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里《钦差大臣》的讽刺艺术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讽刺艺术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讽刺艺术

yuwenjianshe001@https://www.360docs.net/doc/709112503.html,

31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讽刺艺术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凯丹

摘要:果戈里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也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他坚持源于生活、忠实于实际生活的写作风格,采取典型的戏剧冲突、嬉笑怒骂的形式,揭露当时俄国沙皇统治的残暴和社会黑暗。果戈里的写实风格打破俄国文学不能用喜剧方式揭露社会黑暗之风,开创了使用充满幽默之风的讥讽艺术形式讽刺社会丑恶文学的新时代。

关键词:果戈理 《钦差大臣》 讽刺艺术

引言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是俄国举世瞩目的现实主义批判作家,是当代讽刺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他一生成果斐然,代表作品有《钦差大臣》和《死魂灵》。鲁迅先生曾论述到果戈里创作文学作品的奇异之处在于,他全方位地把当时的地主官僚们展现得极其平常,或者在常态下把寻常的事情变成悲剧。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果戈里文学创作特色,是将严肃与诙谐,悲剧与喜剧,平庸与伟大,美丽与丑陋交织在一起。”果戈里在《钦差大臣》中,借助市长的嘴脸,对台下的地主官僚直接嚷嚷道:“你们笑吧,笑你们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讽刺揭露各阶层丑陋官僚形象。

一、果戈里与《钦差大臣》

果戈里出身于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后来当上薪水微薄的公务员,生活拮据,在贫困的生活中经历体验各式“小人物”生活的悲哀并无情揭露官僚社会的腐败堕落,骄奢淫逸。19世纪中叶,果戈里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他亲身体验过的“小人物”生活和了解的官员们的荒唐腐败为创作素材,讽刺俄国社会制度与现实的黑暗里,让读者在笑声中反思生活。

《钦差大臣》讲了一名叫赫列斯塔柯夫的纨绔子因拖欠盘缠和餐费被困于旅店。他听说钦差大臣要微服私访到本地,但当地的官员却把他误当作钦差大臣,对他百般恭维。赫列斯塔柯夫在玩弄官员妻女,向官员借了大量的钱财之后快乐离开。当有人报告真正的钦差大臣要来了时,众多官员非常生气,呆弱木鸡。这是一部有着强烈讽刺意味的喜剧,它的讽刺艺术集中,过于夸张的人物性格塑造和多种讽刺手法、讽刺语言的运用。[1]

二、用丑去反映人物性格的真实

《钦差大臣》中出场的几乎都是反面人物,通过展现这些人物鲜明、独特的性格引起人们的感叹,如县长的贪心,钦差大臣的吹嘘,果戈里用浓墨重彩刻画和漫画性写法反复渲染,令人拍案叫绝。果戈里对丑陋的人物形象进行淋漓尽致的描写,让丑化为美。这部以丑为美的主题喜剧让人充分享受丑的审美趣味。果戈里通过挖掘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冲突,矛盾双方的不断交锋产生戏剧冲突,矛盾冲突集中贯穿于各种强化的矛盾技巧之中,又通过丰富人物的形象性和夸张意味的细节和修辞手段为佐证,造成浓厚的喜剧矛盾。主要矛盾以县长等众官员为一方,赫列斯塔柯夫为另一面展开;官僚集团力图掩盖暴政,拉拢讨好钦差。

(一)过度粉饰1.运用夸张的神态写法描写人物丑态《钦差大臣》中县长听说钦差大臣要来,这些贪官污吏都吓得神经失常,共同商讨如何蒙混过关,应付钦差大臣。县长指示下面的官吏如何互相敷衍,亲面相受,或者设计掩盖,或者谆谆相告,或者互相恐吓。这些人不断谈论问题,发表议论,或者将一些不能拉上台面的

事情欲盖弥彰,作者不断违反人物的主观意愿而将人物的丑陋集中暴露出来。例如县长听说钦差大臣已经到了,立马整理市容,同时逮住机会恶意报复之前得罪过他的人。

同时还运用漫画性写法,加上一些形象性的细节描写,让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声有色起来。例如慈善院的院长不会发俄语,发出一种介乎字母N 与E 之间的发音。有些细节带有滑稽色彩,县长安排警察扫街时,把“拿一把扫把”

说成“拿一条街”这句台词夸张地渲染了人物的慌张神态。[2]

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一个事物的表象来掩盖事物发展的本质。通过过度粉饰,有藏有露,欲盖弥彰的性质,既有自我讽刺,也有人性倒错的形式的自我披露。让这群丑陋自私腐朽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将俄国官僚阶层的贪赃枉法、谄媚钻营,卑鄙庸俗的本质披露无疑。

2.官员各自炫耀、吹捧

众官员与赫列斯塔科夫接触之后,正面交锋,自我吹捧成为他们攻击防守重要的手段。赫列斯塔柯夫的自吹自擂带有独特的气质,他甚至不加思索、乱开黄腔、信口开河、荒诞滑稽,为了证明自己文采斐然,在社交场合说:“普希金跟我很有交情……我创作的《费加罗的婚礼》《魔鬼罗伯特》《莫斯科电讯报》……全是我写的。”很多文学杂志专栏都是他写的。“钦差大臣”非常讲究排场,他吃的食物必须从巴黎运过来,“西瓜就要六百卢布,汤是巴黎运过来。”还夸张地说能帮助找到自己了提升各色之人官运,他说:“真的,我走过办公厅就跟地震一样……我可不喜欢打哈哈,我给了他们所有的人严厉的警告,我对大家说:‘我要怎么办就能怎么办,我到处都吃得开我每天进宫,说不定明天就会被我提升做元帅。’”用第一人称“我”

