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滴定图像分析

电解质溶液——滴定图像分析
电解质溶液——滴定图像分析

电解质溶液——滴定曲线图像分析

一、酸碱滴定

2.(2015·山东理综,13)室温下向·L-1NaOH溶液中加入·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答案D

解析A项,a点Na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为,呈碱性,说明HA为弱酸,NaA 发生了水解反应,则溶液中:c(Na+)>c(A-)>c(OH-)>c(HA)>c(H+),错误;B项,a点NaA发生了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b点主要由于HA的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水的电离程度,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pH=7,则c(H+)=c(OH-),可得c(Na+)=c(A-),错误;D项,b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NaA和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所以c(A-)>c(HA),正确。

~

常温下,用·L-1NaOH溶液滴定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

解析点①溶液中的溶质为和,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2c(Na+),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整理后得c(CH3COOH)+2c(H+)=c(CH3COO-)+2c(OH-);点②溶液的pH=7,据电荷守恒有:c(Na+)+c(H+)=c(CH3COO-)+c(OH-),又c(H +)=c(OH-),则c(Na+)=c(CH3COO-);点③溶液中的溶质为,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OH-)>c(H+)。

答案D

6.(2017届湖南益阳一调,13)常温下,用0 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mL 0 mol/L 盐酸和mL 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若用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n(CH3COOH)>n(HCl)

D.当V(NaOH溶液)=mL 时,两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c(Na+)>c(A-)>c(OH-)>c(H+)

【答案】B

{

【解析】A项,常温下0 mol/L 盐酸的pH=1,显然图1是滴定盐酸的曲线,图2是滴定醋酸的曲线,错误。B项,图中B、D两点溶液的pH均为7,则有c(H+)=c(OH-),结合电荷守恒推知,溶液中c(Na+)=c(A-),正确。C项,B、E两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a mL,据CH3COOH~NaOH及HCl~NaOH可知,反应消耗n(CH3COOH)=n(HCl),错误。D 项,当V(NaOH溶液)=mL 时,两混合液中酸、碱均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盐酸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溶液呈中性,则有c(Na+)=c(A-)>c(OH-)=c(H+);滴定醋酸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H3COONa,由于CH3COO-发生水解而显碱性,则有c(Na+)>c(CH3COO-)>c(OH-)>c(H+),错误。

7.(2017届广东肇庆二模,13)常温下,用mol/LNaOH溶液滴定10 mL mol/L H2A溶液,溶液的pH与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OH-)/c(H2A)增大

B.B点:c(HA-)>c(H+)>c(A2-)>(H2A)

C.C点:c(Na+)=c(HA-)+2c(A2-)

D.水电离出来的c(OH-):B点>D点

【答案】D

【解析】A项,由图可知,mol/L H2A溶液的pH>1,说明H2A为弱酸,若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水,H2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H+)、c(H2A)均减小,由于K w不变,则c(OH -)增大,故c(OH-)/c(H2A)增大,正确。B项,B点V(NaOH溶液)=10 mL,溶液中溶质为NaHA,此时溶液的pH<7,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有c(A2-)>c(H2A),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HA-)>c(H+)>c(A2-)>c(H2A),正确。C项,C点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则有c(H+)=c(OH-),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HA-)+2c(A2-)+c(OH-),则有c(Na+)=c(HA-)+2c(A2-),正确。D项,B点溶液的溶质为NaHB,溶液呈酸性,H+抑制了水的电离,而D点V(NaOH溶液)=20 mL,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A,A2-发生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故水电离出来的c(OH-):B点<D点,错误。

}

4.(2017届安徽巢湖三模,13)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中的lg c(H+)

c(OH-),用0 mol·L

-1的NaOH溶液滴定mL 0 mol·L-1的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溶液的pH=

B.B点溶液中存在c(H+)-c(OH-)=c(NO2-)-c(HNO2)

C.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

D.25 ℃时,HNO2的电离常数K a=×10-

【答案】A

【解析】A项,D点AG=-,则有c(H+)

c(OH-)=10

-,又知K w=1×10-14,则有c(H+)=×10-L,故溶液的pH=,正确。B项,B点V(NaOH溶液)=10 mL,此时为等浓度HNO2和NaNO2的混合液,据电荷守恒可得c(H+)+c(Na+)=c(OH-)+c(NO2-);据物料守恒可得2c(Na +)=c(NO2-)+c(HNO2),综合上述两式可得2c(H+)-2c(OH-)=c(NO2-)-c(HNO2),错误。C项,

