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复习大纲

中医养生康复复习大纲
中医养生康复复习大纲

养生就就是保养人体生命,就是人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对人体生命进行跳湖、保养的行为活动。

中医养生学,实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研究养生理论与养生技术,以实现人类强健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实用科学。

中医康复学实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在研究对象及康复原则与手段上有共同之处。

现代康复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矫形、人工装置补偿患者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显示出相当的优势。

中医康复学以其独特的康复理论与丰富多彩、简便廉验的康复手段,尤其就是辨证康复与整体康复的观念,在康复领域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中医养生学与中医康复学:两者在研究对象、适应范围极其学科名称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学术渊源、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方法技能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尤其就是在方法与手段上有诸多的共通互用之处。

食物养生的萌芽:夏商之前。

先秦时代《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

洋溢养生康复血的特点:1突出整体观及辩证观

2重视机体的平衡与谐

3强调未病先防与即病康复

4方法手段丰富多彩

5适应面广泛

人体生命形成后,生长壮老已就是有机体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

天年:人类自然寿命。

健康人的生命状态体现在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

建康的生理特征

1形体壮实,比例恰当

2面色红润,须发润泽

3牙齿坚固,要退灵便

4双耳聪敏,眼睛有神

5呼吸从容,声音洪亮

6食欲正常,二便通利

7舌态正常,脉象匀缓

健康的心理特征

1精神愉悦,情绪稳定

2思维清晰,记忆良好

3人际与谐,适应社会

先天禀赋缺陷,一方面表现为遗传性疾病,另一方面,因胎育时受外界药物、辐射等不良影响导致的先天残缺。

反禀赋不纯之病,皆有父母而来,即于交合之时,遗于子体。

从人体生命的构成而言,人就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

“形”作为人体生命构成的一个要素,就是指人体的有形实体,它包括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人体生命活性物质等。

“气”就是指充斥在人体生命之重的无形非实体物质。

“神”就是指住在人体生命的意识活动。

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1天人合一,顺应自然(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顺应月相盈亏变化,顺应

昼夜时辰变化,适应地理环境差异)

2养神为先,顾护形气(调神安命,保形全真,养护元气)

3养护正气,避免邪气(合理补养,减少消耗,避免邪气)

4综合调养,随因施之(多法并举,适度勿偏,审因施养)

5养成习惯,持之以恒(生活化,终生化、规范化)

精神调摄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主动清净养神、怡情畅神、适时调神、修性治神等方法与手段,以保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或促进心身康复的一种养生方法。

清净就是指保持心理需求、动机以及情感的平衡,处于淡泊名利、思想虚空与情绪宁静的状态。养身既凝神敛思,神气内守。

怡情畅神就是指保持情绪情感的怡悦与愉快,勿大喜、大悲、大怒等负性情感,使心情舒畅、豁达、乐观,从而气机调畅,心身健康的养生方法。

适时调神就是指顺应一年四时气候交替变化的特征与规律,调摄心理状态与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养生方法。

修性治神就就是通过人格的修养、重塑而调神治神的养生方法。

起居调摄法的原则: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睡眠调摄:卧室最好坐北朝南,床宜高低适度,以略高于就寝者膝盖为好。软硬适中,在木板床上铺垫10cm左右棉褥为佳。睡姿右侧屈膝而卧,孕妇早期右卧、仰卧为宜,中期与后期的最佳卧位就是左卧位。早晨5~6点起床,晚上22点左右就寝较合适。

子午觉:子、午之时,阴阳交界,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一般以30分钟~1小时为宜。

饮食调摄法,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饮食来调整机体状态,以增进建康,延衰益寿或促进机体康复的调摄方法。

饮食调摄法的原则:1辨明气体,合理调配

2饮食有节,饥饱适度

3三因制宜,勿犯禁忌

食物摄入量:谷物及薯类:250~400;动物性食物:禽畜肉50~75,鱼虾50~100,蛋25~50;乳制品300,大豆类30~50;蔬菜300~500,水果200~400;

