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笔记

小儿药证直诀笔记
小儿药证直诀笔记

小儿药证直决笔记

小儿受邪易病,病后易虚损。脾胃虚弱,偏寒或偏热的东西都受纳不了,吃偏寒(热)的药物就生寒(热),应记住这一点,不要服用过寒或热的药物。

凡是小儿体质虚,而又必需用泻下法。必需先补益虚损脏腑的母脏,然后再泻下实邪。假如肺虚而有痰实,就应先补脾后泻肺。

小儿患热症,康复后,如没虚证,不许补;如补,则余热随之复生。

心主惊悸病症:如是实证,就见小儿易惊受怕,哭叫烦闹,发热,口干多饮水,并出现抽筋;如虚证,小儿睡梦中时时惊醒,悸动不安。

1、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喜俯卧,眼珠往上翻转、咬牙。导赤散主治。心气热则心胸也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喜俯卧。

2、心实。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俯卧则气不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

黄连主之;

肝主风邪致病:实证,眼睛发直,大声哭叫,频频打呵欠,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有时出现陡然间气息闷绝、不省人事;虚证,睡梦中时时咬牙,频频呵欠。热邪致病就生外风,湿邪致病生内风。

1、肝热。患儿用手拉扯衣领,或胡乱地搓捏身旁杂物,用泻青丸来清热凉肝;

肝有热就会眼睛直视(如热入目,牵其筋脉,不能转视,故目直),不会抽搐,如加心火亢盛,就会抽搐;泻心肝火;

2、肝有风就会连续眨眼(小儿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小儿不能忍受,

所以眼睛连连眨动),不会抽搐,如加心火亢盛,就会抽搐;泻心肝火;3、肝有风甚。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心不热,当补肾泻肝。

脾主困倦病证:实证,小儿困倦、喜睡身体发热,口渴多饮;虚证,呕吐、泄泻,产生惊风。气不和:患儿嘴唇紧紧收拢,频频向前努伸咂动,应调理脾胃功能,益黄散。洗浴拭脐不干,风入作疮(溃疡),令儿樶口,甚者,是脾虚。

肺主气喘病:实证,烦闷乱动,气喘急促,有的还见口渴多饮,有的不多喝水;虚证,小儿烦闷躁动,陡然间呼吸哽咽说不出话、移时又长长出气。肺盛受寒就会出现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肺不伤寒则不胸满;

1、肺热。发高烧多喝水,气喘胸闷。泻白散来清热泻肺;脾虚肺热:咳嗽气

喘、胸闷、烦躁、不停要喝水、一点东西也不吃,一点东西也不吃是脾虚,需要先补脾后泻肺(泻白散)。手掐摸眉目鼻面,用甘桔汤。

2、吐粘稠脓痰、或痰中带血,皆肺热,久则肺阴虚。

男女发搐

男发搐,目左视无声,这是木反克金,只需泻肝,为顺证;右视有声是肺胜肝(肝不能承受所以哭叫),为逆证,应泻肺补肝。女发搐,目右视无声,左视有声。肺虚不能胜肝,此时发作抽搐时,男孩为顺证,女孩是逆证,如在春夏发病,肺气极其亏虚,应补肺,不可泻肺。左为肝、右为肺。泻心实邪时,如肺虚,不可泻。凡是泻心肝的药物,五天才可见分晓,不要轻易改变治法。

抽搐频繁病情较轻,因为是外感风邪,用大青膏发散风冷,服大青膏太多,容易滋生热邪,只服一次就停药;抽搐次数少,是内伤引起,难治。

脾虚慢惊风症状:睡露睛、手脚轻微抽动,身体怕冷,给服瓜褛汤,等胃气充实,眼睛就开闭灵活有精神了,身体也温暖起来。如病久,脾胃空虚,身体就会发冷而眼睛睁不开。

当初堕落受惊时候,应用利惊药来泻下邪热,如用发散的治法是完全错误的。眼睛向上翻转、连连眨动、嘴里一阵阵流诞水。四肢抽筋,身体发热,口中呼出灼热的气息,这是急惊风。当患儿抽筋势头渐渐减缓时,给他吃一二服镇心泻热的药(麝香丸、镇心丸、抱龙丸、辰砂丸、至宝丸及紫雪丹等),再等患儿基本安定下来时,马上用药泻下其痰热(利惊丸、软金丹、桃枝丸或用大黄、朴硝等),痰热得到泻下,心神得到安宁,病就好了。

四时潮热

潮热,是一脏虚一脏实,而内发虚热也,法当补母而泻本脏。

因潮热,日春时身体壮热(说明手脚不冷),目向上翻转发直,手足动摇,口流出热诞水,项颈急。此肝旺,当补肾(地黄)泻肝(泻青)。

因潮热,日夏发抽,心神不安,目向上翻转发直,白睛发红,牙关咬紧,口内多诞,手足动摇。此心旺,当补肝(地黄)泻心(导赤)。

因潮热,日秋发抽不甚而喘,目微斜视,翻露白眼珠(肝反克肺),身体似发热(身体温温而微热)(是肺虚),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黄水。是肺旺,当补脾(益黄)泻心肝。

因潮热,日冬发抽不甚,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泻下银白色或灰褐色不消化的乳食,多睡,不想喝水。当补脾泻心。

伤风、寒

治小儿壮热昏睡、伤风、风热、疮疹、伤食皆相似,开始未能辨认,间服升麻葛根汤、惺惺散、小柴胡汤十分有效。盖此数药通治之,不致有误,惟伤食则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食,应以药下之。

伤寒,男孩身体困重、面色发黄;女孩面赤,喘急,特别怕冷;男女孩都口中气热,喜打呵欠,陡然气闷说不出话,项急。

小儿外感风寒,一会儿发凉,一会儿发热,睡多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咳嗽,更有五脏兼证,应选几味能入该脏作为主药煎汤送大青膏,后健脾。如先曾下,或无下证,慎不可下。此脾肺受寒,不能入食,非食积所致。胃阴虚:小儿伤风,呕吐、泄泻、发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阴虚导致发热口渴呕吐泄泻之证。应先滋胃阴止渴,后用发散药。伤风泻下太过,胃阴受损,出现口渴、疲乏无力等,服白术散。

脾阳虚:小儿伤风,呕吐、泄泻、身体发凉,吐沫,泻青白色,烦闷躁动,口不渴,偶尔哽咽,然后长长出气,睡露睛,此伤风久,小儿体弱,才形成呕吐、泄泻。先补脾胃,后发散风邪。这种吐泻病多在春冬发生。伤风手足冷,或自利或腹胀气喘,为脾虚。先暖脾胃待症状消失后,再散风邪。

脾胃积滞

不满三天婴儿,呕吐、泄泻、高热、不思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是伤食,先泻下积滞后调离脾胃;

出生三日至十日,呕吐、泄泻、身体温凉,不吃东西,大便青白色,带未消化乳食,这是上实下虚、虚中夹实的表现。应泻下积滞。

吐乳,泻黄,这是热性伤乳。吐乳,泻青,这是寒性伤乳。都当下。

小儿面色发黄,有时怕冷发热,不想吃东西,光喝水和乳汁,这是病由饮食积滞凝聚成癖块了。应服下白饼子攻坚去积,然后补脾,还用消积丸来消磨积滞。

不想吃东西,光喝水和乳汁,这是食物存留在胃中不能消化的缘故,由此又导致小儿怕冷。吃止渴药引起呕吐,是药物冲激胃气的缘故。

患泄泻病,医生用止泻法来治疗,十多天后,其证便青白,乳不消、身凉、加哽气、昏睡。先用益脾散三服,补肺散三服。三日,身温不哽气。后以白饼子微微下之,再与益脾散二服,泄泻就止了。因为患儿的泄泻病是脾虚伤食所致,起初没有大力泻下积滞,耽搁了十来天,造成上胜下虚的复杂局面。

