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油

溶剂油
溶剂油

什么是溶剂油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点击数:5096 日期:2009-5-12

Q:什么是溶剂油?溶剂油是什么意思?

溶剂油的英文名:Mineral solvents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类溶剂,苯类化合物)占一半左右。

产品性能:

外观为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液体。根据产品用途和馏分范围分为不同牌号。馏分范围不同,对有机物的溶解能力略有差异。不般脂肪族饱和烃随分子量的增加对醇类、低级脂肪酸等极化合物的溶剂度减小,对烷烃等非极性化合物的溶剂度则增大。

溶剂油分类

1,按沸程分,溶剂油可分为三类:低沸点溶剂油,如6#抽提溶剂油,沸程为60-90℃;中沸点溶剂油,如橡胶溶剂油,沸程为80-120℃;高沸点溶剂油,如油漆溶剂油,沸程为140-200℃,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油墨溶剂油,其干点可高达300℃。

2,按化学结构分,溶剂油则可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种。实际上除乙烷,甲苯和二甲苯等少数几种纯烃化合物溶剂油外,溶剂油都是各种结构烃类的混合物。

3,按用途分,根据国家标准GB1922-88,即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划分溶剂油,常见的牌号有:70#香花溶剂油,90#石油醚,120#橡胶溶剂油,190#洗涤剂油,200#油漆溶剂油,260#特种煤油型溶剂。此外还有6#抽提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310#彩色油墨溶剂油。农用灭蝗溶剂油等。实际上市场销售的远不止这些,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各种规格溶剂油。

溶剂油的性质视其用途不同而有别,选择溶剂油应主要考虑其溶解性、挥发性、安全性。当然,根据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时甚至更重要。

溶剂油包括切取馏分和精制两个过程。切取馏分过程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由常压塔直接切取;将相应的轻质直馏馏分再切割成适当的窄馏分;和将催化重整抽余油进行分馏。各种溶剂油馏分一般都需要经过精制加工。以改善色泽,提高安定性,除去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等。常用的精制方法有碱洗,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等。

溶剂油是烃的复杂混合物,极易燃烧和爆炸。所以从生产,贮运到使用,都必须严格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溶剂油毒性的表示方法大致三种:

致死量(LD):一般用来表示剧毒物质对动物生理作用强度的一种尺度。

致死浓度(LC):用浓度表示急性中毒的一种尺度。

最大容许浓度(MAC):最大容许浓度通常用空气中蒸气容量的百万分率(ppm或10-6)表示,这是溶剂毒性的粗略估计,因人而异,不是绝对的极限值。

70#溶剂油:此产品主要用于香花香料和油脂(如大豆油)的抽提。具有无毒、无色、无味、芳香烃含量低、溶解力强、易挥发、无残留、无腐蚀等优点。

6#抽提溶剂油经过专门的脱芳烃处理,使苯的含量降到0.1%以下,远远低于最新国家标准中规定的6#溶剂油苯含量指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苯对人体的危害性。本产品适用榨取植物油工艺中作抽提溶剂用。该产品不含四乙基铅,不加任何添加剂,不含水溶性酸或碱,硫含量低,溶解力强等。具有无毒、无色、无味、芳香烃含量低、溶解力强、易挥发、无残留、无腐蚀等优点。

产品标准:

包装与贮运:

按SH 0164进行,存放于阴凉通风处,注意防火、防爆、防静电。

燃烧爆炸危险性及毒性:

易挥发、易燃、易爆。低毒,其毒性随产品中芳烃含量和硫含量不同略有不同,主要侵入系统是吸入或皮肤接触。

主要用途:

70号溶剂油又名香花溶剂油,主要用于香花香料及油脂工业作抽提溶剂;90号溶剂油又名石油醚,用于化学试剂、医药溶剂等;190号溶剂油用于机械零件和洗涤和工农业生产作溶剂;260号溶剂油为煤油型特种溶剂、可用于矿石的萃取等。

