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案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

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

怎样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

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五、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

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

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

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

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

参与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

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六、"学案教学"的作用

1,为了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如何写好学案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一人主笔的学案难免失之偏颇,所以,要编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学案,必须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集体分工编写,共同研讨确定;学案的编写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等)应有不同的特点;学案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学案的设计要不断更新,注重新颖性,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

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与作用。

1、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

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

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

2、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

(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

(2) 紧扣大纲,开阔眼界;

(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

(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

(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二)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

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

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

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

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

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学案参考模式

一)、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下节课上什么内容)

二)、学习要求(不能抄教学目标,用学生的语言具体写出本课应懂哪些知识,应会用哪些知识等,从学生角度出发,言简意赅,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三)、本单元的中考考点及中考典型题

1、告诉他要考的考点,激发他的重视程度。

2、预习中尝试做一做,学习(复习)中就去接触中考题。

3、也可以探究时做题目用。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P页××~××

尝试思考案例或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帮助对知识加深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

(二)课堂探(索)研(究),联系学生实际、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典型案例,探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1、通过师生互动,用题目作载体,讨论、(不要停留在一问一答)问要启发、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问题的立足点,要引导、参与、指导、探究,问的质要高,问的量要控制。

2、题目要精选,让题目作为知识的载体,题目属于是有一定的探究性,有阶梯

性。要注意答时,老师要复述,要讲到点子上去,不能让学生的回答代替老师讲解。要注意教学时的分类指导,把知识点和训练点挂钩。要注意找出解题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提高拓展的练习思考

提高:在掌握教材知识点和理顺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后,让学生通过约十分钟巩固提高,达到不断在练中解决问题的目的。(一课三思:前思→课堂探究思→提高拓展思)

(四)课后复习1、复习××教材 2、完成××练习

八、几点思考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学案格式模板

梯形的面积 五年级班级姓名 学习内容:P95~96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应 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进行比较,加深印象,巩固旧 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学: 1、回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写出它们的计算公 式及字母公式。 2、仔细阅读课本95页内容,运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 桌讨论图中三个小朋友各自使用的方法,你喜欢哪种? 发现: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 另外两位小朋友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吗?公式一样吗? 二、量学: 如果用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h分别表示梯形的,和,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三、导学: 1、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梯形的上底,下底,与平行四边形底的关系; 2、正确的书写公式,并应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四、用学: 1、例3中三峡水电站大坝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它的上底是36m,下底120m,高是135m。求它的面积。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可以拼成()。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 3、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分米,下底与高相等,都是10分米,它的面积是()。 五、测学: 1、一个梯形上下底之和是60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是多少? 2、一块梯形山坡地的上底是280米,下底是540米,高是160米。现在要在这块地里栽果树,如果每株果树占地2平方米,这块地可栽果树多少株? 3、一个面积为125平方厘米的梯形,上底长8厘米,下底长17厘米,高是多少?(请用方程解) 6 6 6 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收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在方面仍需努力,此次上课总体感觉(愉快、一般、难过)。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 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表述不准确 【建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在设计目标时,对象应该是学生。可目前我们有些导学案中目标设置的主体还是教师,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目标的描述才是合适的。所以,我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注意对象是学生,要使用第一人称“我”。如:我会……我能够……。 (2)目标设计缺少三维度 【建议】我们有些导学案虽然有很清楚的学习目标,但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层面上的单一目标,仍受传统教学影响过于重视“双基”,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描述,只求结果。而新课标要求目标设计体现“三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乐学”。从学会、会学再到乐学,三维目标如同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不能相互分开的,在描述时要全面描述。 (3)目标表述笼统抽象,操作性不强 【建议】有的学习目标表述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学习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要以学生为中心,行为主体是学生,呈现出来的每一条款都必须有具体的动词,像“说出”、“标出”、“划出”、“找出”、“编写”、“设计”、“预测”、“关注”、“尝试”、“参与”、“追求”、“整理”等这样的动作。要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些隐性目标的设计。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写明运用什么方式、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如:“通过……,理解………”等。

