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检验科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检验科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检验科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全血凝固时间检验(CT)

【标本】

静脉取血3ml。

【方法与操作】

试管法、硅管法操作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附注】

1.静脉取血要一针见血,尽量减少组织液和空气混入。

2.水浴箱温度要恒定,过高或过低,可影响结果。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标本】

自静脉取血,用109mmol/L枸椽酸钠作1:9抗凝。【试剂】

市售成套试剂。

【方法与操作】

按试剂及有关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

【附注】

1.标本应及时检测,最迟不超过2h。

2.分离血浆应在3000r/min,离心10min。

3.本试验较试管法全血凝血时间敏感,能检出因子Ⅷ:C<25%轻型血友病。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一期法)

【标本】

静脉血1.8ml,用109mmol/L枸椽酸钠0.2ml抗凝。【试剂】

1.组织凝血活酶浸出液;

2.0.025mol/LCaCl2液;

【方法与操作】

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附注】

1.采血后宜在1h内完成,置冰箱4℃保存,不应超过4h,-20℃下可放置2周,-70℃可放置6个月。

2.水温箱控制在37℃±1℃,过高过低均影响结果。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

【标本】

取全血0.04ml加5ml蒸馏水,混匀,即成溶血液,备用。

【方法与操作】

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肝病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作用

肝病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作用 发表时间:2015-11-05T15:56:46.6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作者:赵海蓉[导读]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凝血四项检测是判断肝脏疾病的较为敏感的指标,临床上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657700)摘要:目的探究肝病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作用。方法以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间来我院消化内核治疗的100名肝病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100 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凝固法对PT、APTT、TT、FIB 进行测定。结果慢肝重度患者、重肝存活者、重肝病死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患者的PT、KPTT、TT、Fg 等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重肝病死者的KPTT 值与 存活者异常组相比较有差异,慢肝重度患者的Fg 值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Fg 值与PT、KPTT 及TT 异常率比较有差异。结论凝血四项检测是判断肝脏疾病的较为敏感的指标,临床上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关键词:肝病患者;凝血功能;联合检测【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300-01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是以代谢为主要功能的器官,同时肝脏还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功能异常时极易引发一定的病变,肝脏病变是临床上最主要的病变,当肝脏出现病变时极易引起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一旦肝脏凝血功能出现障碍,患者会发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出现死亡[1],其主要凝血实验指标表现异常,因此,临床上,凝血指标的检测对评估肝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肝病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者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作用展开调查,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来我院消化内核治疗的100名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研究对象中肝炎患者21名,肝硬化患者43名,肝坏死患者36名,其中男性47名,女性53名,患者年龄在1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2.9岁,上述患者入院后均经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查等方式予以确诊,疾病诊断标准主要参照《传染病学》[2]、《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内科学》[4]的标准。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上述对照组中男性46名,女性54名,对照组平均年龄在14-72岁之前,平均年龄为59.1±2.7岁,对照组患者中患者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无肝病及其他疾病史、以往无重大疾病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仪器与试剂本研究中主要仪器设备为全自动血凝仪(北京赛科希德SF-8000型),配带检验需要的试剂盒(北京赛科希德提供的原装配套试剂)。 1.3 实验方法利用凝固法对PT、APTT、TT、FIB进行测定,操作过程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首先用血凝检测专用试管(含109 mmol/L枸橼酸钠0.2 ml,浓度为109 mmol/L)采集清晨空腹血1.8 ml,将其轻轻颠倒混匀6次,在3000 r/min的离心机下离心15分钟,然后分离血浆,血浆分离完毕后对其进行测试。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8.0 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上述研究对象中,慢肝重度患者、重肝存活者、重肝病死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患者的PT、KPTT、TT、Fg等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肝病死者的KPTT值与存活者异常组相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肝重度患者的Fg值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Fg值与PT、KPTT及TT异常率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具体见表1。表1 各型肝炎PT、KPTT、TT及Fg测定结果注: 3.讨论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同时是凝血因子和纤溶激活物的灭活之地,临床上常用凝血指标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价,常见的凝血指标主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本研究结果发现,慢肝重度患者、重肝存活者、重肝病死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患者的PT、KPTT、TT、Fg等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重肝病死者的KPTT值与存活者异常组相比较有差异,慢肝重度患者的Fg值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Fg值与PT、KPTT及TT异常率比较有差异。可见上述各项凝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郑素静等人研究结果一致[5],可见凝血四项检测是判断肝脏疾病的较为敏感的指标,临床上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参考文献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89220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 第三节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五节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六节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第七节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八节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 第九节血脂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节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一节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AB0 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1.1检查稀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 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1.1.2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1.1.3废液桶是否清空。 1.1.4UPS 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1.1.5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1.2.开机 1.2.1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1.2.2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 分钟。 1.2.3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1.3动物类型选择 1.3.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1.3.2操作者根据测量的动物类型,选择需要分析的动物类型。 2.1.1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

