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第33卷 第9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33 No.9 2011年9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ep. 2011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徐松林1,郑 文1,刘永贵1,席道瑛2,李广场3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27;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26;3.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摘要:含缺陷岩体具有尺度效应,此类岩体中传播的弹性波也有尺度效应。对现场测点EC37-201-06,在3.0×3.2 m2的范围内采用动态有限元方法进行了15种尺度的弹性波传播规律的分析研究。对现场测点EC37-101-06,在1.2×1.2 m2的范围内采用准静态有限元方法进行了60种尺度的弹性波波速与围压及计算尺度的关系的计算分析。前者采用了射线理论分析思想,而后者采用等效介质分析思想,得到了相应的弹性波的尺度效应,但二者规律有差异。为建立二者间的联系,也为了工程应用,基于量纲理论分析方法,给出了一个半理论的波速与入射波频率的计算公式。与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结果,以及考虑随机分布单节理散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公式基本可行。

关键词:岩石动力学;弹性波;尺度效应;节理岩体;量纲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2011)09–1348–09

作者简介:徐松林(1971–),男,湖北人,博士,副教授,从事材料冲击作用下响应的研究。E-mail: slxu99@https://www.360docs.net/doc/709260697.html,。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cale effect of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rock mass

XU Song-lin1, ZHENG Wen1, LIU Yong-gui1, XI Dao-ying2, LI Guang-chang3

(1. CAS Key Laboratory for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Design of Material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7,

China; 2.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3. Zhejiang East

China Engineering Safet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td., Zhejiang 310014, China)

Abstract:The propagation rules of elastic wave in rock mass with defects take on scale effect, just like the rock mass. The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DFEM)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agation rules of elastic waves at site-EC37-201-06.

The whole computation area is 3.0×3.2 m2 and 15 kinds of computation scales are applied. A sta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 of elastic wave velocities to the confined pressure and computation scales at site-EC37-101-06.

The whole computation area is 1.2×1.2 m2 and 60 kinds of computation scales are applied. The ray theory is used in the former method, and the effective media theory is used in the later. The scale effect of elastic waves is obtained,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for the two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ir relations and provide a simple model for engineering computation, a semi-theoretical phase velocity equ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imensionless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in-situ sonic velocities, seismic velocities and velocities comput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joints, the proposed equation can be well used in rock mass.

Key words: rock dynamics; elastic wave; scale effect; joint rock; dimensional analysis

0 引 言

作为天然的地质体,原位岩体含有大量的节理、裂隙等缺陷,岩体具有较强的尺度效应。岩石研究一般有4种尺度[1],即矿物颗粒尺度、岩石尺度、岩体尺度和地质尺度。在工程应用和研究中主要涉及3种尺度:微观(micro-scale)、细观(meso-scale)和宏观尺度(macro-scale),与上述的前3个尺度相当。不同尺度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不同,如微观尺度研究的是矿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宏观尺度研究的是岩体作为等效介质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不同尺度研究之间的联系尚无定论。本文进行弹性波传播的尺度效应的研究,拟将弹性波的波长作为不同尺度间的联系进行初步探索,另外,也可通过此研究解释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数据的离散性和差异性。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尺度效应研究目前尚不系统。实验研究方面主要关注岩石颗粒、随机分布裂纹等缺陷的影响[2-7]。只有Gettemy等[7]对比分析了San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收稿日期:2010–06–23

第9期徐松林,等.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1349

Gregorio断裂带与岩块的波速,探讨了岩体尺度效应对波速的影响。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两类[8]:等效介质理论和射线理论。等效介质理论是宏观尺度的分析方法,将岩体按一定方式等效为一种连续介质。主要有Eshelby等效介质模型、Hashin-shtrikman和V oigt-Reuss上下限理论、自洽模型和广义自洽模型、微分等效介质模型等。此类理论模型的优点是:概念很清晰,比较适于工程分析,是一种宏观唯象的描述。但不能很好地描述复杂岩体的局部性态。射线理论是细微观尺度的分析方法,主要考虑波与岩体中不同形状的异质体相互作用。Ying CF等[9]、Achenbach等[10]、Erikson等[11]分别研究了波与球状、圆柱状等散射体的作用问题。形成了诸如波函数展开法、积分方程法(后来发展到应用Born近似)、转换矩阵法等分析方法[12],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分析平台。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考虑岩体局部的细观形态和局部的荷载作用。但其工程使用比较困难。

两类理论分别对应“较大”的尺度(介质可以均匀化)和“很小”的尺度(介质完全无法均匀化)两种极端情况,但两者间尚无法建立有机的联系。Gubernatis等[13]以弹性波波长与平均颗粒尺寸的比值,而马沃克等[8]在Mukerji[14]工作的基础上,以入射波长与非均匀介质散射直径的比值为尺度变量研究岩体波速随岩体尺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两种尺度间过渡区域的特性。这些研究揭示的岩体波速的尺度效应实际上与频散效应是耦合在一起的,尺度效应在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地位很难认识清楚。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本文首先将结合金沙江上游含节理裂隙的玄武岩岩体进行从cm量级到m量级不同尺度弹性波传播的数值分析,分别研究在“射线理论”假定和“等效介质”假定下,含复杂节理分布的岩体中波速和衰减系数随统计尺度的变化规律,初步揭示弹性波传播的尺度效应。然后应用量纲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弹性波波速与岩体内部特征尺度间的关系,提出一个可用于工程分析的弹性波波速随频率变化的模型,初步实现细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的联接。

1 工程背景

弹性波波速的尺度效应的研究除了有理论上的意义外,也可以用以解释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中常遇到的一些现象。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坝区主要赋存节理玄武岩、隐晶玄武岩、杏仁玄武岩、角砾玄武岩及含斑玄武岩等五种玄武岩[15],对其进行声波与地震波测试发现:坝区岩体的声波速度与地震波速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关系差。坝区强卸荷、弱卸荷和无卸荷岩体的声波速度与地震波速度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23,1.39和1.16,弱风化上段、弱风化下段和微新岩体声波速度与地震波速度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73,1.44和1.16。随着岩体风化、卸荷程度的加剧,两者差异明显。本文图10中的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结果与此相对应。坝区各种岩性均存在类似的现象与规律。岩体声波速度和地震波速度是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指标,二者的巨大差异给工程岩体的分级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到了工程的施工。

