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形式与学习任务的关系

浅谈合作学习形式与学习任务的关系
浅谈合作学习形式与学习任务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d793704.html,

浅谈合作学习形式与学习任务的关系

作者:张瀛霞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24期

摘要:合作学习的模式化日益凸显,教学效果令人质疑。如何使合作更加有效?我认为,应视不同层级的学习任务而运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从实践层面来观察合作学习形式与学习任务的关系。

关键词:合作学习形式任务关系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或团队参与、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团体评价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学习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它牵涉到学习任务的理解、使用、生成或互动,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它要求围绕一个明确定义的可预见的结果而展开指向理解与运用的教学活动,强调其中的认知或探究的挑战性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

不同的学习任务必须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形式一、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对每个人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总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其前提是个人对达成的学习目标的过程先有独立的、充分的、全面的参与,所得到的结论是“趋向求同”,汇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形成更全面的共识。在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时,我们可以采用团体(班集体)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

形式二、为了达到“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团体目标,有的学习任务,学生又不能独立完成,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完成学习任务,让学习习惯和水平较好的学生帮助水平与习惯都较差的学生,使“全体成员”都完成学习任务。面对这样的学习任务,我们宜采用小组(异质同组)的合作形式来完成。或者,合作学习在面对“使学生从各自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不定期发现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学习任务时,也可以用异质同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形式三、为得到某些结论,必须靠“有分工,承担各自责任”才能完成的探究性任务。其特点在于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小组的每个成员从自身实际出发,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观察、实践、思考,得出结论,然后小组内对多个角度的结论进行综合。同时,也考虑到每个小组的最终学习结果可以有不同,鼓励有些小组能“冒尖”,其小组的组成就应该是自愿组合,老师也同以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参与期间。

优势体现在:

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学习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科学组建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分工 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小组6人。但在教学中,小组讨论中学生存在着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些学生不参与讨论而在“闲聊”,始终未进入讨论状态。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 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纪律员、卫生员收发员各1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让他们感觉到我就是组内必不可少的一员,心里有集体主义精神知道组荣我荣,我要为小组争光的精神。小组长选择智力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好、表现欲望较强的乐于帮助人担任。也可以采取小组长轮换制,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教师在指导组长在组织合作交流活动时,要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冷场时,组长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我还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这样,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锻炼能力。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我都要求学生装注意倾听,要求学生记录别人的发言要点,有时叫学生起来复述别人发言的要点或对别人的观点作出评论,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其中,不会发生“闲聊”等现象。

浅谈高中生担当教育 文档

浅谈高中生“担当教育” 一、什么是担当教育?何谓“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责任”是指 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担当教育”是 指以学会担当为目标的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学生明确责任,形成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列为素质教育的三 大重点之首,可见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已经成为时代的诉求。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要激发担当意识。担当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迫在眉睫。 二、担当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自己担当 每一个人首先要担当起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何谈担负起其它的责任?中学生要不断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督促自己,担当学习的主体,担当生活的主管,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担当未来的技能和本领,养成自觉担当的积极态度,勇于担当的健康情感。 对家庭担当2. 孝敬父母是核心,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其实质是对父母、家庭

负责。一个人如果对父母、对家庭不负责,则就是不孝。要关心疼爱父母,分担家庭的劳动,认真学习,踏实做人,让父母省心、放心。要以古今人物为榜样,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回报父母,就是对家庭担当的表现。 3.对他人担当 当今社会诚信缺失,冷漠成风,有担当的人绝不能等闲视之,而要对他人负责,要尊重他人,待人以诚。对自己的同学、老师、亲友等身边的人负责,就是对他人讲诚信、讲文明、讲爱心、讲上进、讲互相帮助,讲合作精神,、还要对弱者负责,捐助弱者。 4.对集体担当 每个人都需要依赖集体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关心并对自己生活的集体负责,对集体负责,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负责。作为学生生活在学校、班级、宿舍、小组等集体中,要把对集体负责作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发扬团队精神,维护集体荣誉,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6.对社会担当 对社会担当是指对民族、国家、人民负责。每个人都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繁荣社会的责任,是责任的制高点。社会、国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履行了社会的共同责任,古往今来,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用宝贵的生命报答集体、社会、国家、. 民族,这是强烈责任感的表现。努力传承和创新人类的优秀文明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郑永进 摘要:一度热情极高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在呈降温趋势,其实运用得好效果会非常好。要防止对其过度赞美,也要防止将其贬得一钱不值。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评讲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合作学习;条件;控制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受到激烈批判,人们 认为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方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接触的机会,