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全血”模式。 2.1.2确认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为“全血”。 2.1.3将准备好的全血样本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以吸到样本且针头与容器底保持一定距离。 2.1.4按计数键,启动样本分析过程。此时,状态指示区的计数状态为“运行”。 2.1.5采样针自动吸取13ul 的样本后蜂鸣器响,在采样针抬起后,移开样本。 2.1.6分析完成后,按[F4]键进入“样本信息编辑”界面。按[F9]键进入汉字状态。在汉字状态下,按[F8]键在全拼和五笔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输入样本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认”,保存输入的内容并返回到“计数”界面。 2.1.7按[打印]键打印样本分析报告。 2.1.8按照此操作过程进行其余样本的分析。 2.2预稀释样本分析 2.2.1按[菜单]键,选择“计数”,进入“计数”界面。再按[模式]键,将当前模式设置为“预稀释”模式。按[稀释]键,屏幕弹出“加稀释液” 对话框,取一个干净的样本杯放在采样针下,按计数键,微倾斜样本杯一定角度让分析仪自动排出的 1.6ml 稀释液沿管壁流入样本杯中,避免产生气泡或溅出。 2.2.2加完稀释液后,按[确认]键,“加稀释液”对话框关闭,分析仪自动清洗采样针。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测定。 2.实验原理 凝固法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从散射光光强度的测定,可以做出凝血曲线,通过Percentage Detection Method法求得血液凝固时间。 3.标本要求 3.1.标本准备:采用塑料采血管或硅化玻璃注射器静脉采血,针头必须为21号以上,儿童可用23号。采血技术熟练,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并且以1分钟完成为宜,最多不宜超过3分钟以免某些凝血因子及纤溶因子活化。 3.2.抗凝剂选择:以109mmol/L枸椽酸钠溶液为佳,血与抗凝剂按9:1混合。建议用已加有抗凝剂的硅化真空采血管。也可用带盖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但应保证血与抗凝剂的比例正确。 3.3.收到血标本后应尽快离心分离血浆,并尽快测量,全血储存在4-8℃不应超过2小时,室温下富含血小板血浆可存放3小时,去血小板血浆可存放2小时;4小时内不能测定的血浆应冷藏;不要把血浆置于37℃条件下超过10分钟。应了解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各种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影响。 4.材料 4.1.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例如:光电检测法的凝血仪不宜用透光度差的试剂;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验试剂对疾病的敏感性,例如APTT试剂中所用活化剂不同(可用白陶土、硅藻土和鞣花酸),该试剂对肝素、凝血因子Ⅷ和因子Ⅸ缺乏及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不同,所以需根据检测项目来选择不同活化剂。(例如常用的APTT试剂的活化剂,以白陶土对凝血因子敏感,硅土对因子及肝素均敏感,鞣花酸对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较强.PT试剂的选择也一样,例如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令)检测应选择ISI与1.0接近的PT试剂。)血栓与止血检验应尽可能选用仪器生产厂家推荐的配套试剂,并选择使用与仪器原理相匹配的试剂。

