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

费用的区别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工人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

制造费用-停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或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如果停工期间不满一个工作日的

3、管理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明细科目有:

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资询费、诉讼费、印花税、邮电费、汽车费、差旅费、交通费、业务招待费、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折旧费、审计评估费、开办费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工会经费、其他等

以上可根据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自行设立。如果发生次数少且金额不大的,有些科目也可合并为一个科目反映,比如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可合并为税费科目

制造费用转到生产成本

【自定义转账】 T3用友通提供自定义转账功能: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对于经常要发生的转账业务,自定义凭证的样式样式和科目的取数公式,然后每月根据自定义的转账设置直接生成相应的凭证。下面举例“把制造费用转到生产成本”来说明自定义转账的用法。 业务描述:假定制造费用下有两个明细科目,水电费和折旧费。 这两个科目的本月发生数月末要转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中。 操作步骤: 自动转账设置(设置一次即可) 1:期末>>转账定义>>自定义转账 弹出“自动转账设置”对话框。点击“增加”按钮,录入转账序号和转账说明。 2:点击“确定”按钮,弹出定义转账凭证样式窗口,按照填制凭证的习惯,先录入借方分录。 科目“41010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方向“借”(这里的“方向”指的是在新的凭证中的方向); 金额公式本例中由于410102科目的取数是取得对方科目(410501和410502两个科目)的合计数,所以就可以用JG()函数(取对方科目计算结果函数)。

3:点击“增行”按钮,继续输入分录,输入相关科目编码、方向、取数公式。

由于410501和410502科目发生时一般放在借方核算,所以转出的时候要从贷方转出,且取数公式为科目的借方发生数。 注意: 1.如果在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了制造费用的贷方发生数,则在进行自定义转账设置时,上述设置应修改为:

2.在自定义转账中,不要求转出科目和转入科目的辅助核算一致。(即允许有的科目设置辅助核算,有的科目可以不设置辅助核算,并且即使都设置了辅助核算,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辅助核算); 3.如果转出科目设置了辅助核算,假定设置了项目辅助核算,如只转出某一项目的金额,则在定义分录的时候,在项目辅助核算栏录入某一项目,或者在公式定义中,录入某一个项目,选择“按默认值取数”,如图所示; 如果要转出所有该科目下所有项目的金额,则不用选择具体的项目,在公式定义中选择“按科目(辅助项)总数取数”。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归集

业务子流程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归集作者: 日期: 版本:

流程分解 姓名: ……………………………………职责: …………………………………… 日期: ……../……../……..

目标/宗旨 简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归集流程 改进内容: ?改变手工归集制造费用及生产成本,改为系统自动归集 ?费用按部门、项目归集,实现对部门、项目的费用考核 ?费用归集体现价值流与物流的紧密集成,随着物料的流动系统自动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子流程综述: 在SAP R/3系统中所记录的同管理会计有关的数据都会实时从财务、资产、物料、生产、销售等其他模块传输到管理会计模块,以确保对成本和收入的实时记录。生产计划模块归集产品耗用材料和半成品的耗用成本,其他成本项目如工资、折旧、制造费用等由MM、FI、SD等模块归集。

子流程现有做法: 制造费用目前做法: 根据发生费用,分别计入制造费用的各个项目(公司帐只按厂部集中反映,分厂帐按各分厂厂长的签字反映在各分厂帐上),目前的制造费用项目主要包括:工资及福利、折旧、水电费、差旅费、维修费、汽车费用、工作器具、材料、运费、租赁费、开发费、其他。 月末根据制造费用所属的明细帐借方汇总余额结转到生产成本科目中。最后按销价比例归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生产成本目前做法: 直接材料根据仓库出入库汇总月报表结转实际出库的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直接人工根据各分厂的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制造费用分配是根据制造费用借方余额结转过来。材料报废一般直接与外协调换,如不能调换在公司帐上不入而进分厂帐。 月末,按成本项目归集本月生产费用。产品分为完工产品(成套)和在产品(不成套的)。在产品按各分厂记帐员报上的月末在产品结存报表结转。完工产品中直接材料按销价比例归集各项产品成本,直接人工按销价比例归集产品成本,制造费用按销价比例归集产品成本。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及总成本。最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对现有做法的改变: ?无须分别计公司帐与分厂帐,系统在产生公司财务凭证的同时将费用在成本中心中归集?费用明细科目不按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制造费用建立三套明细科目,而只建立一套费用明细科目,通过成本收集器的功能区域确定其一级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工人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成本会计》第六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

