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制剂药学)

(化学药制剂药学)
(化学药制剂药学)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习题及答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学稳定性 2.物理稳定性 3.化学稳定性 4.广义酸碱催化 5.药物降解半衰期 6.专属酸碱催化 7.稳定性加速试验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盐酸普鲁卡因的主要降解途径是A A.水解 B.光学异构化 C.氧化 D.脱羧 E.聚合 2.维生素C的降解的主要途径B A.脱羧 B.氧化 C.光学异构化 D.聚合 E.水解 3.酚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C A.水解 B.脱羧 C.氧化 D.异构化 E.聚合 4.酯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D A.脱羧 B.聚合 C.氧化 D.水解 E.异构化 5.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B.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 C.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 D.对于大多数反应来说,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 E.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零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 6.既能影响易水解药物的稳定性,又与药物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的是A A.pH B.广义的酸碱催化 C.溶剂 D.离子强度 E.空气 7.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中,错误的是A 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的酸碱催化 B.在pH很低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酸催化 C. pH较高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OH催化 D.在pH-速度曲线图中,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最稳定的pH E.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都可能催化水解 8.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制剂因素不包括D A.溶剂 B.广义酸碱 C.离子强度 D.温度 E. pH 9.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B A.温度 B.pH C.光线 D.空气中的氧 E.空气湿度1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是A A.温度 B.溶剂 C.离子强度 D. pH E.广义酸碱11.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 A.药物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变化属于稳定性问题 B.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 C.药物制剂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 D.稳定性研究可预测药物制剂的有效期 E.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化学、物理稳定性 12.一级反应半衰期公式为B

常用化学试剂标识

常用化学试剂标识 序号略写中文英文 1 ar 分析纯analytical reagent 2 bc 生化试剂biochemical 3 bp 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 4 br 生物试剂biological reagent 5 bs 生物染色剂biological stain 6 cp 化学纯chemical pure 7 ep 特纯extra pure 8 fcm 络合滴定用for complexometry 9 fcp 层析用for chromatography purpose 10 fmp 显微镜用for microscopic purpose 11 fs 合成用for synthesis 12 gc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13 gr 优级纯guaranteed reagent 14 hplc 高压液相色谱high preussuer liquid chromatography 15 ind 指示剂indicator 16 lr 实验试剂laboratoryreagent 17 osa 有机分析标准organic analyfical standard 18 pa 分析用pro analysis

19 pract 实习用practical use 20 pt 基准试剂primary reagent 21 pur 纯pure purum 22 puriss 特纯purissmum 23 sp 光谱纯spectrum pure 24 tech 工业用techincal grade 25 tlc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26 uv 分光纯(光学纯、紫析分光光度纯)ultra violet pure 实验试剂:缩写为lr,又称四级试剂。 化学纯试剂:缩写为cp,又称三级试剂,一般瓶上用深蓝色标签。 分析纯试剂:缩写为ar,又称二级试剂,一般瓶上用红色标签。 保证试剂:缩写为gr,又称一级试剂,一般瓶上用绿色标签(又称优级纯) 基准试剂:缩写为pt,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光谱纯试剂:缩写为sp,表示光谱纯净。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 【H】G P H4-1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 二ΟΟ四年三月十八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3) 三、剂型的选择 (5) 四、处方研究 (7) (一)、原料药 (7) (二)、辅料 (7) (三)、处方设计 (10) (四)、处方筛选和优化 (11) (五)、处方的确定 (13) 五、制备工艺研究 (14) (一)、工艺设计 (14) (二)、工艺研究 (14) (三)、工艺放大 (16) 六、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 (17)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9) 【附录】 (20) 【参考文献】 (22) 【起草说明】 (23) 【著者】 (28)

一、概述 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临床使用的顺应性。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疗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研究开发的自身规律,结合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并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制剂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的重点问题进行制订的。 由于制剂的剂型及生产工艺纷繁复杂,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物研发者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制剂的剂型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也有着各自的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制剂剂型选择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常用化学试剂

