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新技术相关论文

现代汽车新技术相关论文
现代汽车新技术相关论文

现代汽车新技术相关论文

现代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

姓名:左巍

学号: 10230221 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汽车1002班

指导老师:邓涛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3年11月

现代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

摘要:

近十多年来,世界汽车工业面临着三大问题:能源、公害和安全。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现阶段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汽车轻量化技术。从汽车轻量化对能源、环境和汽车性能的影响入手,指出了轻量化研究的整体思路;介绍了当今世界先进汽车轻量化设计的概况、作用和目前汽车用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性质;分析了汽车轻量化发展面临的技术和成本问题,为汽车的轻量化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建议。

Abstract: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world automobile industry was faced with three major issues: energy, pollution and safety. At this stage, the world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lightweight technology of automotive, for th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auto motive's lightweight in faction on the energy, environment and vehicle's performance, research ideas of vehicle’s lightweight technology were pointed out. The overview and function of vehicle's lightweight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were introduced.Now, using cond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lightweight vehicle's materials also were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the confronting problem of the deve lopment of vehicle’s lightweight technique, the suggestions of how to develop the projected of vehicle's lightweight technology were proposed.

关键字:

轻量化(light weight);材料(material);油耗(oil wear)

正文:

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来考虑,低油耗、低排放的汽车都是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轻量化技术是汽车节油的重要手段,试验表明:汽车质量每下降10%,油耗约下降3%~5%。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材料技术和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汽车自身质量逐年减少。以美国为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型轿车平均质量为1520kg;90年代初下降至1475kg;90年代末下降至1230kg;1985~1995年期间,轿车质量平均每年减少0.9%。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百公里油耗3L的汽车,这类汽车的质量基本上处在750~850kg之间,比现今同类车轻50%。1998年德国大众推出的路波3L T D I,汽车自身质量只有800kg。奥迪公司最近开发的紧凑型全铝轿车AudiA2,汽车自身质量只有895~990kg。

近十多年来,世界汽车工业面临着三大问题:能源、公害和安全。众所周知,车用燃油是全球石油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汽车的石油消耗量达到每年90 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40%(2003

年数据)。为了应对可能的能源危机,在不降低汽车性能的情况下,降低汽车油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环境角度看,汽车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多达40 亿吨,占世界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5%,而其它汽车排放物如氮化物、硫化物、微粒物等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而各国政府先后制定了能源保护、废气排放、噪声和安全的有关法规。汽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围绕这三大问题进行的,其中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可以说是汽车工业发展与变革的动力。

欧、美、日等国家在数年前已开始重视能源及环保的议题并制定相关法令。轻量化、环保回收及节约能源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 年10 月28 日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油耗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578-2004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对我国汽车的燃油消耗作了上限规定,将分两个阶段实施。标准第一阶段实施后我国现有汽车油耗水平将降低5%~10%,第二阶段实施后油耗将比现在降低15%以上,这将使汽车厂商更注重汽车的节能降耗。此外,单从汽车销售的角度来看,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汽车油耗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政策及消费者选择车型甚至是决定是否购车的重要因素。

1有效降低车用油耗的关键是汽车轻量化

汽车行驶方程式为:

sin 2 / 21.15 d F = G?f +G?α +δ?m?a + C ?A?v其中:F 为行驶阻力;G 为车重;f 为滚动阻力系数;α为道路坡度;δ为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m 为汽车质量;Cd 为风阻系数;A 为迎风面积;v 为车速。

汽车行驶阻力越大,耗油越多。汽车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爬坡阻力、加速阻力和空气阻力等四项,从上式可以看出,其中前三项均与车重成正比。经验数据显示,空气阻力约占行驶阻力的25%。目前,减少这部分阻力的措施通常有:流线型车身、

全粘接挡风玻璃、隐蔽式雨刮器、下地板全封装等。这些措施能将风阻系数降到0.3,但这已到瓶颈,其进一步减小的可能性只能寄希望于更为流畅低矮的车身。只是这样不仅需要巨大的技术与资金的投入,且不适用于要求空间宽敞的日常用车,因而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其它的阻力因素上。而剩下的75%,即滚动阻力、爬坡阻力、加速阻力,从公式可以看出,均与车重成正比。因此,减轻汽车质量,就成为减轻阻力从而节约燃油的重要措施。

汽车轻量化是当代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1)在保证汽车质量和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各零部件的质量,降低燃耗,减少排放污染。

(2)在使汽车减轻质量、降低燃耗、减少排放的同时,努力谋求高输出功率、高响应性、低噪声、低振动、良好操纵性、高可靠性和高舒适性等。

(3)在汽车轻量化的同时,汽车的价格应当下降或保持在合理水平,具有商业竞争能力,即汽车的轻量化技术必须是兼顾质量、性能、价格的技术。

汽车轻量化对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降低油耗:汽车轻量化减小了汽车的滚动阻力、加速阻力和爬坡阻力,这些都可以降低油耗。同时如果使动力性能不变,通过恰当的齿轮传动比也可以使油耗降低。根据宝马公司研究结果,汽车自身质量每减轻100 kg,可节油0.3~0.8 L/100 km。考虑到不同车型质量的不同,整车质量每降低1%,油耗可减少0.6~0.8%。如果以2002 年全球汽车总产量5800 万辆、每辆行驶寿命10 万公里计算,则仅这一年生产的汽车在整个寿命期间就能节约燃油3.48×1010 L,即2.2 亿桶(159 L/桶)。