问题2:导学案问题设计肤浅化、零碎化,缺少层次 (1)问题设计肤浅化表现在,问题设计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得出答案。 (2)问题设计缺乏开放性。对照课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结果,这类问题不利已课堂上的生成,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问题设计零碎化是指整张导学案全是零碎的小问题,一问到底,而缺少提纲挈领的问题。这样设计会阻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4)问题缺少层次,是指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识记类问题、理解类问题、应用类问题、拓展类问题等。 【建议】导学案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线,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的原则要求。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层次性、情境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要会针对那些难度较大无从着手的综合性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实行难度分解分层。 问题3:导学案习题化、试卷化缺乏“导”的功能 【建议】导学案将高效课堂的“以学为主”变为“以练为主”,开篇预习题,再是展示题,后是测试题,导致导学案习题化、试卷化。而好的导学案是由教师帮助学生设计的集“导学”、“导思”、“导练”、“导评”、“导测”于一体的全程性学习活动方案,是最终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能够让学生在步步引导中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效果。而习题或试卷则仅仅是检查学生学习水平与技能的一种反馈手段。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重视“怎么学”,强化学法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动手实践能力的设计,

1.1.3学案设计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核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 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3.掌握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一、原子的组成 2.质量数: 3.质量数(A )= + [思考]1.碳14中的14指什么? 2.原子的质量数是否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那么它的中子数是多少? 4.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 二、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1.Z A X 的含义: 。 2.613C 、818O 、92238 U 三种原子的中子数各为多少? 三、三个概念 1.元素: 。 2.核素: 。 3.同位素: 。 4.三者的关系: [练习]1.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 A.35Cl 和37Cl B.40K 和40Ca C.O 2和O 3 D.H 2O 和D 2O 2.1H 、2H 、3H 、H +、H 2可以表示(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四、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回事吗? 1.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3.原子(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已知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并测得35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75.77%,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37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24.23%,相对原子质量为36.966,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多少? 随堂检测 222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内 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中含有具有放射性的氡( 86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86 B.136 C.50 D.222 2.在①36Li②714N③1123Na④1224Mg⑤37Li⑥614C中: (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3.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 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4.用字母填写下列空格。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电子层数 (1)同位素种类由决定; (2)元素种类由决定; (3)某元素有无同位素由决定; (4)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 (5)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决定; (6)核电荷数由决定; (7)碱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 (8)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 5.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62144Sm与62150Sm的说法正确的是() A.62144Sm与62150Sm互为同位素 B.62144Sm与62150Sm的质量数相同 C.62144Sm与62150Sm是同一种核素 D.62144Sm与62150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6.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7.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2963Cu和2965Cu,已知铜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2963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是() A.75% B.25% C.50% D.45%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1.(1)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学案制作规范

3 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规范 一、导学案内涵: 导学案是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和个人研究,设计出的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练习案”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 导学案的类型根据高效课堂的课型来定,是一个立足于课时,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设计,有互动性和生成性,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二、导学案的使用 学案导学为主线的高效课堂,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前,学生在拿到学案后,就开始了主动学习,这时学案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学案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究或探究。学生自觉地参与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生完全自主,完全参与其中,学生完全主宰着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学案的设计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疑解难、训练巩固、检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 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疑难点拨——巩固训练。这样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探究 刘金米 随着教学改革向高效课堂的推进,教师如何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环节。通过一年多的探究,谈谈本人的体会。 用好导学案,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预学、课堂导学、互学、测学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导学案,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使课堂高效。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分工编写、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导学案源于教材而助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导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上时间,导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只有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导学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课容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 课容化原则。在数学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多而杂,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而且每课时的内容要适中,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使课堂高效。如:教材第十二章3.2两数和的平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两课时编写导学案,这样才能使学生能有计划的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 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要依据课标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课标化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在编写时应如何设计问题?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要符合课标,不易太多,太难、太杂;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

磁铁的两极 学案(表格式)

年级三学科科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 学习内容磁铁的两极 学习目标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学习重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学习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学习准备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导学过程设问导读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合作探究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

导学过程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想验证一下吗? 5、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汇报点评 巩固练习: (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 (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3)、怎样才能标注统一呢?我们下一课再继续研究吧! 拓展延伸: 出示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学案设计的要求

