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冲击测试分析与改善

振動、衝擊測試分析與改善

z

x

y

振動測試基本概論

在實驗室中模擬產品在製造、組裝、運輸及使用執行階段中所遭遇的各種不同的振動環境,用以鑑定產品是否忍受環境振動的能力。

Factory Handling

Transpo

rtation

Ground

Handling

Captive

Flight

Trajectory

Control

Loads Separation

Re-entry

Impact

(Gusts、Flutter)

常用的隨機振動試頻譜-軍規 隨機振動典型規範20~2000 Hz/4~6g RMS

20803502000

-3db/Octave -3db/Octave

0.04g 2/ Hz

P S D g 2/H z

環境應力分佈硬品強度分佈

為何要進行振動測試-1

設計、開發階段

1.測試分析試品在受到振動時的模態

2.測試產品的極限強度及疲勞強度與可靠

度間的關係,訂定相關的特性規格3.失效分析與改善

為何要進行振動測試-2

全面進行ESS測試,大量篩選出潛在的瑕疵。

1.剔除潛在的不良組件(含板材)

2.剔除潛在的不良銲點

3.消除加之熱應力及內應力

4.消除多層電路板間的雜散電容效應

為何要進行振動測試-3

?品質管制(QC-quality control)

*有效確保與管制產品的品質水準

?品質保證(QA-quality assurance)

*認證產品的使用功能、規格、可靠度與標示相同

?其它

為何要進行測試

?確認有無設計上之缺失

?確認有無加工機具或工藝技術上之瑕疵?確認有無瑕疵的零組件

?確認有無任何變異產生

?確認工程修改之完整性

?建立及查核整體的品質水質

振動測試可篩選出的瑕疵

?固定件鬆脫

?電子接點接續不良

?篩選出潛在的不良零件

?篩選出有瑕疵的銲點

?零組件之破裂、毀損

?調整件(VR)受振異位、準度失真

?電路斷短路異常

?電源線或訊號線之不正常磨損或斷裂鬆脫?試件產生振動噪音

?功能異常失效

運用振動測試提高產品可靠度?設計階段--------極限強度驗試驗

(定性、定量實驗/ 疲勞、破壞-ESS/HASS/HALT…..)

?生產階段--------全面進行-ESS應力篩選?品管、品保階段--------可靠度抽驗認證?接收階段--------一般驗證測試

(品質、規格與功能特性等工程驗證)

隨機振動測試(Random Vibratio)

?一般而言產品所存在的環境基本上,多數涵蓋

在隨機振動良範圍居多

?對試件振動相關之研究分析,投以研究規劃過

的隨機波振動測試,則將更接近實際環境所面臨之效果

?隨機測試的效率超過正弦掃描,且不易發生正

弦掃描時所產生的過應力及應力殘留等不良影響

?註:正弦振動與隨機振動測試並無等效性

共振搜尋-1

?試件以較低的振動能,自低頻到高以及自高頻到低頻往復掃瞄一次並以固定的振動強度、連續變化其頻率及適度的掃瞄速率進行振動搜尋

?主要目的用以激發試件的結構共振,找出結構或零組件的共振頻率及共振倍率與振動模態,作為共振駐留測試之重要依據

共振搜尋-2

通常進行共振搜尋時,必須將搜尋之頻率範圍適度的加寬(根號2)用以更確實掌握實際發生的環境變異及試件因疲勞或老化情形下,產生安全裕度萎縮的情況而損壞

f 2 f

共振駐留(Resonance Dwell)

?目的:測試的目的在測試試件是否忍受長期在共振環境下的能力

?步驟:首先針對共振搜尋時所找出的共振頻率及共振模式加以分析,選擇試件在特定的環境中可能長期出現或較易出現的頻率分布或振動環境中振動強度較高的頻率分佈,作為共振駐留的測試依據

機械振動之發生

通常機械振動大致分為“機構之振動”、“結構體之振動”,前者泛指可動之元件,後者乃指靜態之結構體

1.機構之振動—如轉動件之不平衡、偏心、齒

合或軸承的磨耗引起之振動

2.結構體之振動—泛指結構本身的自然頻率被

外力激發產生

此二者在實際環境下是經常同時存在且相互影響

機械振動之防治-1

?機械系統共振時,一般處理方式改變結構之自然頻率或改變外力之作動頻率?當兩者都無法滿足系統之改善程度時,則可加裝吸振器或避振器來改善振動環境

?處理方式,先找出振動源發生之原因,再依據特性投入改善對策

機械振動之防治-2

?改善可動元件之品質即改善動平衡,增加轉

動、滑動件之配合精度及潤滑度。

?設計隔振系統、減少振動量之傳遞

針對結構體之振動改善方法有:

?加裝隔離器(isolator)以阻絕振動來源

?加裝吸振器(absorber)或阻尼器(damper)?改變結構特性改變結構體之自然頻率,不使

結構之自然頻率與機構之自發振動頻率一致或相近,避免兩振動量發生建設性之干涉產生過大之振動量而破壞

常用的振動防治法

?找尋振動源,並設法降低振動源

?切斷振動源之路徑、運用振動隔離技術?提高設備抗振能力,增加結構之剛性?採購高阻尼材料或加裝振動緩衝器

?控制振動響應/主動振動控制系統

?限制各種零組件、儀器設備之受振容許值,作為防治之道

吸振、隔振裝置

?阻尼吸振器、磨擦減振器、振動減振器、衝

擊減振器、磁性減性器

?隔振器的材料選擇是否合理,結構儘可能緊

湊,並符合抗振結構設計規範

?提高減振效果的方法:

