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二、三、四、五章贫血

A1型题:(1-53题)

1.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D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2.根据国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B

A.成年男生低于130g/L

B.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妊娠期低于105g/L

D.哺乳期低于115g/L

E.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

3.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贫血可分为C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4.按贫血的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错误A

A.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C.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贫血

5.关于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下列哪项错误A

A.红细胞2,3-DPG含量减少

B.心脏扩大,脉压加大

C.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D.ST段压低,T波倒置

E.多尿

6.正常人消化道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B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空肠

D.回肠

E.回盲部

7.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E

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鼻腔粘膜

C.耳轮皮肤及口腔黏膜

D.颈部皮肤及舌面

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9.缺铁性贫血哪项正确:B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10.诊断缺铁性贫血时估计骨髓铁贮存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是:E A.红细胞形态

B.MCV、MCH、MCHC

C.血清铁及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

D.血清铁蛋白测定

E、骨髓铁染色。

11下列哪一项实验检查结果对确定缺铁性

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D

A、血清铁降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型

D、骨髓贮存铁缺乏

E.网织红细胞降低

12.下列哪种疾病骨髓普鲁士兰染色检查可

见细胞外铁减少C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C

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

C.补足贮存铁

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E.空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恢复正常

14.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D

A.摄入量不足

B.机体需要量大

C.肝脏储存障碍

D.慢性失血

E.吸收不良

16.体缺铁初期即潜伏前期的最早,最可靠

诊断依据是:D

A.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血清铁减低

D.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失

E.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16.缺铁性贫血发病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E

A.血清铁降低

B.转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贮存铁减少

17.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E

A.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18.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是:B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以上全部是

19.缺铁性贫血的最可靠诊断依据是:E

A.小细胞性贫血

B.增生性贫血

C.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低血清铁

E.低血清铁伴骨髓贮存铁极少或缺乏

20.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最可靠的是:E

A.MCV,MCHC

B.血清铁

C.总铁结合力

D.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

E.骨髓含铁血黄素染色

22.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A

A.治疗病因

B.输血

C.口服铁剂

D.肌注铁剂

E.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23.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

早出现的是:E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数上升

C.红细胞体积上升

D.红细胞直径增大

E.网织红细胞上升

24.关于巨幼细胞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D

A.是叶酸,Vit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

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可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

共济失调

C.除贫血外粒细胞巨变且分叶过多

D.全身各系统增殖较多的细胞也会发生病

E.病因主要是食物营养不够和吸收不良

25.关于叶酸代,下列哪项正确E*

A.正常人体仅少量合成叶酸,多有食物获得

B.叶酸属B族维生素,性质较稳定,过渡煮沸

可能分解,破坏.

C.叶酸在小肠上段肠腔或肠壁绒毛细胞分

解,大部分经肠肝循环入血

D.叶酸广泛分布体,肾脏是排泄叶酸的重要

场所

E.叶酸主要从胆汁分泌,尿中排泄.

26.关于VitB12代,下列那项是不正确的E*

A.肠道杆菌可合成VitB12

B.体代所需B12主要由食物提供

C.IF_B12复合物不受胃肠道分泌液破坏,经

门静脉入肝

D.B12进入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转钴胺Ⅱ结合

E.体B12主要储存于肾脏

27.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血液学中哪项

是不正确的C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可见巨杆状核粒

细胞.

B.可有反复感染和出血

C.少数可有肝,脾肿大

D.重者全血细胞减少

E.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

28.巨幼细胞贫血的非血液学表现哪项是不

正确的A

A.一般无缺铁表现

B.口炎,舌炎,“镜面舌”,“牛肉舌”

C.末

梢神经炎,共济失调

D.精神失常

E.锥体束症阳性,视力下降

29.巨幼细胞贫血属于:C

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B.正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正常色素贫血

E.以上都不是

30.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C

A.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现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骨髓增生不良

D.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E.铁剂,叶酸治疗无效

31.下列哪项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E

A.发热,贫血,出血倾向。

B.骨髓增生低下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有二系减少

D.无淋巴结肿大

E.造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增多。

32.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减少D

A.血友病

B.缺铁性贫血

C.ITP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

胞贫血

3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点A

A.呈全血细胞减少,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增多

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

3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免疫抑制剂下列哪项正确A*

A.适用于有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病例

B.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增生

C.ATG、ALG的特点是抑制变态反应,不引起出血

D.CSA主要作用于T、B淋巴细胞而起作用

E.再障伴溶贫病人,免疫抑制剂应减量

35.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这样的血象、骨髓象不见于A

A.溶贫

B.低增生性白血病

C.再障

D.PHN

E.骨髓纤维化

3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机制主要表现B

A.骨髓染色体核型异常

B.CD4+细胞∕CD8+细胞降低

C.骨髓铁染色示储存铁减少

D.NAP(-)

E.血清IL-2,IFN-r,TNf水平均减少

37.再障的病理改变哪项正确?C

A.全身红髓容量增多

B.呈离心性损害

C.组织切片可见造血细胞每平方毫米的数目减少

D.全身淋巴细胞轻度增生

E.超微结构无明显的异常

38.下列哪项不符合再障?E

A.发热、贫血、出血倾向

B.骨髓增生低下

C.红系白系血小板有两系以上减少

D.无淋巴结肿大

E偶见局灶巨核细胞增多

39.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机制C*

A.改善骨髓微环境

B.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Ts细胞数量

C.直接刺激骨髓干细胞增生,提高源性EPO 生成

D.稳定皮细胞减少出血

E.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微环境

40.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A

A.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

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41.下述哪种疾病周围血片上不能出现幼稚

细胞?C

A.失血后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急性白血病

42.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及血象,骨髓

象上有时与下列那个疾病难于鉴别?D

A.脾功能亢进

B.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

E.粟粒性结核

43.血象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低下,

三系造血细胞减少。这样的血象和骨髓象符

合:E

A.脾功能亢进

B.白细胞减少

C.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4.患下列哪种疾病时,骨髓巨核细胞明显

减少?E

A.慢性失血后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缺铁性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5.下列那一项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

断E

A.发热,出血,贫血

B.一般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C.全血细胞减少

D.骨髓增生低下

E.局部增生灶偶见巨核细胞增多

46关于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哪一项正确E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红细胞破坏增加

C.骨髓造血功能亢进

D.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能代偿

E.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

47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部位主要D*

A.肝脏

B.脾脏

C.血管

D.骨髓

E.以上都不是

48.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A

A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

热等

B.血红蛋白尿

C.休克

D.昏迷

E.肾功能衰竭

49.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急性发作与慢性溶

血不同之处:D

A.出现黄疸

B.出现贫血

C.出现乏力、头晕

D.出现高热、休克可伴有血红蛋白尿

E.出现心率快、气短,心前区杂音

50.血管溶血的主要实验室检查为C

A.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B.粪胆原排泄增高

C.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阳性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明显

5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

0.62%NaCl溶液,完全溶血0.44%,应考虑那

种病?A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缺铁性贫血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运动红细胞

