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小组成员:常乐、杭天乐、景鸿、李娜、吴竞男

一、金融监管发展脉络概述

从金融监管成型理论的历史演进来看,被认为是政府正式监管金融开始标志的1720年英国的《泡沫法》直接指向“那些以为大家造福为幌子,设计、运作危险、有害的项目,吸引大批不够谨慎的人认购股份,筹集大批资金的人”,取缔了所有未取得议会或皇家许可的股份公司,一种近乎因噎废食的严格监管的做法带来了半个世纪的过于谨慎的保守,直到工业革命开始情况才发生变化。经历了一段相对自由发展的时期之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得金融体系的安全再度凸现出来,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下,传统上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职能已经转化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金融监管更加倾向于政府的直接管制,并放弃自由银行制度,从法律法规和监管重点上,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规制和干预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进入70年代,滞胀问题的出现使得自由主义理论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与此相适应,在金融监管领域自由化的思潮也日渐高涨;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在基本解决了安全问题之后,对效率问题开始进行尝试。90年代之后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又重新对已经渐渐放置到次要地位的安全问题提出要求,金融监管更倾向于在二者之间寻求均衡。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金融监管活动和监管理论是随着金融实践的现实而发展的,金融监管机制也是在金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 市场失灵主要由市场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等原因产生, 而通过政府管制可以消除这些问题, 从而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Stiglitz,

1971,1993; Varian, 1996; 高鸿业, 1996)。自1970 年Akerlof 的代表作“柠檬市场: 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发表后, 使经济学界进一步认识到, 不完全及不对称信息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又一主要原因。一般认为, 金融市场也因上述原因而出现失灵, 并且存在的外部性、脆弱性等比其它行业更加明显, 从而使金融市场的失灵比其他行业的失灵更加严重, 所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银行业实行了比其他任何行业更加严格的监管。

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前的金融监管及其相应理论依据

最早的金融监管追溯到18世纪英国的《泡沫法》,17世纪英国发生“南海泡沫”案以及18世纪初法国发生“密西西比泡沫”事件推动了这一法案,为了避免再一次的出现证券投机狂热,英国政府采取了严厉地监管手段(但不得不用因噎废食来形容它的效果)。

在19世纪,中央银行制度逐渐普遍化。中央银行作为管理者、监管者,在自由经济盛行的时代独自成长起来,在这一时期关于金融监管的理论主要围绕着中央银行的作用来论证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真实票据理论”与“通货学派”理论,主要是集中在货币监管和防止银行挤提方面,对于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具体干预很少论及。虽然当时有人论述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以及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但是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顽固地坚持“看不见的手”的信条,因此并没有特别具有影响力的金融监管理论产生。

三、30年代到7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

由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也并不是万能的,因此金融监管的理论才逐渐受到重视,可以说金融监管理论是建立在对市场不完全性的确认基础上的。

根据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论述下列理论:

(一)首先是公共利益论。

公共利益理论以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学为基础,指出管制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反应,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公共利益论又被称为市场调节失败论,该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出现的,是最早用于解释政府监管合理性的监管的理论。公共利益论奠定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监管市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正因为政府的参与才能够解决市场的缺陷,所以政府可以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来实施管制以克服市场缺陷,而由此带来的公共福利降大于管理成本。

公共利益论认为,政府实施金融监管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对市场过程的不适合或低效率的一种反应;是纠正金融市场垄断性、外部性、传染性、脆弱性等所引起的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

公共利益论只是提到了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但是它并没有针对市场的不同缺陷给出不同的理论,它只是告诉人们,市场存在着缺陷,而政府的参与可以解决缺陷,因此政府需要插手金融市场的运作。

但是这一理论存在着一些缺陷:

(1)它假定监管者的目标是社会利益最大化,并认为他们有能力实施各种监管政策;

(2)这一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理论的产物,只能为大萧条时期改革所实施的大部分管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并不足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监管的模式与结构;

(3)在政治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是社会利益。

(二)接着又产生了诸多关于金融监管的理论,这些理论很大程度都是以公共利益论为基础,针对公共利益论中并没有详细论述的市场具体缺陷,给出了不同的金融监管的理论依

据,比如有公共利益论,自然垄断说,外部效应说,信息不对称说,公共产品论以及道德风险论等等理论。

1.公共产品论

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因此,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作为公共产品,不免地就会出现“搭便车”问题,即人们乐于享用公共品带来的好处,但缺乏有效的激励为公共品的提供和维护做出贡献。因此这就需要政府来代表全民利益,通过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各种手段来维护这种公共产品。

2自然垄断监管理论

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决定其不完全适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

自然垄断监管理论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一方面,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结果是金融业的高度垄断,造成消费者福利和金融效率的损失,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自然垄断监管理论同时也认为:稳定与自由竞争存在显著的替代性。金融业的自我特征决定了,金融机构自由竞争带来结果更多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无序,而非优胜劣汰。自然垄断监管理论认为,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如何在维持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安全。