吐泻

胃热者,口渴、食入则吐;食滞者,不能乳食;胃阴虚者,能食,饮水不止(多是吐泻多日引起或服泻药过多)

1、夏秋吐泻

五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壮热,此是九分实热。有的因为伤热乳食,吐乳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如患儿呕吐泄泻不止,水谷不化;服健脾药后增加气喘(上焦发热),仍呕吐不止;如继续服用温热药,就会腹部涨满、身体发热、多喝水、呕吐、呃逆。治疗用石膏汤和白饼子)。

六月十五以后,吐泻、身体微温似有点发热,六分热四分冷。呕吐不消乳食,泻黄白色,似乎有些渴,有的吃乳,有的不吃乳。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

七月七日以后,吐泻、身温凉(一会儿发凉,一会儿发热),三分热七分冷,不能乳食,多数似睡非睡,烦闷躁动,偶尔呼吸哽塞,长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频频干呕),总想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使君子丸),食后少服玉露散(石膏汤)。

八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冷无阳。不能乳食,干呕(脾虚不能吃东西,胃中精液亏少就引起干呕、厄逆)、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不可下。

2、胃阴虚

小儿伤风,呕吐、泄泻、发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阴虚导致发热口渴呕吐泄泻之证。应先滋胃阴止渴,后用发散药。伤风泻下太过,胃阴受损,出现口渴、疲乏无力等,服白术散。

小儿惊风或泄泻等各种病症,出现烦热口渴的症状,都是由于体内津液亏耗所致,不管病症是阴是阳,都可以用白术散煎汤,随意尽量喝饮,越多越好。

如果小儿过服泻下的药物,就会出现口干(喝水)身热、疲倦昏睡的症状,要用白术散(中有葛根可以升清止渴,去肌肤之热,止泻)治疗。

小儿腮颊发赤,嘴唇发红,烦躁,大量喝水,医用一物泻心汤送下牛黄丸三服,来日不愈,反加无力、不能食、泄泻黄沫(泄泻是胃气虚,黄沫是虚热导致)。先用白术散,后用生犀散。

患儿夜发热,晓即好;用凉药,症状变为多诞而喜睡;以铁粉丸下诞,其病益甚,至五日,大引饮。用白术散(止渴治痰,退热清里)。

3、虚证

脾阳虚:小儿伤风,呕吐、泄泻、身体发凉,吐沫,泻青白色,烦闷躁动,口不渴,偶尔哽咽,然后长长出气,睡露睛,此伤风久,小儿体弱,才形成呕吐、泄泻。先补脾胃,后发散风邪。这种吐泻病多在春冬发生。伤风手足冷,或自利或腹胀气喘,为脾虚。先暖脾胃待症状消失后,再散风邪。

患泄泻病,医生用止泻法来治疗,十多天后,其证便青白,乳不消、身凉、加哽气、昏睡。先用益脾散三服,补肺散三服。三日,身温不哽气。后以白饼子

微微下之,再与益脾散二服,泄泻就止了。因为患儿的泄泻病是脾虚伤食所致,起初没有大力泻下积滞,耽搁了十来天,造成上胜下虚的复杂局面。

4、积滞

不满三天婴儿,呕吐、泄泻、高热、不思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是伤食,先泻下积滞后调离脾胃;

出生三日至十日,呕吐、泄泻、身体温凉,不吃东西,大便青白色,带未消化乳食,这是上实下虚、虚中夹实的表现。应泻下积滞。

胃痛

胃冷虚:面晄白色弱,腹痛不思食。当补脾。

积痛:口中气温,面黄白,无精光,或白睛多,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当消积,后和胃。

虫疼:面硄白,心腹(心窝、腹部)疼,口中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虫疼的特点:口淡无味、唾沫自然流出。

口中吐沫水者,后必虫痛。

吐沫及痰或白、绿水者,皆胃虚冷。

泻青白、谷不化,胃冷。

心痛吐水者,虫痛。

心痛不吐水者,胃冷。

吐水不心痛者,胃冷。

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

虚实腹胀

小儿腹胀由脾胃虚,气机不利而产生。实证为心闷躁动,腹部涨满,气息喘促。可以攻下,空腹服下白饼子。如不气喘是虚证。可以用消散积滞的药物,使阻滞的气机能向上、下消散顺畅;不可用丁香、木香、橘皮、豆蔻等温散行气力大的药物来治疗,因为脾虚行气无力,气机阻滞于里。

如脾虚气滞向上影响到肺,说明脾胃亏虚无力,水湿外溢,上泛于肺,继而浸入面目、四肢引起浮肿(肺主眼胞、腮颊。脾主四肢),母脏脾虚严重时会出现眼胞、腮颊肿胀的症状。

或者由于不停大量喝水,而又脾虚,脾土不能克制肾水,水湿随肺气上行外溢于四肢肌表,形成水肿。如果肾之水气上凌及肺,弥漫于肺脏,就会产生大声喘息的症状。

时时饮水,能吃东西,小便黄,时时微微喘息,粪便多日不行,可以攻下。

因脾先虚而后来产生食积粪结,应先补脾,后攻下积滞,然后再补脾。

脾胃虚弱,湿热郁蒸,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黄疸病。

弄舌

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频频吐舌。治之勿单纯用清凉药或攻下法。当少与泻黄散慢慢服用。也许伴有口渴、喝水多的症状,医疑为热,用冷药下之,非也。饮水者,脾胃虚热而津液不足的表现。如又加面黄肌瘦、五心烦热,即为疳瘦,应胡黄连丸。大病未已,弄舌者凶,是心气将绝之兆。

丹瘤

小儿赤游丹毒,是火热邪毒浸入肌肤腠里,郁结于血气中,发散到外层皮肤,皮肤出现片状红晕,白玉散(滑石一两,寒水石二两)调敷。

急欲乳不能食

因风热邪入于脐,流入心脾经(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心脾两经热邪上攻),以致舌体肿大肥厚,嘴唇干燥,因此口不能吸乳,治疗应当清泻心脾两经的邪热。

五脏相胜轻重

肝病见秋,木旺胜金。应补肺泻肝,轻者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

肺病见春,金旺胜木。应泻肺。轻者肺病退,重者目淡青(肝气弱),必发惊。如目红赤(火盛可能生风),当抽搐。

心病见冬,火盛心强胜肾,当补肾水治心。轻者心病退,重者下窜不语,肾虚怯。

肾病见夏,水胜火,当治肾。重者肾水凌心而导致心悸心慌,发生抽搐。

脾病见于四季末尾,顺者易,逆者难治。脾虚(土色外泛)面色赤黄。脾虚则土不能生金,不能治水,这样五脏就会逆乱。

如肺病又出现肝的病征,如是出现肝虚的症状,则容易治疗;如出现肝实的症状,则不好治疗,因为是肺脏久病使肺气虚冷,而肝气强反而胜金的缘故。治疗上要遵循是新病还是久病,是实证还是虚证,分别采取“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肝病秋见(日圑)。是肝强肺弱,要补脾泻肝。

肺病春见(早晨)。金胜木,说明肝阴亏损,应滋肝肾之阴,泻肺气;

