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一、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

由于1974年11月后,香港政府可以将在边界与新界被捕的人遣送回中国,所以1974年前后对香港人口迁入影响较大,故单独将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列为一小节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从内地逃难到香港的人口返回家乡,一度使香港人口降至60万人。抗战胜利的欢乐气氛很快就被全面内战的阴云驱散,从1946年开始,大批的中国内陆人口再度涌入香港,开始了新的一轮人口迁入高潮。

表1中的人口迁移增长率是根据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的,大体上可以反映香港1946年后的人口迁入历程。根据表中资料,1947年至今,除了少数几个年份是人口净迁出外,绝大多数年份是人口净迁入。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把1974年前香港的人口迁入状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6—1947年,正值中国大陆内战爆发初期,香港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人猛增到1947年的175万。1948与1949年,人口迁移的高潮才稍微减退。对于这次移民高潮的形成,估计与当时中国大陆经济萧条,许多从香港回到大陆的人谋生困难有关。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大陆解放初期。1949年底广州解放,再一次触发了一次人口迁入高峰,1950年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186%。迁入香港的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党政军官员及其家眷,这批人中间的大部分陆续从香港转到台湾或者其他地区。因为中国大陆的战争平息,1951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人重返内地,使得1951年的香港人口有大批人迁出,导致了1951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为-123%。50年代初,中国内地进行了多次政治运动,触及相当一批人,也导致了1952—1955年间香港的迁入人口比较多,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1956年以后,随着这些运动的结束,这一迁移高潮逐步平息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三年困难时期,内地的经济困难导致了大批广东居民进入香港,据称,仅1961年4、5月份,至少有6万人成功进入香港[1]。不过这些人并没从人口统计上反映出来。人口统计显示,1963和1964两年的人口迁移增长率的突然加大,便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后果。

第四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文革的影响同样在香港的人口迁移中表现出来。这一期间虽然中国内地陆陆续续有人来到香港,但是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则明显降低。十年动乱初期,一些极左行为,如冲击中港边界,在香港搞贴大字报等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注意到香港迁入人口少于迁出人口的4个年份中有3个(1966、1972、1976)均发生在文革期间,就不难理解十年动乱的恶劣影响。在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香港楼价一度大跌,房地产的变化反映出当时香港人的心态,也可以说明为什么1966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为-09%。

表11946—1993年香港人口变动情况(千人、%)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年年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1946155031170.91971404577201.50.7

1948180047131.91.01972407879211.5-0.7

1947175042131.711.21973416080211.50.5

1949185755162.10.91974432082221.41.1

1950223761181.918.61975439678211.30.5

1951201569212.4-12.31976444476231.3-0.2

1952212672192.53.01977451079231.30.2

1953224275182.62.91978459779231.20.7

1954236583192.72.81979487982261.24.9

1955249091192.13.21980506385261.21.5

1956261597193.02.01981518384251.21.2

1957273698192.91.81982526483251.20.4

19582854107213.01.31983534579261.10.4

19592967105202.81.21984539878261.00

19603075111193.00.61985545676250.90.2

19613175109192.80.41986553372260.80.6

19623347112202.72.71987561370270.80.7

19633421115202.72.01988568173270.80.4

19643505109182.50.11989576172280.70.7

19653597102182.30.41990580170160.70.7

1966363092192.0-0.91991575569290.70.2

1967372388201.80.91992581271310.70.3

1968380383191.60.81993591971300.71.1

1969386479191.60.11994614971300.71.1

1970395977211.51.0

资料来源:1.hongkongstatistics19471967

2.hongkongstatisticsannalreport

纵观1946—1974年香港迁入人口的情况,说明只有把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情况结合起来,才可以比较清楚了解香港的移民问题。

二、合法与非法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大批的合法移民进入香港。这里的合法移民指的是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出境定居,并且得到香港政府批准入境定居的人。

有关资料表明,在50年代每日合法迁入香港的人数在50人左右[2]。据此估计每年合法移民18万人左右。由于60年代中国大陆的政局动荡,正常的政府运作被破坏,估计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不会太多。根据表2的资料,可以对70年代以后的情况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从中国大陆来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人数大幅度上升。1971年合法移民只有2530人,而1972年猛增到20355人。在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合法移民大多数是中国内地那些归侨及其家属,或者那些有海外亲人的人。这些人在十年动乱中因有海外关系而受到歧视迫害,当对出国政策放松时,许多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大陆。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取道香港回到原居住国,还有一部分就在香港停留居住下来。这一趋势在打倒“四人帮”后达到了高潮,1978年有7万多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合法移民)进入香港。

