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机械手控制实训报告.doc

6 机械手控制实训报告.doc
6 机械手控制实训报告.doc

机械手控制实训

一 实训目的

1. 掌握PLC 控制的基本原理,各种指令的综合应用。

2. 掌握置位、复位、步进指令的使用。

3. 了解并掌握PLC 在机械手方面应用的控制原理。

二 实训器材

1.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 1台

2. 机械手控制实训模块 1个

3. 计算机 1台

4. 编程电缆 1根

5. 连接导线 若干

三 实训要求

机械手控制对象说明:在机械手的移动过程中,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的执行用双线圈两位电磁阀推动汽缸完成,当某个电磁阀线圈通电,就一直保持现有的机械动作,例如一旦下降的电磁阀线圈通电,机械手下降,即使线圈再断电,仍保持现有的下降动作状态,直到相反方向的线圈通电为止。另外,夹紧/放松右单线圈两位电磁阀推动气缸完成,线圈通电执行夹紧动作,线圈断电时执行放松动作。在移动的过程中,启动和停止取决于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机械手控制模块用来模拟机械手移动工件的工作过程,功能为一个将工件由A 位置传送到B 位置。模块中的按钮开关K1-K6用来模拟位置传感器,分别为左下行、原点、左上行、右行、右上行、右下行限位开关,当某个按钮按下时,表示机械手移动到该按钮所在位置。指示灯L1-L6、LA 和LB 用来模拟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别为左下行、左上行、右行、右下行、右上行、左行、取工件、放工件,灯亮表示机械手正在执行相应的动作。

机械手控制实训的控制要求:

原位

④左行

⑧右行

①下降

③上升

②夹紧⑤下降

⑦上升

⑥放松

将一个工件由A 位置移动到B 位置,其动作过程按照上图中由①-⑧的顺序执行,具体过程如下:

1. 按下启动按钮后,机械手开始工作,当前处于原位;

2. 下行(即指示灯L1亮);

3. 下行到位后(按下按键K1),机械手夹紧工件(即指示灯LA 亮);

4. 2s 后机械手夹紧工件上行(即指示灯L2亮);

5. 机械手上行到位(按下按键K3),然后开始右行(即指示灯L3亮);

6. 机械手右行到位后(按下按键K4),下行(即指示灯L4亮);

7. 机械手下行到位(按下按键K6)时,松开工件(指示灯LB亮);

8. 2s后机械手放好工件开始上行(即指示灯L5亮);

9. 机械手上行到位后(按下按键K5),开始左行(指示灯L6亮);

10. 左行回到原位后(按下按键K2);

11. 按照以上控制要求步骤1-10循环,直到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工作结束。四实训组成员名单

组长:徐玄;实训组成员:胡建、费子威、王晓攀、郑婷婷;

实训操作员:徐玄、郑婷婷;实训监护员:胡建;

现象与结果记录员:费子威、王晓攀。

五实训步骤及注意事项

1. 理解实训的原理及控制要求,列出I/O分配表。

2.根据分配表编写实训程序。

3. 将编程电缆一端与PLC的编程接口相连,另一端与计算机串口连接。

4. 按I/O分配表接线,画出实训接线图。

5. 打开电源,输入编好的实训程序并下载到PLC中。

6. 下载完毕以后将主机上的RUN/STOP开关拨到RUN状态,若程序无逻辑错误则主机上的RUN运行指示灯亮,否则PROG-E出错指示灯亮,需要修改程序。

7. 当PLC指示RUN状态时,表明程序开始运行,观察运行的结果。若结果与控制要求不符,则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修改程序,重新下载进行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为止。

六实训注意事项

1. 烧写程序前注意要接通电源,并检查主机PLC上的RUN/STOP开关是否置于“STOP”状态。

2. 运行程序要检查主机PLC上的RUN/STOP开关是否拨至“RUN”状态,并且检查主机上的RUN运行指示灯是否亮,指示灯表示程序无逻辑错误,否则PROG-E出错指示灯亮,需要修改程序。

3. 当PLC指示RUN状态时,表明程序开始运行,观察运行的结果。若结果与控制要求不符,则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修改程序,重新下载进行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为止。

4. 注意用电安全,实训组员不能随意通电和操作,操作时要有操作员与监护员同时在场,保证操作员操作时,监护员在旁监护。

七实训现象与分析

仔细观察程序运行后的现象如下:

按下启动按钮后,左下行的灯L1亮,;接着按下左下限的按钮K1,灯L1熄灭,夹工件的灯LA亮起来,2S过后左上行的灯L2也亮了起来;接着按下左上限的按钮K3,灯L2熄灭,右行的灯L3亮了;接着按下右限按钮K4,灯L3熄灭,右下行的灯L4亮起来;接着按下右下限按钮K6,灯L4熄灭,松工件的灯LB亮起来(松工件之前,夹工件的灯LA一直亮着),2S过后灯LB熄灭,右上行的灯L5亮起来;接着按下右上限的按钮K5,灯L5熄灭,左行的灯L6亮起来;这时机械手回到初始位置,按下原位按钮K2,机械手回到初始状态。