温热性质蔬菜:韭菜、茴香、香菜、大蒜。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水果:荔枝、石榴、菠萝、桃、李。苹果、橘子、葡萄性平。

导引调摄就是指通过形体的运动,来导引气机、畅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

导引调摄法的作用:1调形:通过对形体的调控与锻炼,一方面引动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脏腑机能;另一方面意识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结合在一起,神不外驰,就是生命养护的基础。

2调气:

3调神

八段锦: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

六字诀:肝:嘘,心:呵,脾:呼,肺:呬,肾:吹,三焦:嘻

药物调摄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针对患者体质特征与证候类型,通过中药内服或外用,以增进建康,减轻与消除患者的形神功能障碍,从而促使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药物调摄法的作用:1扶正固本:病理状态有虚实之分,但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虚弱

2补虚泻实

3调与阴阳

药物调摄法的原则:1辩证(体)施治2补益适度3缓图功效4照顾脾胃

外治:中药外治法就是以中草药煎煮或捣烂之后,通过对全身、局部、腧穴,进行熏蒸、浸浴、

烫洗、敷贴等方式,达到养生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烫洗疗法:选配某些中草药制成煎剂,趁热进行局部或全身浸洗,以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适合风寒湿痹及各种跌扑损伤。

熏蒸疗法: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目的的方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证,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症。但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肝炎、肿瘤,或孕妇、父女月经期间,不宜采用。

熨敷疗法:将药物或其她物体炒热熨敷患处,借助药性与温度的物理作用,就是腠理开阖、气血通调,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湿痹、肌肉萎缩、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血虚寒凝等症。

贴敷疗法:将加工处理后的药物,借助薄贴、油膏、敷贴等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外治法。疏通经络,用于痹症、萎证、骨折、伤筋等病症的恢复期,亦可用于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症。

针灸调摄法:在中医养生康复理论的指导下,以调整经络气血、刺激腧穴为基本手段,采用针刺、艾灸、拔罐及刮痧等方法,激发并促进营卫气血运行,与阴阳,养脏腑,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目的的调摄方法。

针刺调摄法的作用:1通调经络2补虚泻实3调理脏腑4调与阴阳

常用方法:1毫针刺法:养生保健及慢性病症、残疾病症、精神病症、老年病症的康复治疗。

2三棱针词法:较为明显淤血内阻、经脉不通的病症。气弱血虚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使用。

艾灸调摄法作用:1温通经脉,行气活血2健脾与胃,培补后天3升举阳气,密固腠表4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神阙隔盐灸用于阴证回阳救逆。

拔罐注意事项:1皮肤高度过敏、破溃部及五官禁拔2孕妇腹部腰骶部禁止3传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部,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心尖搏动处与大血管部位4出血倾向疾病,高热抽搐。

刮痧调摄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刮痧器具释术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形成痧痕,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刮痧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2新发生的骨折患部3对刮痧恐惧或过敏4传染性皮肤病如疖肿、痈疮、瘢痕、溃烂及皮肤不明原因的包块等,不宜直接在病灶处刮痧5小儿囟门未闭合,头颈部禁用6辖制静脉曲长、浮肿者,应用较轻手法从下向上7孕妇、妇女月经期间禁刮下腹部。

合谷

大肠经原穴,调理大肠经气。通经活络、镇静安神、泄热止痛、祛风消疹。临床退热要穴。天枢

大肠募穴,通调大肠腑气、调理气血。用于腹胀、便秘、泄泻、月经病、肥胖症的康复治疗,对胃肠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推拿调摄法就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将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经络与腧穴,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整脏腑,达到防病治病、促进病体康复的一种方法。

脾应宫,其声慢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

舞蹈疗法可用于情志治疗

碳酸氢钠泉与硫酸钠泉水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硫泉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病与循环系统疾病。