此处现场弹性波测试中平硐与钻孔岩体声波测试换能器主频为25 kHz,测试间距20 cm;平洞地震波测试以锤击作震源,地震波纵波主频一般为500#1500 Hz,测试间距100 cm。两种弹性波测试方法所采用的入射波频率不同,测试覆盖的岩体尺度有差异。两种弹性波属性也不一样:地震波是体积波,而声波为面波。这是测试技术上的差异,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标准中在有限的范围(<30%)进行了考虑。当岩体有强卸荷、风化等特征后,测试技术的差异很难估计,超出了目前规范和标准的范围。须进行较深入研究。

2 玄武岩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尺度效

应的数值分析

2.1 测点EC37-201-06和计算参数

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坝区测点EC37-201-06节理裂隙分布见图1(a)。该测点为灰黑色柱状节理玄武岩,微风化,点面见数个小柱体,主要见2组节理:Ⅰ组:230°85

∠~90°,平直闭合,局部呈黄褐色,钙质充填;Ⅱ组:130°10

∠~25°,密集,多短小、平直、闭合、无充填。测点EC37-201-06节理面统计区域为3.0 m ×3.2 m,数值分析将在此区域进行。为研究岩体尺度效应,对该测点进行划分,采用如下两种方式:(1)在此计算域内,由中心开始依次取4个计算域,其范围分别为(单位:m×m):0.75×0.8,1.5×1.6,2.25×2.4和3.0×3.2。

(2)在此计算域内,由中心开始依次取15个计算域,其范围分别为(单位:m×m):0.2×0.4,0.4×0.6,

0.6×0.8,0.8×1.0,1.0×1.2,1.2×1.4,1.4×1.6,1.6×1.8,

1.8×

2.0,2.0×2.2,2.2×2.4,2.4×2.6,2.6×2.8,2.8×

3.0和3.0×3.2。计算域的划分见图1(b)。

波传播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入射波形可采用不同持续时间的脉冲波形,作用载荷分别为持续时间3,5,7 ms的矩形脉冲。岩体材料参数:密度2.65 g/cm3,岩块弹性模量75 GPa,泊松比0.25。进行三维弹性计算,在上述计算域的基础上,厚度为

1350 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

1 m。

图1 测点EC37-201-06节理裂隙分布及计算区域划分 Fig. 1 Photo of measuring point EC37-201-06, corresponding joint and cracks distribution and computation scales

2.2 不同尺度下玄武岩岩体中弹性波传播

图2为弹性波传播的一个典型实例。图2(a)中列出了计算域1.5 m ×1.6 m时某一时刻波在计算域内的传播情况,图2(b)为对应于图2(a)中4个测点处的波形。虽然进行的是弹性波的分析,但是由于岩体结构的复杂性,岩体内的传播的波形具有很复杂的形式。采用不同持续时间的矩形脉冲,得到的波形有差异,但是波形的幅值(最大值),以及初始波扰动的到时差异不大。

图3为采用15个计算域时弹性波波传播计算结果。图中列出了15个计算域某一时刻波在计算域内的传播情况。由此可见,由于节理裂隙等复杂岩体结构的存在,岩体内部弹性波的传播情况显得非常复杂。计算中取节理面的张开位移为0.1 mm,节理面内无充填物,入射波与节理面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当节理面完全切断介质时(图3(a)和(b)),弹性波一般传播到节理面就发生反射,但不发生透射,这与现场破碎岩体中很难测试得到声波波速的情况类似;当节理面未完全切断介质时,波到达节理面后会发生反射、折射和绕射,图3(c)~(p)均有此现象。由于波在节理面附近的这种复杂传播现象,局部应力分布复杂,有拉应力区的存在。

另外,若考虑节理面内含充填物,以上现象均存在,只不过波传播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充填物直接传输过节理面。考虑波传播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的是波与岩体的相互作用的细节问题,实际上采用的是射线理论分析思想。

图2 波传播的计算例及传播的波形

Fig. 2 An example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and corresponding wave profiles

第9期徐松林,等.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1351

图3计算域为15个时,对实际测点处的数值模拟 Fig. 3 Numerical results of wave propagation at EC37-201-06 with 15 kinds of computation scales

2.3 玄武岩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尺度效应

对以上的数值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图4(a)为根据不同计算域进行统计的岩体弹性波波速变化。例如对图3(i),其计算区域为1.8 m ×2.0 m,统计此计算过程中沿波传播的方向,不同测试间距,如间距为20 cm、30 cm,直到200 cm任意两点的波速,波传播的时间以初始到时计算。将波速进行统计列入图4(a),由此可见:由于岩体内节理裂隙分布复杂,统计的波速分布非常复杂;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统计分析尺度的增加,弹性波波速逐步降低,波速分布愈稳定。当计算域长度达到2 m后,弹性波波速稳定在1900~2000 m/s。图中列出了现场声波测试(测试间距20 cm)和地震波测试(测试间距100 cm)的结果,现场测试数据具有很大的分散性。本文的计算反映了这种现场离散特性,但测试间距100 cm时的波速分布仍存在一定差异。

同样,图4(b)对不同计算域进行了衰减系数与统计长度关系的统计。与波速的统计结果一样,其分布比较复杂,其规律与弹性波波速的分布类似。随着统计分析的长度的增加,衰减系数逐步降低,系数分布愈稳定。当计算域长度达到2 m后,衰减系数稳定在2.0 m-1。

图4 不同计算域下,弹性波波速和衰减系数的尺度效应 Fig. 4 Scale effects of elastic wave velocities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of basalts with various computation scales

