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眼中衣着服饰的变化

1.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大民众很清楚的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越来越富裕了。然而我想说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思想上,文化上的进步与创新,而这些都大大的体现在服装的变化上。服装已由过去的遮体保暖,向新颖美观、时尚靓丽发展。时尚便捷与环保将是未来服装发展的新趋势。

2.衣着服饰的变化的表现

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困乏的。那个时代的人说,收入少,供应也很紧张,买东西不仅要有钱还得有票。衣服的颜色也就仅限于灰黑蓝这几种。但是渐渐的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生活慢慢的富裕,同时人们的时尚观念也开始进行一次变革。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字眼中感受改革开放。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啊,三裤一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牛仔裤和蝙蝠衫了。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来说,喇叭裤可以说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被称为中国时尚界最初的冒险。2008年,有网络兴起的国货回潮热更是让喇叭裤再次回到时尚的前沿。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喇叭裤火到什么程度。

其实喇叭裤流行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它有一个很张扬的名字,比张扬还张扬。喇叭一词,像是大声朗诵给这个时代的青春宣言,像是民众向往个性与自由的旗帜。同时,与喇叭裤站在同一个角度的还有健美裤。

记得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贴身,高弹力,且透风。有人曾指出,当下比较受女性欢迎的丝袜正是来自当时的健美裤。

其次蝙蝠衫,说到蝙蝠衫那就不得不提起霹雳舞,《霹雳舞》是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绷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蝙蝠衫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而且愈演愈烈,而且越来越受女性欢迎。

其实,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服装都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你比方说喇叭裤。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然而,在改革开放期间,最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的是有关中国元素开始走向了世界舞台。

你比如说,唐装,旗袍。

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有句话叫:“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服装作为时尚的风向标早已超越了民族的范畴,只有当传统和现代真正结合的时候,当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时候,时尚才能展现出最为夺目的光芒。

渐渐地,我们进入了90年代。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日益膨胀。所谓的80后,90后开始刺激人们的眼球。那什么内衣外穿,露脐装,超短裙已经见怪不怪。,时代在进步,我们从未停止脚步。

改革开放,西方新思想流入中国,大众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而这主要表现就是服装的变化。敢穿,能穿大量新潮服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上有钱了,可以买独特的高档用品,对衣服选择也越来越挑剔,这也导致了服装的变化。进口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能选择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服饰选择也越来越多。加速了社会竞争,生产商为了吸引顾客,不断推动服装的发展,服装也变的越来越符合时尚,越来越漂亮了

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词语,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它们,除了苦涩、辛酸、亲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

1.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人们衣着的变化,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真实写照。是人们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真实写照,是国家由贫困走向繁荣昌盛的真实写照。透过人们衣着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人民生活的富庶,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参考文献

[1] 《半月谈》2012年第6期

[2]《研讨探究》2009年第6期

[3] 陈祥锋,朱道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田.物流技术.2005;(3).

[4] 罗齐,朱道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中国流通经济,2002;(2)..

[5] 郑明祥.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的思路和对策.经济与管理,2006;(9).

[6] 储雪俭,粱虹龙.对发展物流金融中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物流技术,2005;