1.提高阻尼器之阻尼值

2.將阻尼器安裝在相對運動的最大之位置

3.阻尼器之結構及相關環境必須有足夠之散熱

能力

工作原理

?衝擊減振器之工作原理:

利用兩物體發生碰撞時,能量損失及轉移作用。在物

件上裝置一個或多個自由質量塊,當系統振動或受衝

擊時所產生之相對振動碰接及摩擦,以達消耗能量之

目的

?動力減振器的工作原理:

主系統振動時,附加其上之動力減振也隨之起振,利

用減振器被激發出的動力,加諸在主系統上其被激發

之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近,與主系統上之力或力距

相互抵消,以達到抑制主系統振動之目的

高层楼房震动测试报告

目录 第1章测试的目的 (1) 第 2 章高层建筑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3) 2.1概述 (3) 2.2 影响高层建筑动力测试的环境因素 (3) 2.3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测点分类 (3) 2.3.1水平振动测点 (3) 2.3.2扭转振动测点 (4) 2.4测点及测站布置原则 (4) 2.4.1找好中心位置布置平移振动测点。 (4) 2.4.2在建筑物的两侧布置扭转测点 (4) 2.5 传感器布置的方法 (5) 第3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X大楼现场动力测试 (6) 3.1 结构概况 (6) 3.2 测试目的 (6) 3.4 测试仪器设备 (6) 3.5 测试方案 (6) 3.6 脉动过程记录 (7) 3.7结果分析 (9) 3.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第1章测试的目的 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指它的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虽然这些动力特性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得,但通过测试所得的动力特性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检验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方法求结构的自振频率时存在误差。于在理论计算过程中,要先确定计算简图和结构刚度,而实际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计算简图都要经过简化,常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并不记入结构刚度,而且结构的质量分布、材料实际性能、施工质量等都不能很准确的计算。因此,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相比,往往相差很多,据统计,大约前者为后者的1.5--3倍。这样,如果直接采用理论计算的自振周期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往往使内力及位移偏小,设计的结构不够安全。因此,理论周期要用修正系数加以修正。现场实测可以得到建筑物建成后实际的动力特性,因此是准确可靠的。所得数据可以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照比较,验证理论计算,也可为设计类似的对于超高层建筑提供经验及依据。 ②.验证经验公式 通过实测手段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测试以后,可归纳总结出结构周期的规律,得到计算结构振动周期的经验公式。在估算结构动力特性及估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经验公式可快速得到结果,方便实用。由于实测周期大都采用脉动试验的方法得到,是反映结构在微小变形下的动力特性,得的周期都比较短,如果激振力加大,结构周期会加长。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地震烈度不同,房屋会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破坏,刚度降低,自振周期会变长。因此,完全按照脉动测试的周期来确定同类型结构的周期,将使计算等效地震力加大,设计偏于保守。所以由脉动方法得到的实测周期需要乘以修正系数,再计算等效地震力。在大量测试工作和积累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这个修正系数的大小视结构类型、填充墙的多少而定,大约在1.1-1.5之间。在给出经验公式时,计入这一修正系数,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与实际周期较为接近。 ③.为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损伤识别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它是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的大事,建筑结构的质量状态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经验性的评估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静力检测结构的缺陷也有许多局限性。动力检测应用于整体结构的质量评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适用于复杂结构整体质量评估的方法。目前,到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分析解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 黄盼 (西华大学,成都四川 610039) 摘要:振动测试和分析对结构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故障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当前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包括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振动信号数据采集技术、振动测试技术、以及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工程应用,最后对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振动测试; 信号分析; 动态特性; 综述 Summary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HuangPan ( 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 Abstrac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analyz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detecting the failures of structures,systems and facilities.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vibration signal data acquisition,vib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predicted. Key words: vibration testing; signal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overview

DIN_EN61373-1999铁路设备_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德标)

德国标准 1999年11月(铁路设备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非卖的赠阅本 即使是内部需要也不得翻印。 ICS 17.160;45.060.01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IEC 61373:1999) 德文版 EN 61373:1999 欧洲标准EN 61373:1999有着等同于德国标准的地位。 开始生效的时间 欧洲标准EN 61373已于1999年4月1日通过。 出版的标准内容形成E DIN IEC 9/335/CD(VDE 0115第106部分)。 续第2和第3页,该标准共33页德国标准化研究所DIN和VDE(DKE)中的德国电工委员会 ?DIN指的是德国标准化研究所协会 VDE指的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任何形式的翻印必须征得DIN,柏林,和VDE,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的同意。

DIN EN 61373(VDE 0115第106部分):1999-11 前言 该标准为欧洲标准EN 6137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和冲击试验”的德文版,出版日期为1999年4月。 国际标准IEC 61373:1999-01的条款由IEC/TC9“电气铁路设备”起草,CENELEC未作任何修改将其采纳为欧洲标准。在德国,该标准由DIN(德国标准化研究所)和VDE(DKE)(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协会)中的德国电工委员会的K351“铁路的电力设备”的AK 351.0.5“绝缘配合和环境条件”归口。 至于标准条款中非详细引用(例如引用的标准没有给出出版日期,没有指出章节号、某张表格、某个图等)的情况,引用标准指的是相关标准的最新版本。 随后再次给出了引用的标准与相关德国标准的关系。到该标准出版之日为止,给出的这些版本有效。 IEC已于1997年修改了IEC标准的编号。在至今仍使用的标准号前加上60000。例如,IEC 68现在就变成了ICE 60068。 附录NA(供参考) 文献引用 DIN EN 60068-2-27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Ea试验和导则:冲击 (IEC 60068-2-27:1987); DIN EN 60068-2-47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元件、设备和其它技术产品在冲 击(Ea)、碰撞(Eb)、振动(Fc和Fd)和加速等动态试验中的 固定和导则(IEC 60068-2-47:1982); EN 60068-2-47:1993 德文版 DIN EN 60068-2-64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Fh试验:振动、宽频带随机 振动(数字控制的)和导则(IEC 60068-2-64:1993+1993报 告);EN 60068-64:1994德文版

