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摘要:作为生存于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不仅经历到了明末社会的变革动荡,同时也感受到了清初康熙盛世的繁华。古已有云:时势造英雄,于今而言,李渔在中国戏曲界已堪称一代宗师。原因有二,一他自己投身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二借前人之鉴并结合演绎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总结,且将其对戏剧的看法与观点编著于《闲情偶寄》一书中,故李渔堪称戏曲理论界的宗师。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理论价值

引言:戏曲创作与演绎活动,较前清早已有之,例如关汉卿,汤显祖等戏剧创作的集大成者。而李渔,他对待戏剧的贡献已不单单停留在戏剧篇目的创作,还包括关于戏剧演绎等的理论拔高,最为令人称赞的便是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堪称最为系统和完整的戏剧理论专著。其中李渔最具创新性的便是深谙心理学性质的接受美学观在戏剧理论中的运用,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一、李渔个人资料及其著作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谈到李渔,他生长在一个明末清初社会风云交替的时代,所以他会因环境所迫,做出为“砚田糊口”的人生抉择。他曾从事图书出版,园林设计及组织戏班演出与创作,以此闯荡江湖去打“抽丰”,以获谋生。

当然,最初他还是醉心科举举仕的,奈何频频落第,正如他所写1:“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诗豪,……姓名千古刘蒉在,比拟登科似觉高。”该诗深透他落第后的无奈与挫败。于是此后他便转战小说与戏曲的创作,甚至不惜供养家姬,组成戏剧团,走至天南海北进行戏剧演绎。当然,凡事不会是一番风顺的,在当时那个历史动乱的年代,无论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都是激烈与尖锐的,那为了生存,他在戏曲创作中也不惜讨好新权贵,迎合时势。好比他在《曲部誓词》中所言2:不过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揭一片佛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不正是在向世人诉说他的人生际遇和生存时代由不得他尽情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而是为时局所迫不得不借此帮助封建统治阶级传达惩恶扬善,令戏剧作品起到警示通言的作用。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渔仍旧坚持不懈的进行戏剧的创作与舞台演绎的摸索与实践,由此《闲情偶寄》便应运而生。

《闲情偶寄》是成书于1671年,即李渔年近70岁时创作完成的,是一部凝结李渔对戏剧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相结合后的产物。其中不得不谈的是李渔对待戏剧的创作结构的概念。即在他看来“结构”是一部作品的基本框架,是戏剧创作的整体布局,是一部戏剧作品好坏与否的关键所在,正如造物之附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就先制定全形。于是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便将最为独创性与典型化的方法分为七个方面,3分别是:“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其中本人将针对其中两点“立主脑”“脱窠臼”结合戏剧舞台演绎进行简单论述,以此体现李渔戏剧理论创作理论的前瞻性与独特性。

二、戏剧理论中的核心观点与实例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李渔在戏剧创作理论中,关于结构第一提出了自己的七方面,但具体分析其内容,仅有五方面内容。在此将对:“立主脑”和“脱窠臼”作出详细论述。

立主脑,就是确立一部戏剧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主题立论,好好将所选定的素材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删繁就简,去突出主要的,核心的戏剧冲突,并将其作为该戏剧内容的核心线索,其贯穿全文。正如“白马解围”可作为《西厢记》之主脑、“重婚牛府”

可作为《琵琶记》之主脑一样,在我而言,认为作者此举是充分为读者(观众)考虑,

1

2

毕竟如果一台戏剧仅有小小的场地,短短的时长,甚至接受者尽是平民百姓甚至是目不识丁的妇孺儿童,不仅仅是场地时长受限,更关键的是你创作出的作品不被观众买单,即读不懂,看不明白甚至不知所云,这岂不怪哉?

戏剧于古于今,观看者恐怕都是普通民众吧,他们学识阅历参差不齐,甚至天差地别。如果戏剧创作者不考虑这个核心因素,单单只追求文学戏剧创作的精彩冲突与刺激,不考虑实际因素,那么恐怕后果将不堪设想。恰如李渔所说4:“戏剧中,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该是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即在戏剧创作中最忌讳的便是作品有诸多头绪与线索,齐头并进,不分主次。最得人心且易被接受的作品,该是连缺乏社会经验的小孩都能明白。这恰与“减头绪”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李渔此举这不仅将戏剧创作中的弊病明显指出,还表现出他的戏剧舞台实践令他觉悟到,戏剧创作或演出也应充分考虑到市民百姓的审美接受能力。那么李渔这样的戏剧理论思想便与德国文艺理论家姚斯的接受美学观念不谋而合,5即创作戏曲文学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到作品,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注意观众作为一个接受群体,能对作品起到至关重要的评判作用。那该林论的进步之处便是意识到了观众(读者)的存在与重要性,同时也令文艺创作日趋合理化。

那谈到“脱窠臼”言外之意即不落窠臼,不被传统陈旧格式所束缚,力使戏剧创作内容与思想具有创新性,独创性。在李渔眼里,凡人诸事皆该具备革新创新意识,文学戏剧的创作更该如此,否则作品将如老僧碎补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此举和拼凑堆砌有何异?那成品如此,有何苦费心。剧作家应该努力寻求新奇的题材,尝试着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令作品富有独创性。这点很好的诠释了艺术来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的概念,人们应该做到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去试着提炼新颖而不荒诞的戏剧素材。这点便是很好的诠释了李渔对待戏剧创作的真诚度,不仅自己亲身实践去创作戏剧,还组织家姬去进行戏剧舞台表演,很好的把全身心奉献给戏剧创作,最核心的是一点点努力将戏剧创作规范化,合理化。

三、该戏剧创作理论的前瞻性体现

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的地位不能说是戏曲界的开创者,因为于前至少有关汉卿,汤显祖,于后定有较之他优异者。但经分析发现,对于中国戏曲理论作出贡献最大者却非李渔莫属。因为他没有将戏剧创作仅止步于文学层面,他敢于借鉴前人,并结合自身创作特点,不断地进行戏曲创作与舞台表演实践。在他试着探索与总结的过程中,传达出的观点不仅有结构第一,注重戏剧创作语言,争取贵浅显,更有嘱咐剧作家要尝试着从生活实际中找寻独特新颖的题材,且不可一成不变的因循守旧,陷入窠臼。

