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广西历史高二水平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年广西历史高二水平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唐德宗时,分全国为十道,每道设一监察使,派往各地区巡视观察。监察使本是中央官,但后来常停住地方,逐渐演变成了地方长官的最高一级。这样,唐代地方行政机构逐渐由州、县二级制变成道、州、县三级制。下列机构演变历程与此最为类似的是

A.战国的郡B.秦朝的道

C.汉代的州D.元代的行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汉代的州就是由汉代的刺史演变而来的,汉代的刺史一开始也是派往各地区巡视观察。刺史尽管级别不高,但是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后来刺史常停住地方,逐渐演变成了地方长官的最高一级,汉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也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多出了“州”这一级行政机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州

2.从1653年起,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这一时期克伦威尔

①是陆、海军总司令②掌握着国家最高行政机关③仍无法剥夺议会的立法权④在全国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建立的掌握情况。依据所学可知,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亲任陆、海军总司令;掌握了最高行政权,但立法权仍在议会手中;这样,由于革命出现的混乱状况得到控制。分析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B.铁器使用——个体生产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A项小农经济(经济制度)属于经济基础,封建制度(社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符合题意;B项铁器使用属于生产工具,个体生产属于生产制度;C项王室衰微属于政治现象,诸侯争霸属于社会现象;D项是男耕女织属于生产方式,自给自足属于生产特点。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制度

4.某学校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成就展,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

A.“东方红”1号卫

B.载人航天飞船C.袁隆平的南优二号D.重返联合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进步和重返联合国的基本史实,解题的关键是主题天中的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即从1978---2008年,而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时间是1970年,B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时间是2003年,C袁隆平的南优二号时间是1973年,D.重返联合国的时间是1971年,由此可知ACD均不合题干中的时间,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飞船、杂交水稻

5.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主张“兼爱”,宣扬“非攻”;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6.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民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董仲舒为江都相,董仲舒肯定会用自己的新儒学主张劝化刘非,即“君权神授”思想,董仲舒正式因为倡导“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神化皇权和强化中央集权才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所以答案选C,A 项是道教学派的主张,B项是法家学派的主张,D项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内容,应该出现在宋代,这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7.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D.欧美均衡的世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欧盟的建立不仅增强了欧洲的实力而且更加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所以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多元并存的世界,故答案选B,A项仅仅是对欧洲内部的影响, C D两项没有准确揭示欧盟与美国既合作又激烈竞争的关系。

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

8.结合下图,判断出现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比1960年相比大幅度下降,这是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采取调整政策所致。因为从1959至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中共中央不得不于1961年发布“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答案选C,A项发生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前, B D两项是国民经济发展遭遇重大灾难的原因。

考点:“八字方针”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遭遇了50年代末严重的经济困难,提出了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②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③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保住重点项目;④节减财政支出;⑤稳定市场物价,对部分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专业协作;⑦制定适合当时情况的有关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各项具体政策。

9.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点是

A.领导不同B.性质不同C.主力军不同D.结果不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区别。二月革命是1917年3月俄国爆发的推翻沙皇罗曼诺夫王朝的革命,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无产阶级革命。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性质不同,故选B。

考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点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点体现在:

1、领导阶级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孟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领导。

2、革命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专政上台建立“苏维埃”政权。

3、革命对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对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对象是“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4、革命影响不同: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对内镇压工农运动,对外继续参加“一战”。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采取了对外卫国战争、对内巩固政权、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10.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赫德的意见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对赫德的评论认识正确的是

A.赫德揭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B.赫德把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康有为等人的筹划失败

C.赫德认为宣统皇帝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D.赫德认为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赫德认为:“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A项不对;C主持戊戌变法的皇帝是光绪帝,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不符。故选B。

考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点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

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强大。

2、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4、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11.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思想,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

【答案】非攻,节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墨子的思想相关知识。战国时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用,反对铺张浪费,故本题填空答案为非攻,节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墨子

12.1924年8月10日,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及“成为全国土地主人的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实现‘耕者有其田”。甚至提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这说明孙中山

A.己经接受社会主义经济主张

B.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国十三年是1924年,这时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其中所提到的民生应该是新三民主义里面的民生主义,具体表述为平均地权、扶助农工,这是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属于发展的三民主义思想,故D 正确。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13.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海禁和____________政策。

【答案】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当时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而当时的外交政策则是闭关锁国,该政策是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4.电视的地位

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使人们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悄然改变,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答案】生活习惯思维方式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5.作者:_______。

【答案】贝克特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和作家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克特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其现代主义代表作是《等待戈多》。据此即可正确完成填空。

16.(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至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4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0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3分)

【答案】

(1)变化:从世界领先转为(到)落后(4分)

差异:中国:古代(典)科技;西方:近代科技.(各2分,4分)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2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2分)人文主义(或文艺复兴)(2分)和理性主义精神(或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2分)

(3)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2分)重农抑商(2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2分)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2分)文化专制政策(2分)(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等)禁锢人的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赋分。(2分)

【解析】略

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定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憎尼道士日益增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景文集·上三冗三费疏》

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日知录·宋世风俗》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三冗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其危害是什么?(5分)

(2)材料二中“变风俗,立法变”主要有哪三大方面的措施?任意举出每个方面的内容各两条。(9分)

(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评述其观点。(4分)

【答案】(1)机构重叠官职混乱,形成冗官局面;募兵养兵,造成兵员巨增,形成冗兵局面;军费官俸开支大,对辽、西夏岁币,形成冗费局面。(3分)

危害: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2分)

(2)富国、强兵、取士三大措施。(3分)

富国之法:青苗法、免(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任意两点得2分)

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任意两点得2分)

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惟才是用。(任意两点得2分)

(3)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1分)

评述:王安石为维护北宋统治而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北宋的灭亡在于统治者政治的腐败,把靖康之难归罪于变法是错误的。(其他言之有理即可)(3分)

【解析】略

18.(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中共十四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故错误。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地位

19.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互联网的出现,“地球村”时代来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理解的能力。1991年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了万维网。他还开发出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所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并不标志着互联网的出现。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

20.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非工具;相信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坚持人要自由,也要自律;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

21.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秋序。儒家主张礼,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因此本题正确,填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法家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主张礼,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秋序。

22.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上述语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是唐诗、宋词、楚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自李白的唐诗《蜀道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楚辞。因此选A。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书法、绘画、文学、戏曲的成就,注意理解文学艺术成就与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解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认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儒家思想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对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摘要)

材料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书院进行儒家伦理思想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答案】(1)“一手伸向过去”:提出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思想。“一手指向未来”: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2)积极影响:书院教育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尤其是形成了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强调学生修身和待人接物,要做到言行一致,有助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提倡的忠孝伦理教育有利于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促进了书院发展。

消极影响:书院倡导的纲常名教伦理观,也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纲常名教伦理思想日益僵化,压制思想的发展,束缚人们创造力。

【解析】(1)汉代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学说。“一手伸向过去”指借用已有的思想成果寻找政权合法性依据,如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思想。而“一手指向未来”指发挥维护现实统治的理论需要,如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2) 宋朝书院进行儒家伦理思想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方面分析,积极方面,可以从书院的教育范式、思想传承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归纳。消极方面,要从理学的不足作答,比如:书院倡导的纲常名教伦理观,也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纲常名教伦理思想日益僵化,压制思想的发展,束缚人们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