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

染色
染色

请亲们选购染料前先把衣服的面料搞清楚,一般在衣服的里衬上会有一个小的成份标或水洗标,上面有衣服的成分比例,请根据成分来选择最合适的染料

衣服面料鉴别方法:

棉(cotton)、麻:直接染料活性染料

遇火即燃,离火仍燃。火焰为黄色,烟为蓝色。由于它们都是纤维素纤维,所以燃烧时的气味与烧纸的气味一样。烧焦部分为黑褐色,原因是纤维素失水后成为炭状物。继续燃烧后炭状物成氧化物逸去,所以灰烬很少,灰末细软为灰白色,它们为不能气化的微量杂质。

羊毛:着火后冒烟起泡并燃烧。由于羊毛为动物性蛋白纤维,所以燃烧时发出的气味和烧毛发时的臭味一样。灰烬为黑色有光泽的块状物。

蚕丝(silk):酸性染料活性染料

着火燃烧很慢,燃烧缩成球状物。由于蚕丝也是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所以燃烧时发出的气味也同烧毛发时的臭味相似。蚕丝烧后的灰烬为黑褐色小球,一捻即碎。

粘胶纤维(人造棉,人棉,rayonPolyamide):直接染料活性染料

遇火即燃,燃烧速度很快,产生黄色火焰。由于粘胶纤维为再生的纤维素纤维,所以燃烧发出的臭味相似。烧后灰烬也很少,呈灰色。

醋酯纤维:分散染料

近火即熔化并收缩。遇火即烧,燃烧速度较慢。醋酯纤维虽然也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但经醋酯化已属半合成纤维,所以烧起来有刺鼻的醋酸味。灰烬为黑色,不仅松而且脆。未烧完部分成硬块。

涤纶(Terylene,Polyester):分散染料

燃烧时卷缩、熔化并冒烟燃烧,火焰为黄色。燃烧时发出芳香味,灰烬为黑褐色玻璃圆球状,用手可以捻碎。

锦纶(尼龙,聚酰胺纤维,Nylon,Chinlon ,Polyamide):酸性染料分散染料部分直接染料

遇火一面熔化,一面缓慢燃烧,燃烧时无烟或略有白烟,火焰很小,为蓝色。燃烧时有芹菜香味。灰烬为浅褐色玻璃圆球状,不易捻碎。

氯纶:分散染料

接近火焰时收缩迅速,离火即熄灭。燃烧时有刺鼻的氯味。灰烬为无定形的黑色硬块

维纶:分散染料

燃烧时收缩迅速,但燃烧缓慢。火焰很少,有黑烟。燃烧时有醛味。灰烬为褐色的无定形硬块,可以捻碎。

腈纶:Acrylic,polyacrylonitrile 碱性染料

遇火边熔边烧,燃烧速度很慢。火焰为白色,十分明亮。有时有少许黑烟,并有鱼腥味。灰烬为黑色小硬球,很脆易碎。

氨纶:spandex 分散染料

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近火边熔边燃,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离开火继续熔燃,散发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烧后灰烬为软蓬松黑灰。

用燃烧法鉴别纤维简单易行,但混纺产品不易判断

T/C 65/35——涤65%/棉35%

L/C 55/45——亚麻棉 55/45

T/R 65/35——涤粘65/35

T/N/C 30/30/40——涤30%/锦30%/棉40%

进口亨斯曼(原汽巴)直接染料藏蓝

10克/袋配匀染剂10克

推荐用量:一公斤干衣服使用20克(两袋),一般一条牛仔裤用一包够了,也可根据情况自行增减用量控制颜色深浅。

特点:

1、优良的色牢度

2、极高的上色率

3、极佳的染色重现性

4、环保型,废液中染料、盐的含量很少,清洗容易

5、色谱齐全,精选的三原色可以拼出各种流行色

染色方法:

衣服洗干净,不干就染→先将染料用水化开,倒入锅内,加匀染剂(纯碱)搅拌均匀,加元明粉30g(或食盐50克)搅拌均匀,水的多少以衣服不露出水面就行。→将衣服抖散放温水锅内,勤翻动煮开半小时即染得。→把衣服取出,用清水洗去浮色→用固色剂(一条裤子约20毫升,按衣服重量增减)加40-60度温水稀释后衣服放放浸泡半小时,中间要翻动几次,取出清洗两遍晾干(避免日晒)。

注意事项:染料一定要充分溶解,搅拌均匀后再放衣服,染的时候要戴上手套,衣服要经常翻动,这样才能染的更均匀,衣服上的走线大多是涤纶,一般染不上。

染色必备物品:

固色剂,搭配使用进口固色剂能达到活性染料的色牢度

手套,

容器(铁,不锈钢,搪瓷等均可,不能用铝质或铜质容器)

宝贝名称:直接藏青

宝贝描述:10克/袋送匀染剂(纯碱)10克

用途:棉,麻,牛仔,粘胶的染色,不能染涤纶,腈纶,丙纶,氨纶,请亲们拍之前一定要看好面料,再选择最合适的染料哦!

面料鉴别方法:https://www.360docs.net/doc/7010971715.html,/shop/xshop/wui_page-18289412.htm

用量:以一公斤衣服为例

浅色:5-10克(嫩黄,翠兰,橙色,灰色,紫)

中色:20-40克(大红,藏青,深棕,墨绿,红棕)

深色:50-60克(黑色)

具体情况可咨询客服,也可以随意搭配,自己调出喜欢的颜色,你的颜色无人能

够复制哦!

