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读书报告

经济学读书报告
经济学读书报告

经济学读书报告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相关背景介绍

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1932.9.2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森以交易成本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著称,是他最先把新制度经济学定义为交易成本经济学,提出了“资产专用性”和“治理结构”的概念。2009年,他因“对经济治理尤其是企业边界的分析”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本书于1985年出版问世,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专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学术专著,现已成为经典理论的一部分。关于具体学术用途,按作者的话说,本书最适用于组织经济学这门课程。

二、全书的内容及其结构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微观的分析方法,从企业签约和市场签约的研究问题入手,将组织理论、经济学和法学等三个方面统一起来,以交易为基本的分析单位,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用资产专用性来解释交易成本的起源,再由交易成本而研究各类交易属性不同的合同,从合同中发现相应的治理结构,由此考察各种经济制度,再从效率上对这些制度进行比较。按照这样的思路,作者对纵向一体化、市场的限制、市场组织、工作组织、工会组织、现代公司(包括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垄断与反垄断和政府监管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系统而简要的介绍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各项特点。

第一章作者为我们介绍了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来研究经济组织问题得出的基本轮廓。先是引入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的看法,指出这种看法的局限之处,然后再抛出自己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都在于节省交易成本,以此立场鲜明地表现出有别于前者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他着重论述了与其他研究经济组织的方法相比较而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特点:(1)更注重微观分析;(2)在做出行为假定时更为慎重;(3)首次提出资产专用性对经济的重要意义并用以解释实际问题;(4)更加依靠对制度的分析;(5)把工商企业看作一种治理结构而不是生产函数;(6)特别强调私下解决,而不是法庭裁决的作

用,重点是研究合同签订以后的制度问题。作者还说明了交易成本的有关问题和性质,将经济组织的问题看作是一个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如何签订合同的问题,再对合同签订之前的交易成本和合同签订之后的交易成本进行了区别,提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交易成本问题所涉及的因素。第二节研究合同示意图,合同被分为垄断式合同和效率式合同,并分析能代替经济组织起作用的方式所需付出的交易成本。他还提出交易成本方法可分为治理结构问题和具体测度问题,但本书研究的主要是治理结构问题。在分析了各种行为假定和代替那些合同的那些方式之间的关系之后,作者介绍了经典的签订简单合同的模型,为之后几章对合同治理结构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其后就是对在企业生活区的建设中产生的问题的考察和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其他用途的说明。

第二章则提出作为交易成本经济学基础的有关行为假定,借助有限理性和投机两个概念,把握住交易中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还考察了衡量交易特点的主要原则,提出区分各种交易的主要标志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其发生的频率。其中不确定性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对经济组织产生影响,而资产专用性是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使交易成本经济学与解释经济组织的其他理论相区别的最重要的观点。本章附录则是作者对投机问题的举例和分析,想要拥有真正的合作,就必须对混进来的投机者进行甄别,进行社会性的改造,再不然就须施加惩罚。

第三章提出对合同关系进行治理的比较制度方法。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出现各种各样的合同的原因是在于交易具有不同的属性,则如果把各种治理结构和各种交易属性一一加以比较,就可以找出符合标准效率的答案。作者先举出伊恩.麦克尼尔的“三分法”,即将合同分为了三类:古典式签约方法、新古典式签约方法和关联式签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解释合同问题,假定不确定性的程度已知,并要求交易者做出一系列适应性的决策,集中分析有关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的问题,得出了许多关于治理问题的结论。如对于非专用的交易,包括偶然的合同与经常性的合同,主要应用市场治理结构;对于混合式的偶然交易和高度专用式的偶然交易都需要实行三方治理;对于中间市场的交易行为,可采用双方结构、统一结构等两类专用交易治理结构。之后再论述不确定性问题并计量其大小,一个行业发展越成熟,其不确定性也就越小,(实行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的收益增长速度也就应该越低,反之,越是成熟的行业就越有

可能更加依赖市场关系来重组交易行为。但无论不确定性的程度有多大,只要是标准化的交易,都能用市场治理来解决。

第四章研究纵向一体化的理论和政策,第五章分析与之相关的案例。与以前人们支持的为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才导致纵向一体化的观点不同,威廉姆森认为决定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是资产专用性的条件,且实现纵向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与第五章的案例相结合,他更彻底的反驳了技术决定论。之后作者提出了以资产专用性为特点的简单模型,指出了市场与内部组织之间的区别,并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础上,比较了市场采购和内部组织的利弊,则只有当合同方式遇到困难,即k*大于k(专用性大)时,企业才会实行纵向一体化。最后说明了资产专用性的区别和效率的边界问题。第五章首先介绍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所用的微观的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对普通型一体化和特殊型一体化进行考察和分析。其中特殊型一体化分为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作者主要对这些形式特殊的包括边缘行为或效率边界以外的各种行为的一体化进行了举例说明。最后他分析了许多其他解释组织变革的主要理论,如强权理论、市场权力理论、工艺学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节省资金理论和战略行为理论等,再次对比突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的特点和优越性。

