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娃娃家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园小班娃娃家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园小班娃娃家活动指导策略

小班娃娃家活动指导策略

一、环境渗透隐性指导。

教师可以将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商,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1、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首先,要给幼儿足够的活动空间。足够的空间可以使幼儿在游戏时玩得尽兴,而狭窄的空间会使幼儿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且容易引起幼儿因相互间的碰撞而产生纠纷。接着,娃娃家的布置要自然、温馨,给幼儿一种真正“家”的感觉。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幼儿自然的摆脱“学生”的角色,融入到爸爸妈妈等家庭角色中去。最后,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欢笑。

2、提供科学、合理的物质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也是表现游戏内容的辅助工具,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及教师期望幼儿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来展现给幼儿。

(1)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幼儿园应不但购置一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而且,还应充分发动幼儿和家长齐动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游戏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游戏材料。如利用各种纸箱、泡沫等废旧物品,制成家具、家电,及各种生活用品。同时,也可以把暂时没用的废旧物品收集起来,以供游戏中幼儿的需求。这样准备游戏材料,也成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而且能提供锻炼幼儿能力的机会,省去了教师花大量时间为幼儿制作精美玩具的不必要劳动。

(2)材料的科学性。娃娃家里的玩具材料要具有科学性,大小比例适当,形象逼真,能够引起幼儿游戏的动机和欲望。不科学的材料,不仅不能促进游戏的发展,反而会阻碍游戏的正常开展。如“娃娃家”做饭用的鱼、虾、菜都是塑料制成的,而且都比锅大,给幼儿在游戏中造成一定困难,有时会把锅压翻了,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3)材料提供的合理性。游戏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材料太多会使幼儿兴奋并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幼儿更倾向于玩独自的或平行的游戏,使同伴交往的机会减少。对材料的提供应有一定的计划、目的。不同的教育目标,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材料。当幼儿出现了寻求新材料的动机时,适时地提供材料有助于满足幼儿继续游戏的愿望。当幼儿出现了新的

游戏主题时,恰当地提供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促进游戏主题的深入;当我们希望幼儿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尝试解决纠纷时,适当减少材料,能促使幼儿去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社会交往的技能及控制自我冲动。

二、观察等待合理指导

在幼儿游戏时,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可适度地介入,但教师的介入以不干扰和打断幼儿的游戏为前提。因此,教师要指导幼儿游戏,首先要观察幼儿,才能在幼儿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协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

三、互动参与多样指导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游戏活动不断深入。教师该以何种方式将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加以指导再还给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不断的互动,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介入法”“材料提供法”“语言指导法”等多种方法灵活地来参与游戏,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在上述的给娃娃洗澡的例子中,教师先是采取了“材料提供法”,让幼儿在百宝箱中寻找自己所需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材料激活了幼儿的思维,不断产生各种想法。后来,由于幼儿最终没有解决问题,这是教师以客人的身份介入游戏,以提问的方式点醒幼儿的回忆,把问题再次抛还给幼儿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但切忌以导演的身份控制游戏。这样会剥夺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打断幼儿游戏的思路,造成游戏的停顿。

在整个游戏指导过程中,教师不断的转换角色,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有利于对游戏的有效指导。当幼儿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幼儿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幼儿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幼儿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总之,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通过各种可利用的途径指导游戏的主人进行游戏。

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

游戏目的:

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学习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娃娃数个,奶瓶数个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鸡毛掸、抹布、扫把、簸箕等食品: 水果、蔬菜、鸡蛋、肉、面包、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汤匙等家具:桌、椅、床、柜等电器:电视机、录音机等(2)知识经验准备:

已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早接待,区角活动时玩过“抱娃娃”的游戏第一次活动指导:

1、布置几家“娃娃家”,以娃娃的爸爸妈妈去上班,请小朋友帮忙照顾为题吸引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做到不争强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不是都参与游戏了,并以“客人”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以表扬的形式评价幼儿参加游戏的情况。

观察与推进:

本班的娃娃家,整个的环境布置幼儿很喜欢,参与游戏的兴趣也非常的高,由于对角色游戏没有概念,也不理解,游戏的时候只有小部分的幼儿对角色有所了解,游戏后不会将物品归位。

第二次活动指导:

1、出示玩具“今天老师带了几个新朋友,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好吗?”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2、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做到不争强玩具。

③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强玩具的现象,是否能正确地使用玩具。观察与推进:

通过上次的游戏,部分幼儿已能对角色进行分配(如:爸爸、妈妈、阿姨等),玩具扔满地的现象已好些了,可物品整理归位还不是很好,有待加强。(今天游戏时林睿小朋友提出家里可以有小客人吗?说:小客人不可以乱动别人家的东西。)

第三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以“娃娃的肚子饿了,谁能帮他做饭吃啊?”为题,启发幼儿模仿爸爸妈妈做简单的家务,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请幼儿正确使用橱具。

②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③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模仿动作情况,并以“小帮手”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组织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玩具,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5、以“玩具笑了”评价游戏情况

观察与推进:

幼儿特别喜欢玩娃娃家,游戏时出现家里有好几个妈妈、好几个爸爸,涵涵、乐乐小朋友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当妈妈爸爸,并能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游戏环节比前两次好些了。

第四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主题: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做客的时候应该怎样?别人是怎么招待你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等。

2、教师请几位幼儿共同玩娃娃家给全体小朋友看。

3、分配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角色,教师适当协调。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a、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重点知道在游戏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b、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c、注意加强幼儿间的联系,发展交往关系。

5、结束,评价。

阶段小结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爱模仿的特征,教师提供的外形逼真的娃娃家用具,大部分幼儿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个别幼儿还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发挥想象,但有少部分幼儿比较被动的进行游戏,教师会在下一次游戏中特别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很好的进行游戏。

第二篇: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玩的区域游戏。游戏中,幼儿喜欢与同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多操作,少交往;部分幼儿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摆弄玩具,他们会将生活中的事物在游戏中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再现出来;由于交往经验有限,不能在游戏中再现生活中的细节。针对小班初期、中期和末期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娃娃家有意识地投放不同的材料,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游戏情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小班初期:娃娃家的客人

