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考参考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考参考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考参考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 一般被说成是”人文学”, 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

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 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

究对象, 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 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孕育奠基生成展期拓展反思; 5、研究

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

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

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

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

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

访谈

法,

三、选择题:

1、 C

2、 A

3、 C

4、 B

5、 D

6、 D

7、

B 8、 A 9、 D 10、 B。

四、简答题:

1、答: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 ( 1) 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 ( 2) 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 3) 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 ( 4) 都是推动

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 ( 1) 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 2) 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 3) 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 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 ( 1) 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

活动结合起来; ( 2)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 要具有较

为充分的自主性, 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 ( 3) 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 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 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 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 2) 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 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 不但在研

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 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

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既要依赖科学认识, 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

现实力量, 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 调节人的精神世界, 丰富人的活动, 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 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体现

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力所在, 使这些学

科的工作者.比之于她们的前辈, 更能在

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它们的关系是: 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往往是从初步的定性

研究开始的,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

细化。两者循环交替, 不断把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引向深入。

( 4) 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在方

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的直觉能力, 在混乱复杂的事实材料面前, 敏锐地觉

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 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能够产生重大

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这样由直觉作出的大胆预言, 常常决定了某一领域科学

研究的发展战略。同时, 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和研究, 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2、参考观点:

( 1) 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认识,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

生的源泉和动力, 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

理念产生以后, 又能进行一步推动社会

实践的进程。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关系, 就是互动关系。

( 2) 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我们认为,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

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外部, 即社会

需要; 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内部, 即自身的矛盾运动。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辩证的统一。( 3) 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如果新出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对旧

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而没有对旧理念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理论框架作根本性

的改变, 那么我们称之为常规性发展;

如果新出现的人文社会理论从根本上否

定了旧有理论, ,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认识, 那么我们称之为革命性发展。常规性发展一般是一种量上的变化, 意

味着在维持原有理念大框架的状态中,

理论取得某些新的进展, 受到更广泛的

重视和应用。当量变最终导致了整体质变, 就出现了革命性发展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一般都是从量变到质变, 也就

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的交替。

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 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

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 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 揭示语言本质及存

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经历了传统语言

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

阶段。

二、填空题:

1、战争与革命对抗与对话和平和发展;

2、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技术之间;

3、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社会革命学术建设;

4、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科学主义人本主义思潮;

6、全面真实必然;

7、性质原理和批判标准演变发展对具体作品的评价;

8、索绪尔所指;

9、乔姆斯基语言能力; 10、《马氏文通》马建忠。

三、选择题:

1、 A

2、 C

3、 B

4、 D

5、 C

6、 C

7、

B 8、 B 9、

C 10、 C

四、简答题:

1、答: 20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主要有: ( 1) 不断深化

的时代主题; ( 2) 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

技术; ( 3) 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2、答: 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的变革主要有: ( 1) ”欧洲中心论”或”欧

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 2) 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 3) 现代历

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 4) 历史学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3、答: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

表现在: ( 1) 对创作主体文艺思维及心

理的深入开掘; ( 2) 对文艺作品形式的

重新认识; ( 3) 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 4) 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系统关系的进

一步思索。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 1) 社会实践与科学理念的交互作用日

趋明显。

主要表现在: 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

依存性和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能动

作用两方面。例如: 管理学领域, 第二次

世界大战之后, 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外,

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

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

介入, 从各自的背景, 用不同的视角和

方法研究同一对象------管理过程。从而

形成了”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

理论”, 强调系统化, 注重人的因素,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广泛运用

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面向实际, 注重预测, 强调创新, 强调组织管理集中化等, 提示了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

方法, 促进了现代管理水平的提高。

( 2) 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多科性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度的扩

展和深度的拓进相联系的。综合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研究对象的综合性, 人文社

会科学对外主动和自然科学联系, 内部

积极推进各学科交叉联结; 二是与自然

科学相对应, 自身结构具备有机的统一。例如: 管理领域中, 除了管理学外, 还

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知识和相关的研究专家, 共同推动现代管

理技术的发展。

( 3) 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共识是: 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

的社会。例如: 管理学领域中, 由于行为科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知识经济的出现等等, 使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认识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信息人”的方向发展, 就是充分体现了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2、参考观点:

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出现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 1) 从历史上的情况看,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的状态, 这样既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要发展, 就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自然科学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毫无疑问是极其巨大的, 可是它毕竟不能解决世间的一切问题和课题, 有的命题只有依靠人文社会科学才能解决。

( 2) 在当前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开始出现了融和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新人文主义; 第二, 人文主义者的新姿态。传统人文主义者开始重新接纳科学, 并努力利用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及答案

