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车间工艺设计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车间工艺设计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车间工艺设计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车间工艺设计

处方:

阿司匹林268g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136g 咖啡因33.4g 淀粉 266g淀粉浆(15%~17%)85g 滑石粉25g(5%)轻质液状石蜡2 5g 酒石酸 2 7g制成1000片。

一、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表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规格年产量

16片/板 1.6亿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每片含乙酰水杨酸

268mg、对乙酰氨基

酚136mg、咖啡因

33.4mg

二、设计规模

产品名称班次工作时间工作日复方乙酰水杨酸片3班/天7小时/班300天/年三、人员安排

车间工作人员安排表

劳动组织岗位人员(人)共时定额

粉碎12 6300小时

提取浓缩和混合20 14000小时

压片10 7000小时

包衣、干燥10 7000小时

检查 5 3500小时

四、物料衡算清单

产量:1.6亿片/年

日产量:1600000000÷300=533333片

班产量:5333333÷3=1777777片

损耗:原辅料2% 铝塑包装材料1% 纸盒包装材料0.5% 纸箱包装材料0.05%

设所有原辅料的纯度为99.5%

颗粒收得率98% 产品总收得率98%

根据贝诺酯片的处方和损耗率确定车间所需物料如下:

每年的原辅料需求量:

每年原辅料需求量=总年量片数×每片含量÷收率

每年原辅料需求量:

阿司匹林的量:16*107*268/1000/98%/99.5%=43975kg

对乙酰氨基酚的量:16*107*136/1000/98%/99.5%1=22316kg

咖啡因的量:16*107*33.4/1000/98%/99.5%1=5481kg

淀粉的量:16*107*266/1000/98%/99.5%=43645kg

淀粉浆的量:16*107*85/1000/98%/99.5%=13948kg

滑石粉的量:16*107*25/1000/98%/99.5%=4103kg

轻质液体石蜡:16*107*25/1000/98%/99.5%=4103kg

酒石酸的量:16*107*27/1000/98%/99.5%=4431kg

日投料量:

按工作日300日,计算

阿司匹林的量:43975kg/300=146.6kg

对乙酰氨基酚的量:22316kg/300=74.4kg

咖啡因的量:5481kg/300=18.3kg

淀粉的量:43645kg/300=145.5kg

淀粉浆的量:13948kg/300=46.5kg

滑石粉的量:4103kg/300=13.7kg

轻质液体石蜡:4103kg/300=13.7kg

酒石酸的量:4431kg/300=14.8kg

主辅料日投料量表

主、辅料名称处方分析处方量(g)日投料量(kg)

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

淀粉

淀粉浆

滑石粉

轻质液体石蜡酒石酸主药

辅料

268

136

33.4

266

85

25

25

27

146.6

74.4

18.3

145.5

46.5

13.7

13.7

14.8

共计日投料量:473.5kg

五、包装材料恒算

内包选择了铝塑包装。外包选用BOPP透明膜包装和大纸箱装箱。因此涉及到的包装材料包括:内包有铝箔,PVC(泡罩包装材料),外包材料有小纸盒,使用说明书、18μ—BOPP 薄膜,大纸箱。

(1)内包材料:铝箔,PVC(泡罩包装材料)

每版的规格为长×宽=80mm×55mm

设其损耗率为0.05%,则有:

(a)铝箔的年需求量:S=160,000,000×(80×55)/12/(1-0.05%)

=5.8374×104 m2

(b)PVC的年需求量:S=160,000,000×(80×55)/12/(1-0.05%)

=5.8962×104 m2

(2)外包材料:小纸盒、说明书、BOPP薄膜、大纸箱

外包材料根据易损耗的程度不同,其损耗率也不同

(a)小纸盒的包装规格为110mm×60mm×20mm,设其损耗率为0.05%,则有小纸盒的年需求量:N=160,000,000/〔12×2×(1-0.05%)〕

=6.71×106个

(b)说明书损耗率为0. 5%,则有:

说明书年需求量:N=160,000,000/0.995=1.6081×108张

(c)BOPP包装规格为120 mm×110 mm×120 mm

按照18-μBOPP 56m2/kg,损耗率为0.05%,则有

BOPP的年需求量:

S=2×(120×110+120×120+120×110)×160,000,000/24/(1-0.05%)

=5.4×105 m2

m=5.4×105 /56=9643kg

(d)由于大纸箱不易损坏,设其损耗率为0.05%,由包装规格知:

大纸箱的年需求量:

N=160,000,000/(12×2×400)/(1-0.05%)=16751个

六、设备选型总表:

乙酰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 姓名: ﹙化学系, 应用化学, 094班, 学号﹚ 摘要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为重要的医药。具有退热、镇痛、抗风湿等作用。它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水杨酸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当与乙酸酐反应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 关键词阿司匹林,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抽滤 1.引言 乙酰水杨酸, 通常称为阿斯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早在十八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水杨酸是1838年第一次由强碱作用于相应的醛后经酸化得到的一种化合物。1859年Kolbe使用于燥的苯酚钠盐粉末和二氧化碳在4—7atm(1atm=101.325kPa)下进行反应,制备成水杨酸,现在工业上都用Kolbe合成法生产。直到目前,阿斯匹灵仍然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具有解热止痛作用、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近年来还发现阿斯匹林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水杨酸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当与乙酸酐反应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 阿斯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分子量为:180.16,是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35℃,pka=2.98,其酸性比苯甲酸强,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及碱液等。其分子内的羟基和羧基都可以进行酯化反应。本实验用乙酸酐对水杨酸的酚羟基进行酰化制备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 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相关光谱图: 乙酰水杨酸的红外光谱图

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一)概述 §1.1 设计原则 本设计为主要生产阿司匹林复方片剂。当生产品种确定后,就要定生产工艺流程,根据流程来选设备,严格按照中国药典中对于片剂的生产工艺的要求,生产出高质量的片剂产品,力求建成符合GMP要求的制剂车间。 §1.2 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则。由于厂址对药厂环境的影响具有先天性,厂址应设在工业区上风位置;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无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源,也要远离车站,码头等人流,物流比较密集的工业区域;厂址的交通运输应方便,畅通,快捷,水,电汽,原材料和燃料的供应要方便,厂址的地下水位不能过高,地质条件应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 [9] 。 §1.3 总平面设计 确定厂址后,需要根据工厂项目的产品品种,规模及有关技术要求缜密和总体解决工厂内部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平面和竖面上布置的相对位置,运输网、工程网、行政管理、福利及绿化设施的布置等问题,即进行工厂的总图布置。一般药厂包含下列组成:主要生产车间(制剂生产车间、原料药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仪表等);仓库(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成品库等);动力设施(锅炉房、压缩空气站、电镀所、配电房等);公用工程(水塔、冷却塔、泵房、消防设施等);环保设施(污水处理、绿化等);全厂性管理设施和生活设施(厂部办公楼、中心化验室、药物研究所、计量站、动物房、食堂等);运输、道路等。 §1.4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是工程设计所有设计项目中最先进行的一项设计,但随着车间布置设计的进展,还要不断做一些修改和完善。工艺流程是车间设计的核心,表现在它是车间设计最重要、最基础的设计步骤。因为车间建设的目的在于生产产品,而产品质量优劣、经济效益高低,取决于工艺流程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先进性。而且车间工艺设计的其它项目,如工艺设备设计、车间布置等均受工艺流程约束,必须满足工艺流程不能违背。 §1.5 相关工序的局部设计 (1) 备料室的设计 备料室布置在仓库附近,便于实现定额定量、加工和称量的集中管理,仓库布置备料中心,原辅料在此备料,直接供车间使用,车间内不再考虑备料工序,减少生产中的交叉污染,其空气洁净度同该物料的制剂生产洁净级别一致。 (2) 中间站的布置 洁净区内设置了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料、半成品存放区,有利于减少人为差错,防止生产中混药。 (3) 固体制剂车间产尘的处理 发尘量大的粉碎,过筛、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充填等岗位,需设计必要的捕尘、除尘装置,产尘室内同时设置回风及排风,排风系统均与相应的送风系统联锁,即排风系统只有在送风系统运行后才能启动,避免不正确的操作,以保证洁净区相对室外正压。设置操作前室,前室相对公共走到为正压,前室相对产尘间为正压,产尘间保 持相对负压,以防止粉尘的外溢,避免对邻室或公共走到产生污染。压片间与它的前室保持5Pa的相对负压.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分析报告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的分析报告 1 前言 复方阿司匹林 (APC)是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其有效成分为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咖啡因。乙酰水杨酸易水解,在生产及贮藏期间容易水解成水杨酸。采用HPLC 将上述各组分分离时,HPLC 中流动相的组成和pH 对组分的滞留和分离影响大,因此需要找出合理的分析方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中的乙酰水杨酸、非那西汀、咖啡因和水杨酸的含量。 我们对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如何测定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讨论的具体内容如下: (1)了解复方阿司匹林 ①了解复方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结构。 ②参考与复方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相关的文献资料。 (2)分析过程 ①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原理并讨论出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类型中最适合对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的类型。 ②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条件的确定。 ③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④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使用范围。 2 复方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结构 2.1有效成分 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咖啡因。 2.2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及分子式 乙酰水杨酸:C 9H 8O 4 非那西汀:C 10H 13NO 2 咖啡因:C 8H 10N 4O 2 3 复方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文献资料综述 3.1 几种测定方法介绍