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能有的放矢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 1.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思考结果。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可起到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把自己当作

发表意见的一分子,向全班发表意见,当然教师的思考应该更深,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问题,这也符合支架式学习的原则。该种类型教师在前面的上课中已经讲过,学生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完全一片空白,这才有了合作学习的起点。总之,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前面教师已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实战演练。它是由教师讲授,到学生单独完成问题之间的过渡。因为单个人完成难度大,几个人互助有利于开放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年龄相仿,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因此小组成员更能够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教师半放手的阶段。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充分思考的过程,每次都是教师告诉结果,长此以往,会产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也就不愿去独立思考问题了。难怪每次高考后,

浅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

浅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探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是势在必行的。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合作教学就是将合作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系统地运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这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它是以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和与计算机之间、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合作教学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高效、低耗、愉快

地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合作学习在“整合”层次上应用的重要特征,是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多信息环境和多价值取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和非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综合性、互补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合作能力、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择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并转化为身技能的能力。我们力求减轻老师、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养成正当的竞争意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转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在相互学习、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天赋;创设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使知识共享,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确立了《合作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成立了以校长毕业奎、副校长蔡广田为首的课题研究小组,召开骨干教师会议、布置任务。在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学校采取了“理论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8-06-14T15:55:11.3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7期作者:李佳巍[导读] 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一直以来,人们想方设法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李佳巍(扬中市八桥中心小学江苏扬中 2122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一直以来,人们想方设法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从合作学习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高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7)12-0098-01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 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1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近几年,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 合作学习逐渐普及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在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促使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我们祖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匹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他们的感情。 2 合作学习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课堂评价,注重的是老师本身的素质,老师的课堂设计合不合理,达不达标,精不精彩。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评课的领导、学者、专家,都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者都以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作为本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评价者认为:学生的成功,才是老师的成功。由传统到现今的课堂评价标准发生转变,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是功不可没。正是由于这种评价标准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促进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提供了展现自我机会,提高学习自信心 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老师的讲解居多,学生能展现自我的机会很少,有些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能回答上问题的机会屈指可数。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干脆不举手,不回答,不思考。但现今的合作学习课堂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十分激烈又积极的,“让我来"“我认为”这样的句式在小组内使用频率极高。以分角色朗读为例。分角色朗读是以往常用的教学方法,跟合作学习相结合,小学生天生爱表演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往常,一个班只有几个人有机会表演,分成合作小组之后,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常常是四个人合演一段对话,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演绎文本,每个小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雷特”。小学生是热爱表演,对学习充满热情的群体。我们已经在太多的课堂上看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失去热情的可怕情形。学生只有在课堂课上有足够的表演机会,获得别人的欣赏与赞美,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是学习的动力来源,是提高自信心的动力源泉。 4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它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5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它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它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就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本香.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2]薛书玲.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3).

