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pdf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pdf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pdf

2011 年第 6 卷第1期, 9 17

生态毒理学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 icolo gy

Vo l. 6, 2011

No . 1, 9 17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董芳1,李芳芳1,祁晓霞2,朱琳1, *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过程与环境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

津300071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环境行为、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物的毒性和评估方法、实验室模式生物、生物标志物以及环境毒理学在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应用等。此外,还对环境化学品管理和安全性评价、H or mesis( 兴奋效应) 现象、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危险度评价、室内环境毒理学分析与研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环境毒理学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环境毒理学;环境污染物;纳米材料;持久性有机物;环境类激素

文章编号: 1673 5897( 2011) 6 009 09 中国分类号: X171. 5文献标识码: A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Researches

Dong Fang1 , Li Fang fang1 , Q i Xiaoxia2 , Zhu Lin1, *

1. K ey Labor ator y of P ollutio n Pro cesses and Enviro nmental Cr iter ia, M inistr y o f Educatio n/ T ianjin Key L abo rato ry of Env iro n mental Remediatio n and Po llut ion Contr ol, Co llege of Env iro nment Science and Eng ineer ing, Nankai U niversity, T ianjin 300071, China

2. Colleg e o f Earth and Envir onment al Science, Lanzho u U niversit y, L anzhou 730000, China

Received 24 Decem ber 2009 accepted 30 M arch 2010

Abstract: Advances in env ironmental tox ico logy are review ed based on the published papers and authors' stud ies. Co ntent includes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po llutants on organism and their env ir onm ental behav io r, env 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their transfor mation products tox icity and evaluatio n m ethods, laboratory mod el or ganisms, biom arkers,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tox icolo gy in other r elated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sev eral hot issu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manag em ent and safety assessment, ho rmesis phenom enon, risk assessment of genetic tox icity carcinog ens, the tox icolo gy analysis of indoor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Challenges faced by enviro nm ental tox icolo gy are po inted o ut . Keywords: env ir onm ental tox ico 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nanom aterials; POPs; EDCs

环境毒理学( enviro nmental tox icolog y)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它扎根于古老的毒理学,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逐渐发展起来。它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外源性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和很多领域有交叉性。它运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又借助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为数不多的一门既是基础科学又可直接应用的学科。作为应用学科,环境毒理学一方面直接参与医药、农药和日用化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产品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环境毒理学致力于识别、评价和控制化合物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在制订标准、法规和法律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

收稿日期: 2009 12 24录用日期: 2010 03 30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No. 2008ZX08526 003)

作者简介:董芳( 1986 ) ,女,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Corres pon ding author) , Em ail: z hulin@ n ank ai. edu. cn

10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第 6 卷

角色和作用。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和认识, 环境毒理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著作及相关文献( 刘毓谷, 1997; 周启星等, 2004; 朱琳, 2007; Beyer, 1996; Ballantyne et al . , 1999; Cockerham et al . , 1994; M ichael and New man, 2001; Philp, 2001) , 综述了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 供同行参考。关于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的联系, 孟紫强( 2006) 已做了详细阐述, 文中不再赘述。

1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

环境污染物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 ( 1) 化学类: 重

金属、工业有机物、农用化学、医用和日用污染物等; ( 2) 物理类: 微波辐射、放射性物质( CT 、 刀、X 射线、电器的电磁辐射场等) 和噪声等; ( 3) 生物类: 病菌和病毒等。

2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2. 1 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环境行为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 环境毒理学研究工作在诸多环境研究工作中异军突起。各研究工作的主要特征是运用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变迁、侵入方式、接触时间以及其他作用条件对环境系统和人的影响。如水环境中的汞, 被生物吸收后可在体内发生甲基化作用,无机汞转化为毒性较高的甲基汞( Francesconi et al . ,

1992; Eag les Smith et al . , 2009) 。三价砷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毒性较低的单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 陈保卫等, 2009) 。当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超过阈值浓度时, 它们将扰乱或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功能。铬以多种价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对人体的毒性与其价态有关。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六价铬容易进入细胞内后被还原为三价, 同时产生五价铬中间体及多种氧自由基, 故具有很强的毒性( 郑林等, 2003) 。单一化学物质对不同生物毒性作用不同, 但长期存在环境中的药物的复合作用是潜在的、危险的

( Cleuver s, 2003) 。

近 年来, 纳米材料 ( NM s ) 、持久性有机物

( POPs) 、内分泌干扰物( EDCs) 等引起了较多的关注。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同时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影响和风险也备受关注( EPA, 2007; Co lvin, 2003) 。从 2003 年至今, Science!、 Nature!等重要期刊上已刊登多篇关于纳米材

料毒性效应的文章( Warheit et al . , 2004; Serv ice, 2003; 2005; Stone and Donaldson, 2006; H yung

et al . , 2007; Rober ts et al . , 2007) 。有研究表明, 银

纳米颗粒物可对人体肺细胞造成线粒体毒性和 DNA

损伤( Asharani et al . , 2009) 。目前对于纳米颗粒和

材料的生物毒性认识还不够充分, 一些结论存有疑问 ( Baer et al . , 2010) 。关于纳米颗粒和材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和相关信息还非常缺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 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降回地面,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危害

( Jones and De Voog t, 1999) 。如二噁英的污染问题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逐渐被发现和被证实, 为数众多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学品在流入环境后, 对鱼类、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野生动物的内分泌功能产生干扰作用, 导致野生动物种群雌性化和生殖繁衍衰竭等现象。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的环境类激素( 内分泌干扰物( EDCs) ) 可分为 3 类: 外源性雌激素、外源性雄激素和拟甲状腺激素。其中类雌激素的作用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它可降低精子数、减少精液量、引发生殖发育异常, 促发一些与激素有关的肿瘤如睾丸癌、乳腺癌等, 从而引发动物雌性化, 如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和二噁英等。H ayes 等相继报道了阿特拉津( atr azine, 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除草剂) 在美国环保局

( EPA ) 规定的饮用水最高含量的 1/ 30 的浓度( 即 10 g ?L - 1

) 下, 并不影响非洲爪蟾和林蛙存活、生长发育

速率和表型, 但能使其性腺雌性化。这一结果虽颇具争议, 但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Nature!, Science!以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 echnolo gy! 等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对此都发表了评论, 指出这项研究将会影响到美国环保局对阿特拉津的重新评估( Withg o tt, 2002; Dalton, 2002; Betts, 2002) 。国际化学品安全论坛( IFCS) 就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也多次呼吁。2008 年第 20 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OECD) 召开良好实验室规范( GLP) 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国家协调员工作组会议, 专门对内分泌干扰物质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制定与修订。

2. 2 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的毒性和评定方法

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复杂, 不仅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 而且交互作用形式日益多样化( 周启星, 1995)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降解过程经历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

