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学法指导

八年级历史学法指导
八年级历史学法指导

八年级历史学法指导

一、预习

在课前,根据学习目标结合练习册的课前预习部分,把书本知识简单梳理,做好标注,如划出关键词、标注重难点等。

二、听课

①每节课都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②多思考,如事件为何发生,它的意义为何是这个,从理解的角度把握

知识内涵。

③提高课堂效率,将简单知识当堂消化掌握,如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三、复习

(1)明确复习范围和复习目标,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先从整体上感知本单元复习内容。

(2)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根据教师建议,将本单元内容串联起来,注意要抓重点,理清本知识点与下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洋务运动与

轮船铁路出现之间的关系。

(3)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用自学或合作方式,将课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

再认识。

(4)例题分析,找典型题型,如材料题如何答题,辨析题如何答题,找出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如材料题,首先要先分析材料讲什么,辨

析题要从正面和反面来辩证,如从肯定与否定两方面来证明。(5)记忆方法:

①历史事件记忆方法可选用列表法或制图法,如四次列强的侵略战

争,从时间、发动者、原因、结果、影响等要素来列表。

②时间记忆方法用用时间轴来串联,如四次近代化探索运动的时间,

先在数轴上写出具体事件,再标出时间。

③意义记忆方法,可用关键词连接,如洋务运动的作用,用“引进了。。。

出现了。。。促进了。。。推动了。。。”的方法。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编纂历史遵循原则: 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法指导》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法指导》教案单元是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文章组合。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课文涉及的各种战争,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关注战争,关注历史,关注现实,从正义与非正义战争中区分善恶美丑,进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2、本单元的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复习记叙文要素的有关知识,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注意体会不同课文的不同风格。有的以惊心动魄的情节见长,有的以语言见长,有的以感人的形象打动读者,要根据课文特点确定学习重点:或以揣摩语言为主,或以分析人物为主,或以体会情节为主。 4、关注战争,认识战争的危害。通过拓展学习,了解战争,了解历史,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预测未来战争的形式,可就历史上某次重要战争发表评论,也可自选其他内容,谈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第二单元学习指导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

美的情操。 2、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叙述,是写事情的前后经过;描写,是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要了解叙述、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和功能,要注意体会描写的作用,揣摩描写的方法,从而提高描写能力。 3、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语言特点要从比较中体会。语言特点是作者文化品位、文字功底、语言习惯、个性气质的表现,又是由作品的题材、描写的对象决定的。要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写什么人、什么事。总结五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领会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吸收融进典雅的书面语,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正道。 4、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第三单元学习指导 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2、了解什么是说明文。拿记叙类文章与说明类文章作比较,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以及读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 3、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

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摘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古训激励了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为此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但教学的时代性,决定了不能照搬古人,我们只能在继承和发展上下功夫。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更加注意启发与预习、提问与思考、讲授与巩固的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启发预习思考巩固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新的时代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历史学法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手段。现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下介绍: 一、启发与预习 启发即对新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正确的思路指给学生,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去预习。所谓预习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了的。到了中学以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势必难以当堂完成学习任务。于是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只好加班加点,进行补缺补漏。虽然学生

的考试成绩上去了,但课余时间亦被各科瓜分殆尽,这与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针对这一现象,我想: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教室,还不如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刻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经过预习,他们对老师今天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同时也带着困惑和本能的求知欲来到课堂。如在上《战国七雄》一课时,由于准备充分,一上课就有学生举手问道:“为什么上节课对春秋五霸介绍详尽,而这篇课文只重点介绍三次战争而不全面讲解其他六国呢?”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能提出有如此深度的问题,说明学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预习的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是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已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因此,预习和启发为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布置课后预习时,要求学生用铅笔在书本上作批注,尤其要注意问题的序号化,理清知识的条理性,而且,在预习后,要求学生将课后习题完成,我在教授新课中将书本上的习题完成,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提问与思考 授课中,我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作答,使他们时时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多把机会让给那些腼腆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作答要及时予以肯定,一方面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其语感。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