近现代服饰的演变过程

近现代服饰的演变过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近现代服饰的演变过程 一、确立课题 观乎世界的变迁与发展,领略历史的层层演变,中国的服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次我们小组是围绕“中国服饰的演变”而展开的。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自中国进入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向美观、适体、平凡化演变,由长袍马褂到中山装,再创以后的西装,逐渐满及太多数人的需求,为了便于研究,我们选取了两种有特点的服饰作为研究对象,旗袍由原来的宽松肥大到后来的合身、适体,受到了广大女性的青睐,中山装是直翻领有盛装的四贴袋服饰,其中,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仁、义、廉、耻”,此后,它就成为中国大多数男子喜欢的服装。 经过反复交流讨论,我组成员确定了“中国近代服饰的演变过程”这个主题 二、文献的研究 课题确定后,组员们讨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研究的第一步便是文献查阅。 首先,八位组员分别分成两组,由四位同学负责上网浏览查询,他们到各大网站进行了搜索,例如我们在百度网站上以服饰的演变为关键检索到服饰的相关内容,然后作上笔记,写明它的经过,另外四位同学在校图书室进一步查找。在相关记载中摘录了许多与服饰演变相关的资料,进行分类汇集。 文献查阅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好充分准备,为方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科学、更充实,组员们再次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查询,便于组员们对于课题研究,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对已获得得的各类资料进行了整理汇集,交流了各自对于课题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自己的想法。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是对前期的文献研究的总结;二是对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了整理筛选,这次讨论后,我们小组的论文基本成形。 经过这个阶段的小组研讨,组员们的收获是大家都有面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为我们下一步圆满地完成研究论文奠定了基础。 四、实地考察 在我们小组的轮讨之后,决定以我们周围的老年人和一些服饰店作为访问对象。首先,我们讯问了他们关于中国历史服饰的变化及其特点,为了搜集更为有效的证据,我们还请求他们展示出他们现存的一些古老服饰进行观察并拍摄下来以备研究,其次,我们还去了一些不同的服饰店和超市进行观察,现优服饰的特点并拍摄一些具有化表性的样品,以备比较和观察,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我们对中国服饰的变化特点,有许多新的看法和认识。 信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实地考察为我们认识“服饰的发展与变化”提供了现实而重要的依据。 五、撰写论文 我们小组论文的思路在第二阶段的小组研讨中已基本形成,最后由组长执笔完成研究论文。 我们总述了这项研究的意义,接着从近现代服饰谈起,介绍了近现代服饰的特点是,更多地挖掘的近现代服饰发展的演变的原因,最后把近现代服饰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论文不仅对于所获得资料进行了踪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个年头,家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些年头,但是从父母长辈那里经常能听到过去旧社会的状况。 1.土地制度改革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农业税收改革 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农村医保实施 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4.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5.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20世纪50年代的服装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裝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当时典型的服饰及形象 男子服饰 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裝,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还有衬衫和大衣。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阶 段性成果展示 指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 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娅: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鹏、王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楠、朱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汉服代表着汉朝的端庄典雅,唐装代表着唐朝的自信开放。服饰从来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鲜活生动、最形象的记录。建国以来,服饰潮流的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与变革。 建国初期,很多地区的服饰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男子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做衣的面料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或麻布。 很快,穿衣打扮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时的中国处处都充满着革命的气氛,服饰本身特有的审美属性被其衍生的政治属性所压倒。西装和旗袍被看作是资产阶级情调,于是便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干部服、列宁装作为新的时尚服饰,在短期内传遍了全国。干部服融合了中山装和军装的特点,有四个衣袋,小翻领,单排扣,多为蓝色,既保持了中山装的儒雅,又和军装相似,广受欢迎,成为男性着装的首选,除机关工作人员外,其他行业的男性也普遍穿着。列宁装是依照列宁常穿的服饰而设计的一种服饰款式,主要特点是:大翻领、大掩襟、双排扣、斜插口袋,有的还配一条带铜扣的腰带,穿上这种衣服,显得既新颖又思想进步,遂迅即成为女性的典型服饰,革命女干部更是人人必穿。但在苏联,列宁装本是男性的服饰,传入中国后却成为女性的普遍衣着,这成为了服饰史上的一件趣事。 50年代,全国出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权利投入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多的提高,全社会流行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与实用和结实。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当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从苏联传入的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饰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 院系:日本语学院 年级: 2009级 班级: 11班 班内序号: 05 姓名:张帅 2010年2月1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张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世界感叹。期间,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国人的共同努力,战略方针的高效有力,等等,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打下基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当然,在教育、科技、航天等领域,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 下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的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约合14 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资料讲解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

