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接收头引脚定义

红外接收头引脚定义
红外接收头引脚定义

网上搜索了一下才发现管脚定义真是乱,就三条腿却怎么排列都有!所以把我搜到的和我从资料知道的放上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上面这个就是我找到接收头,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经过我的测试发现管脚从左到右分别为输出、电源、地,在没有任何信号发射的情况下输出脚一直有小的负脉冲出来,加电容,加虑光都只能减少却去除不了干扰脉冲!真是烂!不知道大家可曾碰到这样的破东西?

其实一般常用的是下面三种或者兼容产品。

左边两个都是德律风根的,也就是vihsay,第一个型号是HS0038,管脚排列是地、电源、输出,中间一个型号是HS0038B,管脚排列是输出、地、电源。可以参看下图。

最后一个是夏普地GP1U271,管脚排列跟HS0038B相同,也是输出、地、电源。

其它产品基本与之类似。

另外要想用万用表来判断管脚排列可以与我交流一下,我想我还是基本判断的出来的。

红外发射、接收头(红外基础知识).

目前市售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有两种:电平型和脉冲型,绝大部分的都是脉冲型的,电平型的很少。 电平型的,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可以输出连续的低电平,时间可以无限长。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直接耦合的,所以能够 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脉冲型的,只能接收间歇的38K信号,如果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则几百ms后会一直保持高电平,除非距离非常近(二三十厘米以内。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电容耦合的,所以不能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一般遥控用脉冲型的,只有特殊场合,比如串口调制输出,由于串口可能连续输出数据0,所以要用电平型的。一般遥控器用455K经12分频后输出37917HZ,简称38K,10米接收带宽为38+-2K,3米为 35~42K。在没有环境反射的空旷空间,距离10米以上方向性会比较强。在室内, 如果墙是白色的,则在15米的空间基本没有方向性。 接收头要有滤光片,将白光滤除。在以下环境条件下会影响接收,甚至很严重: 1、强光直射接收头,导致光敏管饱和。白光中红外成分也很强。 2、有强的红外热源。 3、有频闪的光源,比如日光灯。 4、强的电磁干扰,比如日光灯启动、马达启动等。 38K信号最好用1/3占空比,这个是最常用的,据测试1/10占空比灵敏度更好。实际调制时间要少于50%。最好有间歇。 电平型的接收头只要接收到38K红外线就输出持续低电平,用起来非常爽,以前的老式接收头多半是这种类型,但其有个致命 弱点:抗干扰性太差,传输距离短(小于1m。

而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必须接受一定频率38K的载波的基带信号才有正常输出,如发送500HZ的38K载波,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输出500HZ方波,而如果发送连续的38K载波就会出项有瞬间低电平其后为高电平的现象。这种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克服了传统电平型接收头的不足:传输距离相对更远,稳定性大大增加,抗干扰性更强。因此已经完全取代了老式的电平型接受头,在电子市场如不说明店主给你的绝对是脉冲性的。 手机拍照时可以查看红外发射管是否处于发射状态 红暴问题 有些厂家把能不能制造出无红暴红外灯当做一个技术问题来宣传,好像有红暴就是低技术,无红暴就是高技术。其实,有无红暴只是一个选择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波长超过700nm的光线叫做红外线,900nm以上的红外线基本无红暴,波长越短,红暴越强,红外线感应度也越高。现在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红外灯,一种是有轻微红暴的,波长在850nm左右,一种是无红暴的,波长在940nm左右。同一款摄像机,在850nm波长的感应度,比在940nm波长的感应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这种有轻微红暴的红外灯拥有更高的效率,应当做为红外夜视监控的首选项。 这说的有道理吗? 红暴是对红外灯工作状态的一个描述。工作灯在工作时,如果有红暴就会在管芯出现红色小点。如果没有红暴的话,工作和不 工作人眼看不出来。没有红点 850nm和940nm都有红爆,只不过940要比较弱一点 常见的红外发射管有940nm波长和850nm波长两种,940nm波长的红外发射管主要使用于调制编码及信号传输,而850nm 波长的主要用于安防等红外光源上,接收管则有850nm~950nm通用的型号。850的管和940的管区别在于他们的功率大

