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八月十五夜月》赏析

杜甫的诗《八月十五夜月》赏析
杜甫的诗《八月十五夜月》赏析

杜甫的诗《八月十五夜月》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八月十五夜月》【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注释

1、转蓬:形容辗转流离。

2、轮仄:像车轮一样倾斜。

《八月十五夜月》的诗意:

【一】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

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二】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赏析: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诗采用了

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后世诗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系心国民”之语(《载敬堂集》)。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杜甫唐诗三首赏析

杜甫唐诗三首赏析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春望》年代: 唐作者: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品赏析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浑:简直。 、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八阵图》年代: 唐作者: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分类标签:哲理诗唐诗三百首 作品赏析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韵译】:

(完整word版)高中必修3杜甫诗三首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 过程与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 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3 课时 第1 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一、新课导入: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ft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 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 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杜甫(公元 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 766 年,这一年杜甫 54 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 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三、鉴赏诗歌 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感受诗文。 2、听朗读带,正音,明节奏,抽学生起来朗诵再齐读。 3、介绍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4、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 1: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问题 2:诗句的字面意思 明确: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ft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ft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问题 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意象有:玉露,枫树林,巫ft,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 问题 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 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ft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二五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相关资料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

二五《杜甫诗三首》学习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知识链接】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杜甫“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自主学习:熟读诗篇,达到通顺流畅,节奏准确) 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 (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 (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二、学习研讨(合作探究) (一)望岳 1、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2、朗读诗歌,探究: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有人说“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妙,你能说明理由吗?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春望 1、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不久,唐都长安也被叛军占领,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756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身前去投奔,被叛军掳至长安,被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3

人教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一、教材依据: 1.人教新课标教材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 .........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这首诗情景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3.情感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教学重点: 1.体会本诗情与景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在诗中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统一。 六、教法选择: 搜集资料,了解背景知识;阅读品味,读悟结合;质疑思辨,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体验。 七、学法指导: 感知-理解-应用-迁移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走近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的一生大致经历过这样几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与李白结为朋友,后又遇高适,三人同游。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

呈吴郎》、《登高》、《秋兴》。 2.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 “诗史 ..”。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杜诗 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 .....”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㈡创设情景,自读自悟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他死时59岁) 2..教师范读本诗,指导学生朗读。(律诗的朗读要点) ㈢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站在诗人的角度,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题解: 2.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析: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3.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解析: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4.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赏析名句,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及风格变化。 3.感受诗人的政治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1. 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及风格变化。 2. 感受诗人的政治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熟读三首诗,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夫如何青未了决眦搔不胜簪逾墙走邺城戍老妪泣幽咽 3.作者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 1.猜猜他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诗,了解一个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后世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品格高尚,被誉为“诗圣”;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就是——杜甫。” 2.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重读经典,感受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足迹,或许,还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迪。(展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受 1.自读,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个读,读清节奏,读得气韵流畅。 3.齐读,读出理解,读得入情入境。

三、品读赏析 (一)学习《望岳》 1.自由朗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请联系具体诗句来谈谈。 (勾划批注,品味语言) 明确: “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泰山的伟大和神奇。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补充背景资料: 投影一: 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 投影二: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祖先,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可选关键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杜甫诗三首测试题答案

《杜甫诗三首》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 1.按要求默写诗句: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2)《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2.默写: (1)造化钟神秀,。(2) ,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4) ,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6) ,老妇出门看。 3.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鸣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 4.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 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 7.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其 中诗是作者在早年时期的作品。 (2)《春夜喜雨》也是杜甫的名作,诗中,这二句为后人沿袭赋予它特殊的含义。你还会杜甫的其它诗句吗?请写二句: 二、教材探究 1.《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

杜甫诗词精选及鉴赏

杜甫诗精选及鉴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

杜甫诗三首教案

25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水平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4、能从字、词、句等方面品味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5、会使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 2、通过学习,能说出诗词的写作技巧,如象征、用典、对比、白描、渲染、联想想象等; 3、通过学习,总结出学习古诗词的一些学习方法。 4.点拨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卒章显志的特点。 2、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过朗读和背诵反复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把握古诗词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望岳》,通过歌咏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出诗人“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春望》《石壕吏》中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师准备: 1.了解诗的特点与它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所占的地位。 2.对杜甫的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详细了解。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这三首诗,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学方法:点拨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望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目标: 1、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诵读水平,鉴赏古诗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 2、通过学习,总结出学习古诗词的一些学习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望岳》。解题。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检查预习,交流资料搜集情况。并点拨把握重点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背景交代一定要作到准确而清晰,为正解诗词作好铺垫。 指名学生交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精品学案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读《望岳》和《春望》 一、自学指导 1.朗读诗歌,圈点生字词。 岱宗夫如何(dài)(fú) 齐鲁青未了(liǎo) 荡胸生曾云(céng) 决眦入归鸟(zì) 白头搔更短(sāo) 浑欲不胜簪(zān) 2.听老师朗读诗歌。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词语。 (1)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层层。) (2)古今异义 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 (3)词类活用 ①造化钟神秀(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②浑欲不胜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4.作品链接 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至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岳”即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二、合作探究 (一)《望岳》 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岳》的意思。 【交流点拨】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