1979年中英双方达成协议,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为150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5万人左右。到80年代中期,来自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的主体已经变成是香港居民在大陆的家属,因此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改为75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27万人左右。1993年11月又把定额提高到105人。累计在1971—1994年间中国大陆合法移民香港的有80余万人。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合法移民变成是香港居民在中国内地的亲属移民香港为主体。据有资料的1987—1994年的情况,合法移民中85%以上是亲属团聚,个别年份这一比重超过90%。在亲属团聚中,以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子女移民来香港的为最多,其次是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妻子移民香港。

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这一转变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为移民政策上的缺陷,许多内地居民在移居香港时往往不能同时把子女迁入香港,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内地,由此造成了所谓的“小人蛇”(小孩偷渡)问题。当问题日益严重时,引起了有关各方的关注,放宽了内地儿童来香港与父母团聚的规定,使80年代后期这类移民的人数明显增加。表21971—1993年中

国内地的合法移民构成(人、%)

其中亲属团聚亲属团聚占移民

年移民人数年移民人数

港人妻子港人丈夫港人孩子人数比重(%)

19712530198427475

197220355198527285

197356659198627111

19743292019872726895599981329287.5

197532918198828137100099521340086.6

19762759919892726395659371321687.0

1977264491990279761030210421325987.9 1978715711991268001011310201251388.2 1979794211992284001112810821245790.1 1980554731993329001325013701450488.5 1981542671994382001677433991722097.9 1982300001995459861827415722303393.2

198326701

说明:[1]1982年为有关资料中的估计数

资料来源:[1]《香港年报》(历年) [2]hongkongreport1991

[3]r.j.迈因纳斯:《香港的政府与政治》,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367—369页

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转变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的人口结构问题。香港人口的性别比一直是男多女少,许多香港人的妻子原来就在内地,也有许多人回到中国大陆的老家娶妻。种种原因使众多的港人两地分居。妻子来香港与丈夫团聚也是内地居民移居香港的一个主流。这种情况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目前中国大陆与香港人的通婚仍然为数不少,中国每年都有2—3万人登记涉外婚姻,根据1990—1993年的资料,涉外婚姻中与港澳同胞结婚的占586%,估计在全部涉外婚姻中,半数以上是与香港人结婚。

由于香港政府采取限额移民的政策,许多香港人的配偶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移民香港。与香港居民结婚的大部分是女性,因为不能及时移居香港,往往在大陆生孩子,结果是增加在大陆等待移民的儿童人数。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大陆移民香港的人中间,亲属团聚依然是主体。

这里把非法移民定义为:偷渡者到香港,并且最终取得在香港的合法居留权的人。因为980年以后港英政府不允许偷渡者称为香港合法居民,所以这里仅仅考虑到1980年及以前的情况。香港的非法移民来源于许多地区,不过主要的来源是中国大陆的广东省。表3是974年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非法入境者的情况。要对这些变化有全面的了解,还必须了解港英政府对非法入境者的政策变化。

表31970—1980年来自中国的非法入境者(人)

年在边界被捕者逃过搜捕者

1970—197479083

19751133—

1976810—

197717796600

1978819228100

197989900107700

198082197110000

说明:“”非法入境后申请身份证的人数

资料来源:[1]1970—1974年资料来自《华侨日报》,1986年11月2日

[2]1975—1980年资料来自《香港皇家警察年报》、《香港年报》(有关年份)

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陆居民来到香港的动机从逃避战乱灾荒、政治运动,转变到为了更高的收入。以经济为动机的非法移民在数量上和来势上是相当惊人的,导致了港英政府的移民政策产生了几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在1974年,这年开始了边境堵截,实行了所谓的“抵垒政策”。“抵垒政策”,就是非法入境者只要成功越过边境进入市区,就可以在亲友的陪同下领取合法居住证件,获得居留权。“抵垒政策”在1978年以前似乎有效,不过到了1978年以后则完全失灵了。仅1979年与1980年的两年内,估计有20多万人成功地越过边境进入香港。港英政府不得不在1980年10月底取消“抵垒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对非法入境者无论在香港何处被捕,即被送返中国大陆,也就是所谓的“随捕随解”政策。从“抵垒政策”到“随捕随解”是港英政府的第二次政策转变,这次政策转变只是遏制了非法入境的高潮,并没有真正解决非法入境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从70年代开始到香港政府停止“抵垒政策”时,非法移民香港的中国大陆居民超过30万人,非法移民构成香港社会重要一部分。

