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ISBN:978-7-302-32906-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题一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选择题

1-5.BCAAA 6-10.DBDBA 11-15.CABDC 16-20.DDADB 21-25.ACABC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

2.数据库

3.逻辑模型

4.概念

5.物理模式

6.多对多

7.元组

8.外模式/模式映像

9.上下分层(树状)10.数据操纵11.硬件12.网状模型13.实体14.关键字15.数据库16.网状模型17.E-R图18.用户19. 文件20.实体

习题二关系数据库数学模型

一、填空题

1-5BDBBB 6-10CAAAA 11-15DBDBC 16-20ABCAD

二、选择题

1. 3

2. 备用码

3. 外键

4. 参照完整性和实体完整性

5. 不能

6. BCNF

7. 1,1

8. 全外连接

9.关系模式10.关系型11.主键12.自然13. .关系14.子集15. θ连接16. 参照17. 关系18. C X S 19. π学号(X) S20.SQL

三、计算题

1.

A B C

g 5 d

a 4 h

b 6 h

c 3 e

2.

A B C

a 4 h

b 6 h

b 2 h

3.

(1)R1={XYZ|R(XYZ)∧Y≤5∧Z=f)}

A B C

a 2 f

g 3 f

(2)R2={XYZ|R(XYZ)∨S(XYZ)∧Y≠6∧Z≠7)}

A B C

a 2 f

d 5 h

g 3 f

b 7 f

d 5 h

b 4 f

g 8 e

(3)R3={YZVU|(?X)(S(XYZ)∧W(UV)∧Y≤6∧V=7)}

B C E D

6 E

7 e

5 h 7 e

4 f 7 e

习题三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一、选择题

1. A

2. B

3. D

4. A

5. B

6. B

7. D

8. A

9. A 10. B

11. B 12. C 13. B 14. B 15. C 16. B 17. C 18. B 19. B 20. D21-25BAA AA

二、填空题

1.无损连接

2. 数据冗余

3.传递律

4. 自反律、伪传递律

5. 冗余度大

6. 第一范式

7. 2NF 8. BCNF 9. 单一属性10. 2NF 3NF 11. 数据依赖 12.学号系主

任13. BCNF 决定因素14.3NF 15.传递 16. 增广律17.(A,C) 18. 平凡的多值依赖19. BCNF 20完全

三、计算题

1.

(1)主码:(教师号、课程号)

(2)第一范式,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

(3)分解方法为:

教师表(教师号,姓名,职称)

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教科书名)

教师授课表(教师号,课程号)

2.

因为R1∩R2=A,R1-R2=BC,A→BC属于F,故R1∩R2→R1-R2,所以该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

3.

解:初始化ρ={R}

求得候选关键字为{SNO,CNO}。首先从R中分解出关系(TNO,DNAME),得

ρ={ R1(TNO,DNAME),R2(SNO,CNO,SCORE,TNO)}

其中R1为BCNF,R2不是BCNF

再求出R2的候选关键字为{SNO,CNO},从R2中分解出关系(CNO,TNO),则ρ={ R1(TNO,DNAME),R3(CNO,TNO),R4(SCO,CNO,SCORE)}

R1、R3、R4都属于BCNF,分解完成。

4.

解:R(ABCD), F={A→C, C→B}

AD→A, AD→D

由A→C, C→B 知A→B

所以AD→B, AD→C

AD→ABCD

主键是AD

5.

证明:即求CE关于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

(1)X(0)=CE (2)X(1)=CE?APD=ACDEP (3)X(2)= ACDEP ?B=ABCDEP=U

因为B包含在CE的属性闭包中,所以CE→B为F所蕴含。

也可这样证:

因为E→A,根据自反律和传递律有CE→A

又因为A→B,根据传递律有CE→B

6.

已知学生关系模式S(Sno,Sname,SD,Sdname,Course,Grade),其中:Sno学号、Sname 姓名、SD系名、Sdname系主任名、Course课程、Grade成绩。

(1)写出关系模式S的基本函数依赖和主码。

答: 关系模式S的基本函数依赖如下:

Sno→Sname,SD→Sdname,Sno→SD,(Sno,Course) →Grade

关系模式S的码为:(Sno,Course)。

(2)原关系模式S为几范式?为什么?分解成高一级范式,并说明为什么?

答: 原关系模式S是属于1NF的,码为(Sno,Course),非主属性中的成绩完全依赖于码,而其它非主属性对码的函数依赖为部分函数依赖,所以不属于2NF。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函数依赖为部分函数依赖,将关系模式分解成2NF如下:

S1(Sno,Sname,SD,Sdname)、S2(Sno,Course,Grade)

(3)将关系模式分解成3NF,并说明为什么?

答: 将上述关系模式分解成3NF如下:

关系模式S1中存在Sno→SD,SD→Sdname,即非主属性Sdname传递依赖于Sno,所以S1不是3NF。进一步分解如下:

S11(Sno,Sname,SD) S12(SD,Sdname)

分解后的关系模式S11、S12满足3NF。

对关系模式S2不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依赖,故属于3NF。所以,原模式S(Sno,Sname,SD,Sdname,Course,Grade)按如下分解满足3NF。

S11(Sno,Sname,SD) S12(SD,Sdname)

S2(Sno,Course,Grade)

7.设有如图所示的学生关系S

学号学生名年龄性别系号系名

100001 200001 200002 300001 300004 300005 王婧

张露

黎明远

王烨

张露

潘建

18

19

20

21

20

19

1

2

2

3

3

3

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试问S是否属于3NF? 为什么?若不是,它属于几范式? 并将其规范化为3NF.

解:S不属于3NF,它属于2NF。

S的候选关键字为“学号”。

依赖关系:学号→系号, 系号→系名,系号→学号

所以: 学号→系名,即存在非主属性系名对候选关键字“学号”的传递依赖,S不是3NF.

在S中所有非主属性均依赖于码学号,所以S是2NF。将S分解成: S1(学号,学生名,年龄,性别,系号)、S2(系号,

系名),分解后的Sl与S2如图所示:

关系模式S1如下:

学号学生名年龄性别系号

100001 200001 200002 300001 300004 300005 王婧

张露

黎明远

王烨

张霹

潘建

18

19

20

21

20

19

1

2

2

3

3

3

关系模式S2如下:

系号系名

1 2 3 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

关系模式S1、S2上无传递依赖,它们是3NF。

8.设有如下关系R

课程名教师名教师地址

C1 C2 C3 C4马千里

于得水

余快

于得水

D1

D1

D2

D1

(1)它为第几范式? 为什么?