学案设计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学案的设计十分重要,如何设计一篇实用有效的学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我认为应遵循如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学能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切忌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如初中化学上学期《氧气的性质》一节的学习目标可这样设计: 1、知识目标:(1)、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知道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正确描述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3)、会熟练书写常见金属、固态非金属和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符号式,能清楚描述相关现象。 2、能力目标:学会用实验探索研究氧气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情,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学法设计。 第一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学习方法的启蒙指导,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常规方法的设计,如阅读、观察、练习、思维、实验操作、想像、记忆等方法。 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提高第一阶段的成果,初步掌握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侧重于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对比、归纳、演绎、联想、记忆等方法的设计。 第三阶段:通过学习,学生的化学意识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法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优化。 三、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案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 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 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 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 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五、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如何编制导学案优选稿

如何编制导学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如何编制导学案一、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用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材料依据。学生则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还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二、编制导学案要考虑的因素1、新课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材编写的特点。一是生活气息浓厚。二是按模块编排。三是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四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3、语文的结构与应用知识。作为语文老师在注重语文应用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结构性知识,因为结构性知识是语文运用的基础,应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结构性知识的补充教学。4、教材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要突出。在注重能力的同时,其语言知识不但不能丢失,而且应该加强。特别是阅读理解中的语句及用法。5、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便于学案的分层设计。三、编制导学案应遵循的原则1、单元化原则。每一单元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对知识点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能力。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不宜太多,太碎;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积极参与。3、参与化原则。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要相信学生,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地挖掘。4、方法化原则。体现教师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指导和要求。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学习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基本要求 一、导学案编写 1、成立组织。备课组成立导学案编制小组。备课组长担任编制小组长,成员由本组骨干教师组成。 2、合理分工。编制小组长开学前召集成员开预备会,把本学期学习内容按章节合理分工,前面的章节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主备课人承担编写任务,后面的章节可以由青年教师编写。 3、编写学案。 (1)编写准备。编制小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导学案编制小组老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教材和学情,设计教学流程,主备人做好记录。 (2)编写草案。主备人根据编制小组的意见编写好一周的导学案草案,包括自学导航、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 (3)学案定稿。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本组所有教师对导学案进行集体研讨,修改定稿。 二、导学案使用 1、课前。提前1—2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用“导学案”学文本,而不是用文本完成“导学案”。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用双色笔或多色笔在导学案上对理解掌握的和疑点等做出不同标记。 上课前半天,教师将导学案收回,检查“自学导航”部分学习情况,掌握学情,预设课堂应对措施,保证点拨精当简洁。 2、课堂。第一步,发回导学案。在课前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遇到的疑难点。第二步,组织学生探究导学案上“合作探究”板块中的问题。老师巡察指导。第三步,组织小组成员展示成果,通过展示解决重点、难点。教师适时点串。第四步,组织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板块。教师总结升华。 3、课后。教师要对导学案在课前及课堂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意见交给主备人。主备人第二次修改,把最后定稿交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把每个章节的导学案整理装订成册,一份备课组保管,一份交教科

