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的天人一贯与古今之变

《诗》学的天人一贯与古今之变
《诗》学的天人一贯与古今之变

荀子的天人观

荀子的天人观 《荀子》一书内容丰富,体系庞杂,涉及天人关系、阐发荀子天人观的文字见于许多篇目,如:“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由天决定的;“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指出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君子理天地”(《王制》),指出君子能够统率天地万物,使之各安其位,等等。其中,《天论》一篇独立成文,是《荀子》中较为系统地论述天人关系的篇目,全篇层次分明,深入浅出,说理精密,提出了“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等一系列精辟的论断。本文以该篇的解读为主,其他篇目为辅,力图对荀子天人观的内部逻辑结构作一具体阐释。 荀子所说的“天”是指自然之天,意即自然界本身。这里有两重内涵,首先,它是唯一实在的不能附加以任何精神意志属性的物质世界。1“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富国》),在荀子看来,天不是虚幻不实的神灵世界,而是由一系列自然现象综合构成的物质世界,万物得到自然的协调作用而生长,这就是所谓的“造化”。其次,天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论》开篇即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后又言“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指出自然运行有其规律,并且这种规律是客观的,不因人事的变化和人的好恶而改变。 荀子所说的“人”当有两层涵义,一是自然的人,作为万物的一部分,与其他物种并无二致,二是社会的人,作为为人所独有的群体组织——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与其他物种又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列宁曾说:“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2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就是从思想层面把人作为“自觉的人”看待,即意识到了不同于自然界的人类社会之存在的意义。 基于对自然客观规律和人的存在状态的认识,荀子提出的“明于天人之分”亦有两重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阐释如下——其一,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进行各种活动时要顺应自然规律才可能存活,如果违背自然法则就会招致祸患,即“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因为人的形体、精神是自然产生的,人的情是“天情”,五官是“天官”,心是“天君”,只有“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养其天情”才可能“全其天功”;对于人类社会的治理更是如此,要做到“备其天养”、“顺其天正”才能够减免灾祸。进一步说,人首先做到“知天”,即所谓“认识自然”,才能顺应自然规律。天地生养万物在人看来是“不为而成,不求而得”,神秘莫测,人类身处其中,不可能知道自然运作的全貌;同时,因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与自然各有其职分,人也不必要去探求自然运行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即所谓的“不与天争职”;需要注意的是,“不求知天”也是一种知,意即“反对对自然界进行主观臆测,任意造说,把外来的、主观的成分附加给自然界,反对苦思冥索地去追求神秘主义的知天”3,所以,“知天”是说人要发挥应有的能动作用,“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认识自然规律,并努力适应。 其二,对于自然界中的特殊群体——人类社会而言,不能仅满足于被动的适应,1参见孙聚友荀子与《荀子》第53页 2参见《列宁全集》第38卷 3参见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按照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论断。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归根结底,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这些思想又是以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恢复能力为基础的当代生态工程学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中,山川可以生长草木,草木繁衍鸟兽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调节气候和雨水,形成万物,使百姓有其食,有其用。形象地概括了山川河流在地球生命圈中作为生命的介质和载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描绘了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正是靠山川河湖抚育滋养万物,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条件,“万物已成,百姓以食”。 这种和谐产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所谓“知天命”。“天命”泛指自然规律。“知天”和“畏天”是对立统一的。“知天”,指人学习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畏天”而不“知天”,是人类蒙昧时代神秘主义的根源。相反,片面强调“知天”而不“畏天”,则逐步形成了西方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理论,继而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把人类推上了全面与自然相对抗的道路。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通的。或者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遵循统一的规律。这种规律在老庄哲学中称之为“道”,道家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道”是一种自然法则,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成势。道家反复强调要避免反自然的行为。 “天人合一”,提倡“仁爱自然”,“仁者爱人”,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为天所生,与天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人也应该有“爱人利物之心”,所以提倡“泛爱生物”和“仁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人对于

