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电动机电路分析 专题练习

含电动机电路分析 专题练习
含电动机电路分析 专题练习

含电动机电路的计算专题练习

1.“220V 、5.5kW ”的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4Ω,它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 _ ___A ,1s 钟内产生的热量是__ ____J ,1s 内有___ ___J 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一台电阻为2Ω的电动机,接在110V 电路中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A ,则这台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 ,发热功率为______ ,转化成机械功率为______ ,电动机的效率为______。

3.如图电路中,电阻R = 2Ω,电动机内阻r = 4Ω,电压U AB = 60 V ,

电压表示数为50V ,则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 ,电动机

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电动机机械损

耗不计)。

4.一台电动机的电阻为4Ω,在220V 的额定电压下运行时,发热消耗的电功率为400W.若电动机工作5min ,则电流做功_____ ___J.

5.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

m=50千克,电路的电压是110伏,不计各处磨擦,当电动机以

V=0.9m/s 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5安,

由此可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欧(g 取10m/s 2)

6.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伏电压的电路中,电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安;若把电动机接入2.0伏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0安,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多大?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多大?

7.如图所示,有一台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M ,线圈的内阻为r =0.60Ω,与电动机串联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 =10Ω,电路的路端为U =160V .图中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求:

⑴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是多大?⑵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 是多大?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P

/是多大?

8.将电池、小灯泡、电动机、滑线变阻器组成串联电路,其中电池电动势E= 14V, 内阻

r =1Ω, 小灯泡标有“2V 、4W ”, 电动机内阻r '=0.5Ω, 当变阻器阻值为1Ω时, 电灯和电动机均为正常工作, 求: (1)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2)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3)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9.规格为“8V、4W”的小灯泡与小型直流电动机(其线圈内阻为r0=0.4Ω)并联后,接至电动势为10V,内电阻r=0.5Ω的电源上,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 L和电源的内电压U’。

(2)电路中的总电流I和通过电动机D的电流I D。

(3)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发热功率P热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

10.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V,电阻R1=21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0=0.5Ω,电键S1始终闭合。当电键S2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525W;当电键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W,求

(1)电源的内电阻;

(2)当电键S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的功率。

11.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是6V,内电阻是0.5Ω,小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0.5Ω,限流电阻R0为3Ω,若电压表的示数为3V,试求:

⑴电源的功率和电源的输出功率

⑵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的电气电子原理图如图3-4所示。线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反转用的接触器KM2,它们分别由正转按钮SB2和反转按钮SB3控制。这两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所接通的电源相序不同,KM1按L1—L2—L3相序接线,KM2则对调了两相的相序。控制电路有两条,一条由按钮SB2和KM1线圈等组成的正转控制电路;另一条由按钮SB3和KM2线圈等组成的反转控制电路。

220v单相电机正反原理 单相电机不同于三相电机,三相电进入电机后,由于存在120°电角度,所以产生N S N S旋转磁场,推动转子旋转。而单相电进入电机后,产生不了N S N S磁场,所以加了一个启动绕组,启动绕组在定子内与工作绕组错开90°电角度排列,外接离心开关和启动电容后与工作绕组并联接入电源,又因为电容有阻直通交的作用,交流电通过电容时又滞后一个电角度,这样就人为地把进入电机的单相电又分出来一相,产生旋转磁场,推动转子旋转。反转时,只要把工作绕组或者启动绕组的两个接线对调一下就行,产生S N S N的磁场,电机就反转了。 网友完善的答案好评率:75% 单相电机的接线方法,是在副绕组中串联(不是并联)电容,再与主绕组并联接入电源;只要调换一下主绕组与副绕组的头尾并联接线,电机即反转 如果电机是3条出线的,其中一条是公共点!(分别与另外2条线的测电阻其值较小)接电源零线!然后把剩下的两条线并联电容,在电容的一端接220V电源相(火)线,就可以了!若要改变电机转向只要把220V电源相(火)线接在电容的另一端就可以了!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电路图) 发布: | 作者: | 来源: jiasonghu | 查看:775次 | 用户关注: 接通电源让KMF--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三相电源ABC分别通入电机三相绕组UVW,电动机正转。KMF线圈断电,主触点打开,电机停。让KMR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三相电源ABC通入电机三相绕组变为A—U未变,但B—W,C—V。电动→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要使电动机给够实现反转,只要把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联线对调一头即可。为此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设KMF为实现电机正转的接触器,KMR为实现电机反转的接触器。合上--S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要使电动机给够实现反转,只要把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联线对调一头即可。为此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 设 KMF 为实现电机正转的接触器, KMR 为实现电机反转的接触器。 接通电源→合上--S 让 KMF--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 三相电源 ABC 分别通入电机三相绕组 UVW ,电动机正转。 KMF 线圈断电,主触点打开,电机停。 让 KMR 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 三相电源 ABC 通入电机三相绕组变 为 A — U 未变,但 B — W ,C — V。电动机将反转

