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_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_叶婷

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_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_叶婷
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_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_叶婷

心理学探新2012,Vol.32,No.1,61-66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叶婷1,2,吴慧婷3

(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510631;2.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518060;

3.广州市技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广州510410)

摘要:该研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焦虑抑郁量表、学业成就问卷和感恩问卷对15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SES)与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感恩在其中的补偿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低家庭SES与外化问

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2)感恩在低家

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3)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

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这表明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具有跨领域的不利影响,

而感恩在其中具有显著“滞后的”补偿作用,但“同步的”风险缓冲作用有限。

关键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社会适应;感恩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1-0061-06

1引言

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大差异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在青少年发展研究中,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个体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研究表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严重妨碍青少年发展(Huston&Bent-ley,2010;Matthews&Gallo,2011)。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我国贫富差异逐渐扩大,贫困和低收人口具有相当数量。因此,避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发展不利,发展不利又导致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恶性循环,促进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正是缘于此,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我国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面的概念,一般而言,指根据家庭所获取或控制有价值资源(如教育、财富、社会地位等)而对其进行的层级排名,它反映了个体获取现实或潜在资源的差异(Matthews&Gallo,2011;张卫,李董平,谢志杰,2007)。目前,SES往往从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和职业等级三个方面进行测量,但由于地域差异,收入状况并不能准确反映购买力和生活标准,因而,有研究者建议采用直接测量家庭经济困难替代收入评定(Matthews&Gallo,2011;Wadsworth&Compas,2002)。此外,职业等级评价存在诸多缺陷,它不能用于测量无工作的人,且等级划分过于主观,当前分类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职业等级的划分也主要是依据职业所需要的教育程度、收入的高低等,因而研究者建议仅采用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两个指标也能较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地位(Matthews&Gallo,2011)。因此,研究采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困难测量家庭SES。就社会适应而言,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人们期望的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群体相适应的发展标准的程度(王建平,李董平,张卫,2010)。积极青年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社会适应不仅仅是指问题的减少,学业、社会能力等积极结果的发展也同样重要(Lerner,Phelps,For-man,&Bowers,2009)。因此,研究采用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学业成就来考察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家庭投资理论和家庭压力理论阐释了家庭SES 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Conger&Donnellan,2007;Matthews&Gallo,2011)。家庭投资理论认为,高家庭SES的青少年拥有较多的发展资本,如财政资本,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教养方式等社会资本等,从而促进了积极发展;而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发展资本较少,妨碍了其积极发展。家庭压力理论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父母低温暖、严厉惩罚等不良教养行为,从而使得青少年发展不良。两理论均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Matthews&Gallo,2011;Yoder&Hoyt,2005;张晓,陈会昌,张银娜,孙炳海,2009)。因此,研究提出假设H1: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

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均发展不良,有些低家庭SES的青少年仍然发展良好,甚至比高家庭SES的青少年发展得更好,这可能是由于个体或环境某些保护因子的作用(Hus-ton&Bentley,2010;Matthews&Gallo,2011)。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个体积极特性对促进积极发展的作用备受关注,感恩就是其中重要一员(Bono&Froh,2009)。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2010)。大量研究表明,特质/状态感恩均可促进个体压力应对、目标追求、心身健康等积极发展(Wood,Froh,&Geraghty,2010)。因此,感恩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低家庭SES 的青少年得以发展良好的重要保护因子。然而,上述研究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大学生等成人群体以及临床案例而得到的,有待在青少年中进行检验。此外,当前有关感恩促进风险逆境下个体积极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很少,亟待充实。明晰感恩起作用的具体机制是科学预防和有效干预的基础,因此,研究拟考察感恩促进低家庭SES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

感恩促进低家庭SES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两种模式:补偿效应模式和调节效应模式(Huston&Bentley,2010;Matthews&Gallo,2011)。补偿效应模式认为在控制了低家庭SES 后,感恩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感恩可有效抵消低家庭SES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不利影响(见图1)。调节效应模式考察的是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受调节变量的影响(见图2);研究的被试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面临相对低家庭SES,感恩可能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起风险缓冲作用(Burton,Stice,&Seeley,2004;Matthews&Gallo,2011),即对较低感恩水平个体而言,低家庭SES会妨碍其社会适应,而对较高感恩水平个体而言,低家庭SES的不利影响倾向于没有或相对小的多;研究指出感恩可能是人类的重要韧性因子是该模式的依据(John-son,Gooding,Wood,&Tarrier,2010)。

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应对假说、成就动机理论和道德情感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的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喻承甫等,2010)。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可启动和拓展认知,扩大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同时,感恩也可建构人际支持等众多个体资源;因而,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和丰富的资源提升了青少年在低家庭SES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应对假说认为感恩个体在面临风险(如低家庭SES)时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评价,同时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以及失败后更持久坚持和更少通过问题行为逃避等。成就动机理论指出感恩有助于激发个体目标奋斗和追求,如学业成就动机,因而可促进学业成就的提升。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可强有力地促进亲社会动机和行为,从而问题行为较少。实证研究也表明,感恩与多种消极情绪、消极应对、风险行为等显著负相关,同时又与大量积极情绪、社会支持、亲社会动机和行为、积极应对、学业成就、幸福感等显著正相关(Wood et al.,2010)。Johnson等人(2010)在分析自身研究和总结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感恩可能是人类的重要韧性因子,但有待实证研究证实。因此,研究提出假设H2: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补偿效应显著;假设H3: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图1