疮疹

昏睡善喷嚏和心悸,将发疮疹。起先疮疹要发生的时候,小儿耳部和尾脊、臀部发冷,先出现小儿喜打呵欠、困倦烦闷(肝证)、易受惊吓(心证)、一会儿发热、一会儿发冷、手脚冰冷麻木疼痛(脾证),面部、眼睛和腮颊发红发赤,咳嗽打喷嚏(肺证)。在不能鉴别时,间服升麻葛根汤、消毒散,已发、未发皆宜服之。还可以用黄柏膏。盛夏,小儿烦躁,可在饭后给服白虎汤、玉露散;热盛与紫雪;咽喉痛或生疮,与甘桔汤、甘露饮子。治疮疹,行温平之功,有大热者解毒;

肝为水疱、肺为脓包、心是斑子、脾是疹子。疮疹颜色黯黑属于肾脏,这是外受寒气、没喂饱以致体质虚弱。

疮疹开始时,没有其他症状,不可用泻下治法,只用平和药物,增加乳食次数,不让小儿外感风寒就行。就算发出不畅快或三天不发出来,也只能稍微用些透疹药来促使疮疹透发,轻微不够者,要适当加重用量,如再不能出,就用大剂量,如仍然不出和没有其他症状,那就本来就稀少不多,不可再发散了。如果大热就清利小便,小热就清解热毒,如果疮疹透发不快,就不要发散也不要泻下,只用抱龙丸;疮疹已结痂起壳,又能饮食,用大黄丸泻下一两次就行了。

如果疮疹变得黑紫干焦陷,可用百祥丸来下邪热,不显黑紫色就不要攻下。患儿身体发热、烦躁、腹部涨满而气喘,大小便干涩不畅,面容红赤,心闷不舒适,剧烈呕吐,这种情况应当利小便。如果仍不见好转,用宣风散导下湿热。如果5到7天后疮痂不能焦干起来,这是患儿体内发出热气,湿热蕴蒸皮肤之中。用宣风散导下湿热,用生犀角清热解毒,使内热无从产生,就会结痂。

先发脓疱,后发斑子者,逆。先发脓疱,后发疹子者,顺。先发水疱,后发疹子者,逆。先发脓疱,后发水疱多者(说明蕴毒有向外发之势),顺;少者,逆。先发水疱,后斑子多者(说明热毒多),逆;少者,顺。先疹子,后斑子者,顺。凡疮疹发出不疏不密,没其他症状,顺。

呵欠

喜呵欠面赤者,风热。

喜呵欠面青者,惊风。

喜呵欠面黄者,脾虚惊。

喜呵欠多睡者,内热。

喜呵欠气热者,伤风。

汗证

上至头下至颈项出汗,不用治;全身出汗,用香瓜丸;小儿出汗,局限在颈项部到脐部之间,这是脾虚,用益黄散;只是额头出汗,用石膏汤。服药五天而愈。

其他

目赤兼青者(心肝两经热),欲抽搐。咬牙甚者,发惊。泻黄、红、赤、黑,皆热。小儿血虚而寒邪入侵,嘴唇就会发青。大喜后往往乳食很多,食积痰热蒙扰心窍,就会惊痫。大哭后如乳食很多,就会吐泻。小儿小便深黄,是膀胱湿热雍盛,如病久而热邪化火,灼扰血分,就会尿血。

咳嗽、发热、呕吐痰诞,数天后出现咳吐带血的症状。痰上攻、吐、喘不止。治疗需攻下痰(偏银丸)(因为呕吐痰涎可以致虚;痰热实邪化火上攻,火盛生风可引起抽搐),然后再补肺(阿胶散)。如小儿没有呕吐痰涎的症状就不应攻下。病吐泻及大病后,虽有声而不能言,又能咽药,此非失音。此肾阴亏,不能与心阳相交,致使心主舌功能无力。应滋补肾阴。完全发不出多是突然间发生的。小孩肾虚(地黄丸):不能说话,睁不开眼睛,吃不下东西,牙关、嘴唇紧闭。需要一个月时间的治疗。

治疗小儿发烧食滞咳嗽的启示

儿童清肺丸:小孩晚上发高烧无汗,不论如何,一定用发散风寒的药物给他发汗,如果伴随气粗,呼吸如锯木头、嘴唇红、嘴巴半开呵气,那是肺热,需在发散风寒的基础上加清肺;这时小孩会烦躁、睡不稳,那是心热;同仁堂的儿童清肺丸最合适。小孩服了药,在15分钟后就会出汗,是微微的湿湿黏黏的感觉,随着汗出,一个时辰后就汗止热退,出汗过程中,小孩的尿也会增多,那是正常现象(有的当第一次服药后大约在3—4小时后会出大汗,出汗后最好用干毛巾擦汗,擦干后相隔20分钟左右又会出汗,擦干为好,多次反复,一至两个小时左右就退烧)。如果服用西药如美林退烧,他的出汗是一下子全身出透,这样会造成小孩气虚,寒气重新进入,小孩会手脚凉且低烧,第二天还可能重新发高烧;另一方面,退烧药也只发散外表的寒气,对于外寒肺热的情况,肺热会加重,会低烧或转为咳嗽。

九宝丹:如果小孩发高烧无汗,没有气粗,呼吸如锯木头、嘴唇红、烦躁、睡不稳等心肺热的症状,相反小孩很安静,喜欢抱或睡时卷缩一团,呕吐食水、

食欲不振那就只有外寒,没有内热。

如果服用发散风寒的药物不出汗,体温反而上升,那是发散风寒的药物量不够,需加量。

在服用发散风寒的药物出汗慢慢退烧的过程中,会被误认为是汗出而热不退的情况(服滋阴药物),那是错误的,因为阴虚的重要指标是口渴,没有口渴就不要给滋阴药,否则会邪气内陷,治疗更麻烦;有的以小孩手脚心发烫来认定是阴虚,不对,那是心有热。阴虚是退烧时小孩汗出过多、尿太多,或者发烧时用泻药,或者发烧时本身就喜欢喝水。

小孩发烧最难判别是究竟是风寒或风热、有阴虚的情况、有食积的情况?这里有个窍门,小孩发烧后,大人不用着急,先用热稀饭(最好放点姜葱)喂,如果小孩吃了后背湿湿的出汗,那就是风热感冒;如果不出汗,就是风寒感冒;如果小孩不想吃,说明脾胃有食积。如果是阴虚导致发烧,那是反覆低烧,小孩会口渴;如果内热导致一直发烧不退,那是高烧。发烧,口不渴,邪在表;发烧,口渴,邪已入胃,或有阴虚症状。

小孩后背热、吃饭后背就湿湿的出汗、额头热、咳嗽、嘴唇红、偶尔流浊鼻涕,是风热感冒,用小儿咳喘宁口服液、健儿清解液,小儿咳喘宁口服液里的麻黄和石膏在一起起到辛凉解表的作用,健儿清解液中的金银花,菊花也是辛凉解表,吃药后后背和额头就凉了下来;对于含有化食积的药如至宝锭、百寿丹等,如果小孩没有呕吐、食欲不振等食积的状况,不要用,用了退烧不够力、效果不好。

小孩下午或晚上又会烧起来,晚上发烧时,手脚会很烫,但黎明小孩会出汗,高烧会自动退,剩下低烧,因为晚上发烧消耗了小孩的能量,此时小孩抵抗力弱,受风一吹,小孩会手脚发凉、流清鼻涕;只有后背、前胸和额头发烫,治疗关键在于白天低烧时。小孩一旦有清鼻水直流的情况,不论烧有多高,不能用清热解毒和滋阴药,一旦用清热解毒和滋阴药,如小儿感冒冲剂,寒气会入内,小孩会打喷嚏,鼻水流得更厉害,到晚上会发更高的烧;流清鼻水其手脚应该是凉的,这是脾虚中阳不振缘故。因为脾主四肢,阳气不能敷布于四肢,因此手脚发凉。此时虽然额头、后背和前胸发热、嘴唇红,身体有热象,但不能解散风热,应当先暖和脾阳,使清鼻涕变浊或没有鼻涕、手脚较温再散风热。用清热解毒药物把温度降下来,晚上就不会烧起来了,如果晚上烧起来,那降温就麻烦了。