第六章讨论的是在激励机制与官僚主义的影响下,有关组织范围和形式的问题。对于企业规模的问题一直存在困惑,威廉姆森的看法是:由于理性的有限,控制的跨度也就有限,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管理层次的增多,在信息传递中发生的信息损失也会按几何级数增大并累积起来,最终会使控制中发生的损失超过其收益,这样企业的迅速扩张也就达到了其边界。而无法把所有企业一体化的原因则是有选择的干预即实行一体化,既得到适当的收益又避免了亏损是行不通的,企业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也总会遇到资产使用上的损失、会记造假账、激励机制无效和创新减弱的问题。之后重点研究了对供给阶段两权分离的企业收购的问题,其中所有权的作用值得考察。而在官僚主义的影响下,在一种组织形式中运转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到其他组织形式中去,如把某些交易从市场搬到内部组织中,往往会使其激励机制失去效率。最后的案例也从各个方面证明了以上结论。

第七、八章研究的是签订非标准合同对履约产生的影响和怎样的承诺才是可

靠的,当然涉及的也是以特殊专用资产投资为内容的交易。第七章针对的是单向贸易,作者先是从比较的角度提出组织的问题,将私下解决和法律至上进行对比和分析,强调了私下解决在解决某些组织问题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之后又讨论了可靠承诺的问题,提出了抵押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应该如何雇佣供给商的问题,包括对此行为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和如何设定保护措施等。最后威廉姆森引用施温公司的经典案例,概括总结了单向交易的具体应用问题。而第八章针对的双向贸易,与上一章不同的是,买卖双方考虑到担保物有被没收的危险,因此会设法扩展合同关系,使之超出其自然界限形成一种利害与共的关系,则单向贸易无效时就会被双向贸易取代。于是作者考察了互惠及交换的问题,提出在特定环境中实行的互惠,能够保持特定贸易关系、弱化交易风险。之后对简单抵押模型进行了扩展,使之更适用于双向贸易。最后仍是通过几个例子来展现其观点和理论的实用性,还得出了几点结论,如用抵押来支持交换的重要经济作用、对资产专用性的重点关注和全面看待所签订的合同等。

第九章研究的是工作组织,考察了等级制组织的起源和其经济原因。他先是提出了激进学派对等级制的看法,以亚当.斯密的经典别针制造业案例为例,表达了对激进学派观点的不同看法。为充实自己的理论,威廉姆森又补充了一些不为人熟悉的交易成本性质,包括与激进学派的区别和关于计量的问题。之后,作者是在九个假定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合同类型、所有权结构和等级制的特点,提出了6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并对其效率进行了研究比较。这些工作模式按所有权分为了三类,个体户模式(包括家庭承包制和松散联合模式)、集体所有权(包括单干者集体和“同年帮”)和资本主义模式(包括内部合同制和权威关系),其中单干者集体效率最低,而权威关系效率最高。其后还对权力和效率进行了比较,即对从权力角度研究组织的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引用多个案例反驳了激进学派的观点。最后得出了一个颠覆常识的结论,即所有权和等级制之间只有很弱的关联度。

第十章分析的是劳动组织。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不同,交易成本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方法都认为把劳动组织起来的各种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本章是运用交易成本方法详细研究劳动组织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劳动组织,就会意识到,环境不同,利益的大小也将不同。其中潜在的

利益包括工资和福利的确定、开发人力资本以提高生产率、解决各种纠纷、有效适应环境和尊重人的尊严等,这章的目的就在于确定这些潜在的利益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不同交易所需的治理结构。当然首先是要提出考察劳动市场交易的基本衡量尺度及其所需的治理结构,这是评价和研究劳动组织性质的关键所在。而后研究的是劳动工会问题,作者从私下解决的观点来看,主要强调了劳动工会对效率的影响,同样也简略地讨论了一下关于权力的问题。为了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者引入讨论了生产者在合作中的矛盾问题,虽然没有对学者们对于权威关系中矛盾的疑惑进行具体直接的回答,但威廉姆森指出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向和自身的看法。其后讨论的是有关尊严的问题,让人注意到工作的满足感和疏远感和人的尊严在消除权威关系所造成的压抑感方面的作用。最后得出了一些关于劳动组织治理结构的结论,即对于非专用人力资产的交易无须建立专门的治理结构;对于专用人力资产的交易,其好处容易被人侵占并且不够稳定,因此需要设计出保护性的治理结构;而对于资方已经同意建立集体组织(通常是工会)的那种交易,能够适应这种工作的一般是高度发达的治理结构,这种结构既能保护劳工不受盘剥,也能保护经营者免遭无故解聘,并且能以非竞争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合作)使他们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十一章研究的是一种既复杂又重要的经济制度--现代公司。作者认为现在公司具有多种属性,其主要属性即现代公司就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创新的产物,其他属性还有追逐垄断利润和对技术的渴求等,且其核心问题在于其组织形式及其构成。首先是以铁路公司的组织为例,描述并解释了事业部这种结构,展现了组织形式从集权式的U型和分权式H型转变到分权式的M 型的过程,及各种结构的特点,旨在研究公司的组织形式是如何从传统公司(单一出资人)演变成现代公司(多个出资人)的,并指出这种演变的重要意义。然后作者举出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例子,说明现代公司的多部门结构的继续扩张一是为了对多条生产线进行管理,二是为了推进技术转移的进程。