感恩的补偿效应模式

图2感恩的调节效应模式

综上所述,研究拟考察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感恩在其中的作用,以期为促进低家庭SES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提供实证性依据和支持。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被试为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和东莞市多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四个年级的学生1518人。其中,男生780人,女生726人,12人性别信息缺失;初一至高二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348、384、429、357人,平均年龄分别为12.78、13.88、16.04、16.93岁。

26心理学探新2012年

2.2研究工具

2.2.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测量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困难两个方面。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测量是在参考师宝国和申继亮(2007)研究基础上,采用两个项目分别测量父母各自的受教育程度,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研究生”、2表示“大学(专科或本科)”、3表示“高中或中专”、4表示“初中”、5表示“小学及以下”。家庭经济困难测量采用王建平等人(2010)使用的家庭经济困难量表,共四个项目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测量,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计算四个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家庭经济困难越大,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根据师宝国和申继亮(2007)研究,计算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均分代表家庭SES,分数越高表示家庭SES越低。2.2.2外化问题行为问卷

采用Zhang等人基于以往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和问卷并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实际编制的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问卷。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2011)。该问卷共16个项目,如:“喝酒”、“打架斗殴”等,要求被试对最近半年来自己在这些行为上的发生频率进行评定,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外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2.2.3焦虑抑郁量表

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Achenbach,1991)来测量内化问题行为,共16个项目,如“我感到寂寞”、“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等,要求被试根据最近半年来自己的情绪体验进行评定,采用三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内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2.2.4学业成就问卷

采用文超等人(2010)研究中使用的学业成就问卷,要求被试对自己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科上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价,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很不好”,5表示“很好”。计算3个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学业成就越好。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5。

2.2.5感恩问卷

采用喻承甫等人(2011)修订的McCullough等人(2002)编制的感恩问卷GQ-6,共6个项目,如“我的生活里实在有太多值得让我感激”,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上根据最近半年以来的实际感受进行评定,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其中项目3和6为反向计分题,对其进行反转处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感恩倾向越强。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

2.3问卷施测

由心理学专业学生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表示知情同意,征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的同意;学生自愿选择填答问卷,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并致谢。问卷完成时间约为20分钟。

2.4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主要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结果

3.1各变量之间的相关

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矩阵。相关分析表明,低家庭SES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即家庭SES越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就越多,学业成就越低,因此,假设H1得到支持。

表1各变量间的相关矩阵(n=1506)

变量M SD12345 1.低家庭SES2.540.58―

2.感恩5.400.990.01―

3.外化问题行为0.800.640.07**-0.06*―

4.内化问题行为1.660.350.27***-0.12***0.27***―

5.学业成就2.530.83-0.14***0.17***-0.19***-0.01―相关分析数据为剔除性别信息缺失数据后的1506份数据。

3.2感恩的补偿效应检验

以低家庭SES和感恩为预测变量(预测变量均中心化处理)、社会适应为结果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来检验感恩的补偿效应。如果在控制了家庭SES 的作用后,感恩仍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那么感恩的补偿效应即得到支持。如表2所示,

36

第32卷第1期叶婷等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β=-0.06,p<0.05)、内化问题行为(β=-0.12,p<0.001)和学业成就(β=0.17,p<0.001)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

表2感恩的补偿效应检验

R2F B SEβt

模型1:外化问题行为0.016.69***

低家庭SES0.050.020.072.90**感恩-0.040.02-0.06-2.23*

模型2:内化问题行为0.0970.06***

低家庭SES0.090.010.2710.80***感恩-0.040.01-0.12-4.83***模型3:学业成就0.0536.81***

低家庭SES-0.110.02-0.14-5.43***感恩0.140.020.176.64***

3.3感恩的调节效应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检验感恩的调节效应,将自变量(低家庭SES)、调节变量(感恩)、调节项(低家庭SES?感恩)同时纳入回归方程(见表3),若调节项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显著,则表明感恩的调节效应显著。结果发现,低家庭SES与感恩的调节项对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

表3感恩的调节效应检验

R2F B SEβt

模型1:低家庭SES?感恩→

外化问题行为0.014.46

***

低家庭SES0.050.020.072.88**感恩-0.040.02-0.06-2.23*低家庭SES?感恩0.000.020.00-0.13

模型2:低家庭SES?感恩→

内化问题行为0.0946.93

***

低家庭SES0.090.010.2710.71***感恩-0.040.01-0.12-4.83***低家庭SES?感恩-0.010.01-0.02-0.84

模型3:低家庭SES?感恩→

学业成就0.0524.65

***

低家庭SES-0.110.02-0.14-5.37***感恩0.140.020.176.64***低家庭SES?感恩0.010.020.020.59

4讨论

4.1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研究表明,低家庭SES与外化、内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即家庭SES 越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学业成就越低,这与研究假设H1一致。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家庭过程、教养方式是家庭SES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路径。家庭投资理论指出,低家庭SES通过贫乏的物质、经济资源、更少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低水平的教养能力等妨碍了青少年的发展;家庭压力理论也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父母低温暖、严厉惩罚等不良教养行为,从而使得青少年适应不良(Conger&Donnellan,2007)。具体而言,低家庭SES是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相对于经济良好的家庭而言,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的学习资源较少,且其父母往往忙于生计而疏忽了对孩子的行为管教、情感关怀和学习督促,因而孩子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较多,学业成就偏低。此外,低家庭SES 的父母由于高家庭经济压力使得心理压力较大,而这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亲子关系和教养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亲子关系较差,低温暖、严厉惩罚等消极教养较多,积极教养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孩子适应不良。4.2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尽管低家庭SES不利于青少年发展,但并不是