淮南十三中“学贯古今、以史明智”活动之历史知识竞赛 - Disha Innovation

淮南十三中“学贯古今、以史明智”活动之历史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50分) 1.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州同。台湾收复,捷报送抵京师, 正值中秋,康熙欣然写下这样的诗句,请问此时收复台湾的是:() A、郑和 B、郑成功 C、施琅 D、郑克爽 2. 哥伦布西行航海时,中国正处在哪个朝代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D、元朝 3. 闪电战术(打一国家) A、德国 B、捷克 C、日本 D、克罗地亚 4.横渡大洋必经此地(打一外国地名) A、开罗 B、诺曼底 C、夏威夷 D、中途岛 5.码头珠宝多(打一国家地名) A、珠海 B、珍珠港 C、珍宝岛 D、吉隆坡 6.打雪仗(打一历史名词)() A、普法战争 B、莫斯科保卫战 C、冷战 D、不列颠之战 7.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打一历史名词)() A、两德统一 B北约与华约 C、古巴导弹危机 D、美苏争霸 8.晚潮更汹涌(打一历史名词)() A、波黑冲突 B、以巴冲突 C、印巴冲突 D、美苏争霸 9.一个有趣的发现---同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巨人汤显祖和塞万提斯均卒于1616年。请问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A 、《唐吉诃德》和《牡丹亭》 B、《桃花扇》和《唐吉诃德》 C 、《双城记》和《巨人传》 D、《牡丹亭》和《唐吉诃德》 10. 2006年中俄关系的一件大事是在中国举行() A 、俄罗斯年B、中俄经贸洽谈会 C 、中俄首脑峰会D、中俄友好年 11. 现代马拉松长跑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埃及 D 马其顿 12. 成语“围魏救赵”出自于下列哪个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13.著名的迦太基军事将领汉尼拔曾越过一座著名的高山进军罗马,而后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曾越此山 进军意大利。请问,这是哪座山呢?() A 比利牛斯山 B 阿尔卑斯山 C 安第斯山 D 落基山 14、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理范围的是() A三国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15.《倚天屠龙记》中说明教源于波斯,那么明教在波斯称什么呢?() A 琐罗亚斯德教 B 景教 C 摩尼教 D 日月神教 16.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黑水靺与唐朝友好往来 17.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火箭是长征2号F火箭,现在的火箭与中国早期的“火箭”虽然相去甚远,但原理却是一样的。如果你要查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18、十九世界哪座城市被称为“音乐之城”? A、巴黎 B、维也纳 C、威尼斯 D、悉尼 19、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 A.贵贱有“序”的思想 B.“政在得民”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以农为本的思想

建筑中的数学美

建筑中的数学美 【课题确定】数学是没有生命的,而当数学遇到建筑时就会有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出意料之外的奇迹。古今中外,过去现在,世界上为人们所熟知的伟大建筑中,无不体现着数学的美。数学美和建筑美究竟是怎么摩擦出如此奇妙的火花?数学究竟为这些瑰丽堂皇的建筑注入了什么魔法?将我们如痴如醉?就让我们深入探究建筑中的数学美,体会数学在建筑中的表现形式。 【摘要】当我们徜徉在人类建筑的历史长廊中流连忘返的时候,怎不为将这粗陋简单的泥砖土瓦雕琢成传世永恒与辉煌的鬼斧神工所感动、所钦佩?但是,当我们在享受着这一件件艺术瑰宝带来的惠泽时,可曾想到这些宏大的建筑珍品里面隐藏着数学的奥秘?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学在古今中外建筑形式中的表现。 【关键词】古代现代中外数学之美建筑设计 【主体内容】 建筑是根据功能和美感的需求,对土地、材料和结构进行堆积与组合,比例决定着建筑中个体、局部与整体的数学关系,因此比例是建筑的核心和灵魂。比例在数学上并不具有美感,但“黄金分割”的比例分割之美在各种艺术作品都得到充分的展现。现代设计师仍然最常见地使用黄金分割法则构造着适用性和艺术性统一的新颖建筑。 一、古今中外建筑中的数学之美 1、中国古建筑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体现着数学美。而要体会到其中的数学美,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 2、西方古建筑 古埃及时期的金字塔,建造者们从几何学选取元素,将一块块巨型石块一层一层叠置起来,最终组合成宏伟的金字塔;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师们将正方形、圆、立方体和带拱的半球等概念优雅地组合起来,就像他们在康士坦丁堡的索菲娅教堂里所运用的那样;文艺复兴时期的石建筑物,显示了一种在明暗和虚实等方面都堪称精美和文雅的对称。 3、现代建筑 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发现,适应于这些材料最大潜力发挥的新的数学思想也应运而生。用各种各样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诸如石头、木材、砖块合成材料等等,建筑师们能够设计出实质为任何形状的建筑物。在近代,我们能亲眼见到双曲抛物体形式的建筑物(旧金山圣玛丽大教堂)、抛物线型的机棚、模仿游牧部落帐篷的立体组合结构、支撑东京奥林匹克运动大厅的悬链线缆,以及带有椭圆顶天花板的八角形房屋,中国北京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场馆鸟巢与水立方的遥相辉映等等。 4、未来建筑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想象中的未来建筑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虽然在现实中,我们还不能见到存在于想象中的建筑,但在游戏世界中未来建筑所组成的美妙画卷已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游戏虚拟的世界,