从百年服饰变化看中国历史变迁 [摘要] 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衣着服饰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认为不同时期服装的出现,与各自出现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我们开始了本次调查。我们的调查范围是从清代的长袍马褂和满清旗袍;到民国的中山装、新式旗袍和长袍马褂;再到新中国50年代的苏式服装,60年代的中山装,70年代的“绿色的海洋”,以及改革开放到21世纪的服饰。通过实地访问,实物调查,书籍查阅和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我们对服饰的演变有了一定了解,我们可以证实我们的观点: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服饰。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爷爷奶奶所穿的衣服和我们穿的衣服有很大不同。他们穿的衣服叫马褂,这些衣服分为长襟和短襟,无领和矮领两种,布料的颜色都为素色,一般没有什么花纹。而我们的衣服花花绿绿,并且样式多样。我们父母的服装则介于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们开始对这些服饰的研究。通过实地访问,实物调查,书籍查阅和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我们对爷爷奶奶到我们间服饰的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不同时期服装的出现,与各自出现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一、清代服饰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⑴长袍马褂中国清代官服。马褂加于长袍的外面,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马褂清初仅是八旗士兵穿,后来八旗子弟为表示勇武也多身着马褂。雍正以后,社会普遍流行,渐有礼服的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精编WORD版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着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30年——衣服的变化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活色生香的服装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正可谓“盛世有华服”,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会惊奇的发现30年的服装变革史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现代文化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于是在70 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并不凉快的“的确凉”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物质还比较贫乏。吃肉、吃油、吃糖要票,连吃豆制品也要票,穿衣更是按人头供应布票。穿的颜色不外乎老三种:蓝、灰、黑,拥有一套草绿色的军装在当时来说是很“提劲儿”的行头。随着物质慢慢丰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少量的料子布——“的确凉”。“的确凉”,生活在七十年代末的人对它最熟悉不过,它是一种化纤织物,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鲜亮效果,对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灰暗国”里的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凉”衬衫如果算不上时髦,起码也是“洋气”的象征。它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同“泡泡纱”等布料做成的服装一起风靡全国。 曾做过学徒工的张大妈如是说:“那时买一节的确凉布需要5至6元钱,几元钱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毫不在乎,可在当时却是一个学徒工工资的三分之一,一个一级工人工资的四分之一,是半个月的伙食费,其珍贵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羊绒大衣了。”七十年代一旦穿上了的确凉,就好像代表了一种时尚,其感觉并不凉爽,但它的优点很多:挺直不皱、不缩水、干得快、不变形、不怕霉蛀,不用熨烫。“的确凉”最初是女性穿着,主要用来制作衬衣,以白色和蓝色的单色居多。后来各种花色的“的确凉”布料不断面市,给沉闷的生活色调带来了更多的光彩。女性从牙缝里抠出钱来,纷纷置办“的确凉”,使抽象而臃肿的妇女形象逐步向“女人”的本义回归。男人们也不甘寂寞,也穿起了雪白的“的确凉”衬衣,把下摆扎在裤腰里,显示出自己的精干与挺拔。现已年过半百的张女士在回忆起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时,无限感慨的说:下班的年轻姑娘们穿着碎花的“的确凉”裙子,结伴站在栏杆边旁若无人地聊天、看风景,随意的摆弄她们的连衣裙,金色光线斜照着她们细长的腰肢,成为了贫瘠年代唯一的风景。作为时尚主语“的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新闻091 李增娣0920200125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新闻091 李增娣0920200125 内容摘要: 文化的分类有很多种,按准确性、结果与范畴、等级等方面均可分为不同种,中国的文化也包括很多。服装就是文化表征中很重要的一点,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息息相关,唐装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的服装发展与历史同步,同样的悠远。人类文明一直在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服装发展历程也源远流长。 关键词:文化服装政治经济思想 总说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段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息息相关。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的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表征。服饰内容的丰富,形式的优美,不仅具有工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化的分类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武术、中医、饮食文化、民族风俗、建筑风格、服饰、各门学科(其中包括中医)等等。 世界上有几千个不同的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习俗,因此,世界上的文化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包含了诸多元素,从衣、食、住、行中都能反映出来。服装从出现人类文明开始就已出现,并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直演变,因此,服装很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服装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变化 班级:软件+土木082班学号:姓名:崔悦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军团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1位,成为了真正的体育大国! 中国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尝试,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最重要的一步。从历史的长远观点来看,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改革进程的路还很艰难,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如何借鉴30年成功的经验,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改革的“变”与“不变”最值得研究。 邓小平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他在198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形势下,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再比如,他在1984年分析改革形势时说,“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此外,他还预言:这个“变”与“不变”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