DOI:10.16412/https://www.360docs.net/doc/709112503.html,ki.1001-8476.2016.05.018

32

WEN XUE

文学2016.02夸耀自己,然后不断用这个词,能够给人造成一种印象。这一修辞手段描绘了人物各自吹嘘到离奇,厚颜无耻的程度、官僚阶层的丑陋嘴脸可见一斑。

这些丑陋的行为表面上滑稽可笑,其实正暴露了其丑恶的本质。但是丑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具有喜剧效果的,只有当人物性格把丑陋当成美来作为炫耀的资本时,丑陋才会成为真正的滑稽剧。人物在喜剧自我炫耀中带有一定的矛盾性,本质是荒唐可笑的。自我炫耀折射出的往往是丑陋的真实,它不但不能掩盖事物的本相,反而更多地揭露出了丑陋的真相。

3.喜剧人物语言的双重性

喜剧中矛盾交织,这时集中体现的是众官员与赫列斯塔科夫的矛盾,官僚集团与百姓的矛盾,官员之间的矛盾,甚至赫列斯塔科夫与奥西普主仆之间的矛盾。一旦矛盾激化时常表现为形式多样的互相揭发、数落、揭露、互相对骂。《钦差大臣》中旁白与台词的喜剧性在剧中的贵族官僚身上表现为人物性格的两面性。一面是本相显露,另一面则是出于人物的某种行为卑劣性,伪装出一副虚伪假象。例如市长德穆哈诺夫斯基,内在奴颜屈膝,粗野暴戾,外表却装成一个奉公廉洁的清官。赫列斯塔科夫内在轻浮、愚蠢、渺小,但是却竭力把自身包装成一个伟大了不起的大人物。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无疑反映在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语言中,因此文学中的人物语言具有相应的双重性,任何角色都截然不同。

市长德穆哈诺夫斯基,他的语言两重性表现在对不同官僚阶层使用不同的语言,反映市长对待上级和下属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上级是接近巴结奉承,对待下属则更多的是粗俗暴戾。例如市长常常使用俗语、俚语:“您这是扯到哪里去了。”“你就这么等着吧,门一开就会闯进来。”还使用命令句子表现出一种绝对、断然的口气。当市长一听说钦差大臣要来查看,为了蒙混过关,他想尽办法将自己和自己下属的丑行掩盖起来。同时市长也是混迹官场的老手,自信凭

借多年积累的经验能够安然度过这一切。

赫列斯塔科夫是官僚阶层社会的一个缩影,他只是一个小贵族、小官僚,但是扮演起钦差大臣却惟妙惟肖,让那些官场老手个个深信不疑。赫列斯塔科夫的语言也具有两重性,这点与市长相似。他来到这个地方展现京城上层社会的体面与优雅,炫耀自己的才华。(二)《钦差大臣》中夸张的人物性格塑造

文学以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为主要描写的对象,是最丰富的展现人物类型的巨型展览馆。果戈里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总是能够眼光独到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里,发现、认识、选择和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赋予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来反映一定时代、一定阶段的某些本质和倾向,创造出经典的文学作品。《钦差大臣》就是通过对人物进行生动描绘,揭示了官僚阶级的本质,对俄国贵族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1.作者通过个性化人物写作的描绘,表现出众官僚贪赃舞弊、徇私枉法的性格特征。其中表现最为经典的就是市长,他是农奴专政的军阀官僚代表。作品的开始,市长十分严肃地对下级说:“钦差大臣快要到这个市区来进行检查。”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例行检查公事,但是这些官僚却被吓得失魂落魄。例如邮政局长不为民办事却特别喜欢乱拆别人私信,慈善医院主任克扣贵重药品,法官不工作却在审讯室里养一堆鹅等,市长大人对这些丑事一清二楚。他一面叙述,一面指导那些下属去欺骗即将到来的钦差大臣。果戈里十分巧妙地将丑行集中到特定场合特殊的时间和空间中来,进行集中地揭露,从而揭示了这是一群互相狼狈为奸、贪污盗窃的官僚集团。[3]

2.作者采用尖锐的讽刺写法,不断揭示市长虚伪狡诈、横行霸道的性格特征。市长由于担心那些龌龊的事情东窗事发,竟然荒诞地把一个小官吏当成钦差大臣。在旅馆里赫列斯塔柯夫朝着市长用手拍桌子大发脾气说:“我是在圣彼得堡做官的,市长十分厌恶商人,下士把他告了。”市长吓得向钦差大臣恳求饶

恕,承认自己拿过脏款。活脱脱刻画出市长大人一副真实可笑的丑陋的嘴脸。

市长在女儿的订婚上攀上“钦差大臣”以后,立马发抖起来,他感到自己鸿运当头,他一反常态,转脸对反咬告发他的商人和市民说他们是血口喷人、是撒谎,是一些没有良心的“无赖、地痞”。如果说市长大人面对刚来的“钦差大臣”时还有一丝掩盖和虚伪,那么此时的市长大人已经毫无顾及、完全自觉暴露出了专横凶残的官僚统治阶级的真实面目。果戈里通过一系列动作、语言的描写,集中笔墨对市长进行全面的描绘、暴露、在艺术上显得不落俗套。[4]

