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一节健胃药和助消化药

一、健胃药

【定义】:凡能提高食欲,促进胃的分泌蠕动,加强消化机能的药物。

(一)苦味健胃药

刺激味觉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味觉分析器兴奋,提高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唾液和胃液分泌,获提食欲的效果。

1.龙胆

【来源与成分】本药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干燥根茎和根。有效成分为龙胆苦苷约2%,龙胆糖约4%,龙胆碱约0.15%。

【作用与适应证】本药味苦性寒,因其味苦,内服可作用于舌味觉感受器,促进唾液与胃液分泌增加,加强消化,提高食欲。常与其他健胃药配伍制成散剂、酊剂、舔剂等剂型,用于食欲不振及某些热性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等。

2.马钱子

【机理】:兴奋味觉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

(二)芳香性健胃药

【作用】轻度刺激消化道反射地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胃肠蠕动;轻度抑菌和制止发酵的作用

1.陈皮

又名橙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内含挥发油、川皮酮、橙皮苷、维生素B

和肌醇等。

1

【作用】内服发挥芳香健胃作用,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蠕动,呈现健胃驱风的功效。

【应用】用于消化不良、积食气胀等。

2.桂皮

又名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内含挥发性桂皮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作用】桂皮油对胃肠黏膜有和缓的刺激作用,能加强消化,排除积气,缓解痉挛性疼痛;还能使中枢和末稍血管扩张,可增强血液循环。

【应用】常用于消化不良,胃肠胀气,产后虚弱等。

【注意】:孕畜禁用,以免流产。

3.豆蔻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作用】健胃驱风。

【应用】用于消化不良、胃肠气胀、前胃弛缓。

4.姜

【作用】内服对口腔和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提高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蠕动,具有健胃、制酵、驱风等功效。

【注意】:孕畜禁用。

5.大蒜(Garlic)

【作用】由于内含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应用】用于食欲不振,积食气胀;禽及幼畜肠炎、下痢等。

(三)盐类健胃药

【作用】1.渗透压作用,刺激消化道粘膜。 2.补充离子,调节体内离子平衡。

1.食盐

【作用】健胃、刺激、防腐、补体液。

【应用】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洗涤伤口。

2.人工盐

【组成】由硫酸钠、硫酸钾、碳酸氢钠、氯化钠等组成。

【用法】内服,小剂量健胃,大剂量腹泻。

【应用】临床上多与其他健胃药合用。促进胃肠分泌和蠕动,中和胃酸,加强饲料消化。

【治疗】消化不良、胃肠弛缓。

二、助消化药

【作用】多为消化液的主要成分,补充消化液中某些成分的不足,发挥代替疗法,速恢复正常的消化活动。

【常用药物】稀盐酸、稀醋酸、乳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干酵母、山楂、麦芽、药曲

1.稀盐酸

【作用】促进胃蛋白酶消化、胃排空、蛋白质和脂肪进一步消化;增加钙、铁吸收;抑菌止酵;

【应用】治疗胃酸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胃内发酵、前胃弛缓、胃扩张、碱中毒等。

【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浓度不宜过高;禁与碱类、盐类健胃药、有机酸、洋地黄及其制剂配合使用。

2.稀醋酸

【作用】同稀盐酸。

3.乳酸

【作用】防腐、制酵,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注意】禁与氧化剂、氢碘酸、蛋白质溶液及重金属盐配伍。

4.胃蛋白酶

【作用】消化蛋白质,用于胃液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

【注意】禁止与碱性药物、鞣酸、重金属盐等配合使用;温度超过70°C时迅速失活,剧烈搅拌可破坏其活性,导致减效。

5.乳酶生

【作用】乳酸杆菌的干燥制剂作用:分解糖类,产生乳酸。当肠内酸度增高时,可抑制腐败性细菌的繁殖制止发酵,减少产气。

【应用】消化不良、肠膨气和幼畜腹泻等。

6.干酵母

【作用】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和生物氧化。

【应用】消化不良和维生素B缺乏的疾病。

7.胰酶

【成分】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作用】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应用:胰脏机能障碍引起的消化不良。

8.麦芽

【作用】参与淀粉分解,加强胃肠机能活动;

【应用】治疗消化不良。

9.山楂

【作用】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应用】治消化不良、积食。

10.药曲

【组成】本药系用青蒿、苍耳、辣蓼的汁液,配合杏仁泥、赤小豆末、面粉等经过发酵制成,做成小块。

【应用】治疗积食、消化不良、胃肠气胀、马骡大肠秘结或阻塞。

第二节抗酸药

一、碱性抗酸药

【作用】能降低胃内容物酸度的弱碱性无机物质。可直接中和胃酸,减轻对胃壁的直接刺激以及解除己形成溃疡面的腐蚀和刺激。对胃粘膜及溃疡面有保护和收敛作用。

【常用药物】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作用】胃酸由壁细胞分泌,并受神经递质(Ach)、内分泌(促胃液素)、旁分泌(组胺、生长抑素和前列腺素)等体内多种内源性因素的调节,它们作用于壁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增加cAMP及Ca2+浓度,最终影响壁细胞顶端分泌小管膜内的质子泵(H+-K+-ATP酶)而影响胃酸分泌。

【分类】

(1)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详见第九章)

(2)H+-K+-ATP酶抑制药(奥美拉唑)

(3)M-胆碱受体阻断药(溴丙胺太林、甲吡戊痉平)

1.奥美拉唑

又名洛赛克,为第一个问世的质子泵抑制剂。

【机制】本品为弱碱性亚砜类咪唑化合物,经肠吸收,能透过细胞膜,分布在胃壁细胞分泌小管部位。质子化的药物分子转化为亚磺酸和亚磺酰胺,这两种活性化合物均能与H+-K+·ATP酶位于细胞外表面的α亚单位中半胱氨酸残端的-SH相结合形成共价键,使酶不可逆的失去活性。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具有酶抑制作用,可延缓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双香豆素、安定、苯妥英钠、华法令、硝苯定)在体内的消除。

【应用】用于治疗消化性胃溃疡。

【注意】:不能用于怀孕及泌乳雌马,用药后的动物禁止食用。

2.溴丙胺太林

又名普鲁本辛。

【作用】本品为节后抗胆碱药,对胃肠道M受体选择性高,有类似阿托品样作用,治疗剂量对胃肠道平滑肌的抑制作用强而持久,也可减少唾液、胃液及汗液的分泌。此外,尚有神经节阻断作用。中毒量时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引起呼吸肌麻痹等。

【药物相互作用】:延缓呋喃妥因与地高辛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上述药物的吸收。

【应用】用于胃酸过多及缓解胃肠痉挛。

3.甲吡戊痉平

又名格隆溴铵、胃长宁。

【作用】本品为节后抗胆碱药,作用类似于阿托品,抑制胃液及唾液分泌较强。对胃肠道解痉作用较差。

【应用】用于胃酸过多、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止吐药与催吐药

一.止吐药

恶心、呕吐是动物许多疾病的常见伴发症状,长期剧烈呕吐可引起机体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呕吐是上消化道的一种复杂协调性活动过程,由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调控。止吐药为不同环节抑制呕吐反应的药物,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制止犬、猫、猪及灵长类等动物呕吐。