八实训问题与分析

实训结果与控制要求不符时,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一开始总是不知道把定时器放在哪个地方,也理不清机械手的工作顺序,这样就导致了2S后的输出总是不对,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总是状态走完了,才按下相应的状态转移条件,整个的过程就错位了。还有就是被我们忽视了的细节,在放工件之前,夹工件的灯应该是一直亮的,在理清了全部的过程,重新更正后的程序最终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九实训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知道,一开始的失败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还没有搞清楚整个实验过程的情况下,就盲目的编写程序,最后的结果当然是错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可言的,做实验特别是如此,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严格按照每个操作步骤的要求来做实验,才可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少走一些弯路,最后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电动机点动控制》实训报告

《电动机点动控制》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的实训以提高同学们对具有过载保护的点动线路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训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目的;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锻炼同学们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过载保护的点动控制电路的操作和接线方法。通过实习理解电力拖动以及点动的概念。 二、实训内容 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具有过载保护的单相点动控制线路。详图如下: 2、线路分析 (1)SB为线路的控制按钮。 (2)工作原理: 合上开关QS 起动:按下SB→KM线圈获电— 停止:放开SB→KM线圈断电释放—

按下控制按钮SB,由于接在按钮SB下端的KM线圈通电,KM主触头闭合,电机开始运转;当放开控制按钮SB后,电机停转。这种线路叫做点动控制线路,由于线路中加装了热继电器,所以线路依然具有过载保护。同时还兼有欠电压、失电压、短路等保护特点。 三、实训准备 1、思想准备 这个线路由于是刚开始接触到实习,对电工接线知识还是很欠缺,可能在接线的过程中将某根导线接错,导致整个实习失败。对此我一定要在实习前细心的钻研图纸,认真的理解原理,虚心的向老师、同学请教,以确保此次实习圆满成功,达到规定的水平。 2、元器件准备 3、工具准备

4、材料准备 四、实训要求 1、正确度要求。 线路只能一次性完成,且100%正确,为总分的40%。一次上交检查不正确扣去40%总分的1/10,三次上交检查不正确,该项目记为0分,只要线路不正确,该模块总成绩记为0分,需要参与下次的有偿补考。 2、工艺要求 主线路用吕芯线,控制回路用铜芯线。导线的弯折度为90度,但不能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加工,否则扣分。弯折点与接线柱的距离为2cm左右,不能过长或过短。主线路可以架空,但控制线路不能架空,并且相同走向的导线必须成一

最新西华大学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工业机械手模拟仿真)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 年级/专业/班: 2010级机制3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 工业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 二、成员分工:(5分) 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 1、功能分析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本次我们小组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来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工业生产上主要焊接任务; (2)、能够在上产中完成油漆、染料等喷涂工作; (3)、完成加工工件的夹持、送料与转位任务; (5)、对复杂的曲线曲面类零件加工;(机械手式数控加工机床,如英国DELCAM公司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方案,起辅助软体为powermill,本身为DELCAM公司出品)

智能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 智能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 年4月17日

实验一采用SIMULINK的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SIMULINK 工作环境及特点 2.掌握线性系统仿真常用基本模块的用法 3.掌握SIMULINK 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SIMULINK模块库中各子模块基本功能 微分 积分 积分步长延时 状态空间模型 传递函数模型 传输延迟 可变传输延迟 零极点模型

直接查询表 函数功能块MATLAB函数 S函数(系统函数) 绝对值 点乘 增益 逻辑运算 符号函数 相加点 死区特性 手动开关 继电器特性 饱和特性 开关模块 信号分离模块 信号复合模块 输出端口 示波器模块 输出仿真数据到文件

通过实验熟悉以上模块的使用。 2. SIMULINK 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1)打开模块库,找出相应的模块。鼠标左键点击相应模块,拖拽到模型窗口中即可。 (2)创建子系统:当模型大而复杂时,可创建子系统。 (3)模块的封装: (4)设置仿真控制参数。 3.SIMULINK仿真实际应用 PID控制器的仿真实现。 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图: 加入PID控制器,求系统单位负反馈闭环单位阶跃响应,要求通过调节器的作用使系统满足超调量20%,上升时间3s,调节时间10s的要求。使输出曲线如下图。要求加入的PID控制器封装成一个模块使用。 三、实验报告要求: 1.针对具体实例写出上机的结果,体会其使用方法,并作出总结。

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图: 加入PID控制器,求系统单位负反馈闭环单位阶跃响应,要求通过调节器的作用使系统满足超调量20%,上升时间3s,调节时间10s的要求。使输出曲线如下图。要求加入的PID控制器封装成一个模块使用。PID如下: 图1-PID控制器仿真 设计的PID控制器参数为,P-0.3,I-0.5,D-0.4,尽可能的达到超调量20%,上升时间3s,调节时间10s的要求,仿真曲线图如下: 图2-PID控制器仿真曲线图 才实验开始的初期,我觉得这个实验过于简单,但是上手之后,我发现它是

实训报告(龙门刨床)(2)