常用化学试剂 培训内容:常用化学试剂。 培训目标:认识化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了解化验室常用试剂的用途。 培训难点:记住化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 培训课时:1个课时 培训方案: (1)甲酸,称作蚁酸,化学式为HCOOH。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且有腐蚀性,人类皮肤接触后会起泡红肿。熔点8.4℃,沸点100.8℃。由于甲酸的结构特殊,也可看做是一个羟基甲醛。因此甲酸同时具有酸和醛的性质。 我们公司检验室常用质量分数为90%和85%的甲酸。用于原丝溶解测粘度。 (2)硫酸,化学式为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08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高浓度的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和脱水性。硫酸是基本化学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它不仅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的国民经济部门。(3)盐酸,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化学式:HCl相对分子量为36.5)的水溶液,是一元酸。盐酸是一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能在上方看见酸雾,那是氯化氢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的盐酸小液滴。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在一般情况下,浓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在38%左右。 (4)硝酸,分子式HNO3相对分子质量63,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1.3),

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 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 (5)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 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 吸收水蒸气,对其必须密封保存,且要用橡胶瓶塞。 (6)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7)重铬酸钾为橙红色三斜晶体或针状晶体。化学式为K2Cr2O7相对分子质量294.18可由重铬酸钠与氯化钾或硫酸钾进行复分解反应而制得。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有剧毒是强氧化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8)硫代硫酸钠化学式: Na2S2O3相对分子质量为248.18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比重1.667,易溶于水,不溶于醇,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硫。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9)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3395,高锰酸钾常温下即可与甘油(丙三醇)等有机物反应甚至燃烧;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性更强, 能氧化负价态的氯、溴、碘、硫等离子及二氧化硫等。与皮肤接触可腐蚀 皮肤产生棕色染色;粉末散布于空气中有强烈刺激性。尿液、二氧化硫等可使其褪色。与较活泼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强烈燃烧性,危险。 (10)EDTA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中文名称:乙二胺四乙酸线性分子式(HOOCCH2)2NCH2CH2N(CH2COOH)2分子式C10H16N2O8分子量292.248。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 二ΟΟ四年三月十八日 目录 一、概述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剂型的选择 四、处方研究 (一)、原料药 (二)、辅料 (三)、处方设计 (四)、处方筛选和优化 (五)、处方的确定 五、制备工艺研究 (一)、工艺设计 (二)、工艺研究 (三)、工艺放大 六、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起草说明】 【著者】 一、概述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临床使用的顺应性。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疗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研究开发的自身规律,结合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并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 视的影响制剂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的重点问题进行制订的。由于制剂的剂型及生产工艺纷繁复杂,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物研发者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制剂的剂型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也有着各自的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制剂剂型选择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剂型的选择药物研发者通过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考察,根据临床治疗和应用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剂型。2、处方研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稳定性试验结果和药物吸收情况,选择适宜的辅料,进行处方筛选和优化,初步确定处方。 3、制备工艺研究根据剂型的特点,结合药物理化性质和稳定性情况,进行工艺研究及优化,初步确定实验室规模样品的生产工艺,并建立相应的过程控制指标。为实现制剂工业化生产,保证生产中药品质量稳定,需要进行工艺放大研究,必要时需要对处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进行调整。 4、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主要侧重于药品内包装材料的考察。可通过文献调研,或通过制剂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等实验初步选择内包装材料,并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继续进行考察。 5、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已分别制订相应的指导原则,涉及此部分工作可参照有关指导原

常用化学试剂英文缩写列表(配化学式)

ABO 2,7,8-Trioxabicyclo[3.2.1]octyl C ?O O O Ac Acetyl ?C O ACBZ 4-Azidobenzyloxycarbonyl ?C O O N N + - N ACE α-Chloroethoxycarbonyl AcHmb 2-Acetoxy-4-methoxybenzyl CH 2?O O O Acm Acetamidomethyl ?H2C O N H Ad 1-Adamantyl C ? Adoc 1-Adamantyloxycarbonyl C ? O O Adpoc 1-(1-Adamantyl)-1-methylethoxycarbonyl C ? O O AIBN 2,2’-Azobis(2-methylpropionitrile) or Azobisisobutyronitrile N N N N All Allyl CH 2? Alloc Alloxycarbonyl ?C O O Als Allylsulfonyl S ? O O AMB 2-(Acetoxymethyl)benzoyl C ? O O O AN 4-Methoxyphenyl or anisyl CH ? O Anpe 2-(4-Acetyl-2-nitrophenyl)ethyl ?H2C N +O O -O AOC Allyloxycarbonyl ?C O O p-AOM p-Anisyloxymrthyl or (4-methoxyphenoxy)methyl ?H2C O O Ar Aryl 芳香基 ATP Adenosine 5’-triphosphate 三磷酸腺苷 ATPase Adenosinetriphosphatase ATP 酶 Azb p-Azidobenzyl CH 2? N N + -N Bam Benzamidomethyl ?H2C O NH

