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乌龙茶及茶道(最新)

中国乌龙茶及茶道(最新)

一、乌龙茶起源

乌龙茶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武夷山具有良好的植茶自然环境,特产自古以茶着称。那“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胜,峰峦岩壑,秀拔奇伟,高低俯仰,吞云吐雾,鬼斧神工,难以名状。水则溪流九曲,流传其间,幽邃清深,苍冥万古,蔚成山乡水国,皇都胜境。以其环境优异,云雾弥漫,所产茶叶,声闻遐迩。武夷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唐元和时(806-820)人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甘晚候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宋代北苑“龙团凤饼名振天下”迨至,元朝大德六年(1302)在武夷四曲处设置御茶园,岁制龙团贡茶,一切均依照宋制,无多大变化。

直到明初(1391),罢造龙团,御茶园寻废,武夷茶向“三坑两涧”转移,改制散茶,从此武夷各岩寺院僧人奋起改革茶叶制法。采后经蒸熟不再捣碎、碾揉后直接焙干为散茶。清崇安县令殷应寅于1602年从安徽首招黄山僧引入松萝制法,则以炒代蒸,色香味俱佳。有的反比松萝茶佳,而叶色经旬月仍紫赤如故。这就是武夷茶中的“松萝之目”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的地方。“武夷造茶,僧家最为得法” 。清代名僧释超全(1627-1762),俗名阮旻锡,厦门同安人,甲申(1644)之变,旻锡方弱冠,慨然谢举子业,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1655年郑成功在厦门设立六官及“储贤馆,师生二人皆入馆,郑以勤俭复明,以茶代酒,常行茶宴,其时已将闽南工夫茶设宴待客。明亡,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览遍名山大川,尝尽天下名茶。

约于康熙十年(1675)慕武夷之名入天心寺为茶僧,继承黄山僧的松萝制法,改制武夷做菁功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武夷茶歌》,是传递乌龙茶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乌龙茶早期(1655年)从厦门港口始传播欧洲而名震环球。乌龙茶又名青茶,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类;与我国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列为六大茶类。乌龙茶创始于中国福建,相继扩展至广东、台湾;现在部分省的产茶区,也有部分的生产。但以福建乌龙茶品质最为优异,驰名中外。它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英译名为Oolong tea。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种茶。它是采集于Tnea sinensis L.(中国武夷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茶类。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类,就制造中鲜叶内含物转化而言,作为茶叶特征性物质的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程序,介于抑制酚类酶促氧化作用不发酵绿茶与促进酚类酶促氧化作用全发酵红茶之间;(它的产生时间在红茶之前)即发生酚类的部分酶促氧化作用,遂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风韵——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八闽门户”的厦门,是著名的茶叶集散地。欧州人知茶就是从这里传播出去的。十六世纪中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从这里购得武夷茶转销欧洲使之名扬英伦三岛,“Cha”字音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使用。厦门是中国早期茶叶对外贸易和五口通商的口岸,如今,从这里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一条乌龙茶通往世界各国的“海上茶叶之路。”

中国出口茶分绿茶、红茶和特种茶三类;特种茶具有特色,特别是乌龙茶。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福建茶叶界泛称乌龙茶为侨销茶,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在海外华侨聚居地销售的传统茶叶,后来认为这一名称不够明确。便不称侨销茶,而代之以福建特种茶名称而出口。

2002年9月在福州召开的“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就是以福建特种茶为主题的国际茶叶商品博览会。事实上福建茶叶侨销不只乌龙茶一类,也有白茶、红茶和茉莉花茶,还有台湾省的乌龙茶和包种茶,广东省潮州凤凰单丛和凤凰水仙以及石古坪乌龙,饶平色种、平和白芽玉兰、诏安八仙茶等都属乌龙茶类,早年就参与侨销茶行列。

另外云南省的普洱茶、福建白茶,历来就有较大量的侨销。福建乌龙茶分闽北和闽南两大产区,闽北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简称岩茶)闽南以安溪茶为代表

(简称溪茶)。岩茶中的武夷岩茶和溪茶中的铁观音,被誉为福建乌龙茶的两颗明珠。台湾乌龙,欧美人称“东方美人”,驰名遐迩。

乌龙茶是我国劳动人民创制的一种工艺考究、风味独佳的共叶,是世界茶叶贸易市场上的特殊种类的关发酵茶。它源于中国福建,故号称“中国特种茶”,又誉为“减肥茶”、“美容茶”。

自明末清初至今的三、四百年中,尤其是当代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乌龙茶的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和新花色不断增加,产品安全卫生,质量不断增进,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拓展,出口贸易不断扩大,产销数额不断增多。

2002年中国乌龙茶产量达7。66万吨,其中福建6。01万吨,占全国78。46%,全国出口乌龙茶2。12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8。4%,金额4843万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14。58%。中国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其次是广东、台湾。福建乌龙茶,有闽北乌龙与闽南乌龙两大品系,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奇丛、闽北水仙等为贵;闽南乌龙以溪铁观音、黄观音、永春佛手、水仙、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等为著。

广东乌龙茶,以凤凰单枞、水仙等扬名。台湾乌龙茶,于清嘉庆年撞从大陆传入,以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享誉中外。

近十余年来,海峡两崖茶叶界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台商在福建开设有40余家乌龙茶产业化企业。经两崖茶人共同努力,产制的“清香型”乌龙茶,赢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

二、乌龙茶品质特征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青绿灰光,香气馥郁芬芳,汤色清澈金黄,滋味浓醇鲜爽,叶底绿叶红镶边。各地所产的乌龙茶又因品种、产地、制工不同,各具风格。

乌龙茶的外形与绿茶和红茶相比较为粗大,不具诱人的外观,可是却富有沁人心脾的芬芳和令人欲醉的滋味。乌龙茶的香气馥郁,芬芳持久,其滋味浓醇鲜爽,甘醇可口,回味无穷。一杯在手,它那特有的芳香,会使你立即进入“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的境界。当你啜饮几口会当满口生津,

令你拍案叫绝。

清代江南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对在武夷山领略到乌龙茶真趣之后的感受,曾有一段生动的描写:“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药。然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山,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橡,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初次品尝乌龙茶的人都会有袁枚所描写的经历和感受。虽命名曰:“武夷茶”,但据所说“杯小”、“壶小”及先嗅后饮的品茶判断,虽无泡工夫茶之法,已有饮工夫茶之实,实属“工夫茶”无疑。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是早期闽南、广东工夫茶座中最受青睐之名茶。品尝茶叶不仅要重外形,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内质,领略其真味。再者,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风格,有各自所具有的色、香、味、形的特征。乌龙茶的外形较之红、绿茶叶粗大,正是乌龙茶所要求的品质规格。乌龙茶的品饮方法在所有茶类中也是最为讲究的、最具特色的。从袁枚的描述中,可见一斑。但实际品饮起来还要复杂得多,乌龙茶的品饮艺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非寥寥数言所能尽述的。当人们领略到乌龙茶的真趣,就会被这种中国特有的珍品所征服。

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是中国三教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有36峰、99岩之胜,峰峦叠嶂,怪石嶙峋,溪流纵横。产茶历史悠久,“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早在公元前1066年就有闽濮族向周武王献茶之事,后来闽越王统治时,闽越王无诸已用茶祭天祀神,出征时,族民沿途为勇士敬奉茶,祈祷勇士们凯旋归来。唐代,武夷茶已成为高贵的礼品;宋元以来,山上茶事兴盛,岩岩有茶,无岩不茶。于是“武夷真是神仙地,又产灵芝又产茶”。

而且僧道造茶最为得法。乌龙茶起源可追溯到明代初期,道家朱升《茗理》一诗,序与诗中已有详述岩茶制作,类似现代乌龙茶制法的记载。制作方法的形成,则有释超全《武夷茶歌》是传递乌龙茶制作的第一手资料。

乌龙茶的形成是渐变不是突变的,它是从原始茶经生采拍饼,经蒸青团茶、

炒青散茶到做菁技术,逐渐演化而成。

乌龙茶生产是一项程序复杂、技术难度大的劳动。茶谚云:“制好乌龙茶,要靠天地人。”即,天时、地利、精湛的制茶工艺。乌龙茶的整个制定过程要进行,“看菁做菁,看菁做茶”。特别强调根据香气的变化来掌握各工序进程,释超全的《武夷茶歌》中说“大抵焙时候香气”,这句话倒可以改成“整个焙制候香气”。乌龙茶的焙制过程不但技术性强,而且也相当辛苦:“种茶辛苦甚种田,耕耘采摘与烘焙,谷雨期属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有“南方之嘉木”美称的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乃天地间之灵物”更是天赋人类最佳之饮料。

唐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刘贞亮《茶十德》中有“以茶可行道”。唐代茶道大行,已孰知“茶道全尔真”“三碗便得道”了。

