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以”的用法说课讲解

古汉语“以”的用法说课讲解
古汉语“以”的用法说课讲解

古汉语“以”的用法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汉语中的因果关系,既可以用复句来表达,也可以用单句来表达。用复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在揭示两件事之间存在

的因果关系;而用单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却只是在说明一件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用单句形式表达因果关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介词“以”来引进原因。例如: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三)“以”的连词用法

“以”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虚化而来的。“以”的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之处,但不能用来表示转折关系。作为连词,“以”所连接的多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可译为“而”、“又”、“而且”等,也可略去不译。例如:

①主严以.明,将知以.武。(《战国策·楚策一》)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

“以”前面的动作、行为,往往是“以”后面的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一般可译为“而”,或者略去不译。例如: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结果关系

“以”后面的动作、行为,往往是“以”前面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一般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②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例①、②“以”之后的部分是其前行为的目的,例③“以”之后的部分是其前行为的结果。

4、表示因果关系

“以”表示因果关系,常常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之前。一般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僖公三十年》)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

余年。(《魏公子列传》)

5、表示修饰关系“以”表示修饰关系,一般用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译。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②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刺客列传》)

6、连接方位短语,一般不译。例如: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史记·陈涉世家》)

(四)“是以”、“以是”

“是以”、“以是”都是介词“以”和代词“是”构成的介词结构。“是以”与“以是”的不同,在于“是以”是宾语前置的介词结构。两者的意思是“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之类,可译为“因此”。例如:

①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

..知其能。(《史记·项羽本纪》)

②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

..后世无传焉。(《梁惠王上》)

(五)“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中“有”、“无”是动词,省略了宾语,这个省略的宾语是实现“以”后面的行为的凭借;“以”是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性短语。意思是“有东西(方法)用来……”、“无东西(方法)用来……”。例如:

①军中无以

..为乐,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②吾终当有以

..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例①中的“无以为乐”即“没有东西用来作乐”,例②中的“有以活汝”即“有办法来救活你”。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转载] 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部分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当然它也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它还可以是助词。作判断动词用,是后来才有的东西。例释如下: 一、作代词和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 和thisis 1.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3.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4.必死是间。《崤之战》 5.晋于是始墨。《崤之战》 6.是何可否之谓也?《柳毅传》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8.是吾剑之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9.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治平篇》 10、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在以上十个句子中,前面的七个句子中的“是”都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英语的this相当;后三句的“是”是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is。 二、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是”,也不能翻译成“这”,应不译。 1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12.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13.鬼神无亲,唯德是依。《左传》 三、作为判断动词,是后来才有的用法,意义与英语的be动词相当。 14.巨是凡人。《赤壁之站》 15.皆是水凿之穴。《雁荡山》 16.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雁荡山》 17.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四、作为形容词及在形容词上活用的动词,意义是“正确的”或“以……为正确的 ”。

18.虽不谓吾言为是《与妻书》 19.是己而非人。《问说》 五、名词,意义为“国家大事”,但不能等同于“事”。 19.定国是之诏既下。《谭嗣同》 20、共商国是 总之,古汉语中“是”的用法和意义极其丰富复杂,词性也以代词和形容词及名词为主,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来翻译它。

小学语文说课稿步骤(共6篇)

篇一:小学语文说课步骤说课步骤 1. 自我介绍: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2.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______________ 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___________ 》第__册第__ 章第__ 节。 1 、本节课分个部分内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节课贯穿了 _____ 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的基础, 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3 、本节课联系了 ________ 和 _________ ,在以后学习_______ 具有重要意义。 4 、本节课是在学习 ______ 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_ 的关键。 (以上 4 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 2、 (只要说出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也是重点难点就行) 能力目标;1 、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需要选择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对于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短,不一定要分成这三个目标,只要说出 3 点就行。)当我们 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4. 重点难点 八、、 重点: 难点: (对于重点、难点,依然是说出本节课的内容就行,可以参考本节课的题目和各部分的标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5.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 、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以字的用法(古汉语)

以(yǐ,)yǐ 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 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古汉语常见实词词义讲解

一、重点实词 【道:1.道路:任重道远2.方法、途径:策之不以其道 3.说、讲述、告诉:微不足道、说长道短】【恶:1.罪恶、坏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恶贯满盈 2.厌恶、憎恨、嫉妒:死亦我所恶】【非:1.违背:非礼勿视2.错误、不合理:为非作歹、文过饰非 3.不、不是:非同小可、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负:1.倚仗、凭借:负

