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桥——2桥河西段)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4)班

姓名: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

陈强、季磊、刘芳宏、刘颖

辅导老师:万大娟

目录

一、调查流程 (3)

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 (4)

三、湘江水质基本情况 (4)

1、20世纪90年代——2005年(“十一五”计划前 (4)

2、2006年至今 (4)

四、与湘江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5)

五、湘江边排污口状况 (7)

(1)湖南省2007-2013年治理湘江相关情况分析表 (11)

(2)实地勘察排污口情况 (7)

六、湘江水污染原因分析 (14)

1. 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 (14)

2. 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 (14)

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4)

4. 取缔流动加油船舶 (14)

七、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5)

八、调研心得 (15)

九、实地勘察照片 (16)

关于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桥——2桥河西段)(2013级城规班第二小组陈强、季磊、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刘芳宏、刘颖)

【摘要】:湘江总体水质在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湘江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不断加剧,镉米的大量出现等都反应了这点。近年来,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得到强力推进。本报告就长沙岳麓区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河西段湘江水质问题及排污口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字】湘江水质、整治污染、法律法规

一、调查流程

调查时间:2015年4月24日

调查对象:湘江水质及沿江排污口

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实地走访、向居民咨询调查

调查分工:PPT制作: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

赖雨、刘芳宏、刘颖

照片拍摄:全体成员

咨询交流:金颖、陈强、胡曦

报告撰写:陈强、季磊

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

湘水即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零陵以上为上游,永州至衡阳为中游,湘江在衡山以下为下游。

湘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于山地之中,表现着山溪河流的特征。湘江在永州以上称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时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流域内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洞较多,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较大。湘江在永州至衡阳之间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湘江在衡山以下为下游,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沿河沙洲断续可见。湘江河口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遗迹。

三、湘江水质基本情况

1、20世纪90年代——2005年(“十一五”计划前)

湘江总体水质在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呈恶化趋势 ,致使污染加剧的主要因子是总大肠菌群、磷、石油类和汞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 ,近年来生活废水污染日益突出 ,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明显 ;在干流不同河段中 ,株洲、湘潭和长沙河段污染最为严重,这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表现。除此以外,经过网上资料得知:近年来,每年排入湘江的污水多达30多亿吨,部分支流和河段由于铅、砷超标造成了水生生物绝迹的现象。调查中得知,在湘江一桥到二桥河西段,咸嘉湖附近有个龙王港排污口,当地居民反映,每当此处排污时,都恶臭难忍。

2、2006年至今

根据网上资料所得知,“十一五”以来,湘江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干流镉、砷的浓度分别比2007年下降19%、45.2%。同时,湖南省加大了饮用水保护工作力度。2011年,湘江40个省控水质监控断面中,I-III

类水质断面占87.5%,比2007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湖南省进一步加大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全力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2009年以来,共关停涉重金属企业662家,开工治理项目135个。2011年,湘江流域镉、砷的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削减24.28%和11.25%;全省COD、氨氮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下降2.7%、2.68%。湘江流域已实现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79.7万吨/天,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5781吨/天。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了365个重点示范村“生产生态化、废物资源化、生活净化、庭院美化”的目标。

虽然近年来湘江得到了大力改进,可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我们在湘江一桥和二桥间进行调研时,仍发现有很多地方污染严重,许多的排污口直接就把废水排放入江。因此,我们觉得,对于湘江的整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容懈怠。

四、与湘江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1.我国2000年5月颁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治技术政策》, 它是为了防止污染, 保护环境, 根据一定时期经济技术水平和不同行业污染特征制定的指导性政策, 包含一定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原则, 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对城市水环境管理, 水环境治理及标准的制定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2.2002年为了加强湘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流域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湖南省制定出台了《湘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该方案把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落实到了各市级政府,由市长担任第一负责人,并把城市生活用水、垃圾处理率等环保指标纳入政府领导政绩考核内容。

3.2003年公布了《湖南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该方案按从上游到下游、从干流到支流的顺序共划分了310个水源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186个,二级保护区124个。

4.2004年专门召开了湘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并下发了《湖南省人民政

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湘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04]19号)

提出加强对清水塘、竹埠港等重点地区的污染防治,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控制城镇生活污染,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好枯水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5.2005-2007年,湖南省实施了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株洲冶炼厂锌烟气除汞、湘潭钢铁公司干熄焦、湘潭皮革工业园、衡阳水口山六厂含铍废水处理等50多项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项目,对重金属的削减发挥了重要作用。

6.200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湘江污染综合治理列入“两型社会”

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7.2008年6月,在湖南省政府召开的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时任湖南省长、现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首次提出“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正式启动为期3年的“碧水湘江千里行动”。这项改善湘江水环境的专项污染整治行动是在湖南省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污染整治行动,治理范围涵盖湖南省境内湘江全流域,它标志着湘江水污染整治进入多部门配合、沿江8市同防同治的新时期。

8.2009年,《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实施方案》列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9.2010年颁布了《湖南省湘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10.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七大重点治理区域,争取到“十二五”末湘江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和重金属排放量均比2008年减少一半的目标。2011年8月5日湘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启动,湘江设市8位市长向省政府郑重递交湘江重金属治理目标责任书。

11.2011年9月23日《湘江长沙段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启动

12.2012年长沙再启“三年环保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水、空气、噪声等领域污染减排工作,在未来三年,将力争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13.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2003一2020)

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应全部达到地面水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其中Ⅱ类水质标准超过25%,比“九五”期间明显提高;城市交界断面严格按功能要求达标,基本恢复各水域使用功能,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工、农、渔业、生态景观、娱乐用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2010年实现湘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范围内Ⅱ类水质标准水域比例达到70%以上,2020年达到85%以上。

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均不得靠近江边堆放、处置,全面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变废为宝。同时,考虑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开发建设特点以及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在长、株、潭三市之间合适的位置,建设一个规模适当的长株潭区域医疗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用以满足湘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范围内医疗固体废弃物、危险物品无害化处置的需要。