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52.下列哪些结果不符合溶血性贫血C*

A.网织红细胞增加

B.骨髓幼红细胞增加

C.尿中尿胆原排泄增加

D.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

E.血清结合球蛋白增加

53.下列哪种疾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E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2型题:(54-62题)

54.男性,20岁,自幼面苍白,巩膜黄染,

其母有海洋性贫血,查体:巩膜黄染,心肺

正常,肝肋下3厘米,脾肋下8厘米。该患

贫血的机制是:B*

A.造血干细胞数量异常

B.造血干细胞质量异常

C.骨髓基质细胞受损

D.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

E.红细胞破坏过多

55.男性,55岁。乏力、颜面苍白1年。活

动后心悸气短一个月。血红蛋白65G/L,白

细胞血小板正常。下列哪项有助于对贫血的

治疗?C

A.贫血的类型

B.贫血的程度

C.贫血的病因

D.贫血发生的机制.E贫血的速度

56.男患,19岁头晕,乏力3个月,

HB58g/L,WBC3.8×109/L,PLT50×109/L胸

骨穿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各系细胞形态正

常,需再做哪项检查?A

A.髂骨穿刺

B.脊髓穿刺

C.复查血常规

D.骨髓铁染色

E.单克隆抗体

57.女患,29岁,贫血病史一年,浅表淋巴

结不肿大,肝脾未触及,血象呈全血细胞减

少,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哪项意义最

大?B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

C.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NAP增加

D.铁粒幼细胞消失

E.巨核细胞增多

58.女患,32岁,月经增多伴发热2周,

HB50g/L,WBC2.2×109/L,淋巴细胞占74%,

PLT16×109/L骨髓象呈增生极度低下,该病

最可能诊断:B

A.急性白血病

B.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ITP

D.类白血病反应

E.粒细胞缺乏症

59.男患,32岁,贫血一年,肝,脾,淋巴

结肿大,血象呈现全血细胞减少,疑诊再生

障碍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略偏低,进一步在骨髓片中检查,哪个项目对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有意义?C

A.是否网织红细胞减少

B.是否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C.是否巨核细胞减少

D.是否浆细胞增多E是否有铁粒幼红细胞

60.男患,35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不发热,无出血症状,尿呈浓茶色,巩膜可见轻度黄疸,肝脾不肿大,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5.6×109/L,血小板93×109/L,网织红细胞5%,为确诊首选哪项检查?D

A.骨髓穿刺

B.血清铁定量

C.尿含铁血黄素

D.抗人球蛋白试验

E.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61.男患,15岁,自幼常有黄疸,脾肋下5.0cm,血红蛋白68g/L,白细胞9.8×109/L,MCV78fl,MCHC38%,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应考虑为:B*

A.海洋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2.30岁农民,头晕乏力,粪便中钩虫卵(+++),血红蛋白60g/L,治疗应该是C

A.驱钩虫

B.驱钩虫+口服铁剂

C.驱钩虫+注射右旋糖酐铁

D.输血+注射右旋糖酐铁

E.口服叶酸或注射维生素B12

A3型题:(63-78题)

女性36岁,主诉头晕乏力,3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肿大,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185×109/L,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

63明确诊断需做的检查应除外哪项?C

A.骨髓检查

B.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C.染色体检查

D.血清铁蛋白检查

E.MCV,MCH,MCHC

64.寻找病因应做哪项检查B

A.同位素骨扫描

B.妇科检查

C.钡剂灌肠

D.51Cr红细胞半寿命测定

E.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65.除治疗病因外,还应采取哪项措施B

A.血浆输注

B.补充铁剂

C.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

D.维生素B12和叶酸

E.红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66.对上述治疗效果反应最早的指标是C

A.白细胞数量

B.血红蛋白含量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叶酸,维生素B12含量

E.铁蛋白浓度

女性,18岁,发热鼻出血,皮肤紫癜2周,舌尖可见血泡,双下肢可见瘀斑,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胸骨压痛阴性,血红蛋白52g/L,白细胞 2.0×109/L分类中性粒0.24,淋巴0.75,嗜碱0.01血小板22×

109/L,网织红0.001,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

67.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B*

A.脾功能亢进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淋巴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多发性骨髓

68.明确诊断应先做哪项检查C

A.B超

B.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

C.骨髓检查

D.MRI

E.同位素骨扫描

69.治疗应积极考虑使用D

A.叶酸,维生素B12.

B.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

C.维生素C,雄激素

D.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E.促红细胞生成素

70.关于该患者的预后,哪项描述正确A

A.不积极治疗多于6-12个月死亡

B.较好,生存期长

C.一般治疗即可缓解症状

D.骨髓有病态造血者部分可转成白血病

E.有染色体异常者预后不良

女性,35岁,黄疸伴关节酸痛3个月,体检

巩膜黄染,脾大肋下2厘米,血红蛋白

58g/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10×

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25,外周血涂片

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尿隐血试验阴性,无

家族史。

71.最可能的诊断是D

A.急性白血病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肝癌骨髓转移

D.溶血性贫血

E.风湿性关节炎

72.明确诊断应做哪项检查B

A.肝功能

B.Coomb试验

C.CT

D.免疫球蛋白

E.骨髓检查

73.首选哪项治疗措施C

A.脾切除

B.新碱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环磷酰胺

E.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74.经治疗缓解1年后,又出现上述症状,

同时采取哪些措施B

A.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B.脾切除

C.α-干扰素

D.6-TG

E.ATG

男性,29岁,低热,酱油色尿2个月,体检

巩膜黄染,贫血面容,肝脾不肿大,血红蛋

白73g/L,血小板105×109/L,白细胞4.4

×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尿隐血阴

75.最可能的诊断是C*

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白血病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缺铁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76.为明确诊断应做哪项检查E

A.血红蛋白电泳

B.骨髓检查

C.Coomb试验

D.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E.Ham试验

77.如需治疗,哪项治疗不适宜B*

A.洗涤悬浮红细胞

B.全血和铁剂

C.皮质激素短期应用

D.维生素E

E.雄激素

78.除以上治疗外还可以进行的治疗为A*

A.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

B.化疗

C.放疗

D.放疗加化疗

E.放血疗法

第九章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E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造血原料组减少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大量出血

E.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2.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原因是C

A.白血病细胞增多

B.继发性营养不良

C.成熟粒细胞缺乏

D.长期贫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E.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3.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主要区别是E