为幼儿提供对主题有暗示作用的材料

提供的材料有门铃、猫眼、门上张贴的主题交往画面等,幼儿可以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开展游戏。客人进门前要按门铃,让主人听到;主人开门前要看猫眼,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可以模仿画面学习交往动作和行为。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进入游戏情境,与幼儿共同游戏

游戏时,教师边按门铃边说:“我是妈妈的同事,来家里做客。”目的是暗示“妈妈”来开门,小孩不能给不认识的人开门。进门后,教师提出话题:“听说你们家搬新家了,我来你家看看。”目的是请主人向客人一一介绍房间,告诉客人各房间的功用,让幼儿带着参观。客人站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再一次提出话题:“哎呀,我有些累了,说了半天都渴了。”目的是引导幼儿礼貌待客。最后,教师看看表准备离开,提问:“时间不早了,我要走了,下次再来。”目的是暗示幼儿用语言主动交往、送客。

因人施教,促进不同幼儿口语的发展

对主动交往的幼儿,教师提出更多话题,给予更多交往机会。可以提问:听说你家搬新家了,谁来带我看看你家都有哪些房间?这是谁的房间?干什么用的?

对能够应答的幼儿,教师要根据提出的每个问题,认真倾听幼儿回答,并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相关肯定或回应。如,你把桌子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客厅在家里是干什么的地方?你家设计得真好!你说得更好!

对不愿交往和应答的幼儿,教师可采取的做法是请其他幼儿帮助,教师主动引发谈话,给予表扬和肯定。

小班中期:愉快的生日聚会发动幼儿参与材料收集;给他们提供展现已有生活经验的机会。

幼儿运用自己收集来的材料,自发地开展给娃娃过生日的游戏活动。他们收集了各种餐具、装扮物,以及过生日用的生日盘、刀、叉子、蜡烛和蛋糕盒等材料,还在餐桌上摆放了各种水果和糕点,给娃娃唱生日歌,喂娃娃吃蛋糕。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完成了给娃娃过生日的主题游戏。

引导幼儿参与娃娃家环境的布置,丰富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娃娃家创设“过生日”主题墙,幼儿可以把自己过生日时的照片带到娃娃家,布置在主题墙上,供幼儿在游戏中谈论、讲述,回忆家人给自己过生日时的经验。幼儿和家长也可以在家共同装饰礼物盒、贺卡,带到幼儿园投放到娃娃家供幼儿游戏,并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准备这件礼物,你会拿着礼物对小寿星说些什么。也可以请幼儿带一些自己会讲的和过生日有关的故事书,讲给娃娃或同伴听,丰富幼儿关于过生日的生活、游戏、经验。

以过生日为主题,开展主题游戏,拓展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师以娃娃的身份告诉幼儿:“今天娃娃过3岁生日,她请了好多小客人一起来庆祝,在娃娃家搞一个生日聚会。欢迎朋友们一起来参加!”孩子们听到提议后非常兴奋。教师提问:“你们去别人家做过客吗?到别人家做客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目的是引导幼儿回忆、交流去做客的礼貌用语和适宜行为。当客人进门时教师提问:“到别人家参加生日聚会应该说些什么呢?”目的是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和祝福语。在进餐和分蛋糕时教师提问:“蛋糕应该怎样分,谁来分呢?”目的是引导幼儿知道,蛋糕、食物应由主人来分,主人要请客人吃饱、吃好。在游戏时教师假装接电话的样子说:“你是某某的妈妈吗,时间不早了要叫孩子回家呀!好的,他们一会儿就回。”暗示幼儿,客人们该离开了,聚会要结束了。当孩子们纷纷准备离开娃娃家时,教师以娃娃的口吻说:“家里这么乱,谁来帮我收拾呀?”暗示幼儿在离开主人家时,要帮助主人收拾好玩具才是有礼貌的行为。

小班末期:边玩边说快乐多

激发兴趣,感受语言交往中的快乐

为了激发幼儿相互交往的兴趣,教师模拟家庭环境,在娃娃家创设了“娃娃游戏室”,幼儿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娃娃游戏室”。在“游戏室”,幼儿可以教娃娃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的名称、玩法、喜欢的原因等。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与幼儿围绕玩具进行交谈,可以提问:“你们家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的?是谁买的?怎么玩?你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幼儿讲述。当幼儿有表达上的困难时,教师可以用问题丰富幼儿的讲述内容,也可以及时为幼儿丰富词汇,引导幼儿用更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娃娃游戏室”玩具的喜爱。

创设情境,主动运用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交往行为较少,教师可通过提示,创造机会,让幼儿尝试进行区域间的互动游戏,引导小班幼儿运用语言主动交往。如,教师可通过设置送票的情节,引导娃娃家幼儿了解娃娃家是可以与表演区进行互动游戏的,从而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为幼儿提供互动的机会。

强化角色,再现生活,引发经验的迁移

对于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的幼儿,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抱娃娃的方法。教师提问:“怎么抱,娃娃才会更舒服?”并请幼儿自由抱娃娃,相互交流体会。教师可以小结重点:“娃娃的头应靠在爸爸(或妈妈)的手臂上。爸爸(或妈妈)一只手托着娃娃的头,另一只手托着娃娃的屁股。”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给娃娃喂饭的方法。教师可以启发提问:“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喂饭的?”“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宝宝饭撒在身上,要怎么做?”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交流中,习得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对于角色意识较差、有时候一个东西可以玩很长时间的幼儿,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娃娃供幼儿游戏时使用,然后请幼儿自己进行角色分配。可以请一些小朋友扮演妈妈去抱娃娃、照顾娃娃,另一些小朋友扮演爸爸、哥哥、姐姐等,这样可以帮娃娃煮东西吃,或者帮娃娃洗澡等,增强幼儿角色意识的同时,学习分工合作,增进角色间的相互交流。

对于不会表达、交往的幼儿,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从而引申到幼儿身上,让幼儿讨论:如果自己当娃娃的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怎么说?爸爸可以做什么,妈妈可以做什么?爸爸出门,妈妈和宝宝会对他说什么?妈妈做饭时,会对爸爸和宝宝说什么?你平时在家会和爸爸妈妈聊什么?通过同伴间的交流,使幼儿分享一些交往技能。