1.氯苯甲嗪

【作用】抑制前庭神经、迷走神经兴奋传导,同时中枢抑制也起一定作用。

【应用】用于犬、猫等动物呕吐症。

2.甲氧氯普胺

【作用】阻断多巴胺D2受体作用,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反射地抑制呕吐中枢所致。

【应用】用于胃肠胀满,恶心呕吐及用药引起的呕吐等。

3.舒必利

中枢性止吐药

【作用】止吐作用强大,效果好于甲氧氯普胺。

二.催吐药

催吐药(emetics)是一类能引起呕吐的药物。催吐作用可由兴奋中枢呕吐化学感受区引起,如阿朴吗啡;也可通过刺激食道、胃等消化道黏膜,反射地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如硫酸铜。阿朴吗非用于犬驱除胃内毒物,猫不用。

第四节瘤胃兴奋药

一、氨甲酰甲胆碱

【作用】直接作用于M胆碱受体,呈现M样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呈明显的收缩作用,而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

【应用】胃肠迟缓。

【注意】肠道完全阻塞、创伤性网胃炎及孕畜禁用。

二、浓氯化钠注射液

为10%氯化钠灭菌水溶液。

【机制】静脉注射后,血中高氯离子和高钠离子能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

【作用】使胃肠平滑肌兴奋,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多。

【应用】前胃弛缓、瘤胃积食、马属动物胃扩张和便秘疝等。

第五节制酵药与消沫药

一、制酵药

【概念】制酵药是指能抑制细菌或酶的活力,阻止胃肠内容物发酵,使其不能产生过量气体的药物。

1.鱼石脂

【作用】内服有防腐制酵、驱风并有缓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外用对皮肤和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和轻微抑菌作用,能消炎、消肿、促进肉芽生长。

【应用】内服用于胃肠道制酵,如瘤胃臌胀、前胃弛缓、胃肠臌气、急性胃扩张。外用于慢性皮炎、蜂窝织炎、腱炎、腱鞘炎、慢性睾丸炎、冻伤、溃疡及湿疹等。

二、消沫药

1.松节油

【应用】

(1)内服常用于瘤胃臌胀、泡沫性臌气、肠臌气、胃肠弛缓等。

(2)松节油蒸气吸入时,对呼吸道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

(3)外用于各种关节炎、肌肉风湿、肌腱炎、周围神经炎等。

2.二甲基硅油

【作用】降低瘤胃内气泡液膜的局部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作用迅速,易排气。

【应用】瘤胃膨胀疗效良好

第六节泻药和止泻药

一、泻药

【概念】泻药是一类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内容积,软化粪便,加速粪便排泄的药物。

【作用】治疗便秘,排出胃肠道内的毒物及腐败分解物;与驱虫药合用以驱除肠道寄生虫。

【分类】

1.容积性泻药:硫酸钠、硫酸镁(用于大肠便秘)

2.润滑性泻药:液状石蜡(用于小肠阻塞)

3.刺激性泻药:大黄、蓖麻油(使肠蠕动排便)

(一)容积性泻药

【机理】:不易被肠壁吸收的盐离子在肠腔内形成高渗溶液,吸收大量水份,软化粪便,肠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黏膜:另外盐离子和形成的渗透压对肠黏膜亦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肠管蠕动,引起排便。

【影响因素】

1、盐离子吸收越难,则下泻效果越强,反之则弱:

K +

>Na

+

>Ca

2+

>Mg

2+

Cl -

>Br

-

>NO3

-

>SO4

-

2、微高渗浓度:硫酸钠、硫酸镁(4%-6%,或6%-8%),浓度过高,影响胃的排空及引起肠炎。

3、体内的含水量:机体内水量多,则能提高下泻效果,因此,用药前应补液或饮水。

1.硫酸钠

又名芒硝

【机制】内服大剂量时,在肠内解离出的SO42-和Na+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腔内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内容积,且稀释肠内容物,软化粪便,并刺激肠壁增强其蠕动,从而产生泻下作用。

【应用】主要用于大肠便秘、排除肠内毒物或辅助驱虫药驱除虫体。

【注意】禁与钙盐配合应用。

2.硫酸镁

【作用及应用】基本同硫酸钠。

(二)润滑性泻药

【机理】润滑肠管、软化粪便,阻止水份吸收,引起排粪。

【常用药物】

1.液状石蜡:不宜长期反复应用,以免影响消化及阻碍脂溶性维生素和钙、磷吸收。

2.植物油:孕畜及肠炎病畜禁用,不用于排出脂溶性毒物。

(三)刺激性泻药

【机理】肠内代谢分解出有效成分,对肠黏膜感受器产生化学性刺激作用,促使肠管蠕动,下泻。

【应用】可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禁用孕畜。

1.大黄

又名川军,是蓼科植物大黄、掌叶大黄或唐古大黄的干燥根茎。

【有效成分】苦味质、鞣质及蒽醌苷类衍生物(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

【作用】

1.小剂量,苦味健胃

2.中等剂量,收敛作用(鞣质),止泻

3.大剂量,致泻作用(大黄素)。

【应用】中、小家畜健胃药;与盐类泻药配伍增强致泻效果。

2.蓖麻油

【机理】本身无刺激性,内服后受胰脂肪酶的作用,分解生成甘油和蓖麻油酸,后者在小肠内很快变成蓖麻油酸钠,刺激小肠黏膜,促进蠕动,引起下泻。未被皂化的蓖麻油起润滑作用,有助于下泻。

【适应症】幼畜及小动物的小肠便秘。

【注意事项】不宜排除毒物及做驱虫药后的驱虫;禁用于孕畜及肠炎病畜。

(四)泻药的合理选用

1.大肠便秘早、中期:首选盐类泻药(硫酸钠),并与大黄伍用。

2.小肠阻滞的早、中期:选用植物油、液体石蜡,忌用盐类泻药、蒽醌苷类泻药。

3.排除毒物:选用盐类泻药或与植物性泻药合用。忌用油类泻药。

4.便秘后期:已出现炎症或病变,只能选用油类泻药。

5.肠管蠕动微弱的不全阻塞:选用神经性泻药,如毛果芸香碱或新斯的明(详见第二章)。

二、止泻药

止泻药是一类能制止腹泻的药物。

【分类】根据药理作用特点分三类:

1、保护性止泻药,如鞣酸、鞣酸蛋白、碱式硝酸铋、碱式碳酸铋等;

2、吸附性止泻药,常用药用炭、高岭土;

3、抑制胃肠蠕动止泻药,如苯乙呱定、复方樟脑酊、颠茄酊等。

(一)保护性止泻药

机理:通过凝固蛋白形成保护层,使肠道免受有害因素刺激,减少分泌,起收敛保护黏膜作用。

1.鞣酸

【作用】

1.与胃黏膜蛋白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起保护作用;