3.跳出传统情节设置,把观众的笑声带入角色形象。传统戏剧结尾惩恶扬善,但是在《钦差大臣》中,市长和赫列斯塔克分并没有受到惩罚,最后用一个默剧,让观众在笑声和思考中对人物进行批判。后有文学批评家说:“在果戈里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作家把官僚诟病进行全面的剖写,果戈里一面嘲笑,一面不断全面透视这一卑鄙、可恶的灵魂最隐蔽的痛苦。”

结语

对于《钦差大臣》的讽刺艺术,鲁迅先生评价说:“以不可见之泪痕,振其邦人。”普希金说果戈里的讽刺艺术:“这是一首不用含着忧伤和眼泪让人发笑

的田园诗歌。”果戈里不断用讽刺的手法暴露现实中丑陋和悲剧的同时,对国家现实和人民悲惨境遇进行了深刻反思。这种以笑当哭,笑中带泪的精神正是果戈里的讽刺艺术最为主要的体现。 语

参考文献

[1]冯锦珊.《钦差大臣》的讽刺艺术[J].新疆社会科学,1986(04).

[2]王晓.《钦差大臣》人物语言的两重性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2(01).

[3]李彦美.从《钦差大臣》看果戈里的讽刺艺术[J].芒种,2014(09).

[4]顾莉莉.漫评《钦差大臣》的喜剧形象[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1981(04).

.

试论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特色

试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特色 姓名:准考证号: 【摘要】:鲁迅小说“讽刺艺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讽刺艺术”有所承传和突破,同时也广泛地借鉴西方小说的“讽刺艺术”特点的,从现实批判的高度,对社会时弊和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讽刺艺术特色。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是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发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关键词】:讽刺传统世界思想手法价值 鲁迅不仅无愧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套话少说,要着重从鲁迅的文学成就,特别是他的小说成就的角度来开头,以引起下文的论述。)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世界文学的借鉴,是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表现手法的完美结合,在他宽广而深邃的艺术殿堂中,小说讽刺艺术的娴熟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至高无上的地步,是我们写作提供了范本。 一 鲁迅从小读的是旧书,具有深潜的古文基础,耳闻目染,就必然影响到自己的文学好尚和创作体式上来,其中受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作品影响很大,嵇康的“帅心使气”、“慷慨激昂”,孔融的“讥嘲笔调”,都曾得到鲁迅的赞许并为之效仿。在鲁迅幼年时代,曾接触了《目莲救母》之类的乡间的野台子戏,即鲁迅所谓的“社戏”。引起浓厚的欣赏兴趣,在十余岁时就满怀欣喜地充当了目莲大戏中的“业余演员”。实地体验了戏剧艺术的操作,从此在幼小的心灵构建起一座人而鬼、鬼而人、情而理、理而情的刚毅瑰丽的艺术世界,培养起对艺术与虚构的深挚感情。《故事新编》中的“油滑”讽刺手法正是我国传统戏曲中“二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油滑”出现在虚构的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是对生活中类似戏剧舞台上“二花脸”一样“势利小人”的灵魂发现,又是一种激愤与悲悯相交织的情感的真实流露,冷言相讥又怒目不争是其基调。这种戏剧中继承来的“油滑”成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手法之一,在“插科打诨”和新奇的艺术氛围中多了些智巧、尖刻、嬉笑怒骂、婉而多讽。《故事新编》中穿插性的喜剧人物的写法是鲁迅吸取戏曲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创造,除了能对现实发生讽刺和批评的作用外,并没有使小说整体蒙受损害,反而使作者所要着重写出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活’了。鲁迅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在《狂人日记》、《孔已己》、《阿Q正传》的小说中,通过讽刺手法极为尖锐而又深刻地批判了等级专制制度的儒家旧礼教,体现了现代的人道精神和自由平等的观念。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对群体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是鲁迅人生选择的指导原则。道家文化中的许多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鲁迅,例如道家对权势名利的蔑视,对“仁义道德”的讽刺,对庸俗市侩的嘲笑,追求自我内心自由的人生价值观念,从否定中进行肯定的思维方式,真和美相统一的审美规范,那种汪洋恣肆的浪漫情怀都能从鲁迅小说中找到烙印。鲁迅七岁开始诵读《鉴略》,少年时代喜欢《山海经》,后来又特别推荐《儒林外史》,称赞它“蹙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笔锋委婉风趣,“词微而显,旨博而深”,鲁迅的小说正是这样。传统文化给了鲁迅深厚的艺术功底。“五四”时期。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冲突,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空前剧烈的震荡。在西方思想文化界中,他对叔本华、尼采、易卜生等情有独钟,因为这一派“刚毅不挠,虽遇外物而弗为移”。鲁迅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狂人日记》,鲁迅这篇反传统小说受过尼采的影响最明显,鲁迅曾译过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狂人日记》所展示的真理有两层。明显的一层是揭示传统中国文化的吃人主义,较深的一层是谈人的进化的真正性质。在这里“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一位中国进化论者对未来一代应更好些的“寓意”的祈求,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借鉴尼采的更多的是精神、思想方面的。这篇小说又借鉴了安德列夫的《红笑》,但也有区别。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析《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在小说中以其生动形象、极富魅力的笔墨,描画出一幅封建社会儒林群丑图,小说虽以明代中叶发生的故事为背景,然而实际上影射着清政府统治下的18世纪的中国社会,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深刻地揭露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辛辣地讽刺了虚伪、残忍的科举制度,歌颂了淳朴的劳动人民,并给予同情,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小说以其生动、准确、洗炼、朴实、幽默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精湛独特的讽刺手法,创造了空前绝古的讽刺作品之典范。本文试图对其讽刺艺术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儒林外史》;科举制度;讽刺;夸张 《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通过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全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第二部分描绘了理想文士的探求;最后的部分描写了“市井奇人”的发现。作者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他十分推崇《儒林外史》,特别欣赏其中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他说:“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首先让人赞赏的是作者的胆量和艺术家的勇气,敢于直面封建社会,勇于向腐朽没落黑暗的封建势力挑战,作者身处于一个由盛及衰的封建家庭,经历了由富贵到贫寒的不平常的家庭变化。在这个大变化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到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和社会污浊。这些都使他对现实有了进一步清醒的认识。官僚顾主家庭的破落,使吴敬梓走出富贵公子狭隘的天地;自身社会地位的下降,缩短了他和广大人民之间的距离,生活的贫困,使吴敬梓的思想沉重,并不断使他增添了厌恶,形成叛逆的思想,时代的先进思潮,给了他批判的武器,与社会上种种人物的广泛交往和接触,使他扩大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熟悉了生活。这是吴敬梓创作小说《儒林外史》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假若是吴敬梓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富贵生活,官场得意,他是无法写出《儒林外史》的,吴敬梓饱经风霜,遍尝人间辛酸和世态炎凉的生活经历以及艺术家的勇气,成就了《儒林外史》这部伟大作品的问世。更使人感叹的是作者精湛的讽刺艺术手法。吴敬梓继承我国文学史上的讽刺艺术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前代讽刺小说之作的成功经验,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创造了《儒林外史》这部我国古典文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演奏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