热泥来自矿泉的中心地带,地热资源丰富的地方,具有消炎止痛美白的作用。

冷泥为来自井底的冷泥浆,称之为井底泥,治疗妊娠胎热造成的胎动不安,以及风热头痛等疾病。冷泥浴对于四肢关节疼痛、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紫斑、消化道溃疡、机体软组织损伤、

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

中 医 药 特 色 预 防 保 健 方 案 奋斗街道奋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 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社区中医特色保健意义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容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乐意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同时,中医药保健服务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了中医业务的要求,开辟了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发展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理论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让更多的居民受利于中医药服务。 目标:运用不同的形式使社区的老人、儿童、妇女接受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并了解一般中医药防治知识,是社区居民自觉运用中医药的家庭保健意识。 三、实施内容 (一)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 老年人保健,就是通过适当的运动养性修身,定期检查,发病治病,以调和脏腑,益精养血,平和阴阳,达到延缓衰老,增年益寿

的目的。 1、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2、做好老年人精神保健工作,指导保持稳定情绪,怡情养性,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家庭、社会和疾病方面的关系,保持心身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各主要脏腑功能状态,全面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一下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从而判断自己衰老的程度,为制定预防保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4、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中医保健、运动、食疗小处方,使其脏腑强盛、阴阳协调、精气神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二)社区妇女保健 (三)由于妇女在生理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生产、哺育等特点,所以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妇女保健,对于增强妇女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及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案如下: 1、指导妇女做好月经保健。在经期注意个人清洁,宜淋浴,不宜坐浴;保持心情平静和充足睡眠,以利于脏腑安和,气血调匀,经期不宜过劳和过逸,劳则伤气耗力,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经期还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引起经行异常。 2、孕期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思虑过度,增

《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doc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题) 1、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 ABC ) A、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 C、心理平衡 D、综合调养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喜则气缓 B、喜则气消 C、忧则气上 D、悲则气结 E、怒则气乱 3、根据五行的特性,下列物质关系中属于母子关系的是(C) A、水土 B、火水 C、金水 D、金木 E、土木 4、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ABCD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5、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D ) A、阴阳转化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平阳秘 6、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总体归纳有( ABCD ) A、节制法 B、疏泄法 C、转移法 D、情志制约法 7、五行递相克制的顺序是(A) A、木、土、水、火、金 B、金、木、水、火、土 C、木、火、土、金、水 D、金、木、水、火、土 E、土、木、金、水、火 8、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C ) A、《左传》 B、《山海经》 C、《内经》 D、《吕氏春秋》 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ABC ) A、协调脏腑、畅通经络 B、清静养神、节欲葆精 C、调息养气、综合调养 D、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 10、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 D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 以上均是 11、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C) 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任脉 E、奇经八脉 12、下列表述中,包含保健要穴的叙述是(C) A、头项寻列缺 B、面口合谷收 C、肚腹三里留 D、腰背委中求 E、以上均无 1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 A ) A、《黄帝内经》 B、《神龙本草》 C、《礼记内则》 D、《道德经》

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

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 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 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胡萝卡、油菜、洋葱等。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2011-2012-2《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doc

《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题) 1、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 ABC ) A、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 C、心理平衡 D、综合调养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喜则气缓 B、喜则气消 C、忧则气上 D、悲则气结 E、怒则气乱 3、根据五行的特性,下列物质关系中属于母子关系的是(C) A、水土 B、火水 C、金水 D、金木 E、土木 4、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ABCD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5、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D ) A、阴阳转化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平阳秘 6、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总体归纳有( ABCD ) A、节制法 B、疏泄法 C、转移法 D、情志制约法 7、五行递相克制的顺序是(A) A、木、土、水、火、金 B、金、木、水、火、土 C、木、火、土、金、水 D、金、木、水、火、土 E、土、木、金、水、火 8、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C ) A、《左传》 B、《山海经》 C、《内经》 D、《吕氏春秋》 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ABC ) A、协调脏腑、畅通经络 B、清静养神、节欲葆精 C、调息养气、综合调养 D、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 10、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 D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 以上均是 11、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C) 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任脉 E、奇经八脉 12、下列表述中,包含保健要穴的叙述是(C) A、头项寻列缺 B、面口合谷收 C、肚腹三里留 D、腰背委中求 E、以上均无 1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 A )

