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入世的挑战,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三H”(Hotel宾馆、Hospital医院、Home家庭,简称“三H”)护理服务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但满足病人低层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护理,其实施措施为:

Hotel式护理服务———舒适的护理

1、硬件要求:视觉上,环境舒适、干净整齐;听觉上,安宁怡静、音乐氛围;感觉上,温度适宜、温馨宜人。病房家具卫浴设备一

尘不染,生活设施、生活用品、医疗物品呈备用状态,绿化、音乐体现文化氛围。

2、软件要求:护理人员不仅业务过硬,而且仪表素雅、举止端庄、亲切和蔼、坦诚可信,特别是在礼仪、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尊

重病人,避免不理解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Hospital式护理服务———个性化护理

评估: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生活依赖程度。

了解:了解病人最关心的事,最喜欢的事,最担心的事,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为一个整体。

制定:根据对病人的评估和了解,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标准,使病人感到护士的关爱和尊重,从而解除其孤独、焦虑、忧虑和

抑郁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及健康信息,使病人有选择地接受最合适的诊治和护理,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促进身心健康。

Home式护理服务———温馨护理

一次亲切的问候:新病人入院后,护士长亲自到病人床边进行访谈,从访谈中获取与病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指导和安排护理工

作,让护士服务于病人开口之前,使病人有安全感。

一次纪念日活动:病人住院期间,如果正逢节日或纪念日,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多种形式的祝福,为病人提供更多有形的物质支持

和无形的情感心理支持,让病人有居家的感觉。

一次出院后回访:病人出院后一周内,护士对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生活、饮食、服药、健康状况及护士的问候,将温馨服

务延伸到家庭。

一、舒适护理的意义

健康的生活是人们所追求的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才会有健康的生活,对病人来讲,舒适护理则是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南丁格尔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新鲜、条件舒适、环境清洁、安静,这其中已隐藏了舒适护理的萌芽,舒适护理的概念是90年代提出的,今天所说的舒适护理模式就是要从护理的独特领域中研究出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给予所有的病人舒适护理。

二、病人到医院来有两大需求

※治疗(医生给予治疗方案)

※舒适(护士给予舒适)

三、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

1、预防在先,促进舒适

2、加强观察,去除诱因

3、互相信任,给予心理支持

四、护士应具有的素质

1、掌握多方面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五、舒适的定义

□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缩短或减轻其不愉快,或者达到自在甚至超越的状态。

其中包含四种不同的状态:

(1)、缩短:将不愉快的时间缩短

(2)、减轻:而没有增加不愉快的程度

(3)、自在:将不愉快完全消失

(4)、生理超越:不仅将不愉快完全消失,更令人有“超越、自在”的感受,此时会感到精神百活力十足,不但没有不舒适的感受,而且还比正常更兴奋愉快

六、舒适的分类:

舒适问题可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四个方面。

(1)、生理舒适:病室整洁度、房间内的舒适亮度、温度的适宜、床单位的舒适度等

(2)、心理舒适:语言、仪表等让病人感到舒适

(3)、社会舒适:社会角色的改变

(4)、灵性舒适:信仰自由,不要过问隐私

七、舒适护理的定义

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能给予一个最舒适的状态,针对各种因素(房间舒适亮度、清洁度、颜色及冷敷、热敷、止痛、婴儿抚触、老人护理、临终护理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舒适的

影响,研究出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

八、舒适护理的应用领域

(一)、基本舒适护理:

1、协助病人呼吸、饮食、排泄

2、持走路、躺的位置

3、帮助病人睡眠、休息

4、协助病人穿脱衣裤、选择衣裤

5、保持皮肤完整

6、帮助病人洗澡不捽倒

7、协助病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8、协助病人沟通

9、协助病人完成宗教信仰

10、协助病人满足成就感

11、协助病人娱乐活动

12、协助病人学习

(精选)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逐渐扩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国目前的基本卫生状况。从建国伊始到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婴儿死亡率,三是孕产妇死亡率。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目前提高到71.8岁(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77、6l、49岁):婴儿死亡率建国初期为200%o,目前下降到25.5%o。(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7%o、30%o、112%o);孕产妇死亡率建国初期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50.2/l0万(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8/10万、410/l0万、700/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成绩突出。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而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个人经济利益不挂钩。而且,当时的医疗保障体制基本上能惠及全民。这一时期的不足主要在于:投入有限,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收入分配制度僵化。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也开始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医疗机构之间开始全面竞争,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向追求经济目标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几十年来,政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有关医改的争议也日渐增多,突出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了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间接引起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30万个,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赞誉中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但是,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卫生事业,就会发现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的卫生事业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但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这是以影响群众利益和加重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优秀医务人员负担为代价的。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投入、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陈竺新中国成立来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五大成就

精心整理 陈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五大成就 2009年09月08日10:34来源:中国经济网[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8日讯在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陈竺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五大成就。目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一是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3.0岁,与建国前的35.0岁相比,大幅提升;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由建国之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00‰下降到2008年14.9‰,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60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严重威胁万下降到有上世纪60上世纪到3.18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进,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新农合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对缓解或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居民。 四是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健康权益不断得到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母婴保健法》等11部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37部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印发了《处方管理办法》等200余件部门规章;现行有效卫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料

勇于改革开放,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摘录) 严祥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回顾近三十年的医疗卫生改革和兰大一院发展道路的足迹,使我深深感到,在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理念、发展思路和落实措施等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思维真抓实干,才能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医疗卫生改革三十年的回顾 在座各位同志长期耕耘在教育战线,对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讨论非常多,说法不一,就不再引述了。近三十年来,医疗卫生改革依附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下来。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开始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医院逐步独立经营。1980年开始,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1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将已实施近三十年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改为“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新办法,鼓励医院增收节支。在同期其他商品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严格控制,造成医院亏损增大,1979年全国医院亏损5.8亿元。 1983年,医疗系统开始实施“两种收费标准”,即自费病人价格不变,公费和劳保病人的部分项目按成本收费。未能实现医院从根本上扭亏。1984年全国医院亏损达9.5亿元,形成卫生部门提供服务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状况。 1985年,国家允许医疗机构对某些高新技术实行按成本定价,之后相应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各级医疗机构开始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医疗收支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989年,国家对医院实行“定额投入,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办法,允许医院通过扩大服务范围获得更多的收入,收入在一定比例内可用作职工福利或奖金。 这些重大卫生政策的实施,在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各级医院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同期医疗卫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留下了隐患,如在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卫生事业公益性等。 第二阶段(1992-20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部分的市场化运作。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事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并指出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明确了“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指导方针,认识到了卫生投入不足,但未对卫生经费不足及医疗机构补偿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划。医疗体制改革的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全文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2012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卫生基本状况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五、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 六、中医药发展 七、卫生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围绕宪法,中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为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每个居民都能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卫生基本状况 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从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从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