《成本会计》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含义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内部分厂、车间的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固定资产的租赁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或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二)制造费用核算的账户 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企业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需要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发生时,记入本账户的借方,进行分配结转时,记入本账户的贷方,本账户月末一般无余额。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发生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账手续,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分析制造费用超支的原因,寻找降低费用的途径,“制造费用”账户应按生产单位别设置明细账,并在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各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 (三)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 制造费用的归集按其记账依据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费用发生时,根据付款凭证或据以编制的其他费用分配表,借记“制造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有关账户。如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等。

2.机物料消耗、外购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等,在月末应根据转账凭证及汇总编制的各种费用分配表,借记“制造费用”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预提费用”等账户。 需要注意: (1)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如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单独核算,则应比照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如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单独核算,应将其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2)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各生产单位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月末应将各项费用发生额的合计数,分别与其预算数进行比较,以查明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 二、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一般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的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总额 制造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内容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员工的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它直接材料)和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辅助生产成本,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必须按发生费用的地点进行归集,月度终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折旧费、水、电、气、劳保费、修理费等。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辅料、直接人工费(从事生产的工人)。 制造费用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按比例分配到产品。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车间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人工。 追问:对于直接销售的产品可作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这样做可是资产负债表月底就没办法做了?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企业外购商品、自制商品等直接记入“库存商品”科目,不需要通过“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也不用分摊“制造费用”。销售时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只有企业自行生产的产品成本转至“生产成本”账户,月末将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相关成本转至“库存商品”科目,同时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人工费用贷: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按人工工资 车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贷:累计折旧按生产工人工时 车间办公费、水电费等贷:银行、现金按机器工时 修理停工损失贷:原材料、应付工资、银行等按材料消耗数量或成本或产品产量 制造费用结转时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详细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的区别 (成本类) 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归集的成本,完工转入产成品。(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其余一切生产成本。(间接费用)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损益类) 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过程中与利润有关的成本,必须已销售。 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生产成本。 什么是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

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车间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列“管理费用”。)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会计分录中如何区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中如何区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它直接材料)和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辅助生产成本,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必须按发生费用的地点进行归集,月度终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1就属于生产成本。2就属于制造费用 简单说“生产成本”一般只计料和工,其他的生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原理是生产成本按对象归属,就是下面还要设明细,生产成本——XX产品。可以按品种、规格、批次等设明细。制造费用计公共的间接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分配到各对象的生产成本里。 什么是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具体项目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公司经费、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什么叫财务费用 ⑴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企业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科目核算。 什么是生产费用?什么是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是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比如生产产品时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生产费用与一定的时期相联系,而与产品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有什么区别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有什么区别? 2010-04-07 20:58 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设置及说明 (1)固定费用 1、制造费用—工资:基本工资+加班费:是指公司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应得工资加班费 3、制造费用—折旧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及车间管理部门、动力及机修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每月底计提的折旧费用。 4. 制造费用—修理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机器设备修理维护费,办公设备修理安装费等,车辆维修、加油及维护保养费用; 5、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车间加工产品所需共用的零配件,印刷胶带,不干胶标签等各车间、各产品共用辅料; 6、制造费用—办公费:车间日常办公用品费+书报费+印刷费(如产品标签) 7、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本二级科目对生产资材部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依据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摊销结转费用。 8、制造费用—租赁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生产资材部租用厂房、仓库、机器设备等发生的费用。 9、制造费用—运输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购买原辅材料所发生的海运费、空运费、陆运费等,它分为“国内”,“国外”发生的运费。 10、制造费用—保险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资材部门的正常职工保险和购买货物的保险费,生产部使用机器设备的保险费以及车辆保险等。 11、制造费用—差旅费:本二级科目包含生产资材部职工出差发生的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和出差补助,另指生产资材部职工市内办公发生的交通费等。 (2)变动费用 12、制造费用—职工福利费:指公司生产部门职工节日礼金,慰问金,工伤医疗费等,劳保用品费;节日发放的福利用品; 13、制造费用—水电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车间水电消耗费用。 14、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按照一定标准计提的公司生产部职工教育基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 费用的区别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工人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公式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1)间接生产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照明费、水费、取暖费以及车间管理和辅助人员的职工薪酬、差旅费和办公费,设计制图费以及季节性停工损失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2)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周转材料摊销(生产工具摊销)、产品生产耗用燃料和动力费用等 (3)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用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费、修理费、车间管理用具的摊销、车间管理用的照明费、水费、取暖费、办公费 制造费用发生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并视具体情况,分别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时,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除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外,“制造费用”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单独核算的,则应比照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核算;如果辅助生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单独核算,则应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有关成本或费用项目。 制造费用是按照发生的地点或生产单位(分厂、车间)来归集的。 (1)发生机物料、外购动力费、职工薪酬、折旧费、修理费等时,在月末应应该根据转账凭证、各种费用汇总表及分配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 (2)发生一般费用时,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等时,应根据付款凭证或据以编制的其他费用分配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一)生产工时比例法 适用:机械化程度较低或生产单位内生产的各产品工艺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单位 费用分配率=某产品制造费用总额/ 生产工时总额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费用分配率 例1:长江公司20××年6月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为元,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生产工时为25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15000小时。 制造费用计算分配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 ÷(25000+15000)= 甲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25000×= 元 乙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15000×= 元 按生产工时比例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详见表1 表1 制造费用分配表 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单位:元 应借科目生产工时(小 时) 分配率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25000 乙产品15000 合计40000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工人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 制造费用-停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或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区别与联系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5001 生产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三、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的成本 5101 制造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发生的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日常修理费用和大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制造费用的主要帐务处理