中国人饮茶传统源远流长,从唐代开始饮茶习俗传到日本发展出“茶道”,传到韩国便有“茶礼”,传到新加坡便是“茶艺”。吴觉农《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乌龙茶老专家张天福认为中国传统礼仪中包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容,如以茶敬客,以茶联谊,以茶为祭,以茶为礼等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中国茶道基本精神,传统共识应是“德”。《周礼·地宫·师氏》:“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他提倡的茶礼四字箴言:俭、清、和、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高尚品性和处世哲学。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用于论述冲泡工夫茶之名,始见于清代,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云: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并详细记述了工夫茶品饮艺术,与今之流外程式几近一改,可见至迟在康熙年间,潮州工夫茶冲泡法业已形成。而且相对集中流行在闽南、粤东凡四方之地区。

品饮乌龙茶,要有一套饮工夫茶的功夫。清代陈启仁他写下《工夫茶》诗:“宜兴时家壶,景德若琛杯,配以幔亭(武夷)茶,奇种倾建溪,瓷鼎烹石泉、手扇不敢休。蟹眼与鱼眼,火候细推求,熁盏暖复洁,一注云花浮,清香扑鼻

观,未饮先点头。”这是闽南、粤东茶人饮工夫茶程序,冲泡工夫和品饮艺术的写照。唐代已形成的茶道,长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现一千多年来的有实无名。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茶道全尔真”、“七碗喝不得。”七十年代始由台湾掀起的“茶艺”,1979年福建省博物院茶艺馆首先推出《福建茶艺》演化成今日的“武夷茶艺”、“安溪工夫茶”“广东工夫茶艺”、以及“台湾工夫茶艺”,紧接着道家八卦茶、佛家禅茶以及各种形式的民俗茶艺如雨后春笋遍行全国,乌龙茶品饮艺术讲究茶叶品质、冲泡方法、茶具玩赏、水质品评、品茶环境、场所陈设、敬茶礼节、品饮情趣、精神陶冶等等,雅俗共赏,人人皆宜。

从1989年在北京举办“茶与文化展示周”以来,中国掀起饮乌龙茶的茶艺热潮,“茶艺馆”如雨后春笋,形形色色的茶艺表演在推陈出新,方兴未艾,形势喜人。时代进入21世纪,乌龙茶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最佳饮料。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以宋代“斗茶”为底蕴,以武夷(岩)茶为主体而风行全国的工夫茶艺,是乌龙茶文化的精髓,中国茶文化奇葩。

三、乌龙茶名称由来

乌龙茶名称的由来传说有三:

一是建洲(今建瓯)北苑贡茶系宋朝太宗皇帝遣使专门制造,冠以“龙”字,旨在区别庶茶。龙为中华民族的角象征,古代帝王自命为真龙天子,以“龙”来显示万乘之尊贵。

二是茶叶经过晒、炒、焙以后,色泽乌黑,条索似鱼似龙。商人为了表示具有鱼龙之外形的珍贵,以乌龙为商标,称之为乌龙茶。

三是相传安溪西坪南山中有个打猎将军乌良,以打猎采茶为乐,有一天,乌良背上茶篓和猎枪到山上采茶。突然有一只山獐从岩丛中闯出,乌良持枪急

追,并把山獐猎获。乌良在追赶山獐时,因上下跳跃,茶篓里的茶叶跟着上下左右摆动碰撞,返回后又忙于宰杀山獐,把炒制茶叶的事搁置下来,篓里的茶叶经过一个晚上的停放已经发酵了。

第二天,乌良在炒制茶叶时出现了奇迹。这次,炒制的茶叶,泡饮时苦涩之味尽去,芬芳异呼寻常。经过多次试制,竟取得同样的效果,于是乌良就把这种偶然悟得的制法加以推广。后来人们便把采用这种新法炒制的茶叶称“乌龙茶”。“乌良”与“乌龙”在闽南语中读音相同,乌龙茶的名称便由此而来了。

四、乌龙茶的初制加工方法

a) 乌龙茶初制的加工方法:①鲜叶(茶青)→②晒青(萎调)→③凉青→④摇青(做青)→⑤杀青→⑥揉捻→⑦烘焙(干燥)→毛茶。

①鲜叶:要求不老不嫩,一般为伸育成熟(俗称小开面)采摘2-3叶或3-4叶。如果采摘太老外形粗松,没有光泽,内质香味粗淡,品质差;如果采摘太嫩,做青容易发酵,变成“死青”带“闷酵味”(近似红茶味)或者做青不够变成“绿条”带苦涩味(近似绿茶味)。

总之,鲜叶太老太嫩均不能制出品质优良的乌龙茶。

②晒青(萎调):通过晒青,蒸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同时提高叶温,促进叶子内部的化学变化,如叶绿素被破坏,青臭气减除,碳水化合物转化为醣类等等。

如果不经过晒青,制成的毛茶青臭气重,滋味苦涩,汤色混浊而暗,品质差。

③凉青:经过凉青散发热气,降低叶温,使水分重新分布,有效物质往叶面输送,恢复生机,便于摇青(做青)。

④摇青(做青):做青的目的是使叶子边缘互相磨擦碰撞,细胞破裂,在酶的参与下起发酵作用,呈现红边,形成半发酵茶应具有的“绿叶红镶边”的叶底。

同时,因振荡促进梗和叶脉的水分及可溶性物质逐渐往表面输送,使柔软的叶子恢复新鲜的紧张状态(俗称“还青”)随着做青的继续,叶子的内含物质起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变化,生成并积累了更多的有效成分,至做青适度时,叶子便发出馥郁的芳香。

⑤杀青:即用高温(220℃以上)马上制成酶的活性,不让叶子继续发酵,固定品质,并减少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⑥揉捻:揉捻的目的:

一是使杀青叶子搓揉成条索(闽南乌龙茶用布包揉反复几次甚至十几次。

二是使叶细胞进一步破碎,揉挤出茶汁,使之凝于叶表,有利于内含物质的混合接触和一定程度的转化,便于冲泡饮用。

⑦烘焙(干燥):乌龙茶烘焙是利用热气流穿过叶层的热传导作用,达到蒸发水份,发展香气,提高滋味的过程。烘至一定干度(含水分8%左右)以便贮存保管。即成毛茶。

五、乌龙茶的精制加工方法:

鲜叶经过初制加工后的产品称为毛茶。毛茶即使是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由于受到不同产地、栽培管理措施、气候、初制技术等等因素的影响,不论在外形形态上,还是在内质香味风格上,均不尽一致。

而作为市场商品的成品茶,则需要有一定的商品规格要求。精制加工的目的就在于对毛茶进行一定的加工技术处理使其产品符合商品茶(成品茶)的标准规格。

乌龙茶精制的加工方法:毛茶审评定级归堆→选料拼配→投放加工(筛分→风选→拣剔→烘焙→匀堆拼配)→装箱(成品茶)

1、毛茶审评定级归堆,其目的是保证各品种、级别前、中、后期加工的精茶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各级产品的标准要求。

2、选料拼配:根据各品种、等级的加工标准样或者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严格合理的选用原料进行拼配)。

3、筛分:毛茶通过不同规格筛网的分筛机,如滚筒园筛机,平面园筛机等的处理,按照大小、长短、粗细的不同型号分离成各筛号茶,以保证各筛号茶能够具有基本一致的规格标准,使各品种、等级的成品茶外形粗细、大小、上、中、下段茶保持相对一致。

4、风选:通过风力选别机的风选作用,将茶叶各自的轻、重不同分离开来。

5、拣剔:通过脱梗机拣剔机、弃砂机等机械,将茶叶与梗、与砂粒分离开来,拣剔机处理不清的,还需人工拣剔干净。

6、烘焙:使用烘干机烘焙,进一步发展香气,提高滋味,减少水分,要求严格按照各品种、等级或者市场客户需求的火功标准掌握。

7、匀堆拼配:根据加工标准或者成交样的规格要求,把各号茶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小样,并经过反复对照,比较、调整直至符合标准样或成交样后方能装箱出厂。

六、乌龙茶品质的辨别

如何辨别乌龙茶品质的优次,四看色泽就知道。

一看色泽就能辨别出春、夏、暑、秋茶。春茶外形色泽墨黑泛黄,雾霜油润,呈沙绿色或鳝皮色,品质最好。因为春天气温回升,湿度大,多雾、多漫射光。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

春茶生长期长,叶内含芳香物,咖啡碱、氨基酸、果胶物、醣类、黄酮醇类等等有效成分丰富,叶张肥厚;夏茶色泽乌黑带暗,雾霜欠润,品质差。

夏天气温高,多直射光,多酚类物质含量多,而其他有效成分少;暑茶色泽乌暗灰燥,没有光泽,品质最差。因为暑茶天气炎热,直射光强,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大;秋茶色泽墨黑泛绿,雾霜有光泽,俗称“秋绿”,香气较高,名曰“秋香”,品质仅次于春茶。秋天气温降低,湿度小,多北风天,天气凉爽,有利于叶绿素、芳香物的生成。所以春、夏、暑、秋茶色泽不同,品质也有差别。

