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

也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
也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

也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

李劲荣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摘 要] 汉语补语系统包含的范围广、种类多,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如果把粘合式结构与词对等,组合式结构与短语对等,那么,补语的种类就相应减少;倘若把形式和意义结合得更紧密,补语的分类也将更为明确。由此一来,补语系统只包括结果补语、数量补语和程度补语三个小类。这样做既可行,又便利;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也可以简化补语教学。

[关键词] 补语系统;粘合式;组合式;形式和意义;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1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6)02-0009-06

一、目前的补语系统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述补结构是汉语语法系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结构系统,历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它的范围较为广泛,由于采用的分类标准不尽相同,各家划分出来的类别也就多少不一了,如朱德熙分为6类,[1][p.125-139]刘月华等分为7类,[2][p.534]王还分为8类,[3][p.90-103]陆俭明将之细分为9类。[4]

述补结构不仅是汉语语法系统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难点,学术界对此还存在较多争论,具体表现为:

第一,从现有的材料看,讨论较多的是, 他急得满头大汗 之类的句子是结果补语还是程度补语,或是程度补语表示结果意义?

第二,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怎么区分,如 分得清楚 这类以光杆形容词充当补语的结构到底属于哪一类呢,如何分化这样的歧义结构?

第三,一般都是把趋向补语与结果补语分离开来,但通常又说趋向补语有引申意义,表示结果。该怎样处理呢?

第四,对于 动词+数量词 结构,有的认为是动宾短语,有的看作是动补短语。如何确立区分标准?

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补语系统的重

补语系统在理论语法学界尚且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其困难之大,可以想像。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补语系统包括8个小类,即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程度(状态)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数量补语和介宾补语,基本上以形式为标准,用意义定名。对外国学生而言,要想分清这8类之多的补语并非易事,由此,学者们为简化补语系统作过很有意义的探索。

柯彼德对汉语的补语系统问题作过这样的评论: 补语是传统语法体系范围最广、最不科学、在教学中最不好运用的概念。 [5][p.99-104]他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补语系统的重构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传统语法体系中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归入动词结构,作为复合动词的附类,名称可采取美国汉学家的提法 结果动词,它们有可能式。

(2)原来的介宾结构作补语,如 住在 、 开往 、 借给 等,是另一种复合动词,可以看作关系动词。

(3)传统语法体系中的时量补语、动量补语、数量补语应该归入宾语。

(4)汉语中的补语只有用 得 作标志的具有独特句法性质的一类,就叫补语。

吕文华针对补语系统的复杂性特点,在教学语法中确立起了词与词组结构之间的过渡单位 短语词,对补语系统提出的重构意见可归

2006年3月第4卷第2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M ar.,2006

Vol.4No.2

*收稿日期:2005-07-05

作者简介:李劲荣(1968-),男,江西樟树人,上海财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结为:

(1)结果补语、趋向补语、介宾补语作为短语词,从补语系统中分离出去。

(2)可能补语只作为动结式和动趋式短语词的可能式。

(3)补语系统只有程度补语和数量(含时量、动量)补语两类。[6][p.78-83]

三、重构的问题和我们的对策

(一)很显然,两位学者的重构在相当程度上使汉语的补语系统得到了简化,为外国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我们认为两位学者的看法中还存在以下尚可讨论的问题:

1.柯彼德只把用 得 作标志的才看作是补语,但又把可能补语看作动词,因此,虽标准清楚但存在矛盾。

2.吕文华增加了 短语词 这一级语法单位,这样比较符合汉语语法的特点,但无形中增加了外国学生的学习负担。

3.从名称上看,两位学者把带 得 的补语都看作是程度或状态补语,这与实际语言现象并不相符。

4.两位学者都不承认可能补语的存在,只看作是动趋式或动结式的可能式。但是,根据赵元任的研究,有为数不多的可能补语是主要地或绝对地只以可能式出现,并且意义是熟语性的。[7][p.212]例如, 来得及 , 来不及 ; 用着 少用, 用得着 较多, 用不着 极常见。这样, 来得及 、 用不着 等该看作是什么单位?若看作是词,那么 演得好 也应是词,但它有时却以状态补语的资格出现(如 这个角色演得好,我很喜欢 ),又是短语。如何解释?让学生来学习并掌握这样的同形异类结构,要求恐怕是过高了。

(二)我们根据在补语教学的实践中所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把原补语系统中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介宾补语作为词看待,其他的都看作是述补短语,并根据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把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分为以下3个类别:

1.结果补语(以动词为中心的述补结构,包括可能补语和一部分程度补语)。

2.程度补语(以形容词和心理动词为中心的述补结构)。

3.数量补语(包括时量补语和动量补语)。

四、对策的可行性

(一)国内外语法学界分歧最大的就是动结式、动趋式和动介式这三种形式,有的看作是词,有的看作是短语,有的看作是短语词。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既不说它们是短语,也不说它们是短语词,而只是作为词看待。因为如果说是短语,那么补语系统的范围就大,不利于补语教学;说是短语词,虽然在理论上有较为充足的理由,[6][p.78-83]但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不仅增加了一级语法单位,更为麻烦的是怎样去教授短语词并使之与词和短语区别开来。看作是词的原因是:

动介式。这种结构的动词和其后的介词结合得非常紧密,不管语音停顿、添加时态助词和能否扩展等方面看都是作为一个整体;[8][p.18]再说,出现在这种结构中的介词多为 于、在、往、向、自、给、到 等单音节词,而它们也多附着在单音节动词后并与之形成一种双音节结构式,这正符合汉语词的双音节化的特点。