含电动机电路分析

含电动机电路分析(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 =8 V ,内电阻为r =0.5 Ω,“3 V ,3 W”的灯泡L 与电动机M 串联接在电源上,灯泡刚好正常发光,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 0=1.5 Ω.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1、解析(1)A R U I L L 1== (2)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U = E -Ir -U L = 4V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 P= UI = 4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 出= P -I 2R 0 = 2.5W 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100?=P P 出η= 62.5% 2.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 =10 Ω,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 =1 Ω,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U =100 V .已知电流表读数为30 A ,则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多少?电动机输出功率为多少? 2、解析 R 中的电流I 1=U R =10 A , 电动机中的电流I 2=I -I 1=20 A , 输入功率P =I 2U =2×103 W , 电热功率P 热=I 2r 2=400 W , 输出功率P 出=P -P 热=1 600 W. 3.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 =7.5 V ,内阻r =1.0 Ω,定值电阻R 2=12 Ω,电动机M 的线圈的电阻R =0.50 Ω.闭合开关S ,电动机转动稳定后,电压表的示数U 1=4 V ,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P 2=3.0 W .求电动机转动稳定后: (1)电路的路端电压. (2)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3、解:(1)路端电压等于R 2两端的电压,由R U P 2 =得 V .06 V 120.3222=?===R P U U (2)电源的电动势E = U 2+Ir , 由此得干路电流 A 5.1 A 0 .10.65.72=-=-= r U E I 通过R 2的电流A 5.0 A 120.6222===R U I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1 = I -I 2 =(1.5-0.5)A=1.0 A

含容电路和电路故障分析

含容电路和电路故障分析 一、含电容电器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在直流电路中,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路里有充、放电电流.一旦电路达到稳定状态,电容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只考虑电容器是理想的不漏电的情况)的元件,在电容器处电路可看作是断路,简化电路时可去掉它.简化后若要求电容器所带电量时,可接在相应的位置上.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所以在此支路中的电阻上无电压降,因此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就等于该支路两端的电压. (2)当电容器和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与其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3)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 路放电. 【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 =12V ,内阻r =1Ω,电阻R 1=3Ω,R 2=2Ω,R 3=5Ω,电容器的电容C 1=4μF ,C 2=1μF 。求: (1)当S 闭合时间足够长时,C 1和C 2所带的电量各是多少? (2)然后把S 断开,S 断开后通过R 2的电量是多少? 解:(1)当S 闭合时间足够长时,C 1两端的电压等于R 2两端的电压;C 2两端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 回路电流12 2E I A r R R ==++ C 1两端的电压U C1=U 2=IR 2=4V C 1的带电量为:Q 1=C 1U C1=4×10-6×4C =1.6×10-5C C 2两端的电压U C2=U =I (R 1+R 2)=10V C 2的带电量为:Q 2=C 2U C2=1×10-6×10C =1.0×10-5C (2)断开S 后,电容器C 1通过电阻R 2、R 3放电;电容器C 2通过电阻R 1、R 2、R 3放电,放电电流均流过R 2,且方向相同。 因此,通过R 2的电量为:Q =Q 1+Q 2=1.6×10-5C +1.0×10-5C =2.6×10-5C 【例2】如图,已知源电动势E =12V ,内电阻 不计。电容C =1μF ,R 1∶R 2∶R 3∶R 4=1∶2∶6∶3, 则电容a 极板所带电量为:( )