天津职业大学 机电学院(系)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B2012A系列龙门刨原理及检修年级班级:09级电气5班 学号:090106511 姓名:毛施通 专业:电气自动化 指导老师:于凤景 实训时间:1-2周 实训地点:实验一401 实训成绩:

一、实训目的 1、熟悉龙门刨电气控制系统的电器布置 2、熟悉龙门刨床的操作方法 3、熟悉龙门刨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4、熟悉龙门刨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的的排除方法 二、实训设备 B2012A刨床、万用表、电工常用工具 三、实训内容 一、龙门刨车床的介绍 龙门刨电气控制系统既包括交直流电动机、电器的继电接触控制,又包括连续反控控制及扰动补偿前控制,属于复合控制系统。 二、龙门刨车床的结构 工作台、底座、侧刀架、垂直刀架、横梁、立柱、龙门顶、刨刀等 三:龙门刨车床的工作原理 (1)主拖动机组的起动和停止 交流电动机M1驱动直流发电机G1、励磁机G2(本机床采用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VC1),构成主驱动机组。由于M1为60KW容量较大,起动电流大,所以采用星——三角 1)电路特点 ①采用Y-△降压启动,在Y形換△形过程中有一短暂的延时,以保证Y与 △接触器換接时的电弧不会引起短路故障。 ②励磁机G2输出电压达到额定值,KT△线圈得电后,主机组才能完成启动 过程。 ③主机组启动后,工作台直流电动机Mオ能投入运行。 ④交流电动机M1、M4、M10中任一台过載时,均能使工作台停右后退结束 的位置。 2)工作原理:首先合上屏柜内的自动开关,再合上电源开关QF,指示灯HL2亮,表示电源已经接通。 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KMY和时间继电器KT1线圈得电吸合。交流电动机M1在Y接法下降压起动,与此同时KT1时间继电器定时开始(整定为3~4s),电动机M1的起动.同时桥式整流YC1得电,输出直流电压200V供电动机励磁电源和直流系统控制电源, KM1的吸合也使时间继电器KT0线圈得电吸合。(整定为2~3s)当机组起动接近额定转速时, KT0延时闭合常开触点

电机实训报告样本

电机实训报告 电机绕组的设计与实训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电机设计与实训任务书学院: 自动化工程学院

目录 电机绕组的设计与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实训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异步电机的基础理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三相交流电机旋转磁场的产生 (6) 2.3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 (7) 三电机绕组的嵌线 (10) 3.1绕线工具 (10) 3.2绝缘材料与制作槽楔 (13) 3.3链式绕组嵌线 (14) 3.4同心式绕组嵌线 (15) 3.5交叉式绕组嵌线 (16) 四实训总结及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训目的 1. 加深理解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熟悉电动机的嵌线工艺、装配流程

二异步电机的基础理论 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 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 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具有一定的气隙。另外, 还有端盖、轴承、接线盒、吊环等其它附件, 如下图示: 封闭式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1—轴承; 2—前端盖; 3—转轴; 4—接线盒; 5—吊环; 6—定子铁心; 7—转子; 8—定子绕组; 9—机座; 10—后端盖; 11—风罩; 12—风扇 2.1.1定子部分

机械手控制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报告 学院: 业:专班级:学号: 姓名:

月6年2014 实验机械手的PLC控制 .实验目的一1.进一步熟悉机床电气控制环节中常用的低压电器,熟练掌握按钮、接触器等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接线等使用方法。; 2.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掌握PLC的基本硬件配置及硬件连接方法。 3.掌握机械手的基本控制手段,如左转、右转、前伸、后缩、放松、加紧、上升、下降等。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PLC实现机械手的操作控制,如左转、右转、前伸、后缩、放松、加紧、上升、下降等。学生完成PLC控制电路、完成硬件连接、编写控制程序并现场调试。 要求: 1.选择PLC并设计PLC控制电路。要求PLC选型合理、控制方式简单可靠; 2.选取所需的硬件元件完成硬件连接; 3.编写控制程序。要求程序简单可靠、结构合理; 4.系统必须能够调试通过,运转达到设计要求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计算机一台、机械手工作台1套、控制按钮若干、PLC基本模块1个、各种导线若干、PLC编程软件。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要实现的功能并设计状态转移图: 2.根据给定的PLC和所设计的控制功能进行元器件选择和PLC的I/O分配,并填写在表1-1中。表1-1 电机控制I/O分配表 输入输出器件功输出端输入端器件功器件名器件名

3. 根据I/O分配表画出I/O接线图,并连接控制线路。 所设计的控制电路接线图: 4. 根据控制要求编写PLC程序(以梯形图的方式或者指令表方式)。所设计的梯形图或状态转移图: 指令表:

智能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智能控制技术》实验报告书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验一:模糊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的性能比较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基本知识,掌握传统PID控制器设计、模糊控制器设计等知识,训练学生设计控制器的能力,培养他们利用MATLAB进行仿真的技能,为今后继续模糊控制理论研究以及控制仿真等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是设计一个典型环节的传统PID控制器以及模糊控制器,并对他们的控制性能进行比较。主要涉及自控原理、计算机仿真、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等知识。 通常的工业过程可以等效成二阶系统加上一些典型的非线性环节,如死区、饱和、纯延迟等。这里,我们假设系统为:H(s)=20e0.02s/(1.6s2+4.4s+1) 控制执行机构具有0.07的死区和0.7的饱和区,取样时间间隔T=0.01。 设计系统的模糊控制,并与传统的PID控制的性能进行比较。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实验原理: 1)对典型二阶环节,根据传统PID控制,设计PID控制器,选择合适的PID 控制器参数k p、k i、k d; 2)根据模糊控制规则,编写模糊控制器。 2.实验方法和手段: 1)在PID控制仿真中,经过仔细选择,我们取k p=5,k i=0.1,k d=0.001; 2)在模糊控制仿真中,我们取k e=60,k i=0.01,k d=2.5,k u=0.8; 3)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为:u= k u×fuzzy(k e×e, k d×e’)-k i×∫edt 其中积分项用于消除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4)模糊控制规则如表1-1所示: 在MATLAB程序中,Nd用于表示系统的纯延迟(Nd=t d/T),umin用于表示控制的死区电平,umax用于表示饱和电平。当Nd=0时,表示系统不存在纯延迟。 5)根据上述给定内容,编写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的MATLAB仿真程序,

实验报告2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二 姓名:杨波班级学号:0802601-20 实验名称 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实验目的 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 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3.了解GPS数据在ArcGis中的转换与显示。 实验原理 由普吉地形图上的1:10000方里网坐标配准影像。 实验数据 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昆明市旅游休闲图.jpg 实验过程记录: 实验过程

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 第2步输入控制点

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第5 步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 第6步.GPS数据的转换成果。 问题回答: 一、总结屏幕跟踪数字化过程的基本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必要性。 答:屏幕数字化就是根据数字化(矢量化)软件(如R2V,ArcMap中Arcscan模块等),对已经进行扫描的地图分层进行矢量化的过程。 ①、打开ArcMap,加载ArcScan模块(在菜单栏空白处右键,选择ArcScan就可以了),然后在菜单栏上Tools/Extensions,将ArcScan前的复选框挑上钩;加载地图配准模块Georeferencing,方法同加载ArcScan一样。 ②、为data frame设置地图坐标系统,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知道,这里设置坐标系统是

和地图的真实坐标系统一致的,也即是采用Beijing54地理坐标系统下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具体的设置前面已有介绍。 ③、加载地图 ④、利用Georeferencing进行地图配准(建议先把Georeferencing下的Auto Adjust 前的勾去掉。点击图标进行选取控制点。控制点的选取原则是知道确定坐标的点(在这里是,如果是图到图的配准的话则需选取实际位置不变的点),地图的四角都有经纬度坐标,因此先分别选择这四个点(具体方法是放大地图,在经纬度相交的地方点一下,然后再在其他任何位置点一下(也许认为这样不对,别忙,下面将做解释),这就完成了一个控制点的初选取,然后在依次完成其余点的选取。 选择完成后在点击图标,可以看到地图的Xmap,Ymap字段,先把这个放在一边,下面进行大地坐标(经纬度表示),到平面坐标的转换(平面单位,这里是米),也即使地图上的如48°50′N,127°45′E的点投影后在地图上的平面坐标是多少的计算过程。转换需要相应的投影参数,为了方便,可以使用一些坐标转换的小软件。将这些点的坐标转换完成后对应输入Xmap和Ymap下的表格中。 ⑤、地图数字化 建立需要数字化的图层,如等高线层,图层的坐标系统应和之前实际地图坐标系统一致。加载需要数字化的图层和地图文件(已经完成地图配准后的文件)和该地图文件的某一个波段栅格数据(如Band2),将该单波段栅格图像二值化,Start Editing后这时可以看到ArcScan工具条被激活。 说明:ArcScan矢量化工具只能在二值化栅格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而加载RGB合成的地图数据是为了便于人工干涉矢量跟踪,当然也可以不加载(后果是工作量大大增加并且容易出错)。将单波段图像不显示,这是就可以利用ArcScan矢量化地图要素同时人看到的是

机器人实训报告

一、机器人擂台赛 1、实训目的 机器人擂台赛的目的在于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的普及。参赛队需要在规则范围内以各自组装或者自制的自主机器人互相搏击,并争取在比赛中获胜,以对抗性竞技的形式来推动相关机器人技术在大学生、青少年中的普及与发展。可以用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来参加擂台赛,同时掌握这个环节所展现出来的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擂台赛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比赛中,两个使用双腿自主行走的仿人形机器人互相搏击并将对方打倒或者打下擂台。? 2、实训要求 在指定的大小擂台上有双方机器人。?双方机器人模拟中国古代擂台搏击的规则,互相击打或者推挤。如果一方机器人整体离开擂台区域或者不能再继续行动,则另一方获胜。机器人大小要求长、宽、高分别不能超过30cm、30cm、40cm 。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宽分别为是 2400?mm的台,台上表面即为擂台场地。有黑色的胶布围成。?比赛开始后,?围栏内区域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或人。? 3、比赛规则分析? 我们需要吃透比赛规则,然后才能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让我们的机器人具有 别人不具有的优势。对上述的比赛规则分析得到以下几个重点:? 3、1需要确保自己不掉下擂台