动结式和动趋式。欧美国家的汉语教学界一般都把它们作为词处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如果看作是述补短语则反而会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不容易接受。理论语法把它们作为词看待也是有一定理由的。

动结式。结果补语与中心动词组成的是一种粘合式结构,[1][p.126]如:

动+形:长大染红拧紧拉长说清楚

动+动:看见听懂写成摔倒说完

我们不认为这类结构是短语而认为是词,因为:1)它们在功能上与述补式复合词很相似,两者有时甚至很难区别,如 抓紧 拧紧 、 打倒 摔倒 等;2)双音节化的驱动力。能够充任结果补语的动词数量不多,常见的有 走、跑、动、倒、翻、病、疯、死、见、懂、成、完、通、穿、透 等,能够充任结果补语的形容词较多,但基本上也是单音节的;同时,虽然动词不太受音节的限制,但意思笼统的动词比意思特殊的动词所能结合的补语更为多样化,而音节越少的词意思越笼统,这样,

1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4卷

双音节的动结式就占有绝对的优势;3)作补语的词(尤其是动词)的结合面很宽,仅一个 完 就可与720个动词组合,把这样的结构看作是词不仅不会使词汇量难以控制,反而能够让学生以 场 的方式扩大词汇量。

动趋式。我们把动趋式也看作是词的原因有三。赵元任先生说: 趋向补语的作用非常象德语里的可分离前缀。 [7][p.212]就是说,趋向补语虽然与动词结合得不是很紧密,但总以附着形式出现,相当于一个不自由语素,这是其一。其二,这些趋向补语的结合面非常广泛,可以附着在大多数动词之后,只要意思讲得通,这就具有了类似于后缀的性质。其三,趋向补语的语音特征是一般读轻声。如果动趋式是短语,它的补语的黏着性就不会那么强,且理应是重音位置所在。如:

上:赶上追上戴上穿上抹上吃上关上爱上

下去:扔下去等下去过下去住下去说下去

起来:跳起来捆起来看起来说起来玩起来

(二)对动词后带数量词这一结构的看法有两种,有的认为数量词是补语,有的认为数量词是宾语。我们认为还是把它们分析为补语更好,这是因为,动词后面的数量词只是对动作进行的次数或时间作补充说明,对欧美学生而言,数量词作宾语的说法让他们难以接受。再说,动词带数量词后,还常伴随着宾语出现,这时,数量词仍是先与动词结合,而不是先与宾语名词结合。例如:看//一次/电影 *看/一次//电影

住//半个月/旅馆 *住/半个月//旅馆

(三)我们对原程度(状态)补语重新进行归并,分立出程度补语和结果补语两类。

1.程度补语(以形容词或心理动词为中心的述补结构)。

根据中心语和补语的特点,可以把程度补语分为以下3组:

第一组:闷得慌好得很懒得要命酸得

不行辣得够呛胀得厉害第二组:热得满头大汗馋得流口水红得

发紫慢得每小时只走两公里路

狭窄得并蹄难容宽阔得能够容纳

满天星斗

第三组:感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得一夜没睡

着觉恨得咬牙切齿

第一组是程度补语,这大家都认同,因为充当补语的都是表示程度意义的副词。争论之处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二组有的说是状态补语,即 满头大汗 描绘 热 的状态, 流口水 描绘 馋 的状态等;有的说是结果补语,即因 热 而 满头大汗 ,因 馋 而 流口水 。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无论是状态还是结果,归结起来都是表现某种性状的高程度。这些例子都可以变换,如:

热得满头大汗 热得很/太热了

馋得流口水 馋得很/太馋了

慢得每小时只走两公里路 慢得很/太慢了

可以看出,左行的例子实际上是将右行例子所表现的程度加以具体化,所以,第二组看作是程度补语更合适。第三组多认为是状态补语,我们觉得这种观点也只是看到了作补语的成分,如 热泪盈眶 、 咬牙切齿 等,但如果把补语和中心成分结合起来看,更有理由归入程度补语,因为例中的补语同样是某种程度的具体化(如 恨得咬牙切齿 恨得厉害/太恨了 ),更何况心理动词与形容词在较多方面有很大的一致性。当然,我们说它是程度补语,并不排除其所包含的状态意义。

2.结果补语(以动词为中心的述补结构)。

从补语与中心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看,我们可以把这种结果补语进一步细分为以下4个小类:

第一组:飞得高高的拉得很长抱得那样

紧甩得老远老远

第二组:洗得干干净净描绘得很具体走

得累死了搜得差不多了

第三组:批评得对讲得不错领导得好

做得很差

第四组:走得慢慢的睡得早早的笑得很

平静搞得像过去的皇帝出行这类补语在现行的著作或教材中称为状态补语,原因可能也是只看到了补语主要是由描绘性很强的状态形容词充当。我们认为叫做结果补语更合适,因为补语是对动词而言的。第一组中的

11

第2期李劲荣: 也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

补语描绘的是动作的施事或受事的状态,但这种状态是因动作而产生的,叫状态补语是就动作的施受事而言,称结果补语才是针对动词来说的,主要描绘动作产生的某种可计量的结果,可以表示为 因V而A 。第二组类似第一组,但补语描绘的是动作产生的某种目标性结果或客观性结果。第三组不能表示为 因V而A ,如 对 不是 批评 的结果,而是 批评 所引起的一种社会评价,即因批评某人某事而使人觉得这种做法是对的,是一种间接性的结果,可以表示为 因V而使人感到A 。第四组中的补语语义上指向动作,描绘的是动作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同时也包含有动作的结果义,我们可以说,因走路的速度而让人感到慢,因睡觉的时间而让人觉得早等,所以仍可归入结果补语。张旺熹论证了 动+得+形 结构典型的语义范畴是表示功效,即从典型特征看,动作都应该会产生一定的功效,并出现相应的结果。[9][p.82-107]这就是这种结构归属结果补语的原因。