红外接收头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3条腿的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接收头输出的是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具体的信号格式,搜“红外信号格式”,一大把),单片机里面需要相应的读取程序。 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两点间的近距离保密通信和信息转发。它一般由红外发射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射系统对一个红外辐射源进行调制后发射红外信号,而接收系统用光学装置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接收,就构成红外通信系统。 先讲一讲什么是红外线。我们知道,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接收头有以下外形:更多… IRM38A系列???????? IRM138S系列????????? IRM38B系列?????????????? MN系列???????????????? IRM338系列 相关的规格书请到这里下载:红外接收头规格书 红外遥控系统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

红外接收头详解

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与放大电路组成,放大电路通常又由一个集成块及若干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并且需要封装在一个金属屏蔽盒里,因而电路比较复杂,体积却很小,还不及一个7805体积大! SFH506-38与RPM-638是一种特殊的红外接收电路,它将红外接收管与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体,体积小(大小与一只中功率三极管相当),密封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低廉,市场售价只有几元钱。它仅有三条管脚,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左右.只要给它接上电源即是一个完整的红外接收放大器,使用十分方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大部分,要求输入信号需是已经被调制的信号。经过它的接收放大和解调会在输出端直接输出原始的信号。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理想装置。 HS0038信号电平: 38kHz红外发射接收到时:OUT低电平输出 38kHz红外发射接收不到时:OUT高电平输出 Hs0038的使用注意事项: 1: 38kHz红外发射信号在HS0038接收角度范围边沿区域时,接收信号不断振荡无法稳定,因此为保证信号质量,使用时发射接收尽力正对为好; 2: HS0038用于数据通讯时,在标准RS232下,波特率设置不要大于2400bps,否则HS0038无法区分到接收的信号(2400bps接近其带宽极限了)。 红外线一开始发送一段13.5ms的引导码,引导码由9ms的高电平和4.5ms 的低电平组成,跟着引导码是系统码,系统反码,按键码,按键反码,如果按着键不放,则遥控器则发送一段重复码,重复码由9ms的高电平,2.25ms的低电平,

1838红外接收头.

1838红外接收头 产品名称 :红外线接收头产品尺寸:(7.8×6.7×6.3)MM 产品型号 : LBST1838C 产品描述:圆点铁壳封装 接收头厂家QQ 2285117511在线为您制作分享 型 号 规 格 书

型号: LBST1838C 1.特性 ●圆形设计、内外双屏蔽、铁壳封装; ●内置专用IC; ●宽角度及长距离接收; ●抗干挠能力强; ●能抵挡环境干挠光线; ●低电压工作; ●应该用范围广 2.应用: ■视听器材(音箱,车载DVD、车载MP3、车载蓝牙) ■家庭电器(电视机、机顶盒、空调、遥控风扇) ■玩具类(玩具飞机、玩具车、跳舞毯) ■其它类(LED控制器、洗手机、遥控蜡烛) 3,尺寸(单位MM)

型号: LBST1838C 4.应用电路图: 5.原理图:

6.光电参数(T=25℃ Vcc=5v f 0=38KHZ): ※ 光轴上测试,以宽度600/900μs 为发射脉冲,在5CM 之接收范围内,取50次接收脉冲之平均值。 型号: LBST1838C 7.测试波型: 参 数 符号 测试条件 Min Type Max 单 位 工作电压 V CC 2.7 5.5 V 工作电流 Icc 0.6 0.8 - mA 静态电流 Ice 无信号输入时 0.1 0.5 mA 接收距离 L 裸试 25 30 M 接收角度 θ1/2 ±35 Deg 载波频率 f 0 37.9 KHZ BMP 宽度 f BW -3Db Bandwidth - 8 - kHz 低电平输出 V OL Vin=0V Vcc=5V 0.4 V 高电平输出 V OH Vcc=5V Vcc-0.3 Vcc V 输出脉冲 宽 度 T PWL Vin=50mVp-p 500 600 700 μS 波长 λP -- 940 nm