三、人口迁入的成因

香港之所以成为一个移民社会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传统的人口迁移理论对人口迁移的原因比较强调个人的因素,强调个人特征和动机。不过用传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来解释香港的人口迁移问题或许会有许多不足之处。香港的移民,无论是迁入

还是迁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与香港社会变迁的产物,个人因素只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起有限的作用。要了解香港的人口迁移问题,应该要更多的从宏观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层次上去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租界效应。从渔村变成一个现代大都市,这一现象并非香港独有。在旧中国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城市都是从小渔村或者小县城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的。上述几个城市的崛起有几个共同点:第一,都有外国租界;第二,都是在海岸边的重要港口;第三,在经济上都超过其附近的政治中心的水平,甚至在一些方面取代了其功能,如大连与沈阳、天津与北京、上海与南京、青岛与济南、香港与广州。本文称这种现象为租界效应。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行租界土地,一般位于重要的港湾,可以成为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港口。传统的中国城市多为政治中心,如沈阳、北京、南京、济南等等,并且都不在海边,只有广州比较例外,一直是通商口岸兼政治中心。当现代的商品经济进入中国之后,租界优越的地理位置就发挥出效益,经济发展带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旧中国内战不休,租界反而显得稳定一些,成了有钱人营建安乐窝的理想地点。战乱的时候,租界也吸收了大量的逃难民众,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租界与香港。一些难民后来就在租界定居,成了租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列强国家在租界也有一定数量的投资,许多国内资本也向租界集中,使得租界在整个中国经济停滞之时,显得相对繁荣,提供了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众多的人流入租界谋生。

2粤港经济成长的差距。香港人绝大部分是广东移民或者移民的后裔,广东人素有迁居海外的传统,在海外的华人中,绝大多数祖籍是在广东与福建两省,其中又以广东省为多数广东人素有外出谋生的勇气与技能,这种传统可以上溯几百年,这是促使大批广东人涌入香港的文化因素之一。不过仅仅有文化因素还不能说明问题,这里着重讨论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经济突飞猛进,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香港为邻的广东省,在1949年以后经济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成长的步伐为世界所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香港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广东省的发展是有限的。而正是在这一时期香港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一下子拉开了广东省与香港的差距。同时也因为广东的起点比较低,使得这种差距更加突出。经

济发展的差距,吸引了广东人移居香港。

3社会变迁的冲击。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经过许多场政治运动,许多不应该被伤害的人受到了伤害,许多原来不会离开的人离开了。虽然有些人为了逃避政治运动的冲击而移民到香港,不过纯粹为了政治因素而迁移到香港的人在香港移民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太高,主要的是受政治的间接影响。

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许多从城市到农村的知识青年,由于无法忍受农村的艰苦生活而偷渡香港。有人认为,在这批知识青年的影响下,才触发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非法入境高潮[3]。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在香港的两次主要的偷渡高潮中,第一次是在困难时期,当时还没有上山下乡运动。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时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是尾声了。由此可见把知识青年视为引起偷渡问题的根源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偷渡高潮,笔者认为是一种“失范效应”。失范(abnorm)是一个社会学的术语,指的是在社会变迁中,旧的社会规范消失或者减弱,而新的社会规范又一时未能建立起来。由于没有新的社会规范可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比较容易产生一些越轨行为。由于失范带来的这种后果,笔者称为“失范效应”。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闭关锁国,极左的政治宣传把香港社会的黑暗面加以夸张,同时因为有海外关系的人受到歧视和冲击,使人不敢议论海外的真实情况,对世界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人员交往迅速增加。港澳同胞大量的返回中国大陆,以及他们馈赠亲友的礼物,使人们明白了香港的真实情况,而广东居民首先感受到这种冲击。俗话说“假作真来真亦假”,过去的极左宣传被人民发现是假的之后,出于逆反心理,有一个时期中国内地许多人转而对香港盲目崇拜,似乎香港什么都好,是一个遍地黄金的世界。民众对香港看法的大转变,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失范现象。

产生失范的另一个原因是改革的冲击。改革开放以后,旧的以政治为中心的行为规范被打破,而新的行为规范并没有马上建立起来。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了民众的生活目标,然而却没有建立怎样是提高生活水平的行为规范。当人们发现逃往香港可以提高收入的时候,大规模的逃港潮必然要出现。1979和1980两年,恰好是处于改革开放之初,这个特殊年代的逃港潮,很大程度是人们失范的结果。

4港英政府的短期行为。港英政府对待中国移民的政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过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因素是港英政府的经济利益。