容量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酸碱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例如中国药典[1]中采用容量分析法、赵怀清等[2]用胶束薄层色谱法、罗国安等[3]用PLS-紫外光光度法、左文坚等[4]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法等进行了测试研究。但我们使用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简单介绍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其流动相为液体。在经典的液体柱色谱法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它可用来进行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空间排阻色谱分析,应用非常广泛。 3.2.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5]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 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塔板数可达5000/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3.2.2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 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3.2.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际应用[5] (1)有机溶剂中的物质的分离与分析:采用正相色谱法。 (2)水溶液中的物质如生化物质的分离与分析:采用反相色谱法。 (3)离子型体的分离与分析: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对色谱法。例如蛋白质、氨基酸、常见阴阳离子的分析。 (4)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析与分离:采用空间排阻色谱法,此法的固定相为多孔凝胶。 (5)手性的化合物的分析与分离:采用手性固定相。 3.2.4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测定方法[5] 对多组分镇痛药的分析多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固定相:强阴离子交换剂(SAX) 流动相:甲醇—水—乙酸—磷酸

阿司匹林合成路线

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介绍 阿司匹林是世界最重要的解热镇痛药之一。目前全世界阿司匹林原料药产量已达5万吨左右,年产片剂1千多亿片。多年来,阿司匹林一直是我国解热镇痛药的支柱产品之一,年产量达1万多吨,也是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的大宗产品,2005年的出口量为7522吨,出口金额达到2055万美元。 1 . 采用乙酸酐为酰化剂的工艺路线 催化剂类别 需用原料及配方实例 原料名称规格组分比(份) 酚甲酸98.5% 25 乙酸酐98.5% 27 制备工艺: 混料投入带配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油浴上控温于150~160℃,反应约3小时,于减压下蒸去过量之乙酸酐及反应中生成的乙酸,其蒸出物重约16份,余品重为31份。再用2倍重量的苯重结晶,可得18份纯品。若将余液浓度增高,还可收得10份纯品。 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阿司匹林的生产形成了一套十分成熟的工艺:以苯酚为原料,经过和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生成水杨酸,经升华后得到升华水杨酸,再采用醋酐-醋酸法。由于此生产工艺不复杂,收率、成本等也较为理想,几十年来,国内外生产企业基本按照这条工艺路线进行生产。故该工艺较为成熟。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外科研机构、生产厂商对其生产工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做得不多,所以这方面的专利以及研究论文也较为少见。 工艺探索不断 在传统的阿司匹林生产中,由水杨酸和醋酐反应生成阿司匹林的过程需要加温,使反应在80℃~90℃温度下进行,反应时间2小时左右,耗能量较大。近年来,由于基本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反应时间越长则能耗越大,成本越高。从近几年的研究趋势看,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水杨酸和醋酐反应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的催化剂,使得反应更易进行,时间更短,耗能更少,产品质量更好。 1.1 水杨酸与醋酸酐法加入氧化钙或氧化锌 美国专利局2001年8月公开了Handal-Vega等人的“阿司匹林工业生产合成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提出了一个水杨酸和醋酐合成阿司匹林的新方法:在水杨酸和醋酐反应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氧化钙或氧化锌,得到一种乙酰水杨酸和醋酸钙或醋酸锌以及最大为2%游离水杨酸的混合物。此反应十分快速,属于放热反应,也是一锅反应,且无污染物,不需要排放残渣酸,也不需要任何有机溶剂,产物不需要再结晶。因产物是固体,合成完成后可以马上和普通药物制剂辅料混合压片,成阿司匹林片。 1.2 用一水硫酸氢钠作催化剂 肖新荣等人在《精细化工中间体》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水杨酸乙酸酐反应合成阿司匹林中,用一水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反应时间约40分钟,反应温度80~90C,收率约为86.7%。硫酸氢钠为一价廉易得,使用安全的物质,其催化合成阿司匹林效果较好,因其难溶于有机溶剂,易于分离回收重用。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片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和保养。 3.考察压力对片剂的崩解或硬度的影响。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一)片剂制备流程: 处方拟定——物料的准备与处理一湿法制粒(或干法制粒)及质量检查(制粒、干燥、整粒混合等检查)一压片(必要时包衣)一片剂质量检查一包装。 (二)片剂制备要点: 1.原辅料的处理:制片用原料一般应先经粉碎、过筛、混合操作。乙酰水杨酸有多种晶形,除粒状结晶可直接压片外,针状晶或鳞片状晶均需粉碎成细粉,并与其它成分混合(大量在混合机中,小量于广口器皿或盘中混合)。 含小量毒剧药的片剂,主药与赋形剂混合时必须采用逐级稀释法(递加混合法)混匀。 2.制湿粒:物料混匀后,加入适量粘合剂制成软材(以用手握之可成团块,手指轻压时又能散裂而不成粉状为度),用手挤压过筛,所得颗粒应无长条、块状物及细粉。大量生产时通过颗粒机滚筒(或括板)的挤压,使软材通过筛孔,制得颗粒。 3.湿粒干燥:应根据药物和辅料的性质选用适宜温度尽快干燥。小量制备时,可用电热烘箱等干燥;大量生产时可用蒸汽烘房等干燥。阿司匹林用淀粉浆制粒,由于乙酰水杨酸在湿热情况下容易分解,故应将其它原辅料(包括其它药物),用淀粉浆制粒,70℃干燥,干燥后颗粒往往结团粘连,需进行过筛整粒,再与粒状的乙酰水杨酸结晶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等辅料,混匀后即可压片。 (三)单冲压片机的主要构造及压片动作: 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调节:

首先装好下冲头,旋紧模板固定螺丝。旋动片重调节器,使下冲在较低的部位。再将冲模装入模板,旋紧固定螺丝,然后仔细地将模板装在机座上(冲头的尖端锋利部位,易被撞碎而损坏,故在整个装拆过程中都应小心)。调节出片调节器,使下冲头上升到恰与模圈相齐平。再装上冲头并旋紧固定螺丝。转动压力调节器,使上冲处在压力低的部位,缓慢地用手摇转压片机的转轮使上冲头逐渐下降,观察其是否正好在冲模的中心位置。如不在中心位置,应上升冲头(不得将上冲头强硬地冲入冲模模孔,更不应使上下冲相撞)。此外,稍微松动一点模孔固定螺丝,移动位置直到上冲头恰在冲模模孔的中心位置为止,旋紧固定螺丝,装好加料斗的全部装置,并加入颗粒。用手转动转动轮,试压数片(若用手转动转轮感到不易转过时,不应用力硬转,应小心倒转少许,然后旋动压力调节器降低压力)。称其平均片重。调节片重调节器,使压出的片重与应压片重相等。同时调节压力调节器,使压出的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在上述一切操作均较顺利后,最后开动电动机进行试压,检查片重和崩解时间,达到要求后方可正式压片。 压片机有一定转向,不得向相反方向转动。否则将会损坏机件。 压片机的保养: 压片完毕,用毛刷刷去药粉,用废纱头揩拭机件,使压片机干燥清洁,最后加好润滑油。下次使用前,仍应用手缓缓转动转轮,仔细观察压片机有否故障。当一切顺利、正常后,方可开始使用。若需拆开时,拆下的次序与安装次序恰好相反。 三、实验药品和器材 药品乙酰水杨酸淀粉枸橼酸(或酒石酸) 滑石粉。 器材单冲压片机工业筛(药筛) 小型颗粒机 四、实验内容 (一)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1.处方每片用量300片用量 乙酰水杨酸0.1000g 30g 淀粉0.0100g 3g 枸橼酸0.0007g 0.2g 10%淀粉浆适量 滑石粉适量 2.制法: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摇匀70度左右 20min 冷却抽滤 洗涤 粗产物 乙酸乙酯沸石加热 回流 趁热过滤冷却 抽滤 洗涤乙酰水杨酸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O OH OH +(C H3CO)2 3 +CH3COOH 副反应:

O OH OH 2 OH C O O O O H +O H 2O OH OC OCH 3 O OH OH + OC OCH 3 C O O O O H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 ,并经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 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 ,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 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 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 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 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实验4- 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测定精编版

实验四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返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 2. 学习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3.通过实验学习设计酸碱标定步骤与酸碱体积比的步骤 4. 学习利用滴定法分析药品。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是有机弱酸(pKa=3.0),结构为 摩尔质量为180.16g·mol-1,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化学名称:(邻——乙酰氧基苯甲酸)分子式(C9H8O4),在NaOH或Na2CO3等强碱性溶液中溶解并分解为水杨酸(即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盐: 由于它的pKa酸解离常数较小,可以作为一元酸用NaOH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为了防止乙酰基水解,应在10 C以下的中性冷乙醇介质中进行滴定,滴定反应为: 直接滴定法适用于乙酰水杨酸纯品的测定,而药片中一般都混有淀粉等不溶物,在冷乙醇中不易溶解完全,不宜直接滴定,可以利用上述水解反应,采用反滴定法进行测定。药片研磨成粉状后加入过量的NaOH标准溶液,加热一定时间使乙酰基水解完全,再用HCI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NaOH,以酚酞的粉红色刚刚消失为终点。在这一滴定中,1 mol乙酰水杨酸消耗2 mol NaOH。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疼药之一,是有机弱酸,酸解离常数为Ka=1×10-3(pKa=3.0),摩尔质量为180.16 g/mol,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干燥中稳定,遇潮水解。阿司匹林片剂在强碱性溶液中溶解并分解[乙酰水杨酸中的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很容易水解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盐],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易升华,随水蒸气一同挥发。水杨酸的酸性较苯甲酸强,与 Na2CO3或 NaHCO3中和去羧基上的氢,与 NaOH 中和去羟基上的氢。由于药片中一般都添加一定量的赋形剂如硬脂酸镁、淀粉等不溶物(不溶于乙醇),不宜直接滴定。因此其含量的测定经常采用返滴定法(误差:无事先中和去游离酸,乙酰水杨酸片剂中由于含有少量稳定剂酒石酸和枸橼酸,制剂工艺过程中又可能水解产生水杨酸和醋酸,)。将药片研磨成粉状后加入过量的 NaOH 标准溶液,加热一段时间使乙酰基水解完全。再用 HCl 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NaOH(碱液在受热是易吸收CO2,用酸回滴定时会影响测定结果,故需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校正)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接近无色(或恰褪至无色)即为终点。此时,PH=7-8。 在这一滴定反应中,总的反应结果是1mol乙酰水杨酸消耗2mol NaOH(酚羟基 PKa 约为10。NaOH溶液中为钠盐,加酸,PH<10时,酚又游离出)