38khz红外发射与接收解析

38khz红外发射与接收 38khz红外发射与接收 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2所示.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3所示.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3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红外接收头的主要参数如下: 工作电压:4.8~5.3V 工作电流:1.7~2.7mA 接收频率:38kHz 峰值波长:980nm 静态输出:高电平 输出低电平:≤0.4V 输出高电平:接近工作电压 3.红外线遥控发射电路 红外线遥控发射电路框图如图4所示. 框图4是目前所有红外遥控器发射电路的功能组成,其中的编码器即调制信号,按遥控器用途的编码方式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例如用于电视机,VCD,DVD 和组合音响的遥控发射的编码器,因其控制功能多达50种以上,此时的编码器均采用专用的红外线编码协议进行严格的编程,然而对控制功能少的红外遥控器,其编码器是简单而灵活.前者编码器是由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按红外遥控协议进行编码,而后者适用于一般图4中编码器的编码信号对38kHz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再经红外发射管D向空间发送信号供遥控接收端一体化接收头接收,解调输出,再作处理.

TMPA8879主解码集成电路引脚功能

TMPA8879主解码集成电路引脚功能 引脚功能电压备注引脚功能电压备注 1 键盘 5.0 按本控变化64 背景灯开关 0开灯5.0 2 伴音制式 2.8 DK高.M低6 3 接收头信号输入 5.0 3 AV开关 0 TV/AV2/AV1 62 TV同步输入 4.4 4 地 0 61 待机 5.0 待机为低电平 5 复位 5.0 60 地磁校正变化 6 晶振输出 2.2 59 音量调节 1 变化 7 晶振输入 2.2 58 总线时钟 5.2 8 地0 57 总线数据 5.2 9 +5V 5.0 56 静音0 静音开5.0 10 CPU 地0 55 +5V 5.0 11 YC地0 54 地0 12 行同步输入 1.0 53 RGB地0 13 行激励输出 1.8 52 B输出 3.4 14 行AFC 6.7 51 G输出 3.0 15 场锯齿波形成 4.2 50 R输出 3.5 16 场激励输出 4.9 49 数字 3.3V 3.3 17 行电源9.0 48 高压稳定控制 2 18 地0.1 47 YC5V 5 19 Cb输入 2.5 46 APC滤波 2.5 无图3.5 20 EW输出45 MONITOR 输出2.2 21 Cr 2.5 44 黑电平检波 5 22 音频输入0 43 射频AGC 1.0 无图3.9 23 C输入 0 TV时S端子接地42 中频输入0 无图2.0 24 视频/Y 输入 2.6 41 中频输入0 无图2.0 25 ALC滤波 3.4 40 中频地 0 26 TV信号输入 1.9 空39 中频AGC 1.7 27 ABCL控制输入 4.9 38 伴音信号输出 4.3 28 音频输入37 偏置稳定滤波2.2 29 音频输入36 中频+5V 5.0 30 电视信号输出3.3 35 图像中频PLL 2.4 31 第二伴音中频输出 1.8 34 音频直流负反馈2.1 32 音频输出 3.5 33 第二伴音中频输入 3.0