(四)对可能补语的认识。

1.可能补语仍是一种补语。柯彼德、吕文华把可能补语看作是一种可能式的理由是它由动结式和动趋式扩展而来,我们觉得这种理由缺少足够的说服力。如前所述,有一些可能补语主要地或绝对地以可能式出现,并无相应的动结式或动趋式,我们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再者,说以 得 为标志的结构不是补语结构,这也不容易让外国学生接受。

2.应归入结果补语的范围内。现行论著或教材中把 搞好、看见 等看作是结果补语, 走进、掉下来 等是趋向补语, 搞得好、走得进 是可能补语,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或以意义命名,或以形式为据,标准不一。从补语是对中心动词而言的角度看,动结式 搞好 中 好 是 搞 产生的结果, 搞得好 的 好 也是 搞 的结果,只是尚未实现而已,原可能补语实际上该叫做可能的结果补语。动趋式 走进 和 走得进 也应作这样的理解。学界分出趋向补语仅仅是因为作补语的成分是趋向动词,其实,除了动词外,形容词也可作结果补语,既然一般动词和形容词作补语时可以合称为结果补语,趋向动词作补语时为何又要区分开来呢?更何况大家一般认为趋向补语有表示结果的意义。

五、对策的便利性

(一)简化系统和降低难度

目前,对外汉语的补语教学过程中困扰学生的几个主要问题是:

1.词与短语的分界

词和短语的分界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动结式,如:

扩大/放大抓紧/拧紧打倒/摔倒促成/变成/写成

按照理论语法学界的说法,每组中的前一个是词,后一个是短语。假如我们也这样地传授给学生,怎样使他们接受呢?说 放大 是短语,因为可以变换成 放得大 和 放不大 ,而 扩大 不可以这样扩展。但是, 抓紧 和 打倒 呢?它们也能够扩展成可能式,却仍被看作是词,而 拧紧 和 摔倒 则是短语。二是动趋式。如:

走来拿来找来想来看来

举起拿起发起说起想起

爬上去迎上去交上去搞上去看上去

绑起来挂起来跑起来说起来听起来

上面列举的这些,哪些是词,哪些是短语,难道我们也要求学生能够区别得开来吗?即使是能区别开来,那意义又在哪里呢?其实,正如赵元任先生所认为的那样,趋向动词与一般动词结合后造成了相当多的词汇性复合词。

当我们把动结式和动趋式都看成是词这一级语法单位以后,一些所谓的是词或是短语的纠纷就减少了,述补短语的数量也减少了。

趋向补语特别是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问题可能是让学生最头疼的问题。比如,有的宾语必须用在补语前( 进教室去 不说 进去教室 );有的宾语可在补语前,也可在补语后( 寄一百块钱去 或者 寄去一百块钱 );有的不仅可前可后,还可用在补语中间( 飞一只苍蝇进来 、 飞进来一只苍蝇 或者 飞进一只苍蝇来 )。根据朱德熙研究,由 来、去 作补语的述补结构后不能带处所宾语,处所宾语只能插在复合趋向补语之间,

1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4卷

一般宾语则比较自由。[1][p.129]根据郭春贵研究,非处所宾语的位置也要受到其他一些限制。[10][p.37-45]但如果我们把动趋式看成是词,则可避开这种麻烦,在词类范畴里就可进行处理。如:

第一组:~来、~去

第二组:~上、~下、进、~出、~回、~过

第三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

这三组都是带后缀的动词。由第一组后缀构成的动词只能带一般宾语,不能带处所宾语,而由第二组后缀构成的动词则可以带处所宾语;第三组的情况由第一组可推知,也是只能带一般宾语不能带处所宾语。至于 处所宾语只能插在复合趋向补语之间 这一限制,那是由于第三组词不能带处所宾语而第二组词可以带处所宾语的缘故,同时我们认为,当趋向词不直接附在动词后时,是独立的词,这样我们就把原来所说的宾语插在动趋式之间的结构看作是连动结构,包括:

V R:进教室去

V RR:端一碗饭出来

VR R:端出一碗饭来

至于这不同的形式能表示什么不同的意义,则该是句式要解决的问题了。

2.名实归属

主要是 分清楚 、 分得清楚 、 分得很清楚 等结构的归属问题。按照现行的说法,它们分属于结果补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中心语相同,补语也相同,却属于三种不同的类型,这着实让学生有些分不清楚。特别是以光杆形容词充当补语的动补结构,名实之辨有时真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

1)问:这是一个我从没演过的角色,你说我演得好吗?

答:你演得好。

2)问:这是一个我从没演过的角色,你说我能演好吗?

