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1《二次函数》同步练习1(浙教版九年级上)

数学:2.1《二次函数》同步练习1(浙教版九年级上)
数学:2.1《二次函数》同步练习1(浙教版九年级上)

数学:2.1《二次函数》同步练习1(浙教版九年级上)

【知识要点】

1.形如y=ax 2+bx+c(a,b,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2.在函数y=ax 2+bx+c 中,a,b,c 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课内同步精练

●A 组 基础练习

1.某工厂第一年的利润为20(万元),第三年的利润y (万元),与平均年增长率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2.在下列函数关系式中,哪些是二次函数(是二次函数的在括号内打上“√”,不是的打“x ”). (l )y=-2x 2 ( )

(2)y=x-x 2 ( )

(3)y=2(x-1)2+3 ( )

(4)y=-3x 2-3 ( )

(5) s=a(8-a) ( )

3.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a ,一次项系数b 和常数项c .

(1)y=x 2中a= ,b= ,c= ;

(2)y=5x 2+2x 中a= ,b= ,c= ;

(3)y=(2x-1)2中a= ,b= ,c= ;

4.已知二次函数y=x 2+bx-c,当x=-1时,y=0;当x=3时,y=0,则b= ;c= .

●B 组 提高训练

5.已知正方形边长为3,若边长增加x ,那么面积增加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

6.在半径为4cm 的圆面上,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 的同心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ycm 2,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课外拓展练习

●A 组 基础练习

1.当m 是何值时,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并写出这时的函数关系式.

(1)y=234m m mx -+,m= ,y= ;

(2) y=2(1)m m m x ++,m= ,y= ;

(3) y=232(4)m

m m x -+-,m= ,y= . 2.函数y=ax 2+bx+c(a,b,c 是常数)问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

(l )它是二次函数 ;

(2)它是一次函数;

(3)它是正比例函数;

●B组提高训练

3.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若x=0时y=1;x=1时y=1;x=2时y=-1.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 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若x=1时y=3;x=-1时y=4;x=-2时y=3.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

2020学年九上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 一、单选题 1.抛物线y=(x﹣2)2+1的顶点坐标为() A.(2,1) B.(2,﹣1) C.(﹣2,﹣1) D.(﹣2,1) 2.衣柜不透明的盒子中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何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 B.摸到黑球与摸到白球是随机事件 C.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D.摸到白球比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3.在⊙ O中,半径为6,圆心O在坐标原点上,点P的坐标为(3,4),则点P与⊙ 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在⊙ O内 B.点P在⊙ O上 C.点P在⊙ O外 D.不能确定 4.现给出以下几个命题:(1)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2)等弧所对的弦相等;(3)圆中90°的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矩形的四个顶点必在同一个圆上;(5)在同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5. 将抛物线y=2x2的图象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y=2(x-2)2-3 B.y=2(x-2)2+3 C.y=2(x+2)2-3 D.y=2(x+2)2+3

6.已知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不动,把x轴、y轴分别向上、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新的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y=2(x-2)2+ 3 B.y=2x2+8x+6 C.y=2(x + 2)2-1 D.y=2(x + 2)2 + 3 7.若△ ABC~△ DEF,它们的面积比为4︰1,则△ ABC与△ DEF的相似比为() A.2︰1 B.1︰2 C.4︰1 D.1︰4 8.已知△ 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cm ,7.5cm ,9cm ,△ DEF的一边长为4cm ,当△ DEF的另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2 cm,3 cm B.4 cm,5 cm C.5 cm,6 cm D.6 cm,7 cm 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0 B.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2a﹣b=0 D.方程ax2+bx+c=0的两根是x1=﹣1,x2=3

数学浙教版七上-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知识结构: 1.1从自然数到分数: 1.知识点: 自然数: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数,0,1等。 自然数的应用:计数和测量,标号或排序 分数和小数:分数都可以化成小数 1.2有理数: 1有理数:正数负数零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ⅰ整数(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零。ⅱ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 3.负数的现实意义: 4.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3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1.三个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的画法。 3.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4.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5.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6.复习倒数,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1.4值对值:把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1.正数的值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求一个数的值对值:a=(分类讨论思想)-a≠负数。