一部分污染物被去除, 但另一些只是在形态和性质上发生了变化, 生成了新的污染物, 它们往往

第 1 期 董芳等: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11

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Larsen et al . , 1997) 。为了解这些物质的毒性及作用机理, 常用动物试验进行评价( Chhabr a et al . , 1990) 。包括各种毒性试验, 以测定其急性、蓄积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和# 三致性?,以及多种有毒物质共存时的联合毒性。从剂量 反应关系中得出机体作用的相对安全限值( 最大无作用水平) 。关于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代乙酸的问题, 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 Pav elic, 2005) 。 Sifivedhin 和 Gray( 2005) 研究了处理后污水排入水环境后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 并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进行了比较。杨立群和高泽宣( 1997) 用 A mes 试验证明氯化消毒副产物可呈显著阳性反应, 这种体外诱变试验从基因突变的角度确证了氯化消毒副产物具有改变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能力; 氯化消毒后污水微核试验呈阳性, 表明水样含有染色体断裂剂, 对染色体具有致畸变作用。Jolibois B 应用 SOS 显色实验

( Escher ichi a coli PQ37 ) 和 Am es 试验 ( TA98, T A100 和 T A102) 进行了医院污水潜在生殖毒性的

评价, 认为医院污水中存在有机突变物质, 对水环境和水源水造成健康风险( Jolibo is and Guerbet, 2003; 2005) 。

生物芯片的发展为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检测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如基因芯片可以将大量的 DNA 信息集成到 1 cm 2

左右的芯片上, 精确地完成污染物对人类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 并对污染物进行分类与分级, 筛选毒物靶标和确定毒性机理。由鼠的 113 种 cDNA 作为微阵列单元组成的基因芯片可以检验鼠

肝脏被暴露到肝毒素( 包括 perox isom e pr oliferator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醋氨酚或其相应代谢物、多环芳烃、苯并( a ) 芘) 时的基因响应( Cunning ham et al . ,

2000) 。这种方法可用于有毒化合物的筛选及选定化合物代谢机理的研究。 2. 3 实验室模式生物

由于人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常常采用非人类的实验室模式生物进行毒理学试验。如采用哺乳类实验动物( 小鼠、大鼠、兔、豚鼠、狗及猴等) 、实验植物( 紫露草、蚕豆( 根尖) 、拟南芥) 及实验微生物( 鼠伤寒沙门氏菌株 TA98、TA100、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进行研究。相比单纯的化学分析手段, 生物毒理学试验能够更生动、真实地反映环境化学物质的毒理效应。如 Schultz 研究小组( Bearden and Schultz, 1997)

建立的以四膜虫为生物模型的定量构效关系 ( QSARs) 方法,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面对现代工业中成

千上万种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估工作束手无策的困难。

Issa 等( Issa et al . , 2007) 发现了食物中含有绿茶组

的小鼠产生结肠癌的机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并且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阻断 WNT/ catenin 信号通路中 catenin 和它下游靶蛋白 cy clin D1 的表达而实现的, 提示人们可以经常喝绿茶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Carvan 等( 2000; 2001) 运用转基因斑马鱼的某些效应元件来显示其接触了特定毒物, 研制出了带有报告基因的效应元件的斑马鱼的细胞谱系。用不同的药物治疗被诱导发生乳腺癌的大鼠发现不同药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短期作用可以预测它们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Christov et al . , 2007) 。通过观察线虫体内的 DNA 修复过程发现人类肿瘤的发病可能与 DNA 修复功能的紊乱有关 ( O neiln and Ro se, 2006) 。目前模式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毒性试验、环境风险评价、环境污染物生物累积效应的研究中, 以识别和检测环境毒物的作用机制并评价其潜在毒性的大小。 2. 4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 在分子、细胞、个体或种群水平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产生异常变化的信号指标。生物标志物可为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 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生物标志物应比较敏感, 可以在生态系统现状研究中广泛运用, 还能够对一类污染物而非针对某一种污染物产生反应。目前研究热点有行为( 繁殖、行动、捕食、回避等) 、生理( 生长、繁殖、发育、免疫学指标等) 和生化( 蛋白水平的变化、酶活性变化; DNA 分子变化等) 等标志物。如特异的 DNA 和蛋白质加合物用于有效暴露的生物标记。Foucheco urt 等( 1999) 发

现, 以 PAH 污染土壤染毒的小鼠 DNA 加合物含量和肝脏中 7 羟乙基试卤灵正脱乙基酶 ( 7 ethox yr esorufin O deethylase, EROD) 活性均明显增高, 而用单种多环芳烃族化合物处理小鼠后, 仅 DNA 加合物含量增加。这说明 DNA 加合物和 EROD 均是检测污染土壤遗传毒性效应的生物标记物, 前者更能准确揭示单种多环芳烃化合物潜在的毒性效应。又如 Ensenbach 等( 1995) 发现斑马鱼在胚胎和仔鱼阶段, 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对有机污染十分敏感, 很低浓度的 3, 4 二氯苯胺( 40 mg ?L - 1

) 和高丙体六六六( 2 g ?g - 1

) 的混合暴露即可明显减缓仔鱼的生长发育, 80 g ?L - 1

的林

丹可降低仔鱼存活率。与细胞色素 P450 相关的混合功能氧化酶( MFO) 系统已广泛用于

12生态毒理学报第6卷

污染物的检测(万斌, 2000 )。意大利Vigana等( 1998) 提出同时用几种标志物进行检测, 以减少结果的模糊性和误导性。自然环境系统十分复杂,生物体常暴露于混合污染中,故实验室条件下联合毒性及长效应研究应受关注。同时仍需注意标志物研究的生态相关性应尽可能反应实际环境暴露情况。

2. 5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环境毒理学已在环境化学物的毒性评价、人体健康效应、环境风险评价、职业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子生物学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传统化学和物理监测分析方法通过直接测定环境介质中污染物含量和强度,快速得出环境是否受污染及受污染的水平。这类方法在掌握环境污染状况上有重要意义,但在了解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时,则不能直接给出污染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生物学效应恰是环境科学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生物测试方法不但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状况,还可以对生物实际受影响的程度和毒性作用等性质进行评价( M aund et al . , 1997) 。运用毒理学的生物测试方法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薛峰和薛念涛, 2000;

Wang et al . , 2009; Go odsell et al . , 2009) 。国际化学安全品规划署( Inter national Prog ram on Chemical Safety, IPCS) 和美国环保局等机构已开展了复杂环境混合物生物测试的国际性协作研究,试图对样品制备方法、致突变测试方法加以标准化、提供标准物质作为参照。

3 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热点

3. 1环境化学品管理和安全性评价

OECD( 2008) 在 2030 年环境展望中阐述: 危险废物管理与运输、发展中国家废物管理和环境及产品中的化学品含量仍是全球性的#红灯?问题(未得到妥善管理、状况恶劣或在恶化中、须紧迫关注的环境问题)。环境中的化学品及其安全性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亟需处理的问题。OECD专门成立了负责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环境、健康与安全项目组( Enviro nm ent,

H ealth and Safety Prog ram) 。该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方法指南,以指导成员国对化学品的人体和生态系统及它们的环境动态进行评价;此外,该机构还制定了与安全性评价相关的优良实验室规范( Good Labora tory Practice, GLP) 、工业化学品和农药危险度评价方法以及化学品的毒性及健康影响的分类方法等。各国的化学品管理法规中对生态毒性评价的要求见表1。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年颁布的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中规定,每项新化学物质的基础水平申报材料必须包括,在我国境内用中国供试生物完成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首选鱼类)和生物降解试验的数据。申报的新化学物质一

