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改变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改变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工作的思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由原来的安监部门“大包大揽”、“隆隆烈烈”地进企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纠错,变为由安全领域,有工作经验,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公司,代为执行安监部门的日常性事务相关的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服务咨询、安全工作指导等工作。这样安全工作思路的转变,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第一方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解决了安监部门检查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窄层效应”,有些专项的安全生产隐患未发现,导致未能及时整改,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局面。改由专业的第三方服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对专项的隐患进行排查,能够相对全面的排查发现专项安全生产领域的生产隐患,从而有效的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二方面:整合社会安全生产管理资源。通过政府“买单”,第三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服务的结构模式,将社会无序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资源,通过政府梳理、组织,将优质的第三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服务资源配比到企业,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鞭策第三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专业知识、能力的自我完善和提升。

第三方面:优胜劣汰,良性循环。随着第三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陆续登上“安全生产管理的舞台”,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各种安全生产服务组织,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及时调整策略,采取“招投标买服务”的机制,将不合规的、不具有相关安全生产服务资质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及时有效的“挡”在安全服务的“大门”外,避免的安全服务成本的无效流失,同时,也让企业真正得到想要被服务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毕竟我们的服务模式刚刚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在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1、服务专家过于“条本化”。经常可以看到我们有些专家服务企业时,满嘴的“GB-XXX”,某某条例等,让企业管理者听得头直大,直犯懵。我们不是说我们的专家按相关的国标或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去查不对,只是咱们既然去服务企业,就要讲些让企业听得明白,做的来的事情。您可以告诉企业:这个标识用的不对,怎么不对,并告诉他如何进行改正,这样就可以了。我们的服务目的也就达到了。毕竟有的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是有限的,如果有的企业提及这个隐患问题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吗,这时,我们可以适量适度将对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告诉企业。总之,服务企业,我们要明白企业要什么,企业要的我们给,企业不需要的“学术专业内容”,我们在做服务时,最好不要“强推”。即:我们服务企业时,应该是一个有问有答的过程,而不应该是服务专家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局面。

2、张冠李戴,服务过于“强势化”。曾经有一位做“大化学”领域的专家,即做危化品生产的专家,来我企业指导工作。我企业是一家使用“液氨”制冷的啤酒生产制造企业。指导过程中,看到我企业有特种作业,并看到有特种作业的作业票,便问我:你这个是根据哪个标准制定的作业票?观其表情,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我很谦逊的说,是查阅了有关标准,根据我厂自行制定的格式。这位专家立即说:你最好按照GB-30871(备注:指导后查得GB-3-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作业票格式去改,虽然你企业是工贸企业,没有相关的特殊作业作业票标准,但是最好还是按照这个去改。并美其名曰:起码有出处。我不敢苟同这位专家的意见,我的理解是,只要企业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将相关要求的安全管理要素纳入到管理制度或是安全管理表格中,就可以了。这也符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实际情况,也是能更好的执行标准。没有必要做任何的安全管理制度或是标准,亦或是安全管理表格,都要有一个“出处”吧?若是必须,最起码是标准对应企业是一致的且符合企业实际执行情况。总之,我们作为安全生产服务专家,不应该犯“本本主义”,要学会“思而变,变而

做”的安全管理指导思路。只有这样的安全生产服务专家才能真正被企业接受,才是真正的“大咖”。

综上,国家安全生产服务管理模式的改变,是社会安全生产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第三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迅猛发展无疑是本次安全生产管理变革中的产物。作为第三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要不断充实自身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企业,造福企业,造福员工。服务社会,创造安全的社会生产大环境。

以上内容仅代表本人观点,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个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兼企业服务专家