五、湘江边排污口状况

此部分主要由图片和解说来进行说明

(1)实地勘察排污口情况

一二桥西侧的其一排污口,可以看到排污口的水是发黑的,而且混有很多垃圾在其中。

这张图片是上一排污口不远处的沙滩边的实拍

另外,我们还另外勘察了另外两个排污口

这个是龙王港排污口,河水散发的臭味让人难以忍受

这次调查我们总共勘察了三个排污口,总体来说三个排污口都散发着难闻的臭味,较小的两个排污口垃圾成堆,龙王港排污口根据当地渔民所说,到晚上排污时会特别的臭。

(2)长沙段水质标准

湘江长沙段水质污染严重,汞,挥发酚,氨氮等多项指标超过地表水

国家水三类水质标准。

(3)湖南省2007-2013年治理湘江相关情况分析表

这是湖南省在2007年-2013年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状况,废水总排放量大约稳定在300,000万吨,相对来说化学需氧量(即COD)与铅排放量在2007年-2013年逐年降低,汞排放量则在230千克上下浮动。

下面这张图则是湖南省在2007年-2013年地方财政在环境保护上的支出情况

湖南省工业污染投资治理完成情况(水污染)

(以上资料来自:国家统计局)(4)结论

湘江最基本的污染特征是以有机物为主的重金属和微生物复合污染。主要污染类为石油类、氨氮,总磷,粪大肠杆菌,汞,砷,镉等。其中,氨氮,总磷污染物范围广,污染程度较深,城镇段粪大肠杆菌尤为突出,重金属污染也不容忽视。

六、湘江总体水污染原因分析

1.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

现状: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给工业污染总量的削减和有效控制带来了困难。另外,郴州的砷对地下水的污染,湘江底泥中的汞的污染,湖南铁合金厂、长沙铬盐厂的铬渣污染,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2.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

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2003年湘江流域8市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就达8亿吨,而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湘江流域已建成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只有3座,处理能力远远不够。专家表示,近几年来,湘江有机污染负荷逐年增高,氨氮、粪大肠菌群、总磷等浓度上升,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是主要原因。

3.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初步统计,从04年开始,湘江流域每年使用农药4万吨左右,化肥220万吨左右。每年经雨水冲洗带入径流,辗转汇入湘江的农药、化肥量分别为700吨和2.2万吨左右。畜禽养殖污染比重也不断上升。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湘江有机污染负荷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

4.取缔流动加油船舶

现状:湘江水面上有的船舶长期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作业,有的水上餐饮娱乐设施甚至就建在自来水厂取水口附近,违规乱排的污水、垃圾、废油等直接进入湘江,对水质的影响比较大。

同时,移动加油船和一个加油趸船为水上船舶提供加油服务,由于设备简陋,又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加油船在加油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给湘江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资料摘选自:新浪新闻)

七、一桥到二桥段主要污染原因分析

1、生活污水直排

2、游客随意向水中扔垃圾

3、岸边残余垃圾被吹入水体

八、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所有有水污染的项目由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依法关闭和淘汰能耗物耗高、污染重、效益差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筹措配套资金,并运用市场机制,制定激励政策,吸引社会投资,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步伐。同时,湘江流域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放射性废物处置中心也要加快项目进度。

3.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控制使用农药化肥、含磷洗涤剂。作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处置,加强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减少“三废”排放。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凡是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畜禽养殖企业,要实行限期达标,不能达标的坚决关闭,同时开展养殖业废水、废渣的标准化治理。

4.开展水上污染源综合治理,环保局要与航运、交通等有关部门联合采取措施,依法取缔湘江上的流动加油船舶及加油驳船,建设固定船舶加油站。

(部分资料来自:新浪新闻)

九、调研心得

这次的调研,一开始是抱着一种去“郊游”的心态进行的,但是当我们一路看到我们所在的这座城,每天都看得见的这条河其实一直在忍受着无情的摧残,

我们觉得似乎我们一开始想的太过于简单。如今的湘江,如同年迈的老人,失去了奔腾万里的气势,变得千疮百孔。

在我们和当地居民交流过程中,他们说:“早年每次都能收获差不多十条鱼,现在能有一半都偷笑了,而且鱼的质量也越来越差,鱼也越来越小。”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些是什么心情,或许你觉得不是你在钓鱼,与你无关。可是,你总会吃鱼,你餐桌上的河鲜说不定就来自这水里,那你是否还坚持己见?

一路上,我们也看到了河流两岸的蔬菜。这让我也想起2009年深圳退返湖南镉大米事件,谁也保不准现在还有没有。而且,沿途的调查中,排污口周围的河滩基本都散发着恶臭,水要不是浑浊不堪,要不在阳光下黑得发亮。

因为这次课程调查的契机,我们对湘江水质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经过实地勘察,自身体验颇深。

湘江,是长沙人们生活的原地,保护它还需要什么理由吗?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我们,为了下一代的子孙更好地生活,我们也必须关注更多,爱护更多。

十、实地勘察照片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半年水质调查报告(2010年3-5月) 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湖南境内)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0%。长沙及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等省辖市均坐落在湘江沿岸。近几十年来工农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水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湘江水质越来越差,已经直接危及了湘江流域七市一地的百姓生命健康。最新的城市水源检测结果表明,长沙、湘潭和衡阳水源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已跻身为全国水源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因此,研究湘江水质的变化及防治对策对今后湘江流域甚至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湘江近年来的水质情况,探寻造成湘江水质问题的原因,总结湘江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服务于“两型社会”的建设,2010年3月至5月,我们小组采用访问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近期湘江的水质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组首先到湖南省环保厅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并取得相关的监测数据。随后又去了长沙市水利局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并取得相关的监测数据。 正文 一、湘江水质污染的回顾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省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其中湘江总流域面积9.46万km2,湖南境内8.54万km2,湘江占湖南省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6.5%。湘江水质优良,古人称“湘江秀木茂盛,江澄如练”。20世纪初,毛主席《沁园春·咏长沙》诗中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至20世纪70年代湘江水质仍为Ⅱ~Ⅲ类,有绿色湘江之称。湘江水资源丰富,促进了湘江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早有始祖炎帝农耕足迹,自秦代凿灵渠以后,湘江为中国南北通道。解放以后,湘江流域工农业生产有更大发展,是湖南经济的摇篮,湘民的母亲河。湘江水质在8O年代基本能保持在二、三类水质,除洪水期外,河水基本清澈。但80年代末期,湘江的酚、氰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汞的污染使长株潭流域出现了超标现象,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