46心理学探新2012年

所有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均适应不良,有些低家庭SES青少年仍然适应良好,甚至比高家庭SES青少年适应的更好,依据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观,这可能是由于某些个体或环境因子的保护作用(Huston &Bentley,2010;Matthews&Gallo,2011)。鉴于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考察了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保护作用,探讨了其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学业成就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这与假设H2一致,但其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这与研究假设H3不一致。换言之,感恩可一定程度上有效抵消低家庭SES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不利影响,但其风险缓冲效应不显著,这初步阐明了感恩保护低家庭SES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具体机制。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喻承甫等,2010)。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感恩可拓展个体注意范围、认知灵活性等认知能力,建构身体健康、人际支持等个体资源,也可促进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目标追求和成就动机。此外,感恩还可以促进个体亲社会动机和行为(Bono&Froh,2009;Fredrickson,2004;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Larson,2001;Wood,Joseph,&Linley,2007)。就研究所探讨的问题而言,感恩通过促进上述个体和社会资本,主要通过补偿来保护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利影响,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此外,Johnson等人(2010)研究指出感恩可能是人类的韧性因子,但研究中感恩的风险缓冲效应不显著,这表明感恩可能不具有韧性效能,或可能感恩的韧性效能发挥在低家庭SES与家庭过程、教养方式等家庭SES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中介路径的关系上,有关感恩的韧性效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4.3教育启示

研究结论对于促进低家庭SES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方面,中国文化背景下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具有跨领域的不利影响,如研究中的风险行为、焦虑抑郁、学业成就等,可见,低家庭SES的影响相当严重,这提示人们,全社会都应积极关注低家庭SES青少年的发展,尽可能减小贫富差距、完善儿童青少年福利保障制度等。另一方面,感恩对低家庭SES青少年积极发展的不利影响具有“滞后的”补偿作用,“同步的”压力缓冲作用不显著;然而,尽管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大量研究表明,补偿作用和压力缓冲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同等重要(Huston&Bentley,2010;Matthews&Gal-lo,2011),这提示人们,通过感恩教育可促进低家庭SES青少年积极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到感恩在风险缓冲上的局限性,即将感恩与重要韧性因素结合培育,则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

5结论

5.1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

5.2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补偿效应显著。

5.3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参考文献

师宝国,申继亮.(2007).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3(1),30-34.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2010).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2-32.

文超,张卫,李董平,喻承甫,代维祝.(2010).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6(6),598-605.

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2010).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18(7),1110-1121.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2011).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7(4),425-433.

张晓,陈会昌,张银娜,孙炳海.(2009).家庭收入与儿童早期的社会能力: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心理学报,41(7),613-623.

张卫,李董平,谢志杰.(2007).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04-160.Achenbach,T.M.(1991).Manual for the Youth Self-Report and1991Profile.Burlington,VT:University of Vermont,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Bono,G.,&Froh,J.J.(2009).Gratitude in school:Benefits to students and schools.In R.Gilman,E.S.Huebner,M.J.Fur-long(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pp.77-88).New York:Routledge.

Burton,E.M.,Stice,E.,&Seeley,J.R.(2004).A prospective test of the stress-buffering model of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No support once again.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72(4),689-697.

56

第32卷第1期叶婷等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Conger,R.D.,&Donnellan,M.B.(2007).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8,175-199.Fredrickson,B.L.(2004).Gratitude,like other positive emo-tions,broadens and builds.In R.A.Emmons,&M.E.McCul-lough(Eds.),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pp.145-166).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ston,A.C.,&Bentley,A.C.(2010).Human development in societal contex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1,411-437.Johnson,J.,Gooding,P.A.,Wood,A.M.,&Tarrier,N.(2010).Resilience as positive coping appraisals:Testing the schematic appraisals model of suicide(SAMS).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48,179-186.

Lerner,J.V.,Phelps,E.,Forman,Y.,&Bowers,E.(2009).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In R.M.Lerner,&L.Steinberg (Eds.),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3rd ed.)(Vol.1,pp.524-558).Hoboken,NJ:Wiley.

Matthews,K.A.,&Gallo,L.C.(2011).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athways linking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hysical health.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2,4,1-4,30.McCullough,M.E.,Emmons,R.A.,&Tsang,J.(2002).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2(1),112-127.

McCullough,M.E.,Kilpatrick,S.D.,Emmons,R.A.,&Lar-son,D.B.(2001).Is gratitude a moral affect?Psychological Bulletin,127(2),249-266.

Wadsworth,M.E.,&Compas,B.E.(2002).Coping with family conflict and economic strain:The adolesc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2,243-274.

Wood,A.M.,Froh,J.J.,&Geraghty,A.W.A.(2010).Grati-tude and well-being: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30(5),890-905.

Wood,A.M.,Joseph,S.,&Linley,P.A.(2007).Coping style as a psychological resource of grateful people.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6(9),1108-1125.

Yoder,K.A.,&Hoyt,D.R.(2005).Family economic pressure and adolescent suicidal ideation:Application of the family stress model.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35(3),251-264.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Family SES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Adolescence:Gratitude of Compensatory and Moderation Effects

Ye Ting1,2,Wu Huiting3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

2.School of Management,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518060;

3.Mental Consultation Center,Guangzhou Technician College,Guangzhou510410)

Abstract: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family SES and adolescents’social adaptation,as well as gratitude of compensatory and moderation effects between them,1518adolescents were tested with Family SES Questionnaire,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 Questionnaire,Anxiety/Depression Scale,Academic Achievement Questionnaire,and Gratitude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Low family SES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and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academic achievement.(2)Compensatory effects of gratitude among low family SES and adolescents’externalizing/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ll significantly.(3)Moderation effects of gratitude among low family SES and adolescents’social adaptation were all non-significantly.These results suggesting that low family SES has interdisciplinary adverse impact on adolescent development,and wherein gratitude has significantly lagging compen-satory effect,but isochronous risk-buffer effect is limited.