2018年10月15日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运作系统中一个重要区域,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地优化生产现场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 一、生产现场的概念 生产现场就是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一线各基本生产单元的作业场所,又包括辅助生产部门的作业场所,如库房、试验室、检验站等。 二、生产现场管理的范围 现场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生产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三、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 简单点讲,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是:“环境整洁、设备完好、物流有序、爱岗敬业、文明生产、产品优质”(6句话24个字)。 1)环境整洁:现场通道畅通,场地整齐、清洁,物料分类清楚,有醒目的标识,工位器具规格、色彩统一、摆放合理、有序。

2)设备完好:各种设备标识醒目,完好率符合规定指标,设备 达到清洁、整齐、润滑、安全。 3)物流有序:对物流进行控制,使在制品的流动状态严格按照 工艺路线和投入产出要求进行,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停顿和等待时间,提高作业面积利用率。使用必要的工位器具,克服在制品传递过程中的磕碰划伤及丢失,在现场存放的产品、物料按定置管理的办法整齐码放,便于存取和使用。 4)爱岗敬业: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是现场管理的中心环节。爱岗敬业一是反映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各项管理,,二是反映员工技术业务水平和素质不断提高。 5)文明生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这是实现文明生产的前提。工作现场的规章制度应包括岗位责任、工作标准、质量标准、工艺纪律、安全生产纪律等,也应包括出勤制度、病事假管理、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等。 6)产品优质:这是现场管理的最终目的。可以用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质量等级品率、质量损失率、零件关键重要特性项次合格率和产品返修率等来衡量。 四、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生产现场的管理绩效,优化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生产现场是职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产品价值的场所,企业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每一件产品,都需要在生产现场制造出来。投入生产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简易版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 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指导思想: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 急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为了提高商场 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 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 损害,特别是增强干部职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 力,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局面,现结合本 商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 案。 二、演练时间: 三、演练地点: 四、演练内容:1、火情报警;2、疏散人

员;3、抢救人员、物资;4、使用灭火器灭 火;5、连接室内外消防给水灭火;6、商场如遇到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综合演练。 五、器材准备和通道疏通:1、4kg干粉灭火器两个;2、20m水带一盘,65cm水枪一支,20m自救卷盘一盘;3、各消防通道不能停放车辆、堆放杂物。由保安部负责。 六、情况设置:假设大楼XXX层某一房间浓烟较大,威胁着相邻的经商户,浓烟扩散后,经营人员惊慌。 七、发现情况:消控室接收到烟感报警信号。经营户发现室内浓烟较大,向楼层管理员求救示警。 八、确认火警:消控室值班员向保安队长确认火警并立刻拨打110报警。同时楼层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新模式(通用版)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新模式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15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新模式(通用版) 目前,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作为监管部门,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现场,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提升安全监管服务水平,更加注重创新监管模式,强化服务理念,注重监管实效,促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不足,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素质和数量配备亟待提高和充实。 2、园区、乡镇工程存在不按基建程序违规违章施工和未办理安

全监督备案现象,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现有的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单一,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监管形势。 3、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和文明工地创建力度、创建水准有待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预案及施工现场各类安全专项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救援演练工作尚未全面开展。 4、建筑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及处理制度有待进一步严肃和规范,处罚的措施和手段有待提高。出现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处理直接责任人,达不到事故反面教材的作用与目的。 5、各方建设责任主体安全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存在安全管理缺位、失位现象。这里要提一下有些监理单位,总监不到岗履职,监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对于施工单位的隐患整改落实情况不认真核实,敷衍了事,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目前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推进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充分利用LBS系统、安全网络终端、短信平台系统,进一步提高预警提示的作用和效果。