(2)改善性能:汽车轻量化,有利于改善汽车

的行驶、转向、加速、制动等运动性能和排气性能等多方面的性能。其中,发动机的轻量化还可改善前轮荷重分担率,进而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还可为降低噪声、振动、实现大功率化创造条件。同时还有利于减轻部件振动和降低噪声,提高舒适性能,对于某些承载件,其承载的重量减轻,有利于降低元件疲劳,提高耐久性。例如一辆重量1543 kg的汽车,若车重减轻25%,可使该车加速到60 km/h的时间从原来的10 秒减少到8 秒。

(3)波及效果:汽车各部分的质量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发动机质量的减轻,使有关底盘部分也可以相应地减轻,即汽车整车减少的质量将大于发动机减少的质量;又如,车身零部件的轻量化,使支承它的行驶系统(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

负荷减小,尺寸和质量即可适当减小,发动机和制动器也可相应减小、减轻。通常,当平衡系统中某个部位质量减少1 kg,给予整个系统的波及效果是质量减少K kg,称K 为增长因子,K 值因部位而异,汽车的K 值在1.5~2.0 之间。

然而现在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要求的提高,汽车上空调、安全气囊、隔热隔音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卫星导航系统、车载娱乐系统、无线电通讯、电子控制等设备越来越普及,这些装置无不在增加汽车的重量。以大众GOLF 车型为例,在过去的30 多年内重量从750 kg 增加到1070 kg。汽车上不断增加的装置与汽车轻量化的矛盾正不断挑战着汽车工程师。

2 汽车轻量化的措施

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迅速,主要的轻量化措施是如下所述。

(1)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和分析,而且这种设计已经融合到了汽车的前期概念设计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利CAD/CAE/CAM 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制造。计算规模、计算容量和计算速度对于各种实用程序来说已不是主要矛盾,有关理论与软件的不断发展进步使计算机辅助分析如虎添翼,计算机辅助分析(CAE)

技术将在汽车工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分析技术在汽车开发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图1、图2 所示。它不仅使得汽车开发周期大为缩短,研发投入大大减少,而且使开发的产品更为优秀可靠。

图1 CAE 及优化技术在汽车开发中的作用变化

图2 汽车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2)轻质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包括铝、镁、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塑料等,并在前期与结构设计融为一体,以及相应的装配、制造、防腐、连接等工艺的研究应用。福特汽车公司负责研究工作的副总裁Dr. Willian F. Powers 在一次国际材料学会议上强调指出,21 世纪的汽车将发生巨大变化,而材料技术是推动汽车技术进步的关键,轻量化是今后汽车发展的关键。他认为,虽然通过优化目前所应用材料的设计可以减小质量,但大幅度地减小汽车质量,则要考虑汽车零件尽可能选用低密度的材料。

很多汽车公司都在发动机的活塞、散热器、油底壳、缸体和缸盖、曲轴箱、连杆、滤清器、发动机架等部件上采用铝合金材料。发动机使用铝材不光是带来了减重省油的效果。现在的轿车发动机多为前置式,造成前重后轻,为了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必须平衡前后质量。宝马新7系发动机中的很多部件就由铝合金加工而成,另外还采用了铝合金引擎盖、铝合金保险杠等。除此以外,铝合金材料还被广泛用于车门、发动机罩、行李箱罩、地板和翼子板、座椅等,铝合金在汽车上已经无处不在,如奔驰S 级轿车中的铝件(图3):前盖板、前围板、副车架、后桥、气缸体等。

图3 奔驰S 级轿车上的铝件

目前镁合金在汽车上一般用于:发动机部分的气缸体、曲轴箱、汽油和空气滤清器壳体、进气歧管、油泵、配电器、风扇等;底盘上离合器和变速器的壳体、车架、方向盘和转向器、轮毂等。如图4 所示的进气管、方向盘骨架、座椅骨架等。

图4 镁合金部件举例

近年来,塑料在汽车中的用量迅速上升,全世界平均每辆汽车的塑料用量2000 年就已达105 kg,约占汽车总重量的8%~12%。目前,发达国家车用塑料已占塑料总消耗量的7%~8%,预计不久将达到10%~11%。车用塑料的品种已经涵盖了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热固性复合材料、ABS、尼龙和聚乙烯等几乎塑料的所有领域。2005 年,我国车用塑料需求就达45 万吨,2010 年预计可达72 万吨。目前,塑料大都使用在汽车的内外饰件上,如仪表板、侧围内衬板、车门防撞条、扶手、车窗、散热器罩、挡泥板、车门外板、行李舱盖、扰流板、座椅支架等,为汽车饰件的软饰化、高档化、舒适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塑料在汽车功能件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例如发动机及其相关系统、冷却系统等。同时,塑料也在向制作车身覆盖件方向发展。