A.肝脾是否增大

B.起病缓急

C.白细胞剧增程度

D.贫血严重程度

E.骨髓幼稚血细胞成熟程度

4.有关急性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下列哪

项不妥E

A.骨骼和关节疼痛

B.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

C.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D.淋巴结肿大多数无压痛

E.皮肤、牙龈、睾丸等不会被侵润

5.白血病化疗期间口服别嘌呤醇的目的是D

A.抑制尿素的合成

B.加强化疗药的疗效

C.抑制尿酸的合成

D.加强尿酸的排泄

E.加强尿素的排泄

6.白血病细胞浸润部位中最难控制的是E

A.肝脏

B.脾脏

C.骨骼

D.淋巴结

E.脑膜及脑组织

7.关于急性白血病以下说法哪些错误。D

A.急性白血病常规WBC可高、可低、可正常

B.未梢血分类可出现幼稚细胞,也可

见不到幼稚细胞

C.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出血为突出表现

D.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不用

巩固强化治疗

8.关于急性白血病治疗哪种说法不合适。D

A.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支持治疗可保证

化疗顺利进行

B.骨髓移植成功有望彻底治愈急性白血病

C.M3可用ATRA或砷剂治疗

D.M3诱导缓解治疗宜首选联合化疗,不会引起出血加重

9.关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原则下列说法哪种不合适?D

A.主早期、联合、分阶段、间歇用药的原则

B.间歇用药是化疗后间休2-3周,正常造血得到恢复,然后再进行下疗程化疗

C.缓解后治疗可再分为巩固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

D.急非淋白血病主维持治疗2-3年。

10.关于急性白血病哪些说确D

A.化疗缓解后得到治愈,以后不用再治疗

B.急非淋白血病巩固强化治疗1-2疗程即

C.急淋白血病主第三次复发缓解后(CR3)做BMT

D.急淋诱导缓解治疗常用VDLP方案或VDP 及VDCP方案,而急非淋白血病诱导治疗常用DA或HA方案

11.关于慢性白血病下列说法不正确D

A.WBC高,脾大为突出特征

B.90%以上可查到Ph染色体

C.NAP积分最低。

D.急变期仍然按慢性期治疗

12.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种情况不考虑可能发生加速或急变。D

A.不明原因的发热

B.脾进行性增大

C.外周血嗜碱细胞>20%

D.WBC高,脾大

13.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脾大

B.早期WBC增多

C.未梢血可出现幼红/粒细胞

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Ph染色体阳性

14.在下列血液病中哪种疾病骨髓无病态造血?B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C.红白血病(M6)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15.急性白血病的原因下列哪项错误?D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遗传因素

D.中毒

E.病毒感染

16.急性白血病发生的贫血的最主要原因E

A.由于出血

B.由于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

C.由于脾功能亢进

D.体产生抗红细胞抗体

E.骨髓造血受白血病细胞干扰

17.急性白血病浸润所致的体征最多见于:E

A.中枢神经系统

B.脾最大,淋巴结肿大

C.心脏浸润而增大

D.皮肤和粘膜病变

E.胸骨压痛

18.急、慢性白血病鉴别主要依靠:E

A.肝,脾,淋巴结的大小

B.发病的急缓

C.白细胞的数的多少

D.骨髓增生程度

E.原始细胞的多少

19.关于急性白血病哪项正确?C A.淋巴细胞性无脾肿大

B.粒细胞性无淋巴结肿大

C.早幼粒细胞性易出血

D.单核细胞性不感染

E.红白血病不易贫血

20.最容易发生播散性血管凝血的白血病

是:D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21.下列那种疾病最易引起明显脾肿大?D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过敏性紫癜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白血病

A2型题:(22-30题)

22.男性,24岁,贫血,消瘦,乏力,两个

月,脾肋下4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42

×109/L,血小板18×109/L,中性粒细胞碱

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诊断为:B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3.女患,17岁,发热,出鼻血,贫血外观,

骨髓象见原始粒细胞占80%,过氧化物酶强

阳性,Auer小体(+),可诊断为A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4.男患,39岁,乏力腹胀,脾大平脐、硬,

无腹水,除检查血象外,最主要查:A

A.骨髓象

B.脾穿刺

C.食管钡透

D.骨骼X线检查

E.肝功

25.患者男性,29岁,高热、咳嗽、黄疸1

周,查白细胞40×109/L。哪项与慢性粒细

胞白血病不符D

A.外周血有幼稚细胞出现

B.血小板计数正常或略增多

C.骨髓中见大量幼稚细胞及嗜酸、嗜碱细胞

D.NAP活性增高

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26.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有周身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阳性,肝脏轻

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25×109/L,可见幼

稚细胞,血小板50×109/L,血红蛋白40g/L,

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D

A.败血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过敏性紫癜

D.急性白血病

E.恶性淋巴瘤

27.女性,27岁,发热、鼻出血7天,牙龈

增生似海绵状,胸骨压痛明显,血红蛋白

60g/L,白细胞42×109/L,血小板20×

109/L,骨髓:原始细胞0.9,POX(-)血清

溶菌酶正常,诊断为D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恶性淋巴瘤

28.男性,25岁,发热,牙龈出血,皮肤瘀

斑5天,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触及。血

红蛋白70g/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

20×109/L、骨髓:原始细胞0.9,POX(-),

PAS阳性呈粗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阴性,

血清溶菌酶正常,诊断为D*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29.女性,29岁,贫血、出血、感染,全血

细胞减少,外周血未见幼稚细胞,为鉴别非

白血病性白血病与再障,应检查C

A.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

B.网织红细胞多少

C.骨髓增生程度及原始细胞多少

D.皮肤粘膜有无浸润

E.巨核细胞多少

30.男性,40岁,病史2周,发热皮肤出血

点,骨髓原始细胞>80%,POX(++),Auer

小体(+),最可能的诊断B*

A.急淋白血病

B.急粒白血病

C.急性单核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3型题:(31-40题)

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

治疗无效,颈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

桃体Ⅱ度肿大,下肢少许瘀斑。白细胞16.6

×109/L,原始细胞0.6,血红蛋白80g/L,

血小板34×109/L

31.最可能的诊断是E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32.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B

A.睑结膜苍白

B.胸骨压痛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皮肤出血点

E.心脏杂音

33.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E

A.血小板抗体

B.血清铁蛋白

C.骨髓扫描

D.淋巴结活检

E.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度-39度,

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淋巴结及腋下可触

及肿大,脾肋下3厘米,血红蛋白85g/L,

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34.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是D

A.血细胞培养

B.白细胞分类

C.胸部X线片

D.骨髓象检查

E.血小板抗体测定

35.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

呕吐、克-尼征阳性,应采取治疗方案C

A.应用广谱抗菌素

B.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

C.化疗+鞘注药MTX

D.肾上腺皮质激素+先锋霉素

E.输血小板

36.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二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发现为E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细菌培养阳性

C.脑脊液中发现结核杆菌

D.脑脊

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脑脊液中白血病细胞增多

男性,30岁,主诉乏力3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未触及,脾大肋下5厘米。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70×109/L,血小板300×109/L,原粒细胞0.01,晚幼粒0.4,杆状核0.34,分叶核0.1,嗜碱细胞0.02,NAP(阴)。

37.如需明确诊断,应先做的检查是C

A.肝脾B超

B.腹部CT

C.骨髓检查和活检

D.血沉

E.蛋白电泳

38.又进一步检查需要作B*

A.铬红细胞半寿命期

B.染色体

C.MRI

D.同位素骨扫描

E.淋巴管造影

39.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E

A.环磷酰胺

B.泼尼松

C.柔红霉素

D.阿霉素

E.羟基脲

40.最有希望达到根治的治疗方法是A

A.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B.脾切除

C.干扰素

D.脾移植

E.维甲酸

B1型题:(41-48题)

A.NAP强阳性

B.t(9;22)(q34;q11)

C.PAS阳性

D.过氧化物酶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氟化钠抑制

41.类白血病反应A*

42.急淋白血病C*

4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

4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

A.可见Auer小体

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C.细胞中含粗大的嗜天清颗粒

D.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

E.红细胞中有染色质小体

45.再生障碍性贫血D

46.缺铁性贫血B

47.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

4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

1.写出急非淋白血病FAB分型8个亚型的名称?