溶剂油生产工艺

普通溶剂油的生产工艺分为切割馏分和精制两个过程。切割主要是将轻质直馏馏分(通常由常压塔直接切取)切割成适当窄馏分或将催化重整抽余油,进行分馏。各种溶剂油一般都需精制,目的是改善颜色、提高安定性、减少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等。精制方法主要有碱洗、白土精制、加氢精制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分子筛精制方法生产普通溶剂油。采用这些工艺生产的产品硫、氮含量相对较高,芳烃、不饱和烯烃含量多,致使产品味道大、毒性强、颜色深,虽然能够满足溶解性和经济性的需要,但远远不能满足特殊场合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以后,溶剂油产品的质量标准逐步提高,我国特殊场合的溶剂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高沸点芳烃溶剂油的生产工艺。国内成型工艺有扬子石化研究院的以C10重芳烃为原料生产高沸点溶剂油的工艺流程。该工艺主要考虑将炼油化工厂的催化重整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其附加值,产品有精萘和馏程范围分别在178~198℃、189~207℃、206~238℃的1、2、3号溶剂油及均四甲苯。

低芳烃和脱芳烃溶剂油的生产工艺。普通溶剂油的溶解性能不如芳烃,但芳烃毒性大,污染环境;高沸点芳烃溶剂油较普通溶剂油挥发性小,溶解性能较好,可代替毒性较大的甲苯、二甲苯,但仍存在毒性问题。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和对溶剂油使用标准的法规日趋完善(尤其是对挥发性物质的限制),低毒无毒溶剂油已成为各国溶剂油生产商的发展方向。溶剂油脱芳烃技术主要有四种:加氢法,使6号溶剂油中的芳烃含量降到0.05% 以下,使直馏汽油中的苯含量降到0.02% 以下;磺化法,石油溶剂磺化-氧化精制技术可使溶剂油中的芳烃含量降到0.1% 以下;萃取精馏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通过萃取精馏法可使6号溶剂油中的苯含量降到0.5% 以下;吸附法,分子筛吸附脱芳烃技术可使6号溶剂油中的芳烃含量降到0.01% 以下,120号溶剂油的芳烃含量降到0.05% 以下。

日本石油公司异构烷烃生产工艺是采用正丁烷和异丁烷聚合经加氢再蒸馏精制生产出高质量的无毒性异构烷烃溶剂油,共有3个牌号。目前国外生产工艺虽然产品质量好,但成本高,投资大。

msds溶剂150

化学品安全资料说明书(MSDS) 1.产品和公司名称: 产品名称:S-150芳烃溶剂 化学品族:芳香烃碳氢化合物 产品描述:澄清无色液体 2.产品的化学组成/成份资料: 危害健康成份: 丙苯及异丙苯(枯烯) 1,3,5---三甲苯 二甲苯及其异构物 1,2,4----三甲苯 3.危害性 健康危害性: 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对身体危害: 吞下后会造成肺部损伤 经常不断接触下对皮肤造成疙瘩及分裂

气雾会使人昏昏欲睡及晕眩。 物理和化学危害性/火灾和爆炸的接触危险 中度危险: 在略为加热至其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时,液体放出的蒸气会形成可燃性混合物静电放电: 产品会积累静电,发生电火花 4.急救措施: 吸入: 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 皮肤接触: 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肥皂。 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 眼睛接触: 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处理。 误食: 若发生吞服,不要引诱呕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

5.灭火措施: 灭火步骤: 用水喷洒冷却火焰触及的表面,并保护人员安全。切断“燃料”源。 用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喷洒灭火。 特殊防火警告: 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贮存容器中,这样会导致暴沸的危险。 参阅第4部分“急救措施”以及第10部分“稳定性与活性”。 危险燃烧产物: 没有不寻常。 6.意外泄漏处理措施: 地面泄漏: 消除点火源。阻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水网或低洼地带。 隔离人群。避免吸入蒸气和接触人体。无危害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若物质进入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相关单位,采取措施将其对地下水道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用黄沙或泥土吸附泄漏液体。在处理之前请参照第3部分“危害标识”,并戴防护用具,具体请参照第7部分“个人防护”。 用泵(使用防爆型或手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若液体太粘而不能用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或废弃。

溶剂油理化性质表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 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万能胶MSDS