C点AG=0,则有c(H+)

c(OH-)=1,此时溶液呈中性,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 mL,

错误。D项,A点AG=,则有c(H+)

c(OH-)=×,又知K w=1×10

-14,则有c2(H+)=×mol2/L2,则HNO2的电离常数为K a=[c(H+)·c(NO2-)]/c(HNO2)=c2(H+)/[ 0×c(H+)]≈×/[ 0×c(H+)]=×/c(H+),由于c(H+)<0 mol/L,则有K a>×,错误。

(2017届山东德州一模,13)25 ℃时,用mol/L 的盐酸滴定20 mL mol/L NH3·H2O 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5 ℃时,mol/L NH3·H2O溶液中NH3·H2O

的电离度为1%,电离度=

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溶液中原来电解质的总分子数

×1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对应的NH3·H2O溶液的pH=12

B.b点混合溶液中:c(Cl-)=c(NH4+)+c(NH3·H2O)

C.c点混合溶液中:c(H+)>c(NH3·H2O)

D.d点混合溶液中:c(Cl-)>c(NH4+)>c(H+)>c(OH-)

7.C A项,25 ℃时,mol/L NH3·H2O溶液中NH3·H2O的电离度为1%,则c(OH-)=mol/L×1%=mol/L,则溶液的pH=11,错误;B项,b点V(盐酸)=10 mL,所得溶液为等浓度NH3·H2O和NH4Cl混合液,据物料守恒可得2c(Cl-)=c(NH4+)+c(NH3·H2O),错误;C项,c点V(盐酸)=20 m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NH4+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H3·H2O 和H+,考虑H2O还电离出H+,则有c(H+)>c(NH3·H2O),正确;D项,d点V(盐酸)=40 mL,所得溶液为等浓度NH4Cl和HCl混合液,由于NH4+水解,则有c(Cl-)>c(H+)>c (NH4+)>c(OH-),错误。

7.已知:pOH=-lg c(OH-)。298 K时,向mL mol/L 氨水中滴入mol/L 的盐酸,溶液的pH和pOH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PJN表示溶液中pH的变化

B.M点水的电离程度比Q点大

C.M、P两点的数值之和a+b=14

D.pH与pOH交点J对应的V(盐酸)=mL

7.C A项,该滴定实验是用盐酸滴定氨水,氨水显碱性,故曲线PJN表示的是pOH 的变化,错误;B项,曲线MJQ表示溶液pH的变化,J点pH=pOH,此时溶液呈中性,M

点溶液显碱性,溶质为NH4Cl和NH3·H2O,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Q点溶液显酸性,溶质可能是NH4Cl和HCl或NH4Cl,若Q点溶质为NH4Cl,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故Q点水的电离程度比M点大,错误;C项,据图像可知,M点对应pH=a、pOH=b,又知常温下pH +pOH=14,即a+b=14,正确;D项,pH与pOH交点J表示溶液呈中性,由于NH3·H2O 是弱碱,此时的溶质为NH3·H2O和NH4Cl,故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mL,错误。

7.(2018届湖南长郡中学选拔考试,13)25 ℃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5,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0-5,现在25 ℃时向10 mL 浓度均为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mol·L-1的氨水,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到B点,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小

B.整个过程中,C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溶液pH=7时对应的点应在C点和D点之间某处,此时溶液中存在:c(NH4+)=c(CH3COO-)+c(CH3COOH)

D.D点处:c(NH4+)>c(Cl-)>c(CH3COO-)>c(OH-)>c(H+)

7.C A项,A→B点过程中,不断加入氨水,NH3·H2O与H+反应生成NH4+,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中导电离子的浓度减小,故导电性减弱,正确。B项,C点V(氨水)=20 mL,此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溶质为NH4Cl和CH3COONH4,由于NH4+、CH3COO-发生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而酸或碱过量,均抑制水的电离,故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正确。C项,C 点溶液呈酸性,则C~D之间存在pH=7的点,C点溶液中c(NH4+)>c(CH3COO-)+c (CH3COOH),而在C点后又加入氨水,故C~D 之间溶液中不存在c(NH4+)=c(CH3COO -)+c(CH3COOH),错误。D项,D点V(氨水)=30 mL,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则有c(OH-)>c(H+);结合电荷守恒规律推知c(NH4+)>c(Cl-)>c(CH3COO-),正确。

7.滴定分数是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ol/L NaOH 溶液滴定mol/L H2C2O4(草酸)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C2O4属于二元酸

B.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NaHC2O4溶液,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C.图中②处:c(Na+)>c(C2O42-)>c(OH-)>c(HC2O4-)>c(H+)