二看色泽就能辨别出“做青”适度与否。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是在初制“做青”阶段生成的,所以“做青”适度与否是决定乌龙茶品质好坏的关键。“做青”适度外形色泽呈沙绿色或鳝皮色,香高味醇,品质好。

如果色泽青褐暗绿,就是“做青”不够,香带青气,味带涩感,品质差;如果色泽乌褐暗燥,死红条多,就是“做青”发酵过度,香低味淡,品质劣。

三看叶底色泽就能辨别出不同的品质的特征。如果叶底色泽是“金黄色红镶边”“三分红七分黄绿”,香高味醇,品质好。

如果叶底色泽乌褐暗红或者红叶较多,香低味淡,品质差。如果叶底“青绿色”,香味带青涩感,品种特征欠明显,品质亦差。如果驻芽和第一叶的叶底色泽是黄铜色或紫褐色,这就是夏暑茶。

四看茶汤色泽就能辨别出“火功”适度与否。乌龙茶的茶汤色泽与火功密切相关。火功适当,汤色清澈明亮,色、香、味俱全。

火功不足,低沸点的青叶醇芽等有碍品质的芳香物没有挥发尽,而有利于品质的高沸点芳香物质又没有得到发挥,汤色青绿色,香味青涩,品质差;火

功过重,咖啡碱升华,芳香物挥发,多酚类进一步热缩氧化,叶组织细胞纤维素硬化或焦化,茶汤色泽深红而暗,香低、味粗淡,甚至有火焦味,品质差。

经过上述四看,叫做观其色,辨其质。所以,经验丰富的茶师和茶叶嗜好者,干看外形色泽就能够辨别出品质的优次,结合叶底色泽和汤色就可以判断出等级。

七、乌龙茶的功效

福建乌龙茶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的价值。根据分析,茶叶中含有三百多种化学成分、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均是人体所必须的成分,所以饮茶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叶含有芳香物质,能够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对于吃脂肪过多,身体肥胖的人,多喝乌龙茶可起到减肥轻身的作用,亦称“减肥茶”,甚至誉为“健美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能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血液环,消除疲劳,使人精神饱满,提高工作效率。

茶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能够凝固蛋白而杀菌,能抑制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的生长。尤其对细菌性的痢疾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 等对致癌物质的亚硝胺具有抑制作用。

所以说,喝茶能防癌抗癌。茶多酚能防止细胞老化,具有续衰老的效果,被誉为“茶叶是长生不老的仙药”。

茶叶中含有微量的氟化合物,长期饮茶或饭后,睡前用茶水漱口,可防蛀牙。

茶叶中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醣类、花黄素、叶绿素、碳水化合物等等,均能增强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

茶叶中含有钾,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人在运动中,大量出汗,体内的钾随着汗液而消失,喝茶可以补充体内的钾以维持平衡。

钾对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以及保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运动为了健康,运动后饮茶更有益健康。运动、饮茶相形益彰。

当然,每一种茶叶对人体健康是有不同效果的。如:红茶全发酵性微温,绿茶无发酵性偏凉,乌龙茶半发酵介于红茶、绿茶之间中和。但由于半发酵程度不同也有所差异。闽北乌龙茶半发酵程度较重,火功较足,性稍微温和。闽南乌龙茶半发酵程度较轻,火功亦较轻,性稍偏凉。

在此建议:根据每一个人的体质和工作生活习惯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茶叶饮用。如中青年时期体质好,发育旺盛,或伏案工作用脑较多,选择饮用闽南乌龙茶为宜;岁数较大的老年人或体质虚寒者选择饮用闽北乌龙茶较妥。

八、乌龙茶名茶介绍、试饮

1、安溪极品铁观音:极品铁观音系闽南“茶中王”。外形条索肥壮圆结沉重似“铁”,色泽沙绿鲜润,香气清高芬芳,滋味甘醇鲜爽,具特殊“音韵”。在众多名茶中,独具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南山村书生王仕让,在南岩山坡上建筑书轩,攻读诗文。附近山坡上有一丛野生茶树,在晨阳映照下闪闪发亮,他便摘了一些嫩叶制茶,一品尝,果然不同凡品。

不久他当了官,将此茶献给乾隆皇帝。适皇太后多食油腻欠安,服药未见良效,他建议饮此茶代药,太后饮此茶后立感舒爽。乾隆大喜,掂掂此茶分量重若铁,且若观音能解病苦,便赐此茶名为“铁观音”。

2、白芽奇兰:始产于闽南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相传,清乾隆年间,在彭溪村有一株奇特的茶树,叶芽尖有白色绒毛披戴,香气扑鼻,颇为奇异。乡人采制成茶后,发现气味芬芳超凡,有一种特有的兰花香味,故得名“白芽奇兰”。

白芽奇兰外形紧结匀称,色泽沙绿油润,汤色清澈杏黄,滋味醇厚,鲜爽回甘。齿颊留芳,获得人们的好感。

3、黑旦:属乌龙茶中的优质品种。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黑油润,香气清高幽长,滋味醇厚甜爽,汤色清澈金黄明亮。

据2000年中日茶叶论文交流会上,厦门商检局周昱等几位专家,经过对黑旦中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认为:黑旦是由黄金桂和大叶乌嫁接后产生的乌龙茶新品种,既兼具了黄金桂香气高和大叶乌滋味醇厚的优点,又有其独特的风格。

4、白鸡冠:产于武夷山慧苑岩鬼洞窠,天然环境优美,故名丛特多,而白鸡冠香气清雅,滋味甘滑鲜爽,岩韵明显,品质优异是岩茶中名贵的名丛。

据传,从前,武夷山有一位茶农,他在岳父生日时带上家里饲养的一只大公鸡前往祝寿,途中停下休息,把公鸡放在茶树下荫凉处。休息片刻,突听见公鸡惨叫一声,回头一看,公鸡翻滚挣扎并断了气,鸡冠血流如注,洒满了茶树的头部。

原来公鸡的鸡冠是被一只大蜈蚣咬破的。这茶农既心痛又气愤,也不去岳父家祝寿了。说也奇怪,这茶树自淋下鸡血以后,长势特别旺盛,生长出来的叶子不像原来那么浓绿而变成米黄色,炒制后的成品茶米黄又呈乳白,香味俱佳。因此,人们就把这棵茶树称为“白鸡冠”。

5、金佛。品质优异,素以岩骨花香之“岩韵”而著称于世。金佛为武夷宋朝树名,原生长在“马头”岩内,相传为朱熹所栽。由于叶片大而厚似“佛手”,故命名为“金佛”(又名“佛手柑”)。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全国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被列为全国一百个年产五万担茶叶基地县之—,同时被福建省政府定为全省三个外贸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如今,安溪县的茶园面积、茶叶总产均居于福建省首位,并位居全国产茶县前列。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而安溪县则是我国乌龙茶重点生产基地。1995年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的光荣称号,这在福建茶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

国营安溪茶厂生产的「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自1982年以来连续14年保持国家金质奖的荣誉。

九、安溪茶叶发展简史

安溪素来以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采制技术精湛,茶叶品质优异而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安溪茶农在明末清初发明创制了

乌龙茶。所产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鲜叶经过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包揉、烘干等十几道工序,制成毛茶。

毛茶经筛分、风选、拣剔、干燥、匀堆,而后包装成商品茶。成茶

外形条索紧结肥壮,螺形卷曲,沸水冲泡后,茶叶具「青蒂、绿腹、红镶边」的特征,兼有绿茶之清香和红茶之甘醇,并具有独特的自然花果香味,滋味甘醇鲜美,饮后齿颊留香、喉底回甘悠长,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安溪乌龙茶采制技术传播四方,东到台湾省,南到广东省,西到沙县附近各地,北到崇安武夷山及闽北各地。

近年来,随着乌龙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采制技术又传至浙江、湖南、江西、贵州、安徽、四川等省,采制技术之精巧为其它茶类所不及。

十、安溪茶叶生产与流通现况

安溪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峦重叠,岩峰林立,云雾缭绕,澄碧的蓝溪、清溪迂回曲折于群山起伏的峰谷之问。全县海拔四十至一千六百公尺,年平均温度十六至廿一度,年平均降雨量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公厘,土壤肥沃,很适宜于茶树的生长繁殖。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茶农培育出许多茶树优良品种,现已查明的茶树品种达六十多个,被我国茶业界誉为「茶树良种宝库」,这是构成安溪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四大要素(天、地、人、种)之一。