静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评分表流程图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二、准备 1、个人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治疗盘、碘伏、棉签、止血带、采血针1-2个、真空采血管,污物杯、输液贴、一次性治疗巾,试管架、手消毒凝胶、锐器盒 3、环境准备:洁净,宽敞,光线适宜 三、评估要点 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2、是否空腹。 3、病情、一时状态、合作程度。 4、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四、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及试管条形码。 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向患者解释目的和注意问题、询问患者是否进食 3、一看:初步选择采血静脉,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治疗巾、止血带 二扎: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6cm处扎止血带,末端向上,嘱患者握拳 三摸:以手指探明所选静脉的走向和深浅 4、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待干,消毒直径范围大于5cm 5、再次核对患者检验时间、项目及标本容器是否一致。 6、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用胶贴固定蝶翼,采血针另一端与真空管相连,当采集到需要量时反折针头,换采血管,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凝血标本管--其他标本管 7、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8、再次核对标本标签条形码内容、床号姓名,撤去治疗巾。 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予相关知识宣教,整理床单位,处理生物垃圾,洗手。 五、注意事项 1、核对:患者身份:床号、姓名、电子条形码、腕带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需空腹采血者了解空腹时间、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等 3、采集:按无菌操作原则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采试管中(血培养—红管—蓝管—绿管—紫管—黑管) 4、操作完毕宣教:穿刺部位压迫力度、时间以不出血为宣,禁止局部按摩 5、一般在早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或禁食6h以上采集,输入脂肪乳时应等待8h后采集,否则为脂血 6、禁止从输液测肢体采血,避免用力挤压或指腹按摩取血 7、同时采集多种标本时,根据采血管的要求依次采集 8、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 9、采集时血液速勿过快或过慢,以免引起溶血;血液沿着试管壁流入 10、标本避免过度震荡及禁止旋转在高温、低温的环境中以免溶血 11、注意不同体位采血,检验的结果不同,如:立位比卧位血浆总量少12% 12、及时送检 13如遇多项检验者,应捆绑送检