Key words:low family SES;adolescent;social adaptation;gratitude

66心理学探新2012年

社工考试家庭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社工考试家庭社会工作主要内容2017年社工考试家庭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 1、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它已成为很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家庭社会工作者 提供了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的基本框架。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 的观点: (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 的 (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 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而要正确理解家庭系统的概念,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家庭系统概念的六个核心要素: (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3)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 (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 (5)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 (6)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 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题库重点)

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这就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家庭成员的互动 交流关系以及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 让家庭成员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面临的任务,可以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龄子女家 庭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家庭调整阶段、中 年夫妇家庭阶段以及老年家庭阶段。 3、生态系统理论:(难) 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四个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中观系 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 (1)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 对个体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体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 就是这样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活场所。 (2)中观系统是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 关系。 (3)外部系统是指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 (4)宏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家庭行为学习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它假设孩子在家庭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样,孩子在青春期向往更多 的自由空间,也需要学习新的行为。

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 城市管理新模式对于特大、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中小城市管理都有实用意义,比如在北京的二环、三环甚至四环以内的范围推广,逐步向经济发达、信息化基础好的城市推广,再向全国推广,将使我国的城市面貌大大改观、城市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一定程度缓减劳动就业压力、引发新产业的诞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经初步测算,如果在全国范围推广,每年可以节约费用约3600亿元;解决“4050”人员就业300多万人;城管通可以诞生一个上百亿元的市场。城市管理新模式自2004年10月22日开始试运行,至2005年6月22日,监督中心已受理上报问题21081件,其中监督员上报20187件,公众电话举报问题894件。共立案18464件,其中已经结案16674件,处理率90.37%,结案率90.31%。平均办理结案时间为12.1小时(工作日时间)。集中处理了多年一直未被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使东城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深受区域居民欢迎。 建设部定于2005年7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推广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经验,促进全国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北京市市委、市政府于6月3日下发了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意见的7号文件。文件要求在2005年十月底实现城八区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1、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1)运营成本和支出情况 系统建设费用为1684万元;系统日常支出费用450万元/年,包括网络年租金、系统维护、信息传输、电话费用等;城市管理监督员411人,每人每年经费支出14000元,共计576万元。

青少年社会工作解读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18岁-23岁青少年心理问题 研究报告

青少年社会工作——18岁-23岁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2012年6月份,通过专升本考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李某在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时候,因为作弊被抓住。学校根据相关规定给予李某相应的处罚之后,李某采取自杀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失望。此次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所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当代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主义经济急需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而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心理方面稳定的内在特点,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求知与成长的过程也是其心理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大学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抗拒诱惑、承

社会实践报告(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姓名:张聪 学号:20120156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行政管理2班 指导老师:胡同泽 完成时间:2014年5月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报告 “经济”一词,早以贯穿我们的生活,它是一切的基础,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开始,我们就开始再书本上接触到它。特别是通过大学里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学习,让我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更加兴趣浓厚,对我在寒假里的家庭经济背景调查实践报告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第一部分调查内容 一.方案设计 1.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2014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6周年。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现在正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调查活动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实践调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调查对象 父亲、母亲。 3、调查方式 视频访谈并记录 4.家庭背景简介

家中主要有6个人,父亲、母亲还有自己,现在我就读于重庆大学2012级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班。家中还需要供养年迈的爷爷奶奶,经济状况比较拮据。 二.访谈记录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父亲 名字:张羽刚 年龄:48岁 学历:初中 地区:贵州省思南县红岩村下湾组 父亲在16岁的时候便开始务农,做了几年转行跟爷爷学医,现在是一名乡村医生。 母亲 名字:雷贵英 年龄:50岁 学历:初中 地区:贵州省思南县红岩村下湾组 母亲和爸爸结婚后就一直在家务农。 访谈时间 2014年5月24日到5月25日在电话里的时候。 访谈地点 寝室电话里和爸妈闲聊