图5对测点划分方式“①”的4种计算域和测点划分方式“②”的15种计算域只进行最大间距的弹性波波速统计,其规律相对而言比较稳定。随着计算域的增大,即岩体统计尺度的增大,得到的弹性波波速逐渐降低。当岩体尺度约为2 m时,弹性波波速达到稳定。对该系列数据分别进行了线性和对数形式的拟合,其相关系数均较高,说明了数据的稳定性。此过程表明:当采用比较小的尺度对岩体进行分析时,岩体所含的裂纹、孔洞、节理等缺陷在数量和分布形式上差别很大,因此岩体内局部波速分布离散性很大;而当分析区域中含有一定量的这些缺陷后,计算结果随着分析区域的增大愈来愈稳定:在一定尺度后,尺

1352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2011年

度的增加不再使波速明显降低,而是处于一个稳定的数值,即存在所谓的最小均匀化尺度。

图5 弹性波波速的尺度效应 Fig. 5 Scale effect of elastic wave velocities

2.4 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岩体波速的尺度效应 上述过程分析了波在含复杂节理面分布岩体中的传播,下面采用准静态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来得到不同尺度下岩体的波速。此方法先计算不同计算域下,岩体介质的压缩过程,得到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应力应变关系得到相应应力状态下的弹性模量,然后根据波速和模量的关系,计算得到等效的波速。由此得到的波速反映的是计算区域范围内岩体的综合效应,属于等效介质的处理方法。同时,由于岩体一般在比较复杂环境中存在,如压力、水环境等,采用此方法还可以对不同压力作用下岩体响应进行研究。

选取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坝区测点EC37-101-06进行分析,其节理裂隙分布见图6(a )。该测点为灰黑色柱状节理玄武岩,微风化,点面主要见2组节理:Ⅰ组:视倾角15~30°,与试验面夹角近90°,多平直、短小、闭合;Ⅱ组:视倾角45~65°,与试验面夹角近50~90°,多呈黄褐色,延伸较长、闭合。测点EC37-101-06节理面统计区域为1.2 m ×1.2 m 。对该测点范围进行划分:在此计算域内,由中心开始半径逐渐增大,取60个圆形计算域,计算域的划分见图6(b )。

玄武岩材料参数与前面计算的相同,进行弹性计算。准静态计算中,须考虑节理面的本构关系。玄武岩节理面法向有效应力和节理面闭合量的本构关系为[16]:

()

n

n ni n max /d K d σσ=

+ , (1)

其中,d n 为节理闭合量,σn 为法向应力,max d 为节理最大允许闭合量。计算中,初始应力下节理面法向刚度K ni 为1100 MPa/m ,节理最大允许闭合量d max 为0.5

mm 。

不同计算区域的应力与应变关系计算结果见图

7,由于图中数据很多,无法标明图例,但每个计算域

随压力变化的趋势基本明确。由此得到不同压力下,弹性波波速随计算尺度的变化见图8。结果表明:

(1)随着统计分析的尺度增加,弹性波波速逐渐降低,波速数据的波动减小,逐步稳定。对所研究的测点而言,当研究区域在70 cm 左右时,波速比较稳定。表明此研究尺度可能是该测点的最小均匀化尺度,超过此尺度可以应用等效介质假定。而小于此分析尺度,波速数据波动较大,说明岩体尚无法进行均匀化处理。

(2)压力对弹性波波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压力的增加,弹性波波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其逆过程,即卸载过程,波速降低。

图6 测点EC37-101-06节理裂隙分布及计算区域划分 Fig. 6 Photo of measuring point EC37-101-06, corresponding joint

and cracks distribution and computation scales

图7 不同计算域的应力应变关系

Fig. 7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various computation scales

第9期徐松林,等.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1353

图8 不同计算域下,弹性波波速的尺度效应 Fig. 8 Scale effects of elastic wave velocities of basalts with various computation scales

对比以上两种分析方法,由于前者考虑了时间效应,考虑了波与节理裂隙的相互作用,因此,反映了岩体的局部效应,即便是进行较大尺度的平均分析,这种局部效应仍然起作用,表现出波速和衰减数据的波动很大。不过随着统计尺度的增大,这种局部效应的影响减小。后者则是在准静态分析后,通过岩体应力应变关系,来计算波速的,是一种均匀化的处理方法,无论尺度大小,都进行了这种处理。其数据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从这种意义上说,前者采用了射线理论分析思想,而后者为等效介质分析思想。前者分析得到的最小均匀化尺度约2 m,后者的最小均匀化尺度约0.7 m,存在一定差异,除去测点位置的不同(实际上二者相差不大),主要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的差异。

3 一种简化的半理论模型

3.1 岩体中弹性波尺度效应和频散效应

以上分析的是岩体中几何尺度对弹性波速的影响,图5和图8中计算得到的弹性波波速随岩体尺度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射线”理论与“等效介质”理论两种分析方法的差异,与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结果趋势基本相似。考虑到等效介质理论和射线理论的特点:等效介质理论在“较大”尺度区域计算结果稳定,而在“较小”尺度区域,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射线理论刚好相反。因此,调整计算参数虽然可以使得结果反映更好的趋势,但很难使得所有尺度的计算结果都满足相应的物理机制。因此,要建立满足相应的物理机制而且可供工程应用的公式,须综合考虑如何合理建立等效介质理论和射线理论间的连接。

这种连接可以通过岩体尺度效应和频散效应的耦合作用引入。Gubernatis等[13]采用弹性波波长与平均颗粒尺寸对比来研究这种耦合作用。马沃克等[8]进行了总结,其结果见图9。以入射波长(λ)与非均匀介质散射直径d s的比值为尺度变量。介质波速随尺度变量的变化有如图的4个特征阶段:①当λ>>d s时,尺度效应不明显,非均匀介质就像一个有效均匀体,忽略散射作用;②λ?6.28d s时,Rayleigh散射区域,有一定的尺度效应,相速度略有减小;③λ?d s时,随机/米氏(共振)散射区域,相速度迅速增大;④当λ<

图9 岩体波速与入射波波长的关系[8]

Fig. 9 Relationship between wave velocity of rock mass and wave length

3.2 半理论模型分析

Stokes通过考虑黏性对波传播过程系统中的能量损耗,对波动方程进行了修正,将经典波动方程改变为

2

22

122

44

+

33

u

K u u

t t

μηηρ

??

????

?++?=

??????

????

