率要下降。采用单片微机进行第一步控制,使310V以下和90V以上的输入电压,调整控制在190V—250V范围,再用参数稳压器进行稳压效果很好。 由市电输入的交流电压变化波动很大,经过过压吸收滤波电路将高频脉冲等干扰电压滤去后,送入直流开关稳压电源、交流取样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 直流开关稳压电源的功率小,但能把60-320V的交流电压娈换成+5V,+12V,-12V 的直流电压。+5V电压供给单片微机使用,±12V电压供给控制电路的大功率开关模块使用。 单片微机把取样电路采集到的输入电压数据,分析判断并发出控制信号送到触发电路,控制调节输出电压。 控制执行电路由SSR过零开关大功率模块和带抽头的自耦变压器组成。SSR之间采用RC吸收电路吸收过电压和过电流,使SSR在开关时不会损坏。控制执行电路把 90-310V的输入电压控制在190V-240V范围,再送到参数稳压器进行精确稳压。 参数稳压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LC振荡器,振荡频率50HZ。无论市电怎么变化,其振荡频率不会改变,因此输出电压不会变化,稳压精度高。即使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很大,经参数稳压器振荡输出后却是标准的正弦波,因此稳压电源有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净化能力。

0-30自制可调稳压电源

0-30V可调线性稳压电源 作为一名电子爱好者,平时喜欢做一些电子小制作,在电路调试和制作过程中经常为电源犯愁,有时候为了调试一个简单的电路而单独搭一个电源,这样即费时又消磨DIY的兴致。最近本人利用手头一些闲置零件,自己打造了一台“MINI”型直流0-30V可调稳压电源。现将整个DIY过程与大家分享。 (图1) 本人在深圳工作时买了几个大小不一的铝合金外壳(当时看到这些外壳挺漂亮就买了,一直闲置着),其中一个较大一点的外壳尺寸为:134x106x55mm。家里还闲置了一个功率约30W左右的小变压器(该变压器是从旧黑白电视机上拆下来的,有8V和18V两组输出),其厚度还刚好能装到这较大尺寸的铝合金外壳内。既然这么巧合,想不“撮合”它们都找不到理由了。那接下来就是考虑稳压电路部分了,0-30V可调稳压电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案来实现: 1)采用运放加大功率管来实现(市面上很多批量生产的可调稳压电源都采用这种方案),该方案使 用的材料非常低廉,但线路复杂不适合手工搭板; 2)采用LM723专用电源稳压IC加大功率管来实现,该方案比较成熟,线路也比较简单,但LM723 比较难买,需要到电子市场去找或邮购; 3)采用LM317/338电源稳压IC,该方案线路非常简单,但按其典型应用电路接法,输出最低只能 调到1.25V,要想0V起调必须加一个稳定的负电压基准来修正,一些电子杂志上也有人在LM317输出端串联2个二极管来降压,达到调“0V”的目的,这是初学的菜鸟们讨论的问题,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 4)采用TL431电源稳压IC加大功率管来实现,该方案也具有线路简单的优点,但也同样遇到LM317 不能调“0V”的问题; 5)采用LM2576-ADJ开关型稳压IC来实现,该方案也具有线路简单、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同样遇 到输出不能调“0V”的问题和电感线圈比较难加工; 通过一番权衡利弊后,决定采用LM317的方案,刚好手头还有几个闲置的LM317T,“量身”设计的完整电路如图2所示。

LM317可调稳压电源

目录 摘要 (2) 一、方案论证及比较 (2) 1.基本原理 (2) 2.方案设计与论证 (4) 二、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5) 1.集成三端稳压器 (5) 2.选择电源变压器 (6) 3.选择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 (7) 4.滤波电路中滤波电容的选择 (7) 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8) 1.LM317可调稳压电源设计原理图 (8) 2主要元器件清单 (8) 四、安装与调试 (9) 五、性能测试与分析 (9) 1.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电流的测试测试 (9) 2.波纹电压的测试 (10) 3.测试仪器 (10) 六、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一 (12)

摘要本电源设计可将220V(市电)经过降压、整流、滤波、稳压之后,输出-15~+15V的连续可调直流稳定电压。可以给单片机,及其他供电电压在该范围的芯片进行供电。其中稳压模块由LM317和LM337组成,前者实现正向直流电压的稳定输出,后者实现负向直流电压的稳定输出。具有输出稳定,简单易调的特点。 关键词:直流稳压可调 一、方案论证及比较 1.基本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基本框图如下: (1)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的作用是将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按确定,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P1=n,式中n是变压器的效率。

(2)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将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3)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滤除。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波纹成分,输出波纹较小的直流电压U1。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等。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说明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任微明(学号:20101106133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10 级科技班,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 指导教师: 高焕生 摘要:主要采用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的流程思路将输入220V 交流电转换成 电压3~12V 的直流电源。其中,稳压电路采用三端固定稳压器LM317 达到稳压效果,因此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改。本系统设计方便简单、易学易改、成本低廉、功能实用。 关键字: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 1 设计内容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 1、学习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2、掌握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有关参数的测试方法。 3、通过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要求学会: (1)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3)通过电路的设计可以加深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1.2 设计内容 设计一波形直流稳压电源,满足:当输入电压在220V ± 10%时,输出直流电压为3~12V