试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试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会跟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其从根本上影响到农村事业未来的发展,同时还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本次研究总结主要立足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在上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实际情况,并且针对其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标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问题;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实现进一步深入,在上述的环境影响下,因为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水平非常显著,药品价格目前逐渐走向一个逐渐上涨的趋势,医疗服务价格也逐渐趋于上升趋势,同时还存在东、西部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象以及农村交通不完善等。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频频出现,同时因病导致其家境贫困等一系列问题也频频出现,想要有效啊的解决上述实际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例如:在2002年,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项制度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新型制度。开始试点于2003年,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得到,超过8亿农民参合,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全面的覆盖情况,该项制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覆盖最多医疗的保障制度类型[1]。 1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 1.1政府投入经费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高速的发展,虽然卫生经费目前已经走向一个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跟需求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以及住房支出等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只占政府总支出的41.40%,发展至2007年,我国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只占政府总支出的25.10%,我国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明显少了55.00%。虽然,在卫生投入方面,政府投入经费在逐年增加,但是经费用于农村卫生费用所占据的比例却明显在降低,同时,县乡财政相对较为困难,导致乡镇卫生院投入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明显缺乏发展支持的推动力。建设基础医疗设施需要资金,没有资金是做不成的,如果缺乏场地,缺乏设备那么如何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还会导致技术人才的外流,在上述的基础上,会直接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1.2缺乏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目前医保覆盖面积逐渐扩大,但是完善的全国医保制度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来说,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重大疾病的应急机制以及其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在面对重大疫情发生以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防保机构应对能力薄弱,处理能力不够[2]。同时,监管体制以及基本药物制度严重缺乏科学性,同时不合理配置相应的卫生资源配置等问题,不仅如此,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医院没根据胡乱收费、医生医德欠缺收小费、吃回扣,甚至私自接诊等。上述管理混乱问题随处可见。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及医院行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2014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 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5万个,其中:医院2.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4万个,其他机构0.3万个。与2013年11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2968个,其中:医院增加10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37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21541个。 医院中:公立医院13343个,民营医院12166个。与2013年11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98个,民营医院增加1137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村卫生室64.9万个,诊所(医务室)19.0万个。与2013年11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诊所增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减少。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089个。与2013年11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减少3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减少138个。

单位:个 注: 1、#系其中数; 2、2014年增加原计生部门主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截止2014年11月底)

单位:个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截止2014年11月底) (二)2014年1-11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