天人别裁——中国成语中的天人观

天人别裁——中国成语中的天人观 天人别裁 ——中国成语中的天人观念 李英华 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命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哲学观念。这一点在中国成语、谚语、俗语里有非常鲜明而突出的反映。本文结合中国哲学经典,着重分析、阐发这类特定语言所反映的天人关系,表明中国古代天人之学不但具有哲理性、宗教性的内涵,而且具有世俗化、大众化的特性。中国传统天人观念除开宗教迷信的成分,还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它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精华,其实在于深切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天人关系,人文关怀 自九十年代以来,天人关系为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这些讨论较之以往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试举出其中几点:其一,大多喜欢笼统地、抽象地概括 “天”有多少种含义(普遍地归纳为三种),而较少深入具体地分析、阐述天人关系的各个命题;其二,由于受到所谓“天”的三种含义(意志之天、自然

之天、义理之天)的束缚,探讨天人关系时往往局限于“就天论天”,而不能从上下文的语境中(即使其中并没有出现“天”字)发掘出原本固有的天人关系的丰富内涵;其三,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命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神与人和人与自然。一般地,学界对神人观念更多地给予批判、否定,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则予褒扬、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特点(科技背景下的思维模式)。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天人关系,表明中国古代天人之学所具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注重揭示在现代生活中仍有生命力的天人观念,以及它的深切的人文关怀。本文虽对学术界一般看法带有一点商榷性,但也只是探讨性的。限于篇幅,本文的阐述也不全面,只能是札记性的。 一性相近,习相远 “认识自己”,这句格言是人类理性的自觉标志。而“人性”(人之所以为人,人之异于万物之所在)则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首要的、关键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里,人性论正是天人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点,似为一般讨论天人关系的学者所忽略。事实上,中国古人认为,天是人类的始祖,人性本源于天,因而,天是内在于人的身心性命之中。董仲舒就曾以形象化的语言讲过“

建筑学中的数学之美与数学元素解读

建筑学中的数学之美与数学元素解读 由于自然科学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建筑美学属于自然科学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变化也比较依赖数学科学地发展。十分突出的地方就是和谐属于建筑学和数学美同样的追求。生态建筑学注重建筑中的美源于和别的建筑美学对比,其注重综合地和谐观念,必须要遵循建筑体系以及和谐原则,而别的建筑美学进注重和谐的某一方面,本文主要对建筑学中数学之美以及数学元素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标签:建筑学;数学之美;数学元素 一、传统建筑中数学之美和数学元素的分析 传统建筑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实用以及艺术阶段,而这个过程当中,建筑审美由之前的处于次位发展,转变成如今的在建筑当中担任主角。整体上去看,建筑学仍然遵循几何以及数理的关系。由于毕达哥斯提出的万物皆为数学这个概念,以及柏拉图立体,还有欧式几何造成的影响,将比例系统纳入了建筑中去。而建筑师经过比例的形态作用实现反应世间万物的和谐。之后,比例系统就成为了建筑美学当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流传于世。在这过后的两年多年之间,其始终在建筑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而黄金比例这个数学元素只是和谐比例关系当中的一小部分。早在公元前290年左右的时候,就对黄金比例有了十分具体的定义,而黄金比例的提出者是几何学归纳法的创始人欧几里德,其是由单纯的直线,确定了某个比例,然后这个比例称作是极限中间比。 用欧几里德的话来讲就是,将一个直线按照极限中间比分割开来之后,这个时候,全部直线与比较长的之间壁纸和较长直线和较短直线比值相同。而开普勒称作是欧氏几何学当中两大明珠,其中一个的黄金分割刚开始源自数学,现在在很多自然科学中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能够看到它。并且人们也都在可以的运用黄金比例,甚至是将黄金比例当做是审美的标准的习惯。这也并非很难理解,属于自然科学的话语,而宇宙和世界都应该是和谐并且美丽的。数学当中的美和自然以及艺术之间的美应该是相同的。著名学者也曾说过,数学能够有效促进人们对于没特性数值以及比例还有顺序等的认识。虽有有一部分学者所,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巴黎圣母院以及一些著名建筑当中应用了黄金分割,但是建筑师们也是通过认真的比例计算,才达到了想要的美学成果。 二、现代建筑美学当中的数学之美以及数学元素 概括来讲,不包含建筑美学前面两个发展阶段,后面的四个发展阶段都能够包含在现代建筑美学的范围当中。由于处于这个期间,在建筑学领域当中,工业革命还有世界经经济不断加快发展,促使建筑审美观点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学领域当中,微积分还有非欧集合的提出对于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相对论的出现也给人们空间概念赋予了时间维度,使建筑学方面也因此面临空间和美学等观念的变化。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和易 学史上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天人关系学说,如法天说、任天说、与天地同流说、参天说、裁成辅相说、胜天说、天人感应说、天人交相胜说等等。北宋着名哲学家张载在深入探讨前人天 人观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天人学说作了高度概括,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又引发出了天人一本说、天人一理说、天人合用说等等。总之,国古代的天人之辨,问题相当复杂,必须作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不可统而论之。本文试图通过对张横渠易学中天人关系学说的剖析,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在中国哲学史上,张载第一次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但其所谓“合一”,并不认为天人可以混同,相反,却将天与人、天道与人事加以区分,强调不能以人德为天德,不能把人的意识强加于天。其《易说·系辞