染棉衣服步骤:

(1) 衣服洗干净,不干就染。

(2) 先将染料用40度左右温水化开,倒入锅内,加匀染剂(纯碱)搅拌均匀,加入食盐50克搅拌均匀,水的多少以被衣服不露出水面就行。

(3)将衣服抖散放温水锅内,勤翻动煮开后开最小火保温半小时即染得。

(4) 把衣服取出,用清水洗去浮色,放在阴凉处晾干防止日晒。如有条件的话,可再用固色剂浸一下。

固色剂使用方法:染完后洗去浮色,将固色剂倒入50度温水中搅拌均匀,衣服放入浸泡半小时,中间要翻动几次,取出清洗(不用加洗衣粉)两遍晾干即可。如果没有固色剂,也可用醋或盐浸泡,也可起到一定的固色作用。

染色后头几次冲洗会掉一些浮色不必担心,属正常情况,浮色掉完衣服不易掉色(注:衣服染完后头2次清洗时请与其它衣物分开)

注意事项:

1、染色时一定要戴手套操作哦,不然颜色会沾到手上的;

2、衣服上的线大多是涤纶的,一般染不上色的;

3、染灰色用量一定要少,染黑色用量一定要足;

4、染色时要经常翻动衣服,这样能染得更均匀;

5、染色时用的容器要大,衣服要能翻开,这样每个部位都能均匀上色;

最后希望大家能DIY的开心,染色成功!

◆ 性状

外观:白色粉末状

主要成分:特殊高活性弱阳离子聚酯型季铵盐

PH 值:5.0-6.0 10%SOL

◆ 用途

1、染整厂棉,麻,丝,毛,涤纶,晴纶等合成纤维纱线及织物的后整理过软。

2、水洗厂的牛仔服,水洗布,针织衫等的柔软整理,适用于石磨洗及纯酵素洗过软。

3、针织布在定型之前的柔顺处理,可使布料拉至所需幅宽并不易变形。

◆ 化料方法

1、冷法化料:在搅拌下按6-10%比例将称好的柔顺粉缓慢加入常温至30℃左右水中,搅拌3-5min,使其分散,静置浸泡1-2h,再低速搅拌至均匀浆状时,备用。

2、温法化料:在搅拌下按6-10%比例将称好的柔顺粉逐渐加入温水中,搅拌

3-5min,再逐渐加热至50-60℃,继续低速搅拌至呈均匀浆状时,冷却备用。

◆ 使用方法

1、在染整厂柔软整理中的使用工艺如下:

① 浸轧式:2-3g/L、温度30-40℃、二浸二轧或一浸一轧。

② 浸渍式:0.3-0.8%(o.w.f)、浴比1;10-15、温度40-50℃、

15-30min。

2、在水洗厂、针织厂等过软过程中,如果过软时间大于2min分钟,把称好的柔顺粉直接在机器运转时投入洗衣机的内滚筒与外壳之间,水洗厂中一般长牛仔裤100-150条/机,使用300-500g;如果过软时间小于等于1分钟的情况下,建议先把称好的柔顺粉先按冷法化料溶解后再投入洗衣机内对被整理织物过软。

◆ 使用特点

在机器正常转速下,柔顺粉投入45℃~55℃的水中,1分钟内完全溶解并被织物吸收;投入至35℃~45℃的水中,2分钟内完全溶解并被织物吸收;投入至25℃~35℃的水中,3分钟内完全溶解并被织物吸收。该产品最佳过软温度为40℃~50℃,最佳过软时间为3~5分钟.

◆ 贮运

1、100G/袋。

2、防水,防潮,放于阴凉干燥处存放,如打开包装时间过长,遇吸潮,也不影响使用效果。

3、在包装未开封的情况下,保质期限一年。

进口亨斯曼(原汽巴)直接染料正黑

10克/袋配匀染剂10克

推荐用量:一公斤干衣服使用30克(两袋),一般一条牛仔裤用1.5包够了,也可根据情况自行增减用量控制颜色深浅。

特点:

1、优良的色牢度

2、极高的上色率

3、极佳的染色重现性

4、环保型,废液中染料、盐的含量很少,清洗容易

5、色谱齐全,精选的三原色可以拼出各种流行色

染色方法:

衣服洗干净,不干就染→先将染料用水化开,倒入锅内,加匀染剂(纯碱)搅拌均匀,加元明粉30g(或食盐50克)搅拌均匀,水的多少以衣服不露出水面就行。→将衣服抖散放温水锅内,勤翻动煮开半小时即染得。→把衣服取出,用清水洗去浮色→用固色剂(一条裤子约20毫升,按衣服重量增减)加40-60度温水稀释后衣服放放浸泡半小时,中间要翻动几次,取出清洗两遍晾干(避免日晒)。

注意事项:染料一定要充分溶解,搅拌均匀后再放衣服,染的时候要戴上手套,衣服要经常翻动,这样才能染的更均匀,衣服上的走线大多是涤纶,一般染不上。

染色必备物品:

固色剂,搭配使用进口固色剂能达到活性染料的色牢度

手套,

容器(铁,不锈钢,搪瓷等均可,不能用铝质或铜质容器)

皇冠店进口高效环保无甲醛固色剂高

牢度 100毫升

用途: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等染色的纤维素纤维的后处理

优点:

1、不含甲醛及锌,环保型

2、在经热处理或不利条件储存后其牢度不会下降

3、优良的剧烈水洗、汗渍及热熨烫牢度,能显著提高皂洗牢度

4、使用方便

5、吸尽率高,废水少

6、不影响织物手感

用法:每升水加入6-8毫升(一瓶盖),倒放30-50度温水中,搅拌均匀后放入织物浸泡半小时,中间需要翻动几次。一般一条裤子用15毫升左右,衣服越重,用量越多。

注意事项:

1、固色前必须充分洗净织物上浮色,避免带碱固色,

2、水洗牢度取决于染料的选择,染色深度及处理过程

3、不能将固色剂直接倒在织物上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 刘慧丽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较强,本节课根据染纸艺术富有童趣又极具创造性的特点,通过纸艺术的色彩美、图案美,让学生去欣赏、感受民间工艺——染纸的美,同时,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设计·应用,染纸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种,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利用宣纸的吸水性强,结合多种方式的折叠后,采用浸、点、染等方法,使纸面色彩变化而有规律,色与色之间渗透自然而富有变幻。体会染色游戏的同时,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到生活中,感受了用美术来创造生活的乐趣。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选用吸水性强的纸,将其折一折、浸一浸、染一染颜色,学习将白纸染出美丽花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水粉颜料可加水调和并容易上色的特点以及宣纸的吸水特性,用纸浸染的方法染制美丽的花纸。并联系生活加上自我的创造力,将染制的美丽花纸制作成美观的作品。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染色游戏千变万化的乐趣,感受水粉色彩带给我们生活绚丽多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染纸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探究学习纸的不同折叠方法,将折叠过的纸在水粉颜料中浸染,形成美丽的花纸。 教学难点:纸张折叠的方法、浸染时水份的控制以及浸染颜色和位置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效果。 解决措施:通过教师示范和不同制作方法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折叠方法和浸染颜色和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帮助、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水粉颜料、水粉笔、宣纸、纸盘若干、水桶、抹布。 学生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宣纸、纸盘若干、水桶、抹布、剪刀、固体胶。 六、课时: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宣纸: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纸吗?你们知道这种纸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小结: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画纸,是吸水性很强的纸,是用来画国画和写书法

纸张染色

染色 染色是为了生产颜色纸。例如有色书写纸、包装纸、广告纸、宣传标语纸等都要用进行染色。生产白纸也常常需要添加染料进行调色,消除刺目和暗淡的色调,增加纸张的白度,这是在印刷纸和书写纸的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一、染料的种类和性质 染料分无机的和有机的、人造的和天然的。不容于水的染料称为颜料。颜料实际上是一种有色的填料,有天然无机颜料和人造无机颜料两种。 染料中以人造染料用途最广。这是由于这类染料颜色多种,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随意选用,易溶于水,着色力强,染色操作比较简单。在造纸工业中常用的染料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和荧光增白剂等。 (一)碱性染料 碱性染料是造纸中生产普通颜色纸最常用的一类染料,有盐基槐黄、盐基金黄、盐基玫瑰红、盐基品蓝、盐基亮绿等. 碱性染料容易使植物纤维上色,色泽鲜艳,但耐光、耐热性能不强,容易褪色。不宜使用硬水和带有碱性的水溶解,因为它能导致产生色斑。通常加入约1%的醋酸,用70oC以下的热水溶解后使用。 (二)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也是造纸中常用的一类染料,常用的有酸性皂黄、酸性煮红、酸性品蓝和酸性绿等。

酸性染料与植物纤维没有亲和力,需要借助于施胶加矾才能留着在纤维上,所以通常只用于施胶纸,并且必须在加胶、加矾之前加入浆内,使其有必要的时间与纤维均匀混合。酸性染料的着色力和色泽的鲜艳性不如碱性染料,但耐光、耐热等性能较好。PH值在4.5~4.7染色效果最好。不施胶的纸一般不能使用酸性染料。 (三)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与纤维有亲和力,能对它直接染色。这类染料常用的有直接品蓝、直接湖蓝、直接黄、直接大红等。 直接染料特别适用于染色不施胶和不含机械木浆的施胶纸。加入染料溶液的时间,在施胶前后均可。直接染料颜色的鲜艳程度虽然不及碱性染料,但耐光性比它强些。直接染料不容于冷水中,而能在热水中溶解。 (四)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又称荧光染料。它是一种二氨基二苯乙烯的衍生物或盐类。除了反射可见光谱的光线之外,还能将紫外线反射为可见光,使所染物质在紫外线激发后产生紫蓝色荧光。因此,被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纤维将会发出比原来更多的可见光线,并且由于增添的反射光线具有天蓝色和紫色,从而能够抵消纤维中的黄色,而起到了补色效应,从而对一定白度的纸浆产生了增白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可以加入浆内使用,也可以加入表面施胶剂或涂布剂中使用。通常用量为0.06~0.12%。 其原理在于增白剂是一种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学物质,这个共轭双