答:你是没有演好。/你是演得不好。

如果电影将要拍摄,例中的 演得好 就是可能补语,假如拍出来了,则是状态补语。 演好 是结果补语,但在例中其实也可以是 演得不好 的反面,我们又说它属于状态补语,这未免太悬乎而复杂了!现在,我们将之统称为结果补语,既可以避免可能义与状态义的歧义纠葛,又可以和动结式复合词对应起来,争论可较轻易得到化解,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二)形式和意义达到统一

上文已提到,补语系统范围的广泛和种类的多样是与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不统一有关的。本文的做法除了达到简化系统和降低难度这一目的以外,还想尽量做到形式与意义的统一。

1.粘合式、组合式与词、短语

组合式结构必定是属于短语层次范围,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并不把像 想得开 、 想不开 等形式看作是词汇性质的单位( 现代汉语词典 中收录了 想得开 、 想不开 等形式,并对它们作了词义解释),我们仍然认为它们是短语,而且是补语系统中的一个小类,这样就可以避免柯、吕二位体系中的有时说是状态补语,有时又说是动结式或动趋式的可能式这类矛盾。至于动词后带数量成分这类形式的性质就更好理解了,数量成分本来就是短语, 动+数量 当然也是短语。

粘合式和词并不等价,但对于动结式、动趋式和动介式三者而言,我们却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动介式中介词与动词的结合十分紧密;动趋式中趋向动词的黏着性似乎很强,几近后缀性质;动结式中双音节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原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介宾补语归入词的范围内。

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去指导学生:粘合式结构与词对应,组合式结构与短语对应。如此,学生要掌握的补语数量就不再那么多了。

2.名实与构成

我们构拟的补语系统只包括3个小类:结果补语、数量补语和程度补语,其中,结果补语和数量补语相对于动词而言,程度补语相对于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而言。之所以这样分类,我们认为,动作行为是时间概念,某一动作经过一定的时间必将产生一定的结果;性状是程度概念,任何性状在一定的时期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程度。动词后的补充成分是它的结果,形容词后的补充成分是它的程度。如此一来,补语系统的形式和它的意义就较完美地统一起来了,学生就不必为补语的名称

13

第2期李劲荣: 也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

和归属而犯愁了。如长期争论的一个例子:

3)他急得满头大汗。

急 是形容词,我们把 急得满头大汗 看作程度补语就是了,学生学习起来也简单便捷。再说, 满头大汗 就是形容焦急的程度,只是这种程度的具体化,如上所述,完全可以用 很 来代替,即 他急得很 。

任何分类都有其目的,分类只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对补语系统的如上分类就是要化繁为简并降低难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我们的这一做法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参 考 文 献

[1] 朱德熙.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 刘月华,潘文娱,故韦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

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王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M ].北京: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95.

[4] 陆俭明.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序)[C].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92.

[5] 柯彼德.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语法体系急需修改的

要点[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0.

[6] 吕文华.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 兼谈对外汉

语教学的补语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2001,(3).[7]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8] 胡裕树. 现代汉语 使用说明(重订本)[M ].上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9] 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M ].北京:北

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0]郭春贵.复合趋向补语与非处所宾语的位置问题补

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A Study of the C omplement System in TCSL

LI Jing rong

(Schoo l o f Int ernational Cult ur e Ex chang es,Shang ha i U niver sity o f Finance and Eco no mics,Shang hai 200083,China)

Abstract: T he verb-complement phrase has been a g reat difficulty in T CSL because of its co mplex i

ty.If the co hesiv e-fo rm is regarded as par t-of-speech and the combinative-form as phrase,there w ill acco rdingly be few er kinds of complement;o n the other hand,the classifier s w ill be defined w hen fo rm and meaning ar e integrated m ore closely.As a result the com plement system w ill o nly comprise three kinds:result-co mplem ent,amount-co mplem ent and degree-complem ent.T he author ar gues that this appr oach can both avo id unnecessary disputes and simplify the r elated teaching.

Key Words: com plement system;cohesive complem ent;combinative com plement;fo rm and m ean ing;T CSL

[责任编辑:赵昆艳]

1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第4卷

对外汉语教学市场分析报告(整合版)

中国对外汉语培训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背景 近年来,汉语培训市场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环境的有益影响。同时,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中国文化的受关注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刺激了外籍人士学习汉语的热情。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际企业的目光,众多资本机构纷纷进驻中国,为对外汉语培训注入了活力。除此之外,对外汉语培训行业师资力量的供需矛盾也进一步凸显,人才缺口巨大。不仅如此,行业还存在诸如教学模式落后、教材更新缓慢等问题。但总而言之,汉语培训市场前景广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称,目前全球汉语学习者人数已达4000万,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突破1亿。 政策背景 国家和政府对于对外汉语培训十分重视,为了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学,1987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并设日常工作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于1992 年正式在海外推出。被称为“中国托福”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级汉语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用作衡量员工汉语水平的标准,有的还与工资水平挂钩,使得一些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的外国公司的员工对“汉语托福”趋之若鹜。参加高级考试的考生更多带有比较明确的就业和留学目的。 培训人群分类及特点:

市场分类:

行业发展分析 一、汉语培训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PEST因素分析法) 1、政治环境对汉语培训行业的影响 1、1 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 1、2 国家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战略 1987 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1998年已扩展为由 11个政府部门组成)。领导小组的成立及其后所作的大量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兴建孔子学院是一大重要举措。孔子学院主要为所在国的汉语教学发展提供各类教学援助,如开展多媒体及网络汉语教学、中文教师培训、汉语水平考试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测试,另外还有各种学术活动和中文竞赛,以及提供图书资料信息服务等。 1、3 国家推出相关认证考试规范对外汉语教师从业资格 目前,对外汉语培训的师资除了高等院校培养之外,国家又推出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资格考试,通过获得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也可以取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储备一批适应国外汉语教学要求的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的 2、经济环境对汉语培训行业的影响 2、1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得到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交往日益密切。与这些国家在贸易上的来往,使得汉语在交流以及谈判中日益受到关注,促进了对外汉语培训的发展。 2、2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进驻中国 大量的外籍人士也随之来到中国,成为对外汉语培训市场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群体。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