上》说: 系之为言,或说易书,或说天,或说人,卒归一道,盖不异术,故其参错而理则同也。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则于是分出天人之道。人不可以混天,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此言天德之至也。与天同忧乐,垂法后世,虽是圣人之事,亦犹圣人之末流尔。 这是说,《系辞传》说的易、天、人,其道理是一致的。但其所说的“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则是区别天道和人道。“不与圣人同忧”,是讲天道,即天的德行,没有人的忧患问题,所以说:“不与圣人同忧”。至于所谓圣人与天同忧 乐,是出于教化后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为训。这里提出“人不可以混天”,是反对把人的思虑忧患强加于天,不赞成心学派以人心释天的天人一本说。 在张载看来,天与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天无心无为,人却有思虑行为。他说:神则不屈,无复回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此直谓天也。天则无心,神可以不屈,圣人则岂忘思虑忧患?虽圣人亦人耳,焉得遂欲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精)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荀子天人之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 论文摘要:荀子独特的“天人之分”说主要包括“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人应深入而全面地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掌握自然规律,继而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既不要超过自然规律“与天争职”,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倍道妄行”。苟子,又名苟况、苟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自少年开始,多次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有很高的声望。一度应聘到秦国,又曾在赵国“议兵”。后任楚国兰陵令。晚年定居兰陵,专心著述。荀子对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很有研究,善于吸收和批判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从而自成高格,是先秦集大成型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苟子》大部分是苟子的自撰,少部分出自f-1人的记录,是研究苟子的可靠材料。这一著作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一、天人关系的演化早就开始对“天”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初认识的“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物质自然界,如季节、气候、日月星辰等,这种意义上的“天”是物质的“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制约人们的活动,表明人们在农耕时代建立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关系:二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超越人力控制的意志性力量。这种意义上的“天”等同于现代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拥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表明了人们在其蒙昧时代与外界建立的精神性关系。早期的人们对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天”被笼罩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早期人类所谓的‘天’,根本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控制力量,其意志决定着自然界与人事的基本面貌,也因而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命’总是与‘天’相连。”[1] 西周末年。各种历史事变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此时,天人关系成为先秦诸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虽然百家各有其思考,但在当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即认为天人之间具有相通性.甚至是同一性的关系。儒家孔子通过对生命的践履与体验,来体悟天命与人之自由的关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孟子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性根于心而禀受于天,故知性即可知天,养性即可事天,充分表达出他对天人合一关系的解答。道家庄子尤为彻底地表达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齐相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与“我”都是合一的,懂得这种关系的人就是真人,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就要“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就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墨家墨子肯定意志之天的存在,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民的主宰。能赏善罚恶,人只有与天合一才能免除灾难:“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茁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天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尚同中》) 这些天人合一说,无论是强调天的主宰、意志或人格神的内容,还是纯粹的天道自然的内容,都没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说明,他们共同地在强调一种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天人合一、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目标任务 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基本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一)备好课上好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并把其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

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一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护洁净环保教育;二是结合乡土教材,专门开设环保课;三是利用课外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 (四)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老师应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 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备注 第1周 1课、认识小动物的家 第3周 1课、认识小动物的家 第5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7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9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11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第13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第15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著名建筑物中的数学奥秘