3 汽车轻量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轻量化的方法、技术、替代材料这么多,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那么使用现有技术和材料,汽车到底能做到多轻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了一辆超轻型概念汽车,这辆汽车完全由手工制造,并且使用了多种减轻重量和提高燃油效率的技术,结果该超轻型概念汽车只有140 kg 重,相当于美国家用汽车平均重量的12%,用1 L 汽油可行驶45 km,仅为美国家用汽车平均耗油量的1/4。

不过必须看到,这还只是一种概念车,它的数据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现实意义有限,因此不能因此对轻量化前景产生盲目的乐观。如果把眼光拉近到现实中,可以看到,汽车轻量化虽然已成为未来潮流,但目前要在全行业广泛应用轻量化技术还为时尚早,主要原因就在于技术还不完善、成本仍然太高。以取得巨大轻量化成果的奥迪A8车型为例,使用ASF 技术的全铝车身减重200 kg,以每减重100kg 油耗减少0.6 L/100 km 计算,一辆A8 车在其行驶寿命10 万公里期间可省油1200 L,以欧洲市场油价1.12 €/L(2004 年5 月10 日价格)计算,可为车主省下1344 €,但是相比全铝车身带来的昂贵价格,消费者仍然是得不偿失。虽然对整个社会来说,轻量化将为能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消费者,他们却不得不在购车时为自己的钱包作打算,需要认真衡量一下轻质汽车的额外高价与省下的油钱相比哪一项更多。

图5 是汽车轻量化与设计成本、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轻量化必须以昂贵的设计与制造成本为代价。汽车设计人员的任务就是兼顾重量与成本,争取将两者关系控制在图中阴影范围内的轻量化最优区域。

不仅是成本问题,纵览全局还可以发现,轻量化目标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汽车工业、汽车厂商自身的开发研究,同时还需要上下游产业的协作努力,如上游的材料、合金、专业分析模拟软件等技术,下游的回收、再生技术等,没有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提高,轻量化的目标就只是空中楼阁。

图5 轻量化程度与成本关系图

4 结论

尽管面临种种障碍,人们仍然没有放弃努力,专业软件的开发成果越来越多,新材料技术、新生产技术和新设计方法不断进步,铝、镁、复合材料和特种钢等新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使用比例在逐步加大。虽然在目前看来汽车工业短期内不会在减重方面出现革命性突破,但是由于不断地努力,人们实际上正在一步步接近制造出轻量廉价的新一代汽车的目标。

轻量化技术是一项涉及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工厂制造、实践验证的内容丰富、涉及广泛的课题,必将经历一个努力的探索过程。经过努力,汽车将在不远的将来,以清洁、强大、轻量的崭新形象引导新一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余志生. 汽车理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龚正,王国容. 汽车轻量化的现状与趋势[J]. 汽车维修,1998.

[3]羊秋林,李尹熙,吕莉雯,李子卿. 汽车用轻量化材料[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姚贵升,等. 汽车工程手册制造篇[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王滕宁,王建国,王可容.降低汽车重量的途径[J].重型汽车2000.

[7]邓泽英. 轿车轻量化的关键金属材料及其发展[J].汽车与配件1999,(6).

[8]程振彪. 世界汽车轻量化新进展及新型材料的研发应用[J].世界汽车,2002,(6)

汽车轻量化技术及实现途径-汽车设计课程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 题目汽车轻量化技术及实现途径课程汽车设计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2级1班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2015年6月26日

目录 摘要: (3) 1.前言 (3) 2.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3) 3.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 (4) 3.1合理的结构设计 (4) 3.2使用新型材料 (5) 3.2.1有色合金材料 (6) 3.2.2高强度钢 (7) 3.2.3塑料和复合材料 (7) 3.2.4其他轻量化材料 (8) 4.汽车轻量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8) 5.结论 (9) 参考文献 (9)

汽车轻量化设计技术 ***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轻量化设计概况、各种轻量化材料的性能及运用,阐述了汽车轻量化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发展 1.前言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 若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 燃油效率可提高6% ~ 8% ; 若滚动阻力减少10%, 燃油效率可提高3% ; 若车桥、变速器等机构的传动效率提高10% , 燃油效率可提高7%。由此可见, 伴随轻量化而来的突出优点就是油耗显著降低。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 , 空载情况下, 约70% 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 因此车身的轻量化对减轻汽车自重, 提高整车燃料经济性至关重要。同时, 轻量化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车辆操控稳定性和一定意义上碰撞安全性的提升。车辆行驶时颠簸会因底盘重量减轻而减轻,整个车身会更加稳定; 轻量化材料对冲撞能量的吸收, 又可以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因此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性研究课题。 2.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汽车轻量化的技术内涵是: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在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然而,汽车轻量化绝非是简单地将其小型化。首先应保持汽车原有的性能不受影响,既要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又要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耐撞性、抗振性及舒适性,同时汽车本身的造价不被提高,以免给客户造成经济上的压力。 汽车轻量化技术包括汽车结构的合理设计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两大方面。一方面汽车轻量化与材料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优化汽车结构设计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