家庭社会工作考试试题(二)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家庭社会工作考试试题(二) 、一(共案例分析问答题小题,41共分)95.0 第1题 小明: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父亲:50岁,公务员 小明母亲:49岁,中学教师 小明父母因儿子的问题前来求助。 小明严重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和老师之间有严重冲突。 小明的父亲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常年在外奔忙。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母亲将全部心力都用在儿子身上。小明到了初中还和母亲睡一张床,洗澡从不关浴室门。从小到大,母亲什么事也不让小明做,早上甚至给他挤好牙膏才喊他起床。但小明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特别严,从小送他上各种补习班,要求每次考试不得低于95分,小明一直做得很好,小学时曾在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过奖,但进入初二后成绩却一落千丈。 在社会工作者与家庭的第一次面谈中,小明母亲提到她有几个不明白:一是儿子很聪明。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认为他聪明,但他的成绩现在却是全班最差的;二是她把所有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但儿子对她却越来越恶语相加,有时干脆一连几天不理她,她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小明的父亲则与小明母亲有同样的困惑。看到儿子对母亲那样,他很想管,但儿子根本不听他的,常常回嘴说:“小时候你都没管过我,现在凭什么管我?”有时实在看不过,想打儿子,但身高一米七的儿子却和他对打。更糟糕的是他每次一管儿子,妻子就护着,反过来责怪他,关于儿子的问题最后总是演变成一场夫妻间的冲突。 第二次面谈中,小明提到他觉得除了玩游戏,做什么都没意义。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母亲帮他决定,上补习班无论怎么不喜欢都得上;学习成绩一旦下降,母亲就给脸色;升初中时非要他考母亲希望他上的那个学校,他一点儿也不喜欢。长这么大他好像从没给自己做过主。他认为学习就是为父母学的,而父母让他学习好其实是为了他们的面子。他说现在不想这样了,他要过自己的生活。 在上述两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奇怪。每个人说话都不看着对方,各说各的。母亲不停地诉苦,每当母亲这样,小明就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进入半睡眠状态;小明父亲则缩起身子,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小明母亲一看到这样就会越说越伤心,诉苦最终变成哭诉。 社会工作者决定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为小明家庭提供服务。 [问题] 请根据上述案例提供的资料,对小明一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预估。 【正确答案】: 答案: 小明一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家庭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

家庭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恋爱、择偶、组织家庭、养育子女的过程。当前,人们对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但是,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离婚率攀升、家庭暴力、青少年成长危机等等现象,许多人产生了困惑,出现了种种忧虑。不少遇到婚姻家庭问题困扰的当事人却求助无门,甚至为此酿成个人生活悲剧。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危及个人成长、家庭幸福,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都有各种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与辅导机构,为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求助者及时提供爱情、婚姻咨询服务,有效地帮助人们解除各种困扰。而在我国内地,大部分婚姻家庭咨询与救助的工作不得不由各级妇联、工会、共青团组织以及计生委等非专业机构和其他社会工作者来承担;部分律师事务所负责离婚官司的律师、一些职业心理咨询师也在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咨询业务。这些人员加在一起已经有上百万人。其中,在已经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4万人中,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做婚姻家庭咨询工作,提供婚姻咨询服务。但是,上述各类人员都未经过专门的婚姻家庭咨询业务的规范化培训,缺乏统一的从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咨询服务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社会上还有个别非法机构单纯以赢利为目的,也在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不仅培训效果差,还可能对服务对象产生误导和危害。婚姻家庭咨询师(简称:婚姻咨询师)这一新职业的设立,对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提高婚姻家庭咨询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约有3.7亿个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对婚姻家庭咨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婚姻家庭咨询师这一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竞争的激烈,人们的压力和冲突越来越大,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救助的人也越来越多。专家统计:我国约80%的人民都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其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13级社会工作洪丽丽 学号:130302007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习—考试—升学”模式任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成长压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被喻为“三重门”,是青年学生一路成长学习所必须经历的三道门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青年学生表现出诸多不良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厌学,厌目前青少年厌学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表现为消极怠学,较隐蔽不宜在初期察觉,一旦发现时往往已患病多时了,如装样子,阴奉阳违,或是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情况严重的甚至烦躁,影响到家庭关系或是师生,同学关系。有些表现为暴躁反叛,较明显。但程度也更严重,如长期不做作业,上课就睡觉,甚至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等。 (一)厌学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 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 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

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4. 他们对各学科(或部分学科)的学习有畏难情绪,预、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愿意参加考试;经常去网吧,听歌、玩手机游戏等;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二).青少年厌学的原因 青少年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客观原因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难免精华与糟粕俱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导向,特别是一些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浊流,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学生那本就经不住诱惑的意志,。 (2).家庭环境影响 学生的学习,除了学校,很多事情是和家庭分不开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家

中国市场背景下的家庭金融之理性分析

中国市场背景下的家庭金融之理性分析 摘要:“家庭金融”这一课题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含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手段又是什么?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在波折中迅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家庭金融的最优配置……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本篇文章所要阐述和分析的。另外,本文还可以看做是一篇以家庭为主题的投资分析报告,我们将探究家庭金融决策的最有效手段。 主题词:家庭金融中国市场理性分析 正文: 我们从“家庭金融”这一概念的产生说起。 家庭是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同时在宏观积极循环中,家庭也起到了一个衔接市场与企业的作用,家庭是社会财富宏观循环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认为整体市场经济是由企业经济和家庭经济构成的,二者在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均衡市场,引起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格雷姆唐纳德斯诺克斯在《家庭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提出:“近300年来,家庭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变化。第一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后工业化的转变,即我所说的新经济革命(new economic revolution)的结果。” 我们将这句话代入到中国队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将家庭经济在社会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归结为:鸦片战争之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物品和货币市场交易萎缩,家庭金融即是社会金融,而在鸦片战争后的工业革命中,“将原先的一些家庭活动分包给一些专业人员来做”1而这些专业的人员就是公司,公司之间的交易成为两个市场交易的最重要环节,家庭在经济中的中心地位,由此让位给公司,公司金融成为社会金融的主导,而在新经济革命开始后,尤其是互联网以及电讯事业的发展,拉近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家庭掌握的财富逐渐增加,家庭在参与的交易越来多,家庭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加强,家庭的桥梁作用也得到凸显。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家庭金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目光,他们开始从家庭金融以一般金融的区别于联系,家庭金融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效应、家庭资源和合理配置等诸多方面对家庭金融进行研究,家庭金融的学科要素逐渐完备。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庭财富保障的重要性,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提供家庭金融工具…… 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尚未对家庭金融的概念进行确切的定义,而参照公司金融的概念2,我们暂且将家庭金融定义为:家庭金融是基于家庭理财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投资活动和利益关系,是依据市场客观定律和增值保值及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组织家庭投资活动,处理家庭财务关系的微观层面的经济管理活动。 从定义我们便可以看出家庭金融的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投资手段的选择和相互之间比例的调整,以实现家庭财务的保证增值,在最大程度扩大家庭财富价值。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庭金融与公司金融具有很大的共性,我们可以采用许多公司金融的分析手段来研究家庭金融。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首先,在财富规模上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家庭金融的决策更加灵活,便利,但是由于财富总额的减少,家庭金融投资决策的多样 1摘自格雷姆唐纳德斯诺克斯《家庭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 2公司金融则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公司金融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_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_叶婷