浅谈讽刺小说中的讽刺艺术

浅谈讽刺小说中的讽刺艺术 讽刺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揭露腐朽落后现象,批判愚昧蠢笨的行为,使人发笑而予以否定的一种创作方法。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吴敬梓就是讽刺小说的写作高手,他为世界文坛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深刻的主题。选入初中课本的讽刺小说《范进中举》是这一写法的大成者。下面,我们就以这篇小说为例,谈一谈讽刺小说中的讽刺艺术。就我看来,它的讽刺艺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漫画式的夸张,达到讽刺效果。 夸张是把人或事的假、丑、恶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以突出某一特征,达到讽刺的目的。《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的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很离奇,可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又是可信的。当时的人热衷于科举,科举能改变许多读书人的命运,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中举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

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后受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二、运用典型细节,做实讽刺文章。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对细微事物所作的描写,它能达到很好的讽刺效果。如《范进中举》、中写范进的疯态:“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在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的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是泥,淋淋漓漓一身水……”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愿望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丑态百出,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三、运用对比映衬,强化讽刺效用。 对比即把被讽刺的对象,在对待同一个人或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进行描述,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在《范进中举》中,通过范进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变化的对比描写,塑造了人物的形象。中举前,

简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

简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摘要] 《儒林外史》堪称我国古代讽刺小说一朵奇葩,是中国第一部表现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讽刺小说,同时也是十八世纪中国古典小说文库中的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作品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作者通过运用夸张、对比等多种手法,采用冷静理性的笔触全面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考试制度和八股艺制的腐朽。本文旨在对《儒林外史》的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探析。通过学习分析其讽刺艺术风格,对于提高讽刺文学的写作水平,掌握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讽刺;喜剧性;悲剧性;真实性;夸张性 【前言】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创新和发展,而且在艺术上以其独创的讽刺手法,开创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现代文学大师鲁讯先生曾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能戚不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作者吴敬梓以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把功名宦海中的沉浮变幻,富贵利禄的人生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并通过对德世济民,独善其身的清高名士和不受功名富贵污染的市井奇人等理想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寻找医治现世良方的社会改造理想。整部作品饱含着作者的血泪,熔铸着作者亲身体会,带有强烈的作家个性。

一、悲剧性和喜剧性相结合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在我国古代的文学讽刺艺术史上可谓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吴敬梓善于“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从喜剧,而且是从生活的绝对庸俗里发现悲剧”。作品中的喜剧性人物都或多或少的具有某些悲剧性特点。悲喜结合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小说揭露了虚伪吃人的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程朱理学是科举考试规定的内容,八股取士制度则是推行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工具。吴敬梓把反科举制度和反程朱理学、反封建礼教结合起来。他从维护传统的“孝”、“悌”观念出发,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范进的母亲因为儿子中举喜极而过世。范进为母亲的死日日追荐,忙了七七四十九天。张静斋拉他到汤知县家打秋风,吃饭的时候,范进为了表示自己“居丧尽礼”,坚决不肯使用摆在前面的银镶杯箸,只好换了白颜色的竹箸,汤知县正着急“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王玉辉对于丧夫的女儿,不仅不加劝导安慰,反而劝导三女的公婆“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并鼓励自己的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八天以后,三女终于绝食而死。她母亲“伤心惨目,痛入心脾”,哭得死去活来。王玉辉则“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了。”王玉辉不近情理的言论举动,正是宋明以来大量“节妇烈女”的现实写照。然而,王玉辉也终究不是野兽,当他的三女的神主被送入烈女祠举行公祭时,大家盛赞他生了“这样好女儿”,他却“转觉心伤,辞了不肯来。”想出去散心,到了苏州虎丘,