最新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学法指导

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 学法指导 班级: 组名: 姓名: 设计者 王保平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课的历史,你的感觉是什么?也许你感觉很难学!或许你感觉很枯燥!历史学习应该是趣味横生,而不是枯燥乏味。怎么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历史呢?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时间内根据学习的需要,来开设历史学法指导。 一、认识历史教材 1、小明同学准备用一句话来概括《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帮助他做出选择(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通过对本题的学习,你发现我们通过学习 会帮助我们了解整个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单元组成。所以你要知道并说出四个单元的主题。 2、请你翻开教材36页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请你分别指出本课的课题、导入框、子标题、正文、阅读文字。 请把下面的内容连线 《大变革的时代.》 子标题 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课题 《山海经》的记载 导入框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 阅读文字 著名的都江堰 正文 通过上面问题的学习,在“课题、导入框、子标题、正文、阅读文字”几个环节中,什么最重要?对最重要的内容,我们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强化记忆呢? 七年级历史 导学案

3、请你翻开教材46页《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在本课中有几幅插图?这些插图分别是什么? 2011年1月12日,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 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 请你猜猜这是谁的雕像?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孙武 一些重要的历史插图,也是历史考试的知识点。因而我们要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指出的历史插图,要进行记忆。 4、请你翻开教材第8课和第9课,找出下面几句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 这些语言,在书本以竖排呈现,大都是摘自古书上原话。我们把这些资料称为历史文献。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历史考试的知识点。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时,面对群臣说了一句什么话?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C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怎么学习历史 1、识记历史朝代 七年级上册历史共讲述了夏、商、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这些朝代。每个朝代要知道他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如: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帝王 都城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一、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时首先要有目的,带问题进行阅读。即根据老师出示的预习提纲进行阅读教材内容,把应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意义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预习包括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 二、教会学生找准学习重点。 由于历史学科课时较少,教学任务重,如果在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找准关键,那么必然会在繁多的史实中迷失方向,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明确重点: 1、根据学案出示的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重、难点知识,使学生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时有的放矢。 2、教会学生掌握确定重点知识的原则或方法,下列一般都是重点:①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②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 ③教材内容配有插图、补充史料,配有“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找一找”、“智能开发”的知识大多是重点内容。 三、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著作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有三类,第一类是那些对历史起过巨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像秦始皇、汉武帝、孙中山、毛泽东等。这类历史人物的共同的特点是在历史上活动时间长、领域广、影响大,因此教科书在较多课文中写到他们的活动。对这类历史人物在学习中要注意集中归纳,以便全面了解人物、评价人物。第二类是那些在一时一事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像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等,这类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对这类历史人物注意就事论人,人事并记就可以了。第三类历史人物,是那些在某一方面对社会发展起过突出作用,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像张骞、祖冲之、严复、詹天佑等。这类历史人物活动领域单一,但成就突出,贡献较大,足以代表他们所处时代社会发展某一方面的情况。对这类历史人物,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知道他的贡献。 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要把他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的行为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2、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具体内容。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后果六项基本要素。初中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实质、后果、历史事件的作用与影响、意义,要求学生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时间:初中学生要知道年代的表示方法,如公元纪年法,了解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初中学生只有重要事件要准确记忆其发生年分,如

1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学校都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进行了改革,紧跟时代的步伐。中学历史作为重要的文科课程内容,是进行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师对历史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最佳达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项历史活动,进而获得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本文简要的阐述了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学霸指导。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法指导;中学历史 一、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设定学生的预期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针对新课程标准来制定教学目标,规划学习内容。比如在讲有关于唐朝时期的历史时,新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以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因而,教师在讲解此方面内容时,可以引用一些描绘盛唐时期景象的诗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盛唐的社会气象。而关于安史之乱,则可以让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安史之乱。 (二)规划教学流程 历史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清晰顺畅、逻辑严密的规划,明确本科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中有什么教学活动,解决了什么教学任务,会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又存在着什么联系。比如在讲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解秦始皇其人,秦始皇的外貌性格、成长经历。然后可以讲解秦始皇做的事情,比如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以及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最后,对秦始皇所做的事情进行评价,怎样看待焚书坑儒,如何评价秦始皇,还可以结合史料,看看历史上其他人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选出一人代表发言,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适当的点拨。