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基本理念和知识

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基本理念和知识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1.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保健活动。 2.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3.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4.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5.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6.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7.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8.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9.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10.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11.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12.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13.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4.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15.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 16.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17.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18.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19.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20.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21.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22.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23.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24.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 25.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 26.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三、常用养生保健内容 27.情志养生: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 28.饮食养生:根据个人体质类型,通过改变饮食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物,从而获得健康的养生方法。 29.运动养生: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 30.时令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 31.经穴养生: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等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养生方法。 32.体质养生: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常见的体质类型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 四、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33.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34.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砭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维波,谷世喆,耿引循,田宇瑛,谢衡辉,买文军,付小苏,李小军,侯中伟,衣华强,陆宙雄,黄涛。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砭术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砭术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砭术是指使用石制或以石制为主的器械进行按摩、温熨等操作的养生保健技术,其中的石制或以石制为主的器械称为砭具,适合制作砭具的特定石头称为砭石,砭石在古代的文献中同时具有砭具和砭术的含义,砭术用于医疗机构,以治疗为目的,则称为砭石疗法。砭石(具)曾是古代的一种针灸器具,砭术是一种古针灸术,在《黄帝内经》中被列为古代五大医术(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之首,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制作砭具佳石的匮乏等原因,砭术自东汉以后逐渐失传。20世纪九十年代,在山东古泗水流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石头,称为泗滨浮石,原用于制磬,后发现制成砭具进行医疗保健具有良好的效果,砭术被重新挖掘出来,并诞生了新砭具和新砭石疗法。新砭具和砭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了制作砭具石材(砭石)的物理特性和医学安全性,按照生物物理和生物力学等原理,使用具有优良物理特性、安全、易加工和保存的石材,按照适合在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操作的原则,制作成一定形状或与其它材料组合形成的器械,针对健康人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施行器械按摩、刮痧和理疗,通过穴位刺激、理筋通脉和温养筋脉等原理,达到调节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的治疗保健作用。砭术具有五大特点:1)无损伤、无传染、安全的中医外治法;2)不刺入皮肤、痛苦小;3)作用范围广,可对经筋、皮部甚至多条经脉同时作用;4)作用方式多,有机械按摩、超声波和远红外等多种作用;5)简便易学,无需专业解剖知识,老百姓可在家中自行操作。主要适应症包括腰腿痛、颈肩背痛、四肢关节风湿痛等骨关节类疾病、中风