小儿感冒冲剂刚发烧时不要随便用,如果不是阴虚体质和长时间低烧不退的小孩,不可以用。

另外,在治疗发烧时,不要考虑小孩咳嗽的问题,烧退下来后,也不要考虑。如果干咳或少痰,是发烧时耗费了身体太多得津液,肺胃之阴,甚至肾阴受损导致,用药宜滋阴。如面白肢冷,吐痰清稀,是发烧时肺气受损,治疗要温肺祛痰,调理脾胃。有些小孩发烧后咳嗽有痰,伴随食欲不振,只要调理好脾胃咳嗽就会好转,不要见咳治咳。

如汗出、发热仍不退者,则不可再用麻黄汤,可改服桂枝汤。

麻黄汤(胸满而喘。服药后卧氏盖被以温暖取微汗。服一次即出汗者,可停服第二次药。如服第一次药后,未出微汗,的过4~5小时可继服第二次药。第二次药服后,如仍未出微汗,可再煎一剂药(煎服法同前)继服。以取微汗为度。有的人服4~5次后才取效。)。

服桂枝汤(鼻鸣干呕。服药后约半小时,喝热稀粥一小碗,盖被令全身微汗出。如过3~4小时,仍无汗出,再取药如前。如仍不出微汗,则再煎一剂,缩

短服药的间隔时间,药服法如前,直至出微汗而病解。如服一次即微汗出而病解,则停服后面的药。注意,出汗时不可令大汗出如水洗,如此则病必不除。一定要令全身漐漐微汗出,病方能解。这是使用桂枝汤须要注意的事情。)。

桂枝合白虎汤(桂枝、芍药、石膏、知母、梗米、甘草,引加生姜、大枣。加桂枝为表邪轻微)身热汗多,是表轻里热重。汗多是表邪轻的征候。(晴晴头发湿漉漉、全身粘粘的,又打喷嚏)

东东晚上睡觉时鼻子塞、喉咙嘶哑在吃松花粉后很大改善。

东东晚上睡觉时鼻塞、感觉喉咙有水涌上来就咳嗽(好像呛着)、磨牙,吃松花粉后很大改善。

东东晚上睡觉时感觉喉咙有水涌上来就咳嗽(好像呛着)、磨牙,吃松花粉后咳嗽更厉害。喝牛奶后感觉他有打嗝,往上涌的迹象,应该有热,应用保赤丸。

东东上次晚上睡觉时感觉喉咙有水涌上来就咳嗽(好像呛着)、磨牙咬指,白天咳嗽有痰,舌苔黄腻润滑,吃保儿安颗粒,吐出好几口青色的痰后咳嗽就好了,磨牙咬指也减轻了。

小孩晚上咳嗽,是食积或脾胃虚,或肺阴虚,小孩黎明咳嗽是寒咳。

王氏保赤丸治的是脾胃食积导致的湿热,不是脾虚引起的痰湿,脾虚引起的痰湿没有热象,用大道八宝健脾燥湿。

幼科发挥笔记

如专补脾胃则饮食难化,专消导则中气易耗;

伤热乳则泻黄色,黄芩芍药汤加黄连主之;伤冷乳则泻青色,理中汤主之。

汗下太多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小儿久病,只以补脾胃为主,补其正气,则病自愈,宜养脾丸,加所病之药一二味在内服之;

儿太饱则伤胃,太饥则伤脾;肥热疳,其食多太饱之病;瘦冷疳,其食少太饥之病;食少者肥儿丸;食多者集圣丸。

多食则腹痛。此必有旧谷为积,未能消去,故新谷相持也,养脾消积丸。

伤之重者,应消导之,胃苓保和丸或养脾消积丸主之;伤之甚者,则推去之,审其所伤之物,如伤热食者,三化丸、三黄枳术丸、木香槟榔丸;伤冷物者,应三棱消积丸、丁香脾积丸主之;如脾胃素弱食少,但过食则伤者,需补脾进食,肥儿丸。

小儿之黄疸多于湿热食积,与大人不同。

凡小儿吐泻,当温补。理中丸以温中,五苓散导其逆(五苓散最治小儿吐),连与数服,兼用异功散等温药调理之,可愈。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 北宋钱乙(1035-1117),字仲阳。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原序 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自六岁以下,黄帝不载其说,始有《颅囟经》,以占寿然小儿脉微难见,医为持脉,又多惊啼,而不得其审,其难二也。脉既难凭,必资外证。而其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其难三也。问而知之,医之工也。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其难四也。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又所用多犀、珠、龙、麝,医苟难辨,何以已疾?其难五也。种种隐奥,其难固多。余尝致思于此,又目见庸医妄施方药而杀之者,十常四五,良可哀也!盖小儿治法,散在诸书,又多出于近世臆说,汗漫难据,求其要妙,岂易得哉!太医丞钱乙,字仲阳,汶上人。其治小儿,该括古今,又多自得,著名于时。其法简易精审,如指诸掌。先子治平中登第,调须城尉识之。余五六岁时,病惊疳癖瘕,屡至危殆,皆仲阳拯之良愈。是时仲阳年尚少,不肯轻传其书。余家所传者,才十余方耳!大观初,余筮仕汝海,而仲阳老矣。于亲旧间,始得说证数十条。后六年,又得杂方。盖晚年所得益妙。比于京师,复见别本。然旋着旋传,皆杂乱。初无纪律,互有得失,因得参校焉。其先后则次之,重复则削之,讹谬则正之,俚语则易之。上卷脉证治法,中卷记尝所治病,下卷诸方,而书以全。于是古今治小儿之法,不可以加矣。余念博爱者,仁者之用心,幼幼者圣人之遗训,此惠可不广耶!将传之好事者,使幼者免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此余之志也。因以明仲阳之术于无穷焉。 宣教郎大梁阎季忠序 钱仲阳传 钱乙,字仲阳。上世钱塘人,与吴越王有属。纳土,曾祖随以北,因家于郓。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岁。母前亡,父同产姑,嫁医吕氏,哀其孤,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问医。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返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积数岁,乃迎以归。是时乙年三十余。乡人惊叹,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事父。吕君殁,无嗣,为之收行葬服,嫁其孤女,岁时祭享,皆与亲等。乙始以《颅囟方》着山东。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医学,赐绯。明年,皇卷。夫当诸臣搜采之日,天下藏书之家,莫不争献秘笈。卒未得是书真本,而今乃复见于世,岂非古人精气有不可磨灭者欤?是书原刻阎名作“孝忠”,“真诀”作“直诀”,今未敢易也。“聚珍本”往往有阎氏方论误入钱书者,今根据朱本,则各得其所矣。其药味分量间有不同,今各注于本方之末。至《薛氏医案》本已为薛氏所乱,不足引证云。 光绪十七年辛卯长夏内阁中书周学海谨记 卷上脉证治法 小儿脉法 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读《小儿药证直诀》有感

