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练习题

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练习题
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倒数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执笔

汤盼

学生姓名 课题

6-3分数应用题 班 级 六

??? 预

习 方 案 内 容 ???

一、填空:

1、(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2

3 的倒数是( );7的倒数是( );

( )没有倒数; 1的倒数是( )。

3、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1;( )和( )互为倒数。

4、

( )×114 =9×( )=( )×5

7

=1×( )= a

×( )(a ≠0)

5、5的倒数与10的倒数比较,( )的倒数>( )的倒数

6、当a=( )时,a 的倒数与a 的值相等。

7、0.1的倒数与0.4的倒数相加, 和是( )

8、6与8的和的倒数是( ),它们差的倒数是( ); 6与8的倒数的和是( ),它们倒数的差是( ); 9、两个自然数的和是9,它们的倒数和是14

9

,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任意一个数都有倒数。 ( )

2、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 )

3、a 是个自然数,它的倒数是1

a 。 ( )

4、因为13 +23 =1所以13 和2

3 互为倒数。 ( )

5、0.3的倒数是3 ( )

6、0.7的倒数是13

7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2

3

×

32

=1

( )

A 、23 是倒数

B 、32 是倒数

C 、23 和3

2 互为倒数

2、最小的质数的倒数比最小的合数的倒数大 ( )

A、1

2

B、

1

4

C、

1

8

3、下面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是()

A、1和0

B、3

2

和1.5 C、3

2

5

5

17

4、如果a×5

7

=b×

1

2

=c×

3

3

那么a、b、c这三个数中最

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

A 、 a

B 、 b

C 、 c

5、乘积是1的两个数()

A.都是倒数 B.互为倒数

C.不是倒数 D.可能是倒数

6、0的倒数是()

A.是0 B.是1 C.不知道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

1.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7分钟) 1根据每组字的规律填数。 .按要求回答教师的提问,初步感知倒数。 (1/6的倒数是6,3/5的倒数是5/3,它们是互为倒数) 2.引导学生理解“互为”的意义。(互为是指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两者相互依存,单独一方面不能称之为互为)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仔细观察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它们之间有哪些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这样的位置关系来学习新知识——倒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20分钟)

1.明确倒数的意义。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1)引导学生认真计算并思考,发现规律。 (2)在小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并汇报:这几个算式的乘积都是1,两个因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是颠倒的。 (3)教师说明这样的两个数就叫做互为倒数,并引导学生总结这几组算式的共同特点,尝试描述倒数。(有的学生可能根据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变化规律进行描述,有的学生可能根据乘积是1的特点来描述) (4)明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5)指名举例说出什么是倒数。 2.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28页例1。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快速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将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组织学生讨论: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并想一想为什么? (在小组内讨论、明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数学第十一册19页----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会求倒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口头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0为何没有倒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倒数. 1.同学们,老师已经和你们认识几年了?在这两年里我们互相帮助,一起成长,互相成为了朋友.所以我可以说我和同学们互为朋友.那谁能说说什么是“互为”呢? 2.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倒”字. 师:这是什么字呀?你是怎么理解“倒”字呢?(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的倒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 通过大家的预习和你对倒数的理解,我们尝试求下面数的倒数. 1.求分数35 、72 的倒数. 学生试着说,师板书: 35 的倒数是(53 )或者35 的倒数是(123 ) 师在这里说明这两种写法都可以. 72 的倒数是(27 )[启慧]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尽量让学生说,最后教师板书).