红外接收头生产过程

红外接收头生产过程 红外线接收模块,又叫红外线接收头,简称接收头,英文名称:Infrared receive module,缩写IRM。由IC 、PD、支架等主要原材料组成,而将各种原材料组装起来,形成接收头成品,类似于这种类型的工厂有个名称叫“封装厂”,如珠海市万州科技有限公司。 整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4个环节,分别是,固晶、邦定、封装(压模)、后处理(后工序)。各工序都有不同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固晶工序又叫DIE BOND,就是将芯片(IC、PD)固定到支架上面。本工序所使用的材料有IC、PD、支架、银胶,IC是接收头的处理元件,主要由硅晶和电路组成,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器件、主要功能有滤波、整形、解码、放大等功能。PD是光敏二极管,主要功能是接收光信号。 支架是接收头的引脚部分,将IC功能脚外接,固定芯片等作用。银胶的组成主要是银粉和环氧树脂以及其他的原料,主要作用是导电和固定。 支架,我们公司主要用到的支架分两种,一种是带屏蔽的支架,另外是不带屏蔽的支架。 . 银胶,属于高温固化银胶,理论固化温度是170度1小时,因考虑支架的因素,现在执行150度2小时的固化条件。 焊线介绍 焊线工序又叫WIRE BOND,是将IC和PD各功能点用金线连起来,本工序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是金线。本工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品质量,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封装介绍 封装工序是固定外形的,我们公司现有三种封装模式两种外形,一种是灌胶鼻梁型,二是模压球形,三是灌胶球形。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主要以灌胶鼻梁进行生产。该工序是产品成形关键,一经封装,就不容许再进行返工,所以在封装之前应对固焊工序进行严格的检验。 主要用到的材料有液态环氧树脂、固态环氧树脂、04色素、08色素等。 颜料04的滤光范围是830-1050,08色素的滤光范围是750-1150,范围越宽,接收头的接收灵敏度越好,但抗干扰越差,滤光范围越窄,抗干扰越好,但接收效果会稍差,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该两种色素进行不同比例的搭配,以满足客户要求。 后处理 主要有装壳、焊壳、冲筋、测试、二切、包装等环节,除装壳是根据客户要求作业之外,其他都必须要完成。目前的测试只是单纯对接收距离进行测试,其他参数没有进行检测,有一定风险性,正在进行改善。高危工序是冲筋工序,切记要按照作业指导进行检查和作业。本工序涉及到的模具都是简单的冲筋模具,重点关注模具的公差范围。 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铁壳,铁壳的原料是0.3mm马口铁,这种不需要电镀,但裸露的存放时间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个月,另外还有普通0.3mm的铁材,需要进行镀锡,这种工艺的存放时间很长也不会生锈,考虑到成本的因素,普通的铁壳均用马口铁制成。 可靠性试验要求 可靠性试验主要有冷、热、冷热循环、电老化、镀锡等另外有的客户还要做电击试验。 冷冻试验的条件是-25度、-45度,一般存放1个小时左右再进行测试,或在试验温度下进行测试,批量测试时,不用在试验温度下测试,可以上机台测试。试验温度下测试适用于试样或抽检。 热试验,试验条件灌胶产品是140-150度,模压150-160度,一般采用整体测试,在高温箱内的带机器测试问题一般在75-80度,还要兼顾其他材料的耐温特性。 冷热循环,主要是对产品进行冷热冲击,骤冷骤热来检测产品胶体、焊接等对其耐荷性,这是判断产品优劣的关键试验项目。 电老化试验是对接收头进行超过48小时的通电,主要检测焊线工序的可靠性,通常有些虚焊、或其他的存在隐患的焊接不良品是经不住考验的。 镀锡实验,是对接收头进行模拟客户现场使用条件进行的实验,来验证产品对焊接条件的适应性。常规实验条件是280度10秒。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设计