第十二章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威廉姆森认为首先应把董事会看作一种治理结构的保护者,以维护企业与股份资本所有者之间关系;其次是看作维护企业与其经营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董事会的成员可分为两类:有投票权的董事和只是为获得信息而列席会议的董事,可能有劳工、所有者、供给商、客户、社区和

经营者等,于是作者利用先提出的分析框架,从合同的角度对这些利益集团进行了逐个分析,在考虑到增加董事会投票权会造成的不利后果后,指出了各个利益集团应在董事会在扮演的角色。其中分析的重点是经营者利益集团,作者详细说明了经营者与董事会的关系及其自主决策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关系,提出如果经营者的人力资产只能用于这家企业,就会很难为他们建立治理结构。而对于经营者进入董事会,作者是支持的,因为他认为这有助于提高经营者所获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优化决策水平,且推翻董事会对公司的基本控制权的原因绝不会是由于经营者进入了董事会。

第十三章考察政府管制问题,即在垄断性供给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的条件下,以特许权项目竞标的方式代替政府监管,来提供公共设施的问题,对使用特许权招标方式就可以取代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之回报率的调控的命题提出了质疑。在补充了一些背景知识后,他介绍了德姆塞兹提出的特许权竞标的简单步骤,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考察特许权的三类合同,即一次性合同、非全面长期合同和定期续签的短期合同,介绍了自己对特许权竞标的解析。附录中的案例也说明了很多合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都不使用特许权招标方式。

第十四章讨论的是反垄断措施问题。作者指出在60年代前人们全力关注集中程度和各种进入障碍的问题是狭隘且错误的,过度处理了非标准合同,造成了一些不幸的后果,而后人们转变了对某些垄断行为的看法,公共政策也转向了对纵向一体化和集团兼并进行监管。之后作者对战略行为进行了研究。战略行为分为事前和事后行为,事前行为表现为进入前的投资,包括生产能力、研究与开发、升级换代和提供多种品牌等,事后行为则涉及“龙头”企业在偶然碰上竞争对手时,如何适应他们的行为的问题。企业何时采取战略行为,如何采取战略行为及对战略行为的判定,这些就是作者分析讨论的难题,当然重点仍是放在对各种签订合同行为产生的交易成本的考察。

最后一章是对全书的总结,概括综述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其赖以建立的行为假定,也指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三种局限性,即粗糙性、工具主义和不完整性。在经济学方面,作者说明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用途展望和研究的需要;在法律方面,他说明了混合治理问题和合同法原则,还总结了签约全过程的特点;在组织管理方面,他则展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在观察上、在界定激励上和

在组织创新上的长处,最后还提到了研究尊严的价值与信任问题的重大意义。这一章即是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论点与各种用途和意义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

三、个人感受

花一个月看完了这本书,笔记记了有足足一个作业本,长出了一口气,真是太枯燥了啊。我还是不太喜欢看这种学术类的书,特别还是译本。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译者翻译太差劲,错译很多。我觉得还好,虽然是有些地方译得有点不太通顺,但不影响大意。

只是威廉姆森的有些观点和以前学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有许多不同,让人觉得有点别扭。当初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一本是这个,另一本是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我最后选了威廉姆森的。说实话,开始有点小后悔,因为马歇尔是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的代表,那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可以说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这自然是对期末考试更有帮助了。但当看到一半后,我改变主意了,这本书的确有其成为经济学著作的资本,甚至有些观点即使我不太同意,但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确实有点道理。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多的不是各种艰深的经济学理论,而是认真去看一本自己以前绝对会束之高阁的书的过程,纠结痛苦过后是淡淡的满足感。还有那种原来经济学就在身边的感觉也很让人兴奋,把一些小事想象成合同签约问题,得出各种“严肃”结论,真的很有趣。举个例子吧,假如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看作一种交易关系,老师是“生产者”,提供知识,学生是“客户”,用学费和时间换来文凭和知识。则“生产者”的人力资产专用性非常强,而部分“客户”的投机心理非常强,想不投入时间就得到一切。而如果产生矛盾纠纷时,因为是非正式合同,也不好采取法律手段,因此大部分情况只能私下解决。因此为了使“交易”能够顺利进行,就要设计专门的治理结构,于是就有了点名和考试。虽然比喻不太恰当,但足够自娱自乐了。