万能胶MSDS 一、化学品名称 万能胶 二、化学组成信息 化学辨识:混合物 主要成分: 氯丁橡胶、酚醛树脂、醋酸乙酯、溶剂油 执行标准:国家标准GB18583-2001 三、危害信息 侵入途径:可通过食入、吸入及皮肤接触吸收侵入体内。 健康危害:本产品蒸汽有麻醉性,工作场所溶剂超标将有害人体健康。 环境危害:流入水域会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密封低温储存,忌长期暴露,严禁接近货源、热源,防治静电发生。 四、急救措施 大量吸入:立即将患者移离污染区,并深呼吸新鲜空气,如患者仍感觉不适,应将患者送医院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皮肤。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如有红肿等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大量清水清洗被接触的眼睛不少于10分钟,如再感不适及时送医治疗。 不慎吞入:若患者尚清醒,使其喝1-2杯水以稀释药物并立即联系医院或毒物 控制中心。若患者已不清醒,不要从口给任何东西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将身体平躺下,勿催吐,立即送往医院。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口罩、手套、面具、防护衣。 对医师之提示:溶剂型胶粘剂。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被静电或明火点燃。加热到分解温度时释放出毒性烟雾。 灭火器材:干粉、干砂、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发生火灾时,请迅速切断着火点附近的燃烧途径,并穿适当的防护服,戴设备齐全的呼吸器,使用灭火剂由上风往下风的方向进行灭火。灭火后再用水降温。 灭火注意事项:切记先切断电源,疏散人员。消防人员需戴防护口罩。 六、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用干砂或毛毡封住泄漏口,再用干砂混合泄漏物,用塑料圆锹装入存器,并掩埋于空旷地方。 人员防护:穿长靴和防护服,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环保措施:避免流入下水道以免阻塞。

溶剂油的技术标准

溶剂油的技术标准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 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类溶剂,苯类化合物)占一半左右。 按沸程分,溶剂油可分为三类: 低沸点溶剂油,如6#抽提溶剂油,沸程为60-90℃; 中沸点溶剂油,如橡胶溶剂油,沸程为80-120℃; 高沸点溶剂油,如油漆溶剂油,沸程为140-200℃,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油墨溶剂油,其干点可高达300℃。 按化学结构分,溶剂油则可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种。实际上除乙烷,甲苯和二甲苯等少数几种纯烃化合物溶剂油外,溶剂油都是各种结构烃类的混合物。 按用途分,根据国家标准GB1922-88,即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划分溶剂油,常见的牌号有:70#香花溶剂油,90#石油醚,120#橡胶溶剂油,190#洗涤剂油,200#油漆溶剂油,260#特种煤油型溶剂。此外还有6#抽提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310#彩色油墨溶剂油。农用灭蝗溶剂油等。实际上市场销售的远不止这些,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各种规格溶剂油。 溶剂油的性质视其用途不同而有别,选择溶剂油应主要考虑其溶解性、挥发性、安全性。当然,根据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时甚至更重要。 溶剂油包括切取馏分和精制两个过程。 切取馏分过程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由常压塔直接切取;将相应的轻质直馏馏分再切割成适当的窄馏分;和将催化重整抽余油进行分馏。各种溶剂油馏分一般都

需要经过精制加工。以改善色泽,提高安定性,除去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等。常用的精制方法有碱洗,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等。 溶剂油是烃的复杂混合物,极易燃烧和爆炸。所以从生产,贮运到使用,都必须严格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溶剂油毒性的表示方法大致三种: 致死量(LD):一般用来表示剧毒物质对动物生理作用强度的一种尺度。 致死浓度(LC):用浓度表示急性中毒的一种尺度; 最大容许浓度(MAC):最大容许浓度通常用空气中蒸气容量的百万分率(ppm 或10-6)表示,这是溶剂毒性的粗略估计,因人而异,不是绝对的极限值。

苯酚MSDS

苯酚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苯酚;石炭酸 化学品英文名:phenol;carbolic acid 分子式:C6H6O相对分子质量:94.12 供应商名称: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南通市青年东路81号南通大饭店财富中心大厦11楼1104-1105室 联系电话:05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苯酚108-9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报道。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冲洗后即用浸过30~50%酒精的棉花反复擦拭创面至无酚味为止(注意不能将患部浸泡于酒精溶液中),再继用4%~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创面2~4h。也可用浸过聚乙二醇-300或聚乙二醇和变性酒精混合液(2:1)的棉花擦拭创面,然后用水彻底清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口服活性炭,导泻。就医。不能使用石蜡油或酒精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

MSDS报告模板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 生产商: 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邮编: 产品编码:版本: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第二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高闪点易燃液体 警示图:危险 象形图: 侵入途径:1.皮肤接触 2. 眼睛接触 3. 误食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 CAS No. 150#溶剂油35-55 526-73-8 添加剂12-24 ------- 二乙二醇丁醚10-20 112-34-5 6#溶剂4-12 64-04-0 3488N 6 9003-27-4 石油醚 2-7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泄漏源。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消防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溶剂油MSDS