综述-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及含量测定进展

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及含量测定进展 廖敏 摘要:本文将从合成阿司匹林的所使用的催化剂种类进行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的阐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又综述了阿司匹林定性、定量分析的相关方法,并将它们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比较合理的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的相关要求,筛选出相对简单方便,可靠的阿司匹林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催化剂原材料定性、定量分析 阿司匹林(Aapirin,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可治疗头痛、牙痛、关节痛、发热、感冒、风湿病等【1】。2001年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且服用阿司匹林还能使胆道再次结石的可能性减少50%,使人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减少70%,对防治乳腺癌,肺癌,皮肤癌等也有较好的功效【2】。同时,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上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环氧化酶,呈选择性的、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又是一个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3-7]。随着阿司匹林需求量的曾大,一种新的,节能的,简便的,低成本的能工业化生产生产工艺会受到极大的欢迎。有关于阿司匹林的合成,不少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就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鉴定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一、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1,催化剂催化合成法 早在19 7 6 年, L o n g m a n 【8】就开始使用浓硫酸来催化水杨酸的酞化反应[8] ,该方法工艺虽成熟, 但是使用的催化剂浓硫酸腐蚀性强, 对于反应设

备以及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很大,易发生副反应,产品成色较差且不利于提纯。故阿司匹林催化剂的研究成为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研究的重点,而优选高效价廉的催化剂及采用先进合成技术则是关键。 李敏慧等【9】结合了阿司匹林合成的诸种方法, 例如浓硫酸催化法, 维生c 催化法, 一水硫酸氢钠催化法, 碳酸钠微波催化法, 对甲苯磺酸催化法, 酸性膨润土催化法, 草酸催化, 固体超强酸催化, 硫酸铭钾催化等多种方法。总结出理想的阿司匹林合成工艺应满足以下条件: 起始原料价廉易得; 合成途径简洁; 反应条件温和不苛刻, 容易控制; 三废少易于治理。 郭有钢等【6】通过对合成阿司匹林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分析发现,酸性催化剂催化阿司匹林的产品收率大都高于碱性催化剂催化,微波技术、超声辐射技术等强化方式辅助合成阿司匹林既可以提高反应收率,又可以节约反应时间。草酸、柠檬酸、氨基磺酸、对甲苯磺酸、L-组氨酸、杂多酸、酸性离子液体、碳酸盐、氢氧化物、维生素C 等催化剂都是合成阿司匹林的绿色催化剂,可以作进一步工业化研究。今后,阿司匹林合成的研究方向是寻求性能更优越的催化剂,既要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要实现阿司匹林产品本身产品质量更优,减少阿司匹林的溶剂残留、重金属残留和其他对动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物质。 2、离子液体 谢辉等【10】本文首次以室温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来合成阿司匹林, 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反应物配比对该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水杨酸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80 ~85℃, 反应时间为3h时, 阿司匹林的收率可达81%以上。随着研究的深入王占军等【11】对离子液体在阿司匹林合

处方分析题

(一)、 1.VB2注射液 [处方] 维生素B2 2.575g ()烟酰胺77.25g ()乌拉坦38.0625g ()苯甲醇7.5ml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 2.醋酸可的松滴眼液 [处方] 醋酸可的松(微晶) 5.0g ( ) 吐温80 0.8g ( ) 硝酸苯汞0.02g ( ) 硼酸20g ( ) 甲基纤维素钠 2.0g ( ) 纯化水加至1000ml () 3.大蒜油气雾剂 [处方] 大蒜油10ml ( ) 聚山梨酯80 30g ( ) 油酸山梨酯35g ( ) 十二烷基硫酸钠20g ( ) 甘油250ml ( ) 纯化水加至1400ml () 4.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处方]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2.5g ( ) 乙醇296.5g ( ) 维生素 C 1.0g ( )

柠檬油适量( ) 二氯二氟甲烷适量( ) 制成1000g 5.地塞米松软膏 [处方] 地塞米松0.25 g ( ) 硬脂酸120 g ( ) 白凡士林50 g ( ) 液状石蜡150 g ( ) 月桂醇硫酸钠 1 g ( ) 甘油100 g ( ) 三乙醇胺 3 g ( ) 羟苯乙酯0.25 g ( ) 纯化水适量( ) 共制1000 g 6.硝酸甘油片 [处方] 硝酸甘油0.6g () 17%淀粉浆适量() 乳糖88.8g () 硬脂酸镁 1.0g () 糖粉38.0g () 共制1000片 7.红霉素肠溶衣片 [处方] 红霉素1亿U () 淀粉57.5g () 10%淀粉浆l0g ()