振动测量与计算

振动测量与计算 1、常用的振动测量参数有振幅、振动速度(振速) 、振动加速度。对应单位表示为:mm 、mm/s 、mm/(s 2)。 振幅是表象,定义为在波动或振动中距离平衡位置或静止位置的最大 位移。振幅在数值上等于最大位移的大小。振幅是标量,单位用 米或厘米表示。它描述了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和振动的强弱。系统振动中最大动态位移,称为振幅。 在下图中,位移y 表示波的振幅。 速度和加速度是转子激振力的程度。 2、三者的区别: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振动测量的度量参数。就

概念而言,位移的测量能够直接反映轴承/ 固定螺栓和其它固定件上的应力状况。例如:通过分析汽轮机上滑动轴承的位移,可以知道其轴承内轴杆的位置和摩擦情况。速度反映轴承及其它相关结构所承受的疲劳应力。而这正是导致旋转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加速度则反映设备内部各种力的综合作用。表达上三者均为正弦曲线,分别有90 度,180度的相位差。现场应用上,对于低速设备(转速小于1000rpm)来说,位移是最好的测量方法。而那些加速度很小,其位移较大的设备,一般采用折衷的方法,即采用速度测量,对于高速度或高频设备,有时尽管位移很小,速度也适中,但其加速度却可能很高的设备采用加速度测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3、现场一般选用原则如下: mm 振动位移:与频率f 无关,特别适合低频振动(<10Hz ))选用,一般用于低转速机械的振动评定 mm/s 振动速度:速度V=X ω,与频率f 成正比,通常推荐选用 一般用于中速转动机械(或中频振动(10~1000Hz ))的振动评定 mm/ (s2)振动加速度:A=V ω=Xω 2与频率f 2成正比,特别适合高频振 动选用;一般用于高速转动机械(或高频振动(>1000Hz ))的振动评定。其中:ω =2 πf 4、工程上对于大多数机器来说,最佳诊断参数是速度(速度的有效值),因为它是反映诊断强度的理想参数,表征的是振动的能量;所以国际上许多振动诊断标准都是采用速度有效值作为判别参数。振幅相同的设备,它的振动状态可能不同,所以引入了振速。加速度是用的峰值,表征振动中冲击力的大小。 5、振速与位移换算

EN50155-2001中对环境(EN50125-1)及振动冲击(EN61373)的满足

国际铁路电源标准 铁路上应用的电器和电子设备,在国际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管。在欧洲,最常用的是IEC571 "铁路车辆上电子设备" 标准。现时称为EN50155 – "机车车辆用的电子设备" 标准;而在英国,则需用RIA12。这两个标准在很多方面很相似的,而RIA12 标准要求有专门对抗浪涌的能力。它们规范的范围包括: 输入电压范围 标称输入电压输入范围瞬变 (V N)0.7(V N)– 1.25(V N)下限(0.1s)0.6(V N) 24V17 – 30V14V 36V25 – 45V22V 48V34 – 60V29V 72V50 – 90V43V 96V67 – 120V58V 电源中断及更替过程 –输入电压中断在10ms 内不应造成设备故障(级别S2) –设备应要在电源更替过程中断30ms 内满意地运作(级别S4) 操作温度范围 操作温度级别车厢室内温度车厢室内过温 (10 分钟) 电路板环境温度 T1-25 / +55°C+15°C-25 / +70°C T2-40 / +55°C+15°C-40 / +70°C T3-25 / +70°C+15°C-25 / +85°C TX-40 / +70°C+15°C-40 / +85°C 冲击及震动– EN 50155,IEC 571 频率范围: 5 至150Hz 交岔频率:8.2Hz 位移幅度:7.5mm(小于交岔频率) 加速度:20m/s2 冲击:50m/s2半正弦波,50ms 打印这页 瞬变及浪涌 RIA 12 规定设备必须能承受大于正常电压3.5 倍的过压浪涌,浪涌持续时间标明是20ms,源阻抗是0.2 。 标出过压浪涌是正常输入电压之 3.5 倍,每个输入电压的最大输入浪涌是:

振动测试作业报告

振动测试技术期末总结 学号: 班级:建筑与土木工程(1504班) 姓名:杨允宁2016年4月27日

目录 1 振动测试概述 (1) 1.1 振动的分类: (1) 1.1.1 按自由度分类: (1) 1.1.2 按激励类型分类: (1) 1.1.3 振动规律分类: (1) 1.1.4 按振动方程分类: (1) 1.2 振动基本参量表示方法: (2) 1.2.1 振幅(u): 2 1.2.2 周期(T)/频率(f): (2) 1.2.3 相位(:): (2) 1.2.4 临界阻尼(C cr) (2) 1.2.5 结构的阻尼系数(C): (2) 1.2.6 对数衰减率(3): (3) 1.3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及配套使用: (3) 1.3.1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 (3) 1.3.2 振动测试仪器配套使用: (4) 1.4 窗函数的分类及用途 (5) 1.4.1 矩形窗(Rectangular窗) : (5) 1.4.2 三角窗(Bartlett 或Fejer 窗) : 5 1.4.3 汉宁窗(Hanning 窗): 5 1.4.4 海明窗(Hamming 窗) (6) 1.4.5 高斯窗(Gauss 窗) (6) 1.5 信号采集及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1.5.1 信号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 1.5.2 解决方法 (7) 2 惯性式速度型与加速度型传感器 (8) 2.1 惯性式传感器的分类: (8) 2.2 常用加速度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8 2.2.1 电动式(磁电式)传感器: (8) 2.2.2 压电式传感器: (9) 2.3 非惯性传感器: (11) 2.3.1 电涡流式传感器: (11) 2.3.2 参量型传感器: (11) 3 振动特性参数的常用量测方法 (11) 3.1 简谐振动频率的量测: (12) 3.1.1 李萨(Lissajous)如图形比较法: (12) 3.1.2 录波比较法: (12) 3.1.3 直接测频法: (12) 3.2 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13) 3.2.1 自由振动法: (13) 3.2.2 强迫振动法: (13)

随机振动试验报告

随机振动试验报告 高等桥梁结构试验报告 讲课老师: 张启伟(教授) 姓名: 史先飞 学号: 1232627 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1.过试验进一步加深对结构模态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 2.熟悉随机振动试验常用仪器的性能与操作方法; 3.复习和巩固随机振动数据测量和分析中有关基本概念; 4.掌握通过多点激振、单点拾振的方法,利用DASP2005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

2 试验仪器和设备 1. ZJY-601振动与控制教学实验仪系统(ZJY-601A型振动教学实验仪、激励锤、YJ9-A型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等)。 2. DASP 16通道接口箱。 3. 装有“DASP2005智能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系统”软件的PC机。 4. 有关设备之间的联接电缆。 3 试验原理 3.1模态叠加原理 N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是一组耦合的方程组: 引入模态矩阵Φ和模态坐标(广义坐标或主坐标)q,使X= Φq。 如果阻尼矩阵能对角化,方程组即可解耦: 解耦后的第i个方程为: 可见,采用固有振型描述振动的模态坐标后,N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振动响应可以表示为N阶模态响应的叠加。 3.2实模态理论 实模态理论建立在无阻尼的假设基础上。在实模态理论中,模态频率就是系统的无阻 ,尼模态固有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而固有振型矩阵中的各元素都是实数,它们之间i 的相位差是0?或180?。 系统在P点激励,l点测量的频响函数为:

K,,式中,称为频率比,,为模态固有频率。当,则: ,,,,,/,,,iiiiiMi 取频响函数矩阵的一列或一行,如第P列,就可确定振动系统的全部动力特性(模态参数)。 3.3伪实模态理论 某些有阻尼振动系统有时会出现与实模态一样的实数振型,而非复数振型,但其模态 2,,,,,1固有频率为,具有这种性质的振动系统的模态称为伪实模态。伪实模态理diii 论仅适应于阻尼矩阵可解耦,即可采用固有振型矩阵正交化模态称为伪实模态。在伪实模态下,各测点的相位差都是0?或180?。 伪实模态理论仅适应于阻尼矩阵可解耦,即可采用固有振型矩阵正交化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阻尼矩阵对角化的充要条件为: 上式也是有阻尼振动系统方程解耦的充要条件。 总之,H(ω)建立了模态参数与频响函数的关系。因此,利用实验测出的H(ω) 值,即可计算出系统的模态参数。根据频响函数的互易定理及模态理论,只需 H(ω)矩阵的一列(或一行)即可求出全部模态参数。

冲击和振动

冲击和振动 作者: Jonas Steibert 文件名: Shock and Vibration Basic.doc

1. 什么是冲击和振动? 3 1.2 怎样保护产品以防受到冲击和振动?3 2. 何时冲击?3 2.1 产品易碎性的判定 3 2.2 产品可能遇到的情况判定 4 2.3 振动 5 3. 减震材料 6 3.1 多孔聚乙烯EPE 8 3.1.1 模压材料9 3.1.2 挤压材料9 3.2 多孔聚丙烯EPP 11 3.3 多孔聚苯乙烯EPS 12 3.4 聚亚安酯PU 13 3.5 纤维减震材料15 作者: Jonas Steibert 文件名: Shock and Vibration Basic.doc

1.什么是冲击和振动? 冲击和振动指的是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产品处于运输当中,或处于包装箱的装卸过程中。 1.2 怎样保护产品以防受到冲击和振动? 为了保护产品,可在冲击和振动有发生可能性的几个地方采取措施。但为了减少冲击和振动发生的可能性,还有些问题需要考虑。产品是否易碎?产品价值是多少?产品是怎样运输的?产品的体积估计有多大?这些都是在选择包装材料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2. 何时冲击? 当产品的包装箱突然以某种方式掉落,冲击就会发生。大多数时间冲击都发生在意外事件中,但冲击也会在列车更换装运车厢或产品/包装箱的野蛮装卸过程中发生。 2.1 产品易碎性的判定 确定产品需要多大减震量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自身所能承受的机械冲击量,对于这一判定有一些常用术语,其中“易碎性”和“G因数”是最常用的。 易碎性通常用单位“G”表示,表明产品在不被损坏的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加速度。产品越易碎,其G因数越小。 [ G是加速度的单位,其值等于重力加速度:1g=9.81m/s2 。 负加速度是“负的加速度”,指在制动,减速到0,物体下落撞击地面时。 抗冲击垫物作用是通过压缩,延长速度v(m/s)降低的时间t (s),从而减小负加速度a (m/s2):A= v / t 给定质量m(kg)所承受的负加速度a (m/s2) 越小,产品所受的撞击力F (N)就越小: F= m * a] 理论上,易碎性的判定是将产品置于一系列剧烈度递增的冲击中(负加速度)以找出足以破坏产品的最小冲击力。产品在不被损坏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加速度,即为产品的G因数。 作者: Jonas Steibert 文件名: Shock and Vibration Basic.doc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常识 1、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2、振动实验的目的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3、振动分几种