需要有传感器进行擂台边沿的检测,当发现机器人已经靠近边沿立刻转弯或者掉头。擂 台和地面存在比较大的高度差,我们通过测距传感器很容易发现这个高度落差,从而判断出 擂台的边沿。如图所示,在机器人上安装一个测距传感器,斜向下测量地面和机器人的 距离,机器人到达擂台边沿时,传感器的测量值会突然间变得很大。由于红外测距传感器使 用方便,并且“创意之星”控制器可以接入最多 8 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我们可以将它作为首选方案。? 擂台地面时有灰度变化的,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腹部安装一些灰度传感器,来判读机器人 覆盖区域的灰度变化,从而判读机器人相对场地的方向。可以通过整体灰度值来判读机器人 的位置是不是靠近边沿,如果机器人靠近边沿就转弯后者后退。? 3、2需要及时的发现敌方 这里我们使用红外接近开关作为寻找敌方的方案并不算优秀,红外接近开关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20cm,20cm 之外的物体是察觉不到的。我们可以改成红外测距传感器,它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10‐80cm,比较适合我们当前的使用场合。? 3、3需要迅速的推动敌方,将敌方退下擂台 我们可以想象,两只斗牛相互推挤,赢的一定是力气比较大的一方。?

PID控制电机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PID控制电机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618 PID控制电机实验报告 摘要 以电机控制平台为对象,利用51单片机和变频器,控制电机精确的定位和正反转运动,克服了常见的因高速而丢步和堵转的现象。电机实现闭环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将电机工作于启动停止区,通过改变参考脉冲的频率来调节电机的运行速度和电机的闭环控制系统由速度环和位置环构成。通过PID调节实现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较好的闭环系统。 关键词:变频器PID调节闭环控制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目的在于掌握如何用DSP控制变频器,再通 过变频器控制异步电动机实现速度的闭环控制。为实现闭环控制,我们需完成相应的任务: 1、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五段调速。

2、通过示波器输出电机速度变化的梯形运行图与s形运行图。 3、通过单片机实现电机转速的开环控制。 4、通过单片机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 二、实验设备介绍 装有ccs4.2软件的个人计算机,含有ADC模块的51单片机开发板一套,变频器一个,导线若干条。 三、硬件电路 1.变频器的简介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2.变频器的使用 变频器事物图变频器原理图

机械手实训报告

PLC实训报告 指导老师:黄勤陆黄永晶 学生:曾丽宋馨月付筱蒋亚婷刘雪敏 关键词:PLC 、机械手 目录 PLC实训报告..........................................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实训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实训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PLC.............................................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电磁阀..........................................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气爪MHS2-20D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气缸............................................ 错误!未指定书签。 5、磁性开关D-C73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稳压阀.......................................... 错误!未指定书签。 7、软件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8、机械手电气清单.................................. 错误!未指定书签。 9、机械手原理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实训总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同济智能控制实验报告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整定PID控制仿真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 实验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实验项目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整定PID控制仿真实验日期:

一、实验内容: 1.熟悉神经网络的特征、结构及学习算法。 2.通过实验掌握神经网络自整定PID的工作原理。 3.了解神经网络的结构对控制结果的影响。 4.掌握用MATLAB实现实现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的方法。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演示 1.实验步骤: (1)被控对象为一时变非线性对象,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系数a(k)是慢时变的, (2)如图5所示确定BP网络的结构,选4-5-3型的BP网络,各层加权系数的初值取区间[-0.5,0.5]上的随机数,选定学习率η=0.25和惯性系数α=0.05. (3)在MATLAB下依据整定原理编写仿真程序并调试。 (4)给定输入为阶跃信号,运行程序,记录实验数据和控制曲线。 (5)修改神经网络参数,如学习速率、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等,重复步骤(4)。 (6)分析数据和控制曲线。 图5 BP神经网络结构

2.结果展示: (1)实验代码: xite=0.25; alfa=0.02; IN=4; H=10; Out=3; wi=[ 0.4634 -0.4173 0.3190 0.4563; 0.1839 0.3021 0.1112 0.3395; -0.3182 0.0470 0.0850 -0.0722; -0.6266 0.0846 0.3751 -0.6900; -0.3224 0.1440 -0.2873 -0.0193; -0.0232 -0.0992 0.2636 0.2011; -0.4502 -0.2928 0.0062 -0.5640; -0.1975 -0.1332 0.1981 0.0422; 0.0521 0.0673 -0.5546 -0.4830; -0.6016 -0.4097 0.0338 -0.1503]; wi_1=wi;wi_2=wi;wi_3=wi; wo=[ -0.1620 0.3674 0.1959; -0.0337 -0.1563 -0.1454; 0.0898 0.7239 0.7605; 0.3349 0.7683 0.4714; 0.0215 0.5896 0.7143; -0.0914 0.4666 0.0771; 0.4270 0.2436 0.7026; 0.0215 0.4400 0.1121; 0.2566 0.2486 0.4857; 0.0198 0.4970 0.6450 ]'; wo_1=wo;wo_2=wo;wo_3=wo; x=[0,0,0]; u_1=0;u_2=0;u_3=0;u_4=0;u_5=0; y_1=0;y_2=0;y_3=0; oh=zeros(H,1); I=oh; error_2=0; error_1=0; ts=0.001; for k=1:1:6000 time(k)=k*ts; rin(k)=1; a(k)=1.2*(1-0.8*exp(-0.1*k));