含电动机电路的计算专题练习(骄阳书苑)

含电动机电路的计算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成绩 1.“220V、5.5kW”的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4Ω,它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 _ ___A,1s 钟内产生的热量是__ ____J,1s内有___ ___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2/R B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2R C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 I2R D 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 I2R= U2/R 3.一台电阻为2Ω的电动机,接在110V电路中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A,则这台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 ,发热功率为______ ,转化成机械功率为______ ,电动机的效率为______。4.如图电路中,电阻R = 2Ω,电动机内阻r = 4Ω,电压U AB = 60 V,电 压表示数为50V,则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电动机输出的 机械功率为(电动机机械损耗不计)。 5.一只电炉的电阻丝和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相同,都为 R。设通过它们的 电流相同(电动机正常运转),则在相同的时间内,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炉和电动机产生的电热相等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电炉消耗的功率 C.电炉两端电压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D.电炉和电动机两端电压相等 6.一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0kW,这表明该电动机工作时( ). (A)每秒消耗10kw电能(B)每秒对外做10kw功 (C)每秒消耗10kJ电能(D)每秒对外做10kJ功 7.一台电动机的电阻为4Ω,在220V的额定电压下运行时,发热消耗的电功率为400W.若电动机工作5min,则电流做功_____ ___J. 8.电动机的线圈阻值为R,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工作时间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UIt (B)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I2Rt (C)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I2Rt (D)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U2t/R 9.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m=50千克,电路的电压是110伏,不计各处磨擦,当电动机以V=0.9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5安,由此可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欧(g取10m/s2) 10.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伏电压的电路中,电机不转,测得流过 电动机的电流是0.4安;若把电动机接入2.0伏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 工作,工作电流是1.0安,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多大?如果在电 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多大?

含容电路分析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 处理含电容器电路的一般规律: 1、电容器相当于断路,分析电路结构时可从电路中删去。 2、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 3、与电容器串联支路中的电阻可去掉。 4、当电路发生变化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发生变化,其所带电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电容器会发生充、放电现象。 1、如图所示,是一个电容器、电池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在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增大的过程中 A.电阻R 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 D.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 2、图中E=10伏,R1=4欧,R2=6欧,C=30微法,电池内阻可忽略. (1)闭合开关K,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 (2)然后将开关K 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带正电且电量增大,下列办法中可采用的是 A 、增大R1,其他电阻不变 B 、增大R2,其他电阻不变 C 、增大R3,其他电阻不变 D 、增大R4,其他电阻不变

C 1 4、如图, 问: (1)当开关K 断开时,A 、B 两点的电压U AB 是多少? (2)当K 闭合后,电容器C 1的带电量变化了多少? 5、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器R1、R2以及电源E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R1的滑动触头在图示位置时,C1、C2的电量相等.要使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应 A 、增大R2 B 、减小R2 C 、将R1的滑动触头向A 端移动 D 、将R1的滑动触头向B 端移动 , 18,3,6,3,62121V U R R F C F C =Ω=Ω===μμ