小班娃娃家活动阶段目标及活动指导

小班娃娃家活动阶段目标及活动指导 小班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她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3岁的幼儿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还较差,模仿是她们学习的动机,也是她们学习他人学习经验的过程。面对一堆的娃娃家的材料。如何有序的开展活动,怎样合理的投放娃娃家的材料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区域阶段性目标制定是个关键环节。《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而娃娃家活动是幼儿最熟悉的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给孩子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机会,对于小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从阶段目标与教师在区域活动观察两个方面对娃娃家的初期活动的开展进行分享。 一、娃娃家区域活动总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能用语言、动作再现爸爸、妈妈照顾小朋友的情景,反映自己对所扮演的家庭成员中各个角色的认识。 3、建立并遵守游戏常规。 4、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通过我们小班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将娃娃家的活动分五个阶段完成 阶段目标一 1、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了解娃娃家的物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引导学习抱娃娃的方法及如何给娃娃喂饭等。 3、继续巩固游戏常规,能正确使用各种游戏材料。 第一阶段区域活动材料准备: 1、娃娃若干 2、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 3、餐具:碗、盘子、、小勺等食品 4、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指导要点: 1、出示娃娃家物品如锅和碗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2、幼儿了解娃娃家物品的名称并讨论其使用方法。 (1)让幼儿说说桌上有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物品? (2)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认识的物品的使用方法并示范。 3、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并及时指导。 (1)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使用各种炊具、餐具等。 (2)在游戏中教师可充当某个角色和幼儿一起玩。 (3)教师在游戏中进行随机教育,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完后要及时归位。阶段目标二 1、萌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2、围绕“娃娃家”开展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继续巩固游戏常规,能正确使用各种游戏材料。 第二阶段区域活动材料准备: 1、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 2、电器:电视机、洗衣机等 指导要点: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设计:娃娃家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设计:娃娃家 主题的由来: 说到家这个字,不论是年迈的老者,还是呀呀学语的孩童,他们的脸上一定会绽露笑容,因为家既是一个熟悉、温暖的地方,更是每一个人最牵挂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我们在小一班中刻意营造家的氛围,是为了让幼儿能在幼儿园中依然感受到那份亲情,在老师的呵护中得到成长。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家人亲亲秘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幼儿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适逢九九重阳,我们又将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关爱融入《娃娃家》这个主题中,有了祖孙三辈的家庭真可谓是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二、内容与要求 1、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 2、亲近父母和祖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主题线索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有5个次级主题:1、爸爸妈妈好 2、喂娃娃吃饭 3、摇篮曲 4、我的家 5、九九重阳节(调整部分) 1、爸爸妈妈好(P2) 2布置全家福照片(P8)★ 2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P8) 2花儿送给爸爸妈妈(P8)★ 2飞呀飞(P8) 2介绍我的爸爸妈妈(P8) 2小宝宝在长大(P8) 2鸡蛋变娃娃(P9) 2快乐的梦(P11) 2、喂娃娃吃饭(P11) 2作小围兜(P11) 2逗蚂蚁。(P11) 2小当家(下面条、自制饼干、炒小菜、炸薯条、好吃的香饼)(P11)★ 3、摇篮曲(P12)

小班娃娃家活动反思

小班娃娃家活动反思 小班娃娃家活动反思一: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活动反思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来幼儿园玩角色游戏的第一个主题,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最喜欢的主题。但由于幼儿经验缺失,幼儿在为玩游戏时经常出现游戏情节单一,重复性动作多,游戏时间持续较短等问题。 本次幼儿的游戏水平比前两次提高了许多,首先,幼儿的角色意识增强了,不管是扮演爸爸的还是扮演妈妈或者客人的,他们抱宝宝、喂宝宝的姿势都更有样子了,而且基本上懂得自己的任务。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并能在老师的提醒下收拾玩具材料。 但是也发现了些许问题,由于老师的语速偏快,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听不清楚问题;辅助材料不够多;在用礼貌用语问好的时候可以引导每个角色的幼儿都可以进行问好,让幼儿都能充分运用到礼貌用语。 在以后的角色游戏中,我将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职责,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班娃娃家活动反思二:《娃娃家》游戏后活动反思>>(500字) 娃娃家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区角,但是每次进去总是会发现孩子们玩的水平都是不高的,有时候就是简单的摆弄,没有什么社会的交往。于是有一天,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按响了娃娃家的门。孩子们听到门铃声都楞住了,只是对我笑,只觉得稀奇,当然更加不知道该怎么招呼客人了。于是在区角讲评的时候我就把这个作为一个点来进行了交流,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对这个交流点是很感兴趣的,还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起来。第二天,当我再去娃娃家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孩子知道该怎么招呼客人了,这就是老师通过游戏过程中角色参与的观察方式,平行游戏的指导形式来促进孩子们游戏水平的提高的。 小班的孩子是好模仿的,他们喜欢模仿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在这种角色游戏中,我们老师可以以一种角色来参与到孩子们游戏中去,从而更深入的观察孩子,进一步地指导孩子。

小班娃娃家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角色游戏:娃娃家 游戏的产生: 娃娃家游戏其实是小朋友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小朋友们对这些内容很熟悉,比如吃饭、睡觉等,他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妈妈照顾孩子,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做,因此游戏的内容小朋友很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开展这个游戏。游戏总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能用语言、动作再现爸爸、妈妈照顾小朋友的情景,反映自己对所扮演的家庭成员中各个角色的认识。 3、建立并遵守游戏常规。 4、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第一阶段游戏 阶段目标一: 1、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了解娃娃家的物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萌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3、围绕“娃娃家”开展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4、引导学习抱娃娃的方法及如何给娃娃喂饭等。 5、继续巩固游戏常规,能正确使用各种游戏材料。