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法指导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历史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上学期学习历史的得与失 2、使学生明确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 3、明确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力争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师的教学。 4、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初历史的方法。 5、提出本学期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初步明确历史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落实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引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有历史兴趣的同学不必说,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同学,该怎样培养兴趣呢?明确学习目的是根本。今天的初中学习是为今后读高中做准备的,而上高中是要经过选拔性考试的。高考竞争是残酷的,要想不被淘汰,高考要考的科目你都得认真学习,都应当有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考试形势的要求。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过程有哪些环节,并非每个同学心中有数。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课中听讲笔记思考质疑、课后及时练习复习等环节一个都不能落下。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中针对性地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课中听讲要认真、要始终有激情。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指望下课后再复习,这是本末倒置的,也是行不通的,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在时间上每节课应着重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一节课的开始。预备钟一响,就应迅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以便迅速进入听讲角色。二是一节课的后半部分。这时人已较困,注意力难以继续集中,希望同学们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至于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新知识在初期是最易遗忘的,此后就逐渐难以忘记。所以课后要及时复习。 2.学会动脑筋 动脑筋话好说,事难做。如何动脑筋?如学习时我们不就事论事,而是能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再如学习时我们可以先联系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知识,再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最后升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联系→比较→升华”就是一个开启思路、动脑筋的好路子。 3. 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 同学们在读历史课本时,总喜欢把课本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动脑筋不多。考试时总是自己想破脑壳找结论,结果还往往是错的。其实,好多典型精彩的结论课本已经给出,只要我们在读书时多用点心注意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就行了。 4.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具体性、过去性,且知识点繁杂。其实任何一门知识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学科体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出高质量的课时教案。 2、加强课堂教学,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

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 学法指导

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 学法指导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课的历史,你的感觉是什么?也许你感觉很难学!或许你感觉很枯燥!历史学习应该是趣味横生,而不是枯燥乏味。怎么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历史呢?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时间内根据学习的需要,来开设历史学法指导。 一、认识历史教材 1、小明同学准备用一句话来概括《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帮助他做出选择(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通过对本题的学习,你发现我们通过学习 会帮助我们了解整个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单元组成。所以你要知道并说出四个单元的主题。 2、请你翻开教材36页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请你分别指出本课的课题、导入框、子标题、正文、阅读文字。 请把下面的内容连线 《大变革的时代.》 子标题 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课题 《山海经》的记载 导入框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 阅读文字 著名的都江堰 正文 通过上面问题的学习,在“课题、导入框、子标题、正文、阅读文字”几个环节中,什么最重要?对最重要的内容,我们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强化记忆呢? 3、请你翻开教材46页《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在本课中有几幅插图?这些插图分别是什么? 2011年1月12日,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 请你猜猜这是谁的雕像?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孙武 一些重要的历史插图,也是历史考试的知识点。因而我们要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指出的历史插图,要进行记忆。 4、请你翻开教材第8课和第9课,找出下面几句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 这些语言,在书本以竖排呈现,大都是摘自古书上原话。我们把这些资料称为历史文献。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历史考试的知识点。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时,面对群臣说了一句什么话?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C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怎么学习历史 1、识记历史朝代 七年级上册历史共讲述了夏、商、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这些朝代。每个朝代要知道他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如: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帝王 都城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历史学法指导

历史学法指导 一、转变认识 有同学觉得历史学习很枯燥,就是三个步骤: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撕笔记。所以,有人给历史取了一个音乐家的名字“背多分”——一背分就多;不背就成了“药王”孙思邈——不背就“要亡”。 有同学觉得历史学习关键是高三。现在不用努力,天天“葛优躺”,高考前打着吊针再努力背书不迟。 有同学历史基础薄弱,整日感叹:历史难,难于上青天! 这些认识都有失偏颇,需要转变。新课改、全国卷及近年命题导向告诉我们,历史学习识记是基础,理解运用是关键,高一下期历史期末考试大家已有体会。而高二历史正是夯实基础、培养历史思维最重要的学习历程,懒散流毒必须尽快剔除,不然两年后,悔之晚矣。绵中文科学神刘代蕾谈学习经验时强调:“人要精明,还需勤劳和勤奋”。也就是说,你要成为历史高手,智慧加汗水才是王道。别只靠聪明瞎混,绵中谁都不笨。你想要看起来毫不费力,就得拼命努力,勤奋是给同学们的第一忠告。 具体说来,学好历史也是有套路的。下面是干货来袭。 二、有效预习 诗人谈到作诗经验时常说:功夫在诗外。其实历史学习也可以说,功夫在课外。预习不可忽视,预习是同学们上课之前对本课内容的准备。它包括明确新课的课程标准、重难点以及课后练习,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要遵循“从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原则。“从大到小”指的是,预习要从专题着手,再预习本课。先看“专题导语”和“学习建议”,明确本专题的历史线索、主要内容,知道要学的新课在专题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预习本课,注意每课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即本课的重难点。按照专题到具体课程的顺序预习,既是预习本课,又是对前面章节的一种复习。“从粗到细”是指预习的深度,即学生对本课、本单元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通读、粗读、精读教材,弄清楚教材内容及其各子目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把重难点各个突破。具体说来,预习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专题为背景,以前课为引导进行预习。任务是抓住本专题的知识主线,弄清楚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关系。 2.粗读,即对教材“观其大意,求其大要”。就像阅读历史故事一样,重在把握教材主要内容,知道教材每个子目讲了什么,知道主要历史史实。