因此,自然垄断监管理论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创造一个公平、高效、适度的竞争环境,避免金融机构的高度垄断,丧失金融效率与活力,从而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3信息不对称论

在这里的信息不对称理论,集合了道德风险论、信息的公共产品论以及外部效应论等诸多理论。

信息不对称(A 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信息在交易双方分布的不均衡性,有信息优劣的差异。金融交易的风险源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完全信息。信息是预测未来必不可少的最基本要素,因而在理性决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存在, 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信用过程中授信主体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存款人与银行、及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参与者获得信息,通常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Stiglitz, Weiss, 1981) , 造成金融市场失灵,导致了金融交易的风险,从而可能引起金融危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就越严重, 市场失灵也就越明显(蒋海, 2002),这是关于道德风险论的内容。

不完全信息的第二个结果是, 价格体系不再有效地传递有用信息, 引起市场参与者较高的信息成本, 无法实现信息效率市场的均衡, 造成金融市场的低效率(Grossman, Stiglitz, 1976) 。

不完全信息引起金融市场失灵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Spierings, 1990;Stiglitz, 1993),这是关于信息的公共产品论的内容, Spierings 认为, 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的加工者, 可以再利用特定的信息, 并在信息销售之后不会降低信息的价值, 这种消费者联合或共同消费的产品特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这一特征与信息的可信度联系起来就可以导致信息收益的困难性, 因为如果缺乏政府监管, 金融机构提供的特定信息数量将明显地少于最优资源配置所需要的信息数量。

Stiglitz 认为, 信息产品在以下三个方面与传统商品有显著区别: 首先, 信息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两个纯公共产品特征, 所以信息产品的供给是不足的; 其次, 由于占用

信息回报的困难性, 使得信息的获得通常具有外部性, 私人可以在信息的消费中获得其它收益; 第三, 对信息的支出可以看成是固定成本, 因为信息的支出并不随信息数量而变化, 而这一特征使信息密集型的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的性质。由于上述三特征, 信息产品市场通常是低效率的。显然Stiglitz 和Spierings 的分析是合理的。

进一步研究表明, 由不完全信息导致的金融市场失灵实际上也造成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从存款人的角度来看, 银行通常是不透明的或透明度较低, 存款人要对银行进行监督需要支付较高的信息成本,Akerlof 的“柠檬市场”就会出现, 在该市场中存款人很难鉴别经营状况良好和不好的银行, 任何不利信息都会导致存款人到银行提款的预期单位风险溢价高于不提款, 在提前支取存款的成本小于预期的损失时就造成银行的挤兑。由于素有经济社会“大脑”之称的金融市场(Stiglitz, 1993) 与经济系统的各个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任何与之相联系的部门或企业出现了困难和倒闭都会给金融市场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一旦这些不利影响形成了金融市场中的不利消息, 就会引起挤提。如果这一推论成立, 那么银行体系不稳定的另一主要原因来自金融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 即非对称信息使金融市场中的不利消息产生投资者和存款人过高的风险预期, 从而引起投资者的资产转换和存款人的挤兑, 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

关于外部效应论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体现并不是那么直接,这方面的论述角度并不是正面论述外部效应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关系,而是从否认外部效应的直接作用作为切入点,点出信息不对称理论才是外部效应的直接原因,因此外部效应论的实质是信息不对称,在信息是完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并不会引起外部性。

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 因为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地高于银行自身的成本(Kareken and Neil, 1983; 江曙霞, 1994; 厥方平, 2000) 。金融机构的特点是它具有广泛的债权债务(包括或有债权、或有债务)关系,包括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债权

债务关系和对公众的债权债务关系,并通过对债权的管理获取收益,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金融机构经营中的负外部性对金融机构的负面影响极大,有时可能是破坏性的,由于每一家金融机构都具有负外部性,这样个别金融机构出现问题便有可能波及整个金融业,酿成金融危机。因此,必须对每一家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日常监管,以最大限度减轻负外部性。按照经济学原理,当某一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存在着某种外部性,尤其是负外部性,其自我运行所达到的利益目标,就不可能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这就需要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国家,对其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以引导或强制其活动尽量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保持一致。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进行补偿,但是金融活动巨大的杠杆效应,即个别金融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严重的不对称,使这种办法显得苍白无力。另外,科斯定律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外部性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交换得到消除。因此,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效应,这就是金融监管。

但是银行破产存在很高的社会成本是否成立呢? 这需要重新考察外部性这一概念。

一般认为, 外部性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Meade (1973) 将其定义为这样一种事件, 即它给某位或某些人带来好处(或造成损害) , 而这位或这些人却又不是作出直接或间接导致这些事件之决策的完全赞同的一方。如果该定义可以作为判断外部性的标准, 那么银行破产的外部性并不比其它行业的企业破产的外部性更大。首先, 银行失败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银行所有者(股东)、经营者、一般职员、存款人、贷款企业和其他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等, 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并不是“第三者”或局外人, 而是与银行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并有权力监督银行运作而不使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的契约方, 实际上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关系形成了以银行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所以银行破产后存款人、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的损失是这些集团成员在投资过程中应该承担的风险与