安溪优良茶树品种中不少是我国名、优、特、稀茶树良种。1985年全国第一批审定通过的三十个茶树良种中,安溪就占了六个,即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茶农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创造发明了「茶树短穗杆插育苗法」,在世界茶叶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于一九七八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现在,安溪县每个乡、镇、场、村都有种茶,茶园总面积达廿五万亩,年产茶叶一.二五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廿%,已成为我国大宗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年出口创汇达千万美元以上。

茶叶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加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业、包装工业、印刷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从事与茶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廿万人以上,产值达三亿多元,占农业产值的1/3,年创税利达三千多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廿五%以上。

安溪现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四百多家,国营、集体、个体、联合体等经济成分并存。生产的产品有大包装和小包装两大系列。获得国际(地区)优质产

品称号的有「凤山牌」特极铁观音等五个产品﹔获得国优产品称号的有「凤山牌」特极铁观音;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称号的有「凤山牌」特级黄金桂、一级铁观音、一级色种等三十多个产品。安溪乌龙茶外销世界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九八五年茶叶市场放开经营后,安溪乌龙茶的内销市场日益扩大,现在国内各省、市、区都有安溪乌龙茶进入市场。

十一、安溪乌龙茶的保健作用及品饮法

安溪乌龙茶既是一种珍贵的饮料,又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它性温不寒,常饮能提神、消腻、解暑和防治肠道传染病等。安溪乌龙茶就是作为一种「健美茶」打开日本市场的,并在国内外市场上长盛不衰。

据国内有关专家研究及临床试验观察,认为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所具有的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一系列保健作用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抗衰老等保健功效。

当代中国十大茶叶名人之一,教授庄晚芳先生考察安溪茶叶时,曾称赞安溪乌龙茶是一种艺术品。保存乌龙茶,应注意防潮湿、防异味、防日光晒,采用锡罐、陶罐、瓷罐等容器储藏。

泡饮安溪茶,选用精致的瓷质、陶制小壶、小盅和清澈洁净的天然泉水。茶具先用沸水烫热,然后装入适量的茶叶,继以沸水冲泡,此时便有一股特殊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正是「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两三分钟后,将茶汤均匀地倾入小盅,先闻其香,后尝其味,浅斟细酌。名茶、良具、好水相配,确是一种生活乐趣和艺术享受。有朋自远方来,主人敬茶均以铁观音为贵,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品饮者则以能尝到一杯名贵的铁观音而引以为荣。

十二、中国乌龙茶品种大全:

闽南乌龙

闽南乌龙主要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德化、平和、华安等地。茶鲜叶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毛火、包揉、再足干制成。主要品类有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水仙、永春佛手,以及闽南色种。

(一)、安溪乌龙茶

安溪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晋江西溪上游。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为清溪县。宋宣和三年(1121年)另取溪水安流之意,改称安溪县。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县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年降水量在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260~324天,季节性变化明显。相对湿度83%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

安溪乌龙茶的传说来自安溪西坪镇南山中有一打猎将军殿遗址,相传打猎将军名乌良,以打猎和采茶为乐。有一天,乌良背上茶篓和猎枪在后山采茶,突有一山獐从岩枞中闯出,乌良持枪急追,最终把山獐猎获。乌良在追赶山獐时,因上下跳跃,茶篓里的茶叶跟着上下左右摆动碰撞,返回后又忙于宰杀山獐,因此篓里的茶叶经过一个晚上的停放已经发酵了。

第二天,乌良在炒制茶叶时出现了奇迹。这次炒制的茶叶,泡饮时苦涩之味尽去,芬芳异乎寻常。经多次试制,竟取得同样的效果,于是乌良就把这种偶然悟得的制法加以推广。后来人们便将采用这种新法炒制的茶叶称“乌龙茶”。

“乌良”与“乌龙”在闽南语中读音相同,乌龙茶名称便由此产生了。这种传说至今仍然流传于安溪地区。

目前,福建安溪乌龙茶四大品类的茶树品种比例是:铁观音种约占13%;黄旦种约占3%;大叶乌龙种约14%;色种(包括:本山、毛蟹、奇兰、梅占等)则占70%。

1、铁观音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说明安溪唐代已产茶。到明代产茶稍盛,18世纪后期安溪茶叶有了较大发展。铁观音茶树品种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安溪县松林头茶农魏荫信佛,每晨必奉清茶一杯于观音大士像前,十分虔诚。

一天,他上山砍柴,偶见岩石隙间有一株茶树,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极为奇异,遂挖回精心加以培育,并采摘试制,其成茶沉重似铁,香味极佳,疑为观音所赐,即名为铁观音。另一说是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春,尧阳乡书生王士谅与诸生会文于南山之麓,见层石荒园间有一株茶树,闪光夺目异于他树,于是移植于南轩之圃,细心培育繁殖,采制成品,气味芳香异常,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乾隆六年,王士谅赴京师,拜谒相国方望溪,携茶相赠,方将茶转进内廷,后乾隆召见,垂询尧阳茶史,王奏禀此茶发现于南山观音岩下,因此即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铁观音茶树原产地和主产区在安溪县西部的“内安溪”。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

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铁观音别名红心观音或红芽观音。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红点明,叶表带白霜。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2、黄金桂

黄金桂是以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因其汤色金黄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

黄旦品种的原产地有两种传说。一说清代咸丰(公元1850~1860)年间,安溪县罗岩乡茶农魏珍路过北溪天边岭,见有一株奇异茶树开花引人注目,就折下枝条带回插于盆中,后用压条繁殖200余株,精心培育,单独采制,请邻居共同品尝,大家为其奇香所倾倒,认为其未揭杯盖香气已扑鼻而来,因而赞为“透天香”。

另一说是1860年春,安溪虎丘乡灶坑地方,青年林祥琴娶西坪珠洋人王暗旦(当地读如“淡”)为妻。按当地习俗,新婚后要“对月换花”,即新娘要从娘家“带青”来,即带来一种植物苗。当时王暗旦带来一株萌芽特早的野生茶苗,种于灶坑祖厝角的小山仓上,细心培植,用长穗扦插繁殖扩种,因是王暗旦带来茶种,又因王黄方言同音,谐称为“黄旦”。

黄旦茶树为无性系半乔木型品种。树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较短,嫩梢短小,叶片近水平着生,多呈椭圆形,细嫩,柔软,末端稍突尖,基部渐斜或稍钝,叶面隆起,略显肋骨状,侧脉明而密,锯齿深明较锐。

黄金桂成品茶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香气优雅鲜爽,带桂花香型,滋味醇细甘鲜,汤色金黄明亮,叶底中央黄绿,边缘朱红,柔软明亮。

3、安溪色种

安溪乌龙茶分为铁观音、色种及乌龙三个品类,除铁观音及乌龙外,其他品种匀堆后均归入色种。“色种”即各色品种之意,有本山、毛蟹、梅占、奇兰、乌龙等,其中黄旦品种已单列出来。

(1)本山

本山,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1937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60年代末(约19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山所产者”。

本山植株为灌木型,属中芽种,中叶类。树姿开展枝条斜生,分枝细密,叶形椭圆,叶薄质脆,叶面稍内卷,芽密且梗细长,长势与适应性均比铁观音强。制乌龙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该茶在安溪栽培面积达1 6万多亩,居全县第三位,亦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主产于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芦田等乡镇,并先后传播到闽南、闽中等部分茶区。

(2)毛蟹

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仑,民国时亦称“毛外”。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志》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71岁)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

中国茶道茶文化知识

中国茶道茶文化知识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茶艺、茶道和文化相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对茶的热爱,更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关于中国茶道茶文化的一些知识。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据史书记载,中国是茶的故乡,最早将茶叶饮用作药用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随后的发展中,茶逐渐成为中国人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逐渐演变为茶艺、茶道。 二、茶的种类与分类 中国茶的品种繁多,每个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常见的中国茶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等。每种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品饮方法都有所不同,有些注重清新的口感,有些则更加注重茶香和口味的深度。 三、茶道的精髓与礼仪 中国茶道强调对茶的品味和体验,注重茶香、茶色、茶味以及茶具的搭配和使用。茶道拥有独特的礼仪,包括茶艺师的冲茶过程中的动作、茶具的摆放、茶具的选择等方面。通过这些细节和仪式感,茶道传达了人们对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四、茶文化的涵义与影响力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不仅包括了对茶的制作和品饮方法的传承,更代表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品味。茶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塑造了中国人文化的独特氛围。 五、茶与健康 茶叶富含各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等。茶多酚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多年来,茶被广泛视为一种健康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六、茶道与现代社会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茶道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茶道在现代社会中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休闲娱乐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欣赏茶道,茶道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中国茶道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和追求,更传达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美的热爱与追求。茶道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礼仪和品味方式,更是一种审美和心境的体现。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茶道茶文化,将这份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乌龙茶及茶道(最新)