, (2) 式中,K,μ分别为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η1,η2分别为纵向和横向黏性系数,ρ为介质的密度。

实际上,黏性是一个“人工”的概念,反映的是由于材料内部的不均匀性,岩体内部所含不同成份在传播波的过程中时间上不匹配而产生的能量损耗,从而给出的一种修正。考虑到研究对象为含节理裂隙等缺陷的岩体,波传播过程的能量损耗主要源于缺陷对波的散射,因此,可以在波动方程中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考虑:

(1)分析节理裂隙等缺陷的存在,及岩体内部结构性特征造成波传播的不匹配,建立黏性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引入到Stokes的修正方程中进行求解。这里涉及到波与岩体内部结构的作用和宏观波动效应,是两种尺度的分析。

(2)引入缺陷参数Φ(可以是孔隙体积百分率φ,也可以是岩体中缺陷的特征尺度),由热力学第二不等式(Clausius不等式),定义与之对应的广义缺陷驱动力

R。以()()22

122

f R f R u

t t

??

??

?

+?

??

??

??

?

或()2

1

f R u

t

???

?

??

??

?

1354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2011年

形式直接添加到波动方程中,所引入的广义缺陷驱动力将使得系统发生能量损耗。

这两种途径都比较困难,本文将基于第二种途径采用一种半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引入广义 缺陷驱动力R ,对波动方程的修正项取为()2u R

t

???,

得到波动方程。

22224+3u K u R u t t μρ???

??+?=?????? , (3)

以及

w

R ?=

, (4) 式中,w 为自由能密度函数。

将采用谐波解求解此问题,得到的波速与入射频率相关。为得到近似的解析解,采用量纲分析的思想。可考虑的因素包括:①物理量——密度ρ、体积模量K 、剪切模量μ、和泊松比ν等;②几何量——缺陷尺寸D 0,孔隙率φ,入射波波长λ或圆频率ω;③细观结构参数——缺陷的局部描述,接触描述等;④外部荷载P ,孔隙水压力P w 等等。补充参数:①无缺陷岩体的波速C 0;②含缺陷岩体的等效纵波波速C u ,这两个波速认为与频率无关。作为初步分析,细观结构参数和荷载部分暂不考虑。基于此,分析不同频率ω下的相速度C (ω),其一般表达:

(0000000u u u u (),,,,,,;,,,,C f K D C K ωρμγφρμγ=

)u u u w ,,;,,,,,,;,D C K D C P P φρμγφ , (5)

式中,含下表“u”的参数与缺陷岩体对应,含下表“0”的参数与完整岩块对应。

量纲分析的关键在于:根据一定的物理规律,将这些量组合成无量纲的量,尽可能建立无量纲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步减少参数,使得表达式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本文考虑的物理规律有:

(1)在谐波入射情况下,得到的散射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场都是谐波。纵波散射幅度的实部与ω/C (ω)相关,虚部与衰减系数相关。

(2)当入射波波长与岩体内特征缺陷尺度相当时,发生随机/米氏(共振)散射。此区域为强频散区域。

(3)较高频率和较低频率时,频率对相速度基本无影响。

(4)波速与介质密度、对应模量间的关系。研究弹性波波速,可以得到公式(5)表示的波速的无量纲表达为

()u 100c

w ,,,C C P f C C P ωωφω??

=???? , (6)

式中,u C =

,0C =c ω为无量纲化的参考频率,也是与岩体缺陷的特征尺度相对应的特征频率。

对方程(3)和(4),采用谐波解,考虑缺陷具Weibull 分布形式,并考虑到方程(6)的形式,进行一阶近似,可以得到

()0c 111S B C A C ωωω????

????

???≈+?+?????????????? , (7) 式中,A ,B ,S 为与岩体缺陷、应力状态等有关的

复杂参量。为了便于分析,这里假定它们仅与岩体缺陷有关的无量纲参量。这些参量的确定须借助试验资料,将公式(7)应用到不同频率下岩体波速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

()0u 0

0u

πarctan C C A C C B C C S φ??≈?

??

?≈???

≈???

,,。 (8)

由此,得到一个半理论的可以联系射线理论和

等效介质理论的公式如下: {00u ()()1C C C C ω=+??

()()00u /πarctan c [1]}C C C φω???+ , (9) 其中,特征频率c 002πC D ω=,C u 为岩体的等效介质波速,可根据现场实际测试得到的波速给定,也可根据荷载板实验得到的变形模量E s 计算,u C =

。在理论上,可采用文献[8]第五章对胶结岩体或非胶结岩体的计算方法来估计。

计算结果见图10,对比分析了本文的简化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17]采用Green 函数加边界积分的单节理模型计算结果。算例中,“弱上”分析的是柱状节理玄武岩弱风化上段弱卸荷的情况,“弱下”分析的是弱风化下段无卸荷的情况,“微新”分析的是微新段无卸荷的情况。由此可见:①本文模型和文献[17]的单节理模型计算得到的弱风化上段、弱风化下段和微新岩体声波速度与地震波速度的比值分别为1.84和1.66,1.22和1.36,1.0和1.09,与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结果比较接近,这同时也说明,只要充分考虑岩体内部的结构特性、考虑波与岩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可以很好解释现场声波地震波测试的异常现象;②本文提出的简化理论模型在分析“弱下”、“弱上”岩体时与文献[17]的结果比较接近,能够初步反映现场岩体声波和地震波测试结果。但在“微新”岩体的描述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两个变量的选择:节理

第9期徐松林,等.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1355

率φ和岩体的等效介质波速C u。这两个量可分别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原位载荷板实验来综合考虑。若能合理选取这两个参数,则在某种意义上,此模型可行。

图10 不同孔隙率时含节理岩体频散效应分析 Fig. 10 Analysis of dispersion effect for jointed basalts with different porosities