在这里教师要问一下35 和53 应该怎样描述它们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35 和53 互为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只需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练习:求411 、78 的倒数. 2.求整数6、1的倒数. (让学生同桌讨论,怎样求他们的倒数?讨论完后,教师让学生说并板书) 6的倒数是(16 ) 1的倒数是( 1)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尽量让学生说,最后教师板书). 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可以先把整数表示成分数的形式,让后再求这个分数的倒数. 练习:求10、12的倒数. 3.求0.25、0.6的倒数. 师:这是什么数?怎样求他们的倒数呢?(让学生同桌讨论,怎样求他们的倒数?讨论完后,教师进行归纳并板书) 0.25的倒数是(4) 0.6的倒数是(53 )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求一个小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尽量让学生说,最后教师板书). 求一个小数的倒数的方法:可以先把小数表示成分数的形式,让后再求这个分数的倒数. 练习:求0.2、1.2的倒数. 通过上面的尝试练习,谁能总结一下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让学生说并总结,教师应该恰当地进行补充说明) 三、探索倒数的意义. 1.师:通过求一个数的倒数,我们来观察一下每个数与其倒数之间的关系,(返回去,从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开始,一直到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每个数和它的倒数的乘积是“1”,教师并板书算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倒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比较、观察等探究活动,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 4.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计算、比较、观察等探究活动,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导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汉字游戏。中国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的汉字添上一笔或减少一笔就可以变成一个新的汉字,但今天我们的要求是不添加一笔也不减少一笔,变成一个新的汉字。有没有信心做这个游戏?(生:有信心) 课件逐一出示下面一组汉字------“呆”、“士”、“吴” 学生说出变化后得到的汉字,并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变化的。可以把这些汉字的上面一部分和下面一部分交换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汉字。(课件演示) 教师提出:其实啊,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有这种类似的、有趣的现象,大家现在想不想研究?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请大家仔细听、认真写,看一看这些算式具有什么特点。 52×25 137×713 8×81 49×9 4 2. 总结“倒数的意义”。 (1)指几名同学说出以上算式的答案。 (2)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预设出学生有可能说出的发现,如:这几组数的乘积都是1;都是两个数相乘;前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后一个分数的分母交换了位置等。) 教师随机板书“乘积是1 ”, “两个数”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练习题

倒数的认识(一) 一、细心填写。 1、( )叫做互为倒数。 2、43 ×( )=( )×29=( )×6=0.25×( ) = 54+( ) =5 4÷( )=1 二、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2、因为23×32=1,所以23和3 2都是倒数。 ( ) 3、一个数的倒数都比原数小。 ( ) 4、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 ) 6、任意一个数都有倒数。 ( ) 7、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大于或等于1. 8、一个数乘分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9、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三.选择。 1.两个真分数的积是( )。 A.真分数 B.假分数 C.整数 2.一个自然数(0和1除外)与真分数相乘,所得的积( )这个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四、解决问题: 1、修一条8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03,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2。第二天修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没修? 2、修一条8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 21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53。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 3、修一条8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0 3,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53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

倒数的认识(二) 一、细心填写 A 、 B 、 C 、 D 都不等于0,已知A ×52=B -52=C +5 2=D ÷3,请你将A 、B 、C 、D 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 ( )>( )>( )>( ) 二、解决问题 1、建一所学校,计划投资1800万元,实际节约了 101。实际比计划节约多少万元?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2、小明收集的邮票比小芳多 52,小芳收集了75枚,小明收集了多少枚? 3、一个数的2倍正好等于 101的倒数。这个数是多少? 4、一本书120页,小明今天看的比全书的 52多6页。他明天第几页开始看? 5、养殖场养羊4800只,猪的头数是羊的 43,牛的头数是猪的52,养牛多少头? 6、花木商店有花木350株,其中52是桂花树,7 1是桃树。桂花树和桃树共占这批花木的几分之几?这两种树共多少株?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倒数的认识

1 倒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倒数的认识 教材第28、第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 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 呆——杏土——干吞——吴 学生分组交流,找出文字的构成规律。 学生汇报:字的上、下部分位置发生了调换。 课件闪动,发生变化。 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老师: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一个名字吗?(老师板书学生起的名字,先不予评价)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倒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什么叫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有什么特点? 2.学习倒数的含义。 (1)学生观察教材第28页主题图。

(2)学生根据所举的例子进行思考,还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 (3)学生反馈,老师板书。 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①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②每组中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4)举例验证。 老师验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学生辩论:看谁说得对。 (6)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特殊数:0和1。 老师:0和1有倒数吗? 学生1:0和1都有倒数。 学生2:0和1都没有倒数。 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自行辩论,自我评价。 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 4.求倒数的方法。 (1)出示例1。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决。 (2)归纳方法。 提问: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 学生汇报,课件反馈。 学生总结求倒数的方法。 板书: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看教材第28页,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用1除以这个数,这个数如果是分数,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5.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六的第1~5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订正。 重点让学生说明想法和思路。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找一找下列各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 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倒数的认识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untdown understand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倒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知道语言文字中有些字是可以倒过来写的。 比如:吴—吞 学生举例:杏—呆。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情况呢?