损失, 而不是外部负效应的被动接受者; 其次, 银行破产引起的金融恐慌和危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问题, 虽然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但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并没有确凿的数据来证明这一点(Thomson, 1990)。

研究表明, 金融恐慌和银行危机只是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人们错误预期的集中表现, 因为个别银行破产的信息通过信息不完备的市场被严重扭曲和放大, 形成了人们的错误预期, 再加上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 使得个别银行的破产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因而信息不完全才是产生金融恐慌和金融危机主要原因, 个别银行破产只是诱因而已。如果信息是完全的, 银行破产并不会引起外部性问题,Diamond 和Dybvig (1983) 的银行挤兑模型也就不能成立; 第三, 如果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个别银行破产对公众预期的影响作为其外部性,那么这种外部性是很难估计和量化的。Benston 等人(1986) 的研究表明, 美国在1865—1933年期间, 即国民银行法案颁布到存款保险制度建立, 银行失败的总损失是123 亿美元, 相当于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 , 存款者的损失只有24 亿美元, 相当于所有商业银行存款的0.21%。即使在大萧条时期(1930—1933) , 存款者的损失也只有所有商业银行存款的0.81%。可见, 在没有联邦存款保险和较轻的监管环境中, 银行失败的私人成本显然是很小的。因而银行破产存在很高外部性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误解, 而非一个现实。通过上述银行破产的外部性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 人们夸大了银行破产的外部影响, 实际上金融恐慌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或主要不是由银行破产的外部性造成, 而主要来自信息不完全条件下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及其广泛影响力和众多利益相关者。

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成为主导,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过度严格的管制,特别是在接触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

回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效率。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金融自由化理论是对政府金融监管的全面否认和摒弃,而是要求政府金融监管做出适合于效率要求的调整。很显然,没有任何一个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支持者同意完全接触政府金融监管,就像当初“自由银行制度学派”所主张的那样。因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最新“复兴”,并没能否证调过去几十年经济学在证明市场确实有缺陷方面的成果,它们与主张政府干预者的观点差异也仅仅限制在干预的范围、手段和方式等并不算本质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理论开始转向如何协调安全稳定与效率的方面。其中,与以往金融监管理论有较大不同的是,现在的金融监管理论除了继续以市场不完全为出发点研究金融监管问题之外,也开始越来越注重金融业自身的独特性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和影响,如明斯基的“金融体系脆弱论”,Diamond和Dybvig的“银行挤提模型”等等。在这里就具体提一下金融体系脆弱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伴而生,形成了“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思维定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金融危机开始呈现出独立性,有些金融危机甚至完全脱离实体经济。为此,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开始吸引金融监管研究的视线,形成了金融监管理论的另一分支——金融脆弱的监管理论。

这一理论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系统内增加有风险的活动,导致系统内的内在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经营、借短放长和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经营的是金融资产,这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而各种金融资产的可流通性又使得银行体系有着系统风险和风险的传导性,“多米诺骨牌效应”容易在金融体系中出现,所以金融业比其他行业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通过金融监管和控制金融体系系统风险显得异常重要。

五金融监管理论的质疑

虽然广泛的金融监管实现了金融稳定的目标,促进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环境的变迁,20 世纪60 年代末,由于广泛的管制,全球金融业的效率日益下降。理论界与实务界因此强烈呼吁自由化、放松管制,并出现了大量质疑政府监管金融活动的理论,主要包括利益集团理论和监管失灵理论。认为政府任何一项监管措施,都应是代表社会福利的选择,但根据阿罗不可能定理,能够反映社会所有成员偏好的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即使能够确定,也无法保证政府不会将特殊利益置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上。因为代表政府执行监管的人员,也并不总是理性的、完全自律的和道德上完美的人,会因为缺乏监管、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而损害公众利益。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曾指出,“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逾越正义与道德界线的诱惑。”“不受限制的权力乃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最肆无忌惮的力量之一,而滥用这种权力的危险也是始终存在的”。因此,认为金融监管在理论上是不可能达到维护公众利益目的的,也不可能通过政府干预矫正市场失灵的。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大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虽然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均是利弊兼而有之,但前者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而后者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对我国来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 一、何谓经济全球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化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同时还有人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虞学群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广泛的普遍的联系和交往。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唐海燕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进程确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同时,由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大国同老牌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全球化。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70年代。殖民地体系的瓦解、民族国家的兴起、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116976.html,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栗飞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分享经济也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更好认识这一新兴概念,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理解及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者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协同消费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分享经济的发展。目前,美国“分享经济”产值已达1100亿美元,房屋租赁网站Airbnb和打车O2O应用鼻祖Uber就是分享经济在房屋短租和打车行业中的两个典型应用案例。本文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别对分享经济的研究进行梳理。 二、国外文献研究 关于分享经济的由来:197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Joe L. Spaeth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合作式消费”的概念[1]。2010年,英国作家Rachel Botsman认为“合作式消费”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共享首先表现在代码的共享(如Linux),其次是生活的共享(如Facebook)和内容的共享(如YouTube),再次是现阶段的现实世界各种离线资产的共享。同时指出信息技术和开放数据、网络的普及是推动合作式消费的一个驱动力[2]。2011年12月,Sara Horowitz发表了《The Sharing Economy's Quiet Revolution》一文,使得“分享型经济”成为西方媒体的热点话题[3]。 对分享经济的认识、理解:Russell Belk认为,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改变了我们过去“我们所拥有的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一种“你能使用的就是你的”观念;同时指出互联网,尤其是Web2.0的发展促进了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的成长。Christopher Koopman等人认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接触到了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以让消费者搜索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也降低了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促进了网上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对市场经济中传统规章制度的依赖,而我们的公共政策也应该随之改变,适应现实的需要。 对分享经济的案例分析:Katie Finley认为分享经济有社会、经济和技术三大驱动力量。 通过对Airbnb使用者进行访谈,了解人们使用Airbnb的原因,使用过程中的担忧及最让你信任的几点理由,最后给出了Airbnb是一个让人信任的市场中介者的结论。Georgios Zervas等人