第一次游戏 第一次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娃娃家物品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幼儿了解娃娃家物品的名称并讨论其使用方法。 1、让幼儿说说桌上有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物品? 2、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认识的物品的使用方法并示范。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使用各种炊具、餐具等。 2、在游戏中教师可充当某个角色和幼儿一起玩。 3、教师在游戏中进行随机教育,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完后要及时归位。 第一次观察推进: 1、观察:从本次游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十分兴趣,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脱离游戏,以下是几游戏片段 片段1:有一个小朋友抱着布娃娃坐在桌子旁边,什么都没

幼儿园主题活动娃娃家(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主题活动娃娃家(三篇)目录: 幼儿园主题活动娃娃家一 幼儿园主题活动小牙刷二 幼儿园主题活动山上的宝贝三

幼儿园主题活动娃娃家一 一、主题的由来: 说到家这个字,不论是年迈的老者,还是呀呀学语的孩童,他们的脸上一定会绽露笑容,因为家既是一个熟悉、温暖的地方,更 是每一个人最牵挂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 温暖,我们在小一班中刻意营造家的氛围,是为了让幼儿能在幼儿 园中依然感受到那份亲情,在老师的呵护中得到成长。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家人亲亲秘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 爸爸一起游戏。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 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幼儿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 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适逢九九重阳,我们又将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关爱融入《娃娃家》这个主题中,有了祖孙三辈的家庭真可谓是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二、内容与要求 1、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 2、亲近父母和祖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主题线索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 有5个次级主题:1、爸爸妈妈好 2、喂娃娃吃饭 3、摇篮曲

4、我的家 5、九九重阳节(调整部分) 1、爸爸妈妈好(p2) 2布置全家福照片(p8)★ 2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p8) 2花儿送给爸爸妈妈(p8)★ 2飞呀飞(p8) 2介绍我的爸爸妈妈(p8) 2小宝宝在长大(p8) 2鸡蛋变娃娃(p9) 2快乐的梦(p11) 2、喂娃娃吃饭(p11) 2作小围兜(p11) 2逗蚂蚁。(p11) 2小当家(下面条、自制饼干、炒小菜、炸薯条、好吃的香饼)(p11)★ 3、摇篮曲(p12) 2布娃娃(p12) 2娃娃不见了(p12)★ 2花被子(p12)★ 2美丽的纽扣(p12)★ 2别吵,小宝宝睡了(p13) 2小熊醒来吧(p13) 4、我的家(p15)

小班主题娃娃家

小班主题娃娃家 一、主题来源: 在班级的角色游戏里,我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娃娃家。娃娃家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小娃娃,烧饭的锅子、水槽、饭碗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可高兴啦,都要到娃娃家里去玩。但是这么多的人到了娃娃家,就抢着玩烧饭的游戏,而且每个人自己拿着炊具,都在烧自己的饭,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走到娃娃家一看,烧饭的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人多,又吵,有时还会为了争抢娃娃而不高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喜欢到娃娃家去,摸摸,看看。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们决定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娃娃家》主题活动实施的介绍 主题选自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页)、有四个次级主题:爸爸妈妈好、喂娃娃吃饭、摇篮曲、我的家。 爸爸妈妈好里的十个提示点:(P8、9) l 带一张爸爸妈妈的合影 l 做相框 n 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 l 花儿送给爸爸妈妈 ² 儿歌“飞呀飞” l 说说爸爸妈妈的名字 ² 装扮爸爸妈妈 l 画画“小宝宝在长大” l 歌曲“爸爸妈妈好” l 故事“鸡蛋变娃娃” 娃娃吃饭有7个提示点:(P11、12) l 做小围兜 n 下面条 n 自制饼干 ² 炒小菜 l 逗蚂蚁 l 好吃的香饼

《娃娃家》的主题活动设计

《娃娃家》的主题活动设计 一、主题的由来: 说到家这个字,不论是年迈的老者,还是呀呀学语的孩童,他们的脸上一定会绽露笑容,因为家既是一个熟悉、温暖的地方,更是每一个人最牵挂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我们在小一班中刻意营造家的氛围,是为了让幼儿能在幼儿园中依然感受到那份亲情,在老师的呵护中得到成长。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家人亲亲秘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幼儿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适逢九九重阳,我们又将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关爱融入《娃娃家》这个主题中,有了祖孙三辈的家庭真可谓是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二、内容与要求 1、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

2、亲近父母和祖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主题线索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 有5个次级主题:1、爸爸妈妈好 2、喂娃娃吃饭 3、摇篮曲 4、我的家 5、九九重阳节 1、爸爸妈妈好 2布置全家福照片★ 2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 2花儿送给爸爸妈妈★ 2飞呀飞 2介绍我的爸爸妈妈 2小宝宝在长大 2鸡蛋变娃娃 2快乐的梦

2、喂娃娃吃饭 2作小围兜 2逗蚂蚁。 2小当家★ 3、摇篮曲 2布娃娃 2娃娃不见了★ 2花被子★ 2美丽的纽扣★ 2别吵,小宝宝睡了2小熊醒来吧 4、我的家 2宝宝来开门 2帮妈妈绕绒线★2爸爸的胡子★ 2我家的房子★ 2上楼梯★

幼儿园小班主题《娃娃家》教案

幼儿园小班主题《娃娃家》教案 小班主题娃娃家 一、主题来源: 在班级的角色游戏里,我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娃娃家。娃娃 家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小娃娃,烧饭的锅子、水槽、饭碗 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可高兴啦,都要到娃娃家里去玩。但是 这么多的人到了娃娃家,就抢着玩烧饭的游戏,而且每个人 自己拿着炊具,都在烧自己的饭,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走到娃娃家一看,烧饭的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人多,又吵, 有时还会为了争抢娃娃而不高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喜 欢到娃娃家去,摸摸,看看。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 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 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 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 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 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 进入角色。我们决定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 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 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

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 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娃娃家》主题活动实施的介绍 主题选自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页)、有四个次级主题:爸爸妈妈好、喂娃娃吃饭、摇篮曲、我的家。 爸爸妈妈好里的十个提示点:(P8、9) l 带一张爸爸妈妈的合影 l 做相框 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 l 花儿送给爸爸妈妈 up2 儿歌“飞呀飞” l 说说爸爸妈妈的名字 up2 装扮爸爸妈妈 l 画画“小宝宝在长大” l 歌曲“爸爸妈妈好” l 故事“鸡蛋变娃娃” 娃娃吃饭有 7个提示点:(P11、12) l 做小围兜

