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课我在成长问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课我在成长问题及答案

1.我在成长

1.回想一下,有没有以前由于自己太小做不了,但是现在却可以做的事情?答:○1走路○2骑自行车○3说话○4看书○5写字○6做饭○7洗衣服

2.你能收集到哪些自己成长的证据?答:○1出生时的小脚印○2各个时期的照片○3小衣服○4小鞋子○5奶瓶○6体格检查表

3.我们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了哪些变化?答: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4.怎样测量身高?答:把木板靠在墙上,沿三角板底边做记号。然后测量地板到记号的距离。(应脱掉鞋子测量)(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的最高处)

5. 怎样测量体重?答:应尽量减少随身携带的物品和衣着,减少对测量准确程度的影响。

6.在身高曲线图中10岁—11岁的身高增长情况是怎样的?答:10岁—11岁的身高增长了10厘米,长得最快,说明进入了青春期。

7.通过绘制曲线图,说一说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变化?答: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8.人身高生长的速度有什么特征?答:出生后一年内,身高共增加50%,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青春期开始,身高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9.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答:我们会长到十几米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1课时 2、做酸奶1课时

3、馒头发霉了1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课时 1、水滴里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3、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2018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J 六年级科学—1(共4页) 2018六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科 学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丹麦科学家( )通过多次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A .牛顿 B .奥斯特 C .爱迪生 2.要取出钉在木板上的铁钉,最省力、方便的工具是( )。 A .羊角锤 B .螺丝刀 C .剪刀 3.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叫( )。 A .热能 B .动能 C .化学能 4.煤是亿万年前的( )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A .植物 B .生物 C .岩层 5. 路边常见的狗尾草属于( )。 A .水生植物 B .开花植物 C .不开花植物 6.台州火力发电厂是将( )转化成电能。 A .光能 B .核能 C .化学能 7. 下列形状的框架中,( )最容易变形。 A . B . C . 8. 把一张白纸折成“W ”形后,它的抗弯曲能力( )。 A .会减弱 B .会增强 C .保持不变 9.下列材料中,能做电磁铁铁芯的是( )。 A .铁棒 B .铜棒 C .铝棒 10. 小电动机的( )中有一对磁铁。 A .外壳 B .转子 C .后盖 11.自行车的“车把”运用了( )原理。 A .杠杆 B .轮轴 C .滑轮 12. 今年开通的椒江二桥(右图)是一座( )。 A .拱桥 B .梁桥 C .钢索桥 学 校 __ __ _ _ ___ _ __ _ _ _ 班 级_ __ _ __ _ _ __ __ __ _ 姓 名___ _ _ _ __ __ __ _ _ 学号_ __ ___ _ __ _ __ _ _ -------------------------------------------------装 ---------------------------------------- 订----------------------------------------线 ------------------------------------------------------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改变( ③ )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①形状②厚度③形状或厚度 2、我国着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①) 拱形结构②石料抗弯曲能力强③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② )。 ①横杆②斜杆③竖杆 4、下面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①)。 ①增加纸的厚度②减小纸的厚度③增加纸的光滑度④让纸变得更粗糙 5、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①)。 ①、—②、W ③、T ④、U 6、下面(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②赵州桥③金字塔④乒乓球 7、下面(①)框架最牢固。 ①Δ②□③◇④∏ 8、空塑料瓶在(③)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②瓶口向上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①)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①钢缆②桥塔③桥面 10、增加梁的厚度可以(②)能力。 ①增加抗弯曲②大大增加抗弯曲③减小抗弯曲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 ) 2、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 3、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4、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6、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7、宽度比厚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8、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10、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工”字形,实际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宽度。(×) 三、我的研究。用筷子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20分) 1、我的框架草图为: 2、我需要多少根横杆、竖杆、斜杆? 答:横杆8、竖杆4、斜杆6. 3、思考哪些地方最需要斜杆,哪些地方不一定需要斜杆?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及答案(综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综合试卷 一、填空题。 1.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定滑轮)吊车的吊钩上随生物一起移动的是(动滑轮),大型起重机上安装的是(滑轮组)。 2.像铁塔那样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 3.根据能源可否再生,将它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4.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5.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二、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简单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A)。 A.镊子B.自行车车把C.方向盘 2.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的是(B) A.爬楼梯上楼B.玩跷跷板C.螺丝刀拧螺丝钉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B.脚骨的数量多C.脚部肌肉发达 4.下面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A)。 A.煤B.太阳能C.地热能 5.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B)。 A.南北极不变B.南北极改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6.电灯在使用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C)。 A.光能B.热能C.光能和热能 7.当电池的两极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B )。 A.断路B.短路C.通路 8.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C)。 A.猴的生存本领差B.鱼的生活空间小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C)。 A.蕨类B.海带C.凤仙花 10.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C)。 A.蚂蚁B.蜗牛C.鸽子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20分)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 2.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鸡蛋皮很厚。