(完整)初中历史说课稿完整版

初中历史《中日甲午战争》 说 课 稿 考号:xxxxxxxx 姓名:xxxxxxxxx 报考学校:xxxxxxxxxx

中日甲午战争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中日甲午战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侵略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情,围绕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过程与方法:在感知、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2、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认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知道以黄海海战为代表的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及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 难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其次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应积极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

初二历史学法指导心得体会doc

初二历史学法指导心得体会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许多同学认为,记忆不是一项值得骄傲的能力.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艾宾浩斯是一个心理学家.他发现人们在记忆的时候,第一天记住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了一半,第七天差不多全忘了.规律不可以改变,但是可以利用.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应该及时复习,不要等到都忘了再去背,事倍功半,做的全是无用功. 科学的记忆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指导.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学法指导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值得同学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在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取得成效才能称之为科学的方法.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仍然值得去实践: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法__于友西(教材整理)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 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 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 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2、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P29

历史学法指导

高一历史学法指导 高一历史组 一、宏观上把握教材 1、高中历史教材的结构设置 三本必修(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史),两本选修(人物评价和重大改革)。每一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将得以完整呈现)。 2、教材内部的结构设置 了解教材内部的结构就可以把握住主干知识。 每一本教材又分为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包含若干课节,每一节课分为若干子目,这是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纲领、结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否则我们的知识将是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如果没有形成这样一个结构,将会给未来的高三总复习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要求同学们记住章节子目的标题。 另外,对于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同学们也应该给予关注。每一章节前的前言、正文、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把他们作为材料进行阅读、思考,并理解这些材料是为了说明或理解正文的某些问题而设置的,对于我们理解重点、难点知识是有帮助的。关于图片尤其是一些地图、结构示意图的阅读同样可以起到理解、认识、拓展教材知识的辅助性作用。 同学们要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横向比较, 1

纵向联系,在联系和比较中找出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找到规 律、认识本质,得出历史结论。这是将死的知识点变成活的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例如:从横向联系来看,我们可以将第一单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和西方古代的民主法治相对比,对比的结论是什么呢?它们分别代表古代东西方哪两种不同的政治文明(东方的专制、西方的民主)?两种不同的文明产生的根源和社会条件分别是什么?哪一种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纵向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政治文明做对比,古代 的专制、近代的求民主、现代的实现民主和完善民主,结论: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文明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必然结果,世界历史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二、在多种史观的引导下多角度观察历史 综合运用史观来思考历史有利于我们从更高的视角去还原历史的本真、从多 角度认识历史,这既是形成历史学科素养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历史学科高考的一个基本要求,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历史学科考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常见的史观有以下几种: 1、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 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社会转型的时间节点);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必修1、 2、3)。 2、革命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历史的推动作用)。 3、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的开辟)。