MO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急性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点?

出血是其突出特征,90%以上有t(15;17),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诱导治疗宜选用ATRA或三氧化二砷制剂,目前是预后较好的一种白血病。

3.目前急性白血病常见染色体改变有哪些?

APL(ANLL-M3)有t(15;17),ANLLM2一部分有t(8;21),中国定为M2b,WHO分型为伴t(8;21)急非淋白血病,M4E0有inv(16),ALL有1/4左右伴t(9;22),即Ph染色体。

4.慢粒白血病(CML)慢性期特点?

①往往症状轻微,多数仅查体时发现脾大,甚至巨脾,及脾大引起的相应症状②未梢血WBC高为突出特点③NAP积分减低④90%以上有Ph染色体⑤骨髓象粒系中晚杆状核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原早比例在10%以下,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多。

5.急性白血病化疗分成两个阶段,目的有何不同?

分成诱导缓解及缓解后治疗两阶段;诱导缓解,目的是采用病人能耐受的最大剂量联合化疗,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尽快达到完全缓解(CR)。缓解后治疗是消灭CR后残存的白血病细胞争取长生存和痊愈。缓解后治疗又分成巩固强化治疗及维持治疗。

6.何为完全缓解(CR)?

白血病的症状体征消失,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未梢血无白血病细胞,骨髓:原粒+早幼粒细胞(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红系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

7.造血干细胞移植按干细胞来源分成几类?

(1)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2)同基因骨髓移植;(3)周围血干细胞移植;(4)脐带血移植。

8.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联合的药物有那些要求。急非淋及急淋白血病常用哪些诱导方案?

联合化疗要求①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联合;②各药之间有协同作用;③各药的副作用不重叠。目前急非淋白血病常用的诱导缓解为DA及HA;急淋白血病常用的为VP、VDLP。

9.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什么易出血?

APL早幼粒细胞胞浆有大量嗜苯胺蓝颗粒,入血以后起到凝血活酶样物质作用,引起DIC。

10.哪些类型急性白血病易发生皮肤、齿龈浸润,常见哪些表现?

常见于ANLL的M4、M5,常表现为齿龈肿胀、增生、皮下结节、皮肤隆起。

【论述题】

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多见于哪种类型的白血病?有哪些脑脊液改变?

CNSL可见于多种类型急性白血病,多见于ALL,其次为AML的M4、M5。

脑脊液改变如下:①可找到白血病细胞;②脑压增高;③蛋白升高及氏反应阳性。

2.类白血病反应特点?

①有引起类白的病因,如严重感染,进展期恶性肿瘤,急性溶血;②WBC升高,可达50109/L,(但很少超过100109/L),未梢血分类可出现幼稚细胞;③NAP积分增高,阳性率增高;④Ph染色体阴性;⑤可以脾大、多为轻度肿大;⑥去除病因后血象恢复正常。

3.急性白血病鉴别常用的组化有哪些?M2、M5哪些阳性

过氧化物酶(POX)、糖原反应(PAS),非特异性酯酶(NSE)。

M2:POX强阳性,NSE阴性或弱阳性,不能被NaF抑制;M5:POX弱阳性,NSE(+),能被NaF抑制。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治疗有哪些?①腰穿,鞘注入化疗药物,常用的有MTX、Ara-c;②也可去放疗。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哪三期?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有羟基脲,马利兰,靛玉红,干扰素,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

7.细胞周期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细胞毒药物常见的有几种(各写三种以上)

特异性:MTX、VCR、Ara-c;非特异性:DNR、CTX、高三尖杉酯碱。

8.哪几种急性白血病预后好?①ANLLM3〔伴有t(15;17)〕,②伴t(8;21)M2;③有inv(16)M4E0。④1-9岁的ALL。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贫血 一、概述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值低限 ★(一)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为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是最突出的体征 2、神经系统表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 3、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 4、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胀气、腹泻、便秘、舌炎、口腔黏膜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夜尿增多。女性病人月经失调,男性病人性功能减退 6、其他:低热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 2、骨髓检查 3、病因检查 二、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一)临床表现 1、营养缺乏 2、黏膜损害 3、胃酸缺乏及胃功能紊乱 4、精神、神经系统异常 ★(二)辅助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 2、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Fe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 3、生化检查:ST↓、TIBC↑、TS↓、SF↓ ▲(三)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含Fe丰富的食物 2)用药护理:Fe剂:①为促进Fe的吸收,可同时服用VitC ②口服液体Fe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染黑 ③采用“Z”型注射法 2、活动无耐力 1)病情观察2)休息与活动3)给氧4)输血 ▲(四)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教育 2、用药指导 3、饮食指导 4、门诊随访 5、普及该疾病防治的知识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有无黄疸、血红蛋白尿。 2、有无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的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形式、发展或消退情况。 3、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 4、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 4、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7、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 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8、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9、出血的护理:肢体皮肤或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肢体,以减少出血,深部组织血肿也可应用局部压迫方法止血。尽量少用注射药物,必须使用时在注射后用消毒棉球充分压迫局部直至止血。少量鼻出血可用干棉球或 1:1000 肾上腺素棉球塞鼻腔压迫止血,并局部冷敷,若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棉片贴敷牙龈。牙龈出血时易引起口臭,使患者食欲或心情受影响,可用 1%过氧化氢液体漱口。 10、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减少焦虑及恐惧。三、健康指导要点 出血的预防: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保持鼻腔湿润,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枢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和用力排便。四、注意事项 高热患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沐浴时水温不可过高和用力擦拭皮肤。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儿科临床用血指征

儿科临床用血指征 红细胞输注指征: (1)一般儿童红细胞输注指征: 1)Hb<60g/L或Hct<0.20,伴有明显贫血症状。 2)急性失血(如消化道大出血)或急性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G6PD 缺乏症急性溶血期、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合并感染出现急性溶血等),估计出血或溶血将持续加剧时输注指征应适当放宽。 3)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应慎重。若生命体征稳定,Hb>40g/L,可暂不输血。若确需输血应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下输注同型或“O”型洗涤红细胞,也可采用血浆置换的方法予以治疗。 4)重型β地中海贫血或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和部分HbH病患者(Hb 持续低于90g/L以下,脾脏明显增大)应考虑定期输注红细胞,并维持Hb水平在90g/L以上(100~120g/L之间较为适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维持H b水平在50~60g/L以上。 5)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需成分输血支持治疗的患者,为预防抑制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发生应使用经过辐照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当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不符时,或受血者处于血型转换期时,应输注经辐照的洗涤红细胞。 6)DIC患者Hb<80g/L,或Hct<0.24,并伴有心慌、发绀等临床缺氧症状或存在活动性出血。 7)婴幼儿围术期H b水平应维持在80~90g/L以上。 (2)新生儿红细胞输注指征:

1)出生24小时内静脉血Hb<130g/L。 2)急性失血量≥血容量的10%。 3)医源性失血累计≥血容量的5%~10%。 4)严重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伴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者应进行换血治疗。 5)外科手术时,Hb应维持在100g/ L(或Hct>0.30)以上。 6)慢性贫血患儿,Hb<80~100g/ L(或Hct<0.250.3),并伴有贫血症状。 7)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Hb<130g/L。 (3)极低出生体重儿红细胞输注指征: 1)出生时严重贫血和(或)低血容量性休克。 2)一次性失血量≥血容量的10%。 3)第一周Hct<0.40,第二周Hct< 0.35。 4)出生后第二周仍有严重肺部疾病或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婴,Hct<0.40。 5)二周以上慢性肺部疾病患儿Hct<0.30~0.35。 血浆输注指征: (1)一般儿童血浆输注指征: 1)各种原因导致PT、APTT>正常对照值1.5倍,存在活动出血的风险。 2)已知凝血因子缺乏而又无法获得相应的凝血因子进行补充。 3)各种疾病导致机体出现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或需手术治疗,或有明显的凝血功能实验结果异常。 4)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引起继发性凝血因子缺乏。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单选题 1.不属于诊断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外周血涂片分类 B.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C.细胞免疫分型 D.谷草转氨酶测定 E.染色体分析 (标答:D) 2.某男,75岁,因发热伴乏力3天就诊,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3.1×109/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68×109/L,涂片分类见原始细胞39%,诊断最可能为: A.类白反应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粒细胞缺乏症 (标答:C)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多见于: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标答:D) 4.确诊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 B.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C.胸骨压痛 D.血白细胞计数>10×109/L E.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 (标答:E) 5.目前根治白血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措施是: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介入治疗 D.全身放疗+强烈化疗 E.造血干细胞移植 (标答:E) 6.急性白血病并发的严重贫血,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口服铁剂和叶酸 B.肌注维生素B12 C.输注红细胞悬液 D.应用蛋白同化激素刺激造血

E.化疗 (标答:C) 7.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反应的主要鉴别要点是:A.有无高热 B.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是否>100×109/L C.外周血涂片是否见到中、晚幼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有无粗大颗粒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反应的高低 (标答:E) 多选题 1.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的因素是: A.含苯油漆 B.工业胶水 C.化疗药物 D.化学染发剂 E.氯霉素 (标答:A,B,C,D,E) 2.急性白血病并发出血的原因有: A.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2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一、A1 1、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是哪种类型 A、紫癜型 B、腹型 C、关节型 D、肾型 E、混合型 2、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A、幼儿 B、儿童 C、育龄期女性 D、壮年男性 E、老年人 3、下列药物禁用于ITP病人的是 A、强的松(泼尼松) B、阿莫西林 C、红霉素 D、阿司匹林 E、地西泮 4、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儿童多见 B、常有发热 C、皮肤黏膜出血 D、便血、尿血 E、关节痛 5、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哪项治疗最佳 A、肌注维生素B12 B、口服铁剂治疗 C、输血治疗 D、激素治疗 E、丙酸睾酮治疗 6、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常提示 A、颅内出血 B、败血症 C、上消化道出血 D、脑膜白血病 E、脑栓塞 7、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突出表现为

C、出血与感染 D、骨髓增生减低 E、食欲减退 8、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会出现 A、进行性贫血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出血 D、全血细胞减少 E、感染 9、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 A、补充铁剂 B、病因治疗 C、脾切除 D、少量输血 E、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10、输入贮存过久的库存血时,易引起 A、高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钠血症 11、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部分患者可做脾切除 B、感染时用氯霉素 C、输新鲜血 D、做骨髓移植 E、注射丙酸睾酮 12、治疗急性白血病时要保护静脉的原因是 A、避免败血症 B、避免出血 C、有利于长期静脉注射 D、避免静脉炎 E、防止血管充盈不佳 1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及体征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皮肤皱缩 B、毛发干枯 C、出血 D、舌痛 E、口腔炎

内科学整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 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按贫血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Hb>90g/L),中度(Hb 60~90g/L),重度(Hb 30~60g/L)和极重度(Hb<30g/L)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MCHC)进行分类 类型举例 大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肝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急性失血、溶贫、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缺铁、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部分) 缺铁性贫血IDA 因体内铁储备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育龄和妊娠妇女发病率最高。 铁的吸收:Fe3+(肠腔)→Fe2+(肠细胞)→Fe2+(出细胞)→Fe3+(血浆)+运铁蛋白→Fe3+(幼红细胞)→Fe2+(血红素)/Fe3+(铁蛋白) 铁的分布: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运铁蛋白 临表:①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心悸头晕耳鸣眼花,体能↓等 ②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指甲变薄脆,呈扁平甲、反甲或匙状甲,舌炎等 ③各系统表现:心悸气短;食欲↓腹泻便秘胃炎等;异食癖为特殊表现 MCV<80fl,MCH<26pg,MCHC<32%),红细胞大小不一,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正常;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略 ②骨髓象:红系造血轻中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外形不规则。成熟红细胞同外周血。细胞内外铁↓ ③生化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Hb比例↑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试题2006-2 贫血分类 缺铁性贫血 问答题: 1.简述贫血的病因分类. 答:贫血的病因分三类: 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①特异性造血因子缺乏(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感染性贫血等. ⑵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内在异常,红细胞外在因素) ⑶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与慢性) 2.贫血的定义. 答: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3.试述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答: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 ⑴先天储铁不足: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⑵铁摄入量不足:这是主要原因; ⑶生长发育快:婴儿生长发育较快,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易于缺铁; ⑷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或消化道疾病,影响铁的吸收; ⑸铁的丢失过多:失血或钩虫病,肠息肉等也是导致缺铁的常见原因. 4.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预防措施有: ⑴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鱼、肝、瘦肉等;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婴儿如以牛乳喂养,必须经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过敏引起肠道失血。 ⑵婴幼儿食品可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⑶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宜自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 单选题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红血蛋白值在6-14岁的儿童其最低限是多少?