最新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之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发展-精品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之浅谈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宏观发展 正文: 读书报告之浅谈市场经济宏观发展 ---------《经济改革与经济发论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之我见 本人通过学校发放的教材《经济改革与经济发论纲》,结合网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发现这本学科其实一点也不枯燥,相反充满了很多值得钻研的地方。讲: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从宏观上讲,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提出了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思想,并接纳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将实现社会主义看作是无产阶级追求的目标。但是实现真正社会主义,是一个长远而艰难的过程,与前苏联相比,中国是在经济非常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前苏联基础上实行农村、城市各有全民与集体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各有侧重,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国情,但是,无论是从接下来的1958年大跃进,还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来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现实生产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种损失,则是巨大的。另外,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违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片面希望生产力加快发展来巩固生产关系,否定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有益探索,结果反而使生产力停滞不前。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即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实现共同富裕;三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运用掌握的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发展中大起大落和经济危机的产生。接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了中国市场的经济地位,从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其中之一即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使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看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党的十五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江泽民在十五大中提出了几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些观点在十六大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十六大还特别强调了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统一性,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的报告不仅重申和肯定了上述观点,并且为非公有制经济享受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报告还指出要深化国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 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 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 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 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 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

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 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 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 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 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 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 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 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 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 张先生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极具科学精神。但书中的有 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

经济学专业的读书报告

酷玩经济学 图书馆里关于经济学的书籍满目琳琅,书架上的经济学丛书甚至多不可耐,翻开一看难免都属于文字生硬类型的,要不就是公式文字或专业术语让人头脑晕厥。但是从中我发现了一本封面设计比较特别的讲解微观经济学的书,叫《酷玩经济学》。这本书的封面就是有几张诙谐的小人图,比如两个海盗剑拔弩张为争夺一箱宝物的图片。这样吸引了对这本书的兴趣,让我感觉到了它的不同之处。完整阅读本书,要说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想那应该就是“通俗易懂、诙谐风趣”吧。 本书的作者是放眼全球唯一一个用脱口秀讲经济学的美国经济学家,尤伦·鲍曼(Yoram Bauman),他最大的愿望是通过脱口秀表演向全世界展示最有趣的经济学,所以本书的内容、引喻都是十分有趣而且贴近生活的,让我们在一边学习到经济学的知识的同时一边笑呵呵地联用到身边的生活当中去。本书一直紧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问题进行论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体最优化为整体带来好的结果呢?虽说这个问题在微观经济里是一个十分宏大的问题,甚至没有最明确的答案,但是作者为我们分析了个人的追求,还有群体之间的互动,最后就是分析市场的互动,层层加深,既不落窠臼又能创新求精。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追求最优化的个体;第二部分,策略性互动;第三部分,市场互动。 在正文开篇之前前言之前,有一个“挑战曼昆,鲍曼VS曼尼(经济大师)”部分。十大曼昆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 原理二:某事的成本,就是你为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会从边际的角度思考; 原理四:面对刺激,人们做出响应; 原理五:交易能让所有人更好过; 原理六:大多数时候,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办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原理九:政府印的钱太多,价格就上涨; 原理十:短期而言,社会要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进行权衡。 这些话都是有专业水准的总结吧,这样的文句需要理解记忆甚至背诵,但是身为第一脱口秀经济达

《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范文

《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范文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 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几篇经济学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 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 角的教科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在放 假期间里我终于鼓起许久以来都难得一见的勇气翻开了《经济学》的第一页,我下定决心要把它看完。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上学期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 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他从小就被誉为“才华横溢的神童”。他比较出 名的文章中就有我们经常听到的《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1970年萨缪尔森 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他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了世人的肯定。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 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 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 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在我看到有关效用论及产品市场的篇章时,我没有想要把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的各个公式、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图、MC曲线与AC曲线之间关系的数 学推导过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规模报酬递增的定义等全部记 下来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在书本中举出的大量实例的情况下我能更加清晰的知道P&G、Unilever在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扩大它们的市场。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是近代英国十分着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其着作《经济学原理》是19世纪之前经济学理论之集大成,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经济学原理》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正如马歇尔书中写到“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同时起作用”,对于《经济学原理》的内容我主要有四点认识 一、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把牛顿力学的均衡概念应用到经济学中提出了“均衡价格论”,不得不说这是伟大的创举,这也为经济学借鉴其它学科的方法开创了先河。马歇尔的在《经济学原理》中确立了均衡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核心地位,这就等于确立了价格机制在经济运行与资源配置中的中心地位,即价格的变动反映了商品稀缺程度的变化,并进一步调节着供求水平使其最终达到平衡。那么什么是均衡价格呢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需求直接决定的,其交叉点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但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并不仅仅局限于供求决定论。马歇尔认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作用的连锁反映,价格会影响供求,供求也会影响价格。他的论证是这样的:假设价格水平一定,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到当前价格以上,生产也会随之增加。与此相反,假如需求小于供给,那么价格就要下降到当前价格一下,生产也会因之减少。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从这种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供给、