(×) 3.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4.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5.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6.我们在上坡时感觉到斜面越平缓越费力。(×) 7.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够转化。(√) 8.电磁铁有南北极,而且南北极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 9.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10.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小,所以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一、填空题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杠杆都有3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2.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3.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回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如果能抵住拱的(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4.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种形状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5.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它具有(稳定)作用。 6、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足骨)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7、像艾斐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三角)形。 8、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电能)、(热能)、(光能)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9、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 10、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三个层次。 11、我国稀有的植物有(人参)、(水杉)(珙桐)(银杏)(金花茶)。 二、选择题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C) A、钳子 B、剪刀 C、镊子 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A ) A、剪刀 B、螺丝刀 C、方向盘 3、学校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A)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C) A、更加美观 B 、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 )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 6、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C)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 C、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C )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 、茂密的森林 B 、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8、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C) A、光能 B、热能 C、光能与热能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C ) A 、蕨类 B 、苔藓 C、凤仙花 10、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B)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 2、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4、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Х) 5、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Х) 6、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Х)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能产生磁性。(√) 8、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动能。(Х) 9、蝗虫胸部具有三对足,所以它属于昆虫类。(√) 10、动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Х) 11、电能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而来的。(√) 12、生物生存权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也是人类赋予的权利。(Х) 一、看仔细、选清楚,四里挑一最简单(40分每题2分) (A)1、以下哪种工具应用杠杆工作原理? A.钓鱼杆 B.方向盘 C.旱冰鞋 (C)2、从下列图中可以看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六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20分(每一个空格1分) 1、轮轴斜面等轮轴 2、轮轴快链条或者齿轮都可以算对 3、拱形牢 固 4、宽度厚度 5、风能水能等太阳能 6、线圈铁芯磁 7、脊椎动 物如狗等无脊椎动物如各种昆虫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每一个空格2分) 1、× 2、√ 3、× 4、× 5、× 6、× 7、√ 8、× 9、 × 10、√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每一个空格2分) 1、A 2、A 3、B 4、C 5、A 6、B 7、D 8、C 9、A 10、D 四、实验探究题。32分 1、作图(1)、6分(略)(画对一题得2分)(2)、箭头上升(2分)原 因是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2分) 2、把下列各种动物与它们所属的类别用线连接起来。8分(每一种动物1分)(略) 3、实验设计:16分 (1)你研究的问题:4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之间 有没有关系? (2)你的假设:4分电磁铁缠绕的线圈越多磁力越强(反之也可以) (3)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4分电磁铁缠绕的线圈的数量 (4)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4分铁芯的大小电池的数量(电流的大小) 五、简答题:6分 要求写出3个例子,每个例子得2分,例如:电风扇,电能化成机械能(风能 也可算对)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 1、杠杆、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2、宽度或形状 3、拱、坚固 4、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5、泥沙 6、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7、偏转、磁性(磁场)8、化学能 二、判断题(每格2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每格2分) 1、B 2、B 3、A 4、C 5、D 6、A 7、B

六年级上册科学习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1,简单机械 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 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 2.1D 2,2A B 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1 错1.2错1.3对 2.1C 2.2B 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 1.1 D 1.2C 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 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 2.1对2.2对 3.3对 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1 错1.2错 2.1D 2.2B 第六课:滑轮组 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 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1A 1.2C 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1A 1.2B 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一课:抵抗弯曲 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 1.2 一个 2.1B 2.2D 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1B 1.2B

