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Wenying Yang,M.D.,Juming Lu,M.D.,Jianping Weng,M.D.,Weiping Jia,M.D.,Linong Ji,M.D.,Jianzhong Xiao,M.D.,Ph.D.,Zhongyan Shan,M.D.,Jie Liu,M.D.,Haoming Tian,M.D.,Qiuhe Ji,M.D.,Dalong Zhu,M.D.,Jiapu Ge,M.D.,Lixiang Lin,M.D.,Li Chen,M.D.,Xiaohui Guo,M.D.,Zhigang Zhao,M.D.,Qiang Li,M.D.,Zhiguang Zhou,M.D.,Guangliang Shan,M.D.,Ph.D.,and Jiang He,M.D.,Ph.D. for the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 Group

摘要

背景由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糖尿病有可能成为流行性疾病。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以评估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方法这项研究使用了全国有代表性的样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参与了调查。经过一夜禁食后,参与者接受了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和2小时葡萄糖水平,以识别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根据自我报告确定。

结果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男性为10.6%,女性为8.8%)和15.5%(男性为16.1%,女性为14.9%),据此推算,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患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男性7610万,女性7210万)。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为20~39岁、40~59岁和≥60岁的人群分别为3.2%、11.5%和20.4%)和体重的增加[在体重指数(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18.5、18.5~24.9、25.0~29.9和≥30.0的人群中分别为4.5%、7.6%、12.8%和18.5%]而增加。城市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居民高(11.4%对8.2%)。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男性为11.0%对3.2%,女性为10.9%对2.2%)。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的糖尿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制定针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并且还在日益增加。1994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纳入了224251名中国居民,年龄25~64岁,来自19个省)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 2.5%和 3.2%。这些估值约是1980年报告估值的3倍。在2000-2001年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涉及一个包括15540名35~74岁成年人、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中,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损率分别为5.5%和7.3%。虽然这些研究均已证实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但它们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抽样方法有所不同,并且用来定义糖尿病的标准也有一定差异。而且因为这些研究中不是所有参加者都接受了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很可能被低估。这也表明服用葡萄糖2小时后,患有糖尿病的亚洲裔病人出现单纯性高血糖是很常见的。例如,在上海的糖尿病研究中,在服用葡萄糖2小时后有48.6%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有单纯性高血糖症,75%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有单纯性葡萄糖耐量受损。

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进行的中国全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疾病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目的是提供当前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和代谢危险因子的可靠数据。

方法

研究参与者

我们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在全国普通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年龄≥20岁的调查者样本。抽样过程按照以下指标进行分层:地理区域(中国东北、北、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城市化程度[大城市(北京、上海和省会)、中等城市、县城和乡镇],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根据每个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评估]。抽样的前两个阶段不是随机的,而是从地理区域中先选择省份,然后从各省中选择市和县)。后两个阶段抽样是随机的,从城市中选择城区,从县中选择镇,然后从城区选择街道,从镇中选择乡村,见补充附录中的图1(可在https://www.360docs.net/doc/706632091.html,网站全文中获得)。该多阶段分层抽样过程导致在城市居民中采样过密。总共选择了152个城市社区和112个乡村。在抽样的最后阶段,根据2006年中国人口资料数据,样本按照人口性别和年龄分布进行分层。只有在当前居住地居住≥5年者才有资格参加该研究。

我们共选择了54240名居民并邀请他们参加该研究。47325名居民(男性18976名,女性28349名)完成了该研究。总体应答率为87.3%:男性81.0%,女性92.0%;其中居住在城市地区者为88.1%,居住在农村地区者为82.7%。排除538名人口统计学资料缺失者和548名空腹血糖水平或2小时血糖水平资料缺失者后,46239名成年人被纳入最后分析。

每个参加单位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或伦理委员会都批准了该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前获得了所有参加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数据收集

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问卷,获取有关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人和家庭医疗史以及生活方式危险因子的资料。面谈内容包括有关诊断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和心血管事件的问题。吸烟被定义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吸过100支香烟。饮酒信息根据调查对象过去1年内摄入的酒精量和种类来获取,饮酒被定义为每周至少摄入30 g酒精,共≥1年。有规律业余体育活动定义为每天参加中度或剧烈活动≥30分钟,每周至少3天。我们还记录了调查参与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职业和收入。省市经济发展情况根据2006年人均GDP 确定。血压、体重、身高和腰围采用标准方法测量(如前所述)。

所有研究者和工作人员都成功接受了一项培训项目,培训使他们熟知该研究的目的以及使用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培训期间,负责面谈者得到了有关使用该研究问卷的详细指导。按照标准方案对临床工作人员进行测量血压、获取人体测量值和血标本的培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我们指导参与者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前,保持其正常体力活动和正常饮食至少3天。在一夜禁食至少10小时后,1份静脉血标本被收集到一个含氟化钠的真空管中,以测定血糖浓度。无糖尿病史的参与者被给予1份标准的75 g 葡萄糖溶液,为安全起见,自我报告有糖尿病史的参与者被给予1个馒头(大约

含有80 g复合碳水化合物)。在服用葡萄糖或碳水化合物后0分钟、30分钟和120分钟时,抽取血标本以测定葡萄糖浓度。各省的临床生化实验室采用己糖激酶的酶学方法测定血糖浓度,并且采用市售试剂用酶学方法对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进行评价。所有的研究实验室都成功完成了一项标化认证项目。