中医养生康复学

1, 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 2. 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 3.精,是指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发育的基本物质,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气,是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也是推动各种生命物质在人体川流不息的动力,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血,是滋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需求,化生精、气、神、乳汁、经血、精液、体液等生命物质的物质源泉。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运动、知觉等。 4.天人相应:(一)适应季节(二)把握时间(三)顺从地理(四)适应社会 5.食物的滋养调整作用:滋养作用:水谷精微滋养脏腑、经脉,乃至筋骨、肌肤、皮毛等,并与人体的真气结合,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抗御邪气。调整作用: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是养生最重要的法则。利用饮食的性味对机体阴阳失调进行调整。阳虚者补阳,阴虚者当清补,偏热体质或热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寒的食物,偏寒体质或寒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热的食物。 6起居养生:起居养生的方法是:(一)起居有常(二)劳逸适度(三)合理睡眠 7.饮食康复原则:平衡阴阳调整体的原则,协调脏腑重脾肾的原则,辩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三因制宜的原则。 8解表类:生姜、大葱、大蒜、豆豉等,用于风寒感冒。外感初起,可用生姜红糖饮、葱姜醋粥、薄荷叶健脑益智类:常以核桃仁、芝麻、龙眼、猪脑、猪心、莲子、木耳、大枣、百合等健脑养心的食品为主,或与益智仁、枸杞子、茯神、柏子仁、何首乌等健脑药相配。9.减肥类:常以冬瓜、黄瓜、赤小豆、薏苡仁、萝卜、山楂、海带等利水消脂的食品为主,或与泽泻、荷叶、茯苓等利水药相配,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 10.针灸的种类:毫针,灸法,拔罐,三棱针,皮肤针,耳针,头针,火针,电针,水针 11.中药养生保健的应用原则 1).预防为先治未病2).补虚泻实重扶正:虚者补之,实者泻之.3).调整阴阳期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4).兼顾三因制宜1)春季:不宜过用补药、注意抑肝气。2)夏季:加用清心火之药、冬病夏治、除暑祛湿。3)秋季:易伤津。忌用耗气伤津、尽量不攻邪伤正。4)冬季:助阳、填精。因地制宜:我国西北天冷少雨,用药需温补;东南地区,温热,需清补;北方人体强,用药宜峻重,南方人体弱,用药宜轻巧。5).药补最重脾胃6).药补忌偏忌滥。 12.虚症包括气虚、阴虚,阳虚、血虚! 13.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易疲倦、怠惰无力、便秘(肠道蠕动无力)、大便溏次数多(脾虚运化不利)、易长色斑、慢性盆腔炎,可分为肺气虚、脾气虚。 14.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以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灼热,盗汗,小便短黄,

《中医养生学概论》

1、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ABC ) A、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 C、心理平衡 D、综合调养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喜则气缓 B、喜则气消 C、忧则气上 D、悲则气结 E、怒则气乱 3、何处是人体脂肪主要的堆积处( C ) A、脸部 B、胸部 C、腰腹部 D、肩部 E、腿部 4、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ABCD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5、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D ) A、阴阳转化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平阳秘 6、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总体归纳有(ABCD ) A、节制法 B、疏泄法 C、转移法 D、情志制约法 7、五行递相克制的顺序是( A ) A、木、土、水、火、金 B、金、木、水、火、土 C、木、火、土、金、水 D、金、木、水、火、土 E、土、木、金、水、火 8、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C ) A、《左传》 B、《山海经》 C、《内经》 D、《吕氏春秋》 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ABC ) A、协调脏腑、畅通经络 B、清静养神、节欲葆精 C、调息养气、综合调养 D、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 10、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D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 以上均是 11、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C ) 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任脉 E、奇经八脉 12、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A )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固摄作用 C、气的温煦作用 D、气的防御作用 E、气的气化作用 1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A ) 14、“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养生理论出自( D ) A、老子 B、达摩 C、庄子 D、孙思邈 A、《黄帝内经》 B、《神龙本草》 C、《礼记内则》 D、《道德经》 15、气功中被称为丹田的腧穴是( B ) A、大椎 B、气海 C、神阙 D、命门 E、太冲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 ) A、怒伤,以忧胜之 B、喜伤,以恐胜之 C、喜伤,以思胜之 D、怒伤,以喜胜之 17、在经络系统中,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C )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任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18、两耳上缘高点连线的中点是( A )穴。 A百会B印堂C承浆 D 风府 19、在奇经八脉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C )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督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20、影响人类的环境因素有(ABCD ) A、生物因素 B、化学因素 C、物理因素 D、社会心理因素 E、行为因素 21、被誉为润肤公主的水果是(A ) A、芒果 B、橘子 C、西瓜 D、甜瓜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方法颇多,但其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三)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治未病就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未病预防,既病防变”。 ※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 1、养神: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修养。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是医用健身气功法“内养功”。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 5、食养:主要是对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等。食养为中医养生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6、药养:主要是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中药饮片)。 7、术养:是以上养生方法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的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 总之,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因人而异,即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