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3.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1.加运算法则: ⅰ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ⅱ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ⅲ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烽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017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形式;了解分数 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 能力目标: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中的第2题的第⑵小题。 设计亮点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这段报道: 2008年8月8日到8月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我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获得奖牌榜的第一名,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我国金牌数约占总金牌数的6 1。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一己之力,将人类速度的极限改写。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项世界纪录全部被刻上“牙买加制造”的标签,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博尔特以9秒69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男子100米世界纪录历史性地首次被“浓缩”到了9秒70以内。提问:你在这篇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如果将9秒69写成9.69秒,9.69又属于什么数? (由北京奥运会有关报道引入,既合时事形势,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提问复习 问题1: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哪一些数属于自然数?你了解自然数最初是怎样出现的吗? 注意:自然数从0开始。 问题2: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 自然数的作用: ①计数 如:51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 ②测量 如:小明身高是168厘米; ③标号和排序 如:2008年,金牌榜第一。 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三、做一做(多媒体显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请学生回答)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1)、 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第5高楼;(4)、 信封上的邮政编码321407;(5)、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5℃ 四、小组讨论 问题1:我们知道小学里先学自然数再学分数,但你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你能用自然数表示四人均分一个西瓜,每人可得多少西瓜吗? 引入新课 提出课题:今天我 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 应用 [板书课题]第1节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因为自然数在小学里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补充2小题,加强巩固自然数的作用

2017年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 1. 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 把形如()0a ,,y 2≠++=是常数,其中c b a c bx ax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称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1.2. 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y=ax 2 (a ≠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关于y 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函数y=a(x-m)2+k(a ≠0)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 2的图象先向右(当m>0时)或向左(当m<0时)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当k>0时)或向下(当k<0时)平移|k|个单位得到,顶点是(m,k),对称轴是直线x=m 。 函数y=a(x-m)2+k(a ≠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直线a b 2x -=,顶点坐标是???? ??--a b ac a 44,2b 2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 1.3.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y=ax 2 (a ≠0)的图象具有如下性质: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 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首先应当求出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注意:由此求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自变量的必须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2. 简单事件的概率 2.1. 事件的可能性 把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把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把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2.2.简单事件的概率 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用P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00%,即P(必然事件)=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 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即0r d ? 点在圆上; < 点在圆外;? = ?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经过三角形各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这个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2.图形的旋转 一个图形变成另一个图形,在运动的过程中,原图形上的所有点都绕一个固定的点,按同一个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固定的点叫做旋转中心。 图形的旋转具有以下性质: 图形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相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何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的角度。 3.3.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分一条弦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集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2 .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3 .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三)介绍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2.给出有理数概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篇一:九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篇二: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如果□+2=0,那么“□”内应填的实数是() A.-2 B.- 12 C. 12 D. 2 2.在Rt⊿ABC中,若各边的长度同时都扩大2倍,则锐角A的正弦值与余弦值的情况() A.都扩大2倍B.都缩小2倍 C.都不变D.正弦值扩大2倍, 余弦值缩小2倍 3.路程s与时间t的大致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速度v与时间t的大致图象为() A. B.C. D. 4.小明与两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用“手心、手背”游戏确定出场

顺序. 设每 人每次出手心、手背的可能性相同. 若有一人与另外两人不同,则此人最后出场.三人同时出手一次, 小明最后出场比赛的概率为() A. 12 B. 5.如图, 在 ?ABCD中, AB=10, AD=6, E是AD的中点, 在AB?上取一点F,? 使 F 11 C.34 D. 1 5 AED △CBF∽△CDE, 则BF的长是() A.5 B.8.2 C.6.4 D.1.8 6. 从1到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12A.B. 992 C.