1.西方学习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 2.儿童第一语言习得过程大体上有、独词句阶段、、 和成人句阶段等五个阶段。 3.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4.语言功能论是从的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 5.输入假说理论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 6. 是克拉申输入理论的基础。 7.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偏误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 。 8.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过度泛化和。 9. 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 10.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是。 11.对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问题的接受与容忍的程度叫。 12.兰伯特和加德纳提出将学习动机分为和。 13. 是指设身处地地领会别人的思想和感情。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全题总计 20分 1.下列不属于人和动物的本能行为的是() A:婴儿吸奶 B:老鼠打洞 C:母鸡孵蛋 D:海豚表演 2.关于学习与习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 B:习得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C: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也可能没有 D:习得,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 3.刺激反应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 A:乔姆斯基 B:斯金纳 C:皮亚杰 D:韩礼德 4.下列不属于认知论的不足的选项是() A:认知论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B: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决儿童语言习得问题的 C:认知论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D: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调认知一方面的因素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5.关于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反应论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 B:先天论认为先天的语言机制决定一切 C:认知论认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相互作用,先天具有而后天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 D:功能论把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看成是语用体系掌握的过程 6.提出“迁移”概念的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假说是() A:中介语假说 B: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C:对比分析假说 D:文化适应假说 7.下列关于文化适应假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化适应假说是由舒曼提出来的 B: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之间,社会距离起着主导作用 C:把文化适应理解为对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未必全面 D:融入目的语社会成为其一员,从而分享目的语社会福利,可能是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动机 8.下列不属于对比分析的步骤的是()

对外汉语教学法之视听法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法——视听法 20081103011 黄姗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世界上各种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或多或少地对其产生过影响,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法。了解和熟悉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对教学法流派加以综合分析,我们可分成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等,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视听法就是属于经验派。视听法是讲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以主张视听并用而得名。由于它强调耳、眼、脑等感官作为整体去感知语言材料,而语言材料的三要素、形、音、义、词、句、话也要联为整体而被感知,故还称整体结构法。又由于它强调结合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教学,故称情景法。 视听法的代表人物有:古根汉,法国人,“全世界普及法语研究所”负责人,学者。吉布里纳,南斯拉夫人,南斯拉夫萨格勒大学语音研究所主任。 一、视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视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听说法发展到二十世纪中期已暴露出它的一些弊病,脱离上下文语境的机械句型操练,不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视听法对直接法和听说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既吸收了直接法用直观手段、以外语教学外语、加强模仿、口语领先、句本位原则等长处,也继承了听说法以口语训练句型结构的基本特点,在吸收和继承的基础上,加入了情景视觉感觉的效应,通过用幻灯片和同步录音等教学手段,将情景视觉和录音听觉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学法体系。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视觉形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促使学生自然和牢固地掌握外语。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视听法初期主要培养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法语跟法国人进行交际,以训练听说技能见长,是一种成年人的语言短期速成教学。后来视听法在国际上广为运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国际上采用这种方法学习外语的约占50%”,影响极为广泛。 二、视听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基础 视听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之上。 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原理,可以把某一种语言中的句子层层分析描写,分解成句型、短语、音节等多种层次结构,从而描绘出语言词汇句子的总貌。索绪尔认为,如果以实际掌握外语为目的的话,那么教学内容应该是言语,言语活动,而不是语言科学。一些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还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口语体系。因此视听法强调听说优先于读写,口语领先原则,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是第二位的。视听法也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制定出最低口语词汇量和最基本的句型,在具体教学中也依照层次结构要求学习者掌握语音、节奏、句子,反复练习,熟能生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大学生实习周记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大学生实习周记 第一周:****年**月** 日~****年** 月**日 观摩新加坡教学机构 当我第一天来到春天国际学院的时候,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学院的情况,让我了解到他们学校主要是负责各个语种的培训,其中包括了华文的教学,因为在新加坡汉语作为其中一种官方语言,所以无论是新加坡本地人要学习华文,还是新来就业的非华裔外国人也希望通过学习华文来尽快融入新加坡的社会。所以在新加坡还是比较需要汉语老师的。春天国际学院的华语老师都是来自中国,但并不是都是对外汉语专业出身的,有些是英语专业或小语种专业毕业后来教华文的,但是各自都有着优缺点。 为了更了解新加坡学校的教学水平,我和当地的学生一起上英语课,也听听教师上课的教学用语。这个外教老师是来自印度的,

但是英语语音十分清晰,然后也非常幽默,所以学生都很愿意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融洽。与国外的英语教学相比,国内的课堂教学气氛大多是比较紧张的,老师和学生比较注重考试分数,所以比起口头交流,老师更注重对英语语法点的讲解,而学生注重低头记笔记,导致国内学生英语口语进步比较慢。同时这个老师的课堂用语还是比较的清晰的,各种课堂指示都是非常明确,学生非常容易明白,不明白时也会加上一些肢体语言,所以让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也能明白,这一点对我们在教外国留学生时也会有一些启发。 另外,对于这个私立学校的工作人员,我也十分欣赏。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秉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且认真的贯彻执行,应对各种状况,也会做好各种准备。另外,每隔一段时间,校长都会亲自对员工进行培训,可见新加坡的机构是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养的,这也可以从新加坡的广告中反映出来,政府会经常鼓励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同时给员工的技能培训提供补贴。在新加坡,你也可以见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会积极地参加工作,不需要靠政府和家人来养活。这一点与中国的养老制度截然不同。 第二周:****年** 月**日~****年**月**日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 (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 1.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3.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结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一、填空题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2、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A比B+形容词“他比我高。” 3、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4、对比法有点儿比较贵这儿东西有点儿贵这儿的东西比较贵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5、情景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专业实习报告【精品】

