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

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平均成绩:

77

403080

==∑∑=f xf x (分)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77分,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50.2910013

45343538251515=?+?+?+?=

=

∑∑f

xf

X (件)

986.8)

(2

=-=

∑∑f

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

6

.9===X

V σ

甲 305.05

.29986

.8==

=

X

V σ

乙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

p = n1/n = 190/200 = 95% 抽样平均误差:

n p p p )1(-=

μ = 1.54%

(2)抽样极限误差Δp= t ·μp = 2×1.54% = 3.08% 下限:-x △p=95%-3.08% = 91.92%

上限:+x △p=95%+3.08% = 98.08%

则:总体合格品率区间:

(91.92% 98.08%) 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91.92%×2000=1838件 98.08%×2000=1962件) (3)当极限误差为 2.31%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

86.64% (t=Δ/μ) 4.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

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平均分数77分,标准差为10。54分,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

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解: 34

.367.1267.140

54.10=?=Z =?===x x x n μσμ计算抽样极限误差: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是: 下限=分)(66.7334.377=-=?-x x

上限=(分)3.8034.377=+=?+x x 即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在

73.66—80.3分之间。

5.从某行业随机抽取6家企业进行调查,所得有关数据如下:要求:(1)拟合销售利润(y)对产品销售额(x)的回归直线,并说明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2)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销售利润为多少?

解:(1)配合回归方程 y=a+bx

∑∑∑∑∑--=2

2)(x x n y x xy n b =3950.0)240(11248670240345162=-??-?

x b y a -==

1343.46

2403950.0670-=?- 回归方程为:y=-4.1343+0.3950x

回归系数b=0.3950,表示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销售利润平均增加0.3950万元。 (2)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即x=100,代入回归方程:

y=-4.1343+0.3950×100=35.37(万元)

额;(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解:(1)商品销售额指数

=%09.12922002840150125081601460100

==?+??+?=∑∑q

p q

p 11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40=2200-2840=-∑∑00q p q p 11元

(2)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

%09.1092200

24002200160126080

0==?+?=∑∑q

p q p 1

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200=2200-2400=-∑∑000q p q p 1元

(3)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33.118=24002840=

∑∑1

01q p q p 1

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440=2400-2840=-∑∑101q p q p 1元

=%24.1070724.1120065

.28315==-=-n

0n a a

(2)5

00724.165.283.?==n n x a a =431.44(万斤)

1、某学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随

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考试成绩

60以

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学生人数

10

20

22

40

8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1.

该校学生考试的平

均成绩的区间范围是:

76.6-2.2754≤

≤76.6+2.2754

74.32≤

≤78.89

1.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

65 87 86 83 87 88 74 71 72 62 73 82 97 55 81 45 79 76 95 79 77 60 100 64 75 71 74 87 88 95

62 52 85 81 77 76 72 64 70 85

按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将学生的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班学生的考核平均成绩并分析本班学生考核情况。

参考答案:(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

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平均成绩:平均成绩=全班总人数全班总成绩,即

77403080

==∑∑=f xf x (分)

答题分析:先计算出组距式分组数列的组中值。本题掌握各组平均成绩和对应的学生数资料(频数),掌握被平均标志值x 及频数、频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4)本班学生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77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课程学习的要求。

2.(1)某企业2002年产值计划是2001年的105%,2002年实际产值是2001的116%,问200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2)某企业2009年产值计划比2008年增长5%,实际增长16%,

问2009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10%

105%116===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即2002年计

划完成程度为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答题分析: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2)计划完成程度%110%

51%161=++=

答题分析: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3.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商品规

格 销售价格(元)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

比重(%)

甲 乙 丙 20-30 30-40 40-50

20 50 30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参考答案: 商品规格 销售价

(元) 组中值

(x )

比重(%)

()

∑f f/ x

()∑f f/

甲 乙 丙 20-30 30-40 40-50 25 35 45 20 50 30 5.0 17.5 13.5 合计

--

--

100

36.0

36==

∑∑f

f

x

x (元)

答题分析: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4.某工业公司12个企业计划完成程度分组资料如下: 按产值计划完成分组(%)

组中值(%)

企业数 实际产值(万元)

90-100

95 2 1200

100-110 105 7 12800 110-120

115

3

2000

试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参考答案: %5.105%1152300%10513440%9511402300134401140=++++==