心理学探新2012,Vol.32,No.1,61-66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叶婷1,2,吴慧婷3 (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510631;2.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518060; 3.广州市技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广州510410) 摘要:该研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焦虑抑郁量表、学业成就问卷和感恩问卷对15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SES)与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感恩在其中的补偿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低家庭SES与外化问 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2)感恩在低家 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3)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 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这表明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具有跨领域的不利影响, 而感恩在其中具有显著“滞后的”补偿作用,但“同步的”风险缓冲作用有限。 关键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社会适应;感恩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1-0061-06 1引言 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大差异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在青少年发展研究中,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个体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研究表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严重妨碍青少年发展(Huston&Bent-ley,2010;Matthews&Gallo,2011)。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我国贫富差异逐渐扩大,贫困和低收人口具有相当数量。因此,避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发展不利,发展不利又导致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恶性循环,促进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正是缘于此,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我国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面的概念,一般而言,指根据家庭所获取或控制有价值资源(如教育、财富、社会地位等)而对其进行的层级排名,它反映了个体获取现实或潜在资源的差异(Matthews&Gallo,2011;张卫,李董平,谢志杰,2007)。目前,SES往往从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和职业等级三个方面进行测量,但由于地域差异,收入状况并不能准确反映购买力和生活标准,因而,有研究者建议采用直接测量家庭经济困难替代收入评定(Matthews&Gallo,2011;Wadsworth&Compas,2002)。此外,职业等级评价存在诸多缺陷,它不能用于测量无工作的人,且等级划分过于主观,当前分类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职业等级的划分也主要是依据职业所需要的教育程度、收入的高低等,因而研究者建议仅采用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两个指标也能较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地位(Matthews&Gallo,2011)。因此,研究采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困难测量家庭SES。就社会适应而言,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人们期望的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群体相适应的发展标准的程度(王建平,李董平,张卫,2010)。积极青年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社会适应不仅仅是指问题的减少,学业、社会能力等积极结果的发展也同样重要(Lerner,Phelps,For-man,&Bowers,2009)。因此,研究采用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学业成就来考察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家庭投资理论和家庭压力理论阐释了家庭SES 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Conger&Donnellan,2007;Matthews&Gallo,2011)。家庭投资理论认为,高家庭SES的青少年拥有较多的发展资本,如财政资本,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教养方式等社会资本等,从而促进了积极发展;而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发展资本较少,妨碍了其积极发展。家庭压力理论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父母低温暖、严厉惩罚等不良教养行为,从而使得青少年发展不良。两理论均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Matthews&Gallo,2011;Yoder&Hoyt,2005;张晓,陈会昌,张银娜,孙炳海,2009)。因此,研究提出假设H1: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

家庭经济背景或家乡社会状况调查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姓名:刘柏林 学号:20045825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04药学(1)班 指导老师:胡同泽 完成时间:2007年3月

关于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内容 一、方案设计 1.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社会调查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广泛、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三个代表”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能够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调查地域: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安昌镇北山村 3.调查对象:自己的父母 4.家庭背景简介:四口之家,一子一女,儿子现读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女儿现读于四川省安县职业中学。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如种植蔬菜、玉米、油菜)和打工收入,消费渠道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及全家日常开支,子女生活开支共计17元/月;家庭因处于农村,一般自给自足,外加小额开销;父亲大半年在外做建筑工,弥补家庭财政赤字。 5.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07年1月27日--2月5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做父母思想工作等。 调查阶段:2007年2月7日晚8:00;地点:家中客厅;方式:面对面问答;内容: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07年2月10日--2月17日,资料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6.调查途径 原计划采用访谈式调查,后考虑父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无法接受专用名词词汇,故改进为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二.访谈记录 说明:因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填写采用调查员询问解释,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及作访谈记录。 附表一:访谈内容(口语设计,修正整理后的记录) 时间:2007年2月7日晚8:00 地点:家中访谈人:刘柏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模板