建筑物中的数学之美 姓名:王颖学号:3100105269 班级:工学1051班 摘要:从建筑设计图纸,建筑墙面图案,建筑整体外形,古建筑测算数据四个方面,论述建筑物中隐藏的数学奥秘,并结合历史上著名建筑物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物,数学之美,设计图纸,建筑外形,墙面图案,埃及金字塔,赵州桥,埃菲尔铁塔 正文: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美丽的。我看到,它的美隐藏在数字中,弥漫在繁长的算式里,随着奥妙的逻辑一起延伸,幻化成锥状的金字塔,幻化成浪形的桥梁,幻化成墙面上奢靡而绚烂的图腾,一瞬间,让你知道,何为美丽。 古往今来,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发展,作为人类栖居之所的建筑物也从改良的洞穴,变到方形的石屋,圆顶的土屋,尖顶的木屋,继而是现在钢筋混凝土,鬼斧神工的高楼大厦,那些曾在或正在点亮人类文明的建筑物中,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数学奥秘。 数学可以出现在建筑物的每一个角落,它可以出现在建筑的设计图纸上,它可以躲藏在华丽的墙面花纹中,它可以勾勒在壮阔的建筑外观上,它可以让你知道,数学的能力,它可以让你知道,数学的伟大。 现在,我将具体阐述那些隐藏在建筑的各个方面中的数学奥秘: 一:建筑设计图纸中的数学 你是否曾经思考过那样雄伟的建筑物如何屹立在人们的视野,你是否曾经想要探究是怎样的角度,怎样的曲线才能承受那样巨大的重量,你是否想过,是什么样的能力让天马行空的结构思想成型在白纸上,用简单的线条,精密的计算,让高楼变成可能。 建筑的初步思想,体现在设计图纸中,而这之中,要用到数学的分支学科,画法几何和透视学。 (一)画法几何 画法几何(descriptive geometry),研究在平面上用图形表示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图为《营造法式》中的建筑结构) 历史上,这门以数学几何学为基础的学科变开始应用在建筑领域中。1103年,中国宋代的李诫著有《营造法式》,其中的建筑图基本上符合几何规则,但在当时未形成画法的理论。1799年,法国的G.蒙日发表《画法几何》一书,提出用多面正投影图来表达空间形体。以后各国学者又在投影变换、轴测图及其他方面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二)透视学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一)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一)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和易学史上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天人关系学说,如法天说、任天说、与天地同流说、参天说、裁成辅相说、胜天说、天人感应说、天人交相胜说等等。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在深入探讨前人天人观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天人学说作了高度概括,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又引发出了天人一本说、天人一理说、天人合用说等等。总之,国古代的天人之辨,问题相当复杂,必须作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不可统而论之。本文试图通过对张横渠易学中天人关系学说的剖析,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 在中国哲学史上,张载第一次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但其所谓“合一”,并不认为天人可以混同,相反,却将天与人、天道与人事加以区分,强调不能以人德为天德,不能把人的意识强加于天。其《易说·系辞上》说: 系之为言,或说易书,或说天,或说人,卒归一道,盖不异术,故其参错而理则同也。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则于是分出天人之道。人不可以混天,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此言天德之至也。与天同忧乐,垂法后世,虽是圣人之事,亦犹圣人之末流尔。 这是说,《系辞传》说的易、天、人,其道理是一致的。但其所说的“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则是区别天道和人道。“不与圣人同忧”,是讲天道,即天的德行,没有人的忧患问题,所以说:“不与圣人同忧”。至于所谓圣人与天同忧 乐,是出于教化后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为训。这里提出“人不可以混天”,是反对把人的思虑忧患强加于天,不赞成心学派以人心释天的天人一本说。 在张载看来,天与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天无心无为,人却有思虑行为。他说: 神则不屈,无复回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此直谓天也。天则无心,神可以不屈,圣人则岂忘思虑忧患?虽圣人亦人耳,焉得遂欲如天之神,庸不害于其事?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天治自足矣。圣人所以有忧者,圣人之仁也;不可以忧言者,天也。盖圣人成能,所以异于天也。(《易说·系辞上》) “神”同伸。“神则不屈”,谓天化育万物,生生不息,既无屈折,也不改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本无心,自然无为,并非出于人的谋划。人则不同,人的特点是有思有虑,不能忘掉忧患。圣人仁爱百姓,总是用思虑忧患以治世,不能无为而治。圣人有所作为,经世济民,以成就天道化育万物的功能,这就是与天地自然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他认为老子提出的“天地不仁”这一命题是正确的,而由此推出“圣人不仁”,则是错误的。此即《易说·系辞上》所说:“老子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是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则异矣。圣人岂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天地则何意于仁,鼓万物而已。圣人则仁尔,此其为能弘道也。”这是认为,老子不区分天与人,从而废弃人道,是违背人类生活之道的。 有思虑仁德是人道的特点,无心无为是天道的特点,天人不可混同。但是,圣人的经典《周易》之中,为什么又多次讲到“天地之心”、“天地之情”呢?张载解释说:“观书当不以文害辞,如云义者出于思虑忖度,易言天地之大义,则天地固无思虑。天地之情,天地之心,皆做此。”(《易说·恒》)即是说,《周易》中说的“天地之义”、“天地之情”、“天地之心”等辞句,不能理解为有感情和有意识的活动,不能以辞害义“心”或“情”,是指天地的实际情况。他 在其《易说·复卦》中说: 复言“天地之心”,咸、恒、大壮言“天地之情”。心,内也,其原在内时,则有形见,情则见于事也,故可得而名状。……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地雷见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心惟是生物,无地之大德曰生也。雷复于地中,却是生物。《彖》言“终则有始,天行也”。天行何尝有息?正以静,有何期程?此动是静中之动,静中之动,动而不穷,又有甚首尾起灭?自有天地以来以迄于今,盖为静而动。天则无心无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 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 有了以上这些大人物的宣传鼓动,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成了国内学术界很流行的观点,并且似乎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不刊之论了: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则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并突出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的鲜明对照:西方人只讲主客对立;中国人只讲天人合一。 但是,如果去仔细推敲一下,那么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肤浅的!