∑∑x m m x 答题分析:这是一个相对数计算平均数的问题,首先涉及权数的选

择问题。我们假设以企业数为权数,则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83.105123%1157%1052%95=?+?+?==∑

f xf x

以上算法显然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公式,因为计划完成程度=计划任务数实际完成数,即影响计划完成程度的直接因素应是企业的实

际完成数和企业的计划任务数,以实际完成数或计划任务数作权数是比较合适的;其次涉及平均方法的选择问题,本例掌握实际完成数,即掌握所要平均的变量的分子资料,故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法计算。在选择权数时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它是标志值的直接承担者;二是它与标志值相乘具有意义,能构成标志总量。

成 绩

人数 频率(%)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3 6 15 12 4 7.5 15 37.5 30 10 合 计

40

100

参考答案:

%6.1717

3===甲甲

甲x v σ %6.121.263.3===乙乙乙

x v σ 可见,乙企业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

答题分析:这显然是两组水平不同的现象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的大小分析平均水平的代表性,必须计算标准差系数。

6.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⑴ 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⑵ 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率进行区间估计(z=2)。

n =200件p 100200

195?=%=97.5% 抽样成数平均误差:

n

p p p )1(-=

μ

%1.1000122.0200025

.0975.0200%)5.971(%5.97==?=-?抽样极

限误差:Δp=p μZ =2×1.1%=2.2%,则合格率的范围:P =p ±Δp =97.5%±2.2%

95.3%≤P ≤99.7%

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为1.1%,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该批产品合格率在95.3%至99.7%之间。

7.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z =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 参考答案:N=4000,n=200,z=2. 样本成数P=

2008

=0.04,则样本平均误差: ()0125.040002001200

96.004.011=??

?

??-?=

??

? ??--=

N n n

p p p μ

允许误差Δp=p μZ =2×0.0125=0.027

废品率范围p=p ±Δp=0.04±0.027 即1.3%-6.7% 废品量=全部成品产量×废品率

则全部成品废品量范围为:4000×1.3%-4000×6.7% 即52-268(件)

8.在某乡2万亩水稻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400亩,得知平均亩产量为609斤,样本标准差为80斤.要求以95.45%(z=2)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乡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范围。 本题是变量总体平均数抽样

N=40000,n=400,=609斤,б=80, z=2 样本平均误差4400

80

==

=

n

x σ

μ 允许误差Δx=x μZ =2×4=8

平均亩产范围x =x ±Δx 609-8≤x ≤609+8 即601—617(斤)

总产量范围:601×20000-617×20000 即1202—1234(万斤)

⑵ 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⑶ 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参考答案:

设产量为自变量(x ),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 ) 列表计算如下:

⑴ 计算相关系数

∑∑∑∑∑∑∑---=

2

222)()(y y n x x n y

x xy n γ

.

9091

.09091

.042630268621796(426

21148162

)

2间存在高度负相关说明产量和单位成本之=-=-?-??-?=

γ

⑵ 配合加归方程 y c =a+bx

()()

x

y bx y a n

x x n y x xy b c 82.137.7737

.776

21

82.1642682.15510

621796

4262114812

2

2

-==--=-=-=-

=-?-=--=∑∑∑

∑∑回归方程为

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2元。 ⑶ 当产量为6000件时,即x =6,代入回归方程: y c =77.37-1.82×6=66.45(元)

即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66.45元。 10.某工厂基期和报告期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总成本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参考答案: 总成本指数=

%16450000

82000

12020050520110500456000

1

1==?+??+?=

∑∑p

q p q

)(32000500008200000

1

1元总成本增加=-=-=

∑∑p q

p q

产量指数=%180500009000012020050520120500506000001==?+??+?=∑

∑p q p q

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总成本:

)(4000050000900000001元=-=-∑∑p q p q 单位成本指数=

%9190000

820000

1

11===∑∑p

q p q 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的总成本:

)(800090000820000

1

1

1

元-=-=-∑∑p

q p q

∑∑∑∑∑∑?=

1

11

10

011p

q p q p q p q p

q p

q

164%=180%×91%

()()∑∑∑∑∑∑-+-=-

0111000100

1

1p q p q p q p q p q

p q

32000=40000-8000

答题分析:总成本之所以增长64%,是由于产量增加80%和单位成本降低9%两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产量增加使总成本增加40000元,单位成本降低使总成本节约8000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绝对额增加32000元。

11.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1984年产品产量分别比1983年增长2%、5%、8%。1983年甲、乙、丙产品产值分别为5000元,1200元,24000元,问1984年三种产品产量比1983年增加多少?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产值是多少?