水质污染调查报告

水质污染调查报告 篇一: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 关于陕西省三原县清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151130108 席艺 一、前言 (一)背景 全球水污染状况: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 海,污染了万亿m3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中国目前水污染状况:目前我国农村约有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 标,城市中污水的集中排放,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全国26个省、区的180个县市,有%的人在喝着不安全的水。 陕西省三原县水污染状况:清河又名清峪河、清冶河,其上游是冶峪河,发 源于耀县之西北境,经泾阳、三原两县,东走临潼,注入渭河,全长147.4公里,集水面积1550平方公里,年均

径流量亿立方米,在泾阳、三原两县内仅次于泾河,属第二大河。原来的清河以清称著,即使三原县城区这段也是水清如碧,鱼鸟成群,两岸绿树成荫,每到夏季傍晚,凉风习习,蛙声一片,在此纳凉游玩的人群络绎不绝。在历史上清河一直是三原县县城乃至周边居住群众的生活水源地,为三原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如今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清河上游被截流,河道常流量锐减,沿岸的污染物排放量加大,清河三原城区段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污水横流,植被枯萎,岸坡坍塌,清河已成为一条“污水河”,河水几近枯竭,除龙桥至西郊水库和临履桥至县砖瓦厂两段的河床中还有几条形如溪流的河水外,龙桥至临履桥一段的河床几乎成为沼泽地,表面呈乌黑色,下面全是淤泥,期间林林纵纵丛生着水草,没草的地方是水潭,水面也是乌黑色。这条被污染的清河不仅有碍瞻观,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本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目的 弄清清河污染的情况,设计清河治理的方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为改善 家乡面貌,优化人民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点贡献,同时也锻炼锻炼自己科技实践的能力。 二、调研详情 (一)调查地点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桥——2桥河西段)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4)班 姓名: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 陈强、季磊、刘芳宏、刘颖 辅导老师:万大娟

目录 一、调查流程 (3) 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 (4) 三、湘江水质基本情况 (4) 1、20世纪90年代——2005年(“十一五”计划前 (4) 2、2006年至今 (5) 四、与湘江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6) 五、湘江边排污口状况 (9) (1)湖南省2007-2013年治理湘江相关情况分析表 (12) (2)实地勘察排污口情况 (9) 六、湘江水污染原因分析 (15) 1. 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 (15) 2. 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 (15) 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5) 4. 取缔流动加油船舶 (16) 七、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6) 八、调研心得 (17) 九、实地勘察照片 (18)

关于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桥——2桥河西段)(2013级城规班第二小组陈强、季磊、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刘芳宏、刘颖) 【摘要】:湘江总体水质在2 0世纪90年代开始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湘江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不断加剧,镉米的大量出现等都反应了这点。近年来,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得到强力推进。本报告就长沙岳麓区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河西段湘江水质问题及排污口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字】湘江水质、整治污染、法律法规 一、调查流程 调查时间:2015年4月24日 调查对象:湘江水质及沿江排污口 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实地走访、向居民咨询调查

湘潭市黑臭水体调查报告

湘潭市黑臭水体调查工作报告 湘潭环境保护协会 二O一八年二月

目录 第1章基本情况 (3) 第2章现场踏勘 (3) 2.1 阶段工作介绍 (3) 2.2 黑臭水体现状 (4) 第3章结果分析 (8) 第4章治理工作建议 (9) 附件:黑臭水体水样检测数据 (10)

第1章基本情况 1.1 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更好的做好湘潭市黑臭水体的调查、资料归档,系统分析黑臭水体水质水量特征及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条件与控制目标,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明显的技术方法,形成黑臭水体整治方案,为今后湘潭市的黑臭水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湘潭环境保护协会开展了对湘江、涟水、涓水湘潭段两岸3公里范围内的疑似黑臭水体进行调查,确定黑臭水体的位置、长度或(面积)以及黑臭级别等一系列基本情况,摸清家底,为进一步制定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计划以及政府下一步全面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资料。 第2章现场踏勘 2.1阶段工作介绍 当前湘潭市黑臭水体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湘江、涓水、涟水干流周边;根据沿河两岸三公里范围内水体情况,对超标的污染因子进行溯源定点工作。调查小组由湘潭环保协会工作人员及河长助手志愿者组成,采用沿江拜访当地行政主管单位交流情况与周边居民了解情况并进实地踏勘采样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湘江、涓水、涟水两岸黑臭水体的现场查找、地图定位、实地采样工作,并对发现的黑臭水体进行取样工作,所有水质样品均以湘潭环保协会的名义委托景翌环保完成分析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干流两岸共计取样51个,均已完成电子地图的定位、标注工作,并完成全部51个水样的分析检测(结果详见附件1:湘潭市黑臭水体水样检测数据汇总表)。 沿岸居民见证了周边水体的清浊转变,曾经的河水是真正哺育了人们的母亲

水质污染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临泽县河流水质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利用水质取样的有利时机对沿河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水质污染现象严重,主要是垃圾的污染,这是我们所看见的大量不堪入目的东西,估计也是很多地方的共同现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6份(其中1标区黑河段45份,2标区大沙河段35份,3标区小东沟河段26份),收回101份(其中1标区黑河段42份,2标区大沙河段33份,3标区小东沟河段26份)从收集到的问卷分析可以看到: 有70%以上的人认为家乡的河流水质与过去相比变坏,且污染情况严重,还有近15%的人没注意过水质情况的变化或认为污染不严重。而2标区大沙河段的33份问卷中有21份,占64%的人认为河流水质与过去相比变好。这说明我们开展的这次实践活动调查的问题是群众特别关心的社会