与金融监管体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doc

与金融监管体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关于国内外金融风险理论研究文献的综述 金融风险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为:(1)金融风险主要源于金融系统存在的脆弱性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明斯基(Hyman P.Minsky)、戴蒙德(Diamond)、迪布维格(Dybvig)、克瑞格(J.A.Kveget)、和卡布林(Caplin)等。 (a)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他在《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一书中通过对资本主义从繁荣到衰退长达半个世纪的分析,认为在延长了的经济繁荣时期就播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在经济出现繁荣形势的诱导和追求更高利润的驱动下,金融机构逐渐放宽了贷款条件越来越宽松,而借款人则受宽松的贷款条件鼓励,不断扩大再生产,采取更高的负债比率,从而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b)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银行挤兑理论。他们认为,银行提供期限转换机制,借短贷长,这种独特的经营使银行业存在多个挤兑均衡状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银行挤兑平衡会被打破,一是短借长贷和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了金融机构内在的非流动性;二是在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金融资产而不是实物资产,致使其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依赖;三是因为银行系统本身具有的脆弱性而引发客户的挤兑。 (c)克瑞格的安全边界理论。安全边界指银行收取的风险报酬,体现在借款人给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中。克瑞格认为,利息承诺的收益保障是安全边界的最全面衡量手段。银行的信贷决定主要是遵守所

谓摩根规则(JP Morgan Rule),即是否贷款主要看借款人过去的信贷记录,而不用太关注未来预期。这种注重历史,不管未来的做法,实际上是假定未来是过去的重复,经济扩张使商业银行和企业有了更多想法,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借款人增多,安全边际也相应地降低,尽管有些投资决定可能有误,但被市场的繁荣景象所掩盖。在经济稳定扩张时,随着时间推移,实际情况越来越多地印证甚至超过预期,使得借款人对自己的投资决定越发地充满信心。而银行即使对预期有所怀疑,也会因其他银行的行为和抢占市场份额而打消怀疑。这些不断扩大的信用风险敞口降低了安全边界,增大了金融脆弱性,当安全边界减弱到最低程度时,即使经济现实仅仅略微偏离预期,也会引起借贷关系的紧张,进而触发经济紧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 (d)施蒂格勒的信息不对称理论。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勒(Stigler)在1961年发表《信息经济学》一文,奠定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就称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金融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理念运用最广泛的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准确,借款人为获得借款机会,往往会隐瞒自身资信状况,夸大所投项目的获得能力,使银行资产存在风险隐患。另外,存款人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金融风险。当部分存款人获得关于银行资产存在风险的不利传闻时,会发生挤兑,而挤兑行为会引发集体的非理性行为,导致金融机构资金耗尽出现支付困难。由于金融业务的关联性和风险的传