化学试剂与颜色

1、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FeS、CuS、CuO、MnO 2、Fe3O4 2、红色固体:Cu、Cu2O、Fe2O3 、HgO、红磷 3、淡黄色固体:S、Na2O2、AgBr 4、紫黑色固体:KMnO4、 5、黄色固体:AgI 、Ag3PO4 6、绿色固体: Cu2(OH)2CO3 7、蓝色晶体:CuSO4?5H2O 8、蓝色沉淀Cu(OH)2 9、红褐色沉淀:Fe(OH)3 10、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11、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MnO4-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12、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 、AgCl 13、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CaCO3 (溶于酸)、BaCO3(溶于酸)、Al(OH)3、Mg(OH)2 等 14、(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3)红棕色气体:Br2(气体)NO2 (4)黄绿色气体:Cl2 (5)臭鸡蛋气味气体:H2S 15、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 16、有毒的: 气体:CO SO2 H2S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化学式颜色化学式颜色化学式颜色 Cu 紫红Au 黄S 黄 B 黄或黑F2 淡黄绿C(石墨) 黑 Cl2 黄Br2 红棕C(金刚石) 无 Si 灰黑I2 紫黑P 白、黄、红棕 化学式颜色化学式颜色化学式颜色 NO2 棕红ClO2 黄Na2O2 浅黄 K2O 黄Pb3O4 红MnO 绿 化学式颜色化学式颜色化学式颜色 CuO 黑MnO2 黑Ag2O 棕黑 FeO 黑ZnO 白Fe3O4 黑 Hg2O 黑Fe2O3 红棕HgO 红或黄 Cu2O 红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 二ΟΟ四年三月十八日 目录 一、概述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剂型的选择 四、处方研究 (一)、原料药 (二)、辅料 (三)、处方设计 (四)、处方筛选和优化 (五)、处方的确定 五、制备工艺研究 (一)、工艺设计 (二)、工艺研究 (三)、工艺放大 六、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起草说明】 【著者】 一、概述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临床使用的顺应性。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疗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研究开发的自身规律,结合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并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制剂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的重点问题进行制订的。由于制剂的剂型及生产工艺纷繁复杂,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物研发者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制剂的剂型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也有着各自的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制剂剂型选择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剂型的选择药物研发者通过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考察,根据临床治疗和应用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剂型。 2、处方研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稳定性试验结果和药物吸收情况,选择适宜的辅料,进行处方筛选和优化,初步确定处方。 3、制备工艺研究根据剂型的特点,结合药物理化性质和稳定性情况,进行工艺研究及优化,初步确定实验室规模样品的生产工艺,并建立相应的过程控制指标。为实现制剂工业化生产,保证生产中药品质量稳定,需要进行工艺放大研究,必要时需要对处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进行调整。 4、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主要侧重于药品内包装材料的考察。可通过文献调研,或通过制剂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等实验初步选择内包装材料,并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继续进行考察。 5、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已分别制订相应的指导原则,涉及此部分工作可参照有关