解:它是2NF。

因为R的候选关键字为“课程名”。

依赖关系: 课程名→教师名,教师名→课程名,教师名→教师地址,所以课程名→教师地址。即存在非主属性“教师地址”对候选关键字课程名的传递函数,因此R不是3NF。但:因为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关键字的部分函数依赖,所以R是2NF。

(2)是否存在删除操作异常?若存在,则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解: 存在。当删除某门课程时会删除不该删除的教师的有关信息。

(3)将它分解为高一级范式,分解后的关系是如何解决分解前可能存在的删除操作异常问题?

解: 分解为高一级范式如图所示。

R1如下: R2如下:

课程名教师名

C1 C2 C3 C4 马千里

于得水

余快

于得水

教师名教师地址

马千里

于得水

余快

D1

D1

D2

分解后,若删除课程数据时,仅对关系R1操作,教师地址信息在关系R2中仍然保留,不会丢失教师方面的信息。

9.设有如图所示的关系R 。

职工号 职工名 年龄 性别 单位号 单位名 E1 ZHAO 20 F D3 CCC E2 QIAN 25 M D1 AAA E3 SEN 38 M D3 CCC E4

L1

25

F

D3

CCC

试问R 属于3NF? 为什么?若不是,它属于第几范式? 并如何规范化为3NF? 解:R 不属于3NF ,它是2NF 。

R 的候选关键字为职工号和职工名,而:

职工号→单位号,单位号 → 职工号,单位号→单位名.所以,职工号→单位名,即存在非主属性“单位名”对候选关键字职工号的传递函数依赖,所以R 不是3NF ,规范化后的关系子模式为如下图。

R1如下: R2如下:

10.如下图给出的关系SC 为第几范式?是否存在插入、删除异常?若存在,则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将它分解为高一级范式,分解后的关系能否解决操作异常问题。

表SC 如下:

SNO CNO CTITLE INAME ILOCA GRADE 80152 C1 OS 王平 D1 70 80153 C2 DB 高升 D2 85 80154 C1 OS 王平 D1 86 80154 C3 AI 杨杨 D3 72 80155

C4

CL

高升

D2

92

其中:SNO 为学号,CNO 为课程号,CTITLE 为课程名,INAME 为教师名,ILOCA 为教师地址,GRADE 为成绩。 解:SC 为1NF 。

它存在插入、删除异常操作。当增设一门新课程时,因还没有学生选修,则缺少关键字的一部分SNO 而不能执行插入操作;当所有学生退选某门课程而进行删除操作时,会将不法删除的课程信息删除。

SC 关系中存在插入和删除操作异常的原因在于,该关系的候选关键字为(SNO ,CN0),其中仅有非属性GRADE 完全函数依赖于(SNO ,CNO),其他非主属性CTITLE 、INAME 、ILOCA 都只函数依赖于CNO ,即它们与(SNO ,CNO)为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分解后的关系模式如下:

SG 如下:

SNO

CNO

GRADE

职工号 职工名 年龄 性别 单位号 E1 E2 E3 E4 ZHAO QIAN SEN L1 20 25 38 25 F M M F D3 D1

D3 D3

位号 单位名 D3 D1 CCC AAA

0152 80153 80154 80154 80155 C1 C2 C1 C3 C4

70 85 86 72 95

CI 如下:

分解后的两个关系子模式都为2NF (实际上,SG

是3NF ,它无传递依赖)。解决了先前的插入、删除异

常操作。当增设一门新课程时,可将数据插入到CI 表

中;当所有学生退选某门课程时,只需删除SG 表中的

有关记录,而该课程的有关信息仍保留在CI 表中。

分解2NF 后的CI 关系中仍存在插入、删除操作异

常。若有一个新教师报到,需将其有关数据插入操作;

当取消某门课程而删除CI 表中的一条记录时,会将不

该删除的教师的有关信息删除。CI 表中出现操作异常

的原因是该关系中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关键字的传递

函数依赖:

CNO →INAME ,INAME →CNO ,INAME →ILOCA ,所以CNO →ILOCA (函数传递依赖,CI 不是3NF ) 将CI 进一步分解为如下所示的Course 和Inst 两个关系,可以解决上述操作异常。

COURSE INST

CNO

CTITLE

INAME

C1

C2 C3 C4

OS

DB AI CL

王平 高升 杨杨 高升

习题四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一、选择题

1-5.BCDAB 6-10.DCABB 11-15.ADCCB 16-20.CBAAC

21-25.DCBBA

26-30.DDCBC 31-40.AD

二、填空题

1.sa

2.客户端

3.Northwind

4.核心

5.DTS

6.登陆账号

7.本地计算机名

8.系统管理员

O CTITLE INAME ILOCA C1 C2 C3 C4 OS DB AI CL 王平 高升 杨杨 高升 D1 D2 D3 D2

INAME

ILOC A

王子 高升 杨杨

D1 D2 D3

9.域用户账户10.暂停11.服务器12.企业管理器13.查询分析器14.sql 15.msdb

16.用户数据库17*.ldf 18.mn_DATA 19.未指定文件组20.数据库设置

21.附加22.DBCC shrinkdatabase 23.sp_rename24.主文件组(primary) 25.1M

19.文件组包括主文件组和辅文件组,主文件组包含主数据文件和()的数据文件。

三、实践题

1. create database lx

on

(name=lx_data,filename='d:\stu\lx_data.mdf',size=5,maxsize=10,filegro wth=1)

log on

(name=lx_log,filename='d:\stu\lx_log.ldf',size=2,maxsize=10,filegrowt h=5%)

2.

(1)

alter database lx add filegroup dy

go

alter database lx

add file

(name=dya,filename='d:\stu\dya.ndf'),

(name=dyb,filename='d:\stu\dyb.ndf')

to filegroup dy

go

(2)

alter database lx

add log file

(name=dy_log,filename='d:\stu\dy_log.ldf',size=1,maxsize=unlimited,fi legrowth=1)

go

(3)

alter database lx

modify name=studb

go

(4)

4.

create database library

on(

name=lib_data,

filename='d:\stud\lib_data.mdf'),

(name=liba_data,

filename='d:\stud\liba_data.ndf'

),

filegroup group2

(name=libb_data,

filename='d:\stud\libb_data.ndf'),

filegroup group3

(name=libc_data,

filename='d:\stud\libc_data.ndf'),

filegroup group4

(name=libd_data,

filename='d:\stud\libd_data.ndf')

log on(

name=liba_log,

filename='d:\stud\liba_log.ldf'),

(

name=libb_log,

filename='d:\stud\libb_log.ldf')

习题五表的创建与管理

一、选择题

1-5. CDBAB 6-10.DAD A C 11-15.BDBDC 16-20. DB A DB 21-25 BA B CA

二、填空题

1.参照

2.主键

3.1

4.null

5.unique

6.永久表

7.tempdb

8.16

9.主键10空格11.索引12. 删除13. 查询14. 字段15. check

三、实践题

1.