《金融理论与实践》A卷(2014年)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践》A卷(2014年) 一、名词解释(3*4=12) 1、金融 何谓金融?顾名思义,金,即指金钱或货币。融,即指融通或流通。金融就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或流通。广义的说,金融是指社会货币信用关系的总和。 2、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掌握的具有派生货币能力的货币。它包括流通中货币和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还包括财政金库存款和邮政储蓄转存款等。由于基础货币具有派生更多货币的能力,所以又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3、汇率 指两种货币的比价。 4、金融监管内容 ㈠全面监管 全面监管包括对境内外金融机构、本外币业务、表内外业务的全面监管。这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新的形势下的需要。 ㈡制度监管 即依据各项法律法规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管。 ㈢重点监管 即由过去重点监管金融活动的合规性向合规性、风险性并重监管过渡。 二、辨析题(3*3=9) 1、“商业银行”是指专门为商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错) 因为商业银行是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既有别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又有别于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很高的独互性,不对客户办理具体的信贷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专业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只限于办理某方面和几种特定的金融业务,业务经营具有明显局限性。而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则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既经营零售业务,叉经营批发业务,已经成为业务姓角延伸至社会经济生活各个角落的金融”百货公司“和“万能银行”。 商业银行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可以给任何个人和部门提供贷款,它的业务就是存款和贷款。 2、货币政策目标在总体上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要与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是因为货币的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服务于整个经济活动,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之一。 3、国际储备就是外汇储备。(错)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在国际间被普遍接受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其货币汇率和作用对外清偿保证的各种形式对外金融资产的总称。国际储备包括:(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形式主要有: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外汇储备现已成为国际储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以来,无论从其增长额来看,还是从其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例来看,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均居主导地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国际储备日趋“外汇储备化”。(3)在IMF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 三、简答题(7*3=21) 1、何谓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派生能力受哪些因素制约? 答:(1)派生存款就是银行贷款所引起的存款,其实质就是银行以存款货币的形式向再生产过程提供货币。贷款派生存款,是银行信贷制度职能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凡是通过银行转帐的贷款就能派生出存款。 (2)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的存款,这部分存款不能用作贷

信息不对称下金融监管理论综述

信息不对称下金融监管理论综述 摘要: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关键字: 自律型金融监管理论、管制型金融监管理论、效率型金融监管理论、稳健型金融监管理论、信息不对称、信用信息不对称、金融危机 正文: 金融监管经历了从自由到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重新管制理论的历史演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理论,主要集中在货币监管和防止银行挤提方面,焦点问题在于要不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官方安全网上,对于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具体干预则很少论及。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打破了古典经济学“市场万能论”的神话。在这个时期,立足于市场不完全、主张国家干预政策的凯恩斯主义取得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金融监管理论主要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直接将金融监管制引入经济政策操作实践,传统上中央银行的货币管制已经发展为货币政策并服务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干预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而后出现了金融自由化理论,其中以1973年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过度严格的管制,特别是解除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恢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效率。还特别指出,“金融抑制”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随后,由于在对公共利益监管理论提出批评和质疑的同时,理论界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对监管的多种解释,产生了监管经济论、寻租理论、俘获论、社会契约论等多种监管理论,形成了以利益集团理论为核心的金融监管理论体系。其中以监管经济论影响最大,并被广泛接受。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依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金融监管1

第一章: 1、金融业从自由发展走向管制,最初是对货币发行的限制,各国中央银行的建立是金融管制的第一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打破了古典经济学市场万能论的神话,立足于市场不完全、主张国家干预政策的凯恩斯主义取得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将金融管制引入经济政策操作实践。 2、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趋势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8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和动荡,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全球金融发展面对金融恐慌、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经济倒退,强烈呼唤着金融监管的回归。 3、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巴塞尔委员会的深化发展;二是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之间合作的加强。具体表现为:从最初对金融监管管辖权的协议发展为主,发展到不断加强对监管管辖权的国际协调,特别是信用风险的监管;从侧重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从倾向于寻找和推荐国际趋同的监管标准,转向注重确立和推行国际认同的最低标准;从强调外部比率类管制,转向同时注重银行内部加强自律;从传统监管哲学下监管是矫正市场失灵,转向监管制度能够激励被监管者主动承担责任。 1、简述影响金融监管变迁的主要动因 2、金融监管的严格时期采用的主要措施 3、什么原因导致各国逐步放松金融管制 4、简述金融监管变化的内在逻辑 1、(1)一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变化决定了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一定的金融监管体制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特定的经济制度框架下形成的不同的金融分配偏好和产权格局会直接决定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空间范围。 (3)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导致金融体系运行的风险加剧,监管的低效率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

21886金融监管学全套PPT课件李成

金融监管学李成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金融监管发展 第一节金融监管的逐步形成时期 第二节金融监管的严格管制时期 第三节金融监管注重效率的时期 第四节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时期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金融监管系统 第一节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二节金融监管的原则 第三节金融监管的工具 第四节金融监管的体系 第五节金融监管的途径 第六节金融监管的修正 本章小结

第三章金融监管理论 第一节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二节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三节注重效率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四节规则引导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五节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节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 第二节集权型金融监管体制 第三节分工型金融监管体制 第四节合作型金融监管体制 第五节金融监管体制的趋势 第六节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商业银行监管 第一节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监管 第二节商业银行市场经营监管 第三节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监管 第四节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证券机构监管 第一节证券机构市场准入监管 第二节证券机构市场经营监管 第三节证券机构跨国业务监管 第四节证券机构市场退出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保险机构监管 第一节保险机构市场准入监管 第二节保险机构市场经营监管 第三节保险机构跨国业务监管 第四节保险机构市场退出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其他金融机构监管 第一节政策性金融机构监管 第二节信托投资公司监管 第三节金融租赁公司监管 第四节集团财务公司监管 第五节信用合作联合社监管 第六节汽车金融公司监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关于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思考

关于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思考-----------------------作者:

-----------------------日期:

更多资料请访问.(.....)