【会计实务经验】谈谈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之间的关系

谈谈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之间的关系 (一)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之间的关系 1.制造费用 (1)概念:是指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等,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2)性质:生产车间制造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产品来承担,构成产品的成本,属于成本类,作为存货的构成部分。虽然有“费用”两个字,但不是费用类账户。 (3)账户设置:“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 (4)应用:先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表示未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后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 2.生产成本 (1)概念: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等。 (2)性质:生产车间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直接材料和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人工,由产品来承担,构成产品的成本,属于成本类,作为存货的构成部分。 (3)账户设置:“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

(4)应用:先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或由“制造费用”账户贷方结转的成本,表示未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后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 3.库存商品 (1)概念:是指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2)性质:已经生产完工并验收入库的商品,以出售为目的,作为存货的构成部分。(3)账户设置:“库存商品”,资产类账户。 4.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的关系 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先要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再结转到“生产成本”账户中去,产品完工后再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表示完工产品的成本,都是存货的构成内容。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 (在产品)(在产品)(产成品) 梁觉非:马老师您好!在关注您已久,一直很喜欢您,您对当代会计尤其是对于青年真是有变革性的影响,想请您来对外经贸大学给同学们聊聊会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您,我也是会计专业的学生,看老师的推送收益良多,也经常给学弟学妹们推荐您的文章,不知是否有幸请到老师来校指导交流! 说会计:好啊,去年贵校也邀请过我,但我一直没抽出时间前往,今年,如有机会,一定去贵校与青年学子们交流! (二) 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去一样可以操纵利润 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按准则的规定不准许转回去了,但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在亏损时还要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五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情况中,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才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A.车间的规模很大,制造费用很多 B.车间的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 C.车间的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多 D.车间的规模很大,制造费用很少 2.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适用的方法是( )。A.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3.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制造费用”科目月末一般应无余额,只有在采用()时,“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才可能有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二)计算分析题 1.已知:企业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800小时,丙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1200小时,该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6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计算分配各种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已知:某工业企业只有一个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792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1200件,乙产品96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甲产品8小时,乙产品5小时。11月实际产品产量为:甲产品110件,乙产品100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6076元。“制造费用”科目月初余额为贷方190元。 要求:①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②计算并结转 1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D 3.A (二)计算分析题 1.解: 制造费用分配率=64600/4000=16.15(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2000×16.15=32300(元) 乙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800×16.15=12920(元) 丙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1200×16.15=19380(元) 制造费用分配表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2300 ——乙产品12920 ——丙产品19380 贷:制造费用64600 2.解: ①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200×8=9600(小时) 乙产品定额总工时=960×5=4800(小时)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79200/(9600+4800)=5.5(元/小时) ②计算并结转 1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11 月份甲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10×8×5.5=4840(元) 11 月份乙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00×5×5.5=2750(元) 1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4840+2750=7590 相关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840

生产成本如何结转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 1、采购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其他应付款—社保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 银行存款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该产品消耗材料/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销售 借: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9、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10、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1、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12、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针对你的问题,首先企业的产成品一般都会入库变成库存商品,实际销售产品,直接按照上面的销售处理。另外你所说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都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产品成本。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区别

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区别 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区别是什么? 很多同学搞不明白,为什么制造费用要转入生产成本?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区别。 首先,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是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直接支出,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是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等。制造费用是对生产成本细分后用于核算成本的科目,在期末时“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一般都要转入“生产成本”科目中。 通俗地说,生产成本是非常明确为某一种产品生产时发生的,而制造费用则是不清楚为哪种产品生产的,因此产品完工时必须把制造费用按照一定规则分解到产品,把不清不楚的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属于生产成本吗? 不属于。 制造费用:是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又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以及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

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机器设备的修理费、水电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及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从费用与产品的关系来区分,产品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称为直接费用或者称直接成本。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或者间接成本。 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区别 1、账户不同。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管理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 2、核算内容不同。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车间”等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办公费、保险费、水电费,重点是针对生产车间;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是针对管理部门,管理费用是一种期间费用。如单独设采购部门的,作为管理费用科目。如无设置单独部门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