读《小儿药证直诀》有感 读《小儿药证直诀》有感1500字 杏林君子 在汗牛充栋的中医药古籍中,有一部专门论治小儿疾病的著作格外引人注目,它详细论述了数十种儿科疾病的脉证治法,记录了作者亲自治疗的二十多则儿科医案,载录不少方子经历了千百年临床的检验,沿用至今,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名方,它就是我这个暑期所读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现把些许感悟记录如下: 一、论小儿先别体质,承《千金》详述变蒸 “体质”在现代作为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病理生理学概念。中医上讲就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素质特征。而我在书中通过其重视脾胃在儿科疾病诊治中的作用,看到了钱乙对于论小儿病先把别体质的思想,并且书中将变蒸列在卷首,也足以体现出钱乙对于体质的看重。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变蒸”之名,首见于西晋王叔和之《脉经》,并未此有过多的了解,读完卷首的一篇,对于”变蒸”有了一定认识——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主要是指精神发育;蒸者,蒸其血脉,长其

百骸,主要指形体发育,小儿需得变一变、蒸一蒸,方能长。钱乙在继承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描述了变蒸后小儿身心发育的显著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小儿变蒸的本质为”小儿在母腹中……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以后,即长骨脉五脏六腑之神智也。”更加详细的论述小儿的的生理体质是”肌骨嫩怯”,”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体质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并提及”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下,不可余治,是以小儿须变蒸。”对小儿变蒸提出应采取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发展了小儿体质学在诊断学中的运用。 二、执简驭繁归五脏,相生互克明先机 钱氏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深刻认识,这也为立法处治树立了指导准则。其在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的理论的基础上,把患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运用到五脏辨证论治体系当中,把”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点,即”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用虚实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最终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相互关系确立五脏所主病证。这是在辩证上的长期临床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成果。当然钱乙重视五脏虚实的辨别之上,同时也重视运用五脏生克制化分析脏腑关系,以此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

小儿药证直诀古籍全本

宋·钱乙撰··小儿药证直诀 1=标题= 卷上剎证治法 一、小儿剎法 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笺正)小儿在三岁以内,脉极难辨,故古人以食指三关脉纹为据,本节为风关,中节为气关,指头末节为命关,自虎口直上,在指内侧上廉, 其脉纹仅见於风关一节,为病最轻;若透至第二节气关,为病较重, 若直透至第三节命关,则病必危重,多不可治。视指纹法,须以医者左手, 轻持儿掌,捺定期食指,而以右手大拇指头第一节内侧上廉侧面, 轻轻自儿指端向虎口推之,以察其纹之色泽形相,不可以指面正中之罗纹推其指纹,昔人谓罗纹有火,恐惹动儿热,亦不可自其虎口向指头推去,小儿血气未定, 向上一推,可使其纹暴长,直透关节。若辨纹之色,则紫色主内热,红者主身热,青者为惊,肝木动也,白者为疳,脾土伤也,若见黑色,即属不治, 纹以隐隐不露者为佳,显明深色,病势必重,间有弯曲之状,亦当以色泽辨之, 通行书中绘成种种图象,备尽奇形怪状,多是臆说,殊不不足据,此虽仲阳所未详,然大略如此,差可取证,亦治幼者不可不知之法。至三岁以上,即当兼察其剎, 小儿臂短,寸关尺三部不能容医人三指,则以一指按定关部,而即以此指左右展转,以兼察其尺寸两部,浮沉迟数,大小长短。形势主病,亦与大人无甚区别, 但躯干短小,呼吸促而剎至亦速,大率平人之一呼一吸,剎以七至或八至为平, 古必谓八至为平,十至为数,则稍为言之太过。仲阳此节辨剎, 当亦指三岁以上言之。 剎乱者是正气已散,故剎无定状,大人得之,亦不可治,何论小儿气急则剎弦急,食伤则气滞,故剎沉且缓,惊则气浮,故剎为之促急。促即促数之促, 不必依剎经及伤寒论辨剎篇,定为数中之一止,仲景伤寒论促剎四条, 本无歇止之意,故炙甘草汤一条,以结与代对举,一言其歇止之无定, 一言其歇止之有定,并不以促与结对举,可知仲师本旨未尝以促为止。 此高阳生之剎诀较胜於剎经者,风是外感,於剎当浮,冷为寒,剎必沉细, 虽寥寥数言,於寒热虚实各证,固已得其大略,此外仲阳所未言者, 皆当以大人剎理,推测求之可也。 二、变蒸 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藏六府,成而未全。自出生之後,及长骨剎, 五藏六府之神智也,变者,易也,又生变蒸者,自内而长,自下而上,又身热,

从《小儿药证直决》谈钱乙重视脾胃学术思想-张会永

71 第19卷 第9期 2017 年 9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9 No. 9 Sep ., 2017 钱乙,字仲阳。山东东平人,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科医家。其毕生经验由门生阎孝忠(一作季忠)整理编集而成,名《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全书分为三卷,卷上为脉证治法,论及小儿的生理、病理,五脏辨病论治,共载小儿诊候及方论81篇;卷中详细记载钱乙小儿病医案23则;卷下诸方,介绍了钱乙经验方剂122首。钱乙重视脏腑辨证,尤其强调调治脾胃在小儿病证中的重 要性,其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在《小儿药证直诀》一 书中有着充分体现。 1 重视脏腑辨证 钱乙重视脏腑辨证,在《颅囟经》“纯阳”理论上,提出小儿的生理特点。他的弟子在序言中概括 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1] 。《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脉证治法》在论述小儿病证之先,首列“五脏所主”“五脏病”,提纲挈领的概括出小儿常见病证的脏腑归属及辨证要点[1]。其中“五脏所主” 从《小儿药证直决》谈钱乙重视脾胃学术思想 张会永1,杨关林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摘 要: 钱乙重视脏腑辨证,尤其强调调治脾胃在小儿病证中的重要性,其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有着充分体现。钱乙总结小儿脾病病机为“脾主困”,他重视五行生克制化在脏腑辨证的应用,例如在小儿咳嗽病治疗时,通过培土生金、调治脾胃而获效。钱乙重视小儿病因,在诊法上除脉诊外,又扩充了“目内证”“面上证”等诊法。《小儿药证直诀》上篇所述小儿脾胃病诸多病证,均体现出脾主困的病机;中篇所载医案23则,近半数与调补脾胃相关;下篇所载方剂中调补脾胃的有48首,补益方剂如益黄散、异功散、白术散等,攻邪方剂如泻黄散、白饼子等。在攻邪方剂中,又有峻下、缓下、微下等区分,攻邪常以蜂蜜、米面糊丸,并用米饮等调服以顾护胃气。在小儿斑疹类疾病中,钱乙更提出饮食慎口等调护原则。 关键词:阎孝忠;脾主运化;脏象;疮疹;脾主湿;从脾论治 中图分类号:R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7) 09- 0071- 03 收稿日期:2017-02-1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531700)作者简介:张会永(1983-),男,河北保定人,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 硬化的基础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通讯作者:杨关林(1962-),男(锡伯族),黑龙江肇东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 病,中医脏象理论研究。 Research of QIAN Yi's Academic Thought about Spleen-stomach in the Book of Key to Therapeutics of Children's Diseases ZHANG Huiyong 1,YANG Guanlin 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 China;2.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QIAN Yi paied attention to Zang Fu differentiation,h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gulating spleen and stomach in children's disease. QIAN Yi's academic thought about spleen-stomach had written in the book of Key to Therapeutics of children's Diseases . QIAN Yi summarized the pathogenesis of children's spleen disease as“spleen trapped”. He emphasized the application of“five elements”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Zangfu organs. For example,when treating cough,he treated spleen instead of treating flung,because spleen is the mother of flung. QIAN Yi invented the“internal evidence”“the facial evidence”as new diagnostic methods. The pathogenesis of spleen trapped was reflected in all the spleen disease in the book of Key to Therapeutics of Children's Diseases . Half of the 23 cases in the book were related with treatment of regulating the spleen. There were 48 prescriptions which were regulating the spleen,such as Yihuang Powder,Yigong Powder,Baizhu Powder,Xiehuang Powder. In children with typhus diseases,QIAN Yi proposed diet careful nursing principles. Keywords:YAN Xiaozhong;spleen governs m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Zang-xiang;sore;spleen governs dampness;treatment from spleen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9.019