(1)

use library

go

create table 图书(

图书编号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

书名varchar(20) not null,

类别char(12),

作者varchar(20),

出版社varchar(20),

出版日期datetime,

定价money)

(2)

use library

go

create table 读者(

读者编号char(4) not null,

姓名char(6) not null,

性别char(2),

单位varchar(20),

电话varchar(13,

读者类型int null,

已借数量int null)

2.

(1)

use library

go

create table 读者类型(

类型编号int not null,

类型名称char(6) not null,

限借数量int not null,

借阅期限int

)

(2)

use library

go

create table 借阅(

读者编号char(4) not null,

图书编号char(6) not null

foreign key references 图书(图书编号), 借书日期datetime not null,

还书日期datetime)

(3)

use library

go

alter table 读者

add constraint pk_读者_读者编号primary key(读者编号)

go

(4)

alter table 读者

add constraint ck_读者_性别check (性别='男' or 性别='女')

(5)

alter table 借阅add 串号varchar(10) constraint pk_借阅_串号primary key

--SQL Server 2000环境下请执行以下代码

alter table 借阅add 串号varchar(10)

go

alter table 借阅alter column 串号varchar(10) not null

go

alter table 借阅add constraint pk_借阅_串号primary key(串号)

(6)

alter table 借阅

add constraint df_借阅_借书日期

default getdate() for 借书日期

go

go

(7)

alter table 借阅

add constraint fk_借阅_读者编号

foreign key(读者编号) references 读者(读者编号)

go

(8)

alter table 借阅

add constraint uk_借阅

unique(图书编号,读者编号)

go

3.

习题六数据操作与SQL语言

一、选择题

1-5. CCBAB 6-10.CBDBB 11-15.D BBDB 16-20. BCC C A 21-25ADDCC 26-30 CDC C C

二、填空题

1.update

2.where

3.[-]

4.union

5.交叉连接

6.into

7.group by

8.revoke

9.order by 10.group by 11.and 12. where 13. 相关子查询14. 交叉连接15. all 16. where 17. distinct 18. from子句19. 嵌套查询20. truncate table

三、实践题

1.

select * from 读者

2.

select distinct 类别 from 图书

3.

select * from 借阅where 读者编号=’1001’

4.

Select 书名,作者from 图书where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5.

Select * from 图书where 书名like ’%程序设计%’

6.

Select * from 图书where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oder by 单价

7.

Select top 3 图书编号,定价from图书oder by 单价desc

8.

Select top 3 读者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图书where 借阅.图书编号=图书.图书编号and 书名=’C程序设计’ oder by 借书日期desc

9.

Select count(*) as 藏书数量from图书

10.

Select sum(定价)from图书

11.

select 出版社,count(*) from 图书group by 出版社

12.

Select 读者编号, count(*) from 借阅where 借书日期between ‘2011-10-1’ and ‘2012-10-1’ group by 读者编号

13.

select * from 借阅where 图书编号=(select 图书编号from 图书where 作者=‘谭浩

强’)and 借书日期between ‘2011-10-1’ and ‘2012-10-1’

select 借阅.* from 借阅,图书

where 借阅.图书编号=图书.图书编号and 图书.作者='谭浩强'

and 借书日期between '2011-10-1' and '2012-10-1'

14.

Select max(已借数量),min(已借数量),avg(已借数量) from 读者

优化答案:

update 读者set 已借数量=(

select count(*) from 借阅where 借阅.读者编号=读者.读者编号group by 读者编号) go

select max(已借数量) as 最多借阅数,min(已借数量) as 最少借阅数,

avg(已借数量) as 平均借阅数from 读者

15.

Select单位,max(已借数量),min(已借数量),avg(已借数量) from 读者group by 单位

16.

Select 读者编号,count(*) as 借阅数量from 借阅group by 读者编号having count(*)>=2

17.

select count(*) as 馆藏数量,作者into author from 图书group by 作者having count(作者)>=all(select count(作者)from图书group by作者)

18.

Select *,‘日’from 读者类型

19.

use jxgl

select 姓名,性别,'学生' as 身份 from 学生 where 性别 = '男'

union

select 姓名,性别,'教师' as 身份 from 教师 where 性别 = '男'

20.

Select * from 读者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借阅where 读者编号=读者.读者编号)

21.

select*from读者

where not exists(select*from借阅where读者编号=读者.读者编号)

22.

select*from图书

where定价>all(select avg(定价)from图书)

23.

select*from图书

where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and定价>all(select avg(定价)from图书)

24.

select读者.读者编号,读者.姓名,借阅.图书编号,借阅.借书日期from读者,借阅

where读者.读者编号=借阅.读者编号and借阅.图书编号='TP0001'

and借阅.借书日期>=all(select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图书编号='TP0001')

25.

select*from读者

where exists(select*from借阅,图书

where借阅.读者编号=读者.读者编号and图书.图书编号=借阅.图书编号

and书名='数据库原理')

26.

select*from读者

where读者编号in(select读者编号from借阅

group by读者编号having count(读者编号)>=2)

27.

select图书编号,书名from图书

where图书编号in(select图书编号from借阅

group by图书编号having count(图书编号)>=2)

28.

select单位,count(单位)读者总数from读者group by单位

29.

select读者编号,姓名,单位from读者where单位='管理学院'compute count(单位) --或

select读者编号,姓名,单位from读者where单位='管理学院'

go

select count(*) from读者where单位='管理学院'

30

select读者编号,姓名,单位from读者where单位='管理学院'order by读者类型compute count(单位)by读者类型

--或

select读者编号,姓名,单位from读者where单位='管理学院'

go

select单位,count(*)from读者where单位='管理学院'group by单位

31

select*from读者a where已借数量<=(

select min(已借数量)from读者b where a.读者类型=b.读者类型)

32

select*from读者where已借数量>(select avg(已借数量)from读者)

习题七Transact-SQL程序设计

一、选择题

1-5D C B DA 6-10DCDBD 11-15 AABDB 16-20. BDBAB 21-25 DCCBC

二、填空题

1.全局变量

2.注释语句

3.select语句

4.单引号

5.表达式

6.break

7. 4

8. max()