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1B 1.2 D 2略 第四课:找拱形 1.1 B 1.2 C 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 第五课:做框架 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 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 第六课:建高塔 1.1 轻重小大 1.2 重稳定性 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 1.4加水瓶口朝上 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 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1.1 B,D 1.2A,B,C 1.3 A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 1.1 A,B 1.2B.C,D 第三单元能量 第一课:电和磁 1.1磁场 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 2 做电磁铁 第二课:电磁铁 1.1D 1.2 B 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 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 2.1B 2.2A B C 3略 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1.1A C 1.2 D 2、略 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1.1A B 1.2B C 2 、与电流方向有关。 第六课:电能与能量 1.电灯-----电能---光能 电饭煲----电能---热能 水利发电---机械能---电能 洗衣机---电能---机械能 音响---电能----声能

(完整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试卷 一、我能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昆虫有__三___对足,鱼靠__鳃_____呼吸,鸟的身上长有___羽毛____,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__哺乳__动物,我知道___猫_____是哺乳动物。 2、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_头骨_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肋骨_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_足骨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606年,就用石料造出了跨度达37.02米的拱桥,这就是著名的___赵州桥__。 4、我们学校常见的木本植物有_松树_、__月季花_等。(例举2个)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2分) 1、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流水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2、蝗虫胸部具有三对足,所以它属于昆虫类。(√) 3、同样一座桥,加上拉索后,桥上承受重物的能力没有改变,只是美化了桥的外形。(×) 4、不同的机械有不同的用途,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6、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着。(√) 7、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约占80%。(√) 8、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9、筷子是属于省力杠杆。(×) 10、鲸终年生活在水中所以它是鱼类。(×) 11植物都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2、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二、我会选择:(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32分) 1、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 C )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2、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C )。 A.松树 B.柳树 C.苔藓 3、( B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4、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A )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都有三个点: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2、杠杆的特点: (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费力。(如:钓鱼竿、火钳等)。 (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如:跷跷板、天平等)。 3、轮轴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4、滑轮边缘有槽,能绕上绳线,并能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5、固定在重物附近,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7、斜面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 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湾甸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填空(23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doc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六年级科学上册检测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检测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10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螺丝刀_____、___扳手__、___水龙头_、_方向盘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的作用是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它的作用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_。 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杠杆____的原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 √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 √ )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 )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 ) 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 )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 )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 10、斜面都能省力。 (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③ )转动的。 ①重点②力点③支点

科学六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工具和机械单元 1、使用工具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2. (1)剪刀、筷子、老虎钳(尖嘴钳)、螺丝刀 (2)(从左到右依次为)园林剪、剥线钳、扳手、天平、镊子 2、杠杆的科学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1)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 2.(因图片位置关系,点很难做到精确) 阻力点支点用力点支点 (1) 用力点 或阻力点阻力点 或用力点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活动记录:省力、费力、省力 课堂练习:1.费力省力 (因无作业本上的图,用文字表示:手握处为用力点、夹着东西处为阻力点。) 支点支点

2.省力的杠杆:剪刀、老虎钳、开瓶器、压水井的压杆、核桃夹、裁纸刀 费力的杠杆:理发剪刀、火钳、镊子、筷子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天平、翘翘板等 4、轮轴的秘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1)轮轴。(2)省;费。(3)省。 2、(图已换,请在相应地方标识:指处粉线所指为轮,蓝线所指为轴) 方向盘 扳手 水龙头