你能把4/7倒过来写吗? 板书:4/7--(7/4)8/3--(3/8)2--(1/2) 师:你能根据分子、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几组数取个名字吗? 生:倒数。 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教学倒数的意义. (1)5/8×1/87/15×5/76×1/21/40×5 (2)3/4×4/36/7×7/63×1/32/9×9/2 教师:“上面的两组题有什么不同?”(第一组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不是1, 第二组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是1.) 教师:“像第二组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教师举例说明什么叫做“互为倒数”. 3/4和4/3互为倒数,就是3/4的倒数是4/3,4/3的倒数是3/4. 教师:“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第二组其它3个算式中两个数的关系.说的时候,注意让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倒数的意义。 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 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利用教师的情感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0为什么没有倒数。 教学关键:掌握倒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倒数的意义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请同学们拿出听算本,我们听算几道题。 师:第一题:3/8×8/3…第二题:7/15×15/7…第三题: 3×1/3…第四题:1/80×80……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乘积都是1!

师:对,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你们还能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生:(齐)能! 师: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大家准备好课堂练习本,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请你写出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而且能写出不同的类型。 师:汇报大家共同分享? 生1:2/9×9/2=1,5×1/5=1,3/10×10/3=1,1/70×70=1,0.25×4=1,0.125×8=1,0.1×10=1,0.01×100=1 师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多乘积是1的两个数,还是几种不同的类型,不错。太厉害了!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无数个) 不过老师比你们更厉害。我不但能写出这么多算式,而且还能猜出你们写的是什么?只要你说出你写的第一个数,我就能猜出你写的第二个数是什么?生说师猜 师:同学们你要能猜出来,也可以来试一试呀。 师:为什么能猜到? 生:因为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师:对,你们所写的这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称之为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生齐读。 师:黑板上所写的两个数的积都是1,所以他们互为倒数。比如2/9和9/2和乘积是1,我们就说2/9和9/2互为倒数。(师板书 2/9和9/2互为倒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

思维训练课--倒数的认识 武大一附小 黄臣川 学习目标: 一、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准确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二、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归纳、推理的思维 能力。 三、挑战自我,展示自己独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讨论“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思维全面认识倒数。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思) 1、 计算下面各题,说出你有什么感觉? 83×38 = 23×32 = 991? = 157×7 15= 154×415 = 125×512 = 133×313 = 43×34 = 76×67 = 1711×11 17 = 21×2 = 5413×13 54 = 12121?= 21388×88213 = 110123×123110= 2、 揭示主题,学生自学教材P28相关知识。 3、 你能写出几个“两数相乘积为1”的算式吗?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板 书、揭示概念、齐读。) 4、讨论:0, 1, 0.25有没有倒数? 2 5是个倒数吗? 5、讨论:15352=+, 互为倒数吗?和5 352

32×21×162 , 互为到数吗?和、6 22132 0.4×2.5=1, 0.4和2.5互为倒数吗? 二、 探究(辩) 1、说出一组数的倒数: 127 、 6 、 0.75、 7 51 、 1 、 0,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2、同桌游戏,一人出题另外一人说出它的倒数,由简单的分数到带分数,整数,小数引申。 三、 深入(用) 1、下面哪两个数是互为倒数。 34 76 8 67 4 3 0.125 2、争当小法官,明察秋毫 (1)1的倒数是1。 (2)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3)32是倒数。 (4)非0自然数A 的倒数是A 1。 (5)因为0.5×2=1,所以0.5与2互为倒数。 (6)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7)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8)因为32×21×3=1,所以,32、2 1、3互为倒数。 3、填空 3 2×( )=1 7×( )=1 0.3×( )=1 54×( )=( )×4= 7 5×( )=0.5×( )=1 4、讨论:关于“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句话, ⑴如果去掉“互为”,会怎样?请举例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倒数的认识