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方案

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方案 一、加强现场管理。积极开展以6S为主要内容的现场管理,有序管理生产现场物品,塑造整洁、舒适的工作场所。科学规划生产作业区,对生产必需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提高场地利用率,合理安排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等物品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二、加强工艺管理。认真梳理分解工艺流程,重点加强对车间工艺、生产流程的研究。结合企业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体系,推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逐步推进准时化生产。科学控制库存,充分运用看板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手段,努力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 三、加强成本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核算体系,加强成本核算,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各环节非生产性消耗成本,积极开展节支降耗活动,对各生产线产量,物料的领用、投料及包材物料的损耗,用电量进行量化考核,每月总结与工资挂钩。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术整体水平。成立技术小组,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议,探讨生产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沟通交流,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流程,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技改。 四、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工作细分,目标细化。对不同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让各岗位职工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应达到怎样的目标,从而有效地保障工作质量,让每位职工都肩负目标指标,以便公平公正的对职工工作业绩进行评价考核。在工作安排上做到分工明确,减少临时指派和随心摊派的现象,从而防止一些能干的职工忙的团团转,而一部分人闲着的现象。长此以往,将会消磨这部分职工的锐气,使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发生变化,降低了工资标准和质量。 五、考核要覆盖车间每个岗位。让车间每名员工都能感受到考核的压力,从而变压力为动力,促进岗位工作,充分调动生产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 1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6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通 用范本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为了提高商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特别是增强干部职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局面,现结合本商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 三、演练地点: 四、演练内容:1、火情报警;2、疏散人

安全生产工器具创新管理模式(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生产工器具创新管理模式 (标准版)

安全生产工器具创新管理模式(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随着东莞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这意味着对输电线路设备检修、抢修和日常维护等工作任务日益加重,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工器具的需求和管理面临一定的压力,为了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因此提出了适合班组,既符合《广东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又能规范、统一管理和更快捷方便的一系列管理模式。 目前工器具的管理为“传统”型班组化管理模式。因条件及存放空间所局限,输电管理所将安全工器具分为班组管理,按照一定数量,设为九个班组工具房进行存放。对于目前工器具的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痹端:一、班组存放工器具数量严重不足,例如当工作任务多和工作范围广时,必须向其他班组或仓库库存进行借用;二、由于输电设施随着社会发展,设备更新而工器具仍未及时更新,存在以往老设备上使用的工器具给检修效率和质量等造成较大影响;三、班组存放工器具种类不能满足目前形势的需求;四、日常保养和检查及

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012年11月8日如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共中央前党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就有关企业安全方面做了如下强调: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12年还有40天的时间即将过去,时段特殊,任务艰巨,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时期,要切实增强搞好我厂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不仅仅要做好今年的安全工作,更要为明年及将来厂的长治久安做好计划和筹备,这就需要我们各个单位,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深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力维护厂良好的安全局面。 一、切实转变思想、端正认识、树立“零”理念 牢固树立“零容忍、零工亡”理念,彻底扭转“零星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糊涂认识。深入灌输“干煤矿可以不死人,事故可防可控,隐患可防可控,‘三违’可防可控”的思想。安全工作要做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优于一切、否定一切”。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工作要“真用心、真关心、真担心、真较真”和“不怕花钱、不怕费事”,

要带着感情抓安全,凭着良心抓安全,要不以产量论英雄而以安全论英雄,要敬畏法规、敬畏生命,各级一把手要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在经济收入上,政治前途上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和否决条件。要继续大力倡导职业安全道德建设,形成“人人有责抓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和“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的安全责任观,树立“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的预防观和“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的管理观,积极灌输“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重视安全就是草菅人命”、“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依靠别人不保险”和“安全不安全,领导是关键”、“重视不重视,关键看落实”的思想。向员工大力宣传先进的安全理念,培养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使安全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方面的转化。 二、强化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厂及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并落实以单位一把手为首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体系,做到“时时、事事、处处”都有人负责。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职责清晰、权限明确、恪尽职守、齐心协力、层层把关”,消除任何麻痹大意思想和减少不安全行为。各单位和职能部门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计划时,要从技术措施上落实安全装备,要在人员、资金等方面上优先投入,保证安全工作。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实做细,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宏观、综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125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宏观、综合的安全生产管 理模式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宏观、综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详 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开始是用于机构工程学,意指机械、机械装置、机械结构及其制动原理和运行规则等;后用于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用于说明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随着概念和内涵的延伸,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把社会经济体系比作一架大机器或动物机体,用“机制”说明经济机体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协调方式和原理。因此,管理机制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应是指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主体)、管理要素(客体)间相互协调和作用