纱线染色

纱线染色 一、纱线染色特点 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染色在哪个阶段进行,受若干因素的影响。从经济角度来看,染色在织造生产工序的前道进行,其成本是最低的。在织造前道工序进行纱线染色,可选用坚牢度较好的染料,某些色花可以在后续织造工序中得到改善。纱线染色一般能获得良好坚牢的匀染效果,可与本色纱线按不同设计要求织造,从而获得较高经济价值,并可缩短交货周期,所以产品具有高的重现性。 通常认为,纱线染色所得产品与织物染色所得产品相比,更具有膨松和手感丰满等优点,这可能是因为当绞纱悬于染色机的杆上时,可以自由地充分松弛而不受任何限制,不仅可以让纱线完全膨松化,而且还可以让纱线自由退捻达到捻度均衡,从而消除纺纱时的张力。 纱线染色的另一种形式是筒子纱染色,从技术上讲,过去认为只有采用绞纱染色法进行染色才能生产出满意产品,但这种传统看法随着筒子纱染色法的出现正在逐渐改变。 一般说,纱线染色比织物染色成本要高。但由于它具有交货快的优点,因而更容易适应流行色的变化,同时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需要。此外,纱线染色机械较为简单,从而在维修保养方面较为经济。 二、还原染料纱线染色 还原染料是当前色织物纯棉纱线染色的一个主要大类品种。染色后的纱线不仅色泽鲜艳,而且坚牢度十分优良,大多数日晒牢度均在6级以上,部分品种高达8级。因此凡需要整理如煮练、漂白、丝光和热定形的色织布,都可用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品种很多,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靛类和蒽醌类,纱线染色所用的还原染料,多以蒽醌型为主。 (一)染色基本方法蒽醌型结构的还原染料,它的隐色体钠盐易被棉纱所吸附,上染速率快,因此匀染性较差,染浴所需烧碱、保险粉量也较高。在纱线染色过程中,1g蒽醌型还原染料在染浴中常需消耗烧碱和保险粉5~6g,此外染浴中还需要骨胶、平平加0等缓染剂,以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有利于染液向纤维内部扩散,并提高其匀染效果,用量以0.2~0.5g/L为好。在日常染色中染纱时间一般为15~2Omin,为改进色纱的匀染性和染色牢度,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至20~3Omin较为合理。对少量需在较低温度下染色的还原染料,其隐色体钠盐被纱线吸附后,在空气中不易氧化,可选择适当的氧化方法和氧化剂,促进染料隐色体的转化、发色,然后用水洗涤或稀酸液处理,以去除残余碱剂和杂质,最后进行皂洗和水洗,完成纱线染色。由于不同的还原染料具有不同的染色性能,故在纱线染色时,可根据其所需烧碱、保险粉、助剂的用量及染色温度、时间等条件的差别,选择适当的还原方式和染色方法。 (二)染色工艺和操作 1.手工纱线染色白纱下缸后需连续提纱倒头7~9次(约5min),但间隔要求均匀一致。 2.往复式染纱机染色下缸时由两人依次抬纱,机器应处于只摆不转的状态,待白纱全部被染液浸透(相当于往复摆动3次的时间)才能使纱杆滚转。有些匀染性要求高的和丝光纱线,还需在白纱下缸时结合手工操作,将纱左右摆动,并使其连续倒顺滚转4~5min,然后停止运转,但摆动仍需继续进行,以后每隔1min掉向、倒头一次。染色1Omin后,

染色工艺设置与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染色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染机进行集中管理已成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染色工艺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尤为重要,因为染色数据的准确性和设置的高效性决定了着产品的产量、质量,关系到染整企业整体的效益[1]。但由于目前染色机种类繁多,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功能规格均有所区别,使得染色工艺的集中设置和管理成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难点[2]。 开发染色工艺的设置及管理软件能够减少人为误差,可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借助数据库,可对各染机的染色工艺参数进行保存,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大大降低企业人工记录的成本,和人为疏忽所产生的风险。染色工艺设置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使染厂对染色工艺的管理更加自动化、信息化和规化。有助于印染企业建立灵敏的生产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2 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染整行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大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得到了使用,但由于染整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国染整企业在染程库建设方面很多停留在人工处理阶段。而且染色行业普遍存在染色机种类各异、自动化程度差异化明显、生产过程集成度低等现象,同时面临着企业员工流动性大、操作人员对自动化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不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染色效果[3]。 国针对准备车间机群而开发的数据管理系统相对较少,少数企业仅使用了一些信息管理系统,绝大多数的数据需要手动输入。这种管理方式无法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全面管理整个车间设备,更不能实现对染机的各种实时数据如运转状况、质量情况、停机状态等的采集和生产过程中实时发生的各种异常事件的管理[4]。 而国外染企的染机不仅具有多样化的控制功能还有完善友好的人机界面。功

改善纸浆染色效果的方法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010971715.html,)改善纸浆染色效果的方法 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五颜六色的纸张,使得纸张的消费种类朝着多样化发展,致使彩色纸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样许多造纸厂都进行了工艺改进,来生产彩色纸,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彩色纸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将纸浆染色(染色是在纸浆中加入染料使之带色),然后在纸机上抄出带有颜色的纸张。有些厂家由于操作不当或没有生产彩色纸的经验,在生产上出现了诸如色浅、色斑、颜色不均匀、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降低产品的质量。变宝网小编对染色的理论和一些厂家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选用合适的染料染料的种类很多 主要有直接染料、碱性染料、酸性染料三大类,每一类中又有许多种。不同的染料其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以及染色的适应性有较大的差别,在确定染色工艺时应首先根据浆料的种类、特性,纸张的用途和染色的各种条件(如:温度、酸碱性、时间等)选用最佳的染料。 二、改进染色工艺 1、方法:染色的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是把干粉状的染料直接投入到纸浆中的染色方法;而湿法是用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把染料溶解并充分分散,再把溶解后的染料加入纸浆中染色。在生产中发现,湿法染色效果优于干法,染料用80~90度的热水充分溶解染料,进行湿法染色,可以起到提高上染率、提高染色均匀性、降低染料用量的效果。