9. waitfor 10.end 11. syscomments 12. ‘ab’13. 字符型14. T-SQL 15. GO 16. 批处理17. Unicode 18. 内嵌表值19. smalldatetime 20. Smallmoney

三、实践题

1.

declare @a int,@b int,@c float

set @a =10

set @b=20

set @c=@a*@b

print @c

2.

create function dbo.fmax(@num1 int,@num2 int)

returns int

as

begin

declare @max int

set @max=case

when @num1>=@num2 then @num1

when @num1<=@num2 then @num2

end

return @max

end

3.

declare @n int,@i int,@j int,@k int

set @n=100

while @n<=999

begin

set @i=@n/100

set @j=(@n-@I*100)/10

set @k=@n%10

if @n=@i*@i*@i+@j*@j*@j+@k*@k*@k

print cast(@n as char(3))+'是水仙花数'

set @n=@n+1

end

go

4.

declare @i tinyint,@j tinyint

set @i=1

while @i<=4

begin

set @j=2*@i-1

print space(20-2*@i)+ replicate('* ',@j)

set @i=@i+1

end

5.

create function dbo.finfo(@DZBh char(4)='1001')

returns table

as

return(

select姓名,性别,借书名称,借书日期from 读者,借阅

where读者.读者编号=借阅. .读者编号and 读者.读者编号=@dzbh) go

select * from dbo.finfo(default)

go

6.

create function tushu_info(@tsbh char(6))

returns @total_tushu table (

书名varchar(20),出版社varchar(20),作者varchar(20),定价money) as

begin

insert @total_tushu

select 书名,出版社,作者,定价

from 图书

where图书编号=@tsbh

return

end

go

select * from tushu_info('08010101')

习题八视图和游标

一、选择题

1-5.ACCA.返回当前游标的所有行数D 6-10.B ACBA 11-15.DAAAD 16-17.AD

二、填空题

1.客户端

2.只进游标

3.open

4. scroll

5. fetch

6.基表

7.select

8.with check option

9. 基本表数据10. 更新

三、实践题

1.

use library

go

create view inform

as

select读者编号,姓名,性别,已借数量

from读者

where性别='女'

go

2.

两者运行结果,除了列数不同以外,行数一致。

3.

两者都显示新增加了的数据行,因为视图插入是间接对表的操作。

4.

use library

declare mycursor scroll cursor

for select * from 读者

open mycursor

fetch first from mycursor

fetch last from mycursor

5.

(1)

use library

declare mycursor2 cursor

static

for select*from读者

open mycursor2

select@@cursor_rows,

case@@cursor_rows

when-1 then'该游标为动态游标' when 0 then'没有打开游标'

else'非动态游标,包含总行数'

end

(2)

use library

declare mycursor3 cursor

keyset

for select*from读者

open mycursor3

select@@cursor_rows,

case@@cursor_rows

when-1 then'该游标为动态游标' when 0 then'没有打开游标'

else'非动态游标,包含总行数'

end

(3)

use library

declare mycursor4 cursor

static

for select*from读者

open mycursor4

select@@cursor_rows,

case@@cursor_rows

when-1 then'该游标为动态游标' when 0 then'没有打开游标'

else'非动态游标,包含总行数'

end

习题九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一、选择题

1-5.A B C BC 6-10.ABACA 11-15. DBBBC

二、填空题

1.服务器

2.系统

3.varying

4.##

5. output

6.表或视图

7.instead of

8.insert

9. deleted 10. update

三、实践题

1.

use jxgl

go

create proc nacrissus

as

declare @n int,@i int,@j int,@k int

set @n=100

while @n<=999

begin

set @i=@n/100

set @j=(@n-@I*100)/10

set @k=@n%10

if @n=@i*@i*@i+@j*@j*@j+@k*@k*@k

print cast(@n as char(3))+'是水仙花数'

set @n=@n+1

end

go

exec nacrissus

2.

use library

go

create proc reader_info

@dzbh char(4)='1001'

as

select * from 读者 where 读者编号=@dzbh

go

exec reader_info

go

exec reader_info default

go

exec reader_info '1002'

go

3.

use library

go

create proc book_lend

@tsbh char(6),@jyrs int output

as

select @jyrs=count(读者编号)

from 借阅

where 图书编号=@tsbh

go

declare @tsbh char(6),@jyrs int

set @tsbh='TP0001'

exec book_lend @tsbh,@jyrs output

print @jyrs

4.

use library

go

create trigger ins_借阅on借阅

instead of insert

as

if not exists(select*from读者where读者编号=(select读者编号from inserted)) raiserror('读者编号不存储在读者表中,不能插入该记录',10,1)

else

begin

insert into借阅select*from inserted

raiserror('已经成功插入记录!',10,1)

end

5.

--编写一个触发器ins_借阅,使得在向借阅表上添加记录时,该读者的已借数量不能大于20,并给出提示信息。

use library

go

create trigger ins_借阅

on 借阅

for insert

as

if (select count(*) from 借阅 where 读者编号=(select 读者编号 from

inserted ))>20

begin

rollback transaction

多重共线性习题及答案

多重共线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OLS估计量将不具备() A、线性 B、无偏性 C、有效性 D、一致性 2、经验认为某个解释与其他解释变量间多重共线性严重的情况是这个解释变量的VIF() A、大于 B、小于 C、大于5 D、小于5 3、模型中引入实际上与解释变量有关的变量,会导致参数的OLS估计量方差() A、增大 B、减小 C、有偏 D、非有效 4、对于模型y t=b0+b1x1t+b2x2t+u t,与r12=0相比,r12=0.5时,估计量的方差将是原来的() A、1倍 B、1.33倍 C、1.8倍 D、2倍 5、如果方差膨胀因子VIF=10,则什么问题是严重的() A、异方差问题 B、序列相关问题 C、多重共线性问题 D、解释变量与随机项的相关性 6、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 A 异方差 B 序列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高拟合优度 7、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参数估计的标准差() A、变大 B、变小 C、无法估计 D、无穷大 8、完全多重共线性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参数无法估计 B、只能估计参数的线性组合 C、模型的拟合程度不能判断 D、可以计算模型的拟合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回归分析中很可能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 A、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两个变量同时作为生产函数的解释变量 B、消费作被解释变量,收入作解释变量的消费函数 C、本期收入和前期收入同时作为消费的解释变量的消费函数 D、商品价格、地区、消费风俗同时作为解释变量的需求函数 E、每亩施肥量、每亩施肥量的平方同时作为小麦亩产的解释变量的模型 2、当模型中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时() A、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将难以精确鉴别 B、部分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之间将高度相关 C、估计量的精度将大幅度下降 D、估计对于样本容量的变动将十分敏感 E、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也将序列相关 3、下述统计量可以用来检验多重共线性的严重性() A、相关系数 B、DW值 C、方差膨胀因子 D、特征值 E、自相关系数 4、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经济变量之间往往存在同方向的变化趋势 B、经济变量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C、在模型中采用滞后变量也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 D、在建模过程中由于解释变量选择不当,引起了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E、以上都正确 5、多重共线性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A、保留重要的解释变量,去掉次要的或替代的解释变量 B、利用先验信息改变参数的约束形式 C、变换模型的形式 D、综合使用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 E、逐步回归法以及增加样本容量 6、关于多重共线性,判断错误的有() A、解释变量两两不相关,则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B、所有的t检验都不显著,则说明模型总体是不显著的