检验科各项制度

1.检验科工作制度 2.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检验科急诊检验制度 4.检验科值班制度 5.检验科报告单签发制度 6.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7.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 8.检验科查对制度 9.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0.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11.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 12.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13.检验科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14.抽血中心工作制度 15.生化检验室工作制度 16.血液检验室工作制度 17.免疫检验室工作制度 18.细菌检验室工作制度 19.体液检验室工作制度 20.急诊检验室工作制度 21.血库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二级管理系统。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申报科研题,开展方法学研究,不断增加检验新项目,积极开展检验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2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每天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建立《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并向病人或有关人员宣传,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 4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审批报告权后方能签发报告,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有带教老师共同签发,建立报告审核制度。 5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指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订质量工作手册。 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7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登记和统计,要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存放2年以上。 8制定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组织科研选题,论证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 9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简称凝血四项,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它的准确检测对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初步诊断、指导临床用药、患者术前准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因素常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现总结如下。 1 标本因素 1.1 抗凝剂的选择及其与血液的比例抗凝剂为109 mmol/L的枸橼酸钠,因枸橼酸钠对凝血因子Ⅴ、Ⅷ有保护作用。枸橼酸钠0.2 ml,血液1.8 ml,按1:9比例,当HCT>55%或HCT<25%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抗凝剂量(ml)=(100%-HCT)×血量(ml)×0.001 85[1]。据报道血液量增加0.05 ml可使凝固时间缩短,减少0.5 ml可使凝固时间延长。 1.2 标本采集采血前患者应处于空腹,平静、放松状态,因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都会引起因子活性及血小板数量上升,凝血和纤溶活性增强,影响检测结果。采血时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时间过长,采血针头不能太细,要一针见血,以防穿刺损伤或组织液混入血液,促使凝血酶形成,加速血液凝固,影响结果。采血后立即将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但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标本出现凝集或溶血,凝血因子消耗或激活,影响结果。绝对禁止从输液管或输液侧手臂取血,以防药物影响及血液稀释。 1.3 标本的存放与运送标本在正确采集并准确核对后(切忌张冠李戴),需在室温下立即送检,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因子,使PT、APTT结果缩短。血液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存放方式和时间的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同[3]。 2 仪器与试剂 我们使用的是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仪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环境条件一定要适合仪器的要求,做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不要在仪器附近接打手机。试剂应选择匹配试剂,稀释试剂要用去离子蒸馏水。试剂应放4℃保存,复溶的试剂需新鲜配制,否则复溶时间越长对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越大。试剂要在有效期内使用,所用计量器具要准确无误,标本经离心机离心后不应升温。 3 实验人员因素 操作人员的能力及责任心对于结果的准确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仪器性能、能处理常见故障方可上机。同时操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了解影响凝血4项的常见疾病和药物,以免不必要的复查,浪费试剂和时间。操作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和与临床的沟通,对于一些与临床不符、难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凝血四项内容与正常值及意义 乐安中心卫生院钟恒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各项意义: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 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雪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PT: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其中INR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APTT 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 以上异常 TT凝血酶时间测定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纤维蛋白原(FIB):2-4 g/L FIB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报告双签字制度 一、检验完完毕,应认真核对所检测标本、检验结果是否与病人信息是否一致,无误后方可审核报告单。 二、报告单打印应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内容准确规范,不得涂改,签名字迹要能辨认。 三、进修、实习人员和无临床检验资格证的人员无签字权,也不能代替有资格的老师签字。 四、检验报告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负责审核。 五、各专业组的报告每日应认真仔细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验结果可疑时应及时进行复检并登记,不得草率发出。 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 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检验科试剂与校准品管理制度 1. 试剂与校准品采购与储存的管理 1.1成立试剂管理小组,协助科主任规范试剂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并指定专人做好试剂的登记入库、出库、清点盘存、保管、报废等工作,做到账册实物相符。 1.2请购试剂必须填写请购单,科主任审查签字,然后交院采购中心统一采购。 1.3各实验室组长要按实际用量,以保证检验质量和节约开支为原则,有计划地请购试剂,以免造成试剂的无故浪费。 1.4试剂进货要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优质、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 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以上资料统一由采购中心专人登记保管。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 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5.2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5.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5.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5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5.6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5.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5.8 采血完毕后,产生的医疗垃圾按规定分类处理。 6. 注意事项 6.1 采血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2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6.3 一般生化、免疫检验用干燥非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3-5ml。若检验项目较多,应适当增加采样量。 6.4 血常规检验用EDTAK2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0.5-1毫升。 6.5 凝血四项、血红蛋白电泳、3P试验用枸橼酸钠(0.2ml)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必须准确,为1.8ml。血沉用枸橼酸钠0.4ml抗凝,抽血1.6ml。 6.6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以枸橼酸钠0.2ml抗凝,另加入葡萄糖20mg,抽静脉血1.8ml,混匀。 6.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需用肝素管抗凝。 6.8 血液粘度测定需同时抽取血常规、血沉和肝素抗凝血(5ml)三份样本。 6.9 餐后,血糖、血脂可增加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一般应空腹抽血。有些食物成分:高蛋白、高脂及饮食可引起血中蛋白、血脂、尿酸增高;香蕉、咖啡等可引起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定等。 6.10 药物影响:如异菸肼、庆大毒素、氨芐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二、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4 三、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6 四、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8 五、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9 六、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11 七、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2 八、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4 九、血脂检验操作规程------------------------------18 十、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24 十一、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26 十二、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28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2.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3.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4.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废液桶是否清空 6.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7.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8.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9.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10.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2.动物类型选择 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检验标本的米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米集必须符合 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 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 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 室人员接收临床标 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

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 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米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米血后立即离 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F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 C)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 C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 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新)

呼吸科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气管镜室工作检查人员须知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气管镜室内勿大声喧哗,手机置于静音状态。 三、检查操作时勿穿隔离衣外出。 四、检查完毕后物归原处(拖鞋等)和按要求将医用、生活垃圾分 类放置。 五、气管镜操作时内禁止会客、饮食、摆放与气管镜检查无关的物 品。