汽车新技术论文

论汽车新技术 汽车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已伴随着我们人类走过了近两个半世纪。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汽车也随着人类对物质的更高追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能源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应运而生。究竟这些新技术是什么,又能给汽车带来什么?下面就汽车新技术做一个综述,这些新技术从汽车本身的结构、发动机、刹车系统、车载电子系统、安全应用等诸多方面进行综述。 1.纯电动车 纯电动车有良好发展前景。作为一个对于中国市场和客户有长期承诺的公司,宝马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我们认为纯电动车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宝马在纯电动车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和努力:2008 年 11 月开始,宝马集团从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投放 600 多辆 MINI E 汽车进行实路测试,收集电动汽车日常使用的数据和经验。2011 年,宝马集团将交付更多电动车辆供客户试验驾驶,这些电动车将基于 2010 年 1 月发布的 BMW Concept ActiveE 概念车进行小批量生产。 2010 年底前,我们将在中国引入 50 辆 MINI E 电动车进行实路测试项目。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将在项目准备,实施和测试评估阶段与宝马紧密合作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国家电网公司也将在充电设施 建设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研究课题中提供全面支持。 2013 年,到我们将把在电动汽车领域获得的经验应用到“超大城市汽车”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中。这将是宝马集团的第一款量产纯电动汽车。最受人关注的当之无愧的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汽车,但是也不可忽略其他能源的研究开发。 2.电子点火装置(ESA) 由微机、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机构等几部分构成。该装置可根据传感器送来的发动机各种参数进行运算、判断,然后进行点火时刻的调节,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减少空气污染。此外,新型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还有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及自诊断操作等。一般认为,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的节能效果在15%以上,而效果更明显的则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除此之外,在发动机部分利用电子技术的内容还有:废气再循环(EGR)、怠速控制(ISC)、电动油泵、发电机输出、冷却风扇、发动机排量、节气门正时、二次空气喷射、发动机增压、油汽蒸发及系统自我诊断功能等,它们在不同的车型上都或多或少地被应用。 3.燃油缸内直喷技术(FSI) FSI是“燃油缸内直喷技术”的缩写。普通引擎是将燃油喷射到进气歧管和空气混合后再进入燃烧室燃烧,而FSI是将燃油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燃烧,更容易达到空气和燃油的合理配比,增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FSI对燃油辛烷值和纯度的要求很高,需要的压缩比也很高。但它在经济性,动力性,环保性上都比其他类型的发动机好,所以在各个工况下都能保证经济性和动力性最佳。 4.无级变速器(CVT) 无级变速器是由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因此,其比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另外,它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

现代汽车技术及其发展

现代汽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与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汽车在技术上也不断革新,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把现代科技融入汽车制造,现代汽车在保证其发展舒适安全的基础上朝着智能,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下文根据本人对现代汽车的认识对其融入的技术作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现代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汽车技术发展 正文: 1886年,人类发明了汽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代步和运输工具,随之产生的汽车工业也成为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汽车工业的发展与高技术应用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从60年代以来,汽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汽车性能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是汽车工业高技术化的结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要求的提高,汽车技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电子、信息、材料、工艺等多领域的突破发展,汽车产品也迎来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跃进时代。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现代高新技术的成果,对汽车工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电磁脉冲焊接技术、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一体车门板技术、铁金属元件硬化技术、记录超高速变化的数字摄像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汽车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大量涌现。 汽车电子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相关法规(油耗法规、排放法规和安全法规)要求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与传统汽车技术相比,现代汽车技术主要包括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控制技术;以质轻、高强度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应用现代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以CAD(计算机辅助技术)为核心的整车及零部件新设计;融合当代制造技术的汽车制造工艺;以减少石油燃料的消耗、降低大气污染为目的的新型能源动力汽车技术。 现代汽车技术主要以电子控制为基础,目前向着安全、舒适、环保、节能、防盗、智能的方向发展,尤以轿车最为突出。 汽车安全新技术、交通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汽车发展的历史也是汽车安全技术不断提高的历史。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汽车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可在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的运动自动调节车轮的制动压力,防止车轮抱死,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现代汽车在ABS系统中嵌入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BD)构成了ABS+EBD系统。电子刹车辅助系统(EBA)利用传感器感应驾驶者对制动踏板踩踏的力度与速度大小,然后通过计算机判断驾驶者此次刹车意图。可以有效防止常见的意外“追

汽车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NO.678

当对汽车的制造成本给予应有的重视时,人们逐渐开始探索采用现代化技术的可能性。 而当今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重点则是,实现制造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控制和管理,并采用自动化的生产系统,以使产品质量达到高度的一致性。 主要零部件的现代制造技术 1. 锻造和锻压成型 当今的铸造、锻压工序都已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 利用成品零件的设计数据,通过CAD/CAM技术,根据毛坯的几何形状信息选择有关的制造工序,设计并制造有关的模具及工具,实现了对品种的多样化、高质量和缩短试制周期的复杂要求。 铸造、锻造和冲压车间所使用的现代化设备,可以生产出误差很小的非切削加工零件。 它们非常接近最终的工件尺寸,使得后续切削量大大减少,从而省去了大部分精加工工序。 在锻造温度下从棒料上切下毛坯,由于材料体积的一致性,使之可以在封闭锻模中锻造。 它所达到的精度介于普通锻造和实心工件冷挤压之间。 紧接在锻造之后,利用锻造余热,在同一车间内对工件进行热处