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 的思考 摘要关于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为实际部门所广泛关注本文从回顾我国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变迁的过程出发对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现实矛盾进行了分析具体讨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既相对独立又保持一定粘连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确立“大统一、小分设”体制的方案相应给出了具体解决银行监管体制若干矛盾的思路对改进银行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也进行了展开分析 自从证券业监管和保险业监管从人民银行陆续分离出去以后人民银行虽然还负责着对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

司、租赁公司等的监管但银行业的监管已成为人民银行的主要监管职能因此人民银行的体制变动就成为银行监管体制的连名词1998年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使人们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其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产生了新的争议和讨论争议的内容不外乎有三一是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的关系问题;二是银行监管的体制问题;三是银行监管的路径依赖和基础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一、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历史回顾与主要经验 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应该说从1984年以来的18年间中国的中央银行在调整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始终谨慎从事这与我国各方面对中央银行作用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发生变化有关同时中央银行的地位在不断调整之中中央银行的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之中大致来说中央银行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网红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网红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小组成员:景嘉辰、李程、杨志远、尹文强、钟源、金鑫成、杨晨一、摘要 本文先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中引出“网红经济”这一独特的新兴经济体,表明研究“网红经济”的原因及意义,而后又具体探讨了近期对“网红经济”的研究,并构建出我们对其探讨和研究的思路,即分别从明星效应、网络营销、事件营销、KOL(关键意见领袖)等方面具体探讨“网红经济”效应及其发展趋势,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对其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并列出相关参考文献。 二、关键词 明星效应、网络营销、事件营销、KOL 三、正文 (1)前言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趋势放缓的背景下,“网红经济”这一新兴经济体却以其迅速的崛起猛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网红经济”,即以一位网络达人为 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 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随着微博等 社交媒体以及一些视频直播网站的迅速发展,网红的数量以及网红所集聚的粉丝数 量也不断增多,因此,网红的影响力也渐趋强大,而依托于淘宝平台的开放性,网 红们可以成功地将人气变现,更甚于此,网络红人“papi酱”近日获得1200万元 投资更是让我们预见了“网红经济”更大的潜在可能,也让我们不能无视“网红经 济”这一新兴经济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这一新兴经济体的 意义不言而喻。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量化的可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 现有关于“网红经济”效应及其发展趋势的结论,例如,网络红人是如何有效地将 其粉丝成功变现并且转化率有多高,另外,如果网络红人一味地在其粉丝中推销自 己的产品是否会引起粉丝资源的丧失,又或者,“网红经济”能否在未来持续发 展…… (2)主体 “网红经济”作为近年来骤然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人们对其虽有较多关注,但是针对其所进行的系统化研究却较少,因而在这里我们将会引述一些针对其较科 学但并不十分学术性的观点来简述近期关于“网红经济”的研究,其中包括网红的 诞生和由来、网红经济的主要平台和运作模式、针对个别具体网红的分析等。近期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是网红诞生的主要场所,也是网红和粉丝互动的主阵地,常见的 网红活跃平台可分为综合类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社区论坛、社区电商四类。新浪 微博由于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平台的媒体属性和用户的消费属性,成为网红的主要 聚集地。网红经济的主要平台是新浪微博和淘宝网。【1】据悉,淘宝平台上已经有 超过1000家网红店铺。2014年“双11”活动,销量排名前十的女装店铺中红人店 铺占到整整七席;部分红人店铺上新时成交额可破千万元,表现丝毫不亚于一些知 名服饰品牌。 网红经济的运作模式为:在网红经济渐渐兴起时,淘宝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以莉家和榴莲家为代表的网红孵化公司。这些孵化公司原本是比较成功的淘宝商家,但 在跟网红的合作中,网红们负责和粉丝沟通、推荐货品,孵化公司则将精力集中在 店铺日常运营和供应链建设以及设计上。这种强强联手的模式,已经体现出了威力。