于是无论他提出的关于戏曲创作的内容还是形式等方面,都是对戏剧创作理论规律的探索发现。

至此,正如恩格斯所言6:“任何一个人在文学上的价值都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同整体的比较当中决定的。”这便指出将李渔放诸于戏剧历史的洪流中,他是渺小的,因为在中国古代,自元后戏剧种类繁多且空前繁荣,人们都在尝试着杂剧,传奇等的创作,甚至;连戏剧独有的体制都在逐渐完善。在此环境下如要进行创新,需要具备足够的敏锐性,李渔做到了,他在生活实践中注意到了戏剧在当时存在的弊端,即注重舞台效果,密切联系群众,而非闭门造车,脱离群众。比如李渔曾说7:“笠翁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此其所以观、听咸宜也。”这就指出,他的创作行为是密切联系舞台实践的,这便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戏剧理论为何会与现在的文艺理论中的接受美学观不谋而合了,因为他很

4

5

6

好的将经验与实践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才富有前瞻性。

四、该戏剧理论的文学与社会价值

当谈及李渔戏剧理论的价值时,不由得想到,该从文学和社会两方面着手进行阐释,因为他的戏剧理论若单从文学方面是不足以完整的体现该理论的优越性,加之他的戏剧作品中也多有体现社会价值方面的。

那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的出现,在文学领域首先是结合了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现实舞台经验,为戏剧创作作出了更加系统时代理论总结,无论是结构,题材还是语言等,都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其次便是他大胆的探索总结,使中国戏曲理论中出现了划时代性质的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且表露出了与现在文艺理论学不谋而结合的观念,即意识到观众的存在,强调重视读者(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这两方面,无疑为戏剧创作理论作出了极大贡献。

而社会价值,自古对他的评价便褒贬不一,在我看来,李渔作为古代人,身处巨大的历史洪流中,多有身不由己,自然他的文学思想等也会在潜意识中沾染封建阶级性,在创作中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宣扬惩恶扬善,三纲五常等观念,但我们不该否定他为戏剧小说等文学类目力争社会肯定,使其摆脱“末枝”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深刻的展现出的创作要结合实践与经验,顺从艺术发展的规律,而非背道而驰。

所以综合上述经验与实例解读,发现李渔对戏曲创作理论作出的贡献巨大,甚至具有独创性与前瞻性。

浅谈李渔戏曲理论

浅谈李渔戏剧理论 戏剧戏曲学11级杨铎1032011101103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自殷商后甲骨文出现,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汉赋唐诗宋词接踵而至,元曲和明清小说纷至沓来,中国古代涌现出无数大家,从影响深远的孔子老子,专注一方的韩菲墨子,到开中国纪传体史书先河的司马迁,到作诗入仙境的诗仙诗圣,再到关注百姓批判黑暗的关汉卿,再到集大成的曹雪芹,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一直是偌大的文学海洋里的沧海一粟,甚至很多时候不被那些所谓的文人士大夫待见,但这并不阻碍她在这片广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在这其中,李渔,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异类,尤其得到了笔者的关注。 李渔,清代著名的戏曲创作家和理论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又号笠翁。代表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均为我国戏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亦署新亭樵客、觉世稗官、觉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他出身于药商家庭,自幼与小市民阶层接触密切,这对他以后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了很大影响。早年他和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尚存入仕之心,但几次应乡试均落第,使年轻的李渔深感挫折,遂不复作此念。清初的一段时间曾避居山中,虽蓬衣垢食,却以苦为乐。他原本家境不错,但经过历年天灾人祸,家道日衰,逐渐不得不过上了卖文为生的生活。清顺治八年他移家杭州,与当时名流雅士过往甚密,他的戏曲小说多作于此时。由于其文名渐大,后来又自主家庭戏班,专事权贵,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颇大的影响,一些达官贵人纷纷请他演戏。他也乐此不疲,经常携带妻妾外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尽览九州风光,也使李渔成为广有资财的戏班主。康熙元年,他从杭州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芥子园是他在金陵的别业,命名取“芥子纳须弥”之义。与此寓所一起,还设有书铺,刊行了不少戏曲小说及其他杂著,如著名的《芥子园画传》,这一切都说明他是个极具商业头脑和营销策略的文人。晚年他又举家迁回杭州,“买山而隐”,但经济状况已大不如前,时常向友人求助,终于在穷困中死去。 谈到李渔,就不得不说他的《闲情偶寄》。中国戏剧发展到清初,经历了元杂剧和明传奇两次高潮,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人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总结。但前人之作,以札记、评点、序跋之类居多,像王骥德《曲律》那样较有系统性的理论著作较少;讨论的问题,除资料性的以外,大抵偏重音律和文辞方面,而且通常对戏曲和散曲不加区分。因此,对于戏剧文学的特殊性,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李渔的贡献,就在于以自己多年写剧和率家庭戏班从事实际演出的经验为基础,参照前人的成果,提出了这一种性质的总结。 李渔重视戏曲文学,曾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林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其中《词曲部》谈论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演习部》谈论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声容部》中的《习技》详述教女子读书、写诗、学习歌舞和演奏乐器的方法,都和戏剧有关。后人曾把《词曲》、《演习》两部抽出来,独立印成一书,名《李笠翁曲话》。其中从创作、导演、表演、教习,直到语言、音乐、服装,都一一作了论述,是李渔在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著作,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摘要: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戏曲理论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这里,将重点阐释他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关键词:李渔戏剧理论小说理论 戏剧理论 李渔是我国文学史、戏曲史、戏曲理论史上的一个杰出人才,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诗、词、文、赋、小说、戏曲、戏曲理论等方面,且样样精通,而戏曲理论之集大成者《闲情偶寄》更是扬名海内外。他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 李渔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曲界一举成名,可谓是“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李渔从他自身体味的艺术规律出发,确立了以“登场”为目的,以“主脑”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针线紧密”、“文情专一”为要求的结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李渔创造出以“奇意”为灵魂,以“一人一事”为枢纽,以“奇事”、“奇情”为表现,众多人物网式联系,多条线索交叉叙事,格局场景异彩纷呈的独特艺术结构。同时,李渔比前人更熟练、巧妙地运用了“血脉相连”法、“郑五歇后”法、偶然巧合法、错认误会法和双重游戏法等多种结构技法,大大增强了其戏剧结构的生动性和影响力。李渔能成为清代首屈一指的“当行”曲家,并创造出“为一朝之冠”的结构艺术,主要原因在于他既有“顺性、顺情、顺世”的自适人生观,又存在“卖赋以糊其口”的生计需要,以及他生长在一个戏剧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 李渔把握了戏曲艺术舞台性特点,深知“优人搬弄之三昧”,并以这一根本特色的把握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美学体系,系统论述了从剧本到舞台演出的一系列特殊规律。李渔的戏剧理论乃小说家的戏剧理论,“非奇不传”、“非新不传”的戏剧观是李渔戏剧理论的核心。李渔的戏剧理论不再是曲词地位至高无上的“抒情中心论”,而是情节地位至高无上的“叙事中心论”。李渔十分重视宾白创作和运用,他是我国戏曲鸣上第一个重视宾白的剧作家,也是宾白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的剧作家。他主张“填词之设,专家登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