A 110 g/L B 120 g/L C 90 g/L D 110 g/L E 130 g/L (B)2. 急性失血性贫血是 A 大细胞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 正细胞性贫血 D 造血不良性贫血 E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C)3. 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 生理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D)4.生理性贫血最明显的时间为 A生后1月以内 B生后2-3月 C生后4-5月 D生后6个月 E生后7个月(B) 5.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为 A.1-3d及1-3岁 B.4-6d及4-6岁 C.4-6个月及4-6岁 D.4-6d及4-6个月 E.7-9d及7-9岁( B ) 6.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的形态特点是: A 红细胞均为小球形、,中央厚度大 B 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异彩 C 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者为多,淡染区不明显 D 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

第一篇 临床疾病检验项目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篇临床疾病检验项目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多能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造血细胞缺乏,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组织替换,外周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常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再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造血系统疾患,患者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约半数以上病例因找不到明显的病因,称为原发性再障。部分病例是由于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对骨髓的毒性作用所引起的,称为继发性再障。再障类型分为急性再障(SAA)和慢性再障(CAA)。 【检验项目选择】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出、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酸化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蔗糖溶血试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试验,肝功能,肾功能,血清铁测定,骨髓象检查。 【检验结果判定】 (1)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属正细胞正色素性。 (2)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低于正常。 (3)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 (4)急性型血红蛋白下降较快,白细胞明现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 ×109/L,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 ×109/L,血小板计数<20 ×109/L;慢性型血红蛋白下降较慢,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血小板数常比急性型高,网织红细胞一般不超过5%。 (5)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有核细胞显着减少,主要是粒及红系细胞减少,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淋巴细胞比例增多,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组织细胞和组织嗜碱细胞增多。 (6)酸化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蔗糖溶血试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试验,便于区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凝血活酶生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以出血及关节病变为主要特点。其中包括血友病甲(因子Ⅷ、AHG 缺乏),血友病乙(因子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的范围及分类 四、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五、血液病的防治 六、环境因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重点掌握: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液的成分 血型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是指生成血细胞的组织,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胚胎及胎儿的造血组织。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人出生后,血细胞几乎都在骨髓内形成。 造血组织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骨髓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骨髓 红髓(造血组织) 黄髓(脂肪组织) 新鲜骨的构造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细胞的生成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血细胞发生 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多能造血干细胞 定向多能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 成熟非增殖血细胞 造血细胞等级结构模式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的分化经历3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骨髓 多能干细胞 第二阶段迁延 淋巴系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骨髓B细胞 第三阶段在外周分化发挥其免疫功能 脾脏具有贮存血液、阻留衰老的红细胞、产生抗体、以及参与血细胞生成与调节等作用。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血液病的特点 ①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 ②继发性血液学异常比较常见 ③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病的确诊很重要 2.血液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①贫血病理基础即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组织缺氧。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头痛、眩晕、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伴心慌、气短。 ②出血倾向 a.周身出血; b.出血程度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 c.自发性出血 ③发热由于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易合并感染。 ④黄疸如溶血性黄疸,常伴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⑤骨痛特别是胸骨、脊柱骨、盆骨、四肢骨的疼痛,常与血液病有关。 ⑥脾大见于异常细胞的浸润、恶性增生,髓外化生,脾功能亢进等。 ⑦淋巴结肿大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注意与急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⑧皮肤表现注意皮肤的颜色、皮下结节等。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1.血液病及其范围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范围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性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的疾病。 2.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①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②白细胞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 ③出凝血性疾病分为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壁异常 ④血栓性疾病如动脉、静脉和微循环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病如肺、脑、脾、肾等器官的栓塞。 贫血(anemia) 定义: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几种贫血的含义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金涛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分类;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制 传统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分成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三大类1。这种编排分类是建立在形态学、临床生化基础上的,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对血液学的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对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遗传生物学和分子化学的进展,按照疾病发病机制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分类已经有了客观基础。按照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疾病实体间的界限清晰,诊断的可重复性好。尤其对于新进入血液专业的医生,能够让他们更快的、更清晰准确地掌握血液疾病的内涵。将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进行编排分类是未来的趋势,是血液学发展的必然。 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成遗传性疾病、获得性克隆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四大类。 ?血液系统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G6PD缺乏症、 海洋性贫血、血友病等。 ?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髓系肿瘤、淋巴瘤。 ?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DIC、易栓症、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K缺乏症。 一、遗传性血液疾病 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具有明确遗传特点,已经发现了遗传缺陷的具体位点2。 ?遗传球形细胞增多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8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遗传性G6PD缺乏症,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特点,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 体(Xq28)。 ?a海洋性贫血,a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b海洋性贫血,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特点,b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 ?血友病A,X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8,血友病B,X 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6。 ?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多表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 12p。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51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 2.观察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 3.观察有无关节变形、活动障碍。 4.观察有无胸骨压痛、牙龈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5.观察血象改变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6.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按医嘱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3.贫血的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4.感染的护理 (1)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降温过程中病人出汗多,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2)注意保护性隔离,病室内予以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鼓励并指导病人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进餐前后和睡前给予0.5%甲硝唑和2.5%碳酸氢钠交替漱口。对牙龈出血的病人,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口腔溃疡的病人用1%的碘甘油或锡类散、甲紫(龙胆紫)涂敷。有真菌感染时,可用2.5%制霉素甘油,饭后涂敷,每日3次。 (4)注意肛门、外阴部卫生,便后及每晚用0.05%氯已定碘(洗必泰)坐浴,以防肛周脓肿。 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肌内注射局部须注意加压止血,鼻咽部出血严重者,及时给予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涂擦或给予薄荷油滴鼻,每日4次。 6.化疗的护理接受化疗者,注意保护血管,腐蚀性药物不得溢于皮下,并鼓励病人每日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性。适当、规律的运动,劳逸结合。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定期到门诊复查,定期遵医嘱巩固化疗。 贫血 【观察要点】 1.观察组织缺氧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黏膜苍白,全身肌无力、低热、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二、三、四、五章贫血 A1型题:(1-53题) 1.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D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2.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B A.成年男生低于130g/L B.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妊娠期低于105g/L D.哺乳期低于115g/L E.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 3.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贫血可分为C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4.按贫血的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错误A A.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C.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贫血 5.关于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下列哪项错误A A.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 B.心脏扩大,脉压加大 C.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D.ST段压低,T波倒置 E.多尿 6.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B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空肠 D.回肠 E.回盲部 7.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E 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鼻腔粘膜 C.耳轮皮肤及口腔黏膜 D.颈部皮肤及舌面 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9.缺铁性贫血哪项正确:B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10.诊断缺铁性贫血时估计骨髓铁贮存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是:E A.红细胞形态 B.MCV、MCH、MCHC C.血清铁及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 D.血清铁蛋白测定 E、骨髓铁染色。 11下列哪一项实验检查结果对确定缺铁性 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D A、血清铁降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型 D、骨髓贮存铁缺乏 E.网织红细胞降低 12.下列哪种疾病骨髓普鲁士兰染色检查可 见细胞外铁减少C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C 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 C.补足贮存铁 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E.空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恢复正常 14.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D A.摄入量不足 B.机体需要量大 C.肝脏储存障碍 D.慢性失血 E.吸收不良 16.体内缺铁初期即潜伏前期的最早,最可靠 诊断依据是:D A.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血清铁减低 D.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失 E.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16.缺铁性贫血发病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E A.血清铁降低 B.转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贮存铁减少 17.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E A.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18.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是:B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以上全部是 19.缺铁性贫血的最可靠诊断依据是:E A.小细胞性贫血 B.增生性贫血 C.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低血清铁 E.低血清铁伴骨髓贮存铁极少或缺乏 20.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最可靠的是:E A.MCV,MCHC B.血清铁 C.总铁结合力 D.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 E.骨髓含铁血黄素染色 22.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A A.治疗病因 B.输血 C.口服铁剂 D.肌注铁剂 E.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23.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 出现的是:E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数上升 C.红细胞体积上升 D.红细胞直径增大 E.网织红细胞上升 24.关于巨幼细胞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D A.是叶酸,Vit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 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可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 共济失调 C.除贫血外粒细胞巨变且分叶过多 D.全身各系统增殖较多的细胞也会发生病 变 E.病因主要是食物营养不够和吸收不良 25.关于叶酸代谢,下列哪项正确E* A.正常人体仅少量合成叶酸,多有食物获得 B.叶酸属B族维生素,性质较稳定,过渡煮沸 可能分解,破坏. C.叶酸在小肠上段肠腔或肠壁绒毛细胞内 分解,大部分经肠肝循环入血 D.叶酸广泛分布体内,肾脏是排泄叶酸的重 要场所 E.叶酸主要从胆汁分泌,尿中排泄. 26.关于VitB12代谢,下列那项是不正确的 E* A.肠道杆菌可合成VitB12 B.体内代谢所需B12主要由食物提供 C.IF_B12复合物不受胃肠道分泌液破坏,经 门静脉入肝 D.B12进入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转钴胺Ⅱ结合 E.体内B12主要储存于肾脏 27.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血液学中哪项 是不正确的C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可见巨杆状核粒 细胞. B.可有反复感染和出血 C.少数可有肝,脾肿大 D.重者全血细胞减少 E.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 28.巨幼细胞贫血的非血液学表现哪项是不 正确的A A.一般无缺铁表现 B.口炎,舌炎,“镜面舌”,“牛肉舌” C.末梢 神经炎,共济失调 D.精神失常 E.锥体束症阳性,视力下降 29.巨幼细胞贫血属于:C 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B.正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正常色素贫血 E.以上都不是 30.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C A.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现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骨髓增生不良