金融监管学考试答案

金融监管学考试答案 A卷 一、填空题 1.保护全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2.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3. 10亿 4. 核准 5. 暂停上市 6. 五千万 7. 流动性 8. 金融服务监管局 9. 1亿10. 20% 二,选择题 1. C D 2. CD 3. (A)BCD 4. AB D 5 D.6. ABC 7. BC 8. AD 9 ABC. 10 BC 三名词解释 1.非现场监管:监管机构通过收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资料和财务数据,运用专业技术方法研究分析金融机构经营的总体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合规情况等,对其稳健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2.最后贷款人制度:中央银行承担信用“保险”责任,为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持,通过信用管理稳定金融和经济。其目的是防止因挤提造成的经济波动,为中央银行监管奠定基础。 3.信息不对称监管理论:核心是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体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政府外部监管是医治良药。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金融机构处于相对劣势,面临金融效率降低和金融风险并存的局面。而政府的外部监管能够逐步完善信息的完备程序,降低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效率,减少经济损失。 4.管制供求理论:该理论诊断金融监管是为了满足各既得利益集团的需要,运用了供求规律阐述金融监管的效率问题。认为影响一个产业对政府监管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监管可以提供多种利益,包括直接货币补贴、控制新竞争者进入、干预替代品和补充品的生产、实行固定价格等。 5.大型风险暴露:指金融机构的开口头寸规模大,所含风险中以对市场和清算公司构成威胁的风险。 6.分工型金融监管体制: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对国内金融机构进行分类监管的模式。主要分为单线多头式和双线多头式监管体制。 四简答(共4题,26分) 1简述影响金融监管变迁的主要动因。( 金融管制变迁是由经济、政治形势及当时的理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 在自由经济理论影响下,金融监管在中央银行成立之前是缓慢发展的,金融监管的初期主要是以各国中央银行的建立;1分 经济大危机严重的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对传统的不干预的经济、金融理论以沉生理打击,以凯恩斯理论为主的思想影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决策层,对金融的监管进入了严格管制时期;2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发达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从强调稳定向注重效率转变;2分 20世纪90年代,全球金融发展面临恐慌,金融危机以及严重的经济倒退、资本自由化流动、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全球化为特征的金融全球化成为主流。金融监管走向国际合作时期。1分 2 比较集权型、分工型、合作型金融监管体制的异同。(8分) 差异:第一,集权型金融监管体制是:指单一型的监督管理设置模式,由单一的中央级机构如中央银行或专门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监管。集权型金融监督管理体制通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央银行集权制的政治结构。1分优点:金融管理集小,金融法规统…,金融机构不容易钻监管的空子;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效率,克

技术经济学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商旅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1200900513 黎涛对一个国家而言,技术创新是决定其国际贸易地位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创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的观点。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进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由于技术创新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不同的研究学者出发点也不同。因此不同学者从不同领域出发解释技术创新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省际技术创新: 胡耀辉(2009)在《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及思考》,采用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安徽省内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总结出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存在着观念落后、创新活动不积极;经费自筹为主,技术研发资金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新颖性不高;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与合作创新为辅。结合制约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且素质偏低;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且服务部到位)找出促进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及措施:构建多元化的筹资融资体系;建立技术创新人才开发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但是本文没有牵涉对创新的三大类合理划分。 刘艳,吴剑辉(2010)在《广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实证分析》,认为企业已经成为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执行主体、技术成果产出和应用主题、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文章通过对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机构和人员按执行部门的分布情况、发明专利和科技成果产出情况等几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对广东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全面考察。 省经委技术创新处省,统计局人口社会与科技处(2006)在《四川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与障碍因素》,认为四川省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有:技术创新支撑能力薄弱,创新投资力度不够,创新质量不高,项目创新周期过长。从体制,政策,市场,人员,资金谈主要阻碍因素。 罗守贵,,高汝熹(2006)在《上海技术创新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将上海与46个国际技术创新中心的对比,分析了上海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创建国际技术创新中心的对策(通过制度创新提高上海技术创新的水平,激励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对科技人员进行产权激励,充分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功能或作用,改善上海风险投资的结构和风险资本的运作环境,通过“四个中心”建设促进技术创新)。 王顺兵,潘晓东(2010)在《技术创新方法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黑龙江等一些省开展的推广现代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为重点内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战略规划被广泛 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所需要的各种策划和持续不断进行的各种资源的组织和配置活动,就是战略规划。换角度而言,商业银行战略规划就是将银行的发展愿景和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规划方法,形成商业银行经营方向的具体指导目标,并通过在商业银行不同层面的沟通和协作,在商业银行各层面形成一个有共识的战略行动纲领。 一、商业银行战略与战略规划 商业银行的战略是一系列事关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它们完全或极大程度 上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的大多数行动和决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能否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 被确定就不会被轻易改变。商业银行的战略是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变化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银行对战略规划的需求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战略规划不是“科学方法对商业银行决策的应用”,它是思想、分析、想象和判断的应用。它是责任而不是技术,战略规划的目标在于将商业银行引向未来。战略的制定者企图的是创新和改变商业银行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战略规划只是一种思考的工具,思考为了取得未来的结果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让谁去做,如果商业银