1.3设计要求 (1) 电源变压器做理论设计; (2) 合理选择集成稳压器; (3) 完成全电路理论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安装调试、绘制电路图,PCB 板; (4) 撰写设计报告、调试总结报告。 2设计方法与步骤 2.1设计方法 单元电路设计、PCB板设计、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2.2设计步骤 (1 )功能和性能指标分析:对题目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整理出系统和具体电路设计所需的更具体、更详细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性指标数据,以求得设计的原始依据。 (2 )画出总体电路图,要求按相关规定,布局合理,图面清晰,便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为组装、调试和维修时做好准备。 (3)按总电路图安装电路,调试并改进。 3电路的设计 图3整体电路图 3.1电源变压器 过整流电路将交流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由于此脉动的直流压含有较的纹波,必须通过滤

MOS管大功率可调稳压电源制作要点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综合实训报告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2012年05月

实训任务书 1.时间:2012年5月2日~2012年5月25日 2. 实训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3. 实训目的:熟悉电路板及电子产品的制作全过程 4. 实训任务: ①了解电路板图得来的方法,掌握电路板图的打印技巧; ②会使用热转印机将电路图转印到覆铜板上; ③掌握电路板的腐蚀过程及注意事项; ④会使用高速钻床给电路板打孔; ⑤认识电子元器件,熟悉常用元器件的特性; ⑥熟练掌握焊接方法和技巧,完成电路板的焊接; ⑦掌握电子产品通电调试的注意事项,会检修电子产品; ⑧作好实训笔记,对自己所发现的疑难问题及时请教解决; ⑨联系自己专业知识,体会电子产品制作过程,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10参考相关的书籍、资料,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综合实训报告 前言 当今社会人们极大的享受着电子设备带来的便利,但是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电路——电源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机,所有电子设备都必须在电源电路的支持下才能正常工作。当然这些电源电路的样式、复杂程度千差万别。超级计算机的电源电路本身就是一套复杂的电源系统。通过这套电源系统,超级计算机各部分都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符合各种复杂规范的电源供应。在电子电路中,都需要压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小功率稳压他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电源变压器是将交流电网 220v 的电压变为所需要的电压值,然后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由于此脉动的直流电压还含有较大的纹波,必须通过滤波电路加以滤除,从而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但这样的电压还随电网电压波动,负载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整流,滤波电路之后还需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作用是当电网电压波动,负载和温度变化时,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当负载要求功率较大,效率高时,常采用开关稳压电源。 实训报告: 一、实验名称 MOS大功率可调稳压电源 二、实验要求 1、利用TL431(精密电压基准)和IRF640(MOS管)设计一个大功率可调线 性稳压电源。 2、输入采用24V变压器,前级线圈接市电220V。 3、输出电压在DC2.5~24V之间可调,(最大电流6A,与变压器功率也有关 系。 4、对电路进行分析测试,完善电路的不足之处。 三、实验器材 1、实验仪器和工具 万用表、电烙铁、松香、焊锡、细纱布、锜子、剪刀、剥线钳。

电刷式交流稳压器工作原理

电刷式交流稳压器工作原理 一.稳压器的分类 按调压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三类 电子感应式油式稳压器 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直接调压稳压器和补偿式调压稳压器) 干式无触点调压式稳压器(一般是带补偿的稳压器) 二.稳压器的分类: 按电源使用环境不同分类可分为两类 单相交流稳压器 三相交流稳压器 三.以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为例分析稳压器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稳压器原理分析 1.单相SVC直接调压稳压器原理分析 图二

A点为单相稳压器输入侧,B点为单相稳压器的输出侧. 其实这一类用调压器直接调压式的稳压器就是利用自耦变压器的原理做成的.图中AN 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入侧,B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侧,如果输入电压高于输出设置点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降压状态,如果输入电压低于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升压状态.(图中所示就是处在降压状态) 这种稳压器不同于自耦变压器的主要是输入点A是可以由0V到250V之间任意滑动.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输入电压的输入点来满足输出电压的恒定.一般我们把输入侧A点叫做滑臂,它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来驱动,电机的转向由稳压控制电路来控制完成. 稳压器的取样电路时刻监视稳压器的输出两点间电压,输出电压升高时,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降压的方向移动,(如图二)当输出电压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控制电机运动.反之控制电路则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升压的方向转动.(图三)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