根据以上中医养生方法着重讲两方面中医养生技术,适合大多数人群: 气养的一种方法:八段锦养生功 术养的一种方法:人体十大重要穴位的日常按摩 一、八段锦养生功 1、八段锦养生功法: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有800多年的有历史。古人把这套功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优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八段锦”。练习时无需器械,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显著,适合男女老少,可使胖者变瘦、瘦者变强。 八段锦功分南北流派,各流派做法有差异。现代对过去的八段锦功在内容和名称上均有所改变,今天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对八段锦改编后的要领进行学习。 2、邓铁涛八段锦口诀: (1)双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需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 (5)攒拳怒目增力气 (6)两手攀足固肾腰

常用十种养生方法

常用十种养生方法 1.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中医上讲肾主骨,牙齿也是骨头的一部分。因此叩齿不仅有利于牙齿坚固,也能起到强肾的作用。在做叩齿的时候,最好同时做咽津法,既健脾又调胃。 2.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呼吸做到平稳,是掌握闭口调息法的要领。这样可以使得氧气分布全身,久而久之让气血畅通,利于五脏六腑的协调工作。该方法建议早上做,因为此时阳气处于上升阶段,可以事半功倍。 3.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4.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面部经络丰富,坚持做搓面法,还有利于延缓皮肤衰老。另外,用搓热的手心蒙双眼,这种类似熨烫的方法对于明目有一定好处。

5.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50~100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梳发时应用手指肚接触头皮,用力适度。长期梳发,易于毛发黝黑、乌亮。 6.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肝开窍于目,因此运目法对于肝脏健康有益,此外还有利于降低白内障的发病几率。 7.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肾开窍于耳,做凝耳法的时候,配合牵拉捏耳朵,对于强肾效果更佳。 8.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再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的运行。 提气法在于让体内的气往上走,一定程度上抵消地心引力的作用。吸气的时候搭配脚跟抬起离地的动作,效果更好。 9.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摩腹法在力度上一定要轻柔,力道太大揉痛肚子,可能事与愿违。 10.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足心按摩法最好在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后进行。也可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以搓热双脚但不伤及皮肤为宜。此法有强肾滋阴降火的功效。也可在泡脚后按摩足三里穴和涌泉穴,可达到健脾养胃固肾的功效。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概论 第一讲绪论 1、养生的概念: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通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强调整体性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每一个局部都密切联系着整体。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 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 l 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 l 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 l 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 l 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环境

养生 l 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四季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 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 5)综合、辨证的调摄 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 6)强调养生生活化 l “道不远人” l 养生勿求速成 3、学习养生的目的: l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科学的健康观念; l 积极参加养生实践活动,增强身心健康; l 完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在社会实践的竞争力; l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 l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提高; l 乐观进取,当好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 1、《周易》与养生 1)〈周易〉书名的含义 “周”————周期,周而复始,无有穷期。

中医养生技术操作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解读及推广 规范名称如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等;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人:忻玮,徐陆周,常海沧。本规范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的膏方养生的处方配伍、制作加工和服用等各环节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开展膏方服务的机构、从业中医师、生产加工人员,以及服用膏方的人群提供指导,使膏方养生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使之能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中老年常见病中医养生方法

中老年常见病中医养生方法 由于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治病知识的广泛普及,近半个世纪中国人的寿命普遍提高。根据“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至74岁为青年老年人,75岁至9O岁为老年人,9O岁至120岁为高龄老年人。在我国,60-64岁为“初老年人”,60-79岁为“低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9O岁以上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百岁老人”。近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长寿。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其壮大昌盛至今,祖国中医药学起到很大作用。 老年病有很多种,诸如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老年骨关节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白内障等等。当今最受关注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其发病率居高,预后险恶,致残率及死亡率高。老年病中最重要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早于现代医学两千多年就提出:“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预防为主的科学措施。也就是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抑病强身,防微杜渐。预防老年病的要素是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乐观情绪;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良好生活习惯,有规律的生活,