八年级历史学法指导

八年级历史学法指导 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和应用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1、列表归纳法:比如学完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就可以把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名称、简单经过,每次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造成的影响,通过列表的方式来把握。 2、比较法:学生可以把中外历史上相关或者相类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比较。比如可以将《辛丑条约》与《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加以比较,找出外国侵略者是怎样将中国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3、阅读法:第一,要着重阅读正文。正文是每课的重点,是精读部分;第二,在阅读时要有学习的欲望,读时认真细看。同时手中要拿支笔,勾画写记,意在理清线索。要学会圈点,在课文的重难点、关键字处做上记号。 4、讨论法: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辩论,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的能力,还可以集思广益,加深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认识。比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的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是以破产告终。 5、材料分析法:历史材料如课文中大量的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等,提醒学生注意并应用这些材料,学会从这些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和信息。文字的材料,先要读懂,然后结合本课的内容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理解、分析和感受,从中获取历史知识。如《鸦片战争》一课中的《炮子谣》,学生可以从中理解吸食鸦片带来危害:摧残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大量钱财外流。 6、知识体系构建法: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这就要求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纳入到这一体系和线索中,形成框架,便于知识的记忆和整体把握。比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阿古柏、沙俄入侵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体现了侵略这一主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就属于反抗这一线索。 7、读图识图法:在学习对外开放时,对照《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分别找出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城市、经济开放区的位置,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一、概述 同学们学习历史,主要通过对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怎样读好历史教材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虽然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往往苦于无从下手或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历史现象看起来纷繁复杂,变化万千,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它们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并有一定的历史人物参与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进程,只有抓住历史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得心应手,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 (一)阅读法: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阅读法是学好历史的关键。运用阅读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连贯性,这是因为课与

课之间有的存在着因果关系。如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这几课依次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开端到发展再到鼎盛直到衰落瓦解的过程。又如,一些鼎盛的封建王朝,课文往往分中央集权政治、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等几课内容,只有注意到课与课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才能对每课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2.要注意阅读目录、引言和标题。目录是全册教科书的纲,阅读目录有利于掌握全册教科书内容的系统性和各课间的联系。课文题目亦是如此,课文的题目是本课的中心,小标题则是课文的骨架,阅读时要把这些标题整体读。这些标题有的是体现一种历史的并列的“横向”关系。有的小标题却是“纵向”地体现一种历史递进和先后顺序的关系,如“1789年一1814年的法国”二课,列出“革命前夕的法国”、“攻占巴士底狱一法国革命爆发’、“推翻国王统治一革命进人高潮”、“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雅各宾派专政”、“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个小标题。这几个小标题之间就明显地是通过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和它们的内在因果关系来表现这两课中心主题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先把课的大题目及其内部几个小标题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一、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有历史兴趣的同学不必说,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同学,该怎样培养兴趣呢?明确学习目的是根本。竞争是残酷的,要想不被淘汰,要考的科目你都得认真学习,都应当有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考形势的要求。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过程有哪些环节,并非每个同学心中有数。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课中听讲笔记思考质疑、课后及时练习复习等环节一个都不能落下。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中针对性地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课中听讲要认真、要始终有激情。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指望下课后再复习,这是本末倒置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一天中能被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仅仅晚自习第一节课。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在时间上每节课应着重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一节课的开始。预备钟一响,就应迅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以便迅速进入听讲角色。二是一节课的后半部分。这时人已较困,注意力难以继续集中,希望同学们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上初中我们在学习语数外时是有笔记的,可是历史等科目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笔记,日久养成了学习历史不记笔记的坏习惯。作笔记能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同时也是一次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过程,十分重要。思考和质疑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的学生面子观很重,不愿质疑,这是学习的一大碍。至于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新知识在初期是最易遗忘的,此后就逐渐难以忘记。所以课后要及时复习。 2.学会动脑筋 动脑筋话好说,事难做。如何动脑筋?如学习时我们不就事论事,而是能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再如学习时我们可以先联系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知识,再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最后升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联系→比较→升华”就是一个开启思路、动脑筋的好路子。 3.注重学习历史概念 历史基本概念源于历史事实,它是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基本细胞。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亚洲的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等,这些概念的学习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完整准确理解。 4.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 同学们在读历史课本时,总喜欢把课本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动脑筋不多。考试时总是自己想破脑壳找结论,结果还往往是错的。其实,好多典型精彩的结论课本已经给出,只要我们在读书时多用点心注意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就行了。 5.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具体性、过去性,且知识点繁杂。其实任何一门知识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学科体系。如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以“资本主义生产力”为主线,抓住每个阶段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的辅线来建构体系: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