在1959年香港就出现劳工短缺现象[4],随后就发生了中国大陆大批非法入境者进入香港。对这次偷渡高潮,在一开始港英政府并没有加以制止,因为这些非法入境者提供了香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一直到1962年5月,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香港,使局面失去控制,港英政府才宣布强迫遣返非法入境者。不过到1965年10月又放弃这一政策,代之以收容庇护政策。港英政府这次政策转变有许多政治因素在内,如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影响等等,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因素。1959—1961年香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74%、103%和-04%,1961年的经济不景气,无疑促成了1962年5月港英政府移民政策的转变。而1962—1964年间,香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90%、122%和86%,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加大,促成了港英政府重新接纳非法移民。

60年代和70年代是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港英政府在1974年以前采取的是对非法入境者睁一眼闭一眼的政策。1974年底起,港英政府实行所谓“抵垒政策”,实际上对非法入境者是欲拒还迎。该政策甚至可以说是港英政府的一种手法,以求减轻对非法入境者的负担。因为非法入境者要在香港的亲友陪同下才能去领取身份证,说明非法入境者在抵港初期生活有依靠,省去给政府带来麻烦。

在港英政府的短期行为的影响下,香港缺乏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香港的主要行业,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加上香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地铁工程,需要大批

劳动力。这些都是港英政府在1980年底前对非法移民采取一种欲拒还迎态度的重要原因。1980年香港地铁首期工程完工,同年年底,港英政府宣布取消“抵垒政策”,这恐怕不完全是巧合。

香港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使得香港的移民的问题特别复杂。这里只是一个初步分析。

第二章 香港人口的特徵和趋势

第二章 香港人口的特徵和趋势 人口状况 人口推算 2.1 一九五零至二零零一年间,香港人口增加了两倍,由220万增加至670万。然而,数十年来,人口增长率在逐步下降(见表 2.1)。 表2.1:香港人口每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每年平均增长率(%) 1951-1956 5.3 1956-1961 3.9 1961-1966 2.8 1966-1971 2.2 1971-1976 2.2 1976-1981 2.8 1981-1986 1.3 1986-1991 0.8 1991-1996 1.92 1996-2001 0.9 资料来源:政府统计处人口统计组 2数字根据一九九六年年中估计人口631万,以广义时点方法计算。

2.2 香港二零零一年的人口是672万。根据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的人口推算数字,3香港人口到二零三一年会增加至872万: 表2.2:人口推算 年中总人口 与先前十年比较的每年平均增长率(%) 2001 6 724 900 1.6 2011 7 527 700 1.1 2021 8 228 300 0.9 2031 8 721 500 0.6 资料来源:政府统计处《香港人口推算2002-2031》 统计资料显示,过去五十年,香港人口从高增长期进入低增长期,预料未来数十年,增长率会持续处于低水平。 2.3 根据规划署提供的资料,在撇除某些限制因素后,本港现有发展区可实际容纳823万人口,如下表所示。 3推算数字以假设的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趋势,以及现行政策为计算基础。如果这些假设和政策有变,推算数字须作调整。