戏曲家李渔简介_李渔戏曲著作

戏曲家李渔简介_李渔戏曲著作 李渔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世界喜剧大师之称。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在文学界、戏剧界、美学界有很高的建树。下面是为你搜集戏曲家李渔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渔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世界喜剧大师之称。李渔自幼聪敏好学,因此世人称呼他为“李十郎”。李渔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很多清史中都有提及李渔,李渔生于1611年,卒于1680年,是浙江金华人士。 李渔在明末清初年间活跃,并在文学界、戏剧界、美学界有很高的建树。《笠翁十种曲》、《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都是李渔的代表作。李渔在一个富裕家庭出生,因为李渔祖辈多年从商,所以李渔的家境十分优渥。李渔出生后,便过上了富足优渥的生活,等到青年时期的李渔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后,他便萌发了“人间大隐”的想法。公元1666年,李渔组建了戏班,并常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李渔的戏班深受达官显贵的追捧,所以李渔也成为当时的名人。公元1667年前后几年,是李渔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个阶段,一是因为戏班获得了各地人民的认可,二是因为他的文学创作走上了巅峰时刻。其中,代表作品《闲情偶寄》就是李渔在这一时期创作的。1672年、1673年,随着乔二姬、王二姬两位台柱的离世,李渔的戏班日

益凋敝。没有了生活来源,李渔的生活陷入困境,此后李渔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李渔还到处借贷为生。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在贫困交加中悲凉去世,终年70岁。 李渔戏剧著作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奈何天》、《比目鱼》等又被统称为《十种曲》。 《十种曲》作为李渔戏剧著作,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李渔来说,《十种曲》的问世,扭转了他前期重视戏曲,轻视戏剧的局面。为了表现出戏剧的演出效果,李渔在戏剧著作中,添加了宾白创作。由此,李渔也成为中国戏剧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宾白,并且善于用宾白的戏剧家。在《十种曲》中,李渔刻画了十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了歌颂爱情的伟大之处,李渔在戏剧著作中加入了浓郁的喜剧色彩。 李渔曾说:“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基于李渔在喜剧创作上的不俗建树,因此李渔也被后人称为“世界喜剧大师。”李渔的喜剧著作通俗易懂,深受时人的推崇。李渔在公元1651年至1668年间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凤求凰》、《风筝误》等戏剧本深受杭州人士的欢迎。等到《笠翁十种曲》问世后,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时至今日,李渔的戏剧作品依然深受世人的欢迎。

浅析李渔戏曲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385616.html, 浅析李渔戏曲理论 作者:张闯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清初戏曲界的一个重要任务李渔的戏曲理论,他本人是戏曲理论研 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它的理论主要写在《闲情偶寄》里,包括《词曲部》、《声容部》以及《演习部》。在闲情偶寄这本书中,重点记录了李渔对戏曲的独到见解和自己的独特理论,为后世带来了很多的启发,通过研究找到李渔戏曲理论中值得当代戏曲学习和吸收的内容,为当代戏曲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李渔;戏曲理论;特点 一、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前言 本文中所说《闲情偶寄》是李渔在清末明初时写的一部很有代表性的戏曲著作。作者通过在日常戏曲中学习总结到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中国戏曲的理解写了这样一本书,就算在今天这本书也被世人称为有价值的戏曲名著,这本书不止对中国戏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国戏曲的繁荣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本文,我们将从两个方便解读李渔对中国戏曲的贡献。首先,李渔所写的《闲情偶寄》中的一些戏曲理论,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新的见解,而是在结合自身的戏曲实践与前人的戏曲理论的资料的结合,在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他对中国戏曲从有到当时进行了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结合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收集。其次,就是李渔的戏曲不仅局限于对以往理论的总结和整理,更突出的是他对戏曲的新构思、新理解促进了中国戏曲的发展。他更加重视在中国戏曲中对语言、形象以及人物性格的整体塑造,因为李渔既是戏班的班主,又是戏曲的理论家,既有实际的舞台经验,又具备充分的戏曲功底,基于这种身份,他对一些戏曲在创作和演绎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见解和感悟。并且它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的承袭前人,而是在一些理论中与前人不适合时代的一些观点相互对立。 二、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特色 在中国戏曲中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相对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它的戏曲理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更具有代表性。他的书不落俗套,行文流畅并且体系严谨,条理清晰。不再是以往的一些戏曲人的单一理论研究,涉及到的内容覆盖范围很广泛,既有戏曲编导,又有戏曲演绎,很值得戏曲在学习中借鉴。李渔以在实际的戏曲表演中学习总结到的经验,在戏曲的编排和人物的塑造上提出了很多的新观点,找到了一些新突破。这些新的体系对日后的戏曲表演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对以后的戏曲表演和创造都有影响。 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一书中所提到的戏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注重迎合观众的审美和品位,李渔对戏曲理论在戏曲理论的研究中,不仅是单纯的对戏曲的剧本进行研究,他更注重以观众的角度出发,他知道观众是戏曲的倾听者,更注重观众的反应和对戏