杜甫诗三首赏析含答案说课材料

杜甫诗三首赏析含答 案

杜甫诗三首赏析 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杜甫鉴赏诗歌题高考真题

有关几首杜甫律诗的高考题型设计 一.《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首句即写出了住处的秀丽景色,还透露出的特点,为下文诗人见到客人 的心情作了铺垫。 2.“但见”的弦外之音是。 3. 最能表达客至情景的一联 是, . 4.杜诗的风格历来被称为沉郁顿拙,而该诗的格调却 是。 5..全诗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邻居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6.全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7.把“舍南舍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扩写成有意境的现代汉语。 二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中写旅夜近景的诗句 是, 。 2.写旅夜远景的诗句 是, 。 3.直抒胸臆的诗句 是, 。

4.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5.“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客至》的“群鸥”和《旅夜书怀》的“沙鸥”同是写鸟,其含义有什么不同? 三.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 首句一“赴”字传神,极有艺术特色,试写出你的品味赏析 2. 历来对昭君出塞评价不一,该诗塑造了王昭君怎样的形象并作如何评价? 3. 阅读下面有关杜甫身世与感情的材料,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诗人如何借古抒 写以下三组身世或感情的。 1)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甫)且言:“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甫上书,帝怒……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新唐书·杜甫传》 2)大历元年,自云安至夔州,居之。(该诗创作这一时期) ——《杜甫年谱》 漂泊西南天地间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3)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 4. 明人胡震亨的杜诗通评论该诗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 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诗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联系前三题的分析,你是否同意,有何看法? 四.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诗人在这个岁暮的夜晚,听到了“”、 “” “”。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案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案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案要如何写呢?有什么优秀范文可以借鉴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涵泳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 3.把握诗作风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屏显杜甫图片)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屏显)。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屏显)。 (1)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活 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符合原意)、清晰(顺序合理)、生动(描绘细致)。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 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3.第三板块:品析妙点(屏显)。 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在这三首诗中,你认为 哪些词、句,或者标点用得好,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示例。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过关能力-《杜甫诗三首》(含答案)

过能力-《杜甫诗三首》 一、[2018河南郑州七中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孤雁【注】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笔下的孤雁,不饮不啄,飞着叫着,呼唤着同伴。“飞鸣声念群”可谓一诗之骨。 B.颔联用“一片影”衬托“万重云”,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孤雁是那么渺小单薄,突出了孤雁的执着、勇敢。 C.颈联写孤雁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D.这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诗人以孤雁自喻,感情真切,符合“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2018湖北武汉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兴八首(其八) 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①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注】①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②干气象:喻指诗人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赞赏。 3.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通往渼陂的道路曲折,高耸的紫阁峰倒映在渼陂河里。 B.“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的倒装,表现了渼陂当

时物产的丰美。 C.“佳人拾翠春相问”以抒情的笔调,回忆昔日长安美好的春景,游春女子采拾起美丽的羽毛相互赠送,其乐融融。 D.“仙侣同舟晚更移”是描写眼前之光景,表现游赏之快乐,即便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4.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2018河北正定中学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酌酒与裴迪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注】。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注】弹冠:指将出来做官。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先说自己胸中郁积愤藏,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愁,再解释原因,表明内心感受。 B.颔联写白首相知尚且反目成仇,“先达”者侮笑“弹冠”者,可见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C.颈联描写景物的视角从户内转向户外,为诗人酌酒时举目所见。 D.尾联两句借景抒情:世事如浮云,不足挂齿,还不如“高卧且加餐”。 6.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犹”“笑”两字的妙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杜甫诗赏析

杜甫诗赏析 一、读书与漫游时期代表作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文解释 首联: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颔联: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颈联:(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飞鸟都尽收眼底。 尾联: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2、艺术手法: (1)语言凝练,对仗工整。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五字一句,语言十分精练,讲究句尾押韵,并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句尾押韵了,晓,鸟,小 对偶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用词精当,修辞得体。 “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割”,是划分的意思,平凡之中见出奇险,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

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也可见山色的变幻无穷。 (3)虚实结合,出神入化。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中,上句写泰山的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用细节描写,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4)写景、抒情、哲理融为一体。 本诗通过描写了五岳之首, 东岳泰山的雄浑景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雄心和气概。蕴含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的人生哲理。 二、困守长安十年时期代表作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获奖教案新人教版1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修辞方式。 2.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课堂实录 一、朗读感知,学习《望岳》 【设计意图:意在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赏析诗歌语言】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明确: (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 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唐朝盛世。诗人年轻,意气风发。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 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二、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3.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 情? 明确: 1.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2.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3.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4.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5.国“破”——国家支离破碎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三、阅读赏析《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3.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 1.学生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2.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3.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四、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