(完整版)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利于面向学生、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但是如果合作学习把握的不好,将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为了有效地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是基础,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故合作小组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既让每个成员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又能让小组内部和谐一致,共同提高合作实效性,以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学习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性别、性格、气质特点、兴趣、能力等各方面作全面了解,然后遵循异质搭配的原则进行分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在一个组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分工明确,人人有责。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意说话或是不敢说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已的机会,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杜绝“搭便车”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激发强烈的合作欲望 在教学中,要顺畅、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焕发活力,那必须要使学生有合作的意识和欲望、对合作学习内容感兴趣。 (一)、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材要有讲究 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用合作学习法。事实上,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 1. 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难易适度,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 这样影响学生合作的热情,降低了合作的效果。合作学习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又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 2. 尽量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条形统计图”时,可让学生分组统计一下本小组每个人的年龄、身高,平均每个人的零花钱数,每个人家庭的人数等,然后将数据进行整理,再制成条形统计图等。这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学生浓厚的合作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观察、探索、发现中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可带领学生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一下、再拼一拼。拼后让学生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在讨论过程中让小组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对这个自己总结出的公式将记忆深刻。 (二)、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主动参与欲望

浅谈高中生违纪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谈高中生违纪原因及应对措施 政教处裴燕 【摘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全面教育,德育为先。我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与之相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传统,素质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虽然它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影响的更是学生的一生。教书育人,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负责更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融洽,会带给学生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影响,这一大趋势更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个性化发展。但高中阶段的学生毕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各种能力及一些其他的外部原因是他们中的大部分经常做一些违纪的事情。为此我们应该怎样妥善应对呢? 【关键词】中学生;违纪原因;应对措施 在学校做教育管理工作已经一年多了,经常会遇到诸类情况:学生迟到早退、纪律散漫、吸烟、顶撞老师、打架及男女同学行为不规范等等。在学校的管理条例中这些都属于学生的违纪行为。从大的方面讲又都属于德育方面的事情,而面对整个学校为数不少的问题学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该好好地考虑考虑学生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违纪行为发生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他们随着身体的发育、年龄的增长,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大人了,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了,可事实上,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及自制力较弱,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与他们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是远不相称的,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和冲动性。例如,在前段时间两个一年级的学生和几个二年级的学生打架,原因很不起眼,就是因为两个女生上厕所是发生些不愉快,但由于互不相让,各自不吃软,语言上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大打出手,甚至找帮手打架。 第二、学习兴趣、信心的丧失也是导致学生违纪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对高一、二、三年级学生的违纪情况以及班主任的反应来看,一、二年级的违纪现象要比三年级明显的多,细究起来二年级的更为严重。另外,就高一年级来说,下学期的违纪情况比刚开学时要多一些。因为高一新生刚入学时到一个新的环境,对所有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基础差的都经历了一个假期的思想上的洗礼,都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从头学。但是当他们渐渐稳定下来,进入常规学习之后,新奇感消失了,对环境熟悉了,一些学生就开始觉得高中学习是一件辛苦而漫长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入校时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学习就会感到越来越吃力,于是学习热情逐渐降温,认为反正距离高考还遥远,慢慢努力也不迟。而更令我们更担心的是某些学生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学习,通过与一些学生的沟通了解到他们认为自己底子差,上课想听也听不懂,怎么学也学不会,作业也是胡乱应付或抄袭其他学生的,想着自己考学肯定没希望,觉得自己没有正经事可做,再加上他们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于是就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和学校纪律的事情。对于这样的情况找到原因就好对症下药了,通过深入的谈话、鼓励,大部分学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学习用心了违纪的事情自然少了许多。由此可见,一旦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了紧迫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各种不良习气就会抬头,上课看课外书、上网打游戏、追求娱乐享受等各种违纪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第三、家长的放任自流。对于辨别能力和自制力较差的中学生来说,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但一些家长管理方式中的问题也会造成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纵容。一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受到激烈批判,人们认为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方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接触的机会,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能有的放矢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 (一)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 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思考结果。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可起到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把自己当作发表意见的一分子,向全班发表意见,当然教师的思考应该更深,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问题,这也符合支架式学习的原则。该种类型教师在前面的上课中已经讲过,学生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完全一片空白,这才有了合作学习的起点。 总之,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前面教师已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实战演练。它是由教师讲授,到学生单独完成问题之间的过渡。因为单个人完成难度大,几个人互助有利于开放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年龄相仿,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因此小组成员更能够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教师半放手的阶段。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充分思考的过程,每次都是教师告诉结果,长此以往,会产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也就不愿去独立思考问题了。