需求和价格的函数关系。《经济学原理》强调的是均衡价格的形成,马歇尔用坐标轴的方式表现了均衡价格,即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就是该商品的均衡价格(纵坐标表示)与均衡产销量(横坐标表示),这个产量点表示均衡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应的数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 二、经济学对象 经济科学的研究内容乃至它的命名,是在《经济学原理》问世后有所改变的。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不只是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事物方面最有利、最坚定的那些动机和阻力。马歇尔改变了传统思路,不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仅仅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把研究的重心转向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并且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啊。这一转变是经济学由一门主要研究整个国家如何致富的学问,转变为主要研究个别消费者行为、个别厂商行为以及这两方面行为对价值价格决定机制的学问。“经济学”一词正式取代“政治经济学”,而被广大西方经济学者所接受。 三、国民收益的分配 《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为先决条件,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把市场价格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导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对物品与劳务进行供给与分配以及制定报酬。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书报告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书报告记得第一次听到茅于轼老先生的大名是在火车上,是大一放假回家的时候,一位大爷听说我是财经学校的之后,开始探讨各种经济问题,让刚刚接触经济知识的我应接不暇,在讲到经济学家时,他报出茅于轼、樊纲、厉以宁等的大名,我都不了解,甚至根本就没听过,觉得非常惭愧。后来上网去了解一下他们,知道茅老先生出生于南京,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是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但却一直没有机会阅读他的著作。放假时候看到学校要求看的书中有他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于是就决定这个假期要读一下它了。《生活中的经济学》是把他在美国生活中的见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释成经济学知识的普及读物。讲述的是茅先生在1993年留学美国,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值得学习和研究种种经济现象,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读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书中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个部分,例如。喜欢旅游的美国人、环境保护的经济学、美国人如何存钱、美国的色情市场的思考等日常点滴,篇篇反映出令人细细品味的经济学原理。 读过这本书后,让我感慨颇多,有学术上的,也有生活中的,我想都会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个感触:

首先,让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那么它们就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苦涩乏味。很多人都觉得经济学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阳春白雪,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读完这本书后发现我们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能用我们经济学中学到的原理来解释,只是平时很少想到要把它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书中对赌博效用问题的分析,虽然从宏观经济来看,除掉赌场的经营成本利润,赢的钱等于输的钱;从微观上来看个人赢钱的期望值等于输的期望值,似乎这并不构成对整体经济的危害,或者它并不造成物质的直接损失。但现代经济学的效用分析却证明,赌博从整体上看会降低社会的总效用值。用通俗的方法解释,赢钱时大手大脚把钱花掉,输钱时省吃俭用才能还债,说明赢来一块钱所增加的效用比输掉一块钱所减少的效用低。所以尽管输赢的机会相等,效用却遭到了损失。如果没有赌博这个实际的事物而是单单讲效用,可能很多人都会不懂,但有了依附,抽象就变生动了。 其次,朴实无华同样也感人,华而不实反而虚伪。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特意修葺的结构,甚至连让我下笔圈注的经典语句或论断也为数不多,但是,书中实而不华的文字,平铺直叙的结构,家常式的随笔以及列举的美国案例却使我眼前一亮,我如同听故事般地读完了这本书,并且大有意犹未尽之感。茅于轼是位典型的爷爷。在书中,他仿佛一位和蔼可亲的智慧老人,悠悠静静地

工程经济学 敏感性分析资料报告练习题

工程经济学敏感性分析练习题 1、某工厂拟安装一种自动装置,据估计,初始投资I为1000万元,服务期限10年,每年销售收入S为450万元,年总成本为28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ic=10%,分别就I、S,以及C各变动±10%时,对该项目的IRR作敏感性分析,并请判断该投资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 解:(1)计算IRR的目标值 NPV = —1000+(450—280)(P/A,IRR,10)= 0 IRR=11.03% (2)计算I、S、C分别变化±10%时,对IRR的影响。 ① 固定其他因素,设I变动的百分比为X X=10%时:NPV = —1000(1+10%)+170(P/A,IRR,10)= 0 NPV= —1100+170(P/A,IRR,10)=0 IRR=8.81% X=—10%时:NPV= —1000(1—10%)+170(P/A,IRR,10)= 0 NPV= —990+170(P/A,IRR,10)=0 IRR=13.62% ② 固定其他因素,设S的变动百分比为Y Y=10%时:NPV= —1000+[450(1+10%)—280](P/A,IRR,10)=0 NPV= —1000+215(P/A,IRR,10)=0 IRR=17.04% Y=—10%时:NPV = —1000+[450(1—10%)—280](P/A,IRR,10) NPV =—1000+125(P/A,IRR,10)= 0 IRR= 4.28% ③ 固定其他因素,设C的变动百分比为Z Z=10%时:NPV=—1000+[450—280(1+10%)](P/A,IRR,10) =—1000+142(P/A,IRR,11)=0 IRR=6.94% Z=—10%时:NPV = —1000+[450—280(1—10%)(P/A,IRR,10) =—1000+198(P/A,IRR,10)= 0 IRR=14.83% (3)计算每个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系数S AF、临界点和临界值。