解析国标图集_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_

BUILDING ELECTRICITY 2011年 第期 Jun.2011Vol.30No.6 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课题名称:村镇小康住宅规划设计成套技术研究(课题任务书编号:2006BAJ04A01),子课 题名称:村镇住宅设备与设施设计技术集成及软件开发(子课题任务书编号:2006BAJ04A01-3)。Xu Lingxian Sun Lan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Research ,Beijing 100048,China ) 徐玲献 孙 兰(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 100048)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Collective Drawings Control Circuit Diagrams of Common Electric Machines * 解析国标图集《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摘 要 对多年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0D303-2~3《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2010年合订本,已修编出版发行)使用中遇到的疑问进行汇总、解析,以加深读者对10D303-2~3的理解。 关键词信号灯端子标志消防控制室的监控消防风机消防水泵 过负荷 水源水池水位 双 速风机 0引言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D303-2~3《常用电 机控制电路图》 (2010年合订本) (以下简称 10D303)适用于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内3/N /PE ~220/380V 50Hz 系统中常用风机和水泵的控制,是对99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和01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的修编。根据现行的国家标 准,对图集中涉及到的项目分类代码和图形符号进行了修改,并在原图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用单速风机、平时用双速风机、射流风机联动排风机及冷冻(冷却)水泵控制电路图。根据节能环保的要求,增加了YDT 型双速风机的控制方案。并根据电气产品的发展,增加了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 )和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方案,供设计人员直接选用。 10D303从立项调研、修编到送印,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期间收到了不少反馈意见和建议,为图集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此答谢。 《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 (2002年合订本)发行 十余年中一直受到读者青睐,使用者涉及设计、生产和建造等多领域,通过国标热线和其他途径咨询问题的读者很多。问题中除风机和水泵的控制电路外,经常牵涉到现行的国家标准、制图要求和电气设计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有些问题无法通过修编图集 10D303直接解决,因此借助《建筑电气》平台,把《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经常咨询的问题归纳汇总、解析,以利于读者更好使用和理解10D303图集。 1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和制图要求的问题 1.1指示器(信号灯)和操作器(按钮)的颜色 标识 10D303中有关信号灯和按钮的颜色标识是依据国家标准GB /T 4025-2003/IEC 60073:199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指示器和 作者信息 徐玲献,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孙兰,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 Abstract The collective drawings of national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10D303-2~3Control Circuit Diagrams of Common Electric Machines (2010bound volume )has been revised and published.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questions encountered during use over the years so as to deepen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lective drawings. Key words Signal light Terminal symbol Fire control room monitoring Fire fan Fire pump Overload Water level of the water tank of water source Two -speed fans * 34 330

难点14 含电容电路的分析策略

难点14 含电容电路的分析策略 将电容器置于直流电路,创设复杂情景,是高考命题惯用的设计策略,借以突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适应高考选拔性需要.应引起足够关注. ●难点磁场 1.(★★★★)在如图14-1电路中,电键S 1、S 2、S 3、S 4均闭合.C 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 ,断开哪一个电键后P 会向下运动 A.S 1 B.S 2 C.S 3 D.S 4 图14—1 图14—2 2.(★★★)(2000年春)图14-2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A.电阻R 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 D.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 ●案例探究 [例1](★★★★★)如图14-3所示的电路中,4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 ,E 为直流电源,其内阻可以不计,没有标明哪一极是正极.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 .在平行极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极板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当电键K 闭合时,带电小球静止在两极板间的中点O 上.现把电键打开,带电小球便往平行极板电容器的某个极板运动,并与此极板碰 撞,设在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但带电小球的电量发生变化.碰后小球带有与该极板相同性质的电荷,而且所带的电量恰好刚能使它运动到平行极板电容器的另一极板.求小球与电容器某个极板碰撞后所带的电荷. 命题意图:考查推理判断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不能深刻把握该物理过程的本质,无法找到破题的切入点(K 断开→U 3变化→q 所受力F 变化→q 运动状态变化),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与技巧: 由电路图可以看出,因R 4支路上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无论K 是否闭合始终等于电阻R 3上的电压U 3,当K 闭合时,设此两极板间电压为U ,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由分压关系可得U =U 3= 3 2E ① 小球处于静止,由平衡条件得 d qU =mg ② 图14-3

电机驱动电路总结

电机驱动电路 一、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目标 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一下几点: 1.功能:电机是单向还是双向转动?需不需要调速?对于单向的电机驱动,只要用一个大功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直接带动电机 即可,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时,可以使用由4个功率元件组成的H 桥电路或者使用一个双刀双掷的继电器。如果不需要调速,只要使 用继电器即可;但如果需要调速,可以使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开 关元件实现PWM(脉冲宽度调制)调速。 2.性能:对于PWM调速的电机驱动电路,主要有以下性能指标。 1)输出电流和电压范围,它决定着电路能驱动多大功率的电机。