研究结果定义

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来诊断糖尿病。血糖检测结果分类如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水平≥110 mg/dl(6.1 mmol/L)但<126 mg/dl(7.0 mmol/L),并且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的葡萄糖水平<140 mg/dl(7.8 mmol/L)],单纯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水平<110 mg/dl,2小时葡萄糖水平≥140 mg/dl但<200 mg/dl (11.1mmol/L)],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水平≥110 mg/dl但<126 mg/dl,以及2小时葡萄糖水平≥140 mg/dl但<200 mg/dl),未诊断的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126 mg/dl,2小时葡萄糖水平≥200 mg/dl)。通过参与者对以下问题的肯定回答来确定既往糖尿病患者:“是否曾有医师说你有糖尿病?”既往糖尿病参与者中,81.2%正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14.9%正在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或)规律锻炼]。总的糖尿病病例包括既往糖尿病和以前未诊断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被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

统计学分析

我们设计该研究的目的是在≥20岁的普通中国人群中,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在城市或农村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精确的糖尿病患病率估计值。样本的大小基本能够满足复杂调查设计对精确度的推荐要求。根据2006年中国人口资料和研究抽样计划,对全部计算值进行加权,使其能够代表中国成年人(≥20岁)的总人口,还校正了该调查的数个特征,包括对女性和城市居民采样过密、无应答、高度发达的经济区以及样本与总人口之间的其他人口统计学或地理差异。

生活方式和代谢因子的平均值根据性别和血糖(水平)种类确定。我们根据年龄、性别和其他变量计算总人口以及亚组人群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估计值。直接采用2006年中国人口分布资料计算年龄和性别标化的患病率。我们根据年龄、性别、地理区域、城市居住或农村居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有关2006年中国人口规模的数据从亚组—特异性患病率计算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者的估计数。采用多项逻辑特(logit)分析检查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和代谢因子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概率的相关性。应用后向消除法(backward elimination),最后的模型中只保留显著性(P <0.05)协变量。用适合复杂调查设计的技术计算标准误差。所有的P值都是双尾的,未经多重检验校正。使用SUDAAN软件第10版(三角研究所,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进行所有统计学分析。

结果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

单纯空腹血糖受损、单纯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以及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男性3.2%、11.0%、1.9%、6.5%和4.1%,女性2.2%、10.9%、1.7%、5.2%和3.5%(表1)。未诊断的糖尿病

(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水平≥200 mg/dl,但空腹血糖水平<126 mg/dl)患病率为:男性2.9%,女性2.6%。换言之,未诊断出糖尿病的参与者中有46.6%(男性44.1%以及女性50.2%)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有单纯血糖水平升高现象。有糖尿病的人群中男性约61.3%女性约59.8%其糖尿病以前未曾得到诊断。总体而言,与原来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既往诊断出糖尿病的患者有较高的空腹血糖水平,而且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水平较高。此外,与未曾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既往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更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可能性更大,参加休闲运动的可能性更大,吸烟和肥胖的可能性更小。共70.7%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参与者(男性68.3%以及女性73.6%)有单纯糖耐量受损,并且单纯糖耐量受损的参与者年龄略大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此外,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相比,单纯糖耐量受损女性的体重指数较高,收缩压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都较高。

* 根据2006年人口调查资料,所有数据(包括百分比和平均值)都进行加权以反映中国≥20岁成年人总人口。血糖水平进行下列分类:正常葡萄糖耐量(空腹血糖<110 mg/dl,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血糖<140 mg/dl),单纯葡萄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110 mg/dl,并且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血糖≥140 mg并<200 mg/dl),空腹血糖受损合并葡萄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126 mg/dl但<126 mg/dl,并且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血糖≥140 但<200 mg/dl),未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126 mg/dl,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血糖≥200 mg/dl,或两者都高)。要把葡萄糖数值转换成毫摩尔/升,乘以0.05551。要把胆固醇数值转换成毫摩尔/升,乘以0.02586。要把甘油三脂数值转换成毫摩尔/升,乘以0.01129。HDL表示高密度脂蛋白, LDL表示低密度脂蛋白。

?为安全起见,自我报告有糖尿病史的参与者给予1个馒头(大约含有80 g复合碳水化合物)

?吸烟定义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吸过100支香烟

§饮酒被定义为每周至少摄入30 g酒精,持续时间超过1年

★有规律业余体育活动定义为每天参加中度或剧烈活动≥30分钟,每周至少3天。

◆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

所有糖尿病(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加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总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年龄特异性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两项比较P<0.001)(图1)。男性年龄标化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年龄标化糖尿病患病率(P<0.001),但年龄标化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在两种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8)。城市居民中的年龄标化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中的这一比率(11.4%对8.2%,P<0.001)(图2)。然而,城市居民中的年龄标化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略低于农村居民中的该比率(14.9%对16.0%,P=0.06)。

图1:中国≥20岁的成年人患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年龄特异性患病率

该图显示总糖尿病(图A)和糖尿病前期(图C)男女人群的患病率(按年龄分类)。男女人群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原始患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如图B和D所示。总糖尿病包括原来诊断出的和未诊断出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或葡萄糖耐量受损。I柱表示95%的可信区间。

图2:≥20岁的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病例绝对数,按居住在城市

或农村分类。

该图表示总糖尿病患病率(图A)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图C)及男女人群总糖尿病(图