图二 图三 此类稳压器的容量大小全部由这个输出电压可以变压器的自耦变压器来承担,但由于它制造工艺的影响,它不能做得很大,只能适应小功率的场合.要相把稳压器的功率做得更大,就要加入补偿变压器来实现稳压器的功率扩大 2.单相补偿式稳压器原理分析(图四)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完整版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设计要求 基本要求:短路保护,电压可调。若用集成电路制作,要求具有扩流电路。 基本指标:输出电压调节范围:0-6V,或0-8V,或0-9V,或0—12V; 最大输出电流:在0.3A-1.5A区间选一个值来设计; 输出电阻Ro:小于1欧姆。 其他:纹波系数越小越好(5%Vo),电网电压允许波动范围 + -10%。 设计步骤 1.电路图设计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2. 设计思想 (1)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频率为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 (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 。 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负载R L 电路设计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 直流稳压电源是将频率为50Hz 、有效值为220V 的单相交流电压转换为幅值稳定、输出电流为几十安以下的直流电源,其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入为220V 的电网电压,一般情况下,所需直流电压的数值和电网电压的有效值相差较大,因而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再对交流电压进行处理。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要。 变压器副边电压通过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即正弦波电压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脉动电压,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所示。可以看出,他们均含有较大的交流分量,会影响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 为了减小电压的脉动,需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压平滑。理想情况下,应将交流分量全部滤掉,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仅为直流电压。然而,由于滤波电路为无源电路,所以接入负载后势必影响其滤波效果。对于稳定性要求不高的电子电路,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可以作为供电电源。 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后虽然变为交流分量较小的直流电压,但是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者负载变化时,其平均值也将随之变化。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足够高的稳定性。 (二)各电路的选择 1.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T 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 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 i 。实际上,理想变压器满足I 1/I 2=U 2/U 1=N 2/N 1=1/n ,因此有P 1=P 2=U 1I 1=U 2I 2。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 2/ P 1=η,式中η是变压器的效率。根据输出电压的范围,可以令变压器副边电压为22V ,即变压系数为0.1。 2.整流电路 T 负 载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电路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原理及维修技术 1.概述 目前我国的供电电压仍然存在较大的波动。在用电高峰期电压不足180V,负荷最小时电压高达240V以上,波动范围一般在-20%~+10%之间,而一些城镇农村的小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更大,为140~250V(-40%~+15%)。对于拥有大批进口、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单位来说,电压波动将造成很大的危害。某校实验室在一次实验中,电压突然异常升高,几乎所有开启的设备包括一台美国进口的液相色谱仪,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仅色谱仪的维修就花费3600美元(合人民币3万余元),而且实验教学、科研项目研究长时间中断,后果极为严重。配有交流稳压电源的另一实验室当电压异常时,除交流稳压电源报警外,无任何设备损坏。可见,交流稳压电源除稳压外,对负载也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交流稳压电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各单位的必配设备。 交流稳压电源有多种,但有的因性能指标等各方面原因已基本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交流净化稳压电源,该电源的基本原理与可控硅移相调压式比较相似。下面以江苏淮阴仪器仪表厂生产的亚光牌JJW2系列交流净化稳压电源为例介绍,该电源采用先进的正弦能量分配技术、功率滤波器技术综合设计,集稳压与抗干扰功能为一体。具有可靠性、精度、效率高,稳压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曾多次获奖,市场份额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工作原理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由调整电路、零脉冲产生电路、同步锯齿波发生电路、脉宽调制驱动放大电路、误差取样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过压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见图1。

图1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工作框图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原理图如图2。自耦变压器T1、双向可控硅SCR、电感L1、三次谐波和五次谐波滤波器等构成调整电路。L1与SCR相串联组成一个随SCR导通角(0°~180°)改变的可变电感,且与L3、C1的串联电路并联构成一个可变电抗器。自耦变压器T1的初级与可变电抗器串联接入市电,输出交流电压为市电电压与T1次级电压的矢量和。R1、R2、D1~4、光电耦合器IC1(4N25)构成零脉冲发生电路。D1~4是一个桥式整流电路,它将L1与SCR串联电路两端的50Hz交流电压整流成100Hz的单向脉动电压,输入IC1的1、2脚,于是在IC1的5脚输出正向零脉冲电压到IC2的2、6脚。IC2(NE555)、R3~4、Q1、D5、D6、C10构成锯齿波发生电路。当IC2的2、6脚输入过零脉冲前,IC2-7脚呈高阻态,C10由Q1、D5、D6、R3、R4构成的恒流源电路充电,C10上的电压线性上升;当IC2的2、6脚输入过零脉冲时IC2-7脚呈低阻态,C10放电,零脉冲过后IC2-7脚又呈高阻态,C10充电。这样,IC2-7脚输出与零脉冲同步的锯齿波至IC3(LM324)-10脚,变压器B2、桥式整流D13~16、W2、R13~14、C7~8构成取样电路。它输出一个与交流输出电压成正比的误差信号电压至运算放大器IC3-12脚同相端进行放大。脉宽调制驱动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3的8、9、10脚,Q3等组成;同样端10脚输入来自IC2-7脚的同步锯齿波电压;反相端9脚输入误差取样放大的直流信号;IC3-8脚输出宽度受控的脉冲电压经Q3放大后触发双向可控硅。变压器B2,桥式整流D9~12,滤波电容C5~6,三端稳压IC4(7812)构成直流稳压电源,给有关电路提供12V电源。 图2 JJW系列精密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原理图 交流净化电源的稳压过程:当输出电压升高时,桥式整流D13~16输出的误差取样电压升高,运算放大器IC3同相端12脚电压升高,IC3-14脚输出到脉宽调制器IC3的反相端9脚的电压升高,IC3同相端10脚输入的同步锯齿波电压幅度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