3 D. 5 9 7.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l,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A B C D 8.如图,己知△ABC,任取一点O,连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 D,E,F,得△D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与△DEF是位似图形;②△ABC与△DEF是相似图形;③△ABC 与△DEF的周长比为1:2;④△ABC与△DEF的面积比为4:1. A.1B.2C.3D.4 9.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过点A(1,2),B(3,2),C(5,7).若点M(-2,y1),N((-1,y2),K(8,y3)也在二次函数y?ax?bx?c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1<y2<y3 B.y2<y1<y3 C.y3<y1<y2 D.y1<y3<y2 2 2 10.在一次1500米比赛中,有如下的判断: 甲说: 丙第一 , 我第三; 乙

(完整版)最新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节重难点.doc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重难点 第一章有理数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正数:大于零的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负分数和正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自然数 分数 负分数 1.2数轴 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符号不同,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零的相反数是零。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3绝对值 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绝对值相等。 注:任何数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零。(非负数) 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一般地,我们有: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2.1有理数的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仍成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教学设计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数和分数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应用。 3、经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感受数还需作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从自然数和分数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本节“合作学习”第2(2)题学生不易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奥运报道: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由621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96人,参加本届奥运会23个大项,212个分项的比赛。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奖牌88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 2.请阅读下面一段报道: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1座跨海大桥。 自然数有些是用来计数和测量的,而有些是用来标号或排序的。 做一做: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和测量?哪些表示标号或排序? (1)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9米,地上70层,至1990年为止,是世界第5

高楼。 3.在解答下列问题时,你会选用哪一类数?为什么?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 练一练: 书本P6 作业题2、3 4.完成合作学习的第1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①T32次火车发车时间是________;②小慧坐火车从温州到杭州需______时; ③小慧在市内交通和检票进站最少需_________分钟; ④你是怎样理解“最迟”的含义的? ⑤小慧最迟在________时从温州出发才一定赶得上火车. 用自然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合作学习第2个问题中第二问方案可行不可行怎么理解? ①硬卧下车票___________元/张? ②小慧打算买一张硬卧下车票后还剩_______元,她实际有_____元钱? ③方案可不可行,怎样计算? 四、课堂小結: 1.回顾一下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 2.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数的应用?想一想这些数有什么作用? 3.想一想为什么有了自然数后还要引入分数或小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然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五、拓展训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6-2017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 卷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你们一定体验到了成长和收获的快乐。现在请你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用心做完这张测试卷。老师相信你,一定能交上一份令父母满意的答卷,祝你成功! 一、认真看,仔细选。(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 -5的绝对值是( ) A .5 B .-5 C .15 D .-1 5 2.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这些年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上持续推进,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 460 000 000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将1 46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46×107 B .1.46×107 C .1.46×109 D .1.46×1010 3. 下面四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长方形的是( ) A B C D 4.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船舶航行的路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已知代数式165m a b --和21 2 n ab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3 6. 如图所示,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 放在直尺的一边CD 上,如果∠AOC =28°, 那么∠BOD 等于( ) A .72° B .62° D A B C O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1-4章错题测试

七年级上数学1-4章错题检测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是最小的整数B.有理数中存在最大的数 C.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D.0是最小的非负数 2.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A.1 B.3 C.±2D.1或﹣3 3.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A.2002或2003 B.2003或2004 C.2004或2005 D.2005或2006 4.若ab>0,则a b ab ++ a b ab 的值为() A.3 B.﹣1 C.±1或±3D.3或﹣1 5.已知|a|=3,|b|=5,且ab<0,那么a+b的值等于()A.8 B.﹣2 C.8或﹣8 D.2或﹣2 6.若a3=a,则a这样的有理数有个.()A.0个B.1个C.2个D.3个 7.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万,关于这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精确到万分位B.它精确到0.001 C.它精确到万位 D.它精确到十位8.已知a=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则a的可能取值范围是()A.≤a≤B.≤a<12.35 C.<a≤D.<a< 9.的算术平方根 .....是() A.±3 B.±9C.9 D.3 10.1118×1311×1410的积的末位数字是()A.8 B.6 C.4 D.2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中,无理数有_________ 个. 12.9 349 000(精确到万位)为_________ . 13.比﹣3大,但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___ ,积为_________ .