《最优化方法》复习题(含答案)

《最优化方法》复习题(含答案)

附录5 《最优化方法》复习题 1、设n n A R ?∈是对称矩阵,,n b R c R ∈∈,求1()2 T T f x x Ax b x c =++在任意点x 处的梯度和Hesse 矩阵. 解 2(),()f x Ax b f x A ?=+?=. 2、设()()t f x td ?=+,其中:n f R R →二阶可导,,,n n x R d R t R ∈∈∈,试求()t ?''. 解 2()(),()()T T t f x td d t d f x td d ??'''=?+=?+. 3、设方向n d R ∈是函数()f x 在点x 处的下降方向,令 ()()()()() T T T T dd f x f x H I d f x f x f x ??=--???, 其中I 为单位矩阵,证明方向()p H f x =-?也是函数()f x 在点x 处的下降方向. 证明 由于方向d 是函数()f x 在点x 处的下降方向,因此()0T f x d ?<,从而 ()()()T T f x p f x H f x ?=-?? ()()()()()()()() T T T T T dd f x f x f x I f x d f x f x f x ??=-?--???? ()()()0T T f x f x f x d =-??+?<, 所以,方向p 是函数()f x 在点x 处的下降方向. 4、n S R ?是凸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2122,,,,,,,,m m m x x x S x x x ?≥?∈L L 的一切凸组合都属于S . 证明 充分性显然.下证必要性.设S 是凸集,对m 用归纳法证明.当2m =时,由凸集的定义知结论成立,下面考虑1m k =+时的情形.令1 1k i i i x x λ+==∑, 其中,0,1,2,,1i i x S i k λ∈≥=+L ,且1 1 1k i i λ+==∑.不妨设11k λ+≠(不然1k x x S +=∈, 结论成立),记11 1k i i i k y x λλ=+=-∑ ,有111(1)k k k x y x λλ+++=-+,

关联词语练习题及答案

关联词语练习题 一.为下面的句子搭上恰当的关联词: 只要……就……如果……就……因为……所以…… 既然……就……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即使……也……只有……才…… (1) ()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 (2) 花生()不好看,()很有用。 (3) ()他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 (4) 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 (5)()是数九寒天,我()坚持锻炼。 (6)()刻苦学习,长大()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7)这座井里的水()清凉,()甘甜。 (8)()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收不到电视。 二.请你让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要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哦。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4、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 5.我们发动群众。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三.请你把失落的孩子找个家,让他们享受到妈妈的爱。 1、下面句子中关联词用地不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B、即使下了暴雨,我们就应该来上学。 C、小红虽然年纪小,但是她有远大的理想。 2、下面的句子关联词运用正确的是() A、凡卡即使回到乡下,也改变不了他的命运。 B、只有天不下雨,我们就去春游。 C、王刚的成绩即使很好,才能骄傲。 四.请你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无论……都…… 虽然……却…….尽管……宁可……也不…… 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1.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尽管……可是…… 不是……就是…… (1)()我去找小刚,()小刚来找我。 (2)()天天的成绩优秀,()天天的体质较差。 (3)()这个任务很艰巨,()我班能完成这个任务。 (4)妈妈()关心我的学习,()关心我的身体。 (5)()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不光……还…… 只要……就…… 虽然……但是…… 不管……总是…… 既然……就…… 因为……所以…… (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2)雷锋叔叔()牺牲了,()他的精神永世长存。 (3)()多读多写,你的作文水平()会提高。 (4)他()多么难做的算术题,()想尽办法把它算出来。 (5)()同学选你当组长,你()要处处起带头作用,把工作做好。 答案1只有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既然就即使也只有才虽然但是如果就

(完整版)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doc

问题: 选取粮食生产为例,由经济学理论和实际可以知道,影响粮食生产y 的因素有:农业化肥施 用量x1,粮食播种面积x2,成灾面积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农业劳动力x5,由此建立以下方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相关数据如下: 解: 1、检验多重共线性 (1)在命令栏中输入: ls y c x1 x2 x3 x4 x5,则有; 可以看到,可决系数R2 和 F 值都 很高,二自变量x1 到 x5 的 t 值 均较小,并且x4 和 x5 的 t 检验 不显著,说明方程很可能存在多 重共线性。 (2)对自变量做相关性分析: 将x1—— x5 作为组打开, view —— co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x1 和 x4 的相关系数 为 0.96,非常高,说明原模型 存在多重共线性

2、多重共线性的修正 (1)逐步回归法 第一步:首先确定一个基准的解释变量,即从 x1, x2, x3, x4, x5 中选择解释 y 的最好的一个建 立基准模型。分别用 x1, x2, x3, x4, x5 对 y 求回归,结果如下: 从上面 5 个输出结果可以知道,y 对 x1 的可决系数R2=0.89(最高),因此选择 第一个方程作为基准回归模型。即: Y = 30867.31062 + 4.576114592* x1 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将x2, x3 等加入到模型中, 加入 x2,结果:

拟合优度R2=0.961395 ,显著提高; 并且参数符号符合经济常识,且均显著。 所以将模型修改为: Y= -44174.52+ 4.576460*x1+ 0.672680*x2 再加入 x3,结果: 拟合优度R2=0.984174 ,显著提高; 并且参数符号符合经济常识(成灾面积越大,粮食产 量越低),且均显著。 所以将模型修改为: Y=-12559.35+5.271306*x1+0.417257*x2-0.212103*x3 再加入 x4,结果: 拟合优度R2=0.987158 ,虽然比上一次拟 合提高了; 但是变量x4 的系数为 -0.091271 ,符号不 符合经济常识(农业机械总动力越高, 粮食产量越高),并且 x4 的 t 检验不显著。 因此应该从模型中剔除x4。