《经济学原理》读书报告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读书报告 张行 08信管一班 2011-7-31 一、书名:《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第五版 二、著者:N·格里高利·曼尼(N·Gregory·Mankiw)(梁小民梁 砾翻译) 三、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页数:540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共分为七篇,二十二章。书本还有下册,只是在图书馆没有借到,索性只能观摩这一本书了。 第一篇:【导言】,可以说是全书的精髓所在。该篇包含了三章,第一章:【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三章:【相互相关性与贸易的好处】。其中第一章的十大原理几乎是后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其次是要了解到经济学家是怎么样看待问题的。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行】。该片包含有三章,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这篇也可以说是一个基础了,这里充分的介绍了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以及需求,供给的弹性和政府政策的关系。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该篇包含有三章,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这篇介绍了基础知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以及市场效率。接着就介绍了知识方向的纵向延伸及其应用。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十章:【外部性】;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十二章,【税率的设计】。这一部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可以改变经济的一些因素。比如说税收,还有外部的因素,污染以及环境。其中还有介绍到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的介绍。“搭便车问题”这里挺好看的。

第五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十三章:【生产成本】;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十五章:【垄断】;第十六章:【垄断竞争】;第十七章;【寡头】。这一篇告诉了我们经济学家看到成本与会计看到的成本有明显的不同,经济学家研究的更为细致,把成本看出两部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次还对竞争和垄断做了介绍。其中博弈论在寡头中知识很是有用。他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第六篇:【劳动市场经济学】。第十八章:【生产要素】;第十九章:【收入与歧视】;第二十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这篇介绍到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收入。这里可以解释现实社会中那些不平等与贫困的原因,值得有看几遍。 第七篇:【深入研究的论题】。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沿】。这一篇和我们专业课《信息经济学》很相似,它介绍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以及各种定理。这一篇感觉挺精妙的。 六、读后心得感想: 在图书馆无意看到这本书,开始只是随便看看,只是没想到看着觉得这本 书说挺吸引人的,首先是作者给我们地位就是一个入门级的经济学者。开始会觉得这里我都懂,而且作者举了很多身边有趣的例子,让我感觉到经济学就在我的身边一样。花了一个多月终于把它给看完了,虽然其中有很多的地方自己没有认认真真的其花时间去学习,只能说比较深入而且很专业的知识我是没有去深入的学习了。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让经济学学习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真正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这本《经济学原理》第一章的十大经济学理论,这里有必要摘录出来:一、人们如何做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跟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学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所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将会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报告doc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报告 安东新区的某房地产住宅开发项目 经济评价 学期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系(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 ****** 学号 ********* 姓名 ***** 指导教师 ******** 日期 2012年6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本课题的目的 (2) 设计内容要求 (2) 第二章项目概况 (2) 项目概况 (2) 市场研究 (2) 投资估算 (3) 资金筹措 (3) 项目成本 (3) 销售收入 (4) 税费 (4) 其他 (4) 第三章编制报表、指标计算、风险分析 (4)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4) 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 (5)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表 (5) 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7)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8)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9) 借款与还本付息表 (10) 第四章项目经济评价 (11) 现金流量分析 (11) 风险分析 (14) 第五章结论 (15) 附录 (17)

第一章概述 本课题的目的: 通过市场供需研究和财务经济分析,对投资和和资金筹措,成本费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等进行估算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行财务制度及价格体系和项目评估的有关规定,从项目财务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上的财务费用和效益。对项目预期进行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的规划功能、开发档次、开发成本和市场营销对象,并对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出评价,为委托投资决策及来发项目融资提供依据。 本课题的任务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位于安东新区的某房地产住宅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根据给定的资料数据,综合运用“工程经济学”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方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并做出结论。 第二章项目概况 . 项目概况 随着安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安阳新区的开发,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安阳市东开发区开发一房地产住宅项目,该项目总规划用地总面积为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共包含32栋住宅楼,其中小高层(11层)共9栋,建筑面积为平方米;高层(18层、24层)共23栋,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幼儿园平方米(不可销售),公共配套建筑平方米(不可销售)。 项目拟建规模和建筑面积分配 、市场研究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请参考.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

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

2020年整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报告.doc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题目重庆燚炎项目财务评价 学生所在学院建筑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造价 学号 14111198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黄聪普 总评成绩

