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行文规则(下)

公文行文规则(下)
公文行文规则(下)

公文行文规则(下)

主讲人:李克实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二、公文行政名义

(一)公文行政名义种类

第二个,公文的行政名义。一般来讲,公文是公对公的文,主送机关是公家,是组织,落款也是单位,也是组织,公对公大部分是这样。

但是行政名义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一种情况是抬头和落款是个人的这种公文没有。比如,一个机关的领导给上级机关的领导写封信就不是公文。虽然他说的可能是公务,涉及到国家的建设发展的有关问题。但是,文件的抬头是个人,落款是公家或者是文件是公文,但是落款是个人。

这有两种特例。一种是上级机关领导个人直接批示交办事项的回复,这个回复上面写的就是领导同志的名字,名字是个人。我那时候在机关工作,总书记有一个批示,他看了新华社的一个国内动态清样,报道了一个事情他很关注,然后就批了,也是要求我们调查,并将情况告我,很清楚。告诉你得回复我,我等着呢。我们就组成了一个调查组,就赶紧下去了去进行调研,搞了一个月。最后回来以后写一个报告,这个抬头怎么写。你写党中央国务院吗?那你说人家收到这个是什么呀,对不上,这个抬头就只能是写,谁批给你的那你就回复给谁。所以这个抬头就是锦涛同志,冒号,根据你几月几号什么上面,什么批示,我们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一个调查组,下到什么地区,进行多长时间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2345678,最后落款是调查组,盖公章。对领导个人的,就是上级机关领导个人的就是这唯一一种方式。过去还有好几种,你比如说什么紧急,什么绝密,

这次新的条例都去掉了,就保留了这一种,只有这种情况你是可以以个人抬头,这个是去书写的。

这个注意区别一下,就我们机关内部对本机关领导写的请示,写个人没问题,这是你机关内部规定的。机关对上级机关不可以写个人。除这种情况之外,你不可以写个人,这个不要搞乱了,搞混了。你说你变成机关内部,处室向领导领事请示工作都不可以了,这就没法运行了。各个机关都有内部规定,不在条例规定范围之内,这是一个。

第二,以领导人的名义实施的文件。这个在我们15个文种当中是有一个特例的。

这是一个模拟的,市长叫毛译俭,翻译的译,勤俭的俭,这都是模拟的。写出来看着伟人的似的。

我们还有一种就是令,政府令、部令、国务院令这种最后不落公章,落名章,这个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人的一种心理的一种倾向,就是人这种群体性的心理倾向有一个特点,就是崇拜权利,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利用这种心理倾向来发公文,往往会起到比公章更有效的效果。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感召力、感染力、宣传鼓动力、威慑力、震撼力。比如说法院院长令枪毙犯人,就是基于这么一种心里特征。这个不是说是中国人的特征,这是人类的特征。在国际上,在外国更是认签名,不大认公章,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总统令、市场令往往就会产生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效果的区别。你比如说我们非常著名的战役就是叫长江渡江战役。这个战役之前,有一个叫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令,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一个公文。

当时这个名字是后起的,当时这个历史文献上面就是两字命令。然后抬头也是很有特点,用的是统称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这一下子到每一个人了,然后是我命令你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下头1234。说完了以后,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手签的毛笔字,总司令朱德,这是两个人。你像前进将士看到这个命令,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我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你想想

那种士气,那种感觉,摩拳擦掌,最后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有船坐船,没船抱着块门板,抱着块木头,实在没的抱了,干脆棉袄一脱就游过去了。你像那会儿3月份淮海战役,4月份就过了长江,那基本上都是穿着棉袄,都没有来得急换装。进展多么神速。你总不能穿着棉袄过去。

最后,棉袄里头没了,你不像现在海军装里头还有内衣还有衬裤,就是光着游过去的。这个挺有意思的,你像那种士气,那种场景,你想想都激动人心。如果我们假想一下,现在不是按照当时那个特点的一个公文。我们按照一般的规则,应该是这样,一个红头文件,抬头是各军区、各野战军、各军兵种冒号,然后经中央研究决定几月几日这个过长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234,然后盖个大圆戳。这个你像还有这种气势吗?搞不好这个江过不去了也不好说。明确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里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往往在处理一些大事情的时候,用领导人的名义去颁布去颁发,就有更好的行政效力,这个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我们要特别地注意,文种不要滥用,要把握两个要点,第一就是重大,一定是大事。说说最近咱们这个干部老是吊儿郎当的老迟到,咱们搞个考勤令。这事儿不行,这事儿太小。那么这个就就就不好使。或者说基层搞个村长令,这恐怕也不好使。没人听你的。一个叫重大,二叫权威。你权威得够得上,你再用这种方式,你够不上,你就别使了。这是这种公文的这种特点,这是行文名义的两种。