4 结 论

本文首先对实际测点EC37-201-06进行了两种不同计算域划分情况下的弹性波传播规律动态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弹性波传播过程波速、弹性波衰减与统计分析区域尺寸的关系。然后对实际测点EC37-101-06进行了准静态有限元分析,研究岩体压力和计算尺度对弹性波波速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考虑弹性波与岩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态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岩体统计尺度的增大,得到的弹性波波速逐渐降低;当尺度约为2 m时,弹性波波速达到稳定,稳定在1900~2000 m/s。但波速数据随统计尺度变化波动很大。衰减系数随岩体统计尺度的变化也有相似的规律,当尺度约为2 m时,衰减系数稳定在2.0 m-1。

(2)考虑岩体整体效应的准静态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弹性波波速随计尺度的增大而降低;当研究区域在70 cm左右时,波速比较稳定。波速数据随统计尺度变化波动较小。同时,随围压的增加,波速有小幅度的增加。

(3)以上两种计算过程,分别采用了“射线”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分析思想。由于前者的有效区域为波长相对很短、频率较高,后者的有效区域为波长相对较长、频率很低的区域,因此,上述计算结果中动态有限元得到的数据与准静态的分析对比表现出波动大、岩体最小均匀化的尺度也比较大的特性,反映出了两种方法的差异。

(4)为建立这两种分析方法的联系,也为了解释现场声波地震波测试的异常现象,采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可以联系射线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的半理论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初步分析含缺陷岩体的相速度的频散规律。与现场实测资料和实验室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此方程基本可行。

但岩体细观结构参数和岩体受外荷载,以及岩体内部受孔隙水压力等情况,并未考虑,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行分析。此工作进一步深入,将可探讨地应力水平与弹性波波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颙, 黄庭芳. 岩石物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CHEN Yong, HUANG Ting-fang. Rock physics[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in Chinese))

[2] HUDSON J A. Wave speeds and attenu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material containing cracks[J]. Geophys JR Astr Soc, 1981, 64: 133–150.

[3] MURPHY W F, WINKLER K W, KLEINBERG R L. Acoustic

relaxation in sedimentary rocks: dependence on grain contacts and fluid saturation[J]. Geophysics, 1986, 15(3): 757

–766.

[4] WINKLER K W. Dispersion analysis of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in Berea sandstone[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5, 90(B8): 6793–6800.

[5] WINKLER K W. Estimation of velocity dispersion between

seismic and ultrasonic frequencies[J]. Geophysics, 1986, 51(1): 183–189.

[6] MA VKO G. Estimating grain-scale fluid effects on velocity

dispersion in rocks[J]. Geophysics, 1991, 56(12): 1940–

1949.

[7] GETTEMY G L, TOBIN H J, HOLE J A, et al. Multi-scale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San Gregorio fault zon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4, 31(6): 1–

5.

[8] MA VKO G, MUKERJI T, Dvorikin J edition. 岩石物理手册:

孔隙介质中地震分析工具[M]. 徐海滨, 戴建春, 译.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 (MA VKO G, MUKERJI T, Dvorikin J. The rock Physics Handbook: Tools for seismic analysis in porous media[M]. XU Hai-bin, DAI Jian-chun, trans. 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 2008. (in Chinese))

[9] YING CF, TRUELL R. Scattering of a plane longitudinal wave

by a spherical obstacle in an isotropically elastic solid[J].

Applied Physics, 1956, 27(9): 1086–1097.

[10] ACHENBACH J D, WANG C Y. Two-dimensional time

domain BEM for scattering of elastic waves in solids of

1356 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

general anisotrop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96, 33(26):3843–3864.

[11] ERIKSSON A S, BOSTROM A, DATTA SK. Ultrasonic

wave propagation through a cracked solid[J]. Wave Motion, 1995, 22: 297–310.

[12] 钟伟芳, 聂国华. 弹性波的散射理论[M]. 武汉: 华中理工

大学出版社, 1997. (ZHONG Wei-fang, NIE Guo-hua.

Scattering theory of elastic wave[M].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7. (in Chinese))

[13] GUBERNATIS J E, DOMANY E. Effects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speed and attenu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porous materials[J]. Wave Motion, 1984, 6: 579–589.

[14] MUKERJI T. Waves and scales in heterogeneous rocks[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5.

[15] 石安池, 唐鸣发, 周其健.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柱状节理

玄武岩岩体变形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10): 2079–2086. (SHI An-chi, TANG Ming-fa, ZHOU

Qi-jian. Research of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lumnar jointed basalt at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on Jinsha river[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10): 2079–2086. (in Chinese))

[16] 赵坚, 蔡军刚, 赵晓豹, 等. 弹性纵波在具有非线性法

向变形本构关系的接力出的传播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2003, 22(1): 9–17. (ZHAO Jian, CAI Jun-gang, ZHAO Xiao-bao, et al. Transmission of elastic P-waves across single fracture with nonlinear normal deformation behavior[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 9–17. (in Chinese))

[17] 刘永贵, 徐松林, 席道瑛, 等. 节理玄武岩体弹性波频散

效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增刊1): 3314

–3320. (LIU Yong-gui, XU Song-lin, XI Dao-ying, et al.

Dispersion effect of elastic wave in jointed basalt[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S1): 3314–

3320. (in Chinese))《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征订通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是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建筑结构、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桥梁工程、建筑材料、建筑学、市政工程、力学等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管理决策人员。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季刊,大16开本,128页,每期定价10.00元(含邮寄费),全年共40.0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52-140,订阅时也可直接汇款至《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欢迎国内外读者订阅!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邮编:710064,电话:(029)82334397,E-mail: jzxb@https://www.360docs.net/doc/709260697.html,。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供稿)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常用的岩土和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n K K K f u + =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专题简介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详细阅读

?什么是"蝴蝶效应"? ?为什么会有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与环境污染有什么关系呢? ?请问“蝴蝶效应”中的蝴蝶到底在哪扇的翅膀?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什么?还有哪些效应? ?何谓木桶效应? ?在实际的生活中,短木桶效应和扬长避短到底哪 个更具有优势一些? 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详细阅读 ?什么叫羊群效应? ?什么是扎堆效应谁能告诉我谢谢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详细阅读 ? 什么叫鲶鱼效应? ? 鲶鱼效应与培哥效应的联系 ? 鲶鱼的生活习性?“鲶鱼效应”说法的由来? 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 鲶鱼效应,对于外来事物每个人都会产生紧张情绪,这种紧张是否对我们认识事物 有很大的影响。在记忆上,由于大脑的兴奋让我们很容易对这事务注意因而让我们更容易记下。(比如和某人初次见面而当见到这个人时我们感到非常的紧张,之后虽然我们很长时间没见但仍然能记得他的样子)。 在做事上,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一定的刺激是非常必要的,当感到一些天有些堕落时去找一些新事物(比如和同学或朋友一起出去玩,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交谈)或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做点别的。变化是很好的事,有变化才有发展,才又发现,所以时常让自己处在变化之中。