硬脂酸镁 3.6g ()共制1000片 8.颅痛定片 [处方] 颅痛定30g ( ) 微晶纤维素25g ( ) 淀粉23g ( ) 微粉硅胶1g ( ) 硬脂酸镁2g ( ) 共制1000片 (二) 1.[处方] 硬脂酸13g 单硬脂酸甘油酯17g 蜂蜡5g 石蜡75g 液状石蜡450g 白凡士林70g、 双硬脂酸铝10.0g 氢氧化钙1.0g 羟苯乙酯1.5g 蒸馏水加至1000g 2. [处方]

抗感冒药的处方分析和应用(精品)

抗感冒复方制剂处方分析与应用 黄冈市第一人民医院王树平 438000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致力于开发全面覆盖抗感冒所有症状的药物。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在市场用于防治感冒的复方制剂品种多、药名多、剂型多、数不胜数。虽然给临床选择抗感冒用药提供了挑选余地,但由于复方制剂太多对复方中有效成份不太了解,难以保证药症相符。了解复方制剂成份,正确选择合理应用感冒药是医生,患者关心的问题。笔者将抗感冒复方制剂进行处方分析,从中找出规律、特点、整理成文供临床参考。 l、抗感冒的复方制剂经分类整理后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西药方制剂、中西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中药复方制剂。例如,美国强生的泰诺(酚麻美敏片)是纯西药复方制剂,双鹤药业的新速效感冒片就是由中西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而同仁堂的感冒清热冲剂就是纯中药的复方制剂。 2、抗感冒复方制剂品种虽多,但从所含主要成分来看,常用的药物主要为抗过敏药,减 轻鼻粘膜充血水肿药,解热镇痛药三大类。抗过敏药常选氯苯那敏(扑尔敏)。减轻鼻粘膜充 血的药常选伪麻黄碱。用这二种类型的药主要为减缓感冒的卡他症状。伪麻黄碱可减轻鼻塞、流涕而没有刺激心脏引起心悸和收缩外周血管引起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扑尔敏与伪麻黄碱 对减轻卡他症状有协同作用。解热镇痛药常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阿斯匹林。由于感冒的主要 症状之一是头痛、发热、选用这类药以对症治疗。复方感冒药的成分中还有镇咳药和抗病毒药。镇咳药常选用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酚,它有较好的镇咳作用。抗病毒药多数处方选用金 刚烷胺,它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作用,但因病毒变异,其疗效不肯定,同时金刚烷胺还有 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不用此药为好。至于其他成分如咖啡因与解热镇痛药有协同作,同时也能消除减缓感冒的昏沉感,部分常用抗感冒复方制剂的详细组成见《常用抗感冒复方 制剂成份表》1~4。 3、复方中不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①水杨酰胺为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代用品。水杨酰 胺于90年代在日本普遍使用取代了氨基比林。我国西北第二合成制药厂研制成功开始上市 使用。②曲普利定为抗组胺药,具有抗组胺、抗胆碱及镇静作用。③那可丁为镇咳药,镇咳 作用与可待因相似,无成瘾性,适用于阵发性咳嗽。④二氧丙嗪(克咳敏)为镇咳药,具有较 强的镇咳作用,也无成瘾性。同时本品又有抗组胺作用,故非常适用覆盖感冒中的一些症状。 ⑤苯福林(去氧肾上腺素又叫新福林)。有局麻及减轻鼻充血作用。⑥维生素C,有报导认为

阿司匹林的合成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简介 中文名称:阿斯匹林(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药) 中文俗名:醋柳酸、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 英文名称:Aspirin 拉丁名称:Aspirin 化学普通命名法: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化学系统命名法:2-(乙酰氧基)苯甲酸 IUPAC命名法: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 分子结构式为:C9H8O4 分子相对质量:180.16 用途:1.解热镇痛药,用于发热、疼痛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2.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温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超剂量易于诊断和处理,很少发生过敏反应。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内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牙痛等。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列入的品种乙酰水杨酸也是其他药物的中间体。 3.乙酰水杨酸是制备杀鼠剂中间体4-羟基香豆素的原料。 4.杨酸与乙酸。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也溶于氢氧化碱溶液或碳酸溶液,同时分解。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促进痛风患者尿酸的排泄,抗血小板聚集及胆道蛔虫治疗。 5.用于制造室外及有强光照射的结构件、器械部件,如汽车车身、农机部件、电表和电灯罩、道路标记等。 发展史: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酸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赛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以后又陆续制成了以乙酰水杨酸为主药的多种复方制剂,更是受到欢迎。如大家熟悉的复方阿司匹林、复方扑尔敏、扑尔感冒片、小儿退热片等药,都是阿司匹林“家族”中的成员。 阿司匹林的合成 通常阿司匹林用乙酸酐作酰化剂将水杨酸酰化而得,而选用的催化剂不同,对其合成产品的后处理、质量、产率、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反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英文名称: Tabllae Acidi Acetyls Alicylici Compos 【成份】 乙酰水杨酸。 【适应症】 水杨酸类镇痛、消炎、解热、抗风湿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1)镇痛、解热: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 (2)消炎、抗风湿: 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口服。①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