D.图中①处:c(Na+)+c(H+)=c(HC2O4-)+c(C2O42-)+c(OH-)

7.D A项,由图可知,mol/L H2C2O4溶液的pH>2,且存在滴定分数为①、②的两个点,则H2C2O4是二元弱酸,正确;B项,图中滴定分数为②时pH=,用NaOH标准液滴定NaHC2O4溶液时生成Na2C2O4,故可用酚酞作指示剂,正确;C项,②处溶液中溶质为Na2C2O4,

C 2O 42-发生水解生成HC 2O 4-,溶液呈碱性,则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a +)>c (C 2O 42-

)>c

(OH -)>c (HC 2O 4-)>c (H +

),正确;D 项,①处溶液中溶质为NaHC 2O 4,据电荷守恒可得

c (Na +)+c (H +)=c (HC 2O 4-)+2c (C 2O 42-)+c (OH -

),错误。

6.(2017届山东滨州一模,13)用 mol/L NaOH 溶液滴定 40 mL mol/L H 2SO 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 2SO 3的K a 1=1×10-2

B . mol/L NaHSO 3溶液的pH =

]

C .图中Y 点对应的溶液中:3c (SO 32-

)=c (Na +

)+c (H +

)-c (OH -

)

D .图中Z 点对应的溶液中:c (Na +)>c (SO 32-)>c (HSO 3-)>c (OH -

)

6.D A 项,由图可知,第一个半滴定点W 处c (H 2SO 3)≈c (HSO 3-

),溶液的pH =2,

则有c (H +

)=1×10-2

mol/L ,故H 2SO 3的电离常数K a 1=c (HSO 3-)·c (H +

)c (H 2SO 3)

≈c (H +

)=

1×10-

2,正确;B 项,第一个反应终点V (NaOH 溶液)=40 mL ,H 2SO 3与NaOH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SO 3,此时溶液的总体积约为 80 mL ,则c (NaHSO 3)= mol/L ×1

2= mol/L ,由图可知,此时溶液的pH =,正确;C 项,图中Y 点为第二个半滴定点,V (NaOH 溶液)

=60 mL ,据电荷守恒可得:c (Na +)+c (H +)=c (OH -)+c (HSO 3-)+2c (SO 32-

),

又知 c (HSO 3-)≈c (SO 32-),则有3c (SO 32-)=c (Na +)+c (H +)-c (OH -

),正确;

D 项,图中Z 点是第二个反应终点,溶液中溶质为Na 2SO 3,由于SO 32-

发生水解且水解程度

较小,则有 c (OH -)>c (HSO 3-

),错误。

7.(2017届湖南衡阳一模,13)氨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所得甲胺(CH 3NH 2)

的性质与氨相似,CH 3NH 2·H 2O 也是一元弱碱,25 ℃ 时电离常数K b =×10-

5。现用 0 mol/L

的稀硫酸滴定10 mL 0 mol/L 的甲胺溶液,溶液中c (OH -

)的负对数(pOH)与所加稀硫酸的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胺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CH 3NH 2·H 2O===CH 3NH 3++OH -

B .A 、B 、

C 三点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 (H +

):B >C >A

C .C 点所在溶液中c (CH 3NH 2·H 2O )c (CH 3NH 3+

=×10-

5 D .B 点溶液中存在c (CH 3NH 2·H 2O)>c (CH 3NH 3+

)>c (H +

)>c (OH -

)

7.C A 项,CH 3NH 2·H 2O 是一元弱碱,部分电离生成CH 3NH 3+和OH -

,则电离方程式为

CH 3NH 2·H 2O CH 3NH 3++OH -

,错误。B 项,C 点甲胺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由于弱碱阳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 、B 两点甲胺均过量,碱抑制水的电离,且碱

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故水电离出的c (H +

):C >B >A ,错误。C 项,C 点溶液

的pOH =9,则有c (OH -)=1×10-

9 mol/L ;CH 3NH 2·H 2O 的电离常数K b =c (CH 3NH 3+

)·c (OH -

)c (CH 3NH 2·H 2O ),则有c (CH 3NH 2·H 2O )c (CH 3NH 3+)=c (OH -

)K b =1×10-

94×10-5=×10-5

,正确。D 项,B 点V (H 2SO 4)=5 mL ,反应所得溶液为等浓度CH 3NH 2·H 2O 和CH 3NH 3+

的混合液,溶

液显碱性,则CH 3NH 2·H 2O 的电离程度大于CH 3NH 3+的水解程度,则有c (CH 3NH 3+

)>c (CH 3NH 2·H 2O ),错误。

7.(2017届山西康杰中学第二次诊断,13)常温下,向 100 mL mol/L HA 溶液中逐滴加入 mol/L MOH 溶液,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 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A 为一元强酸,MOH 为一元强碱