浅谈对合作学习的看法

浅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中学李国华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应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在学生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笔者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我们只有在充分地认识它,并正确合理地实施它,小组合作学习才会具有实效,我们才能把课堂打造成真正的高效课堂。下面本人从“利”与“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谈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肤浅认识。 利 小组成员在学习中成功合作,不仅使教者课堂高效,还可使学者受益匪浅。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十指伸出有长短,学生能力有高低,面对老师设置的问题,有的学生会做,有的学生不会做,也有学生考虑得不周到,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各尽所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终能圆满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效率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有交往,有思考,有分析,有表达,有综合、有归纳······有意或无意地培养了自己的各种能力,能力提高了,有利

于自信心的增强,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植学生的情感与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培养感情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勉励,相互鼓励,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即学会承认他人的优点,容忍他人的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意见。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合作学习不仅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而且还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五、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能力,具备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彰显、发挥,同时工作中也需要良好的性格与高尚的情操,很多科学家在合作中,结下了硕果,无疑合作行为定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若处理不好如下问题,小组合作就成了形式,难收实效。 一、教师应培养学生一些合作学习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从而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1、学会收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按照老

浅谈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浅谈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等五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念策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了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视的。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却是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合作学习实践虽然在其具体形式上不甚一致,与传统教学观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彼此鲜明的对照。综合观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互动观 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其互动观。由于合作学习的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

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国内外大量实践研究证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与传统的教学互动观相比,合作学习的互动观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定位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 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的反思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教学是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教学是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合作学习的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体,是一种复合活动。 (二)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让学生在“自学试探”、“合作互动”的情境中探索目标、创新学习,从而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堂模式的导航者”,保证课堂使用学习的顺利进行。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就开始小组合作。这时,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假如老师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思考我准备怎么办,再组织合作学习。这样,才能使人人参与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倡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的几点做法,略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组建好的学习小组是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

最重要的一环是组建好的学习小组。如何组建好的学习小组呢?我以为: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副组长,负责组内的纪律协助组长组织好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是基础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之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又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是社会千万个人中的一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愉快的事,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合作者。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冷水江一中贺铮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态度,也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内容。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信、自尊,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学校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其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尤其突出,这是由这门课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更重要的功能在于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为他们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征程中,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尤其突出,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利用教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例举高中课本中的古诗文来引导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挖掘教材,灌输爱国知识。爱国知识是激发爱国情感,引导爱国行为的基础,它是指关于爱国主义的知识和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渗透在系统的教材内容中,为此需要我们政治教师系统地研究教材,仔细挖掘教学知识中的思想性。只要我们的思想明确,方法对头,散见于各科教学中的爱国主义知识,就犹如一粒粒闪光的“珍珠”,足以汇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在这里,谁都明白,知识的传授离不了“灌输”,尤其是对价值判断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说,采用一定的“灌输”方式,以提高其爱国认知水平,更是必需的。但必须防止一种误解,就是把“灌输”理解为“强注”——强行注入。灌输只是相对于自发而言的,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也需要讲究方法,需要生动灵活,切忌脱离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的内容搞成一些抽象说教。诸如“伟大”、“优秀”、“崇高”之类的言辞充斥课堂,看似思想教育性很强,而学生味如嚼蜡,无法激起情感共鸣,甚至会引起学生反感,正确的方法是把爱国主义内容渗透在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感受。 爱国要对自己的祖国有热爱之情,进而才能将爱国的情感转化为内心的坚定信念,最终付于行动,因此,了解国家,认识家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文化生活》教材中丰富的史料,挖掘教材的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向学生贯输,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 爱国要对祖国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全面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爱国情感是深层次的爱国之情。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起了很大作用,尤其在具体的行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及策略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信息,增长更多的见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而合理的激励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建立一种促进学生能够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 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教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式。在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师可以选择针对性地训练题目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在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的时候,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学生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按照每组四至六人的方式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选择必要的合作要求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小组合作的方法,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二、运用同伴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组内互评。 为使学生在对同伴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培养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的态度,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因此,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设计组内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作出评价。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评价标准对自己和本组的合作与交流情况做出反思,总结有益的经验,改进问题和不足。在学生自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个人或小组提出评价,以多鼓励为主,使每个学生及小组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与交流的愿望。 2.组际互评。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应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