中国乌龙茶及茶道(最新) 一、乌龙茶起源 乌龙茶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武夷山具有良好的植茶自然环境,特产自古以茶着称。那“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胜,峰峦岩壑,秀拔奇伟,高低俯仰,吞云吐雾,鬼斧神工,难以名状。水则溪流九曲,流传其间,幽邃清深,苍冥万古,蔚成山乡水国,皇都胜境。以其环境优异,云雾弥漫,所产茶叶,声闻遐迩。武夷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唐元和时(806-820)人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甘晚候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宋代北苑“龙团凤饼名振天下”迨至,元朝大德六年(1302)在武夷四曲处设置御茶园,岁制龙团贡茶,一切均依照宋制,无多大变化。 直到明初(1391),罢造龙团,御茶园寻废,武夷茶向“三坑两涧”转移,改制散茶,从此武夷各岩寺院僧人奋起改革茶叶制法。采后经蒸熟不再捣碎、碾揉后直接焙干为散茶。清崇安县令殷应寅于1602年从安徽首招黄山僧引入松萝制法,则以炒代蒸,色香味俱佳。有的反比松萝茶佳,而叶色经旬月仍紫赤如故。这就是武夷茶中的“松萝之目”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的地方。“武夷造茶,僧家最为得法” 。清代名僧释超全(1627-1762),俗名阮旻锡,厦门同安人,甲申(1644)之变,旻锡方弱冠,慨然谢举子业,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1655年郑成功在厦门设立六官及“储贤馆,师生二人皆入馆,郑以勤俭复明,以茶代酒,常行茶宴,其时已将闽南工夫茶设宴待客。明亡,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览遍名山大川,尝尽天下名茶。

约于康熙十年(1675)慕武夷之名入天心寺为茶僧,继承黄山僧的松萝制法,改制武夷做菁功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武夷茶歌》,是传递乌龙茶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乌龙茶早期(1655年)从厦门港口始传播欧洲而名震环球。乌龙茶又名青茶,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类;与我国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列为六大茶类。乌龙茶创始于中国福建,相继扩展至广东、台湾;现在部分省的产茶区,也有部分的生产。但以福建乌龙茶品质最为优异,驰名中外。它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英译名为Oolong tea。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种茶。它是采集于Tnea sinensis L.(中国武夷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茶类。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类,就制造中鲜叶内含物转化而言,作为茶叶特征性物质的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程序,介于抑制酚类酶促氧化作用不发酵绿茶与促进酚类酶促氧化作用全发酵红茶之间;(它的产生时间在红茶之前)即发生酚类的部分酶促氧化作用,遂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风韵——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八闽门户”的厦门,是著名的茶叶集散地。欧州人知茶就是从这里传播出去的。十六世纪中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从这里购得武夷茶转销欧洲使之名扬英伦三岛,“Cha”字音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使用。厦门是中国早期茶叶对外贸易和五口通商的口岸,如今,从这里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一条乌龙茶通往世界各国的“海上茶叶之路。” 中国出口茶分绿茶、红茶和特种茶三类;特种茶具有特色,特别是乌龙茶。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福建茶叶界泛称乌龙茶为侨销茶,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在海外华侨聚居地销售的传统茶叶,后来认为这一名称不够明确。便不称侨销茶,而代之以福建特种茶名称而出口。 2002年9月在福州召开的“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就是以福建特种茶为主题的国际茶叶商品博览会。事实上福建茶叶侨销不只乌龙茶一类,也有白茶、红茶和茉莉花茶,还有台湾省的乌龙茶和包种茶,广东省潮州凤凰单丛和凤凰水仙以及石古坪乌龙,饶平色种、平和白芽玉兰、诏安八仙茶等都属乌龙茶类,早年就参与侨销茶行列。 另外云南省的普洱茶、福建白茶,历来就有较大量的侨销。福建乌龙茶分闽北和闽南两大产区,闽北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简称岩茶)闽南以安溪茶为代表

乌龙茶十八道茶艺解说词

乌龙茶十八道茶艺解说词 备具候用: 01、茶道六君子: 茶针:用来疏通壶口,以便水流畅通。 茶漏:放在紫砂壶口,扩大壶口面积,以便我们更方便的投入茶叶。 茶则:用来量取干茶。 茶匙:用来拔取干茶。 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 02、杯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 03、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鉴赏汤色。 04、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 05、茶巾:用来点抹擦试外溢的积水。 06、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07、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 08、品茗杯:用来品茶。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

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工夫茶茶具。这是茶盘,又称之为茶海;这把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用来泡茶用地泡壶,又称之为母壶;这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又称之为子壶;这对统称为母子壶;闻香杯用来闻杯底留香;品茗杯用来品茶;这套统称为茶组合;“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现在我们把茶叶投入母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润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沏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饮武夷岩茶,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用来闻杯。将剩余的茶汤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 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 国茶道是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 将全面介绍中国茶道的相关知识,包括茶的起源、茶道的发展、传统 茶具以及品茶技巧等。 一、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相传,中国古代神农氏制茶的传说便是茶的起源。在随后的历史中,茶逐渐 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饮品。 二、茶道的发展 1. 唐代茶道 唐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茶道逐渐与文人雅士的生 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茶具开始多样化,并出现了独特的 煮茶技法。 2. 宋代茶道 宋代是中国茶道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茶叶的种类更加 丰富,茶道的礼仪也更加完善。同时,茶具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各 地茶馆也纷纷兴盛。 3. 明清时期茶道

明清时期是中国茶道达到巅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得到了 极大的发展与推广,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对于泡茶的要求也更 加讲究。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茶道流派,并形成了多样的茶礼。 三、传统茶具 1. 茶壶 茶壶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种类繁多,有紫砂壶、白瓷壶、青瓷壶等。每一种茶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茶盘 茶盘是茶道中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平台。它通常由木质或石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导热性,以保持茶具和茶叶的稳定温度。 3. 茶杯 茶杯是用来品味茶汤的器皿,它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也非常重要。不 同的茶,应有不同的杯型和容量。 四、品茶技巧 1. 水质选择 好的茶水离不开优质的水源。自然山泉水或矿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水的温度也要适宜,一般绿茶、白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红茶、乌 龙茶适宜用90℃的水冲泡。 2. 茶叶选购与保存

中国茶道乌龙

中国茶道乌龙 中国茶道乌龙同样是茶道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中国福建一带的乌龙茶产地,它独特的制茶工艺和品茶方式,使得中国茶道乌龙茶在世界茶叶市场上独树一帜。本文将从乌龙茶的起源、制茶工艺、品茶方式等方面阐述中国茶道乌龙的深厚魅力。 一、乌龙茶的起源 乌龙茶起源于中国福建省,可能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它被称为乌龙茶的原因是因为乌龙茶在采茶时经过轻揉,所以茶叶有一部分较不完整,有些像乌龙一样的形状,因此得名乌龙茶。福建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乌龙茶的生长,使得福建成为中国茶道乌龙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 二、乌龙茶的制茶工艺 乌龙茶的制茶工艺有许多复杂的步骤和技巧。首先是采摘,采摘要选择嫩叶,一般是两到三片叶子。接下来是萎凋,茶叶将被晒凉并且在空气中时间较长,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是揉捻,这是乌龙茶的独特工艺环节,茶叶会反复揉捻,使得茶叶释放出特殊的香气。最后是焙火,茶叶被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焙。 三、品茶方式 中国茶道乌龙茶的品茶方式也非常独特。首先是选用优质的茶具,如紫砂壶和品茶杯。其次是烧开水,将热水注入杯中,杯中茶叶会随

着水温的升高而展开,释放香气。等待茶叶松散后,可以开始喝茶, 一般品茶时要注意茶汤的温度和口感,感受其中的香气和味道。 四、乌龙茶的功效 中国茶道乌龙茶不仅有独特的风味,还有许多健康功效。乌龙茶含 有多种营养物质,如多酚和维生素等,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比如能够 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同时,乌龙茶还有抗氧化、防癌等作用,对人 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五、中国茶道乌龙的文化影响 中国茶道乌龙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乌 龙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禅意的品茶方式,吸引了众多爱茶之人的关注。它既可以让人享受到茶的美好,也能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 国际茶叶市场上,乌龙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 中国茶道乌龙以其独特的制茶工艺和品茶方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乌龙茶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通过品尝乌龙茶,我们可以体验到中国茶道的深厚魅力,亲身感 受到禅意与宁静。让我们一起品味乌龙茶,感受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