方式以及运行规则。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一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世界各国所采取的措施都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属性。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方面,由于各个国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发展历史的不同,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差异。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个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之间产生了相互的影响和渗透的趋势。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方面,世界很多国家推行的是“三方原则”的管理体制或模式。即国家一雇主一雇员三方利益协调的原则。这一原则必然建立起国家为了社会和整体的利益,通过立法、执法、监督的手段来实现;行业代表雇主或企业的利益,通过协调、综合管理来实现;工会代表员工的利益,通过监督手段

浅谈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关键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是各级管理者的头等大事,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是企业的天。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是当前有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为石油机械维修企业的管理者,做好安全工作是毫不容辞的使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中石油集团公司“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综合治理”方针贯彻到生产的始终,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尽到一名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中间梗阻”的现象,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检查不落实,考核不够硬,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习惯性违章,规和控制人的行为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安全管理是一项事关企业全局的大事。每个企业都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并且在安全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安全管理不能只刚不柔,或只柔不刚,必须双管齐下,即一方面要靠各项规章

安全生产管理的三个层次

安全生产管理的三个层 次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生产管理的三个层次对电力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个无法回避和忽视的永恒话题,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也愈来愈显得重要。但同一行业、同一系统的不同企业和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缘何参差不齐,究其根源,在于其安全生产管理的层次不同。 经笔者长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粗略地将安全生产管理分为3个层次,即: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能安全。 1“要我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的最低层次在这种管理模式和环境下,直接从事生产的员工往往缺乏对安全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的正确认识,员工普遍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工作态度消极被动,积极性不高作风浮漂和懒散,容易导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出现所谓的“三高”现象,即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因而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难以得到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缺乏创新和生机,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低层次和低水平上徘徊不前。结果是“不干不出事小干小出事,大干大出事”。 2“我要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的第2层次它与“要我安全”相比,无疑上了一个台阶企业借助于各类事故通报、安全案例等文件资料

深入浅出地对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潜在的危害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剖析,借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宣传、说服教育,使员工能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保护自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以普遍加强和提高。对“我要安全来说,仅仅知道安全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因为员工不仅自己要安全,也要提醒和督促他人确保安全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懂得和掌握如何才能确保安全的本领,即要会安全。 在“我要安全”的管理层次和环境下,安全生产管理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怪圈。这些单位和员工常常谈安全色变,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往往采取消极、被动、极端的手段和措施,如出了事故,动辄以罚款或下岗来处置。结果反而造成安全面前“人人自危”,使部分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削弱,甚至出现了干工作瞻前顾后,缩手缩脚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出事故,也不能说明安全管理工作已到了无懈可击和万无一失的地步和境界,相反,常常会让人觉得如履薄冰,危机四伏;一旦安全出事,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将可能更为严重和难以估量。 3“我能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相当于人们常说的“无为而治”。此时,企业真正把安全生产当成了最大的效益,把安全当成企业馈赠给职工的最大福利。因而乐于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巨资,下大力气提高电网设备健康和技术水平,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安全

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孙强 当前,公司快速发展、人员的变更频繁和大量劳务人员和外委施工单位的介入,大量新设备安装使用,为公司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1、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1.1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1.2长期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影响 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 1.3对工人和干部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同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 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作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1.4安全管理的普遍原则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 1.5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 2、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决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6 项: a?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 b?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 c ?物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 d ?环境(时间和空间):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喜庆、悲伤、失意、生物钟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发时刻。

