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章节题库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圣才出品】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章节题库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圣才出品】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章节题库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圣才出品】

第6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一、填空题

1.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_________。(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案】认知方式

【解析】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其中,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说来,也是其学习方式。

2.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_________环境。(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案】人文

【解析】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语言环境又包括视觉环境和听觉(或视听结合)环境;人文环境则包括目的语社会的物质文明、人际交往、风俗习惯、文化历史传统和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

3.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把所学到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方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产生偏误,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过度泛化

【解析】过度泛化,是指说学习者(特指外语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的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语言偏误。这样说来,

原本“你很漂亮”说成“你好好漂亮”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过度泛化”例子。

4.科德把错误分成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而偏误是不成系统、_________出现的。(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偶然

【解析】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所谓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偏误则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

5.交际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缩减策略和___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求成策略

【解析】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可分为缩减策略和求成策略两大类。

6.认知方式指对信息的感知、定义、组织和记忆方法,大致分为_________和场独立两类类型。(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场依存

【解析】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类型。前者是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区别开来。后者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7.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_________、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案】记忆力

【解析】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

8.焦虑是常见的情感因索之一,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着_________的作用。(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阻碍

【解析】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常表现为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对负面评价的焦虑几个方面。一般认为焦虑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呈负相关,过多的焦虑造成思想上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增强了抑制,会阻碍第二语言习得。

9.具有“_________”学习风格的语言学习者喜欢分析思考,自我意识较强,不太喜欢与别人交往。(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场独立性

【解析】认知方式存在个体差异。场独立性的学习者分析能力强、自信心强、富于竞争性、善于考试;场依存性的学习者则长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善于与人交往,因而易于在交际过程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

二、判断题

1.作为个体因素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态度、性格、焦虑、自信心和情绪。(北京

大学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个体因素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指动机、态度和性格。

2.在心理学理论中,抑制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和自我保护。(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自尊心(self-esteem)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而抑制是个体的一种防御外部伤害、保护自我的心理屏障。

3.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想象力是智力的核心。(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

4.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和态度。(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动机、态度和性格。其中,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态度是个体对某

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性格主要包括内向和外向、自尊与抑制、焦虑和移情几个方面。

5.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对比分析是一种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和历时比较,以揭示其同异的语言分析方法。(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音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重要的信息。

6.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了“微格教学”的研究,用于对教师进行各种可操作、可控制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正确

【解析】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在我国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1963年在美国提出,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

7.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母语的干扰作用被称为“负迁移”。(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正确

【解析】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

新知识、技能的影响。影响中起阻碍作用的,称为负迁移。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这种因为母语的干扰而出现偏误的作用称为母语的负迁移。

8.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对比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习惯,习得第二语言意味着克服旧的习惯并形成一套新的习惯。

9.语言学习者的年龄不会改变习得顺序,也不会改变学习速度。(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错误

【解析】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儿童和少年模仿能力强,短时记忆力强,学习更灵活,敢于表现自己,善于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有效地习得语言,因此在获得准确、地道的语音和流利的口语方面占有优势;而他们理解、分析能力和已取得的学习经验则比不上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学习的成分越来越大。

三、选择题

1.一个留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知“阅览室”这个词怎么说,就用“一个可以在里面看书、做功课的房间”来解释,这个学生用了()的交际策略。(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回避B.简化C.造词D.描述

【答案】D

【解析】回避是指回避某一话题或放弃表达某一信息;简化是指对目的语的形式或功能加以缩减;造词是指造目的语中并不存在的词语;描述是指用一段描述或解释迂回表达某一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1、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 2、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3、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4、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 )。 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D )。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D )。 8、《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D )。 9、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

10、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11、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D )。 12、下列均属于老舍的作品是( B )。 13、下列均属于巴金的作品是( C )。

14、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其小说主题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D )。 15、《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B )。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长河》)。 17、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桥》)。 18、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19、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都会的一角》)。 20、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艾青)。 21、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主义。 22、“五四”以来最早的小说流派是(问题消失)。