2、温度:提高染色的温度,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分散作用增强,有利于染料分子均匀、牢固地与纤维结合,从而改善染色效果。在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染色时纸浆的温度,来增强着色效果。 3、水质:纸浆的染色是在水中进行的,因此水质对染色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高硬度和悬浮物含量高的生产用水,都会对染色产生负作用,在生产染色纸张时,更应加强生产用水的处理,并尽量除去纸浆中的杂质。 4、pH值:各种染料均有其适宜的pH范围,严格控制pH值,是取得预期染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多数染料来说,pH值在4。5~5。5之间留着率大,着色效果好。 5、施胶工序:常用的松香胶酸性施胶,有助于纸浆着色,但对不同染料情况不完全一样。对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松香胶和矾土均能起媒染作用,但却会使直接染料带来色相暗淡、耐光性差等后果。松香胶和少量矾土也能促进碱性染料的上色,但是矾土过多,pH一旦下降到4。5以下,则不利于碱性染料的使用。在施胶和染色时最后加入矾土,可较好地保证施胶和染色效果。 三、提高纸浆质量 1、稳定纸浆硬度:纸浆的硬度是纸浆中残留木素含量的体现,对纤维与染料亲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的染色条件下,纸浆的颜色会随硬度的波动而变化,在生产上应严格控制纸浆的硬度,以避免纸浆颜色的差异。 2、提高纸浆白度:白度主要影响纸浆染色视觉效果,不管哪种纸浆,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漂白后纸浆经染色比未漂浆看起来颜色会鲜艳一些,表现出更好的染色效果。 3、提高纸浆洗净度:许多酸性或碱性化学物质都会影响染色浆的色泽,其原因是由于有的染料是指示剂,ph值的变化将引起颜色的变化。纸浆漂白中残留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对染料的影响更大,如残余的氯等。要除去残余化学物质的不良影响,必须加强染色前纸浆的洗涤,使这些影响染色的化学物质从纸浆中分离出来,提高染色的效果。

印染的工艺流程

印染的工艺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5)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着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5)吸干或烘干,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

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 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2)另一方法? 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 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 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7.结晶紫福尔马林荚膜染色法

染色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

染色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 近几年,国内在染色废水处理方面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的逐渐增多,它在除色除油方面都有效果。那么染色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呢? 中和法:在印染废水中,该法只能调节废水PH,不能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处理法时,应控制其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PH 在6-9之间。 混凝法: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大量染料、洗涤剂等微粒子结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废水处理中需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 气浮法:印染废水中含大量有机胶体微粒呈乳状的各种油脂等,这些杂质经混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小、重量轻、沉淀性能差,可采用气浮法将其分离;目前在印染废水治理中,气浮法有取代沉淀法的趋势,是印染废水的一种主要处理方法。在印染废水中气浮处理主要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

电解法:该法脱色效果好,对直接染料、媒体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废水,脱色率在九层该法缺点:电耗及电极材料耗量大,需直流电源,适宜于小量废水处理。 吸附法:吸附法对印染废水的COD、BOB色去除十分有效,由于活性炭吸附投资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近年来有泥煤、硅藻土、高岭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进行吸附的,对印染废水宜选用过滤孔发达的活性吸附材料。 氧化脱色效率低,仅五层,混凝脱色效率较高,达50-90%之间,但用这些方法处理后,出水仍有较深的色度,必须进一步脱色处理,目前用于印染废水脱水的方法主要有光氧化、臭氧氧化和氯氧化法,由于价格等原因,应用最多的是氯氧化法,其常用的氧化剂有液氯、漂白粉和次氯酸钠,此种方法由于处理成本高和操作运行条件较高,而较少适应。 其中混凝法是向废水中投加化学混凝剂、助凝剂,由于吸附、微粒间的电荷中和(染料废水通常带有负电荷,金属氢氧化物混凝带

真菌 染色

、概 述 真菌是指具有真正细胞核、产生孢子、不含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吸取养料,能进行有性和(或)无性繁殖,具有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几丁质的微纤维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真菌侵犯人体常继发于其他疾患,如恶性肿瘤、TB、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剤量X线照射;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低下;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其炎症反应多受抑制,也容易感染真菌;另外器官移植、导管插管、放疗等应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为真菌的入侵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由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不断出现,使原来不致病的真菌转为致病真菌。因此,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侵犯机体皮肤,寄生和腐生于表皮,毛发和甲板的角质组织中,引起浅部真菌病,简称癣病。临床最多见的浅部真菌病有: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深部真菌:指侵犯表皮以外组织和器官的病原菌和条件致病真菌.;按生物学性状的不同又分为:酵母型、酵母样型、丝状菌型、双相型。深部真菌常见的有: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曲霉,毛霉菌,孢子菌丝等。 二、常见真菌的形态特征 真菌的大小差异悬殊,大者如碗口,不属微生物范畴,例如灵芝;小者肉眼看不到,只能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形态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类型,单