冲击弹性波

升拓无损检测技术—冲击弹性波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5) 摘要:冲击弹性波则是用锤或其他激振装置与测试对象冲击产生,是弹性波的一种。因为其具有激振能量大、操作简单、便于频谱分析等特点,是一种非常适合无损检测的媒介。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冲击弹性波,波的分类,反射特性,升拓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运用广范,在国内许多行业和部门,例如机械、粉末冶金、建筑、公路、铁道、隧道、桥梁、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航空航天、船舶、电力、核工业、兵器、煤炭、有色金属、医疗机构、核工业、海关等领域均有运用。四川升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致力于工程质量、结构安全和广域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设备、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以振动、波动、声响、冲击等作为测试和监测媒介。 无损检测技术,又称非破坏检查技术,在不破坏物质原有状态及化学性质的前提下,利用物质中因有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存在而使其物理性质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现象,以不使检查物使用性能和形态受到操作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测试、显示和评估这些变化,从而了解从而了解和评价材料、产品、设备构件等被测物的性质、状态或内部结构等所采用的检查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工程科学,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无损伤”。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无损探伤阶段、无损检测阶段和无损评价阶段。首先,无损探伤阶段主要是探测和发现缺陷;其次,无损检测阶段不仅仅是探测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一些其他信息,例如、材质、结构、性质、状态等,并试图通过测试,掌握更多的信息;再次,无损评价阶段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试件的材质、结构、性质、状态,还要求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综合的信息,例如缺陷(裂缝、剥离、内部空洞、蜂窝等)、几何尺寸(厚度、埋深)、位置、取向、内含物、残余应力等,结合成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技术,材料力学、断裂力学等知识综合应用,对试件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无损检测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冲击弹性波检测(包含超声波检测和声波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等方法。进入21世纪以后,为满足生产的需求,并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与图像识别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损检测的方法和种类日益繁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外,射线、激光、红外、微波、液晶、等技术都被应用于无损检测。

心理学十大效应

心理学十大效应 巴纳姆效应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己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即所谓的“从众”。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的认识自己,有以下几个途径: 勇敢面对自己 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掩耳盗铃,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或以己之 长比人之短。认识了解自己,从容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要觉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 用某种方式掩盖起来,这样的人后果知识自己骗了自己。 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 手机你相当数量的信息,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所以 需要我们主动去培养自己这种能力。 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在比较的时候,对像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实绩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来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会相对客观。 要善于总结 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 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性格。 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意志 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 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 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 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不怕众说纷坛,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十大心理学效应

十大心理学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源于皮格玛利翁效应,相传在古塞浦路斯国家,有一个国王叫皮格玛利翁,他用象牙雕塑了一尊少女雕像,并给她取名加拉提亚。后来日久生情,国王爱上了这尊雕像上的女孩,国王期待有一天,女孩能变成一个真实的美丽女子来与她结婚。国王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待感动了爱神阿芙狄仁罗忒,就赋予雕像以生命。加拉提亚化为真人嫁给了国王。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皮格玛利翁效应。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但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期待就是一种力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根据这种期待效应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期待”、“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

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二)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与经济学中所言的边际递减效应是一个原理。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当一个人饥饿时,你给他一只包子,他会吃得很香,而且还觉得太少了,给他第二只和第三只时,他虽然能吃得下,但感觉远没有第一只包子味美;当你给他第四第五只时,他可能再也不像吃第一只时那般充满对美味的期待了。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

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宁波升拓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摘要: 弹性波:是在固体材料中传播的物质粒子的微小振动传播形成的波,也曾被称为“机械波”、“应力波”、“地震波”等。由于变形微小,物体处于弹性状态,因此被称为弹性波;冲击弹性波:通过人工锤击、电磁激振等物理方式激发的弹性波; 无损检测技术,又称非破坏检查技术,就是在不破坏待测物质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利用物质中因有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存在而会使其某些物理性质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现象,以不使被检查物使用性能和形态受到损伤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测试、显示和评估这些变化,从而了解和评价材料、产品、设备构件等被测物的性质、状态或内部结构等所采用的检查方法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质量、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快捷简便、精度高等优点,所以其应用日益广泛。至今,无损检测技术在国内许多行业和部门,例如机械、粉末冶金、建筑、公路、铁道、隧道、桥梁、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航空航天、船舶、电力、核工业、兵器、煤炭、有色金属、医疗机构、核工业、海关等,都得到广泛应用。 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1960年代,弹性波(Elastic wave)的概念即被提出,并在物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0年代开始,包括“Impact Echo”法在内的弹性波无损检测方法,在ASTM的多个规程中得到了体现(C597、C1383、D2845等) 2000年,日本土木学会设立了“弾性波法の非破壊検査研究小委員会”,提出了冲击弹性波“Impact Elastic Wave”的概念。2009年,日本无损检测协会(日本非破壊検査協会、JSNDI)颁布了基于弹性波的技术标准(NDIS 2426,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弾性波による試験方法,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ncrete-elastic wave method),并将超声波、打声法等均归为弹性波的范畴。标准的第1、2、3部分别为超声波、冲击弹性波(Impact elastic wave method)和打声法。 本公司开发的各类检测和监测设备,均以振动和冲击弹性波为检测媒介,并正逐步形成相应的技术体系。 冲击弹性波的基本概念 振动和波的概念 首先,要分清楚两个容易混淆而又相互关联的概念,即振动和波。振动表示局部粒子的运动,其粒子在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而波动则是全体粒子的运动的合成。在振源开始发振产生的扰动,以波动的形式向远方向传播,而在波动范围内的各粒子都会产生振动。换句话说,在微观看主要体现为振动,而在宏观来看则容易体现为波动。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澳瑞森·梅伦 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以及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没有人在世界上是一座孤岛,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学将大有用处。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不能忽视的问题,无论是个人心理疏导、原生家庭教育、职场人际关系…都应该尝试运用心理学去介入及疗愈。心理学不仅让人更认识自己,更了解人性,更帮助人际交往有困惑的人。 因此,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有助于自处、与他人相处,更能运用它们分析社会现象及个人性情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自己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能拥有智慧的判断。 本期特别推荐,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懂心理学的人,更懂世界。 01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曾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 自己只需发号施令,他们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两个助手若无能,就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02 破窗效应 心理学将一种现象叫「破窗效应」:一个房子若窗户破了,无人修补,隔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墙,若出现一些涂鸦没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正如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若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就会毫不犹疑