常用显色试剂大全

常用显色试剂大全 显色试剂 显色剂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的通用显色剂;另一类是根据化合物分类或特殊官能团设计的专属性显色剂。显色剂种类繁多,本章只能列举一些常用的显色剂。 l.通用显色剂 ①硫酸常用的有四种溶液:硫酸-水(1:1)溶液;硫酸-甲醇或乙醇(1:1)溶液;1.5mol /L硫酸溶液与0.5-1.5mol/L硫酸铵溶液,喷后110oC烤15min,不同有机化合物显不同颜色。 ②0.5%碘的氯仿溶液对很多化合物显黄棕色。 ③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易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背景上显黄色。 ④碱性高锰酸钾试剂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 溶液I:1%高锰酸钾溶液;溶液Ⅱ:5%碳酸钠溶液;溶液I和溶液Ⅱ等量混合应用。 ⑤酸性高锰酸钾试剂喷1.6%高锰酸钾浓硫酸溶液(溶解时注意防止爆炸),喷后薄层于180oC加热15~20min。 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喷5%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必要时150oC烤薄层。 ⑦5%磷钼酸乙醇溶液喷后120oC烘烤,还原性化合物显蓝色,再用氨气薰,则背景变为无色。 ⑧铁氰化钾-三氯化铁试剂还原性物质显蓝色,再喷2mol/L盐酸溶液,则蓝色加深。溶液I:1%铁氰化钾溶液;溶液Ⅱ:2%三氯化铁溶液;临用前将溶液I和溶液Ⅱ等量混合。 2.专属性显色剂 由于化合物种类繁多,因此专属性显色剂也是很多的,现将在各类化合物中最常用的显色剂列举如下: (1)烃类 ①硝酸银/过氧化氢 检出物:卤代烃类。 溶液:硝酸银O.1g溶于水lml,加2-苯氧基乙醇lOOml,用丙酮稀释至200ml,再加30%过氧化氢1滴。 方法:喷后置未过滤的紫外光下照射; 结果:斑点呈暗黑色。 ②荧光素/溴 检出物:不饱和烃。 溶液:I.荧光素0.1g溶于乙醇lOOml;Ⅱ.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方法:先喷(I),然后置含溴蒸气容器内,荧光素转变为四溴荧光素(曙红),荧光消失,不饱和烃斑点由于溴的加成,阻止生成曙红而保留荧光,多数不饱和烃在粉红色背景上呈黄色。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考纲要点 考点精粹 一、概述 (一)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药物制剂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与程度,就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在于: ①保证药品质量,作到安全、有效、稳定; ②用于指导新药及其剂型的研制开发; ③减少损失,创造经济效益。 2、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包括 ①考察制剂在制备与保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②探讨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③寻找避免或延缓药物降解、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各种措施 ④预测制剂在贮存期间质量标准的最长时间,即有效期。 3、药物制剂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一般包括化学、物理与生物学三个方面。 ⑴化学稳定性: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⑵物理稳定性:主要指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⑶生物学稳定性:一般指药物制剂由于受微生物的污染,而使产品变质、腐败。 (二)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与氧化就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其她如异构化、聚合、脱羧等反应,在某些药物中也有发生。一种药物可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解途径。表10-1 总结了制剂中主要的降解途径及药物举例。 表10-1 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及典型药物

1、水解反应: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含内酯)、酰胺类(含内酰胺)等。水解反应规律符合一级或伪一级反应。 ⑴酯类药物: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为代表药物。 ⑵酰胺类药物: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为代表药物。 2、氧化反应:药物的氧化作用与其化学结构有关,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发生氧化反应。一般为自氧化反应(链反应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如:光、氧、金属离子等。 ⑴酚类:肾上腺素、左旋多巴、不啡、去水不啡、水杨酸钠 ⑵烯醇类:维生素C ⑶其它类:磺胺嘧啶钠、氨基比林、安乃近、盐酸氯丙嗪 3、其她降解途径 ⑴异构化:异构化一般分光学异构化与几何异构化。通常药物异构化后,生理活性降低甚至没有活性。如肾上腺素、毛果芸香碱、维生素A等。 ⑵聚合:氨苄青霉素(聚合后易诱发过敏)。 ⑶脱羧:对氨基水杨酸钠 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可以分为处方因素与外界因素两个方面,如表10-2所示。 表10-2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概述 (一)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物制剂生产以后须经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出厂,在运输、贮存、销售、直至临床使用之前也必须符合同一质量标准。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察制剂在制备和保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寻找避免或延缓药物降解,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预测制剂在贮存期间符合质量标准的最长时间即有效期。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如果临床应用前药物制剂在体外不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药物发生降解变质,不仅可使药效降低,有些甚至产生不良反应。这样就难以保证用药后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制剂生产中,若产品因不稳定而变质,则可能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因素发生化学降解,造成药物含量(或效价)下降、产生有毒或副作用的降解产物、色泽发生变化等。物理稳定性是指制剂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如混悬剂的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片剂的崩解度、溶出速度改变等。关于物理稳定性,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已作了介绍,本章主要讨论药物制剂的化学稳定性。内容包括制剂中药物降解的途径,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固体制剂的稳定性及稳定性试验方法等。 上世纪50年代初期Higuchi等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来评价药物的稳定性。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药物降解的速度与药物的性质、浓度、温度、pH、离子强度、溶剂等因素有关。运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可以①研究药物的降解速度,预测药物及其制剂的贮存有效期;②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及防止或延缓药物降解的措施。 研究药物降解的速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反应级数可用来阐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反应级数有零级、一级、伪一级及二级反应;此外还有分数级反应。在药物制剂的降解反应中,多数药物可按零级、一级、伪一级反应处理,其反应速度的积分式、半衰期及有效期公式列于表。 表零级、一级(伪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半衰期和有效期计算公式 表中,C0为t=0时反应物的浓度,C为t时反应物浓度,k为反应速度常数,t1/2为药物降解50%所需的时间,即半衰期,右t0.9为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即有效期。表中公式在预测药物稳定性时经常使用。 (二)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的途径 药物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其降解反应途径也不尽相同。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其他如异构化、聚合、脱羧等反应,在某些药物中也有发生,有时一种药物可能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解反应。 1.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酰胺类(包括内酰胺)等。 (1)酯类药物:含有酯键的药物在水溶液中或吸收水分后很易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在H+、OH- 或广义酸碱的催化下,水解反应速度加快。一般而言0H-的催化作用大于H+,酯类药物的水解常用伪一级反应处理。 盐酸普鲁卡因和乙酰水杨酸的水解反应可作为这类药物反应的代表。盐酸普鲁卡因水解生成对氨基苯