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也说明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明显。 有30%以上的人(主要是2标区大沙河段)认为在保护水资源方面政府采取的措施效果较好,个人也尽了一些努力,还有65%左右的人(主要是黑河段和小东沟河段)认为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到位效果不好,且个人也没有尽力去做。说明当前的节水环保工作还没用很好的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也做的不够。还有待于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认真去学习和宣传。同时说明我县在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在城区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到位,效果较好;而在农村的宣传工作成效不太明显。综合来看政府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宽自己的见闻。 有70%左右的人认为平常所饮用的水是安全的或比较安全的,有30%的人认为平常所饮用的水不安全或安全与否不知道。说明现在我们的饮用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对现在的水质污染感到恐慌。 有95%左右的人觉得河流水质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影响很大,有85%左右的人对污染水源的行为不会制止。说明大多数人认识到水质污染的危害性,但保护意识淡薄。还需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保护身边的水源。也还要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素质,真正树立环保意识。 70%以上的人认为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40%左右的人认为污染来源的于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农田排水。说明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受到了污染,特别是水质污染严重。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每一位公民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河流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责任,把保护水资源放在首位,临泽定会永远是一片秀美的天地! 同时,本次活动是我们学生发起的,当然我们不会忘记未来的主人对我们身边水质状况的漠视,也设计了问卷调查(见附件6)

湘江水污染治理

1.关于湘江水污染 湘江跨越了湖南8 个地级市,流域集中了湖南省60%的人口、70%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南省最密集的人口聚居区和最重要的经济带。由于历史原因,湘江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20 世纪70 年代,湘江已列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此后30 多年,湘江一直陷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博弈中,徘徊在“制污”和“治污”的漩涡里。 湘江的污染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学者的相关研究:陈咏淑等认为湘江总体水质在上世纪90 年代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李颂等通过对株洲段的水质检测及污染源调查,认为湘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王秋衡等认为流域污染源主要为有色金属及化工企业所排含大量重金属元素,并建议改进现有生产工艺使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工业污水 工业污水大多是城镇各类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长江中下游领域水污染规划年)》中数据显示,采、镉、总铬、铅、神等重金属元素占长江中下游排放比重过半,分别是55%、81.1%、46.8%、77.6%、70.6%。湘江沿岸的重金属排放情况也很糟糕,严重超标导致湘江流域各类生物数量急剧减少,农田无法耕种。 生活污水 近年来,湘江流域有机污染不断提高,根源来城镇生活污水、城镇生活垃圾的无节制排放。尽管湘江途径的几大地级市都己建有污水处理工厂,但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进湘江,这不仅加重了水质污染,更是导致饮水水源段各类有机污染物如氮、磷等超标。根据湖南省环境监测站公布的环境监测质量月报,湘江流域个监测断面年月功能达标情况见表可见湘江流域的水污染仍然很严重。 农业污水 湘江流域的农业污水则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量化肥及农药。每年施用农药4万t左右,化肥220万t左右,每年经雨水冲洗带入径流,辗转汇入湘江的农药、化肥量分别为700t 和2.2万t左右。由于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沿岸动物排泄物的直接排放加重了湘江的污染。尽管湖南省政府对湘江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有了较高的认识和警觉,并积极着手治理,但治污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桂林水质调查

桂林水质调查 法学院学号2008300080157 马川锍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有着江河发源地的水资源优势,在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育和流淌着分属长江、珠江流域的湘江、资江和漓江等著名的河流。全市484万人口,年拥有水资源量达391亿立方米,是国内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漓江,发源于越城岭的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临桂、阳朔、恭城、荔浦、平乐等县和桂林城区,注入桂江、全长228公里,流域面积达12159公里,属山区雨源性河流。作为桂林的母亲河,它养育了桂林人民,滋润着桂林秀丽的生态环境,是桂林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让漓江水资源进入水市场,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已成桂林人民的当务之急。 从总体上看,水资源的自然蕴藏和命脉性,确定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水资源的流域分布范围不够明确,往往超越行政归划的界限,需要协调行政区域或上、中、下游之间关系,明确水使用权主体;水资源既难以在市场大量交换,又属于世界性稀缺资源,具有极高的商品性。正是这些普遍性特征,给水资源的管理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漓江的水资源,在普遍的特征之外,还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首先,作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漓江流淌在桂林市统一的辖区内。69亿立方米的年总水量,不仅是丰富的蕴藏,而且为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使用,明确水权使用主体提供了条件;其次,漓江流域大面积的三大雨源林区的生物群落,不仅孕育和保护着漓江的生存发展,而且涵养了水源,优化了水质,有效地提高了漓江流域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第三,漓江流域水资源源于山区,山区河流河床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难以实施源头蓄水;进入岩溶峰林的漓江,因地下溶洞和裂隙发育,使地表水变为地下水。全流域工程性贮水能力不足10亿立方米,近5/6的水资源没有有效利用,甚至造成灾害;加之漓江水量依赖降水,雨量的季节性分布造成漓江径流的季节性多寡悬殊。这些“个性”充分显示出漓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通过工程措施、生态保护,解决漓江源头蓄水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转换为产品和商品的过程简单,一部分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而早已部分明确的水权,意味着水权市场的实际存在。商品和市场的客观存在,说明了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和配置水资源已具有紧迫性,需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解决好水资源配置的思路,体制和模式,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但是,对漓江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问题,仍远远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一方面,桂林现行的取水许可制度没有明确的水权界定,造成了水电、水文、水务、交通、环保、农业、旅游、林业多部门的分散性管理体制,权力分享、责权交叉,上下游和河段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割裂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化配置体系,甚至一度造成了人为的争谋“漓江精品游”的矛盾,制约了水资源有效、合理地配置;另一方面,淡薄的市场经济观念,长期弱化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意识,人们忽略了水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效益。只图取用水方便,不计取用水成本,缺乏主观上的节水意识,生活、工农业发展、航道、旅客、景观、环境与生态的用水,无节制地向水资源伸出长长的手臂,桂林市工农业用水定额高出发达国家几倍甚至几十倍,农业灌溉有效利用为30~40%,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5%,由于水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太小,生活用水的无标准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面对这些情况,强化市场观念,提高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重点是管好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湘江水体及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湘江水体及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与修复技术 罗玉梅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摘要:湘江是湖南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60%的人口和7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亦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是目前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的扩大、沿江两岸矿产资源的开发, 湘江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湘江综合治理不仅关系到湖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还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湘江水资源作基本介绍的基础上, 着重调查了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己形成的影响, 对重金属污染来源与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湘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对策与修复技术。 关键词: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修复技术 1 引言 湘江是湖南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在湖南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湘江自西向东北蜿蜒而下,流经广西兴安、全州两县,在叉江入湖南东安县下江圩,斜贯湖南省境,经永州、冷水滩、祁阳、祁东、常宁、衡南、衡阳、衡东、衡山、株洲、湘潭、长沙、望城等县市,从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56 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干流长670 公里,流域面积为85 383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40.3%,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 多条。它是洞庭四水中流域面积最大、产水最多的河流。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的主要经济带,该流域内人口数占全省人口的57.1%,GDP 占全省的72.4%,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4.3%,经济总量和工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之冠,亦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是目前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湘江干支流两岸大中型工矿企业达到1600多家。湘江上游的郴州主要是矿产原料供应地,而重化工业基本集中在株洲、衡阳和岳阳等中下游区域。沿江分布的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工业废水和废渣等大量排入湘江。根据湖南省环保局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湘江水质自上世纪94年代以来恶化日趋严重,主要污染来源是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其中工业排放的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十五”规划以来湖南的汞、福、铬、铅