浙教版教材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反比例函数 我们把函数()k y k x =≠为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这里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k 叫做比例系数。 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当0k 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当0k 时,图象在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关于直线坐标系的原点成中心对称。 当0k 时,在图象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当0k 时,在图象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 第2章 二次函数 我们把形如2y ax bx c =++(其中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2y x =的图象是一条关于y 轴对称,过坐标原点并向上伸展的曲线,像这样的曲线通常叫做抛物线。抛物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二次函数2(0)y ax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关于y 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

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直线2b x a =-,顶点坐标是(2b a -,244ac b a -)。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 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 12b x x a +=-, 12c x x a =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圆 圆心 半径 弦 直径 圆弧简称弧 半圆 略弧 优弧(大于半圆)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把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等圆。 d r ? 点在圆外;d r =?点在圆上;d r ? 点在圆内。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经过三角形各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方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分一条弧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 圆心到圆的一条弦的距离叫弦心距。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平方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我们把1°圆心角所对的弧叫做1°的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个弦心距中有一对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对量都相等。 顶点在圆上,它的两边都和圆相交,像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弧长计算公式:r 180n l π= 扇形面积计算公式:2 1 3602n r s lr π== 圆锥的侧面 母线(斜边) 圆锥的底面 圆锥的全面积(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和) =r s l π侧 2=r s l r ππ+全

2019-2020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1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1 5的相反数是() A. -1 5 B. 1 5 C. -5 D. 5 2. 如果潜水艇下潜3 m记做-3 m,那么潜水艇上浮4 m记做() A. 4 m B. -4 m C. 7 m D. 1 m 3. 在0,1,-1 2,-1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A. 0 B. 1 C. -1 2 D. -1 4. 数轴上表示-1 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A. -1 2 B. 1 2 C. -2 D. 2 5.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这个数是() A. 3 B. -3 C. 3或-3 D. 1 3 6. 下列各数:0. 01,10,-6. 67,-1 3,0,-90,-(-3),-|-2|,其中是负数 的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C.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它本身 D. 在有理数中,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数 8. 如图所示的数轴被墨迹盖住了一部分,被盖住的整数点有() (第8题) A. 7个 B. 8个 C. 9个 D. 10个 9. 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等于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A. -8 B. 2 C. -8和2 D. 1

10. 如果a,b表示的是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A. a,b的值不存在 B. a和b符号相反 C. a,b都不为0 D. a=b=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 在一批零件的检测中,如果一个零件的质量超过标准质量0. 05 g,记做+0. 05 g,那么-0. 03 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在有理数-3,0,20,-1. 25,13 4,-|-12|,-(-5)中,正整数是__________, 负整数是__________,非负数是________________. 13. 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是________. 14. 比较大小:-3 4________- 4 5(填“>”或“<”). 15. 若|a-2|与|4-b|互为相反数,则b-a-1的值是________. 16. 下面是杭州钱塘江段某年雨季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其中0表示警戒水位, 高于警戒水位为正),则水位最高的是星期________. 17. 数轴上-1所对应的点为A,将A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6个 单位长度,则此时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个单位长度. 18. 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B,C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C与点 A间的距离为3,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9,20,21题每题6分,22,23题每题8分,24题12分,共46分) 19.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5,-1 2,0. 81,-3, 22 7,-3. 1,-4,171,0,3. 14,1. 6. 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负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如图,数轴上的点A,B,C,D,E大致分别表示什么数?其中哪些数互为 相反数?