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

问题:请简述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注意事项。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剂型的选择。药品申请人通过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的考察,根据临宋治疗和应用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剂型。 (二)处方研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稳定性试验结果和药物吸收等情况,结合所选剂型的特点,确定适当的指标,选择适宜的辅料,进行处方筛选和优化,初步确定处方。 (三)制剂工艺研究。根据剂型的特点,结合药物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等情况,考虑生产条件和设备,进行工艺研究,初步确定实验室样品的制备工艺,并建立相应的过程控制指标。 (四)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主要侧重于药品内包装材料(容器)的考察。可通过文献调研,或制剂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等实验,初步选择内包装材料(容器),并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继续进行考察。 注意事项: 一.剂型的选择。剂型的选择和设计至少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是剂型选择的首要依据。例如,对于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一般不宜开发为胃溶制剂。对一些稳定性差宜在固态下贮藏的药物(如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尤其那些在溶液状态下易降解或产生聚合物,临床使用会引发安全性方面问题的药物,不适宜开发注射液、输液等。 (二)临床治疗的需要。剂型的选择要考虑临床治疗的需要。例如用于出血、休克、中毒等急救治疗的药物,通常应选择注射剂型;心律失常抢救用药宜选择静脉推注的注射剂。 (三)临床用药的顺应性。开发缓释、控释制剂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减小波动系数,平稳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对于老年人、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选择口服溶液、泡腾片、分散片等剂型有一定优势。 (四)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生产线建设的投资成本,以及药物原料的耗用成本。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原料药,采用注射剂、气雾剂和吸人剂等可以大幅降低药物原料成本,进而降低药品价格,提升药品的市场竞争力。

常用化学药剂的颜色

常用化学药剂的颜色 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Mg(OH)2,Al(OH)3,PbSO4,AgCl 红褐色沉淀:Fe(OH)3 蓝色沉淀:Cu(OH)2 黑色沉淀:CuS,PbS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红色Fe(SCN)]2+(血红色);Cu2O(砖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红棕色);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I2的CCl4溶液(紫红色);MnO4-(紫红色);Cu(紫红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 2.橙色:溴水;K2Cr2O7溶液. 3.黄色:AgI(黄色);AgBr(浅黄色);K2CrO4(黄色);Na2O2(淡黄色);S(黄色);FeS2(黄色);久置浓HNO3(溶有NO2);工业浓盐酸(含Fe3+);Fe3+水溶液(黄色);久置的KI溶液(被氧化成I2) 4.绿色:Cu2(OH)CO3;Fe2+的水溶液;FeSO4.7H2O;Cl2(黄绿色);F2(淡黄绿色);Cr2O3 5.蓝色:Cu(OH)2;CuSO4.5H2O;Cu2+的水溶液;I2与淀粉的混合物.