主题名称:娃娃家

主题名称:娃娃家 一、主题背景分析: 对于进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密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看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情绪上多少有点不适应,进行这个主题开展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整个主题活动将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将教材中的多个活动点,安排进各种区域内容中,而这些区域将以“家”的形式表现出来,满足小班孩子的装扮兴趣,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将通过观察和个别的指导,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亲近每个孩子。 二、主题价值分析: 通过《娃娃家》这一主题活动,孩子们可以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乐,逐渐建构和谐的伙伴关系。同时在交往过程中改善原有的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逐步有主动和同伴交往,互助、合作、分享的能力。 三、实施时间: 2012年九月(第3——4周) 四、内容与要求: 1、乐意参加各项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2、爱听童话故事,喜欢观察照顾小兔,并有兴趣参加装扮活动。 3、知道遵守集体共同生活中的基本常规,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4、初步了解爱护身体的基本常识,知道保护身体的重要。 5、对运动感兴趣,并学习一些基本运动方法。 6、初步开展以角色游戏为主的区角游戏,喜欢摆弄各类角色玩具,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五、主题环境创设: 角色游戏:娃娃家 1、对玩具是否感兴趣。 2、是否能与同伴一起玩玩具。 区角游戏:

与同伴一起玩,不抢玩具。 1、建构区:垒高 2、角色区:娃娃家、理发店 桌面游戏:各种积木 六、资源利用: ●家园共育: 1、家长可鼓励幼儿从家里带一两样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同分享玩玩具的快乐。 2、家长自身注重文明习惯,在家庭中能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社区资源: 和幼儿一起到朋友家去做客,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七、实施方案: 活动一:我的家 内容与要求: 1、了解家里的成员,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2、学习儿歌《我的家》,了解家人的称呼及各种称呼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家人 老师以变魔术的方法变出一张全家福。 师:看好了呀,老师要变变变了,看我变出来的是什么呀,小眼睛可要睁大了哦?生:是照片。 师:照片上呀是老师的全家哦,看大家是不是都笑的好开心呀? 师:全家一起拍的照片我们叫什么呀,有小朋友知道吗?(引导小朋友了解全家福) 师:你们今天是不是也带了全家福呀? 1、幼儿交换看全家福照片,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2、教师:你家都有谁? 3、教师:他们长的什么样?(启发幼儿讲出家人的主要特征:有的胖,有的瘦,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整理娃娃家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整理娃娃 家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将娃娃家中的物品摆放整齐。 2、懂得爱惜玩具。 活动准备 创设过家家的场景若干。 活动流程 一、导入:(出示情景) “今天小猫和小熊在娃娃家玩完过家家的游戏后,就回家了!现在我们帮忙检查一下,看看它们是否把东西整理好了?”“没有!”“现在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发现的问题最多!”请幼儿在情境中进行观察。(水杯、拖鞋都没有摆放整齐;抹布没叠就丢在一边了;小娃娃的被子也没有叠放整齐;玩具、彩笔没收……) 二、基本部分: 娃娃家中的物品应该怎样摆放呢,谁来帮帮它?请几名幼儿对物品进行摆放,让其他幼儿注意观察是怎样整理的,教师注意及时总结。(本部分除了让孩子练习整理,摆放物品的习惯的习惯外,还可以将其中的一点拿出来让孩子学习,如:怎么摆放拖鞋;如何让小猫的外套(抹布、床单)变的整齐等等,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 三、分组进行练习:

创设多个环境,将孩子们分成几组,让孩子们共同合作进行整理,让每个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忙整理一下,比 比哪个娃娃家里整理的最整齐。” 四、情感教育: 让幼儿懂得爱惜玩具。“小猫和小熊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如果是 你你会怎么做?”“玩具被扔得到处都是,这样玩具就会很生气,还会 跟你们一起玩吗?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教师进行总结。 附:儿歌《爱惜玩具》 玩具玩具真有趣,天天和我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不扔不摔 要爱惜。我的创新小结及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就创设环境让孩子们进行 观察,看看说说,并进行整理。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加孩子们 的积极性。有的孩子在整理时出现了困难,给小娃娃叠被子时,幼儿 不知道要把边对齐,通过老师的及时讲解示范,孩子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分组练习时让孩子及时地进行了练习。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在整 理自己的物品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主题娃娃家教学设计

小班主题娃娃家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small class theme doll ho me

小班主题娃娃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主题 在班级的角色游戏里,我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娃娃家。娃娃家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小娃娃,烧饭的锅子、水槽、饭碗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可高兴啦,都要到娃娃家里去玩。但是这么多的人到了娃娃家,就抢着玩烧饭的游戏,而且每个人自己拿着炊具,都在烧自己的饭,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走到娃娃家一看,烧饭的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人多,又吵,有时还会为了争抢娃娃而不高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喜欢到娃娃家去,摸摸,看看。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

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们决定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娃娃家》主题活动实施的介绍 主题选自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页)、有四个次级主题:爸爸妈妈好、喂娃娃吃饭、摇篮曲、我的家。 爸爸妈妈好里的十个提示点:(P8、9) l 带一张爸爸妈妈的合影 l 做相框 n 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 l 花儿送给爸爸妈妈 2儿歌“飞呀飞”

幼儿园教案设计主题活动娃娃家

一、主题的由来: 说到家这个字,不论是年迈的老者,还是呀呀学语的孩童,他们的脸上一定会绽露笑容,因为家既是一个熟悉、温暖的地方,更是每一个人最牵挂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我们在小一班中刻意营造家的氛围,是为了让幼儿能在幼儿园中依然感受到那份亲情,在老师的呵护中得到成长。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家人亲亲秘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幼儿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适逢九九重阳,我们又将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关爱融入《娃娃家》这个主题中,有了祖孙三辈的家庭真可谓是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二、内容与要求 1、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 2、亲近父母和祖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主题线索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 有5个次级主题:1、爸爸妈妈好 2、喂娃娃吃饭 3、摇篮曲 4、我的家 5、九九重阳节(调整部分) 1、爸爸妈妈好(P2) 2布置全家福照片(P8)★ 2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P8) 2花儿送给爸爸妈妈(P8)★ 2飞呀飞(P8) 2介绍我的爸爸妈妈(P8) 2小宝宝在长大(P8) 2鸡蛋变娃娃(P9) 2快乐的梦(P11) 2、喂娃娃吃饭(P11)