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认识理解倒数的意义,并熟练的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倒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美,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归纳应用知识的能力。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的理解倒数的意义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特点,抽象出倒数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总结归纳。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引导发现 学习方法: 观察推理,抽象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从汉字中找规律。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请看 “吴”“杏”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 吴 呆 杏 吞 2、生发现并汇报:每一组汉字都是上下颠倒的。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 的一个难点。在自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生活体验,让学生在 生活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3、比一比,赛一赛 (1)83×38 157× 715 5×51 12 1×12 (2)43×83 72×54 12×43 4×0.25 分组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后公布结果,引发思考,哪组快。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竞赛形式引入,从分的调动了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追问让学生初步感知倒数的特征,为倒数 意义的揭示打下伏笔。 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算: (1)83×32 157×75 6×31 80 1×40 (2)83×38 157×715 3×31 80 1×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课件出示知识目标: (1)什么叫倒数?怎样理解“互为”?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0、1有倒数吗?是什么? 2.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4)教师指出倒数的两个条件: ①两个数。 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例如:和互为倒数,就是的倒数,的倒数是。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3.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5 3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5.同桌互说倒数,教师巡视。 三、当堂测评 1.课本对应练习题。 2. 判断下列各组数是否互为倒数。 和 和 和 和 指名说出“为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举例、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相互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倒数的意义 1、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下午第三节课,已经有些累了,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给大家解解困。话说清朝年间,在北京城有一个酒店名叫天然居(ppt出示),有一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这个地方,见到天然居这个名字,一时兴起,挥笔写下下面的对子:“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大家看这幅对子有什么特点? 生:把上句从下往上读就是下句。 师:是的,观察的很仔细,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对子特别满意,酒店老板也特别高兴,把它放在了酒店的大门两侧,于是这个酒店因此名声大噪,很多人慕名前来,酒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兴隆。这也反映出中国文化这种回文的形式所特有的文化魅力。说到中国文化,请大家看这个字

(Ppt)怎么读? 生:呆 师:我给大家变个魔术(呆----杏) 生:杏 师:呆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师:老师施展了什么魔法? 生:把呆字的上下偏旁交换位置。 师:真棒,根据刚才的魔术规律,你能猜出吞字可以变成什么字吗?(PPT) 生:吴 师:对啦,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仅体现在文学里,其实在数学上也有类似的现象(ppt),根据上面的观察,填数。 生:5/7倒过来是7/5,3/8倒过来是8/3,1/2倒过来是2/1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里的1是分数的那一部分,2又是分数的那一部分呢? 生:1是分数的分子,2是分数的分母。 师:好,拿也就是谁和谁颠倒? 生:分子和分母颠倒。 师:像这样交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产生新的分数的现象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倒数的认识。(板书:倒数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

倒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比较、观察等探究活动,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 4.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计算、比较、观察等探究活动,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导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汉字游戏。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的汉字添上一笔或减少一笔就可以变成一个新的汉字,但今天我们的要求是不添加一笔也不减少一笔,变成一个新的汉字。有没有信心做这个游戏?(生:有信心) 课件逐一出示下面一组汉字------“呆”、“士”、“吴” 学生说出变化后得到的汉字,并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变化的。可以把这些汉字的上面一部分和下面一部分交换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汉字。(课件演示)教师提出:其实啊,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有这种类似的、有趣的现象,大家现在想不想研究?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请大家仔细听、认真写,

看一看这些算式具有什么特点。 52×25 137×713 8×81 49×9 4 2. 总结“倒数的意义”。 (1)指几名同学说出以上算式的答案。 (2)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预设出学生有可能说出的发现,如:这几组数的乘积都是1;都是两个数相乘;前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后一个分数的分母交换了位置等。) 教师随机板书“乘积是1 ”, “两个数” (3)同学们还能不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学生举出几条例子,老师板书在黑板上。 (预设:65×5 6=1 ……) (4)师总结并补充板书:在数学中,像这样,乘积是“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全班同学齐读“倒数的意义”。 (5)师讲解示范: 比如65×56=1,我们就说65是56的倒数, 56是65的倒数,65和5 6互为倒数。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学生试着举例说。) 师:我们能不能单独说 65是倒数?(生:不能) 能不能单独说56是倒数?(生:不能) 看来,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是互相依存的,我们不能单独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应该是两个数互为倒数。 (6)让学生举例说说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谁能再举个例子说一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指2—3名学生说后,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出几个互为倒数的例子,然后再指名交流。如:73×3 7=1,我们就说73是37的倒数,37是73的倒数,73和3 7互为倒数。) 3.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自主探索求一个的倒数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如果给你一个数你能找