上例与传统工艺相比,可节约材料20%、能源30%,生产率提高了300%。 2. 主要零件的制造 由于在切削加工前提高了工件的尺寸精度,工件粗加工的劳动量大大降低。 对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更求的提高,使得对精加工工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同时,新的刀具材料和大功率、高刚度机床的应用,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大批量生产中,组合机床自动线仍然是最经济的设备。 在组合机床自动线中,采用数控装置已经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一定程度的柔性。 例如,在各种发动机系列中,可以在同一条线上加工不同缸数的汽缸曲轴箱。 零件自动识别装置和可编程控制机构,可以使一组不同的零件按任何给定的顺序进行加工。 根据检验站测量的结果进行控制,可以确保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各个加工工位之间的缓冲存贮区,在降低停工工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结构认识与未来汽车构想 汽车,从当初那个被人嘲笑,能让马车轻易超越的四轮怪物,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已衍生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各类品牌。在汽车的世界里,各个品牌使用着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示着各自的风貌,在一个个战场上进行着残酷的竞争。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如大众,丰田凭借着历史条件,靠着各自背后的强大后盾走出了一天平民车的坦途。而又有那么一部分先行者,如宾利、劳斯莱斯等,他们在历史上都有过许多次登上汽车王国宝座的机会,但他们都没有走上产量生产的道路,而是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永远追求着最高的品质与皇族般的地位。追求卓越,舍我其谁。汽车的发明是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汽车设计也自然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而工业设计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因为它通过特有的方式传达技术的物化美,也体现商品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取向。汽车文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汽车本身做折射出的设计理念,其中所包含的设计元素实际上就是元素。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汽车,因为文化元素的不一样,其设计的结果便不一样,当这些元素熔铸到汽车上,就形成了特有的汽车文化。 汽车结构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车身、电气设备。简单的单杠发动机结构可分为:进气门,排气门,气缸,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机油管。而发动机又是通过气缸点火压缩做工来驱动齿轮来工作的。这叫做活塞运动,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旋转活塞式的优点是:高转速功率大,重量轻,油门反应快,而内燃机又分为柴油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四冲程发动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包括了四个冲程,分别是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排气行程。而柴油机常见的是二冲程柴油机。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包括两大结构:曲柄连杆结构,配气机构。五大结构:供给系,点火系,冷却系,润滑系,启动系。气缸的内部构造又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推杆,挺柱,正时齿轮,连杆,活塞,曲轴,飞轮。然后我们再来说:汽车底盘的组成,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正常行驶的部件。汽车底盘由传动系,驾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成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须的牵引力、车速、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变化等功能。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等部分。汽车行驶系的作用是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并且能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行驶系包括: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还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汽车保持在直线或转弯运动状态,或者使上述两种运动状态互相转换。转向系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转动机构等部分。制动系是汽车装设的全部制动和减速系统的总称,其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停止行驶,或使已停止的汽车保持不动。制动系包括: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现代汽车制动系中还装设了制动防抱死装置。 自从汽车问世以来,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百余年来,汽车载着人类进入新的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财富的同时,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的形态由最初的马车到箱型车,由甲壳虫到船型汽车,鱼型汽车到楔形汽车,再到子弹头汽车的演变,每一处都体现出人类的智慧。由现在到未来,汽车的形态必然会经历翻天覆地变化。随着国民人数的增长,汽车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这必然会给汽车交通带来巨大的麻烦。从现在的城市交通方面来看,时常出现交通堵塞,堵车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此看来,未来的城市交通必然会有很头疼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此问题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技术 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目录 概述 (3)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3)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又可说成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技术) (4)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5) 五、发展 (7) 主要参考文献 (9)

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从两种角度解释其结构特征和关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趋势特征。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五、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以CAD为基础(造型,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2)先进的工艺规程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准备手段。在信息集成环境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即CAPP,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等各种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设备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程序设计即CAM等。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1)高效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超精密磨削、车削,细微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精密加工一般指加工精度在10~0.1μm (相当于IT5级精度和IT5级以上精度),表面粗糙度Ra值在0.1μm以下的加工方法,如金刚车、金刚镗、研磨、珩磨、超精研、砂带磨、镜面磨削和冷压加工等。用于精密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制造业中的关键零件加工,如精密丝杠、精密齿轮、精密蜗轮、精密导轨、精密滚动轴承等,在当前制造工业中占有极重

汽车新技术论文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选修课论文 汽车被动安全新技术 班级 ******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二○ 一二年六月 摘要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是指一旦事故发生时,保护车辆内部乘员及外部人员,使直接损失降到最小的技术。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碰撞安全技术、碰撞后伤害减轻与防护技术等,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在交通安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仍然不可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此时,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将是避免乘员伤亡的唯一保障。因此,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开发研究仍将是汽车安全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也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现代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一.主动安全配置 主动安全配置主要是指发生撞击之前所做动的辅助装置,这些装置在车辆接近失控时便会开始启动,以各种方式介入驾驶的动作,希望能利用机械及电子装置,保持车辆的操控状态,全力让驾驶人能够恢复对于车辆的控制,避免车祸意外的发生。