表 2.3∶现有发展区可容纳人口 2001年人口水平(百万)可容纳人口(百万) (a)都会区 4.1 4.59 (b)现有新市镇 2.26 3.24 (c)其他0.360.40 总计 6.728.23 资料来源:规划署2003年1月《香港可容纳人口》(Population Capacity of Hong Kong)。 2.4 若加上具潜力的发展区,同样在撇除某些限制因 素后,可容纳人口能增加至879万。 表 2.4:预计可容纳人口的增长 可容纳人口(百万) (a)现有发展区8.23 (b)具潜力的发展区0.56 总计:8.79 资料来源:规划署2003年1月《香港可容纳人口》(Population Capacity of Hong Kong)。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一、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 由于1974年11月后,香港政府可以将在边界与新界被捕的人遣送回中国,所以1974年前后对香港人口迁入影响较大,故单独将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列为一小节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从内地逃难到香港的人口返回家乡,一度使香港人口降至60万人。抗战胜利的欢乐气氛很快就被全面内战的阴云驱散,从1946年开始,大批的中国内陆人口再度涌入香港,开始了新的一轮人口迁入高潮。 表1中的人口迁移增长率是根据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的,大体上可以反映香港1946年后的人口迁入历程。根据表中资料,1947年至今,除了少数几个年份是人口净迁出外,绝大多数年份是人口净迁入。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把1974年前香港的人口迁入状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6—1947年,正值中国大陆内战爆发初期,香港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人猛增到1947年的175万。1948与1949年,人口迁移的高潮才稍微减退。对于这次移民高潮的形成,估计与当时中国大陆经济萧条,许多从香港回到大陆的人谋生困难有关。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大陆解放初期。1949年底广州解放,再一次触发了一次人口迁入高峰,1950年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186%。迁入香港的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党政军官员及其家眷,这批人中间的大部分陆续从香港转到台湾或者其他地区。因为中国大陆的战争平息,1951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人重返内地,使得1951年的香港人口有大批人迁出,导致了1951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为-123%。50年代初,中国内地进行了多次政治运动,触及相当一批人,也导致了1952—1955年间香港的迁入人口比较多,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1956年以后,随着这些运动的结束,这一迁移高潮逐步平息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三年困难时期,内地的经济困难导致了大批广东居民进入香港,据称,仅1961年4、5月份,至少有6万人成功进入香港[1]。不过这些人并没从人口统计上反映出来。人口统计显示,1963和1964两年的人口迁移增长率的突然加大,便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后果。 第四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文革的影响同样在香港的人口迁移中表现出来。这一期间虽然中国内地陆陆续续有人来到香港,但是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则明显降低。十年动乱初期,一些极左行为,如冲击中港边界,在香港搞贴大字报等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注意到香港迁入人口少于迁出人口的4个年份中有3个(1966、1972、1976)均发生在文革期间,就不难理解十年动乱的恶劣影响。在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香港楼价一度大跌,房地产的变化反映出当时香港人的心态,也可以说明为什么1966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为-09%。 表11946—1993年香港人口变动情况(千人、%)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年中出生死亡人口自然人口迁移年年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总人口人数人数增长率增长率1946155031170.91971404577201.50.7 1948180047131.91.01972407879211.5-0.7 1947175042131.711.21973416080211.50.5 1949185755162.10.91974432082221.41.1 1950223761181.918.61975439678211.30.5 1951201569212.4-12.31976444476231.3-0.2 1952212672192.53.01977451079231.30.2 1953224275182.62.91978459779231.20.7 1954236583192.72.81979487982261.24.9 1955249091192.13.21980506385261.21.5 1956261597193.02.01981518384251.21.2 1957273698192.91.81982526483251.20.4

香港人的姓氏

香港人的姓氏 1995年,港基国际银行为推出印有用户姓氏的“尊姓”卡,而做的调查显示:香港陈姓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10.11﹪,接下来为:黄姓、李姓、梁姓、张姓、林姓,此六大姓共占香港总人口的36.75﹪。(中国健康月刊1995年第6期《香港姓氏孰最多》) 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族谱,其中以广东及香港新界各族之姓氏为最多,新界各姓氏族谱的搜集尤为完备,共二百多种。对有关新界各族姓氏源流和迁移历史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数据。 香港居民多来自中国内陆,在明代以前已定居的计有邓、彭、廖、陶、侯、吴、文等姓,至今已成为望族而著称者,有邓、文、廖、侯、彭五姓。据1994年夏季笔者赴广东实地考察,当今香港显赫大姓——黄姓——即光学大王黄克竞家族,其望族即源于广东新会。香港当今另一显赫大姓陈姓,其一支即陈经纶家族,其望族亦源于广东新会。由于海外华侨80%左右均源于广东江门五邑,并且是由香港走向世界各地的,所以,香港的许多显赫大姓,均源于江门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何张、王、刘、李、赵这些内地的超级大姓,在香港的排名,反倒不及内地人数比例之多?据笔者研究历史及移民资料推论:早在元顺帝时,蒙古人和色目人惧怕汉人南人造反,曾将广东汉人南人中的张、王、刘、李、赵五姓大族屠杀大半,至明代此五大姓在广东即已稀少,而终究成了今天的格局。(见吴晗《朱元璋传》) 就行政区划分而论,中国姓氏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历史悠久的文明中心地区,姓氏相对复杂一些,如北京、陕西,在其抽样的25000人里,即有姓氏450个左右,而在发展较晚的广东、福建,同样抽样25000人,其姓氏则不足300个。

香港的人口结构(1)

