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①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

②尽量避免使用肝、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营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等;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调整给药剂量和时间。

③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防止肠道菌群失调。

④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严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告诉医生处理




 1.严格掌握适应症,可用可不用抗菌药物时,尽量不用。2.诊断为细菌感染时方可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对于病毒感染是无效的,所以普通感冒、流感没有必要使用抗菌药物,发热待查时也不宜使用抗菌药物。3.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4.根据抗菌谱选用药物,遵循由窄谱到广谱、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5.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6.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及疗程,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忌用用停停。因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的,在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正常、主要症状消失后,要及时停止使用抗菌药物。7.正确选择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8.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在局部用药时宜选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品种。

不合理用药往往会产生毒副作用 抗菌药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容易造成二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