气管镜室医护技工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本管理室的各项工作,严格 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仪器操作规程。 2、遵守院规、院纪、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需请假, 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开。 3、做好气管镜检查病人的预约工作,做好病人的术前解释, 术中配合,术后指导工作,审核患者知情告知书签字情况。 4、严格核查气管镜病人的标本,及时送检、及时分发气管 镜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 5、严格执行操作室的清洁、消毒制度,预防院内感染,严 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度。 6、严格执行气管镜消毒隔离制度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气管 镜定期细菌培养与登记制度。 7、做好突发事件、不良事件、院内感染的上报登记工作。 8、保证抢救仪器、物品、药品的完好和备用状态(登记、 更换、补充、整理)。 9、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记录(气管镜测漏和登 记)。 10、严格执行呼吸内镜操作准入制度。

气管镜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柜、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 好的通风,诊疗室配空气消毒机,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2、保持各室的清洁,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吸引器、 吸引管、用含氟消毒剂清洗消毒。 3、从事内镜诊疗时,医护人员需戴好口罩和帽子。 4、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 作服、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眼罩等。 5、活检钳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 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定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 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5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 人诊疗。 7、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 有关隔离要求(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火灭菌—冲洗)。禁止 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时间 应使用计时器控制。 8、使用后的气管镜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5分钟; 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的的书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时 间不少于15分钟,当日不再继续的内镜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消 毒5分钟,浸泡消毒后的气管镜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9、气管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包括患者姓名、 内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者姓名)。

检验科各科室职责

检验科工作职责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2.负责提供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专业的监测报告。 3.保证临床检验报告的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保护患者隐私。提供临床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 4.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仪器、试剂和耗材,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项目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5.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对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质控数据管理要求等严格控制。绘制质量控制图。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6.参加经卫生部认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检验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监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对于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7.将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与其他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或者用其他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检验科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型、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并有质量保证措施。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8.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9.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建立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并每年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10.根据生物危害风险,保证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11.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严格管理实验标本及实验所需的菌(毒)种,对于高致病原微生物,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送至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检验。 12.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13.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危险设施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检验科主任(副主任)职责 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领导检验科管理层制定检验科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批准检验科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确保其符合质量方针、质

D-D二聚体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D-二聚体测定 (分析仪器法) 1实验原理:免疫比浊法 当混合标本中含有D-二聚体时,聚苯乙烯颗粒包被到单克隆抗体(DD5),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的交联区域结合。交联区域呈立体结构,有两个单克隆抗体表位。总之,一个单克隆抗体就能触发凝集反应,随后检测浊度的增加。仪器在575nm处通过对浊度改变的监测,将吸光度转换成浓度值,由此获得样本中D-二聚体的量。 2标本采集 2.1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 3.8%(w/v)枸椽酸钠0.2ml+静脉血1.8ml,混匀。 3标本存放 1小时内(3000r/min×15min)分离血浆,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2~8℃保存不超过4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70℃不超过6个月),只能冻融1次,在37℃迅速解冻,以减低凝血因子的消耗,解冻后立即测试。 4标本运输:低温条件下运输。 5标本拒收的标准:抗凝剂不符合,采血量不准确,凝固,溶血,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 6.1 德国Dade Behring Marburg 公司D-Dimer PLUS乳胶试剂, 用4mlD-二聚体PLUS复溶液溶解一瓶 D二聚体PLUS试剂,室温(15℃~25℃)放置约5分钟,并不时混匀。将试剂放于仪器相应的试剂位置上。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书上有效期,复溶试剂2~8℃保存不超过2天,室温保存不超过5天。 6.2 D-Dimer PLUS加速剂:用5ml蒸馏水溶解,室温(15℃~25℃)放置约15分钟,并不时混匀。将 试剂放于仪器相应的试剂位置上。使用前,轻轻振荡试剂。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书上有效期,复溶试剂2~8℃保存不超过5天。 6.3D-Dimer PLUS复溶液:液体。用于溶解D-二聚体PLUS 乳胶试剂。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 书上有效期,开瓶后试剂2~8℃保存不超过12周。 6.4 Dade D-二聚体质控血浆I/II.用蒸镏水1ml溶解后放置30分钟,才能使用或分装。复溶后,室温保 存2小时,2~8℃4小时。 7. 仪器设备: 7.1 仪器名称: 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 7.2 仪器厂家:日本Sysmex公司