2.鞣酸蛋白到小肠再分解释出鞣酸,起止泻作用。

3.与士的宁、洋地黄等生物碱和重金属铅、银、铜、锌等发生沉淀,可用于中毒的解救。

2.鞣酸蛋白:同鞣酸。

3.碱式硝酸铋与碱式碳酸铋

【机制与作用】

1.胃肠内解离出铋离子,与蛋白结合,收敛保护黏膜;覆于肠黏膜表面,且与肠内硫化氢结合,形成不溶性硫化铋,覆于黏膜表面,机械性保护作用。

2.炎性组织中,铋离子可与组织蛋白及细菌蛋白结合,收敛、抑菌。用于肠炎、腹泻及湿疹、烧伤的治疗。

(二)吸附性止泻药

【机理】通过表面吸附作用,可吸附水、气、细菌、病毒、毒素及毒物,减轻对肠黏膜的损伤。由于吸附是可逆的,故吸附毒物时,与盐类泻药合用加速毒物的排出。

【常用药物】药用炭、高岭土(白陶土)

(三)抑制胃肠蠕动止泻药

【机理】通过抑制肠道平滑肌蠕动而止泻。

盐酸地芬诺酯

又称苯乙哌啶、止泻宁,是哌替啶的衍生物。

【作用】本品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抑制肠黏膜感受器,减弱肠蠕动,同时增加肠道的节段性收缩,延迟内容物后移,以利于水分的吸收;大剂量镇痛。

【注意】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

(四)止泻药的合理选用

腹泻往往是原发病的临床症状之一,不能盲目止泻。

1.毒物引起的腹泻:不应急于止泻,先用盐类泻药促进毒物排出,再考虑用活性炭以吸附残余毒物,或用次硝酸铋等保护受损的胃肠黏膜。

2.细菌感染所致腹泻:用抗菌止泻药,必要时内服吸附性止泻药。有严重急性肠炎时,不止泻,静注庆大霉素等。

3.一般性水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先补液,再用止泻药。

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练习题)

1 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5-1、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 A. 三唑仑 B.唑吡坦 C. 西咪替丁 D. 盐酸丙咪嗪 E. 咪唑斯汀 5-2、下列药物中,不含带硫的四原子链的H 2-受体拮抗剂为 A. 尼扎替丁 B. 罗沙替丁 C. 甲咪硫脲 D. 乙溴替丁 E. 雷尼替丁 5-3、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A. 西咪替丁 B. 多潘立酮 C. 双环醇 D. 昂丹司琼 E. 联苯双酯 5-4、联苯双酯是从中药 的研究中得到的新药。 A. 五倍子 B. 五味子 C. 五加皮 D. 五灵酯 E. 五苓散 5-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A. 环系不同 B. 11位取代不同 C. 20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D. 七位取代基不同 E. 七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二、配伍选择题 [5-6-5-10] A. N N H S H N H N N C N B. N O H N O O O C. N S N S H N N O 2 N H D. N S O N H 2 N H 2 O N S N N H 2 H 2N E. 5-6、西咪替丁 5-7、雷尼替丁 5-8、法莫替丁 5-9、尼扎替丁 5-10、罗沙替丁 [5-11-5-15] A. 地芬尼多 B. 硫乙拉嗪 C. 西咪替丁 D. 格拉司琼 E. 多潘立酮 5-11、5-HT 3受体拮抗剂 5-12、H 1组胺受体拮抗剂 5-13、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5-14、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5-15、H2组胺受体拮抗剂 [5-16-5-20] A. 治疗消化不良 B. 治疗胃酸过多 C. 保肝 D. 止吐 E. 利胆 5-16、多潘立酮 5-17、兰索拉唑 5-18、联苯双酯 5-19、地芬尼多 5-20、熊去氧胆酸 三、比较选择题 [5-26-5-30] A. 雷尼替丁 B. 奥美拉唑 C. 二者皆有 D. 二者皆无 5-26、H 1受体拮抗剂 5-27、质子泵拮抗剂 5-28、具几何活性体 5-29、不宜长期服用 5-30、具雌激素样作用

05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 A. 盐酸氯丙嗪 B. 奋乃静 C. 西咪替丁 D. 盐酸丙咪嗪 E. 多潘立酮 2) 下列药物中,不含带硫的四原子链的H 2-受体拮抗剂为 A. 尼扎替丁 B. 罗沙替丁 C. 甲咪硫脲 D. 西咪替丁 E. 雷尼替丁 3) 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A. 雷尼替丁 B. 多潘立酮 C. 双环醇 D. 奥美拉唑 E. 甲氧氯普胺 4) 联苯双酯是从中药 的研究中得到的新药。 A. 五倍子 B. 五味子 C. 五加皮 D. 五灵酯 E. 五苓散 5) 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A. 环系不同 B. 11位取代不同 C. 20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D. 七位取代基不同 E. 七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6) 下列药物中,第一个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为 A.N α -脒基组织胺 B.咪丁硫脲 C.甲咪硫脲 D.西咪替丁 E.雷尼替丁 7) 西咪替丁主要用于治疗 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B.过敏性皮炎 C.结膜炎 D.麻疹 E.驱肠虫 二、配伍选择题 1) A. N N H S H N H N N CN B. N O H N O O O C. N S N S H N NO 2 NH D. N S O NH 2NH 2N S N NH 2 H 2 N E. 1. 西咪替丁 2. 雷尼替丁 3. 法莫替丁 4. 尼扎替丁