最新整理初三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浙教版).docx

最新整理初三数学教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1.二次函数 1.1.二次函数 把形如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称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1.2.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关于y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函数y=a(x-m)2+k(a≠0)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2的图象先向右(当m》0时)或向左(当m《0时)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当k》0时)或向下(当k 《0时)平移|k|个单位得到,顶点是(m,k),对称轴是直线x=m。 函数y=a(x-m)2+k(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直线,顶点坐标是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 1.3.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具有如下性质: 1.4.二次函数的应用 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首先应当求出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注

意:由此求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自变量的必须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2.简单事件的概率 2.1.事件的可能性 把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把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把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2.2.简单事件的概率 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用P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00%,即P(必然事件)=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 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即0《P(随机事件)《1. 如果事件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可能性相同且互相排斥,结果总数为n,事件A 包含其中的结果数为m(m≤n),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 运用公式P(A)=m/n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时,首先应确定所有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然后确定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n和事件A包含其中的结果数m。 2.3.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相同条件下,当重复试验的次数大量增加时,事件发生的概率就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2.4.概率的简单应用 概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能帮助我们对许多事件作出判断和决策。 3.圆的基本性质

最新浙教版2019学年九年级上数学试卷.docx

最新浙教 版 2019 学年九年级上数学试卷 命题学校:田莘耕中学 命题人:姚琼晖 审核人:胡纪荣 总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函数 y x 2 2x 3 的对称轴是直线( ) A . x=-1 B . x=1 C . y=-1 D . y=1 2.一个布袋中有 4 个红球与 8 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那么从布袋中随机摸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是( ) A . 1 B . 1 C . 2 D . 1 12 3 3 2 3. 在 Rt △ABC 中,∠ C=Rt ∠ ,AC=3cm , AB=5cm ,若以 C 为圆心, 4cm 为半径画一个圆,则下列结论中,正确 的是( ) A 、点 A 在圆 C 内,点 B 在圆 C 外 B 、点 A 在圆 C 外,点 B 在圆 C 内 C 、点 A 在圆 C 上,点 B 在圆 C 外 D 、点 A 在圆 C 内,点 B 在圆 C 上 4.在⊙ O 中, AB , CD 是两条相等的弦,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 B ,CD 所对的弧相等 B 、 AB , CD 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C 、△ AOB 与△ CO D 全等 D 、 AB , CD 的弦心距相等 5. 已知圆弧的度数为 120°,弧长为 6π ,则圆的半径为( ) A.6cm B.9cm C.12cm D.15cm 6. 把一个小球以 20 米 / 秒的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 h (米)与时间 t (秒),满足关系: h = 20t -5t ,当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小球的运动时间为( ) D A A .1 秒 B .2 秒 C .4秒 D .20 秒 O B 7.如图,已知⊙ O 是△ ABD 的外接圆, AB 是⊙ O 的直径, CD 是⊙ O 的弦,∠ ABD=58°, 则∠ BCD 等于( ) C A.116 ° B. 58 ° C. 32 ° D.64 ° 第6题图 8.设 A ( -2, y 1 ), B ( -1, y 2 ), C ( 1, y 3 )是抛物线 y ( x 1) 2 m 上的三点,则 y 1 , y 2 , y 3 的大 小关系为( ) A . y 1 > y 2 > y 3 B. y 1 > y 3 > y 2 C. y 3 > y 2 > y 1 D. y 3 > y 1 > y 2 9.现有 A ,B 两枚均匀的小立方体骰子,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 1,2,3,4,5,6. 如果由小李同学掷 A 骰子 朝上面的数字 x ,小明同学掷 B 骰子朝上面的数字 y 来确定点 P 的坐标( x , y ),那么他们各掷一次所确 定的点 P 落在已知直线 y=-x+8 的概率是( ) A . 5 B. 1 C. 7 D. 1 36 6 36 9 10.已知抛物线 y ax 2 bx 和直线 y ax b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y y y y x x x x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浙教版七上全册。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的倒数是 A.3 B.1 3 C.–1 3 D.–3 2.据资料显示,地球的海洋面积约为360000000平方千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 A.36×107B.3.6×108 C.0.36×109D.3.6×109 3.在–4,0,–1,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4 B.2 C.–1 D.3 4.若3a2b c m为八次单项式,则m的值为 A.3 B.4 C.5 D.7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2=–5 B.(–3)×(–5)=–15 C.–(–22)=–4 D.–(–3)2=–9 6 .如图,点 A位于点O的 A.南偏东35°方向上B.北偏西65°方向上 C.南偏东65°方向上D.南偏西65°方向上 7.已知|x|=5,|y|=2,且|x+y|=–x–y,则x–y的值为 A.±3 B.±3或±7 C.–3或7 D.–3或–7 8.如果∠A的补角与∠A的余角互补,那么2∠A是 A.锐角B.直角 C.钝角D.以上三种都可能 9.将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颗,那么就多8颗;如果每人3颗,那么就少12颗.设有糖果x颗,则可得方程为 A. 8 2 x- = 2 3 1 x+ B.2x+8=3x–12 C. 8 3 x- = 2 2 1 x+ D. 8 2 x+ = 2 3 1 x- 10.一个自然数的立方,可以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例如:23,33和43分别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裂”成2个、3个和4个连续奇数的和,即23=3+5;33=7+9+11;43=13+15+17+19;…;若63也按照此规律来进行“分裂”,则63“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 A.37 B.39 C.41 D.43 第Ⅱ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1.2《有理数》教案