中国茶道介绍资料大全

中国茶道介绍资料大全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茶的制作和品饮,传递着人们对自然、美、和谐的追求。下面是有关中国茶道的介绍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茶道。 一、中国茶道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中国西周时期。自 古以来,茶被中国人民广泛种植和饮用,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茶道的发展经历了宋朝、元朝、明朝等时期的不断演变和丰富,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体系。 二、茶道之茶具 中国茶道注重茶具的选用和使用方式。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刀、茶托等。其中茶壶是茶道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具有多 种款式和形状,如紫砂壶、青瓷壶、白瓷壶等。茶杯也有许多不同的 类型,例如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茶道中的茶具不仅仅是用来泡 茶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体现了茶道的美学追求。 三、茶道之茶艺 茶道讲究一系列的茶艺流程,包括选茶、烧水、冲茶、斟茶、品茶 等环节。选茶要根据茶的品种和口味来合理选择,烧水则需要掌握水 温的把握,保证茶叶最佳的冲泡效果。冲茶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高水冲、一泡三饮、传统冲泡等。斟茶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使茶汤均

匀分配到每一个杯子中。品茶则是通过闻香、饮茶、品汤、看杯等方式来感受茶香、口感和茶汤的色泽。 四、茶道之茶文化 中国茶道不仅仅是一种品茗的方式,更是一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茶道融合了中国文化中的礼、乐、信、仁等价值观念,通过饮茶的仪式和茶的品味,传递了人们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茶道还融入了诗、书、画、剑道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现象。 五、茶道之茶的分类 中国茶道中的茶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可以分为未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未发酵茶主要有绿茶和黄茶,半发酵茶主要有乌龙茶,全发酵茶主要有红茶和黑茶。此外,茶的产地和制作工艺也会对茶叶的性质和口感产生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茶。 六、茶道之茶的养生功效 中国茶道注重茶的养生功效,不同类型的茶叶具有不同的保健和治疗作用。绿茶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热解毒和防癌抗癌;黑茶能消食、健胃、减肥;红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乌龙茶则有清热去火、降血压的功效。通过适当饮用茶,人们可以享受到茶的美味同时获得身体健康的益处。 总结:

中国茶道有几个品种名称

中国茶道有几个品种名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茶道以其独特的礼仪和多样的品种而闻名于世。在中国茶道中, 有许多种不同的茶叶,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特点。本文将 介绍几个中国茶道的品种名称。 一、绿茶 绿茶是中国茶道中最为常见的品种之一,属于非发酵茶。绿茶起源 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绿茶的名称有很多,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每一种绿茶都有其特定的产地和制作工艺,所使用的 茶叶选料和加工方式也各有不同,因此每一种绿茶都有着独特的口感 和香气。 二、红茶 红茶是中国茶道中另一种常见的品种,属于全发酵茶。红茶的制作 工艺独特,经过揉捻、发酵和烘焙等环节而成。红茶的名称有如祁门 红茶、正山小种等。红茶因其浓郁的色泽和独特的香气而备受青睐, 尤其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市场。 三、乌龙茶 乌龙茶是中国茶道中另一种重要的品种,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介 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需要经过稍微发酵的过程。乌龙茶的名称有如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因其特殊的香气和独特 的口感而备受赞誉,通常被视为高级的茶叶。

四、白茶 白茶是中国茶道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品种,属于轻发酵茶。白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多采用嫩叶和芽头,经过采摘、晾干等环节而成。白茶的名称有如白牡丹、白毫银针等。白茶因其淡雅的口感和清新的香气而受到茶爱好者的喜爱。 五、黄茶 黄茶是中国茶道中少见但独具特色的品种,属于微发酵茶。黄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独特,需要经过杀青、闷堆等环节。黄茶的名称有如君山银针、徽州黄山等。黄茶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品质而备受称赞。 六、黑茶 黑茶是中国茶道中另一种独具特色的品种,属于后发酵茶。黑茶的制作工艺较为特殊,需要经历采摘、杀青、堆制和熟化等环节。黑茶的名称有如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因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备受喜爱。 以上是中国茶道中几个常见的茶叶品种名称。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产地、制作工艺和品质特点,每一种茶叶都有着自己的追随者和爱好者。中国茶道以其丰富多样的品种和独特的礼仪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茶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品饮茶叶还是研究茶道,中国茶叶的品种名称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乌龙茶中国茶道步骤

乌龙茶中国茶道步骤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乌龙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品种,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本文将为您介绍乌龙茶的制作步骤,以展示中国茶道的精髓。 一、准备工作 乌龙茶的制作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茶叶、茶具、水源和炭火等。茶叶的选择通常依据口感和香气进行,而茶具则需要保证质量上乘,以确保乌龙茶的品质。水源应清洁纯净,炭火则是使水沸腾和冲泡茶叶的必要工具。 二、洗茶叶 首先,将茶叶放入茶盘中,用清水冲洗茶叶。这一步的目的是除去灰尘和杂质,同时唤醒茶叶的香气。 三、烘焙茶叶 接下来,将茶叶放入烘焙锅中,用小火慢烘。烘焙茶叶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茶叶更加干燥,同时增强茶叶的香气。 四、揉捻茶叶 当茶叶烘焙至一定程度后,将茶叶取出来,并开始揉捻。揉捻茶叶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激发出更多的芳香物质,使茶叶更加香醇。 五、晾晒茶叶

经过揉捻后,将茶叶晾晒一段时间,使其逐渐恢复弹性。晾晒茶叶 的目的是使茶叶的香气更加丰富,并为后续的烘焙和火候调整做准备。 六、再次烘焙 在晾晒完成后,将茶叶放回烘焙锅中,进行第二次烘焙。这一次的 烘焙需要根据茶叶的情况来进行调整,时间和火力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以确保茶叶的香气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七、包装贮存 最后,将烘焙好的茶叶进行包装和贮存。乌龙茶通常使用特殊的茶 袋进行包装,以保持其香气和品质。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 光直射和异味侵入。 通过以上的制作步骤,一杯香气四溢的乌龙茶就完成了。中国茶道 注重细节和内涵,追求茶叶的原始风味和醇厚口感。无论是品茗还是 冲泡,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茶叶呈现最佳状态。乌龙茶作为中 国茶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体现出了茶道的奥妙和精髓。 总结起来,乌龙茶的制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洗茶叶、烘焙茶叶、 揉捻茶叶、晾晒茶叶、再次烘焙和包装贮存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需要 细心和耐心,以确保乌龙茶的品质和口感。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作和品饮乌龙茶,我们可以领略到茶道的美 妙与深邃。

中国茶道的具体讲解

中国茶道的具体讲解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 的内涵。它通过茶叶的烹制、品饮以及与文人墨客的交流来展示出中 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本文将对中国茶道进行具体讲解, 包括茶的分类、茶具的使用和茶艺表演等方面,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和 欣赏中国茶道的魅力所在。 一、茶的分类 茶的分类在中国茶道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反映了茶叶的种类和制作 工艺的不同,还彰显了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和独特的品味。根据不同的 特征和产地,中国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等。其中,绿茶是指在制茶过程中不发酵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等;红茶 是指全发酵的茶叶,如正山小种、祁红等;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如铁观音、大红袍等;白茶是指制作工艺简单、未经揉捻加工的 茶叶,如白毫银针、寿眉等;黄茶则是指在制茶过程中稍微发酵的茶叶,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二、茶具的使用 在中国茶道中,茶具的使用同样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茶艺师展示茶 道韵味和修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品饮茶叶的媒介。常见的茶具有茶壶、茶杯、茶盘、茶叶罐等。茶壶是重要的茶具之一,它体积小巧、结构 严谨,能够保持茶叶的香气和温度;而茶杯则是品饮茶叶的工具,杯 形高脚、杯底宽阔,能够让茶叶的香味得到充分释放;茶盘则是承载 茶水溢出和茶叶杂质的地方,宜选择材质坚实、易清洗的制作材料;

而茶叶罐则是保存茶叶的容器,它具有隔湿、隔光和密封的作用,以 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三、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是中国茶道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通过审美演绎和情感 表达来展示茶人对茶的理解和追求。茶艺表演通常包括泡茶、斟茶和 品茶等环节。泡茶是指烹制茶叶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了掌握水温、时间、茶叶的量和茶具的使用等方面;斟茶是指将泡好的茶叶倒入茶杯 并呈现给客人的过程,要求用姿态优美的动作和言语传递出茶的香气 和品质;品茶则是指客人品味茶叶的过程,通过鉴别茶叶色、香、味、形来领略茶的优点和特点。 茶艺表演不仅要求技巧熟练、动作优美,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茶道师 对茶和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传达。在茶艺表演中,茶的香气、颜色、 姿态等都应具有美感和韵味,使品鉴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内 心的宁静和舒适。 总结: 中国茶道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拥有丰富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通过茶的分类、茶具的使用和茶艺表演等方面的具体讲解,我们更加 了解到中国茶道的丰富多样和博大精深。茶道不只是饮茶,更是一种 生活的艺术和修养的体现。通过品味茶叶、欣赏茶道表演,我们可以 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一同 走进中国茶道的世界,感受那份从茶中升腾出的文化魅力。