)

24000

12000500024000

%812000%55000%2:()

(26204100043620%39.619831984%39.10641000

43620

2400012000500024000%10812000%1055000%1020

0000

0++?+?+?==-=-===++?+?+?=

=∑∑∑∑q q k p q p kq p

q p

kq k 常的错误是注元产值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年增长年总产量比即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

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 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

参考答案:价格总指数=

∑∑1

11

11q

p k q p

=

%

100%105%102221311+

+++=101.86%

销售额总指数=

%22.10220

151022

13110

11=++++=

∑∑q

p q p

13.某工厂第一季度工人数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试计算该厂第一季度的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劳动生产率=工人数

总产值 即b

a

c

=

这是对静态平均数时

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方法和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相同。

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a c

=

元人万元/1322/1322.022150

1950205021850271

272250==+++++=

14.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

增长量。 (2)如果从2004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参考答案:(1)计算结果如下表:

平均增长量461

51841

0=-=--=n a a n (万斤)

(或平均增长量464

34684438=+++==逐期增长量个数逐期增长量之和)

(2)如果从2004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

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

)(74.1324)10.1(61860万斤=?=?=n

n x a a

参考答案:人口数是间断登记资料且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登记资料的时点在各年底,将2000年底的人数视为6月底库存。用首末折半法计算。人口增加数是时期数,所以直接平均。

1

n 2

a a a a 2a a n 1n 1-++???+++=-32

万人

9.1288086130756

129988129227128453127627126743=-+

++++=

1

22

6.8025

768761774826884=++++==

∑n

a a 万人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1某车间有30个工人看管机器数量的资料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5 4 3 4 2 6 4 4 2 5 3 4 5 3 2 4 3 6 3 5 4 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答案: 说明:对离散变量,如果变量值的变动幅度小,就能够一 68898884868775737268 75829758815479769576 71609065767276858992 645783817877726170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80分为中,80 —90分为良,90 —100分为优。要求: (1) 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 次数分配表。 (2)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 考试情况。 答案:(1) 个变量值对应一组,用单项式分组。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 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正态分 布”的形态。 3某企业10月份生产情况(单位:台): 计算该企业各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成 %。 计算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全厂产量计划完成96.8%,尚差3.2% 4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工资情况 按月工资(元)分组 企业个数 各组工人所占比重(%) 计算该集团工人的平均工资。 计算表如下 月工资组中值X 各组工人比重 f ( %) f X?丄 f 450 20 90.0 550 25 137.5 650 30 195.0 750 15 112.5 850 10 5.0 合计 100 620.0 x x ?f 620元 f 该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平均工资 620元。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 第一车间头际产量为 190件,完成计划 95%;第二车间实际 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 609件,完成 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95 % 100 % 105 % 100% 3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