1.2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从自然数、分数到有理数的扩展过程,体会有 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体验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兴趣.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3.会用正数、负数、零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能将有理数进行正确的分类.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2. 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几段含有数据的材料在幻灯片中投影出来: (说明:学生自己做的作业,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材料中含有哪几类数据? (1)本次大赛共有包括港、奥、台在内的近200支代表队,300个节目赛,其中22支代表队,37个节目进入总决赛.我市爱绿艺校代表队的32 名小演员是本次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平均年龄仅5岁,但获得的 荣誉却是幼儿组最高的金奖. 答:都是自然数. (2)据了解,我国公路隧道总数已达1782座,总长度704公里,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初的4.7倍和倍,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我国目前最 长的隧道是铁路线上的秦岭隧道,全长18.46公里.正在施工的双向分 离式四车道终南山隧道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公路隧道. 答:有自然数,分数. 师: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学过自然数和分数,这些数能够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还会不会有新的数? (3)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中国第一高峰,也 是地球上第一高峰; 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地 东端.盆地底部海拔-155米.是中国海拔最低处.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这里的两个数据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55”这个带符号的数我们以前没有见过,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地理上学过测量高度时,规定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8848表示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而-155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切换到另一个投影材料: 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123℃,夜晚可低至-233℃,图中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不得不穿着既防寒又御热的太空服. 师:这里123℃,-233℃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123℃表示零上123℃,-233℃表示零下233℃.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用带“-”这个号的数? 生:在知道竞赛中,加分与扣分中的扣分经常用带“-”号的数表示,如加10分用+10记,扣20分用-20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从自然数到分数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江版)七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 义和形式;了解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能力目标: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 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中的第2题的第⑵小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这段报道: 2004年8月13日到8月29日,第28届奥运会在雅典召开,我国体育代表团以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获得奖牌榜的第二名,为国家争得 了荣誉。我国金牌数约占总金牌数的 1 10 。跨栏运动员刘翔在男子100米栏决 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刘翔是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短距离竞赛项目获得冠军的第一人。 提问:你在这篇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如果将12秒91写成12.91秒,12.91又属于什么数?(由雅典奥运会有关报道引入,既合时事形势,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应用 [板书课题]第1节从自然数到分数 ㈡提问复习 问题1: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哪一些数属于自然数?你了解自然数最初是怎样出现的吗? 注意:自然数从0开始。 问题2: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来回答,教师提示补充) 自然数的作用: ①计数如:32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 ②测量如:小明身高是168厘米; ③标号和排序如:2004年,金牌榜第二。 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