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

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 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困乏的。那个时代的人说, 收入少,供应也很紧张,买东西不仅要有钱还得有票。衣服的颜色也就仅限于灰黑蓝这几种。但是渐渐的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生活慢慢的富裕,同时人们的时尚观念也开始进行一次变革。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字眼中感受改革开放。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啊,三裤一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牛仔裤和蝙蝠衫了。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来说,喇叭裤可以说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被称为中国时尚界最初的冒险。2008年,有网络兴起的国货回潮热更是让喇叭裤再次回到时尚的前沿。 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喇叭裤火到什么程度。 其实喇叭裤流行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它有一个很张扬的名字,比张扬还张扬。喇叭一词,像是大声朗诵给这个时代的青春宣言,像是民众向往个性与自由的旗帜。同时,与喇叭裤站在同一个角度的还有健美裤。记得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贴身,高弹力,且透风。有人曾指出,当下比较受女性欢迎的丝袜正是来自当时的健美裤。其次蝙蝠衫,说到蝙蝠衫那

就不得不提起霹雳舞,《霹雳舞》是 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绷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蝙蝠衫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而且愈演愈烈,而且越来越受女性欢迎。其实,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服装都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你比方说喇叭裤。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1979年春天,著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这场象征着中法友谊的时装表演在当时被称为“服装观摩会”。尽管皮尔. 卡丹已经充分考虑了中国当时的国情,但当音乐响起,露着大腿,扭胯摆臀的外国模特还是让台下的中国观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更是与台下的一片“革命色”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次“观摩会”还仅限于中国外贸界与服装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 然而,在改革开放期间,最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的是有关中国元

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新中国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汉服代表着汉朝的端庄典雅,唐装代表着唐朝的自信开放。服饰从来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鲜活生动、最形象的记录。建国以来,服饰潮流的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与变革。 建国初期,很多地区的服饰还保留着民国时期 的样式。城市男子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 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 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 裙。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做衣的面料则多 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或麻布。 很快,穿衣打扮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时 的中国处处都充满着革命的气氛,服 饰本身特有的审美属性被其衍生的政 治属性所压倒。西装和旗袍被看作是 资产阶级情调,于是便在人们的生活 中逐渐消失了。干部服、列宁装作为新的时尚服饰,在短期内传遍了全国。干部服融合了中山 装和军装的特点,有四个衣袋,小翻领,单排扣,多为蓝 色,既保持了中山装的儒雅,又和军装相似,广受欢迎, 成为男性着装的首选,除机关工作人员外,其他行业的男 性也普遍穿着。列宁装是依照列宁常穿的服饰而设计的一

种服饰款式,主要特点是:大翻领、大掩襟、双排扣、 斜插口袋,有的还配一条带铜扣的腰带,穿上这种衣 服,显得既新颖又思想进步,遂迅即成为女性的典型 服饰,革命女干部更是人人必穿。但在苏联,列宁装 本是男性的服饰,传入中国后却成为女性的普遍衣着, 这成为了服饰史上的一件趣事。 50年代,全国出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权利投入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多的提高,全社会流行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与实用和结实。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当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从苏联传入的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布 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饰不符合 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 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布拉吉裙很 快成为了各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此外,用苏联大 花布制成的男性衬衣也曾一度流行,这打破了男性 服饰色调单一的局面,增添了一些新意。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匮乏的经济限制了服饰的发展,为了尽可能地节约,人们购买服饰的主要标准成为耐磨和耐脏,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一如人们艰苦而单调的生活。 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开始了“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服时代,服饰除表现艰苦朴素的风尚以外,更表现出浓烈的革命化、军事化色彩。当时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别上毛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对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进行的讨论,我们主要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的改变进行归纳。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 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5.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 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 6.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3.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5.7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娱乐生活方面: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