邵雍:从物理之学到性命之学论文

[摘要]对于北宋道学五子之一的邵雍,研究者一般将其“象数学”体系视为推演宇宙万物周期发展过程的“物理”之学,对其“性命”之学关注不够。本文集中探讨邵雍《皇极经世》和《击壤集》的“性命学”体系,认为邵雍走的是以天道推论人道、以先天推论后天、以物理推论性命的路子,其性命学是他“心学”的核心部分,依“性——心——身——物”作逻辑展开,以“圣人之心”、“神明之性”为本性,以先天象数为心法。儒家的人道观、价值观与道家的天道观、认识论,儒家的道德修养与道家的宇宙精神被邵雍巧妙地贯通在“易”理之中。他的身上既有道家的坦夷旷达,又有儒家的中庸仁和,达到了一种“天理真乐”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邵雍物理之学性命之学心学先天之学后天之学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这首诗是北宋道学五子之一的邵雍写的,题目叫《观易吟》,诗中流露了作者参透天人、观易见道的智慧,显示了作者博大舒放的宇宙胸怀和洞明深湛的生命意识。当代研究者一般偏重于研究其《观物篇》中的“物理”之学,而比较忽略其“性命”之学。其实邵雍不仅是宋易之区别于汉易的开风气的人物,而且还是宋明理学“心学派”的开拓人物,他不仅建构了一套缜密的宇宙论图式,而且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性命学说、修养理论与价值系统,并最终完成了他的以“物理”推论“性命”的“先天易学”体系。唯其如此,才备受二程、朱子等理学大师的称赞。邵雍的人文情怀、安乐精神和真善境界,不仅对后世易学家、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世俗人生仍然有着可资借鉴的意义。一、天人相为表里,推天道以明人事“天”和“人”的问题是邵雍象数哲学的基本问题。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他把易学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物的,即“天学”,又称“物理之学”;另一类是研究人的,即“人学”,又称“性命之学”。合而言之即“天人之学”。邵雍还用了两个概念:“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其中“先天之学”是研究天道自然的,相当于“天学”;“后天之学”是研究人道名教的,相当于“人学”。①[!--empirenews.page--]在对待天人的关系上,如果说儒家偏向于人道,道家偏向于天道;义理易学派偏向于人道,象数易学派偏向于天道,那么邵雍则是儒道互补(或内儒外道)、天人并重、象数与义理贯通的集大成者。天道与人道,天学与人学、先天与后天、物理之学与性命之学,被邵雍巧妙而自然地融进他的易学中。他在《观物内篇》中说:天与人相为表里。天有阴阳,人有邪正。邪正之由,系乎上之所好也。上好德则民用正,上好佞则民用邪。邪正之由有自来矣。夫分阴分阳,分柔分刚者,天地万物之谓也;备天地万物者,人之谓也。天地人物则异矣,其于道则一也。邵雍引用《易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的“天道”观,将“天道”归结为阴阳、刚柔;同时继承并改造了《易传》“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人道”观,将人道归结为“正邪”,“仁”与“义”都属“正”的范畴,与之相对的应该是“邪”。在邵雍看来,人之正邪与天之阴阳、刚柔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虽然各自的表现千差万别,但都统一于“道”上。邪正来源于君主的好德好佞,君主的好德好佞又是天道崇阳崇阴的折射。就天道与人道的地位而言,表面上看,邵雍似乎更重天道,他不仅将自己的著作称为“观物篇”,以“观物”为认识天道的重要思维方法,而且将人看成是“物”——“天”的一分子,认为“盈天地万物者唯万物。”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立论路径上看邵雍是先论天道后论人道,先论先天后论后天,先论物理后论性命,而推天道、先天、物理是为了明人道、后天、性命,人道、后天、性命才是邵雍的立论目的,天道、先天、物理不过是邵雍的立论根据。用邵雍的话说,它们之间是“体用”关系,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后天从属于先天,后天阐发的人性、人道高于先天阐发的物性、天道。这里的“先天”与“后天”是相对关系,邵雍又把“先天”与“后天”统称为“先天之学”。先后天是体用不离,相函相依的,体者言其对待,用者言其流行,是一个统一的天人之“道”的两个不同方面,同时又是一个统一的“道”的变化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邵雍将宇宙演化的历史过程以唐尧时期为界分为两段,唐尧以前为先天,此时还是宇宙自然史时期,还没有人文、社会、主观等