中国茶道泡茶12步

中国茶道泡茶12步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泡茶作为茶道的核心 环节,注重技巧和仪式感。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茶道泡茶的12个步骤,帮助您了解和掌握这一古老而优雅的艺术。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泡茶之前,需要准备好茶具和茶叶。茶具包括茶盘、茶壶、茶杯、茶匙等。茶叶的选择应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可以选择绿茶、红茶、 乌龙茶等。 第二步:清洗茶具 使用开水将茶具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异味。这一步骤能够保证茶 叶的原汁原味,使泡出的茶香更为纯正。 第三步:烧水 中国茶道中,烹茶水的温度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绿茶的泡水温度 为80℃左右,红茶和乌龙茶的泡水温度为90℃左右。要掌握好水温, 可以使用温度计或者凭经验来判断。 第四步:烫杯 将热水倒入茶杯中,既可以预热茶杯,又可以将杯子内的异味洗去,使得品茶时更加香醇。 第五步:“洗茶”

将适量茶叶放入茶壶中,倒入适温的热水,稍微摇动茶壶,然后倒 掉这一热水,这一步骤被称为“洗茶”。通过洗茶,可以去除茶叶的灰尘,并使茶叶展示最佳的形态。 第六步:第一泡 再次倒入适温的热水,这一次是正式的泡茶过程。根据茶叶的种类 和个人口味,控制泡茶时间,一般在30秒到3分钟之间。 第七步:茶汤倒入茶海 泡好茶之后,将茶汤倒入一个茶海中。茶海是用来保留茶汤的容器,也可以将茶汤均匀混合,使得每一杯茶的味道保持一致。 第八步:舀茶 使用铁或竹质茶匙,从茶海中舀出已泡好的茶叶,平均分配到每个 茶杯中。这一步骤不仅能够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还能保证每一杯茶 的口感均匀一致。 第九步:品茗 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闻茶香、观察茶汤颜色和泡沫状况,从而品味茶叶的优劣和滋味的变化。同时,小口品尝茶汤,体会茶叶 的醇厚和口感。 第十步:回泡

中国茶道茶文化

中国茶道茶文化 中国茶道:茶文化的千年传承 中华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深厚 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一种独特的茶文化,中国茶道既是 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本文将介绍 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茶道的重要组成以及茶道的功效和美感。 一、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被人们采摘、饮用。据 文献记载,中国的茶树起源于古老的云南地区,然后逐渐传播到全国 各地。在唐代,茶叶的种植、制作和饮用方法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茶文化的初步雏形。 中国茶道的真正发展始于宋代。宋代茶道家陆羽的《茶经》成为茶 叶制作和茶道理论研究的经典之作。宋代的茶道注重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器的使用和茶道礼仪。明清时期,茶道进一步繁荣发展,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中国茶道。 二、中国茶道的重要组成 中国茶道的核心是对茶叶的制作、泡茶技艺和茶道礼仪的追求。茶 叶的制作过程精细繁琐,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烘焙等多个环节。 通过不同的制作工艺,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 茶和黑茶等几大类别。

泡茶技艺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之一。泡茶要求水质清澈、温度适宜、 时间合理,还要注重茶具的选择和使用。具体的泡茶步骤包括:洗茶、注水、闻香、观色、品味、洗器等,每个环节都有着自己的讲究。 茶道礼仪是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行礼、献茶、接茶、品茶等一系列动作和仪式。通过礼仪,人们表达对茶的敬意和对生活 的热爱。茶道礼仪强调礼尚往来、和谐共处,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 动与交流。 三、茶道的功效和美感 茶道不仅仅是饮茶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形式。茶 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对人体有着多种功效,包括提神醒脑、促进新陈代谢、抗氧化等。同时,茶道的过程和仪式有助于培养 人们的内心情操和谦虚谨慎的态度。 中国茶道注重美感的追求,将茶艺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品茶过程中,注重茶的香气、色泽和口感的细腻变化,通过观察和品味茶叶来感受 茶的美妙之处。同时,茶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人们在慢节奏 的环境中品味茶香、感悟人生。 四、茶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国茶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积极推动茶文化 的发展和传承。茶道的学习与传承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不断地实践 与体验。许多茶道团体、学校和协会致力于茶道的普及和推广,通过

中国茶艺茶道大全

中国茶艺茶道大全 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艺术,通过茶的烹饪、品尝和礼仪,人们能够体验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介绍中国茶艺和茶道的基本知识和步骤。 一、茶的分类 茶树是中国茶艺的基础,根据不同的茶叶加工工艺和产地,茶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每类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口感,各有所好。 二、茶具的介绍 中国传统茶具丰富多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托等。其中,茶壶被认为是制作和品尝茶的核心工具。茶杯通常是小巧精致的,能够突显茶的香气和色泽。 三、准备工作 在进行茶艺表演或茶道活动之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茶叶,并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好清洁的茶具,并确保它们没有异味。最后,准备好热水和茶盘等辅助工具。 四、冲泡技巧

冲泡茶的技巧是茶艺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以下是一般茶的冲泡步骤: 1. 烫洗茶具:将开水冲入茶壶和茶杯中,以清洗茶具,同时使其预热。 2. 茶叶投放: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数量,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3. 清洗茶叶:倒入适量的温水,将茶叶浸泡30秒至1分钟,然后倒出。这一步是为了唤醒茶叶的香气。 4. 加水冲泡:从合适温度的水龙头冲泡茶叶。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冲泡时间和水温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5. 分茶倒入杯中:冲泡好的茶液通过过滤器倒入茶杯中,并确保每个杯子中的茶量均匀。 6. 品尝茶:以适当的姿势拿起茶杯,轻轻品尝茶的香气和口感。 五、茶道礼仪 茶道在中国被视为一种仪式和礼仪,因此,参与者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礼仪和规范。以下是一些茶道常见的礼仪: 1. 敬茶:以茶艺师为首,依次向客人敬茶。客人接过茶后,可以先闻茶的香气,然后小口品尝。 2. 手法:在茶道表演中,茶艺师的手法非常重要。手法要稳重、流畅,力求在倒水和冲泡时做到自然而优雅。

中国茶道时间表

中国茶道时间表 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仪式感。在中国茶道中,时间的安排和规划至关重要,它体现了人们对待茶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下面将会为您介绍中国茶道中的时间表,带您领略茶道的魅力。 早晨 在中国茶道中,早晨是一个重要的茶道时间段。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布上,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安详。在此时,泡一杯清香的绿茶是一个理想的方式来开始一天。早晨醒来后,人们常常选择喝一杯清新的绿茶,有助于提神醒脑,给予自己一份清爽和活力。 上午 上午是茶道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时间段。在茶道中,上午常常是人们与亲朋好友共享茶道的时刻。在一个特别设计的茶室中,人们可以相聚一堂,品尝各种各样的茶,交流心得和感受。这种共享的体验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拉近彼此的关系。 午餐 午餐时间是茶道中一个稍微休息一下的节点。在午餐后,人们常常需要一杯清茶来提神。中国茶道强调礼仪和仪式感,因此在享用午餐之前,人们常常会先泡一杯优质的茶,等待茶汤冷却,在一杯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下午 下午是茶道中的一个重要时间段,也是人们最喜欢享受茶的时刻。无论是办公室里的短暂休息,还是家庭中的闲暇时光,下午都是人们喝茶的最佳时机。在下午,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如红茶、花茶、乌龙茶等来品味不同的口感和香气,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 晚餐 晚餐时间,人们常常选择与家人或朋友共同进餐,品尝各种美食。在晚餐结束后,人们可以以茶来收尾,平衡肠胃。在中国茶道中,晚餐后泡一杯普洱茶是一个常见的选择。普洱茶有助于消化和降脂,成为很多人最喜欢的晚茶之一。 夜晚 夜晚是茶道的收官阶段。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泡一壶清茶,静坐在户外或舒适的茶室中,感受夜晚的宁静和寂静,成为许多人放松心情的方式。夜晚的茶道注重心灵上的宁静,使人们能够静下来,与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话。 总结 中国茶道的时间表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愉悦。从早晨的清新起床,到上午的社交互动,再到午餐和下午茶的小憩,茶道贯穿了一天的生活。在茶道中,人们可以通过泡茶、品茶和分享茶的方式来放松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无论是在茶室中还是在家中,茶道