200#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3-丁二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2,3-butanedione 中文名称2:二乙酰 英文名称2:diacetyl 技术说明书编码:1060 CAS No.:431-03-8 分子式:C4H6O2 分子量:86.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2,3-丁二酮431-0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

200#溶剂油MSDS

200#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销售事业部轮南集输站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200#溶剂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ligroin 第二部分成份/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辛烷庚烷 相对分子量:无资料 分子式:无资料 化学类别:无资料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性综述:本品极度易燃,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对皮肤有 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误服用应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急送医院。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硫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抹、二氧化碳、干粉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电源后。迅速撤离泄露污染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泄露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吸收残液。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毒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度,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100#溶剂油

问了些厂家,都说他们的溶剂油里不含甲苯和二甲苯,现在市场上的100号、150号溶剂油中是不是都不含甲苯和二甲苯了啊? 好像溶剂油分芳烃类和脂肪烃类,那芳烃类溶剂油主要成分是什么啊,我看有100号是三甲苯、150号是四甲苯的说法,对不对啊? 脂肪烃类溶剂油就是所谓的脱芳烃类溶剂油了吧,里面不含苯环物质? 问题补充: 帮帮忙好不好,不要复制来复制去的,还完全是答非所问,一点问题都没有回答出来,既然提问肯定是找了一圈找不到才来的 最佳答案 一般用的石油溶剂油通常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100%馏出温度)分为70 、 90 、120、180、190、200等牌号。各牌号溶剂油沸程及成分、用途如下: ①70号溶剂油。沸程60~70℃。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日用化学工业部门用于抽提香料物质中的香精,油脂工业部门用于抽取油料中的油脂。 ②90号溶剂油,又称石油醚。沸程60~90℃。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抽提药物的有效组分,提取烟叶中烟碱,及抽取动植物中的油脂。 ③120号溶剂油,又称橡胶溶剂油。沸程80~120℃。用于轮胎、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 ④180 号溶剂油,又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其精制程度较深。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 ⑤190号溶剂油,又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 ⑥200号溶剂油,俗称松香水。用作油漆的稀释剂。 100号和150号溶剂油属于芳烃产品。 如南京巨吉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100号溶剂油就是三甲苯,芳烃牌号 JLA-100 JLA-100 外观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颜色(赛氏)不小于+28 +30 芳烃含量% 不小于98 99.98% C9 芳烃含量% 不小于94% 94.85% 150号溶剂油这是均四甲苯。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增塑剂及制均苯四甲酸二酐 .也用于生产均苯四甲酸或均苯四甲酸二酐,用于制造聚酰亚胺树脂,增塑剂,染料,农药,表面活性剂等。 搜狐博客> 农药剂型开发博客> 日志> 问题驿站2008-01-08 | 不同牌号的溶剂油成分有何区别?标签:溶剂油成分差别农药芳烃溶剂性能应用 农药剂型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684973.html,/

6#溶剂油MSDS

6#溶剂油(4A20)MSDS 1 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6#抽提溶剂油 英文名称:soybean extracting solvent No.6 2 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为正已烷(C6H14)74%和环已烷(C6H12)16% 3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甲类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刺激性。 4 急救措施 吸入: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列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注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声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摄氏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9 理化特性 主要万分:正已烷和环已烷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气味。 PH: 熔点(℃):无资料 沸点(℃):分别为68.7,80.7 闪点(℃):分别为-23,-16.7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1.2,1.3 爆炸下限%(V/V):7.5,8.4