2)效率,高的效率不仅意味着节省电源,也会减少驱动电路的发热。 要提高电路的效率,可以从保证功率器件的开关工作状态和防止共态导通(H桥或推挽电路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即两个功率器件同时导通使电源短路)入手。 3)对控制输入端的影响。功率电路对其输入端应有良好的信号隔离,防止有高电压大电流进入主控电路,这可以用高的输入阻抗或者光电耦合器实现隔离。 4)对电源的影响。共态导通可以引起电源电压的瞬间下降造成高频电源污染;大的电流可能导致地线电位浮动。 5)可靠性。电机驱动电路应该尽可能做到,无论加上何种控制信号,何种无源负载,电路都是安全的。 二、三极管-电阻作栅极驱动 (如果电路看不清楚请到相册里看) 1.输入与电平转换部分: 输入信号线由DATA引入,1脚是地线,其余是信号线。注意1脚对地连接了一个2K欧的电阻。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分别供电时,这个电阻可以提供信号电流回流的通路。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共用一组电源时,这个电阻可以防止大电流沿着连线流入单片机主板的地线造成干扰。或者说,相当于把驱动板的地线与单片机的地线隔开,实现“一点接地”。 高速运放KF347(也可以用TL084)的作用是比较器,把输入逻辑信号同来自指示灯和一个二极管的2.7V基准电压比较,转换成接近功率电源电压幅度的方波信号。KF347的输入电压范围不能接近负电源电压,否则会出错。因此在运放输入端增加了防止电压范围溢出的二极管。输入端的两个电阻一个用来限流,一个用来在输入悬空时把输入端拉到低电平。 不能用LM339或其他任何开路输出的比较器代替运放,因为开路输出的高电平状态输出阻抗在1千欧以上,压降较大,后面一级的三极管将无法截止。2.栅极驱动部分: 后面三极管和电阻,稳压管组成的电路进一步放大信号,驱动场效应管的栅极并利用场效应管本身的栅极电容(大约1000pF)进行延时,防止H桥上下两臂的场效应管同时导通(“共态导通”)造成电源短路。 当运放输出端为低电平(约为1V至2V,不能完全达到零)时,下面的三极管截止,场效应管导通。上面的三极管导通,场效应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当运放输出端为高电平(约为VCC-(1V至2V),不能完全达到VCC)时,下面的三极管导通,场效应管截止。上面的三极管截止,场效应管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上面的分析是静态的,下面讨论开关转换的动态过程:三极管导通电阻远小于2千欧,因此三极管由截止转换到导通时场效应管栅极电容上的电荷可以迅速释放,场效应管迅速截止。但是三极管由导通转换到截止时场效应管栅极通过2千欧电阻充电却需要一定的时间。相应的,场效应管由导通转换到截止的速度要比由截止转换到导通的速度快。假如两个三极管的开关动作是同时发生的,这个电路可以让上下两臂的场效应管先断后通,消除共态导通现象。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及相关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 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 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如机床工作 台电机的前进及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 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 起重机的上升及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 (1)、控制功能分析: 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 实现联锁? 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 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 V相不变,将U相及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 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 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 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由于将两相相序对 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 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 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 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 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 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 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 1 / 111 / 11

2 / 112 / 11 免了相间短路。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 A 、正转控制: 按下 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SB1常开触头闭合 KM1线圈得电 KM1电机M 启动连续正转工作 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B 、反转控制: M 失电,停止正转 SB2 按下 线圈得电 SB2 KM2 电机M 启动连续反转工作 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 C 、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 失电停转;

高三必备-含电容的电路分析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只有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容器支路中才会有电流,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对电路的作用是断路. (2)电路稳定时,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为等势体,电容器的电压为与之并联的电阻电压.1如图所示,E=10 V, r=1Ω, R1=R3=5 Ω, R2=4Ω,C=100μF。当S断开时,电容器中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求: (1)S闭合后,带电粒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S闭合后流过R3的总电荷量 11.如图2-7-26所示,E=10 V,r=1 Ω,R1=R3=5 Ω,R2=4 Ω,C=100 μF.当S断开时,电容器中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求: 图2-7-26 (1)S闭合后,带电粒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S闭合后流过R3的总电荷量. 解析:(1)开始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必有qE=mg且q E竖直向上.S闭合后,qE=mg的平衡关系被打破.S断开,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设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为d, 有U C= R2 R1+R2+r E=4 V,qU C/d=mg. S闭合后,U′C=R2 R2+r E=8 V 设带电粒子加速度为a, 则qU′C/d-mg=ma,解得a=g,方向竖直向上. (2)S闭合后,流过R3的总电荷量等于电容器上电荷的增加量,所以ΔQ=C(U′C-U C)=4×10-4C. 答案:(1)g方向向上(2)4×10-4C 4.如图7-2-18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7-2-18 A.将滑片N向右滑动时,电容器放电 B.将滑片N向右滑动时,电容器继续充电 C.将滑片M向上滑动时,电容器放电 D.将滑片M向上滑动时,电容器继续充电 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将滑片N向右滑动时,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电阻R1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则电容器放电,故A正确,B错误;若将滑片M上下滑动,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故C、D错误. 7.(2010·高考安徽卷)如图7-2-21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下面是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