5. 罗沙替丁 2) A. 地芬尼多 B. 硫乙拉嗪 C. 西咪替丁 D. 格拉司琼 E. 多潘立酮 1. 5-HT3受体拮抗剂 2. H1组胺受体拮抗剂 3.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4. 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5. H2组胺受体拮抗剂 3) A. 治疗消化不良 B. 治疗胃酸过多 C. 保肝 D. 止吐 E. 利胆 1. 多潘立酮 2. 兰索拉唑 3. 联苯双酯 4. 地芬尼多 5. 鹅去氧胆酸 三、比较选择题 1) A. 水飞蓟宾 B. 联苯双酯 C. 二者皆有 D. 二者皆无 1. 从植物中提取 2. 全合成产物 3. 黄酮类药物 4. 现用滴丸 5. 是研究双环醇的先导化合物 2) A. 雷尼替丁 B. 奥美拉唑 C. 二者皆有 D. 二者皆无 1. H1受体拮抗剂 2. 质子泵拮抗剂 3. 具几何异构体 4. 不宜长期服用 5. 具雌激素作用 3) A.雷尼替丁 B.兰索拉唑 C. A和B都是 D.A和B都不是 1.含有五元杂环 2.抗组胺药物 3.灼烧后,可用醋酸铅鉴别 4.不易溶于水 5.用于胃溃疡治疗 四、多项选择题 1)抗溃疡药雷尼替丁含有下列哪些结构 A. 含有咪唑环 B. 含有呋喃环 C. 含有噻唑环 D. 含有硝基 E. 含有二甲氨甲基 2)属于H2受体拮抗剂有 A. 西咪替丁 B. 苯海拉明 C. 西沙必利 D. 法莫替丁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单选题 1 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和(或)桥接坏死主要见于() A、急性重型肝炎 B、急性普通型肝炎 C、慢性普通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普通型黄疸性肝炎 2 与溃疡病发病无关的是() A、胃酸分泌过多 B、幽门螺杆菌感染 C、胃蛋白酶分泌过多 D、高钙血症 E、遗传因素 3 肝硬化并发肝昏迷的主要原因是() A、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 B、肠道含氮物质不能在肝内分解引起氨中毒 C、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 D、代谢性酸中毒 E、胆色素代谢障碍 4 在溃疡愈合期,填补溃疡的是() A、肌细胞和结缔组织 B、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 C、上皮细胞和肉芽组织 D、纤维母细胞和肌组织 E、不缺定细胞和组织 5 酒精中毒时什么细胞内可见Mallory小体。() A、心肌细胞 B、肝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脾 E、骨骼肌细胞 6 肠上皮化生多见于() A、慢性肠炎 B、慢性胃炎 C、慢性胃溃疡 D、肠腺瘤 E、肠腺癌 7 某男,35岁,汽车司机,常感胃不适,时而痛疼,诊断为胃溃疡。其不加重视,忽一日,其暴亡,尸检发现腹腔有大量积血。则死因可能是() A、肝腹水 B、肝动脉硬化 C、肾出血 D、胃溃疡造成的大出血 E、以上各项都不可能 8 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9 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 A、胃出血 B、肠出血 C、肺淤血 D、肝炎 E、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 10 急性暴发型肝炎肝细胞的主要病变是() A、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B、肝细胞胞浆嗜酸性变和嗜酸小体形成 C、多数散在点状坏死 D、弥漫性大片坏死 E、大范围桥接坏死 11 下列哪项是诊断门脉性肝硬化的可靠依据?() A、腹水 B、脾肿大 C、肝掌及蜘蛛痣 D、肝穿刺活检有假小叶形成 E、侧枝循环形成 12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易引起大出血?() A、胃小弯 B、幽门 C、十二指肠下段 D、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E、胃底 13 下列哪种病变常出现肠上皮化生?() A、表浅性胃炎 B、胃溃疡恶变 C、肥厚性胃炎 D、萎缩性胃炎 E、疣状胃炎 14 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腺癌 B、粘液癌 C、未分化癌 D、鳞状细胞癌 E、小细胞癌 15 有关胃溃疡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2cm以内 B、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1cm以内 C、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1cm以内 D、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2cm以内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病变特点;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变、结局及合并症;阑尾炎的类型与病理变化;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慢性肝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肝硬化的概念;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早期胃癌的概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和镜下观;原发性肝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病理变化。 2.理解: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阑尾炎的结局和并发症;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变化;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坏死后性肝硬变的病变;胃癌的扩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扩散途径。 3.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胃镜检查特点;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病理联系;阑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坏死后性肝硬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胆汁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胆囊炎的病理变化;胆石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胆石的种类;食管癌的病因、扩散途径和临床病理联系;胃癌的病因和组织发生;大肠癌的病因、分期与预后。 二、内容要点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分为四种类型,其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慢性刺激、十二指肠液反流对胃粘膜屏障的破坏、自身免疫反应损伤。 慢性浅表性胃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胃炎,以胃窦部多见,胃镜下可见粘膜充血、水肿,呈红白相间的花斑状改变,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有时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镜下见炎性病变位于粘膜浅层(上1/3),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胃黏膜充血、水肿、浅表上皮坏死脱落,但腺体无萎缩的现象。 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B两型,我国多为B型。病变主要在胃窦部,胃镜检查见粘膜

第八章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第八章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1.儿童生理性流涎多发生于() A.5~6个月 B.7~8个月 C.9~10个月 D.1岁后 E.岁后 2.患儿,女,出生4天,生后一直未排便,患儿可能是( E ) A.正常现象 B.胆道梗阻 C.消化道梗阻 D.消化道出血 E.先天性巨结肠 3.鹅口疮的病原体是( B ) A.链珠菌 B.白色念珠菌 C.腺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大肠埃希菌 4.引起夏季婴儿腹泻的主要是(E) A.腺病毒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轮状病毒 D.变形菌 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5.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 A.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B.合理用药 C.严格禁食 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E.控制感染 6.婴幼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是(C) A.恶心、呕吐 B.发热39℃以上 C.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D.每日大便超过10次 E.蛋花汤样大便 7.急性腹泻是指病程短于( B) A.1周 B.2周 C.1个月 D.2个月 E.3个月 8.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不正确的是(B) A.肠道内感染 B.胃肠道SigA较高 C.肠道外感染 D.肠道菌群失调 E.对食物过敏 9.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不包括(B) A.胃呈水平位 B.胃酸分泌少 C.喷门括约肌较松弛 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E.喂奶时吞咽较多空气

10.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 A.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 B.外观虚胖,常伴湿疹 C.大便次数增多 D.生长发育低于正常 E.添加换乳期是午后大便多逐渐转为正常 11.轮转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是(B) A.好发于夏、秋季 B.多发生于6个月~2岁 C.全身中毒症状重 D.不易并发脱水、酸中毒 E.病程多迁延不愈 12.下列不符合轻型腹泻的表现是(B) A.发热 B.中、重度脱水 C.腹泻每日10次以下 D.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 E.大便镜检见少许脓球 13.关于口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B) A.保持口腔清洁 B.局部涂药应在饭后立即进行 C.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 D.局部涂药时动作应轻、快、准 E. 局部涂药后勿立即饮水或进食 14.新生儿胃容量约为(B) A.10~30ml B.30~60ml C.60~90ml D.90~150ml E.150~300ml 15.牛奶在胃内的排空时间是(C)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E.5~6小时 16.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E) A.流感病毒 B.埃可病毒 C.Norwalk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轮状病毒 17.治疗鹅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B) A.利巴韦林 B.制霉菌素甘油 C.青霉素 D.激素 E.锌氧油 18.婴儿肠套叠的大便特点是(A)