1、经济效益 按项目单位以前年度的运营情况和对未来市场的开发规划进行测算。 1、单用户贡献按每个平均在线用户每月XX元计,项目正常运营状况下,可保证XX万左右平均在线,除去约XX的合作方销售分成,该项收入约为XX亿元。 2、按现有市场行情预估,可获得海外代理金及分成收益XX万元/家,按XX 家代理合作计算,该项收入预估约为XX万元。 2、社会效益 (1)对于弘扬中国文化的意义 在中国的XX市场中,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碰撞由来已久。从当初以XX 为代表的XX商开始从韩国引进XX到自身研发XX,其产品本身带有明显的韩国特色。再从以金山、网易为代表的厂商坚持立足中国文化背景开发游戏,到暴雪公司开发的欧美历史文化背景的产品登陆中国,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仿佛是各地文化碰撞的大舞台。而透过品种众多、纷繁复杂的网络游戏产品本身,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是不同文化在中国得到了认可。综观目前中国市场的游戏产品,每款成功游戏的背后都蕴涵着源于其本土化精神的力量,如美国的创新精神、日本的团队精神和危机意识以及韩国永不言败的精神。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元素”是其出品游戏的基因,是起决定作用的。XX产品把XX融入贯穿其中,从故事背景到人物设计,俨然是一道精心烹制的中国特色大餐。在XX中,人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 XX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中成功的商业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利用并把握了现代人的性格以及生活特性,从而使自己拥有很强的聚众性能,而XX产品的聚众性归根到底则需要用户对其文化背景的认同和接受,本项目将力争做到这一点。 (2)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意义 面对暴利的诱惑,行业内部分公司采用了急功近利的运营方式,不健康内容导致用户沉迷、利用法规漏洞诱使用户消费、低俗炒作宣传等手段极大的阻碍了

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论文编号:A 112110046 家庭青少年亲子关系成因分析及对策 方法 学生姓名:讲师:孙万江系:语法学院专业:社会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第一次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影响人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近年来,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从青少年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成因,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提出促进青少年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而系统全面地改善家庭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亲子关系

1前言 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都知道亲子关系在发展阶段很难适应,也就是说,有些父母和孩子在一个阶段可以相互适应,但在另一个阶段却无法相处。例如,一些父母可以很好地照顾和抚养日夜安睡的婴儿,但是发现很难管教到处乱跑的孩子。或者可以应付依赖的孩子,但不能与青少年和谐相处。由于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生理迅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促使青少年获得“成人感”,也是自我意识高度觉醒的时期,是思维发展为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正式操作的时期。舞台的社会化和年龄的增长使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亲子沟通的障碍和困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正面临着急剧的时代变化,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心理困惑和矛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从家庭和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对于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家庭乃至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为前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概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亲子关系的概念和亲子关系的概念第三部分

家庭社会工作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家庭社会工作》(第一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对婚姻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中国古代,婚姻的原意主要是指()。 A、亲属关系 B、家庭关系 C、婚姻关系 D、亲子关系 2、()对婚姻的定义试图把世界上所有的婚姻制度都纳入进来,包括面非常广。 A、社会学家 B、人类学家 C、经济学家 D、政治学家 3、()是我们分析和理解家庭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个角度。 A、家庭结构 B、家庭人口 C、家庭收入 D、家庭地位 4、在()下,家庭中最主要的家庭关系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A、对偶制 B、联合家庭制度 C、一夫一妻制 D、核心家庭制度 5、奥格本在其著作《社会变迁》和《技术和变化中的家庭》中提出了()的观点。 A、“单线化简化论” B、“文化滞后论” C、“直线进化论” D、“技术革新论” 6、很多西方学者指出,现代化、工业化社会变迁的结果之一就是()家庭所占比例迅速上升,成为家庭结果中的主导形式。 A、核心 B、独身 C、单亲 D、主干 7、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提出由()集中供养和教育所有儿童。 A、国家 B、社区 C、大家庭 D、社会 8、20世纪上半叶的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具有很强的()色彩。 A、实证 B、反思 C、革命 D、批判 9、家庭治疗的发展始自()。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10、开发服务属于欧美家庭社会工作的()。 A、间接服务 B、直接服务 C、家庭治疗 D、治疗服务

4、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武汉铁路局江岸车辆段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铁路货车检修监控系统》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讯、软件、数据库等技术,从货车定期、运用检修规程出发,构成了对货车检修过程的闭环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做到了货车检修过程处理的可查,为进一步提高我段的检修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行车安全,提升运输生产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一、社会效益 1.完整的货车车辆检修过程闭环监督管理,为货车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系统的开发应用使铁路货车日常检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过程,为货车检修作业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手段。 2.作业过程由人控转为机控,各项数据有备档,随时查阅检查作业内容和作业质量。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过程通过拍照生成图像文件分类上传至服务器存档。管理人员在终端就能直接通过系统服务器功能查询实时、以往的作业图像,核查作业过程、作业质量。 3.通过故障数据统计分析,有利于增加领导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从作业人员工作绩效至作业质量;从货车车辆的部件检修故障至整车故障都能通过系统的分类汇总、统计,便于管理者了解基层生产情况,找出故障规律,确定工作重点,有效地组织安全生产。

二、经济效益 1. 信息传递及时,作业过程全程监督、作业质量全程控制。以往的作业模式由作业人员目视作业过程,导致工作内容无法得到监督,作业质量只能从书面表单反馈。‘做与没做,做好还是做差’无真实客观反映。系统投入使用后,实现了‘作业规范事前指导’,‘作业质量事中进行监督’,‘作业结果事后分析’的全程作业管理模式,即保障了货车车辆检修质量,更为管理层决策分析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2. 资源实现共享,降低运用成本。依托现有建成HMIS、5T系统,以较低的无线局域网络硬件投入与零运用成本,即得到对货车检修过程全部进行监控,并能动态兼容现有相关系统,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各系统综合利用率。 3.推广应用前景好。目前路内缺乏成熟的货车检修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为导向,形成闭环控制,为保障行车安全提高了技术手段,最大程度的消除人工检修环节的遗漏并监督作业质量,在当前铁道部高度强调行车安全的态势下,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武汉铁路局江岸车辆段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 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形成建立起来的。由于它对发展经济、稳定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所有的的现代化国家,都把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将社会保航定义为“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的有关保障全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伤残、事业、生育,以及遭遇灾害时的特殊需要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强制性、公平性等特征,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可以将社会保障的目标概括为五项。(1)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保障最核心的目标。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今,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国际公约和绝大多数国家明确规定的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2)维护社会稳定。自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根本原因就是要此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和社会稳定。所以说,社会保障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许多国家取得胜利,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而在中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保障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手段。(3)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为:①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②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③社会保障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维持自身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在生产进程不受阻碍或中断。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津贴等形式对劳动力在生产给予资助,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4)维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受灾、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平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②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5)增进国民福利。社会保障的最初含义是“救贫”和“防贫”,即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至少能享有最低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的内容在不断的扩充。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今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实施的一项社会政策,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和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对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十分重要,这是因为:(1)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在