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区的调查报告

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区的调查报告 摘要:面对治污资金紧缺的问题,株洲市治污项目融资组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了投入力度。目前,项目融资组筛选污染整治项目共86个,争取了国家发改委国债资金1.24亿元。另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一年来该区有治理任务的单位,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落实治理资金9.93亿元。其中,国家和省专项资金1.59亿元,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8.34亿元。 株洲是个有名的工业城市,位于株洲市石峰区的清水塘工业区,是全国有名的工业污染区。曾听有人这样作词形容:“清水塘,水不清,天不蓝,晴天雨天雾朦朦,黄龙黑龙舞长空。”是很贴切的形容,去过那的人都知道,不仅灰尘很大,还有呛人的毒气。那里不仅是工业区,也有住宿区,大量污染严重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也破坏了当地的环境。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损害了株洲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对株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一直以来,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污染的状况及其治理情况,我们也去到了清水塘工业区的一些工厂,排污处和污水处理厂。 清水塘工业区包括了各种以工业为主的企业,主要有株洲冶炼厂,化工厂,水泥厂,氮肥厂,塑料厂等。清水塘工业区

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重工业区,是株洲市城区重要的工业组成部分。在50多年的建设后,形成了以有色冶金、化工、建材为主导的重工业区产业群。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工业“三废”留在清水塘。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而清水塘工业区是典型的“三废俱全”,且“三废俱兴”的地区。清水塘地区产生的巨大污染让株洲尝尽苦头。株洲市市长颜石生曾说过:“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可以用“3、4、5、6、7、8、9”来概括。2003 年该区域实现工业总产值79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区域空气污染负荷占全市城区的40%;消耗工业燃煤200万吨,占全市工业燃煤量的50%;排放工业废水5000多万吨,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0%;排放工业废气280亿立方米,占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70%多;排放二氧化硫7万多吨,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0%;排放汞、砷、镉、铅等有毒重金属34吨,占全市有毒重金属排放量的90%以上。”可以看出,该区消耗工业燃煤占全市一半,而废水、废气、有毒气体、有毒重金属排放占全市很大部分,还可以看出该区域实现了较多的工业总产值。人们普遍认为,清水塘地区的严重污染,是工业结构及历史原因造成的。清水塘是我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一五”或“二五”计划期间建成的。其中有我国主要的铅、锌生产出口基地株洲冶炼集团,被誉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基本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验报告——湘江水质调查 一·调查背景 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确实,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令人人们不得不心生感叹。然而,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与进步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事物是矛盾的,马克思又一次说对了。 本小组课题研究的命题是“湘江水质调查”,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前往湘江边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喻之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在水质污染,工业废物大量排放的今天她也没有幸免,臭气熏天代替了以前的鸥翔鱼游。时隔至今,若毛主席复生,恐怕也无兴致高歌“湘江北去”,真是令人心痛。 二·调查目的 1.收集湘江的相关资料,并且组员实地地考察猴子石大桥到橘子洲大桥的河东段的相关情况。了解湘江现今的水质情况,尤其是湘江的污染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理及其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2.旨在提高我们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组合之间的能力,并且树立了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同时明白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3.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提出一些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三·小组成员 成员:陈佳伟,杨斌,刘嘉佑,史量,岳玮,李昆。 实地考察:杨斌,刘嘉佑。 报告撰写:陈佳伟,史量。 PPT制作:陈佳伟,岳玮,李昆。 上台演讲:杨斌。 三·调查情况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2日下午3点到下午6点 调查地点: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 天气状况:烈日炎炎,气温28度左右