论李渔戏剧的娱乐性

2004年10月社科纵横Oct,2004 总第19卷第5期S OCI A L SCIE NCES RE VIEW VO L.19NO.5论李渔戏剧的娱乐性 李小红 (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内容摘要】历代曲论家都很少注意到观众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本文正是通过李渔对戏剧娱乐性的强调来阐明他对观众的充分注意和高度重视,从而说明李渔深刻地把握了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审美特性,他是真正把戏剧作为职业、把观众当作上帝的第一人,是最具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的封建文人。 【关键词】李渔 戏曲 娱乐性 观众 商业 市场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4)05-0144-02 “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词曲部?结构第一》)“法脉准绳”即一种艺术样式区别于其它艺术样式的特性,那么戏剧的“法脉准绳”是什么呢?李渔说:“传奇之设,专为登场。”(《演习部?选剧第一》)响亮地回答了“写剧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可见,舞台性乃是戏剧本身固有的特性。 写剧的目的是为了“登场”,那么“登场”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卖赋以糊其口”的李渔很知道观众对于他的作用,也非常了解观众的喜好,因而他在《风筝误》下场诗中对这一问题回答得非常明确,“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阕;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今变喜成悲咽。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也即为了消遣和娱乐。他要求戏剧不仅要“悦知音数人之耳”,更要。”(《演习部?选剧第一?别古今》) 李渔一生经历了许多现世的苦难,他不是没有忧愁、没有苦闷、没有感伤、没有迷惘、没有痛苦、没有惆怅,但是他绕过了这些危险地带,“为了达到欢喜、娱乐,必然要虚化现实,推远人生,淡化峻严……强化故事的戏剧性,减少庄严感和郑重感,使人物喜剧化,将巧妙与滑稽融为一体,最后以轻松嬉笑结局。”①因而他掩去了人生的悲苦和辛酸,把自娱和娱人作为自己的追求。“我国失意文人常借文学叹老磋卑,有的作者虽注意到了文学的娱乐性,但往往局限于狭小的‘自娱’天地中,相对来说,文学对他人的娱乐作用是不够受重视的。李渔高度尊重文学娱乐他人的作用,认为作者应当用乐观的精神、有趣的题材、生动的描写去娱悦读者(观众),使人们离却各种现实的烦恼。”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日本的冈晴夫称从李渔的剧作里能看到“巴洛克”的一些显著特征,并说“‘巴洛克’也因国家不同而具有各自的风土人情的独特性,具有各自独特的神韵。但是,它的基调却是一贯的:这就是比任何戏剧都优先考虑和强调娱乐性的重要地位。”③ 娱乐性,不仅是李渔的的追求,他的创作正是遵循着这一主张的,他自己曾不无自豪地说自己的作品都是“笑资”,“大约弟之诗文杂著,皆属笑资。以后向坊人购书,但有展阅数订而颐不疾解者,即属赝本。”④而且他俨然以“谈笔功臣、编摩志士”自居,说“使数十年来,无一湖上笠翁,不知为世人减几许谈锋,增多少瞌睡?以谈笑功臣、编摩志士,而使饥不得食,寒无可衣,是笠翁之才可悯也!”⑤ 如果说追求娱乐性是李渔适应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 芽时期市民阶级的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的话,那么李渔身上仍保留有封建文人的传统守旧的一面,他无法完全抛弃“文以载道”的文人习惯。所以在要求娱乐性的同时,他还提倡“点缀太平”、“有裨风教”。他说:“武士之戈矛,文人之笔墨,乃治乱均需之物:乱则以之削平反侧,治则以之点缀太平。方今海甸澄清,太平有象,正文人点缀之秋也。”⑥而自己的作品“不过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揭一片婆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⑦他认为传奇是否可以流传,有三个因素“曰情,曰文,曰有裨风教。情事不奇不传;文词不警拔不传;情文俱备,而不轨乎正道,无益于劝惩,使观者、听者哑然一笑而遂已者,亦终不传。”⑧ 可见劝惩与娱乐始终扭结在李渔的创作思想中,他多么希望劝惩和娱乐像一对孪生子一样联袂漫步在艺术的原野上,所以他要求娱乐和劝惩并举,寓教于乐,使人在感官的享受、情感的渲泄、心灵的陶冶、知识的丰富中得到教化。他无法割舍中国文化传统的劝惩主义,“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戒使为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词曲部?结构第二?戒讽刺》)然而劝惩,则必须触碰社会现实和社会历史的本质性问题,必须触及社会艰难的行程和人生痛苦的跋涉。 那么李渔是如何把两者统一起来的呢?对此,包 有过评述,“笠翁游历遍天下,其所著书数十种,大多寓道德于诙谑,藏经术于滑稽。极人情之变,亦极文情之变。不知者以为此不过诙谐滑稽之书。其知者则谓李子之诙谐非诙谐也,李子之滑稽非滑稽也。当世之人尽聋聩矣,吾欲与之庄语道德固不可,既欲与之庄语经术复不可,则不得不出之诙谑滑稽焉”⑨。“寓道德于诙谑,藏经术于滑稽”正是李渔把劝惩与娱乐并举的重要方法。在《凰求凤》收场诗中“倩谁潜挽世风偷,旋作新词付小优。欲扮宋儒谈理学,先妆晋客演风流。由邪引入周行路,借筏权为浪荡舟。莫道词人无小补,也将弱管助皇猷。”李渔表达了同样的主张。紫珍道人评《奈何天》,说“看了此剧,可使反目之夫妻尽归和好,教化之功,不在周南之下。”⑩而朴斋主人评价《风筝误》,说“诙谐处尽具婆心” λ?。可见李渔把劝惩与娱乐结合得极为成功、极为巧妙。这里,李渔深知观众的喜好,没有人为了接受教化而走进戏园,“故使李子生于春秋,登仲尼之堂,入仲尼之室,自无道桓、文之事;使圣人生于今日,而拘拘守一先生之言,深衣幅巾,正色庄语夫人曰:‘此(转前第141页) 441