振动分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4、什么是正弦振动 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 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5、正弦振动的目的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振动及其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6、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 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 7、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 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 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Hz,表示由5Hz到50Hz进行往复扫频。 8、什么是频率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9、什么是振动量 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来表示。 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加速度单位:g或m/s2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位移单位:mm 10、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 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 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 11、什么是扫频循环 扫频循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 例如:5Hz→50Hz→5Hz,从5Hz扫描到50Hz后再扫描到5Hz。 12、什么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 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13、扫描方式分几种 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 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 ,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 14、什么是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sweep speed):指从最低频率扫描到最高频率的速度。有以下几种:1)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 例:1oct/min,5Hz到10Hz需1分钟,10Hz到20Hz需1分钟。

振动测量仪器知识

振动测量仪器知识 一、概述 (一)用途 振动测量仪器是一种测量物体机械振动的测量仪器。测量的基本量是振动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可以测量机械振动和冲击振动的有效值、峰值等,频率范围从零点几赫兹?几千赫兹。外部联接或内部设置带通滤波器,可以进行噪声的频谱分析。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振动测量仪器的许多功能都通过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代替模拟电路来实现。这不仅使得电路更加简化,动态范围更宽,而且功能和稳定性也大大提高,尤其是可以实现实时频谱分析,使振动测量仪器的用途更加广泛。 (二)分类与特点 振动测量仪器按功能来分:分为工作测振仪、振动烈度计、振动分析仪、激振器 (或振动台)、振动激励控制器、振动校准器测量机械振动,具有频谱分析功能的称为频谱分析仪,具有实时频谱分析功能的称为实时频谱分析仪或实时信号分析仪,具有多路测量功能的多通道声学分析仪。 振动测量仪器按采用技术来分:分为模拟振动计、数字化振动计和多通道实时信号分析仪。 振动测量仪器按测量对象来分:分为测量机械振动的通用振动计,测量振动对人体影响的人体(响应)振动计、测量环境振动的环境振动仪和振动激励控制器。 工作测振仪特点 通常是手持式,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只测量并显示振动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以前用电表显示测量值,现在都是用数字显示。通常不带数据储存和打印功能,用于一般振动测量。振动烈度计是指专用于测量振动烈度(10 Hz?1000 Hz 频率范围的速度有效值)的振动测量仪器。 实时信号分析仪特点 实时信号分析仪是一种数字频率分析仪,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代替模拟电路来 进行振动的测量和频谱分析。当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及A/D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计算机进行运算,实现各种测量和分析功能。实时信号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均方根、峰值(Peak、峰-峰值(Peak-Peak检波可并行工作。不仅分析速度快,而且也能分析瞬态信号,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出频谱变化,还可将分析得到的数据输出并记录下来。 动态信号测试和分析系统特点 包含多路高性能数据采集、多功能信号发生、基本信号分析,还可以选择高级信号分析;以及模态分析、故障分析等应用。尤其适合振动、噪声、冲击、应变、温度等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人体(响应、振动计特点 主要用于测量和分析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人体振动又分为人体全身振动和手 传振动,测量计权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仪器性能应符合GB/T 23716-2009《人体对 振动的响应一一测量仪器》的要求,对于全身振动(频率计权W c、W d、W e、W j、W k、)和用于进行轨道车辆舒适度评价的全身振动(频率计权W b)频率范围为0.5 Hz?80 Hz,对于建筑物内连续与冲击引起的振动(频率计权W m)频率范围为1 Hz?80 Hz,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报告 (2015年春季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报告提交日期2015.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器材 (3)实验原理 (4)实验过程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认识体会、意见与建议等 2.正文格式:四号字体,行距为1.25倍行距; 3.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4.报告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进行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收 齐,统一发送至:liuyingxiang868@https://www.360docs.net/doc/6e11496191.html,。 5.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一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机械振动的压电传感器测量及分析 二、实验器材 1、机械振动综台实验装置(压电悬臂梁) 一套 2、激振器一套 3、加速度传感器一只 4、电荷放大器一台 5、信号发生器一台 6、示波器一台 7、电脑一台 8、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一套 9、NI9215数据采集卡一套 三、实验原理 信号发生器发出简谐振动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将简谐激励信号施加到电磁激振器上,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以简谐振动激励安装在激振器上的压电悬臂梁。压电悬臂梁弯曲产生电流显示在示波器上,可以观测悬臂梁的振动情况;另一方面,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上,将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将电荷放大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将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PC机)上,操作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得到机械系统的振动响应变化曲线,可以观测电磁激振器的振动信号,并与信号发生器的激励信号作对比。实验中的YD64-310型压电式加速度计测得的加速度信号由DHF-2型电荷放大器后转变为一个电压信号。电荷放大器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q

振动实验报告..