中铁股份公司新时期安全生产“2468”管理要点培训试卷

“2468”管理要点培训试卷 项目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国中铁新时期安全生产“2468”管理要点》中“两个”责任包含明晰分解落实、技术保障系统、、安质监督系统“管”“监”两个责任。 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 3.“四口”指。 4.安全生产“管”与“监”,“管”决定的是。 5.推进“四化”建设包含哪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隐患治理整改期限规定:Ⅰ级隐患整改期限为不超过()。 A、5天 B、7天 C、10天 D、12天 2.隐患治理整改期限规定:Ⅱ级隐患整改期限为不超过()。 A、5天 B、7天 C、10天 D、12天 3.应急演练频次要求,()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4.应急演练频次要求,()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5.“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的作用是通过明确(),推动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A、排查任务 B、排查内容 C、排查部位 D、排查人员 6.推进安全文明工地的标准化建设,股份公司安标工地评选文件对申报项目的基本要求包含实物工作量须完成( ),且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A、40% B、50% C、60% D、70% 7.中国中铁工程项目推进专业化组织的主要内容是,落实施工分包管理(),选择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专业队伍,让专业的队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A、劳务分包制度 B、合格供应商制度 C、负面清单制度 D、人员实名制制度 8.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 A、24学时 B、36学时 C、48学时 D、72学时 9.中国中铁提出新时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468”管理要点,是经股份公司(C)安委会会议发布。 A、2020年6月22日 B、2020年7月2日 C、2020年7月6日 D、2020年7月22日 10.“2468”管理要点的内涵中,健全“六大体系”是() A、关键核心 B、必要手段 C、重要支撑 D、保证措施 11.“2468”管理要点的内涵中,落实“两个”责任是() A、关键核心 B、必要手段 C、重要支撑 D、保证措施 12.“2468”管理要点内涵相互联系、有机统一、不可分割,体现了新时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 A、综合性 B、全面性、系统性 C、集成性 13.《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新模式(通用版)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新模式(通 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87

浅谈安全生产监管新模式(通用版) 摘要:安全生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安全监管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从柔性监管与刚性监管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从以制度为核心的安全监管模式到以对人的行为研究为核心的安全监管模式,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安全监管模式的一次提升。 关键词:安全生产;柔性监管;刚柔相济 1引言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之一。有史以来,人类的基本活动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发展生产、抵御灾害[1]。 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是法律赋予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几年来,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围绕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使全国的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相对平稳、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2]。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矛 盾更为突出,安全生产形势将更加严峻[3],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那种以硬性指标为核心的刚性监管模式已不能简单地适应当今各行各业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的价值观、和谐观为核心的柔性监管模式,它是安全监管的一种新实践方式。从以制度为核心的安全监管模式到以对人的行为研究为核心的安全监管模式,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安全监管模式的一次提升。 2柔性监管是刚性监管的升华 刚性监管是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验材料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验材料 第一篇: 面对##电网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采取非常的手段、非常的举措来应对电网飞速发展对电网及设备管理的需求,做好迎接困难、迎接挑战的充分准备,抓住工作的关键,重点突出,求真务实,理清思路,优化流程,建立健全基础管理体系,加速与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对接,切实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加快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体系建设,尤其是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二、突出安全生产超前管理,抓实抓细公司常态化专业 管理和定期检查评比,强化安全生产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总结整改的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结合电网十八项反措及相关生产管理标准,加强对基建工程及改造工程设计、设备招标选型、监造、安装验收的把关,在基建工程及设备改造时彻底杜绝装置性违章,实现关口前移;并高度重视电网建设高潮期输变电工程投产前的人员组织、电网及生产运行准备、标准化管理,确保一大批重点工程投运后电网管理、运行维护的顺利进行。 二是?年开始全面加强输、变、配电及通讯、自动化专 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恢复变电站“达标”工作机制,制定严格的标准化考评考核管理办法,要突出各基层的日常专业标准化管理,逐级推动、责任上