香港的人口结构 1. 人口普查 (每10年一次) 、1991 – 1981 – 1971 … 2. 人口结构 (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 3. 性别和年龄结构 (人口以100名女性中的男性数量来表示) 性别结构 – 男女比例 – 1911 – 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因为当时香港是贸易港口,有大量男工和男性移居香港。 - 1996 – 男 (3108107人) 女 (3109449人) 性别比率 =100:100 a. 年龄结构 = 不同年龄组别人数百分比 i. 儿童 (<15岁) – 没有生产力,需要依赖父母。 ii. 成人 (15-64) – 生产力最高的一组。 iii. 老人( > 64) – 无生产能力的一组,依靠子女的供养。 成人 = 工作人口 儿童及老人 = 依赖人口 依赖比率 = X 100 香港有没有人口老化现象?有 成因为何?医疗服务的改善使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在1995年,预期寿命是78.5岁,达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出生率低,年轻人口减少,使老年依赖比率提高。 4. 人口金字塔 差异 – a. 1996 – 底部较窄 (出生率低) - 顶部较宽 (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 - 依赖人口比率较低 b. 对社会影响 – 老人增加,对福利和医疗的需求相应增加。 - 儿童减少,对社会的服务,如教育的需求下降。 - 人口老化→依赖比率上升、社会的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减差异 – a. 新市镇 –儿童比率高 (新市镇吸引较具流动性的年轻夫妇迁往居住,提高区内的出生率) - 老人比率低(因为老人流动性较低,而且与邻里关系融洽,愿意留在旧区居住) 依赖人口 工作人口

香港的人口结构

香港的人口結構 1. 人口普查 (每10年一次) 、1991 – 1981 – 1971 … 2. 人口結構 (性別結構、年齡結構、就業結構) 3. 性別和年齡結構 (人口以100名女性中的男性數量來表示) 性別結構 – 男女比例 – 1911 – 男性為女性的兩倍,因為當時香港是貿易港口,有大量男工和男性移居香港。 - 1996 – 男 (3108107人) 女 (3109449人) 性別比率 =100:100 a. 年齡結構 = 不同年齡組別人數百分比 i. 兒童 (<15歲) – 沒有生產力,需要依賴父母。 ii. 成人 (15-64) – 生產力最高的一組。 iii. 老人( > 64) – 無生產能力的一組,依靠子女的供養。 成人 = 工作人口 兒童及老人 = 依賴人口 依賴比率 = X 100 香港有沒有人口老化現象?有 成因為何?醫療服務的改善使死亡率降低,預期壽命延長,在1995年,預期壽命是78.5歲,達發達國家的水平。而且出生率低,年輕人口減少,使老年依賴比率提高。 4. 人口金字塔 差異 – a. 1996 – 底部較窄 (出生率低) - 頂部較寬 (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延長) - 依賴人口比率較低 b. 對社會影響 – 老人增加,對福利和醫療的需求相應增加。 依賴人口 工作人口

- 兒童減少,對社會的服務,如教育的需求下降。 - 人口老化→依賴比率上升、社會的經濟負擔加重、勞動力減舊市區 () 差異 – a. 新市鎮 –兒童比率高 (新市鎮吸引較具流動性的年輕夫婦遷往居住,提高區內的出生率) - 老人比率低(因為老人流動性較低,而且與鄰里關係融洽,願意留在舊區居住) b. 原因 – 年青人願意居住在距離上班地點較遠的地方。 -新市鎮的拉因素居住環境較好,住屋便宜,空間和康樂設施較多 - 舊市區的推因素居住環境擁擠,沒有足夠的公共房屋和空地,社會福利和教育機會也少。 差異 – a. 鄉村 –兒童比率低 (因為鄉城遷移,農村失去大量年輕人口,所以出生率較低) - 老人比率高(因為老人流動性較低,而且他們與鄰里關係融洽,願意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78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50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68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095平方公里,略大过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面积1104.04平方公里,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香港大约七百多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20人。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密度平均2.1万人/平方千米。 按本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2011年,香港GDP折合2429.23亿美元,比上年的2241.75亿美元增长8.4%,人均GDP约为34176美元。2011年,上海市GDP初步核算数为19195.69亿元,折合2972.02亿美元,比香港高出542.79亿美元;北京市GDP初步核算数为2477.30亿美元,超过香港48.07亿美元。 香港人平均每月工資是一萬貳仟元,最底工資是時薪28圓, 为什么香港十年GDP几乎在原地踏步????香港在1998年时的GDP大约为1800亿美圆左右,而2008年,十年过去了,香港的GDP增加不到500亿美圆,<br>而新加坡2008年的GDP大约是1998年的两倍左右,但是在这十年港新的GDP增加速度相差不大,并且有几年香港都比新