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性,常见于酵母菌和酵母样菌;多细胞真菌多呈丝状,分枝交织成团,也称为丝状菌,即一般通称为霉菌。 三、真菌的基本结构 真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结构,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菌丝是由孢子生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生物学上把真菌的每一根细丝叫做菌丝。 四.真菌的染色方法 真菌用H-E染色一般着色不良,因此需用特殊的染色方法来显色,六胺银法(GMS)用铬酸氧化真菌壁的多糖而暴露出醛基,醛基还原六胺银内的银离子为黑色的金属银而显色。PAS法用高碘酸氧化真菌菌壁的多糖游离出醛基,后者与无色品红结合生成新的品红色复合物而被显色。这两种方法可显示大多数真菌,是最广泛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近年来,有报道用网状纤维的染色方法(G-S)来显示真菌,特别是曲球菌的染色显示效果较佳。现对常见的几种真菌作以下三种染色方法进行探讨。 (一)六胺银染色方法(GMS) 1.操作方法: ⑴切片脱蜡至水。 ⑵8%铬酸水溶液氧化20分钟,自来水稍洗。

染色方法概述

染色方法概述) 染色方法的实施是在染色设备上完成的 按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机、卷染机、轧染机 按被染物形态:散纤维染色机、纱线染色机、织物染色机、成衣染色机 按染色温度及压力:常温常压染色机、高温高压染色机 按设备运转方式:间歇式染色机及连续式染色机 一匀染和移染 广义的匀染是指染料在染色织物表面以及在纤维内各部分分布的均匀度 染料在纤维内均匀分布,透染 分为4种情况 (1)在纤维束及纤维内分布均匀,理想状态 (2)在纤维束内分布均匀,但只分布在单纤维表面,纤维环染,近似匀染,染色结果较第一种情况浓 (3)纤维束环染(白芯) (4)纤维束外围纤维环染或不均匀染色,内部纤维不染色 影响匀染因素 (一)纤维及及其结构均匀性 不同成熟度的棉 不同产地、不同生长部位的毛 化学纤维 前处理 (2)上染条件 初染速率太高或上染速率太快 浸染控制匀染手段 缓染——控制上染速度和加入缓染剂 移染——上染较多部位的染料通过解吸转移到上染较少的部位

轧染控制匀染手段 浸轧均匀性 防泳移 散纤维染色:多用于混纺织物、交织物和厚密织物 纱线染色:纱线制品、色织物或针织物 成衣染色:小批量、交货短、适应变化 原液着色:有色纤维,如丙纶 根据把染料施加于染色物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的方式不同,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或称竭染)和轧染两种 (一)浸染 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逐渐上染纤维,染液中染料浓度相应地逐渐下降 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染色,尤其适用于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 浸染时,染液及被染物可以同时循环运转,也可以只有一种循环 一般为间歇式生产,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比较容易,生产效率较低 主要有:散纤维染色机、绞纱或筒子纱染色机、经轴染色机、卷染机、绳状染色机、喷射溢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等 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 染色浓度:染料用量一般用对纤维质量的百分数(o.m.f.)表示 影响染色因素: (1)保证染液各处的染料、助剂的浓度均匀一致 (2)控制上染速率,通过调节温度及加入匀染助剂来达到 调节温度使染浴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升温速率必须与染液流速相适应 加入匀染剂可控制上染速率,或增加染料的移染性能 (3)浴比大小 (4)消除织物内应力 (二)轧染 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

《给图画染色》教学设计 (2)

---------------------------------------------------------------最新资料推荐------------------------------------------------------ 《给图画染色》教学设计(2) 《给图画染色》教学设计杨陵区张家岗小学刘文会【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六课。 画图程序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入门后学习的第一个软件。 本课让图画变成彩色的世界,对图画的美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本课在画图单元中处于转折点的地位。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画直线、曲线、矩形、圆形和多边形工具的基础上,学习给图画着色,使图画色彩鲜艳,更加漂亮和具有感染力。 而操作方法对学生来说很容易上手,只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操作中去,使学生从操作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画图程序的初步知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自我表现,同时有了一定的自学和动手能力,但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对画出彩色的图画,早就有心理需求,教师只要在课堂中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忘我的学习,学生就能从中学到自己所渴求的知识,也能保持课堂学习的高效率。 【设计理念】基于以上各点,我的设计理念是: 1、课程整合的思想。 本节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有生活体验的情境(人人动手、美 1 / 6

化小区居住环境)。 主要是让学生整合自己语文、美术、品德与生活等多学科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 同时,强化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创设情境与任务驱动的融合。 创设出一个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促使学生应用所学操作技能去美化任务。 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探究合作、互动评价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故此,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处理解决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颜料盒工具把图画染成彩色;学会放大镜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任务驱动,创设情境,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去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并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绘出心中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草木染色概述