才兼文武,学贯天人

数学文化/第2卷第3期 3 今年是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也是山东大学数学学科正式建立81周年——一个九九归一的年份。佛家往往将“九九归一”与“终成正果”联系起来,寓意一路探索而来,终于回到本初状态,从而大彻大悟。但对于一门基础学科而言,这种回归并不是单纯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而是历经艰辛、不懈追求,从而有所成就的一种升华。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原点与新起点的交汇处,对创始者进行一下追忆似乎是人之常情,吾辈自不能免俗,然而更有一层原因是,作为山东大学数学学科创始人的黄际遇先生——一位擅数学、明经传、通骈文、工书法,乃至骑射、算卜、弈棋无一不精的才子型学者,长久以来竟然一直不为人所知。无怪乎与先生同乡的陈平原先生感叹:“此等人物,若生活在老北大,定然是校园里的绝佳风景。不知道是因为五十年代后专业化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凭兴趣读书讲学不再被认可,还是因教学于兵荒马乱之中,没有弟子承衣钵传薪火。”[1] 这也许只能算作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重要原因窃以为在于先生对其学问的“低调处理”。先生所学广博,其诸多成果均付诸日记,“举凡科学、文学理论、筹算演证,与所作骈散文章,及与人来往书札、联语、棋谱,靡不笔之于篇。小楷端书间,杂以英、德、日诸国文字。月得一册。其在青岛所记者,曰《万年山中日记》,曰《不其山馆日记》 。广州所记者,曰《因树 才兼文武,学贯天人 ——纪念山东大学数学学科创始人黄际遇先生 东 青 任初先生在山东大学,时年五十岁。 (1935年摄于青岛)

数学文化/第2卷第3期 4 据台湾版《山东文献》第六卷第二期的相关记载,作为第一批被聘任的教授,任初先生于1929 年12 月即赶赴青岛参与当时国立青岛大学的创制。学校成立之初,只有文学与理学两个学院,先生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理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系。其中,物理学家蒋德寿、王恒守任物理系主任、化学家汤腾汉任化学系主任、生物学家曾省任生物系主任。 单从建制上看,刚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似乎已初具规模,但在当时,师资短缺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之困窘远非今天所能想象。数学系建系之初,开设了微积分、代数解析、立体几何解析、数学演习共4门课程[5],但任课教师只有任初先生一人,也就是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的第一年,整个数学系的教学完全是由任初先生一人完成的。面对此种窘境,1931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了由杨振声校长为主席的教师职称聘任委 员会,任初先生为委员。尽管校方与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二十四日,时任山东巡抚袁 世凯上《为遵旨该设学堂酌拟教规谨将试办章程缮单呈览》及《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的奏折,皇帝照准奏称。红色文字为光绪皇帝于十月六日在奏折上的朱批:“知道了。政务处暨各该衙门知道,单併发。”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建校原址(原为德占时期所建俾斯麦 军营),校名为蔡元培先生亲笔题写,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任初先生一生行历丰富,因本文写作缘起于对先生创立山东大学数学学科的追忆,那么不妨先说说先生在山东大学的六年(1930-1936),这也是其治学生涯中颇值得浓墨重彩的地方。 山东大学始创于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即公元1901年。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上《为遵旨该设学堂酌拟教规谨将试办章程缮单呈览》 及《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的奏折,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同年10月奏折获准,官立山东大学堂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 立,周学熙任管理总办(校长)。这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山东大学历史的起点。此后山东大学历经波折,几近停办。 1930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采纳蔡元培先生的建议,决定在原先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国立青岛大学。1930 年9 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由杨振声先生出任校长。他秉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广聘名师学者来校任教,以 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也正是创建于此时,也就是现今山东大学数学学院的前身,其创立者正是任初先生。 山馆日记》。在临武所记者,曰《山林之牢日记》。积数十年。” [2] 可惜的是, 这些日记中的多半数失落于战乱辗转途中,而留下的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任初日记,苟付梨枣,非延多种专门学者,难与校对。”先生其人,正勃发之年而逝于乱世;先生其学,因少人传承而埋于故纸。由是,其名不显。然金玉岂可久没于泥淖之中?近闻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正筹备出版先生日记,不胜欣喜,此宝贵文化遗产若可得见天日,后辈也可从中得窥先生风采之一二。 缘于上述,谨就所知,先行小文以记先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3] 黄际遇先生,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卒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字任初,后自号畴盦[4] ,广东 省潮州市澄海县人。