振动与控制系列实验 姓名:李方立 学号:201520000111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1 简支梁强迫振动幅频特性和阻尼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 2、学会根据幅频特性曲线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f 0和阻尼比。 二、实验装置框图 图3.1表示实验装置的框图 图3-1 实验装置框图 K C X 图3-2 单自由度系统力学模型 三、实验原理 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如图3-2所示。在正弦激振力的作用下系统作简谐强迫振动, 设激振力F 的幅值B 、圆频率ωo(频率f=ω/2π),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为: 扫频信号源 动态分析仪 计算机系统及分析软件 打印机或 绘图仪 简支梁 振动传感器 激振器 力传感器 质量块 M

或 M F x dt dx dt x d M F x dt dx n dt x d F Kx dt dx C dt x d M /2/222 22 2 222=++=++=++ωξωω (3-1) 式中:ω—系统固有圆频率 ω =K/M n ---衰减系数 2n=C/M ξ---相对阻尼系数 ξ=n/ω F ——激振力 )2sin(sin 0ft B t B F πω== 方程①的特解,即强迫振动为: ) 2sin()sin(0?π?ω-=-=f A A x (3-2) 式中:A ——强迫振动振幅 ? --初相位 2 0222024)(/ωωωn M B A +-= (3-3) 式(3-3)叫做系统的幅频特性。将式(3-3)所表示的振动幅值与激振频率的关系用图形表示,称为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3所示): 3-2 单自由度系统力学模型 3-3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 图3-3中,Amax 为系统共振时的振幅;f 0为系统固有频率,1f 、2f 为半功率点频率。 振幅为Amax 时的频率叫共振频率f 0。在有阻尼的情况下,共振频率为: 2 21ξ-=f f a (3-4) 当阻尼较小时,0f f a =故以固有频率0f 作为共振频率a f 。在小阻尼情况下可得 01 22f f f -= ξ (3-5) 1f 、2f 的确定如图3-3所示: M X C K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59388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 (2015-12-16 10:52:39) 转载▼ 标签: 杂谈 1、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2、振动实验的目的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3、振动分几种 振动分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4、什么是正弦振动 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5、正弦振动的目的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振动及其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6、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 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 7、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 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Hz,表示由5Hz到50Hz进行往复扫频。 8、什么是频率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9、什么是振动量

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来表示。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加速度单位:g或m/s2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位移单位:mm 10、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 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 11、什么是扫频循环 扫频循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例如:5Hz→50Hz→5Hz,从5Hz 扫描到50Hz后再扫描到5Hz。 12、什么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13、扫描方式分几种 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 ,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 14、什么是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sweep speed):指从最低频率扫描到最高频率的速度。有以下几种:1)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例:1oct/min,5Hz到10Hz需1分钟,10Hz到20Hz需1分钟。2)min/sweep:多少分钟每次扫频。例:5-500Hz,扫描速度:1分钟/sweep,表示从5Hz到500Hz需1分钟。3)Hz/s:多少Hz每秒。例:5-10Hz,扫描速度:1Hz/s,表示5Hz到6Hz需1秒,6Hz到7Hz需1秒。 15、振动试验中有几个方向 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在产品的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振动试验。一般定义产品长边为X轴向,短边为Y轴向,产品正常摆放上下为Z轴向。 16、什么是交越频率 交越频率:在振动试验中由一种振动特性量变为另一种振动特性量的频率。如交越频率由等位移——频率关系变为等加速度——频率关系时的频率。 17、为什么要共振搜寻 一般待测物上有各种零组件,而每一个不同的零组件,皆有其不同的共振频率,同时会因形状、重量、固定方式不同而在振动发生时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及放大

振动试验系统测试报告

振动试验系统测试报告

振动试验系统测试报告 一、系统组成:BTH-1208LS数据采集卡、CT5210恒流适配器、传感器: CT1005L(电荷灵敏度为52.20mV/g)、CT1010LC(电荷灵敏度为99.1mV/g)、CT1050LC(电荷灵敏度为505mV/g),DAQami数据采集应用软件 二、系统参数设置: 1、通道设置:如图1所示,设置3个模拟输入通道,其中AI0代表CT1005L ,AI1代表CT1010LC ,AI2代表CT1050LC。在图表中分别用红色,黄色,绿色表示。量程选择±5V。 图1 通道配置 2、采样率设定:如图2,采样率配置为1000采样点/秒/通道。

图2 采样率配置 三、测试试验 本测试设置两种试验,敲击试验(用手敲击适配器顶端)和手机来电振动试验。 1、敲击试验: 将实验仪器顺次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 图3 振动敲击试验系统 依次单独开启通道AI0、AI1、AI2,用手敲击适配器顶端同一位置,采集软件中采集到的波形如图4、5、6所示;3个通道同时开启时的波形如图7所示。

图4 单独应用CT1005L时的波形图 图5 单独应用CT1010LC时的波形图

图6单独应用CT1050LC时的波形图 图7三个传感器同时应用时的波形图 从图4—7可看出,在受到同样的外界振动(用手敲击)时,CT1005L 对振动的反应很不灵敏,CT1010LC对振动的反应也不灵敏,而CT1050LC 对振动反应很灵敏,能清楚的反应出它每次受到的振动。 2、手机来电振动试验 系统连接图如图8所示

图8 手机来电振动试验系统 依次单独开启通道AI0、AI1、AI2,当手机来电振动时,采集软件中采集到的波形如图9、10、11所示。 图9 单独应用CT1005L时的波形图