第八章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1.儿童生理性流涎多发生于() A.5~6个月 B.7~8个月 C.9~10个月 D.1岁后 E.岁后 2.患儿,女,出生4天,生后一直未排便,患儿可能是(E ) A.正常现象 B.胆道梗阻 C.消化道梗阻 D.消化道出血 E.先天性巨结肠 3.鹅口疮的病原体是(B ) A.链珠菌 B.白色念珠菌 C.腺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大肠埃希菌 4.引起夏季婴儿腹泻的主要是(E) A.腺病毒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轮状病毒 D.变形菌 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5.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 A.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B.合理用药 C.严格禁食 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E.控制感染 6.婴幼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是(C) A.恶心、呕吐 B.发热39℃以上 C.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D.每日大便超过10次 E.蛋花汤样大便 7.急性腹泻是指病程短于(B) A.1周 B.2周 C.1个月 D.2个月 E.3个月 8.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不正确的是(B) A.肠道内感染 B.胃肠道SigA较高 C.肠道外感染 D.肠道菌群失调 E.对食物过敏 9.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不包括(B) A.胃呈水平位 B.胃酸分泌少 C.喷门括约肌较松弛 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E.喂奶时吞咽较多空气 10.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 A.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 B.外观虚胖,常伴湿疹 C.大便次数增多 D.生长发育低于正常 E.添加换乳期是午后大便多逐渐转为正常 11.轮转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是(B) A.好发于夏、秋季 B.多发生于6个月~2岁 C.全身中毒症状重 D.不易并发脱水、酸中毒 E.病程多迁延不愈 12.下列不符合轻型腹泻的表现是(B) A.发热 B.中、重度脱水 C.腹泻每日10次以下 D.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 E.大便镜检见少许脓球 13.关于口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B) A.保持口腔清洁 B.局部涂药应在饭后立即进行 C.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 D.局部涂药时动作应轻、快、准 E. 局部涂药后勿立即饮水或进食 14.新生儿胃容量约为(B) A.10~30ml B.30~60ml C.60~90ml D.90~150ml E.150~300ml 15.牛奶在胃内的排空时间是(C)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E.5~6小时 16.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E) A.流感病毒 B.埃可病毒 C.Norwalk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轮状病毒 17.治疗鹅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B) A.利巴韦林 B.制霉菌素甘油 C.青霉素 D.激素 E.锌氧油 18.婴儿肠套叠的大便特点是(A) A.黏液果酱样血便 B.黏液和脓血便,有特殊臭味 C.赤豆汤样血水便,有特殊臭味 D.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陶土样 E.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第五章 消化系统1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闫建伟职称:讲师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Digestive System Agents 学习要求 1、熟悉抗溃疡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奥美拉唑及单一异构体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西咪替丁的合成路线。了解常用的其它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了解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2、熟悉镇吐药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昂丹司琼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地芬尼多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昂丹司琼的合成路线。 3、掌握甲氧氯普胺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多潘立酮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西沙必利的结构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和现状。了解促动力药的作用。 4、掌握联苯双酯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了解双环醇的结构和作用。了解水飞蓟宾、熊去氧胆酸的结构特点及用途。了解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的现状。 第一节抗溃疡药Anti-ulcer Agents 一、抗酸药 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中和胃酸,缓解症状!副作用大!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三、粘膜保护药: 保护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加强其防御功能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常用药有米索前列醇、奥诺前列腺素、枸橼酸铋钾、硫糖铝及替普瑞酮等。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促进胃粘膜G细胞增生和促胃液素分泌,导致胃酸分泌增加。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Barry J.Marshall和J. Robin 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改变了消化性溃疡传统的以针对胃酸为主的治疗模式,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根治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①一种抑酸药和铋剂,抑酸药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②一种合成抗菌药,常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③一种抗生素,多采用克林霉素、阿莫西林或四环素 三联疗法中的抑酸药可以减少胃酸分泌,提高胃部PH,使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抗幽门螺杆菌活性显著增强,铋剂不但能在病灶部位形成保护膜,还兼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一)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抑制组胺H2受体兴奋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 中文别名:西米替丁; 甲氰咪胍; 甲氰咪胺; 泰胃美; 名称:N‘-甲基-N“-[2[[(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N-氰基呱; 2-cyano-1-methyl-3-(2-(((5-methylimidazol-4-yl)- methyl)thio)ethyl)guanidine。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异丙醇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稀盐酸中易溶。 76年在英国上市,一经问世即成为治疗溃疡的首选药物,刚上市时的价格是20美元/100粒,是第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以后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继之一系列H2受体拮抗剂相继问世,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后来发现,长期应用可以引起轻微的性功能障碍及乳房发育。 在40年代,人们就知道内源性组胺涉及变态反应,损伤和胃分泌的生理调节。H1受体拮抗剂: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抗组胺药物,可有效地减弱组胺的许多反应,用于抗过敏疾病。但不能拮抗胃部组胺对胃酸分泌的促进作用。H2受体?

药化习题-5章-答案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5-1、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C A. 三唑仑 B.唑吡坦 C. 西咪替丁 D. 盐酸丙咪嗪 E. 咪唑斯汀 5-2、下列药物中,不含带硫的四原子链的H2-受体拮抗剂为B A. 尼扎替丁 B. 罗沙替丁 C. 甲咪硫脲 D. 乙溴替丁 E. 雷尼替丁 5-3、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D A. 西咪替丁 B. 多潘立酮 C. 双环醇 D. 昂丹司琼 E. 联苯双酯 5-4、联苯双酯是从中药的研究中得到的新药。B A. 五倍子 B. 五味子 C. 五加皮 D. 五灵酯 E. 五苓散 5-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结构上的区别是E A. 环系不同 B. 11位取代不同 C. 20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D. 七位取代基不同 E. 七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1

2 二、配伍选择题 [5-6-5-10] A. N N H S H N H N N CN B. N O H N O O O C. N S N S H N NO 2 NH D. S O NH 2NH 2O N S N NH 2 H 2N E. 5-6、西咪替丁 A 5-7、雷尼替丁 E 5-8、法莫替丁 D 5-9、尼扎替丁 C 5-10、罗沙替丁 B [5-11-5-15] A. 地芬尼多 B. 硫乙拉嗪 C. 西咪替丁 D. 格拉司琼 E. 多潘立酮 5-11、5-HT 3受体拮抗剂 D 5-12、H 1组胺受体拮抗剂 B 5-13、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E 5-14、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A 5-15、H2组胺受体拮抗剂 C [5-16-5-20] A. 治疗消化不良 B. 治疗胃酸过多 C. 保肝 D. 止吐 E. 利胆 5-16、多潘立酮 A 5-17、兰索拉唑 B 5-18、联苯双酯 C 5-19、地芬尼多 D

第8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填空题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三个特点,即、、 。 2.胃溃疡底部大致有四层结构组成,即,, , ,和。3.胃溃疡底部斑痕组织内的小动脉可形成,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溃疡不易愈合。 4.胃溃疡底部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患者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之一。 5.胃溃疡病的结局与并合症包括、、、、。 6.早期胃癌的肉眼形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 7.早期胃癌表浅型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8.进展期胃癌从肉眼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9.胃癌的扩散及转移途径有扩散、转移、转移及转移。 10.浸润到浆膜层的胃癌组织可以直接扩散到、及等。 11.进展期胃癌组织学类型有、、、。12.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为主的炎症性疾病。13.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经、经、及传染。 14.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变性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和。 15.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坏死通常有三种形式、、。 16.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及患者的肝组织中。

17.毛玻璃样肝细胞电镜下可见胞浆内大量增生,HBsAg 呈存积在。 18.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为既有,又有。 19.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结缔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使和逐渐被改建,使肝而形成肝硬化。 20.假小叶病变特点: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或。21.肝硬化的两个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和。22.门脉高压症的四个临床表现为、、、。 23.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包括、、、、。 二、名词解释 1.肠上皮化生 2.假幽门腺化生 3.早期胃癌 4.单纯癌 5.革囊胃 6.Krukenberg瘤 7.肝细胞气球样变 8.毛玻璃样细胞 9.肝细胞桥接坏死 10.假小叶 三、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慢性浅表性胃炎肉眼所见主要是 A.胃黏膜薄而平滑