【电气工程自动化】直流无刷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

直流无刷电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8257的编程控制,发出可以驱动直流无刷电机的六路PWM 波,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二、实验原理 1.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原理 这部分在PPT里有详细介绍,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转子上的三个霍尔传感器的状态发出下一步所需的三相电流。刚开始时我 对这部分原理迟迟不能搞透彻,对着向量图思考了好久,就是不 能把霍尔传感器的状态和所需电流方向对应起来。主要问题是那 个PPT上的向量图没有清楚的思考步骤,导致我把定子的磁场一 直当成转子的看,当然搞不清楚。后来在和身边同学交流后才明 白。然后我按照六步驱动法得到了逆时针转动所需的霍尔状态表, 如图1左,经验证此状态表是可以成功驱动电机的。 搞定逆时针转动后我趁热打铁,把顺时针转动的霍尔状态表也写了出来。但是最开始我想当然的以为把逆时针的状态倒过来 对应霍尔传感器的值电机就会反转,经过试验后证明这种思路是 错误的,电机还是逆时针转动。我想了好久没想明白,只好又从 头推了一遍顺时针转动所需的状态表,如图一右。前后对比我们 发现相同霍尔状态时,正反所需的电流恰好相反,也即相差180°。

再回想推导过程中实际是用下一个状态的电流对应本状态的霍尔 值,我一下豁然开朗。我判断电机在某一位置时允许有60°的误差,逆时针转动时上一个状态加上60°,顺时针转动时则减去60°,所以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正好差了180°。 霍尔传感器的状态和所需电流如下表: 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HaHbHc A B C A B C 001 - 0 + + 0 - 101 0 - + 0 + - 100 + - 0 - + 0 110 + 0 - - 0 + 010 0 + - 0 - + 011 - + 0 + - 0 2.相序确定 上述表格中A,B,C其实是我们假定的,与霍尔元件HaHbHc 对应的ABC并不对应,所以我们还要确定一下三相相序。考虑到我们只给三相电机提供A正B负的电流时,电机转子应该停在一个确定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对应的霍尔状态值为010。 那么当我们任意通入一正一负的电流时,若霍尔状态值为010,此时正电流即A相,负电流即B相。按此方法即可确定相 序,所用的A正B负程序如下:

浙工大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浙工大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202103120423徐天宇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认识及对象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装置结构和组成及组态软件的组成使用。 2 熟悉智能仪表的使用及实验装置和软件的操作。 3熟悉单容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及阶跃响应曲线的实验方法。 4学会有实际测的得单容液位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辨识过程的数学模型。二实验内容 1 熟悉用MCGS组态的智能仪表过程控制系统。 2 用阶跃响应曲线测定单容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三实验设备 1 AE2000B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2 计算机,万用表各一台。 3 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实验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原理 如图1-1所示,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1,出水量为Q2,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出水阀V2固定于某一开度值。根据物料动态平衡的关系,求得: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

式中,T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T=R2*C,K=R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 R1、R2分别为V1、V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 阶跃响应曲线法是指通过调节过程的调节阀,使过程的控制输入产生一个阶跃变化,将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阶跃响应曲线记录下来,再根据测试记录的响应曲线求取输入输出之间的数学模型。本实验中输入为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给定值OP,通过改变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给定单容过程以阶跃变化的信号,输出为上水箱的液位高度h。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通过组态软件界面有计算机传给智能仪表,有智能仪表输出范围为:0~100%。水箱液位高度有由传感变送器检测转换为4~20mA的标准信号,在经过智能仪表将该信号上传到计算机的组态中,由组态直接换算成高度值,在计算机窗口中显示。因此,单容液位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是包含了由执行结构到检测装置的所有液位单回路物理关系模型有上述机理建模可知,单容液位过程是带有时滞性的一阶惯性环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近似看成与流量Q1成正比,当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为一常量作为阶跃信号时,该单容液位过程的阶跃响应为 需要说明的是表达式(2-3)是初始量为零的情况,如果是在一个稳定的过程下进行的阶跃响应,即输入量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叠加上op的变化,则输出表达式是对应原来输出值得基础上的增