论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

摘要:鲁迅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大师,他既传承了古语的精华又开启了灵活运用现代汉语的通途,他杂文中讽刺性的语言更是把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本文主要从语言的修辞技巧、语言选择、语法来分折其杂文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杂文,讽刺艺术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杂文也是他与敌人短兵相接匕首和投枪,具有强烈的战斗力和艺术感染力。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通过犀利辛辣,入木三分的语言将讽刺艺术展现于读者的眼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无穷的回味。 讽刺是一种手法,不能单独称为文学。讽刺的方法包括明讽,暗讽等。可以是口头讽刺也可是动作讽刺,还可以笔墨讽刺。它不是一种文学,鲁迅擅长的就是讽刺,其实讽刺是为了增加语言效果渲染气氛的。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与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既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或集合并提炼某一集团论调的特点,或勾勒动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他的语言集中今中外语言之长,庄词俚语,兼收并蓄,古语今词,冶为一炉;同时对语言和修辞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本文就是从鲁迅语言的修辞技巧,语汇选择,语法活用对其杂文的讽刺艺术展开分折。 一、修辞技巧 (一) 夸张

(完整word版)浅谈老舍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

浅谈老舍短篇小说的讽刺性幽默 说起老舍,在众人的印象中,大多都会先想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作品。然而,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小说却绝不逊于他的长篇和戏剧,尽管他一再表示自己不善于写短篇小说,并不认为短篇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更难于长篇。他自己也曾说过:“短篇想要见好,非拼命去作不可。”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作品,宛若一朵朵绚丽之花,他们以生命为根,真实为干,在“活文字”的土壤上面向世人绽开着。我于其间也发现了一些让人为之一笑,背后却反思不已的文章,例如《马裤先生》《开市大吉》《善人》《有声电影》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小说给我的震撼不亚于《骆驼祥子》等,这些短篇中蕴含的丰富的多样的讽刺艺术和幽默手法,让我领略到了作者的另类幽默。下面我就结合这四篇短篇小说来谈谈自己对于老舍先生讽刺性幽默手法的粗浅认识。 老舍说过:“讽刺与幽默在分析时有显然的不同,但在应用上永远不能严格的分隔开”。老舍许多幽默作品中确实含有强烈的讽刺倾向,然而,老舍最终成为一个“幽默作家”而非“讽刺作家”,显示了老舍在这个问题上理智与情感的实际取舍。正如老舍自述:“我失去了讽刺,而得到了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幽默,在老舍看来:“首要是一种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他所指的实际上是一种人生观的表现,从这样的心态去观察体验人生,彼我皆有弱点,应怀着爱心、善意去对待别人的弱点,以“笑的哲人” 的大度,去对待芸芸众生的俗欲、顽固、愚蒙等。他所追求的就是“笑的哲人”的态度,即相当于“哲人”的含有深意的笑,是看透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人生哲学的艺术表现。 老舍在《谈幽默》一文中提到“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他认为幽默是对不和谐的发现,要求作家看出社会的欠缺来。在该文中,他还转引切斯特顿的“在事物中看出一贯的,是有机智的。在事物中看出不一贯的,是个幽默者”。以此来说明幽默作家必须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自相矛盾的事,具体地加以描画和批评。因此,与其将老舍的幽默看作一种运用语言的技巧,不如将其看作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观察力强,才能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相互矛盾之事看出来,想象力强,才能在抓住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用幽默的话来解释它,使人在笑中有所体悟。 所以,在老舍的幽默中,虽然有笑料,也有逗乐,但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始终是以悲悯的心理、同情的心态来关注社会的欠缺、人生的苦难等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他在写一个可笑的人物时侯,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你我都有可能成为他,他可能是你和我,这样的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所以老舍的幽默给人的阅读感觉是平等、善意、宽容。老舍是大众的良心,他对底层的百姓有着天然的情感。他从未居高临下地哀怜胡同里的穷人,而仿佛是他们的代言人,在残酷中透出爱意,以至在灰色人生中竟也溢出些许的快活。 在《马裤先生》这篇小品、漫画式小说中,一个小人物的鄙俗相在作者的白描勾勒下活灵活现。小说的一开始便说到火车在北平还没开,接着重点人物“马裤先生”就上场了,为什么叫他这个名字呢?就是因为他睡在上铺,穿着一条马裤,却穿着“青缎子洋服”,“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一个打扮不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人物塑造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人物塑造 《儒林外史》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独特艺术成就的长篇小说。它不但具有与其它优秀小说共同的特点,即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有它自己所独具的特色,即强烈的讽刺性。它的这两种特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光怪陆离的长幅画卷。 所谓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作为一部讽刺杰作,鲁迅高度评价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认为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使后来者难以为继。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精辟地指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是后亦解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所谓“戚而能谐”,是指描写内容上的悲剧性,作品在内容上是描写了病态社会造就了病态人物,病态心理,这是内容上悲剧性。在表现形式上却具有喜剧性,描写深入到社会的时代原因,讽刺的矛头不是对着

某一个人。所谓“婉而多讽”,是指委婉曲折的讽刺,他不直接的褒贬人物,力求隐去作者的身影,而让形象直接同读者接触,在平凡、平庸、平常生活中表现出令人惊异的讽刺力量。 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在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的成就曾有过很高的评价。他指出:“敬梓之所描写者……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见《中国小说史略》)。《儒林外史》以其三十万字的篇幅,共塑造出了三百多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即有五、六十人。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像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贡生、严监生、匡超人、牛浦郎、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胡屠户、王仁兄弟、杜少卿、沈琼枝等,个个都栩栩如生,各具其不同的性格和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讽刺’。” 正是如此,它所讽刺的形形色色的丑恶人物和事件,都是当时社会中实际存在着或是曾经出现过的事情。可以说是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摄取而来,作者虽不加任何评论,然而事实的可笑、可鄙、可恶和不合理的特性却立刻跃然于纸上。