②抗风湿,一日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4次口服。③抑制血小板聚集,尚无明确用量,多数主张应用小剂量,如50-150mg,每24小时1次。④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小儿常用量口服。①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平方米,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 ②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 其他: 小儿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 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2- 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顿服。 给药说明: ①应与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②扁桃体摘除或口腔手术后7日内应整片吞服,以免嚼碎后接触伤口,引起损伤;③外科手术病人,应在术前5天停用。以免引起凝血障碍;④用于治疗关节炎时,剂量应逐渐增加,直到症状缓解,达有效血药浓度(其时可出现轻度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等,在小儿、老年人或耳聋患者中,这些症状不是可靠指标)后开始减量;但用量的调整不宜频繁,一般不超过每周一次,当然如出现了副作用还应迅速减量;水杨酸类药血药浓度达稳态一般需要7天;⑤有脱水的患者(尤其是小儿)应减少剂量。 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测定。 【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是当药物血浓度>200g/ml时则较易出现副作用。血浓度愈高,副作用愈明显。

2004年一季度不合理用药处方检查情况汇总

不合理用药处方(1-3月)汇总 一、重复用药 1.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内科):二者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耐药才考虑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不必再用青霉素钠。 2.健儿清解口服液+梅翁退热颗粒(内科、二岁小儿用):健儿清解口服液由金银花、菊花、连翘、山楂、苦杏仁、陈皮组成。梅翁退热颗粒由岗梅、水翁花、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绵马贯众、野菊花、三叉苦、倒扣草、石膏组成。其中金银花、连翘重复,二药都有清热作用。此外,梅翁退热颗粒使用说明书明确指出,“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儿童用成人药品应慎重。 3. 对抗感冒药成分了解,重复用药。应注意复方制剂的成分,防止重复用药,这类似处方比较多: (1)小儿速效颗粒+小白糖浆+小儿退热片(门诊2004033234):小白糖浆即双酚伪麻糖浆,为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小儿速效感冒颗粒即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小儿退热片即小儿复方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三制剂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典型的重复用药。 (2)扑热息痛片+小白糖浆或小儿速效颗粒;扑热息痛片+小儿速效颗粒+小白糖浆(门诊、一岁小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扑热息痛片(内科、二岁小儿用)(门诊2004031330、20040304176),重复用乙酰氨基酚。 (3)速效伤风胶囊+小儿速效颗粒(门诊2004031517):速效伤风胶囊即氨咖黄敏胶囊,为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小儿速效感冒颗粒即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存在重复用药。 (4)臣功再欣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门诊200431615):臣功再欣颗粒为复方制剂(布洛芬、马来酸氯苯那敏、葡萄糖酸锌)。扑尔敏片+速效伤风胶囊+小白糖浆(门诊、四岁小儿用):速效伤风胶囊即氨咖黄敏胶囊,为复方制剂,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咖啡因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1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存在小白糖浆与速效伤风胶囊中的乙酰氨基酚重复;和速效伤风胶囊与扑尔敏片中的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重复。伍用,增加扑尔敏用量,可使小儿产生嗜睡、头昏、乏力、眩晕等。 (5)安痛定针+地塞米松针+小儿速效颗粒+小白糖浆、双氯芬酸钠栓(中医科、二岁小儿用):退热药多途径重复给药,且剂量大,容易引起虚脱。 4.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强的松片+化双节胶囊(内科):化双节胶囊即尼美舒利与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作用有类似,三药伍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5. 尼莫地平片+培他乐克片+卡托普利片+心律平片+心达康片(门诊),五联心血管系统药物用药,其中有降压作用3种、抗心律失常药4种之多。 6. 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内科),用四种维生素针剂 7. 尼群地平片+尼莫地平片(内科),作用类似,用后者就无必要用前者。 8. 法莫替丁片+奥美拉唑胶囊(内科20040301452)将胃酸分泌抑制剂组胺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伍用。 H 2 9. 安中片+仕乐生(内科20040301363),安中片和仕乐生作用相似。 10. 小儿止咳糖浆+安泽津+健儿清解液(内科20040315589)小儿止咳糖浆由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橙皮酊、氯化铵。镇咳祛痰。安泽津即小儿清热止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与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O-酰化(酯化)单元反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2) 了解阿司匹林的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O-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以及乙酰水杨酸的鉴定、提纯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5) 进一步熟悉基础化学实验的重结晶及熔点测定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通常也称为阿司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19世纪末,人们成功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是一个广泛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水杨酸是一个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当与乙酸酐作用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本实验将进行前一个反应的试验。 反应式: COOH OH +(CH 3CO)2O H SO COOH OCCH 3 +CH 3COOH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酯: COOH OH n H +C O O O C O O C O O +H 2O 乙酰水杨酸能与NaHCO 3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酯不能溶于NaHCO 3,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FeCl 3,形成深色配(络)合物,而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FeCl 3发生颜色反应,因而未作用