表1 各国的化学品管理法规中对生态毒性评价的要求

T able 1 Requirements for eco tox icity assessment in chemical regulations of different co untries 国家法律新化学品的生态毒性要求

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 根据构效关系估计化学品的生态毒性,必要时进行生态毒性试验

加拿大环境保护法! 对鱼类和蚤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欧盟化学品登记、评估、审批法规!(简称REACH ) 对鱼类和蚤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以及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的试验结果

澳大利亚工业化学品申报审查办法! 对鱼类和蚤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以及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的试验结果

韩国有害化学物质管理法! 农药、水处理等要求提供鱼类毒性试验结果

日本化学物质审查管理法! 对鱼类和蚤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以及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的试验结果

中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法! 用中国指定的提供受试生物进行生态毒性试验注:引自郭新彪( 2007)。

次性或全年累积性的生产或进口数量超过l04kg的但是还没有将风险评价纳入申报必备环节(聂晶磊话,还要补充生物蓄积性验。要求#必须提供申报物等, 2005)。将风险性评价从概念性的研究转化为可质在其可能进入的环境介质(气、水、沉积物、土壤、生为管理决策部门使用的手段,将是环境毒理学和生态

物体、物品)的检测方法,必要时也应提供其降解或转毒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化产物在相应介质中的检测方法。方法的描述应参各国对化学品有害性和危害性的分类差异,对人考相关国家标准从采样、样品制备等全过程的描述?,们的健康安全和各国间的化学品贸易有直接的影响,

第 1 期 董芳等: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13

为此, 联合国 2003 年提出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Globally H armo nized System o f Classifica tion: GH S) !, 它可为尚无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国家提供一个公认框架, 加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保护, 规范和指导化学品的国际贸易。且自 2007 年 1 月起可免费从 OECD 网站( w w w . oecd. o rg/ env/ testguide lines; w ww . sourceoecd. o rg ) 下载化学物质试验技术指导性文件、综述文件以及验证报告等。如 T G404 急性皮肤刺激实验, T G425 急性口服毒性% 上下法, T G428 皮肤吸收实验, TG429 局部淋巴结实验, T G430、T G431 体外皮肤腐蚀性实验, TG432 体外

3T 3NRU 光毒性实验, TG435 皮肤腐蚀性体外膜屏障性实验, T G487 体外微核实验等。这些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化学物质, 包括农药、医药和工业化学物质等。从 1962 年 寂静的春天!到如今人类日渐提高的环境意识, 环境化学品的使用将愈加谨慎, 化学品的管理和安全性评价也会愈加完善。

3. 2 兴奋效应现象

近年来兴奋效应成为毒理学中关注的热点。它是指某些化学、物理因素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群体产生兴奋效应而在高剂量时产生抑制效应的现象( Davis and Farland, 1998; Foran, 1998) 。而其相应提出的毒

物兴奋模型也成为一种新的剂量 效应关系模型, 并在环境、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许多环境化学物质中都观察到了兴奋效应现象。如甲基汞、T CDD 、氯化镉、苯乙烯、咖啡、双酚 A 、甲苯、三甲基锡、三乙基铅、咖啡、糖精、镉和铅等( 郭新彪, 2007) 。低剂量兴奋效应的作用机制目前不太清楚, 有学者认为低剂量作用因子可增加修复能力, 与修复基因的表达有密切关系。有兴奋效应现象的化学物质的生物作用往往呈 型或 U 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型曲线反映一类化学物质在低剂量时对某些有益的生物学反应终点如生长率、寿命和生殖等产生促进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则显示抑制作用, 如低剂量的 X 射线可增加小鼠和豚鼠的寿命; 低剂量的乙醇和乙醛能延长果蝇的寿命。U 型曲线代表某些化学物质在低剂量时可降低某些有害反应如致突变、致癌和出生缺陷等的发生率, 而高剂量时增加这些有害效应的发生。如低水平的镉、糖精、二噁英、X 射线和 射线源可降低一些种属动物的肿瘤发生

率。研究发现 GdCl 3 能降低肝免疫损伤引起的小鼠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 但也有研究显示, 高剂量稀土具有遗传毒性

可能具有# 三致?作用( Ding et al . , 2003) 。H orm esis

有希望成为毒理学中危险评价的模型, 并能够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

3. 3 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危险度评价

传统上研究外源化学毒性的基础毒性主要采用体内试验, 但当前的发展趋势重视研究外源化学物质毒性更早发生的、在小剂量时的分子和基因方面改变的机制( M ir acle and Ankley , 2005) 。环境中遗传毒性致癌物, 有的来源于环境污染, 如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等; 有的是天然存在的, 如藻毒素和黄曲霉等; 也有的是人类生活中产生的, 如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杂环胺和烤肉过程产生的苯并芘等。暴露途径和时间都会对危险度评价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能准确地反映暴露个体的生理活动和暴露特征。数学模型模拟和剂量重建方法等也有一定的偏差。化学物质在不同剂量时显示不同的靶器官毒性, 相同剂量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毒效应。个体间差异也总是存在的。这些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对比性。而且在人实际暴露的低剂量范围, 肿瘤也不是观察动物致癌试验的理想指标 ( 郭新彪, 2007) 。如何找出具有致癌危险的最低浓度或剂量, 是环境毒理学迫切解决的问题。分子毒理学可能能够帮助寻找更易在早期就可观察的动物致癌指标, 实现环境毒理学宏观和微观的突破。

3. 4 室内环境毒理学分析与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 尤其是居住环境的质量问题。室内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有建筑装修污染, 人类自身污染( 油烟物质、香烟烟雾、日用化学品和杀虫剂等) , 家电设备污染( 静电、噪声和电磁辐射等) , 视觉污染, 生物过敏原( 螨、蟑螂、病菌和病毒等) 等。尤其是近 10 多年来, 大量使用人造建材, 释放的甲醛、苯及其苯系物、挥发性有机物( VOC) 和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 M eininghaus, 2000; Yuko et al . ,

2002) 。甲醛是室内装修产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 ( 刘君卓等, 2002) , 装修中的装饰材料、夹板、油漆和粘合剂等等都会分解出大量的甲醛, 它对人的眼睛、鼻子、支气管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2004 年 6 月 IARC 公布甲醛是人类确认致癌物( Group 1A) , 可导致人的鼻咽癌( Internatio 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04) 。研究表明甲醛暴露可能导致人类白血病等( Pinkerton et al . , 2004; Franks, 2005; H eck and Casanova, 20006)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病研

14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第 6 卷

究所也发现 10 年中收治的 1 000 多名白血病患儿中, 46. 7% 孩子的家庭在发病前半年内进行过装修( 王述洋, 2002) 。当室内甲苯的浓度达到 188 g ?m - 3