一、题目要求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包括EDA实验板组装调试及红外遥控系统设计制作两个部分,各部分要求如下: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编码和接收解码两个部分组成,本课程设计要求制作发射编码电路板(遥控器)以及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接收解码,具体说明如下: 1、发射编码部分 发射编码部分要求使用指定的元器件在万用板上完成红外遥控器的制作,该部分电路原理图参照《PT2248数据手册》,制作前请详细阅读《红外遥控器制作说明》,制作时要求元器件在万用板上排列整齐,布局合理,焊接良好,各按键功能正常,均能发送编码。 2、接收解码部分 接收解码用VHDL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解码,要求具有以下功能:(1)基本要求: (a)将一体化红外接收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解码(12个单击键、6个连续键,单击键编号为7-18,连续键编码为1-6),在EDA实验板上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b)当按下遥控器1—6号连续键时,在EDA实验板上用发光二极管点亮作为连续键按下的指示,要求遥控器上连续键接下时指示灯点亮,直到松开按键时才熄灭,用于区别单击键。 (c)EDA实验板上设置四个按键,其功能等同于遥控器上的1—4号按键,当按下此四个按键时七段数码管分别对应显示“1”、“2”、“3”、“4”。 (d)每当接收到有效按键时,蜂鸣器会发出提示音。 (2)扩展功能:(能完成的加分) 通过遥控器跳线改变用户码,EDA实验板上用三个发光二极管正确显示发送端的用户码。 二、解题分析 根据题目意思,此设计关键在于如何将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解码并显示。这是本设计的难点所在。其中解码的信号来源有两种,分别是: 一、从键盘上直接按键输入。二、从遥控器上按键以后将信号发射出去,然后键盘上的接收器将其接收。这当中有一个优先权的问题,在本次设计中我将其设置为遥控器接收优先,即,当在按下键盘后,若此时遥控也按下则显示数码管优先显示遥控器按下的信号。

红外遥控一体化接收头原理及应用电路

红外遥控一体化接收头原理及应用电路2 一.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的原理 二. 红外遥控一体化接收头型号:SH-0038应用电路集 三. 红外遥控一体化接收头型号:RPM-638应用电路集 四.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的管脚排列及检测 红外遥控一体化接收头原理图及应用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型号:SFH506-38、RPM-638 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与放大电路组成,放大电路通常又由一个集成块及若干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并且需要封装在一个金属屏蔽盒里,因而电路比较复杂,体积却很小,还不及一个7805体积大! SFH506-38与RPM-638是一种特殊的红外接收电路,它将红外接收管与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体,体积小(大小与一只中功率三极管相当),密封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低廉,市场售价只有几元钱。它仅有三条管脚,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左右.只要给它接上电源即是一个完整的红外接收放大器,使用十分方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大部分,要求输入信号需是已经被调制的信号。经过它的接收放大和解调会在输出端直接输出原始的信号。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理想装置。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如图5所示外形及管脚:型号区别: 5所示:型号:SH0038 图5 红外接收头 红外接收头的种类很多,引脚定义也不相同,一般都有三个引脚,包括供电脚,接地和信号输 出脚。根据发射端调制 一. 红外遥控一体化接收头型号:SH0038 应用电路集 1. 用红外接收头、CD4069 制作的遥控灯原理图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电路图 2. 用红外接收头、CD4011制作的遥控灯原理图 红外遥控接收头内部电路 3. 用红外接收头、CD4541制作的单路遥控原理图 4.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遥控开关接收电路 5. 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制作的遥控开关电路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原理: 没有人时,遥控接收头低电平脉冲信号由C1送入Q1,Q1将信号放大,由D1,C2滤波使Q2b极电压升高,Q2导通,Q3断开,继电器不吸合,K2断开,无12V送入报警器,报警器不报警;当有人进如时,将红外线阻断,接收器收不到遥控器发来的信号,Q1b极为高电平,Q1截止,Q2也截止,Q2C极为高电平,此时Q3导通,继电器吸合,K2闭合将12V送入报警或语音电路,发出报警声,同时R5对C4充电,达到Q4的导通电压时,Q4导通,Q3截止,继电器断开,报警结束,同时K1闭合,将C4放电,报警时间可由R5和C4决定。 6. 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制作的感应式自动洗手器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 1.码元速率:400bit/S 2.调制方式:幅度键控,载频40kHz。 二、设计方案选择 利用MC145026/MC145027、NE555和CX10206A等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 总体设计框图如下: 红外传输 三、电路原理与设计 1、MC145026编码器 MC145026由时钟振荡器、分频器、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以及数据选择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时钟振荡器和分频器向编码电路提供基准时钟。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将不同的地址和控制数据码编为相应的信号。编码方式是以不同的脉冲宽度组合,表征不同的地址码和控制数据。数据选择与缓冲电路将编码电路的并行码变为串行码输出。 MC145026共有9条地址线A1~A9,最多有512个不同地址;其中4条与地址复用的数据线D6~D9,使用4位编码输入,16种编码状态。编码以串行方式由Dout脚(引脚15)输出。如果MC145026与译码器MC145027配对使用,则只能采用“5位地址线及4位数据线”的固定编码传送模式。