儿科护理学真题及答案-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诊断急性白血病最可靠的依据是 A、骨髓象见原始白细胞超过30% B、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血白细胞数剧增或剧减 D、骨髓象见较多中幼及晚幼白细胞 E、有出血、贫血、感染三大症状 2、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见于 A、维生素K缺乏 B、慢性肝病肝功能失代偿 C、血友病 D、口服双香豆素 E、先天性V因子缺乏 3、下列关于血友病的病因描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甲为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B、血友病甲为男性传递,女性发病 C、血友病乙为男性传递,女性发病 D、血友病乙为女性传递,女性发病 E、血友病丙为女性传递,女性发病 4、临床最常见的血友病类型是 A、血友病甲 B、血友病乙 C、血友病丙 D、血友病丁 E、血友病戊 5、可加重血小板减少或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复发的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贫血 C、感染 D、缺乏维生素B12 E、缺乏维生素K 6、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病因是 A、血小板功能异常 B、免疫因素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脾脏因素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7、脾脏开始造血的时间是在胚胎第几周 A、4周

C、8周 D、10周 E、12周 8、婴幼儿时期,当发生各种感染或贫血时,肝、脾和淋巴细胞可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末梢血中可出现 A、巨大血小板 B、幼稚单核细胞 C、幼稚淋巴细胞 D、幼稚中性粒细胞 E、幼稚嗜酸性粒细胞 9、胎儿中期主要的造血器官是 A、肝脏 B、骨髓 C、脾脏 D、卵黄囊 E、骨骼 10、生后唯一的造血场所是 A、肝脏 B、骨髓 C、脾脏 D、卵黄囊 E、骨骼 11、确诊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象 B、骨髓象 C、组织化学染色 D、胸部X线片 E、MRI 12、小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造血物质缺乏 B、造血功能障碍 C、红细胞破坏过多 D、红细胞丢失过多 E、感染性因素 13、缺乏叶酸的乳品是 A、母乳 B、鲜牛奶 C、8%糖牛奶 D、全脂奶粉

教学大纲 血液系统疾病

前言 血液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血液学近年来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对整个医学科学有重大影响的学科。通过血液及造血系统的教学,使学生建立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认识,熟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由于人体机能学已经详细介绍了血液生化、血液病理、血液病理生理知识,因此本课程首先介绍人体机能学未涉及的血液药理学知识,为后期疾病药物治疗奠定相关基础知识;然后介绍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为后期疾病诊断奠定相关临床技能知识;最后详细讲解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知识。 本课程采用理论课与实习课并进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血液及造血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本课程共包括42学时,其中理论课22学时,实习课20学时。 参考书目 1. 葛均波等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2013年3月出版。 2. 邓家栋等主编,<<邓家栋临床血液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1日出版。 3. 张之南等主编<<血液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1年9月1日出版。 4. 陈竺,陈赛筠主译。<< 威廉姆斯血液学>> 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12学时)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和要求:了解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概况,治疗现状及展望 教学方法:自学 第二章贫血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贫血的概念,贫血的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二、熟悉贫血的几种分类方法及贫血的发病机理。 三、了解贫血的诊断步骤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重点与难点] 贫血的分类,诊断思路和诊断方法是本节重点和难点内容 [教学时数] (1.0) [教学内容] (五号宋体) [概述] 贫血的概念。 一、贫血的诊断标准。 二、影响血红蛋白值的各种因素。 三、贫血是一个常见的症状,诊断贫血的重点是寻找贫血的病因。[分类及发病机制] 一、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二、贫血的严重程度分类 三、按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四、按病因及发病机理分类: 1、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的贫血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的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的贫血,该类贫血即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一、影响贫血临床表现的因素。 二、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诊断] 一、病史和既往史对诊断的意义 二、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骨髓检查 3、贫血的发病机制的检查 [治疗] 一、对症治疗 二、对因治疗

(完整版)药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习题集附答案

第十八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习题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B) A. 肝素 B.维生素K C.尿激酶 D.枸橼酸钠 2.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D) A.维生素K B.垂体后叶素 C.枸橼酸钠 D.鱼精蛋白 3.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A) A.抑制纤溶酶 B.促进血小板聚集 C.促进凝血酶原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4.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A.增强A TⅢ的抗凝作用 B.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C.络合血中C a2+ D.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 5.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B) A.可用于体内抗凝 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 C.口服无效 D.为带正电荷的大分子物质 6.可减弱香豆素类药物抗凝作用的药物是(C) A.阿司匹林 B.四环素 C.苯巴比妥 D.甲苯磺丁脲 7.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宜选用(C) A.维生素B12 B.叶酸 C.硫酸亚铁 D.西咪替丁 8.妨碍铁吸收的因素是(D) A.胃酸 B.维生素C C.半胱氨酸 D.四环素 9.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能用于(D) A.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B.防治脑血栓形成 C.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D.防治心功能不全