第四章多重共线性答案(1)

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 一、判断题 1、多重共线性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F ) 2、多重共线性是总体的特征。(F ) 3、在存在不完全多重共线性的情况下,回归系数的标准差会趋于变小,相应的t 值会趋于变大。(F ) 4、尽管有不完全的多重共线性,OLS 估计量仍然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T ) 5、在高度多重共线的情形中,要评价一个或多个偏回归系数的个别显著性是不可能的。(T ) 6、变量的两两高度相关并不表示高度多重共线性。(F ) 7、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预测,则多重共线性一定是无害的。(T ) 8、在多元回归中,根据通常的t 检验,每个参数都是统计上不显著的,你就不会得到一个高的2R 值。(F ) 9、如果简单相关系数检测法证明多元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两两不相关,则可以判断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F ) 10、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实质是样本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样本信息得到改善。(T ) 11、虽然多重共线性下,很难精确区分各个解释变量的单独影响,但可据此模型进行预测。(T ) 12、如果回归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可不加分析地去掉某个解释变量从而消除多重共线性。(F ) 13、多重共线性的存在会降低OLS 估计的方差。(F ) 14、随着多重共线性程度的增强,方差膨胀因子以及系数估计误差都在增大。(T ) 15、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相关,是产生多重共线性的原因。(F ) 16、对于模型i ni n i 110i u X X Y ++++=βββ ,n 1i ,, =;如果132X X X -=,模型必然存在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T ) 17、多重共线性问题是随机扰动项违背古典假定引起的。(F ) 18、存在多重共线性时,模型参数无法估计。(F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若解释变量1X 和2X 的观测值成比例,既有12i i X kX =,其中k 为 非 零 常 数 , 则 表 明 模 型 中 存 在 ( B ) A 、异方差 B 、多重共线性 C 、序列相关 D 、随机解释变量 2、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可决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 中存在

关联词练习题及答案

关联词练习及答案 一、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3.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美术组,()航模组。” 5.()他不一定能来,我们()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爱惜自己的时间,()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火力点,()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天气很冷,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1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 12.()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3.()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4.()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17.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牺牲自己,()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走着,()谈论着。 21.()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22.小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是()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23.()风浪再大,我()要把你送过河去。 24.王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身体。 25.()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26.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27.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 28.()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9.()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30.()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1.()走到天涯海角,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32.凡卡()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3.邱少云()牺牲自己,()暴露潜伏部队。 34.()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5.每天上学,()王洁来找我,()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6.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37.()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没有成功。 38.()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39.()明天下雨,我们()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0.()石块有多重,小草()要从下面钻出来。 41.我()说了,()不怕发表。

多重共线性考试考试与答案

第七章 多重共线性习题与答案 1、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克服方法? 3、考虑一下模型: Y t =β1+β2X t +β3X 1-t +4βX 2-t +5βX 3-t +6βX 4-t +u t 其中Y =消费,X =收入,t =时间。上述模型假定了时间t 的消费支出不仅是时间t 的收入,而且是以前多期的收入的函数。例如,1976年第一季度的消费支出是同季度收入合1975年的四个季度收入的函数。这类模型叫做分布滞后模型(distributed lag models )。我们将在以后的一掌中加以讨论。 (1) 你预期在这类模型中有多重共线性吗?为什么? (2)如果预期有多重共线性,你会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4、已知回归模型μβα++=N E ,式中E 为某类公司一名新员工的起始薪金(元),N 为所受教育水平(年)。随机扰动项μ的分布未知,其他所有假设都满足。 (1)从直观及经济角度解释α和β。 (2)OLS 估计量α ?和β?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吗?简单陈述理由。 (3)对参数的假设检验还能进行吗?简单陈述理由。 5、根据1899—1922年在美国制造业部门的年度数据,多尔蒂(Dougherty )获得如下回归结果: LogY=2.81 - 0.53logK+ 0.91logL + 0.047t Se =(1.38)(0.34) (0.14) (0.021) R 2=0.97 F=189.8 其中Y =实际产生指数,K=实际资本投入指数,L=实际劳力投入指数,t =时间或趋势。利用同样数据,他又获得一下回归: (1)回归中有没有多重共线性?你怎么知道? (2)在回归(1)中,logK 的先验符号是什么?结果是否与预期的一致?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3)你怎样替回归的函数形式(1)做辩护:(提示:柯柏—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4)解释回归(1)在此回归中趋势变量的作用为何? (5)估计回归(2)的道理何在? (6)如果原先的回归(1)有多重共线性,是否已被回归(2)减弱?你怎样知道?

最优化方法试题

《最优化方法》试题 一、 填空题 1.设()f x 是凸集n S R ?上的一阶可微函数,则()f x 是S 上的凸函数的一阶充要条件是( ),当n=2时,该充要条件的几何意义是( ); 2.设()f x 是凸集n R 上的二阶可微函数,则()f x 是n R 上的严格凸函数( )(填‘当’或‘当且仅当’)对任意n x R ∈,2()f x ?是 ( )矩阵; 3.已知规划问题22211212121212min 23..255,0z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则在点55(,)66T x =处的可行方向集为( ),下降方向集为( )。 二、选择题 1.给定问题222121212min (2)..00f x x s t x x x x ?=-+??-+≤??-≤?? ,则下列各点属于K-T 点的是( ) A) (0,0)T B) (1,1)T C) 1(,22 T D) 11(,)22T 2.下列函数中属于严格凸函数的是( ) A) 211212()2105f x x x x x x =+-+ B) 23122()(0)f x x x x =-< C) 2 222112313()226f x x x x x x x x =+++- D) 123()346f x x x x =+- 三、求下列问题

()22121212121211min 51022 ..2330420 ,0 f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 取初始点()0,5T 。 四、考虑约束优化问题 ()221212min 4..3413f x x x s t x x =++≥ 用两种惩罚函数法求解。 五.用牛顿法求解二次函数 222123123123()()()()f x x x x x x x x x x =-++-++++- 的极小值。初始点011,1,22T x ??= ???。 六、证明题 1.对无约束凸规划问题1min ()2 T T f x x Qx c x =+,设从点n x R ∈出发,沿方向n d R ∈ 作最优一维搜索,得到步长t 和新的点y x td =+ ,试证当1T d Q d = 时, 22[() ()]t f x f y =-。 2.设12*** *3(,,)0T x x x x =>是非线性规划问题()112344423min 23..10f x x x x s t x x x =++++=的最优解,试证*x 也 是非线性规划问题 144423* 123min ..23x x x s t x x x f ++++=的最优解,其中****12323f x x x =++。

关联词练习题(含答案).