再有一种行文名就是是你的公文吗,是。但是,不以你的名义发布,而是以上级机关的名义发布,这是为什么?这个原因就是一条,因为由你的名义去发布的话,是超越你的本级机关的权限了。你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你的发文权限范围就是一点点。但是你这个发的文要更多的部门周知,那你就必须是报请上级机关了。如果是小范围的,你联合行政可以采取方式去解决的也可以。那么要是解决不了的,你要求所有的机关都要知晓,那你就是只能报上级机关,以上级机关的名义去行政、去发文。

(二)上级机关名义行政发文的四种做法

上级机关的名义行政去发文有四种做法。一种是上级机关的名义行政;第二

种是上级机关办公部门的名义行政;第三种是上级机关的名义批转;第四种是上级办公部门的名义转发。这四种去怎么去区分,我们怎么样要求上级机关对待我们这个文件,是采取哪一种方式,我们怎么样去请示,提出这种意见。是这样来划分的。

报请上级机关名义行政的,主要是新发布的法规或者是修订、废止过去法规的法规。就是前边法规作废了,新建立一个法规,完全就是替换更替了这种法规,这一种这个法规法规头次颁布的是要以上级机关的名义行政。地方上的话,就是你的同级人民政府去颁布一个规定,一个法规。

如果是已经有这个法规规定了,在贯彻实施法规规定的实施细则、办法或者是贯彻的意见,这类也是一种低一个规格的法规,就是执行层的。第一层我们叫决策层的、政策层的,就是本级机关的名义。下列一层的叫执行层的,就可以以上级机关办公部门的名义去发布。我们也很多政策,第一次发布的时候就是国务院,然后,贯彻执行就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这个贯彻什么什么国务院多少号文件的意见或者办法等等,这个就是第二个层次的。你已经是前面有法规了,后头是贯彻落实法规的,这个具体执行级文件。

第三种,执行了一段这个法规了以后,发现有遗漏,需要补充、需要解释、需要做局部的修订,但是不否决已经形成的法规。这时,你按照立法的规定就是,你一个法的话,解释权在他的发布法规的同级机关,你不能由他的下级机关去解释他,去改变他。

那么就是报请上级机关的名义去批转,你还能看出后头就是你的文件。直接以上级机关的名义,你就看不出来是谁的文件了,是谁起草的了,只能是从最后一部分本规定由谁谁谁负责解释,原来是他起草的。这能看出来,如果没有这句话,基本上是看不出来谁起草的了。那就是只能是根据你对职能分工的理解去猜了。

但是,后边这个的话,就是带着你的原文的,前边有一个批转,后头还是你的原文,而且你这原文不是附件,就是正文。这个的话呢,就是干这个用的,这是常规的。

最后一种,就是说是超越权限的一般规律事项,事项不是说新发布的法规对吧,一般性的常规的工作事项,但是,虽然是由你来牵头,但是说超越你的发文权限了,这个事儿就由上级机关办公部门名义给你转发,转发的是后头还是你那个文件。经过转发以后,那各级机关就认了,这解决一个你的发文权限问题,这是行文名义。

三、公文格式要素

第三个就是格式要素。格式大概有两类,一个是文件的尺寸,字行字号,字的间距,空格,这一类的东西,离边沿的距离多大。讲的这些东西,我就不跟大家去详细地讲了,这就是一个尺码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是一个规矩,就是一个方圆,我们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而且印刷车间,打字室,打字员他们知道就行了。我们在处理起草公文知道有这么一个尺寸就行了,不必去深入去研究它,重点不在这儿。

还有一个讲格式,我们讲的是公文当中的各种要素的处理,这个我们要知道。你像什么叫要素,大概有这些。一个公文有序号、有密级,有急缓,发文机关的标识就是红头、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成文日期和印章等等,都叫做公文要素。我们是要要了解,能够掌握和使用它。