草木染色概述 1、茜草染色 染色茜草(Rubia tinctorum L.),根含茜草素,为天然优质红色染料,多生于沙地上。 茜草(《本经》),又名:茹藘(《诗经》),茅蒐(《毛诗传》),蒨草,地血、牛蔓(陆玑《诗疏》),红蓝(《史记》徐广注),染绯草(《蜀本草》),西天王草、四岳近阳草、铁塔草、风车草(《土宿本草》),蒨藤、五叶藤(《履巉岩本草》),土茜苗(《救荒本草》),八仙草(《纲目拾遗》),金线草、红丝线,锯子草(《植物名实图考》),红茜、四轮草、穿骨草、红髻巾、麦珠子,铁血藤、活血草、挂拉豆、山龙草、拈拈草、涩涩草、破血草、大仙藤、血茜草、草本入骨丹、红根藤、鸭蛋藤、染蛋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牛人参、锯锯草、粘蔓草,大锯锯藤、破血丹、小女儿红。 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3米。支根数条或数十条,细长,外皮黄赤色。茎方形,有4棱,棱上有倒生刺。 生于原野、山地的林边、灌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茜草的根含紫茜素、茜素、伪紫茜素、茜草色素。 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故茜草又名:破血草、染蛋草、红根草等。茜草所染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 red(土耳其红)。 古文献中早有记述,《诗经》有“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东门之墠茹藘在阪”等句。西汉毛苌传《郑风。东门之墠》云:茹藘(音虑),茅蒐(音搜)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茹藘,茅蒐,蒨(音茜)草也。(按:蒨草即茜草) 《汉官仪》记有“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之句。《史记?货殖传》中亦有“千亩卮茜,其人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可见当时栽植茜草可享有厚利,茜草染红在周朝以前即受到相当的重视。《本草纲目》云:“陶隐居本草言:东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则西草为茜,……”时珍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廷数尺,方甚中空有劢,外有细刺,数寸一节,每节五叶,叶如乌药叶而糙涩,面青背绿,七八月开花结实,如小椒大,中有细子。……可以染绛……。”清代《物理小识?卷之六》中亦有“茜草染紫”、“茜红以乌梅汤,退红以石灰水,退后茜不失铢两。”等句,《植物名实图考》一书对茜草也有许多解说。台早期志书中也屡有记载,像康熙五十六年本《诸罗县志》记曰“茜草染绛之草,一名茅搜……,土番多用此以染兽毛,兼以染藤;然秘而不传,莫知所生之处汉人鲜有识者。” 茜草可以概分为东洋茜及西洋茜两类,东洋茜又因产地不同,而有印度茜、中国茜、日本茜等名称。就染红的的效果来说,西洋茜和印度茜皆远优于中国茜。中国、台湾及日本等所产的东洋茜,染色时其红色素较薄而橙色味较强,不若西洋茜与印度茜的鲜红。茜草染色时可用新采集的生鲜茜根,也可以使用中药店所购买的干茜根。 茜草染料属于蒽醌类。将茜素用铝,钙媒染剂处理, 在太古油存在下,可得到美丽坚牢的红色, 即Turkey red ( 土耳其红)。 茜草染色所用媒染剂一般有,铝,铬,后者牢度为优,前者为中等。其他媒染剂有,铁,铜,锡。但牢度不及前两种。传统的固色剂一般用白垩土。(白垩土是一种微细的碳酸钙的沉积物,,主要是由单细胞浮游生物[球藻(coccoli-thophorid)]的遗骸(颗石)构成,俗称:海底石灰岩,有的地方叫观音土。) 茜草根的提取液由于所含其他色素也有,染出的色泽不是很鲜亮,如用经过提纯的茜素染色,效果更好。茜草在丝绸上的染色效果好过棉麻。

纱线、面料、染色基本知识

面料、纱线和后整理知识 第一章纺织原料及原料鉴别 纤维分类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纤维素纤维)→棉 →麻 ——动物纤维(蛋白质纤维)→毛 →丝 化学纤维——化学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主要指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合成纤维→涤纶PET / POLYESTER →丙纶PP →腈纶ACRYLIC →锦纶POLYAMIDE / NYLON →氨纶SPANDEX(也叫弹性纤维) 一、棉花 棉纤维纺成棉纱后再织成棉布。 (一)棉纤维的分类: (1)细绒棉:又叫陆地棉。世界上95%以上种植的都是细绒棉,我国大量种植的也是细绒棉。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1mm之间。 (2)长绒棉:也叫埃及棉,又叫海岛棉,棉花又白又细又长,光泽又好,是最优棉。一般用于高档织物。 和细绒棉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比细绒棉更细更长,其纤维长度一般都大于3 3mm,可达60-70mm;比细绒棉更柔软,更滑爽;能纺棉的棉的支数更高。

(二)特点 横截面为腰形状,内有很大的空腔。棉纤维是纤维素纤维,纤维上富含油脂。几种常见的特殊棉: 脱脂棉(医用), 丝光棉(棉花在一定温度下用浓碱、液氨通过后整理处理,使棉纤维内的空腔缩小,纤维表面膨胀,变成圆形,反射能力,增加光泽), 生态棉(原指天然棉,现在一般指超细化纤棉,用于超细化纤纤维无纺布),原色棉(在土壤中加入某种颜料,棉花吸收后直接变成了该颜色的色彩。目前成功开发和种植的只有绿色、棕色), 环保棉(控制甲醛含量在一定程度下的棉花)。 (三)鉴别方法 棉、麻、粘胶(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燃烧都很迅速,并伴有烧纸的味道。 二、麻 常用的麻分苎麻、亚麻两种。麻一般较硬,用次氧酸(氧漂)浸泡后可使麻稍微变软。 麻纤维密度高,横截面、外观都与棉相似。 鉴别方法:外观上直接鉴别的话,麻布的疵点较多。棉布较平整,少疵点和结子。从布的均匀度而言,人造棉的均匀度最好,光泽最亮,棉次之,麻最差。 三、粘胶 英文叫VISCO,或者RAYON。成分也是纤维素纤维,同棉、麻。 是利用纺棉时的下脚料,棉籽上的轧下来的绒毛(最细最软),以及碎布用化学

染料的种类及染色的类型

染料的种类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染色的类型 纺织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可以在纤维、纱线、织物及成衣等不同阶段景进行染色。 1、散纤维染色在纺纱之前的纤维或散纤维的染色,装入大的染缸,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染色。色纺纱大多采用散纤维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纤维单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纺毛织物。