B .N 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 点水的电离程度

C .滴入MOH 溶液的体积为 50 mL 时,c (M +)>c (A -

)

D .K 点时,有c (MOH)+c (M +

)= mol/L

7.B A 项,由图可知,未滴加NaOH 溶液前 mol/L HA 溶液的pH =2,说明HA 完全电离,则HA 为一元强酸;当溶液的pH =7时,V (MOH 溶液)=51 mL ,此时n (MOH )

>n (HA ),说明MOH 为一元弱碱,错误。B 项,N 点溶液的pH =7,水电离出的c (H +

=1×10-

7 mol/L ;K 点时V (MOH 溶液)=100 mL ,MOH 过量,抑制了水的电离,则水电

离出的c (H +)<1×10-

7 mol/L ,正确。C 项,滴入MOH 溶液的体积为 50 mL 时,二者恰

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MA ,此时溶液呈酸性,则有c (H +)>c (OH -

),结合电荷守

恒推知c (M +)<c (A -

),错误。D 项,K 点时V (MOH 溶液)=100 mL ,据物料守恒可得

c (MOH )+c (M +

)= mol/L ,错误。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 ] A.KF B.NaHS C.H3PO4 D.HNO3 2.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度为M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M2),若其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渡相同,则它们物质的量浓度M1和M2的关系是 [ ] A.M1M2 C.M1=M2 D.M1=2M2 3.钢铁表面吸附了中性水膜发生电化腐蚀.这时①铁作正极被氧化,②铁作负极被氧化,③水膜中有气体析出.④空气中某成分气体被还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为了使纯锌与0.05mol/L、20mL稀硫酸反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2mL 0.1mol/L的盐酸 B.加入2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 C.加入2mL 0.1mol/L的氯化钡溶液 D.加入2mL 0.1mol/L的氨水 5.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量是 [ ] A.m=n B.m>n C.m

C、bO2+4H++2e =Pb2++2H2O D.PbSO4+2e =Pb+SO42- 7.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 8.要使0.1mol/L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和pH都减小,同时又使CH3COO-浓度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CH3COONa晶体 B.氨水 C.1mol/L H2SO4溶液 D.1mol/L CH3COOH溶液 9.在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减小的是 [ ] A. NaOH浓溶液加水稀释 B. Zn、Cu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放电 C. 用Pt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 D.FeCl3浓溶液滴入沸水中 10.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 A. 分散质的微粒都可通过滤纸 B. 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 C. 有丁达尔现象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竞赛辅导练习电解质溶液 i.已知同温同浓度时①H CO3比H2S电离度大,②H2S比HCO3-电离度大,则下列反应不 2 正确的是 A Na2CO3+H2S=NaHCO3+NaHS B Na2S+H2O+CO2=NaHS+NaHCO3 C 2NaHCO3+H2S=Na2S+2H2O+2CO2 D 2NaHS+H2O+CO2=Na2CO3+2H2S ii.向NaCN的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NaCN水解程度增大的是 ①NaOH ②NaCN ③NH4Cl ④Na2CO3⑤H2O ⑥HCN ⑦HCl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⑤⑦ iii.物质的的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F和NaCN溶液中,离子总数的关系正确的是(已知HF 比HCN易电离) A NaF=NaCN B NaF>NaCN C NaF<NaCN D 无法确定 iv.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 KCl B Mg(OH)2 C Na2CO3 D MgSO4 v.等体积的下列溶液,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 A 0.2mol/L K2S B 0.1mol/L Ba(OH)2 C 0.2mol/L NaCl D 0.2mol/L (NH4)2SO4 vi.0.01mol/L的Na 2HPO4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HPO42-H++PO43-,且溶液的pH 值大于7,现欲使溶液中的HPO42-、H+、PO43-的浓度均减小,则加入下列物质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加盐酸 B 加石灰 C 加烧碱 D 加水稀释 vii.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并维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值增大 B 溶液的pH值减小 C 溶液中的Ca2+总数减少 D 溶液中的Ca2+总数增加 viii.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晶体析出②[Ca(OH)2]增大③pH不变 ④[H+][OH-]的积不变⑤[H+]一定增大 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⑤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碱接受质子后成酸,酸=碱+质子,此式中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是右边的碱的共轭酸。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反应。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酸。魔酸(HSO3F—SbF5)是已知最强的超酸,它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许多物质(如H2SO4)在魔酸中可获得质子(即质子化)。 ix.NH3的共轭酸是 A NH4+ B NH2- C HCONH2 D -NH2 x.下列物质中不具有两性的是 A NH3 B NaHCO3 C H2O D Na3PO4