《中国戏曲理论》期末考试大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1、比较xx戏与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一、剧本体制特点: 宋元南戏剧本开头是题目(即故事纲要),第一出多为“副末开场”。场次结构称为“出”,剧本一般都较长。元杂剧则是楔子开头,剧本分折,绝大部分作品是“四折一楔子”,个别较长的最多是20~24折。 二、音乐体制特点: 宋元南戏因多用南曲,最早采用“宋人词调”和“里巷歌谣”相结合的曲调演唱,比较轻柔婉转;一出戏由多宫调的曲子组成多套曲;一出中不限通押一韵,用韵自由,有入声;上场各种角色皆可演唱,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合唱、接唱、对唱;后期受到北杂剧影响,也杂用北曲,称“南北合套”。元杂剧则是一人主唱,无入声。一折一韵并由一套曲子组成,四折四套曲子,最常用的有五套,分别是: 仙xx、xx、正宫、xxxx、和双调。 三、角色行当体制特点: 南戏角色行当有: 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元杂剧则只有: 旦、末、净、杂四大行当。 2、明清传奇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 明清传奇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大体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初至明嘉靖为南戏向传奇的转化期,此时的代表作品主要是高明的《琵琶记》。 在中国戏剧史上,《琵琶记》是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中国南戏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戏文的终结、明清传奇的先声。由于作品中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不关

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创作意旨非常明确,引起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曲坛上出现了许多宣扬封建传统道德的传奇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都出自封建士大夫之手,如丘浚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等。 第二阶段,明代中叶到明末清初,这是传奇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传奇创作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原因主要是首先,社会矛盾的刺激。其次,明中叶之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以前的礼教禁锢渐渐开始松动。 传奇在此时期出现的第一个高潮就是现实主义作品出现,如李开先的《宝剑记》,取材于《吴越春秋》;最早采用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梁辰鱼的政治爱情剧《浣纱记》;无名氏的政治时事剧《鸣凤记》都是代表;第二个高峰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四梦”: 《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尤其《牡丹亭》是汤显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主“情”的思想,汤显祖的创作并对后世影响深远,产生了戏曲史上有名的重文辞的“临川派”。 第三阶段,清代中叶以后,这是传奇逐渐衰落的阶段。在传奇走向衰落的时期,也出现了以“南洪北孔”为标志的最后一个创作高峰。即洪昇创作的《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 总之,明清传奇创作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简述中国古典戏曲编剧理论三个体系的特征。 编剧理论是伴随着戏剧文学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成熟的编剧理论则出现在丰厚的创作实践基础上,我国古典戏曲创作的真正理论阐述到了明代初期才有了成果,到清代基本完成。 明清两代戏曲编剧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发端到清初李渔、金叹圣渐趋完成如下三个体系: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摘要:作为生存于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不仅经历到了明末社会的变革动荡,同时也感受到了清初康熙盛世的繁华。古已有云:时势造英雄,于今而言,李渔在中国戏曲界已堪称一代宗师。原因有二,一他自己投身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二借前人之鉴并结合演绎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总结,且将其对戏剧的看法与观点编著于《闲情偶寄》一书中,故李渔堪称戏曲理论界的宗师。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理论价值 引言:戏曲创作与演绎活动,较前清早已有之,例如关汉卿,汤显祖等戏剧创作的集大成者。而李渔,他对待戏剧的贡献已不单单停留在戏剧篇目的创作,还包括关于戏剧演绎等的理论拔高,最为令人称赞的便是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堪称最为系统和完整的戏剧理论专著。其中李渔最具创新性的便是深谙心理学性质的接受美学观在戏剧理论中的运用,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一、李渔个人资料及其著作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谈到李渔,他生长在一个明末清初社会风云交替的时代,所以他会因环境所迫,做出为“砚田糊口”的人生抉择。他曾从事图书出版,园林设计及组织戏班演出与创作,以此闯荡江湖去打“抽丰”,以获谋生。 当然,最初他还是醉心科举举仕的,奈何频频落第,正如他所写1:“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诗豪,……姓名千古刘蒉在,比拟登科似觉高。”该诗深透他落第后的无奈与挫败。于是此后他便转战小说与戏曲的创作,甚至不惜供养家姬,组成戏剧团,走至天南海北进行戏剧演绎。当然,凡事不会是一番风顺的,在当时那个历史动乱的年代,无论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都是激烈与尖锐的,那为了生存,他在戏曲创作中也不惜讨好新权贵,迎合时势。好比他在《曲部誓词》中所言2:不过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揭一片佛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不正是在向世人诉说他的人生际遇和生存时代由不得他尽情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而是为时局所迫不得不借此帮助封建统治阶级传达惩恶扬善,令戏剧作品起到警示通言的作用。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渔仍旧坚持不懈的进行戏剧的创作与舞台演绎的摸索与实践,由此《闲情偶寄》便应运而生。 《闲情偶寄》是成书于1671年,即李渔年近70岁时创作完成的,是一部凝结李渔对戏剧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相结合后的产物。其中不得不谈的是李渔对待戏剧的创作结构的概念。即在他看来“结构”是一部作品的基本框架,是戏剧创作的整体布局,是一部戏剧作品好坏与否的关键所在,正如造物之附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就先制定全形。于是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便将最为独创性与典型化的方法分为七个方面,3分别是:“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其中本人将针对其中两点“立主脑”“脱窠臼”结合戏剧舞台演绎进行简单论述,以此体现李渔戏剧理论创作理论的前瞻性与独特性。 二、戏剧理论中的核心观点与实例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李渔在戏剧创作理论中,关于结构第一提出了自己的七方面,但具体分析其内容,仅有五方面内容。在此将对:“立主脑”和“脱窠臼”作出详细论述。 立主脑,就是确立一部戏剧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主题立论,好好将所选定的素材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删繁就简,去突出主要的,核心的戏剧冲突,并将其作为该戏剧内容的核心线索,其贯穿全文。正如“白马解围”可作为《西厢记》之主脑、“重婚牛府” 可作为《琵琶记》之主脑一样,在我而言,认为作者此举是充分为读者(观众)考虑, 1 2