浅谈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浅谈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合作学习就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同时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有效互动的热点,它强调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既让教师动起来,也让学生动起来,使得师生与所有的教育资源实现一种互动。 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是对具体问题的感悟,差异明显。而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认识表面化,尝试操作形式化,研讨关注极端化,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实现真正的有效的互动呢?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授沙拉的制作一课时,他特意安排学生从家里带来苹果、草莓、梨、香蕉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酸奶,在这些都具备的情况下,一堂有趣的水果沙拉加英语学习课就开始了。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合作时的有序安排,力求让学生学会小组内的分工,如水果沙拉制作过程中的水果切放、拼盘、搅拌;学习过程中的互相对话;学习与教师示例的比较差异。在课堂进行中,不仅有水果演示的道具,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现场对话的场景,围绕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参与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收到了很好的合作效果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合作,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重要的前提。 二、学生要做到自学固本,摈弃合作架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布置完小组任务之后,往往出现一种这样的现象:优等生占了上风,夸夸其谈,而学有困难的学生简单过场,成为了“书童”,作了“陪练”。这种合作的后果是加重了学生两极的分化,而教师的这一做法也就变相的成为成绩好的学生代替老师“填鸭”,合作学习完全被架空了。对此,我们强调小组的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先保证所有的成员都达到目标底线,(教师尤其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然后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呵护学生的创意生成,适当地将其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其得到必要且有效的发展。 三、教师要做到有效的调控,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 东七初中张萍 善于交往与合作的人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也是人的素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特征。小组合作学习适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用共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知识与技能在合作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倾向的习惯性,又往往会使合作学习“误入歧途”,甚至背道而行。因此,培养小组合作的技能犹为重要。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证时间是前提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知识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否则,不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和能力,势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目前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一出示问题或者某个学生发现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怎能进行有目的地交流,怎能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讨论。只见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只证明学习方式在变革,但其中的成效可想而知。 1、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如此。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能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以每个学生和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有针对性的讨论,有目的性的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2、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观点。 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如果小组成员盲目听从“优生”,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千人一面,合作就没有意义。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这个本身就是价值,不管论证结果是实是伪,要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受益者。 二、全体参与是基础 传统的教学观是生随师转,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可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不留神,合作学习就会变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疲;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收音机”;而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只顾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讨论根本无法深入,合作学习变成优生在唱“独角戏”,难以达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共同成长的合作目的。 1.表达和倾听并重。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发现,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就“千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讲课稿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千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国晓菊 新课程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涮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寻求有效的途径。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是形式化的。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弊端,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这是走进新课改后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谈以下几点想法。

一、考虑是否必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只有与实际的教学效果结合起来才能评价是否必要。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对课上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测:为什么这节课(这个环节)要用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么?如果要用,要解决哪些问题?什么时候进行?哪些内容适合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入合作学习之篮”,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握恰当时机 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共同参与探究、讨论,相互启发、互补,以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无法解决或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寻求他人帮助、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心理需求时,再安排合作与交流,可能更有实效。同时,学生要参与小组讨论或研究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个人力量才能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出来,学生也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三、让学生学会倾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