自考第二外语日语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自考第二外语日语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第二外语(日语) 试卷 (课程代码 0084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卜作答。答在试卷卜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J、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四、正误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与短文内容相符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与短文内容不符的将“【B】”涂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五、翻译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l0分,共6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二语言获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_沙平

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4期(总第32期) 第二语言获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Ξ 沙 平 提要 第二语言获得研究是近二十年来在心理语言学学科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评介了文化合流、语言调节、语言控制调节、共同语法理论、神经功能理论等有代表性的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理论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第二语言教学文化导入、动机诱导、语言输入、获得顺序等方面论述了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on and the Teach i ng of Ch i nese to Fore igners S ha P ing Abstract T 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 on is a new b ranch in lingu istics that has com e in to ex istence in the p ast20years in the favo rab le setting of p sycho2lin2 gu istic studies.T h is article is first to p resen t a b rief review of such m odels of theo retical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 on as the m erging of differen t cu ltu res,language accomm odati on,language accomm odati on m on ito r,the study of a comm on language gramm ar and the theo ry of neu ral functi on s.Second,it show s the en ligh tenm en t gained in the research of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 on on the basis of the p ractice of Ch inese2 teach ing to the fo reigners in such asp ects as the in troducti on of the Ch inese cu ltu re,the gu idance in language2learn ing m o tivati on,the inp u t(the teach ing)of the language itself and the sequen tial developm en t in language acqu isiti on. 一 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的目的、模式及成果 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哈古塔(H aku ta,1981)认为是:寻找一种最恰当的描述学习者规则系统的方法。换句话说,第二语言获得研究主要是“描述”,即把学习者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语言结构特点如实记录下来。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者还希望在描写的基础上解 Ξ本文为国家汉办1998~2000年科研规划项目“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动机诱导的研究”的前期成果之一。

计算机专业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1.(√)The cpu and memory are located on a special circuit beard in the system unit called the montherbocrd2.(√)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a supercomputer and a mainframe is that supercomputers are designed to execute a few programs as quickly as possible,whereas mainframes are designedto handle many programs running at the same(but at a slower pace)3.(×)Being computer fluent means that you should be able to build a computer yourself.4.(√)Embedded computers are selfcontained computer devices that have therv own programming and do not receive input5.(√)Currently,the performance of tasks by robot is based on preprinted algorithms1.(×)A web browser is a special device that is installed in your computer that allows it to communicate with devices on a network2.(√)data can be a number a word a picture,or a sound3.(√)strictly defined,a computer is a data processing device4.(√)one of the benefits of becoming computer fluent is being a savvy computer user and consumer and knowing how to avoid viruses the programs that pose treats to computer security 。 5(√)trend-spotting programs,developed for business,have been used to predict criminal activity二.写出中文 1.virtual function虚拟函数2.pointer 指针3.cursor 光标4.package 包裹 5. Boot 引导,自举6 TCP/IP 传输攻之协议/互联网协议7 DNS 域名服务8.HTTP 超文本传

现代文学习题(试题+答案)

现代文学习题(试题+答案)

练习一 填空: 1、 1842年,魏源编写的中国近代史地科学的开山之作《_海国图志_》刊刻行世,书中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文化人对_中体西用__的效用发生了怀疑。 3、____严复______于1896年翻译了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4、____严复______用“进化”的思想,在政治时事的纵横捭阖中为国人敲响了警钟;而__谭嗣同__ 则在《仁学》等著作中对中国道德文化的批判实行了“诛心之术”。 5、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主张。 6、__梁启超___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7、《_新小说_》和《月月小说》、《绣像小说》、《小说林》一起被时人称为“晚清四大小说杂志”。 简答: 1、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办报过程中提出了哪些对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有重要意义的主张?