浅析李渔戏曲思想

李渔戏曲思想论析 作者:王瑞琪 指导教师:汪超 内容摘要: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剧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辞赋中。李渔的戏曲思想标志着我国古代戏剧理论的成熟,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戏曲结构论,李渔所说的“结构”其内涵非常丰富;二.戏曲人物论,涉及人物个性化、典型化及塑造方法;三.戏曲语言论,包括曲词及宾白问题; 四.戏曲功能论,论述了戏曲的娱乐和教化功能。这些内容包容了戏曲理论的基本方面,代表了古代戏剧理论的最高成绩,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李渔,戏曲思想,闲情偶寄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的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涉及到诗词、文赋、小说、戏曲、诗文理论、词学理论、戏曲理论等方面,但成就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中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少数戏曲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词赋中,如《窥词管见》等。《闲情偶寄》是作者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而形成的,其中的曲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 李渔在世时,已经名扬四海了,而他去世后的数百年间直至今日时,更是不断有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用各种不同的观点评述他、研究他。而且,李渔早就走出国门,发生世界性的影响。近年来,李渔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文艺研究对象。著名汉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东方文化系主任、新西兰人韩南教授认为,李渔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的可以进行总体研究的作家,李渔的理论和作品具有一致性,形成一套独特的见解。[1](p1)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亦署新亭樵客、觉道人、随庵主任、湖上笠翁等,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戏曲创作和演出活动。李渔出身于药商家庭,自幼与市民阶层接触密切,对他以后的人生观有很大影响。早年他尚存入仕之心,但几次应乡试均落第后,遂不复作此念。由于在科举中失利,

李渔的闲情偶寄戏曲思想论文

第一节明清戏曲本色理论对李渔语言论的影响 上文表述李渔要求唱词贵浅显,宾白要贵洁净戒浮泛等等,除了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与家伎班的演出等社会活动有密切关系,还与他对明清之际曲论中本色论的继承有关。综观元明清三代戏曲发展的概况与曲论的发展,本色论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理论线路,它贯穿于几乎所有曲论大家的理论当中,并且深刻的影响着后世作家的创作和理论。李渔生活的年代处于明末清初,他又是一位进步的理论大家,因此他对本色论的继承造就了《闲情偶寄》中的戏曲与言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色论的基本精神。 一、本色论的发展概况: “本色”二字,是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一个特殊概念,在文学理论中最早使用“本色”一词的是《文心雕龙·通变》,文中说道:“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蒨,虽逾本色,不能复化……”这里的本色表达的是“本来之色”的意思。本色一词在文学理论当中凡被用到皆取“事物的本体风格”这层意义。戏曲中的“本色”自然也是说“本体状态”,但是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戏曲中所说的本色主要是指语言一种风格特征。曲论中的本色理论的发展期集中在明朝嘉靖到明朝末期这一段时间内。但是本色论的出现则是从宋代开始的,宋元二代是萌芽期,到了明代才得到丰富和壮大。 宋代的张邦基在评论当时的滑稽戏时说道:“优词乐语,前辈以文章余事,然鲜能得体。”又:“凡乐语不必典雅,惟语时近俳乃妙。”此处“得体”就是本色的意思,他认为戏剧在当时是文人作诗作词的闲余空当里得游戏,尽管是在创作优词乐语,但是很少能合乎戏曲的体制的。要合于戏曲的文体特征,其实是不必典雅的语言,反而那种近似俳优的诙谐的语言才是最好的,毫无疑问张邦基注意到了戏曲的通俗性,因此才能一语中的说明到底的什么才是戏曲的语言的“本色”。这是关于戏曲本色最早的言论,说明语言的本色就是要符合特定的体制。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当中对戏曲的语言的本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说明作词之法在介于文与俗之间,将文与俗合体,和李渔的雅俗兼备的语言要求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要求文字不能迂腐,也不能低俗,而是介于迂腐和低俗之间,就像周德清说的要达到“耸观耸听”的程度。 到了明代,由于复古的风气与戏曲案头倾向的严重影响,有志之士纷纷要求找到解决不良风气的方法,因此本色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明初李开先开始到明末的凌濛初,都对本色理论进行了添加丰富,使其呈现出见解多样化的局面。李开先在《改定元贤传奇·后续》

李渔的戏剧表演理论及现代意义

李渔的戏剧表演理论及现代意义 吴威威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剧理论家,他的戏剧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剧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辞赋中。李渔的戏剧思想标志着我国古代戏剧理论的成熟,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戏剧结构论,李渔所说的“结构”其内涵非常丰富;二、戏剧人物论,涉及人物个性化、典型性及塑造方法;三、戏剧语言论,包括曲词及宾白问题;四、戏剧功能论,论述了戏剧的娱乐和教化功能。这些内容包容了戏剧理论的基本方面,代表了古代戏剧理论的最高成就,并且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李渔;戏剧理论;闲情偶寄 李渔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其作品和戏剧理论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李渔的作品和理论对当代我国乃至世界戏剧和表演的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李渔的生平及其贡献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亦署新亭樵客、觉世稗官、觉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戏曲创作和演出活动。曾有夫子自白“少年填词填到老,好看词多耐看词偏少”。李渔出身于药商家庭,自幼与市民阶层接触密切,对他以后的人生观有很大影响。早岁他尚存入仕之心,但几次应乡试均落第,遂不复作此念。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久之,中落。”出生时享受了富足生活,之后家道中落,移家杭州时,“卖赋以其糊口”。康熙五年(1666)和康熙六年(1667)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1672、1673 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债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在杭州泯然于世。 李渔一生勤奋创作,除《闲情偶寄》外,他还写了十多种戏曲作品,其中可考的有《风筝误》、《凤求凰》、《意中缘》、《比目鱼》、《蜃中楼》等等,通称“笠翁十种曲”。此外,他还写过《十二楼》,《无声戏》、《迥文传》等小说,以及《千古奇闻》、《笠翁论古》、诗韵、词韵等,各方面的知识修养十分的渊博。戏剧创作则是李渔一生最大的“痴嗜”,他自称是“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李渔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曲界一举成名,其时有言“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