药理学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学习要求 1、熟悉抗溃疡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奥美拉唑及单一异构体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西咪替丁的合成路线。了解常用的其它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了解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2、熟悉镇吐药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昂丹司琼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地芬尼多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硫乙拉嗪的结构特点及用途。了解昂丹司琼的合成路线。 3、掌握甲氧氯普胺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多潘立酮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西沙必利的结构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和现状。了解促动力药的作用。 4、掌握联苯双酯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了解双环醇的结构和作用。了解水飞蓟宾、熊去氧胆酸的结构特点及用途。了解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的现状。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术语解释 1、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质子泵即H /K -ATP酶,该酶存在于胃壁细胞表面,含有一个大的α亚基和一个较小的β亚基。该酶可通过K 与H 的交换,生成胃酸。质子泵抑制剂是一个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用于溃疡病的治疗。 2、5-HT3受体拮抗剂(5-HT3receptor antagonists):5-羟色胺(5-HT)是神经递质,也是自身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根据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不同以及受体-配基亲和力、受体的化学结构(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细胞内转导机制的不同,将5-HT 受体分成3个亚型。5-HT3受体分布在中枢神经及迷走神经神经的传入纤维末稍,特别是在延 1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测试题测试题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测试题测试题 A1型题 1.婴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不符合的是 A.3~4个月时可出现生理性流涎 B.食管似漏斗状 C.喷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胃呈水平位 E肠道相对较短 2.儿童迁延性腹泻的病程是 A.1~2周 B.2~4周 C.2~8周 D.4~8周 E.4~12周 3.属于等张液体的是 A.5%碳酸氢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1:1液 D.10%葡萄糖溶液 E.口服 4.等渗性脱水时,血清钠浓度是 A.100-120mmol/L B.110-130mmol/L C.120-140mmol/L D.130~150mmol/L E.150-170mmol/L 5.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大便性状是 A.豁液便 B.果酱样便 C.脓血便 D.柏油样便 E.蛋花汤样便 6.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 A.0.3‰编 B.2‰编 C.0.3% D.2% E.3% 7.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是 A.胃排空快 B.胃容量小 C.胃较垂直 D.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责门肌发育差 E.幽门括约肌发育差,贵门肌发育良好 8.下列符合口服补液的适应证为 A.休克 B.轻度脱水,无呕吐者 C.肾功能不全 D.心功能不全 E.明显腹胀 9.重度脱水的失水量占体重的比例约为 A.>5% B.>10% C.>15% D.>20% E.>25% 10.儿童腹泻导致中度脱水,第1天的补液总量为 A.60-90ml/kg B.90-120ml/kg C.120-150ml/kg D.150-180ml/kg E.150-170ml/kg 11.脱水患儿经补液后血液容量已恢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皮肤弹性恢复 B.血压恢复正常 C.眼眶凹陷恢复 D口舌湿润,无口渴E.尿量增加 12.鹅口疮的病原体是 A.链球菌 B.腺病毒 C.白色念珠菌 D.大肠埃希菌 E.单纯疤疹病毒 13.儿童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发热、呕吐 B.腹痛、腹泻 C.蛋花汤样大便 D.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E.每日大便可达10余次 14.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应用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一节健胃药和助消化药 一、健胃药 【定义】:凡能提高食欲,促进胃的分泌蠕动,加强消化机能的药物。 (一)苦味健胃药 刺激味觉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味觉分析器兴奋,提高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唾液和胃液分泌,获提食欲的效果。 1.龙胆 【来源与成分】本药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干燥根茎和根。有效成分为龙胆苦苷约2%,龙胆糖约4%,龙胆碱约0.15%。 【作用与适应证】本药味苦性寒,因其味苦,内服可作用于舌味觉感受器,促进唾液与胃液分泌增加,加强消化,提高食欲。常与其他健胃药配伍制成散剂、酊剂、舔剂等剂型,用于食欲不振及某些热性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等。 2.马钱子 【机理】:兴奋味觉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 (二)芳香性健胃药 【作用】轻度刺激消化道反射地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胃肠蠕动;轻度抑菌和制止发酵的作用 1.陈皮 又名橙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内含挥发油、川皮酮、橙皮苷、维生素B 和肌醇等。 1 【作用】内服发挥芳香健胃作用,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蠕动,呈现健胃驱风的功效。

【应用】用于消化不良、积食气胀等。 2.桂皮 又名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内含挥发性桂皮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作用】桂皮油对胃肠黏膜有和缓的刺激作用,能加强消化,排除积气,缓解痉挛性疼痛;还能使中枢和末稍血管扩张,可增强血液循环。 【应用】常用于消化不良,胃肠胀气,产后虚弱等。 【注意】:孕畜禁用,以免流产。 3.豆蔻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作用】健胃驱风。 【应用】用于消化不良、胃肠气胀、前胃弛缓。 4.姜 【作用】内服对口腔和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提高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蠕动,具有健胃、制酵、驱风等功效。 【注意】:孕畜禁用。 5.大蒜(Garlic) 【作用】由于内含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应用】用于食欲不振,积食气胀;禽及幼畜肠炎、下痢等。 (三)盐类健胃药 【作用】1.渗透压作用,刺激消化道粘膜。 2.补充离子,调节体内离子平衡。 1.食盐 【作用】健胃、刺激、防腐、补体液。 【应用】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洗涤伤口。 2.人工盐 【组成】由硫酸钠、硫酸钾、碳酸氢钠、氯化钠等组成。 【用法】内服,小剂量健胃,大剂量腹泻。 【应用】临床上多与其他健胃药合用。促进胃肠分泌和蠕动,中和胃酸,加强饲料消化。 【治疗】消化不良、胃肠弛缓。 二、助消化药 【作用】多为消化液的主要成分,补充消化液中某些成分的不足,发挥代替疗法,速恢复正常的消化活动。 【常用药物】稀盐酸、稀醋酸、乳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干酵母、山楂、麦芽、药曲 1.稀盐酸 【作用】促进胃蛋白酶消化、胃排空、蛋白质和脂肪进一步消化;增加钙、铁吸收;抑菌止酵; 【应用】治疗胃酸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胃内发酵、前胃弛缓、胃扩张、碱中毒等。 【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浓度不宜过高;禁与碱类、盐类健胃药、有机酸、洋地黄及其制剂配合使用。