果戈理作品中的讽刺艺术

果戈理作品中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果戈理作品;讽刺艺术;应用 一、果戈理的简介 果戈理作为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是讽刺文学流派的主要开拓者,也是批判文学的重要奠基人。果戈理的作品包括《死灵魂》、《钦差大臣》。果戈理作品不仅直面社会的弊端,而且对于人物刻画十分精确通过运用精炼的语言,将讽刺艺术发挥到极致,在针对果戈理讽刺艺术进行认识与定位的过程中,人们众说纷纭、针锋相对。从目前来看仍然有人将果戈理讽刺艺术作为一种强势的主流,给予抨击或不屑一顾。果戈理作为公认的俄国批判现实文学主义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不仅对于俄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文学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作品对于现代的人类社会,各种丑恶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批判。 作为俄国的代表作家,果戈理对于讽刺艺术的应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其作品对于俄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果戈理的创作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其次对果戈理作品中的讽刺艺术进行深入剖析。二、果戈理是讽刺艺术的集大成者

果戈理作品在主题构建方面,能够直面社会存在的弊端。果戈理在1831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次年出版了《狄康卡近乡夜话》第二部。通过优美的故事传说,加上机智的笔触,让小说获得了很多好评。1835年果戈理出版了《密拉格尔德》和《小品集》,不仅风格受到了普遍欢迎和赞赏,而且很符合当时的文学审美。但是之后1836年4月,果戈理推出了喜剧《钦差大臣》,一经推出就震动了俄国的各个阶层,也引起了俄国各界对于果戈理无休止的争论。《钦差大臣》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作者对于之前作品的推翻与嘲弄他在《作者自白》中明确的说道:“我看清了,我在我作品中笑得没有意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笑,要笑最好,狠狠的笑那些真正值得人人加以嘲笑的东西。” 由此可见,果戈理实际上在创作《钦差大臣》的过程中,已经明确给自己制定了社会任务。他说“我决定在《钦差大臣》里将我当时所知道俄国的一切坏事将最应该是公正的地方和场合所出现的所有不公正的事情,通通集中起来一起加以嘲笑,”由此可见,果戈理的笑是对于社会不公正事情的嘲笑,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的嘲笑。在《钦差大臣》之前,俄国也出现过《纨绔少年》和《旅长》等喜剧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没有从根本上针对当时现行的丑恶进行分析。而《钦差大臣》作为第一部俄国真正的讽刺喜剧,不仅揭露了官僚世界贪赃枉法、昏聩无能的现状,而且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也带有浓烈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于这部喜剧的推出,不仅引起了下层观众和进步评论家的欢迎,也引起了地主官僚以及保守文人的批判。由此可见,果戈理的讽刺艺术在当时具有非常重大的争议。 果戈理优秀的讽刺作品必须要在情节设计方面、人物刻画方面带有非常重要的特征,在果戈里的讽刺作品中,通过对于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进行展现。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 例如在《钦差大臣》中戏剧矛盾的中心主要集中在彼得堡上流社会小官员赫赫烈斯达科夫以及外省官僚之间的冲突。作者通过将生活中发生的荒唐事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让赫赫烈斯达科夫来到俄罗斯内内地城市,但是却被人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市长安东将一个被困于旅途的纨绔子弟视为上宾,也可以成为一种偶然事件。但是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官场上的惯骗走入到破旧的旅店,将赫赫烈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精编范文】鲁迅杂文读后感1000字-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鲁迅杂文读后感1000字 杂文给的启示数不胜数,读完鲁迅先生的杂文似乎看透了中国那一时期的 历史、文化、思想……最后只能感慨称一句:杂文一点儿也不杂,而是完美的 思想统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鲁迅杂文读后感 1000字,欢迎阅读借鉴。 鲁迅杂文读后感1000字篇1 五四新文化运动留给国人的是反帝反封建,而他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奠基人。他用白话小说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评击,他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他,就是鲁迅。 从鲁迅的杂文中可以看出鲁迅一生中思想最成熟的岁月,也可以说倾注了 他大部分生命与心血在此创作中。翻开《鲁迅杂文选》,认识到爱国的伟大文 学家最受争议的一面。 初读鲁迅的杂文,读到的也许是对它的不理解,但渐渐的发现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的是鲁迅独特的风格。 鲁迅的杂文被称之为“讽刺的艺术”。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 从中看出,他将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但又是 “常见的,平时谁都不足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 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起特点格外突出,达到讽刺目的。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反语。从表面上看是对于人或事物的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以及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 有强烈效果,让人读起来,不禁为之一笑,就如鲁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因 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迎头一击。” 讽刺艺术之三则是比喻。鲁迅的杂文中可以看出有政治的特点,但并不是 完全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以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 情感、态度。这些比喻使得文章读起来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讽刺意味,有种恰到 好处,画龙点睛的作用。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目录 摘要 (2) 英文摘要 (3) 前言 (4) 一、讽刺的真实性 (5) (一)讽刺对象的真实 (5) (二)讽刺主旨的真实 (6) (三)讽刺目的的真实 (6) 二、讽刺艺术的变现力 (8) (一)亦喜亦悲的讽刺 (8) (二)强烈对比的讽刺 (9) 三、《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2) 后记 (13) 摘要 讽刺是一种艺术,是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判的手法。《儒林外史》就是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本文将从《儒林外史》讽刺的真实性,讽刺艺术的表现力及《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等角度去解读《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性表现力时代意义 ABSTRACT Satireisakindofart,istothebadorfoolishorcriticalexposethegimmick.Modelsofsatiring fictionsiswithdeepideologicalcontentandexcellentartisticskillsbecomeChina'sancien tsatiremodel.AsMr.Luxunsaid:"DaiWuJingZimodelsofsatiringfictions,butwithamale,pre servedJiFengminds,andwill,especiallyinthetextandanti- religion;sensecanorder,wanandmock,andinmorethanShuiBuisbeginningwithenoughsaysthe bookofirony."Thepaperdiscussesthescholarshas"theironyoftheauthenticity,irony,arti sticexpressionand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timesignificancetodecodetheAng leof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