2、毛条染色这也属于纤维成纱前的纤维染色,与散纤维染色的目的一样,是为了获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条染色一般用于精梳毛纱与毛织物。 3、纱线染色织造前对纱线进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织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纱线(缝纫线等)。纱线染色是染织的基础。常规纱线染色的方法有三种: ①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染色方法; ②筒子染色——筒子染色的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许多的筒子装入染色缸,染液循环流动,蓬松效果与柔软程度不如绞纱染色。 ③经轴染色——是一种大规模卷装染色,梭织制造前要先制成经轴(整经),将整个经轴的纱线进行染色,如联合浆染机与经轴纱线束装染色。由于是经轴,所以多适用梭织染色使用。但随着经轴落筒的出现,我们可以把染色后经轴上的纱线落成筒子纱,这种染色的纱线使用范围就更广了,譬如靛蓝染色大多使用的还原染色方法,只有使用经轴染色才可以很好的解决,如果没有经轴落筒,是很难实现的。 4、匹染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为匹染,常用的方法有绳状染色、喷射染色、卷染、轧染(不是扎染)和经轴染色。这里不一一介绍。 5、成衣染色把成衣装入尼龙袋子,一系列的袋子一起装入染缸,在染缸内持续搅拌(桨叶式染色机)。成衣染色多适合于针织袜类、T恤等大部分针织服装、毛衫、裤子、衬衫等一些简单的成衣。

染色工艺流程标准

染色工艺流程标准 1、前处理:去污﹑煮炼。常用助剂:枧油﹑去污精,808﹑去锈水﹑枧粉﹑双氧水﹑纯碱等。 2、染色:根据毛料质地,选用染料助剂,按客户来样颜色要求染色,常用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常用助剂:渗透剂﹑枧油﹑冰醋酸﹑纯碱﹑草酸﹑双氧水﹑1227分散剂﹑ 匀染剂等。 3、过软:根据毛料选用软油软片,按客户手感要求过软。常用料:羊毛软油﹑棉麻软油﹑晴纶软油﹑ 晴纶软片﹑全能软片﹑硅油﹑澎松剂等。 4、烘干:棉纱﹑棉麻一般用高温烘干,40-50分钟;羊毛﹑羊仔毛﹑兔毛﹑混纺一般用中温洪干,20- 30分钟;人造毛用低温烘干,15-20分钟,过冷风10分钟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 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1. 练漂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5) 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6) 丝光:丝光是指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

染色一般过程

染色一般过程 染色 一胚布缝边松布翻布 1 缝纫机特征:通过电动机带动缝纫机头,能把布边布头缝合起来。可以缝各种布料。 2 操作:先打开电源开关,把针线跟底线穿好,把布边或布头放到压脚下面、再启动踏脚板。 3 缝边工先检查胚布与流程卡上的数量,胚布是否相符,缝边不能过宽,2公分以内,从布头缝至布尾要平直,齐边。保持布面清洁,按数量分清缸数。 4 对缝纫机要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洁等工作。用完后关掉电源以免烧坏电动机。 5 注意安全、调节机速、小心针头扎手指头。 6 松布,翻布,要检查松布机,翻布筒是否正常,特别要留意勾丝。 二拉缸(绳状缸) 拉缸构造:缸体由不锈缸材料制造,主要配件:电动机,棍筒,加热蒸汽管,加料糟,开关可以正转反转。特征:能染真丝,棉布,人造丝,锦纶网布等,优点就是产量高,速度快,缺点:不能生产拉架布,高档布料等。 常见故障:会在染色过程中出现打结,绞导布轮。 解决方法:先停机,然后手动开机慢慢倒转。 生产工艺 1 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搭色,沾污。 2 胚布进缸要平幅进,用缝纫机接头。 3 染色时水位要放大,浴比1:50左右,低水位不能开机运行,防止拉伤,擦伤。 4 拉缸生产的胚布选择每疋布的长度要基本一致,助剂,染料要加均匀(防止有疋差)。 5 拉缸不能生产高档布料,只能染要求低的产品,目前我们只能用来煮练印花胚布,染印花底色。 三高温缸 构造:由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主要配件:主泵马达,导布轮,升降温进放水阀,还有排汽阀,副缸,抽料泵,搅拌机,主机前装有出布机,四管配有先进电脑运行操作。 特征:能染多种面料,既能低温染色又能高温染色,操作简单易懂,成品质量好,机器运行时出现结会自动报警。 常见故障:机器运行时出现布拉不动,掉布,布打结,布绞导布纶,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等。 解决方法: 1、当布出现拉不动时,操作工应马上考虑到主泵的冲力是不是调的太大或太小,调小冲力不够,调大冲力过猛,会把缸内的布冲乱,在后面的布运行就会把前面的布压住,导至布拉不动,冲力应该调到适当为止。如果布还是拉不动,在高温情况下,应该降温至85度,缸内压力全部排完,才可以开盖,用人手进行操作,操作工在滚筒正转突然停下,连续几次,用手推布正转。或把布打出一点,再开动主泵,水冲力调大,直到布进去为止。 2、掉布:布在缸内自动打结,过不了喷嘴,降温85度,压力排完,用手工把结解开。 3、布绞导布轮:操作工千万不要茫然地乱正反转,要看清楚布是怎样绕在导布轮上,再找出双头,把布清理好即可,如果缸内高温一定要降温,排压。 7、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时,只要来电就把电脑箱上 面的自动与手动开关反复开几次,就OK! 操作工艺 1 胚布进缸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沾污,沾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