最新常见岩石力学参数

几种常见岩石力学参数汇总 2010年9月2日 参考资料:《构造地质学》,谢仁海、渠天祥、钱光谟编,2007年第2版,P25-P37。 1.泊松比的变化范围: 2.弹性模量的变化范围:

3.常温常压下强度极限: 4.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的变化范围: 一、课程名称:中国戏曲介绍课时:2个学时 二、背景分析: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同学们对中国戏曲 还不够了解,不能经常接触戏曲。 三、教学内容:中国戏曲 四、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哼唱具有代表性的戏曲,简要说出

他们的起源 五、教学过程: 【引入课程】1、先介绍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然后放[天仙配],为讲戏曲作铺垫,将同学们带入戏曲的氛围中 【初步了解】1、介绍戏曲相关知识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2-5]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放[刘海砍樵] 2、戏曲行当 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每个都行当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 3、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4、唱腔 第一种是抒情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较缓慢,曲调婉转曲折,字疏腔繁,抒情性强。它宜于表现人物深沉而细腻的内心感情。许多剧种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厉于这-类。放[女驸马] 第二种是叙事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中等,曲调较平直简朴,字密腔简,朗诵性强。它常用于交代情节和叙述人物的心情。许多剧种的二六、流水等均属于这一类。放[花木兰] 第三种是戏剧性唱腔,其特点为曲调的进行起伏较大,节奏与速度变化较为强烈,唱词的安排可疏可密。它常用于感情变化强烈和戏剧矛盾冲突激化的场合。各戏剧中的散板、摇板等板式曲调都属于这一类。 5、国五大戏曲剧种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研究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实验五 研究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弦线上驻波的变化,了解并熟悉实验仪器的调整方法。 2.研究弦线振动时的振动频率与振幅变化对形成驻波的影响。波长与张力的关系; 3.在弦线张力不变时,研究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4.改变弦线张力后,研究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二、仪器和用具 可调频率的数显机械振动源、弦线支撑平台、固定滑轮、可调滑轮、砝码盘、米尺、弦线、砝码、频闪灯、分析天平等。见图1 图1 仪器结构图 1.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 2.振簧片 3.弦线 4.可动刀口支架 5.可动滑轮支架 6.标尺 7.固定滑轮 8.砝码与砝码盘 9.变压器 10.实验平台 11.实验桌 三、实验原理 在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其中张力为T ,线密度为μ,则沿弦线传播的横波应满足下述运动方程: 2 2 22 x y T t y ??= ??μ (1) 式中x 为波在传播方向(与弦线平行)的位置坐标,y 为振动位移。将(1)式与典型的波动方程 2 2 2 22 x y V t y ??=?? 相比较,即可得到波的传播速度: μ T V = 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f ,横波波长为λ,由于λf V =,故波长与张力及线密度之间的

关系为: μ λT f 1= (2) 为了用实验证明公式(2)成立,将该式两边取对数,得: f T lo g log 2 1log 2 1log -- = μλ 若固定频率f 及线密度μ,而改变张力T ,并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log T 图,若得一直线,计算其斜率值(如为 2 1),则证明了λ∝2 1 T 的关系成立。同理,固定线密度 μ及张力T ,改变振动频率f ,测出各相应波长λ,作log λ-log f 图,如得到斜率为-1的直线则验证了λ∝f -1 。 弦线上的波长可利用驻波原理测量。当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 传播时,其所叠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一维驻波是波干涉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在弦线上出现许多静止点,称为驻波的波节,相邻两波节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见图2。 2 λ 图2 四.实验内容 1.必做内容 (1)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的张力的关系 固定一个波源振动的频率,在砝码盘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以改变同一弦上的张力。 每改变一次张力(即增加一次砝码),均要左右移动可动滑轮○5的位置,使弦线出现振幅较大 而稳定的驻波。用实验平台⑩上的标尺○6测量L 值,即可根据式(3)算出波长λ。作log λ-log T 图,求其斜率。 (2)验证横波的波长与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在砝码盘上放上一定质量的砝码,以固定弦线上所受的张力,改变波源振动的频率,用驻波法测量各相应的波长,作log λ-log f 图,求其斜率。最后得出弦线上波传播的规律结论。 2.选做内容 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密度的关系 在砝码盘上放固定质量的砝码,以固定弦线上所受的张力,固定波源振动频率,通过改变弦丝的粗细来改变弦线的线密度,用驻波法测量相应的波长,作log λ-log μ图,求其斜率。得出弦线上波传播规律与线密度的关系。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 突出表现。 4、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 的言行。 5、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

心理学十大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三、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

10个不得不知的心理学效应

十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文:清源·王晴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为何能够坚贞不渝?为什么人们喜欢凑热闹?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 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效应。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由于人们对父母反对等恋爱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会使双方的感情更牢固。当这种恋爱阻力不存在时,双方却有可能分开。经历过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验的爱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冲击。当爱情的阻力消失时,也许曾经苦恋的两个人反而失去了相爱的力量。 二、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心理学十大心理学效应是什么