对外汉语专业实习报告(精选3篇)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进步,如果我们能够写好实习报告,可以收获更多。那么实习报告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对外汉语专业实习报告(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年1月18日,我开始正式在上海悦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mandarinday)实习。这是一家开发对外汉语教育产品软件的高科技公司,汇聚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的对外汉语、计算机等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成功的研制开发了一套融入了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对外汉语教育产品软件,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掌握每个词每个句子。学生只要按着整个学习步骤往下学,就一定可以掌握每个知识点。 从一开始自己就一直想找个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可是我们的专业只有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西安这种内陆城市是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所以,最后我选择了时尚之都——上海,去寻找属于我的机会。 初到mandarinday,我的职位是课程顾问。就是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起桥梁的作用,和老师一起努力,帮助学生学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后来,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软件的推广,在外文书店,机场等外国人聚集的地方设有专柜,给他们讲解软件的优点,挖掘他们购买的欲望。从此我便走上了营销的道路。据说,每个成功的人士都是从销售起步的,也希望这是我成功的起点。 在这里工作的三个月里,我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工作中:md公司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这里的老总之前都是在很多外企国企做过高层的,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很高(很多人都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除了每周一次的定期培训外,平时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和我们聊天,从人生的规划聊到生活的细节习惯。这段时间里,我受益匪浅:知道了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带着宽阔的心胸去面对。在这里工作的第三个月,我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销售渠道的负责人了,不断的从招聘到培训再到管理,这整个过程中,我的成长速度真的很快。这样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中间有过苦有过甜,有过沮丧的泪水也有过收获的喜悦。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工作,我会勇敢的面对…… 生活中:当初几个女孩子拖着行李箱来到了这个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带着惊奇,带着激动,也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唯独没有想过艰辛。总以为,只要我们在一起,没有攻克不了的事情,可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却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从最初的满上海跑的找房子,到每天下班后穿梭于诺大的菜市场,然后回家一头扎进厨房,最后端出一盘盘被我们坚持认为是美食的饭菜。这整个过程说来简单,可是对我们每个当初在家里都是公主的女孩子来说,艰难不言而喻…… 两次进医院,好几次出入家电修理部…… 我们有过在医院里抱头痛哭的经历,也有过在大街上引吭高歌的放纵,不为别的,就为生活,就为我们都想长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

习题01 一、填空题 1.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就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就是________年暑期在____________学院。 5.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 7.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___________。 8.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就是___________。 9.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培养审定工作与资格考试开始于______年。 10.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11.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___________。 12.语言的组织方式就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统一。 13.张占一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把文化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14.在目的语国家文化接受过程的四个阶段中,___________就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期,语言熟巧就在这一时期出现,布 朗把这一时期叫___________。 15.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领域应包括基础理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16.对外汉语教学的___________就是学科理论的核心,使学科存在的主要标 志。 17.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主要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 ______等共同决定的,就是这些规律的综合反映。 18.学习语言的活动或行为叫作___________。 19.语言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0.语言交际能力就是由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构成的。 21.言语技能就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___________,读、写用于___________。 22.中介语理论的理论基础就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3.按教育性质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 _________。 24.常规教育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5.按学习期限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 _________。 26.按教学组织形式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27.第二语言教材练习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从命题过程与试题的可靠性程度划分,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_ 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浅谈

对外汉语教学浅谈 凤凰传奇的一首《最炫名族风》不仅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也“炫”到了欧美听众的耳。在中国你可以说这首歌的流行归结于它的亲和的旋律、曲风、曲词和演唱者,但对于外国听众,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中国文化已备受外国瞩目。音乐无国界,而语言是无界“桥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近半世纪的摸索和探求,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不同时期出现了许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思想,但时代的发展是不停息的,与此同时对外汉语言学习者与日俱增的学习要求亟需更完善的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接下来先简要阐述近半世纪对外汉语言教学发展历程,包括从上世纪50初年代至70年代末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创阶段和从1978年到至今的发展阶段两个阶段。然后介绍当下对外汉语教学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浅谈。 一、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创期,在这20年的起步阶段,对外汉语教学新事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曲折发展,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验,基本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大方向,加上政府的支持,逐渐让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走上了正规的教学道路。初级阶段具体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巩固时期和恢复时期。 初创时期对外教学事业的重要开端是1950年,应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要求,我国分别与这两个国家互换了5名留学生,同时又主动和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进行学生交换总共接收了33名留学生。自此开始了对外留学生的教学,目的为学生以后专业的学习克服语言障碍而掌握基本语言规范和技能的汉语预备教育。虽然开创阶段的教学规模和师生数量都比较小,而且教学类型比较单一。 经初创时期的艰苦摸索和经验总结后,到1962年至1965年的巩固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呈现了良好发展趋势,从教育规模上就可以看出,在这四年间我我国所收外国留学生3944名,比前11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1965年的在校留学生数是1961年的7倍多。同时国务院在1962年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对外汉语教学为主任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北京语言学院前身)。这些都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我国不仅停止了接受外国留学生,还令国内外国留学生陆续回国。所以在1966到1972年,对外汉语教学处于中断阶段。 随着70年代初的国内形势转变,对外汉语教学出现了转机,然后就到了1972年至1977年的恢复时期,对外汉语教学重整旗鼓,留学生招生工作在国内各大高校陆续恢复。1973年12月28日,2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工作语言之一,将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推进了一大步,也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助力器。从1973年到1977年,全国共接受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8名留学生,分布在9个省市的28所高校。这一时期尽管招生和教学工作经过艰辛努力逐渐恢复,但由于受到“文革”的严重冲击,各个高校接收学生的能力极其有限,教学规模也远未达到“文革”前的水平。 初创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强调语言技能培养,文化尚未纳入教学目的。主要强调汉语的应用功能,突出汉语的工具作用,文化是语言相伴而生的产物,由于人们当时的认知局限,文化未被重视。当时对应的教学内容也是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文化内容是自发进入教材,交际文化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1958年由邓懿等编写的《汉语教科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国内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这部教材几种体现的是当时语言理论教学成果。全书包括绪论、语音、语法三部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只是逐渐由重视语言理论学习向在语言理论指导下培养语言技能的方向转变。然而,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固有联系,有关文化的内容还是不自觉地进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这些文化的内容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纳入到教学实践,但是在教材中文化与语言自然融合,这是不争的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 前言 一、本大纲的制定 对学习者来说,其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基本言语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高级阶段则是交际能力逐步熟练的过程,是使语言成为言语习惯、言语行为的过程。在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中,更需要课堂教学的交际化,这一认识是我们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总结。在20多年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缩写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仅理解和掌握某些词汇和言语知识是不够的,如:课文练习中的词语解释、理解重点词、近义词辨析、联词写话等练习对扩大词汇量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使用起来常常出现偏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语法、语义、语境的有机结合,就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编制了这部包括功能、意念、情景、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大纲《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下称《大纲》),以作为对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和规范。 二、中高级功能顶目的分类及功能大纲的等级特性 《大纲》在选择功能项目时充分考虑了交际的普适性和通用性。汉语的功能项目浩繁、复杂,功能项目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因此,我们所选取的功能项目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筛选出来的。 《初级功能大纲》(杨寄洲主编)共选用121个功能项目。根据中高级阶段学习者的交际需