防碰撞控制系统、ABS、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DSC(动态稳定控制)、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驾驶上的辅助装置等属于主动安全配置。 被动安全系统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小损伤的安全系统,包括对乘客和行人的保护。 被动安全装置是指在意外发生不可避免,车辆已经失控的状况之下,对于乘坐人员进行被动的保护作用,希望通过固定装置,让车内的乘员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并利用结构上的引导与溃缩,尽量吸收撞击的力量,最大限度确保车内乘员的安全。 主动头部保护系统、安全带、气囊、笼型车体结构等属于被动安全配置与设计。 二.欧洲新车安全评价体系NCAP 包括两个方面,正面和侧面碰撞。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 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碰撞测试成绩则由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 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 近年来,增加了车辆对被撞行人的安全保护程度的测试,并将结果划分 为4个等级级:★★★★分数为28-36分,★★★分数为19-27分,★★分数 为10-18分,★分数为1-9分。 三.主动安全装置

汽车新技术论文

汽车新技术,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悬架、转向、制动、设计方法、新材料等方面,手写10-15页纸。 摘要:报告讲述了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悬架、转向、制动、设计方法、新材料等方面的新技术,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讲述对这些新技术的看法和思考,让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缸内直喷、FSAE比赛、差速器壳体改装、后轮转向、制动减配、新材料污染 前言: 自1886年“奔驰1号”诞生开始,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延续一百多年了,而他的作用也从当初的代步工具逐渐变的多元化。依我看来现代汽车更像一件融合了高端科技的绝美艺术品。汽车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不过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空气污染是否跟汽车尾气排放有关?想必大家对2014年1月中科院关于汽车尾气排放占有率研究的乌龙事件还记忆犹新。汽车尾气的排放到底占大气污染源的多少我能力有限,真的无法告诉你。不过眼下很多汽车新技术都是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和安全舒适这个两个主题诞生的。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汽车不断向着节能化、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人类的安全舒适度需求,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类的需求带来问题,人类不得不动脑子解决这些问题。我觉的百度文库里的这句话说得很好——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

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下面我就正式开始向大家介绍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悬架、转向、制动、设计方法、新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汽车新技术。 一、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这玩意是将自然界中的某种能量直接转换成机械能并拖动某些机械来工作的机器。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汽油缸内直喷技术 很久以前我在大街上看到宝马车屁股后面的车型标志总有“Li”字样,比如“530Li”。通过强大的百度我知道了“L”是轴距加长的意思,“i”则是指缸内直喷。然后我又去查缸内直喷是什么——采用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将喷油嘴移到了汽缸内部,利用电子控制系统精准控制燃油的喷射时间和喷射量,直接送入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班级:土木工程系城市地下空间1班 姓名:李孟颖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先进制造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熟练掌握现代制造技术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前提和要求之一。 关键词: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应用,发展,工业机器人。 1.引言 1.1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1.2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级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尽管决定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因素有多种,但制造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共体、德国等都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国家级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1.3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3.1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MIS(管理信息系统),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1.3.2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精密化,集成化,柔性化,动态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 2.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2.1虚拟制造技术 2.1.1虚拟制造技术简介 虚拟制造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产品未来制造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品性能、产品的可制造性、产品的成本等,从而更有效地、柔性灵活地组织生产,并使新产品开发一次获得成功,目的是尽量降低产品的成本,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快速有效地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2.1.2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美国、欧洲等国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并在虚拟原型系统开发、虚拟环境构筑、虚拟装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除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外,虚拟制造在工业上,尤其是汽车、飞机、军工等领域也得到有效应用并取得明显收益。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其与Internet的结合将发展成为一项很有前景和应用潜力的技术。 2.2微细加工技术 2.2.1微细加工技术简介 微细加工技术是指加工微小尺寸零件的生产加工技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微细加工包括各种传统精密加工方法和与传统精密加工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如切削技术,磨料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微波加工,等离子体加工,外延生产,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粒子束加工,光刻加工,电铸加工等。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微细加工主要是指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因为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现代汽车技术