以上时, 引起无力、眼花和神智不清, 进一步发展为昏迷、痉挛。当浓度达到 35 000 g ?m

- 3

时, 将导致死亡

( Otto et al . , 1992) 。许多用于建筑装饰材料的天然大理石、岩石和泥砖都可能放射出氡气。据美国环保

局( EPA) 估计,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 7 000- 30 000人

死于因氡气导致的肺癌( Casteel et al . , 1987) 。目前我国对室内环境产生的毒害的监管还相对滞后, 加强对室内污染物分析检测方法研究, 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3. 5 其他毒理学研究中的热点

20 世纪环境科学中留下的许多问题, 如新型化学品的安全性、生物降解问题、污染与健康问题仍将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难题。毒理学研究的热点, 如细胞凋亡、癌基因/ 抑癌基因、基因表达与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热应激蛋白、细胞因子、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生殖发育的影响、免疫毒理学与行为毒理学和新型污染物等, 环境毒理学也将在这些方面展开具体研究。例如在日内瓦( 2009) 的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 COP4) 上, 新增了 9 种 POPs 列入 斯德哥尔摩公约!: 3 种杀虫剂副产物( ! 六氯环己烷、 六氯环己烷、林丹) 、3 种阻燃剂( 六溴联苯醚和七溴联苯醚、四溴联苯醚和五溴联苯醚、六溴联苯) 、十氯酮、五氯苯以及 PFOS 类物质( 全氟辛磺酸、全氟辛磺酸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 。这 9 种新增的 POPs 正是目前在毒理学界和化学界很受关注的物质。

4 环境毒理学面临的挑战

4. 1 如何建立快速的化学毒性筛选方法和通用的评价标准

目前, 世界上已有 1 000 万种化学品问世。常用的化学品有 7- 8 万种。据最新版 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统计, 以商业目的在我国出现的现有化学物质有 4. 3 万种( 聂晶磊等, 2005) 。现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远不能满足化学物快速增长的需求。人类环境的高速工业化, 化学品对人类的危害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人类已知的如 DDT 、氟氯烃等危害只是整个情况的冰山一角。因此建立快速的化学毒性筛选方

法和通用的评价标准几乎是各发达国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基因表达是一个灵敏的节点, 基因芯片技术测定的基因表达可以用作新的生物指标或更准确地确定暴露毒性。特制的 cDN A 芯片可以确定人体及其他生物体内毒性反应的作用目标( Dedouck, 1999; M ar to n et al . , 1998; Yu et al . , 2000) 。如包含生物体内热冲击蛋白、外源物代谢酶、NDA 修补酶等基因表达的芯片已可用于研究暴露于 beta NF 的基因表达( Bartosiew jcz et al . , 2000) 。将来化学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评价可能主要依靠来源于芯片杂交的结果。 4. 2 如何突破传统毒理学的限制

环境毒理学研究主要是用动物作为试验对象, 但最终目的是评价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传统的模式生物并不能精确地证实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效应。如何寻找生理学特性和人类相似并且可以表现人类疾病的症状的模式生物; 如何外推动物种属之间的毒性问题; 如何确定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 如何消除实验条件的误差, 这些都是毒理学本身尚未解决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毒理学功能的发挥。

4. 3 如何与动物伦理学并行 % 3R 原则的推行

自从 1959 年 William Russell 和 Rex Burch 在他们合著的 人道主义实验方法原则! 一书中,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 3R 理论, 动物实验所引发的伦理学问题就受到了人们广泛而持久的关注( 白晶, 2007; Jickling and Paquet, 2005) 。3R 原则即是寻求能够减少、优化和替代( Reduce, Refine & Replace) 动物试验的毒理学方法。目前发达国家高度重视 3R 原则, 2000 年欧盟曾经宣布, 禁止成员国使用动物进行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的安全性试验, 后因技术方面原因和许多国家反对, 决定推迟到 2009 年实行。我国也正在制定有关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伦理学的发展, 今后在毒理学动物试验中, 如何减少使用试验动物, 优化试验, 善待动物, 推动替代动物的研究及应用, 仍是环境毒理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通讯作者简介: 朱琳( 1957% ) , 男, 南开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

导师, 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环境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References

A shar ani P V , M un G L K , Hande M P , et al . 2009. Cyto tox icity and g enot ox icity of silver nanopar ticles in human cells

[ J] . A CS N ano, 3( 2) : 279- 290

第1期董芳等: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15

Baer D R, Gaspa r D J, N achimuthu P , et al . 2010. A pplica tio n of sur face chemical analy sis too ls fo r char acter ization of nano par ticles [ J] . A naly 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 y, 396 ( 3) : 983- 1002

Bai J. 2007. Ethical ar guments for 3R pr inciples fo r animal ex per imentatio n [ J] . Chinese M edical Ethics, 20( 5) : 48- 50( in Chinese)

Ballanty ne B, M ar rs T C, T ur ner P . 1999. General and A p plied T ox ico log y [ M ] . N ew Y or k: Gr ov e's Dictionaries

Bartosiew jcz M , T r ounstitne M , Barker D, et al . 2000. D e velopment o f a to xicolo gica l g ene arr ay and quandtativ e assss ment of this techno lo gy [ J] . A rchives o f Biochemistr y and Bio phy sics, 376( 1) : 66- 73

Bear den A P, Schultz T W . 1997. Str ucture activ ity r elatio n ships fo r Pimep hales and T etr ahy mena : A mechanism of ac tio n appr oach [ J] . Environmental T ox icolog y & Chemist ry , 16( 6) : 1311- 1317

Bett s K. 2002. M o re ev idence that atr azine may affect frog sexuality [ J] . Enviro nmental Science & T echno lo gy , 36( 23) : 444A- 445A

Bey er W N, H einz G H , Redmo n A W . 1996.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 ns in Wildlife: Interpreting T issue Concentr atio ns [ M ] . Boca Rato n FL : L ewis Publishers, 117

Carv an M J 3rd , Dalton T P, Stuart G W , et al . 2000. T rans genic zebr afish as sentinels fo r aquatic po llution [ J] . Annals of the N ew Y or k A cademy of Sciences, 919: l33- l47

Carv an M J 3rd , Sonntag D M , Cmar C B, et al. 2001. O x ida

tiv e stress in zebr afish cells: P otential utility of t ransg enic ze brafish as a deplo yable sentinel fo r site hazar d ranking [ J] . Science o f the T otal Env iro nment, 274( 1- 3) : l83- l96

Casteel S W, V er no n R J, Bailey E M Jr . 1987. F orma lde hyde: T ox icolog y and hazards [ J ] . Veter inary and H uman T o x icolo gy , 29( 1) : 31- 33

Chen B W , Hua N, Lu M L , et al . 2009. M etabolism, tox ici ty, and bio monito ring of arsenic species [ J] . Pr og ress in Chem istry , 21( 2/ 3) : 474- 482( in Chinese)

Chhabra R S, H uff J E, Schw etz B S, et al . 1990. An o ver view of prechronic and chr onic t ox icity car cino genicity ex peri mental study desig ns and criteria used by the national tox ico lo

gy [ J] . Env ir 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86: 313- 321