小学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模板三篇 本课的内容是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7倒数的认识,练习六全部习题。 教材简析:这个内容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突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互相依存的特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用汉字作比喻引入 1、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比如倒过来呢倒过来呢也就是7)这叫做“倒数”,随即板书课题。 2、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 二、新知探索: 1、研究倒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看书p27第3行的结语:乘积等于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学生自学后,问:有没有疑问? 师引导学生说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2、学生自主举例,推敲方法: (1)师:下面,请大家各自举例加以说明。 (2)学生先xx,再交流。 (a、以“真分数”为例;如:的倒数是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b、以“假分数”为例的倒数是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c、以“带分数”为例;带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d、以“小数”为例;分两种情况:纯小数和带小数,纯小数相当于真分数,带小数相当于假分数) (e、以“整数”为例;整数相当于分母是1的假分数) 学生举例的过程同时将如何寻找倒数的方法也融入其中。 3、讨论“0”、“1”的情况: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因为1与1相乘得1,所以1的倒数是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 4、总结方法:(除了0以外)你认为怎样可以很快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看看书上是这样写的吗?(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自己说的居然和书上的意思一样) 三、反馈巩固: 1、完成“xx”。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问:“8”的倒数是几? 2、练习六5(判断)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 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 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8 3×3 2 157 ×75 6×31 80 1×40 (2)8 3 ×38 157×715 3×31 80 1×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 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3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1)写出 5 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1 6 6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准确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二、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激情投入,挑战自我。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和0倒数的问题。 教学设计: 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咱们先聊一会吧。同学们,我给你们代数学课多长时间了?(一年)一年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我觉得我们之间已经互相成为了朋友,你有这种感觉吗?该怎样表述我们之间的朋友关系呢?(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互相应该是双方面的。) 就先聊到这儿吧?好,上课!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数学课之前,老师想考你一个语文知识,怎么样?(出示“杏”和“呆”)看到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下两部分调换了位置,变成了另一个字 师:对了,把其中任一个字上下两部分倒过来,就变成了另一个字,这个现象很有趣很奇妙吧!

师小结:这种奇妙有趣的现象不仅出现在语文中,其实在数学中也存在着,想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揭秘这种现象,好吧? 二、合作探究: (一)揭示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题课件)请看大屏幕,先计算,再观察这些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自学,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 请同学们按照要求逐一完成,看谁是认真仔细的人,既能准确的计算,又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研究起来有如此大的发现,那么,像符合这种规律的两个数叫什么数呢?谁能给这种数取个名字?(生取名字) 师:那么根据刚才的计算结果与发现的规律你能说出什么叫倒数吗?(生答)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认为哪些字或词比较重要?你是如何理解“互为”的?你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吗?(生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就像课前我们聊得话题,老师和你互相成为了好朋友,就是说“老师是你的朋友”,“你是老师的朋友”,我们俩是双方面的。 (二)小组探究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2课件: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练习题及答案