1.文件密级

一般来讲,密级要准确的去确定。有的时候会接到一个文件,文件要求我们是广为宣传,但是这个文件上写着秘密,搞的我们就两头为难了。你又要他广为宣传,你又是秘密,那我怎样宣传呢?秘密就是不能宣传的。那么就只好等着这个文件就是登报,登报了以后就是认为就是自然解密。那么实际上登报和收到文件之间就差了一天。那么我就觉得是不是你这个秘密级别就是定高了。你文件本身当中内容就要求我们扩大宣传,那么也有这种解释,是逐级传达,不到登报那一天你就算泄密。但是我觉得这些文件好象没那意思,因为内容当中都是可以宣传的。最后登报的内容和原文一字不差。那么确定密急的时候,就给人感觉是定

高了,定高了就不利于你执行。但是你定低了也不合适,你定低了,那肯定是说稀里哗啦的,就是大家都知道了,你有一些不适合公开的,最后可能产生非常不好后果。

2.文件急缓

再有一个就是急缓,我们比较少用,说实在的,公文当中我们比较少用。你像我们有时候用这个事儿比较急,是在这个就是传输过程中要求急,办理过程中要求急,正式发文一般很少去标计划,包括下发文,平行文这很少。有的在送达的时候,是限时送到,限下午5点以前送达,这个都是比较急的了,但是很少在公文上标注。但是,可能有一些公文呢,他有这种急缓。还有一种用法就是把急缓加注在标题当中。关于什么什么的紧急通知,这种做法也有,但是也很少在这个角上去标注急缓。再有一种,就是再急的话,就是改变公文的载体,不搞纸质的,直接就是电报不就完了吗或者是明传也行,速度要比那个快的多。你哪怕是加急电报。

所以,急缓就是留个位置,所以在这个公文真正处理的时候,能用上急缓的比较少。如果要标注急缓,也确实是急的再标,这个地方就是不要去乱标。特别是上行文,上行文当中你想想你是给上级机关领导看的东西,你弄一个特急,什么意思啊?你上级布置公布,说你们要抓紧,雷厉风行。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要听汇报,这都是上级领导对下讲话的口吻。你没说是你搞一个请示,说是你上面说你快批,你给我抓紧时间批,有这样的吗?这也非常不礼貌啊。所以说尤其是在这个上行文上,不是说你不能用,一定要慎重,不要乱用。那么说领导赶紧批了以后,我踏踏实实回家过年去了。这不行。这是会造成乱子的。所以急缓,我就是提醒大家,不是说不能用,但是你确实紧急。需要的话在这个位置上,一般性的公文还少用,别动不动就是什么特急,这是急缓。

3.文件字号

字号大体上就是说是三五个字,不要搞的太多,这个字你搞了多了以后就罗嗦了。过去我们讲什么字,这个字也不要了。文号编制也是本着一个从简的原则,你不要有多的系列的号,你像这个中办、国办、国发、国办发、中发、中办发就

四个。不要搞的过于复杂,还有,往下就是说你像国办秘函、中办秘函,就是在第一个等级的联系工作使用的。你像正式文件的话,我们就这么几个。

另外,就是说还有一些非公文的资料性的,你比如说中办通报什么,情况通报这一类的。这是要简化。你比如说是一个部委字号下头,10几个业务司局,各个司局挂一个字儿,没必要。

4.文件标题

另外就是标题,标题不可以过长。这个没有规定说标题不能够超过多少个字。我见过最多的一个标题是94个汉字,已经是不短了。有一次秘书局的一个领导,跟我讲说你不行,我见过最长的一个150个汉字,那得多少行。那你想想的话呢,就是说我说94个汉字恐怕就得8、9行了。那你150个汉字不得一篇了,这个要缩短。公文标题原则上必须要有主办机关名称,但是有些情况下可以不要。你比如说一对一的公文,不脱离红头形势独立发挥效应的公文,一般像请示,函这一类的报告,它不脱离公文,就是他的红头独立发挥效力的这种文件可以简化掉,那不影响。但是,你要转发、印发这种东西,没头儿,不知道是谁的了,那你必须要有。再有的话,就是多部委联合行文的话,那你取一个主办机关名称就可以了。还有一个红头当中,就是我这个后头再讲。

红头的排列有几个系列。大的系列就是党政军群,你要是联合行文的话就是党政军群。现在正式分开了以后,正的应该是按原来的道理,就是市就是加在政里头的,所以说要加个塞的话,那应该是党政市军群。这个大家可以讨论,我个人意见可能应该是这样排列,因为原来市在政里面分离出来的。那么应该是不是这个顺序,这是一个,第一系列,这是一个大顺序。

第二个顺序,你联合行文的话就是主办机关排在前边。那么第三个顺序就是按照机构名称表,这是有一定之规的,排列不要错误。正文印章就是没有难理解的了,我想这是这几个我跟大家说一下。