B)和糖尿病前期(图D)病例的估算绝对数,按居住在城市或农村分类。总糖尿病包

括既往诊断出的糖尿病和未诊断出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或葡萄糖

耐量受损。I柱表示95%的可信区间。

代谢危险因子

男性中经年龄校正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体重指数、腰围、血清甘油三酯水

平以及收缩压,显著高于女性中的上述指标,而男性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

胆固醇水平低于妇女中的这一水平(表2)。经性别校正的空腹血糖水平、口服

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葡萄糖水平、体重指数、腰围、HDL胆固醇水平、甘油

三酯水平以及收缩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经年龄和性别校正的糖尿

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以及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葡

萄糖水平、腰围、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收缩压,均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增

加,但HDL胆固醇水平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下降。

表2.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年龄和性别标化患病率及总队列和亚组代谢风险因子平均值

平均HDL胆固醇平队列总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平均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小时平均血糖

%(95% CI)Mg/dl (95%CI)M 总患病率9.7(9.2-10.1)15.5(14.9-16.1)94.8(94.2-95.3)124.0(122.9-125.1)50.2(50.0-50.5)1性别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

在经济发达地区,经年龄和性别校正的糖尿病患病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

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农村居民较高。在中度发达和不发达

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和代谢危险因子水平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高。

2007-2008年,据估计,在中国≥20岁的成年人中,有9240万糖尿病患者

(5020万男性和4220万女性)和1.482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7610万男性

和7210万女性)。据估计4930万例糖尿病患者居住在城市地区,4310万例糖

尿病患者居住在农村地区(图2);据估计,6470万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居住在城

市地区,8350万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居住在农村地区。

多变量危险评估

在多变量、多项logit模型中,男性,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

肥胖,向心性肥胖,心率增加,收缩压升高,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受教育水

平在大学(水平)以下,以及在城市居住,均与糖尿病危险增加显著相关(表3)。

此外,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向心性肥胖,心率增加,收缩

压升高,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受教育水平在大学(水平)以下,均与糖尿病

前期的发生危险增加显著相关,而城市居民与糖尿病前期危险下降之间的相关性

处于显著相关的边缘水平。

表3: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多变量调整的优势比*

* 优势比用多项logit模型计算。所有列出的协变量都同时包含在模型中。吸烟和饮酒情况、业余时间体力活动水平、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糖尿病风险无显著关系,所以没有包括在最终模型中。所有糖尿病包括已诊断出的糖尿病和未诊断出的糖尿病,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2小时血糖水平检测,糖尿病前期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或血糖耐量受损。

?超重定义为体重指数在25.0到29.9之间。

?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30.0

§向心性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0cm。

讨论

我们的结果表明,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已达到流行性的比例。总体上,20岁以上成年人中有9420万(9.7%的成年人口)糖尿病患者,并且这些病例中的60.7%糖尿病未得到诊断。此外,1.482亿成年人(15.5%)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是发生显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些结果以大规模全国性成年人代表样本为依据,应该能够提供对中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准确估计。此外,确诊糖尿病的依据包括空腹血糖水平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2小时血糖水平,并且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来获取这些测定值。

糖尿病可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以及普通人群中过早死亡的危险,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随机临床试验已显示,包括饮食和运动在内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糖尿病危险。我们应采取公共卫生措施,减轻糖尿病新发病例的后果。

以前数项全国性或地区性研究已证明中国成年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在快速增长。然而,那些研究并未在整个研究人群或随机样本中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因此,未诊断糖尿病的真实患病率有可能被低估。在当前这项研究中,46.6%的未诊断糖尿病病例以及70.7%的糖尿病前期病例,符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水平升高的标准,但不符合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标准。Qiao和同事发现,在一项亚洲人群的队列汇总分析中,半数以上有糖尿病的受试者在给葡萄糖负荷后有单纯的高血糖,四分之三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受试者有单纯糖耐量受损。即使考虑到诊断标准间的差异,我们的研究仍证明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既往未诊

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均有大幅增加。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营养改变以及体力活动水平下降(其后果是肥胖流行),很可能促进了中国人糖尿病的快速增长。每种危险因子对增加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相对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人们已经发现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高。城市化与生活方式改变相关,使人们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和肥胖,研究表明所有这些都可成为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据我们研究全身肥胖和向心性肥胖均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增加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糖尿病的患病率相似,但在中度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糖尿病患病率不同。我们的分析揭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有可能是居住在城市的人群与居住在农村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有差异的原因。

与以往的研究一样,我们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受教育水平是社会经济地位的良好标记,受教育水平较高与心血管危险因子(例如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血压)水平较低相关。

我们的研究有几个局限性。第一,在女性和城市居民中采样过密,而且男性应答率比女性低。我们计算统计权重时已经考虑了这些问题。然而,男性应答率>80%,无应答造成的潜在选择性偏倚应该极小。第二,我们的研究没有对饮食摄入和工作相关的体力活动进行评估。因此,我们不能确定这些因素与糖尿病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第三,为了保证研究间的可比性,我们在研究中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来定义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然而,葡萄糖水平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疾病的风险关系,还未在中国人群中得到广泛的检验。

总之,我们的结果显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中高度流行。由于人口庞大,中国与糖尿病相关的负担可能高于任何其他国家。更麻烦的是,大多数糖尿病病例未得到诊断。这些结果表明糖尿病已成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而且需要采取全国性策略,以便在普通中国人群中预防、检查和治疗糖尿病。