《灯下漫笔》讽刺艺术

《灯下漫笔》的讽刺艺术 鲁迅一生写了大量的杂文,他的杂文特点是诗化的政论,是政论化的诗。其中讽刺艺术是杂文中的重要特征,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 在《灯下漫笔》中,鲁迅以讽刺的艺术手法,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在《灯下漫笔》中,鲁迅用讽刺艺术之一是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例如“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很平坦的把国民的阶级性反映了出来,又具有幽默简单的语言讽刺了当时人们的无知与惰性。鲁迅说过“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灯下漫笔》反映了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时都曾遇到的小事,所以鲁迅用讽刺艺术手法之二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如“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正是穷人和不屈服者的生命和鲜血成就了阔人们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社会怎能让它继续下去!可惜,中国的民众还不觉悟,还在那里鉴赏杀人的盛举,或者企图借先行者的血来疗就自己的疾苦,自觉不自觉地维护者吃人的社会,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吃人。要改变这个病态的社会,其艰辛和代价可想而知。这一比喻不在于形似,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和忧思的深广。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语言富有力度,他的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在《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道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字,“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的“闹”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等字词在作品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 纵观鲁迅的杂文,讽刺艺术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淋漓尽致的发展下去,同时使得鲁迅的杂文在中国社会思想上有了深度的发展。

《围城》中的讽刺艺术

摘要:本文拟从《围城》这部小说讽刺特色的角度分析它的语言艺术,以此来表现钱钟书先生博学睿智的才识,以及他精辟辛辣、幽默隽永、细腻婉转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围城》;语言艺术;讽刺特色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从它的艺术价值看,是中国现代文学少数可以传世的佳作。它的创作基调是讽刺,其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强烈的讽刺性,他崭新的创造在于通篇作品中没有用说教来揭露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病,而是活用讽刺来展示各个侧面的丑恶。 一、讽刺手法在《围城》中灵活多样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讽刺、智慧的火花,《围城》中活用讽刺恰到好处,可谓新奇巧妙,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术。 一是善于运用文言文语句进行讽刺。钱钟书先生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围城》中,钱钟书灵活地运用了文言词语对人物进行刻画与讽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写到方遁翁时,就有如下描述:“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娶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者通过这一句话,讽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还有点金银行周经理的这样一段话:“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遮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有荣焉。”这段话整段都是文言文,作者就利用文言文的作用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讽刺周经理的虚伪、虚荣、市侩的嘴脸。 二是借用英文进行讽刺。一般来说,行文中,现代汉语能表达清楚的,就不需再借用外来词语了,胡乱地使用会有反效果。然而,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运用了英文,却是达到了讽刺人物的效果。如:张吉民接待方鸿渐时所说的一段话“Hello!Doctor方,好久不见!”“Sure!havealooksee!”“Sure!值不少钱呢,Plenyofdough。并且这些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pap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那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在这里,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张先生那种崇洋媚外的丑态,讽刺了他善于卖弄自己,炫耀自己的走狗身份。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钱先生常常利用谐音在人名、词语的翻译上做文章,以达到讽刺的效果。例如李梅亭在自己的名片上将“李梅亭教授”译成英文“professormaydinlea”(五月,吵闹,草地),钱先生还假借赵辛楣之口将“梅亭”与“mating”(交配)联系在一起,饱含讽刺之意,使假道学李梅亭的好色本性再一次自然地流露出来。

论沈从文小说的讽刺艺术(宋磊)

论沈从文小说的讽刺艺术 宋磊【摘要】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礼赞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讽刺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整体人生构图的两极。结合沈从文的一些主要作品探讨了其小说的讽刺艺术,并且还把他与老舍进行了比较,力图揭示出其讽刺艺术的特征。 【关键词】世态;怜悯;内省;外化 沈从文自称是“乡下人”,他也确实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和社会人生。贯穿其全部创作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从道德的角度,将都市上流社会和乡村下层人民两相对照,表现他的基本爱憎。只要将《边城》与《绅士的太太》,《柏子》与《八骏图》对照看看,即可明白。在乡村下层人民,是纯净无瑕的灵魂世界,人们信守着自己的本来,一任命运的捉弄而不变初衷,一如《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即使是柏子与河边吊脚楼上的妓女这类人物,粗野中也见出热情,放纵中露出率真。他们的爱也炽热活泼,充满着生命活力。而在都市上流社会,则是人性泯灭的昏天黑地。华丽的衣着掩盖不住灵魂的肮脏,高贵的身份反倒滋生透顶的虚伪。欺人又自欺,在相互地瞒和骗中,混合着哭声与笑声。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作者的取舍是泾渭分明的。所以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礼赞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讽刺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整体人生构图的两极。本文拟结合沈从文的一些主要作品探讨其小说中的讽刺艺术,并与老舍进行比较,力图