行想要占领某个目标市场领域,就应具备服务客户所需的产品创新能力、渠道和销售能力,能够提供目标客户所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非常重要的一点,战略规划不是消除风险的企图,它甚至也不是一种使风险最小化的企图。这样的一种企图只能导致不合理的和无限的风险,甚至造成某些灾难。现有的经济手段只有通过更大的不确定性,即更大的风险,才能提供更大的经济成果。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承担风险,尤其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是其应该承担的风险,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任何 成功的战略规划其结果必须是提高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因为这是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的有效途径。但是,为了提高这项能力,商业银行必须了解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必须能够在各种承担风险的行动路线中,合理地加以选择,而不是以预感、传闻或经验为依据而投入不确定性之中。 二、商业银行战略规划的制定 商业银行战略规划是本行战略愿景的体现 和细化,是对将来的展望。商业银行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就是为了指导全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市场竞争决策,确定在哪些目标市场竞争及如何进行竞争,对规划期间的财务指标和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提供一种理念,引导决策者运用思想、分析和判断等进行决策。战略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小组成员:常乐、杭天乐、景鸿、李娜、吴竞男 一、金融监管发展脉络概述 从金融监管成型理论的历史演进来看,被认为是政府正式监管金融开始标志的1720年英国的《泡沫法》直接指向“那些以为大家造福为幌子,设计、运作危险、有害的项目,吸引大批不够谨慎的人认购股份,筹集大批资金的人”,取缔了所有未取得议会或皇家许可的股份公司,一种近乎因噎废食的严格监管的做法带来了半个世纪的过于谨慎的保守,直到工业革命开始情况才发生变化。经历了一段相对自由发展的时期之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得金融体系的安全再度凸现出来,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下,传统上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职能已经转化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金融监管更加倾向于政府的直接管制,并放弃自由银行制度,从法律法规和监管重点上,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规制和干预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进入70年代,滞胀问题的出现使得自由主义理论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与此相适应,在金融监管领域自由化的思潮也日渐高涨;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在基本解决了安全问题之后,对效率问题开始进行尝试。90年代之后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又重新对已经渐渐放置到次要地位的安全问题提出要求,金融监管更倾向于在二者之间寻求均衡。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金融监管活动和监管理论是随着金融实践的现实而发展的,金融监管机制也是在金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 市场失灵主要由市场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等原因产生, 而通过政府管制可以消除这些问题, 从而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Stiglitz,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财经管理学院论文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1.金融监管的定义 (2) 2.金融监管的对象与内容 (3) 3.金融监管的方式 (3) 4.金融监管的结构 (4) 5.金融监管的手段 (5) 6.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原则 (6) 7.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7) 8.金融监管案例分析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1)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进入混业经营时期,国内金融业正面临更大挑战,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有效性更为突出。本文主要从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析央行监管的效率,并提出对策建议。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外矛盾日益突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体制等方面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造性地革新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金融监管主体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金融业监管机构微观运行机制金融监管问题 【引言】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如今, 在金融信息化、混业化不断加深, 金融自由化与深化不断推进, 金融创新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 金融风险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已成为十分必要的手段。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全面进入“后WTO过渡期”的加速调整阶段, 改革的速度和力度逐渐加快, 因此,通过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越来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

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 N. 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第一讲金额与货币信用 1、金融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及动因 (1)金融国际化的动因 1.金融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 2.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 3.金融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2)金融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金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 金融市场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伴随着金融管制的取消或放松和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投资者的开放,本国的居民和非居民享受同等的金融市场准人和经营许可待遇;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即在岸市场相比,离岸市场直接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国际金融交易,与市场所在国的国内经济几乎无关。金融交易国际化是指交易范围、交易对象、交易活动、交易规范、交易技术的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1.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机构日益增多,国际化范围扩大。2.金融机构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国际化程度提高。金融市场和交易的国际化,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摆脱各国政府的监管,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不平等竞争和经营风险日益加剧。 2、货币流通的规律是什么? 答: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也称货币必要量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在一定暑期内转手的次数。价格总额是商品数量和商品平均价格的乘积,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三个因素:商品总量、商品平均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为: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总量×单位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 公式表明,当当流通速度不变时,商品价格总额越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多,反之越少;当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时,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越多。 第二讲金融市场 2、为什么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答: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现实告诉我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一)金融是经济活动的介质

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431金融学综合》专用教材 金融学 金融监管(圣才出

第十章金融监管 第一节金融监管理论 一、金融监管及其范围 1.金融监管的概念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词。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它们在金融市场上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约束、管制,使之依法稳健运行的行为总称。 广义的金融监管除主管当局的监管之外,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督及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等。 2.金融监管的范围 金融监管的范围涉及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如:对存款货币银行的监管、对非存款货币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对短期货币市场的监管、对资本市场和证券业以及各类投资基金的监管、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等。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 (1)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必须有法律、法规为依据; (2)金融机构对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监管要求必须接受,不能有例外; (3)金融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行事。

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心应放在保护、维持、培育、创造一个公平、高效、适度、有序的竞争环境上:既要避免造成金融高度垄断、排斥竞争,从而丧失效率与活力;又要防止出现过度竞争、破坏性竞争,从而波及金融业的安全和稳定。 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金融监管不能代替一切,监管应该注意使用有效的监管手段:一方面,消除被监管对象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化解其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把培养被监管对象自身管理能力作为监管工作之一。 4.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业务及防范风险是金融监管的中心目标,但提高金融效率也是金融监管的基本要求,所以,金融监管当局要把二者协调起来。 5.监管内容、方式、手段等要适时调整的原则 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及时调整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 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理论,是在政府管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金融业特殊性的分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