药剂学——药物制剂稳定性

药剂学——药物制剂稳定性 要点: 1.药物稳定性的相关概念 2.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3.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补充:药品质量特性 药品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1.有效性(效应程度) 我国——痊愈、显效、有效 国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 2.安全性 3.稳定性——物理、化学、生物学(微生物污染) 4.均一性 一、基本概念 1.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①化学:水解、氧化(含量、效价、色泽变化) ②物理:混悬剂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分层、破裂,胶体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质量下降,引起化学、生物变化)

③生物:微生物污染发霉腐败分解 2.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基本任务 考察药物制剂在制备和储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延缓药物的降解,寻找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预测药物制剂的有效期。 3.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首要问题: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C=C0-kt 零级反应:速度与浓度无关 C:经过t时间后反应物的浓度 C0:起始浓度 t:时间 k:反应速度常数 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温度越高,药物的降解速度也就越快 Arrhenius方程:稳定性预测理论依据 K=Ae-E/RT lgK=-E/2.303RT+lgA K:反应速度常数R:摩尔气体常数 A:频率因子E:活化能T:绝对温度 5.药物稳定性的预测 lgK=-E/2.303RT+lgA 根据Arrhenius方程以lgk对1/T作图得一直线,可求出室温时的速度常数(k25)。 由k25可求出分解10%所需的时间(t0.9)或室温贮藏若干时间以后残余的药物的浓度。 目的:预试验研究,预估药物制剂的有效期,其结果仅供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参考。 二、化学降解途径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二○○四年十一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1) 三、剂型的选择 (3) 四、处方研究 (4) 五、制剂工艺研究 (9) 六、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 (12)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3) 八、附录 (13) 九、参考文献 (15) 十、著者 (16)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 (17)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的药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指导原则是根据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关键问题进行制订的。 由于药物剂型及生产工艺众多,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品申请人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药物剂型种类很多,制剂工艺也各有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剂型选择的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能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一)剂型的选择 药品申请人通过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的考察,根据临床治疗和

药物制剂稳定性

第十一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最佳选择题 1、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百分之多少所需的时间为药物的有效期B A、5% B、10% C、30% D、50% E、90% 2、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百分之多少所需的时间为药物的半衰期D A、5% B、10% C、30% D、50% E、90% 3、盐酸普鲁卡因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A A、水解 B、光学异构化 C、氧化 D、聚合 E、脱羧 4、Vc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B A、脱羧 B、氧化 C、光学异构化 D、聚合 E、水解 5、酚类药物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C A、水解 B、光学异构化 C、氧化 D、聚合 E、脱羧 6、酯类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C A、光学异构体 B、聚合 C、水解 D、氧化 E、脱羧 7、关于药物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C A、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半衰期 B、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 C、药物降解反应是一级反应,药物有效期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D、大多数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 E、温度升高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8、影响易于水解药物的稳定性,与药物氧化反应也有密切关系的是A A、pH B、广义的酸碱催化 C、溶剂 D、离子强度 E、表面活性剂 9、在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即为A A、最稳定pH B、最不稳定pH C、pH催化点 D、反应速度最高点 E、反应速度最低点 10、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错误的是A 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酸碱 催化

B、在pH很低时,主要是酸催化 C、pH较高时,主要由OH—催化 D、在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即为最稳定pH E、一般药物的氧化作用也受H+或OH—的催化 11、按照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关于广义酸碱催化叙述正确的是B 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酸碱 催化 B、有些药物也可被广义的酸碱催化水解 C、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酸 D、给出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碱 E、常用的缓冲剂如醋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均为专属的酸碱 12、对于水解的药物关于溶剂影响叙述错误的是E A、溶剂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对于水解的药物反应影响很大 B、lgk=lgk ∞—k’Z A Z B /ε表示溶剂介电常数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C、如OH—催化水解苯巴比妥阴离子,在处方中采用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将降低药 物分解的速度 D、如专属碱对带正电荷的药物的催化,采取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就不能使其稳 定 E、对于水解的药物,只要采用非水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都可使其稳定 13、对于水解的药物关于离子强度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 A、在制剂处方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盐所带入的离子,对于药物的水解反应加 大 B、lgk=lgk 0+1.02 Z A Z B μ表示离子强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C、如药物离子带负电,并受OH—催化,加入盐使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则分解反 应速度增加 D、如果药物离子带负电,而受H+催化,则离子强度增加,分解反应速度低 E、如果药物是中性分子,因Z A Z B =0,故离子强度增加对分解速度没有影响 14、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制剂因素不包括D