该器件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采用并行编码复用输入,码状态为1、0和开路三种状态,通常仅使用前两种编码状态,每个编码的码元宽度对应编码器部的8个时钟周期,主要靠脉冲占空比大小区分编码状态,三 种状态编码波形如图1所示。 MC145026部振荡频率的典型运用围一般选择为:4kHz ~9kHz 。外接阻容元件R S 、R TC 、C TC 的参数值决定了部时钟频率,原则上要求部振荡频率围为:1kHz≤f osc ≤400kHz 。其中应满足R S =2 ~5R TC ,一般情 况当R S ≥20kΩ、R TC ≥10kΩ、400pF <C TC <15μF 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确定部振荡频率:' 3.21 TC TC osc C R f =,式中,pF C C TC TC 20' +=。 MC145026编码器电路原理图和参数设计如下: 1位编码间隔 编码器 内部时钟CK 编码“1”波形 编码“0”波形 编码“开路”波形 图1 编码器工作波形 D out 脚串行输出 D out 脚串行输出 D out 脚串行输出

什么是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接收器

什么是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 红外(IR)发射器和接收器是目前在许多不同的设备,尽管他们中最常见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一个组件在一个特定的模式,另一个组件可以拿起并翻译成指令闪烁的红外光。这些发射器和接收器被发现在遥控器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如电视和DVD 播放机。外围设备,包括这种技术还可以让电脑来控制其他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由于红外遥控器被限制在视线操作线,部分产品可被用于扩展一个硬连线的线或射频(RF)传输的信号。 最常见的消费电子遥控器使用红外光。它们通常会产生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和接收器单元的主要成分,通常是一个光电二极管。无形的光,被拾起,然后由接收模块的指令变成一个远程控制的闪烁模式。构造发射器和接收器所必需部件通常是廉价的,但这些系统限制线的视线操作。 为了延长超视距一个典型的红外遥控器控制的范围内,它是可以与另一个组件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相结合。硬连线的扩展单元使用通过物理线路连接的一个发射器和接收器。此线可绕过或穿过墙壁,位于在一个房间,在另一个接收器与发射器。当一个信号被从遥控器发送到接收器,它跨过线路,然后再重新打开到红外光的发射器在其另一端。 无线电频率IR扩展执行相同的功能,无需任何物理电线。这些系统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个包含一个红外接收器和RF发射器。成对的单元包含一个RF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一个红外遥控IR接收器上使用时,该设备转换的信号,并通过RF广播。的成对的单元,然后接收该信号,对其进行解码和发送红外信号。 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装置也可用于某些计算机。这些外围设备通常被设计为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可用于控制各种类型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软件可以让设备学习到直接从其他远程控制命令。 学习更多红外知识,百度:“煮透社”。