小儿药证直诀笔记

小儿药证直决笔记 小儿受邪易病,病后易虚损。脾胃虚弱,偏寒或偏热的东西都受纳不了,吃偏寒(热)的药物就生寒(热),应记住这一点,不要服用过寒或热的药物。 凡是小儿体质虚,而又必需用泻下法。必需先补益虚损脏腑的母脏,然后再泻下实邪。假如肺虚而有痰实,就应先补脾后泻肺。 小儿患热症,康复后,如没虚证,不许补;如补,则余热随之复生。 心主惊悸病症:如是实证,就见小儿易惊受怕,哭叫烦闹,发热,口干多饮水,并出现抽筋;如虚证,小儿睡梦中时时惊醒,悸动不安。 1、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喜俯卧,眼珠往上翻转、咬牙。导赤散主治。心气热则心胸也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喜俯卧。 2、心实。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俯卧则气不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 黄连主之; 肝主风邪致病:实证,眼睛发直,大声哭叫,频频打呵欠,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有时出现陡然间气息闷绝、不省人事;虚证,睡梦中时时咬牙,频频呵欠。热邪致病就生外风,湿邪致病生内风。 1、肝热。患儿用手拉扯衣领,或胡乱地搓捏身旁杂物,用泻青丸来清热凉肝; 肝有热就会眼睛直视(如热入目,牵其筋脉,不能转视,故目直),不会抽搐,如加心火亢盛,就会抽搐;泻心肝火; 2、肝有风就会连续眨眼(小儿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小儿不能忍受, 所以眼睛连连眨动),不会抽搐,如加心火亢盛,就会抽搐;泻心肝火;3、肝有风甚。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心不热,当补肾泻肝。 脾主困倦病证:实证,小儿困倦、喜睡身体发热,口渴多饮;虚证,呕吐、泄泻,产生惊风。气不和:患儿嘴唇紧紧收拢,频频向前努伸咂动,应调理脾胃功能,益黄散。洗浴拭脐不干,风入作疮(溃疡),令儿樶口,甚者,是脾虚。 肺主气喘病:实证,烦闷乱动,气喘急促,有的还见口渴多饮,有的不多喝水;虚证,小儿烦闷躁动,陡然间呼吸哽咽说不出话、移时又长长出气。肺盛受寒就会出现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肺不伤寒则不胸满; 1、肺热。发高烧多喝水,气喘胸闷。泻白散来清热泻肺;脾虚肺热:咳嗽气 喘、胸闷、烦躁、不停要喝水、一点东西也不吃,一点东西也不吃是脾虚,需要先补脾后泻肺(泻白散)。手掐摸眉目鼻面,用甘桔汤。 2、吐粘稠脓痰、或痰中带血,皆肺热,久则肺阴虚。 男女发搐 男发搐,目左视无声,这是木反克金,只需泻肝,为顺证;右视有声是肺胜肝(肝不能承受所以哭叫),为逆证,应泻肺补肝。女发搐,目右视无声,左视有声。肺虚不能胜肝,此时发作抽搐时,男孩为顺证,女孩是逆证,如在春夏发病,肺气极其亏虚,应补肺,不可泻肺。左为肝、右为肺。泻心实邪时,如肺虚,不可泻。凡是泻心肝的药物,五天才可见分晓,不要轻易改变治法。 抽搐频繁病情较轻,因为是外感风邪,用大青膏发散风冷,服大青膏太多,容易滋生热邪,只服一次就停药;抽搐次数少,是内伤引起,难治。 脾虚慢惊风症状:睡露睛、手脚轻微抽动,身体怕冷,给服瓜褛汤,等胃气充实,眼睛就开闭灵活有精神了,身体也温暖起来。如病久,脾胃空虚,身体就会发冷而眼睛睁不开。

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00首) 说明: 1、凡加☆☆处表示暂未查到与要求著述来源完全一致的方剂组成,查阅时请留意。 2、部分方剂附上方歌以供参考,主要参照《中医内科学》、《方剂学》等,如有错漏请指正、谅解!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2、八珍汤《证体类要》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 【组成】人参莲子(炒) 炙甘草乌梅木瓜山药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组成】人参漂白术白云苓北五味杭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熟地黄(酒蒸)龟版(酥炙)猪脊髓蜂蜜 【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阿胶生龟版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连心)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生) 【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8、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石膏生姜大枣 9、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五味子半夏 【方歌】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椒目葶苈子(炒) 大黄 【方歌】己椒苈黄药四味,通便泻水两般配,腹水热结又便秘,蜜丸吞服病自退。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12、五皮饮《中藏经》 【组成】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橘皮 13、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14、五虎汤《证治汇补》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皮细辛生姜 【方歌】五虎汤清热定喘,细茶入麻杏石甘。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概述在我国医学历史上著名的小儿科专家钱乙(公元1032-1113年),字仲阳,北宋末年东平郡(今山东郓城县)人。他的生卒年限,以前一直没有作过详细考证。他的学术思想及流传到现在的一部《小儿药证直诀》,对祖国医学中的儿科学贡献很大。钱乙的生平事迹和他的生卒年限考有5篇材料可以充分说明钱乙的生平事迹并考证他的生卒年限,这5篇材料是:宋代刘跂写的《钱仲阳传》;《宋史·方技》记载的钱乙传;钱乙自己曾经为当时一位儿科医家董及之的著作《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写的跋言;钱乙的学生阎季忠(又作孝忠)在辑成《小儿药证直诀》时写的序文;以及《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上有关钱乙的记载(图为钱乙)。刘跂的《钱仲阳传》和《宋史·方技》记载的钱乙传,内容文词大致相同。说是钱乙的父亲擅长医术,而有饮酒的嗜好并且喜欢到处旅游。当钱乙3岁的时候,他父亲到东海地区游览,竟然一去不返,母亲又去世,年幼的钱乙就寄养在他的姑母吕氏家中。钱乙年龄稍为长大时,跟随吕氏学医,30多岁的时候,他把父亲寻了回来,又过了7年,父亲也去世了,那时的钱乙已是40岁左右的人,他以一部名叫《颅囱方》的小儿科书籍在山东行医,声望很大,到了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由于给宋神宗的子

女治病有功,被任命为翰林医宫,继而又提升为太医丞。并说他享年82。元丰年间,也就是刘跂得中进士的时候,他能为钱乙写传,而说仲阳享年82岁,那末钱乙卒于刘跂之先,这就没有疑问,而刘跂是卒于政和末年(公元1117年),所以钱乙的卒年就不会在公元1117年了。至于《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上说:"乙在宣和间以巫方氏颅囱经治小儿,甚著于时",考宣和间是在公元1119一1195年,那时钱乙已经去世,这就是显然的错误了。再根据钱乙自己写的文章,他给董及之的著作写跋言时说,自己"专一为业,垂四十年",当时是在元祐癸酉(公元1093年)。再以阎季忠辑《小儿药证直诀》时写的序文中所说,由于幼年多病,屡经钱仲阳治愈,阎季忠说:“余五、六岁时病惊疳……皆仲阳拯之良愈,是时仲阳年尚少,不肯轻传其书,余家所传者,才十余方耳。大观初……而仲阳老矣,于亲旧间始得说证数十条。后六年,又得杂方,盖晚年所得益妙”。阎氏是在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写这篇序文的,说明了阎季忠幼年患病时由钱乙治愈,而钱乙当时还在少年,犹未成名,到了大观初年(公元l107年),仲阳已老,复指出后六年又得杂方,是仲阳晚年的医方,因此知道公元1113年该是钱乙的卒年,同时也可以把阎氏说的"后六年又得杂方",是指公元1113年钱乙去世后六年,又得杂方,从而在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阎季忠以晚辈的身份辑成《小儿药证直诀》刊行,并写出序文。于是根据钱乙享年