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对于这种控制线路,当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就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再按反转按钮SB3,才能使电机反转。如果不先按SB1,而是直接按SB3,电动机是不会反转的。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元件安装图

元件明细表 1、线路的运用场合: 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2、控制原理分析 (1)、控制功能分析:A、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B、为什么要实现联锁? 这两个问题是本控制线路的核心所在,务必要透彻地理解,否则只会接线安装,那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外,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计划先让学生温书预习(5分钟)、寻找答案,再集中讲解。先提问抽查,让学生能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最后再总结归纳,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统一全班思路。答案如下: A、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 相对调。 B、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和接触器联锁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

(2)、工作原理分析 C、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 (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双重联锁正反 转控制线路则兼有两种联锁控制线路的优点,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3、怎样正确使用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按用途和触头的结构不同分停止(常闭按钮)、起动按钮(常开按钮)和复合按钮(常开和常闭组合按钮)。按钮的颜色有红、绿、黑等,一般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起动”。接线时红色按钮作停止用,绿色或黑色表示起动或通电。 三、注意事项

含电动机电路的计算(学生用)(无答案)

含电动机电路的计算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电功的计算公式 W=UIt=Pt=I 2Rt=U 2t/R (对于纯电阻电路)。 知识点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UI=I 2R=U 2/R 。 知识点三:含电动机电路的计算公式:P P P =+输入热输出。 二、重难点突破 考点1. 电功 1.W=UIt=Pt ,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W =I 2Rt=U 2t/R (对于纯电阻电路)。 例1.图是某款电热水龙头的电路原理图。R 1、R 2为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 同 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实现冷水、温水、热水挡之间的切换。当开关同时接触2、3触点 变式训练:下图是一种煲汤用的电热锅工作原理图,其中温控器的作用是每当水沸腾后能自动断电一段时间。电热锅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1)三脚插头上标着E 的导线和_______相连,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________相连。 (2)调节切换开关可以使电热锅处于“关、高温、自动、保温”四种工作状态,则原理图中的切换开关连接触点“_______ ”时为保温档。小明发现,当电热锅处于保温档正常工作时,不论加热多长时间,都不能使锅内的汤水沸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电热锅处于高温档正常工作时,使4.5L 的水温度升高54℃需要42min ,那么电热锅的效率为多少?[c 水=4.2×103J/(kg·℃)]

考点2. 电功率 1.P=W/t=UI,即电功率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该公式是电功率的普适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用电器。 2.导出式:P=I2R,P=U2/R。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 例2.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元 变式训练:甲、乙两只灯泡,其I﹣U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现将甲、乙两灯串联在电路中,当甲灯两端的电压为2V时,乙灯消耗的功率是() A.1.2W B.0.8W C.2W D.3W

含容电路分析

含容电路的分析(高三一轮复习) 一、稳态含容直流电路 电容器处于稳定状态时,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的元件,可看作断路。此时:(1)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与电容器直接串联的电阻相当于一根阻值为零的导线。(2)电容器上的电压就是与电容器并联的那条支路两端的电压 例1: 如图所示,电容器C1=6uF ,C2=3uF. 电阻R1=6Ω,R2= 3Ω ,已知电压U=18V 。 (1)当开关S 闭合时,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C1两极板 的电势差 (2)当开关S 闭合,电容器处于稳定状态时C1两极板的电势 差C2两极板的电势差 ? 二、动态含容直流电路 在电路中,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处于断路状态,当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时,电容器会充电,会形成充电电流;当电容器两端电压降低时,电容器会放电,会形成放电电流。对于这类问题,只要抓住初末两稳定状态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的变化情况,根据Δ Q=C·ΔU 来分析即可 例2: 如例1图所示,电容器C1=6uF ,C2=3uF. 电阻R1=6Ω,R2=3Ω ,已知电压U=18V 。当K 闭合后,电容器C 1的带电量变化了多少 三、含容电路的力学问题: 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开关S 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B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 C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的重力势能增大 D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的电势能减少 强化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滑动时,则( ) A.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增大 B.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减小 C .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 D.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少 < 2、如图所示, 电池.3,6,4,1021F C R R V E μ=Ω= Ω==