常用化学试剂的分类存放和使用资料

常用化学试剂的分类、存放和使用 化学试剂又叫化学药品,简称试剂,它是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科学研究以及国防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化验分析的重要药剂。化学试剂是指具有一定纯度标准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要进行任何实验都离不了试剂,试剂不仅有各种状态,而且不同的试剂其性能差异很大。有的常温非常安定、有的通常十分活泼,有的受高温也不变质、有的却易燃易爆:有的香气浓烈,有的则剧毒。只有对化学试剂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才能安全、顺利进行各项实验。既可保证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又可消除对环境污染。因此,首先要知道试剂分类情况,然后才能掌握各类试剂的存放和使用。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试剂分类的方法较多,如,按状态可分为固体试剂、液体试剂。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试剂、专用试剂。按类别可分为无机试剂、有机试剂。按性能可分为危险试剂、非危险试剂等。 从试剂的贮存和使用角度常按类别和性能2种方法对试剂进行分类: (一)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 这种分类方法与化学的物质分类一致,既便于识别、记忆,又便于贮存、取用;无机试剂按单质、氧化物、碱、酸、盐分出大类后,再考虑性质进行分类; 有机试剂则按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指示剂等进行分类。

(二)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 这种分类既注意到实用性,更考虑到试剂的特征性质。因此,既便于安全存放,也便于实验工作者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操作规则: 1.危险试剂的分类 根据危险试剂的性质和贮存要求又分为: (1)易燃试剂 这类试剂指在空气中能够自燃或遇其它物质容易引起燃烧的化学物质,由于存在状态或引起燃烧的原因不同常可分为: ①易自燃试剂:如,黄磷等。 ②遇水燃烧试剂:如,钾、钠、碳化钙等。 ③易燃液体试剂:如,苯、汽油、乙醚等。 ④易燃固体试剂,如:硫、红磷、铝粉等。 (2)易爆试剂 指受外力作用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同时能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的化学物质,如,氯酸钾等。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H】G P H 4-1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二○○五年三月

目 录 一、概述 (1)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1) 三、剂型的选择 (3) 四、处方研究 (4) 五、制剂工艺研究 (10) 六、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 (13)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4) 八、附录 (15) 九、参考文献 (16) 十、著者 (16)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的药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指导原则是根据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关键问题进行制订的。 由于药物剂型及生产工艺众多,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品申请人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药物剂型种类很多,制剂工艺也各有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剂型选择的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能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一)剂型的选择 药品申请人通过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的考察,根据临床治

常用化学试剂手册

化学试剂手册 ?化学试剂安全操作指南 ?紧急事件处理方式 ?常见化学试剂性质简介 ?元素周期表(注音) 1 / 32

一.化学试剂安全操作指南 化学实验室是一个危险的工作环境,因为大家常常要使用一些危险的药品,这些潜在的危险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化学实验室的重要安全守则和规章制度。 化学实验简单地用两个词来描述:一定、禁止。 一定 一定要熟悉实验室的安全程序 一定要穿实验服 离开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洗手 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 一定要检查仪器是否安装正确 对待所有的药品一定要小心、仔细 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环境清洁 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遇到疑问一定要问指导老师 禁止 实验室里禁止吃东西或喝水,抽烟 禁止穿露脚趾的鞋进入实验室 禁止吸入、品尝药品 禁止妨碍或分散别人注意力,或在实验室里奔跑和大声喧哗 禁止独自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 禁止做一些未经批准的实验 二.紧急事件处理方式 1.化学药品危害的级别及名称 一级(极度危害):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除外)、氯乙烯、铬酸盐与重铬酸钾、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羟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 二级(高度危害):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铬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釩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三级(中度危害):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四级(轻度危害):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2.常见化学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于救治方法 2.1硫酸、盐酸、硝酸 主要致毒作用与症状 接触:硫酸局部红肿痛,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 吞服:强烈腐蚀空腔、食道、胃粘膜。 救治方法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 2 /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