湘江水文概况

一、湘江自然地理概况 湘江又称湘水,就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就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的兴安县、全州市及湖南的永州市、冷水滩、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湘阴等县市。其中长沙段经湘潭昭山后,进入长沙县境暮云镇,沿长沙县西南边缘至东窑港流入市郊,再由南而北横贯市区,经三汊矶转向西北至乔口出望城区,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南两支汇入洞庭湖,就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 二、湘江河道特征 湘江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其中,长沙市境内81km),流域面积94660km2(湖南境内85383km2),多年平均流量664、49亿m3。河床宽1000-1500米,航道宽20-30米。枯水季节时水深1、2-1、6米,常年可通航。 湘江水系河网密布。因南面及东面山势较高,河网发育,支流较大。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与捞刀河等支流均来自东南面,使得湘江发育成为一个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 湘江长沙段沿河多为冲击平原,河道宽度约600-1000米,平均坡降0、045‰,具有平原河流特点。长沙段两岸台地均筑有堤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 三、湘江水情特性 湘江水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mm,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平均流量为2110m3/s,最大流量20600m3/s,最小流量100m3/s。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年内水位变幅较大,达9、5-13m。 湘江就是少沙河流,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164kg/m3。 四、湘江已有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情况 湘江长沙以上流域目前已经建有宋家洲、近尾洲、大源渡与株洲等大型枢纽水库。湘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蒸水流域,水土总体保持良好,也就是湘江成为少沙河流的主要原因。

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

“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 ------研究报告 研究小组:湖南省长沙市第八中学 C261邓龙生、黄子豪、张韬 指导教师:湖南省长沙市第八中学李珍慧 一、主题发现: 我校座落于湘江边上,每天,我们来校上学都要经过湘江岸边,当风迎面吹来总会带有丝丝臭味,让人感到十分恶心。当我们在沿江风光带玩耍时,水里漂浮的垃圾让我们心意全无。在电视中也常会看到湘江水中的鱼儿大批中毒或死亡。课间时,大家常常会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这个学期恰好有一个综合实践主题确定,于是,我们马上有了以“湘江水资源污染情况”为主题的想法。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了解湘江及世界目前的水质状况,了解治理及防治水质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确定主题: 1.确定小组:我和邓龙生素来是好朋友,刚好我们选择的主题又一致,自然成了一组,可又考虑到人手不足,所以又邀张韬到我们这一小组,我们这一小组成立了。 2.确定主题内容: 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以“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为研究主题。由于我们研究主题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我们决定把“湘江水污染情况”的研究范围缩小到“长沙段的湘江水污染情况和原因及政府对策”上。 三、研究目的: 1.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了解湘江及世界目前的水质状况,知道治理及防治水质污染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为了人们能够更了解湘江水污染的严重性,已预期研究结果了解湘江水污染的情况原因,提高市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及国家及湖南省的环保政策。 3.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提高自己的资料收集及运用能力、制作一份较规范的调查问卷、宣传海报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数据统计及分析能力、实际考察能力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等等。 4.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学会多样化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别人更好的沟通,从而促进我们的友谊,增强我们的合作能力,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四、预期研究时间:2005年3月——7月 五、预期研究成果: ①第一阶段(3月-4月初):收集关于湘江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治理及防治措施的资料。

关于 湘江湘潭段水质情况 的调查报告

关于 湘江湘潭段水质情况 的 调 查 报 告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 2007(14)班 熊书涵方兆融 2009.8

前言 湘江,英文为HsiangRiver,亦作Hsiang Chiang或Xiang Jiang。 中国湖南省的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本源自湖南省永州市海拔近2000米的九嶷山脚,在湖南省永州市市区与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的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由于秦代灵渠的修筑,两千年来一直被误认为源自广西自治区灵川县海拔仅1200米的海洋山。湘江向北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後归长江。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上游水急滩多,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湘江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喂养了潇湘大地的千万儿女。近年来,随着湖南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湘江的水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湘江的水质也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早几年还曝光了“湘江湘潭段水质镉等重金属超标30多倍”的新闻。弄得湘潭市人心惶惶,湘潭市民“谈水色变”。最后弄得湘潭市民不敢食用自来水,出现了湘潭各大超市饮用水供不应求的局面。

市民抢购饮用水 那么,湘江湘潭段的水质到底如何呢? 现在我们开始展开调查… 现场调查 首先,我们来到了湘潭市中环水务公司的一水厂取水口。通过取出的水我们发现,这段湘江水质还不错,基本达到了饮用标准,江面上也较为干净。 接着,我们到了湘潭电机厂与湘潭钢铁厂所在的那段湘江岸边。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江面较为浑浊。通过取出的水我们发现,用于检测的小鲫鱼在水箱中开始乱游,行为反常。我们推论这段湘江的水质不符合饮用标准。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样本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半年水质调查报告( 3-5月) 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湖南境内)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0%。长沙及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等省辖市均坐落在湘江沿岸。近几十年来工农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水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湘江水质越来越差,已经直接危及了湘江流域七市一地的百姓生命健康。最新的城市水源检测结果表明,长沙、湘潭和衡阳水源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已跻身为全国水源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因此,研究湘江水质的变化及防治对策对今后湘江流域甚至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湘江近年来的水质情况,探寻造成湘江水质问题的原因,总结湘江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服务于“两型社会”的建设,3月至5月,我们小组采用访问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近期湘江的水质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组首先到湖南省环保厅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并取得相关的监测数据。随后又去了长沙市水利局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并取得相关的监测数据。 正文 一、湘江水质污染的回顾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省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其中湘江总流域面积9.46万km2,湖南境内8.54万km2,湘江占湖南省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6.5%。湘江水质优良,古人称“湘江秀木茂盛,江澄如练”。20世纪初,毛主席《沁园春·咏长沙》诗中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至20世纪70年代湘江水质仍为Ⅱ~Ⅲ类,有绿色湘江之称。湘江水资源丰富,促进了湘江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早有始祖炎帝农耕足迹,自秦代凿灵渠以后,湘江为中国南北通道。解放以后,湘江流域工农业生产有更大发展,是湖南经济的摇篮,湘民的母亲河。湘江水质在8O年代基本能保持在二、三类水质,除洪水期外,河水基本清澈。但80年代末期,湘江的酚、氰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汞的污染使长株潭流域出现了超标现象,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的超标排放,90年代后,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措施加强湘江流域的酚、氰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整治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后,因有色金属的价格爆涨,一些个体企业开始了非法湿法冶炼,特别是从事铟的冶炼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含镉母液,这些原来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母液排入湘江后,造成了湘江水质的镉超标,并出现了的一、六镉污染事件。重金属污染事件均与工业高强度排污有关,经过有针对性的工艺改革与污染治理,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对于改进湘江水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调查报告湘江