各位同学:每位同学的形考题目都可能不同,答案顺序都可能打乱的,请仔细核对后再做,每次形考作业最多只有3次机会。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1 一、多选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或多项:(BCDE) A.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相同的大学 B.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C.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D.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E.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 F.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参与活动必须要到校园中和课堂上反馈 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或多项:(ABCD) A.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B.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 C. 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 D.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反馈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A)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选择一项: A. 8 B. 3 C. 10 D. 5 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B)

(完整版)广告学概论形考答案

《广告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按广告的作品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将广告分为四大媒体广告和其他媒体广告两大类。 2.按广告作品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形态,可以把广告分为平面广告、电子广告和其他广告。 3.广告学是在___20_____世纪才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一门学科。 4.我国现存最早的工商业印刷广告,是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_北宋___时期的济南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 5.日本现有广告公司4500多___家,其中排名第一的___电通______广告公司同时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广告公司,几年来其年营业额一般在__一兆二千亿______日元左右。 6.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广告产生于___英国_______。 7 在广告市场活动中,市场三方——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和媒介的市场运作,是以广告代理公司为中心展开和进行的。 8.媒介的广告发布,是广告作品这一特殊商品价值实现的关键。 9. 广告主是广告市场活动的发动者,在广告市场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10.广告代理公司_是从事广告策划和广告制作的专业广告组织,在现代 广告市场中处于中心地位,它是联系广告主和广告媒介的桥梁与纽带。 二、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任何广告都有一个明确的行为主体,即_____CD____。 A 广告公司 B 广告媒介 C 广告主 D 广告客户 2.今天人们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广告实物,是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一张写在莎草纸上的古埃及广告,它出现于公元前约___C______。 A 2000年 B 1500年 C 1000年 D 800年 3.促进现代广告业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____ AD ______。 A 机器印刷术的广泛应用 B 报纸的产生 C 招牌与幌子的普及 D 大规模工业生产带来的社会商品销售量的剧增 4.我国的古代广告最早出现在约_____ A _____。 A 公元前3000年 B 奴隶社会 C 唐宋时期 D 清末 5.广告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___ ABCD _______等。

(法律法规课件)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册题目

(法律法规课件)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册题 目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法 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3.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指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涵义等所作的说明。 4.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5.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形式自治权,实现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法是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 A )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 3.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C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4.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 A.16周岁B.15周岁C.20周岁D.18周岁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C.联邦制D.复合制 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D )。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 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三、多项选择题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 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着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着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着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形考作业理论部分全部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形成性考核册(XP平台)参考答案 作业1:(Windows XP部分) 一、⒈C ⒉B ⒊D ⒋C ⒌C ⒍D ⒎C ⒏B ⒐B ⒑D 二、⒈ENIAC ⒉四⒊外围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⒌操作系统软件⒍还原点⒎存储、传输⒏超文本传输协议⒐电子邮件⒑Re、Fw 三、1、右击——属性——常规选项卡:电话号码:8888;选项选项卡:重拨次数:100、重拨间隔:30秒、去掉勾选“断线重拨”;高级选项卡:勾选“通过限制……”。 2、开始——控制面板——日期、时间、语言和区域设置——添加其它语言——详细信息——添加——勾选“键盘布局/输入法”——选择“西班牙文”——确定 3、启动IE——工具菜单——Internet选项——内容——分级审查:启用——暴力——级别0——确定——密码:21、确认密码:21——确定 4、提示:建立文件夹前先在左窗中选择上级文件夹。 ⑤右击——属性——勾选“只读” ⑦(资源管理器)工具菜单——文件夹选项——查看选项卡——选择“显示所有文件”——确定。 作业2:(Word2003部分) 一、⒈A ⒉C ⒊D ⒋C ⒌C ⒍C ⒎B ⒏A ⒐D ⒑D 二、⒈页面设置⒉垂直⒊文档1⒋光标⒌选定⒍复制⒎边框⒏单元格⒐拆分⒑另存为_ 三、上机操作题: 1、⑴输入文字; ⑵选定第一行标题,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四号”、单击粗体按钮、居中按钮; ⑶选定“*”,插入菜单——符号——选择字体为Symbol——选择190字符——插入——关闭; ⑷选定第一行,格式菜单——段落——段后:1行——确定; ⑸选定正文中的中文,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五号”、单击下划线按钮右边的下拉箭头选择双线; ⑹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文件名中输入TEST1.doc。 2、⑴输入文字; ⑵选定第一行标题,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四号”、单击粗体按钮、斜体按钮、右对齐按钮; ⑶选定“**”,插入菜单——符号——选择字体为Symbol——选择190字符——插入(两次)——关闭; ⑷选定“*”,插入菜单——符号——选择字体为Wingdings——选择203字符——插入——关闭; ⑸选定第一行,格式菜单——段落——段后:1行——确定; ⑹选定正文中的中文,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五号”、单击下划线按钮右边的下拉箭头选择单线; ⑺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文件名中输入TEST2.doc。 3、⑴输入文字; ⑵选定其中的中文,格式菜单——字体——在中文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四号”、在字形选择框中选择加粗;在“下划线”选择框中选择波浪线;——确定; ⑶将光标移到“的局限,”后,插入菜单——图片——来自文件——选择J0298897.wmf图片——确定;