学案模板

19.1.1变量与函数(1) 【学习目标】我能通过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来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我能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学习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学习难点:较复杂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问题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不变化的量是.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 ,t的取值范围是这个问题反 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随行驶时间的变化过程. 二、合作交流探究与展示: 问题二: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第一场售出票150张,第二场售出205张,第三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不变化的量是.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y= ,x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问题反映了票房收入随售票张数的变化过程. 问题三:当圆的半径r分别是10cm,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是多少? 1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不变化的量是. 3.试用含r的式子表示S,S= ,r的取值范围是这个问题反映了随的变化过程. 问题四:用10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 矩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矩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 .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不变化的量是.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s. S= ,x的取值范围是 . 这个问题反映了矩形的随的变化过程. 小结: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类似的问题,在这些 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 结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 ....的量为;数值始终不变 ....的量为。 三、当堂检测:(1、2、3、4、5题为必做题;6、7、8题为选做题。) 1.一支圆珠笔的单价为2元,设圆珠笔的数量为x支,总价为y元。则y= ;在这个式子中,变量是,常量是。 2.某种报纸的价格是每份0.4元,买x份报纸的总价为y元。用含x的式子表示y,y=,常量是,变量是。 3.小军用50元钱去买单价是8元的笔记本,则他剩余的钱Q?(元)与他买这种笔记本的本数x之间的关系是()A.Q=8x B.Q=8x-50 C.Q=50-8x D.Q=8x+50 4.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时)与他的速度v(千米/时)满足vt=S,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S是变量 B.t是变量 C.v是变量 D.S是常量 5.某种报纸的价格是每份0.4元,买x份报纸的总价为y元,先填写下表,再用含x的式子表示y. x与y之间的关系是y=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常量 ,变量是. 6.长方形相邻两边长分别为x、?y?,面积为30?,?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为y= ,则这个问题中,常量;是变量. 7.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α与另一个锐角β之间的关系. (2)一盛满30吨水的水箱,每小时流出0.5吨水,试用流水时间t?(小时)表示水箱中的剩水 量y(吨) 8.自己编写一道生活中的题目(要求:写出关系式,指出常量与变量)

(完整版)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

导学案设计评价

上饶县第四中学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要求及评价方案 为更好地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案的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 学生拿到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设计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校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即从指导帮助学生自学的角度,为学生设计出既有学习过程,又有学习内容二者和谐结合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生按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事半功倍是学案的特色,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是学案的一大特色,是我们教师追求的境界。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 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 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

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

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就是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讲,转变为学生的学。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了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一节课是否能上成功,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导学案设计。数学的学习起于“疑”,在于“思”,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因此,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就尤其重要了。那么怎样去设计导学案中的数学问题呢?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要有科学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要有启发性、探究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设计问题,这样便于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来同化新知识。4、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 我在实际教学时,导学案中各环节问题是如下设计: 一、在课前导学这一环节,要设计一组练习,这组练习题中要蕴含,本课学习所必须的知识点及技能,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例如:平行线判定一课课前导学设计如下: 课前导学: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载, 形成的八个角中,同位角有哪些,内错角,同 旁内角呢? 问题2:同位角具备什么关系时,能够判断a平 行b?你的根据是什么?

实数教学:(一)课前导学:探究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 35 ,478 ,911 ,119 ,59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小数或________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______小数或____________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二、 在新课导入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需要是求知的源动力,在新课起始,设计一道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而生活中又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了认知冲突,此时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算术平方根一课:学校要举行美术比赛,小明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 平行线判定一课设计如下: 新知导入:小明下课的时候,他想知道黑板上、下边沿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小明只有一个大的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黑板的上下边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黑板的上下边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如果不能,是否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 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使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伟大的的悲剧》导学案【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4.学习斯科特等人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读懂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理解。 【学法指导】 1.静思、合作相结合,加强课文朗读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3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5分钟) 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教师寄语:书要细细读,淘尽黄沙始到金!)

导学案含义、形式

导学案大赛培训 以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一、教案与导学案对比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课时计划,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就过程而言,导学案融导、学、练、测、评于一体,是一个从教与学的准备,教与学的实施到教与学评价的教学过程性、系统性设计,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结果性文本。 二、导学案设计的要求和课型 通常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在某些要素上应有所侧重。

导学案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便于学生的学习使用。导学案的实用性指导学案是师生共用的文本,但在学生那里主要体现为“学案”,在教师那里主要体现为“导案”,否则容易干扰学生学习,影响学习效果。一张导学案的容量一般不超过8K纸型的正反面,学生自学以3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1.导学案的设计要求 (1)学科性 a.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参考教科书,重点突出; b.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恰当; c.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d.容量适中、难易适度。 (2)人文性 a.情趣化:富有感情色彩,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趣; b.生活化: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联系密切。(3)引导性 a.预习环节:创设情境,给出材料,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总结规律,习得方法,掌握技巧; b.展示环节:汇报展示成果,质疑解惑,运用方法解决问题。(4)多元性 a.学习内容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研究不同层次的问题; b.同一问题,多元理解,有独特见解、求异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