肩,加大公司层面的标准化抽查,?年内从严、高标准对公司所有生产班组组织进行“达标”验收;并以此树立各专业“样板班站”,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各专业及班组的标准化水平和生产技术自主管理水平。11月份将集中组织进行变电标准化检查评比,并进行通 报及奖励考核。 三是从各单位到公司都应在安全生产中时刻树立电网意识,逐级高度重视电网停电计划的管理,突出通盘考虑、强化停电计划的严肃性,并加大可靠性指标的管理和考核,尤其是3-5年内公司电网建设、设备改造任务繁重,电网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各基层单位应建立停电及检修计划预评估分析制度,结合停电计划分析把关,加强重要改造检修工程施工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和方案的审查把关,切实实现责任下移。 四是建立生产技术管理的工作计划体系、工作督导问责机制。 其一是建立科学的生产技术工作计划体系,以年度生产技术重点工作安排、季度专业生产技术重点工作计划、月度生产技术重点工作计划为主线,辅之以年度检修及预试计划、年度反措执行计划、月度设备检修计划及设备消缺计划等,使各项常态工作、例行工作纳入计划体系,减少事务性管理,借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施,建立生产技术计划的闭环管理平台。 其二是职能部室通过周期性专业检查、“突击式、不打招呼检查”和“回头看”等针对性检查,重点督察安全生产任务的组织落实情况及基层生产管理到位情况、规程制度制度执行情况,从班组抓起、从基础抓起,检查评估计划及重点任务的执行情况,加大计划执行的闭环管理和督导问责,对基层单位例行工作或重点工作开展不力,通过重点工作任务通知书进行警

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

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之间,企业与部门 之间,企业内部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 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有企业将直接面对世界,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发达国家所提 出的“社会条款”,必须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有所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安全管理的自我责任明显加大。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安全 管理工作就必须接受新观念,采取新方法,探索新模式,建立新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促进企业 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本文仅就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初步探讨。 一、适应企业发展要求,转变安全管理模式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模式普遍为经验化 管理。即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来抓安全 管理工作。不可否认经验化管理在过去生产力落后,管理方式相对 简单的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经验模式的弊病日益 显现:(1)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改进,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响应 周期缩短,生产流程加快。安全管理内容也随之不断创新,经验化 管理中的盲点不断增多,客观上给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被动。(2)经 验管理的水平高低受制于个人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不易于形成一贯性,特别是在人员更替的时候,往往适应期比较长,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甚至出现滑坡。(3)每 个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一,造成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难以进 一步提高,特别容易形成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工作风气。 从某种程度上讲,经验化管理是一种狭隘的管理方法。随着生产的 发展,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提高,经验化管理的弊端暴露无遗,必 须加以改革,采用系统化、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加以解决。众多实践 表明,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安全依靠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杜绝事故,在人、机(物)、环、管这四要素中直接影响技术系统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已成为是否导致系统发 生事故的最深层原因。因此从整体出发,对整个系统实施全方位管 理势在必然。 系统化管理是以安全系统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 理重点放在事故超前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

宏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模式(最新版)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宏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模式(最 新版)