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假设以及具体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 教学重点: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引导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假设,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 自学内容: 课外作业: 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有什么样的关系? 3、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4、试述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 5、简述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6、简述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与步骤。 、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方法实务,邓恩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实务》,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家庭社会工作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使其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

服务活动。在这个定义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 (3)家庭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 因此,家庭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家庭作为帮助对象的各种服务活动的总称。细分则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家庭作为背景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家庭作为对象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及以家庭作为活动单位的专业服务活动。 不同类型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共同特征是: (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 (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 (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家庭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 (2)结合家庭的治疗和支持,保证家庭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 (3)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维护家庭成员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区别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起源不同 家庭社会工作的产生要比家庭治疗早。社会工作者的创始人玛丽?里士满就是家庭社会工作的先驱,她首先要求社会工作者同时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考察。而家庭治疗则是系统理论产生后把心理治疗从个人延伸到家庭的尝试和实践。 2.关注焦点不同 与家庭治疗相比,家庭社会工作关注的焦点更为广泛,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包括家庭成员在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而家庭治疗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家庭本身的结构和互动关系。 3.工作理念不同 家庭社会工作更为强调“人在情境中”的服务理念,注重在受助家庭的自然生活场境中开展专业服务。而家庭治疗更为注重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构。 3.专业关系不同

4、系统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3D 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平台》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用科技引领工作、服务实战是新形势下实现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层公安实战单位担负着大量的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管理服务等具体性任务,这些工作都与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有着密切联系。 年初以来,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区分局就制定了以加强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推广信息化科技应用为基点,加大信息平台硬件建设和软件研发力度,不断健全民警培训机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3D 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平台》实现了民警在虚拟环境下的警务技能培训。 、系统的成功运行极大的促进了基层实战单位民警培训的信息化进程(一)服务实战应用,跟踪培训效果。在以往民警培训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不足: 一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打包”与时间进行“捆绑”,由教学时间来保证教学效果,评估效果不科学;二是课目性的教学方式,训练内容固定,所有受训人员都要接受千篇一律的培训,教学方式单一;三是无目的性的教学方式,有的单位输送培训人员往往会是“公差性的受训者”,需要培训的人员可能不会出现到训练场,这种训练方式对象没重点,会使受训者的上课积极性不高等等。新的教训平台会是全新的教学风格,是“以情况引导学习、以实考决定学习”的教学模式,重在启发民警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教室”板块中,设置了多种多样的考题,民警完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量贩式”的“自助考试”。在训练中,现场场景完全由3D 动画技术进行模拟,配置以声音、画面等,对民警进行身临其境的现场气氛烘托,加深了民警现场感觉,增强了民警训练的积极性。在失败提示中,以逼真的效果,设置了失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让民警可以自我修正。 (二)增强受训动力,浓厚学习氛围。该平台富有人性化和语音式的界面操作,只要民警持数字证书登陆,就会立即识别并主动进行问候。在“教室”板块中,民警可以让虚拟的“我”在教室里自由选择合适的座位坐下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平台中,选用了“民警积分”管理的模式,即: 每一个参与训练的民警都会根据考试情况获得自己的考试积分,这个积分将会起到年终民警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该平台借鉴了“游戏闯关”的原理,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操作的顺序进行,凡登陆的民警都要首先进行教室板块的自选科目考试,过关者方可进入实

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

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恋爱、择偶、组织家庭、养育子女的过程。当前,人们对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但是,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离婚率攀升、家庭暴力、青少年成长危机等等现象,许多人产生了困惑,出现了种种忧虑。不少遇到婚姻家庭问题困扰的当事人却求助无门,甚至为此酿成个人生活悲剧。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危及到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从而影响社会安定。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都有各种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与辅导机构,为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求助者及时提供爱情、婚姻咨询服务,有效地帮助人们解除各种困扰。而在我国内地,大部分婚姻家庭咨询与救助的工作不得不由各级妇联、工会、共青团组织以及计生委等非专业机构和其他社会工作者来承担;部分律师事务所负责离婚官司的律师、一些职业心理咨询师也在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咨询业务。这些人员加在一起已经有上百万人。其中,在已经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4万人中,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做婚姻家庭咨询工作,提供婚姻咨询服务。但是,上述各类人员都未经过专门的婚姻家庭咨询业务的规范化培训,缺乏统一的从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咨询服务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社会上还有个别非法机构单纯以赢利为目的,也在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不仅培训效果差,还可能对服务对象产生误导和危害。婚姻家庭咨询师(简称:婚姻咨询师)这一新职业的设立,对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提高婚姻家庭咨询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约有3.7亿个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对婚姻家庭咨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婚姻家庭咨询师这一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竞争的激烈,人们的压力和冲突越来越大,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救助的人也越来越多。专家统计:我国约80%的人民都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