电解质溶液图像专题 例题+练习

电解质溶液图像专题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从知识载体的角度看:一可用于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二可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守恒问题;三可考查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各种计算;四可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考查分离和提纯等具体的化学应用问题。 常见的图像题类型: 1.pH(或pOH)—体积的变化曲线 2.微粒分布分数(或系数)—pH(或pOH)的变化曲线 3.浓度—浓度的变化曲线 4.对数的变化曲线 5.导电能力(或电导率) —体积(或浓度)变化曲线 【练1】分布分数图:可以表示溶液中各种组分随pH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1.25℃,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 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 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pH=5.5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表示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3.5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 D.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Na+)+c(H+)=c(CH3COOH)+c(OH-) +c(Cl-) 2.草酸(H2C2O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中强酸,在水中它的存在形态 有H2C2O4、HC2O4-、C2O42-,各形态的分布系数(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1表示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3表示 的分布系数变化. 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Na2C2O4 ②NaHC2O4 ③H2C2O4 ④(NH4)2C2O4 ⑤NH4HC2O4 已知NaHC2O4溶液显酸性. (2)Na2C2O4溶液中,c(Na+)/c(C2O42-) 2 (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常温下,向10mL 0.1mol/L H2C2O4溶液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当溶液中c(Na+)=2c(C2O42-)+c(HC2O4-)时,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且V(NaOH) 10mL (填“>”、“=”或“<”). (4)下列关于五种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②中,c(C2O42-)<c(H2C2O4)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1) Λ∞,1<Λ∞,2<Λ∞,3<Λ∞,4 (2)κ1=κ2=κ3=κ4 (3)Λ∞,1=Λ∞,2=Λ∞,3=Λ∞,4 (4)Λm,1=Λm,2=Λm,3=Λ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 - 2; (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 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B) H2SO4 ; (C) 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 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a-b;(B) 2a-b+2c; (C) 2c-2a+b; (D) 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 2.598×10-2 S·m2· mol-1,则NH4OH的Λ∝为:(单位S·m2·mol-1) (A) 1.474×10-2;(B) 2.684×10-2; (C) 2.949×10-2;(D) 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D) 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 3.8×10-6 S·m-1,已知该温度下,H+、OH-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10-2与2.0×10-2S·m2·mol-1,那么该水的K w是多少(单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 B.NaCl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的KOH 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酸 B.酒精 C.食盐 D.氨气 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 ) 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④⑥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OH-、Ca2+ 8.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

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Fe3+ D.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l不导电,但KCl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对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的澄清溶液与Na2SO4稀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的澄悬浊液与Na2SO4浓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集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集

————————————————————————————————作者:————————————————————————————————日期:

电解质溶液图像表格题集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2.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3.常温下,向20 mL某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c(NH+4)=c(Cl-)>c(O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7 mol·L-1 4.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的K w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CH3COONa固体 D.处在b点时,将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 答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一 1、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A、硫酸溶液 B、食盐 C、酒精 D、铜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 3·H 2 O == NH 4 ++OH- B、NaHCO 3 == Na++HCO 3 - C、H 2S ≒ 2H++S2- D、KClO 3 == K++Cl-+3O2- 3、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HBr FeCl3 H3PO4 Ca(OH)2 弱电解质:HF HCOOH BaSO4 HI 非电解质:CCl4 Cu H2O C2H5OH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A、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导电; B、该化合物饱和溶液导电能力较弱 C、.该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 D、该化合物溶于水中发生电离,溶质离子浓度小于溶质分子浓度 5、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的正确说法是() A、由离子浓度决定; B、没有本质区别;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 动的离子数多 6、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分子晶体 D、A为弱电解质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 2 O表示的有() A、盐酸和氨水反应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8、在KHSO 4 的稀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 A、H+ B、HSO 4- C、SO 4 2- D、K+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 B、可溶性碱都是强电解质; C、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D、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2、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叫电解质;在不能 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电解质可分为和。在水溶液中能称为强电解质,和绝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