补充附录图1说明:

中国全国性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多阶段分层取样流程图。在第一阶段,在六个地理区域中选择12个省、自治区及上海、北京两个直辖市。第二阶段,从每个省选择一个中等城市(人口200000-1000000)、一个发达县城和一个不发达县城(在所有县城中人均GDP百分比分别为第67和第33),再加上省会城市。取样的开始两个阶段不是随机的。在第三阶段,从北京、上海、省会城市和中等城市随机选择2个区(总共52个城区)。另外再选择每个县的县城,一共24个。从每个县随机选择两个农村城镇,从北京、上海农村随机选择4个农村城镇(共56个城镇)。在第4阶段,从每个城市(或县城)随机选择两个街道,每个农村城镇随机选择两个乡村(约500-1000户)。取样的最后阶段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数据按性别和年龄分层。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1.6%

惊人数据: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1.6%!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在糖尿病人口绝对数上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之冠,按照2010年的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9.7%,这一数据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虽然近几年中国群众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但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带领的研究团队在2010年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了近几年的中国糖尿病发病趋势,并对近10万人进行了长期随访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 1.139亿人。新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东亚病夫”的噩梦似乎再次降临。 令人震惊:中国糖尿病发病率超11% 据了解,本次研究是我国首次应用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6.5%),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的2型糖尿病调查。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刊物《美国医学会杂志》。 本次研究随访了98658名成年人,并由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实验室统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12.1%,女性为11.%;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为10.3%。 按照之前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现在全球共有超过3亿的糖尿病患者,新发布的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数据意味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来自中国。而这一数字与2007年相比短短3年中国就增加了2200万名糖尿病人,几乎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总和。 密切关注:中国成年人一半是糖尿病后备军 此外,本次研究还显示,中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IGT)患病率为50.1%。

中国人为什么容易得糖尿病(作者 优化唐)