病理学习题集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病理学习题集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重度肝炎的特征: A、碎片状坏死 B、桥接坏死 C、肝界板完整 D、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 E、肝细胞广泛水变性 2、在肺组织内见到含有胆汁的癌细胞巢应诊断为: A、肝的转移性肺癌 B、肺的转移性肝癌 C、肺转移性癌 D、肺癌的转移 E、断发性肺癌 3、以下肿瘤哪一种为种植性转移瘤 A、Virchow氏淋巴结 B、肺转移性肝癌 C、Hodgkin's病 D、夹层动脉瘤 E、Krukenberg's瘤 4、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是: A、梗阻 B、穿孔 C、出血 D、癌变 E、以上都不是 5、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癌组织已向胃壁浸润,但无远处转移; B、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浸润; C、胃液涂片检查发现癌细胞; D、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下; E、临床上尚无症状的胃癌; 6、可发生碎片状坏死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是: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中度、重度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重型肝炎 7、出现碎片状和桥接性坏死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A、急性普通型肝炎 B、慢性轻度肝炎 C、慢性中度、重度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重型肝炎 8、镜下判定肝硬变的主要依据是: A、肝细胞再生 B、肝细胞变性 C、肝细胞坏死 D、结缔组织增生 E、以上都不是 9、肝硬变患出现血性腹水首先应考虑合并: A、结核性腹膜炎 B、原发性腹膜炎 C、肝硬变癌变 D、门静脉血栓形成 E、腹腔内静脉破裂 10、从镜下诊断肝硬变的最重要依据是: A、肝细胞气坏样变及嗜酸性小体形成 B、肝细胞再生 C、假小叶形成 D、慢性中度肝炎 E、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1、“急性黄色肝萎缩”可见于下述何种情况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中度性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慢性重度肝炎 E、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2、胃癌最主要的扩散途径是: A、直接蔓延 B、淋巴道转移 C、血道转移 D、腹腔内种植 E、消化道转移 13、中度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坏死主要表现为: A、嗜酸性小体形成 B、小片状坏死 C、大片状坏死 D、点状坏死 E、桥接状坏死 14、胃癌的好发部位是: A、胃小弯 B、胃小弯近幽门部 C、胃体部 D、胃贲门部 E、胃底部

药物化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5-1、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C. 西咪替丁 5-2、下列药物中,不含带硫的四原子链的H2-受体拮抗剂为B. 罗沙替丁 5-3、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D. 昂丹司琼 5-4、联苯双酯是从中药的研究中得到的新药。B. 五味子 5-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E. 七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二、配伍选择题 [5-11-5-15] A. 地芬尼多 B. 硫乙拉嗪 C. 西咪替丁 5-11、5-HT3受体拮抗剂 E D. 格拉司琼 E. 多潘立酮 5-12、H1组胺受体拮抗剂 B 10 5-13、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E 5-15、H2组胺受体拮抗剂 C [5-16-5-20] A. 治疗消化不良 B. 治疗胃酸过多 C. 保肝 D. 止吐 E. 利胆 5-16、多潘立酮 A 5-17、兰索拉唑 B 5-18、联苯双酯 C 5-14、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A 5-19、地芬尼多 D 5-20、熊去氧胆酸 E 三、比较选择题 [5-21-5-25] A. 水飞蓟宾 B. 联苯双酯 C. 二者皆有 D. 二者皆无 5-21、从植物中提取 A 5-22、全合成产物 B 5-23、黄酮类药物 A 5-24、现用滴丸 B 5-25、是新药双环醇的先导化合物 B [5-26-5-30] A. 雷尼替丁 B. 奥美拉唑 C. 二者皆有 D. 二者皆无 5-26、H1受体拮抗剂D 5-27、质子泵拮抗剂 B

5-28、具几何活性体 A 5-29、不宜长期服用 B 5-30、具雌激素样作用 四、多项选择题 5-36、抗溃疡药雷尼替丁含有下列哪些结构 B. 含有呋喃环 D. 含有硝基 E. 含有氮酸结构的优势构象 5-37、属于H2受体拮抗剂有 A. 西咪替丁 D. 法莫替丁 5-38、经炽灼、遇醋酸铅试纸生成黑色硫化铅沉淀的药物有 B. 法莫替丁 C. 雷尼替丁 E. 硫乙拉嗪 5-39、用作“保肝”的药物有A. 联苯双酯 C. 水飞蓟宾 E. 乳果糖 5-40、 5-HT3镇吐药的主要结构类型有A. 取代的苯甲酰胺类 D. 吲哚甲酰胺类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选择性好? 胃酸分泌的过程有三步。第一步,组胺、乙酰胆碱或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底一边膜上相应的受体,引起第二信使cAMP或钙离子的增加;第二步,经第二信使cAMP 或钙离子的介导,刺激由细胞内向细胞顶端传递;第三步,在刺激下细胞内的管状泡与顶端膜内陷形成的分泌性微管融合,原位于管状泡处的胃质子泵—H/K—ATP酶移至分泌性胃管,将氢离子从胞浆泵向胃腔,与从胃腔进入胞浆的钾离子交换,氢离子与顶膜转运至胃腔的氯离子形成盐酸(即胃酸的主要成分)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是胃酸分泌必经的最后一步,可完全阻断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且因质子泵抑制剂是以共价键的方式与酶结合,故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很强。而且质子泵仅存在于胃壁细胞表面,质子泵抑制剂如Omeprazole在口服后,经十二指肠吸收,可选择性地浓缩在胃壁细胞的酸性环境中,在壁细胞中可存留24小时,因而其作用持久。即使血药浓度水平低到不能被检出,仍能发挥作用。 故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专一,选择性高,副作用较小。 2、请简述镇吐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止吐药物可阻断呕吐神经反射环的传导,达到止吐的临床治疗效果。该反射环受多种神经递质影响,如组胺、乙酰胆碱、多巴胺和5一羟色胺。止吐药,现以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即拮抗的受体)分为抗组胺受体止吐药、抗乙酰胆碱受体止吐药、抗多巴胺受体止吐药和抗5一H T3受体的5一HT3受体拮抗剂。 3、试从化学结构上分析多潘立酮比甲氧氯普胺较少中枢副作用的原因。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_2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 of digestive system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Disease of digestive system 大体标本大体标本 1. 胃溃疡 2. 十二指肠溃疡 3. 食管癌 4. 胃癌 5. 结肠癌 6. 急性重型肝炎 7. 亚急性重型肝炎 8. 结节性肝硬化 9. 胆汁性肝 硬化 10. 食管静脉曲张 11. 淤血性脾肿大 12. 原 发性肝癌13. 慢性胆囊炎14. 急性胰腺炎 组织切片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2. 胃溃疡 3. 胃腺 癌 4. 胃粘液腺癌 5.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 6. 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 7.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 炎 8.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9. 结节性肝硬化 10. 胆汁性肝硬化 11. 肝细胞性肝癌 12. 慢性胆 囊炎 1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目的要求 1. 了解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变化、后果和 并发症。 2. 了解消化道肿瘤病理形态的共同特点和 临床病理联系。 3. 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特点与 临床病理联系。 4. 掌握各种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病变特点 1 / 13

及其后果。 5. 了解原发性肝癌与肝炎、肝硬化的关系及其病理形态特点。 大体标本 1. 胃溃疡 gastric ulcer 标本系手术切除的胃,并已沿大弯剪开。 胃小弯近幽门处粘膜面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其底较深,直径 2cm 左右,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有些标本的溃疡面有少量灰黄色渗出物。 溃疡周围粘膜粗糙,皱襞呈放射状排列。 切面见溃疡处粘膜层、肌层已破坏,为灰白色纤维组织 (瘢痕 )所代替,溃疡边缘之肌层向粘膜肌层靠拢,有汇合的趋势。 胃溃疡慢性胃溃疡癌变 2.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十二指肠球部 (近幽门环处 )有直径 0.5~ 1cm 大小的不规则形溃疡。 有的标本见溃疡底部已穿孔,局部浆膜面与附近组织有粘连。 十二指肠溃疡 3.胃癌(或食管癌、结肠癌)carcinoma ofthe stomach(or the esophagusthe colon) 溃疡型: 胃大部切除标本,幽门部胃小弯处粘膜见一