摘要 《工程经济学概论课程设计》是在《工程经济学概论》理论课程学习之后,通过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使我们初步掌握《工程经济学概论》所涉及的调研技能,掌握《工程经济学概论》的原理知识,具有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步能力,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技术及相关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财务评价的技能。 本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项目概况、基础数据及财务报表的编制、融资前分析、融资后分析、财务评价说明、财务评价结论。根据本项目的计算,(1)投资利润率为28.2879%,大于12%;资本金利润率为56.2719%,大于12%;全部投资的税前内部收益率29.8855%,大于12%;全部投资的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4.6846%,大于12%;自有资金的内部收益率为47.2145%,大于12%。因此,投资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平均收益率12%,说明项目盈利能力是满足行业基准要求的。(2)全部投资的税前净现值为55060.2049万元,远远大于0;全部投资的税后净现值为36596.7581万元,远大于0;自有资金的净现值为49572.4233万元,远大于0。故项目在财务是盈利的。(3)全部投资税前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98年,小于8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88年,小于8年,说明项目投资能按期回收。总之,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表明,项目具有显著的盈利能力,同时项目的偿债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项目生存能力,因此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关键词:新建项目,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财务评价

发展经济学的的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的的研究对象 按照教学的惯例首先我们要把学习课程的的研究对象搞清楚。发展经济学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和可行性对策的比较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简言之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要理解这一表述我们可能先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一个定义。也就是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所研究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国家或者说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全世界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称为工业化国家也就是这些国家已经实现工业化过程当前公认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1。发展中国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在有关经济发展的文献中存在着一些意思相近或相同的名词如“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第三世界”。这些名词有时相互通用但有时其意义又有差别。“欠发达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LDC包含比较的意思即有些国家是比较发达的有些国家是比较不发达的而且隐含着这些国家有潜在的、目前尚未开发的能力。“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来的。1952年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在一篇题为“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名称。著名发展经济学家M·P·托

达罗在他的《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这样解释“联合国143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会员国通常集体地将自己称为第三世界它们这样做基本上是为把它们自己与经济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世界区分开。第三世界这个名称的准确由来虽不清楚但它已被经济贫穷 国家自己普遍接受和使用在它们与经济上的富裕国家就贸易、援助、能源、自然资源的枯竭和世界粮食供给不断减少等紧迫的国际问题进行谈判时尤其如此。”如果你留意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报纸“第三世界”这个概念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中国是不是第三世界1974年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卡翁达时也曾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他将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划分为第一世界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 二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含有正在发展的意思它与“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相对应。这一术语既体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特点也表明了正在发展和追赶的特点而且不含有贬低的意思因 此得到了所有贫穷国家的接受成为使用最普遍的术语。此外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处于赤道以北的北温带地区而发展 中国家则主要处于南半球所以有的文献中也把发展中国家 称为南方国家而把发达国家称为北方国家。不论是“欠发达国家”、“第三世界”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称谓都反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7186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Reading experience of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经济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学科,大体是因为经济学可以让我清楚地看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经典的经济学入门教材很多,如斯密的《国富论》,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等,但我想向大家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这主要因为曼昆从容易理解的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旁征博引,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经济学的无穷魅力。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前三条基本原理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 其实,我们自己也在被取舍中生活着。无论我们在找工作时,还是与他人合作时,甚至找女朋友时,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稀缺性资源,如高学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发送有效的信号,才可以让他人权衡取舍时更多的考虑我们。当然,其信号的成本是昂贵的。 个人行为的取舍或许是简单的,当个人组成社会时,将会面临更多、更难的权衡取舍。对于社会,效率与公平永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效率决定整个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匀时,就减少了人们做大蛋糕的热情,从而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他认为的成本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考试费用,时间是一个不会计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却认为:住宿费和生活费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这些开支

经济类文章的读书报告

以中国财政、金融危机为主题的读书报告 李超杰金融二班136330943 通过对郭杰的《关于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的思考》、甄炳禧的《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孙亦军的《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三篇文章的仔细研读,我发现这些文章在选题时都会不自觉地加上时代背景,然后将特定的时代背景与自己想要写的主题相结合,起到抓人眼球、开门见山的作用。 或许是PDF的关系,三篇文章都是通过一级标题下引出二级标题在引出一下标题,与写文章列提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甄炳禧的《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中,一级标题有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近期世界经济的基本走势;中国的挑战、机遇、贡献及对策建议;而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下又有美国次贷危机转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股市、汇市的剧烈动荡;全球商品价格波动,全球贸易和资金流动下滑;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明显放慢;主要经济体联合救市等子标题。而其中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明显放慢又有全球经济下滑;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等下属标题。这样的结构布局使得整篇文章脉络十分清晰,即使不细看文章内容,光通过标题,读者也能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具有完整性、合理性、系统系、连续性等多种特点。再次,通篇分析这三篇文章,不难看出他们在写作上都有统一的纵向