1.我们(与其把轮船停在港口,(不如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只有从小学好本领,(才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尽管今天下雨了,我们(还是要去探望李老师。 5.因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 6.一滴水(虽然很小很小,(但是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7.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8.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9.(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能克服。 10.(因为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所以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1.(如果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就应该准时去找他。 12.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说出党的机密。 13.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4.(要么你去,(要么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5.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党的组织。 16.同学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 17.(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18.小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19.(不管风浪再大,我(都要把你送过河去。

20.王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关心我们的身体。 21.(只要多读多练,(就会提高作文水平。 22.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2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是还要注意节约。 24.(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5.(虽然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但是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26.(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27.(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28.凡卡(宁可在城里受罪,(也不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29.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 30.(即使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也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1.每天上学,(要么王洁来找我,(要么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2.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仍然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33.(虽然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但是没有成功。 34.(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35.(不管石块有多重,小草(都要从下面钻出来。 36.王平和我同桌三年,(因此我很了解他。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习题及答案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由30n =的一组样本估计的、包含3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计算得多重决定 系数为,则调整后的多重决定系数为( D ) A. B. C. 下列样本模型中,哪一个模型通常是无效 的(B ) A. i C (消费)=500+i I (收入) B. d i Q (商品需求)=10+i I (收入)+i P (价格) C. s i Q (商品供给)=20+i P (价格) D. i Y (产出量)=0.6i L (劳动)0.4i K (资本) 3.用一组有3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01122t t t t y b b x b x u =+++后,在的显著性水平上对 1b 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1b 显著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其统计量t 大于等于( C ) A. )30(05.0t B. )28(025.0t C. )27(025.0t D. )28,1(025.0F 4.模型 t t t u x b b y ++=ln ln ln 10中,1b 的实际含义是( B ) A.x 关于y 的弹性 B. y 关于x 的弹性 C. x 关于y 的边际倾向 D. y 关于x 的边际倾向 5、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 模型中存在( C )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高拟合优度 6.线性回归模型01122......t t t k kt t y b b x b x b x u =+++++ 中,检验0:0(0,1,2,...) t H b i k ==时,所用的统计量 服从( C ) (n-k+1) (n-k-2) (n-k-1) (n-k+2) 7. 调整的判定系数 与多重判定系数 之间有如下关系( D ) A.2 211n R R n k -=-- B. 22111 n R R n k -=--- C. 2211(1)1n R R n k -=-+-- D. 2211(1)1n R R n k -=---- 8.关于经济计量模型进行预测出现误差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C )。 A.只有随机因素 B.只有系统因素 C.既有随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B 、C 都不对 9.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对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是(k 为解释变量个数):( C ) A n ≥k+1 B n

天津大学《最优化方法》复习题(含答案)

天津大学《最优化方法》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概述(包括凸规划) 一、 判断与填空题 1 )].([arg )(arg min max x f x f n n R x R x -=∈∈ √ 2 {}{} .:)(m in :)(m ax n n R D x x f R D x x f ?∈-=?∈ ? 3 设.:R R D f n →? 若n R x ∈*,对于一切n R x ∈恒有)()(x f x f ≤*,则称*x 为最优化问题)(min x f D x ∈的全局最优解. ? 4 设.:R R D f n →? 若D x ∈*,存在*x 的某邻域)(*x N ε,使得对一切)(*∈x N x ε恒有)()(x f x f <*,则称*x 为最优化问题)(min x f D x ∈的 严格局部最优解. ? 5 给定一个最优化问题,那么它的最优值是一个定值. √ 6 非空集合n R D ?为凸集当且仅当D 中任意两点连线段上任一点属于D . √ 7 非空集合n R D ?为凸集当且仅当D 中任意有限个点的凸组合仍

属于D . √ 8 任意两个凸集的并集为凸集. ? 9 函数R R D f n →?:为凸集D 上的凸函数当且仅当f -为D 上的凹函数. √ 10 设R R D f n →?:为凸集D 上的可微凸函数,D x ∈*. 则对D x ∈?,有).()()()(***-?≤-x x x f x f x f T ? 11 若)(x c 是凹函数,则}0)( {≥∈=x c R x D n 是凸集。 √ 12 设{}k x 为由求解)(min x f D x ∈的算法A 产生的迭代序列,假设算法 A 为下降算法,则对{} ,2,1,0∈?k ,恒有 )()(1k k x f x f ≤+ . 13 算法迭代时的终止准则(写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凸规划的全体极小点组成的集合是凸集。 √ 15 函数R R D f n →?:在点k x 沿着迭代方向}0{\n k R d ∈进行精确一维线搜索的步长k α,则其搜索公式

小学语文关联词练习题

关联词练习题 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一) 一、知识整理: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但)……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即使……不过……、……不过……、……却……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因为)……所以……、……因而(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个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持续地提升。”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 1. (无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2. 小李在学习上(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3. (即使)风浪再大,我(也)要把你送过河去。 4. 王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关心我们的身体。 5. (只要)多读多练,(就)会提升作文水平。

(整理)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附件二:实验报告格式(首页) 山东轻工业学院实验报告成绩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2013-5-25 院(系)商学院专业班级实验地点二机房 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无 实验项目名称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Eviews软件的操作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二、实验原理 Eviews软件的操作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修正方法 三、主要仪器设备、试剂或材料 Eviews软件,计算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建立工作文件,并输入数据: CREATE EX-7-1 A 1974 1981; TATA Y X1 X2 X3 X4 X5 ; (2)OLS估计: LS Y C X1 X2 X3 X4 X5; (3)计算简单相关系数 COR X1 X2 X3 X4 X5 ; (4)多重共线性的解决 LS Y C X1; LS Y C X2; LS Y C X3; LS Y C X4; LS Y C X5; LS Y C X1 X3; LS Y C X1 X3 X2; LS Y C X1 X3 X4; LS Y C X1 X3 X5;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 (1)建立工作组,输入以下数据: 98.45 560.20 153.20 6.53 1.23 1.89 100.70 603.11 190.00 9.12 1.30 2.03 102.80 668.05 240.30 8.10 1.80 2.71 133.95 715.47 301.12 10.10 2.09 3.00 140.13 724.27 361.00 10.93 2.39 3.29

第四章-多重共线性-答案(1)