统计学简答题期末复习题

1. 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设计、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务性质的认识是有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特性共同决定的。(1)从客观事物方面来说,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同样,任何一个数据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二者作用的对立统一。(2)从统计方法来看,统计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专门用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显示数据的特征,进而分析和探索(或推断)出事物总体的数量规律性。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1)总体: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通常是人、物体、交易或者事件)的总和,是在至少一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独立的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整体。(2)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单位,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被实际调查的子集合体。(3)参数:是对总体特征的数量描述,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4)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是对样本数据特征值的数量描述。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1)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2)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得到n个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则为样本分布。(3)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1)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2)两者间联系:一方面反映了统计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计方法研究和探索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的先后两个过程。 5.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就是对于一个抽自任意总体(均值为μ,方差为σ2),样本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近似于一个具有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6.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1)置信水平: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率,也称置信系数。(2)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3)显著性水平:是指当原假设实际上正确时,检验统计量落在拒绝域的概率。联系:置信区间越宽,置信水平越高,显著性水平越低。 7. 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总指标等于各个变量连乘积的值,一般用来计算社会经济问题的平均发展速度。 8. 抽样推断时为什么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只有遵循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能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从而使样本单位的分布接近总体单位的分布,样本对总体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的调查资料来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才能较为科学和准确。 9. 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了不起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来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a,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并做出决策:若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拒绝原假设H0,否则不拒绝原假设H0。也可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决策,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2 ?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 20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品 188件。要求: (1) 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 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 )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解:n =200,n =188 (1)合格率 = 1?^ = 94% n 200 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p(1 — p) 「0.94 x 0.06 J0.0564 . ---------- 0.000282 = 0.01679 = 1.679%(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 p i n , 200 \ 200 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二Z 」p =2 1.68% =3.36% p - :p =94% -3.36% =90.64% p :P =94% 3.36% =97.36% 该批零件合格率区间为: 990.64%乞P 乞97.36% 要求: (1) 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 (2) 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 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 x =1 10% =110% 71 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 解: (1) 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472 二 108.76% a 0 434 a 2 516 109.32 % 472 a g 584 a 2 516 = 113.18% 618 =105.82% a 4 年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个数 …=618一434」84=46 4 4 4 (2)如果从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 一、选择题 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 A. 二项分布 B.F 分布 C. t 分布 D. 正态分布 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 A. Z检验 B. t 检验 C. X 2检验 D. F 检验 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相关 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 A.F值 B. t 值 C. x 2 值 D.Z 值 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 A. 差异系数 B. 方差 C. 全距 D. 标准差 二、名词解释 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 3.标志是( 3 )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多项选择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 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 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 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 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 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①该市全部商品销售额②该市商业企业的总和③该市各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④该市所有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 3.统计整理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一个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有_4___。 ①分组标志和指标②数量分组标志值和频数③品质分组标志和频数④分组标志及次数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__1___。 ①230 ②560 ③185 ④515 3.有20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3,5,4,6,5,2,3,4,4,3,4,2,3,5,4,4,5,3,3,4,按上述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___1___。 ①单项分组②组距分组③等距分组④异距分组 4.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_2_____。 ①组中值②组距和组数③全距④总体单位数 多项选择题 1.对离散型变量分组_12345____。 ①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②也可采用组距分组③相邻组的组限可以不重④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 ⑤要按“上组限不在本组内”的原则处理与上组限相同的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_134____。 ①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②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⑤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判断:将某市500家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形 成的变量数列,其次数是各厂的产值数。 4.综合指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将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a ) a.抽象化 b.具体化 c.一般化 d.形象化 2. 加权算术平均方法中的权数为( d ) a.标志值 b.标志总量 c.次数之和 d.单位数比重 3. 某公司有十个下属企业,现已知每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资料,计算该公司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时,所采用的权数应该是(c ) a.企业数 b.工人数 c.实际产值 d.计划产值 4. 计算平均比率最适宜的平均数是(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5. 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6.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 相等,则 ( b ) a.众数为零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c.众数不能确定 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 7.已知甲数列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乙数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由此可断言(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 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 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2018年【统计学原理】考试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计算题)(新)1

统计学原理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 5 .5/==∑∑= 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50.291001345343538251515=?+?+?+?== ∑∑f xf X (件) 986.8) (2 =-= ∑∑f 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6.9===X V σ甲 305.05 .29986.8===X V σ乙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00974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 c = 56 + 8x,这意味着( C ) 3、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4、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C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 A.减少15% B.增加15% C.不变化 D.判断不出 6、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 B. % C. 7% D. 11% 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B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 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 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1某车间有30个工人看管机器数量的资料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5 4 3 4 2 6 4 4 2 5 3 4 5 3 2 4 3 6 3 5 4 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答案: 就能够一 个变量值对应一组, 用单项式分组。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 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 分组方法的类型; 分析本班学生 考试情况。 答案:(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 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 布”的形态。 3某企业10月份生产情况( 单位: 台) : 计算该企业各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成%。 计算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全厂产量计划完成96.8%, 尚差3.2%。 4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工资情况 计算表如下: 元 620 = ∑ ? ∑ = f x x 该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平均工资620元。 5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 完成计划95%; 第二车间实际 产量250件, 完成计划100%; 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 完成 计划105%, 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100 3 % 105 % 100 % 95 = + + 另外, 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 二车间产品单位成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一、时间序列: 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就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解: 1.2562 12232 2591252225822623250=++++?+?+?+?+?= = ∑∑f af a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与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解: 2.(1)这就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2)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K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 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580 6005502 500万元=+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 67 .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K a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23、33万元、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解: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0322 1221020 10501210501002人=+?++?+=a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3 21321008 102022102010501210501002=++?++?++?+=a 解: 解:产品总产量 ∑=+++++=)(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 ∑=+++++=)(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平均单位成本)/(52.70210001.148件元件 万元 总产量总成本= = ∑∑∑a b c 或:平均单位成本)(52.706 2100010000 61 .148万元=?= =a b c 答: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70.52元/件。 要求:(1)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地区1997—2001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1998—200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解: (1)计算表如下: 某地区1996--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2) )(88.545 9.61585.6811.459.40万元=++++== ∑n a a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二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二