(完整版)有关电解质溶液图像题的解题技巧Word版无答案

有关电解质溶液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分析解答此类图像问题要注意几点: ①读图,弄清图像含义,通过观察弄清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及单位;搞清特殊点的意义,如坐标轴的原点,曲线的起点、终点、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如斜率的大小及升降。 ②识图,进行信息提取,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提炼有用信息,在统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用数据计算。 ③用图,联想化学原理解答问题。 图像问题分析— ? ? ? ?定 ? ? ? ?―→关键点 ―→曲线 变 ? ? ? ?――→ 原因分析 曲线走势 ――→ 计算推理 浓度等关系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电解质溶液图像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题型一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的变化曲线【解题策略】 强、弱电 解质加 水稀释 — ? ? ? ? ? ?――→本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不同 ――→ 图像 pH变化幅度大小 延伸 ? ? ? ?―→弱电解质盐溶液酸碱性变化 ―→判断弱电解质强弱的方法 ―→ 弱酸溶液中加入强碱、强酸或水后 的pH变化 1 室温下,将10.00 mL 5.000 0 mol·L-1醋酸滴入100.00 mL 蒸馏水中,溶液中c(H+)和温度随着醋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醋酸电离过程为放热过程 B.c~d段,c(H+)增加,醋酸电离度增加 C.c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则:c(Na+)= c(CH3COO-)+c(CH3COOH) D.d点时,c(H+)>c(CH3COOH) 式题在体积均为1 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投入0.12 g镁粉充分反应后,图中比较符合反应事实的曲线是() 题型二中和滴定曲线【解题策略】 1.思路分析

电解质溶液分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C ) (A)1m3导体的电导 (B) 两个相距为1m的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C) 面积各为1m2且相距1m的两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D) 含1mol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2. 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B ) (a) 0.1mol·dm-3 NaNO3 (b) 0.1mol·dm-3 NaCl (c) H2O (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 (A) (a) < (b) < (c) < (d) < (e) (B) (b) < (c) < (a) < (d) < (e) (C) (c) < (a) < (b) < (e) < (d) (D)(c) < (b) < (a) < (e) < (d) 3. 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B 离子迁移数(t 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D ) (A) │z B│愈大,t B愈大(B) │z B│、r B愈大,t B愈大 (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D) A、B、C 均未说完全 4.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D ) (A)La3+ (B)Mg2+ (C)NH4+ (D)H+ 5. 0.001 mol·kg-1 K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 (A)6.0×10-3 mol·kg-1(B)5.0×10-3 mol·kg-1 (C)4.5×10-3 mol·kg-1(D)3.0×10-3 mol·kg-1 6.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C ) (A) 强电解质溶液(B) 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D) 理想稀溶液 7.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其离子来源于( B ) (A) 电流通过溶液, 引起电解质电离 (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离解 (C) 溶液中粒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的分裂 (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起分子电离 8.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D )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C)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D)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9.电位滴定法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分析方法。在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是( B ) (A) 测量溶液电阻的变化(B) 测量电极电位的突跃变化 (C) 选用合适的指示电极(D) 测定溶液pH值的突跃变化 10. 离子的迁移数是指正负两种离子在作电迁移运动时各自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的百分数, 因此, 离子的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C ) (A) 无论什么离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愈大,? 迁移的电量就愈多,迁移数也愈大 (B) 同一种离子的运动速度是一定的, 故它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迁移数相同 (C) 在只含某种电解质的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 (D)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 11 298K时,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增加到0.1mol/kg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m将(D ) (A)k减少,∧m增加(B)k增加,∧m增加(C)k减少,∧m减少(D)k增加,∧m减少 12、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m1=0.01mol/kg和m2=0.1mol/kg的两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R1=1000Ω,R2=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B ) (A)1:5 (B)5:1 (C)10:5 (D)5:10 13、在298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C ) (A)Al3+(B)Mg2+(C)H+(D)K+ 14、CaCl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C) (A)∧m∞(CaCl2)=λm∞(Ca2+)+λm∞(Cl-)(B)∧m∞(CaCl2)=1/2λm∞(Ca2+)+λm∞(Cl-) (C)∧m∞(CaCl2)=λm∞(Ca2+)+2λm∞(Cl-)(D)∧m∞(CaCl2)=2[λm∞(Ca2+)+λm∞(Cl-)] 15、298K时,∧m(LiI)、λm(H+)和∧m(LiCl)的值分别为1.17×10-2、3.50×10-2和1.15×10-2S?m2/mol,已知LiCl中的t+=0.34,则HI中的H+的迁移数为(设电解质全部电离)(A) (A)0.082 (B)0.18 (C)0.34 (D)0.66 16、298K时,有浓度均为0.001mol/kg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最大的是( D ) (A)CuSO4(B)CaCl2(C)LaCl3(D)NaCl 17、1.0mol/kg的K4Fe(CN)6溶液的离子强度为(B ) (A)15mol/kg (B)10mol/kg (C)7mol/kg (D)4mol/kg 18、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FeCl3容液(设其能完全电离),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FeCl3的活度为( D )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同步练习题:3-1-1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3-1-1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可以证明NH3是非电解质的是() A.NH3是气体 B.NH3水溶液显碱性 C.液氨和氨水中NH3均不能电离出离子 D.液氨不导电 【答案】 C 2.把0.05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 H2SO4D.0.5mol/L氨水 【答案】AD 3.下列物质是强电解质的是() A.碳酸钡B.石墨 C.浓H2SO4D.HIO 【答案】 A 4.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不.正确的是() 【解析】B项中H2SO4和CaCO3均为强电解质。 【答案】 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 B.因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C.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 D.强电解质能够电离,弱电解质不能电离 【解析】电离的条件是水溶液中或加热熔融,A错,C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B错。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在于电离程度,D 错。 【答案】 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C.NaCl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D.NaCl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解析】判断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看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完全电离,而不是依据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如HF中存在强极性键,但它却是弱电解质,故选项A正确。导电能力的大小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在浓度相等及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故选项B错误。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不是通电,故选项C错误。氯化钠晶体中存在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动,选项D错误。 【答案】 A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