小儿药证直诀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医家钱乙所著,他对医学各科皆通,尤精儿科,有“儿科圣手”之称。《小儿药证直诀》对我国儿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书中记述了很多儿科常见病及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症,都是最早见于医书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儿科专著,较之欧洲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出300年。是中医儿科工作者必读之书。 《小儿药证直诀》以五脏辨证为纲,将五脏辨证广泛的应用于儿科,对小儿病的诊断、生理、病理特点及儿科病的辨证施治,用药特点,都有很多独到之处。他认为,小儿与成人相比,在生理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在《颅囟经》“小儿纯阳”学说的启发下,提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理论。这是钱氏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和概括,也是他临证的指导思想。钱氏认为“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误也。”因此,在处方用药时,力主要恰到好处,不可有些许的疏忽大意。否则,毫厘之失,将会造成千里之谬。钱氏根据前人脏腑辨证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小儿科领域的五脏辨证方法,把小儿内脏看成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同时,又注意到内脏与外界环境的密切关系,并把这一理论,最早地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所谓“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是钱氏根据《内经》五脏五行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他认为五脏属性及功能不同,若被外邪侵袭,发生病变亦不相同,病状也有区别。并详细开列了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实的主要证候及治疗原则。钱氏治小儿病,一概以五脏为纲。钱氏虽然强调五脏分证,但并不割裂五脏间的联系。相反,却很重视五脏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作者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辩证观。 钱氏在儿科学上的另一贡献是,他创造性地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应用于儿科临床,婴幼儿说话多不方便,望诊在临床上就显得特别重要。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小儿的全身状况,皮肤,指甲,大、小便,特别是头面各部位的气色变化,作了详细的论述和描绘。对儿科四大顽症麻疹、痘疹、惊风、疳积病证,都有可贵的记述,并已初步对小儿麻疹、水痘、天花、猩红热等病的鉴别诊断作了描述。还把小儿惊厥和癫痫作了区分。此外,在当时条件下,他已能区分

儿科常用方剂50首方剂

儿科常用方剂50首 1.人参五味子汤 [来源]《幼幼集成》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肺脾气虚证。 2.七味白术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藿香木香葛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用]健脾止泻。 [主治]脾虚泄泻。 3.八正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木通萹蓄车前子瞿麦滑石炙甘草大黄山栀灯心[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之淋证。 4.三拗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风寒袭肺证。 5.三子养亲汤 [来源]《韩氏医通》 [组成]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证。 6.大青龙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功用]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主治]外寒内热之哮喘。 7.三妙丸 [来源]《医学正传》 [组成]苍术黄柏牛膝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 8.小建中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寒腹痛。

9.小青龙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甘草[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寒哮。 10. 小柴胡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 11. 六君子汤 [来源]《医学正传》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虚夹湿证。 12. 六味地黄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13. 五虎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细茶生姜 [功用]泻肺降气,定喘涤痰。 [主治]痰热闭肺证。 14. 五皮饮 [来源]《三因极-病证方论》 [组成]桑白皮生姜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水肿皮水。 15. 五苓散 [来源]《伤寒论》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水湿内停、痰饮、蓄水证。 16. 不换金正气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藿香甘草 [功用]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主治]脾失健运证。 17. 玉女煎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石膏熟地麦冬牛膝知母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地黄丸的临床新用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药枣皮泽泻茯苓丹皮等六味药组成,有滋补肝肾之功,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等症,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其它一些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内科疾病 1.类风湿性关节炎:每次取本品18克,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可见效 2.遗尿症:本品对氯氮平引起的遗尿症患者疗效显著,用法是:每次取本品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4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可见疗效 3.糖尿病:本品对成年轻中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明显,一般都能明显控制其症状,使血糖下降,尿糖转阴,症状好转用法是:每次取本品18克,每日3次,连续服用3~6个月一般服用7~10天患者可见症状减轻,尿糖减少取本品中药水煎服也有同样效果 4.前列腺炎:本品对慢性前列腺炎也有明显疗效用法是:每次取本品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3~5个疗程 5.慢性肾炎:本品对慢性肾炎的疗效较急性肾炎佳,对肾炎伴有高血压患者疗效尤佳,对合并水肿者也有明显疗效它能迅速消除患者的蛋白尿及水肿,促进肾功能恢复用法是:每次取本品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1个疗程,连服3~5个疗程 6.肾病综合征:每次取本品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连服3~5个疗程一般用药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化验结果均明显好转 7.顽固性失眠:本品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失眠患者有一定的效果用法是:每次取本品9克,每日3次口服,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8.慢性腰腿痛:本品对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腰腿痛患者有一定疗效,如由慢性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引起的腰腿痛用法是:取本品每次18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周为1个疗程,连服3~5个疗程