外贸单证实训报告 2

这次实训从6月3号到13号,由我们学院的专业老师指导我们完成。老师和我们都非常重视这次的实训。为了此次实训,老师们精心的为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单据的相关资料,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有关国际贸易的各种单证,学会自己制作单据,看懂各式各样的发票、汇票等。 这次实训在巩固我们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帮助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我想,查缺补漏本也是本次实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我会重视这些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自己。我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对很多基础知识的把握还不甚牢固。这主要表现在,当题目灵活变化时我便不懂得如何去填写。例如,在制作海运提单的时候,我经常会犯一些细微的错误。而在很多单据的开立时间填写上我也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但却容易犯错。 2.专业知识应用不够灵活,掌握太拘泥、太死板。比如,海运提单中的“CONSIGNEE”一栏总是会填写成进口公司,但事实上是收货人,我们必须根据信用证的要求填写。如有时是“TO ORDER”,有时是“TO ORDER OF SHIPPER”等。 3.英语单词积累不够。虽然相对于之前我的英语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在阅读单据主要要求和叙述时没有太大的障碍,但在一些细节问题和关键词汇上我还是有些拿捏不准,这导致我对整个单据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颇,因此单据的填写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 4.审证时不够细心,总是会忽略掉一些细微之处,导致后面制单的内容错误。 根据在实训中发现的自身不足,我也针对性地思索了解决的方法: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要定期回顾课本,防止遗忘。还可寻找一些题目来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所学,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遇到的困难。 2.继续刻苦地学习英语,稳步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各类单据的制作中,大部分英语词汇还是比较集中的,所以我们在单据的填写过程中,遇到了不会的生词就应当尽快记住,并在平时多加以利用,这样就利于牢记生词。慢慢累积下去,我们的阅读水平和翻译水平会得到逐步地提升,填写单据时的诸多困难也可迎刃而解。 3.努力使自己养成细心谨慎、冷静沉着的品质。制作单证时,细心沉着是一项基本素质。只有细心耐心地处理单据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

电机控制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连接 一、实训目的 1、了解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的结构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2、识读简单控制线路图,并能分析其动作原理。 3、掌握控制线路图的装接方法。 二、实训器材 1、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 2、常闭按钮、常开按钮 3、熔断器 4、电动机 5、导线 三.实训原理 电动机的全压起动 对于小容量电动机或变压器容量允许的情况下,电动机可采用全压直接起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单向运行控制线路 1、点动控制线路 电动机的单向点动控制线路如图所示。当电动机需要单向点动控制时,先接上电源U、V、W,然后按下起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当松开按钮SB时,接触器KM线圈断电释放,KM常开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断电停转。

2、连动控制线路 单向连动运行控制线路电动机的单向连动控制线路如图所示。接上电源U、V、W,按下SB2,接触器KM获电闭合,KM常开闭合,电动机起启动,同时使与SB2并联的1常开闭合,这叫自锁开关。松开SB2,控制线路通过KM自锁开关使KM线圈仍保持获电吸合。如需电动机停机,只需按下SB1即可。机,只需按下SB1即可。 3、点动和连动混合控制线路 电动机点动和起动混合控制线路如图所示。先接上电源U、V、W,然后按下起动按钮SB2, 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并自锁,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 若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 由于起动按钮SB3的常闭辅助触头断开接触器KM的自锁回路,所以是点动控制。 4、正反转控制线路 正反转控制线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的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

机器人实训报告

目录 任务书: 一、项目要求 (3) 二、系统设计说明书要求 (3) 实训报告: 一、系统框图及功能描述 (4) (一)系统框图 (4) (二)Fanuc机器人 (4) (三)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5) (四)威纶通触摸屏 (8) 二、电路原理图 (9) (1)PLC外部接线图 (9) (2)CRM2A/B与外围设备的连接 (9) 三、气动原理图 (10) 四、列出PLC 及机器人I/O分配表,编写PLC程序 (11) (一)PLC及机器人I/O分配表: (11) (二)软元件分配表 (11) (三) 威纶触摸屏编程界面 (13) (四) 机器人模拟仿真 (14) (五) PLC梯形图 (14) 五、机器人程序 (17) 六、调试流程 (19) 七、实践的心得与建议 (20) 八、参考资料 (20)

M-6i B机器人+PLC+机器人IO D组 一、项目要求 1、要求机器人完成上述物品搬运任务; 2、采用Roboguide机器人仿真软件对以上任务进行运动仿真; 3、采用三菱PLC+机器人的控制结构,PLC通过机器人IO(CRM2A和 CRM2B)与机器人进行通讯; 4、通过PLC启动机器人作业(机器人主程序命名为RSR0112); 5、通过触摸屏编程实现人机界面。 二、系统设计说明书要求 1、画出系统框架图,并进行相应功能描述; 2、画出电路原理图; 3、画出气动原理图; 4、机器人任务编程; 5、列出PLC 及机器人I/O分配表,编写PLC程序(包括注释); 6、写出调试流程并按流程工作; 7、完成全部实践文件,现场测试与答辩; 8、实践的心得与建议; 9、参考资料。

实训报告二

实训报告二 一、实训目的和内容 目的:了解各优秀网站规划的风格和布局。 内容:1、垂直型电子商务网站与综合型网站有何不同? 2、比较阿里巴巴与敦煌网两大B2B网站,分析二者的赢 利模式有什么不同? 3、如何提高网站粘度? 4、罗列出你最喜欢的网站,为什么喜欢给出分析原因。 二、实训成果展示 1.垂直型电子商务网站与综合型网站有何不同? 垂直型: 1)集中全部力量打造专业性信息平台。 2)具备独特的专业性质,在专业的同时深入研究某一行的特点、服务、盈利以及未来的发展动向。 3 )它专注于某一行业,潜在客户集中,宣传花费小,一些特色服务更适合企业的发展。 综合型: 产品多、专业化.类似这类网站。如传统的B2B网站阿里巴巴、慧聪、淘宝,易趣、中国制造,新兴的B2B电子商务平台维库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69915.html,)。 2.比较阿里巴巴与敦煌网两大B2B网站,分析二者的赢利模式有什么不同?