Christo v K, G rubbs C J, Shilkait is A , et al . 2007. Short term modulation o f cellpro lifer atio n and apo pto sis and preventiv e/ thera peut ic efficacy of var ious agents in amammar y cancer model [ 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13( 18) : 5488- 5496

Cleuver s M . 2003. Aquatic ecoto xicity of pha rmaceuticals in cluding the assessment o f combinatio n effects [ J] . T ox icolog y L etters, 142( 3) : 185- 194

Cockerham L G, Shane B S. 1994. Basic Envir onmental T ox i colo gy [ M ] . Boca Patt on FL : CRC Pr ess

Colvin V L . 2003. T he po tent ial env ir onment impact of eng i neer ed nanomaterials [ J] . Nat ur e Biotechno log y, 21 ( 10 ) : 1166- 1170 Cunningham M J, Zw eig er G B, Panzer S R. 2000. T ox icit y testing using a micr oar ray o f nucleic acid to xico lo gical respo nse

marker s [ J] . the Inter nat ional A pplication Accor ding to the Patent Coo per ation T r eaty, 5: 76

Dalton R. 2002. Fr og s put in the gender blender by A mer ica's favo ur ite herbicide [ J] . N ature, 416( 6882) : 665- 666

Davis J M , F arland W H. 1998. Bio log ical effects o f low 1ev el ex posure: A per spective fr om U S EPA scientists [ J] . Envi ro nmental H ealth P erspectives, 106( supp 1) : 379- 384

Dedo uck C, G oodfellow P N . 1999. DN A micro arr ays in dr ug disco ver y and development [ J] . N atur e G enetics, 21( supple ment) : 48- 50

Ding H, Shi G G, Yu X, et al . 2003. M odulatio n o f GaCl3 and A ng 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 ides o n differentially ex pr essed genes in liver of hepatic immunolo g ical injury mice by cDN Amicroar ray [ J] . W or ld Journal of G ast roentero lo gy , 9 ( 5) : 1072- 1076

Eagles Smith C A , Ackerman J T , De L a Cruz S E, et al. 2009. M ercury bio accumulation and risk to three wat er bird for aging guilds is inf luenced by for aging eco log y and breeding stage [ J] . Environmental P ollution, 157( 7) : 1993- 2002

Fo uchecourt M O , A r no ld M , Ber ny P. 1999. A ssessment of the bioava ilability o f P A Hs in r ats ex po sed to a polluted soil by natur al r outes [ J] . Envir onmenta l Resea rch, 80( 4) : 330- 339

Fo ran J. 1998. Regulato ry implication of hormesis [ J] . H u man & Experimental T ox ico log y, 17( 8) : 441- 443

Francesconi K A, Lenanton R C J. 1992. M ercury contamination in a semi enclosed marine embayment: Org anic and inorganic mercury content of biota,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mercury levels in fish [ J] .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33( 2) : 189- 212

Fr anks S J. 2005. A mathematical model fo r the absor pt ion and metabolism of fo rmaldehyde v apo ur by humans [ J] . T ox i co lo gy and A pplied P harmacolog y, 206( 3) : 309- 320

Go odsell P J, U nderw oo d A J, Chapman M G. 2009. Evi dence necessary for tax a to be reliable indicator s of env iro n mental conditions or impact s [ J] . M arine P ollutio n Bullet in, 58( 3) : 323- 331

Guo X B. 2007. N ew trend o f environmental tox ico log y [ J] . Journal o f Health T ox ico log y, 21( 5) : 351- 353 ( in Chinese)

H eck H , Casanov a M . 2004. T he im plausibility of leukemia inductio n by fo rmaldehyde: A cr itical review of the bio lo gica l evidence on distant site tox icit y [ J] . Reg ulato ry T ox icolog y and P har macolo gy , 40( 2) : 92- 106

H yung H , F ortner J D, H ughes J B, et al . 2007. N atural o r ganic matter stabilizes carbon nanotubes in the aqueo us phase [ J] . Env ir onment Science & T echno lo gy , 41( 1) : 179- 184

Internatio nal A g ency fo r R esear ch on Cancer . 2004. M ono gr aphs o n the Evaluation of Ca rcinog enic Risks to Humans: Fo rmaldehyde, 2 Buto xy ethano l and 1 t ert Buto xy 2 pro pano l [ C] . 88: 2- 9

Issa A Y , V olate S R, M uga S J, et al. 2007. G reen tea selec tively targ ets init ial stages o f intestinal carcinog enesis in the

16生态毒理学报第6卷

AOM Apc M in mouse model [ J ] . Carcinog enesis, 9 ( 28 ) : 1978- 1984

Jickling B, Paquet P C. 2005. Wolf Storys: Reflection on science, ethics, and epistemology [ J] . Environmental Ethics, 27( 2) : 122

Jolibois B, Guerbet M . 2003. Detection of hospital wastewater geno tox icity with the SOS chromotest and Ames fluctuation test [ J] . Chemosphere, 51( 6) : 539- 543

Jolibois B, Guerbet M . 2005.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hospit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g enotoxicity with the Salmonella fluctuation test and the SOS chromotcst [ J] . M utation Research, 565( 2) : 151- 162

Jones K C, De Voogt P. 1999. Pesistent org anic pollutants ( POPs) : State of the science [ J]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00( 1- 3) : 299-221

Larsen J, Schultz T W, Rasmussen L, et al . 1997. Prog ress in an ecotoxico logical standard protocol with protozoa: Results from a pilot ring test with Tetrahymena p yr if or mis [ J] . Chemosphere, 35( 5) : 1023- 1041

Liu J Z, Hao L Y, Wen T Y, et al . 2002. Indoor decoration and sick building syndrome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19( 1) : 23- 25 ( in Chinese)

Liu Y G. 1997. Health Toxicology [ M] . Beijing : Peo 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 in Chinese)

M arton M J, Derisi J L, Bennett H A, et al . 1998. Drag targ et val id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econdary target effects using DN A mir coarrays [ J] . Nature Medicine, 4( 11) : 1293- 1301

M aund S J, Sherratt T N, Stickland T, et al. 1997. Ecolog ical con siderations in pesticide risk assessment for aquatic ecosystem [ J] . Pesticide Science, 49: 180- 190

M eininghaus R. 2000. Diffusion and sorption of volatile or ganic compounds in building materials impact on indoor air quality [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 y , 34( 15) : 3101- 3108

M eng Z Q. 2006. Discussion on some essential concepts of ecotoxi 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tox icology [ J] .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 cology, 1( 2) : 97- 103 ( in Chinese)

M ichael C, Newman M C. 2001. Population Ecotoxieology ( Hierar chical Exotoxicology M ini Series) [ M] . New York: Wiley John and Sons

M iracle A L, Ankley G T . 2005. Ecotoxicogenomics: Lminkages between exposure and effects in assessing risks of aquatic contami nants to fish [ J] . Reproductive Toxicology , 19( 3) : 321- 326

Nie J L, Zhou H, Diao S L, et al. 2005. Environmental manag e ment of new chemicals and ecotox icolog y [ J] . Journal of Health Toxicology , 19( 1) : 12- 14( in Chinese)