揭示出其讽刺艺术的特征。 一 沈从文的以都市上流社会为题材的小说是一种社会世态讽刺小说。其讽刺对象主要是都市上层社会中的绅士淑女。小说着力于他们在其小小恩怨得失中的表现以及对爱情婚姻的焦灼。就思想内容来说虽然有政治批判力弱的缺点,但他所写的也是社会病态的一部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病态人们的一般性的讽刺上而是上升到人的精神领域观照,并从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病态精神特征。沈从文憎恶文明都市中那种“假道学”的作派,称这种违反自然人性的人物“在朝则如张天翼写的华威先生,在野则如鲁迅所谓阿Q”,因此他的一些作品对都市文化下的国民性进行了反省、解剖和嘲讽。《八骏图》就是描写文化界道貌岸然的名流学者的空虚的人生态度和变态的情欲心理的。传说周穆王曾有“八骏”,这位耽于安乐的穆天子曾驾着这八匹名马万里遨游,在昆仑山瑶池与西王母相会,饮马赋诗,其乐无比。沈从文以这个属于小说家言的古老典故作小说的篇名,本身就包含着讽刺。这八位来自千里之外的“人人皆赫赫大名”的教授聚集到青岛海滨作暑期讲演,虽然他们被誉为“千里马”,但一个个无非是被城市文明和学识堵塞了心灵上正常欲望的衣冠俗物。他们可没有周穆王八骏那种夜行万里,超越飞禽的雄姿,而是一个个在卑琐的泥泞中打滚。有的教授杜撰出一些大而无当的人生哲学来自我解嘲;有的教授儿女成行,还在蚊帐里挂半裸体的香烟广告美女画;而宣布不愿结婚的教授却大谈精神恋爱并跪倒在上海交际花的石榴

讽刺喜剧

讽刺喜剧《伪君子》和《钦差大臣》之比较 摘要:莫里哀的《伪君子》和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是讽刺喜剧中的两部佳作。这两部喜剧都以尖锐泼辣的讽刺和嘲笑来揭露和抨击现实中的一些极不正常的现象,并以此来解释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劣根性。虽然同属于讽刺喜剧,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莫里哀;三一律;答尔丢夫;果戈里;“笑” 讽刺喜剧常以尖锐泼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和抨击现实生活中的荒谬与反常。它即对生活的真实也对人类自身的真实予以揭示,从中发现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普遍存在的弱点和弊端。这种喜剧的主人公大都是反面角色,品质恶劣,行为乖谬,当他们的面目随着戏剧从图的展开而彻底暴露时,就会引起人们的含有讽刺意味的笑。如莫里哀的《伪君子》讽刺那已经丧失任何实在内容的宗教崇拜,又如果戈理的《钦差大臣》锋芒所向直指沙皇黑暗统治下的官僚体制。 莫里哀是法国最著名的古典主义戏剧家。他一生写了近三十部喜剧。他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法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高峰,在欧洲戏剧发展史上也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 果戈理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讽刺艺术大师。《钦差大臣》和《死魂灵》是其讽刺艺术成就最高的两部作品。 对于两位喜剧讽刺大师,笔者将针对《伪君子》、《钦差大臣》中的讽刺对象、创作手法、戏剧中的“笑”以及人物形象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讽刺的对象的解读 上述两部作品虽同为讽刺喜剧,但其讽刺的对象存在很大差异。 莫里哀在《伪君子》中,通过达尔丢夫这一形象,揭露了社会上虚伪的恶习和附庸风雅的弊端,对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罪恶活动的不法分子给予毫不留情的打

击。把愚昧、鄙陋和庸俗无耻等恶习呈现到大众眼前。同时,莫里哀也肯定了另一批具有某种高贵品质的人,如桃丽丝,真可谓是褒贬结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七世纪的那样一个政府直接干预文学的时代,为了符合古典主义歌颂王权的要求,在戏剧结尾处,由于国王的出现,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大翻转,奥尔恭咸鱼大翻身,答尔丢夫。这样的情节处理,让读者感到很牵强,结局缺乏戏剧内在根据和现实依据。 果戈理在谈到《钦差大臣》创作意图时说:“找决定把我当时所知道的俄罗斯的全部丑恶,把一切非正义的行为聚成一堆,同时嘲笑这一切。”[1]作者以犀利的笔锋直指黑暗的社会现实,将矛头直指农奴制俄国政府。深刻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罪恶,把官吏的卑鄙灵魂解剖开来,暴露出诌媚阿谈、残暴愚昧、无恶不作的丑恶嘴脸。政府的腐败以及贵族的堕落让作者痛心,俄国青年一代的现状令作者担忧。在这部戏剧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国家的急切忧心及无奈。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莫里哀还是果戈里,他们都是通过反映社会现象来批判现实的,情节看似荒谬但却又大量存在于现实社会。莫里哀在批判宗教的虚伪外,不忘给封建君主披上“正义”的外衣。而果戈里,俄国人民的传声筒,他不在乎统治者的压制,只管将批判焦点深向俄国最黑暗的地带,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色彩。然莫里哀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为了迎合路易十四,争取上演的机会,将矛头指向宗教和和目光短浅的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宫廷文人,这是他所不能掩盖的局限性。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以此而否认莫里哀喜剧那强烈的战斗精神。为了争取《伪君子》的上演,经历了五年的艰苦斗争,呈递了三分陈情表,才获准公开演出。除此之外,剧本本身也从最初的三幕改为五幕,由最初的“滑稽闹剧”改为“严肃喜剧”。 二、“三一律”的创作手法 “三一律”,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产物,它是当时法国宫廷中的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图而制订出来的,最后总结性地反映在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诗艺》中。它规定剧本的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须围绕整一的剧情进行,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之内完成。“三一律”的出现并非偶然。由于演出的客观条件以及当时那种理性至上的缘故,再加上皇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