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 1.吸收会员多,收取会员费。 2.淘宝买消费者保障保证金。 3.通过支付宝 4.提供增值服务 敦煌网的盈利模式: 1.佣金支付,按交易额的 2.5%进行分成。以此佣金比率,敦煌网年营收为2.2亿元。 2.平台增值收入,比如数据、工具、广告的服务收入。 3.不仅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还整合了包括交易的支付、物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实现在线交易。 3.如何提高网站粘度? 1.网站设计有特色,有自己的思想,并不是完全模仿别人的思路过 来的。 2.网站结构清晰、试想一个网站栏目划分不清晰,让用户到了网站 找需要的东西非常不方便,这种网站肯定不会讨用户喜欢。 3.网站内容原创,权威性和主题性很强,这是最为主要的。 4.网站客服很好、用户反馈的问题及提问都能很及时回答等,这样 用户受到了尊重,用户才乐意经常光顾。 5.网站速度要快,试想一个网站一分钟都还没有打开,再有耐心的 用户也要走了。

(报告)电机控制实训报告总结

电机控制实训报告总结 机电一体化实训,两周,转眼就过了。实训,在我看来是一种练习或者说复习,是为了巩固以前学的知识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每个实训我都很重视,都全力以赴,都有很大的收获。 这次实训,只要就三步,焊接元件,编写程序,调式。我们的实训训练不仅是锻炼个人技能,同样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因此,分组,分任务,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团队,分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这个团队的成败,像我们组,有人负责焊接,有人负责查资料,有人负责编写程序,这样的分工对这个实训任务来说不可以说不合理,因此,我们组,无论是在速度、数量还是质量等方面上,应该都是完成的最好的。 对我们组来说这次实训最大的障碍,不是编程,而是焊接。编程,理论上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没什么难度,当然如果要考虑它的各方面的话那有另当别论,我们这里完成任务就好,不过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去把它完善。这焊接对我们这些没怎么实践过得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既要避免它虚焊,又要避免把原件给烧坏,这个度需要把握的很好才行,因此,我们是经过一轮大比拼才 这次实训因为有用到电烙铁,所以安全方面不得不强调。电烙铁用的是220V的电压,通电之后本身又有高温,因此,一不小心就是烧物,伤人。我发现在实训场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伤痕累累的,桌子有很多一块块的伤疤,更恐怖的是电烙铁的电线上也是充满伤疤,这可以看出来,我们同学对这个安全的问题还不是很重视,相信不少同学都有烫伤的体验。我觉得,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做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前提,耐心、细心很重要。 实训完了,我们的作品也出来了,看着手中完美的作品,我们是充满了自豪感。实训是大学的一种很重要、很有必要的学习方式,它能让我们学到课堂学不到的知识,谢谢老师为我们付出的汗水,谢谢。 实习日期:xx.7.057.18) 实习地点: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小电机厂和成套车间) 实习性质和目的:实习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创业精神,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劳动观念。 本次实习性质为认知实习。

PLC实训报告机械手PLC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2班 姓名邓 学号201204170 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2015年6月

第一部分:电气线路安装调试技能训练技能训练题目一:Y-△减压启动控制电路 电气原理图: 图1.1.1 电气安装接线图: 图1.1.2 我们完成的安装线路实物图片一:

图1.1.3 技能训练题目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电气原理图: 图1.2.1

电气安装接线图: 图1.2.2 我们完成的安装线路实物图片二:

图1.2.3 技能训练小结: 1.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要求: (1)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或电路末端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部分,画在原理图的上面或左侧。辅助电路是通 过小电流的电路,一般是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继电 器的触点等组成的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及保护电路等,画在原理 图的右侧。 (2)每一电气元件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的图形符号来表示,在图形符号附近用文字符号标注属于哪类电器。 (3)同一电器的各个部分在图中的位置,根据便于阅读和研究的原则来安排,可以不画在一起,但属于同一电器的部件均编以相同的文字符号。若有多个同 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后面加上数字符号。 (4)对于接触器,继电器的触点按吸引线圈不通电状态画出,控制手柄按趋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按钮,行程开关触点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5)在原理图中,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电气元件一般按动作顺序和信号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并尽可能减 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6)直流和单相电源电路用水平线画出,一般画在图样上方和下方。多相电源电路,用水平线集中画在图样上方,相序自上而下排列。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 放在相线之下。主电路和电源电路垂直画出。控制电路与信号电路垂直画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