10.维生素K属于(B) A.抗凝血药 B.促凝血药 C.抗高血压药 D.纤维蛋白溶解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是(ABCDE) A.维生素B4 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D.肌苷 E.利血生 2.下列关于链激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是一种蛋白质 B.能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 C.能溶解刚形成的纤维蛋白 D.对形成已久且已机化的血栓无效 E.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3.维生素B可用于治疗(ABE) A.恶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哮喘 E.神经炎 4.关于右旋糖酐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低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右旋糖酐均可用于抗休克 B.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C.右旋糖酐均可预防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禁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血性疾病 E.心功能不全患者用 5.可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ABCDE) A.阿司匹林 B.潘生丁 C.尿激酶 D.华法林 E.噻氯匹定 二、简答题(略) 1.简述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 2.应用铁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3.哪些药物可影响华法林钠的作用?为什么? 三、处方分析 1.医生给一位患铁性贫血患者,又因尿路感染开写了下列处方,请分析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 Rp:

2012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白血病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常提示可能发生了 A.脑炎 B.消化道大出血 C.败血症 D.脑出血 E.脑膜炎 正确答案:D 2.李女士,29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经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半年无效,针对这一情况,下一步治疗多选用 A.血浆置换 B.脾切除 C.雄激素 D.输新鲜血 E.免疫抑制剂 正确答案:B 3.男性患者,38岁,有痔疮,3个月来自述乏力,间有上腹部不适与饮食无关,曾给予胃舒平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查体贫血貌,肝脏未触及,脾可触及,血红蛋白90/L,红细胞3.0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6乘以十的九次方/L,血小板200乘以十的九次方/L,外周血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中间浅染,嗜酸粒细胞增多,便潜血(+++),有钩虫卵,尿素氮正常,其贫血诊断是 A.感染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B 4.各种贫血的护理诊断中最常用的是 A.活动无耐力 B.气体交换受损 C.营养失凋 D.有感染的危险 E.心输出量减少 正确答案:A 5.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极度贫血 B.出血 C.感染 D.肾衰 E.精神崩溃 正确答案:C 6.铁在人体的吸收部位主要是 A.食管 B.回盲部 C.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D.胃

E.结肠 正确答案:C 7.急性白血病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DIC C.细菌内毒素作用 D.脾功能亢进 E.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 正确答案:A 8.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为 A.黄疸为主 B.出血和发热为主 C.贫血为主 D.肝脾肿大为主 E.出血为主 正确答案:B 9.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表现是 A.大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正确答案:B 10.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是A.抗生素 B.支持疗法 C.输血 D.保护性隔离 E.输白细胞 正确答案:D 1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D 12.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 A.出血、贫血、感染三大症状 B.白细胞数剧增或剧减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骨髓象见较多原始、早幼白细胞 E.全血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D 13.白血病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破损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第七章血液造血系统疾病 主要内容 贫血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出血性疾病 贫血概论急性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病因、分类及发病机制 缺铁性贫血慢性白血病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巨幼细胞贫血淋巴瘤 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 一、贫血概论 (一)贫血的定义 1.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的浓度、红细胞计数(RBC)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成年男性Hb<120g/L、RBC<4.0×1012/L或HCT<40%;女性Hb<110g/L(孕妇<100g/L)、RBC<3.5×1012/L或HCT<35%,可被诊断为贫血。 2.贫血严重度划分标准为:Hb<30g/L为极重度,Hb 30~60g/L为重度,Hb 60~90g/L为中度,Hb>90g/L为轻度。 (二)分类 1.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2.按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分类 根据RBC数、Hb量和HCT值计算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计算方法如下: MCV(fl)=每升血中红细胞比容/每升血中红细胞数,正常值为80~94fl。 MCH(pg)=每升血中血红蛋白数/每升血中红细胞数,正常值为26~32pg。 MCHC(g/L)=每升血中血红蛋白数/每升血中血细胞比容,正常值为0.31~0.35g/L。 根据这3个指标的变化,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表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下列贫血分类正确的是 A.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障碍2大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3大类 C.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和破坏过多3大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2大类 E.造血原料不足、失血、溶血3大类 『正确答案』B 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失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A 与血液病分类无关的项目为 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性质 D.临床表现. E.细胞形态学 『正确答案』D (三)临床表现 贫血症状的有无及其轻重决定于:①产生贫血的原因及原发病;②贫血发生的快慢;③血容量有无减少;④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⑤心血管代偿的能力。 1.一般表现乏力,皮肤、黏膜、指甲苍白。 2.呼吸循环系统呼吸加速、加深,心率加快,心悸气短,活动时尤甚,可有脉压加大,毛细血管搏动征,循环时间加快等。 3.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可有“脊髓联合变性”的神经系统改变。 4.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巨幼细胞性贫血时,患者舌乳头萎缩,发炎,舌痛,舌质绛红呈牛肉样。 5.泌尿生殖系统尿中偶有蛋白尿。 6.其他 (1)缺铁性贫血时:有毛发干枯、指甲干燥、变薄、脆裂,甚至反甲。

内科学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题库试题

内科学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题库试题 第三十一章贫血 单选题 1.属于大细胞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肾性贫血 D.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 E.慢性病性贫血 (标答:D) 2 .缺铁性贫血铁代谢异常“三低一高”是: A血清铁低、总铁结合力低、铁蛋白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高 B铁蛋白低、总铁结合力低、转铁蛋白饱和度低、血清铁高 C总铁结合力低、转铁蛋白饱和度低、血清铁低、铁蛋白高 D 血清铁低、转铁蛋白饱和度低、铁蛋白低、总铁结合力高 E 以上都不是 (标答:D) 3 .某病例,血象呈全血减少,骨髓检查示增生象,网织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酸化血清溶血性试验阳性,应先考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肾性贫血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E 急性白血病 (标答:C) 4.不属于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是 A睾丸素 B 司坦唑醇(康力龙) C达那唑 D 十一酸睾酮 E 环孢素 (标答:E) 5. 贫血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是 A 白细胞计数 B 血小板计数 C红细胞计数 D 血红蛋白的浓度测定 E 网织红细胞计数 (标答:D) 6.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慢性病性贫血

E 溶血性贫血 (标答:C) 7.可致黏膜组织变化:导致口炎,舌炎萎缩性胃炎,毛发干枯,脱落等症状的贫血类型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C 慢性病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标答:D) 8.骨髓检查示增生程度低,需首先考虑的贫血类型是 A 缺铁性贫血 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标答:C) 多选题 1.属于小细胞性贫血的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幼铁粒细胞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急性失血后贫血 (标答:A、C) 2.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 C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标答:A、B、D) 3.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治法之一,属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是: A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B 雄激素 C 抗胸腺球蛋白 D 环孢素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标答:A、C、D) 填空题 1.我国沿海和平原地区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为: 成年男性低于g/L,女性低于g/L,孕妇低于g/L。 (标答:120;110;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