戒烟,限酒,劳逸结合。 1.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预防老年病的重要因素。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消极情绪能致病,而积极情绪却可以防病治病。愤怒总是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因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等。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有这样一句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心理学家认为,消极因素往往会过分刺激人体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积极因素则给人体以适度刺激,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2.适当运动是健康非常重要的因素。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基本条件。生命的规律是动则不衰。经常运动,可以加强心肌力量,使心脏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减少,每次的搏血量增加。这既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又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运动能增强肺功能,使肺活量增大,增加氧气吸入,二氧化碳排出。运动能改善老年人肌肉萎缩,减少脂肪堆积。糖尿病人经常适当运动和膳食调节可以维持血糖正常。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功能。运动可以延缓老年人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和骨质疏松。运动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活动的适应能力,协调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提

《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2010-2011-2《养生学概论》 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题) 1、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 ABC ) A、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 C、心理平衡 D、综合调养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喜则气缓 B、喜则气消 C、忧则气上 D、悲则气结 E、怒则气乱 3、何处是人体脂肪主要的堆积处( C ) A、脸部 B、胸部 C、腰腹部 D、肩部 E、腿部 4、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ABCD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5、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D ) A、阴阳转化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平阳秘 6、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总体归纳有( ABCD ) A、节制法 B、疏泄法 C、转移法 D、情志制约法 7、五行递相克制的顺序是( A ) A、木、土、水、火、金 B、金、木、水、火、土 C、木、火、土、金、水 D、金、木、水、火、土 E、土、木、金、水、火 8、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C ) A、《左传》 B、《山海经》 C、《内经》 D、《吕氏春秋》 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ABC ) A、协调脏腑、畅通经络 B、清静养神、节欲葆精 C、调息养气、综合调养 D、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 10、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 D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 以上均是 11、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C ) 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任脉 E、奇经八脉 12、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A )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固摄作用 C、气的温煦作用 D、气的防御作用 E、气的气化作用 1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 A ) 14、“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养生理论出自( D ) A、老子 B、达摩 C、庄子 D、孙思邈 A、《黄帝内经》 B、《神龙本草》 C、《礼记内则》 D、《道德经》 15、气功中被称为丹田的腧穴是( B ) A、大椎 B、气海 C、神阙 D、命门 E、太冲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B ) A、怒伤,以忧胜之 B、喜伤,以恐胜之 C、喜伤,以思胜之 D、怒伤,以喜胜之 17、在经络系统中,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C )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任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18、两耳上缘高点连线的中点是( A )穴。 A百会 B印堂 C承浆 D 风府 19、在奇经八脉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C )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督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20、影响人类的环境因素有( ABCD ) A、生物因素 B、化学因素 C、物理因素 D、社会心理因素 E、行为因素 21、被誉为润肤公主的水果是( A ) A、芒果 B、橘子 C、西瓜 D、甜瓜 22、水谷之海是指( B )

中医养生调养的方法

中医养生调养的方法 中医可谓是我国一种特有的养生方法,中医的好处有很多种,在我们看来我们养生,使用中医的方式也要多注意几点,可不能胡乱来养生,不能别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还是要根据个人不同身体来进行养生的,那么关于中医养生保健学或许大家并不了解,接下来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相关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养生之法被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就是保卫生命的意思;养生就是养护生命的意思;厚生就是厚待生命 的意思;道生就是要求以上养生都要有一个度。 《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之道与养法.jpg

养生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 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其内容自然会贯彻到日常生活诸多方面,这就必然涉及到各种文化现象,因此古代养生的内容多分散在许多文化范畴之中,如医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学文化等。 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天人合一”道家思想,说的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艾灸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xibustion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作用和适应范围 (2) 作用 (2) 适应范围 (2) 4 注意事项 (2) 5 操作方法 (2) 基本操作顺序 (2) 常见操作方法 (3) 6 禁忌症 (5) 禁灸部位 (5)

禁忌病证 (5) 禁忌体质 (5) 7 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6) 不良反应 (6) 处理措施 (6)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本《规范》依据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