调查报告湘江 篇一: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验报告——湘江水质调查 一·调查背景 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确实, 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令人人们不得不心生感叹。然而,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与 进步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事物是矛盾的,马克思又一次说对了。 本小组课题研究的命题是“湘江水质调查”,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着实事 求是的态度,前往湘江边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喻 之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 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 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在水质污染,工业废物大量

排放的今 天她也没有幸免,臭气熏天代替了以前的鸥翔鱼游。时隔至今,若毛主席复生, 恐怕也无兴致高歌“湘江北去”,真是令人心痛。 二·调查目的 1.收集湘江的相关资料,并且组员实地地考察猴子石大桥到橘子洲大桥的河 东段的相关情况。了解湘江现今的水质情况,尤其是湘江的污染情况,引 起人们的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理及其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旨在提高我们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组合之间的能力,并且树立了自己看 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同时明白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提出一些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建 议和解决办法。2.3. 三·小组成员 成员:陈佳伟,杨斌,刘嘉佑,史量,岳玮,李昆。实地考察:杨斌,刘嘉佑。 报告撰写:陈佳伟,史量。 PPT制作:陈佳伟,岳玮,李昆。 上台演讲:杨斌。

改善湘江水质、保障饮水安全调查问卷 (2)

改善湘江水质、保障饮水安全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改善湘江水质、保障饮水安全”的调查,目的是想了解居民对治理湘江、改善湘江水质重要性的认识,及其对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价值有多大。请您从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帮助我们完成这项工作。本问卷中没有对或错,是为了学术研究,以及给政府一定的参考。请您放心作答,我们将对您的问卷严格保密。 下面就想请您对我们的问卷作出回答,对于您的支持与合作,我们感到万分感激。 被调查人姓名:;性别: 调查人姓名: 调查日期: 调查时间:点分到点分 调查地点: 问卷编号: 注意:1 最好询问家庭的户主 2 最好不要询问不足18岁的未成年人

A部分:我们想了解一下您的情况。 1、户主年龄:。 3、婚姻状况:(1)已婚(2)单身 4、家庭人数:。 5、家庭经济来源:。 6、接受教育的程度:。 7、您的职业: 。 (1)政府行政管理人员(2)高校教师 (3)学生(4)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5)企事业单位职工(6)农民 (7)下岗/待业(8)离退休 (9)其他 8、家里每年的总收入(包括奖金工资收入、财产收入及其他):。 。 (1)自已拥有的(2)租的 10、房子的面积:平方米; 11、居住的地:。 12、在当地居住的时间:。

B部分: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对湘江污染和治理现状的看法。 1、您知道湘江是我们湖南的“母亲河”吗?() A、知道 B、不知道 2、您经常到湘江边去游玩吗?() A、经常 B、偶尔 C、从来没有 3、您认为湘江流域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 ( )。 A、严重 B、不太严重 C、没有问题 D、不知道 (客观介绍湘江的污染情况,湘江总体水质在20世纪90年代呈恶化趋势,致使污染加剧的主要因子是总大肠菌群、总磷、石油类和总汞;主要污染源为工业重金属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近年来生活废水污染日益突出,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明显;在干流不同河段中,株洲、湘潭和长沙河段污染最为严重!) 4、您认为湘江流域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以下哪些?(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植被破坏 D、固体废弃物污染 E、重金属污染 F、其他 您认为最严重的是() 5、您认为湘江流域的环境污染现象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 )。 A、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B、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C、人们的守法意识差 D、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而忽视环保 E、人口膨胀 F、消费速度增长 G、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H、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 6、您认为湘江流域的污染是否需要治理()。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回答B,调查终止) 7、现在政府投资100多个亿来治理湘江流域的污染,您对这个计划的态度是

湖南省郴州市水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省郴州市水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省郴州市水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地方性) 湖南省郴州市的水资源总量: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207.06亿立方米,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9.9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0.74%。 一.地表水资源量:郴州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503.7毫米,比全省平均值多71.3毫米,为全国多年平均值的2.28倍,为世界大陆多年降水量的1.35倍。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291.62 亿立方米,产生径流总量160.6亿立方米,加上外来客水 19.32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179.92亿立方米,其中湘江水 系138.06亿立方米,珠江水系33.81亿立方米,赣江水系 (鄱阳湖水系)8.05亿立方米。 二.地下水资源量:全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56.177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7.14亿立方米。其中地热水出露天然泉点38处,年自流量0.23亿立方米。 三.人均水资源量:统计,全市人均水资源量3734立方米,比全省人均值2999立方米多735立方米,比全国人均值2167立方米多1567立方米。 四.水利工程可供水量:水利工程总供水量81.8638亿立方米。 其中水库可供水量69.2428亿立方米(大型水库可供水量

54.9303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可供水量9.7459亿立方米;小 一型水库可供水量2.9481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可供水量 1.6185亿立方米)。山塘可供水量 2.431亿立方米。引水工 程可供水量7.40亿立方米。提水工程可供水量2.79亿立方 米. 另外,郴州市辖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资兴市、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十一个县(市、区)。底统计,登记注册水库921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9座、小一型水库135座、小二型水库754座。水库总库容107.9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8.67亿立方米。山塘89471处,总蓄水量2.43亿立方米。大型水库总库容97.0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9.95亿立方米。中型水库总库容6.1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01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9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31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7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40亿立方米。 1、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第九届湘江调查报告