势竞上;2.背、负载:负荆请罪 3.违背、背弃:忘恩负义;4.辜负:不负众望 5.失败,与胜相对: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6.亏欠:负债累累} 【复:1.返回:至今九年不复 2.恢复:万劫不复 3.回答、答复:不敢出一言以复 4.报复:复仇 5.重复:山重水复 6.再、又:无

以复加】 【固:1.坚固:固若金汤 2.本来、原来:人固有一死 3.顽固、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故:1.原因、缘故:2.旧、原来:温故知新、吐故纳新 3.老朋友、故交:一见如故 4.故意、特意:明知故犯】

【顾:1.回头看:入门不顾;2.看:顾名思义、顾影自怜;3.照顾、顾息:念父母、顾妻子; 4.顾虑: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5.探望、拜访:三顾茅庐】 【过:1.经过、走过:三过家门而不入;2.超过、胜过:胆略过人; 3.过失、过错:过而能

改、善莫大焉】 【患:1.担心、忧虑:患得患失;2.祸患、忧患:防患于未然;3.害病:病患、患者】【或:1.有的,有的人:或凭或立;2.有时、偶或: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3.或许、也许:】 【及:1.追上、赶上;

2.至、到:推己及人; 3.比得上:小知不及大知 4.和、与、同】【即:1.就、便、立即2.就是 3.即使】【疾:1.疾病:积劳成疾、讳疾忌医 2.疾苦、苦痛:百姓疾苦 3.痛心、痛恨:疾恶如仇 4.快速、强烈:疾风知劲草】

小学语文说课稿步骤(共6篇)

篇一:小学语文说课步骤 说课步骤 1.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____________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_______》第__册第__章第__节。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2、 (只要说出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也是重点难点就行) 能力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____、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需要选择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对于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短,不一定要分成这三个目标,只要说出3点就行。)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4.重点难点重点: 难点: (对于重点、难点,依然是说出本节课的内容就行,可以参考本节课的题目和各部分的标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5.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教法。2-3个就行。根据时间自行安排。)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6.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_ 、______、

古汉语“然”的用法

古汉语“然”的用法 (一)“然”的动词用法 “然”是“燃”的古字,其本义是“燃烧”的意思。《说文解字》:“然,烧也。”“然”作为实词,除动词用法之外,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和代词。 (二)“然”的形容词用法 “然”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对话之中,意思是“是的”、“对的”。此外,也可用在一般句子中作谓语,一般译为“对”。例如: ①太后曰:“然.。”(《战国策·赵策四》) ②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例①中的“然”用于对话,是“是的”的意思。例②中的“然”在句中作谓语,是“对”的意思。 注意:文言文中,形容词“然”还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赞成或同意,有“以……为然”的意思,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①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成然.之。(《聊斋志异·促织》) (三)“然”的代词用法 “然”作为代词,主要是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等。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四)“然”的连词用法1、表示转折关系 “然”作连词,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可是”、“但是”等。例如:

①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②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2、表示承接关系 “然”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译为“那么就”、“就”等。例如: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 (五)“然”的助词用法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一般可译为“……地”。例如: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 《核舟记》) 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 ③闵子侍侧,訚訚(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意: 能用作形容词词尾的,除“然”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尔”、“焉”、“若”、“如”等。例如: 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 (六)然而

古汉语常见实词解析

古汉语常见实词(4) 1.讳 ①讳莫如深隐瞒 ②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吕氏春秋·当务》回避,顾忌。 ③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姚敬恒先生事略》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 2.过 ①过秦论过失,指出过失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责备 ③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过错;犯错误 ④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看望,拜访 ⑤每日朗诵《大学》一过《姚敬恒先生事略》遍 3.雅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平素,一向 ②潜斋(人名)雅爱之《姚敬恒先生事略》很,非常 ③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陈子昂别传》很,非常 4.延 ①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曹操《苦寒行》伸长,延长 ②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姚敬恒先生事略》邀请 ③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迎击 5.摭 复摭拾其事以传之《姚敬恒先生事略》拾取 6.距、禽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杜慧度传》距:通“拒”,抗拒,抵御。禽:捕捉,捉住。后作“擒”。 7.淫 ①禁断淫祀《杜慧度传》过度、多分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惑乱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长久 ④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国语·楚语》沉溺 8.沾 ①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沈约《新安江水》洗 ②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杜慧度传》恩惠施与,德泽所及。沾洽:雨水遍及;恩德普施;学识广博 9.被 ①丰名乃被于吴越邪?“李丰”遍及 ②被八创。《荆轲刺秦王》受,遭受 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顾亭怀古》介词,表被动