2作小围兜(P11) 2逗蚂蚁。(P11) 2小当家(下面条、自制饼干、炒小菜、炸薯条、好吃的香饼)(P11)★ 3、摇篮曲(P12) 2布娃娃(P12) 2娃娃不见了(P12)★ 2花被子(P12)★ 2美丽的纽扣(P12)★ 2别吵,小宝宝睡了(P13) 2小熊醒来吧(P13) 4、我的家(P15) 2宝宝来开门(P15) 2帮妈妈绕绒线(P15)★ 2爸爸的胡子(P16)★ 2我家的房子(P16)★ 2上楼梯(P16)★ 5、九九重阳节 2你好爷爷、你好奶奶 2我为爷爷奶奶做相框 备注:★为教师在本主题内选用内容 四、环境创设 ● 通过幼儿的折纸(我的家)及与父母共同在折纸(我的家)写上小区名、门牌号几楼几室,让幼儿初步知道自己家的地址。 ● 将幼儿带来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宝贝一家一中,为幼儿营造家的氛围。 ● 开设区域活动,用不同的材料装饰自己的爸爸妈妈。 ● 在中华小当家版块内让幼儿将自己做的(食物)得到展示,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五、家园共育[幼儿园教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e7972340.html,] ●培养孩子饭前、吃东西前正确洗手的方法。(六步洗手) ●父母要告诉宝宝哪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怎样让爷爷奶奶过一个开心的重阳节。 ●我和爷爷奶奶一起过重阳节调查表。(唱一首歌给爷爷奶奶听、说一句好听的话给爷爷奶奶听、为爷爷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 游戏目的: 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学习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娃娃数个,奶瓶数个 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鸡毛掸、抹布、扫把、簸箕等 食品: 水果、蔬菜、鸡蛋、肉、面包、 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汤匙等 家具:桌、椅、床、柜等 电器:电视机、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 已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早接待,区角活动时玩过“抱娃娃”的游戏 第一次活动指导: 1、布置几家“娃娃家”,以娃娃的爸爸妈妈去上班,请小朋友帮忙照顾为题 吸引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做到不争强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不是都参与游戏了,并以“客人”的 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以表扬的形式评价幼儿参加游戏的情况。 观察与推进: 本班的娃娃家,整个的环境布置幼儿很喜欢,参与游戏的兴趣也非常的高,由于对角色游戏没有概念,也不理解,游戏的时候只有小部分的幼儿对角色有所了解,游戏后不会将物品归位。 第二次活动指导:

2、出示玩具“今天老师带了几个新朋友,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好吗?”引起 幼儿游戏的兴趣。 3、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做到不争强玩具。 ③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5、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强玩具的现象,是否能正确地使 用玩具。 观察与推进: 通过上次的游戏,部分幼儿已能对角色进行分配(如:爸爸、妈妈、阿姨等),玩具扔满地的现象已好些了,可物品整理归位还不是很好,有待加强。(今天游戏时林睿小朋友提出家里可以有小客人吗?说:小客人不可以乱动别人家的东西。) 第三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以“娃娃的肚子饿了,谁能帮他做饭吃啊?”为题,启发幼儿模仿 爸爸妈妈做简单的家务,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请幼儿正确使用橱具。 ②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③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模仿动作情况,并以“小帮手”的角色参与游 戏进行间接指导。 4、组织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玩具,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5、以“玩具笑了”评价游戏情况 观察与推进: 幼儿特别喜欢玩娃娃家,游戏时出现家里有好几个妈妈、好几个爸爸,陈悦涵、乐乐小朋友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当妈妈爸爸,并能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游戏环节比前两次好些了。 第四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主题: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做客的时候应该怎样?别人是怎么招待你的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娃娃家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娃娃家 一、主题背景分析: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们决定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主题实施时间: 2012年9月17日——9月28日 三、内容与要求: 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主题环境创设: (一)墙面环境: 布置全家福照片的展示——粘贴爸爸妈妈的照片。 收集爸爸妈妈平时用的物品——妈妈的裙子、围巾、别针、口红,爸爸的西服、领带、鞋子等,试着穿戴,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并进行分类。 收集我小时候的照片——收集孩子小时候的照片,感受同伴的成长。

(二)区角环境: (1) 动手区:帮爸爸装饰外套、喂面条、打扮弟弟妹妹、帮妈妈做头发。 (2) 生活区:帮妈妈穿项链、装扮爸爸的领带;有趣的小夹子、给小动物造房子、剥剥尝尝、扣钮扣、喂食。 (3) 语言区:投放家庭中相关事物和成员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看看说说。 (4) 建构区:我爱我家。 五、家园共育: 1、继续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孩子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将幼儿园作为自己的另外一个家。 2、带幼儿的生活照或全家福来园。 本月开展《娃娃家》主题活动,请家长配合收集一些物品。 3、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宝宝自己用餐;宝宝自己穿脱衣裤……),并通过模仿做饭、洗衣服、学着折叠衣服等活动,培养动作协调性。 4、多与孩子交谈有关幼儿园里一天发生的事情,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 5、带一些孩子小时侯穿的衣服、裤子等,让孩子在娃娃家中练习折叠的技能。 6、家长在家尽可能提供机会,引导幼儿自我服务,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和身体保护常识。 7、本月开展《娃娃家》主题活动,请家长配合收集一些废旧物品。

小班《娃娃家》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班级主题: 小宝宝的娃娃家 适合年龄: 小班第一学期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各类生活和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生活经验,体验参与家庭劳动的乐趣。 3、在模仿或真实体验中感受家庭的温馨、甜蜜与快乐。 区域一: 甜蜜主卧 活动一: 学做爸爸妈妈 投放材料: 爸爸妈妈的衣服、鞋子、眼镜、帽子、领带、饰品等,自制简易衣柜、收纳箱等。 层次一: 将爸爸妈妈的服饰分类 层次二:

穿穿爸爸妈妈的衣服 层次三: 扮演爸爸妈妈 活动二: 漂亮妈妈、英俊爸爸 投放材料: 各种珠子、线、彩色纸条、固体胶、浴帽、领带状卡纸、图示卡等。 内容一: 制作卷发 层次一: 粘贴卷发筒 层次二: 卷曲长发 内容二: 穿项链 层次一: 按兴趣随意穿

层次二: 按图示有规律的穿 内容三: 装饰领带 层次一: 随意涂色 层次二: 按样品涂色 层次三: 创意装饰 区域二: 宝贝小屋 活动一: 整理小房间 投放材料: 娃娃的衣服、袜子、玩具等层次一: 袜子配对、折叠

层次二: 扣扣子、折叠衣服 层次三: 衣物归类收纳 活动二: 找朋友 投放材料: 各种配对实物、小卡片 层次一: 能将实物朋友一一对应摆放 层次二: 能将卡片朋友一一对应串联 层次三: 能用语言描述出XX和XX是一对好朋友 区域三: 温馨客厅 活动一: 插花

投放材料: 粗细不同的吸管、钻不同大小空的花片、数字卡、点数卡、饮料罐等 层次一: 能根据吸管的粗细插入相对应孔的花 层次二: 能根据数字卡、点数卡插上对应数量的花 活动二: 全家福 投放材料: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娃娃形象及服饰的拼图、照片底版 层次一: 自由拼贴三人全家福 层次二: 按底板上的线条拼三人全家福 层次三: 运用重叠的方式拼五人全家福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 娃娃家

案例发生的区域:娃娃家游戏案例发生的年龄班:小班 【案例】谁去菜场买菜 在11月中旬,我们将所有娃娃家里的菜集中起来增设了一个“绿色超市”。超市正常营业了,生意 好得不得了。 情况一:娃娃家的妈妈出来买菜,随后爸爸又再出来,到超市里大肆购物,家里的灶台上,餐桌上 全堆满了各种蔬菜和水果。 情况二:爸爸和妈妈一起出门,途中不断争抢篮子。孔晨豪爸爸说:“你回家做饭吧,我去买菜,把篮子给我!”朱美芬妈妈:“我是妈妈,我去买菜,你要不要去抱娃娃啦?”两人商量未果,一直争 论到超市里。但是,达到超市以后,爸爸妈妈买菜时却能有商有量。 情况三:经过调整以后,爸爸妈妈知道只能有一个人去超市买菜,家里需要留一个人看家和照顾娃娃。王思齐妈妈一个人到超市以后,“买”了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可是离开时却没有付钱,而超市营 业员只一味地给客人拿东西,自己一个人沉浸在发放材料的乐趣中,根本不记得要收钱。 【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我们小班孩子的角色意识越来越强了,对于游戏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能自发地想起新的游戏内容,并且大胆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 的兴趣所在,我们的超市也是由此得来。在增设超市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买菜的时候是很起劲的, 可是买了菜回家却不知道如何让安置它们,随意乱放。 在情况二中,可以看出爸爸妈妈不会协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新鲜的事物争抢不休。而在情 况三中,可以看出,我们小班孩子对于新角色也很有兴趣。其实超市里的材料还是原来娃娃家里的 材料,而她却可以以一个新的身份去摆弄材料,这让他很兴奋。然而,角色的里面的职责,她就没 有尽到,完全忘记了卖给别人东西时她要向客人收钱这么一回事。 【指导策略】 1.情景回放:小班幼儿对于看自己的照片特别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将情况一的现象拍摄下来,以 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全体幼儿看,让孩子们来说一说,哪里不对,应该怎么做。这样把问题还给孩子们自己解决,比老师在一旁苦口婆心地说教更为有效。 2.提示要求: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引导娃娃家的爸爸 妈妈在出门前要商量好,确保家中有人照顾娃娃。表扬在超市里买菜有商有量的爸爸妈妈,并引导他们可以把在超市商量买什么菜的对话引用在其他方面来。 3.谈话讨论:活动前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去超市买东西时,他们看到的营业员都是怎 么工作的,客人买了东西要不要付钱。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营业员的职责,明白客人买东西需要给钱的道理。 4.示范教育: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影响,特别喜欢模仿。所以教师在游戏前可适当进行示范 教育。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案例背景: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开学初期就在班级里面创设了两个娃娃家。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映在该游戏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十分兴趣,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脱离游戏。 【第一阶段游戏情况】 实录一:曹雪宜不停的往超市跑,来回买东西,放东西,这样一直重复,没和其他人任何交流也没做其他的事,而陈逸涵一个手拎着娃娃走来走去,无所事事。 分析和策略:娃娃家小朋友们的表现,反应了开学初期小班孩子处于操作材料自我满足的阶段。他们的角色意识较差,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会与人交往,教师在今后的游戏中要继续的引导,使幼儿有更多互动和分享经验。 实录二:教师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抱娃娃,并且丰富幼儿喂娃娃吃饭等照顾娃娃的经验后,幼儿表现出以下行为: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照顾娃娃很感兴趣,而且学习的很快,但是又一个问题产生了:因为2个娃娃家只有两个娃娃,而小朋友们都想抱娃娃照顾她,所以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去抢娃娃,这样就出现争执和混乱的场面,大家都说我要娃娃。 教师策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扮演某种角色进入游戏与幼儿一同游戏,进行幼儿的角色分配,可以让一些小朋友扮演妈妈去抱娃娃,照顾娃娃;另一些小朋友扮演爸爸、爷爷、奶奶等,这样可以帮娃娃煮东西吃,或者帮娃娃洗澡等,分工合作,这样游戏中也不会发生争执。 实录三: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幼儿对如何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于是我们将幼儿进行角色分配,有的人做爸爸有的人做妈妈。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角色后玩的更开心了:比如孙艺婷会抱着娃娃说“不哭我是妈妈”而扮演爸爸的章朱煜会在一边像模像样的煮东西。 教师策略:从幼儿游戏的情况看,前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娃娃家中的游戏材料的使用和一些常规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游戏角色的分配和教师对常规的强调,使的幼儿慢慢形成了较良好的游戏常规。但是幼儿的游戏情节还是比较单