各类溶剂油相关介绍

一般用的石油溶剂油通常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100%馏出温度)分为 70 、90 、120、180、190、200等牌号。各牌号溶剂油沸程及成分、用途如下: ①70号溶剂油。沸程60~70℃。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日用化学工业部门用于抽提香料物质中的香精,油脂工业部门用于抽取油料中的油脂。 ②90号溶剂油,又称石油醚。沸程60~90℃。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抽提药物的有效组分,提取烟叶中烟碱,及抽取动植物中的油脂。 ③120号溶剂油,又称橡胶溶剂油。沸程80~120℃。用于轮胎、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 ④ 180 号溶剂油,又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其精制程度较深。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 ⑤190号溶剂油,又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 ⑥200号溶剂油,俗称松香水。用作油漆的稀释剂。 100号和150号溶剂油属于芳烃产品。 如南京巨吉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100号溶剂油就是三甲苯,芳烃牌号JLA-100 JLA-100 外观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 械杂质颜色(赛氏)不小于+28 +30 芳烃含量% 不小于98 99.98% C9 芳烃含量% 不小于94% 94.85% 150号溶剂油这是均四甲苯。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增塑剂及制均苯四甲酸二酐.也用于生产均苯四甲酸或均苯四甲酸二酐,用于制造聚酰亚胺树脂,增塑剂,染料,农药,表面活性剂等。 搜狐博客> 农药剂型开发博客> 日志> 问题驿站2008-01-08 | 不同牌 号的溶剂油成分有何区别?标签:溶剂油成分差别农药芳烃溶剂性能应用

6#溶剂油化学技术安全说明书MSDS

6#溶剂油化学技术安全说明书MSDS 1 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6#抽提溶剂油 英文名称:soybean extracting solvent No.6 2 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为正已烷(C6H14)74%和环已烷(C6H12)16% 3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甲类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刺激性。 4 急救措施 吸入: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列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

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注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声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摄氏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新标准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4年3月12日 SDS编号: 产品名称:200#溶剂油版本:2014年第一版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200#溶剂油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溶剂汽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Mineral solvents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2014年4月1日 推荐用途:用作油漆工业溶剂和稀释剂等 产品限制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擅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厂家概不负责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类别: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健康危害:食入该物质可引起引起胃肠不适,恶心、腹痛、呕吐。刺激咽部、食管、胃和小肠,引起水肿和溃疡,症状包括口腔、喉部烧灼感,大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头昏、气短、腹胀、抽搐、昏迷。损害心肌可引起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可致死)和心电图改变。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舌刺痛感并且感觉减退。液体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能引起轻度、暂时性结膜充血。吸入蒸汽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和毒性,一次急性长时间吸入可引起神志丧失。吸入高浓度气体(蒸汽)引起咳嗽、恶心等肺刺激性症状。头痛、头晕、反射迟钝、疲乏和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抑制症状。 慢性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可引起末梢神经病,进行性四肢神经活动失调,长期吸入可引起神经系统障碍和肝脏、血液病变。皮肤长期或持续与该液体接触或致皮肤干燥脱脂、皲裂、刺激和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3类(GB20581);急性毒性4类(GB20592);皮肤腐蚀/刺激3类(GB20593);对水环境的危害类别3 (GB2060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吸入有害引起皮肤轻微刺激,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MSDS-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溶剂型万能胶 二:化学组成信息 化学辨识:混合物 主要成分:氯丁橡胶、酚醛树脂、醋酸乙酯、溶剂油 执行标准:国家标准 GB18583-2001 三:危害信息 侵入途径:可通过食入、吸入及皮肤接触吸收侵入体内。 健康危害:本产品蒸汽有麻醉性,工作场所溶剂超标将有害人体健康。 环境危害:流入水域会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密封低温储存,忌长期暴露,严禁接近货源、热源,防治静电发生。 四:急救措施 大量吸入:立即将患者移离污染区,并深呼吸新鲜空气,如患者仍感觉不适,应将患者送医院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皮肤。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如有红肿等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大量清水清洗被接触的眼睛不少于10分钟,如再感不适及时送医治疗。 不慎吞入:若患者尚清醒,使其喝1-2杯水以稀释药物并立即联系医院或毒物控制中心。若患者已不清醒,不要从口给任何东西以确保呼