有限度地承认白话文的传播优势;在文学体裁上,极力推崇小说戏曲所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 2、简要叙述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主要观点。“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起。” 思考: 1、洋务运动发生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2、戊戌变法运动发生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近代小说戏曲革命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练习二填空: 1、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发表的倡导变法维新的文章肇端于《时务报》,时人称其为“时务文章”;由于此类文体与报纸密切相关,这类文章也被人称作“__报章文体________”。 2、__梁启超________在《变法通议》中说:“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3、___梁启超_______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概括自己的散文“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偶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颇有一种魔

第二外语(日语)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第二外语(日语)(1)练习测试题庫 一、給下列單詞選出正確的假名 (1)学校 (2)体育館 (3)前 (4)店員 (5)隣 (6)木曜日 (7)休日 (8)午前 (9)終わる (10)今日 (11)電車 (12)家へ (13)学校に (14)行きます (15)奥さん (16)食器 (17)台所 (18)喫茶店 (19)手紙 (20)絵の具 (21)届く (22)夕方 (23)花瓶 (24)猫 (25)応接間 (26)紅茶 (27)高い (28)動物園 (29)頂上 (30)富士山 (31)有名だ (32)砂 (33)新しい (34)清水寺 (35)上手だ (36)人気 (37)番組 (38)選手 (39)人口 (40)友好 (41)涼しい

(42)零下 二、把下列假名改为汉字。 1あき() 2しけん() 3こども() 4くだもの() 5もんだい() 6くるま() 7しんせつ() 8みだり() 9とちゅう() 10ゆき() 11ちず() 12どうぶつえん() 13じんこう() 14きおん() 15れいか() 16きせつ() 17なつ() 18ひる() 19よる() 20きょうだい() 21、せんもん() 22、ちゅうもん() 23、きせつ() 24、ずつう() 25、かいてき() 26、しんさつ() 27、くすり() 28、なつふく() 29、おきなわ() 30、こくど() 31、もみじ() 32、そうりょう() 33、ちほう() 34、そうさ() 35、そうじ() 36、げいじゅつ() 37、にがて() 38、こしょう() 39、きょか() 40、こんざつ() 41、おうせつま()二回にあります。 42、おじょう()さんは小学校の三年生です。