从服装变化看中国历史的社会风貌

从服装变化看中国历史的社会风貌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着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服装是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它就像一个多棱镜,通过堆红叠翠的衣着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时代变迁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这日趋亮丽的时尚风景线,越发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生动窗口。 原始服饰: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看出,在纺织技术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绳、线尚未出现,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山顶洞人遗址及其他古墓中,曾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贝壳等,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还包含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商周贵族服饰: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东周男子服饰: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没有纽扣,腰间系带,挂玉饰。腰带主要有两种:以丝织物制成,称“大带”或“绅带”。以皮革制成,称“革带”。本图所系的为绅带。 战国妇女服饰:曲裾深衣上衣下裳相连,“续衽钩边”。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形成三角,绕至背后,用腰带系扎。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穿兽皮和树叶。石器时代,骨锥和骨针发明.创造了原始服装。 原始农业和纺织业的产生,使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社会到来。夏商时中国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使等级制度也开始逐步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 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 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 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 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 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 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 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 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 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 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国家 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 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 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 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 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 气象! 以我的家乡茂名为例,茂名,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南濒南中国 海,北靠祖国大西南。1959年成立茂名市,1983年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电白县、茂南区、茂港区,代管信宜、高州、化州三个县级市。全市陆地面积11459平方公里,总人口680多万人。茂名是粤桂琼三省交汇点,是广东与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5省区经济往来的通道。茂名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东西两翼规划发展的三个特大城市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家乡具体的一些变化。 1.常说科教兴国,那就先说教育吧。教育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子女的一生,读书是跳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在将来求生存的有效途径。 现在我 们这的小学 已经不如我 们那时的多 了,通过竞 争,合并了 一部分,还 有的倒闭

中国近代服装变迁

中国近代服装变迁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而服装作为一种礼仪标志,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文化,它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服装,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忠实映像,它有时会成为守旧传统的堡垒,有时会成为革命势力的旗帜,抑或两者交锋的导火线。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很容易发现,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人类服装的衍化。反过来,服装的变化又会加速人们变革社会形态的决心。人们常这样形容中国近现代的服装,说是宛如一个服装博览会,前清的、民国的、西洋的、东洋的、国民党的、共产党的,代表着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服装尽在这百年之中。 近代以来,一些有志于改革的人从这种传统理念出发来提倡变革。如康有为为了给他的变法寻找社会基础,不止一次地上书,提出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足见服装对造就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之深。 在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穿新衣对普通人来说一直都是一种奢侈。举国陷入了买布凭证的年代,要积攒够做一件新衣裳所需的布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未普及——一个家庭少则一、两个孩子,多则达到六、七个孩子。因此,为做一件新衣裳,父母亲们都会在心里及早提前算计一番,并对子女进行一次排队。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件新衣裳,今年老大穿了,明年老二穿,后年老三穿……在父母的心里,孩子大了,心眼也开了,知道“臭美”了,就要穿得尽量体面些,小屁孩就不一样了,懵懵懂懂,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忘乎所以,衣裳新与旧就显得微不足道,根本顾不上样式过时不过时,大小合身不合身。于是,在一个家里,老大孩子总是责任和干活最多,但也往往是穿新衣裳机会最多的一个。然而,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以至于打补丁在农村一些妇女中也成了一门很吃香的手艺。小孩子由于天生好动、贪玩等,以及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外,其它三季衣服基本上都是通用的缘故,衣服的膝盖和屁股往往是“补丁”最多的地方,大人们则在小孩“补丁”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肩膀,因为经常用扁担挑东西的缘故。当时,大家在穿衣上可谓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却很少有人因为穿补丁衣服而觉得低人一等或在人前抬不起头。当时的衣裳,布料以粗布为主,颜色以蓝、灰、黑、白为主色调,样式除了一些中老年妇女穿一些老式偏襟的衣服外,其余不论工人、农民,还是干部、知识分子,基本都穿起了“改良”的军便服,男女服装除了领口和衣袋等有所不同外,其它几乎没有什么差异,更谈不上个性色彩,后来,有人形象地称其为“全民皆兵”时代。 穿衣的变化节奏,见证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