电解质溶液学习知识的图像问答

专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的图像问题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必考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以图像问题分析考查电解质溶液的题目频频出现。考查知识主要涉及: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酸碱混合液pH的变化,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水的离子积、水的电离程度变化等。侧重考查考生数形结合、提炼关键信息等综合分析能力、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顺利解答该类试题要注重以下两点: 1.“有序思维”破解弱(强)酸与强(弱)碱混合的若干问题 向弱酸(或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强碱(或弱碱)溶液,离子浓度、pH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现以向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为例进行分析,以能够对该类试题有一个整体把握。 上图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不同情况下溶液中的pH、离子浓度的关系。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判断的方法思路

【解题技巧】 抓“四点”巧析酸碱混合或滴定图像题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例题1】、25 ℃时,将0.1 mol·L-1 NaOH溶液加入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所加入溶液的体积(V)和混合液的pH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点时,c(CH3COO-)+c(CH3COOH)=c(Na+) B.对曲线上①、②、③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H+)=c(OH-) +c(CH3COO-) C.③点时,醋酸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有:c(CH3COO-)=c(Na+)>c(H+)=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H+)>c(Na+)>c(CH3COO–)>c(OH–)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 1。 5. 电解池通过 lF 电量时,可以使 1mol 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9. 对于BaC ∣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A) a = γm ; (B) a = a + a -; (D) m = m + m - ; (E) m ±3 = m + m -2 ; 10. 若 a(CaF 2) = 0.5,则 a(Ca 2+ ) = 0.5, a(F - ) = 1。 、单选题: 1. 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 ∣ 水溶液 ; (C) 0.001M KOH 水溶液 ; 2. 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 ; (B) 电导率 ; (C) 摩尔电导率 ; (D) 极限摩尔电导 。 3.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 K 与 摩尔 电导Λ变化为: (A) K 增大,A m 增大; (B) K 增大,A m 减少; (C) K 减少,A m 增大; (D) K 减少,A m 减少。 4.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 5. 分别将 CUSo 4、H 2SO 4、HCl 、NaCl 从 0.1mol dm - 3 降低到 0?01mol dm - 3 ,则 A m 变化 最大的是: (A) CUSO 4 ; (B) H 2SO 4 ; (C) NaCl ; (D) HCl 。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 Λm 可以由 Λ作图外推到C 1/2 = 0得到。 (C)Y = Y γ ; (F) m ± = 4m 3 。 (B) 0.001M HC ∣ 水溶液 ; (D) 0.001M KC ∣ 水溶液 。

物质的分类、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类、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意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 -35.5 K-3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 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 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 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 2、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OH B.H 2SO 4 C.NaCl D.酒精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明矾净水 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D.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4.某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O-3、SO2-4、OH-B.Cu2+、NO-3、Cl-、SO2-4 C.H+、Cl-、K+、CO2-3D.K+、Mg2+、SO2-4、OH- 5.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SO42-或Ag+ D.一定含有Ag+、SO42-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氢氧化钠溶液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2OH-+CO2=CO32-+H2O D.铁钉放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2分)