吸道畅通,将身体平躺下,勿催吐,立即送往医院。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口罩、手套、面具、防护衣。对医师之提示:溶剂型胶粘剂。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被静电或明火点燃。加热到分解温度时释放出毒性烟雾。灭火器材:干粉、干砂、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发生火灾时,请迅速切断着火点附近的燃烧途径,并穿适当的防护服,戴设备齐全的呼吸器,使用 灭火剂由上风往下风的方向进行灭火。灭火后再用水降温。 灭火注意事项:切记先切断电源,疏散人员。消防人员需戴防护口罩。六: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用干砂或毛毡封住泄漏口,再用干砂混合泄漏物,用塑料圆锹装入存器,并掩埋于空旷地方。人员防护:穿长靴和防护服,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环保措施:避免流入下水道以免阻塞。 七:操作处理与储存 使用方法:1、对被粘合两面进行表面处理,除去污迹、油渍、水分,必要时打磨;2、将胶水均匀刮涂在待粘接物的两个表面,稍等片刻,即可实施粘接。 注意事项:1、开启门窗,保证施工场所通风良好;2、如材质更换或其它特殊原因而粘合不良,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3、为使刮涂均匀,建议使用我公司专用刮板;4、严禁烟火,远离火源,预防静电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200#溶剂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200#solventoil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主要为作油漆溶剂或稀释剂,干洗溶剂以及金属零部件的清洗剂。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集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中,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 短时间接触的影响:该物质刺激眼睛和皮肤。吸入蒸气可能引起刺激上呼吸道。如果吞咽的液体吸入肺中,可能引起化学肺炎。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接触高浓度蒸气可能导致神志不清。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液体使皮肤脱脂。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慢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1、仅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 2、工作中禁止进食、饮用或吸烟。防止皮肤和眼睛的接触,操作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 4、切勿吸入蒸气。 5、防止皮肤和眼睛的接触,操作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6、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事故响应: 1、万一泄露,撤离危险区。 2、如遇火灾,消防员应穿戴完成的防护服,包括自持式呼吸装置,使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溶剂油

什么是溶剂油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点击数:5096 日期:2009-5-12 Q:什么是溶剂油?溶剂油是什么意思? 溶剂油的英文名:Mineral solvents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类溶剂,苯类化合物)占一半左右。 产品性能: 外观为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液体。根据产品用途和馏分范围分为不同牌号。馏分范围不同,对有机物的溶解能力略有差异。不般脂肪族饱和烃随分子量的增加对醇类、低级脂肪酸等极化合物的溶剂度减小,对烷烃等非极性化合物的溶剂度则增大。 溶剂油分类 1,按沸程分,溶剂油可分为三类:低沸点溶剂油,如6#抽提溶剂油,沸程为60-90℃;中沸点溶剂油,如橡胶溶剂油,沸程为80-120℃;高沸点溶剂油,如油漆溶剂油,沸程为140-200℃,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油墨溶剂油,其干点可高达300℃。 2,按化学结构分,溶剂油则可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种。实际上除乙烷,甲苯和二甲苯等少数几种纯烃化合物溶剂油外,溶剂油都是各种结构烃类的混合物。 3,按用途分,根据国家标准GB1922-88,即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划分溶剂油,常见的牌号有:70#香花溶剂油,90#石油醚,120#橡胶溶剂油,190#洗涤剂油,200#油漆溶剂油,260#特种煤油型溶剂。此外还有6#抽提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310#彩色油墨溶剂油。农用灭蝗溶剂油等。实际上市场销售的远不止这些,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各种规格溶剂油。 溶剂油的性质视其用途不同而有别,选择溶剂油应主要考虑其溶解性、挥发性、安全性。当然,根据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时甚至更重要。 溶剂油包括切取馏分和精制两个过程。切取馏分过程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由常压塔直接切取;将相应的轻质直馏馏分再切割成适当的窄馏分;和将催化重整抽余油进行分馏。各种溶剂油馏分一般都需要经过精制加工。以改善色泽,提高安定性,除去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等。常用的精制方法有碱洗,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等。 溶剂油是烃的复杂混合物,极易燃烧和爆炸。所以从生产,贮运到使用,都必须严格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溶剂油毒性的表示方法大致三种: 致死量(LD):一般用来表示剧毒物质对动物生理作用强度的一种尺度。