心理学十大心理学效应是什么 心理学十大心理学效应是什么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常用的岩土和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E, v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3(1 2 ) (7.2) 当v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 3.5,因为计算的K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 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和v 来计算G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一一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 中弹性常量:E1, E3, V2, V3和G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1,E2,E3, V2, V3 , V3 ,G12,G 13和G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 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 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流体弹性特性一一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 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 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 K f 值是2 Gpa 。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 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 (见理论篇第三章 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 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 K f 流动 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 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tf 与孔隙度 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丄 n t f ' (7.3) K f k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 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 系数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7.4) 其中 1 m K 4G/3 k k f 其中,k '——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 /秒) f ――水的单位重量 9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 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2 10 Pa )减少, 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 (见1.7节流动与 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 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 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 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 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n K f K f

实验二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二) 课程实验: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规律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2015.11.21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一、实验目的: 1、用MATLAB 程序演示了电磁波在无损耗、较小损耗和较大损耗情况下的传播博规律; 2、结合图像探讨了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能量变化情况; 3、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运用MATLAB 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 二、实验原理 1、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一般情况下,电磁场的基本方程是麦克斯韦方程,而我们讨论的介质是各向同性均匀线性的,即(0,0==j ρ)的情形。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解既是空间的函数又是时间的函数,而我们只考虑随时间按正弦函数变化的解的形式。对于这种解,其形式可表示成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复矢量和一个约定时因子()t j ωex p 相乘,这里ω是角频率。在这种约定下,麦克斯韦方程组便可表示成[]1 ΗE ωμj -=?? (1) ΕΗωεj =?? (2) 0=??Ε (3) 0=??Η (4) 对方程(1)两边同取旋度,并将式(2)代入便得 ΕΕεμω2=???? (5) 利用如下矢量拉普拉斯算子定义以及方程(3) ()ΕΕΕ????-???=?2 (6) 方程(5)式变为[]2

022=+?ΕΕk (7) μεω=k (8) 类似地,可得Β所满足的方程为 022=+?ΒΒk (9) 方程(7)和(9)式称为亥姆霍兹(Helmholtz )方程,是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2、平面波解 一般的电磁波总可用傅里叶分析方法展开成一系列。单色平面波的叠加。所以,对单色平面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假定波动方程(7)和(8)式的单色平面波的复式量解为[]3 ()[]r k ΕΕ?-=t j ωex p 0 (10) ()[]r k ΒΒ?-=t j ωex p 0 (11) 式中0Ε,0Β分别为Ε,Β振幅,ω为圆频率,k 为波矢量(即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t kx j ω-ex p 代表波动的相位因子。 为了描述均匀平面波的相位在空间的变化快慢,在此引入相速的概念,即平面波等相位的传播速度。很显然等相位面由下面方程决定[]1 const kr t =-ω (12) 方程(12)两边对时间t 求导可得 k dt dr v ω == (13) 由式(8)可知 εμ 1 = v (14) 将(10)和(11)式代入我们上面给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得[]3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第33卷 第9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33 No.9 2011年9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ep. 2011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徐松林1,郑 文1,刘永贵1,席道瑛2,李广场3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27;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26;3. 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摘要:含缺陷岩体具有尺度效应,此类岩体中传播的弹性波也有尺度效应。对现场测点EC37-201-06,在3.0×3.2 m2的范围内采用动态有限元方法进行了15种尺度的弹性波传播规律的分析研究。对现场测点EC37-101-06,在1.2×1.2 m2的范围内采用准静态有限元方法进行了60种尺度的弹性波波速与围压及计算尺度的关系的计算分析。前者采用了射线理论分析思想,而后者采用等效介质分析思想,得到了相应的弹性波的尺度效应,但二者规律有差异。为建立二者间的联系,也为了工程应用,基于量纲理论分析方法,给出了一个半理论的波速与入射波频率的计算公式。与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结果,以及考虑随机分布单节理散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公式基本可行。 关键词:岩石动力学;弹性波;尺度效应;节理岩体;量纲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2011)09–1348–09 作者简介:徐松林(1971–),男,湖北人,博士,副教授,从事材料冲击作用下响应的研究。E-mail: slxu99@https://www.360docs.net/doc/709260697.html,。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cale effect of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rock mass XU Song-lin1, ZHENG Wen1, LIU Yong-gui1, XI Dao-ying2, LI Guang-chang3 (1. CAS Key Laboratory for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Design of Material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7, China; 2.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3. Zhejiang East China Engineering Safet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td., Zhejiang 310014, China) Abstract:The propagation rules of elastic wave in rock mass with defects take on scale effect, just like the rock mass. The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DFEM)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agation rules of elastic waves at site-EC37-201-06. The whole computation area is 3.0×3.2 m2 and 15 kinds of computation scales are applied. A sta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 of elastic wave velocities to the confined pressure and computation scales at site-EC37-101-06. The whole computation area is 1.2×1.2 m2 and 60 kinds of computation scales are applied. The ray theory is used in the former method, and the effective media theory is used in the later. The scale effect of elastic waves is obtained,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for the two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ir relations and provide a simple model for engineering computation, a semi-theoretical phase velocity equ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imensionless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in-situ sonic velocities, seismic velocities and velocities comput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joints, the proposed equation can be well used in rock mass. Key words: rock dynamics; elastic wave; scale effect; joint rock; dimensional analysis 0 引 言 作为天然的地质体,原位岩体含有大量的节理、裂隙等缺陷,岩体具有较强的尺度效应。岩石研究一般有4种尺度[1],即矿物颗粒尺度、岩石尺度、岩体尺度和地质尺度。在工程应用和研究中主要涉及3种尺度:微观(micro-scale)、细观(meso-scale)和宏观尺度(macro-scale),与上述的前3个尺度相当。不同尺度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不同,如微观尺度研究的是矿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宏观尺度研究的是岩体作为等效介质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不同尺度研究之间的联系尚无定论。本文进行弹性波传播的尺度效应的研究,拟将弹性波的波长作为不同尺度间的联系进行初步探索,另外,也可通过此研究解释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数据的离散性和差异性。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尺度效应研究目前尚不系统。实验研究方面主要关注岩石颗粒、随机分布裂纹等缺陷的影响[2-7]。只有Gettemy等[7]对比分析了San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收稿日期:2010–06–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