接收头与遥控发射频率

3.接收头中心频率应与遥控发射器频率同。 大多数红外接收头解调中心频率为38kHz,但也有一些接收头中心频率为36kHz、37kHz、39kHz、40kHz,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此时可通过更换遥控发射器的晶体振荡器来解决。常见为455kHz晶振(对应发射频率38kHz),其他有429kHz、432kHz、445kHz、465kHz、480kHz等型号的晶振,相对应的发射频率分别为36kHz、36kHz、37kHz、39kHz、40kHz。 2.引脚序。遥控接收头引脚顺序有如下几种:(接收面左侧起)①地、信号输出、电源;②信号输出、地、电源;③地、电源、信号输出等几种形式,代换时应仔细区分。对于引脚顺序相同的可直接按顺序接入,如引脚顺序不对,则可用细导线引接。注意地线与电源线切不可接反,否则通电后接收头立即损坏 判别红外接收头引脚方法(带屏蔽外壳型)红外接收头一般有三只引线脚,分别为接地、电源和信号输出。不同型号的红外接收头,其引脚排列也不相同。笔者用电阻法判别红外接收头的引脚简单、快速。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表不适用)电阻挡R*100),先测量确定接地脚,一般接地脚与屏蔽外壳是相通的,余下的两只脚假设为a和b,然后用黑表笔搭接地脚,用红表笔去测a或b脚的阻值,读数分别约为6kΩ和8kΩ(有的接收头相差在1kΩ左右);调换表笔,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测a和b脚,读数分别约为20kΩ和40kΩ。两次测量阻值相对应都小的a脚即为电源脚,阻值大的b脚即为信号输出脚。不过用不同的万用表和测不同型号的接收头,所测得的电阻都各不相同。但总的结论是:电源脚对地的电阻值不管正反向都要比信号脚对地的电阻值小。 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此时可通过更换遥控发射器的晶体振荡器来解决。常见为455kHz晶振(对应发射频率38kHz),其他有429kHz、432kHz、445kHz、465kHz 429kHz----36kHz 432kHz-----36kHz 445kHz-----37kHz 465kHz-----39kHz 480kHz------40kHz

红外接收头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头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3条腿的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接收头输出的是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具体的信号格式,搜“红外信号格式”,一大把),单片机里面需要相应的读取程序。 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两点间的近距离保密通信和信息转发。它一般由红外发射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射系统对一个红外辐射源进行调制后发射红外信号,而接收系统用光学装置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接收,就构成红外通信系统。 先讲一讲什么是红外线。我们知道,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相关的规格书请到这里下载: 红外遥控系统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

红外发射接收器示例

红外发射接收器示例

————————————————————————————————作者:————————————————————————————————日期:

图2-2 红外发射和接收器件示例 红外一体化接收头内部电路包括红外监测二极管,放大器,限副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红外监测二极管监测到红外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30khz到60khz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还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注意输出的高低电平和发射端是反相的。 图2-3为红外发射和接收解码的示意图。在发射部分设计一个38kHz的载波,在发射数据(全码)为高电平时输出载波,发射数据(全码)为低电平时输出低电平,二者实现了逻辑与的关系,得到的信号(红外发射)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向空间发射红外线。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接收到红外信号后,解码出与发射数据(全码)逻辑相反的数据。 图2-3 红外发射和接收解码的示意图 3系统硬件设计 3.2红外遥控单元

本设计中作为发射部分使用的遥控器为M5046AP机芯的电视机遥控器。电视机遥控器应用的是红外收发原理,即遥控器前端侧面的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红外信号,电路板上红外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送到单片机内部,经译码后变成相应的操作指令,以实现定时、遥控风扇的功能。 红外遥控器的内部关键电路和接收管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3.3单片机控制单元 本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为主控器,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如图3-2所示。 单片机的P1.2-P1.4口用于控制风扇的3个档次,设计中用继电器来模拟风扇换挡开关;P1.6和P1.7引脚控制时钟电路;P2口作为液晶显示的8位数据线;P3.0和P3.1口控制风扇工作状态指示灯,分为手动和自动2个状态;P3.2中断0用于接收红外遥控编码信号;P3.4接收温度数据;P3.5-P3.7三个引脚分别控制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端。

光电红外接收头-工作原理

三 4th, 2010 | (0)红外接收管(头)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3条腿的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接收头输出的是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具体的信号格式,搜“红外信号格式”,一大把),单片机里面需要相应的读取程序。 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两点间的近距离保密通信和信息转发。它一般由红外发射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射系统对一个红外辐射源进行调制后发射红外信号,而接收系统用光学装置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接收,就构成红外通信系统。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 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 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另外在遥控编码芯片输出的波形,在接收端收到接收到信号时,接收头输出的波形正好和遥控芯片输出的相反。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一、红外线接收管:工作电压 3V—5V 接收距离: 10m——20m型号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38kHz 红外发射与接收 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原理