OECD. 2008. Environmental Outlook to 2030 [ EB/ OL ] . http: / / www. oecd. org/ dataoecd/ 29/ 33/ 40200582. pdf

O'neiln, Rose A. 2006. DNA repair [ J] . Worm Book, 13: 1- 12

Otto D, Hundell H, House D. 1992. Exposure of humans to a vol atile organic mixture [ J] .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47( 1) : 23- 30

Pavelic P.2005. Fate of disinfection by products in groundwater dur ing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w ith reclaimed water [ J] . Jour 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77( 4) : 351- 373

Philp R B. 2001. Ecosystems and Human Health: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 M] . Boca Raton FL: Lew is Publishers

Pinkerton L E, Hein M J, Stayner L T . 2004. Mo rtalityamong a co hort of g arment workers exposed to formaldehyde: An update [ J] .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61: 193- 200

Protection Agency. 2007 02 15. [ OL] . http: / / www. epa. gov/ osa/ nanotech. htm

Service R F. 2003. Nanomaterials show signs of toxicity [ J] . Sci ence, 300( 5617) : 243

Service R F. 2005. Calls rise for more research on toxicology of nanomater ials [ J] . Science, 310( 5754) : 1609

Sifivedhin T , Gray K A. 2005. Comparison of the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s between a wastewater effluent and sur face waters [ J] . Water Research, 39( 6) : l025- 1036

Stone V , Donaldson K. 2006. Signs of stress [ J] . Nature Nanotech nology, 1( 1) : 23- 24

U. S.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Ag ency. 2007. Final Nanotechno logy White Paper [ OL] . Washing ton, DC: U . S. EPA

Wan B. 2000. Research advances of biomarker in ecotoxico logy [ J] . Foreig n Medical Sciences ( Section of Hyg iene) , 27( 2) : 110- 114 ( in Chinese)

Wang F, Leung A O W, Wu S C, et al. 2009. Chemical and eco tox icological analyses of sediments and elutriates of contaminated riv ers due to e waste recycling activities using a diverse battery of bioas says [ J]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57( 7) : 2082- 2090

Wang S.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safe indoor ecology [ J]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12( 1) : 1- 4 ( in Chinese)

Warheit D B, Laurence B R, Reed K L, et al . 2004. Comparative

pulmonary toxicity assessment of single - wall carbon nanotubes in rats [ J] . Toxico logical Sciences, 77( 1) : 117- 125

Withgott J. 2002. Ubiquitous herbicide emasculates frogs [ J] . Sci ence, 296: 447- 448

Xue F, Xue N T . 2000. Environmental tox icology and environmen tal monitoring [ J] . T 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 mental M onitoring, 12( 3) : 17- 19( in Chinese)

Yu Z, Ford B N, Glickman B W. 2000.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re sponsive to BPDE treatment in HeLa calls using cDNA expression

assays [ J] . Environmental and Molecular Mutagenesis,

36( 3) : 20l-205

Yuko S, Hideko S, Akiko T. 2002. T he influence of indoor air on personal exposure to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its r isk estima tion [ J] .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5( 2) : 105- 117

Zheng L, Zhou K , Weng B D, et al . 2003. Chromium and human health [ J] . Guangdong Trace Elements Science, 10( 5) : 11- 15 ( in

第1期董芳等: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17

Chinese)

中文参考文献

白晶. 2007.动物实验#3R?原则的伦理论证[ 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 5) : 48- 50

陈保卫,那仁满都拉,吕美玲,等. 2009.砷的代谢机制、毒性和生物监测[ J] .化学进展, 21( 2/ 3) : 474- 482

郭新彪. 2007.环境毒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J] .毒理学杂志, 21 ( 5) : 351- 353

刘毓谷. 1997.卫生毒理学基础[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刘君卓,郝兰英,温天佑,等. 2002.室内装修与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J]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 1) : 23- 25

孟紫强. 2006.关于生态毒理学与环境毒理学几个基本概念的见解[ J] .生态毒理学报, l( 2) : 97- 103

聂晶磊,周红,刁树林,等. 2005.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与生态毒理学[ J] .毒理学杂志, 19( 1) : 12- 14 万斌. 2000.生态毒理学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J] .国外医学: 卫生学分册, 27( 2) : 110- 114

王述洋. 2002.室内安全生态学构建%室内安全生态学导论[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2( 1) : 1- 4

薛峰,薛念涛. 2000.环境毒理学与环境监测[ 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2( 3) : 17- 19

杨立群,高泽宣. 1997.用Ames和微核试验对医院污水致突变性的评价[ J] .环境科学, 18( 3) : 88- 89

郑林,周侃翁本德,等. 2003.铬与人体健康研究[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0( 5) : 11- 15

周启星. 1995.复合污染生态学[ M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周启星,孔繁翔,朱琳. 2004.生态毒理学[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朱琳(译) . 2007.环境毒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环境基因组:人类对环境因子易感基因非常多,总称为环境基因组。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初级分布取决于血流量,再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填空) 排泄是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其主要途径是:①经肾随尿液排泄(机理: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球重吸收和主动转运);②随胆汁进入小肠的环境化学物有两种去路: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填空) 毒物动力学: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外来化学物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分为线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生理性毒理动力学模型。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合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代谢饱和:机体吸收毒物后,随毒物在体内浓度的增高,单位时间内代谢酶对毒物催化代谢所形成的产物量也增大,但当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半效应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学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联合作用的类型及评定方法: 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半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性作用,对此称为独立作用。 评定方法: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试题全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三版_周群英 课后习题目录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 1.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3.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6.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8.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2)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6) 第二篇微生物生态 (20) 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20) 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2) 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26) 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28) 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31) 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34)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一一病毒 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 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 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 膜等进行分类的。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线菌体)、藻 、放线菌病毒(噬放 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还含有脂质和多糖。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核酸内芯有两种: 核糖核酸(RNA )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首先,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 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毛,或是纤毛。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这个过程叫装配。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合成含 DNA的头部,然后合成尾部的尾鞘、尾髓和尾丝,并逐个加上去就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的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破裂,使菌体被释放出来重新感染新的宿主细胞一个宿主细胞可释放10到1000个噬菌体粒子。 5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毒性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胞后,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6什么叫溶原细胞(菌)?什么叫原噬菌体? 答: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作溶原细胞。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 7解释Escherichia coli K12 (X)中的各词的含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重点

1月4号8:00 3508 名词解释: 1.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 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2.产业结构: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 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3.支柱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密度高、产业关联度强、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好,对整个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 4.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商品的企业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影响 市场运行效率。合理的产业组织是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 5.SCP:即从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对某行业进行分析的工具。 6.TOT:Transfer-Operate一Transfer的简称,即将建设好的公共工程项目,移交给投 资者进行一定期限的运营管理,该投资者利用获取的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获得收入。 在合约期满之后,再交回给所建部门或单位的一种融资方式。在项目移交中,政府或其所设经济实体将取得一定的资金以再建设其他项目.