西方社会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 强烈推荐

作业一思考题 请比较分析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在思想来源、研究对象、方法原 则等方面有何区别与联系?(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10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 2.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公平D.个人与社会 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 4.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C)。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事实D.社会组织 5.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B.几何学C.心理学D.动力学 6.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B.社会形式C.社会规律D.社会行动 7.帕累托指出,大量的社会行为或社会事件都是(A)的。 A.非逻辑B.合逻辑C.合理性D.合规律性 8.帕森斯认为,动机取向的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D)为争取目标的主观要求。 A.价值理想B.社会进步C.道德要求D.直接利益 9.默顿认为,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 结构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之为(B)。 A.隐功能B.功能失调C.反功能D.显功能 10.米德提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C)。A.情感沟通B.语言交流C.姿势对话D.意义表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 2.齐美尔根据服从于多数人、服从于组织、服从于思想原则这三个标准对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行了划分。 3.迪尔凯姆论述了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失范性自杀等三种自杀类型。 4.韦伯指出,理解社会行动的基本形式是投入、体验和设身处地。 5.米德指出,游戏阶段是嬉戏阶段的发展,它的基本特点是复杂性、组织性、规则性和预期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实证阶段(孔德) 孔德认为,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 实的阶段。 2.社会比率(迪尔凯姆) 社会比率是由个人行为或个别事实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计比例或计量关系,如出生率、死亡率、失业率等。 3.有机团结(迪尔凯姆) 有机团结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它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在有机团结中,维 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而造成的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 4.社会唯名论 韦伯的立场被称为“社会唯名论”,其实质是认为那些诸如阶层、阶级、组织和社会比率等概念并不是实际存在, 而是表达人们思想观念的名词,真正实在的是受主观意愿支配而真实行动着的人。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doc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200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乂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3.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体。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终身教育论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2)全城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i.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n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 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C )。 A.哲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o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 人的素质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自觉领悟 D.情感 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D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2.文化学阅读——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4.接受美学阅读——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5.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都有一定规定,主要包括五律、七律两种。押韵上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上,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6.寓言——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 二、简答题 1.小说的文体特征 参考答案: 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2.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 参考答案: 创造性论文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新理论、新设想、

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有没有创造性,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一个根本标准。) 文献性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1)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 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以读者为中心。 (2)文本的召唤结构。 (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 (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三、论述题 1.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诗《将进酒》。 参考答案: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节奏和音韵美,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李白的《将进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从节奏和音韵的角度看,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诗歌具有强烈而富于变化的节奏,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长句节奏舒缓,而“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等短句又使节奏变得急促有力。用韵上同中有变。全诗主要用ui韵,但又不是一韵到底。 从情感上讲,本诗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尽管诗中有明显的不满和消极的情绪,但主要表达他乐观自信,放纵不羁的精神和情感。 从艺术的角度看,本诗大胆想象,如将黄河之水想象成“天上来”等等。

电大形考广告学概论

电大形考广告学概论 任务一 一、论述题(共1 道试题,共100 分。) 1.考核范围:学习完第1-2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题目:通过前两章的学习,结合你自己的理解,谈谈你认为什么是广告?(不少于200字) 答:世界上第一份英文印刷的广告是英国为推销《圣经》而印刷,而我国的最早的印刷广告是北宋时期的白兔捣药广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告越来越常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告可分为以盈利为目地的商业性广告和不以盈利为目地的非商业性广告。广告学又是专门为广告而出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广告又是由广告主通过付费的方式借助媒体来向大众传递信息从而达到商业性营利目地和非商业性改变观念的一种宣传方式。四大传统媒体广告是: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 任务二 一、简答题(共3 道试题,共100 分。) 1. 什么是广告调查?广告调查有什么意义? 广告调查广告调查是利用有关市场调查的方式和方法,对影响广告活动有关因素的状况及其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 广告调查的内容包括:1.广告市场调查;2.广告传播调查 广告市场调查包括:(1)营销环境调查(2)产品调查(3)价格测试(4)品牌研究(5)消费者调查(6)竞争状况调查 广告传播调查包括:(1)广告主题调查(2)广告创意测试(3)广告媒体调查(4)广告效果调查 广告调查的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 广告调查的程序:明确调查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录入并调整调查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就是自己出题选择适合的群体抽样调查。 广告调查的重要意义: 1.广告调查是广告策划的依据和参考,是整个广告活动的开端; 2.广告调查是预测未来的基础; 3.广告调查有助于准确测定广告效果,评估广告活动 二、广告策划的工作流程有哪些?(40分)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学习知识形考规范标准答案