门把手 5、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定、动、定 2、 6、滑轮组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1)滑轮组(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3)省力 2、略 7、斜面的作用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A (3)B 2. 刀、楼梯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 填空:(1)齿轮、链条(2)快,慢(3)2 2. 自行车车把杠杆 脚蹬轮轴 刹车滑轮 螺丝钉斜面 3. (1)杠杆、轮轴、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等 (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改变运动速度,(省距离)……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A (2)A (3)A (4)A ,B、CD、D (5)C(6)B 、D (7)A 、B 2.(1)(2)略。 力点 (省力) 阻力点支点 (3)左图:右边第三格挂2个;右图:右边第二格挂2个,或第四格挂1个 3.连线: 自行车刹车 杠杆自行车车把 旗杆顶上的装置 轮轴镊子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 一、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霉是一种微生物。(√) 2、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容易发霉。(√) 3、霉菌都是有害的。(×) 4、一有病就应去注射抗生素。(×) 5、细胞都很小,不借助显微镜就看不到。(×) 6、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7、“脓”是身体上的烂肉。(×) 8、市场上卖的纯净水不含任何微生物。(×) 9、细菌都是有害的。(×) 10、细菌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11、细菌繁殖的速度比细胞繁殖的速度快。( √ ) 12、“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13、地表变化导致喜马拉雅山从海洋变成了陆地。(√) 14、热胀冷缩不会破坏岩石。(×) 15、侵蚀是指岩石的风化。(×) 16、人类改变地表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17、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的环球航行。(√) 18、假如以每天走8小时,每小时走4千米的速度,绕地球赤道一周需要1000天。(×) 19、地球表面千姿百态。(√) 20、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21、风化后的岩石被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22、在地球内部,地幔最深,地壳最厚。(×) 23、铁在空气中会生锈。(√) 24、铜、铝行装许多金属在空气中都会生锈。(√) 25、在金属外面加涂一层油漆可以有效地防止生锈。(√) 26、不锈钢永远都不会生锈。(×) 27、铁锈仍然是铁。(×) 28、喷漆可预防铁生锈。(√) 29、铁会生锈,其他金属不会生锈。(×) 30、雪融化是一种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31、竹子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里。(√) 32、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的。(×) 33、太阳,包括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彗星、卫星组成的天体统称为太阳系。(√) 34、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恒星,八大行星中水星距太阳最近,海王星最远。(√) 35、与地球相邻的两大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36、在太阳系中只有八颗行星。(×) 37、八大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是难以避免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好的

泗阳县致远小学姓名:班级: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简单机械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4.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左)钩码数×格数=(右)钩码数×格数例:2×1=1×2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实验:研究杠杆尺 研究的材料:杠杆尺、钩码 研究的方法:(1)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 (2)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的右边的第一、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并记录下数值。 (3)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三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三、第六个孔上挂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

研究的结论: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杠杆是(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剥线钳、园林剪、切刀、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是是(火钳、镊子、筷子、理发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天平、订书机)。 2.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答: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秤盘是阻力点,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所以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 6.提绳的位置对杆秤由什么影响? 答:提绳越靠近秤盘,最大称重越大,提绳越远离秤盘,最大称重越小。 7.秤砣的轻重对秤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秤砣轻,那么称出的重量比实际重量偏重,如果秤砣重,那么称出的重量比实际重量偏轻。 8.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实验:小杆秤的观察和制作 研究的材料:1支长筷子(秤杆)、螺丝帽(秤砣)、棉线、塑料圆盘(秤盘)、砝码(50克)、剪刀 操作的方法:(1)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用线系好做秤砣; (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4)利用平衡远离制作小杆秤刻度,在秤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杆秤用完为止。 四、轮轴的秘密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一单元试卷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2.所有的杠杆都省力。 ()3.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4.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省力。 ()5.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6.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7.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8.镊子很轻,所以是省力工具。 ()9.斜面有坡度,所以费力。 ()10.有的滑轮组省力,有的滑轮组费力。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把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来,用()最省力,方便。 ①剪刀②螺丝刀③镊子 2.升旗仪式上,我们将国旗升起时,旗杆顶部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3.下列工具中不省力的工具是()。 ①剪刀②钉锤③镊子 4.杠杆在()的条件下是省力的。 ①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②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③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5.以下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6.在下列工具中,()是省力的杠杆。 ①镊子②电工钳③螺丝刀 7.在杠杆尺左边第3格上挂2个钩码,在它的右边第1格上挂()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①3个②4个③6个 8.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笔直公路上山感觉轻松多了,所走的路程()。 ①比笔直公路长②比笔直公路短③和笔直公路一样长 三、连线(将相关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16分) ①杠杆方向盘②螺丝刀图钉 轮轴开瓶器撬棍啤酒瓶 斜面塔式起重机小刀大石头 滑轮组盘山公路开瓶器木螺钉 五、看图做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给下列滑轮组绕线,组成滑轮组。2.标出下面杠杆的三点。 3.在最省力的轮轴下打“√”。4.在最省力斜面下打“√”。 五、实验与分析(18分) 下面是604班的同学用动滑轮做实验的记录表。(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