加坡高,总的计算下来,其实香港的速度要比新加坡稍快。但是现在几乎都被新加坡赶上了,而人均更是被其超越。 <br>还有印度尼西亚十年前比香港还低,但是现在接近香港的两倍了,而这十年印度尼西亚国内地震、海啸、骚乱频繁,经济动荡,并且每次金融危机来临印度尼西亚都受影响很大,危机过后也并未出现强烈反弹,经济增长率也维持在4%-5%左右,还不如香港。香港除了1998年出现-3.5%的负增长外,其他年份都是增加的,即使2001年与2003 年都有微弱增长,2000年创造10.5%的近期高值,2005年-2007年都保持5%-7%的增幅,但GDP却还是上不去,就算按每年的增长率计算都不只现在这个数字,而中国大陆更是每年10%左右的增幅,但名义却增长20%以上,几乎是5年翻番,现在已经超过德国了。<br>土耳其、南非在1998年时都比香港高不了多少,但是现在土耳其已经超过7000亿美圆,南非好象也超过5000亿。<br>还有香港货币也并未大幅贬值,1998年与美圆汇率为7.75左右,现在是7.9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香港的GDP到底为什么上不去????<br>十年前在内地高不可攀的 香港GDP如今已经可以确定在2009年被上海超越,而十年前上海只不过香港的1/4左右而已。<br>按照实际计算增长速度,也可以估计香港在这十年是保持4%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的。

香港概况

香港概况 【地理】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此外,香港的地每年都会下降3厘米。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略大于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和水域的管辖总面积平方公里,水域率%。香港的已发展土地少于25%,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多达40%。 【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的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香港位处北半球亚热带,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极为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香港市区天气炎热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长。 【行政】 香港粗略可分为香港岛、九龙、新界 东、新界西四部分,详细一点则可以分为 18个区(和中国内地不同,这些区纯粹 非政权性的区域)。 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九龙:九龙城区、油尖旺区、观塘区、 黄大仙区、深水埗区。 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 新界西:元朗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 【经济】

香港的人口结构

香港的人口结构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香港的人口结构 1. 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1991–1981–1971… 2. 人口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 3. 性别和年龄结构(人口以100名女性中的男性数量来表示) 性别结构–男女比例–1911–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因为当时香港是贸易港口,有大量男工和男性移居香港。 -1996–男(3108107人) 女(3109449人) 性别比率=100:100 a. 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别人数百分比 i. 儿童(<15岁)–没有生产力,需要依赖父母。 ii. 成人(15-64)–生产力最高的一组。 iii. 老人(>64)–无生产能力的一组,依靠子女的供养。 成人=工作人口 儿童及老人=依赖人口 依赖比率= X100 香港有没有人口老化现象?有成因为何?医疗服务的改善使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在1995年,预期寿命是78.5岁,达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出生率低,年轻人口减少,使老年依赖比率提高。 4. 人口金字塔 a. 1996–底部较窄(出生率低) -顶部较宽(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 -依赖人口比率较低 b. 对社会影响–老人增加,对福利和医疗的需求相应增加。 -儿童减少,对社会的服务,如教育的需求下降。 - a. 新市镇–儿童比率高(新市镇吸引较具流动性的年轻夫妇迁往居住,提高区内的出生 率) -老人比率低(因为老人流动性较低,而且与邻里关系融洽,愿意留在旧区居住) 依赖人口 工作人 口

b.原因–年青人愿意居住在距离上班地点较远的地方。 -新市镇的拉因素居住环境较好,住屋便宜,空间和康乐设施较多 -旧市区的推因素居住环境拥挤,没有足够的公共房屋和空地,社会福利和教 a.乡村–儿童比率低(因为乡城迁移,农村失去大量年轻人口,所以出生率较低) -老人比率高(因为老人流动性较低,而且他们与邻里关系融洽,愿意留在乡村居住) a.第一产业–降致0.6%(因为更多人移居市区,从事工业和商业活动) 第二产业–比率曾上升,但80年代开始下降(由於在50年代,工业化刚开始,吸引人们到工厂工作,但在80年代,香港的工资和营运成本上升,而且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大量工厂迁往中国内地,所需的工人大大减少) 第三产业–比率上升(因为香港已发展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香港的人口结构