中国人为什么容易得糖尿病? ——优化唐 世界上除了瑙鲁人和印第安人外,我们中国人恐怕最容易得糖尿病。 南太平洋岛国瑙鲁人十个有九个胖,百分之三十的人有糖尿病,一度发病率曾经高达60%,是世界之最。美洲皮玛印第安人曾经一半人患上糖尿病,非洲毛里求斯华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统计显示,美洲印第安人和华人糖尿病发病率平均是白人的两倍以上。这些瑙鲁人、印第安人和华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为主。瑙鲁人喜欢吃糯米、喝可乐;我们中国人今天爱吃的土豆和玉米,就是从印第安人那里传来的。如今中国又引进了西方的甜食,这使我们胰腺(特别是胰岛)的负担大大加重,发生退化和增生。大致来说,我们人均吃的粮食是西方人的一到两倍,胰腺增生得比西方人大一到两倍,糖尿病发病率比西方人高出一到两倍。 不过,如果饮食以天然碳水化合物或粗粮为主,糖尿病并不会大规模爆发。粗粮的血糖指数并不过高,而且营养较丰富。真正的杀手是精制碳水化合物,例如糖、精粉和白米。瑙鲁人在过去没有糖尿病,但在二战结束时,引进可乐等垃圾食品后不到二十年,糖尿病大规模爆发,发病率曾经高达60%。美洲皮玛印第安人在过去基本上没有糖尿病,但在大量食用高糖高碳垃圾食品后,糖尿病如期而至。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淀粉加工日益精细,并引入高糖垃圾食品和包装饮料,到2000年代糖尿病开始层出不穷。 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何以今天迅速泛滥成灾?难道我们的基因变了?不可能,一个种的基因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发生根本变化!是生活方式变了。事实上,肥胖和糖尿病基本上是生活方式病,主要是饮食方式病! 为什么你母亲有(2型)糖尿病,你容易得糖尿病呢?是因为你们的饮食结构相似,她吃什么,就给你吃什么,吃出来的!科学家发现,只要给老鼠吃足够多的糖,它就会得糖尿病。所以,我们每个人只要摄入过量的精制糖和淀粉,一二十年后都可以得糖尿病;这个现象叫做“克理威20年法则”。它告诉我们,糖尿病实质上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病。 据估计,中国目前至少一亿以上糖尿病人,为全球之最,发病率已经赶上美国(约8%)。我们的高血糖(或糖尿病前期)患者更是超过一亿五千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中国大陆及香港的报告发现,中国人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居世界前列,高达10%,是世界平均值(5%)的两倍。 中国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与日俱增,例如,上海的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的1%猛增到今天的10%以上。未来二十年,中国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到广大农村大规模蔓延。如果不进行干预,2030年整个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目前中国面临着全新的问题:世界最大的糖尿病人群。中国现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也就是说,每十名成年中国人中就有一人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另有16%的人已处在患病的边缘。2006-2015年间,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将耗费中国5580亿美元。理论上目前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的容量为80亿元左右,而未来将超过100亿元。中国巨大的糖尿病药物市场,吸引了诺和诺德、拜耳、赛诺菲?安万特、礼来、默沙东等跨国公司的进驻,这些企业的争夺近年来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糖尿病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全球,除美国为糖尿病大国之外,发达国家中的欧盟和日本的糖尿病发病率近几年来也居高不下。德、英、法、意大利、瑞士、瑞典、比利时和荷兰这8个欧盟最发达国家均为糖尿病高发国,其降糖药销量约占欧洲降糖药市场70%的份额。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中东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糖尿病发病情况也同样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发展中国家糖尿病人总数已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71%。由此可见,糖尿病发病情况已从原来仅限于发达国家迅速向第三世界国家蔓延,估计全球糖尿病人总数已突破3亿人。按14.09%的平均年增长率来计算,全球胰岛素市场将从2005年的75亿美元上升为2010年的145亿美元;截至2008年,重组基因人胰岛素的国际市场仍被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和美国礼来公司这两大厂商所垄断,其他公司的胰岛素产品所占份额较小;印度与中国已成为两大胰岛素制剂新市场。 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负责展开的关于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正式公布。该调查显示,在20-70岁人口中,我国男性、女性和总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0%、9.5%和10.5%,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2001年、1994年的2倍和4倍。这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专业机构首次公布最新的糖尿病发病情况,结果令人担忧。分析显示,在20-70岁人口中,我国男性、女性和总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0%、9.5%和10.5%,人口年龄标化率分别为11.3%、8.5%和9.6%。男性和女性总人口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4.1%、14.7%和14.4%,人口年龄标化率为13.6%、13.7%和13.7%,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比糖尿病患病率高约40%。另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间分别是16.7%和11.7%,总体患病率为13.7%;人口年龄标化率分别为16.2%和10.4%,患病率为12.7%。分析发现,年龄、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脂、低收入、锻炼少是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胰岛素在对糖尿病治疗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特别的伤害。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是惟一的治疗药物,此外,还有30%-40%的II型糖尿病患者最终必需使用胰岛素,中国城市人口治疗糖尿病直接人均医疗花费为451美元,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花费则高达1694美元。预测算到2025年全球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规模达1.74亿人,中国也将达到2700万人。国内外胰岛素市场规模未来将持续扩大。预计全球每年胰岛素类药物市场规模增长将达25%以上。由于胰岛素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由于生产工艺壁垒导致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全球寡头垄断,行业内的生产厂家属于垄断竞争,对购买者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同时又为新进入者构筑了很高进入壁垒,行业内少数几家厂商将享受垄断利润。糖尿病患者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临床实践证明胰岛素是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由于进口药品和合资药品价格普遍明显高出同类国产药,因此,国家出于削减医保支出的需要,将大力促进"多用国产药品"。目前国内市场多被国际巨头诺和诺德公司控制,国家的大力扶持将使得国内公司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在当前形势下,我国胰岛素行业的投资潜力如何?存在哪些投资机会?前十大优秀企业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北京华经视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胰岛素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以及对行业内企业调研访察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对我国胰岛素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胰岛素前十大企业的研发、产销、战略、经营状况等。报告还对胰岛素市场风险进行了预测,为胰岛素生产厂家、流通企业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胰岛素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胰岛素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专题4 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的控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中华糖尿病学会最近公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近1/10的患病率确实令人担忧,并且还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影响机制复杂,医学界仍然在不断探索研究之中。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跟遗传因素、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年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有某一共同特点地区生活的人群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具有不同地区特点人群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可以使得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也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健康认识,同一年龄段人群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研究我国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情况可以了解糖尿病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确定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引起他们足够重视,做好预防糖尿病工作。 我国糖尿病的城乡分布 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糖尿病死亡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一是由于城市人口老年化程度高于农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二是城市居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同程度较农村高,自报疾病比农村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人口,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城市人群的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人群一味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所以,由于对糖尿病知识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不了解,乱吃滥喝,营养过剩,通宵熬夜,嗜烟酒无度,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之中,缺乏体育锻炼,以车代步,这些势必导致城市人口的患病率大于农村。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习题以及答案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习题 1、(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正确答案:B 2、(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α-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正确答案:ABCDE 3、(单选题)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主要管理对象为: A.1型糖尿病患者 B.≥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 C.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D.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正确答案:B 4、(单选题)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是: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血糖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按摩理疗、血糖监测 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按摩理疗、教育及心理治疗 D.健康教育及心理改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正确答案:D 5、(单选题)关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检测前应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 B.可作为糖尿病确诊的依据 C.采血部位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 D.便携性血糖仪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校准正确答案:B 6、(单选题)中国人体重指数(BMI)正常范围( ) Kg/m2: A.≥28 B.18.5-23.9 C.24.0-27.9 D.17.0-18.5 正确答案:B 7、(单选题)糖尿病确诊方法是: A.血浆胰岛素水平测定 B.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C.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D.血浆C肽水平测定正确答案:B 8、(单选题)以下关于随机血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B.可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 C.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 mmol/L可诊断糖尿病 D.也可用来了解患者目前血糖控制情况正确答案:B 9、(多选题)下面关于糖尿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缺陷 B.病程久了一定会发生并发症 C.一定有“三多一少”症状 D.以高血糖为特征 E.一定超重或肥胖正确答案:AD 10、(多选题)糖尿病初诊时建议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 A.身高 B.体重 C.BMI D.腰围 E.足背动脉搏动正确答案:ABCDE 11、(单选题)请判断下列哪种情况是空腹血糖受损(IFG): A.空腹血糖5.8mmol/L,OGTT2h血糖7.6mmol/L B.空腹血糖6.5mmol/L,OGTT2h血糖10.6mmol/L C.空腹血糖5.6mmol/L,OGTT2h血糖12.2mmol/L D.空腹血糖6.2mmol/L,OGTT2h血糖7.5mmol/L 正确答案:D 12、(单选题)下列哪项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A.葡萄糖耐量减低 B.胰岛素作用下降或/和分泌不足 C.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正确答案:B 13、(单选题)下列空腹血糖哪个在正常范围(mmol/L): A.5.0-7.0 B.3.9-6.1 C.2.0-3.6 D.6.1-8.0 正确答案:B 14、(多选题)以下属于WHO(1999年)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的是: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特殊类型糖尿病 E.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正确答案:ABCD 15、(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血浆葡萄糖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部分)