要,本大纲在《初级功能大纲》基础上有所增补,扩展为152项,归纳为7大类。这7大类是: l.社交活动中的表达功能; 2.对客观情况的表述; 3.对理性认识的表达; 4.对主观感情的表达; 5.对道德情感的表达; 6.表达使令; 7.交际策略的表达。 本大纲中的许多功能项目与《初级功能大纲》是共同的,其差别体现在言语形式的简单与复杂及出现的先后顺序上。有些较简单的言语形式,由于重音、语调乃至语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功能会产生变化。在中高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语感能力增强,对这样的言语形式,只要教师稍加提醒和引导,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我们的大纲中没有将其全部列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自行补充完善。 另外,许多功能项目用以表达的言语形式繁多,不能在初级阶段不加控制地给予学习者,需要合理地分配在不同阶段。我们的选择和分配依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超纲部分浮动在20%左右。 语段和语篇所表达的功能近年来在教学中引起普遍关注。我们在编写《大纲》的过程中力图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哪怕是点滴的,或许还没被语言学界普遍承认的,只要对教学有利,也编入了《大纲》。但语段的功能多数不是单一的,选择起来难度较大。我们的做法是确定其语义中心或焦点,以此定位其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再加以调整。

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零起点学生该如何教

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零起点学生该如何教? 在对外汉语学习的大军中,零起点的学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对汉语的认知少,加之汉语入门难度较高,很容易摧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导致他们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抵触学习汉语的情绪。所以如何把课上得深入浅出,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往往很难。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问题我们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总是在不断的思考和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下面总结一些老师在经过不断教学实践和思索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一)尽可能提高自己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高层位的认识。 许多老师认为自己教了许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外国孩子中文更是小菜一碟。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不改正思想上的认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的老师照搬过去的经验,在课堂上却忽然发现不能像过去那样得心应手。老师很困惑不说,更是将时间浪费在频于应付学生各种各有的问题和难题。尤其是在我们称为“零起点”的教学中,更会有手足无措之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教学中有它自身的特点, 它具有很明显的双重性,既是教学过程的媒介语,又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目的语,这样一种属性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带有了受限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发现外族人学习汉语的过程、规律和起作用的因素,解释语言理解的动因,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相关技能,深入开展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对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在零起点班的授课中你会发现,日本学生不会发u,韩国学生发不好ü音,原因是他们的母语中没有这样的语音,往往用他们母语中有的音来替代,造成语音错误或缺陷。以前自己只是注意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发音,并不了解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虽然自己很卖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虽然不能要求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都能做语音学方面的专家,但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在教学中提高自己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高层位认识,使自己在零起点的教学中,处在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的话,往往能帮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更积极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尽可能了解教学对象 外国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发音情况也都不一样。 当他们初学汉语时,面临的问题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教师心里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来合理安排、组织课堂教学。 以四中国际部为例,学生的构成以韩国学生为主,印尼、日本、美国学生占少数,这一两年,还增加了许多哈萨克斯坦的学生。欧美的学生开朗热情,课堂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论初级对外汉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初探 ——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习得顺序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客观认识医学院目的语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特点,吸收借鉴对外汉语已有的先进教学理念,摸索适合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授课)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即以交际任务为中心,强调听说,先语后文,科学测评。希望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留学生早日、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实现方便留学生学习生活、辅助临床实践的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先语后文字本位组合汉语 随着汉语走向世界的进程不断加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所面对的学习群体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前来华的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区域,而且在数量上也较少。现在来华留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国家内单一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就来我校巴基斯坦学生来说,他们同为巴基斯坦人,同讲官方语言乌尔都语,都能熟练掌握英语,汉语基础都为零。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都不吃猪肉,有着相似的婚恋观……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客观认识医学院目的语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特点,吸收借鉴对外汉语已有的先进教学理念,摸索适合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授课)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即以交际任务为中心,强调听说,先语后文,科学测评。希望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留学生早日、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实现方便留学生学习生活、辅助临床实践的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第二语言教学所面对的学习群体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一国家,同一母语背景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对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迅速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高度关注,国别化教材的编写、国别化工具书的编纂、国别化的教学词表的制定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但国别化教学目前还没有探索出好的方案。 就语言本身而言,语言是思想、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多项折射,包含着文化的深层奥秘,语言也是一种世界观的含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种语言都要经历诞生、成长、兴盛、衰微、消逝的过程。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是思维在语言上的反映,文化也正是由于有了语言而得以表达、保持、发展和传播。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就得用心帮助他们掌握好汉语,熟练掌握汉语发音、听写等基本技能。 在这一点上,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许多学者都达成了广泛共识。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罗常培先生已意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对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写成《语言与文化》一书。美国语言教授萨丕尔也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近些年更是不乏对语言与文化二者关系的研究。比如,朱瑞平先生认为“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化赖以构建和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形式,而语言本身又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映像,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由美国教育部门以及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研制的国家外语课程标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中更是提出5C的核心主题,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