常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三相异步电机启动常见方法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技师一)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5KW,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控 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SB2

串联的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初中电动机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

初中电动机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计算题(共26小题) 1.(2019?杭州一模)如图为某品牌运动果汁杯及其铭牌参数。运动果汁杯内置一个电动机,电动机通过金属杆带动刀片旋转,将水果打成果汁。此款运动果汁杯以额定功率工作时,一次打汁时间是48秒,充满电后可以打汁20次,20次后指示灯闪烁提示电量不足,需要充电。则: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约为安。(保留1位小数,下同) (2)在打汁时,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1欧,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3)此款运动果汁杯,当电池容量低于%时需要充电(电池容量“5100m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5100毫安,能持续供电1小时)。 2.(2019?杭州)如图是一电动机提升物体的示意图,电源电压为120伏。电动机将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1秒内匀速上提0.9米,电路中的电流为5安培,(g取10牛/千克) (1)求该电动机工作1秒钟所产生的电热。 (2)求电动机线圈阻值。 (3)当该重物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电动机的转子突然被卡住,为什么这种情况 下电动机容易烧坏? 3.(2018?富阳区模拟)如图是真空吸盘吊车吊运玻璃的示意图,起吊玻璃时先将吸盘压在玻璃上,然后启动抽气机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就可以利用大气压将玻璃吸起,然后启动电动机牵引滑轮组上的绳子就可以将吸盘和玻璃吊起,吊起后,水平横粱上的滑轨还可以将滑轮组水平移动将玻璃放到合适的位置。 已知吸盘重为60牛,每个滑轮重40牛,在某次吊装过程中,吊车用0.2米/秒的速度将一块重为400牛的玻璃吊高2米,然后又用时15秒水平移动了3米,不计抽气管和绳重,不计绳子、滑轮的摩擦,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吊车在整个起吊玻璃过程中对玻璃做了多少功? (2)电动机需要对绳子提供多少牛的拉力? (3)在吊车将玻璃吊高2米的过程中,电动机对绳子做功的功率为多大?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电机启动常见方法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技师一)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5KW,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 控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 2

与按钮SB2串联的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3

(九)——电磁感应中的含容电路分析

微讲座(九)——电磁感应中的含容电路分析 一、电磁感应回路中只有电容器元件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充电电流等于感应电流.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 .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解读] (1)设金属棒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 ,则感应电动势为E =BL v ①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 =E ② 设此时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为Q ,按定义有C =Q U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Q =CBL v .④ (2)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 时经历的时间为t ,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 .金属棒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方向沿导轨向上,大小为F 安=BLi ⑤ 设在时间间隔(t ,t +Δt )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ΔQ ,据定义有i =ΔQ Δt ⑥ ΔQ 也是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在时间间隔(t ,t +Δt )内增加的电荷量.由④式得:ΔQ =CBL Δv ⑦ 式中,Δv 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据定义有a =Δv Δt ⑧ 金属棒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为F f =μF N ⑨ 式中,F N 是金属棒对导轨的正压力的大小, 有F N =mg cos θ⑩ 金属棒在时刻t 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设其大小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F 安-F f =ma ? 联立⑤至?式得a =m (sin θ-μcos θ)m +B 2L 2C g ? 由?式及题设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t 时刻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 =m (sin θ-μcos θ)m +B 2L 2C gt . [答案] (1)Q =CBL v (2)v = m (sin θ-μcos θ)m +B 2L 2C gt [总结提升] (1)电容器的充电电流用I =ΔQ Δt =C ΔU Δt 表示. (2)由本例可以看出:导体棒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电动势均匀增大,电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