宏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模式(最新版)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建立“五方结构”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模式,是我国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需要逐步推进和发展的方向。 在“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可设计我国的安全生产“五方结构”的系统化管理模式,即建立国家、政府(地方、行业)、社会(中介)、企业(法人或雇主)、工会(员工或雇员)的“五方结构”系统化管理模式。其功能简要论述为:国家监察、政府(地方、行业)监管、中介服务、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 提出“五方结构”依据的原则是:“利益——责任”原则——责权相宜、责任罚相当的立法原则;事故与损失同在,安全与利益共生,谁受益、谁投资、谁承担的管理原则;国际潮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国际推行的政府、雇主、雇员的三方原则与我国企业、国家、行业、群众四方面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结合;系统化与全面管理的原则——综合对策与全面管理的结合;利益——职责,机制——手段相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是各级管理者的头等大事,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作为机修公司主要领导,安全工作是毫不容辞使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把集团公司“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综合治理”方针贯彻到生产的始终,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进到一名管理者的责任。 一、分析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几年来我们身边所发生一些事故,有哪起事故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呢?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事故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如果每个人都以正常的心理,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明确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六条禁令”,坚持日常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就能有效地控制、减少、甚至是杜绝事故的发生。 2.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是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之一。 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的,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在现场作业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使用专用工具,就近随意取物代替,该办理工作许可证而不办,觉得麻烦,就不用办理了等。抱着这种心理意识工作的,危险性很大。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这种人,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明知安全工作的重要,但时间久了,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 惰性心理。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贪图安逸,而忽视了安全。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检查不认真,纯粹是“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逞能心理和从众心理。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不讲科学态度,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者看见别人那样做,明知不对,自己偏要照着做。例如,在防爆区打手机,劳保护具穿戴不齐全,随意穿行工作区域等,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这种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为了提高商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特别是增强干部职工处置突发事 件的能力,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局面,现结合本商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演练时间: 三、演练地点: 四、演练内容:1、火情报警;2 、疏散人员;3、抢救人员、物资;4 、使用灭火器灭火;5、连接室内外消防给水灭火;6、商场如遇到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综合演练。 五、器材准备和通道疏通:1、4kg 干粉灭火器两个;2、20m 水带一盘,65cm 水枪一支,20m 自救卷盘一盘; 3、各消防通道不能停放车辆、堆放杂物。由保安部负责。 六、情况设置:假设大楼XXX层某一房间浓烟较大,威胁着相邻的经商户,浓烟扩散后,经营人员惊慌。 七、发现情况:消控室接收到烟感报警信号。经营户发现室内浓烟较大,向楼层管理员求救示警。 八、确认火警:消控室值班员向保安队长确认火警并立刻拨打110 报警。同时楼层管理员、保安、经营户现场 确认后报告新时代负责人。 九、报警:监控室值班员:赵晓峰(夜班)杨治忠(白班) 1、向119 指挥中心报警。内容:接通电话时讲清① 单位名称:兰州东部综合批发市场新世纪购物广场。② 地 址:东岗东路1955 号。③ 燃烧物质:服装。④ 报警人姓名:瞿学欣。⑤ 电话号码:8656135 。⑥ 起火部位: XXX层XXX号房间。⑦ 派两名人员到南门和北门口接消防车。

2、保安队长向大楼负责人报警,新时代购物中心XXX楼XXX号房间浓烟较大,值班员XXX。 十、指挥员:总指挥:连新占 副总指挥:江福明 指挥员要全面掌握疏散、救人、灭火等情况,负责内部的一系列工作。消防队到现场后由主管领导向公安消防 汇报现场情况,并协助进行扑救工作,保障部队所需的灭火物资和饮食供给,共同搞好工作。 十一、广播通报情况:消防队员组织扑救。广播员利用应急广播反复播放“大楼人员请注意,请你们不要惊慌, 不要拥挤,听从本大楼疏散引导员的指挥,从十八个安全通道向室外疏散,从三、四、五、六层连廊向服装城和鞋城疏散再向楼下疏散。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留恋财物。” 十二、疏散与抢救人员: 负责人:刘希博 队员:库房工作人员、楼层管理人员 本楼共有十八个安全通道,一层另有四个出入口直通室外。三、四、五、六层连廊可向服装城和鞋城两端疏散, 疏散完人员后,降下防火卷帘,再依次向楼下疏散。工作人员平时应熟悉所处的环境,选择最佳逃生的方法。 1、立即离开危险区域,一旦发现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围困,生命受到威胁时,要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2、从内部安全楼梯疏散和救人。 3、被烟雾围困人员采取用湿毛巾堵嘴的方法,低姿疏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