100号和150号溶剂油主要成分

100号、150号溶剂油主要成分 一般用的石油溶剂油通常按其98%馏出温度或干点100%馏出温度)分为70 、90 、120、180、190、200等牌号。各牌号溶剂油沸程及成分、用途如下:①70号溶剂油。沸程60~70℃。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日用化学工业部门用于抽提香料物质中的香精,油脂工业部门用于抽取油料中的油脂。②90号溶剂油,又称石油醚。沸程60~90℃。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抽提药物的有效组分,提取烟叶中烟碱,及抽取动植物中的油脂。③120号溶剂油,又称橡胶溶剂油。沸程80~120℃。用于轮胎、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④ 180 号溶剂油,又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其精制程度较深。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⑤190号溶剂油,又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⑥200号溶剂油,俗称松香水。用作油漆的稀释剂。100号和150号溶剂油属于芳烃产品。如南京巨吉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100号溶剂油就是三甲苯,芳烃牌号JLA-100 JLA-100 外观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颜色(赛氏)不小于28 30 芳烃含量% 不小于98 99.98% C9 芳烃含量% 不小于94% 94.85% 150号溶剂油这是均四甲苯。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增塑剂及制均苯四甲酸二酐.也用于生产均苯四甲酸或均苯四甲酸二酐,用于制造聚酰亚胺树脂,增塑剂,染料,农药,表面活性剂等。搜狐博客> 农药剂型开发博客> 日志> 问题驿站2008-01-08 | 不同牌号的溶剂油成分有何区别?标签:溶剂油成分差别农药芳烃溶剂性能应用石油烃类溶剂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在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校、化妆品、香料、化工聚合,医药以及在IC 电子部件的清洗等诸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国内仍以6号、120号和200号溶剂油为主流品种。我国生产石油烃类溶剂油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催化重整抽余油、油田稳定轻烃和直馏汽油。抽余油是65~150℃馏分油,能生产6号及120号溶剂油,因原料经过了加氢精制处理,所以溶剂产品的芳烃及硫含量能达到国家标准。油田稳定轻烃因含丁烷、戊烷较多,所以产品丁烷、戊烷溶剂所占比例较大,生产出的6号及120号溶剂油的硫含量和芳烃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需进行脱硫、脱芳烃。直馏汽油为原料主要生产200号溶剂油,也需进行精制才能得到合格产品。目前国内溶剂油产品种类少,应尽快开发芳烃和硫含量低的特种溶剂油和部分单体烃:(1)工业聚合级正乙烷:6号溶剂油通过精密分馏和深度脱硫、脱芳烃生产出正已烷含量约85%的聚合级正已烷,用作丙烯、丁烯聚合溶剂等;(2)高纯度正已烷:通过特殊蒸馏生产纯度99%以上的高纯度正已烷,用作工业试剂和医药溶剂;(3)高纯度正庚烷和甲基环已烷:对120号溶剂油进行深度脱芳烃、脱硫,通过精密分馏首先分出正庚烷和甲基环已烷的混合物,再用特殊精馏可生产高纯度的正庚烷和甲基环已烷,用作重要的工业溶剂、清洗剂及化工原料;(4)异构烷烃和环烷烃溶剂:将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分别脱除正已烷和正庚烷可得到较强溶解能力的C6异构烷烃溶剂油和C7异构烷烃油。溶剂油脱芳烃技术有四种:(1)加氢法:大庆石油学院开发的加氢脱芳烃技术可使6号溶剂油中的芳烃含量降到500/g,使直馏汽油中的苯含量降到200/g;(2)磺化法:茂名石化公司发明的石油溶剂磺化——氧化精制技术可使溶剂油中的芳烃含量降到200~1000 g;(3)萃取精馏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通过萃取精馏法可使6号溶剂油中的苯含量降到0.2%~0.5%;(4)吸附法:石油大学开发的13X分子筛吸附脱芳烃技术可使6号溶剂油中的芳烃含量降到100/g,120号溶剂油的芳烃含量降到500μg/g。【国内产品性能数据对照】:品名外观(目测)密度(D204)馏程℃(馏出量≥98%)芳烃含量%≥ 闪点(闭)℃≥ 混合苯胺点℃≥ S-100A 无色透明0.860-0.875 155-175 98 42 14 S-100B 无色透明0.865-0.880 160-185 98 45 14 S-100C 无色透明0.870-0.880 170-190 98 46 14 S-150 无色透明0.875-0.900 180-210 98 62 15 S-180 微黄色0.915-0.93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溶剂油

英文名:Grude oil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石脑油;粗汽油;溶剂油标中文名: 危险性类别:第8030-30-6CAS号: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结构式识 C~C 成分外观与性状:主要为烷烃的无色或浅黄色液体。主要主要成分:64 组成 与性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 状 健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康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危难、紫绀等缺氧症状。害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急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救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就医。措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眼睛接触: 食入:施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爆炸下限(%): 1.1燃-2闪点(℃):易燃燃烧性:引燃

温度(℃):350 8.7 爆炸上限(%):爆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特 性 与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消 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防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小量泄漏:沟等限制性空间。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用泡沫覆盖, 30℃。保持容器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储运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