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1、常见病 2、终身疾病 3、可控制疾病 4、需配合部分管理的疾病 5、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1、糖尿病家族史 2、超重、肥胖 3、多食少动 4、年龄>45岁 5、出生时低体重<5斤 6、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糖尿病有哪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 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二、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 1、反复生痔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2、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 3、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4、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者; 5、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6、下肢麻木、烧灼感; 7、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2型糖尿病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吗? 在临床中发现,前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多数是“小胖墩”,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共性,如偏食、嗜食肉类、薯片等油炸类食品,排斥蔬菜、水果,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贪睡,不爱运动,一有时间不是玩电子游戏就是看电视。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小胖墩”越来越多,也使2型糖尿病离孩子们越来越近。 夫妻,母子、祖孙之间会“传染”糖尿病吗? 有血缘关系的人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即父母与孩子之问、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无论哪一个人得了糖尿病,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会传染糖尿病,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即使有紧密接触,也没有传染糖尿病的可能。 当然,妻子得了糖尿病,不会因为做家务、做饭就把疾病传染给丈夫和孩子,奶奶也不会因为带孙子就把糖尿病传染给孙子。但是,与糖尿病病友有血缘关系的人到底会不会得糖尿病,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环境因素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中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性格等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20岁以上成年人1/10患糖尿病 据今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论文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速迅猛与中国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富贵病”人群增多密不可分。 这一结论一项覆盖全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以上54240人的调查,最终47325人最终完成了调查。此项调查还显示,糖尿病已经开始在20岁至39岁的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这一年龄段的患病率占3.2%,而糖尿病患病前期人数更是达到了9.0%。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而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调查数据看中国的糖尿病现状已非常严峻内,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并且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1 目前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1 患病率急剧增加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0.7%,1994-1995年间全国19省市21万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1.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 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3.7% ......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06632091.html,/html/paper/1004-7484/2011/04/125.htm 糖尿病管理必须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增的这些来自城市的“富贵”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肥胖、血脂紊乱、和/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糖尿病患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杨文英 图1 中国≥20岁成年人中的年龄特异性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该图显 示了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中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图A)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图 C)。图B和图D分别显示了男性和女性中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粗患病率 和年龄标化患病率。总糖尿病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被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I型柱表示95%可信区间。 p65 (杨文英等中国国家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组成员中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 摘要 背景由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快速改变,有人担心糖尿病有可能成为流行性疾病。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以估计中国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患病率。

方法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其中包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经过一夜禁食后,参与者接受了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研究者)测定(参与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2小时葡萄糖水平,以识别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是根据自我报告确定的。 结果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在男性中为10.6%以及在女性中为8.8%)和15.5%(在男性中为16.1%以及在女性中为14.9%),据此推算,(中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男性7610万,女性7210万)。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年龄为20~39岁、40~59岁和≥60岁的人群中分别为3.2%、11.5%和20.4%)和体重的增加[在体质指数(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18.5、18.5~24.9、25.0~29.9和≥30.0的人群中分别为4.5%、7.6%、12.8%和18.5%]而增加。城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居民中的高(11.4%对8.2%)。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在男性中为11.0%对3.2%,以及在女性中为10.9%对2.2%)。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糖尿病在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并且需要(制定)针对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策略。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摘要】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糖尿病是在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之后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非传染性且慢性发展的疾病。我国对糖尿病的 流行病学进行了反复的分析研究,虽然诊断标准出现了变化,可糖尿病的上升趋势却未改变,当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几率为12%左右,大概患病人数高达1.15亿人。当前,糖尿病和 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以 及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控制管理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以 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增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平不断提升,以及老龄化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增,导致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2017年世界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的成 人糖尿病患者共有4.26亿,预计占总人数的8.8%;而我国的患病总人数高达1.15亿,居于 国际首位,占国际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出四分之一,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预测到2045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将会上升到1.2亿人。我国不仅糖尿病患者人数惊人,并且患病率 在高处国际水平,我国糖尿病患者在2017年的患病率为10.9%。糖尿病的流行为我国社会以 及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我国在2017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高达八十四万人,而小于60岁 年龄的患者占33.8%。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依然经受者严峻的挑战。 1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性病学 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包含微血管并发症与大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残疾、出现 死亡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长期的高血糖为人们的全身脏器造成损害,从而 使其功能出现逐步的减退。为此,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加强了解至关重要,但是,因 为并发症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包含了,年龄、遗传、血糖控制水平、性别、其他的心脑 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病程等,因此,在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流行学的调查时,难度较高,不 仅应该调查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明确判断并发症的含义与辨别。现阶段,我国仍旧缺少设计 较好的糖尿病并发症流行病调查资料。 1.1糖尿病视网膜出现的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导致的病变是造成患者实名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1.5%的Ⅰ型糖 尿病与36.7%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眼部疾病的概率为35.3%,包含了背景视网膜发生的病变、增生性视网膜实现的病变、失明、白内障;当然Ⅱ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随着年龄 以及病程的上升而增长。除此之外,我国糖尿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患病率体现出了区域性差异,城市低于农村,南方低于北方。 1.2糖尿病引发的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是导致肾功能出现慢性衰竭的重要因素,患病率较高的区域就是亚太地区。相关研究显示,34.6%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脏并发症,而Ⅰ型患者的出现率为23.5%,Ⅱ 型患者为35.7%。 1.3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神经病变 病人在患有糖尿病后十年以内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几率和病程有着直 接联系。如果吸烟的年龄超出40年且血糖控制很差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患病率 会更高。在门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周围组织出现病变的