写作结构:写作背景—该背景下特定对象所存在的现象或特点—通过分析现象发现不合理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政策建议或解决方案。 纵观三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可以发现作者除了使用多级标题外还是用总分的写作结构,便于读者查找和浏览。比如:在郭杰的《关于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的思考》中,当介绍中国经济特点时,某一段的开头是“在经济迅速复苏的同时,我国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而下面是对于该价格如何上涨的具体说明和数据统计。它的下一段的第一句是“净出口依然负增长”。而这一段的具体内容是对负增长的介绍。其次三篇文章中都使用了实证分析和数据统计、展现,使得文章颇具说服力。再次,甄炳禧的《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中还运用了纵横分析的方法——将中国现在的经济与过去的经济作比较;将中国的经济与当前美国经济作比较。 郭杰通过对解保华《美国“金融海啸”背景下中国经济政策取向的冷静思考》以及王学东《金融危机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反思》等文献的参考在《关于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我国以政府投资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以达到其增长的短期目标;财政政策调整是现阶段国情的客观要求”的建议。 甄炳禧通过对2009年1月14日的《华尔街日报》和世界银行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解读,在《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了:“在近期稳住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同时,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建设,强化风险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学习报告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学习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软件工程班 学号:1208060389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学习报告 (1) 目录 (2) 1. 章节知识点 (3) 1.1第一章: (3) 1.2第二章: (5) 1.3第三章: (8) 1.4第四章: (10) 1.5第五章: (13) 1.6第六章: (15)

2. 知识点掌握 (17) 3. 软件工程经济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20) 1.章节知识点 1.1第一章: 本课程第一章的开始部分讲的是《软件工程经济学》这门课以下面几个章节:第1章软件工程与软件工程经济学,第2章软件工程经济学基础,第3章软件的成本、工期与定价分析,第4章软件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第5章软件生产过程

经济分析,第6章软件项目的进度计划制订与团队组织,第7章软件测试的资源分配、进度管理与最优发行,来进行讲解。然后介绍了,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是研究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分支,Software Engineering Economics是研究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经济方法的一门学科分支,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是研究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分支,SEE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SE和“工程经济学”的交叉学科,SE中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为实现特定功能需求的SE项目所提出的技术经济方案(产品与服务)的规划论证、分析、设计与比较决策的系统方法论的一门分支学科。SEE的研究内容为: 1. 研究对象是SE领域中的经济问题与经济规律的系统方法 2. 软件系统的构成要素(技术经济要素)及其关联 3. 管理活动的数学描述及其经济分析 4.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成及其对国家、地区、部门的影响(经济、社会、科技、国防建设) SEE的研究需注意的问题:1.注意到软件产品的人工制作的特点,故其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成本/效益、质量、时间进度/工期、生产效率、组织/协调、而以人的组织与协调、控制为主线。2.SEE的研究思想来源于系统工程,因而工程技术分析、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要注意系统目标的整体性、构成要素的层次性、生产活动的关联性、组织结

经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艺设091 许婷200911042026 《经济学原理》是马歇尔的著作,是19世纪之前经济学理论之集大成,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正如马歇尔书中写到的“市场取决于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同时起作用”,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了四点 一、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吧牛顿力学的均衡概念应用到经济学中提出了“均衡价格论”,为经济学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开创了先河。马歇尔在这本书中确立了均衡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核心地位,这就等于确立了价格机制在经济运行于资源配置中的中心地位,就是价格的变动反应了商品稀缺程度的变化,并进一步调节者供求水平使其最终达到平衡。什么是均衡价格呢?在书中,商品的供给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是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他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需求直接决定的,起交叉点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但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并不仅仅局限于供给决定论。马歇尔认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作用的连锁反映,价格会影响供求,供求也影响价格。他的论证是这样的:假设价格水平一定,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到当前价格以上,生产也会随之增加。于此相反,加入需求小雨供给,那么价格就要下降到当前价格以下,生产也会影之减少。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从这种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函数关系。 二、经济学对象 经济科学的研究内容乃至他的命名,是在他问世后有所改变的。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事物方面最有利最坚定的那些动机和阻力。马歇尔改变了传统思路,不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仅仅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把研究的重心转向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并且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管评价。 三、国民收益的分配 《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为先决条件,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吧市场价格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导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对物品与劳务惊醒供给于分配以及制定报酬。马歇尔的分配理论实质上是吧“三位一体的公式”,即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与组织——利润,即吧利润归结于管理收益。 四、外部经济一内部经济 马歇尔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即劳动、资本与土地的理论上,增加了第四要素——工业组织,从而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产业组织的概念。马歇尔之所以吧“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是因为她触及了“规模经济”的问题。 马歇尔还进一步探讨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关系。马歇尔认为,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对于单个厂商来说,虽然是外部经济,但是,对某一个产业或者摸个产业集团来说,则是内部经济,甚至对于小厂商来说也是使用的,因为吧全部具有相同性质的中小厂商集合在一定的“工业区”内,而且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就是实现了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这样,外部经济向内部经济的动态转化,就使得所有的制造业都表现为规模效益递增,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分配上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所以,规模效益递增于自由竞争是不可兼容的,二者的冲突就是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矛盾,这就是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 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