第7课时 倒数的认识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56与( )互为倒数,9的倒数是( ),( )与14互为倒数。( )是7 9的倒数,1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 )和0.25互为倒数,它们的积是( )。 2. 判一判。 (1)因为a ×b =1,所以a 和b 互为倒数。( ) (2)738的倒数是78 3 。( ) (3)任何自然数都有一个倒数。( ) (4)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 3. 选一选。 (1)假分数的倒数( )。 A. 一定大于1 B. 一定等于1 C. 一定小于1 D. 不小于1 E. 不大于1 (2)分子是1的真分数的倒数是( )。 A. 真分数 B. 整数 C. 假分数 (3)若甲数的倒数大于乙数的倒数,则甲数( )乙数。 A. > B. < C. = (4)已知a 的14等于b 的1 5(a 、b 均不为0),则( )。 A. a =b B. a >b C. b >a (5)一根绳子长56米,它的1 4是多少米?错误的列式是( )。 A. 56×14 B. 56-14 C. 5 6÷4×1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 写出下面每组数的倒数,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45 27 79 (2)73 114 98 (3)13 17 1 10 (4)4 6 12 5. 填一填。 (1)14×( )=25×( )=7 4 ×( )=1 (2)( )×114=9×( )=( )×5 7=a ×( )(a ≠0)=1 (3)12×( )=3 5×( )=0.5×( )=1 6. 列式计算。 (1)89的倒数与5 6的积是多少? (2)45与它的倒数的1 5相乘是多少? (3)1.4加上它的倒数,再减去5 7,结果是多少? (4)甲数是15 16,乙数是甲数倒数的5倍。乙数是多少?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P28页中的例1,完成练习六中的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在众多的数中说出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能用完整、正确的语言表达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2)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学与讲授相结合等。 学法: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比较、交流、归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理解“互为”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听到“朋友”这个词我们心里暖洋洋的,谁能告诉大家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吗?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你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那么在我们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有没有遇到像这种关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数呢?请举例。(因数与倍数、互质数等) 2.理解“倒”。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提问时,有的同学吞吞吐吐的,谁知道“吞”字上下颠倒过来是什么字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字游戏,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填出另外一个字!(课件出示) 吞---------吴 杏---------(呆) 指名口答。(说明原因。) 教师:汉字真奇妙,有些汉字上下颠倒就有可能变成了另外一个汉字,那么数学中的数也有这种规律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质疑(教学例1) 课件出示下列算式,让学生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83×38 157×715 5×51 121×12 34×43 78×8 7 1. 指名回答。 2. 像这样的算式,你能不能写出一两个这样的例子?(我们也给数字找找朋友吧!) 3. 学生举例。 4.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能写多少个?(无数个)看来大家已经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了两个数的本质关系,即乘积都是1。

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83×32 157×75 6×31 801×40 (2)83×38 157×715 3×31 801×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53 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 16 61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3、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 )=( )×=( )×( ) 四、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练习题

一、细心填写: 1、( )叫做互为倒数。 2、43 ×( )=( )×29=( )×6=0.25×( ) = 54+( ) =5 4÷( ) 二、判断是否: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2、因为23×32=1,所以23和3 2都是倒数。 ( ) 3、一个数的倒数都比原数小。 ( ) 4、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 ) 三、解决问题: 1、修一条8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03,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2。第二天修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没修? 2、修一条8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03,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52。第二天修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没修? 3、修一条8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 21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53。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 4、修一条8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03,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5 3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

一、细心填写 A 、 B 、 C 、 D 都不等于0,已知A ×52=B -52=C +5 2=D ÷3,请你将A 、B 、C 、D 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 ( )>( )>( )>( ) 二、解决问题 1、建一所学校,计划投资1800万元,实际节约了 101。实际比计划节约多少万元?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2、小明收集的邮票比小芳多 52,小芳收集了75枚,小明收集了多少枚? 3、一个数的2倍正好等于 101的倒数。这个数是多少? 4、一本书120页,小明今天看的比全书的 52多6页。他明天第几页开始看? 5、养殖场养羊4800只,猪的头数是羊的 43,牛的头数是猪的52,养牛多少头? 6、花木商店有花木350株,其中52是桂花树,7 1是桃树。桂花树和桃树共占这批花木的几分之几?这两种树共多少株?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

课题:倒数的认识 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数乘法算理、自主探究及观察,使学生获取并理解倒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通过具体实践,探究求一个小数的倒数的方法,全面解决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4、在自主探究、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体会数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学生可能都能掌握,但对于整数、小数、学生可能不会很快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提出类似的例子。再重点讲解1和0的倒数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理解倒数的意义 1、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师: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天天与数打交道,并且也总结了一些关于数的

重要规律,比如:1乘以任何数都得任何数;一个数乘以0结果等于0。像这些运算中都有着非常稳定的规律,说明两个数的关系比较稳定,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两个数的关系。 小黑板出示题目: 38 × 83 715 × 157 5 × 15 112 × 12 (1) 交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 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算出上面几题的得数。 (3)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得数都等于1。 生:前两题的分子分母的位置刚好相反。 师:请大家把5和12写成分数。 生:51 , 121 师:再观察一下。 生:它们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了。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这些算式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互为“倒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倒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发现,同学们认为什么是倒数呢? 生:得数等于1的两个数。 师:那比如说 13 + 23 =1 呢? 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上是怎么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