传统乌龙茶vs新型乌龙茶:适用场景比较

传统乌龙茶vs新型乌龙茶:适用场景比较乌龙茶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饮品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而广受欢迎。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新 型乌龙茶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传统乌龙茶和新型乌龙茶各有 特点,适用场景也不同。本文将对比传统乌龙茶和新型乌龙茶并指出 它们的适用场景。 传统乌龙茶 传统乌龙茶是指采用老茶树新鲜茶叶(普洱茶、生茶、绿茶等) 中的头嫩、尾嫩两二三叶制作的。传统乌龙茶茶汤颜色清淡,茶香清高,入口后口感柔滑,水香足,余韵悠长,具有浓郁的自然本味。传 统乌龙茶要求严格的制作工艺,包括残茶粉净化、干燥、蒸烘、揉捻、杀青等过程。这些工艺需要手工完成,非常繁琐。传统乌龙茶的适用 场景主要是如下情况。 1.日常饮用:传统乌龙茶香气独特,入口滑润,适宜日常饮用。 同时,乌龙茶可以清热去火,解毒退火,调理身体,有益健康。

2.茶道:佛教把泡茶视为一种精神修养。传统乌龙茶精制而成,品质上乘,自带气质。茶道家具有喜爱饮用乌龙茶的习惯,且在公共场合多以此款茶来招待客人。 3.茶席:传统的宴席多选用高档红酒、白酒和咖啡等高档饮品,但在福建、广东等地区,一些传统茶席还会选择一些好的乌龙茶款来搭配饭菜。 新型乌龙茶 新型乌龙茶在传统乌龙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包括工艺和口感等方面。新型乌龙茶以其清香、甜醇和回味等特点迅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新型乌龙茶有许多变化,可以根据所采用的茶树、地区和气候等因素进行变化。由于新型乌龙茶的多样性,使其适用的场景更广泛。 1.茶餐厅。新型乌龙茶不仅口味独特,而且香气强烈,可以激发食欲,赢得越来越多顾客的喜欢。许多茶餐厅都选择新型乌龙茶与各式美食搭配,成为一种强调气氛的食品。

中国茶叶茶道

中国茶叶茶道 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生 活的热爱。中国茶叶茶道,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 特的仪式和哲学理念,吸引着无数人探索其深厚的内涵。本文将从茶 的起源、茶叶的种类、茶道的历史与发展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茶叶 茶道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茶的起源和种类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农氏时期,预计在公元前2700 年左右。传说中,神农氏亲尝百草,意外发现了茶叶的神奇功效,并 将其传授给人们。这标志着茶叶的诞生,也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的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茶叶逐渐发展出多种不同的类别和品种。根 据加工工艺和产地不同,可以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 乌龙茶和黑茶等几大类。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代表着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 二、茶道的历史与发展 茶道,顾名思义即为将茶叶和其仪式化的烹饪、品饮过程,作为一 种艺术和生活方式。茶道自唐宋时期开始流行,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茶具体系。茶道不仅仅是一种喝茶的方式,更 深入到人们的思想、修养和生活中,成为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 茶道注重礼仪、雅致和自我修养。以独特的茶具和茶具摆放方式, 营造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品茗时,注重细品茶香、感受器物之

美,重视与他人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茶道倡导节俭、尊重自然的理念,让人们通过品茗体会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三、中国茶叶茶道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茶叶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它不仅通过茶叶本身的品质、香气和口感,传递给人们无尽的美味和享受,更赋予了人们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首先,中国茶叶茶道具有滋养身心的功效。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降压减肥的作用。而茶道的仪式化过程,可以使人们抛开繁忙的生活,享受沉静和放松的时刻,调整身心状态。 其次,中国茶叶茶道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茶道的哲学理念,以尊重自然、倡导平和、崇尚和谐为核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相契合。茶道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共处和平静生活的不变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最后,中国茶叶茶道对于社交和交流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茶道中,茶人与茶人之间,通过品茗和对话交流,磨砺心性,增进友谊。而将茶道引入社交场合,则成为一道文化的桥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话题和共同兴趣,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总之,中国茶叶茶道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茶道通过茶叶的品味、茶具的陈设以及仪式化的过程,向人们传递出平和、宁静、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它滋养身心,传承

乌龙茶艺

中国工夫茶艺形成于清朝,绵延至今。其所用茶为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俗称乌龙茶。下面表演的是工夫茶艺的二十道工序: 第一道喜迎贵宾 恭请客人入席就座,待品佳茗。 第二道烹煮甘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精通茶道.,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今天我们选用优质纯净水和随手泡代替。 第三道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是孔雀向同伴展示美丽的羽毛。我们借此来向大家介绍这些典雅精美的茶具。茶盘:用来陈设茶具。紫砂壶:用来冲泡茶叶。茶海:也称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茶滤,用来过滤茶渣。闻香杯:因其杯身高,口径小,用于闻香,有留香持久的作用。品茗杯:用来品茗和观赏茶汤。茶叶罐:用来盛放及储存茶叶。茶道六君子,包括:茶桶:用来盛放茶道用具;茶漏:放置壶口,防止茶叶外漏;茶则:用来量取鉴赏茶叶;茶夹:用来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茶匙:用来拔取茶叶;茶针:用来疏通壶口。茶巾:用来沾拭壶底及杯底的余水。茶托:用来托取闻香杯和品茗杯。随手泡:用来烹煮用水,并可保温。第四道孟臣沐淋 惠孟臣是明代的制壶名家,后人将孟臣代指各种名贵的紫砂壶。泡茶前我们用沸水淋浇茶壶周身,既可起到提升壶温,促使茶叶更好的发挥其色、香、味,亦借此为各位嘉宾接风洗尘。 第五道若琛出浴 若琛是清初制瓷名家,擅制薄瓷小茶杯,故用若琛借指茶杯。若琛出浴即温杯。将茶壶中的热水分别注入已经干净的闻香杯和品茗杯,既可使杯体升温,又使杯体做到至清至洁,一尘不染,以示对各位嘉宾的尊敬。 第六道叶嘉酬宾 宋代文豪苏轼曾作茶叶传记《叶嘉传》,后来便以叶嘉代指茶叶。叶嘉酬宾是请诸位贵宾鉴赏茶叶,观其形、赏其色、嗅其香。 第七道游龙归宫 茶似游龙,壶似宝殿,用茶匙将茶则中的茶拨入茶壶中。苏轼诗云:“细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一代文豪将上好的乌龙茶比作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可使满室生香。第八道高山流水 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在此我们以悬壶高冲手法注水入壶,起到醒茶润茶的作用。第九道清风拂面 即用壶盖轻轻刮去茶壶表面泛起的泡沫,使茶汤更加清澈洁净。寓意为诸位贵宾拂去俗世烦恼。

茶道乌龙茶的泡茶方法

茶道乌龙茶的泡茶方法 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乌龙茶的泡茶方法,一起来看看。 茶道乌龙茶的泡茶方法 传统泡法 一、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二、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 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3.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

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 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 注:安溪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潮州泡法 1.特色:针对较粗制的茶,使价格不高的一般茶叶能泡出不凡的风味。讲究一气呵成,在泡茶过程中不允许说话,尽量避免干扰,使精、气、神三者达到统一的境界。对于茶具的选用,动作,时间以及茶汤的变化都有极高的要求。(类似于日本茶道,只比其逊于对器具的选用) 2.冲泡步骤:

中国茶道茶区划分

中国茶道茶区划分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茶叶种类。茶叶的产 地与茶叶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中国茶道而言,茶区的划分 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中国茶道的茶区划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华北茶区 华北茶区位于中国北方,包括河北、山西、北京等省市。这个茶区 的主要特点是环境干燥,气温寒冷,地势高峻。由于这些条件的影响,茶叶产量较低,但品质却较为优秀。著名的华北茶有绿茶的“六安瓜片”和红茶的“正山小种”。 二、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东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份。这个 茶区的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因此,江南茶区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在江南茶区,种植的茶 树品种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多种类型。其中,著名的茶 叶有绿茶的“龙井茶”和红茶的“祁门红茶”。 三、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份。这个 茶区地势复杂多样,气候条件也较为多样,在西南茶区可以种植多种 类型的茶树。西南茶区以产生优质绿茶和黑茶而闻名,其中最有名的 品种包括四川的“峨眉茶”和云南的“普洱茶”。

四、台湾茶区 台湾茶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台湾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台湾茶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优质的茶叶。台湾是乌龙茶的主要 产地之一,特别是“东方美人茶”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外,台湾还出产 绿茶、红茶等多种类型的茶叶。 五、其他茶区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的茶区外,中国还有一些其他的茶区。例如,西 北茶区的青海、甘肃等省份以产生优质的绿茶闻名;东北茶区的吉林、黑龙江等地则以产生红茶、绿茶等茶叶而著名。 总结:中国茶道的茶区划分是根据茶叶的产地和气候条件而设立的。不同的茶区由于环境和气候的不同,产出的茶叶类型和品质也有所差异。了解茶区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品味中国的丰富茶文化。 此篇文章介绍了中国茶道茶区的划分,主要包括华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台湾茶区和其他茶区。每个茶区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和 茶叶品种,这为中国的茶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茶友们在品尝和欣 赏中国茶叶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地域特色。让我 们共同探索中国茶道的奥秘,领略其中的魅力与风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