四、公文办文流程

(一)各类报送文的处理

最后这一讲,再把公文的办文流程这个跟大家做个介绍。办文流程的话一个就是说各类报送文,包括平行文,收到这个文件的处理的流程。首先,就是我们收到文要进行这个收文审核,那么受理的范围事先也是明确的,不该受理的,加个章就打回去了。

你要看行文规则对不对。你比如说他应该是属于请示的,他写成函,严格一点说,那你应该是让他退回去重写。应该是函的,你写成通知,这个你也得给退回去。用函的格式写通知,那么但是有的时候呢,就是说反正明白这个意思就完了,这个特别是平行文,也比较客气,也不愿意说了,主要是说是下级机关报送的,就是严格一些。因为是你的下级机关,你还要管他的公文。那么包括会签是否合法,这个都要看一下。

这里头有一个会签的争论问题,我这里面有说一下。有些机关是由更高职务的领导兼任领导的,你比如说我们有一些部,俗称叫大部。你比如说外交部、公安部、教育部、卫生部、发改委可能就是都曾经有过或者是现在还是这样的,就是由国务委员兼任部长。这个在行文当中呢,他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会签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冲突,主办机关没有签名让会办机关签。会办机关就说你们部领导没有签,我们怎么签啊,这个就造成一些麻烦。像这个的话,我们要分清楚一个事儿,就是由高层领导兼任部长的只是说是部长的个人的行政级别比较高,但是部的职能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按照我们行文规则,主办机关先签,这个不能改变。所以说呢这个就是说,不管是谁当部长,你应该是谁主办谁先签。这是一个规矩,这个要说清。

收文的时候,你主办机关你没有签的,那你就是退回去,你就是应该让你的部领导签,如果你这个有一些文的话,那你主管部长、副部长签你也可以。你不能够就是说秘书处签了一下,你就拿过来,这不可以。

再有,就是说觉得不对的,就是退回补充修改或者是退回,那么觉得没什么问题的,你再收,收了以后,你就要提出一个拟办意见。有一些就是送到这个主办部门去处理了,送到司局去处理了,有一些要先送给领导批示,有一些就是要

标注密级实现。在提出拟办意见的时候,要提出密集实现。还有一些,还有指定会办机构,这都是我们办公部门在提出拟办意见的时候把这些事情都要做到,这是一个。那么这个主办机关如果也认为,说不该是我管,他也有权给你退回来。那么认为是应该我管,那就没什么了。那么办结了以后就正式退回了,这是一个报送文的流程。

(二)上级交办公文办理

再有一个就是上级交办公文的办理,我们讲上级,直接上级机关只有一个,但是,我们还有一些,一个叫做是除了上级机关,还有上级机关领导的批示这个也很重要,这也是上面来文。还有是这个上级有关机关来文。你比如说一些是个人大、政协,有事情、议案,这些要求你答复的,那么直接给你的。类似像这种情况。

还有的就是上级机关部门来文,你比如说组织部来文,你像这种文都是统统都是代表上级机关的,所以,我们就是在这一类文件处理上,我们统称为上级来文,那么上级来文的话,我们在办的时候,也是要有一个,有些要领导批示,有些直接是文秘分办,其实跟前面的流程是差不多的。

这两种都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哪些要交给领导批示,先给领导批示,哪些你直接办理。曾经有一次我们办公室主任一个讨论。有一个就是这个办公室主任就讲了,说这个你在机关里头啊,说机关的领导这个脾气秉性直接影响你这个工作,如果他这个人很怪,我们就很难伺候。他就说他们的一个老局长,说我们这个局长就是很难伺候。说有一次他刚上任那时候就把我叫去了,叫去了以后了,是我问你一个问题,说你们办公室每天都干什么呀?他说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接着又说了,他说我看反正来了文,你就往我这屋一堆一送就完了,说好象你们什么都不用管呢?他琢磨这话就是嫌他们就是不挡风了,不处理直接就是都给领导送,那么就下来就研究了研究,说哪些送给领导,哪些就不要送了,哪些就直接办了。分了分工,划了划类,这家伙送文就少了。又过了一段,又找他了。他说我发现你这个人很能干。说咱们这儿有没有别人都无所谓了,关键有你就行了。这什么意思这话,那就是说你越权了,又吓了一跳。那么说你看看,说