7.BOT: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 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的所有权,允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简答题: 1.简要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我国环保产业中大多数固定资产的规模经济都比较小,少部分固定资产的规模经济能比较大。由此可见,我国环保产业属于分散型产业,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且,所有的环保企业都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环保产业的这种空间布局,更加导致了产业内部的过度竞争。 产品差异化:环保产品面临着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尤其是环保产品和服务还应适应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因此环保产品和服务必须多样化。我国环保产品的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化程度不大,偏重于产品的生产,而其它方面,如环保技术开发、资源利用、环保咨询等方面则比较薄弱。而且,我国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往往相互脱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需要,甚至很多环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大量财力、物力的浪费,许多环保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 行业壁垒状况:由于我国过去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一直以来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不是很高,于是,许多技术、设备落后的小规模企业得以进入,并且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主体,相反,那些高科技的大规模企业很难进入。我国环保产业目前的进入壁垒是较低的。 而与此同时,在环保产业内,又有许多亏损的企业却在作苦苦挣扎,不能从产业内顺利退出。这种低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的壁垒组合必然导致环保产业内的过度竞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绪论 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折。也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由核仁核染色质。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进行有丝分裂。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 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 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桔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 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一)个体极小 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 (二)分布广,种类繁多 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我国大气环境毒理学研究新进展_李君灵

2012年第7卷 第2期, 133-139生态毒理学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Vol.7,2012 No.2,133-139 收稿日期:2011-08-12录用日期:2011-10-14作者简介:李君灵(1970-),女,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环境毒理学与运动生理学;E-mail :lijunling_ljl@https://www.360docs.net/doc/6f17702519.html,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zqmeng@sxu.edu.cn 我国大气环境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李君灵1,2,孟紫强 2,* 1.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太原030006; 2.山西大学环境医学与毒理学研究所,太原030006 摘要:对大气环境中重要污染物的毒理学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首先,总结了细颗粒物(PM 2.5)和纳米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理学作用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然后,评述了二氧化硫(SO 2)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内源性SO 2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提出SO 2既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又是一种新型信号分子的新观点;对大气环境致癌物,特别是有关苯并芘致癌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讨论;对大气中臭氧和光化学烟雾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作了评述;最后,对室内空气污染物尤其是甲醛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评论。关键词:大气环境毒理学;细颗粒物;二氧化硫;致癌物;臭氧;甲醛文章编号:1673-5897(2012)2-133-07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Progress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in China Li Junling 1,2Meng Ziqiang 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030006,China 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nd Toxicolog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China Received 12August 2011accepted 14October 2011 Abstract :Toxi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important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re re-viewed.Firstly ,the studies on toxi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fine particles (PM 2.5)and nanometer parti-cles on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are summarized.Secondly ,the investigations on effects of sulfur di-oxide (SO 2)on gene expressions and physiological roles of endogenous SO 2are commented.It is proposed that SO 2is a systemic toxin and a new type-gas transmitter.Thirdly ,the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mechanisms of carcino-gen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especially benzopyrene ,are discussed.Fourthly ,toxic effects of atmospheric ozone and photochemical smog on health are summerized.Finally ,the up to date studies on toxic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indoor air pollutants ,especially formaldehyde ,are commented. Keyword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fine particles ;sulfur dioxide ;carcinogen ;ozone ;formaldehyde 大气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大气污染物对人体、人群以及与人体健康相关生物的损害效应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煤炭、石油等能源利用的增长,各种废气排放量增多,大气受到了严重污染,使人类的健康和物质财富受到了直接 或间接的危害。因此,大气环境毒理学问题一直是 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有关典型大气污染物如大气悬浮颗粒物、SO 2、大气环境致癌 物、光化学烟雾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物等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的近期研究进行综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微生物有哪些特点?1.个体极小 2.分布广,种类繁多。3.繁殖快4.易变异 7、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1.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的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分为三层:最外层脂多糖,中间层磷脂层,内层脂蛋白;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8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有以下两点:(1) 革兰氏染色与等电点的关系G+菌的等电点低于G-菌,所带负电荷更多,因此,它与结晶紫的结合力较大,不易被乙醇脱色。(2) 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的关系G+的细胞壁脂类少,肽聚糖多,G-则相反,故乙醇容易进入G-细胞,进行脱色。 8、藻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它分为几门? 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10门: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9、真菌包括那些微生物?它们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各起什么作用? 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及各种伞菌。酵母菌既处理了废水,又可得到酵母菌体蛋白,用作饲料。还可以用酵母菌监测重金属。美军在对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有的霉菌还可以处理含硝基化合物的废水。真菌在处理有机废水可以用于培养食用菌的菌丝体,这样既处理了废水和固体废物,还获得了食用菌。 10、酵母菌有哪些细胞结构?有几种类型的酵母菌?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内含物。酵母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 11、霉菌有几种菌丝?如何区别霉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放线菌菌落:是由一个孢子或一段营养菌丝生长繁殖出许多菌丝,并相互缠绕而成的,有的呈戎状或密实干燥多皱,整个菌落像嵌入培养基中,不易被挑取。霉菌菌落:呈圆形、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其他微生物的菌落都大,菌落疏松,与培养基结合不紧,用接种环很容易挑取。 12、什么叫定向培育和驯化? 定向培养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将它们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驯化是经过长时间地定向培养后,微生物改变了原来对营养、温度、PH 等要求,产生了适应酶,利用各营养,改变了代谢途径。 13、什么叫水体自净?可根据那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 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这叫水体自净。1、P\H 指数,2、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14、水体污染指标有哪几种?污化系统分为那几“带”?各“带”有什么特征?1.BIP 指数2.细菌菌落总数3.总大肠菌群 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BOD 高,溶解氧极低,为厌氧状态。 α-中污带:在多污带下游,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机物减少,BOD 下降,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氨、氨基酸及H2S ,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β-中污带:在α-中污带之后,有机物较少,BOD 和悬浮物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NH3和H2S 分别氧化为NO3-和SO42-,两者含量均减少。 寡污带:在β-中污带之后,标志着河流自净作用完成,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 和悬浮物含量极低,H2S 消失细菌极少,水的浑浊度低,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 1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几种? 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使水体中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中发生水华,使海洋中发生赤潮,叫富营养化。观察蓝细菌和藻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的现存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和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16、什么叫活性污泥?它有哪些组成和性质?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由各种微生微、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各种有机无机的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绒粒.即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由外到内水解细菌、发酵细菌、氢细菌和乙酸菌、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厌氧原生动物其中产甲烷丝菌是厌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17、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机理?1.在氧化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2.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3.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吸收和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菌。 42、叙述氧化塘和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机制 氧化塘和氧化沟一般用于三级深度处理,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有机污水流入氧化塘,其中的细菌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H2O 、CO2、NH3、NO3-、PO43、SO42-。细 菌利用自身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的NH3和环境中的营养物合成细胞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藻类利用H2O 和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再吸收NH3和SO42-合成蛋白质,吸收PO43-合成核酸,并繁殖新藻体。 43、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在水处理过程中有哪些作用。菌胶团的作用: 1、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2、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 4、具有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 1、指示作用 2、净化作用 3、促进絮凝作用和沉淀作用 44、叙述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作用机制 生物膜在滤池中是分层的,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吸附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将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生物膜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和经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体内,并进行氧化分解,利用吸收的营养构建自身细胞。上层生物膜的代谢产物流向下层,被下层生物膜生物吸收,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老化的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滤池扫除生物吞食。通过以上微生物化学和吞食作用,污水得到净化。 45、什么叫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哪些? 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浮游球衣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46、促使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温度 2、溶解氧 3、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 4、有机物浓度 47、为什么丝状细菌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能优势生长? 因为几乎所有的丝状细菌都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尤其是低分子的糖类和有机酸。在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因缺氧不能降解彻底,积累大量有机酸,为丝状细菌创造营养条件,使丝状细菌优势生长。 48、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1、控制溶解氧 2、控制有机负荷 3、改革工艺 49、污水为什么要脱氮除磷? 在水体中氮、磷量过多,危害极大,最大的危害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有的蓝细菌产生毒素,毒死鱼、虾等水生生物和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它们的死亡、腐败,引起水体缺氧,使水源水质恶化。不但影响人类生活,还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50、微生物脱氮工艺有哪些? A|O 、A2\O 、A2\O2、SBR 等 51、叙述污水脱氮原理? 脱氮是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NH3转化为NO2--N 和NO3--N 。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NO2--N (经反亚硝化)和NO3--N (将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 52、什么叫捷径反硝化?何谓短程硝化-反硝化?在生产中它有何意义? 捷径反硝化:即通过限制充氧量和缩短曝气时间等条件,抑制硝化细菌生长,促使亚硝化细菌优势生长,迅速将氨氧化为HNO2 后,随即利用有机物将HNO2 还原为N2的过程。捷径反硝化不仅可缩短曝气时间,减少能耗,还节省碳源,从总体上节省运行费用。 Q10:温度每升高10度酶促反应速率相应升高的因数。