第一次形考试题及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作业(第一二三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道题总计20分) 1.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 3.行政复议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4.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国家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为,通常以具体、完整的行政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行政行为通常具有个别效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道题总计20分) 1.惟有( C )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A.道德习俗 B. 宗教信条 C.法律 D.社会章程 2.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 C ) A.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B.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C.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D.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 )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原则 5.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6.我国现行《宪法》是制定的时间(D) A.1954年宪法 B.1973年宪法 C.1979年宪法 D.1982年 7.某市人民政府制定一规章,授权市政府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治理乱设摊点问题,并明确市综合治理委员会直接主管该办公室工作。高某因私自设照相点被市场管理办公室罚款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综合测试及答案

精心整理 ★★★★★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综合练习及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11.德国历史学家_________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12.20世纪50年代,_________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 1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和罗杰斯。 14.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的侧重点是_________。 15.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______。

16.预测研究包括_________和局部范围的短期预测。 17.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系科的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_________本性所决定的。 18.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的是_________。 19.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的科学,同是_________的自 是 27.初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庞大基石,它具有高度复杂的广泛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必须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 28.人文科学是指_________科学。 29._________往往是导致常规性发展向革命性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

3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_________的利益。 31.科学既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结果,又是人认识世界时的一种_________。 32.简而言之,积极的理性是_________。 33.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工作情感,更多地包孕于_________美感。 45.我国教育家_________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 46.无论中西,初等教育新旧观念的冲突,最核心、重要的是_________的冲突。 47.我国初等教育在处理自身和政治的关系上多次出现_________现象。 48.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具体体现为社会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_________两个方面。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题目与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题目与答案) 活动一:认识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作业1) 一、多选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题目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BCDE) A.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相同的大学 B.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C.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D.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E.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 F.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参与活动必须要到校园中和课堂上 题目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ABCD) A.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B.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 C. 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 D.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题目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题目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题目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题目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活动二:完成专业学习(形考作业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D)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选择一项: A. 10 B. 3 C. 5 D. 8 题目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D) 选择一项: A. 了解教学计划 B. 入学测试 C. 课程形成性评价 D. 专业综合实践 题目3:请问以下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D) 选择一项: A. 通过学位英语考试 B. 课程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的相关要求

2017年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打印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 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有互相对立的两部分:一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由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相应分化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2、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3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4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奠基阶段,二是生成发展阶段,三是拓展反思阶段。 5、人文社会科学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6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7、教材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决策功能和咨询功能 8、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期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 9、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个层次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个层次是指各种制度、风俗 10、现代咨询以周密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的 11、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 12、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13理性的直觉有三个特性,一是非逻辑性二是综合性三是自觉性; 14、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多级抽样方法 15、实地方法包括以下研究方法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 1要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C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3、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社会学) 4、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经济学) 5、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语言学、考古学)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是(D历史的治乱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衰完全同步) 7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最大的特征是(B以理服人) 8、据90年代初专家预测,到200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20门一级学科中排列将是(A管理学) 9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日本) 10、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定性研究)。 四、简答题: 1、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共同点?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特殊条件?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 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说说教材所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三种一般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 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 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力所在,使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它们 的关系是: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往往是从初步的定性研究开始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两者循环交替, 不断把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引向深入。 (4)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的直觉能力,在混乱复杂的事实材料面前, 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可以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这样由直觉作出的大胆预言,常常决 定了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战略。同时,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和研究,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认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理念产生以后,又能进行一步 推动社会实践的进程。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关系,就是互动关系。 (2)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外部,即社会需要;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即自身的 矛盾运动。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辩证的统一。 (3)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如果新出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对旧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没有对旧理念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理论框架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一、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 1、20世纪世界格局的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与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3、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社会革命与学术建设之间的复杂联接和冲突,以及这三个序列之间的复杂的关联与撞击,是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版图上有着某种特别的位置和色调。 4、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一是科学主义思潮,或者叫做时政主义思潮,二是人本主义思潮,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6、历史学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反应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全面、真实、必然。 7、在文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8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做“能指”,语言的表意性叫做“所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他的作者是马建忠。 三、选择题: 1、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4、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 D 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贝塔朗菲) 6、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7、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海德格尔,萨特) 8 —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克罗齐)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C 浪漫主义) 10、语言学一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结构语言学) 四、简答题: 1、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答:20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主要有:(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3)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2、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岀现哪些变革?答: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岀现的变革主要有:(1)“欧洲中心论”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同学们:大家好! 完成此次作业首先需要大家对教材第五至第八章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才能作以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提示:名词解释是比较容易的题型,通常大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 不可抗力 (2) 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提示:填空题答案是唯一的,以上答案都可在教材中找到。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D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