1、诊疗人次 2014年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67.7亿人次,同比提高5.6%。其中:医院26.3亿人次,同比提高8.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2亿人次,同比提高3.4%;其他机构2.3亿人次。 医院中:公立医院23.5亿人次,同比提高8.2%;民营医院2.8亿人次,同比提高13.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亿人次,同比提高3.3%;乡镇卫生院8.9亿人次,同比提高2.5%;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8.4亿人次。 图表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 注:#系其中数。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1-11月) 2、出院人数 2014年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17881.6万人,同比提高6.3%。其中:医院13489.2万人,同比提高9.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28.1万人,同比降低5.1%;其他机构864.3万人。 医院中:公立医院11858.7万人,同比提高8.5%;民营医院1630.4万人,同比提高17.7%。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汉英对照版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White Paper: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全文如下: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Wednesday published a white paper o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Following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white paper: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2012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December 2012)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目录 Contents 前言 一、卫生基本状况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五、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 六、中医药发展 七、卫生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Foreword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Good health is a prerequisite for promot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And it is a common pursuit of human societies to improve people's health and ensure their right to medical care. For China,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medical and healthcar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its population of over 1.3 billion, and is a major issue concerning its people's well being. 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围绕宪法,中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关于新形势下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处成都市的东郊,距离成都市中心10公里,与锦江区的三圣乡、龙泉驿区的大面镇、柏合镇、高新区的中和街办以及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白沙镇、万安镇等相邻。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核心枢纽,承担着农村一半以上的门诊服务量和住院服务量,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还承担着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提供防疫、保健等服务的职能。乡镇卫生院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 ***设立7个行政村、1个社区,辖区人口31702人,建有7个村卫生站,共 有乡村医生7人,其中村医生4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执业医师2人,卫生覆盖率87%。镇卫生院于2012年4月迁至***凉水村5组,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开放床位50张,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型乡镇卫 生院,承担着全镇三万多人口及周边乡镇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卫生院现有职工40人,其中医生22人,护士8人,药剂师4人,放射医师1人,检验医师2人,后勤2人。取得本科以上学历2人,占职工总数7%,大专以上学历22人, 占职工总数65%,中专学历9人,占职工总数27%,中专以下学历4人,占职工 总数8%。 卫生院开设了公共卫生科和中西医结合科、内科、妇科、儿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为辖区群众提供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年门诊人次4万人次以上,住院500人次左右,辖区7个村卫生站均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签订了服务外包合同。 与五年前相比,可以说卫生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在一定程度上为完善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定的健康保障。 但是,作为分管卫生的负责人,我也清醒的看到,目前的乡镇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现状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等要求还相差甚远,甚至连满足老百姓最根本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卫生院工作的重点应向何处转移、怎样在新医改形势下发展乡镇卫生事业,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基层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影响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投入严重不足;2,经营状况急剧衰退;3,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和未来发展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处长雷海潮 今天谈谈我国社会医疗卫生改革的进展情况,包括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将来一些改革走向的分析与判断,话题围绕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所展开。政府以前更多地讨论的是如何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坚持两个基本点,但是最近,尤其是本届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力度。SARS 在中国的爆发,以及在一定地区的流行,确实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们的执政理念。把这件事情扩展一下,SARS发生以后我们反思为什么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会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在整个执政理念中应如何认识过去20多年的政策。2003年末至2004年初,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讨论,实际上和公共领域中发生的SARS疫情是有密切联系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发展评论》,有一个专刊讨论对中国医疗改革20多年的回顾,流传到社会上,大家都记得一个响亮的结论:中国医疗改革基本是不成功的。但被媒体炒作以后,就成为“中国医疗改革是失败的”。实际上“基本不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回事:基本不成功表示还有成功的地方,只是总体上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失败是带有很强的批判性色彩的。无论如何,可以看出对于当前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社会上是普遍关注的。这里也提出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执政党应向什么方向努力的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搞了社会主义建设,但最后出现的结果是,虽然GDP在快速增长,但大家对公共服务普遍不满意,显然社会是在畸形地发展,用政治化的语言讲就是没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公平地惠及老百姓。医疗卫生服务实际上是公共服务中最突出的一部分,当今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普遍关注。 今天讨论的内容框架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从投入产出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改善,二是医疗服务的供给分析,三是医疗服务的需要、需求,四是医疗服务改革问题探讨。 一、中国的卫生投入和健康水平 首先看我们国家和社会用在卫生、健康方面的花费变化情况。我们中国常用的一个词“卫生”,在外国和“健康”是同一个词——“health”。健康好理解,就是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不得病,心理、生理、社会适应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定义。但是卫生到底是什么呢?卫生就是保卫生命。但是通常来讲,我们做长了卫生工作都不知道卫生是什么。卫生的工作领域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在于保卫生命。中文的“卫生”在以往多年的卫生事业发展中,没有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情况,行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往往更多强调的是卫生本行业的自身发展,却忘了一点,即我们发展卫生事业的目的是什么。发展卫生事业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养活600万卫生行业的职工,而是为了保卫生命。为了这个理念我们苦苦奋斗了2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出台的许多重大的卫生政策都是强调行业自身发展的。不光卫生领域是这样,包括教育、体育、文化许多公共事业都把本行业的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之所以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老百姓不能够充分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摆正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卫生总费用在国外有个专用的名词叫做“卫生帐户”,用来反映我们在维护百姓健康方面花费了多少资源。从1978年到2003年连续26年间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看,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从1978年至九十年代中期卫生费用增长速度相当和缓。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一年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费是100亿人民币左右,政府的投入,加上个人的投入,再加上工矿企业及全社会的投入,一共才100亿。到2003年全社会用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6600亿。用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用于健康方面的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97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是3%左右,到1995年也只有百分之三点几,到2003年上升到5.62%,最近8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且从1995年以后卫生总费用的增幅远远压过GDP的增幅。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我们的物价水平是相当低的,曾连续18个月物价都是负增长,卫生总费用还是以这样的快速度增长,就会带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2021年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

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若干规律的认识.doc

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若干规律的认识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若干规律的认识 邓春旺 ( 2013年10月8日)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服务的内容、行业的特点、政府的责任等综合分析,总结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五个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五个规律,对于保证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健词:医疗卫生发展规律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尊重和把握规律就会推动事物的发展,反之,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就是存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必然联系。通过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服务的内容、行业的特点、政府责任等综合分析,总结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公平可及性、医学技术落后于疾病谱变化、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医疗费用增长成正比、个人经济能力难于承担疾病风险等五个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五个规律,对于保证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疗卫生公益性规律