现代汽车技术与汽车竞赛 摘要:新技术促进了汽车竞赛的发展,给汽车竞赛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汽车竞赛不仅仅是比较车手的技术还要有技术做后盾;同时汽车竞赛又要求参与者技术的不断革新,反作用于汽车技术,使其不断进步。 关键字:F1、汽车技术、发动机、底盘、轮胎、风洞技术 正文: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竞赛也就应运而生了。比如我们熟知的F1方程式,以改装房车为参赛车辆的比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达喀尔拉力赛,WRC等等。其中可以说F1是汽车赛事中最盛大的赛事,也是级别最高的汽车竞赛。同时汽车技术也不断进步。 汽车技术包含: (一)汽车的动力性(1)汽车的最高车(2)汽车的加速(3)汽车的上坡能力 (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三)汽车的制动性(1)制动效能(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四)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五)汽车的行驶平顶性 (六)汽车的通过性 (七)其他使用性能(1)操纵轻便性(2)机动性 (3)装卸方便性 (八)容量等等技术。 汽车技术的革新使汽车多种多样,能满足各种需求,使人们使用来更加和谐。 F1赛车(FIA Formula One Grand Prix Championship),中文全称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简称,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因为影响范围广,知名度高,与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称为“世界三大运动”。“F”是FORMULA的缩写,即方程式;“1”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事实上,数学上的方程式并无“精确”的意思。Formula在数学领域意为方程式,这也是翻译错误的原因。而在F1中,本意为“规格”,即统一规格的赛车,因级别最高,所以称F1。 F1赛车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是商业价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包含了以空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星星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8) 摘要:本文结合汽车制造技术的产业发展重要性,从汽车制造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方面做了剖析了中国汽车现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文指出,信息化对制造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方面的精密加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本文针对敏捷制造技术又做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Hyundai Mo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Gao Xingxing (College of Machiner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utomobile’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rom the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utomation ,it has don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t this sta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recast of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form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ll aspects of precision machining also has som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ag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made related presentations. Key words: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s

未来汽车新技术论文

未来汽车新技术论文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研究越来越收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降低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我国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的发展做了深入分析 和研究,以便能够使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1、导言 人类社会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这使得能源问题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而若 想有效解决这项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发能够代替传统能 源的新能源。汽车是主要能源消耗因素之一,近年来,经过各国众 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多年的研究试验,几种新能源汽车已经被 研发出来,并基本规划出了一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可以想见,未来在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将是主要发展趋势,而其在技术方面 也将不断进步。本文主要探讨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2、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类型 2.1纯电动汽车 传统汽车的动力能源是燃油,即汽车的发动机需要依靠燃油才能够产生巨大动力,从而驱使汽车运行前进。但在燃油发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从而 给大气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同时,燃油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 生能源,在汽车中大量使用燃油也会加速能源的紧缺。而纯电动汽 车是一种利用电能来驱动运行的汽车,它将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以电 动机代替,利用电能转化为动能,这一过程中不会向外界环境排放 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因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解决温室效应的

汽车文化论文

立体车库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雷雨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号:xxxxx 402160)

摘要:简述立体车库的发展史,以及现在立体车库的发展趋势,即立体车库发展未来,也浅谈立体车库的发展障碍。 序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汽车的增多,停车位缺乏、停车拥挤困难的问题开始出现。立体车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在我国立体车库是一个集机电一体化、仓储物流、车辆诱导、物业管理等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它是为了解决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停车难"而出现的。 正文: 一、立体车库的发展历史 立体车库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汽车工业发展繁荣的历史。世界第一辆汽油汽车出现在欧洲,它是欧洲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晶。随后,汽车工业经历三次大的变革,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第一次变革出现在1914年,当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内部关税壁垒逐渐拆除,使欧洲市场空前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第三次变革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使得世界汽车工业发生第三次变革。 立体车库的出现是在第二次汽车工业变革之后。随着欧洲汽车工业的空前繁荣和发展,欧洲出现了最早的立体车库。欧洲立体车库的出现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对照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随着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之后立体车库在日本开始发展。至今立体车库在日本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一时期,韩国和台湾也出现了立体车库。韩国和台湾立体车库出现晚于日本,亦有近40年历史。仓储式立体车库技术最早出现于欧洲。日本立体车库的技术来源于欧洲。日本上一个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国家成功经验的民族。由于日本地域狭小,塔式立体车库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起步。21世纪进入飞速发展时代。我国立体车库行业相对于欧洲、日本、韩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从第一台设备诞生到现在,只有近20年历史。在这20年中,前期发展缓慢,直到1996年,全国机械式立体车库停车设备每年的销售、安装量不足1000个泊位。 二、立体车库的必要性 1、中国当前汽车现状与发展 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3m2,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近1/3。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仅为50.58%,住宅容积率更是低至33%。截至2016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8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655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0876万辆,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同时,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110辆,与美国的550辆/千人。随着中国经济和购买力的日益壮大,从潜在需求角度来讲,可以断言:中国将是世界上大的立体车库需求市场。从供给角度来讲,中国作为大的立体车库需求市场,其需求量直接刺激了商家的技术革新及发展,生产力迅速提升,加上本土化优势,也可以与国外寡头垄断企业各自占据一方市场。但无论从中国还是世界过去几年的汽车产量与相应的立体车库增加量都可以看出,汽车泊位需求远远大于立体车库泊位供给。即便是在如此大的市场潜力诱惑下,因为机械立体车库不是高收益、快回报的投资项目,加之没有硬性的政策扶持,所以,其生产力水平仍落后于汽车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立体车库供方市场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随着发展中国家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性能与知名品牌差异逐渐缩小,未来全球立体车库产品市场必将出现多极化的市场竞争格局。车库”是大中城市的热门话题,国家经贸委将“城市立体车库”列为“近期行业技术发展重点”,随着家用汽车的不断增加,公共场所及社区内存车矛盾、车挤绿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在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之时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论文综述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已不单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本论文简单介绍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中的特种加工技术、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关键词:特种加工技术;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目录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论文 (1) 摘要 (1) 1 现代制造技术介绍 (3) 1.1 现代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3) 1.2现代制造技术的分类 (3) 2 特种加工 (4) 2.1 特种加工概述 (4) 2.2 电火花加工(EDM) (4) 2.3电解加工 (5) 2.4 超声波加工 (6) 2.5 激光加工 (6) 3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 (7) 3.1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概念 (7) 3.2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工艺特点 (7) 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8) 4.1 CAD/CAM基本概念 (8) 4.2 CAD/CAM系统的工作过程 (8)