④被坚执锐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⑤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贾生列传》披散,散开 10.尚 ①丰子韬以选尚公主“李丰”匹配,多指高攀婚姻 ②尚武崇尚 11.比 ①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李丰”近来 ②比长,益自策励。《金履祥传》到,等到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勾结 ④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战国策》比照 ⑤天涯若比邻并排、并列 12.委 ①委命下吏《过秦论》交付,托付 ②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舍弃,丢弃 ③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李丰”放置 ④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王裒传》推卸 ⑤乐天委命,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安 ⑥委实确实 13.双音节词 ①乃受业 ..于应先生潜斋《姚敬恒先生事略》从师学习;另有:传授学业 ②一言一行,服膺 ..师说《姚敬恒先生事略》牢记在心中 ③晚年以非罪陷缧绁 ..《姚敬恒先生事略》监狱;另有:捆绑犯人的绳索 ④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杜慧度传》水陆要冲;另有:比喻重要职位;关键,要点 ⑤始为白衣 ..时,年十八“李丰”平民,老百姓;另有:白色的衣服;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 ⑥海内翕然 ..“李丰”安定的样子;另有:一样的样子;鸟飞起的样子 ⑦初,明帝在东宫 ..“李丰”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另有:汉代长乐宫称东宫,太后所居,借指太后 ⑧江东闻中国 ..名士为谁?“李丰”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另有:京城,国都。 ⑨平居独处,终日俨然 ..《金履祥传》庄重的样子;另有:整齐的样子;仿佛、好象。

小学语文说课注意事项(精)

安徽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说课注意事项 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过程中,说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安徽中公教师网根据近两年的安徽考情,特整理教师资格面试说课资料,祝每一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2.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 3.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 听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是评委、是领导、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会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说课时要真实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 4.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2021年古汉语“以”的用法

古汉语“以”的用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 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 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小学语文说课注意事项

安徽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说课注意事项 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过程中,说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安徽中公教师网根据近两年的安徽考情,特整理教师资格面试说课资料,祝每一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2.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 3.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 听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是评委、是领导、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会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说课时要真实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 4.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古汉语“为”的用法

古汉语“为”的用法 (一)“为”本是动词,读作wéi。有“做”、“制造”、“作为”、“当作”、“认为”“是”等义。例如: 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论语·子罕》)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音伊《核舟记》) (二)“为”的介词用法 “为”的介词用法由动词虚化而来。“为”作介词,用法大致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②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2、2、引进动作、行

为所涉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向”、“跟”、“对”等。例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目的。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为了”等。例如: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 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 (《荀子·天论》)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史货殖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读作wéi,可译为“被”。例如: 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三)“为”的连词用法 “为”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演变而来的,读作wéi。 1、用在假设复句中,一般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①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见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②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2、用在因果复句中,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史记·留侯世家》) (四)“为”的语气词用法 “为”用作语气词,读作wéi,放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前面往往有疑问代词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模板合集

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号考生。(鞠躬) 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题目)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以围绕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表达了。其中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对课文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还不足,仍需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重点词句、写作手法加以点播。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___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个生字,重点指导等字的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段,学习手法,并进行小练笔。 其中,教学重点是:通过精读分析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学会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朗读感悟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把学生引入乐学,会学的境界。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读写结合法进行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朗读感悟、启发式教学等教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引导学生运用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以读促写,读、思、议结合,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会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在谈话中引出今天的课题。(板书课题) 教学时启发学生质疑应在点点滴滴。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这样设置悬念,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又很好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古代汉语课件