建筑与数学

数学与建筑 【摘要】当我们在欣赏一座座建筑时,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它,如果我们真正的去认识建筑,可曾想到这些宏大的建筑珍品里面隐藏着一门学科的奥秘——数学?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建筑中普遍包含的一些数学知识,数学在建筑形式中的表现,以达到更深入了解建筑美的目,展现出建筑与数学这两门学科独特而又不可分割的美。 【关键词】建筑设计数学之美黄金分割几何学数列 1.数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我们知道路由曲直宽窄,房有大小高低。建筑必须与形和数打交道。于是建筑就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建筑里面讲数学,数学里面讲建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数学和建筑有着紧密的关系,数学可以说是建筑设计上的基础;而建筑可以说是实在的数学概念。除了数学,建筑还包含了美术和物理的元素,而美术和物理也是基于数学公式或数学理论为基础。可想而知,数学在建筑学上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 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美在数学中的反映。建筑在数学思维的启发下不断发展为世界创造和谐美。早在古代建筑里就有许多建筑师就将数学中的几何体和建筑完美的组合,像古代一些圆形及其他形式的神庙,比如蒂沃里的圆形神庙,尼姆的卡列神庙;这些建筑不是简单的以几何学就能够组合的,还要通过数学的精密计算使其符合建筑设计的。 随着社会的不段进步,建筑根据功能和美感的需求,对土地、材料和结构进行堆积与组合,比例决定着建筑中个体、局部与整体的数学关系,因此比例是建筑的核心和灵魂。比例在数学上并不具有美感,但“黄金分割”的比例分割之美在各种艺术作品都得到充分的展现。现代设计师仍然最常见地使用黄金分割法则构造着适用性和艺术性统一的新颖建筑。 2.建筑设计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 2.1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学 几何学(Geometry)这个词就来自古埃及的“测 地术”,它是为在尼罗河水泛滥后丈量地界而产生的。 自然界中常见的简单几何形状是圆、球、圆柱,如太 阳、月亮、植物茎干、果实等等,而几乎找不到矩 形和立方体。矩形和立方体是人类的创造,而这正是 和建筑活动有关的,因为方形可以不留间隙地四方连 续地延展或划分,立方体可以平稳地堆垒和架设。金 字塔在如此巨大的尺度下做到精确的正四棱锥,充分 显示了古埃及人的几何能力。希腊人在发展欧几里德 几何的同时,写下了建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希腊建 筑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尺度和比例,“帕提农给 我们带来确实的真理和高度数学规律的感受”(勒·柯 布西埃)。几何学的产生则是和建筑活动密切有关的。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确信建筑学是一门科 学,建筑的每一部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 被整合到数学比例中。“比例”成为建筑几何学在文 艺复兴时期的代名词,而象心形、圆形、穹顶则是文 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们用几何化的形式来诠释宇宙和谐概念的话,就无法避免这些形式。在这一时期,建筑师追求绝对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逻辑,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义。 17世纪科学革命所揭示的宇宙是一部数学化的机器。这一时期法国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都是科学家,在笛卡尔理性主义精神的引导下,一切问题讨论的基础都以理性为原则,数学被认为是保证“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唯一方法。笛卡尔通过解析几何沟通了代数与几何,蒙日则将平面上的投影联系起来,在《画法几何》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平面图式空间形体方法,将画法几何提高到科学的水平。与传统的模拟视觉感受方式不同,画法几何切断了视觉与知识之间的直接联系,赋予建筑以不受个人主观认识影响的客观真实性,时至今日仍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