山豆根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山豆根 药材名称: 山豆根[毒] 拼音名称: SHANDOUGEN 别名: 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原植物广豆根又名:柔枝槐。 科属: 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 分布中国南部。主产广西 性味: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中成药: 共有56种中成药使用山豆根:复方贯众阿司匹林片云香精参莲胶囊喉疾灵胶 囊桂林西瓜霜桂林西瓜霜含片桂林西瓜霜胶囊伤科灵喷雾剂忍冬感冒颗粒速感 宁胶囊等。 应用: 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本品苦寒,功善清肺胃实火,解热毒、利咽消肿,故可用于火毒蕴结诸证。治疗咽喉肿痛,可单用品或与桔梗、栀子、

连翘同用;治疗乳蛾喉痹,可与射干、天花粉、麦冬同用;治疗胃火牙痛,可 与石膏、升麻、黄连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 脾胃虚寒者慎用。 采收加工: 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炮制工艺: 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或除去残茎及 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和甲基金雀花碱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槐素、柔枝 槐桐色烯、柔枝槐素色烯。其他尚含有紫檀素、山槐素、红车轴草根苷。 2、药理作用:本品有抗癌作用,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有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絮状表皮廯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 性兴奋呼吸中枢,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此外,本品还有升 高白血球、抗心律失常作用、抗炎作用以及保肝作用。 临床应用: 1、用山豆根、桔梗各4.5G,生甘草3G,治疗小儿寻常型银屑病有效。(《北京中原》1990,2:23)

常见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8、常见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考点解析] 1.药物分类 3.安全用药常识 (1)对症下药,注意药物的质量,如是否有发生变质现象等。 (2)药物的用法和用量(服药时间、服药剂量、服药方法)。 [典例分析] 例1.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是一种无色、酸性的液体,pH 为0。9~1。5,其H +的浓度比血液高几百万倍。因胃酸过多引发的胃溃疡(有少量出血)患者可考虑选用( )。 A. 小苏打粉 B. 氢氧化铝粉 C. 氧化钙粉 D. 纯碳酸钙粉 答案: B 分析:胃酸过多、局部已出现溃疡的胃病患者,只能选用含Al(OH)3成分的抑酸剂中和胃酸。因为氧化钙的碱性强,易损伤胃粘膜,不能使用。小苏打和碳酸钙与胃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增大,压迫溃疡处, 使病痛加剧,甚至造成溃疡处穿孔而加重病情,所以不能选用。 例2.“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和最成功的合成药物,具有解热、镇 痛和消炎作用,复方阿司匹林(APC )中的A 指的就是它,阿司匹林的化 学名称叫乙酰水杨酸,分子式为C 9H 8O 4,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是白色 针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熔点为135℃(快速加热), 凝固点为118℃,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 仿。它的分子中有羧基(一COOH ),能表现出类似乙酸的性质;分子中有结构,能表现出类似乙酸乙酯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它在碱溶液中 (填“能”或“不能”)稳定存在,因为 。 (2)返潮的阿司匹林片为什么不能服用? (3)胃溃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片时,为何需同时服用氢氧化铝片? 药物 (根据来源分类) 人工合成药物 (根据功能分类) 天然药物(中草药)(取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抗生素——青霉素 抗酸药——胃舒平 安眠药、镇静药、止泻药等

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课程

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阿司匹林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物,也是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阿司匹林复方片剂是一解热镇痛药物,其中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咖啡因能够加强前两药缓解头痛的效果;片剂是国内外临床治疗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它的化学稳定性较其他的剂型好,同时它具有携带方便、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对阿司匹林的车间与工艺进行了设计。 制剂的工艺流程是以保证实现处方的功能主治为目的,紧紧

围绕功能主治的要求,对药物的处理原则、方法和程序所作的最差不多的规定。它决定着制剂质量的优劣,也决定着该制剂大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本设计采纳湿法制粒,然后进行压片、包衣和包装,在讲明书中对生产工艺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生产所需的设备进行了选型。生产规模为1.6亿片/年,在讲明书中对所需的物料、包材进行了衡算。在设计中严格遵照《GMP》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设计,车间布置设计时遵守设计程序,按照布局设计的原则,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考虑,绘制了车间平面布置图,也对空调净化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关键词: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设备选型

THE DESIGN OF ASPIRIN COMPOUND TABLETS WORKSHOP PROCESS Aspirin is the world's most widely used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but also more standard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ther drugs. Aspirin Compound Tablets is an 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 drug. In this compound tablets, aspirin and phenacetin ha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