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1T11:00:58.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作者:黄俭美唐知音 [导读]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黄俭美唐知音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也居当今世界死亡原因的第5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应引起政府、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对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预防对策作一概述。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现状;预防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236-01 引言:糖尿病这一代谢性疾病已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国的糖尿病流行趋势严峻,如不加干预,后果不堪设想。合理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给社会和个体带来的危害。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我国糖尿病患病现状 近30年,我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呈井喷式增长,1979年至1980年中国大陆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7%(全国14省市30万人流行病调查数据),1994年至1995年全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2.5%(全国19省市21万人流行病调查数据)。2007年至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杨文英教授牵头组织的全国14个省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2013年IDF推测中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840万,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13年发表在JAMA上的文章显示,2010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的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糖尿病前期达50.1%,推测中国大陆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达1.13亿,糖尿病前期总人数达4.934亿。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主要为2型糖尿病,约占总数的90%,1型糖尿病在我国约为5%,特殊类型糖尿病不足1%,城市妊娠期糖尿病接近5%。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其他特点包括: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994年至1995年的流调资料显示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是农村的3倍;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未诊断的糖尿病达60%,2010年为70%,而2013年IDF 推测世界平均状况未诊断的糖尿病为46%;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2007年至2008年的数据显示,男性糖尿病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我国糖尿病患者肥胖和超重程度低于欧美国家,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约在25kg/m2,明显低于西方国家平均BMI30kg/m2的水平;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比例高,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虽然临床上儿童2型糖尿病人数在增加,但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200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显示,5~17岁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不分型)标化患病率为1.9/1000,无性别差异,中国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已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糖尿病低龄化趋势应引起重视。 2.影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因素 近3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膳食结构改变: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陆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逐年减少(1982年为689.2g/d,至2002年为402.1g/d),脂肪摄入却逐年增加(1982年为48.1g/d,2002年为76.2g/d);摄入食物能量密度高,纤维素低。据欧美等国经验,这种膳食变化将促进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第二,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如从事体力活动的工作减少或工作强度降低,静坐时间增加(长时间坐在电脑及电视前),出行方式改变(主要交通工具已从自行车变为汽车),农业现代化使从事农业劳动的强度大幅减少,以及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劳动强度也大幅度降低。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第三,农村人口城市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城镇人口的比例2000年为36.2%,至2010年已达49.68%。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伴随的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与膳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必然导致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 3.糖尿病防治的对策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主要措施是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控制体质量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定期检查血糖,密切关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病、血脂紊乱等)并适当治疗。对肥胖或超重者目标BMI 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质量至少减少5%~10%,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min/周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相对风险降低28%~63%,最具代表性研究也是最早的生活方式干预试验是为期6年的我国大庆研究,可使IGT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42%。大庆研究的23年随访结果2014年发表在Lancet上,显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IGT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药物干预研究,包括二甲双胍(DPP研究,3年,风险降低31%)、阿卡波糖(STP-NIDDM研究,3年,风险降低25%)、奥利司他(XENDOS研究,4年,风险降低37%)、曲格列酮(DPP研究,3年,风险降低75%)和罗格列酮(DREAM研究,3年,风险降低60%),研究时间1~4年不等,糖尿病相对风险降低26%~75%。但是药物干预2型糖尿病缺乏长期有效性和卫生经济学的证据,因而药物干预尚未在各国的临床指南中被广泛推荐,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目前也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预防糖尿病。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年化和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形势非常严峻。在我国1亿多糖尿病患者之中,近60%未被诊断,而被诊断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60%~70%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加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组的建议,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妖娠糖尿病4种。1型糖尿病患病率远低于2型糖尿病,其发病可能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的选择性破坏,胰岛索分泌减少和绝对缺乏有关。本文主要介绍2型糖尿病,其发病除遗传易感性外,主要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 一、糖尿病的诊断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基于空腹血糖水平的糖代谢分类标准。 糖尿病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 1999年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年标准。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即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任意项时,就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永平≥11.1mmol/L(200mg/d);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 3. OC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ng/dI); 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CTT 后2小时血糖值。但人体的血糖浓度出现容易波动,且只代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血糖水平,而且不同的医院检测有时也会出现差别,因此近年来也倾向将糖化血红蛋白(HBAIC)作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HbAIC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患者依从性好。