专业英语考试试题与答案

1.Why are cast metal sheet ingots hot-rolled first instead of being cold-rolled? Because of cold rolling is to use hot rolled steel coils as the raw material, after acid pickling to remove oxide skin for cold rolling,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hard roll, because of cold work hardening caused by deformation of continuous cold rolling hard roll strength, increase hardness, toughness and plastic index decreased, so the stamping performance will deteriorate, can only be used for simple deformation of the parts 2.What type of heat treatment is given to the rolled metal sheet after hot and “warm” rolling? What is its purpose? 轧钢的热处理的类型?轧钢热处理的目的? Heat treatment of the main types are annealing, normalizing,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solution treatment and aging treatment, cold treatment, chemical treatment, etc. Annealing: The steel is heated to a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heat preservation for a period of time, and then make it slowly cooling, called annealing. Steel annealing is a heat the steel to the phase change or part of the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slow cooling after heat preservation heat treatment method. The purpose of annealing is to eliminate tissue defects,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 make composition uniformity and fine grains, increa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reduce residual stress; Can decrease the hardness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plasticity and toughness, improve machinability. So before annealing in order to eliminate and improve both the legacy of tissue defects and internal stress, and to prepare for the follow-up process, so the annealing is belong to the intermediate heat treatment, also called heat treatment in advance Normalizing: Normalizing is heated to above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steel, to all into homogeneous austenitic steel, heat treatment and natural cooling in air. It can eliminate hypereutectoid steel mesh cementite, for hyposteel normalizing can refine crystal lattice, improv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low requirements for the parts use the normalized instead of the annealing process is more economic. Quenching: Quenching is the steel is heated to above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heat preservation for a period of time, then quickly into the quenching medium, the temperature plummeted, rapid cooling at greater than the critical cooling rate of speed,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martensite and unbalanced heat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increase strength and hardness of the steel quenching, but to reduce its plasticity.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quenching hardening agent are: water, oil, caustic soda, and salt solution, etc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A.《诗》B.《语丝》 C.《新青年》D.《现代评论》 2.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B.《呐喊》 C.《故事新编》D.《彷徨》 3.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A.张幼仪B.林徽因C.陆小曼D.王映霞 4.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A.《幻灭》B.《灭亡》C.《动摇》D.《追求》 5.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 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 6.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蜜柑》B.《柏子》C.《萧萧》D.《丈夫》 7.李劼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 A.《天魔舞》B.《死水微澜》 C.《暴风雨前》D.《大波》 8.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A.何其芳B.艾青C.赵树理D.孙犁 9.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 A.《第一炉香》B.《金锁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期末复习总结题.doc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第二语言:指相对于第一语言来说,除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2,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3,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4,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5,第二语言习得: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也叫“二语习得” 6,语言习得机制:乔姆斯基提出人脑屮存在一个“语言习得机制”(LAD),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具有遗传性, 为人类独有。2.能使儿童加工语言材料,判断语言体系的发展,建立抽彖规则。3.可能已经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找到,因此,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无需学习。 7,工具型动机: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没有兴趣,学习目的语只是为了掌握一个工具,用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社会地位。 8,习得与学习:克拉申认为“习得”通常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而“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获得。前者称为“内隐学习”,后者称为“外显学习” 9,中介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拥有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结构上既不是学习者的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中介语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都有表现。但它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冃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 10,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由一些原则条件和规则构成的系统,这些所有人类语言共有的因素是或特性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原则系统和规则系统。 11,僵化:僵化(fossilization),也叫化石化或石化,是由Sei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中提出的。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12,外国人话语:所谓“外国人话语”并不是指外国人的话语,而是指对外国人说的话语。 这种话语,按照Ferguson (1971)的定义,是指“说某语言的人对该语言能力有限者或者根本没有该语言能力者所使用的一种简化的语体”。在语音方而,具有放慢语速、发音清楚、停顿、重音以及夸张等特点;在词汇方而, 偶尔使用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近义词替换、释义等方式;在句法方面,有三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即省略、扩展、替换或重置等。 13,偏误:系统性的,有规律的系统性偏误。是学习者现时心里规则系统的外在表现,“我把杯子碰”,语言能力的不足。 14,失误:口误、笔误等语言运用上偶然的错误,与语言能力无关。不能反映学习者现时的"过渡能力”。 15,语言变异: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如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专业英语试题及答案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英语》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适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各题20分 一、单词翻译(英译汉) titrimetric analysis reagent titrant flask oxidation precision standard solution sodium hydroxide Equilibrium constant equilibrium. manifest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frictional flow ionization constant correct for molarity compressed gas neutralization device plus elevation neutral positive-displacement meter reciprocating sodium hydroxide piston external centrifugal pump in the absence of rotational at the expense of rotational velocity compensation stream specific upstream station streamline downstream station 二、单词翻译(汉译英) 垂直于传热面滤饼卸料 符合,一致陶器的 动量,动力,要素滤液 动量传递孔 随机运动,无规则 运动 胶体微粒 扩散的构造,配置 .邻近的,接近的. 波动,起伏 振动的,振荡的大气压(1atm= 101. 3 kPa) (远离表面的)流 体(本体)温度 (风车、螺旋桨等 的)翼,叶片 目录,目录册切线的 线性相关蜗壳形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二外日语》考研外国语学院全国名校考研真题分析