) 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 一、判断题 1、多重共线性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F ) 2、多重共线性是总体的特征。(F ) 3、在存在不完全多重共线性的情况下,回归系数的标准差会趋于变小,相应的t 值会趋于变大。(F ) 4、尽管有不完全的多重共线性,OLS 估计量仍然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T ) 5、在高度多重共线的情形中,要评价一个或多个偏回归系数的个别显著性是不可能的。(T ) 6、变量的两两高度相关并不表示高度多重共线性。(F ) - 7、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预测,则多重共线性一定是无害的。(T ) 8、在多元回归中,根据通常的t 检验,每个参数都是统计上不显著的,你就不会得到一个高的2R 值。(F ) 9、如果简单相关系数检测法证明多元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两两不相关,则可以判断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F ) 10、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实质是样本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样本信息得到改善。(T ) 11、虽然多重共线性下,很难精确区分各个解释变量的单独影响,但可据此模型进行预测。(T ) 12、如果回归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可不加分析地去掉某个解释变量从而消除多重共线性。(F ) 13、多重共线性的存在会降低OLS 估计的方差。(F ) 14、随着多重共线性程度的增强,方差膨胀因子以及系数估计误差都在增大。(T ) : 15、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相关,是产生多重共线性的原因。(F ) 16、对于模型i ni n i 110i u X X Y ++++=βββ ,n 1i ,, =;如果132X X X -=,模型必然存在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T ) 17、多重共线性问题是随机扰动项违背古典假定引起的。(F ) 18、存在多重共线性时,模型参数无法估计。(F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若解释变量1X 和2X 的观测值成比例,既有12i i X kX =,其中k 为 非零常数,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 B ) A 、异方差 B 、多重共线性 '

(完整版)机械优化设计试卷期末考试及答案

第一、填空题 1.组成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的三要素是 设计变量 、目标函数 和 约束条件 。 2.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制定,即对定量描述产品可靠性的 参数的选择 及其 指标的确定 。 3.多数产品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都要经过浴盆曲线的 早期故障阶段 、 偶然故障阶段 和 耗损故障阶段 。 4.各种产品的可靠度函数曲线随时间的增加都呈 下降趋势 。 5.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本原则是在准确反映 工程实际问题 的基础上力求简洁 。 6.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主要包括 串联模型 、 并联模型 、 混联模型 、 储备模型 、 复杂系统模型 等可靠性模型。 7. 函数f(x 1,x 2)=2x 12 +3x 22-4x 1x 2+7在X 0=[2 3]T 点处的梯度为 ,Hession 矩阵为 。 (2.)函数()22121212,45f x x x x x x =+-+在024X ??=????点处的梯度为120-?? ????,海赛矩阵为2442-???? -?? 8.传统机械设计是 确定设计 ;机械可靠性设计则为 概率设计 。 9.串联系统的可靠度将因其组成单元数的增加而 降低 ,且其值要比可靠 度 最低 的那个单元的可靠度还低。 10.与电子产品相比,机械产品的失效主要是 耗损型失效 。 11. 机械可靠性设计 揭示了概率设计的本质。 12. 二元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是()00f X ?=必要条件是该点处的海赛矩阵正定。 13.对数正态分布常用于零件的 寿命疲劳强度 等情况。 14.加工尺寸、各种误差、材料的强度、磨损寿命都近似服从 正态分布 。 15.数学规划法的迭代公式是 1k k k k X X d α+=+ ,其核心是 建立搜索方向, 模型求解 两方面的内容。 17.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关键是 确定搜索方向 。 18.多目标优化问题只有当求得的解是 非劣解 时才有意义,而绝对最优解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19.可靠性设计中的设计变量应具有统计特征,因而认为设计手册中给出的数据

小学语文关联词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关联词练习题 1.我们(与其)把轮船停在港口,(不如)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只有)从小学好本领,(才)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尽管)今天下雨了,我们(还是)要去探望李老师。 5.(因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 6.一滴水(虽然)很小很小,(但是)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7.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8.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9.(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能克服。 10.(因为)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所以)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1.(如果)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就)应该准时去找他。 12.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说出党的机密。 13.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4.(要么)你去,(要么)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5.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党的组织。 16.同学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 17.(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18.小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19.(不管)风浪再大,我(都)要把你送过河去。 20.王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关心我们的身体。 21.(只要)多读多练,(就)会提高作文水平。 22.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2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是)还要注意节约。 24.(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5.(虽然)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但是)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26.(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27.(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28.凡卡(宁可)在城里受罪,(也不)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29.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 30.(即使)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也)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1.每天上学,(要么)王洁来找我,(要么)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2.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仍然)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33.(虽然)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但是)没有成功。 34.(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35.(不管)石块有多重,小草(都)要从下面钻出来。 36.王平和我同桌三年,(因此)我很了解他。 37.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38.他干的活计(不但)速度快,(而且)质量好。39.(只有)这种草,(才)是坚韧的草。 40.这艘轮船(不但)载客多,(而且)速度非常快。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71408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 A .统计学 B .数学 C .经济学 D .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 A .控制变量 B .解释变量 C .被解释变量 D .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 A .时期数据 B .混合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 .滞后变量 D .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 .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 .控制变量 B .政策变量 C .内生变量 D .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 .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 .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12.()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 .外生变量 B .内生变量 C .前定变量 D .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B .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小升初关联词语练习及答案

关联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 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 练习题: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 (1)小敏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天放学后()到图书馆看书,()到科技小组活动。(2)我和张平是好朋友,暑假里()我到他家去玩,()他到我家来做作业。 (3)激光作为一种新兴的人造广源,()可用于科研、军事、医学方面,()可用于通讯、教育、宣传等方面。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他学习刻苦,工作认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被评为"三好"学生。 (2)()我说得不对,()请你给我指出来。 (3)()我们往足球里打气,足球()变得硬梆梆的了。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2)台湾()独立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这次接力赛我们落后了,()我们跑得太慢,()接棒不够默契。 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1)江姐()牺牲自己,()泄露党的机密。 (2)凡卡()在莫斯科的鞋铺受折磨,()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凡卡()回到乡下与爷爷一起吃苦,()愿留在莫斯科的鞋铺。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1)虽然……但是…… 不管……也…… 与其……不如…… 之所以……是因为…… 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书。 ()怎样风浪再大,我()要送你过河去。 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小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他平时的刻苦学习。 (2)即使……也…… 既然……就…… 只要……就…… 不仅……还…… 虽然……可是…… 因为……所以…… 爸爸()技术高明,()积极肯干。再难的活儿,()一到爸爸的手里,()能化难为易。()是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儿,他()从不推辞。他觉得做难度大的活儿()人累一点,()能提高自己的技术。 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