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IC≥6.5% )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HBAIC<6.5% 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二、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一)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资料显示,30多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Wenying Yang,M.D.,Juming Lu,M.D.,Jianping Weng,M.D.,Weiping Jia,M.D.,Linong Ji,M.D.,Jianzhong Xiao,M.D.,Ph.D.,Zhongyan Shan,M.D.,Jie Liu,M.D.,Haoming Tian,M.D.,Qiuhe Ji,M.D.,Dalong Zhu,M.D.,Jiapu Ge,M.D.,Lixiang Lin,M.D.,Li Chen,M.D.,Xiaohui Guo,M.D.,Zhigang Zhao,M.D.,Qiang Li,M.D.,Zhiguang Zhou,M.D.,Guangliang Shan,M.D.,Ph.D.,and Jiang He,M.D.,Ph.D. for the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 Group 摘要 背景由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糖尿病有可能成为流行性疾病。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以评估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方法这项研究使用了全国有代表性的样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参与了调查。经过一夜禁食后,参与者接受了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和2小时葡萄糖水平,以识别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根据自我报告确定。 结果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男性为10.6%,女性为8.8%)和15.5%(男性为16.1%,女性为14.9%),据此推算,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患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男性7610万,女性7210万)。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为20~39岁、40~59岁和≥60岁的人群分别为3.2%、11.5%和20.4%)和体重的增加[在体重指数(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18.5、18.5~24.9、25.0~29.9和≥30.0的人群中分别为4.5%、7.6%、12.8%和18.5%]而增加。城市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居民高(11.4%对8.2%)。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男性为11.0%对3.2%,女性为10.9%对2.2%)。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的糖尿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制定针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并且还在日益增加。1994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纳入了224251名中国居民,年龄25~64岁,来自19个省)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 2.5%和 3.2%。这些估值约是1980年报告估值的3倍。在2000-2001年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涉及一个包括15540名35~74岁成年人、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中,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损率分别为5.5%和7.3%。虽然这些研究均已证实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但它们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抽样方法有所不同,并且用来定义糖尿病的标准也有一定差异。而且因为这些研究中不是所有参加者都接受了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很可能被低估。这也表明服用葡萄糖2小时后,患有糖尿病的亚洲裔病人出现单纯性高血糖是很常见的。例如,在上海的糖尿病研究中,在服用葡萄糖2小时后有48.6%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有单纯性高血糖症,75%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有单纯性葡萄糖耐量受损。 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进行的中国全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疾病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目的是提供当前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和代谢危险因子的可靠数据。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6%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6% ,合理治疗迫在眉睫 导语: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 。据了解,空气维他命疗养机自上市以来,一直受到糖尿病患者的追捧。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问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共计3亿,且全球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来自中国。相较于2007年,短短的3年间中国的而糖尿病患者就增加了2200万名,增长人数几乎等同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总和。 空气维他命疗养机自上市以来,便得到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青睐。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异军突起的空气维他命疗养机始终显得充满了神秘感。对此高科负氧离子研究所首席专家组代表李慧教授就“空气维他命疗养机是如何起到降血糖作用的”,为网友做出详尽解释。 空气维他命疗养机其实并不“高冷” 李慧教授介绍,空气维他命疗养机又称“负离子康健仪”,是一种释放负离子并作用于人体疾病治疗的设备,现多集中于家庭疗养使用。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证实:当负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就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主要得益于负离子所携带的多余电子,《离子医学》中明确讲述了负离子的理疗机理:负离子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经神经系统和液体机制扩散到机体响应部位,发挥积极的生物效应。 目前生态负离子芯片生成技术在空气维他命疗养机上的成功运用,已经使得空气维他命疗养机释放的负离子博高浓度高达治病标准。 空气维他命疗养机并不存在安全隐患 糖尿病的患病原因之一在于:机体内的正离子使得细胞膜增厚,通透性变差,从而影响水分、糖分等营养物质交换,阻碍正常代谢的进行,使得血液中糖分增高,情况得不到改善,久而久之糖尿病就此形成。 李教授表示,空气维他命疗养机所释放的负离可有效消除对人体有害的正离子,恢复细胞膜的正常通透性,使糖分能正常参与能量代谢,从而达到有效平稳降血糖高的作用。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担心,空气维他命疗养机所释放的负离子浓度并无确切设备可以测量,因此存在负离子浓度影响健康的顾虑。

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04-09发表评论(1人参与)分享 2010 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徐瑜毕宇芳王卫庆赵文华宁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挑战。因此,获得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数据及其年龄、性别和地域分布,将有助于国家制定慢病防控策略,从而针对性地选择高危人群,以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相比1990年,2010年世界范围内由糖尿病引起的死亡倍增,达到130万。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呈流行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第六版IDF糖尿病地图中估测,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到3.82亿,其中80%的患者来自低中收入国家。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几年增长迅速。从1980年的低于1%,1994年的2.5%,2002年的2.7%增加至2007年的9.7%。虽然各次调查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不尽相同,但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增长这一事实毋庸置疑。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写入学会2010年糖尿病诊疗指南。由于以往的全国糖尿病调查均未进行HbA1c检测,因此无法根据2010年ADA诊断标准估测我国糖尿病患病情况,也无法根据ADA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定义HbA1c<7.0%估测我国糖尿病控制情况。因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合作开展了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已于2013年9月4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见JAMA:中国糖尿病患者超一亿约占全球1/3)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样本选择的全国代表性 本次调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2个监测点基础上开展。这一监测系统覆盖了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各个监测点,调查采用多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