电解质溶液知识的图像问题

专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的图像问题 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必考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以图像问题分析考查电解质溶液的题目频频出现。考查知识主要涉及: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酸碱混合液pH的变化,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水的离子积、水的电离程度变化等。侧重考查考生数形结合、提炼关键信息等综合分析能力、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顺利解答该类试题要注重以下两点: 1.“有序思维”破解弱(强)酸与强(弱)碱混合的若干问题 向弱酸(或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强碱(或弱碱)溶液,离子浓度、pH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现以向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为例进行分析,以能够对该类试题有一个整体把握。 上图一目了然,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不同情况下溶液中的pH、离子浓度的关系。 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判断的方法思路

【解题技巧】 抓“四点”巧析酸碱混合或滴定图像题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例题1】、25 ℃时,将 mol·L-1?NaOH溶液加入20 mL 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加入溶液的体积(V)和混合液的pH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点时,c(CH3COO-)+c(CH3COOH)=c(Na+)

B.对曲线上①、②、③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 :c (Na +)+c (H +)=c (OH -) +c (CH 3COO - ) C.③点时,醋酸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有:c (CH 3COO -)=c (Na + )>c (H + )=c (OH -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 (H + )>c (Na + )>c (CH 3COO – )>c (OH – ) 【例题2】.(2017新课标1)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 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 B .曲线N 表示pH 与2(HX ) lg (H X) c c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c(H +)>c(OH -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 )>c(HX -)>c(X 2-)>c(H +)=c(OH -) 【例题3】.(2016新课标1)298 K 时,在 mL mol ·L -1 氨水中滴入 mol ·L -1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mol ·L -1氨水的电离度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mL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9.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数值如下: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1) ?∞,1<?∞,2<?∞,3<?∞,4 (2)κ 1=κ 2 =κ 3 =κ 4 (3) ?∞,1=?∞,2=?∞,3=?∞,4 (4)?m,1=?m,2=?m,3=?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 2 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 - 2; (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 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 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就是电中性得,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得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得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得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与为1. 5。电解池通过l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得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得摩尔电导率可以瞧成就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与,这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得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就是否正确: (1)Λ∞,1<L∞,2<Λ∞,3<Λ∞,4 (2)κ1=κ2=κ3=κ4 (3)Λ∞,1=Λ∞,2=L∞,3=Λ∞,4 (4)Λm,1=Λm,2=Lm,3=Λ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2) a = a+·a—; ? (3) γ±= γ+·γ—2; (4) b=b+·b—;?(5) b±3 = b+·b-2 ;? (6) b±= 4b3 . 12.若a(CaF2) = 0、5,则a(Ca2+)=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得摩尔电导最大:

(A)?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 ;??(D) 0、001MKCl水溶液 .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得量中哪个不具有加与性: (A)?电导;?????(B) 电导率; (C)?摩尔电导率;(D)?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与较小得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得浓度,则溶液得电导 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κ增大,Λm增大 ;???(B)?κ增大,Λm减少 ; (C)?κ减少,Λm增大 ;??(D) κ减少,Λm减少 . 4.在一定得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 (B)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得就是: (A)CuSO4 ;????(B)?H2SO4 ;?? (C)?NaCl ;?????(D)?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得就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③④⑤ ;???(D)②③⑤。 7.科尔劳施得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 = Λ∞-Ac1/2,这规律适用于:(A)?弱电解质溶液 ; ??(B)?强电解质稀溶液; (C)?无限稀溶液 ;??(D)浓度为1mol·dm-3得溶液 . 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得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就是: (A) c+a-b ; ?(B) 2a-b+2c;? (C)2c-2a+b; ???(D)?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得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 2、598×10-2S·m2·mol-1,则NH4OH得Λ∝为:(单位S·m2·mol-1) (A)1、474×10-2; ??(B) 2、684×10-2;? (C)2?、949×10-2; ??(D)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得就是: (A)?Cl-离子得淌度相同;? (B) Cl-离子得迁移数都相同 ; (C)?Cl-离子得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 (D) Cl-离子得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得电导率κ= 3、8×10-6 S·m-1,已知该温度下,H+、OH-得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10-2与2、0×10-2S·m2·mol-1,那么该水得Kw就是多少(单位就是mol2·dm-6): (A)?6、9×10-8 ;??(B) 3、0×10-14; (C) 4、77×10-15 ; ?(D)1?、4×10-15。 12.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得电导来计算出得物理量就是: (A)?离子迁移数;??(B)?难溶盐溶解度 ; (C)?弱电解质电离度 ;??(D) 电解质溶液浓度。 13。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与0、10mol·dm-3得同一电解质溶液得电阻,前者 就是后者得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得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1∶1 ;? (B) 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