————————————————————————————————作者:————————————————————————————————日期: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二 5.从某行业随机抽取6家企业进行调查,所得有关数据如下: 要求:(1)拟合销售利润(y)对产品销售额(x)的回归直 线,并说明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2)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销售利润为多少? 解: 企业 产品销售额(万元)x 销售利润(万元)y xy x^2 1 50 1 2 600 2500 2 15 4 60 225 3 25 6 150 625 4 37 8 296 1369 5 48 15 720 2304 6 65 25 1625 4225 240 70 3451 11248 (1)配合回归方程 y=a+bx ∑∑∑∑∑--=22) (x x n y x xy n b =3950.0)240(11248670 240345162=-??-? x b y a -== 1343.46 240 3950.0670-=?- 回归方程为:y=-4.1343+0.3950x 回归系数b=0.3950,表示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销售利润平均增加0.3950万元。 (2)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即x=100,代入回归方程: y=-4.1343+0.3950×100=35.37(万元) 6. 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商品 单位 销售量 单价(元) 基期 计算期 基期 计算期 甲 乙 件 公斤 50 150 60 160 8 12 10 14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企业 产品销售额(万元) 销售利润(万元) 1 2 3 4 5 6 50 15 25 37 48 65 12 4 6 8 15 25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经济统计学》习题(计算题) 1. 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数 工人数(人) 10~20 15 20~30 38 30~40 34 40~50 13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 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 日产量计数 组中值x 工人数(人)f xf 2x f 10~20 15 15 225 3375 20~30 25 38 950 23750 30~40 35 34 1190 41650 40~50 45 13 585 26325 合计 - 100 2950 95100 (1) 乙组 平均每人日产量:件)乙 (5.29100 2950 ==∑∑= f xf x 标 准 差

)(99.85.29100 951002 2 2 2 件)()()(乙乙乙=-= -∑?∑= ∑-∑= x x x f f f f x σ (2)267.036 6 .9== = 甲 甲 甲x V σσ 305.05 .2999 .8== = 乙 乙 乙x V σσ ∵乙 甲 σσV V π ∴乙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2.某企业2011年四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 下: 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平均工人数。 解:4月份平均工人数15 51015 130051*********++?+?+?= ∑∑ =a af a =1260(人)——间隔不 等连续时点数列 3.某企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的资料如下: 月份 3 4 5 6 月总产值(万元) 1150 1170 1200 1370 月末职工人数(千人) 6.5 6.7 6.9 7.1

统计学简答题复习

1.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这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特性共同决定的。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一定事物的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量的特征;一定的量的特征代表事物的某种性质。从客观事物方面来说,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任何一个数据,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性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特征和联系,决定了事物的内在本质是有规律可循的,偶然性反映了事物个别表现的差异性。统计就可以从大量事物的表现中探索到内在的、本质的的数量规律性。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答: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元素)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由于样本是我们所已经抽出来的,所以统计量总是知道的。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1)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2)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得到n个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则为样本分布。(3)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取得、加工整理和显示数据资料,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的科学。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推断和估计。 联系: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和前提,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 5.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答: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6.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答:在对参数估计的许多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称为置信水平。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被称为显著性水平。它们的联系是: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显著性水平越低。 7. 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总指标等于各个变量连乘积的值,一般用来计算社会经济问题的平均发展速度。 8.抽样推断时为什么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答、只有遵循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能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从而使样本单位的分布接近总体单位的分布,样本对总体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的调查资料来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才能较为科学和准确 9.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答:⑴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⑵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 ⑶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 ⑷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 ⑸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也可 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决策,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10.相关系数(r)绝对值的大小是如何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性的? 答:相关系数r是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随机样本的观测值x和y计算出来的,它是对总体相关系数p 的估计。当r=0,表明没有线性相关关系;当0<▏r▏<1时,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若r>0,表明x和y为正相关,若r<0,表明y为负相关;当▏r▏=1时,表明x和y完全线性相关,若r=1,表明x 和y完全正相关;若r=-1,表明x和y完全负相关。 1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是一种位置代表值,它的应用场合比较有限;中位数具有稳健性,数据值与中位数之差的绝对值之和最小;均值就是算术平均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是永远存在,同时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很少;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