李渔戏剧功能观评析

李渔“劝惩与娱乐并重,道学与风流合一” 的戏剧功能观评析 胡明宝 (桂林航天高专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李渔十分重视戏剧的功能,他在继承前人理论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戏剧的功能,提出了“劝善惩恶,有裨风教”、“舒郁解愠,自娱娱人”、“重机趣,道学与风流合一”等一系列主张。他的戏剧功能观历来的学者褒贬不一,但作为深谙戏剧艺术三昧的理论家,他的戏剧的功能观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仍有可借鉴之处。因此,对李渔的戏剧的功能观进行重新评价,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理论价值。 关键词:李渔戏剧功能观戏剧理论 戏剧,作为一种有意味的文艺体裁,在人们精神领域里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真正优秀的作品其社会功能和审美作用也是多方面的。诚如恩格斯在论及法国民间故事书的功能和作用时说的那样,她不仅使人?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而且还像?圣经一样培养他(引者按,指读者)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1]因此,千百年来,历代的戏剧家、理论家对戏剧的社会功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杰出的戏剧理论家李渔(1611——1680),在其戏剧理论专著《闲情偶寄》[2]和其它著作中,对戏剧的社会功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创造性发挥。他的某些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李渔的戏剧?结构?论、?人物?论予以高度的重视和评价,而对他的戏剧社会功能论却很少有人提及。有的论者简单地否定,有的干脆斥之为?腐朽、落后?、?毫无可取?之处。笔者认为,李渔的戏剧社会功能论虽不及

他的?结构?论、?人物?论那样先进、精辟,但其中的某些观点仍有值得我们借鉴和重视的因素。有感于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李渔的戏剧功能论进行评析。 一、“劝善惩恶”,“有裨风教” 李渔在《闲情偶寄˙凡例》中说:?然近日人情喜读闲书,畏听庄论,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是集也,纯以劝惩为心,而又不标劝惩之目,名曰《闲情偶寄》者,虑人目为庄论而避之也。?这既是他撰写该书的宗旨,又是他进行戏剧创作和批评的一个基本原则。李渔始终一贯地把劝惩作为他的?立言之本?,因而在?凡例?中还鲜明提出了所谓的?四期三戒?。由其中的?一期规正风俗?、?一期警惕人心?可知,李渔的确是把?劝惩?、?正心?、?正俗?作为戏剧的重要功能之一的。他认为,社会?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因此,他无论是编剧、演剧,抑或是从事理论著述,根本意图在于?正心??正俗?。?正心者?即是他所谓的以戏剧?代木铎?,利用戏剧舞台来劝善惩恶、感化观众。于是,劝善惩恶便成了他戏剧功能论的核心。李渔在《词曲部˙戒讽刺》中说: 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因愚夫愚妇识字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字,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 李氏不仅道出了戏剧的基本职能是?劝善?、?诫恶?,而且还从戏剧艺术特征的角度入手,阐明了戏剧的劝诫作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直接性、广泛性。所谓?借优人说法?,指的是戏剧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现身说法使亲临其境的观众,直接受到善的感化或恶的惩诫;所谓?与大众齐听?,说的是剧场里各色人等都有,他们对演员通俗的唱词、宾白能听懂,这比诗、文更易于接受,故而戏剧的劝诫教化作用更普遍、更广泛,也更有效。因此他认为戏剧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李氏赋予戏剧如此神圣而又艰重的使命,这是与他戏剧家的职业责任感和理论家的使命感密切相关的。 与劝善惩恶的思想密切相联,李渔进一步提出了戏剧要?有裨风教?的主张。他在为好友的剧作集所写的序言中说:

明清戏曲理论概述及李渔的戏曲理论

第三章明清戏曲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明清戏曲理论发展概况 ?在中国戏曲理论批评发展史上,明代的戏曲批评已进入到一个空前的发展、繁 荣时期,论家辈出,著作林立。 ?在清朝尚雅趋正的文艺政策和普遍风尚的背景下,作为通俗文学的戏曲,承受着诸多压力。但戏曲批评家们经过不懈努力,仍使清代戏曲理论批评在明人的基础上又获得了较大发展。 ?明代戏曲理论发展概况 明代初年:朱权《太和正音谱》 贾仲明和无名氏《续录鬼簿》 嘉靖隆庆时期:李开先、何良俊、徐渭、王世贞、李贽等人的理论批评活动,开创了戏曲批评的活跃局面。 晚明:戏曲批评空前活跃,流派纷呈而且彼此间展开激烈的理论争鸣。吴江派(沈璟)临川派(汤显祖);王骥德《曲律》初步构筑了我国古代戏剧学体系的理论结构 ?清代戏曲理论发展概况 清初:曲论相当活跃。李渔、金圣叹 丁耀亢、黄周星、尤侗、吴伟业等 康熙年间:洪升、孔尚任 地方戏曲(“花部”或“乱弹” )的理论批评:徐大椿《乐府传声》、焦循《花部农谭》 二、明清戏曲理论主要内容 ?戏曲创作论 ?戏曲表演论 ?戏曲批评鉴赏论 ?第二节李渔戏曲理论 ?生平 (1611-1679?),字笠鸿,又字谪凡,号笠翁,别号笠道人、新亭客樵、觉世稗官、随庵主人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中年移居杭州西湖,又迁居南京,