《二外日语》考研外国语学院全国名校考研 真题分析 第1章全国名校外国语学院二外日语考研真题分析 “二外日语”是全国各院校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外国语专业(不含日语)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生第二外语为日语。一般来说,“二外日语”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1.1 二外日语考研真题分析 “二外日语”为全国各大院校自主命题,而非全国统考,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考生在备考“二外日语”时往往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所以对各大院校的二外日语历年真题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各大院校的二外日语试题能够为考生准确定位自己的日语水平提供很好的参照,也使考生对“二外日语”考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加清晰地了解出题者的思路,从而正确地制定出复习方法和学习步骤,使复习具有针对性,使复习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1.考核要求 对于“二外日语”,全国各大院校自主命题,而且各院校的考核要求水平也有差异,所以没有相应的考试大纲来说明其考核要求。通过分析各大院校的二外日语历年试题,可看出二外日语大致相当于《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水平,少数院校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达到中级上、下册水平。此外,二外日语历年试题中有些是出自日本语能力测试N3考试和N2考试的真题,虽然比重不大,但从此可看出目前高校对考生二外日语的大体要求。下面根据《标准日本语》的教学大纲和日本语能力测试N3、N2的考试大纲,对“二外日语”的考核要求归纳如下:

词汇方面,要求掌握基本常用词汇,了解假名的写法、音读、训读,外来语的写法,熟语的意思等。 语法方面,要求掌握动词的活用法、体言、用言、副词、连体词、格助词、助动词、接续词、授受关系、使役关系,以及敬语、谦语等的使用。 阅读方面,要求考生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理解隐含的意思;既理解事实和细节,也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信息转换。选材的原则是:(1)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等方面,但是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2)体裁多样,可以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文章语言难度适中,文中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用汉语注明词义。 翻译方面,掌握基本的日常、文化、科技等一般性题材的翻译技能。 写作方面,可习作不同题材的文章,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句子基本通顺,无重大语法错误。 2.试题类型和出题形式 通过分析全国众多院校“二外日语”的历年真题,其题目类型大致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翻译、写作等内容,各题目类型的出题形式灵活多样,而考核内容也不尽相同,具体归纳如下: (1)词汇题 词汇题的考核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对单词的音读和训读,外来语片假名的写法,熟语的意思等的考核。出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根据汉字确定假名读音。如: 題名の字幕が消えても、静かな音楽はそのまま続いている。