资源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 题的科学,属于西方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具有前沿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等特征。通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与课堂讨论,使同学们了解到国内外的资源 与环境保护的形势,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提高运用 所学理论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讲 导论 第一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诞生及成就贡献 第三节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讲 可持续性问题 第一节可持续性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可持续性的概念 第三讲 资源配置理论 第一节效率与最优化 第二节在市场经济中实现有效配置 第三节市场失灵、公共政策与环境 第四讲 自然资源管理 第一节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学 第二节可再生资源经济学——森林资源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经济学——渔业资源 第五讲 环境污染控制 第一节污染控制目标 第二节污染控制工具/手段 第六讲 环境资源评价 第一节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节市场价值法 第三节替代市场价值法 第四节假想市场价值法

三、主要参考教材 1.沈满洪,2007.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Perman, Roger, Yue Ma, James McGilvray, Michael Common, 200 3.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3rd edition. 罗杰. 珀曼等,200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二版,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 3.Jon M. Conrad, 2010. Resource Economics, 2nd edition. 四、作业与考试 作业:40% 课堂讲座(presentation):20% 课程论文:40% 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就某个问题 写作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规范论文。 五、任课教师 张自斌zb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f17702519.html, 办公室:经济学院414-2

最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3

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原核微生物只有 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 答:①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②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③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④动物界、⑤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 Escherichiacoli。 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 Escherichiacoli,桔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 Bacillussubtilis。 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一)个体极小:(二)分布广,种类繁多:(三)繁殖快:(四)易变异: 8、什么是病毒,有什么化学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 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生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μm以下的超小微生物。 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核酸内芯。 9、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毒性噬菌体:就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是正常表现的噬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我国大耜提出的六界分类系统为:、、、、、。 2、病毒的分类依据有多种,按照核酸分类,病毒可分为、。 3、细菌的原生质体包括,和三大部分。 4、根据古菌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古菌可分为、、三大类型。 5、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中,将古菌分为五大类群:、、、、。 6、放线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除为外,其余均为。 7、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作用的三种原生动物包括,和。作为指示生物,指示处理效果差的是和。 8、真菌中的、和在有机废水和有机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中都起着积极作用。 9、从化学组成来看,酶可分为和两类。 10、、、、四种元素是所有生物体的有机元素。 11、微生物最好的碳源是,尤其是、,它们最易被微生物吸收和利用。 1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根据形态特点,细菌可分为四种形态,即、、、。 13、按培养基组成物的性质不同,可把培养基分为、、。 14、好氧活性污泥的组成中,微生物成分主要是。 15、菌种复壮法有、、三种。 16、污水生物处理法很多,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分为和两类。 17、原生动物可划分为四个纲,即、、和。 18、在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体现在:、和。 19、现在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为:、、、、。 20、部分细菌有特殊结构:、、、、和。 21、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水平上研究生物的研究生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沃斯以的相关性,将一类有别于细菌的、在特殊环境的单独列出,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于系统发育树中。 22、细胞质膜的化学组成包括、、。 23、微生物学家根据rRNA序列的不同,将所有细胞生物分为三大域,即、、。 24、根据专性宿主分类,病毒可分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 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 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 (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 3)稀缺性。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 (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 2、资源的分类 非再生资源: 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 可再生资源: 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 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 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共享资源 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 4、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 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 第二章 1、资源稀缺的概念: 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的而短缺是暂时的。 稀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时间属性。 3.两个模型概念: 边拓模型是指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量来说自然资源的供给量非常充足的一种经济状态。 李嘉图模型是指原材料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举例:农地 4、两者的函数模型判断 边拓模型中:g(*)函数表现为不变的规模报酬;生产可能性曲线PPF为直线,且平行地向外推移(图2-2)。由于自然资源充裕,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资源可随劳动资本的投入而扩大,最终产品G的生产受制于劳动或资本的限制,而非自然资源。 李嘉图模型中:g(*)表现为递减的规模报酬;存在自然资源利用的约束。即L1的增加速度比R0的增加速度快——成本增加定律;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弧线型,以一种不对称的方式向外推移(图2-1)。 5、两个模型的比较反映的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理解: n 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可以找到反映自然资源产品稀缺性变化的指标,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n 追求G最大化的经济系统中,两种要素的相对价值由他们在生产G的过程中相互替代的比率决定,该替代率也就是G 等产量曲线与PPF在切点的斜率。 n 在PPF上,如果斜率越来越小,R0就越有价值,或越稀缺;反之,则L0越有价值,越稀缺。在图2-1中,显示出R0 的相对价值随经济扩张而提高的特征。在图2-2中则显示出不变的相对价值和稀缺。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2-2003年度上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 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 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 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 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 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 B、核糖体 C、荚膜 D、异染粒 E、气泡 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D、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7、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描述菌落特征应包括。 A、菌落的形态 B、菌落的大小 C、菌落的光泽 D、菌落的颜色 E、菌落的质地及透明度 F、菌落的边缘特征 8、古菌具有的特点有。 A、古菌有精确的方角和垂直的边构成直角几何形态的细胞; B、古菌的细胞膜组分大多数是脂蛋白,蛋白质是酸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