小儿药证直诀》之三

小儿药证直诀》之三 话题:津液脾胃小儿 《小儿药证直诀》之二诸疳:疳在内,目肿,腹胀,利色无常,或沫青白,渐瘦弱,此冷证也。疳在外,鼻下赤烂,目燥,鼻头上有疮不着痂,渐绕耳生疮。治鼻疮烂,兰香散。诸疮,白粉散主之。肝疳,白膜遮睛,当补肝,地黄丸主之。心疳,面黄颊赤,身壮热,当补心,安神丸主之。脾疳,体黄腹大,食泥土,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肾疳,极瘦,身有疮疥,当补肾,地黄丸主之。筋疳,泻血而瘦,当补肝,地黄丸主之。肺疳,气喘,口鼻生疮,当补脾肺,益黄散主之。骨疳,喜卧冷地,当补肾,地黄丸主之。诸疳,皆根据本脏补其母及与治疳药,冷则木香丸,热则胡黄连丸主之。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泻后,以药吐下,致脾胃虚弱亡津液。且小儿病疳,皆愚医之所坏病。假如潮热,是一脏虚一脏实,而内发虚热也。法当补母而泻本脏则愈。假令日中发潮热,是心虚热也,肝为心母,则宜先补肝,肝实而后泻心,心得母气则内平,而潮热愈也。医见潮热,妄谓其实,乃以大黄、牙硝辈诸冷药利之。利既多 矣,不能禁约而津液内亡,即成疳也。又有病癖,其疾发作,寒热饮水,胁下有形硬痛。治癖之法,当渐消磨,医反以巴豆、砂辈下之。小儿易虚易实,下之既过,胃中津液耗损,渐令疳瘦。又有病伤寒,五六日间有下证,以冷药下之太过,致脾胃津液少,即使引饮不止,而生热也。热气内耗,肌肉外消,他邪相干,证变诸端,因亦成疳。又有吐泻久病,或医妄下之,其虚益甚,津液燥损,亦能成疳。又有肥疳,即脾疳也,身瘦黄,皮干,而有疮疥。其候不一,种种异端,今略举纲纪?目涩或生白膜,唇赤,身黄干或黑,喜卧冷地,或食泥土,身有疥疮,泻青白黄沫,水利色变,易腹满,身耳鼻皆有疮,发鬓作穗,头大项细极瘦,饮水,皆其证也。大抵疳病当辨冷热肥瘦。其初病者为肥热疳,久病者为瘦冷疳。冷者木香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病机的特点研究(一)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病机的特点研究(一) 【摘要】钱乙总结其一生之儿科经验,提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并发展了五脏病机理论,五脏各有所主,临证中详辨五脏虚实;运用五脏生克制化分析脏腑关系,以此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注重五脏与四时阴阳结合,以判断五脏气之盛衰,注重天地自然对人体的影响在疾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病机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先祖北迁,遂为郓州人(今山东东平)。约生于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终年8l岁。钱氏著述较多,有《伤寒指微论》五卷、《婴儿卷》百篇、《小儿药证直诀》三卷。前二者已佚,后者由阎孝忠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根据钱氏诊籍所辑而成。钱乙从医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儿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四库全书》盛赞其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钱氏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都有深刻认识,他指出小儿生理特点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儿科疾病病机总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并在临证中以此作为儿科立法处治的指导准则。 1五脏各有所主,虚实为纲 钱乙论治小儿疾病,从五脏虚实入手认识病因病机,把惊、风、困、喘、虚等儿科常见病与五脏密切联系起来,具有鲜明的特色。《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病”篇,对小儿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五脏归类,如曰:“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息。肾病,无精光,畏明,体骨重。”此篇与“五脏所主”篇相得益彰,《小儿药证直诀》“五脏所主”篇:“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此二篇内容相互补充,“五脏病”篇是对“五脏所主”篇的概括和总结,“五脏所主”篇则以五脏虚实为纲,分别论述了五脏虚实所主病证的不同。五脏各有所主的病机理论贯穿于《小儿药证直诀》全书。 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涉及到的脏腑虚实病机有:肝旺,肝热,肝风;心热,心实,心虚热,心旺;肺热,肺旺,肺盛复有风冷,肺虚热,肺脏怯,肺亡津液,肺虚痰实;脾脏怯,脾脏虚,脾脏冷,脾气虚,脾微热,脾虚惊;肾虚,肾怯,肾热传于膀胱;脾肺受寒,脾胃虚损,热痰客于心胃,脾胃虚损,脾胃不和,脾胃虚,脾胃虚衰,胃中虚热,胃虚,胃气不和,胃冷虚,胃虚热,胃实热,胃冷等。大肠、小肠、胆、三焦等脏腑未曾涉及1]。《小儿药证直诀》收载了近40种疾病,大多数疾病与脏腑病变有关。 2五脏生克制化,病有轻重 中医理论建构时采用了五行学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生”和“相克”的运动变化,而且生克必须有制(限度),才能达到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以五行配属五脏,人以五脏为中心,联系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人体脏腑器官及其生理功能之间以“生克制化”来协调平衡;同样,自然界各种事物以五行属性归类,与人体相合,以“生克制化”协调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与统一。因此,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五脏的生理功能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在病变时,当一脏有病,也可能累及他脏,甚至出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病变变化。 钱乙重视五脏虚实的辨别,同时重视五脏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他指出:“更当别虚实证。假如肺病又见肝证,咬牙多哈欠者,易治,肝虚不能胜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顿闷者,难治。盖肺久病则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新久

钱乙(宋)小儿药证直诀(加书签版)

小儿药证直诀 【宋】钱乙 卷上脉治法 一、小儿脉 二、变蒸 三、五藏所生 四、五藏病 五、肝外感生风 六、肝热 七、肺热 八、肺盛复有风冷 九、肺虚热 十、肺藏怯 十一、心热 十二、心实 十三、肾虚 十四、面上证 十五、目内证 十六、肝病胜肺十七、肺病胜肝十八、肝有风 十九、肝有热 二十、肝有风甚二一、惊发搐 二二、早晨发搐二三、日午发搐二四、日晚发搐二五、夜间发搐二六、伤风後发搐二七、伤食後发搐二八、百日内发搐二九、急惊 三十、慢惊 三一、五俌 三二、疮疹候 三三、伤风 三四、伤风手足冷 三五、伤风自利 三六、伤风腹胀 三七、伤风兼藏 三八、伤风下後馀热 三九、伤寒疮疹同异 四十、初生三日内吐泻壮 热 四一、初生三日以上至十 日吐泻身温凉 四三、伤风吐泻身温 四四、伤风吐泻身热 四五、伤风吐泻身凉 四六、风温潮热壮热相似 四七、肾怯失音相似 四八、黄相症 四九、夏秋吐泻 五十、吐乳 五一、虚羸 五二、嗽 五三、诸疳 五四、胃气不和 五五、胃冷虚 五六、积痛 五七、虫痛(虚实腹痛附) 五八、虫与俌相似 五九、气不和 六十、食不消 六一、腹中有癖 六二、虚实腹胀(肿附) 六三、喜汗 六四、盗汗 六五、夜啼 六六、惊啼 六七、弄舌 六八、丹瘤 六九、解颅 七十、太阳虚汗 七一、胃怯汗 七二、胃啼 七三、胎肥 七四、胎怯 七五、胎热 七六、急欲乳不能食 七七、龟胸龟背 七八、肿病 七九、五藏相胜轻重 八十、杂病 八一、不治症 卷中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

一、李寺丞子三岁病搐 二、广亲王宅八使急搐 三、李司户孙百日发搐 四、王氏子吐泻慢惊 五、杜氏子五岁病嗽死证 六、转运使李公孙八岁风寒喘嗽 七、张氏孙九岁病肺热八、疮疹 九、惊搐 十、疮疹 一一、惊搐 一二、脾虚发热 一三、发热 一四、自汗 一五、伏热吐泻 一六、虚体吐泻壮热 一七、吐泻 一八、泻後脾肺虚 一九、疮疹 二十、虫痛 二一、病嗽咯血 二二、误下太过 二三、伤食 卷下诸方 (大青膏) (凉惊圆) (粉红圆)(又名温惊圆)(泻青圆) (地黄圆)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阿胶散)(又名补肺散)(导赤散) (益黄散)(又名补脾散)(泻黄散)(又名泻脾散)(白术散) (涂僺法) (浴体法) (甘桔汤) (安神圆) (当归汤) (泻心汤) (生犀散) (白饼子) (利惊圆) (栝蒌汤) (五色圆) (调中圆) (塌气圆) (木香圆) (胡黄连圆)(兰香散) (白粉散) (清积圆) (安虫散) (紫霜圆) (香瓜圆) (花火膏) (白玉散) (牛黄膏) (牛黄圆) (玉露散)(又名甘露散) (百祥圆)(一名南阳圆) (牛李膏)(一名必胜膏) (宣风散) (麝香圆) (大惺惺圆) (小惺惺圆) (银砂圆) (蛇黄园) (三圣圆) (小青圆) (小红圆) (小黄圆) (铁圆) (银液圆) (镇心圆) (金箔圆) (辰砂圆) (剪刀股圆) (麝蟾圆) (软金丹) (桃枝圆) (蝉花散) (钩藤饮子) (抱龙圆) (豆卷散) (龙脑散) (虚风方)(回生散) (虚风又方)(梓朴散) (褊银圆)(又牛黄膏) (五福化毒丹) (羌活膏) (郁李仁圆) (犀角圆) (异功散) (藿香散) (如圣圆) (白附子香连圆) (豆蔻香连圆) (小香连圆) (二圣圆) (没石子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