医学专业英语试题

医学专业英语 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40point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uffixes does not mean “pertaining to”? A. -ic B. -al C. -ar D. -our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mbining forms means cell? A. -cyte B. cyt/o C. cel/o D. both a and b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rms means tissue? A. erythr/o B. immun/o C.hist/o D. vascul/o 4. A- means ______. A. up B. down C. apart D. without 5. The suffix -itis means _______ . A. infammation B.inflammation C.inflammazed D. instrument 6. The combining form of radi/o means _________. A. radar B. x-ray C. radio D. both B and C 7. The instrument for viewing is – scope whereas the instrument for cutting is_____. A. –scopy B. –tome C. –meter D. –graph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rms refers to “surgical incision of ?” A. –tomy B. -stomy C. –tome D. –ectomy 9. A record of electric wave occurring in the brain is called _______. A. electroencephogram B. electromyogram C. electrocardiogram D. electroencephalogr 10. Stethalgia means the pain of chest, which can also be expressed in ____. A. stethodynia B. thoracalgia C. thoracodynia D. all of the above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rms means fungus? A. my/o B. myel/o C. myc/o D. none of the above 12. The combining form meaning “the skin” is _______. A. dem/o B. derm/o C. dermat/o D. both B and C 1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mbining forms means blood vessels ? A. vascul/o B. angi/o C. chromat/o D. Both A and B 14. The term meaning “pertaining to secretion” is _______ . A. crinogenic B. endocrine C. crinologic D. endocardial 15. The disease of having too many white blood cells is referred to as _______. A. leukocyte B. leukemia C. leukogenesis D. erythrocyte 16. Inflammation of liver is known in English as ________.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 2010年7月 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每空2分,共3 0分) 1.文学革命的开始,是以1 9 1 7年1月和2月《》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2. 1924 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 3. 戴望舒的《雨巷》在《》上发表,一举成名,并得到“雨巷诗人”的美誉。 4. "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2年1 2月" 事件"期间如同"孤岛"般的英法等国租界里从事的文学活动。 5. 徐志摩与上海巨富之女张幼仪成婚后,1918 年经妻兄介绍,正式拜 为师。 6. "《蚀》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动摇》和《追求》。 7. 老舍称《》是自己“求救于北平"和"返归幽默"的突破性作品。 8. 在鲁迅身边,发生了很大变化,陆续发表了记叙自己在哈尔滨生活的散文,后结集为《商市街》。 9.《倾城之恋》中的是一个穷遗老的女儿,离婚回到家里,大家庭的尔虞我诈,使她在元奈之下,只能设法做一个女结婚员,找一份安稳的婚姻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 10. "九叶诗派"得名于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11. 钱锺书被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 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12. 梁实秋在抗战初期则因" 与无关论" 而招致左翼文学阵营的抨击。 13. 《芦花荡》是《》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14.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1925) 经周作人推荐编入" 新潮社丛书" 后,扩大了象征主义的影响。 15. 新感觉派的形成,酝酿于1928 年9 月出版的《无轨列车》,发展于1932 年5 月创刊的《》。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洼为代表的刊物是( )。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2. 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 A.《呐喊》 B.《斯巴达之魂》 C.《怀旧》 D.《狂人日记》 3. 丁玲后来获得1951 年度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的小说是( )。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在医院中时》 C.《我在霞村的时候》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 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得基本概念 1.母语:通常就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得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就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得语言。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得语:也称“目标语",一般就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得语言、它强调得就是学习者正在学习得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得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与习得得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得第一语言之外得任何一种其她语言而言得。强调得就是语言习得得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得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得语言获得。“习得"通常就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得语言获得。内隐学习就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得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习得”方式获得得就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得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得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一般就是指“有意识”得语言知识得获得。外显学习就是在有意识得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学习”方式获得得就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得语国家学习目得语。学习者所学得目得语在目得语国家就是公认得交际工具,当然也就是学习者用来交际得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得语言在本国不就是作为整个社团得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得语言主要就是在课堂学习得。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得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得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得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得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就是在自然得社会环境下发生得。 11.有指导得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得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得。 12.语言能力:就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得心理表征构成得。语言能力就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得心理语法、母语使用者对句子得合语法性得直觉判断依据得就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就是关于语言得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得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得运用。语言表达就是关于语言运用得知识。 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第一节对比分析 一对比分析产生得背景 对比分析得语言学理论基础就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得理论基础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对比分析得基本内容 1.对比分析假设得理论阐释包括三个方面,即对比分析得基本假设、分析方法以及对比分析得两种观点。 2.对比分析得基本假设就是语言迁移、包括三个方面: 1)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会把母语得语言形式、意义及其分布,连同与母语相联系得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系统中去。 2)当学习者得目得语与母语结构特征相似时,就会产生正迁移,学起来比较容易;当目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B及参考答案

平顶山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卷 B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20世纪20年代,全国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其中,周作人等人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郭沫若等人发 起组织了____________。 2.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___。 3. 《铸剑》中塑造的复仇主人者形象是___________。 4. 1920年,胡适出版了诗集__________,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新诗别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5. 闻一多诗论的核心“三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__________,他们演出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别于旧戏的新的戏剧样式,被称为__________。 7.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和“隐士”的双重人格。 8. 茅盾的长篇处女作是____________。 9. 老舍的带有科幻色彩的寓言体小说是_____________。 10. 巴金的小说____________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但是还没有跳出“革命+恋爱”的模式。 11. 戴望舒由于成名作的巨大影响,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12. 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将“幽默”一词引进中国,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小说界革命”中,有人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观念,这个人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大钊 2 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 A.胡适和陈独秀 B.鲁迅和周作人 C.钱玄同和刘半农 D.沈尹默和叶绍钧 │ │││││││││ ( 第 一 页 ) │││││││ 共 五 页 ││││││││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密 封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