香港的人口结构 1. 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1991–1981–1971… 2. 人口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 3. 性别和年龄结构(人口以100名女性中的男性数量来表示) 性别结构–男女比例–1911–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因为当时香港是贸易港口,有大量男工和男性移居香港。 -1996–男(3108107人) 女(3109449人) 性别比率=100:100 a. 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别人数百分比 i. 儿童(<15岁)–没有生产力,需要依赖父母。 ii. 成人(15-64)–生产力最高的一组。 iii. 老人(>64)–无生产能力的一组,依靠子女的供养。 成人=工作人口 儿童及老人=依赖人口 依赖比率= X100 香港有没有人口老化现象?有成因为何?医疗服务的改善使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在1995年,预期寿命是78.5岁,达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出生率低,年轻人口减少,使老年依赖比率提高。 4.差异–a. 1996–底部较窄(出生率低) -顶部较宽(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 -依赖人口比率较低 b. 对社会影响–老人增加,对福利和医疗的需求相应增加。 -儿童减少,对社会的服务,如教育的需求下降。 - 差异–a. 新市镇–儿童比率高(新市镇吸引较具流动性的年轻夫妇迁往居住,提高区内的出生率) -老人比率低(因为老人流动性较低,而且与邻里关系融洽,愿意留在旧区居住) b. 原因–年青人愿意居住在距离上班地点较远的地方。 依赖人口 工作人 口

-新市镇的拉因素居住环境较好,住屋便宜,空间和康乐设施较多 -旧市区的推因素居住环境拥挤,没有足够的公共房屋和空地,社会福利和教 a.乡村–儿童比率低(因为乡城迁移,农村失去大量年轻人口,所以出生率较低) -老人比率高(因为老人流动性较低,而且他们与邻里关系融洽,愿意留在乡村居住) a.第一产业–降致0.6%(因为更多人移居市区,从事工业和商业活动) 第二产业–比率曾上升,但80年代开始下降(由於在50年代,工业化刚开始,吸引人们到工厂工作,但在80年代,香港的工资和营运成本上升,而且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大量工厂迁往中国内地,所需的工人大大减少) 第三产业–比率上升(因为香港已发展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香港十八区介绍

香港十八区 香港分为十八个行政分区,每行政区设一个区议会,负责讨论区内民生事务。18个分区分别为: 中西区东区南区湾仔区九龙区观塘区深水埗区黄大仙区油尖旺区离岛区葵青区北区西贡区 沙田区大埔区荃湾区屯门区元朗区 香港岛4个分区 中西区(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中西区是较早发展的旧区之一,传统色彩浓厚,若寻幽探秘,步行更为适宜。 中西区是香港十八区之一,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地区。中西区包括金钟、中环、上环、西营盘、石塘咀、坚尼地城、山顶等地。中西区东接湾仔区、南接南区、北接油尖旺区。西部及西北部水域则与离岛区及葵青区连接。 港岛中西区是全港最多有钱人居住的地方,并连续四年成为香港的“富贵区”。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一项有关人口及社会经济特征统计显示,中西区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达二万三千元,是十八区之冠。而深水埗及元朗区则成为最低收入地区,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分别为一万一千七百元及一万三千元。最“富”与最“贫”的地区,家庭收入相差近一倍。 中区以商业大厦、银行、政府机构为主,这里是香港地区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行政客署所在地,是香港地区最繁华的地段。香港市区主要集中在这里。 中西区的人口约有240,000人,另有流动人口约300,000人。 东区(Eastern District) 东区是香港岛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也是香港人力资源的主要集中地。自开埠以前,已经有渔民在筲箕湾居住。东区的总面积约18.9平方公里,位于香港岛东北部。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字,东区人口约为616,199人,是全港人口第二多的区份,仅次于沙田区,东区的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在香港18区中仅次中西区和湾仔区,排名全港第三位。所以,东区占香港的经济总量是数一数二的。 东区包括铜锣湾东部(铜锣湾避风塘、维多利亚公园、天后)、炮台山、北角、鲗鱼涌、西湾河、筲箕湾、柴湾及小西湾。西以维多利亚公园及皇仁书院和湾仔区为界;南以黑角头和南区为界。 东区区议会是香港最大规模的区议会,共有46个议席,当中包括37位民选议员及9位委任议员。于1982年成立。东区区议会的标志由英文字母“E”字加上左侧一点组成的人形,从上方开始顺时针依“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组合而成。 南区(Southern District) 南区是香港十八区之一。自开埠以前,已经有渔民在香港仔居住。南区为香港岛四区中,面积范围覆盖最广的一区,总面积达4,000公顷。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字,南区人口约为30万人,部分东部地区如深水湾、浅水湾及大潭均是香港高级住宅区。 南区位于香港岛南部,东起大浪湾,西迄薄扶林,包括香港仔、鸭脷洲、钢线湾、薄扶林、黄竹坑、深水湾、浅水湾、赤柱、大潭及石澳等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