第五章 消化系统答案卷

第五章消化系统 一:选择 1.属于上消化道的结构A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 2.腮腺开口于C A.舌下阜 B.舌下襞 C.适对上颌第二磨牙颊粘膜 D.舌系带 3.关于食管的描述哪项错误 D A.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B.食管上段肌层由骨骼肌构成 C.全长约25cm D.向下续于十二指肠 4.胃的分部不包括B A.贲门部 B.角切迹 C.胃体 D.幽门部 5.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B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6.食管第三处狭窄距中切牙C A.15cm B.25cm C.40cm D.50cm 7.对小肠的描述,何者错误 C A.上端接幽门 B.下端续于盲肠 C.分空肠、回肠两部分 D.借小肠系膜将空肠、回肠连于腹后壁 8.大肠不包括A A.回肠 B.盲肠 C.阑尾 D.肛管 9.肛管腔面粘膜与皮肤的分界标志 D A.肛白线 B.肛梳 C.痔环 D.齿状线 10.+6是:C A.左上颌第1乳磨牙 B.左上颌第2前磨牙 C.左上颌第1恒磨牙 D.右上颌第2恒磨牙 11.+Ⅳ表示:C A.右上颌第1乳磨牙 B.右上颌第2前磨牙 C.左上颌第1乳磨牙 D.左上颌第2前磨牙 12.食管的第二个狭窄约距中切牙:B A.15cm B.25cm C.40cm D.45cm E.50cm 13.食管的第三个狭窄约平:C A.第8胸椎 B.第9胸椎 C.第10胸椎 D.第11胸椎14.胃:D A.在中等充盈时,位于右季肋区 B.分为胃弯、胃体和胃窦 C.角切迹将胃窦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D.幽门窦与幽门管之间有中间沟 E.胃入口称幽门,出口称贲门 15.当行胃镜检查时,为避免胃镜进入呼吸道,D 常需嘱病人作: A.咳嗽动作 B.发“啊”音C.转动头部位置 D.吞咽动作 16.十二指肠:D A.为腹膜外位器官 B.全部由腹腔动脉分支供血 C.只接受胃液和胆汁注入 D.呈“C”形包绕胰头 17.关于肝门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位于肝的方叶与左叶之间 B.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神经通过C.第二肝门有肝小静脉走出 D.肝固有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左前方 E.门静脉为出肝门的血管 18.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C A.子宫 B.肾上腺 C.卵巢 D.肝 E.膀胱 19.小网膜包括:C A.肝胃韧带和肝圆韧带 B.肝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 C.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D.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脾韧带 20.肝门通过物不包括:D A.肝固有动脉分支 B.门静脉及其分支C.左肝管 D.肝静脉 E.右肝管 21.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A 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内1/3交点处C.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 D.两侧髂结节连线的中、右1/3交点处二、填空

5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五章消化系统 【时间安排】 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鱼类消化管结构。 3、鱼类消化管结构与食性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1、鱼类消化腺的组成。 2、鱼类消化管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腔和系膜 ◆体腔脊椎动物的体腔源于中胚层。由体腔囊向腹面延伸,其背部及中部的腔不久消失,而腹部的腔残留下来形成。 * 腹膜壁层、腹膜脏层、浆膜层。肠系膜。 第二节消化管 ◆消化管鱼类的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等部分。 一、口咽腔 ◆口咽腔 ◆齿:骨鱼类的齿、硬骨鱼类的齿、鲤科鱼类的下咽齿及齿式、舌、鳃耙、硬骨鱼类的鳃耙类型、齿的形状跟食性有密切关系 二、食道(食管) ◆构成、作用、特有结构、(银鲳的食道囊)。 三、胃 一般鱼类的胃由四层组织组成: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 ◆软骨鱼类的胃多数是U型或V型 ◆硬骨鱼类的胃在外形可以分为五大类: 四、肠 ◆软骨鱼类的肠板鳃亚纲的肠可分出小肠和大肠。 ◆硬骨鱼类的肠分化不明显。 五、幽门垂(幽门盲囊) ◆幽门垂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的许多指状盲囊突出物。 六、肛门 第二节消化腺 ◆消化腺鱼类的消化腺有胃腺、肠腺、肝脏、胰脏等,所有鱼类均无唾液腺,而只有粘液腺。 一、胃腺 二、肠腺 ◆肠腺多数鱼类无真正的肠腺,在鲟科鱼类肠内具肠腺。 三、肝脏 ◆肝脏、肝脏的功能 四、胰脏 ◆胰脏是鱼类重要的消化腺。

【教学方法】 血液的组成作简单讲述,组织学有相关内容。 以鲨鱼和鲤科鱼讲解鱼的消化管的组成。 消化腺讲述,以图示的方式,讲清楚结构、位置和机能。 【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01.口腔齿与咽喉齿;02.消化腺;03螺旋瓣;04幽门盲囊;05食道侧囊;06咽喉齿; 二、填空题 01..鱼类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组成. 02.咽齿是着生在____上的牙齿. 03.鲤科鱼类咽齿的_____,______,_____该鱼类的重要分类依据. 04.食道由三层组织构成,由内到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05.胃位于食道的____,硬骨鱼类的胃在外形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肠的长度及盘曲程度因种类及食性而异,一般肉食性鱼类肠管较____,植食性鱼类的肠较____,杂食性鱼类的肠则_. 07._____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_____完全没有吸收作用,只堆积粪便. 08.鱼类主要的消化腺为_____,_____及_____,所有鱼类都有_____腺. 09.银鱼科的胃型属于_____型,软骨鱼类的胃多数是_____型和_____型. 10.肉食性鱼类的口裂一般较_____齿较_____. 11.硬骨鱼类的口一般开于吻端,依据上,下颌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唇具有协助吸取食物的作用,一般生活在的鱼类具有。 12.鱼类的消化管包括、、、和;消化腺主要有、、和。 13.鱼类取食器官包括、、等,位于内。 14.鱼类消化管由表及里由、、和构成。 15.鱼类的齿按着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和二大类,鲤科鱼类具有。 16.胃的近食道处叫,近肠处叫。 17.鱼类扩大消化吸收的构造有、、、。 18.肝脏位于,前端系于上。 19.胆汁来自,它的主要功能是。 20.为不破坏鱼体表,摘取咽骨(下咽骨)观察咽喉齿应由入手。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01..(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具一肌肉包围的体腔,其中包藏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的腔为腹腔. 02.( )硬骨鱼类的牙齿仅在上下颌上有生长. 03.( )鱼类的肾脏是在腹腔中。 04.( )鱼类的鳔不有腹腔中。 05.(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 06.( )鳃耙长在鳃弓朝口腔的一侧. 07.( ) 肉食性鱼类一般口裂较大,多具锋利的齿。 08.( )凡是具有口腔齿的鱼类,其咽喉齿亦一定很发达。 09.( )计数鱼类鳃耙数目时,是以第一对鳃弓内侧鳃耙数为准。 10.( )草食性鱼类的肠比肉食性鱼类的肠要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