幻灯片1 幻灯片2 古书的注解 ●一、古注的重要性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重点掌握每个时期主要的注释家及其代表著作) ●三、古注的名称(重点) ●四、古注的编排体例(重点、难点) ●五、古注的内容 ●六、古注的术语(重点) 幻灯片3 参考文献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 ●王宁《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 幻灯片4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 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 误。 ●例如: 幻灯片5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 宜为君子之好匹。” ●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 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 引申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幻灯片6 ●但是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 ●如: ●《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史记·宋微子世家》:“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色美曰艳。” 幻灯片7 ●实际上“艳”的含义是高大。 ●《说文》:“艳,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 ●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 ●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 幻灯片8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 ●1、整体上看是:代有注释 ●2、注释历史: 幻灯片9 ●1)先秦——萌芽时期 ●最早是以正文体形式存在。如: ●《左传》“夫文止戈为武。”“于文皿虫为蛊。”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 幻灯片10 ●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 ●如:《春秋》三传等。 ●比较《鄭伯克段于鄢》 ●先看《谷梁傳》 幻灯片11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 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雲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幻灯片12 ●公羊傳

古汉语以”的用法

古汉语“以”的用法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汉语中的因果关系,既可以用复句来表达,也可以用单句来表达。用复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在揭示两件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用单句形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却只是在说明一件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经典获奖3篇) 读中感悟 ——《可贵的沉默》说课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王丽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预习(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 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 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 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 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 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 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 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九)古代汉语副词-3

九、副词 一、关于副词 1、副词的性质及分类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方式等的词。 程度副词:很、略微范围副词:都、只 时间副词:已、正在情态副词:简直、偏偏 否定副词:不、别表敬副词:请、惠 2、副词的虚实问题 实词说: 《马氏文通》:“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 陈望到《文法简论》:“汉语里的名词、代词、动词……副词都能单独做句子成分,都是实词。” 虚词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代词、副词、连词、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些,可以称为虚词,和以前所谓‘虚’字的范围大致相同。” 半实半虚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副词可说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它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可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不算纯实,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副词虽可认为半实词,然而它和纯粹的虚词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低表示程度更近一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触龙说赵太后》) 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少 现代:不多;缺少;年轻 古代:稍微、略微 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2、稍 本义:禾苗的末端。 古代:逐渐(时间副词)

现代:稍微(程度副词) 《说文解字》:“稍,出物有渐也。”段注:“稍之言小也,少也,凡古言稍稍者皆渐进之谓。”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项羽本纪》) 自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秦始皇本纪》)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史记·梁孝王世家》) 稍作副词,一方面有“渐”、“少”、“小”之义,一方面亦有“尽”义。先秦时这两种相对立的含义均已出现。 《广雅·释诂》:“稍,尽也。” 小、少 稍微 很,甚 尽 与子尾邑,受而稍致之。公以为忠,故有宠。(《左传·襄公28》) 译:齐侯赐给子尾城邑,子尾接受而又尽都奉还。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文选·恨赋》) “稍”于中古时(大约唐代)演变为表程度,如: 《唐语林》:“稍不如意,相顾笑议。” 《因话录》:“妆饰稍过,上见之极不悦。” 在近代汉语,一般只用作表弱度的程度副词了。 3、颇 现代:很 古代:①稍微②很 本义:歪头,引申为偏差,如: 屈原《离骚》:“循绳墨而不颇。” 在先秦主要做形容词用,到《史记》已经用作程度副词,并既可表示强度又可以表示弱度,因偏差有大有小,大而多就是程度深,小而少就是程度浅。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很)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见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王充《论衡》)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颇’字自古就是不足的表示。”又:“纵使这里的‘颇’有‘甚’字意,也只是个例外。” 到宋时还有少数表示弱度的用例,元明时期则一般只用来表示强度了。 三、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事物范围的副词。 强调范围大限定范围表示相互之间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战国策·楚策》) 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1、但 现代:转折连词,但是

最新小学语文说课步骤

说课步骤 1.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____________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_______》第__册第__章第__节。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2、 (只要说出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也是重点难点就行) 能力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____、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需要选择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对于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短,不一定要分成这三个目标,只要说出3点就行。)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4.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对于重点、难点,依然是说出本节课的内容就行,可以参考本节课的题目和各部分的标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5.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教法。2-3个就行。根据时间自行安排。)

古汉语“之”的用法

古汉语“之”的用法 (一)之,本为动词。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二)“之”代词用法。 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 ①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之”的人称代词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②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请子继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之”结构助词用法。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表修饰关系,表领属关系,译成“的”译为“的”;表同一关系,译为“这样的”。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 (1)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变为词组。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②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孰计之也。《战国策·燕策》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2)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愚公移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