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 目录 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 (2) 1.调查方法 (4) 1.1调查方式 (4) 1.2调查对象的构成 (5) 2.调查数据分析 (5) 2.1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情况分析 (5) 2.2人们对湘江环境满意度分析 (6) 2.3江边娱乐设施对湘江环境的影响分析 (11) 2.4人们对政府部门治理湘江(湘江重金属治理)所采 取措施看法的分析 (11) 2.6人们对治理湘江的意见和建议 (12) 参考文献: (12) 附一:调查对比 (12) 附二: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 (18)

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 摘要:湘江(长沙段)是长沙最重要的河流,也是游人较为集中的休闲娱乐场所。湘江(长沙段)的环境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长沙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通过对长沙市境内的湘江环境状况的调查及对《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长沙市市民眼中的湘江环境状况,长沙市民对湘江环境现状的认识、了解程度,并与2005~2012年数据进行对比,了解湘江环境状况在一年中发生的变化,进而分析湘江的环境问题,从中探讨治理湘江环境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湘江环境保护调查意识 河流概况 湘江流经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的湘桂走廊,正源(俗称东源)海洋河,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南源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一说湖南省永州市海拔近2000米的九嶷山湘江脚),由于在兴安县高尚乡西河村分为东源和南源,从流势看南源清楚,从河长看,东源较长。海洋河往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一说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湘江,流经兴安和全州,在全州县庙头镇叉江村流入湖南,于湘阴注入洞庭湖。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一说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

长沙水资源利用调查

长沙水资源利用现状与保护的调查研究 长沙自古“碧湘玉泉,满之不溢,舀之不竭”。湘江流经长沙市境约25公里,浏阳河弯过九十九道弯到湘江。还有发源于浏阳的捞刀河,发源于宁乡的靳江、沩江等大小支流,形成河网密布、湖泊珠联的水乡美景,为长沙这片古老的土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因长沙城区筑于地势低平的河谷平原上,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循环畅通、类型简单、水质良好的地下水,而且潜水面高,容易凿池打井。如自古为星沙第一泉的白沙井、开福寺十六景之一的鸳鸯井都是大自然丰厚的馈赠。然而,在近年来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沙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如长沙正逐渐成为缺水型城市;由于湘江沿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直接向湘江排污,使得湘江长沙段污染严重,水质堪忧;城市基建使得地下水被破坏,古井频频遭毁;以及浪费水资源现象加剧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长沙的城市市容,给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为此,我们对长沙市水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初略调查: 一、长沙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长沙沙水水无沙”。水不仅是长沙的资源,更是长沙的根源。它是城市建立的根基,更是长沙市民的母亲。长沙位于湘江与浏阳河交汇的河谷阶地。因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湘江和浏阳河将湘江以东的陆地冲刷成较宽阔、平坦的冲积阶地。长沙繁华的市区便在此基础上建成。长沙河网密布,湖泊珠联;地下水水质良好,潜水面高,极易打井。根据我们分析,长沙水资源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所有的文化都生存在某种环境中,长沙的历史、文化与水密不可分。许多诗人在湘江沿岸留下了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诗篇,《浏阳河》一歌更是唱红了大江南北。这些文化遗产让后人更能了解先人的精神气质。长沙的古井更是历史的见证,从1987年至今,长沙市的考古工作者在五一广场一带发掘了战国至明代各历史时期的水井近百口,长沙走马楼17万简牍的发现,并出土大量的陶质、瓷质盛水器,为长沙居民生活习俗提供了极好的历史见证。 2、消遣娱乐价值 湘江两岸风景如画,橘子洲头久负盛名。“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在大自然中获得那些惬意的、休闲的、具有创造性的愉悦,可以说是敏感的心灵对大自然的客观特征加以感受而结出的果实”,所以,长沙特有的水资源能够为市民提供“比工业建筑更真实的东西”。3、经济价值 我国现在很多工业,因为没有水而不能合理布局。湘江长沙段流量达2370秒/立方米,这种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是别的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湘江两岸的美景是极佳的旅游资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岳麓山及其下临的湘江、江中的橘洲与东西两厢的城市构成了长沙“山水洲城”的独特风貌,这一世界罕见的城市生态地理格局将成为世界性旅游名城的灵魂所在。“一洲两岸”已成为长沙的标志性景区和中外人士向往的旅游胜地。 二、长沙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沙虽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却以污染型缺水为主。长沙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地表水源氨、氮、大肠菌群等超标;地下水源硬度、硫酸盐超标。省环保局的抽样监测结果也显示湘江长沙段的水质仅为三类(三类属生活用水底线)。具体来说,长沙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湘江污染严重,水质遭到极大破坏: 湘江沿岸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据统计,每年经雨水冲洗带入

2020年最新保护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2020年最新保护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参 考范文【五篇】 调查报告范文(一)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如此重要,水滋养了人类,但同时又让人类面临着水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安全危机。对此,我对xx区的水资源与水污染概况做了调查: xx区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7.02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161.5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613亿立方米,保证率p=20%的丰水年可产径流量2.41亿立方米,保证率p=95%特枯年的可产地表径流量仅有0.2992亿立方米。xx区主要含水层:(1)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2)二迭系砂岩裂隙含水层;(3)碳酸盐奥灰裂隙岩溶水含水层;(4)火成岩风化裂隙及侵入围岩接触带裂隙水;(5)中寒武纪张夏组鲕状灰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 xx区主要供水水源地有3处,分别为城子~口头水源地、北下册水源地和磁村~岭子水源地。 城子~口头水源地地下水水温化学类型比较单一,系良好的饮用水水源地。xx 区已经于1997年开发了“南部供水”工程,主要供xx、xx、xx等沿途乡镇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该工程设计日供水量5.0万m3,实际日供水量2.5万m3。 xx乡北下册水源地含水层富水性较强,水质好,易于开采,经勘探评价该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3万m3/d。xx区于1991年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设计日供水3万m3,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为2.45万m3/d。 磁村~岭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地下岩溶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及储存条件,含水层厚度大等优点。目前该水源地已建成为xx区“西水东调”工程的水源地,设计日供水2.5万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