医院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

医院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 检验项目(组合)名称项目内容(英文缩写)/备注报告时间血常规(三分类)WBC、RBC、PLT、HGB、HCT等18项+3个直方图30分钟 1小时血常规(五分类)WBC、RBC、PLT、HGB、HCT等26个项目+五分类+异常淋巴 细胞、幼稚细胞提示+5个散点图 三分类血常规+CRP WBC、RBC、PLT、HGB、HCT等18项+3个直方图+CRP 40分钟血型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20分钟网织红细胞计数(Ret)1小时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1小时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1小时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1小时红斑狼疮细胞检查(LEC)5小时一氧化碳(CO)定性测定30分钟红细胞比积测定(HCT)30分钟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激光法)1小时骨髓涂片细胞学检验根据需要进行特殊化学染色3天凝血四项PT、APTT、TT、Fib 1.5小时D-二聚体测定1小时尿液分析+镜检尿化学分析11项+镜检5项30分钟尿妊娠试验10分钟尿沉渣镜检WBC、RBC、管型、结晶等30分钟尿本-周氏蛋白定性检查30分钟尿隐血10分钟

检验项目(组合)名称项目内容(英文缩写)/备注报告时间尿寄生虫30分钟乳糜试验30分钟粪便常规颜色、性状、RBC、WBC、虫卵等20分钟粪便隐血试验(OB化学法)10分钟粪便轮状病毒检测20分钟胸、腹水常规检查颜色、透明度、李凡他试验、WBC等30分钟脑脊液常规检查CSF 颜色、透明度、潘氏试验、WBC等30分钟精液常规检查(手工法)颜色、性状、液化时间、活动率、活动力、精子数等 1.5小时前列腺液常规检查颜色、性状、卵磷脂小体、淀粉颗粒、精子等30分钟阴道分泌物检查WBC、上皮细胞、清洁度、霉菌、滴虫等30分钟 30分钟阴道五联检PH值、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 肽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 痰液常规检查颜色、性状、WBC、结晶等30分钟各种穿刺液常规检查颜色、透明度、WBC、RBC等30分钟血流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测定,红细胞流变特性、HCT、ESR等3小时离子6项K、NA、CL、Ca、TCO2、P 1-3小时急诊生化14项UREA、Cr、TBIL、ALB、CK、ALT、AMY、GLU+离子6项1-3小时肝功能5项ALT、AST、TBIL、DBIL、LBIl 3小时肝功能10项TP、ALB、GLB、GGT、LDH、ALP+肝功5项3小时肝功能15项TBA、CHE、HBDH、GLU、ADA+肝功10项3小时心肌酶谱5项CK、CK-MB、LDH、HBDH、AST 3小时血脂4项CHOL、TG、HDL、LDL 3小时血脂7项APoAⅠ、APoB、LP(a)+血脂4项3小时血糖1项GLU 3小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

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 核心提示:【摘要】nbsp;nbsp;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Thromboscreennbsp;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结果:样本量采集过多或过少,样本溶血,有凝块以及离心时间不足都将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样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人员的 作者:李华,顾胜芳,刘静作者单位:(遵义市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Thromboscreen 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结果:样本量采集过多或过少,样本溶血,有凝块以及离心时间不足都将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样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是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保障。 【关键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控制 随着血栓与止血疾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技术也有新的发展。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段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因此,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分析前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试剂的选用,复溶,预温和储存,仪器的选择,保养,监控和校准,检验人员的熟悉程度,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都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血凝的检测质量,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检测中遇到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作如下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来源 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收集重新采集复查有问题样本63例。 1.2 仪器和试剂 Thromboscreen 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生产。 1.3 样本采集与检测 使用真空静脉抽血管,抗凝剂为109 mmol/l枸橼酸钠0.2 ml,抽取静脉血1.8 ml,抗凝剂与血的比例应为1:9,3 000 r/min离心15 min,4 h内测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2 结果 2.1 样本采集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见表1) 无论是血量>1.8 ml,还是<1.8 ml,都将使PT,APTT结果延长。表1 样本采集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略)注:与原检测结果比较P<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