娃娃家表演游戏

活动名称:娃娃家 预设活动目标: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2、培养独立性,能在教师启发下独立提出主题,按意愿选择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3、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增强规则意识。4、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游戏后会整理场地,收拾玩具。 材料准备:娃娃家的娃娃、日用品、电话机、以及各种废物和自然物等等。 指导要点:第一次:1组织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家有几口人,他分别是谁。从而进入主题。2、引导幼儿按意愿组成家,协商分配家庭成员角色。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分配。3、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教师以角色口吻启发幼儿模仿、想象角色的语言、动作,表现角色职责。 引导主要角色与其他角色交往,反映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尊敬长辈、关心年幼的孩子等。4、教师讲评,重点评价角色间相互关系及收拾、整理玩具的情况。第二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回顾上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幼儿自由理说应该什么做才对。2、请几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表演娃娃家的角色,其他幼儿来当观众,和他们一起再来巩固活动中一些常规知识。请做观众的幼儿对表演者提出表演中的不足,及让幼儿讨论改进的方法。3、引导幼儿再一次玩娃娃家,教师以角色中的人物参与。教师与幼儿一起评价,本次活动的不足与需要下次改正的。第三次:1、根据上节课的不足,进行提示,幼儿自己来选择角色表演,并讨论游戏规则。2、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来示范,其他幼儿来当小观众,并请小观众来讨论他们做的好的与不足的地方,改进游戏方案。1、幼儿进行扮演,教师指导能力强的: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大胆的做出动作和表情,能连贯的对话。能力强差:要分配得当,鼓励幼儿大胆的扮演角色,有表情的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的表达语言。游戏结束,请幼儿自己来做简单的评价,发现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第四次:1、总结上一次游戏的情况,表扬表现很棒的小朋友及表现很好的环节,对还存在不足的方面提出要求。2、分组进行表演;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搭配好(教师不参与角色的分配,由幼儿商量决定)3、教师巡回指导。4讲评各组幼儿表演的情况。 反思:幼儿对娃娃家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对游戏的规则已经很清楚,而且很会表演了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对娃娃家中的物品不是很会整理,通常都弄的满地都是东西。 所以需要加强游戏的常规训练。总之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总体效果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对角色的对话还没有完全放开,有部分幼儿还不感大胆表现;在角色的表演方面,有的幼儿还很被动;幼儿对自我的评价能力还不够。但是有的幼儿的表演能力很强很会模仿了。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我会喂娃娃(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我会喂娃娃(三篇)目录: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我会喂娃娃一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我的身体二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学习进入区域三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我会喂娃娃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萌发关心照顾别人的意识。 2、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彩色皱纹纸做面条白色泡沫做米饭娃娃家:给娃娃喂饭。活动过程:一、介绍活动材料。 1、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我们的小手会做许多的事情,我们会自己吃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做自己的事情,你会帮助别人吗? 2、娃娃家的小宝宝肚子饿了,你会做饭喂给他们吃吗?老师准备了这些可以做面条的材料(纸张),还有做米饭的材料(泡沫),我们来做面条和米饭喂宝宝们。 3、天冷了,老师还给娃娃们准备了被子,你会折被子吗?帮宝宝们把被子折整齐吧。 二、幼儿选择区角。 1、请幼儿自选区角进行活动。 三、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观察制作面条的小朋友能否大胆地进行撕纸。 2、观察做饭的小朋友能否细心地进行米饭的制作,提醒他们注意不要乱弄饭粒。 四、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我的身体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身体的主要部位,知道爱护自己身体。 活动准备: 1、娃娃家:我说你找,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指出身体的某个部位,另一个朋友指出相应的部位。 2、益智区: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图。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 教师:又到了我们区角活动的时间了,区域活动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在区角里哦你们想玩吗? (激发幼儿进入课堂的兴趣) 教师:那小朋友们要听好规则是怎样的哦! 二、区域规则。 1、进入区域之前要先听好老师介绍各个区域里的玩法有什么角色哦!只有听清楚才能更好的选择我们自己喜 欢的区域。 2、进区域前要怎样啊!(拿出进区卡示范)要拿好进区卡。 3、拿好进区卡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想去的区域进行活动,并把进区卡插入自己选择的区域插区卡里。 4、等区域活动结束时不忘把自己的进区卡拿出放回插区卡里。 5、要是你想去的那个区域插区卡里插满了没位置了怎么办啊!就说明这个区域里人数满了,我们要选择另外

区域活动《娃娃家活动观察记录》

小班区域活动娃娃家观察记录 观察者:罗娟

观察目的: 娃娃家角色的分配 观察对象:玩“娃娃家”的五位幼儿 王锦怡、陈小朵、王子雄、梁鑫杰、王一诺 观察时间: 2014年5月8日 10 ∶ 00——10∶ 50区域活动时间 观察地点: 小一班教室——“娃娃家”区域 观察实录: 今天是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五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才不想当奶奶了”,原来是王锦怡和陈小朵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戴好了角色牌,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王锦怡和陈小朵:“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王锦怡抢先回答:“因为我平时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陈小朵也说:“我也喜欢当妈妈,当奶奶不好玩。”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就对娃娃家的宝宝说:“那我们先来朗诵刚学过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儿歌吧!”孩子们马上大声的念起了儿歌,儿歌念完,我马上问:“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爷爷”王子雄说:“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爸爸”梁鑫杰也在一边补充道:“还有小朋友呀!”我接着说:“对啦!我

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王锦怡点点头说:“我也觉得。”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三个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说:“爷爷、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王锦怡和陈小朵说:“老师提个建议,今天王锦怡来当‘妈妈’,陈小朵当‘奶奶’,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奶奶’当的好?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王锦怡最终当上了“妈妈”,陈小朵当上了“奶奶”。刚开始“奶奶”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奶奶”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分析: 1.孩子们到娃娃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已有三位小朋友自己分配好角色,戴好了角色牌。)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奶奶”的角色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选当“妈妈”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