振动测试与分析报告汇编

输电线微风振动测试技术报告 任课教师:刘娟 组员: 2016年6月10日

1 大跨越输送线路背景 线路大跨越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路运行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架空电线路经常发生超过允许幅值的微风振动,往往导致某些线路部件的疲劳损坏,如导地线的疲劳断股,金具、间隔棒及杆塔构件的疲劳损坏或磨损等,其中导线疲劳断股是架空送电线路普遍发生的问题,严重时需要将全线路更换为新导线。所有的高压送电线路都受到微风振动的影响,尤其在线路大跨越上,因具有档距大、悬挂点高和水域开阔等特点,使风输给导地线的振动能量大大增加,导地线振动强度远较普通档距严重。 2 微风振动的原理与波形特点 2.1 微风振动原理 导线的振动是由于风作用于导线而产生的“卡门旋涡”造成的。把一个圆柱体,水平地放在风洞的试验中,并把圆柱体的两端刚性地固定住。如图1所示,当风vs从垂直于圆柱体轴线的方向作用于圆柱体后,在圆柱体的背后将产生旋涡,这种旋涡称为卡门旋涡。旋涡发生在圆柱体背风面处,上下交替地产生,不断地离开圆柱体向后延伸,渐渐消失。由于这种上下交替旋涡的产生,风对于圆柱体的作用除了有一个水平的压力外,在圆柱体上还有一种上下交替的力,在此交变力的作用下圆柱体产生持续振动。 图1 卡门涡街 卡门和司脱罗哈最早研究了旋涡的特性后发现,当出现振动时旋涡有比较稳定的频率f ,常称为司脱罗哈频率或冲击频率,这个交变力的频率与风速,圆柱体 s 的直径有如下关系:

另外,导线之所以能够持续振动其主要是由于同步效应作用的结果。风作用 于圆柱体后,由于产生卡门旋涡,根据上式,导线会以一定的频率f s 开始振动,如 果风对圆柱体产生的冲击频率与圆柱体的固有频率f 相同时,则会引起谐振使作用于圆柱体上的交变冲击力变大,激发圆柱体产生较大振幅的振动。当圆柱体以 f 0=f s 的频率振动后,气流将受到导线振动的控制,导线背后的旋涡将表现为很好 的顺序性,其频率也为f 0。当风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约相应f 的士20%范围), 圆柱体的振动频率和旋涡的频率都不变化仍保持为f s ,这种现象称为“同步效应”。 电线受到微风(1一3级)吹拂时,由于产生卡门旋涡和同步效应(或锁定效应),加之电线振动振幅的自限作用,使得电线产生小振幅的持续振动,即微风振动。电线的振动波形有单一的驻波和行波,最常见的是有由以上二者混合成的拍频波。 (1)图所示波来回于档内时能出现这种波形,可观察到某点发生间歇性振动, 行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杆塔振动带动线夹上下振动,一般在振动发生的初期可能出现这种行波。 图2行波 (2)图3所示当档内具有同样风吹时会产生这种大体上具有相同振幅和频率 且波节、波腹位置不变的驻波。

了解振动试验的目的和必要性

了解振动试验的目的和必要性 现今世界经济潮流,已从过去地域性的经济模式而走向全球性的经济贸易。无论是地域性市场或进军全球市场,高质量的表现是不容讳言的。而振动测试更是协助您产品跃入高质量行列中不可缺乏的利器。 产品达到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将有不同状态之振动产生,造成产品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对于产品有任何损坏都不是厂商及客户所愿意见到的,然而运送过程所发生的振动却是难以避免,若一味的提高包装成本,必将带来严重而不必要的浪费,反之脆弱的包装却造成产品的高成本,并丧失了产品形象及市场,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愿见到的。 振动测试约在四、五十年前开始萌芽,理论建立时,并无助于人们相信它的重要性,直到二次大战时,许多的飞行器、舰艇、车辆及器材在使用后,意外的发现机件失零的比例相当高,经研究的结果发现,大都由于其结构无法承受其本身所产生的长时间共振,或搭载物品承受运送共振所引起之,组件松脱、崩裂,而致机件失零甚而造成巨大损失。当这项结果公布后,振动测试才受到各界重视,纷纷投入大笔经费、人力去研究。尔后,对于振动量测分析以至模拟分析的近代理论建立后,对振动测试的方法及逻辑亦不断改进。尤其现今货物的流通频繁,使振动测试更显重要。 然而振动测试的目的,是在于实验中作一连串可控制的振动模拟,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送或振动环境因素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及功能的要求标准。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提升3%的设计水平,将增加20%的回收及减少18%的各项不必要支出。振动模拟依据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方法如共振搜寻、共振驻留、循环扫描、随机振动及应力筛检等,而振动的效应计有:一、结构的强度。二、结合物的松脱。三、保护材料的磨损。四、零组件的破损。五、电子组件之接触不良。六、电路短路及断续不稳。七、各件之标准值偏移。 八、提早将不良件筛检出。九、找寻零件、结构、包装与运送过程间之共振关系,改良其共振因素。而振动测试的程序,须评估订定试验规格,夹具设计之真实性,测试过程中之功能检查及最后试件之评估、检讨和建议。 振动测试的要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度以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以期成为一个高水平、高信赖度的产品。 欢迎您与我们连络,我们提供给予您的不只是一部高质量的振动测试机,更是提升贵公司产品水平及形象的最佳利器,拥有它您的产品将无往不利。