1 现代制造技术介绍 1.1 现代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现代制造技术所涉及的学科较多,所包含的技术内容较为广泛,1994年美国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将现代制造技术分为三个技术群:主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和制造技术环境。这三个技术群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部分均不可缺少,否则就很难发挥预期的整体功能效益。 1.2现代制造技术的分类 根据现代制造技术的功能和研究对象,可将现代制造技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设计技术 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现代设计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竞争优势创建技术、全寿命周期设计、可持续发展产品设计、设计试验技术等。 2、现代制造工艺技术 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精密成形与特种加工技术等几个方面。 3、制造自动化技术 制造自动化是指用机电设备工具取代或放大人的体力,甚至取代和延伸人的部分智力,自动完成特定的作业,包括物料的存储、运输、加工、装配和检验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技术设计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业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 4、先进生产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 先进生产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是面向企业生产全过程,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思想、新哲理,其功能覆盖企业的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制造、信息与资源管理直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项活动,是制造业的综合自动化的新模式。

汽车照明新技术论文.doc

汽车照明系统新技术 摘要:汽车照明系统对汽车安全起到了主动预防作用,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汽车外部照明和内饰照明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出现了很多汽车照明安全节能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包括疝气灯、LED灯、光纤照明、智能车灯,还有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和前照灯自动调平系统等先进的前照灯安全技术。 关键词:汽车照明;安全;节能 The new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lighting system Abstract: Automobile ligh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external lighting and interior lighting, is of active role in automobile safety. New energy-saving and safe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lighting emerge 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new technologies include 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LEDs, fiber lighting, intelligent lights, self-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 and headlamps 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are envisioned. Keywords: automobile lighting; safety; energy-saving 引言

现代制造技术论文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电解磨削 电解作用与机械磨削相结合的一种特种加工,又称电化学磨削,英文简称ECG。电解磨削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研究发明的为电解磨削的原理。工件作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导电磨轮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磨削时,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磨削压力,凸出于磨轮表面的非导电性磨料使工件表面与磨轮导电基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电解间隙(约0.02~0.05毫米),同时向间隙中供给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工件表面金属由于电解作用生成离子化合物和阳极膜。这些电解产物不断地被旋转的磨轮所刮除,使新的金属表面露出,继续产生电解作用,工件材料遂不断地被去除,从而达到磨削的目的。电解液一般采用硝酸钠、亚硝酸钠和硝酸钾等成分混合的水溶液,不同的工件材料所用电解液的成分也不同。导电磨轮由导电性基体(结合剂)与磨料结合而成,主要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轮、电镀金刚石磨轮、铜基树脂结合剂磨轮、陶瓷渗银磨轮和碳素结合剂磨轮等,按不同用途选用 电解加工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如过程监测和控制、工具设计、电解液处理、加工精度的改善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电解加工间隙状态非常复杂,涉及到电化学、电场、流场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因而使得过程的监测和控制非常困难。迄今为止,还没

有在线测量加工间隙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不均匀的间隙分布也使得工具设计变得非常困难,以至于在工具制造中往往要对阴极进行多次修整,这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电解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解泥渣和废液。这些废液和泥渣的处理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1~3]。近10年来,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对电解加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投入,并且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 应用 磨削加工是一种多刀多刃的高速切削方法,它是适应精加工和三角表面加工的需要而发展起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愈来愈高,各种高硬度材料的使用日益增多,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的工艺发展,很多毛坯可以不经过其他切削加工而直接磨削成成品;以外,随着磨料磨具和高速磨削工艺的发展,磨削加工是一种多刀多刃的高速切削方法,它是适应精加工和三角表面加工的需要而发展起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愈来愈高,各种高硬度材料的使用日益增多,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的工艺发展,很多毛坯可以不经过其他切削加工而直接磨削成成品;以外,随着磨料磨具和高速磨削工艺的发展,以及高磨床结构性能的不断改进,磨削效率和经济性的显著提高,磨削加工已从精加工逐步扩大到粗加工领域。因此,现代机械制造中磨床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磨削加工量在机械加工部量中所占比重也进一步怎大。 磨削加工可以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6-IT5,表在粗糙度Ra值1.25-0.32um。磨削的工艺范围很广,可以划分为预磨(粗磨)、精磨、细磨及镜面磨削。预磨的工件精度可达IT9-IT8,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到0.01um。 由于磨削加工所采用的磨具(磨料)具有颗为细小,硬度高,耐热性好等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