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原理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1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2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UPD6121G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的编码。 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图4为发射波形图。 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的编码脉冲,这108ms 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高8位地址码(9ms~18ms),8位数据码(9ms~18ms)和这8位数据的反码(9ms~18ms)组成。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和结束码(2.5ms)组成。 代码格式(以接收代码为准,接收代码与发射代码反向) ①位定义

红外接收头规格书

Photo Module for PCM Remote Control Systems Description The HM338R is miniaturized receiver fo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s. PIN diode and preamplifier are assembled on lead frame, the epoxy package is designed as IR filter. The demodulated output signal can directly be decoded by a microprocessor. The main benefit is the reliable function even in disturbed ambient and the protection against uncontrolled output pulses. Features Special Features ●Photo detector and Preamplifier in one package ●Enhanced immunity against all kinds of ●Internal filter for PCM frequency disturbance light ●TTL and CMOS compatibility ●No occurrence of disturbance pulses at ●Output active low the output ● Low power consumption ● Suitable burst length ≥10 cycles/burst Applications TV, VTR, Acoustic Devices, Air Conditioner, Car Stereo Units, Computers, Interior controlling appliances, and all appliances that require remote controlling Block Diagram

判别红外接收头引脚

判别红外接收头引脚方法 (带屏蔽外壳型)红外接收头一般有三只引线脚,分别为接地、电源和信号输出。不同型号的红外接收头,其引脚排列也不相同。笔者用电阻法判别红外接收头的引脚简单、快速。 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表不适用)电阻挡R*100),先测量确定接地脚,一般接地脚与屏蔽外壳是相通的,余下的两只脚假设为a和b,然后用黑表笔搭接地脚,用红表笔去测a或b脚的阻值,读数分别约为6kΩ和8kΩ(有的接收头相差在1kΩ左右);调换表笔,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测a和b脚,读数分别约为20kΩ和40kΩ。两次测量阻值相对应都小的a脚即为电源脚,阻值大的b脚即为信号输出脚。不过用不同的万用表和测不同型号的接收头,所测得的电阻都各不相同。但总的结论是:电源脚对地的电阻值不管正反向都要比信号脚对地的电阻值小。 红外遥控接收头的代换 带遥控功能的家用电器中所采用的红外接收头型号繁多,维修中常遇到无法购得原型号接收头的情况,只能寻找代换品。实际上无论何种型号的接收头均可采用常见型号代换。代换时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 1.安装寸。 如原接收头尺寸较大,则可方便地选用尺寸与之相当的任一型号代换,亦可用体积更小的型号代换。目前有一种外观像塑封三极管的微型接收头,用于维修代换十分方便。

2.引脚序。 遥控接收头引脚顺序有如下几种:(接收面左侧起)①地、信号输出、电源;②信号输出、地、电源;③地、电源、信号输出等几种形式,代换时应仔细区分。对于引脚顺序相同的可直接按顺序接入,如引脚顺序不对,则可用细导线引接。注意地线与电源线切不可接反,否则 通电后接收头立即损坏。 3.接收头中心频率应与遥控发射器频率同。 大多数红外接收头解调中心频率为38kHz,但也有一些接收头中心频率为36kHz、37kHz、39kHz、40kHz,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此时可通过更换遥控发射器的晶体振荡器来解决。常见为455kHz晶振(对应发射频率38kHz),其他有429kHz、432kHz、445kHz、465kHz、480kHz等型号的晶振,相对应的发射频率分别为36kHz、36kHz、37kHz、39kHz、40kHz。 4.信号极性。 大多数遥控接收头输出信号极性为负极性,即输出端在无信号时为高电位(一般为4.8~5.0V),接收到信号后信号输出端电压下降。但也有少数接收头输出信号为正极性,如松下TC-2180、M25等彩电的红外接收头,若用常见型号接收头直接代换,则无法遥控,对于此种情况可在信号输出端加接反相器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