振动冲击落下试验标准

振动/冲击/落下试验标准 关键词: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高低温交变箱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试验箱振动台 文章来自宇辉仪器https://www.360docs.net/doc/6e11496191.html,/ 目录 1.0 可靠度试验目的 振动试验概述冲击试验概述落下试验概述 2.0 试验项目与试验条件 2.1 试验程序 振动轴向辨别 测试件摆放安置 加速规正确填贴固定方式 振动试验条件 冲击试验条件 落下方式及顺序要求 落下试验条件 试验完成检查项目 试验报告 3.0 试验环境要求 二级实验室环境要求ISO/IEC 17025(1999) 一般测试实验室环境要求CNS 1.可靠度试验目的 近年来由于工业之高度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各种产品系统结构日益复杂且更形精密,一系统往往由数千个零组件所组成,要是在使用中突然坏了一个零件,轻则导致系统功能不能尽善尽美的发挥,重则造成整个系统丧失功能,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 因此产品必须经得起各种环境的考验,并要保证产品于正式生产后能安全可靠且经久耐用的在客户手中使用,就必须在研究发展期间将可靠度设计于产品质量中,所以试验的工作是不可少的,试验是评估系统可靠度的一种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利用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及现象来评估可靠度相较于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推导要准确许多,左证资料越多,对所估计的可靠度信心也就越大,但不作试验或没有试验到某些程度以上的试验,并不代表产品系统不可靠,而是根本不

知道产品可靠度的程度。 1.1 振动试验概述 振动测试的目的,在于实验室中作一连串可控制的振动仿真,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送或使用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及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测试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度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以其成为一个高水平、高可靠度的产品。 举凡货物、商品在送达客户途中,都必须经过不同的搬运过程才会送达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将有不同状态之振动产生,造成产品不同程度的损坏。对于产品有任何的损坏都不是厂商及客户所愿意乐见,然而运送过程所发生的振动却是难以避免的。若一味地提高包装成本,必将带来不必要之浪费,反之脆弱的包装却造成产品的高成本,丧失其市场竞争力。 1.2 冲击试验概述 冲击试验主要以仿真装备及组件在使用与运输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冲击效应为主,并透过冲击波于瞬间瞬时能量交换,分析产品承受外界冲击环境之能力,试验之目的在于了解其机械结构弱点及特定功能之退化情形,属于破坏性实验的一种,有助于了解产品的结构强度及外观抗冲击、跌落等特性,若另实施产品破坏性试验,更能有效预估产品的可靠度及监控生产线产品制造的一致性。 1.3 落下试验概述 包装落下试验是针对包装完成的产品,试验其包装材的防振、包覆保护能力及产品本身的抗跌落程度是否足够,届以判断相关的包装设计、材料选择及改善要点,包装落下试验有助于消费者采购包装材料时,依据所接受之包装落下试验项目判断是否已合乎己用,并将未来会遭遇的环境应力一并考虑其中,进而要求包装材料之所需强度依据。 2.0 试验项目与试验条件 本标准规定实施时,依规定类别施加各类不同振动模态于产品上,用以界定产品之可靠度价值及损坏边界程度。 2.1 试验程序 (1)外观检验: A.测试件以实际制品或试制品为之,若采用试制品时其尺度、质量、构造及功能必须与制品同等为准。 B.外观不得有变形、刮伤、锈痕及污痕。 功能检验:

振动与冲击标准精选(最新)

振动与冲击标准精选(最新) G2298《GB/T 2298-2010 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 词汇》 G3769《GB/T 3769-2010 电声学 绘制频率特性图和极坐标图的标度和尺寸》 G4201《GB/T 4201-2006 平衡机的描述检验与评定》 G6075.1《GB/T 6075.1-2012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1部分:总则》 G6075.2《GB/T 6075.2-2012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分:5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 r/min、1800 r/min、3000 r/min、3600 r/min 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G6075.3《GB/T 6075.3-2011 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额定功率大于15kW额定转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G6075.4《GB/T6075.4-2001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燃气轮机》 G6075.5《GB/T6075.5-2002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泵站机组》 G6075.6《GB/T6075.6-2000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功率大100KV的往复式机器》 G6383《GB/T 6383-2009 振动空蚀试验方法》 G6444《GB/T 6444-2008 机械振动 平衡词汇》 G6557《GB/T 6557-2009 挠性转子机械平衡的方法和准则》3 G7031《GB/T 7031-2005 机械振动 道路路面谱 测量数据报告》 G7452《GB/T 7452-2007 机械振动 客船和商船适居性振动测量、报告评价准则》G7670《GB/T 7670-2009 电动振动发生系统(设备) 性能特性》 G8910.1《GB/T 8910.1-2004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1部分:总则》 G8910.2《GB/T 8910.2-2004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2部分:铲和铆钉机》 G8910.3《GB/T 8910.3-2004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3部分:凿岩机和回转锤》 G9239.1《GB/T 9239.1-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9239.2《GB/T 9239.2-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平衡误差》 G10068《GB 10068-2008 轴中心高为56 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 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G10179《GB/T 10179-2009 液压伺服振动试验设备 特性的描述方法》 G11348.1《GB/T11348.1-1999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总则》 G11348.2《GB/T 11348.2-2012 机械振动 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分:功率大于50MW,额定工作转速1500 r/min、1800 r/min、3000 r/min、3600 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G11348.3《GB/T 11348.3-2011 机械振动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3部分:耦合的工业机器》 G11348.4《GB/T11348.4-1999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燃气轮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