晚年重回杭州。明亡前屡试不第;入清绝意仕途。 ?著述 小说、戏曲著作颇丰,其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 ?李渔是一个集大成的戏曲理论家,是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闲情偶寄》有关戏剧的论述,就其体系的完整和理论的深刻来说,其他戏曲 论著无法相比。 ?《闲情偶寄》共分六卷,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 颐养八部分,戏曲理论集中在前三部分。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戏剧的文学剧本创作、演员的表现艺术、导演艺术等重要问题。 * 李渔戏曲理论的特色 ?以舞台性为核心,强调戏剧活动的有机整体性。 ?舞台性,就是突出观众在戏剧活动中的地位,重视考虑观众的欣赏口味和演出 效果。 ?基于这种认识,他把剧本写作、演员表演和舞台演出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 整过程。明确肯定剧本创作的目是适应演出需要,对剧作的创新性、情节的单一性和现实性等要求,也是紧紧围绕舞台性来进行规范的。 ?“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 * “结构第一”——戏曲结构论 ?李渔戏剧理论在中国古代戏剧理论批评史上具有突破性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他 特别重视剧本的创作(别人首重音律),明确提出“结构第一”思想。(一)、“结构”含义辨析 ?李渔所言“结构”,含义较广,远远超出了现代文论中指文艺作品之组织方式 和内部构造的结构,已把总体艺术构思包含在内,指整个戏剧情节的布置经营。?其“结构第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把文学剧本的创作放在第一位。 ?“结构第一”是就两个层面而言: 一是“结构”在戏曲各部分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结构”安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出戏演出的成功与否。

李渔

李渔与《闲情偶寄》 姓名:朱晓琳 班级:10级汉语言一班 学号:1070150110 学院:文法学院

摘要: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剧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辞赋中。李渔的戏曲思想标志着我国古代戏剧理论的成熟,李渔的作品内容包容了戏曲理论的基本方面,代表了古代戏剧理论的最高成绩,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园林艺术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的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涉及到诗词、文赋、小说、戏曲、诗文理论、词学理论、戏曲理论等方面,但成就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中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少数戏曲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词赋中,如《窥词管见》等。《闲情偶寄》是作者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而形成的,其中的曲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 一、李渔生平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亦署新亭樵客、觉道人、随庵主任、湖上笠翁等,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祖籍浙江兰溪夏李村,出生于一个药商世家。他自幼就十分聪明,通读四书五经,全家把光宗耀祖,考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由于封建科举制的种种弊端,李渔后来几次乡试均未能中,便入金华府同知许宸章署为幕客。南明亡,他绝意仕途,归夏李村建伊山别业(又称伊园)隐居,过着“识字农”生活。 李渔出生时享受了富足生活,之后家道中落,移家杭州时,“卖赋以其糊口”。康熙五年前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李渔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然而,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债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与贫病交加中在杭州泯然于世。李渔一生勤奋创作,除《闲情偶寄》外,他还写了十多种戏曲作品,其中可考的有《风筝误》、《凤求凰》、《意中缘》等,通称“笠翁十种曲”。此外,他还写过《十二楼》,《无声戏》等小说,

李渔戏剧中下场诗浅析

剧中之诗与诗中之剧 —浅析李渔戏剧中的诗歌创作 摘要李渔戏剧著作中的下场诗除了具有概括戏剧内容,交代人物身份、引出故事情节的功 用以外,还开始具备了抒发议论、阐述戏剧创作理论的功用,形成了剧中有诗、诗中有剧的 独特风格。 关键词李渔剧中之诗诗中之剧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多才多艺,以戏曲小说名世,是清代著名的戏剧小说家、戏剧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存诗一千余首,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其戏剧中,包含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绝大部分是作为下场诗而存在的。前人戏剧中的诗歌多半是作为剧作的附庸 而存在,李渔则大胆突破,在诗歌中创造性地畅谈戏剧理论,形成了剧中诗、诗中剧的独特 风格。 一、剧中之诗 剧中之诗由来已久,戏剧在宋元之际,为了摆脱浅俗的定位,与当时亦颇为流行的“曲” 结合,并用曲牌连套体演说故事、组织情节。曲不仅是诗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且为了美化 语言,元杂剧中的曲还大量化用古典诗词的语句和意象,这一点在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 典型,这也就大大加深了戏剧与诗歌的关系。 此外,元杂剧中人物出场通常会有上场诗,引出人物身份,交代故事情节。“在明清传奇每处角色的下场或结束,均有下场诗和散场诗(卷场诗),或为作者自作,或集前人诗句 而成。”[1]P153集诗者如汤显祖《牡丹亭》和洪昇《长生殿》,二者全剧下场诗皆是集唐人诗句,譬如《牡丹亭》第十二出下场诗:“武陵何处访仙郎?只怪游人思易忘。从此时时春梦里, 一生遣恨系心肠。”即56所集诗句分别是唐人释皎然、韦庄、白居易和张祜四人的诗句。剧作者自作如李渔《风筝误》、《凰求凤》等皆如此。 在戏剧中,下场诗的介入,一开始自然是摆脱浅俗定位、使戏剧打入上层社会的需要, 无疑具有逞才炫才的意味,然而其对辞句的美化,戏剧意境的诗化自然也是增色不少,很多戏剧都是因为有了下场诗的介入而锦上添花。与前人相同的是,李渔戏剧中的下场诗,也大 都具有这样的作用。在戏剧中不仅仅剧作者炫才露才的手段,作为戏剧创作的一部分,还承 担着文学意义上的功能。现在单就李渔的戏剧创作中下场诗的文学意义上的功用作简单阐述。 第一,下场诗作为一出戏或一部戏的结束,往往起到总结戏剧内容作用。下场诗往往会简单扼要地概括总结本出或本部戏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在读完后有一个简要的回顾,便于加 深读者的印象。如在李渔《风筝误》第三出“闺哄” : “不会齐家会做官,只因情法有严宽。 劝君莫笑乌沙弱,十个公卿九这般。”即125 第三出讲詹武承治国良才,正夫人皁丧,二、三夫人争宠不和,詹武承左右不能辖制, 且又要外出做官,不得已在院中筑起一堵高墙,一宅分两院,不相往来,以减少不必要的争 端,这首下场诗就是简要概括这出戏剧主要内容。 第二,下场诗还具有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效果。下场诗位于本出戏和下一场戏的中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