左右都不是。

后来我们也想了,这个就是你没有处理好一个问题,就是你哪些事要报领导,哪些事儿你自己处理。那么你这个事儿的话,你要把握不住,那可不是两头挨批。所以说你当办公厅主任,如果是这个事情分不清楚,那日子真的是不好过了。我想了这儿有一个大原则,包括是品行和下边报文,和上级机关来文都适用的一个大的原则,就是已有办文化流程的事项按规则走。

你比如说我们有很多户口审批的这种东西,你们要不要先送给部领导,我们都有详细的办理流程,怎么走怎么走,你按照这个办就完了,这个就是正常的业务内容那就报给领导。

有这么几种就是先报给领导,然后再做处理,一种就是上级机关领导个人直接批示交办事项,你要在第一时间让一把手知晓。你别在上边批一大堆,说是总理的批示很重要,认真贯彻落实,你再给你们机关的领导,那不是找挨批吗,这个话就是赶紧送,这是一个。

第二个,没有办过的事情,从来没遇到过的事情,或者说你这个部门职权范围当中的没有明确,但是在其他部委的职能当中也没有。这个事儿的话你不管谁管,像这种事儿。还有,是你的职能,但是你没有明确地处理流程的;再有一种,这个事情他有他的特殊性,但是明显的是违反现有规定和法规规定。按这个要求来。但是他确有特殊性,像这种事儿。那你处理不了,那你就得先报给领导去决策,同时报送的时候说明情况。这样的话,就是大事儿落不下,但是小事儿又不干扰。这是办公流程中要解决的。

(三)签署、签发和会签

再有一个,就是说是发文会签的程序。这个程序当中我们注意一个签署文件的一个热点呢,就是当时我们2000年讨论的时候,也挺热闹的,就是这个画圈的事儿。过去的领导习惯划圈,那么结果的话呢,就是有好多事情,就是要看底下去猜。这个到底是同意还不是同意,最后涉及到一些案子也是这样。说划了个圈,那你是批准还是说知道了。那么所以说当时我们2002年修订国务院办法的时候,就对划圈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就是阅件划圈,视为知,阅知,知道,已阅知。

那么办件首批领导,这个有一个概念,叫首批领导,就是第一个看文件的,不一定是一把手。你比如说我们分管外事,那么这个可能是涉外的一些文件先到我这儿,那么我提出意见以后再报给一把手。首批领导要有明确意见不准划圈。其他领导划圈视为同意首批领导意见。这就搞的比较复杂。这次条例做了一个规并,就是这么一个原则,我解释为就是叫圈则自负。就是你要非得划圈也可以,你像这个圈从哪儿来的,现在也不好考证。

我们查了一个就是末代皇帝,这个爱新觉罗溥仪最后一个皇帝,人家是都是写的字,这两个是阅件,知道了,览叫照发。这个也没有划圈,但是现在这个划圈呢,那么你就是说是咱们定一条,就是划圈,你要是划,那么就是认为在办件当中,有表示意向方向的文件当中,圈就视为同意。你当然有一些文件,他没有一种意向方向,这自然就是解释为就是知道了。

只要是这个文件的内容有方向性,那就是表示为同意。说到时候我说我不认帐,那不认账的话,那你要怕要出事儿的话,那你还是签名。我们正面的规定是叫做签名,不是划圈,要有明确意见。但是说划圈也行,党中央国务院替你解释了,这个圈就视为同意了,比较简单了,这是关于划圈的问题。

(四)发文首页格式设计

再有,就是发文首页,我们现在发文首页,就是各个机关现在有很多机关还沿用传统的,老的方式,就是在正式发文之前还有一张纸,叫发文稿纸,或者叫发文首页。格式是各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事情,一个部委一个样。但是更多的机关部委,现在已经改了,就是取消了这张纸,不要了,一个就是说提高效率,避免是多次套红,减少了一个环节;再有一个会签的位置也比较灵活,是一个有利于网络化流转办工。再一个,就是说比较直观,避免套错红头等等有很多好处。

所以,这个是改变流程以后的发文首页格式,就是将来存就是存这个。有一些办文信息,是不正式印刷在文件上的,没有关系。在最后文件最后有一条黑线当中,这个注明,就是我们不进入正式印刷就完了。在办理的时,这一部分是放到就是第一页上,但是印刷的时候黑线以下的不印,这是是建议,就是更改过来,这是对于提高我们办公效率和质量,我觉得是很有好处的。

(五)公文处理流程再造

再有一个就是公文处理流程再造的改革,我们怎么样去提高办公效率,简化中间环节。避免重复性工作,原则高效的核准方式,加速传递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手段等等吧,这都是为了使我们的这个公文做到更好。

这一讲我们就到这儿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