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规律。主要体现在: 1、它是维系人类健康和社会恃续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平均寿命延长,人群从事劳动年限增加,从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中,促进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专家测算:过去4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大约8%-10%归因于健康。哈佛大学研究的结论:亚洲经济奇迹大约30%-40%都源于健康的改善。 2、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和医疗保障是“市场失灵”比较普遍的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是不行的,国外很多研究证明医疗市场结构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疗福利的发展,都是从自由市场调节到集中社会统筹的发展过程。政府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这是“人人需要,共同受益”。必须由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向社会全民提供[注1]。 3、我国实践证明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的路子行不通。我国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前,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政府不投入或少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医院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防疫等公共卫生单位也是依靠扩大业务收入来解决人员工资和卫生防疫,以一个单位的业务创收来解决当地防病问题,这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最终导致“看病难,看病贵”这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 医疗卫生领域的公益性规律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卫生事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它维护了健康权益和公平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0xx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2012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2) 一、卫生基本状况 (2)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7)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11)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14) 五、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 (15) 六、中医药发展 (17) 七、卫生国际合作 (18) 结束语 (20)

前言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围绕宪法,中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为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每个居民都能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卫生基本状况 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从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见图1)。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见图2)。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从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见图3),5岁以下儿童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下 问题: 1.药品价格过高,超出群众的承受能力。 2.诊疗行为不规范,滥检查、大处方、开贵药、收红包、开单提成的现象屡禁不止。医疗卫生产品并非纯公共产品,有外部性、也有内部性,最大特点在于信息不对称。 3.医疗服务收费不合理。 (1)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2)擅自提高标准收费。 (3)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有的医院仅从床位费中就分解出收费项目达11项之多。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等现象也普遍存在。 4.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缓慢。不少地方还没有实行医疗保障改革,除极少数实行医疗保健的领导外,普通干部、职工仍然实行原先的公费医疗制度,看病很不方便。 5.农民群众看病难。据统计,我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卫生分配极不合理。 6.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整个医药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导致竞争无序。 原因: 1.“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投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目前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已进入市场,而作为药品销售终端的医院,仍然处于医疗市场垄断状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并存,两种调控手段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反而两种体制的弊端却都在产生作用。 3.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优质资源更少。“僧多粥少”,导致医院在医患关系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 4.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太低。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居民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生病吃药”被群众誉为新三座大山之一,不少农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方法有: 1.加快卫生体制改革。 (1)要加快医药分开改革的步伐,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 (2)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重新整合医疗资源。 (3)改革医院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办院经费。 2.完善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机制。要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责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逐步改变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做法,确保医院经费正常运转,确保群众能够享受最低医保待遇。 3.进一步完善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办法。 (1)根据药品招标情况核定药品终端价格。 (2)从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中筛选部分药品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出厂价格,“两头挤压”,最大限度降低药药品批发和零售之间“做工作”的利润空间。 4.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我国医疗卫生现状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价虚高;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医疗乱收费严重。 二、看病难的原因 1、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2、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还没有真正改变,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就医困难,也加大了经济负担。 3、中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中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居民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 4、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近8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公众经济负担沉重。这里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以及医疗销售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影响,必须着力解决。 5、政府投入不足。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 三、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第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第五,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措施 1、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2、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013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时事政治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 一、【时事背景】 2012年12月2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首次就医疗卫生事业发布白皮书,目的是全面客观地介绍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情况,展示中国重视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了解和支持。《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说明中国政府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正文部分共七章,分别介绍的是:中国卫生基本状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中医药发展和卫生国际合作。结束语部分强调,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全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为改善全球健康作出更大努力。 二、【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角度 (1)财政的重大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级财政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在实现“病有所医”。这体现了财政的巨大作用。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通过各级财政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2、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政府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集中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我国政府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我国政府的职能。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国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生活与哲学角度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这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努力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把卫生事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积极推进。树立了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 (3)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推动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的进步。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各级政府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通过各级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使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三、【创新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