对外汉语教学——程度补语练习题

程度补语练习题 1.我的钱包不见了,手机也不见了,真是_____。 A、倒霉坏了 B、倒霉多了 C、倒霉透了 D、倒霉得慌 2.大家都笑得_____。 A、肚子不得了 B、肚子破 C、肚子疼 D、肚子坏 3.这个菜辣得_____ A、很 B、极了 C、透了 D、多了 4.这几天热得_____。 A 死了B、厉害C、不得了D、透了 5.他们吵得我_____ A、睡觉不能 B、睡不着觉 C、睡觉了 D、睡着了 6.这个菜真香,让我馋得_____。 A、透了 B、要命 C、非常 D、极了 7.他的心跳得_____。 A、快 B、多 C、大 D、高 8.上课的时候,他困得_____。 A、透了 B、不得了 C、厉害了 D、极了 9.刚才坐过山车的时候,她吓得_____。 A、坏了 B、极了 C、透了 D、不得了 10.你变得我都_____。 A、认不出来了 B、不知道了 C、认出来了 D、知道了

11.我们腿疼得_____。 A、非常疼 B、走不动了 C、极了 D、透了 12.这两天我搬家,累得_____。 A、腰都死了 B、腰都哭了 C、腰都酸了 D、腰都透了 13.我不习惯跪着坐,一会儿就_____得脚都麻了。 A、跪 B、坐 C、酸 D、疼 14.您这位工程师实在管得_____。 A、宽 B、多 C、大 D、高 15.秋天到了,果园的果子熟_____。 A、极了 B、透了 C、得不得了 D、得很 16.妈妈知道我没有去学院,气得_____ A、极了 B、透了 C、不得了 D、很 17.这次考试简单得_____。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18. 京剧的内容我都听懂了,我高兴_____。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19.他发烧烧得_____,被妈妈送去医院了。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20.他这个人简直坏_____。 A、极了 B、不得了 C、厉害 D、透了

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总结

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总结 收藏本站,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关于X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 点击查看:实习报告网 相关推荐: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模板| 会计实习报告 | 大学生实习报告 | 顶岗实习报告 | 金工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周记 | 3000字范文 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总结 我们5个人到印尼雅加达进行对外汉语实习活动。此次印尼之行是作为实习生到印尼的三所大学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对象从大一学生到大四学生不等,教学对象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次实习,着实考察了我们对汉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提高了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并写下了我的实习报告,更让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师的光明前途以及所面临的任务和巨大挑战。希望的这篇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可以供大家作为参考的范例。 23日傍晚,我们走进了印尼——这个美丽的国度。刚出机场就感到一股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眼前是一片片正生长得郁郁葱葱的树木,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错落的极富层次感与色彩感,盛开的鲜花也吐露着芬芳,印尼人民朴实的笑

脸让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公路上那些极尽夸张艳丽的公共汽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4日,实习的天。站:阿拉扎大学。 阿拉扎大学是一所纯伊斯兰教的学校,印尼人居大多数,也是一所贵族学校。当我们走进校门的时候,让我们为之震撼的是一座巨大、白色的伊斯兰教建筑式的教学楼,在白云和透彻的蓝天的衬托下,它显得如此静谧与神圣。走进它的教学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个双手捧着书本或拿着电脑正坐在教室门外的走廊上查阅资料的学生,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的专注。我们本来想静静地走过去,尽量不打扰到他们,没想到,他们却抬起头,对我们说:“老师好。”有的不会说中文,便给我们一个灿烂的微笑。这是阿拉扎大学给我们的份感动。我们为学生能如此的有礼貌而感动,也为他们的友善而感动。 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先是惊异了一下。教室不大,一般就容纳十来个学生。这与我们想象中的场景有些不同。但紧接着,我们就被学生们纯真的笑容给感染了,也就没有那么拘束。堂课,我们介绍的是中国的新年,包括一些风俗习惯、庆祝活动等内容。他们专注的目光,一本正经的神态,围着我们问东问西的那股积极劲,又一次让我们感动。第二堂课,我们与学生进行了一些中文口语的交流,包括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等话题,期间穿插了唱中文歌,这些学生中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 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2、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 [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 3、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4、()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 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 教材编写[D] 课堂教学 5、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 听说训练[D] 教材编写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 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 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 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 观光期[B]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 8、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初级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课本》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 11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下面本文将会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基本方法与技巧,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同学快快收藏起来吧。 一、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 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二、演绎法 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 化为一些范句。 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 A比B+形容词 “他比我高。” 三、归纳法 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 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 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四、对比法

有点儿 比较 贵 这儿东西有点儿贵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便宜 ------------- 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五、情景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 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六、实例: 怎样教“着” 1、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引出经典例句: 教师:我手里拿着什么? 学生:你手里拿着一支粉笔。(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